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自然保护地总结精选(九篇)

自然保护地总结

第1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1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xx周年,也是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xx周年,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25周年”。按照生态环境部部署要求,为扎实开展我省的专题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关注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法规政策宣贯,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各市环保局要组织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认真履行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责,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紧紧围绕“绿盾20xx”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鼓励公众自觉参与专项行动、监督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加大对典型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通过宣传和参与,全面提升公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科普知识和保护成果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方式

各市环保局要通过网站等新媒体,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湿地博物馆、生态馆、鸟展馆等科普宣教设施的优势,举办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本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使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保护工作带来的美好生活环境。加强对环保科普基地的宣传,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垃圾焚烧、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作为重要的宣传基地,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全社会参与环保工作、支持环保工作的自觉性,走低碳绿色消费之路。

三、工作要求

各市环保局要坚持节俭办活动的原则,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强化协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20xx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题宣传活动。各项活动应于5月20日前全面展开;5月20日至22日,请各市环保局、各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每日向我厅报送生物多样性日宣传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5月25日各市环保局将宣传活动工作总结报送我厅流域处。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2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提高师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普及生物学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唤起大家对地球大家庭的关爱。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围绕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整合力量。接到通知后,我校及时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开展工作,并纳入各科教学活动计划当中,统筹安排,提前策划。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宣传活动教育教学方案。

二、贴近实际,增强效果。为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宣传环保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宗旨,围绕XX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结合本校实际,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和辐射效应。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1.低年级读图识图辨认动植物游戏2.中高年级手抄报比赛3、游校园认识植物活动。

三、总结经验,交流成果。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都有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师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普及了生物学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现状,唤起了大家对地球大家庭的关爱。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3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进一步落实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相关规定,加强我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xx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主题开展了专题宣传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倡议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提高广大群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普及生物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提高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结合我市环保工作实际,5月22日,我市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宣传活动。一是组织职工观看生物保护宣传片,开展生物多样性小知识问答比赛;二是在本单位公示栏、LED电子屏幕、qq群里宣传生物多样性资料,让广大职工在工作之余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三是组织职工到辖区人流集中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介绍攀枝花特有苏铁以及国内濒危动植物的情况,并发放生物多样性及环保资料共20xx余份,让更多的市民意识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爱护地球大家庭,其实也就等于是在爱我们自己。

通过此次宣传,让环保职工及广大市民对生物的种类及现状有了更清楚地认识,认清了目前我国及全世界的生物保护必要性与迫切性,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4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进一步落实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相关规定,加强我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主题开展了专题宣传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倡议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提高广大群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普及生物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提高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结合我市环保工作实际,5月22日,我市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宣传活动。一是组织职工观看生物保护宣传片,开展生物多样性小知识问答比赛;二是在本单位公示栏、LED电子屏幕、qq群里宣传生物多样性资料,让广大职工在工作之余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三是组织职工到辖区人流集中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介绍攀枝花特有苏铁以及国内濒危动植物的情况,并发放生物多样性及环保资料共20xx余份,让更多的市民意识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爱护地球大家庭,其实也就等于是在爱我们自己。

第2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篇章为例,提出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阐明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与规划关系

1.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居住拥挤、公园绿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上,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偏见所引发的,尤其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质-规模-布局”的模式来规划城市。

1.2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于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的核心是解决一个空间环境问题,它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依托的载体,也是自然与人工相互结合依存的一个纽带,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城市规划对环境有重要影响,在规划和决策初期,将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考虑非常重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针,也是防止污染的战略措施,自然界是一个多层结构的系统,其发生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把原生的环境改造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存环境。

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寻求在规划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实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统一。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也明确环境保护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必要内容。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结合

以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把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业和城市交通作为首要的规划目标。

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化运行机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

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战略。城市生态规划也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建设要遵循开发利用与保护恢复并重的原则,防止水土流失、破坏城市生态。

继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作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体现环境保护之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建设国际旅游、生态城市为目标,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为动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保持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生态景观发展,建立稳定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建立安全、有序的生态社会体系。

3.1通过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分析核定规划人口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包括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交通承载力与能源、资源总量及利用强度等;这些指标是规划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可直接反映规划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生态适宜度及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的具体分析得出环境承载范围内的城市人口,并明确水资源保障措施,纳污地区的土地利用规模与利用方式以及城市工业、服务业、居民用水指标及污水排放指标需进行适当控制。

3.2规划布局环境影响分析

1)规划空间结构有助于环保。在总体结构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土地生态适宜性和与周边城市的相协调,提出了中心城区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将利用风景区、河流、山林等自然条件,构筑网络状绿地及开敞空间系统,作为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黄山市山、林、城、田、水共存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景观特点,对绿地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划分,并相应提出了管制要点,从整体上构筑了黄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布局基础,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

2)用地功能调整有利于环保。总体规划在产业布局中提出工业外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削减了中心城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尤其是工业粉尘、废水和so2,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支持作用。重污染企业迁移到地区,由于地区的环境容量大,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强,污染相对较轻,这种布局的调整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也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3.3分区管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分区管制有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在市域范围内原则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提出市域空间管制措施及事权划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划定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各城镇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3.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通过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现状分析提出防治目标,明确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规划充分考虑了黄山市工程性缺水的因素,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入手,通过修建水库、中水回用的方式,开源节流并举,通过循环经济增加整体水资源。 提出结合各组团的发展,加强城市快速路及其他主要交通道路建设,优先发展公交交通,适时发展轻轨交通,引导居民合理出行,以缓解私家车快速增长而带来的交通拥挤,噪声和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整体思路上符合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

4结束语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相关于“人”的问题。规划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

[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晏路明.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6]曹明德,黄锡生 主编.环境资源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7]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原则 

三.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 

四.讨论 

五. 结束语

文 摘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

1.自然生态系统类 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

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国家公园;类型;分类标准。

一. 保护区类型划分的背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至1991年,全世界已建各类保护区8490个,面积达774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土地面积的5.2%[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至1991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708个,陆地面积达53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2]。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然而,自然保护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复杂,必须按照一个统一标准,对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以便管理。自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以来,保护区的建设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保护区的命名一直没有统一。直到1969中在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10届大会才接受了“国家公园”的定义。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使用标准和存在性质差异,该定义并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并且,使用“国家公园”这一术语以后,引起全世界范围内有关保护区概念的更加混乱,进而在1972年召开的第二届国家公园世界大会上采纳了一个建议,要求IUCN定义保护区的建立目标,并制定适当的保护区分类标准。IUCN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为此成立了“标准与术语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8年完成一份报告,将保护区划分为10个类型。即:

1.科学保护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2.国家公园;

3.自然纪念/自然景物地;

4.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

5.保护性陆地(或海洋)景观保护区;

6.资源保护区;

7.自然生物区/人类学保护区;

8.多用途管理区/管理的资源区;

第4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截至*年底,我国已经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2%,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部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以及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管理,谈几点意见。

一、确保质量,稳步发展部级自然保护区

部级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精华。目前,我国已建部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已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占国土面积的10%。加上通过评审尚未报批的10个保护区和我们刚刚评审通过的这批保护区,部级保护区面积已经占到很高的比例。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义,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部级自然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及相关政策。因此,我们今后在建立部级自然保护区时一定要统筹考虑、积极慎重,既要在确需保护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予以严格保护,又不能脱离国情,划出太多太大的禁止开发区,影响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已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蚕食、破坏甚至撤销保护区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有建立部级保护区才能依法防范这样的冲击。从最近几年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地方申报部级保护区的积极性还很高,但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速度在迅速下降。一些地方担心影响发展,不愿意建立自然保护区。因此,我们还要保护地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建立保护区毕竟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破坏。今后,在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战略上,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数量和质量、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稳步推进部级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

二、统筹规划,优化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

现在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实行的是自下而上的申报、评审、审批制度。由于缺乏宏观指导,造成一些区域部级自然保护区过于密集,一些需要通过建立部级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的区域,由于地方或部门没有申报而没有建立。另外,部级保护区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界划建的,没有包含整个生态区域。也有一些部级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其范围和功能分区需要作一定调整。总体上看,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与结构还不尽合理。因此,要组织开展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调查和评价,开展自然保护区空间格局研究。我们已经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由于个别部门有一些不同意见,还没有上报国务院审批。下一步要继续协调沟通,争取尽早上报国务院审批,以指导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在调查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批建部级自然保护区;要按照流域、山系等自然地理单元对已有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整合,减少重复建设;要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将相对集中分布但无法整合的保护区连接起来;要在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范围和功能分区不科学的自然保护区进行适当调整。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使部级保护区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进一步完善,效果进一步提高。

三、开展评估,提高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对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状况进行考核评估是重要的监督管理措施。开展考核评估,可以肯定成绩和经验,发现问题和差距,促进整改和管理,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年,环境保护部在辽宁省开展了部级自然保护区评估试点,对评估指标和机制进行研究。今年,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开展了华东六省一市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通过评估,基本了解了华东这一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当前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区工作的认识。综合各省、市的评估结果,福建、上海、浙江3省市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总体较好,其他省的稍差一些。评估情况将向国务院报告,评估结果也将在媒体上公布。关于自然保护区评估工作,我们缺少经验,特别是在标准、方法和机制方面,如何能达到评估效果和目的,又不兴师动众,增加地方和保护区的负担,还请各位评委积极帮我们出谋划策,支持我们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四、深化改革,完善部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机制

第5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关键词:林地;资源;结构;保护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64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1 凤城市自然资源概况

1.1 地理位置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东经123°32′~124°32′、北纬40°02′~41°06′。北邻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丹东市振安区和东港市接壤,东靠宽甸满族自治县,西与辽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毗连。南距丹东市区6万米,北距沈阳21.7万米。总面积5513平方千米。

1.2 地形地貌

凤城北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低山侵蚀构造地形,山脉总体走向呈北东至南西向。全市以低山丘陵为主,中山矗立其间,为多山地区,沿江河谷分布着带状平原地。

1.3 气候

凤城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冷、凉、湿润的特点。春季(3~5月)干旱少涝;夏季(6~8月)湿热多雨,雨热同季,降雨集中;秋季(9~11月)阴晴多变;冬季(12~2月)漫长寒冷少雪;全年无霜期较短,在138~173天左右。全年平均气温7.9℃,平均最高气温14.0℃,平均最低气温2.6℃。年平均降水量979.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6小时。

1.4 水资源

凤城境内有爱河、大洋河、草河等大小河流270余条,中小河流2242条,总长度439.5万米,水资源总量33.64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量5831立方米,占辽宁省地表水资源的5.5%。可利用水总量20.9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16亿立方米,地下水1.74亿立方米。水质为纯碳酸钙优质饮用水,是酿造业和轻工业理想用水。地下热水已发现5处,水中含有28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水能蕴藏量达24万千瓦,占全省1/4。地下温泉5处,日出水量5000余吨。

1.5 自然资源

凤城的自然概貌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耕地总面积93.8万亩,人均耕地1.6亩;凤城境内山多林密,野生资源繁多,拥有高等植物81科404属998种(其中野生果就有13科20属52种)、哺乳动物14科28种、鸟类39科162种。

有人参、细辛、天麻、龙胆草等中药材620种;木耳、榛蘑等食用菌几十种;蕨菜、大叶芹、刺龙芽数十种野菜和板栗、核桃等干鲜果,有天女木兰、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煤、铁、金、铜、硼等金属、非金属矿藏59种,其中之一砂金和脉金储量较大,分布面广,开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89年被列为全国黄金生产重点产区之一,2010年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初步探明蕴藏金资源量20.5吨,属于大型金矿;硼矿储量占全国固体硼矿总储量的63%,刘家河翁泉沟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红柱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丹东绿”、“凤凰绿”等大理石产品被东南亚国家誉为“理石之冠”(纪念堂的部分装饰就选用了“丹东绿”大理石)。花岗岩板材有十多个品种,已打入国际市场。

2 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2.1 林地面积

根据林地落界结果,全市林地面积413604.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4.99%,林分蓄积1950634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7%。其中有林地394868.7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95.47%,疏林地562.9公顷,占0.14%,灌木林地1055.8公顷(其别规定灌木林324公顷),占0.26%,未成林地10720.5公顷,占2.59%,苗圃地76公顷,占0.02%,无立木林地3649公顷,占0.88%,宜林地2590.1公顷,占0.62%,辅助生产林地81.6公顷,占0.02%。各地类面积详见表1。

2.2 林地结构

2.2.1起源 根据森林形成的方式不同,全市分为人工林和天然林。其中,天然林面积305737.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3.92%;人工林面积10147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4.53%。见表2。

2.2.2 公益林地及商品林地 按照森林主导功能利用不同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颁发的《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要求,对全市林业用地进行了分类,区划为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其中公益林地按照重点公益林地和一般公益林地统计,商品林地按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统计。公益林地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44.65%,商品林地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55.35%,其中重点公益林地面积76313.8公顷(全部为部级公益林林地),占林地总面积比率为18.45%,重点商品林地比率为12.17%。详见表3。

表3公益林地、商品林地统计表 单位:公顷、%

3 林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林地质量不高,生产力较低,结构不合理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威胁严重,森林生态功能脆弱。在全市现有的森林中,疏林、低产林多,林木生长量低,乔木林单位面积平均蓄积66.23立方米/公顷,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59.1立方米/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9立方米/公顷,单位面积年生长量比全国平均数少1/5。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反映了林地的利用状况,林种结构、林龄结构的合理分布,能充分发挥林地的利用效能。凤城市在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体系结构上是基本合理的,但防护林和特用林之间的比例不够协调,防护林比例偏高,特用林比例偏低。林龄结构上,凤城市乔木林优势树种龄组以幼、中龄林为主,占乔木林面积77.7%;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合计面积仅占乔木林面积的22.3%。

3.2 林地资源流失依然存在,林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3.2.1 经济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项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对林地的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经济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林地保护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2 毁林开荒,乱占林地、“小开荒”侵占林地呈上升势头 由于林地保护利用意识的缺乏,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加之粮价逐年上涨,在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同时,也助长了农民毁林开垦之风,且毁林开荒在部分地区呈逐年上升势头,致使凤城市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3.3 林地资源管理难度大,相关管理制度措施亟待完善

3.3.1 审核审批占用征收林地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林业和国土部门是负责审核审批占用征收土地(林地)的职能机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部门行政行为不协调的问题。以采矿占用征收林地问题为例,国土部门在没有林业部门预审意见的前提下就可给采矿用地者办理采矿证。林业部门始终无法按法律法规之规定发挥前置审核的作用。

3.3.2 部门执法“标尺”不一致 “小开荒”属于非法侵占的林地,本应依法制止并将开荒地收归林地,用于生态建设。而国土部门将“小开荒”作为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致使毁林开荒难以彻底遏制。

3.4 林业资金投入不足,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缺乏规范

3.4.1 林业资金投入不足,林地保护利用效果欠佳 森林资源培育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投资林业、保护林地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每年投入林业的资金一直低于省政府提出的占当地财政支出1%的要求。加上历史欠账较多,林业部门负债造林,经济包袱沉重,抓好林地的保护利用举步维艰。

3.4.2 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缺乏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林木、林地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是大势所趋。但在流转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导致林权流转不规范。

3.5 林地保护利用缺乏科学引导

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致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缺乏科学引导与区域统筹安排,所采取的措施也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编制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全市林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林地保护与利用时序,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4 林地保护利用成效

4.1 国土绿化面积和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通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多项措施的实施,通过封山禁牧、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等保护好了现有森林资源,提高了森林质量;通过宜林地造林、无立木林地造林等增加了森林后备资源。顺利实现了从未成林到有林地的过渡,2010年至今森林保有量达到39.48万公顷。

4.2 重要生态区位的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凤城市对森林及林地资源保护历来都非常重视,公益林按保护等级管理,对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公益林禁止采伐,一般保护的公益林限制性采伐,天然林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禁止商业性采伐,为林地资源保护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公益林保护成效明显,重要区位的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功能逐年提高。

4.3 沿海防护林工程

凤城市沿海防护林工程从2008年开始建设施工,共完成荒山造林面积2.8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其中2008年荒山造林0.5万亩;2009年荒山造林1.5万亩;2010年荒山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2011年荒山造林面积0.5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造林树种主要为红松和落叶松。中央预算内投资1460万元,其中荒山造林补助410万元,封山育林补助1050万元。

4.4 村屯绿化工程

从2006年开始,凤城市启动村屯绿化工程,和公路、水利部门互相配合,绿化村屯180个、学校50所,绿化村级公路里程近千公里,总计投入各种绿化苗木100万余株,投入绿化资金近500万元。有25个村和3所学校被授予省级模范村(校)荣誉称号。2007年和2010年,凤城市分别被授予“辽宁省绿化模范县(市、区)”和“辽宁省绿化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4.5 绿色通道工程

按照《凤城市高速公路两侧可视面山绿化规划》实施要求,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对“沈丹高速公路”、“丹通高速公路”、304线、宝黄线、闫土线等公路两侧可视面山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主要以5~6年生红松为主,共完成可视面山造林1.5万亩,投入造林资金近1200万元。2012年~2015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投资2000万元。

4.6 退蚕造林工程

凤城市蚕场主要分布在宝山、白旗、沙里寨、红旗、蓝旗、边门和大堡、石城、东汤等镇区,面积约128.7万亩。由于蚕农受利益驱使,过度放养,不合理倒茬,造成蚕场沙化,极易产生水土流失。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从上世纪80年代,凤城市就开展了针对沙化蚕场进行改造治理的造林绿化工作,到目前为止,完成蚕场改造栽植板栗、落叶松和红松面积19万亩,投入造林资金近1000万元。2012年~2015年完成退蚕造林面积8万亩,投资4800万元。

参考文献

[1]雷明军.吴起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康林江.加强林地保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2009,(06).

[3]龙滔.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主要内容及方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4] 潘虹,姜伟.保护林地资源 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我省林地管理工作综述[J].安徽林业,1998,(01).

[5] 张敬雄.浅谈我国林业管理措施及可持续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9,(09).

[6] 翟佳,刘文倩,吴普侠.陕西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05,(04).

[7] 陈日红,余峰.浅谈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J].浙江林业科技,2001,(04).

[8] 张凤鹤.林西县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9] 赵晓丽,张增祥,邹亚荣,周全斌.中国华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02).

[10]甘桂春,肖玲. 基于Geodatabase与CASE工具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设计[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03):41-

第6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关键词】:湿地资源;湿地保护小区;建设

溱湖湿地保护小区地处泰州市东北部,规划建设总面积26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保护小区内自然资源优越,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沼泽、湖泊、河流、人工湿地等生境。2010年以来,保护小区按照“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投入2亿多元,连续实施了三期湿地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森林湿地超万亩,栽植各类耐湿树木650多万株、水生植物250多万株,恢复本土绿地近40公顷,先后建成溱湖景观生态林、溱湖湿地森林公园和溱湖湿地种苗基地。位于保护小区内的溱湖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首批部级湿地公园。

溱湖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的成功,为泰州市湿地保护工作探索了经验,对其他地区建设湿地保护小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笔者多次参与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的规划论证,认为溱湖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的经验值得推广,现总结以下方面与大家探讨。

1、科学规划是建设湿地保护小区的前提和根本。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湿地生态资源,溱湖湿地保护工作小组先后邀请了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院、杭州园林设计院等多家设计单位,对湿地保护进行了长期总体规划,并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和完善。规划总体包含以下方面:

1.1将湿地保护与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有机结合。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合理栽植湿地植物,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1.2将湿地保护与促进水体质量提升相结合。通过环境整治、源头治污、疏浚河道、畅通河网等措施,使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1.3将湿地保护制度化。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合理修复、保护、利用湿地,避免湿地资源无序化开发和遭受人为破坏。

1.4将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挖掘湿地人文历史遗产,打造学术科研交流平台,拓展对外协作和交流,充分发挥湿地品牌,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产业。

2、综合整治是建设湿地保护小区的关键和保障。有了规划,重点在落实,落实的关键是对保护小区范围内开展综合整治,整治的内容包括:

2.1清除各类污染源。通过整治周边环境,相继关闭了沿湖及上游地区的14家工业企业,妥善处理湿地核心区域原住群众的拆迁安置,使得湖水更清、空气更新、环境更美。

2.2系统清理湿地。实施了溱湖清淤工程,对小区内河网、沟塘进行了疏浚,畅通了溱湖水系与外部水系的联系。

2.3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修筑道路、架设桥梁、设置保护标志牌、修建湿地科普馆等,同时栽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进行生物护坡,使溱湖湿地的水体环境和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发挥出地球之肾的功能。从而把溱湖湿地保护小区建成以湖泊生态湿地为核心,以地域文化积淀和民俗风情为底蕴,融湿地生态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保护小区。

2.4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场所。通过实施湿地生态保育与修复,科学配置湿生植物、整治旱化浅滩、抚育水生动植物等措施,努力营造出野生动物宜居的生态环境。许多南迁途中在溱湖湿地中转的候鸟,也被溱湖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吸引“留客”溱湖越冬。现在每年都有40多种20多万只候鸟在溱湖栖息。

3、广泛宣教是维护湿地保护小区的手段和目的。湿地保护是一个新的课题,广大群众的认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根据十提出的“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的宣教力度,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的意识。

3.1抓住重要节点开展宣传。利用“湿地日”、“爱鸟周”、“全国科普日”等节日,与新闻媒体、中小学校共同举办宣传活动,在每年的2月2日“世界湿地日”这天,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向泰州市民免费开放,在景区内外设立湿地知识宣传台,向广大游客宣传湿地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爱护湿地、关爱鸟类、珍爱生命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利用载体加强教育。为提升公众对湿地的认知,通过举办“保护湿地家园,风尚从我做起”活动,邀请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参加,通过活动以及媒体的宣传,呼唤人们对湿地的关注,让大家都来关爱湿地、保护地球、共同应对气候的变化。

3.3实行制度化管理。将湿地保护与城乡环境长效化管理相结合,将自然湿地保护工作纳入长效化、常态化管理,并实行考核奖惩。

【参考文献】:

第7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关键词:环境问题 博弈分析 环境保护

我国的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的原因,不仅经济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而且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开始启动,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了我国西部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然后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供给两个方面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为如何处理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1.西部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归纳起来,我国西部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西部地区降雨稀少、气候干燥,造成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放牧和开垦、滥砍乱伐森林等因素加速了干旱、沙漠化的进程。

1.2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污染投入严重不足 进入90年代后西部地区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发展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反,治理污染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控制情况和治理率均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

1.3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巴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这些大山丰富的森林资源,由于近年来的过度砍伐、已经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难频发,生态环境日渐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渐降低。

1.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西部的生物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植物物种资源流失或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的处境较野生植物的处境更为恶劣。

总之,西部环境问题的形成,直接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对自然资源长期低效、掠夺式的开发和使用;二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的严重不足。下面我们就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这两方面对环境问题的形成进行深入的分析。

2.西部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

2.1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

假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生活”着n个理性参与人(企业或个人),这些参与人进行着“产品”的生产活动,他们在利用该区域环境资源的同时,为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努力设法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我们用 xi代表第i个参与人使用资源量的大小,则 n个参与人使用资源的总量为X=xi,用v代表参与人每使用环境资源一个单位可带来的平均利润,v是X的函数,即v=v(X)。我们假定:

① 每个参与人在该区域中均享有在利用环境资源上的自由,所有理性参与人在相同的技术水平下生产相同的“产品”。

② 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受到彻底的破坏,参与人自身的生存亦受到影响。亦即可以认为存在一个最大可容许的资源利用量Xmax,当 X0;当 X≥Xmax时,v(X)=0。

③ 随着参与人资源使用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资源使用量将会使现有资源使用水平下每单位资源使用量产生利润下降。即有v'(X) < 0。

④ 每增加一个单位使用量形成的成本为c。

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博弈中的每个参与人的问题是选择xi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即

i(x1,…,xi,…,xn)=xiv[xj]-xic i=1,2,…,n

上式的一阶条件是:

x=v(X)+xiv'(X)-c=0 i=1,2,…,n

(1)

式(1)的n个一阶条件定义了n个反应函数:

x*i =xi(x1,…,xi-1,xi+1,…,xn)

这些反映函数的交叉点就是纳什均衡点:

x*=(x*1,…,x*i,…,x*n)

将n个一阶条件式(1)相加,可得纳什均衡总资源使用量,X*=xi*,X*满足下式:

v(X*)+v'(X*)=c (2)

该区域最优目标是使区域总剩余价值最大化,即

(X)=Xv(X)-Xc

其一阶条件为:

x=v(X)+Xv'(X)-c=0

求解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区域最优的总资源使用量X**满足:

v(X**)+X**v′(X**)=c (3)

比较区域总体最优的一阶条件式(3)与各参与人最优的一阶条件式(2),由于v'(X) < 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X*>X**

这表明各参与人博弈纳什均衡的总资源使用量大于区域最优的总资源使用量,说明在各参与人单独决定自己的资源使用量时,虽然其个人达到了最优,但整体却并不是最优,即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了。

2.2环境保护供给的不足

n个理性参与人在保护该区域环境方面,每个参与人提供的专用于保护环境的物质可看作是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设第i个参与人的环境保护供给为yi,该区域环境保护的总供给等于所有参与人的供给之和Y=yi。令每个参与人的效用函数为ui(hi,Y),其中hi为参与人i的“私人资产”的数量。我们做如下基本假定:

① 参与人的效用大小与他的私人资产数量成正比,即ui /hi>0。

② 用于环境保护的总供给越大,参与人的效用越大,即有: ui/Y>0。

在这个博弈里,每个参与人面临的问题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hi,yi),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ui(hi,Y),即

ui(hi,Y)

s.t. Mi=Phhi+Pyyi   i =1,2,…,n

上式中,Ph为参与人私人资产的平均“价格”,Py为所提供的用于保护环境物质的平均价格,Mi为第i个参与人的总预算收入。由拉格朗日乘数可得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 i =1,2,…,n (4)

n个一阶条件定义了n个反应函数:

y*i =yi(y1,…,yi-1,yi+1,…,yn),

纳什均衡点为:

y*=(y*1,…,y*i,…,y*n ),

纳什均衡总供给:

Y*=yi*

不失一般性,对于区域公共物品的总供给,我们假定区域效用函数为:

W=1u1 +…+iui+…+nun, i ≥0,

区域最优是在所有参与人预算收入约束下,使区域效用最大,即

max W=iui(hi,Y)

s.t. Mi=phhi+pyY

由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区域帕累托最优的一阶条件为:

∑= (5)

将式(5)与式(4)比较,说明个人最优选择是个人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率,但区域帕累托最优则要求所有参与人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价格比率。因此在同样的预算约束条件下,区域帕累托最优的公共物品总供给要大于个人最优选择纳什均衡的公共物品总供给。这表现为在个人最优选择下,环境保护的供给不足。

3.关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个人最优选择条件下,一方面,作为公共资源的环境被过度利用;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保护物质总供给却不足,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必然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保护环境的措施:

3.1适度调整以开发资源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一直采取资源开发导向战略,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工业内部结构则以重工业为主,造成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自给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首先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减轻对生态环境退化和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

3.2组建企业集团

随着参与人的增多,环境作为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的程度越大,纳什均衡的环境保护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相比愈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组建企业集团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 可以看作在该区域中参与人数量的减少,这会使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的程度减小、环境保护的供给增加;

* 加强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它从中获益的程度将加大,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将会提高;

* 参与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大的企业集团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更大的积极性,它也允许小企业搭便车 (相当于智猪博弈)。

3.3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强环境立法、执法

博弈分析的结果说明参与人的效用水平应主要取决于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而非取决于企业自身职工的多少或设备规模的大小。从政策角度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地位的变化,要求它充分利用财税手段和法律手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包括自然资源价格政策;对于环境保护者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先在西部城市开放环保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发展环保产业;同时要加快环境立法的步伐,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3.4公众参与

从世界范围看,公众的参与极大地推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公众既需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过程,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决策,也需要参与对决策执行的监督。并且公众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声势,充分发挥环境诉讼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施加外部压力来实现其监督作用。

3.5科技先行,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应将发展有关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技术置于优先位置,必须彻底摆脱过去重行政管理轻技术落实、重软轻硬、重虚轻实的倾向,应在环境技术开发的队伍建设、环境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环境技术认证和成果享用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等方面加以落实。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应直接切入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及时将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广到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

4.结论

4.1讨论了我国在西部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4.2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依据博弈论的有关原理,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形成及治理的有关问题,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即在各个参与人最优选择的条件下,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治理的供给不足的两方面双重作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4.3根据理论分析结论,讨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各种措施,给出了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8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关键词:山区 公路 设计 思路

0 引言

结合总结近年来所参与的山区公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经验,深入研究公路项目特点,认为山区公路设计应在“安全、创新、精细、和谐、环保、便捷”为总体设计要求的指导下,将公路工程建设成“安全畅通、贴近自然、节约资源、兼顾发展”的工程,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和体现以下设计理念及思路。

1 勘察设计理念

1.1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注重公路安全性、舒适性、地域性的和谐统一 在项目勘察设计中充分考虑公路设施自身安全和道路使用者运营安全,路线设计应力求平纵线形的连续、均匀和流畅,通过运行速度检验、视距检验等手段对道路进行安全性评价,消除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合理选用路线走廊和线位,同时针对暴雨、冰雪、大风、冻土等重点气象灾害,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体现人性化服务,确保行车安全舒适。

1.2 尊重自然,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 的环保理念 设计中应坚持“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强力度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于自然。控制填挖高度,充分论证路、桥、隧方案比选,作好弃土方案综合设计,保护好水源,将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1.3 节约资源,注重节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土地为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资源在公路建设中首先体现在节约用地上。山区土地资源紧缺,因此在设计中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精打细算”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大填大挖,提倡多方案比较,并将占用土地数量作为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路运输燃料的节约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从设计角度考虑,创造良好的道路条件,如缩短运营里程,提高平面指标,合理设计纵坡坡度、坡长,确保线形的连续、均衡、协调,尽可能减少能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4 系统论证,全寿命成本评价,让公众满意 要把公路放到环境和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成本,对公路在“建、管、养”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分析论证。从设计阶段积极采取减少后期养护,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案,通过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广泛征求意见,增强公众参与,提高社会认可度,做到让公众满意。

1.5 合理选用标准,树立创作设计的理念 合理灵活的运用技术指标,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变设计工作为设计创作,树立设计创作的思想。以总体方案设计为纲,以地形条件、地质成果指导选线,以环境、耕地保护控制路线、以道路安全评价路线。在设计中,应作到“基础资料重翔实、方案比选重深度、分析论证重客观、设计方案重细节”,合理采用技术标准和灵活运用技术指标,突出区域和时代特色,精心设计、精心创作,实现公路“安全、耐久、节约舒适、和谐”的目标。

2 总体设计思路

勘察设计中需重点考虑路线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强化地形选线与地质选线,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在勘察设计中贯彻以下设计思路和原则。

2.1 路线设计 合理利用有利地形,不片面追求高指标、高代价的路线方案。始终把地质条件作为确定路线方案的重要因素予以贯彻落实,尽量避开活动断裂之主断裂,避让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危岩段等不良地质路段。路线方案的确定既要考虑少占耕地,还要尽最大可能减少高填和深挖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考虑独特的山区气候条件对行车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设计线形对行车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山区气象条件多变,昼夜温差大,山高雾大,气压较低。掌握沿线特别是越岭地段的气候条件资料,利用气象遥感技术和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地质状况及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调查评估,选择合理路线案、隧道洞口。适应沿线城镇、路网、水利规划,充分考虑路线与城镇协调,做到与区域路网的衔接合理。少拆迁、少占地、方便群众,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减少水土流失,达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做好路桥、路隧、桥隧方案比较及控制工程造价的细节设计工作。采用“谨慎、宽容、创作”设计手段,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针对项目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采取积极引导,提前预告,设置交通设施来控制车速,保障车行安全。

2.2 路基、路面设计 精心调绘、勘察,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路段,通过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路基综合设计。隧道出渣尽量用于路基填筑和部分浆砌工程。地形地势平坦宽阔的隧道进出口处,利用隧道出渣填筑路基,缩短桥长,降低造价。需要充分重视填石路基的质量控制问题,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及控制参数,保证路基的稳定。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宜采用单一坡度,以减少人工痕迹。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保持路域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加强取弃土场的综合设计,做好恢复利用工作。弃土场布置在视线以外,采取集中堆放,并进行必要的地表绿化,或复垦绿化。深化路面面层材料试验研究,通过多方案比选,采用抗凝冰、防冻、防滑、防雪的耐久性路面结构,提高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安全。

2.3 桥梁、涵洞设计 桥梁选择遵循“结构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耐久”的原则,考虑施工便利、舒适和谐、生态环保、桥型美观的要求。重视桥梁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减少后期养护难度及养护费用,在合理确定桥梁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结构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安全。对于中、小跨径,尽可能选择受力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的桥梁,力求标准化设计,装配式施工。根据地形、地物特点,桥梁选型和孔跨布置充分考虑上下部结构的协调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减小基础沉降,增加混凝土抗冻抗渗能力,减小日照温差对结构的影响,提高桥涵结构物尤其桥面的防冻性能。涵洞的设置应结合地形、地势以及周边的耕地基本建设综合考虑,充分考虑沟渠以及山坳泄洪、灌溉的需要,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地基与基础的联合设计。

2.4 环保、景观设计 以“安全性、地域性、自然优先性、生态适宜性”为原则,实现生态、环保、环境优美的“绿色通道”的建设目标。以具有保护环境功能的主体工程设计为主,以治理声、气、水对环境污染所设置的环保工程为辅,妥善处理好主体工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从采取合理的工程方案,而不过多依赖环保工程来弥补。将环保设计贯彻于各分项设计中,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恢复设计,减轻公路建设对沿线区域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保护土地资源。根据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情况,要尽量突出地域特色,强调个性设计,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地融入整体景观中,力争做到“让公路长在自然环境中”,追求路、人、景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2]刘伯莹,姚祖康.公路设计工程师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第9篇: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

关键词:王朗 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30-02

一、王朗概况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山系腹心地带,属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持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原始性名扬中外。

王朗生态旅游项目从1998年开始确立,2000年开始正式接待游客。王朗的生态旅游在2001年9月通过了“自然与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国际生态旅游认证。王朗的案例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基准向世界生态旅游大会(2002年9月,加拿大魁北克)推荐。四川省也把王朗作为省内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示范点。

二、王朗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评价

根据王朗保护区管理处提供的1997―2004年度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收入,以及平武县1997―2004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产值,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指标值(表2-1):

表2-1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指标值

Table2-1 Targets’ numerical value of economic value

本文采用SPSS13.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8年――2004年的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指标降维处理,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提取2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8.722%。但初始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单,公因子的典型代表量不突出,无法对公因子解释和命名。故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表2-2),以及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2-3)。

表2-2 旋转后公共因子特征值和贡献率

Tab.2-2 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表2-3 旋转后公共因子提取结果

Tab.2-3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由表2-3可知:生态旅游收入、生态旅游收入占县GDP比重、生态旅游收入占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F1上有较高载荷,这3个指标反映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总量的贡献度,故F1为生态旅游经济总量贡献因子;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生态旅游收入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F2上有较高载荷,这2个指标反映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故F2为生态旅游经济潜力促进因子。

为反映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综合情况,本文用回归法算出2个公因子得分,以每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1998年――2004年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得分F(表2-4),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F=60.259%*F1+38.463%*F2 (2-1)

表2-4 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得分

Tab.2-4 Factors’scores of each year

根据表2-4,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得分数据点折线图(图2-1)和F1与F2因子得分数据点折线图(图2-2)。

图2-1 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得分数据点折线图

Fig. 2-1 Broken line picture of economic value

图2-2 F1与F2因子得分数据点折线图

Fig. 2-2 Broken line picture of F1 and F2

由图2-1可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经过1998年和1999年的平稳发展,在2000年达到最低,之后直线上升,于2001年达到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以来的最大值。从2002年到2004年,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直线下降,2004年的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值稍高于1998与1999年。

综合表2-1,图2-1和图2-2,本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情况分析如下:

1.由表2-1可知,虽然2001年有三项指标值(即生态旅游收入、生态旅游收入占县GDP比重、生态旅游收入占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未达历史最高点,仅低于2002年,但其差距却不大。以差距最大的生态旅游收入为例,2002年的旅游收入仅为2001年的1.5倍;而2001年的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生态旅游收入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两项指标值却为历史最高水平,前者为2002年的36倍,后者为2002年的3倍,故2001年的生态旅游资源经济综合价值为历史最高水平。

由图2-2亦可知,表征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总量贡献度的F1在2001年虽然达到历史最高,但表征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促进作用的F2却于2001年降为历史最低;2001年与2002年在F1上的落差要远小于二者在F2上落差。

2.2000年由于保护区外道路及接待房屋的修建,且保护区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这一年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总量贡献度与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度都处历史较低点,因此该年的生态旅游资源经济综合价值为历史最低。表2-1也表明2000年的五项经济指标皆为历史最低值(2000年的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极接近2003年的历史最低水平)。

3.在F1折线图上,由于2003年非典和区外电站建设的影响, 2003年较2002年有大幅的下降,在F2上,2002年较2003年有所增长,但其涨幅远小于在F1上的降幅;2004年较2003年在F1与F2上都为降低,因此反映在图2-1上,生态旅游资源经济综合价值在2003与2004年皆为下降。

上述分析表明,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总量贡献度(F1)和生态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度(F2)皆作用于生态旅游资源综合经济价值F。但F1与F2对F的作用力孰重孰轻?

1.对F、F1、F2进行相关分析:F2与F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7,而F1与F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99。结果显示,与F1相比,F2与F的相关性要更密切。

2.本文运用Q型聚类,以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综合得分F为自变量,采用组间连接法和欧氏平方距离法对F值分类,分类结果如下:第一类为1998、1999、2000、2004四年。这四年里,F值虽有波动,但幅度不大,为相对稳定期;第二类为2002、2003两年。这两年里,F值直线下降,为下降期;第三类为2001年。这一年,F值增幅最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本文以F1、F2为自变量,分类结果G为因变量,进一步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分析中共提取出两个维度的判别函数,其中第一个函数解释了所有变异的99%,Wilks’Lambda值为0.002,P

G=2.061F1+2.259F2(2-2)

分析⑴、⑵表明:与F1相比,F2与F相关度高,对F值的特征归属影响力大,即通过F2值的变化,可更显著、更快速地提升或降低生态旅游资源综合经济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

三、王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根据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资料,王朗自然保护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7833.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115.2公顷,无林地892.6公顷,疏林地980.4公顷,灌木林地1845.0公顷;非林业用地14463.8公顷。因此王朗自然保护区实际森林面积为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三者的面积之和:16940.6公顷。因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属温带森林,根据Costanza等人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系数302USD/hm2*a1,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116061.2美元/年,约合人民币4246.33万元/年,是保护区1997年――2004年生态旅游收入总和的28倍,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价值主要在于其自身固有的经济价值(包括食物、原材料、遗传资源)和生态效益(包括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分调节、水分供给、侵蚀控制、土壤形成、养份循环、废物处理、生物控制等)。

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来说,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主要在于其生态效益。

四、王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1.小众型、小规模的开发模式。王朗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并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小众型、小规模的开发模式”是确保王朗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确保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小众旅游”是指针对细分了的旅游目标市场中某一类或某几类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心理、习惯开发设计的旅游活动。“小众旅游”中的“小众”一词源于现代传播学和营销学,是指对某一类旅游产品具有独特和持久兴趣的旅游者。他们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在生活方式、旅游兴趣、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方面完全符合该类旅游产品的特点,是该类产品的重度使用者。研究表明,作为生态旅游受众的生态旅游者具有收入高、花费大的特点,他们比传统旅游者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通过吸引具有高附加值的国内、国际生态旅游者,可在确保旅游收入,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环境与脆弱的生态系统。

同时,小规模的开发既适应保护区资金不足和游客承载量较小的条件,又能把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也便于及时根据游客需求调整旅游经营,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种适宜方式。

2.王朗生态旅游的经济作用――切实提升经济发展潜力的手段。旅游业作为平武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平武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可避免的过分看中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经济总量,片面追求旅游收入,单纯的以经济总量贡献度来衡量保护区生态旅游经济效用。但是本文研究表明,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因此,生态旅游业经济的效能不应只是简单的作为一个增加地区GDP或财政收入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作为一个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切实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途径和桥梁。

正确认识生态旅游经济效用所在,有利于避免保护区迷失“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向,使“生态旅游”沦为“粗放的自然旅游”(这类旅游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也未贯彻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理念,尽管也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严格意义上说只能是一种粗放的自然旅游),回到一味追求经济总量最大化的老路上;有利于正确的、最大化的发挥生态旅游经济价值;有利于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连玉銮,石应平.关于小众型生态旅游及其适应性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5(3)

2.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等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陈佑平,蒋仕伟,尹萍.王朗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案例[Z].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