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融合教育体系精选(九篇)

融合教育体系

第1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1军医职业发展总体目标定位    

为适应未来一体化卫勤保障军队卫生职业发展需求,借鉴外军经验,军医培养应强调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军事职业发展相结合,体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将医学及军事职业教育贯穿全程,在知识结构上突出军事及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医学及军事医学知识,在能力发展上强调预防保健、专业救治、应急救援、卫勤组织指挥与管理能力,在素质养成上加强军事、身体心理、卫勤专业、信息等素质。培养起点是五年制本科学历教育,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成长轨迹,可划分初级、中级、高级医学人才三个阶段。

1.1初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学历教育及毕业后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军事及专业适应性强,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具备基本的预防保健、卫生联勤保障及卫生服务能力的通用型医学人才。

1.2中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初晋中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技能,了解医学专业发展前沿,具有应急救援和解决复杂战时救治问题能力,具备一定的卫勤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战时卫勤的组织体系、医疗后送体制等救治程序和规则,能够胜任卫勤分队队员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多能型医学人才。

1.3高级军医人才职业发展目标(中晋高任职教育)培养军政素质过硬,掌握军事、卫勤相关理论与技能,具备创新发展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同时胜任卫勤指挥和专业技术岗位职能,军事、卫勤和战救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明确军医分阶段渐进式职业发展路径    

军医应实行阶段性培养,把医学职业教育和军事职业教育分阶段地融人卫勤任职发展中,形成逐级渐进式职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第一阶段,学历教育完成必要的军事适应性教育、医学及军事医学教育、卫勤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是军事医学规范化培训,最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具备基本的军事医学职业素养。这个阶段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上尉军衔,重点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能力,是基本的职业素质养成,医师规范化方式尽可能和国家政策吻合。第二阶段,进行军事医学、卫勤的任职教育,参与卫勤保障实践,属于中级培训,要求具备部队基层工作和卫勤分队工作的基本能力,借鉴美军卫生人才毕业后在军队医疗中心轮转的经验,到部队基层卫勤分队服务一年,再进行半年左右的院校教育,促进职业发展。该阶段人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少校、中校军衔,应达到具备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的基本资格。第三阶段,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参加两个方向的高级任职培训,一是管理干部培训,培养卫勤领导岗位(队长、院长)人才;二是专科规范化培训,成为具备高级职称的专科医师(表1)。

 

3建立院校一部队一军事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卫勤教育培训机制    

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军事职业教育是军医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而军事职业教育起到有效贯通和统领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作用,重点是将军事职业教育融人到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训练中,通过机制和体系设计,实现军医人才的融合式、职业化培养。一是建立大学和部队联演和联训机制,明确统一的训练成效考评标准,解决培训质量评价和认证问题。二是建立部队和大学联合的双向任职制(“双师制”),实现大学教学工作由校外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基层部队优秀指挥员到院校任教官乃至任职,大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员到军兵种部队代职、调研、参加演练,不断改善知识结构。三是严格落实训用一致制度。逐步实现送学培训与分配使用挂钩。建立军医大学本科生(包括直招人伍和国防生)毕业分配配套制度,首先分配到区域卫勤保障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区域卫勤保障机构派人到部队代职顶岗,适应国家新医改政策要求,解决毕业生在部队职业技能薄弱问题。四是完善干部交流使用制度。多岗位轮换、多任务历练已成为各国军队军官职业发展的制度化措施。应建立稳定的区域卫勤保障机构与部队之间人员流动政策制度,如部队代职、岗位轮换等。

4超前设置以能力为中心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    

借鉴美军聚焦“军事医学构成”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提升能力为中心,开设专业化的卫勤和军事医学课程川。立足培养未来卫勤保障需要的军医人才,跟踪军事、卫勤、武器装备和医学学科发展,聚焦战伤救治、伤病预防和能力强健并重的军事医学任职能力培养。军医大学针对各类教育训练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课程设置,战伤救治类课程突出军事临床医学、战伤急救类;伤病预防类课程突出军事预防医学类;能力强健类课程突出军事作业医学、军事心理医学类。同时加大军事医学课程比重,学历教育阶段军事医学课程比例应达到10%。加快更新补充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灾害救援等课程教学内容。任职教育阶段增加联合军事演练、参加军事行动任务等训练环节。增加军事、军事后勤及卫勤指挥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联合作战理论、联合卫生勤务、军事医学、战创伤救治、预防医学等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加强紧贴实战的战术作战伤员救治规则(TCCC)内容学习。

第2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2.1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2.2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2.3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2.4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第3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5月教育部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要求,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将体现创业元素,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将随之调整。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具备创业知识和掌握创业能力是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培养目标,在该培养目标框架下研究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要求,是顺利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先决条件。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因此,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创业多是在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因此,创业教育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同时,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既培养了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产生专业学习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专业学习的动力,强化专业教育。

根据大学生创业素质所包含的要素,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锻炼创业能力和掌握创业知识四个方面。首先在创业意识方面,培养目标中除了要有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还应要求学生领会、理解和把握创业相关知识,意识到自由市场经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及培养商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第二在创业心理品质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锻炼六种心理品质:独立思考、判断、行动;善于交流、合作;敢于行动、敢于拼搏、敢于承担行为后果;敢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坚持不懈、顽强努力;善于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第三在创业能力方面,在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能力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尤其是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的培养要求。最后,在创业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旨在成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助其成为未来事实上的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创业者(企业家)。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课程体系内容设置

在围绕上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下,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考虑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连贯及过渡关系。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课程设置方法和围绕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认为在经管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时,其课程设置应仿照经管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划分为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理论课模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掌握创业知识,与各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可设在大学前几个学年度,采取课内讲授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开展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最好安排在各专业主干专业课之后,也可与主干专业课的授课同时进行,本校主要采取在大四上学期开展市场实战模拟演练、专题讲座的形式,同时结合省、市创业大赛,以培养学生创业的心理品质、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包括分工合作能力、团结协调和组织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书写及作品包装能力、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及至心理承受能力等),见图一。

通过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相结合,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内。比如,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开展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的最终成果通过书写制作的作品----创业计划书体现出来,创业计划书实际上就是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这些内容与经管类各专业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具体运用,从而将专业教育内容与创业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可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有效途径

1.制定的完善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应包括对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和教师相关工作量的考核。目前,许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其教学考核还不够规范。对学生的考核,有些学校适当给予点学分,有些学校则没有考评,全凭学生课余自愿参与。对教师工作量的考核,有些学校对参与指导创业教育活动的教师给予折算一定的工作量,有些学校对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奖励,有些学校则没有任何考核,教学评价体系处于不规范状态。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同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一样要规范、完善,而不能敷衍了事。由于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形式灵活多样、模拟演练和实践环节多、难以统一评价标准、难以量化等,制定考核评价方案要灵活、恰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采取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

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应从校内教师资源和校外教师资源两方面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师资为辅。校内打造创新的教师队伍,保障学生正常的创业教育授课,带领、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校外师资主要是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给学生作专题讲座,对模拟创业演练活动给予相应指导、点评。

3.重视实践活动环节

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有着重要区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举办与创业有关的竞赛。创业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实现个性的充分发挥,这些比赛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会计模拟大赛、国际贸易技能大赛等。(2)建立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在创业实践基地中,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学校可以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学生商店、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使学生体验创业过程,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创业精神和锻炼创业能力。(3)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学生社团是由志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和活动范围的学生群体组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容易接触到的组织。大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俱乐部”等,开展研讨、辩论、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和创业知识培训班等形式,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84.

[2]夏人青.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3]邹敏.美国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企业,2009,12.

[4]李桂陵,彭斯超,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9,12.

[5]张永智.构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第4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要给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追求专业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应逐步构建现代职业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 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即注重人文素养、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发展。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培育其民族精神。此外,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情感智慧得到升华。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不关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思想严重,难以融入社会。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

3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亦称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对应,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基础上,使社会的文化积淀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与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环境中长期积累,慢慢养成的。专业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分支,可以理解为在专业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大学应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而有些职业教育院校在实施教育功能的时候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一味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单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融入社会的。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育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是不相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当于文化素养的左右手,它们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在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与工作岗位零对接,实现“人人成才”之目标,就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4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途径

4.1 搭建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技能的承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完善课程架构、充实课程内容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以及关联性,丰富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在课程中体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专业思维与人文思维的和谐统一,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体现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增加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项目,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人文课程中的专业思维,引导学生在面对专业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和人文发展中的专业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而有深入的分析。

4.2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培养人才,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相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教学模式的得当与否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可能,因此,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大制约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目标的实现。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生源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得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作用也会不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如,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情景互动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4.3 创设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社会实践是锻炼人、是检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主要渠道。实践并不只是单一职业技能的练习,也是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形成基本思想意识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优化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养,增强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互动与融合。

例如,通过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人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学生对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接近社会、接近行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事”与“做人”的过程也就是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过程;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形成对于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以及归属感,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并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相融合,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5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为支撑,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促使大媒体业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媒介组织与工作流程的变化,需要一大批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使其胜任文字稿件编辑、电视新闻节目拍摄、网站编辑等综合性的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类是熟练掌握写作、拍摄、编辑等专业技能的全能型人才;另一类是懂传媒、会策划、善公关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新闻传播教育要根据媒介融合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期,一些院校将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专业设立为独立专业,这显然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为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将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根据媒介融合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向学生传授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素养。

(三)对教学体系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必须具备采写、编辑、拍摄、播发等多种新闻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一些新闻传播院系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教学体系仍然缺乏完整性,课程之间的紧密度不足,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难以为学生提供集多种媒介于一体的实训环境。这就要求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深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定位,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体系。

(四)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力量以专业教师为主,能够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教师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而拥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新闻人,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又难以到高校任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采取邀请媒体界人士来校讲座的方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然而这种方式无法满足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所以,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引入具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才,将媒介融合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二、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科学设置融合性专业课程

新闻传播教育院校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形成跨媒体思维,促使学生掌握多种媒体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环境。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具备口径宽、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多的特点,同时还要进行创新性、实用性、扩张性的优化,培养学生文字写作、电视摄像、视音频编辑、网络编辑、多媒体编辑等多种专业能力。新闻传播教育院校的融合性专业课程体系可包括两大方向,一是教学、实验、实践的融合;二是新闻业务、媒介经营、媒介管理的融合。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更加开放、灵活,实现各课程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能够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二)构建融合性的课程模块体系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间相互独立的格局被打破,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这就促使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变按照媒介种类设置专业的做法,构建起一套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课程模块体系。如,新闻学专业可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形成三大课程模块,即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选修课要灵活设置,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包括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等;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品牌公关、广告策划、营销传播策划等;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包括新闻英语阅读、新闻英语视听说、报纸编辑、跨文化传播等。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融合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从而为培养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奠定基础。

(三)建设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教育要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创建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首先,新闻传播院系要积极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联手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其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还可以成立"媒介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纸媒、广电、网络等多个类型实验室功能,能够完成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工作,实现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务过程。再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与主流新闻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化媒体实习平台,使实习平台具备媒介融合功能,为学生提供参与新闻媒体运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走入新闻传播过程中,培养多种专业技能。

(四)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

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积极与媒介合作,整合新闻传播教育资源,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采取请进来的策略,邀请或聘请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如,在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中,学校可组织记者、编辑与教师一同编写教学计划,提供真实的典型案例,并参与课程授课,向学生讲授自己的新闻传播经验和媒介管理验,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鼓励教师参与媒体一线工作,增强采写、编辑、策划、制作业务能力,并能够运用媒介新技术完成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工作。在积累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基础上,将掌握的最新理论知识、最新媒介技术带到课堂上,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结论: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全能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充分借鉴媒介融合的发展模式,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与课程模块,建设融合性实训实习平台,并优化师资队伍,确保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瑛,方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转型探析[J].新闻知识,2015(7):125-126.

[2]刘林山.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85-87.

第6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22 — 02

一、对“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概念理解问题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命题中的“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三个阶段,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然而,从目前讨论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1.关于“融入”概念的界定。焦翠丽等认为“融入”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当中去,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在国民教育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2〕周中之提出“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使教育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3〕杨晓慧认为“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内在逻辑性的外在认定与外在规定性的内在实现相统一的过程,经历从“理论”到“教育”、从“教育”到“头脑”两个阶段的转化。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受教育者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这一逻辑起点,实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受教育者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方向主导和内容框定,从而实现传统价值、时代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追求的协调统一。〔4〕8-9在蒋笃运看来,“融入”过程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要将科学的理论变成通俗的群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这样才能提升可接受性。〔5〕周庆芬等认为融入国民教育就是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信仰和现实行为。〔6〕

2.关于“国民教育”概念的界定。韩振峰认为国民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从纵向看,它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从横向看,它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7〕百度百科根据我国“国民教育序列”定义〔8〕,将国民教育只看作学校教育,或者等同于“九年义务教育”。

3.关于“全过程”概念的界定。周中之认为“全过程”不能狭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限定在校园里,而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加以全面理解。〔3〕孙洪敏也认为“全过程”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学校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国民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国民教育使人们认同并且自觉接受并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9〕

二、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是指基于其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研究和基于教育学原则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是“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问题研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同样也存在着较大分歧。

1.从教育内容角度出发,肖建明等认为要注意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的整体性,防止教育过程中顾此失彼;同时又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以此统帅和引领其他诸方面的教育内容,防止教育内容的主次不分。〔10〕焦翠丽提出在国民教育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11〕杨晓慧认为要在方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方式上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为转换。〔4〕10-12

2.从德育目标角度出发,赵玉华等认为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12〕周治华认为强调“融入”,要求建构隐形化、渗透式的德育模式;注重“全过程”,要求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13〕李宣海认为必须强“魂”健“体”,强“魂”就是要引领教育、立德树人。健“体”就是要有机融入,使其有效贯穿教育全过程。〔14〕王琴认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动追求。〔15〕

3.从教育规律角度出发,郝潞霞认为要探索三个转化规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要处理好两队关系,即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关系、身与言教的关系;要注重一个结合,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16〕杨晓慧认为要注重合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价值实现过程中,教育实践必须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符合既定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此外还提出要注重实施“尊重的教育”,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以尊重人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为前提的教育。〔4〕43-53

三、路径选择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路径选择问题,是增强融入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讨论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1.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维视域出发,韩振峰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教育是起点,社会教育是大课堂。〔7〕焦翠丽认为在学校教育方面,就是要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社会教育方面,就是全社会要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家庭教育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11〕李宣海认为要构建大中小学德育有机衔接的新格局,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教育网络。〔14〕

2.从教育路径多向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应当要将单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结合起来。〔4〕158周中之认为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包括内容的整合、活动的整合以及队伍的整合,目标是“量上控制,质上突破”;重视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加强社会环境建设;以“责任”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围绕各级学校思想中在理论课程改革,加强网络平台建设。〔3〕蒋笃运在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论认知;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强化知行合一,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认同;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渗透作用;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5〕李泽泉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科,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促进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学生头脑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17〕

3.从教育载体多元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在继承谈话、理论学习等传统载体的同时,利用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现代载体。〔5〕158-176宇文利、周晔等尤其强调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网络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网上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和办法,〔18〕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严淑华提出要建立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9〕

综观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成果,它们正在日益丰富起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看来,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不平衡、缺乏方法论的理论自觉,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还存在研究空间,已有研究的浅层次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真正具有系统性、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实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1-10-25.

〔2〕焦翠丽,董淑湛.浅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理论界,2009,(03).

〔3〕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蒋笃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中国德育,2011,(03).

〔6〕周庆芬,李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与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2,(10).

〔7〕韩振峰.略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7(21).

〔8〕国民教育序列〔EB/OL〕.百度百科,http:///view/1143840.htm.

〔9〕孙洪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J〕.文化学刊,2010,(04).

〔10〕肖建明,严秀清.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福建理论学习,2008,(12).

〔11〕焦翠丽.简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3).

〔12〕赵玉华,王艳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13〕周治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14〕李宣海.上海教卫系统要努力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原、高峰和示范〔N〕.文汇报,2011-11-24.

〔15〕王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J〕.唯实.2011,(02).

〔16〕郝潞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浅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8,,02).

〔17〕李泽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学习月刊,2012,(09).

第7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合 内涵 特征 形成过程

[作者简介]杨善江(1967- ),男,湖北南漳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中之重课题“专业群视阈下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JSJG0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08-0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和升级,产教深度融合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产教融合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探讨“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形成过程及实施中应注意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问题。

一、对“产教融合”内涵的界定

1.“产教融合”的两层意义。产学融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融合”意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意义同“融和”。“融合(和)”比“结合”“合作”立意更高,更强调“产”和“教”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动、和谐。这里我们需要首先弄清“产教”的含义。“产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产业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构成国民经济的行业或部门”。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产业是指存在并发展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人才、技术、资金、物资、信息等要素及这些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产业从属于经济,企业是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或构成单元。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主体和基础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其英文对应词industry也有“工业、企业、制造业、行业”等多种解释。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资源具有生产性资源的特征③,产教之间的关系也通常用经济结构与教育或专业结构的关系原理来解释。从这层意义上讲,“产教融合”涉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体制构建问题。第二层含义是指“产教”可理解为“生产与教学”,其中,“生产”(含服务和经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形态,侧重教学的实践情境;“教学”则侧重知识内容和技能、方法的学习。从这个层面上讲,“产教融合”侧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契合产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产过程,人才规格必须达到企业标准。

2.“产教融合”的概念界定。基于以上对“产教”与“融合”的分析,我们试图对产教融合的内涵进行界定。笼统来讲,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讲,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主要是院校)与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以互信和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的产业、教育内部及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

二、“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产教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产教融合的“双主体”性特征。产教融合是产业和院校“双主体”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企业是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参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要发挥主动性,积极融入产业、结合行业、联系企业。本文所持的这种观点与一般只承认企业是产学合作主体的看法截然不同。

2.产教融合的“跨界性”特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明确的“跨界”特性。④产教融合是生产和教育要素有机组合的形式,它既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性与产业性的有机统一,与政府的推动作用和社会的参与密不可分,体现明显的“跨界”特征。

3.产教融合的“互利性”特征。通过产教融合,高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产教持续合作的动力和根本目标。同时,产学融合也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以提升教育能力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需要校企双方承担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

4.产教融合的“动态性”特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等要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教育结构包括类别结构、专业结构、程度或级别结构等,它的调整受经济结构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结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教育结构(包含专业结构)内部也处于不断变化、改革和调整中。因此,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是常态,两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动态循环和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

5.产教融合的“知识性”特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不再是院校的“专利”,而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产学合作中的重要因素。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校企之间知识的流动和增值。教育通过与产业融合提升品质,产业通过与教育融合寻求技术支撑,两者交融,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

6.产教融合的“层次性”特征。产教融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和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有关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方略设计;二是中观层面的教育部门(含院校)与产业部门(含行业、企业)基于“需求导向”的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行为的相互适应和配合;三是微观层面的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衔接和统一。

三、“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教融合也称产教结合,是早期产学合作教育的升级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职业教育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是贯穿、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思想。在我国,“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七个阶段:

1.近代的“实业教育”阶段(1865―1911年)。实业家张之洞、周学熙等分别提出“讲习与历练兼之”“共学并举”的兴办教育和兴办实业结合、实业生产与教学活动结合的产教结合思想,这是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思想的萌芽阶段。

2.民国初期(1912―1926年)。黄炎培、陶行知等大力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产教联办”“生利主义”的“教学做合一”的产教结合思想,这是初期产教结合思想形成阶段。

3.解放前期(1927―1949年)。同志大力提出学校的知识分子要到群众中去,与工农相结合,领导干部要“工作、生产、学习相结合”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产教结合思想。

4.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前时期(1949―1965年)。国家大力发展半工(农)半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业余学校,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工人),这一阶段产教结合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期间,“半工半读”变成“生产劳动取代学校教育”的左倾化局面,偏离产教结合的思想。不过,这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对今天的“工学结合”和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仍有一定影响。⑤

5.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想,鼓励“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紧紧依靠企业、行业,面向社会办学,为经济社会服务。

6.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10年)。这一时期是职业教育规模迅猛发展的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驾齐驱,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应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指出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产教结合的思想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上来。特别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更细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成为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

7.经济产业深度转型时期(2010年至今)。经过前一时期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职业教育逐步进入内涵发展阶段”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也提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和“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2011年财政部、教育部实施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引导专业建设适应区域重点产业布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失时机地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举措,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产教融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四、广度、深度、力度:推进产教融合应把握的“三要素”

产教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矛盾、解决问题和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可以说,哪所院校推进产学融合的切入点找得准、体制活、机制畅、模式好、措施实、开放度高,产业要素就会向哪里聚集,学校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同样,哪所企业提前介入产教合作,它就优先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择权,就能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利润。产教融合的成效取决于教育与产业两者在结合点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1.广度。即范围和内容。产教融合涉及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经济师、管理师)、教育科研与科技开发、教学与培训、实习实训与就业创业等多种要素的对接和适应。校企双方要结合区域和行业需求,依托优势,找准定位,共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共组教学团队、共研科技项目、共商教学内容、共建实训基地、共定考核标准、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合作育人。职业院校要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与行业、企业一起全面推动教育随着经济“走”,办学规模按照市场需求“动”,专业结构跟着产业结构“转”,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变”,教、训结合行业、企业项目、案例“做”,校园文化融入企业、产业文化“建”,专业教师按照企业工程师“培”,教学运行参照企业“管”,质量考核比照行业标准“验”,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2.深度。可解释为“(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之意。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度”,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要解决产教融合的“深度”问题,首先认识要有深度。要树立产业深度转型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和融入产业发展才有出路的认识,只有思想认识深刻、深入、深化,才能产生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把产教融合推向更高阶段。其次,合作层次由浅入深。实现产教融合,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涉及面很广,为此,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和联系点,选准突破口,逐步深化,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产教融合层次。从中小企业合作开始,逐步与知名企业靠近,从小项目发展到大项目,进而向其他方面延伸,逐步提升到战略合作层面;从实践实训模式到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社会培训、企业职工再教育,进而发展到全方位合作;从简单的技术转让向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共同建立研发和产业化实体、组建股份制企业等转变;从面向一个企业向面向一个行业转变;合作从最初的院校“一厢情愿”到校企“两情相悦”;合作从被动适应性、随意性、盲目性向积极主动性、规范性、科学性转变。三是拓展融合途径。产教融合包括专业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工厂、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工学交替、生产性教学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此外,契约合作也是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途径,校企之间通过协议、合同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通过契约合作,职业院校可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标准等并转为为自身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企业也可利用院校的人才、科研等要素深化合作。四是建立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从办学体制上,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及内部治理体系,如组建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这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和改革方向。从运行机制上,形成“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产教融合的根本保证。从可持续发展上,形成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推进的人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

3.力度。即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落实的强度。产教融合不仅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更要转化为职业院校的意志、行动和价值追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效要通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的能力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认同度不高、吸引力不强,除外部环境不完善外,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院校普遍认为产教融合重要,但实际办学往往脱离产业需要;大家都认为校企合作必要,但实际合作常常处于“感情联络”或短期实习的粗浅层次,重数量轻质量,不少合作流于形式;工学结合被视为职教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专业是教育与产业联系的纽带、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开设起来过于随意,不问市场,忽视需求,盲目上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抓手,但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生产实际,教学标准脱离职业标准;院校对制约产教融合的内部问题认识最清楚,但往往缺乏克难致胜的勇气、破解矛盾的魄力和脚踏实地的作为,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力度”,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五、结语

职业教育要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职业院校办学要主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贴近市场需要,体现就业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把产教融合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提升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行业、企业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积极、能动作用,以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环境,建立投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统筹整合区域教育和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产教融合中的推动、引导、支持和监控作用。

总之,产教融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教育思想对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 2014-

05-02.

②程树礼,张可君.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1.

③马树超.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条件保障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2):30.

④姜大源.提高现代职教体系学科地位[N].中国教育报,2013-10-01.

第8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6)-0027-04

当前,金融消费者教育作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现阶段,“一行三会”对消费者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教育重复和教育真空现象并存,局部教育与系统教育失衡,教育体系存在一些缺陷。从改革发展全局看,建立完善我国银、证、保一体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金融教育明显滞后于金融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为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创造健康、稳定的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界开始全面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并以此作为保障未来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加强制度法规保护和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成为各国保护消费者的政策趋势。与此同时,我国针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金融业,造成普通消费者对金融的认知水平不高,金融教育始终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通过对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知识、消费者技能等综合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金融知识、金融技能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家庭支出的计划性和消费风险责任意识需要加强,不同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客观上要求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措施。

毋庸质疑,我国在推进金融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普通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亟待提升,金融风险教育刻不容缓。从各国实践来看,推进金融教育应通过运行良好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来支撑,通过综合考察不同金融消费者群体特点,系统设计差异化金融消费者教育方案,科学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和重点,使金融消费者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选择适合自身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素养和科学消费水平。综上,建立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不仅是推进金融发展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基础保障,是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课题和基础性工程。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缺陷

(一)缺乏长期战略规划。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各类教育活动缺乏整体方案和统筹安排,教育内容和形式相对零散和单一。同时,我国尚未将金融消费者教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体系,金融消费者教育仅仅停留在短期性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阶段,教育内容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教育对象没有稳定性和针对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二)未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在现行“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中,尚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职责,金融消费者教育整体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评估等要素之间不能相互联动,金融教育“四龙治水”和“职能分割”现象严重。金融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基础性,其组织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对金融教育具有决定性影响,无法达到应有的作用和目的。

(三)教育方式较为简单。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教育方式趋同,诸多金融教育活动主要以挂横幅、发传单、设置咨询台等传统形式为主,创新性的方式较少,宣传辐射面小,效果不明显。同时,金融教育观念因循守旧,往往习惯于用“我说你听”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多为自上而下的宣传,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更谈不上定期、规范、系统的教育沟通。

(四)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既没有考虑到消费者金融知识缺陷,也没有考虑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差异性。当前的金融消费者宣传资料主要由金融监管机构设定,金融机构印制本单位金融产品与服务宣传手册。宣传资料分类多以相关金融业务为依据,而未能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地域、职业及经济环境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资料。

(五)金融教育资源投入不够、地区失衡。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教育还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金融教育主要由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来承担,没有专门财政预算来支持教育工作。与英美等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教育资源投入非常低。同时,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金融教育投入很少,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教育援助与农村金融发展不相适应。

(六)缺乏专业的教育队伍保障。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主要从事金融教育的是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人员,其专业性参差不齐,教育能力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教育内容往往不实用,难以使金融理念和知识真正惠及民生。同时,目前从事金融教育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组织性不高,且没有形成系统、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自然无法成为金融教育的有力保障和后盾。

(七)金融教育教材匮乏。目前,我国针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专业教材较为有限,能够对普通消费者金融素养起到培育作用的金融知识普及读物不多。比如,《金融知识国民读本》、《金融知识进社区》、《银行服务百姓读本》等普及性读物,在广大金融消费者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但并未成为影响巨大的标准型金融教育教材,需要开发更为普及和更有影响力的教材资料。

(八)教育缺少有效性评估。金融教育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使其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必须通过科学的金融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来节约和优化金融教育资源,提高其有效性。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缺乏完善的有效性评估系统,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教育基础薄弱,无法为教育有效性评估提供足够的样本,另一方面是尚未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金融教育影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消费行为的效果无法量化评估。

三、国外金融教育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金融教育的良好经验。美国。美国是最早开始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国家,其核心是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格局。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金融扫盲与教育促进条例》,以国家法案形式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同时把每年四月份定为“金融扫盲月”。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深刻认识到高素质的金融消费者才是金融有序运行的基础。2011年,美联储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B),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负责金融消费者教育。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

美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一是国家战略定位,将金融教育看作是美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把面向美国国民的金融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法案;二是设立区域教师顾问委员会和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了“政府主导、联邦储备银行推动、学校支持、金融机构协作、民间组织参与”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共同推广金融教育;三是设立金融教育网站,发行免费刊物、手册、报告、宣传单或光盘等影音资料,举办金融知识竞赛和论文竞赛,组织金融消费者参观货币博物馆、国家金库、中央银行办公室,将金融教育课程引入青少年早期教育范畴。

英国。1998年英国颁布《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规定英国金融服务局负有促进英国公众对金融体系全面了解的法定职责,从战略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2003年,金融服务局通过大规模调查金融消费者现状,确定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战略目标,即在5年内接受金融教育的消费者人数达到一千万。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服务局于2010年成立“消费者金融教育局(CFEB)”,独立负责英国消费者教育工作。值得强调的是,为了保证金融消费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英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投入逐年递增。

日本。日本金融结构改革的一个基本政策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即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金融消费者教育。在政府的主导下,交易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学校以及由金融经济团体、消费者团体和相关专家组成的金融服务信息中央委员会都是参与者,明确各方分工职责,协同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4、新加坡。新加坡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最值得借鉴的是其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为帮助消费者客观选择金融产品并识别投资风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要求金融机构在金融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增加产品要点、对其篇幅、字号、审查和责任等做出规范,并要求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交易的理财产品实施持续披露,使消费者对交易中的理财产品充分了解。

(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启示。结合国际金融教育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的启示如下:一是培育正确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理念,高度认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共同推进金融教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从立法层面明确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职责、内容和资金保障等,修订相关法制法规,补充金融消费者教育内容和条款,确立金融教育的国家战略地位;三是将金融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教育规划,明确职责机构和部门,建立金融教育组织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推动金融教育的长效化和机制化;四是针对不同的金融消费者群体开展差异化金融教育,构建适合不同层次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教育体系;五是加大金融教育资源投入,积极建立专业的金融教育平台,推动金融教育产业化发展,提高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六是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有效节约教育资源,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政策建议

(一)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规划。建议将金融消费者教育纳入国家法案,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金融消费者教育法》,完善金融教育基础法律制度。同时,制定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长远规划,划分参与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各方职责,细化教育工作的实施流程、主要渠道、工作标准,突出重点教育内容和重点教育人群,明确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避免传统教育工作的随机性、无序性和短期性。

(二)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协调机制。我国金融消费者群体大、金融知识普及率低,消费者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低。应建立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协调机制,鼓励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金融消费者教育。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编制金融教育预算,整合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平台,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与行业协会、监管机构等协调配合,使金融教育更具直接性、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金融监管机构要制定金融教育总体规划,明确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协会的职责,强化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监督。

(三)培育高素质的金融教育队伍。优秀的金融教育队伍是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网点在金融消费者教育中的基石作用,定期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知识培训,构建专业的金融教育人才队伍。二是组建金融消费者教育志愿队伍,由各级人民银行牵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高校及其他社会团体中招纳优秀人才,按照金融知识类别,将志愿者分组,组建多支关于银行、证券、保险、法律等志愿者队伍,定期在社区、学校、农村等地进行扫盲式金融知识教育。

(四)制作编著优良实用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教材资料。金融知识的表现形式对金融教育效果影响巨大,特别是在现代传媒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下,知识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对金融教育具有决定性影响。建议组织金融监管和高校研究资源,组织编著科学、系统、实用的金融教育教材,不断完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金融教材体系,同时制作光盘、电子、微信、视频等形式的教育资料,为深入推进金融教育提供有力的基础和支撑。2014年,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编著的《金融知识普及读本》在金融教育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教育推广价值和实用性较高,为消费者了解学习金融知识提供了范本。

(五)建立开发多元化金融教育平台。一是纳入学校课程。将金融消费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中学、大学两个阶段的金融知识系统学习,形成完整的金融知识体系,持续提高消费者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学校课程包含相关的金融政策法规、货币知识、金融业务常识、投资理财知识、金融消费风险、消费者权利义务及金融消费维权知识。

二是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站。设立县、乡、村金融宣传教育工作站点,开展系统性金融教育扫盲,以点到面,形成覆盖全国的教育网,逐渐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教育滞后问题。

三是设立金融消费教育网站。通过专门的网站,为民众提供金融消费课程,针对不同群体制定金融教育规划,为各年龄段、各文化程度人群提供学习材料。同时,网站设置在线答疑和测试反馈功能,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定期检验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程度,为金融教育有效性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四是发挥12363热线咨询功能。从目前12363热线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功能集中于投诉,而没有充分发挥金融知识咨询功能,且热线接听理人员限于业务知识结构,提供专业的金融咨询有很大的局限性。建议完善12363热线的咨询受理机制,设置语音提示功能,将咨询内容划分,按照消费者咨询类别转到人工台,由业务人员负责解答,进一步提升12363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深度和广度。

(六)积极发挥“金融知识普及月”集中宣传作用。一是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改进和创新宣传方式。当前的信息时代并不缺乏信息传播渠道,被大众广泛认可的信息获得方式必然是金融宣传的最佳方式。要结合现代传媒渠道,不断创新和改进宣传方式,使金融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来,容易被大众接受,切实普惠百姓生活。二是总结成熟宣传经验,提升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金融宣传是一项具有总体规划的系统性工程,应立足金融消费者长期教育的全局,深入推进,不断修正,持续完善,不仅继承前期宣传经验,更进一步总结归纳新做法和新经验,为不断提升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提供有益探索和经验,以便相互借鉴和推广。

(七)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针对金融消费者教育情况进行定期调查评估,综合采取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依据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金融知识结构缺陷,查漏补缺,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节约和优化教育资源,推动金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金融宣传广度、深度、方式决定了宣传有效性,其程度水平对金融教育前后金融消费者知识素养和决策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建议探索建立推进金融消费者素养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消费者金融素养现状,有效提升金融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振华.金融消费者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黄华,徐锴,王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3,(5):160。

[3]王华庆.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J].中国金融,2013,(8):9-11。

[4]王兆星.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之十[J].中国金融,2013,(11):20-23。

[5]张轲.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1,(8):150-158。

The Study on Issu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Financial Consumers

NIE Wenyuan

(Yuli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ulin Shaanxi 719000)

第9篇:融合教育体系范文

“普惠金融体系”是联合国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率先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国内最早引进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网络。为了开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他们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宣传。焦谨璞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国内对“普惠金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和国际法中“普惠制”一般原则,“普惠金融”应理解为可以让社会成员普遍享受的并且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给予适当优惠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法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而金融服务中的信贷支持是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深入,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社会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改善金融服务,特别是增加对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给有能力的穷人一个融资的机会,使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这将对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福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金惠工程与农村金融教育的效应分析

在中国金融学会、相关金融院校及四川、贵州等试点省各级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金融教育在志愿者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农户培训试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师资、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了一支志愿者师资队伍;二是完成了农户培训系列系列教材的编写;三是成功开启了农户培训。先后在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开启了农村金融教育农户培训的试点,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目前,基金会正在探索农村金融教育进课堂模式,以期借助初中阶段较为系统和规范的金融知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并且通过他们带动家长。同时,探索金融博物馆在推动金融启蒙和金融教育中的作用。农村金融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了参训农民的金融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一些农民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业务后,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金融意识、理财意识、诚信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志愿者,通过参与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转变。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金融从业人员增强了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热忱服务,带动了其他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如一些试点地区的人民银行把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个试点工作整体推进,在教育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加快了农户信用档案建立,推动了信用村镇、信用县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近年来,试点地区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类新型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纷纷设立,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面向“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组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改善了农户金融的可获得性。

三、农村金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师资的制度安排方面

从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各地所开展的农村金融教育活动,培训师资(或志愿者)绝大多数来自金融部门,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驻地的其他金融企业等。这样的师资构成,有其开展农村金融教育的独特优势:即由于他们来自业务部门,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宣传与培训能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但突出问题在于,农村金融教育是公益事业,是志愿者基于社会责任感自觉从事的服务大众的活动,如果此项工作长期、大量地由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来承担,在人手紧、本职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金融教育公益活动时间就很难保证,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完成任务。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抽出太多专门时间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工作,而只能在周末休息时间做志愿者服务工作,投入的时间也很有限。大量的宣传教育内容需要分散在工作人员平时做业务时顺便介绍。另外,农村金融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以金融从业人员中的志愿者为主体从事这项系统性的工作,似乎这是一种错配。因此说,现行的培训师资结构安排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培训课程及教学内容方面

从试点地区开设的培训课程来看,主要有《诚信教育与防止金融诈骗》、《家庭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和《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业小额保险》、《农村合作经济》等,这此课程及相应的内容虽有必要,但问题在于:一是培训主要以基金会提供的教材为主,培训内容统一化、标准化,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二是教材深度难掌握。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播,也要考虑到农户自身素质及具体需求,区别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三是受训者的年龄的差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亦不同,如果教育活动不顾这些差异,培训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些问题,培训者如何因需施教、因材施教,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培训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方面

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教育在很多试点地区还是孤军备战,没有与科技教育、产业发展、金融创新有机结合,教育培训的综合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二是培训的方式还比较传统,多数还是基于志愿者下到各村屯网点,与农户面对面进行授课培训,这样做虽然效果较好,但由于每次培训的农户人数很有限,大范围培训目标的实现必然导致志愿者的大量重复劳动,这无疑增加了培训的成本。

(四)培训教学实效性方面

一是部分农户学习积极性不高。已有的调查显示,如四川南江县近20万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还有一些举家外出多年未归,平常家中多为老、弱、病、残、小人员,与金融打交道少,对金融知识学习意愿不高,接受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效果。二是集中组织有难度。已经习惯于分散单干的广大农户,要集中组织起来并非易事,从客观上说,各家有各家的活,彼此要忙自己的农业生产;从主观上来看,不少农户对金融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用处不大,因此便不愿参加。三是培训经费来源保障不足,影响培训的持续性。目前开展的金融培训,承办主体主要有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等,农户由于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一些试点地区集中培训一次还需负担农户伙食费、交通费等,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培训费用没有明确的来源渠道,长期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

四、促进农村金融教育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优化培训师资结构

确立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为志愿者主体,当地金融从业人员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结构。如果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作为志愿者主体,一是由于他们知识的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有助于改善培训效果;二是在时间方面,学校一年的两个假期,为承担一定的培训工作提供时间保障;三是可以为广大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在培训经费方面,由选派学校为各自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食宿费、交通费是完全可行的,这类似于前些年由政府安排给有关单位的扶贫支教任务,这类模式值得借鉴。在教师为志愿者主体的基础上,当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也可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自身优势;另外,在高校选派一些金融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这项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当然这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套餐

一是完善课程设计。目前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组织编写的农户教材主要包括四个模块:信用意识、贷款、人民币反假和防金融诈骗。总体来说,知识性的内容居多而技能训练和态度培养较少,但是微型金融组织和反饥饿组织的穷人金融教育项目每一个模块都包括知识性的内容,金融技能的训练以及金融态度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教育教材编写修改和现场培训活动中应逐步完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不仅要传授金融知识,还要训练农户的金融技能,同时宣传倡导良好的金融态度。二是突出普及和培训重点。在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上,要有重点地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金融常识的普及。通过普及金融常识,提高农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产品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结合,提高致富能力,同时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银行信贷政策和征信知识的教育,促进农民正确申请和有效运用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三是理财知识。对有较高金融需求的农户来说,随着投资性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对其进行资本市场知识和财产性收入知识的培训。四是对支农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充分理解和使用国家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大胆创新,丰富培训教学形式

努力整合开发培训教学资源。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一是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纳入政府相关部门下一年度培训计划。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力争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挂到全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上,从而既能丰富网站内容,又能拓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途径。三是做到“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送金融知识下乡的同时,可适时与“请进来”相结合。如现在一些中西部省区如广西,近年来积极组织贫困村“两委”干部集中南宁进行培训,借此机会,可以考虑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新增设金融教育方面的培训内容。这样做,既确保了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效果,同时,又减轻了单独开展培训工作的组织难度,培训费用也大大地减少。

(四)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增强实效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