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网络教研研究精选(九篇)

网络教研研究

第1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评价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评析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探讨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 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 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探索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学习效果在线评价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 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沉浸理论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平台构建的指导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建立网络环境下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征国忠.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式教学初探[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1).

[3]冯湖.论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研究式教学方法[J].理论视野,2007,(2).

[4]张万仪,张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

[5]王传宝,方宇通.基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成人研究性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6]胡延芳,刘建设,勾学荣.基于Sakai的现代远程教育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第2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22-02

所谓网络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就是在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时,专业课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教学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讲稿等,同时用汉语和外语作讲解、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授课方式。

1.网络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时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离不开英语。除了在大学的英语课上学习英语之外,理应有一个应用英语的第二课堂。

其次,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化的最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新技术多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为了学习到最新的网络技术,我们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直接学习以英文形式出现的新科学,新技术。

再次,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解决科研成果迅速向教学转化的需要。没有一个好的科研很难成就好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人士的共识,就网络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为了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很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2.网络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开展双语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其次,教学自身条件的成熟。要较好地进行双语教学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⑴教师和学生要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具体来讲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应有相当于大学六级以上的外语水平,学生应达到大学四级。⑵学习的资料多数为外文资料,英语经常性地被应用在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⑶学完专业基础课等。这些条件在网络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已经具备。而多数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英语水平较高,能够胜任双语教学。

3.网络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根据在双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程度,网络专业课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类:⑴汉语讲解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讲稿都用英语编写制作,作业与考试试题以英语题目为主,学生可以用即汉语作答,也可以用英语作答。但教师讲课时是以汉语作为讲课语言。这是双语教学的一种初级模式。⑵双语讲课模式。在上一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课时以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授课语言,以英语讲授为主,以汉语解释为辅。这是一种相对较高级的双语教学模式。⑶英语讲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所有与课程有关的所有材料都是英文形式的,而且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全部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4.网络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⑴授课内容不宜多。由于是双语教学,师生对英文内容的反应速度与思考速度远远不及母语内容来的快,所以一堂课(90分钟)的教学课件在20-25张幻灯片为宜,不可过多。否则学生感觉吃力,把握不住重点,容易走神。

⑵好故事激励又提神。学习英语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容易瞌睡,因此课堂上要讲述一些有趣的短小故事活跃气氛。比如,笔者在课堂上用3分钟时间讲述的“老翁捕蝉”的故事,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不仅保证了课堂上的精力,而且对学生的激励远非一朝一夕。

⑶启发式问题能互动。笔者理解的课堂互动并非一问一答式,而是师生在思路上的高度一致,这种思路上的一致要求教师在进行双语授课时必须做到用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不断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5.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网络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总结,得出了网络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与教学经验,对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网络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秀花,初探双语教育及其师资培养的途径,中国高教研究[J].2001年第1期,pp.90-91.

[2] 刁孝华,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初探,重庆商学院学报[J].2001年增刊,7月版,pp.53-54.

[3] 王希普,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刍议,中国高教研究[J]. 2001年第5期,pp.92-93.

第3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心理角度而言,在认识人自身的心理方面,网络拓宽了青少年认识自我的途径,拓宽了青少年学习心理知识的渠道;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和表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在智慧成长方面,网络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在认知他人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感觉别人的感受、体察别人的体验和思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自我激励方面,网络为青少年人生目标的确立提供了可以选择和比较的典型;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交,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为双向交流提供了现代化工具。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规范还存在问题,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作用日渐凸现。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或“关键期”,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激烈和深刻。网络被称作“争夺眼球的战争”(Warofeyeballs),网络导致青少年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性格自闭,人格裂变、情感失真,甚至出现现实人际交往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1.在认识自我方面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到底是谁”。青少年网民在网上的“身份丧失”,使他们倍感网络的随意、自由。网上的相互攻击、谩骂,不受约束的“网恋”、“网婚”,大量的色情刺激等都容易使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及其发展产生错位,严重的还会造成现实自我缺失的障碍。青少年的“真实自我”、“现实自我”、“网络自我”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致使他们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驰骋纵横,精彩展示自我,但在网下他们却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网上”“网下”的性格错位,结果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也有可能分裂和肢解“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

2.在控制情绪方面

主要弊端是产生网络成瘾、情感冷漠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有的人不上网时手指会不停地运动,严重时全身打颤、痉挛、摔毁器物。有的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甚至采取自残、自杀等手段。情感冷漠则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网上暴力的认同者受到暴力或者武力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价值观念诱导,认为暴力并非都是违法行为,甚至崇尚暴力。网络造成青少年认知他人情绪的困难,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有许多人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在认知上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知识英雄”的盲目崇拜,认为个人修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可以包揽天下。

3.在自我激励方面

解决网上的游戏难题可以带给青少年成就感,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信、乐观、豁达的情怀。可是,网络的挑战性是无极限的,网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每一次网上游戏大多以失败告终。屡次遭受挫折会使不少青少年变得悲观、抑郁、消极,甚至颓废、沮丧、绝望。有不少人将这种消极悲观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外,网络上信息的易逝性造成青少年短期行为盛行,他们对网上信息的频繁变换也会产生厌倦,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致使部分青少年产生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同时,网络信息的芜杂,加上青少年鉴别能力有限,可能使青少年无所适从,难以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4.在人际关系方面

主要有: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网恋、网婚等。网络孤独症是指部分青少年依赖网络进行人际交流,从而沉溺其中,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一小时,会有40%的人孤独程度增加20%。我国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在上网的青少年中,有20%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青少年“网恋”、“网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网上青少年打情骂俏、变友、多角恋爱等随意性、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发生,由此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一些青少年落入网络陷阱,被骗或遭到意外伤害。

5.在德性发展方面

缺少道德的人生很难健康。由于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而当前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加上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行为、意义的淡薄,就很容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黑客”攻击等行为。

二、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网民、成就无“网”而不胜的未来之星

对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能根本医治的良方,笔者认为预防和疏导优于治疗,应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实施积极的心理和教育干预,这才是当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所谓网络心理教育,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针对网络带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网络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心理教育的新内容,又是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治既是一种探索,也是心理治疗的新尝试,这对于拓展心理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纵观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大都经历了从关注硬件、关注资源、关注教学方式到关注以人为本的生命环境的发展历程。我们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就是要在心理教育资源建设、师生心理的自我建构、心理健康的专业干预等方面创建关怀生命的、健康向上的、为人生的生态教育景观和实践之路。

(一)建构青少年的网上精神生命家园

1.倡导健康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文化观我们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首先要倡导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文化观:(1)人人成为终身主动学习者。(2)人人成为网络时代健全的公民。(3)建设全球化网络学习园地和生态生活社区。(4)人人可以依照自己健康成长的需求来体验网络,成长自己,更应该为生态网络的创建贡献一分力量。对比目前我们的网上教育资源的现状,由于受传统教育“传授知识”的潜意识影响和应试教育的社会需求导向,我们一些校园网、资源库、网络课程等等是教科书的“数字化”和应试教育的“网络镜像”,缺乏生命活力,缺少生命质感,学生不感兴趣。为了二亿青少年的未来和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期望着教育信息化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精神生命家园。2.在青少年中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消除其对互联网的神秘心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参与性等特征,使广大青少年产生迷恋现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J.E.Kazt等认为,互联网能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帮助使用者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不在互联网而在使用者。因此简单的禁止青少年上网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应该进一步普及互联网络及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互联网的实质。越是对互联网了解,就越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它,这样青少年的网络迷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首先要注意到青少年上网很大一部分在网吧,网吧管理者要加强个人职业经营中的道德自律,做到不违法、违章经营。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社会问题的调控,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其次,学校教育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网络主题活动等渠道进行网络防范教育,加强青少年上网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如自觉远离“黄毒”、不随便把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告诉网上陌生人等,并逐步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业进步和自我发展,起到上网的“导向器”和“过滤镜”作用,并及时对网络迷恋程度较高,影响学业的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完善网络心理教育内容,建设科学的人本的网络心理文化

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以人为本的网络心理文化。首先创办和制作内容丰富,适合青少年的网站、网页。目前,青少年上网除了游戏,可以浏览的网页或网站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类和学习类两类。这些网页的制作者大多是非教育部门或非青少年研究机构,内容上存在机械、翻版、教育性不强甚至有误导性。青少年访问量最大的学习类网页已被称谓“互联网上的应试教育”,其内容多数是课堂教学内容、试题、习题的简单再现。因此教育部门或青少年研究机构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和制作一些融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网站、网页。这不仅有效地发挥对青少年网上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也对青少年网络迷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帮助。其次,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和心理教育的需求出发,多建立一些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网站。这样的网站内容可包括心理知识、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心理论坛、心理咨询等多种功能在内,还可开发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产品。使青少年有阵地、有内容、有方法、有专家、有指导,可以更好了解自己心理,成长自己心理。但要避免伪心理科学、非心理科学的东西,如打着心理科学旗号在网上不负责地搞随意性的心理测验、咨询、治疗等现象。第三,要构建与国际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的本土化的网络心理文化。我国网络心理文化的建设更需要贴近现实社会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要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本土文化圈的网络心理文化模式。

(三)采取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网络心理教育工作策略

我们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大影响力。1.尽快组建高度集约的、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站,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和资源共享,促进“网上”与“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体系。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引领、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3.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手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绿色通道,实施积极的心理和教育干预,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4.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完善专业的干预机制。对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提供专业的服务。5.加强网下的心理教育工作,培养人格健全、目标明确、有责任心、自强、自立、自律的现代青年。包括开设心理教育课和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展开心理咨询辅导,组织学生心理互助的心理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开发学生潜力,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当然重点要关注学生的网络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培养学生上网心理的自主性、行为自律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

(四)研究解决网络心理教育的重点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青少年的网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更何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还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谁都无法预知,我们必须站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生态问题,解决好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诸种问题。当前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的正确使用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网上人际关系问题,网络自由与个人秘密及心理隐私的保护问题,青少年的网络认识障碍问题,网络与非网络心理教育的矛盾,网络心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健全的网络心育系统的建立问题,网络心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丰富问题,网络心育的理论与方法发展等。

第4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关键词] 网络协同教研;教研者模型; 系统动态模型;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华(1963—),男,甘肃武威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数字媒体理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E-mail:.

一、问题的提出

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方式是面对面方式和非面对面方式的有机结合,从一般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在知识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中,这种方式的连接度属于中度连接,这种教研方式没有固定的组群模式,而是动态的、有机的组合。应该说这是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开展所追求的一种高级的、较为理想的教研方式,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兼顾到了传统教研优势的发挥,取长补短,和谐发展。

我们在《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研究》一文中,提出了“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和“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等三种方式(从网络系统教研者间的关联度角度进行分类)。[1]对前两种方式作了详细的研究论述,由于篇幅所限,“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未能谈到,为了研究的完整性,本文对其进行阐述。

文章主要从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教研者模型建立、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动态模型形成以及这一教研模式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对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典型示范模式“同课异构”展开了讨论。

二、网络协同教研者模型

(一)教研者模型概念的提出

在传统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者在实际的物理共享空间(如教研讨论室、备课室,或教室、黑板、桌面等空间)中协作教研时,由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互环境和丰富的交互手段(文字、语音、语调、手势等),人们可以方便而自然地了解到其他人的动态(如位置、动作和行为的意图),共同参与协作教研,并有效提高教研的效率。而在网络协同教研环境中,多个协同教研者协同工作,为完成同一个主题的研讨任务而处于一个虚拟的共享场景,各个教研者在地理上具有分布性的特征,教研者在虚拟的共享场景中的交互和感知远不如在面对面的实际物理共享场景中方便和有效。[2]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教研者模型,是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

教研者模型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对于教研者的抽象表示,通常情况下,它是系统关于教研者教学知识状况的描述。教研者模型的建立,首先让教研者自己感知了解目前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为自己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导;其次也让其他的教研者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和能力信息,尤其是要让引导者或引领者(主持人、教学名师、专家、教授等)感知到教研者对教研的知识内容的兴趣、理解状态非常重要;最后,要让参与网络教研的团队小组成员了解和认识团队群体所在环境状态,包括对团队群体整体概况的了解、对团队群组个体成员行为的知晓等。在协同工作中,团队群体感知是协作的前提条件,是降低协作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和减少协作冲突的有效手段。[3][4][5]

(二)教研者模型元素

教研者模型元素是指在一个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将会有许多角色(教师、校长、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学生、家长、技术支持人员等)参与到网络协同教研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但是起主要角色的只有两类:教研者(教师)和引领者(主持人、名师、专家)。引领者的作用是通过引领、引导,创造他人积极参与的、活跃的教研氛围,从而达到预期教研成果的过程。引领者的角色在网络协同教研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网络教研环境中,在缺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面对面沟通的情况下,对那些初级教研者的教学研究的引领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一般教研者模型,引领者的角色将由网络协同教研的组织者或意见领袖来替代实现,它具有一定的信念和推理的能力,它重在帮助教研者完成教研任务,并能为教研者提供一些教学研究的策略、方法、意见和建议等。

(三) 教研者模型

在一个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环境中,教研者模型是建立在教研者对网络环境中动态变化的知识信息感知的基础之上的,教研者借助于网络教研环境了解目前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为自己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导。教研者的感知信息包含以下四类:[6](1)社会感知(Social Awareness),是指教研者对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内教研小组成员或教研群组成员社会关系的感知;(2)任务感知(Task Awareness),是指对如何完成教研任务的感知,不同的教研主题会给教研者带来不同的教研任务,有些任务是自觉担当的,有些也可能是被要求的;(3)概念感知(Concept Aawareness),是对特定教研活动和教研内容是否适合当前教研者的感知,活动设计者要有预案,要能够即时地进行内容的调整和活动的调整,以适应当前教研者;(4)教研空间感知(Workspace Awareness),在网络协同教研空间中,对当前协同教研者的协同教研的感知,在相关的感知空间里,教研者可以通过各个感知空间,选择该感知空间的教研者进行沟通,或是寻求帮助,或是协同解决棘手的教学问题等。

图1 教研者模型图

网络协同教研者模型主要包括常规的基本信息和过程信息,以及教研者兴趣信息和能力信息(如图1所示)。[7](1)基本信息:包含了教研者的基础信息、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水平等基本信息,主要是为感知对象传递一个基本的教研者信息。另外还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哪些信息是显性的、可以公开的,哪些信息是隐性的、私有的等。(2)过程信息:包含了教研者在网络协同教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动态信息,例如是否在线、教研时间、教研次数、教研频度、教研成果、教研资源、教研者水平的变化情况等信息。(3)兴趣信息:包含了教研者在网络协同教研活动过程中一系列感兴趣的教研主题信息,同时,也表示主持人能够了解到教研者在某个阶段感兴趣的教研主题,以及教研者的知识水平(教研者应当具备且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并由此知识结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水平,如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水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等[8]),以便有针对性地以教研者感兴趣的某个教研主题为主线,进行活动设计,保证网络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4)能力信息:包含了教研者在网络协同教研中,不同时期的能力水平信息。教研者的能力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能力)、教学设计中的分析能力(课程及其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设计中的设计能力(对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能力)。具体体现在教研者有见地的教研观点、优质的教学设计案例、优秀的教案范本、优质的课件等。这些能力信息给专家引领者传递的是教研者的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网络协同教研的过程中,通过教研者模型为教研者感知其他教研者的信息和行为,寻求或者提供与其他教研者的交流和指导,共同完成教研任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对于来自城乡差异较大的学校的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引领、分层教研。将其分为初级教研者、中级教研者和高级教研者等三个层次的引领圈和教研圈,通过不同层次的教研目标来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研内容和教研指导。

三、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

(一)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

动态地形成新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将是未来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深化发展的必然。这种动态性更加体现了参与者的自主性,使教研参与者能尽可能多地与其他教研参与者交流协同,通过与其他教研参与者的尽可能多的接触,使其教学行为受到的影响最大化。在静态的教研组合中,因小组内教研参与者关联、耦合的加强,小组内成功的教研经验会凸显出来,并作用于小组内每一个成员,但这种成功的教研经验仅局限于小组内;小组与小组间的关联、耦合程度不高,小组外的成功教研经验不能与小组内的成功教研经验进行分享、比较,一些更成功的教研经验尚不能介入到小组中。因此,若将现有小组打散并重新组合,在新的组合中,教研者带着其在原来小组中习得的成功经验与新小组中的教研者进行分享、比较,一定时期后,新小组中形成的成功经验是原来小组中形成的成功经验的升华,是综合了更多教研者形成的更新的、更为完善的成功经验。如此循环,直到更长的时期后,每个参与教研者所获得的教研成果将是综合了区域内的动态系统中各成员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成果,协同小组中每一位教研者对此都作出了贡献,并都享受此成果。每一位教研者也都得到了发展。

(二)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的形成

动态教研系统的形成是在有序的、有组织的小组教研活动开展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形成的,这是网络协同教研进入到深层次教研时会必然出现的结果。教研者不满足于既定的协同教研小组的活动,有时为了某一教研任务主题,而独立自主地在教研平台上自组织地形成新的教学研究小组,小组分组的变化规律从校本学科教研组到校本跨学科教研组,从校际学科教研组到校际跨学科教研组,以区域学科教研组到区域跨学科教研组,逐级扩张,范围越来越广,交流面也越来越大。随着教研系统中的教研者新面孔的不断出现,与熟悉面孔之间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变成了偶尔相遇。这样使得教研系统中的教研者受到其他教研者的影响会更大,收获的创新性经验信息也会更多。避免教研者重复在一个小组中,因为到一定阶段后教学经验的创新信息更新速度放缓,吸引力减弱,教研者失去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出现熟人“疲劳感”等问题。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的形成(如图2所示),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向着健康的、生态的教研环境发展的一个过程。

图2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图

由图2可以看出,网络教研系统的有序分组主要以小组协同教研团体和校际协同教研团体的形式出现。这种有序主要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方案,参与者是预先分好组的。而动态组合则主要以教师协同教研共同体、共同兴趣协同教研共同体、校际动态协同教研共同体和区域动态协同教研共同体等几种形式出现。这种动态组合是有序分组后的重组,围绕相同的志趣爱好、相同的研究方向,为寻求同一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自发地聚合在一起,动态地形成新的教研小组,小组成员是不固定的。在动态重组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的追求目的,小组内教研者的关联度、耦合度在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研小组内无序组合中的有序教研活动,整个参与教研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对此作出贡献,同时也都享受到了优秀的教研成果。真正实现了优势学校教师带动弱势学校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们知道在“协同学习”[9] [10] 的研究中,用“场”的概念来理解、解释学习与学习行为,这里借用来理解网络协同教研。动态组合式的网络协同教研,正是通过多场协调、信息汇聚、深度互动、合作建构、集体思维等方法、策略,[11]影响教研者的教研行为和学习行为,以期实现有效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

(三)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运行流程

动态组合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过程,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态的无序组合中的有序教研活动。这种动态模型的形成中,带给教研者的是来自不同层面教研者的各种信息,其中不乏新鲜的、有见地的教研见解、思路或方法,大家在这种教研圈子里的感受是都可以有所收获,但同时都有所奉献(分享),收获的是个人进入这个圈子里时所企盼得到的疑惑的解答,或是个人未知的知识、方法、策略等教研信息,分享的是自己教研的新成就或体会领悟。圈子里的每一个成员互为人师,是一种教研相长式的教研模式。对于专家引领式的教研模式,其每个协同教研单元的基本流程大致是遇到问题—选择教研专家—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生成答案。在教研相长式的教研模式下每个协同教研单元(问题型、志趣型、学科型)的基本流程为:遇到问题抛出问题—寻求同伴解决问题—问题研讨各抒已见—集合思维形成共识(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运行流程

(1)遇到问题抛出问题。进入动态组合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圈子里的成员,大多数都是为寻求解决某一问题或是满足某种需求,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而来。大家首先将各自的教研问题抛出来,摆在大家面前,在问题抛出前已经对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具有明显提升教研者水平的作用。

(2)寻求同伴解决问题。当教研者抛出问题后,就会在网络教研群组中寻求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新的同伴或新的教研群组,通过查阅相关教研者的模型信息,了解选择或被选择教研对象,形成动态的问题协同教研单元组,为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工作。

(3)问题研讨各抒己见。问题研究是网络教研活动的核心环节,教研单元组里的教研者,针对各教研者抛出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发表各自的见解。问题探讨活动是有序的,大家发表的意见和建议一定是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意义的内容。这里也体现出教研者的知识水平、教学研究水平以及能力发展水平。

(4)集合思维形成共识。相关问题的抛出者,应当是问题研讨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也是本次网络教研的书记员。即时地记录整理每一个发言者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即时地提出质疑,得到更为全面的答案。全面总结所有发言者的观点,形成问题最终解决的方案或答案,提供给全体教研者形成共识。

以上所述的这四个环节是具有普适性的动态式网络协同教研的一般操作运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质量。

四、“同课异构”区域网络协同

教研系统的典型示范

“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是不同地域、学校的教师分别执教同一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网上直播,专家、教研员讨论点评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参与互动交流的一种教研形式。[12]它体现了不同地域学校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区域“同课异构”网络教研,利用网络打破了区际、校际教研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让任意两地的教师在相同教研条件下同时参与教研活动,展开互动,让两地教师感受到两地教学条件、学生素质、课堂过程的差异。

(一)区域“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的作用特点

区域“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同课异构”网络教研为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同时呈现了两个实时的、真实可信的视频案例。在这些“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中,可以捕获大量的课堂研究细节,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活动。[13](2)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同课异构”网络教研具有非线性、无结构化的特性,可以提升教研的互动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在小范围、短时间内互动的局限。教师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教学经验,通过网上多角度、多层次地积极参加区域级各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平台,不同地区和学校教师间的交流对话互动有了更大的空间。(3)提高教研活动的绩效。“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可以提前把教研活动的主题、需要研讨的内容告诉大家,并相关的教学资源,大家参与教研是有备而来的,话题集中,时间紧凑,效率高;活动中,教研员和主持人不再是一言堂,他们更多的是作为顾问和指导者,给大家提供平等交流和学习提高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围绕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及问题,有助于解决自己和他人在教学、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同课异构”网络教研,让两地学生同时享受名师的教学,同时接受优质教育,并互相感受彼此的课堂。区域性资源共享,打造了区域网络教研共同体,促进了校本研修,便于构建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网络教研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5)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课异构”网络教研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好处。“同课异构”网络教研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论是课前对课程标准的讨论还是课后对教学设计与效果的分析都是教师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之间的深入讨论、互相取长补短、资源与信息共享等对教师成长作用是十分明显的。[14]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教师协同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 区域“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的实施流程

“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推荐教师、选定内容、设计课程、课程实施与录播、案例研讨与网络在线交流等。[15]如图4所示。

图4 “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流程图

(1)推荐教师。“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是跨区协作联盟和跨校协作联盟进行网络教研的一种最为典型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区域及学校管理层的组织作用凸显出来。“同课异构”活动中学校、授课教师人选需要有区域教研机构来推荐,也可由学校和老师自主申请,区教研机构根据学校布局及学科情况确定参研主角学校和授课教师。

(2)选定内容。“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共性与个性是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联系,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否则就失去了同课异构的价值。[16]因此,网络教研的组织者在选择内容时要明确参与网络教研的双方学校和教师必须选择同一教学内容。并征询双方学校和授课教师意见,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最终选定教学内容。

(3)设计课程。确定授课内容后,授课教师根据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课程,区教研员和学科组成员也可以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授课教师必须以自身的特点、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来设计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的设计上。[17]

(4)课程实施与录播。参与授课的两位教师分别在各自所在区域的学校同一年级的教学班里进行各自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为方便教研,沿用传统的三段式评课流程,授课教师在课前加一段说课,课后作一个课后反思。教室环境应都具有网络录播功能。其他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可通过登录网络协同教研平台来观摩两个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同时在现场课程结束后邀请专家对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点评。

(5)案例研讨与网络在线交流。参与教研活动的其他教师根据两个课堂中相同教学内容出现的不同问题、不同措施以及专家的点评意见进行反思和交流。教研者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的文字交互系统、音频交互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分别对两节课例进行点评、互动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在同课异构中,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理念的体现等有所不同,教师们不同的观念在进行碰撞与融合,不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此可见,“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研修能力,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了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商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成长。[18]

五、结束语

第5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网络教研;资源分布;连续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学校的不断推进,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优化,网络教研的成本低,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教研工作变得更加民主化和灵活性,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网络

网络教研工作的成本比较低,在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教师过度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一些教师会同时参加多种网络教研活动,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师教研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2.网络教研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一致,这也导致教育管理中网络教研资源不均的情况出现,东部地区的网络教研发展比较完善,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网络教研资源严重分布不均。

3.网络教研缺乏连续性

网络教研能够满足教师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但是,教研活动停止之后,就无法再找到与教研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缺乏连续性,不利于教师经常性学习。

二、解决小学网络教研问题的有效策略

1.合理利用网络教研活动

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的时候,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培训,从教研活动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合理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促进网络教研活动的发展,通过网络教研活动,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网络教研的真正目的。

2.平衡网络教研资源

优化西部信息化教学资源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完善东部网络教研活动的同时,加强西部信息化建设,在西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加快推进西部信息化教育的步伐,保证东西部教研资源平衡。

3.提高教研活动的连续性

完善网络教研活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教研工作信息系统,在教研活动结束后,在信息系统中完善教研内容,保证教师在工作中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综上所述,小学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因此,要完善小学教研活动,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小学网络教研能够实现其非常重要的目的。

第6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近年来,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就网络教学来说其在本质上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界不紧要不断强化关于网络教学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进步,同时也要确保上述两个方面与实践应用要保持高度一致。优秀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在网络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和强化其超前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效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网络教学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要明确网络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网络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是促进网络教学由低层次徘徊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将网络教学的几大要素概括为:互联网、课程开发、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学习支持以及评价检查等,对于网络教学来说资源建设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很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均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各领域对网络教育的需求量极大,再加上各大高校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所以开发和应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就当前网络中的网络资源种类、数量来说均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然而,只有很少一部分网络资源可以真正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当前大部分网络资源均是以教学内容展示、教学信息传递等功能为主,很少有网络资源具备良好的学习指导性、教学针对性以及交互性,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网络资源的匮乏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提升网络资源质量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网络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高质量的网络资源才能吸引学生主动的去接受和学习知识,同时强化网络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网络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高校在开发网络资源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网络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要确保所建设的网络资源具备良好的指导性、针对性以及交互性等特征,同时也要通过良好的资源设计来使其具备启发性、探究性,使其可以吸引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网络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将当前社会中的先进思想融入网络资源建设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可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也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推动网络教学改革、提升网络教学成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网络资源建设推动网络教学改革的途经

(一)寻找网络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无论哪一学科的网络资源,只有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感受到了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及先进性,才能充分认识和肯定该种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中的存在价值。网络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先进的教学媒体,只能被作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载体,部分教师在掌握了一定网络一般技术后开始忽略了网络资源建设,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所具备的优势性能,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网络教学应用水平,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设计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即将网络资源建设作为网络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内容。先进的网络资源建设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形成,在各类先进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支撑下,教师要通过网络资源建设来创新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这也是当代网络教学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将其作为新一轮网络教学改革中的创新点,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具备的优势效用。

(二)发挥网络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

网络信息集成控制是网络资源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核心特性,其有利于提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帮助学生更好的降低相关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程度,减少知识信息在学生大脑中的抽象到形象、形象再到抽象的加工过程,帮助教师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将教学意图传递给学生。网络资源建设具有网络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更为简单、便捷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因此,网络资源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集成控制这一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师充分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有机结合,对所整理出的网络信息和课堂内容进行精选,这对节省网络教学的学时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网络教材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内容进行增删修改、吐故纳新并且在教学内容和网络信息选择上可以接纳学生的建议,充分表现出网络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网络教学中主动学习的主导意识,将传统网络教学中过于僵化、陈旧的东西彻底清除。

(三)利用网络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资源

本文认为非线性网状结构信息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网络资源建设中,对促进网络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文字教材中的信息组织结构主要以线性结构为主,这样有利于保证教材自身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系统性等,该种结构组织信息的形式十分适用于应试教育。网络教学通过利用网络非线性网状结构来组织网络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教学状况来提供更为高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可以成为网络资源建设中各类资源处理的决策者,所以说该种模式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参与的知识结构建设活动。在该种模式下的网络资源建设中,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提高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网络教学的总体成效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当前网络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基于网络非线性网状结构的网络资源建设中,可以按照系统的章节作为纵向主线来展开,同时也可以将问题作为中心来横向展开,例如,在讲授网络类型相关知识中的局域网时,便可以将校园网作为案例来对局域网的组成、范围、拓扑结构等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新旧知识主动的联系在一起,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重视网络资源的智能交互特性

对于互联网技术来说其所具备的各项优势性能中,交互性可以说是一项独一无二的优势特性,对于网络资源来说可以通过分析其能否被其他资源所代替来判断该网络资源是否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评价该网络资源所处水平层次的主要方法,而在评价网络资源水平层次中可以将交互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具备较强交互的网络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就当前网络教学领域来说已经开始向着智能化网络资源方向发展即开发出一种交互性更强的新型教材来满足网络教学需求,针对这问题在网络资源建设中要运用互联网人机交互性强的特点,提升网络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总体水平,尤其是针对一些微观、抽象、复杂机理、成本较高的实验课来说,可以将其开发成为网络资源来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这对促进网络教学改革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发出相应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网页设计进行观看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师的逐步讲解和演示训练来加深学生的了解,对突破网络教学中的客观限制有着重要意义。

(五)促进网络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前网络教学改革中依旧要面临智能化网络资源建设难度大这一弊端,导致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网络资源难以进行普及,但是只有更多的网络资源才能适应网络教学改革需求,因此,新一轮网络教学改革中需要促进网络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即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更多先进、优秀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覆盖面广的优势性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真正的实现多元性的学习,再者,网络教学对支持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促进网络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相互协作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新一轮网络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第7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学者高峰等人以技术接受模型和使用整合理论(UTAUT)为基础,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等因素来解释高校教师持续使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意向,结合年龄、性别、经验和自愿性四个调节变量,探讨了北京大学等四所院校的教师网络教学方式的采纳行为[11]。该研究为我们进行此项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该研究本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把外部影响因素分得过细,虽然UTAUT模型综合了各家之长,能够很好的解释教师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的原因,但是缺乏促进教师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12]。TAM3模型与UTAUT模型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其全面性和潜在的实践价值,在指导高校教师采用网路教学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13]。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教学调研和理论思考,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模型TAM3得出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来看,研究模型的核心仍然是技术接受模型TAM3,教师网络教学行为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依据TAM3,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受个体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便利条件等四种不同类型的因素决定,同时受网络教学经验和网络教学动机两个调节变量的影响。本研究从用户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的经验与自我效能感方面研究个体差异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把便利条件具体化为技术复杂性,通过主观规范研究社群影响,通过系统实用性研究系统特征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的形成

形成研究假设之前,我们需要对相关概念作简单界定。排除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院校(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或在招生、教学活动、考核方式、学位证书的发放方面都独立于其母体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中所采用的并不是完全的网络教学模式,高校教师都把网络教学作为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与扩展[14]。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中的网络教学行为等同高峰《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的采纳和使用》中所界定的概念,指在高校教学中,利用因特网或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15]。教师所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天空教室、Blackboard、Moodle等,这些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完善、技术成熟,教师在平台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与研究性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习。一些高校教师正尝试运用免费网络服务,如邮箱、网盘、博客、QQ群、优酷视频等构建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混合的学习模式[16]。高校教学中一般采用补充式网络教学和混合式网络教学两种方式[17]。另外在研究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教师实施网络教学行为时的主观感知。从感知有用性角度,是指教师认为开展网络教学会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时间的程度,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从感知易用性角度,是指教师认为开展网络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师越能熟练开展网络教学,也就越倾向于使用网络教学方式,越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18]。Davis指出,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存在显著的直接的影响。在另外四个外部变量中,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时,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判断,指出教师自身因素对开展网络教学的影响。Wang&Wang(2009)的研究表明,在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中,自我效能感与感知易用性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19]。系统实用性是系统特征与教师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教学相关性、教学质量、调节因素等[20]。Chang&Tung(2008)的研究表明,系统实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有直接的影响。主观规范是社会因素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如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社会压力等。在网络教学行为中,Yuen&MA(2008)的研究表明,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有直接的影响[21]。技术复杂性是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所需技术水平对教师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如果所需技术水平效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新技术,那么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期望会降低。高校教师的网络教学行为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决定,而从网络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可以看出,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同时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又同时受到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主观规范、技术复杂性等四个外部变量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形成如下研究假设。H1:感知有用性对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H2: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H3:感知易用性对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H4: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H5: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H6:系统实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教学行为意向;H7: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教学行为意向;H8:主观规范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教学行为意向;H9:技术复杂性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的直接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中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正在实施或正在尝试实施网络教学活动的教师,从中抽取部分教师开展实证研究,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性别、年龄、开展网络教学的年限等因素。高峰在《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的采纳和使用》中得出结论,社会影响和促进条件会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倾向,进而影响教师的网络教学活动[22]。因此,在问卷的编制阶段充分考虑了现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模型中的潜在变量都是不能直接测量得到的,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质量,我们对研究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处理,即确定每个潜在变量的测量项目。调查问卷中的测量项目主要来源于自编项目,我们首先对网络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与教师非正式访谈、交流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初始量表。为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试,被试为8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其中4位专家来自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位专家来自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还有2位专家来自于《教育测量与评价》杂志社。他们对调查问卷中的题项提出了不少建议,并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反馈。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反馈意见,我们对问卷中的题目、内容的适当性、措词等进行了增删或修改,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最终制定的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测量个人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学科背景、职称、开展网络教学年限等;另一部分是研究模型的核心部分,共有23个题目,分别测量感知有用性(4个题目),感知易用性(4个题目),自我效能感(3个题目),系统实用性(3个题目),主观规范(3个题目),技术复杂性(3个题目),行为意向(3个题目)。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23个测量题目均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法计分,用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正在实施或正在尝试实施网络教学活动的教师,因此研究选择了湖南、辽宁等省六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其中包括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3所省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1所高职院校(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8份,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98%。调查时间从2013年6月8日至2013年9月10日,历时近3个月。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8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关键词 教育形态 网络教育 非线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Nonlinear Research of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GAO Rongguo

(Institute of Modern Media,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Abstract Nonlinear science is the basic method for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Some nonlinear phenomenon exists in learning; meanwhile, education needs nonlinear design.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is a nonlinear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it can build up nonlinear education modality: nonlinear course, nonlinear teaching textbooks, nonlinear lessons, nonlinear learning, nonlinear evaluation,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 tha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do not adapt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reveal the modern glamour of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Key words education modality; network education; nonlinear education

非线性科学是近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学习存在着诸多非线性现象。今天,网络教育形态就是一个非线性的教育环境,改变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与教学中,大量使用计算机化的教学形式和教育应用,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学习的非线性化。研究计算机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这种非线性问题,可以使我们发现新的学习现象,引入新的学习概念。在网络教育形态下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空间。

1 学习的非线性现象

线性与非线性现象可以表现为数学概念:函数的一次与多次、直线与曲线、一维和多维空间等;也可表现为物理学概念:叠加性、渐近线、浑沌性等。非线性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非线性系统中参量的极微小变化,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机制,它能够使系统由无序转变并维持一种有序的结构。①描述复杂事物变化规律的方程都是非线性的,所以有的科学家把复杂现象叫做非线性现象,把研究复杂现象的科学叫做复杂性科学或非线性科学。②

人类的学习也存在着许多非线性现象。在研究人以及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人的大脑、学习与认识、学习过程和教育培养等多方面都存在着非线性现象。这些现象具备非线性现象的基本特征:相干性、非加和性、多重选择性。

1.1 人脑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是以神经元为节点的神经网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线性结构。在这个系统中, 多个神经元、神经元集群或者多个脑区相互连接成庞杂的结构网络, 并通过相互作用完成脑的各种功能。③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还有许多神经元纤维。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研究发现,神经元在学习期间,树突会生成大规模的变化,这突显出树突对于学习和记忆过程的重要性。人脑学习的过程就是各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2 知识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它符号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④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组成了今天我们称之为知识空间的概念,以非线性的特征表述它的结构,是我们在面向计算机化的学习方式的一种优质有效的表述。知识空间这种表述包括社会的和每个人的结构。

1.3 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大脑的记忆现象存在于人脑之中,我们建立了学习过程与人脑神经细胞的某种联系。对教学设计的要素出发,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的非线性教学设计。“线性的教学过程中会需要非线性的教学策略, 而非线性的教学过程也会出现线性的教学策略。”⑤应用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确立非线性的、混沌的、突现的、非还原性的思维,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结构。

1.4 心理学的非线性现象

心理学存在着线性范式与非线性范式研究。线性范式是一种简明的因果关系,但人的心理是复杂与开放系统,非线性范式研究是一种接近本质的方式。因此非线性范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受到了广泛应用。

1.5 知识进化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体系是开放的和非预期性的,知识的进化是频繁的交叉融合,并呈现非线性的特点。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种知识元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形成的组合是不同的,即人们常说的认识不同。知识在人脑中存储的概念呈现自组的非线性化。

2 非线性现象的计算机描述

今天教育与学习存在着非线性现象,需要一种非线性现象的表述方式。我们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研究非线性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统一体。网络教育形态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表述现代教育的非线性现象的诸多要求。人脑的学习、学习的心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结构、评价的标准等都可以以计算机方式进行表述和运行,从而形成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成为教育的特有的方式。

2.1 超文本(Hypertext)描述

计算机技术意义上的超文本是一种非线形的信息组织方式,,它是由节点和链构成的一个网状结构图。⑥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运用网状结构非线性设计,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计算机文本技术。

2.2 数据结构的非线性描述

数据结构分成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四种基本结构。其中非线性结构有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计算机科学中体现了非线性思维设计的还有数据元素与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以及存储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3 数据库存储的非线性表述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与核心,包括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⑦数据库运用非线性原理设计,如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状数据模型原理;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有序树或森林结构的数据模型原理;以二维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原理;由类构成的层次结构的原理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非线性的组织与表述。

3 非线性教育形态

知识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教育是传承和创造知识的领域。传统的教育形态是以线性的方式划分学科与知识,编写课程与教材,设计教学与课堂。缺少知识的相关性、课程的联系性和教学的多元性。

图1 线性教育设计

教育需要非线性设计,网络教育形态具有非线性特征,可以实现非线性化的教育方式。采用计算机的描述方式,表述教育的非线性现象,实现教育的非线性功效。它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与内涵,其作用和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询和研究。在网络教育形态下没有传统教育的“课”的概念,同时“课程”与“教材”的概念将受到冲击。⑧这将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形态—非线性教育。非线性教育的设计应该从知识—课程—教材—教学(课)—学习—评价等教育形态元素开始。其与传统教育形态的线性教育设计(图1)相比,非线性教育设计可用图2表示。

图2 非线性教育设计

3.1 课程的非线性

复合人才的培养代表着现代教育的追求。新型专业的划分趋向于知识的融合和复合。以现代课程论引导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在人才培养需求的知识空间分割下,课程研究的内涵已进入非线性化的实质。课程的从属性、相干性、多重性是知识结构建立的重要因素。知识学习的顺序、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知识学习的多项选择都是非线性课程结构的体现,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非线性化不等同于目前的传统课程网络化,而是一种知识的全新组织要求,包括专业、知识、社会、个人等诸多因素。

3.2 教材的非线性

书籍是线性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传统的教育形态在书本的思维下体现着线性的框架。给书本编上页码这是必要的工作。知识就在我们编好页码的图书下进行了上千年的传承。没有页码的书,教育将会怎样?在这一前提下,计算机将知识组合成适合每一个人和每一种职业的知识结构,非线性教材可以实现这一设想。教材的非线性是课程非线性的表述与实现。只有实现教材的非线性化,非线性课程思想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3.3 课的非线性

网络教育课的概念是什么?按学习的内容分隔,还是按学习时间分隔,需要另有定义。非线性学习的课是网络教育形态的基本属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特点,选择学习内容、进度、深度和顺序。在网络教学中,传统意义的课的概念不复存在。要设计网络学习的学习课,即学习单元。网络引导下的非线性课的环境将建立网络教育形态的教学基础。计算机是网络学习的最好的管理者,非线性课就是学习选择性、学习的关联性和学习的非加合性。

3.4 学习的非线性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一种线性学习设计,教师无法给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路径。传统的学习理论也是以一种线性的表述来研究学习方式的。现代的学习理论开创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是一种多元影响意义学习现象。在网络学习中,浏览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在学习主体自主支配下的学习,造就了人脑思维的非线性与知识呈现非线性的结合。因而,网络学习引导及计算机学习分析智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建构主义学习意义的非线性网络学习分析与引导是网络教育形态特征创造的基本点,也是其意义实现的基本支撑点。

3.5 评价的非线性

现代学习理论主张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重性、模糊性与智能型是一个发展方向。智能答案、模糊评价是现代学习测量的趋势,传统教育呈现的主观答案和客观答案的评价方式将更加合理。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知识学习要求的是更为复杂的评价状态,借助于数学模型建立主观定性变换为客观定量的教育评价。非线性化模型就是一种追求多元的、模糊的、相关的评价设计,用计算机非线性表述技术达到智能评价的教育功效。

4 结束语

非线性原理是构建网络教育形态的体系的精髓,能够实现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能充分表现现代教育中非线性教育现象。今天我们的网络所展示的教育,从课程、教材到课时、教法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还基本上是一种将传统的教育形态搬移到网络上的一种工具与整合层面的应用。同时应当看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应用于发展的时代。Moodle、Blackboard(毕博)、天空教室等网络教学平台将展示一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思维结构。网络的教育应用要发展到教育形态层面,就应该应用非线性原理与技术将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元素——课程、课时、教材、教学和评价等进行彻底的变换,在网络空间的平台上,展示网络教育形态的现代魅力。

注释

① 李小平.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4-88.

② 张翀.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③ 梁夏,王金辉,贺永.人脑连接组研究: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J].科学通报,2010(16):1565-1583.

④ 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23-26.

⑤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5):13-18.

⑥ 陈品德,李克东.计算机辅助学习(CAL)系统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3(9):52-61.

第9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

>> 网络语言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红色网络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现状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点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综述 网络社区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劲松、麒坷.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一14.

[3]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A],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l-5.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

[5]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