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摄影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摄影毕业论文

第1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陈锦先生我至今未曾谋面,只知道是位勤于写作、扎根民间百姓生活的纪实摄影师。认真读了他的新书《茶铺》,他集天下各色人等的生活触觉,努力用影像去提升天府之国安逸日子的体验,我觉得这样的摄影人实在不多。文如其人是一种境界,图如斯人则是一种意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因为他的画册可以雅俗共赏,让市井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每个摄影人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摄影事业还怕走不进世界,还怕没有瞬间的力量推动时代进步吗?

余海波先生我认识有些年头,当年在深圳偶遇,看了他拍了多年的《夜的呼吸》系列,颇为好奇,回来即编发了一组图片及专访《夜的魅力》,没曾想这竟是海波兄积淀多年,重新发力的开端。第二年他获得了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艺术类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艺术类金奖。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深圳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要了解中国人三十年来生活的变迁,余海波的照片也是无法忽略的。海波的摄影不是有心无心的街头纪实,他的作品有庞大的体系坐标,可以引领你搜寻曾经岁月痕迹的关联,让你回到记忆的时空隧道。

看陈锦的作品,总觉得他的文字很恬静,照片很纯净,除了他关注的事物,世界没太多的变化。这种静静的力量,来自文化摄影人陈锦安贫乐道的心态。

出身于文化世家的陈锦,有过一番特殊的读书经历,谢谢他勇于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陈锦从小在出版社院子里长大,父亲就是从事出版的,可以说是在书堆里成长的,小时候学习文化的氛围非常好。但在年代,所有地方都一样,对文化人打击厉害,“封、资、修”的书籍一律封存。陈锦记得,初中时找到了《三国演义》偷着看,父母非常紧张,不仅批评了他,还把书没收了。

在那个文化禁锢的风雨年代,陈锦和小伙伴们对知识渴求强烈。他们省下本不多的零花钱, 在街头的小人书铺看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从中了解有限的故事和文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觉得小人书不过瘾,大家都瞄准了出版社大院的资料馆,这个资料馆是四川的版本库,很多民国时出的书样本都有。

在求知和好奇的驱动下,陈锦和小伙伴们胆子大,经常是选择月黑风高夜,进去把书偷出来看。当时至少得三人合作, 有望风的,有进去找的,有接应的。每次就偷几本看,看完再去偷。记得当年偷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的全套小人书,主要是看情节,接受点历史文化知识。后来大家觉得太没劲,就开始偷字书,主要是文学和绘画艺术的书籍。比如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有四大本,当时读不懂,但那种大师刻画宏大的时代气势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一直到他去边疆插队,才由他弟弟继承了他们的“事业”。那时,长辈也知道孩子们的行径,甚至有几次发现过他们的行动,但都默许他们偷书学习。

也正是从书中汲取了充分的滋养,培育了陈锦的广阔心怀。初中毕业,按政策他是可以直接升学的,但他觉得学校没什么可学的,执意要去农村插队,到外面去经历风雨和锻炼。至今他仍感谢父母的宽容,他们的理智和开明,让不知生活艰辛和苦难的陈锦在云南兵团农场待了近8年。陈锦回忆说,每次回家过年,最高兴的事是走的时候,可以带走弟弟偷来的没看过的“新书”。在荒蛮的农场边地,在那清苦的漫漫长夜,陪伴自己度过就是那些给予无数人生活激情的艺术大师;在那凄苦贫寒的日子,他从书中不仅获取了生活的助力,精神上也非常富足,支撑他昂扬向上追求生活的高点。由于爱学习,陈锦有机会调到农场的学校当老师,这样学习环境更好了,老师们在一起也有学习的氛围。

1978年陈锦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选择主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他以前读法国、俄罗斯、中国的古典文学多有关系,那时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当个作家或评论家。他说,77和78级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久经磨砺的读书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以致在入学前两年,他一直感觉在云里雾里,常常不敢相信自己身处校园,可以自由开心地读书。在大学,陈锦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到教室,要一直到熄灯时才会回宿舍。那时没人觉得辛苦,就想抓紧每一秒时间,学好自己的专业,努力去回报社会的厚爱。

在大学里除了正常的课程,老师还想法给他们请来了外面的音乐和绘画老师,给大家补充知识,完善了大家的知识结构。他记得讲美术课时,外面站满了外系的同学,全程鸦雀无声,安静陶醉地欣赏大师的作品。他非常感谢中文系老师的开放心胸,让他们接受了多元化的艺术启迪,也使陈锦在走上摄影之路后,充分领略了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后的“共生”效应。

大二时,陈锦有机会自己拍照片,也看到了冲洗照片的神奇过程。他自己很喜欢,平时也借系里的相机出去拍照。后来看到去昆明巡展的“四月影会”的展览,明白了影像艺术也可以呈现思想和情感,也有自身的表达形式。暑假时,云南大学中文系和省社科院联合组织到各地搜集民间艺术,要求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的画面,陈锦争取到了干拍摄的活。一个月的时间,他随老师走了滇南的许多地方,拍摄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素材,最后自己冲洗放大编成了两本图册。至今,陈锦没有留下一张当年的照片,但这对他成为纪实摄影师是很重要的铺垫。

陈锦叙述了他买相机的传奇故事。为了摄影,陈锦决定自己买台相机创作,但苦于钱不够。他就向担任班长的同学借,因为只有他平时花销少,有点积蓄。结果这位同学非常反对他“不务正业”,坚决不借。陈锦就想了个主意,找班上女同学借钱,并保证第二天还钱。凑足了130元钱,陈锦跑到街上店里买了台天津产的东方135相机,接下来就是和不借钱的男同学摊牌,告诉他自己不能失信,没办法的情况下,同学只好给他钱去先还了女同学。毕业前夕,陈锦把相机拿到寄卖行,由于平时保护好,再加上缺货,他用了两年的相机竟卖了110元,陈锦又凑了20元,终于在毕业前还了债。

第2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摄影在今天越来越成为大众文化的基石。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将数字相机、手机、电脑、网络、微博、飞信以及明天可能出来的新名词叠加在一起,“摄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众认知度,人人似乎都可以无师自通地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拍摄出几千张照片,甚至上万张照片,并能将影像传播出去,与人共享。

也正是因为摄影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再一次降低技术门槛,促进了摄影教育的蓬勃发展。无论中外,摄影基于档案资料性质的影像实证功能,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使用。于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稳定专业水平的摄影人员完成工作。数字影像知识体系的建立,摧毁了像柯达这种曾经的神话企业,也催生了无数新的摄影相关行业。摄影教育的市场在全球都在扩大。特别是对于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数字化这一技术革命使我们获得一个与西方世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前进的时代契机。中国大学近十年摄影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数字影像技术发展的速度并肩而行。

在普通高校,增加摄影选修课,摄影的讲座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在综合性大学,艺术系多增加摄影专业方向或者摄影课程。一些大学、艺术院校新设立了影视专业,或摄影方向。而专业性的影像学校在不断地扩大规模,民办的艺术类大学很多都设立摄影专业,私立的摄影培训机构更是比比皆是。

数字摄影教育新知识体系的建立

摄影教育的扩大,与摄影知识体系的变更紧密相关。摄影教育从胶片时代完全过度到数字时代,知识体系的更新迫使并促进了教育领域摄影知识体系的全面更新。数字影像设备的体系,包括前期物理光学原理的数字相机和数字虚拟环境下的后期图像处理,最后到明室打印输出而构成整个系统。摄影的理念范畴,包涵了对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最忠诚的影像记录和还原,也包涵了导演摄影和后期图像再塑造而建构的虚拟社会与自然影像。

摄影知识体系的变化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必然也带来了教师结构的重组和教育思想的新面貌。无论中国、外国,大学的摄影教育都经历了这个转变。

中国摄影教育必需用繁荣来描述。在前两年前的统计数据,大学设立摄影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100多所,去年摄影专业毕业生达万人。中国的大学有不同的规模和性质,摄影专业依托于不同背景的大学,其特色也不同。在一些资深的传统艺术类院校,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北京电影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仍然维持着20人左右的小班级教学。按照艺术教育的传统规律,师资比较低,目的是让老师能够因材施教,培养有创造力的摄影创作人才。现在艺术院校都有摄影专业或影视专业,多数在摄影的大范畴内设立了多个专业方向,扩大规模,如商业摄影,图片摄影,数码摄影,影视摄影等等。各省的艺术院校、师范学院,摄影专业招收学生规模常常较大,30、40人一个班,一届两个班。综合性大学以及理工科大学,也有不少开设艺术专业,视觉传播专业,影视专业,摄影成为普及性的课程。

中国大学摄影专业的课程设置,因其背景不同,课程内容与结构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美术背景、电影背景、新闻传播背景等。各类美术学院,摄影的技术、艺术课程之外,多是有大量的美术学科的课程,包括平面设计,后期电脑图像处理的强调,学生对美术历史的了解也比较多,不少毕业生在商业摄影、艺术摄影方面都早有建树。电影背景的学校,对社会性的影像、关于人的影像表现更突出,也多结合视频,“两栖”影像培养。新闻传播背景的学校,自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使用摄影的培养最有力。

中国的大学,因为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教师人员固定,教学大纲明确。同一学校的学生按照班级在大学接受统一的教育。学生所学课程的选择度很低。

在欧洲、美国进行摄影教育,公立与私立的大学并存。但是他们首先分为艺术专业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两类。艺术类学院,招收人数较少,摄影门类方向明确,时尚摄影方向、人像摄影方向……他们的目的是培养创作型人才。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系,通常不分具体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毕业时决定创作方向,到了研究生阶段,一般学习方向比较明确。

在国外的大学中,获得终身教师资格的人非常有限,一个系常常只有4、5个固定的老师,但是他们可以聘任在行业中有成就、有影响力的摄影师来做阶段性的老师,比如3到5年。这样聘任老师的数量是终身教师的数量的三倍甚至五倍。

因此,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自由。在法国第学摄影系,聘任来的老师,常常带着学生做他个人正在进行的摄影创作,学生也有时间跟几乎一线的摄影创作者直接深入沟通。巴黎第学曾经聘任过弗孔担任教师多年。也曾经有一门课叫《爱与这座城市》,任课老师是艺术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今年聘请了PAUL SHAMBROOM,一位自20世纪90年代就有作品被美术馆收藏的美国当代摄影师担任研究生摄影方向的指导老师。这样的老师能把行业中有效资源带到学校,为学生与专业领域建立起便捷的桥梁。

国外的大学没有班级,每个人选课的自由度非常大,一门课上,有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四年级的学生。因为可以跨系选课,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尤为突出。再加上一般国外的大学没有集体宿舍,每个人自己去找房子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多元。这些都形成了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在基本风格上的不同。

国际交流是突破学校教育围墙的良好手段

中国的大学通常都是有专属的校园,由围墙围住。美国的不少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教室也是普通人都可以去参观的。但是学校仍然是一座有着隐形围墙的知识城堡,国际交流是突破城堡束缚的一种方法。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跨国信息的共享、文化的多元带来的是思路的解放。现在中外大学摄影专业越来越注重国际交流活动。

中国大学常常在校内组织讲座,邀请国内摄影名人和国际摄影人做摄影文化的讲座,把外国影像文化引进来,年轻的教师通常承担了更多的工作。

中国学摄影的学生走出去,到国外大学参观,与国际大学联合做创作,做展览,在一些学校也是年年都有的。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正在进行的《变迁》主题创作,其宗旨是“以影像的方式去开发未知的领土,去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自然景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通过镜头去认识人,关心人,表现人,实践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文化的交融,从而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读解本国文化、重新思考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今年8月有14名师生去美国参加展览,举办研讨会并进行新的创作。

西方的大学,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非常有兴趣,再加上中国目前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体现出力量,欧美大学组织的与中国进行的交流活动,总是能够获得各项资金赞助,学生和老师也积极地参与。

美国摄影高校教育排名第三的帕森艺术学院摄影系,参加了三届平遥摄影节的高校展览,每年带学生来北京,并且跟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北京电影学院都有交流。帕森艺术学院是以时尚、设计为主方向的一所私立艺术学院,本科摄影教育以时尚摄影为主,培养商业影像领域的工作人才。研究生艺术硕士教育,以艺术摄影为主要方向。每一届研究生大约15人左右,夏季在学校展厅举办的研究生毕业展,每个人的作品都风格鲜明,毕业展览中的作品就有在中国拍摄的。

在西方大学更能体现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的外国留学生多。在中国大学里学习摄影的外国学生较少,以周边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亚洲的国家与地区为主,欧美学生少。

在西方大学里,中国的学生也不多,但是常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多元地文化背景给摄影的创作带来了特有的活力。

摄影理论的教育与研究

中国大学设立摄影系或者影视专业的,多是培养实用摄影的人才,学校自身的摄影史论研究和教育都不是主体。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在传播学领域或者文化艺术领域的摄影研究也比较少。总的来说,中国的摄影史论、理论研究和教育都不足。

第3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导演对话

在今年四月的下旬,我花费近半个月时间去创作此次拍摄的剧本,当中我也否定了些故事的素材。回观《什么是什么》毕业短片的创作过程,其中帮助我的有导师、朋友、学长还有我平时写的日记,以此来看剧作的过程也似同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有关于我大学个人体验、感想的故事。总而言之,我的剧本写的是自己的故事,在其中我也是在重新审视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味自己大学生活的过程。这个片子核心即是我对大学的美好生活的眷恋与感怀,它是抒情的,个人纪实又参夹一些主观感受和理解的片子,于是我的下一步工作开始了。

怎么去传达我的这种美感抑或是我对大学的崇尚情怀呢,为此我有了写下去的动力,我知道这种情感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时也还有一股力量促使我前进去完成这个剧本。这也是我对影视专业痴迷的原因,即将要毕业,面临着最后一次真刀真枪的练习创作,使我尤为珍惜,并全力以赴的抓住它,做到最好。

乐此不疲

写剧本的过程,我与自己在大学的吕刚老师、韩老师、以及赵怀栋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次谈话交流也对我的剧本有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并不是在谈具体的短片创作的内容,而是多在探讨人生啊、毕业啊、工作以及艺术哲学的话题,因而我的片子也慢慢更加关注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事。

在做毕业论文选题,即有关纪录片的主题时,使我收集和查阅了很多纪录片的资料,其中法国让・鲁什的真实采访理论让我感到十分赞赏。因此,我甚至也把真实电影的理念搬到了自己的片子里,在片中插入了一段真实采访的情节。

韩老师的论文选题对整部片子也有了很大的影响。韩老师一直关注乡土文化的纪录片,我们在交流期间,也间接的灌输于我有关熟知的那些越来越被人忽略的人情世事。而猎奇娱乐化的电视片反而多了起来,从而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也想去做一部关注当下、关注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因此,我开始写身边正在发生,或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我先写了伦子与朋友的故事,又写了伦子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的故事,虽然并不详细,最后想到了第三个故事,写了伦子与肖玲的感情故事。大致其中包含师生、友人、恋人的主题,这些身边的人物都很有意思,这些构成了我在大学的美好回忆,师生情、友情以及爱情的抒怀与展现,从本质上讲是我对大学的回忆吧。

我曾冥思苦想,本以为很快就能写完,可一写就是半个月,可能写自己往往会很困难吧。在这半个月中我先自己写出故事的大纲,开始三个故事是分开写的,最终由三个故事杂糅成一个故事,即有关伦子与大学的故事。剧本的完成大多要归功于同学常颖,学姐袁文,朋友冯聪。现在想来,在剧作和写作上女生要比男生强,具有先天的优势,她们更具有写作的特长。终于,我们一起努力将一个剧本的大纲造了出来。这源于探讨、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功劳。而写日记的习惯使我对写作有了信心,至少在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感想,一些生活细节记录了下来。日记是我写剧本的开始吧,这部毕业短片也将是我学习写故事的开始,我真正在做一次剧作的事了。

关于对生活认识的成长

每次去做一些事情总有收获,总有思考和成长,这是我在做片子的过程中最感惊喜的。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爱情?”这些问题是片中主人公高小伦常念叨的一句话,在做片子的过程,我的确也在念叨这些问题,也必须念叨,因为这也正是我们背后创作人员要传达给观众的呀。

毕竟,创作过程本身也是我思考的过程。我如何把握这些主题?既然涉及朋友、师生以及爱情,我该如何展现这些生活的各种故事,或者说是我的故事呢。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自信,尤其是对生活的态度,因为随着剧本的写作,我又在反思,我究竟是何种生活的态度呢?它在变化着。

我还是坚持写出故事的大致发展过程,或者说,在写的只是生活的几个片段罢了,只是将其稍微故事化罢了,我又很难写出让人有认同感有趣又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不过也好,我想,既然写自己的事,就不用管那么多了,所以我知道自己写出来的绝不是什么一鸣惊人的东西,但也不会差到哪去,因为我还是在写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忆。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对生活的认识就该十分清楚,如果我都不能讲清楚这些生活的主题,又何能继续做下去呢,拍出来的东西也一定会给人迷惑亦或无趣的感受。

自己到底想传达给观众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人物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气质。这使我更加认真起来,仔细去思考。每在写出一些场景时,我就在思考这些问题,我想表现什么,我想传达什么。在剧本完成一个情节或是故事后,我会拿着本子去找老师批改,找同学帮忙出建议。这种修改完善的态度在拍片过程中都一直在。甚至现场改戏,我想算是一种尝试,也可能是对我认知的不够深切的表现吧。总之,在请教中,我得到很多建议,甚至影响到我对生活的看法。比如片名《什么是什么》就是赵老师帮我改的,原本叫“电影是什么”。赵老师说,“电影是什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太过具体也过大,不如改成什么是什么,这就很有意思,同时也有了想象感,也符合片中所涉及到伦子所遇到的问题,“大学是什么?朋友是什么?爱情是什么?”。赵老师的建议很好,之后我就采纳了这个片名。

对生活认识的成长,不如说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本子,又在写自己的生活,我在回忆生活的故事时,又在思考生活了。这样,创作本身的又一大收获是我们对生活认识的成长,而这源于创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反思。

一起做事的力量

无论是前期创作剧本到拍摄、剪辑,我发现整个创作都是团队协作的过程,从老师们帮我修改剧本,到朋友们一起友情出演,学校在硬件方面的支持等。我应当珍惜这个过程,因为创作本身就是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老师朋友们一起做这件事时,就会显得弥足珍贵,并有很强的协作力量。

所以,我们的剧组是先从老师朋友开始的,虽说是班级小组的形式,却不妨碍我去找组外的帮手,这个剧组的构成最终有我的朋友李锦阳,比我高一年级的学长,作为摄影,和我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的鲁星星成了片子的美术和副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这两个朋友对我们这次毕业创作帮助很多,还有就是学弟学妹们分别担起现场制片的工作,我为此特别感谢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上课的时间,过来帮助我们组完成拍摄。

此毕业短片,又可谓是四个年级学生一起制作的短片。从大二到研一我们都有了,还有导师的帮助,是多么好的实践的机会啊,这在大学是一种独有的创作团队,同时又是那么单纯的在一起,只为学习,只为一些艺术的梦想,而我们都是一样的年轻、不畏惧,又没什么压力的在快乐做事,义无反顾的坚持。

关于演员,这自然都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当然由我们自己演各自的角色,唯独肖玲是我找的一个学妹作为片中的演员,其他演员事实上都是在演生活中的自己。

关于前期拍摄设备

摄影师的话

对于前期设备的投入,学校提供索尼EX1R和轨道、摇臂、灯等一些辅助器材,另外通过同学关系我们搞到一台5D Mark Ⅱ,于是我们就有了尝试的想法,两台机子一起拍。

在片中真实采访的部分我们使用索尼EX1R进行抓拍。对于片中想表现出唯美回忆的镜头,我们采用5D Mark Ⅱ拍摄,它的效果果然很好,景深浅,色彩还原真实,给人一种电影画面感。而且在现场我们采用索尼EX1R进行同期录音,这样我们打板的作用就起到了。

与高正导演合作的前两个作品是在校期间的实验作业。此次不同,高导演要将之前的所有理论集合到这部毕业作品中,我则是刚刚结束了我的一段广告摄影掌机员的工作。于是我们简单的在电话中做了沟通,最终确定了拍摄日期以及各项事务。

由于部分条件限制,我们使用了索尼EX1R作为主要拍摄器材并在一部分时间中使用了佳能5D Mark Ⅱ,这虽与我建议全片使用5D Mark Ⅱ拍摄的想法有些出入,但终归是顺利完成。在此我简要的谈谈两台机器的使用感受。

整个片中使用EX1R的比重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直观来讲,我非常赞赏5D Mark Ⅱ的成像质量,在之前参与的广告及电影的拍摄过程中,5D Mark Ⅱ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EX1R我则是第一次接触,相比于早期的索尼190P,无论是在整体外形上还是操作手感上都有了很好的改良。但总体上讲毕竟还是作为便携式的高清摄影机,光学元件以及外部的镜头扩展都与5D Mark Ⅱ有着较大的差距。可以说两台机型在整个片幅中有不同的表现。

从景深方面讲,我觉得EX1R与5D Mark Ⅱ几乎没有可比性。由于外部镜头的扩展的差距,5DMark Ⅱ在小景深的表现上堪称完美。使用EX1R的话就不得不把拍摄间距拉远。拉长焦压缩画面空间,制造小景深的效果,这给拍摄过程制造了很多麻烦。从画质的角度讲,EX1R仍然与5D Mark Ⅱ有着一些差距。拍摄前期我将机器的预设全部改为可靠设置,在锐度、饱和、反差方面都做了减档设置。原因是在没有RAW格式的情况下,导演只能在MOV格式的基础上对成片进行后期剪辑,所以在可靠设置的基础上后期剪辑的空间会更大。两台机器在低照度条件下的反应对比相对明显。以往常的经验,使用5D Mark Ⅱ拍摄的ISo最高值为500,之后的画面最多也就只能作为纪录片亦或是新闻镜头的使用了。相比之下,EX1R作为较为普及的媒体使用机器,在低照度的模式下表现较为优异。在此次拍摄中没有使用其他附件,5DMark Ⅱ单使用了一支24-105mm F4的套机镜头,无Redrock.无Monitor等拍摄。所以拍摄过程可想而知。

当然,作为学生作品。对于器材的要求不可能过高,好在制片部门在除了机器的其他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我的两个助理也都是本校的学生,所以在焦点与器材保护方面表现出色。以至于在此之后的另一部企业宣传片我依然邀请了这两位助理合作完成。关于在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多数是因为5D Mark Ⅱ在拍摄过程中成像系统过热自动关闭LCD的情况。相信下一代产品中佳能会带来更好的解决。我一直认为5D Mark Ⅱ适合拍摄静态亦或是慢节奏的画面,所以对于画面拖尾现象我只能选择不面对了。

第4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摄影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当人们在关注摄影本体研究的同时,摄影的市场化、产业化;全球经济对摄影的影响,这些更加贴近实际,更贴近摄影者利益,更具有发展空间的论题,已成为本届研讨会的重头戏。

参与、研讨、展示、采风,一系列的活动构成一道道的风景,组合成本届研讨会的特色,显示着摄影人的热情与执着、探索与实践。

高朋满座

2000年3月,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筹备会,就会议的议题、与会人选、会议内容进行了酝酿。毕竟多年没有召开此类会议了,毕竟有许多人“转业”了,毕竟去往新疆的路途太遥远了……,这诸多的毕竟,令人担忧研讨会的最终成果。

2000年7月26日,从乌鲁木齐移师伊宁的第六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伊犁州人民政府再次开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段桐华,州党委副书记托合塔尔,中国文联副主席吕厚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于健、秘书长刘榜及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仪式。

出乎意料,消息一出,反响热烈,仅论文就选送了170多篇;报名成行的作者多达百人。更令组织者惊奇的是直到7月23日深夜,陆陆续续报到的代表还难以截止。已经抵达的近200位代表,使昆仑宾馆预定的房间“爆满”,一部分人只能临时远离“大部队”暂宿。

这些未经确定却“从天而降”的各地来宾(除、青海、宁夏外),虽然令组织者措手不及,却给会议平添了几分喜庆。用孔老夫子的话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犹未尽

研讨会的会期是3.5天。有四位专家的4个专题报告、15位代表的正式发言、三个摄影论坛的专题讨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荣誉委员袁毅平对新时期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于健的总结讲话。可想而知,其内容的丰富、范围的广泛,决非如此短暂的时间所能容纳。

本届研讨会首开奖励摄影理论工作者的先河,虽然颁发的只是一帧优秀论文的奖牌,但这奖牌里饱含着无限希望。这从知名理论家丁遵新(右一)喜笑颜开的脸上就能读到。

按惯例是宣读论文,但时间不允许,发言的代表只能概述其课题的要点。若要略为展开,全仗演讲者把握时间与内容的技巧了,因为超过最高限定的15分钟,主持人就会“黄牌”警示。

理论研讨,最渴望不同的意见形成交锋,但发言的代表只有一次机会,亮出“靶子”成为第一需要。因此探讨的热望只能借唯一的一次分组讨论,或利用休息时间三五成群“私下”进行了。

六年积累的话题太多了,六年里出现的课题太多了。意犹未尽,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摄协决定此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理论研讨会,这将有助于创作之树常绿,理论之花常开。

摄影广场

源于浙江丽水的“摄影一条街”,在伊犁被搬进广场。宽阔的广场四周,密密地挂着许多摄影人的作品,其中,郭新的胡杨系列、冯刚的野生动物、杨文明的国外掠影作品,特别受到关注。其中,仅杨文明一人的作品,就被“热心”的观众“顺”走3幅。代表们开玩笑说:读书人窃书不算偷,这也算是普及摄影的一种良策吧。

络绎不绝的观众,都对展览表示称赞,说以前没有见过这种形式;不知道新疆这么美;这照片增长见识又富有美感,希望能经常看到。

看来,本届研讨会能够得到新疆各级领导的支持,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摄影所具有的这些魅力。“发挥摄影优势,服务西部大开发”,这随处可见的条幅,说明了西部人对摄影的认识更注重作用、更注重实效。

以苦为乐

古人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摄影则是行万里路,拍一幅照。

本届虽是理论研讨会,但毕竟都是摄影中人,个个都有吃苦受累的瘾头,更何况是到不去就不知新疆之美的伊犁,此苦不吃更待何时?

7月29日是采风的第一天,目标是万亩葵花园。望着一片又一片的葵花从眼前溜过,总指挥高旭总是说“好的还在前面呢!”终于到了他数次踏点确定的景区,人们已经按奈不住激动,一批人攀房上顶,一部分人只能借助“坐骑”,也不管司机同志面有难色了。

创作路线是从伊宁出发,赴巩留、新源、尼勒克县,重点目标是民族风情,也有草原风光。

每天的基本功是乘车。浩浩荡荡七辆大客车,每天近八小时的颠簸。如遇路况不佳,后座上的同仁常常要惊呼:屁股离座三尺三。

每天的功课是负重行军。背着器材,在人群里,在草原上,在帐篷里,在崎岖的山间,等着光线,等着瞬间,等着苍天赐予的机遇。

叼羊、赛马、姑娘追是这次采风的重头戏,但浩浩荡荡的拍摄队伍常常难以控制。或人马混杂争先恐后、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不热闹。135相机、长焦距镜头在这风情“竞拍”中,大显身手。这些作品还将在“2000年塞外江南――伊犁之夏旅游杯摄影艺术大奖赛”中,决胜高低。

每天的收获是“谋杀”菲林,可恨菲林里还尽是躲不去的同伴的身影。

有的同仁是吃不得羊肉,但为了拍片,硬是背着方便面、八宝粥、巧克力,拼体力拼耐心;有人睡觉警觉如猫,但在茫茫草原,只能一个帐篷睡10人,彼此相闻;有人以为美丽的是新疆风光,面对赛马、叼羊、姑娘追,120、4×5、8×10,常常是白背一圈再回来――镜头不够长、焦点对不上。

第5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CITYIN》:你是在什么时候对摄影产生的兴趣?如何开始的?

柯文:从读书的时候吧,你可能知道,很多年轻人都比较爱拍照,特别是自拍,因为可以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毕业以后,开始了一个人的旅途,很想回到那个时候的那些人那些情景里去。

《CITYIN》:简要地介绍一下你从事摄影期间的几个重人转折,可以是具体事,或意识的转变。

柯文:毕业后刚开始是在传统影楼学习系统商业拍摄技巧,2007年经过朋友介绍,离开广州去了上海,然后才慢慢开始一些新的观念,从接触摄影到进一步不断了解摄影这条无穷的路上,渐渐发现很难满足自己的理想。

《CITYIN》:在学习摄影中你走过什么“弯路”,你怎么看待它?

柯文:弯路倒是没有,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明确性地拍图。商业与艺术我结合得还算清楚吧。

《CITYIN》:“商业与艺术我结合得还算清楚吧。”就这句话聊聊你是怎样将商业与艺术结合的?

柯文:商业与艺术最好的结合点就是无招胜有招,其实我们身边最贴近完美的东西往往就是最简单的,有些人会把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越想越复杂,导致进入一些思想上的误区,我觉得首先从个人文化修养切入点开始。这一点尤为重要,摄影的本质就是还原摄像。

《CITYIN》:以你的经历体会,摄影这个职业挑战的是什么?

柯文:做不到的想不到的痛苦。我觉得行为上的满足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往往精神上的满足是无止境的。

《CITYIN》:哪些人在摄影方面给了你特别的影响?

柯文:我关注的摄影师比较多,没有局限性,应该是摄影之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比较大吧。做到“想拍什么就拍什么”真的很难。

《CITYIN》:你觉得摄影之外的个人经历,划一个摄影师作品会有怎样的影响?

柯文:影响很大,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遭遇,个人的喜怒哀乐长时间如此,会给摄影师磨合情绪,往往我们这些年轻人做事情易情绪化,我觉得这个是至关重要的,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对影像生命的不同理解。

《CITYIN》:说到摄影“大师”,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她。

柯文:张曦,“满脑子黑摄会,叠影重重”。

《CITYIN》:你的目标是做一个怎样的摄影师?

柯文:我希望自己能把化妆、服装、美术摄影以及个人情感综合起来,可毕竟个人精力有限,很多事情往往只能想想而已。

《CITYIN》:你们的团队有几个人,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柯文:目前10个人吧,年龄从18-30不等,我们会做好每一天手上的工作,会不间断地商量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借鉴或者自己临的突如其来的一些幻想,我们都很期待把它通过镜头的方式表现出来。

《CITYIN》:从一个摄影师到统筹一个团队,最难的是什么?

柯文:目前我自己也没有统筹吧,在摄影的旅途中,不管需要什么,我都会和大家沟通商量,听取别人的意见吧,因为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制的,我个人主义不是太强,只是易情绪化。

《CITYIN》:摄影之外你还喜欢做些什么事?

柯文:玩乐啊,我们在当地组织了一支乐队――“玩偶”。业余爱好能表达或者发泄一些平常安静生活里的垃圾。

《CITYIN》:最近有没有看到其他好的作品和大家分享?

柯文:太多太多,连摄影师的名字都数不过来,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全部在我电脑里收藏着。

《CITYIN》:假设一下,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恐惧?

柯文:如果有一天视线渐渐模糊,模糊到我快要看不清根本之外的东西了,那么还剩下什么。

第6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之间进行,共10中。其中,第七学期安排毕业创作,学生自编、自导、自拍、自做一部5至10分钟的DV短片,并进行DV短片展映,由专家考评打分。每人必须交一盘DV带和一碟光盘。第八学期毕业创作考试为DV短片,必须有分镜头剧本和完整的拍摄策划书。近几年来,学院积极创设条件,一方面与凤凰卫视、地方电视台签订培养协议,每年向内地、疆内基层电视台输送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以校园电视台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生毕业后面向电视台、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地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单位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规范校园电视台体制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意识

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广播电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践教学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许多院校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上均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疆艺术学院校园电视台于2009年10月正式批文成立。经过前期筹备,2010年5月正式开播,先后投入建设经费500余万元。按社会媒体体制建设,新疆艺术学院校园电视台下设电视台新闻部、总编室、节目部、编辑室、技术部,以影视戏剧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主体、结合播音主持艺术、舞美摄影等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实践水平,既激发和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理论、实验、实训、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人员组成上,由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校园电视台台长,影视戏剧系主任副台长,并设常任副台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相关专业教师担任主要部室负责人,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主体。一年级学生一入校就加入校园电视台,熟悉专业设备,了解电视媒体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了解电视台常规运作流程。通过参加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如新闻培训班、新闻采访班、播音主持班、体验式采访班的学习,使学生实习实践时间提前,增强学生专业意识,并在真实场景中了解电视语言,接触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不同类型节目电视语言。在校园电视台运作中,注重发挥学生传帮带作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办台理念。从电视管理的角度来讲,严格按照现有的正式媒体成立机构。要求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校园电视台实习期间进行轮训,即在不同部门、岗位上进行体验,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校园电视台主力,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传帮带,实现教学方式由教师一人传授向学生多人传授转变。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电视语言的特性,提高电视语言能力,实现专业知识普及。由于学生较早树立专业意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普遍学习能力较强,领悟掌握知识能力较强。通过打造社会体制的电视台规格,学生提前掌握知识技能,了解专业性质,专业意识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3.将教学与电视栏目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按电视语言规律进行组织、教学、管理,将课程和校园电视台的栏目建设结合起来,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中,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实践技能课《摄像技术与创作》,将开设一学年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与《新艺新闻》结合起来。第一学期强化学生电视基本语言训练,强化固定镜头实验课、运动镜头实验课、综合镜头实验课,打牢“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等基本功,要求每周一个10分钟的拉片,拍摄一个5~10分钟的短片,切实加强学生镜头解构、拍摄手法运用能力。在实践作业中,要求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拍摄、采访、撰写、后期制作一条《新艺新闻》。在评价方式上,学生在校园电视台实践的分数占该课程的30%。两年来学生制作完成《新艺新闻》50余期,近300条新闻采编。在第二学期的《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拍摄一部10~15分钟的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对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训练。将学生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与校园电视台打造的《优秀作品展播》栏目结合起来。在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题材来源方面,积极与社会建立合作渠道,通过自治区妇联、自治区团委、自治区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提供的各类先进典型、专题资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每年拍摄制作纪录片将近60部。完成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疆艺术教育》17集纪录片录制。将专业实习实践与毕业创作相结合,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创作拍摄的6集情景喜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新疆电视台《新疆羊肉串》节目播出。同时,让学生接触、尝试不同类型电视栏目。近几年来,由学生制作的天气预报、musicshow、校园文化宣传专题片、优秀教师、两个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综艺节目“西域七天乐”等节目,不仅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使学生了解熟悉不同的影视语言。

4.推广学生优秀作品,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代知识观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多种视界的交融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传授、自我体验、相互交流的视界中,才能获得知识的主观生成和意义建构的过程。结合每年学校举办的“光影盛夏”DV、摄影大赛,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教学展播评比,积极推选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全国比赛。从而让学生开拓视野,将课堂中的相互交流推向业界交流。近几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纪录片荣获部级奖项15部、省级以上46部。在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DV大赛、自治区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先后多次荣获DV类一二三等奖。在2012年12月举办的“CCTV9青春中国纪录片比赛”中,新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作品《飞翔的十指》、《唐布拉人家》获“评委会特别奖”,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获“突出贡献奖”。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摄像技术与创作》课程中共同拍摄完成的反映民族团结的微电影《吐鲁番的冬天没有雪》荣获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承办的“十年发展点滴印记”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十年发展点滴印记”一等奖、“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网络人气奖、最佳编剧奖、最美奖(最佳影片)优秀指导老师、金鸡百花奖微电影单元展播等奖项。通过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专业作品与各类比赛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作品展示,不仅得到学校师生认可,获得各类奖项,近几年学院毕业生还得到各基层电视台的高度评价,业界许多单位认为近几届毕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较强。

5.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7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四位先贤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听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号召,以振兴民族电影、复兴民族文化为己任,投身进步电影事业,拍摄了一大批传世精品,创造了那个时代电影创作的辉煌。随后,他们辗转延安、东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坚持电影创作、电影教育,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和大批优秀电影,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为人民电影事业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高瞻远瞩,以创建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气魄,创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学院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

党委书记侯光明教授在揭幕仪式致辞中讲到,四位先辈塑像的落成,是一种精神感召,它们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电影学院人,为北电不断创造辉煌。

陈波儿 先做革命家,再做艺术家

1907年,广东海阳县庵埠镇做干果批发生意的商人陈湘波家诞生了一个女娃,这让长女和长子都已不幸夭折的陈湘波喜出望外,按宗谱顺序给女娃起名舜华。父亲手中的掌上明珠,却因为母亲是侧室,从小受到祖母和正房太太的轻视和奚落。舜华因此叛逆、倔强,在小姐妹都爱胭脂花裳的年纪,她独爱女兵的英姿飒爽。1928年,舜华自作主张的剪掉了大辫子,顶着“革命头”奔赴上海艺术大学念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据“布尔什维克”中“布尔”的谐音,为自己更名“波儿”。

21岁的陈波儿自此踏上了坚定不移得用生命捍卫革命的道路。她参加鲁迅等进步人士发起的“保障人权自由大同盟”,加入中共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成为中国革命戏剧最早的演员。在左翼文人进入电影界时,她先后在“明星”和“电通”影片公司主演了故事片《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等,质朴的表演和清新的气质让陈波儿在广大知识青年心目中影响广泛。1936年底,后方传来傅作义将军领导的部队在抗日前线一举攻克敌人侵占的“百灵庙”。陈波儿兴奋地组织了“上海妇女儿童慰劳团”奔赴绥远前线慰问抗日将士。一行人回程时途径北平,陈波儿受邀观看了刚刚从延安回来的斯诺举行的陕北红军摄影展,第一次看到革命圣地的她被陕北高原的活力吸引,“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去”的愿望深深扎根在了她的心中,回到上海,陈波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介绍人:李克农、。

1938年11月,共产党员陈波儿接到党组织命令奔赴延安,与她不约而同奔赴延安的是和她有着共同革命理想的老搭档袁牧之,他带着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荷兰著名导演伊文思赠送给八路军的摄影器材。波儿一生主演过四部电影,有三部都是和袁牧之合作的,但此时二人已经许久未见了,或许是欣喜激发了灵感,不久他们合作了话剧《延安生活三部曲》,之后不久波儿又带着战区妇女儿童考察团六次穿过敌人封锁线、两渡黄河,深入晋察冀开展抗日民主戏剧演出活动了。

抗日战争胜利了,长春日伪“满洲映画协会”被中国共产党接收, 1946年8月,受同志指示,陈波儿到达兴山。再见老朋友袁牧之,分外感慨,此时波儿的前夫任泊生已经再婚了,尽管所有因果都是源于革命,但心中也不可谓不苦楚。袁牧之担任厂长,陈波儿任党总支书记兼艺术处处长,我党第一个正规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应运而生,拉开了我们十七年电影的篇章。《光芒万丈》、《赵一曼》、《中华女儿》,大型纪录片《民主东北》在我们最紧缺电影人才,一切都百废待兴的时期代表着新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而此时,袁牧之与陈波儿这两位有着坚定革命信念的同路人也决定携手共渡未来的人生。

1949年10月1日,陈波儿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见证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是她所坚守的革命信仰的胜利。作为新中国电影局艺术处处长的陈波儿,给自己制定了更严苛的工作计划:在新中国“建立一所我们自己的电影大学”。1950年9月,西四石老娘胡同4号,表演艺术研究所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启了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只是当所有的教学安排都在明确细致、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时,1951年11月9日晚,陈波儿因为过度操劳导致心脏病突发,翌日零时三十分,永远离开了我们。

陈波儿,就是这样用一生实践着自己“先做革命家、后做艺术家”的信仰,在短暂的44年人生中却散发出最绚烂的光芒。

章泯 传统是我们的传家宝

1929年,年仅23岁的章泯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了,他的毕业论文《论梅耶阿特的剧场观》,深得系主任熊佛西的赞赏,并收入了该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选。抱着对戏剧的极大热爱,章泯只身来到了上海,但此时的上海已不再是歌舞升平。上海一·二八事变后革命浪潮一波接一波涌来,章泯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希望自己热爱的戏剧对当时的民众是有所裨益的。他开始潜心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实践性的编导了《弃儿》、《东北之家》、《黄浦江边》等话剧,希望通过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达到戏剧深入生活的偏僻入里的效果。进步的左翼剧联止步于白色恐怖下,强大的演剧队伍却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形式拉开了中国话剧运动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娜拉》、《钦差大臣》、《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世界经典剧目不仅让年轻的戏剧导演章泯名噪上海滩,更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传统与传承。

自此,章泯为戏剧理论建设投入了更大量的心血与精力,他研究从古典戏剧到中世纪以及近代戏剧的特征、表现形式、处理方式,撰写了《喜剧论》、《悲剧论》、《戏剧的法则》等长篇论文,并同郑君里分工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论演员的自我修养》。随着战争形势的一再变化,他转入重庆大后方,先后在成都省立戏剧学校和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戏剧组执教,把戏剧理论研究和导演艺术工作的经验开始向青年学子传授。继续实践性的导演了《北京人》、《家》、《孔雀胆》、《天国春秋》等话剧,轰动山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泯被任命为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初,中央文化部党组决定,在初创的电影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建立高等电影教育体制,并由章泯、钟敬之、吴印咸以及当时北京电影学校校长白大方、副校长卢梦等五人组成的“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小组”。 1956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章泯被任命为第一副院长兼党委书记,代院长主持学院工作。从此,章泯承担起开拓中国高等电影教育事业的重担。

章泯最重视教学体系的建设:如何严格完成各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教学剧目,如何进行教材建设……在全院性的课程建设方面,他尤其重视史论课,认为其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艺术史观的必修课。《中外电影史》他亲自邀请专家授课,《艺术概论》他几乎每课必听,课后跟教师谈心,根据他多年研究戏剧理论的体会,与教师交换意见,供教师参考。为能解决教学实习的影片作业、毕业作业及教师的艺术实践,章泯还支持学院建立了实验电影制片厂,也就是现在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带来的深重磨难让章泯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一直所强调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传统”却至今影响着电影学院的学子们。今天提起章泯先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仍然是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的帅气模样,仍然回响在耳畔的是他经常说的那句“莫忘传统,传统是个传家宝”。

钟敬之 前半生为艺术,后半生为教育

延安老城的钟楼东侧,是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这里召开的,参与主设计的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舞台美术家钟敬之先生。他创作的小八路像是最早表现革命军人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一,设计的刘志丹陵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他还是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创建者与开拓者。

清朝末年,敬之的父亲从新式学府保定法政学堂毕业了,因为痛恨黑暗的官场,回到家乡浙江小镇上用自己所有的家业开办了一所小学。敬之一边做着打扫教室和摇铃的杂役,一边在自家的小学接收了最初的教育。15岁那年,他进入上海中华书局做学徒,有个共产党员堂兄当时正在黄埔军校学习,在他的引导下敬之接收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罢工和宣传工作,与同学徐懋庸、张庚等人一起组织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社团,并且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左翼戏剧运动中,参加了《娜拉》、《钦差大臣》和《复活》等著名话剧的舞台美术工作。1933年,钟敬之编译《苏俄底文学》时编写了一部名为《电影》的书籍,自幼喜爱传统艺术的他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较早地将我国传统滦州皮影戏与电影联系在一起,还第一次向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刚刚处于试验阶段的电视这一媒体,为它取了一个形神兼备的译名“睹影闻声”。只是此时的钟敬之没有想到电影会成为自己后半生的职业。

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钟敬之来到延安,与已到延安的老友张庚、崔嵬等人筹建“鲁迅艺术文学院”。就这样,在延安他一边教学一边在舞台美术、雕塑、建筑等领域进行创作。不足十年的时间中,他为近30部戏剧进行了舞台美术创作。办学实践也从最初以短训班的方式培养抗日宣传急需的艺术人才,转向尝试建立科学系统的“正规化”艺术教育体系的探索。

钟敬之是一个艺术家,但又是一个很有组织观念的革命战士。抗战胜利后,当党要发展电影教育事业时,他毫不犹豫地终止了已很有成就的艺术创作生涯,全身心地投身到了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创建和领导工作中。1955年夏天,钟敬之被任命为北京电影学院筹备小组的组长,负责在已有的电影教育机构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第一所高等电影专业艺术院校的任务。为此他走访了莫斯科、布拉格等一些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电影院校,在进行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和其他学院领导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制。建院之初,课程建设比较偏重技巧,钟敬之邀请电影史学家来院讲学,鼓励文学课的青年教员转向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教学,确立史论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为此后几十年北京电影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此时的他已经远离了艺术创作,但是他把北京电影学院当作自己用后半生全部心血和精力去创作的一个作品,虽然他深知这个作品永远也不会签上他的名字。因为他始终认为“前半生为艺术,后半生为教育”,而教育也是艺术。

吴印咸:“我的座右铭是胶片”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大本营,涌现出《马路天使》、《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等一批堪称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之作,其中《马路天使》被视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因为这部作品“无论在叙事方式、表演水准、摄影技巧、电影音乐还是在美术设计与制作等方面,开始具有了好莱坞电影模式的民众梦幻般的社会图景。”意大利著名影评家达西拉奇更惊叹的写道“新现实主义诞生于上海。”这部电影的摄影师名叫吴印咸,那年37岁。

吴印咸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父亲是清末的一位秀才,在父亲创办的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吴印咸便表现出超常的艺术天赋,喜爱绘画、书法、篆刻。1919年,在亲戚和朋友的资助下,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之后成为了天一影片公司的布景师。风云变化的上世纪30年代,每个电影人也在用行动实践着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张。不久,吴印咸应电影界泰斗夏衍之邀,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由田汉编剧、许幸之执导的影片《风云儿女》,这是他第一次做电影摄影师。1935年5月,《风云儿女》在上海公演,引起轰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和斗志。尤其是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风行全国、激励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也让吴印咸看清了自己未来应该坚守的道路。此后他作为摄影师,创作了一系列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抗日战争爆发了,袁牧之邀请吴印咸来延安拍电影,第一件事却是让他在武汉与荷兰导演伊文思秘密接应,接收伊文思赠送的“埃姆”摄像机和胶片。由于延安地区缺乏摄影设备,而正在拍摄《四万万人民》的伊文思又无法获得进入延安地区的官方许可,所以他想把自己的设备送给中国自己的摄影师。这是吴印咸第一次执行党组织委派的工作。当黑暗中伊文思匆忙地把东西交给他,并用不熟练的中文低声说“延安,延安”时,吴印咸受到极大的触动,他用自己有限的钱买了三台照相机一起带到了延安。1938年,延安电影团成立,吴印咸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并在1942年坚定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8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综合培养;介素养;考核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上个十年开设以来,经历了大繁荣时期,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及创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拥有娴熟的技能制作一个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鉴赏国内电视平台播出的各类节目,运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评价相应节目。在本学科培养学生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提高,由于广播电视媒介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国家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所以要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在从业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舆论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涵养了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各个方面,其学习面广,知识涉猎全面。这也就无形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使其在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相关电视节目编播、且能从事艺术摄影、音响设计、撰稿与编剧制作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论加技能的综合培养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编专业培养学生,基本分两个方向,一个注重理论的培养,一个是注重实践的培养。理论培养以基本的学科理论为主,所学知识也多是本行业陈旧的知识,更新很慢。要提高这一点,主要在于老师,要求每个老师要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学科知识更新能力。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也是真正意义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只有相关学科的老师及时把握本行业的动态和行业更新才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实和新兴。

实践的培养,一般本科院校都以摄像教学为主,在理论课结束后,给学生配备摄像机,让学生分组去拍摄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这一类型的拍摄及创作也完全由学生掌控整个过程,老师基本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关于实践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过程之后,由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稿本创作,有了一个完整的稿本创作,明确的主题,再进行拍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去平时课时的拍摄,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拍摄活动,比如利用休息日去拍摄风景,或者自己可以创作一些生活体裁的剧本,再请老师加以修改然后拍摄,在多练多拍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基于理论的实践更有利于本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由本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本专业学习内容全面,涵盖了电视编辑和文艺编导以及新闻编导等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网络艺术。基于网络的特性,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并学习网络媒体的艺术学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全面的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传统的电视行业迎来了艰难的生存环境,这也就要求相关专业院校必须培养出能适应新环境,拥有全面能力的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第一,要求每个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并能深入了解行业需求。第二,要求每个学生时时关注本行业的新情况,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且能积极的收集本行业的发展信息。第三,网络媒体手机终端已经将传统的电视媒体市场蚕食大半,这也要求学生除了了解传统媒体的需求,更要关注新媒体的需求。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保持积极的跟进态势,且要有缜密的思辨能力,并对新媒体传播内容能加以区分,清晰的辨别信息的可信度及真实度,养成全面的思考习惯和辨析能力,以备将来就业时能适时的应对新媒体及广播电视行业的各种变化。

三、考核体系的全面化

广播电视编专业就业面广,面向的具体工作有记者、节目策划、节目编导、摄像和编辑、还有后期制作剪辑等。且可以在电视台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同时也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由于其宽广的就业面,也就要求了学生培养全面化。编导工作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例如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除了摄像和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作为编导,他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尤其是国内实行了编导核心制后,这一工作的岗位更是举足轻重。

要培养全面的编导人才,就要有全面的考核体系。现下高校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末的试卷考试为主,没有相应的节目制作体系考核,学生的学习就以单一理论为主,而轻实践。鉴于此,应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之中加上相应的实践考核。如提交学期末的视频作业的同时配以前期的拍摄策划书,稿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写作的底稿,及后期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另外,在本专业学生毕业时,也应以毕业论文加毕业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是否有毕业后迅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考核,相信学生能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总结

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从业环境和新的媒体环境,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全面发展的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广播电视发展中能真正担负起媒体的喉舌功能,让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良好的传承下去。(作者单位: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

参考文献

第9篇: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在沈阳三好街上的鲁迅美院,除了多了几座高楼,和30年前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校园一如既往地安静。30年前,在这里创建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摄影系,在建系30周年的这个冬天,他们在本校美术馆举办了《闪光/30―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30周年教学文献展》,以及出版了一册洋洋450页的大书《闪光/30―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1985-2015》文集,黑色的封面,黑色的环衬,淡淡地印着“摄影系”三个字。这样的设计恐怕不仅是出于装帧的需要,一定还有着别样的意味。

相比鲁迅美院的低调,西安美院摄影20周年活动就热闹了许多,12月4日在西安美术馆举办了“做景观天”大型展览,其中包括三个独立板块《中国当代摄影二十年主题展》《来自美术学院的当代摄影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二十年回顾展》,二三十位活跃于当下的摄影家、艺术家也从各地专程赶来。展览开幕次日,就三个展览单元,召开了三个不同主题的研讨会,足足开了一整天。同时出版了两卷本《做景观天―首届西安当代影像艺术文献展》文集,有意思的是,在设计上与鲁迅美院的那本大书不谋而合,同样是全黑色的封面封底。

两所美院,一北一西,在摄影教学的路上它们不仅是最早出发的先行者,也以多年的实践给兄弟院校带来了重要的经验。在这30年、20年的时间节点上,盘点它们的过往,算作是一次对高校摄影教育的回顾,也是对目前高校摄影教育状况的部分展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变革,高校摄影专业教育顺势而生。而在高校中创建一个新的专业谈何容易,师资、教材、教学理念、培养方向等各种问题一并出现,即使高校摄影教学跋涉30年走到了今天,其中的有些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和完善。

有消息说,2010年前后,全国高校中,有百所以上设置了摄影系或专业,如此大的范围,出乎人们的预料。四处播种的摄影教育,未必可以收获结果,有些院校匆忙上马,最终铩羽而归。

在高校创建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是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既要有社会的需求,也要具备教学研究的条件。鲁迅美院和西安美院的摄影专业教育依托美院背景,在二三十年前应运而生,但绝非是一蹴而就。两所有着颇为悠久历史的学院,在院系、学科的建制上相当成熟,而已有的专业及课程,与摄影专业多有交叉,特别是造型、色彩、艺术史等基础课程几乎完全相同,这就为摄影专业的建立提供了基本保障。

中国内地美术院校中的第一个图片摄影系于1987年春天在鲁迅美院正式成立,同年正式纳入全国文科院校艺术类高考招生计划,从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89年摄影系改为四年制本科,199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鲁迅美院摄影系的创建是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已经30个春秋,摄影系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摄影人才也从当年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这个发展过程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的摄影教育从贫乏不足到繁荣兴盛。

纵观鲁迅美院摄影系三十年的教学历程,从最初百十人的摄影干休班到现在拥有两个专业,本科和研究生近500名在校学生构成的完备学科,摄影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无”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硬件上,更为主要的是当时国内摄影教育理念的“无”,以及国人对于影像文化认知上的“无”。三十年摄影系的发生和发展见证的是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文化艺术的蓬勃复兴。三十年摄影系的辛勤耕耘,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全球化进程和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像素影像意识已经弥散在空气中,根植在每个人认知世界的观念之中。摄影系化蛹成蝶的每一步蜕变,不只是自我审视的结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其实也是紧扣时代的脉搏以及依托在文化语境之中前行的结果。摄影系在这三十年教学实践中,在不断的探索中,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从我们的国情和特有的文化语境和艺术生态出发,逐渐构建了相对成熟的学术体系。

虽然,不能说摄影系的创立对于中国的摄影文化发展有直接的推动意义,但摄影系三十年的教学成果确实有目共睹,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在全国从事着与图片、影像传播相关的工作,同时,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为中国的影像文化走向成熟默默努力。可以说,鲁迅美院摄影系为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作为全国第一个创办于艺术院校的摄影系,显然不只是承担着著名学者朱青生先生所说的“大学不仅是训练后代技能的场所,不仅是施教者传授人伦准则和社会理想的组织,它更是一个科学的保证”的作用。当摄影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一个不同于传统艺术表现语言的艺术媒介,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成为一个正式学科的时候,它依据的是它本身的逻辑生长方式,并以艺术史和文化史为坐标,依托于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逐渐构建中国摄影教育的学术体系。所以摄影系的成立不仅对于国内摄影教育有启蒙意义,同时也是伴随着摄影文化在中国启蒙的开始。

鲁迅美院摄影系的探索与取得的成绩,倍受同行的瞩目与肯定。30年来,他们为摄影行业培养不同层次的摄影专业人才近两千名,其中包括干训班、专科生、摄影本科生、摄影研究生、摄影艺术硕士、摄影研究生进修班毕业生、摄影继续教育毕业生等。为中国内地的摄影教育、影像文化传播、摄影艺术创作、摄影产业等摄影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这些从鲁迅美院摄影系走出来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多个行业,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在全国近60所高等院校中,都有他们在那里执教,可以说,鲁迅美院摄影系成为培养中国摄影教学师资的重要基地。

同很多美术院校一样,西安美院最初的摄影专业设在版画系,而当初的主要摄影教师也多是学习版画出身,因为在技术层面版画与摄影多有相似,而摄影专业师资几乎是空白。1998年中央美院版画系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合作开办了一届摄影硕士班,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高校摄影教学师资。

有着近70年历史的西安美院,作为西北唯一的高等美术学院,所承载的教学任务与责任似乎更沉重。20年前,一群热血青年怀揣着理想在那座古城艰辛打拼, 他们从一穷二白逐渐走向成熟与丰满。多少年的坚持,不仅培养出几百名摄影人才,也为高校摄影教育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摄影专业的教师常常既是教育者,也是创作者,这不仅推动了教育的深入,也带动了当代摄影的发展,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推介自己的价值观与美学观,用自己的创作带动教学的推进。教师的创作不但具有引领的意义,同时也是我们需要的实质是精神上的当代性,而不仅仅是风格上的当代性。纵观多年来摄影专业毕业生作品,在当代艺术流行于今的背景下,当代感、试验性、个人化的作品占到多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的学子们摒弃传统,或疏离社会。他们青春的心性势必会受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感染,探索用新鲜的话语讲述自己,讲述自己与社会,不论是自省的觉悟还是对社会与他人的探究,只要是由心而生的表达都该是鼓励的方向。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170余年,在欧美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我国摄影作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文化形态,是外来文化和高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如何培养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高端摄影人才,是高校摄影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除了今天所特别关注的鲁迅美院和西安美院之外,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以及众多院校,在多年的摄影教育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看到中国摄影的学院派在逐渐形成,也看到了目前的成功与未来的希望。

摄影教育是个深重的话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投以关注的目光,因为,人才就是未来,人才是教育所得。摄影教育的成败不仅是院校的得失,它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摄影界的鼎力支持。这次关于摄影教育的专题,其契机是鲁迅美院和西安美院摄影专业开办的周年节点,以两所学院为例,或窥见摄影教育之一豹,似有偏颇与不周,但我们的用心诚恳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