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孝敬父母的故事精选(九篇)

孝敬父母的故事

第1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讨论传统学者缘何特别强调儿子对父亲的孝敬?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父母在传统家庭中的地位,分清父子和母子关系的不同特点。在传统中国社会,父亲被界定在外部世界,由此导致父亲对儿子和儿子对父亲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又因彼此对对方角色期待之失望,而造成了父子间的疏远关系和对立情绪。与父子关系不同,母子间往往能够融洽相处,如果能够正确解决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的和谐往往能够保持终身。这与母亲的地位被界定在家庭内部有关。因为在孩子的童年时代,母子朝夕相处,不容易产生那种只有在父子间才可能产生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或者说,母子间当然亦有彼此的角色期待,但不像父子间的期待那样不切实际。一方面,母子朝夕相处,两者之间构成如朱迪丝・维尔斯特所说的“一体状态”或“根本的联系”(朱迪斯・维尔斯特:《必要的丧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孩子对母亲的感受是熟悉的、具体的;不像对父亲那样,是理想化的、富于神秘色彩的。因此,孩子对母亲的角色期待是切合实际的,不至于像对父亲那样,因理想化的英雄角色期待之失望,而导致疏远、对立情绪。同时,母亲对于孩子是体贴入微的,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与父亲的严厉相比,母亲往往是慈祥的。一般而言,溺爱孩子的往往是母亲而不是父亲,甚至有“家训稍严,而母氏犹有庇其子之恶,不使其父知之者”(《袁氏世范・睦亲》)。与父亲相比,母亲更了解孩子,所以她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孩子产生理想化的角色期待,因而相应的失望情绪也低于父亲。在世俗生活中,当父子间发生疏离、对抗情绪时,母亲顶多是作为一个中间调解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往往是站在孩子一边,与孩子组成同盟军,联合起来反对严厉的、不近人情的父亲。

父子疏远、对立是必然的,母子和谐相处则是常见的现象,这是由父母本身之角色地位及其对孩子产生的不同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礼记・表记》中有一段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云:

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

这段文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父亲对孩子是“亲贤而下无能”,即喜欢贤能之才而讨厌无能之子,父亲对孩子的态度有点近乎唯才是亲。这是由于父亲通常把孩子视为实现自身不朽价值的载体,从而对孩子产生过高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母亲则不同,她对孩子“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即贤能之才固然值得喜欢,但无能之儿亦需爱怜。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态度,与她本身的角色地位有关。其二,因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从而决定了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取向,即“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句话中,“亲”“尊”二字出现了两次,并且都是以尊隶父、以亲属母。尊者,敬也,严也;亲者,爱也,慈也。故《孝经・圣治》说:“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以尊隶父,就是说,孩子对于父亲只有敬,父亲对于孩子便是严,缺少爱慈之成分,故云“父尊而不亲”。以亲属母,就是说,孩子对于母亲是爱,母亲对于孩子是慈,故云“母亲而不尊”。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的区别,在这段文字中讲得非常清楚。

“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这种观点亦体现在《孝经・士章》中: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这里所谓的爱、敬,分别等同于上引《礼记・表记》中的亲、尊。事母以爱,事君以敬,事父则兼爱、敬。君、父同体,以事父之道事君,故事君主敬。事母主爱,故“母亲而不尊”。事父兼爱、敬,之所以提及爱,这正如《孝经・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子天性,亦有爱的成分,但父子间爱的成分不仅比母子间少,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或往往被人们忽略,如扬雄说:“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法言・问道》)又如儒家学者讲父子关系,往往重孝轻慈,就是一个明证。因为“父子间天然关系固然存在,但不十分坚强”(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页),即“天性”的成分少,而出于“天性”之爱亦较母子为弱,故曰“父尊而不亲”。

总之,子女之于父母,态度有异,或曰敬父爱母,或曰尊父亲母。这里,有必要厘清爱与敬这两种情感态度的区别。相对而言,所谓“爱”,乃是一种出于天性的诚挚自然之情。所谓“敬”,则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的人为之道。考察“敬”字之字形字义,即可明白这一点。“敬”字之初形是“苟”,变化而成“敬”字。“苟”字之本义是恭敬谨慎,其后演变为“敬”字,增加了“攴”符,表示有外力迫使其恭敬谨慎(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125页)。这个外力就是礼。敬、爱之别,古人区分得很清楚。如《庄子・天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扬雄《法言・问道》说:

或问:“太古德怀不礼怀,婴儿慕,驹犊从,焉以礼?”曰:“婴、犊乎?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

“婴犊母怀不父怀”,是出于天性,“母怀”之爱是天性之情;“父怀”之敬是人为之情。“婴犊母怀不父怀”,正表明人之本性是重天性之情而轻人为之道的。刘劭《人物志・八观》亦说:

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

刘劭这段话,对爱、敬的说明和区分相当准确。就爱、敬而言,爱是敬的基础,建立在爱之上的敬,才是发自内心的敬。在通常情况下,敬有“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的特点,故而需要礼法来维持它、保证它,因而亦往往容易流于貌敬心非。而爱则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有“情亲意厚,深而感物”的特点,是一种更适合人之自然本性的情感。所以,它在不需要礼法维持的情况下,亦能自然长久。

搞清了父子、母子关系的不同特点,接下来我们看看古代儒家学者对孝道的界定,及其对父亲角色的态度。考察早期儒学文献中讲的孝道,虽然皆可泛指子女对父母的态度,但在相当多的文献中,则是侧重于指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换句话说,古代学者通常强调儿子对父亲的孝,而对于儿子对母亲的孝,则往往是略而不论。这大概是因为母子关系是“天然的关系”,是“根本的联系”,无须强调,亦能自然和谐,就像“婴犊母怀”一样,是一种自然本性之流露。而父子关系则不同,虽然在父子间仍然存在着“天然的关系”,但往往因种种原因而容易发生疏远、对立情绪,故而需要特别强调,需要用孝道观念维持其联系。所以,我认为:孝道即父子之道,孝道观念主要是用来维持父子关系的一套思想学说。故《孝经・圣治章》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父亲形象,都以“严”为特征。同时,人们亦认为“但有严父,必出好子”(《课子随笔钞》卷六),“父严而子知敬畏”(《袁氏世范・睦亲》)。为什么古代学者特别强调父亲角色“严”的一面呢?这正如《孝经》所说:“圣人因严以教敬。”也就是说,只有“严父”才能获得子女的“敬”,即父亲因己之“严”而获得子之“敬”。所以,孔子论孝,屡言“无违”,即无违于礼。孝以合礼为原则,而“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又《论语・子路》载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即孝虽以忠、敬为本,而又特别强调敬,是敬大于忠。所以,孝道即敬道,孝道即是父子之道。

第2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儒家;孝伦理;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34-02

“孝”是儒家伦理体系的起点,是人心向善的道德根源。何为“孝”?《尔雅·释训》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指的是子女要好好照顾、侍奉父母;“从老省,从子”,是从“孝”字的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意为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援引谢幼伟先生的观点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

一、儒家孝伦理的基本内容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儒家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它而产生出来的。那么,作为一切道德根本之孝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杨国枢先生将其归纳为:敬爱双亲;顺从双亲;谏亲以理;事亲以礼;继承志业;显亲扬名;思慕亲情;娱亲以道;使亲无忧;随侍在侧;奉养双亲;爱护自己;为亲留后;葬之以礼;祀之以礼。杨维中先生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养亲:即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尊亲:对父母,不仅要做到奉养,还要从人格上尊敬他们,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满足;遵亲:顺从父母的意愿;礼亲:对父母的奉养符合周礼;光亲:主张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建立功业,以光宗耀祖。肖群忠先生认为儒家的孝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事生;事死。其中事生包括养、敬、忧、谏四个方面,事死则包括俭、哀与不违三个方面。本文从养亲、敬亲;尊亲、谏亲;祭亲、继亲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来阐述儒家孝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一,养亲、敬亲。养亲,就是要求为人子女者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满足父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居有其所、腹有所食、体有所衣,衣食住行皆能有养。根据《礼记·祭义》中曾子所述:“孝用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养亲仅仅是做到了“其下能养”,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尊亲:使父母感受到精神上的奉养,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论语·为政》中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子女做到能养不代表就是对父母的孝,而是要做到更高层次的“敬养”。即从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提高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

第二,尊亲、谏亲。《孟子·离娄上》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认为,孝亲有“养口体”和“养志”之分。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而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只是“养口体”,而“养志”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还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健在的时候看儿子的是否孝,就要看儿子的志向是否与其父一致;父亲去世后,要看儿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亲生前的志向。父亲去世三年儿子也不改变其父生前的行事原则。只有这样,才算是做到了孝。儒家孝伦理在强调尊亲的同时,提出了“谏亲”。所谓“谏亲“是指父母的行为处事有什么明显不对的地方,作为儿女有义务向父母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醒父母改正。如果父母没有听从自己劝谏,自己也不得心中不满进而产生怨恨,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对父母尽孝道。

第三,祭亲、继亲。儒家孝伦理在人们对父母事死方面和事生有同样的伦理要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节奉养他们,死后要按照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按照《孝经·丧亲章》所说,就是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父母在世之时,对他们恪尽孝敬之心,父母去世以后则怀着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并时常缅怀祭奠他们。作为孝子如果能做到这些,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根本义务,履行了对父母生养死葬的道义。

二、对现代社会孝行异化的剖析

所谓孝行异化是指现代人“善事父母”的行为的方式方法脱离了孝道本身的伦理要求,从而使之丧失了孝道本身应该具有的道德价值。当前社会上孝行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不赡养父母。自古以来,赡养父母都是为人子女应尽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在子女年幼尚无能力自立的时候,是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作为子女天经地义的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反观时下每年的节假日,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宁愿选择旅游,甚至宁愿到乡村体验农家乐,也不愿意回到老家看望父母。《孝经·五刑章》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如果按照《孝经》所说,在三千罪名之中,不孝敬父母是最大的罪责,那么子女连最起码的赡养义务都没有做到,不知当以何罪论处。

第二,养而不敬。很多人认为做到了赡养父母就是对父母行孝,没有意识到孝首先要求的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因为血缘的关系,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本质要求。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孝道,就是以优越的物质赡养父母。当父母健在,是否仅仅就是物质上赡养就够了呢?其实孔子说的“礼”还包括用尊敬的心对父母进行生活上的照应和爱护。孝道第一首要是敬,是属于内心的。孝心不是做做样子,对父母的敬,是要打心眼里发出的,不是为了怕别人笑话不孝而做出的虚伪举动。也不是知道要孝,就故意以大宗的礼品招摇过市,向邻人显摆来表示自己的孝心,而平日里从不在意父母的冷暖心情。当这些“赡养”之幌子被拿开,当其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其真实“赡养”之心不知会伤父母之心,国人之心到何种程度?

第三,轻事生,重事死。有一句俗语说道:“在生不孝,死了拜耗”。有些人对父母在生不尽孝道,父母离世了倒尽孝道。父母生前,子女对父母不管不顾;但是死后的丧葬,却办的风风火火。但事实是,只有生前活的“尊严”,才能死的有“尊严”。老人怎样才能活的“尊严”?无非就是儿女的孝顺。儿女的孝顺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老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很多人在父母生前不养,不孝,不敬,而在父母去世之时却因忌惮于世俗而大肆的操办丧事和祭祀活动,甚至不惜重金为父母修建豪华的墓地和祠堂,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对父母的大孝。殊不知,父母需要的仅仅是为人子女者对其生前的一片孝心而矣。子女不重事生,反重事死,岂不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这又谈何之孝心?

第四,愚孝。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愚孝”之所以为愚,是其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即子女以孝之名,对父母的命令不分是非曲直,不必有理性的判断,只需一概无条件的遵从。这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家长制权威不容置疑不无关系。儒家提倡“以孝治天下”,后来却演变成“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若在古时,人们出现这种观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时社会还太落后,“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地位在人们心中太重,太难以撼动,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可如今,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解放,为什么现在还会有那么多的人“愚孝”呢?如果长此以往,子女在对父母尽孝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自身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绝对服从权威的奴化性格。

现代孝行异化情况之复杂、涉及的地域范围之广泛、人数之众多,足以说明孝行异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儒家孝伦理的当代价值

儒家孝伦理是古代社会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改变,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始终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而且也起到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作用。

第一,提倡孝伦理有利于家庭和睦。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之家庭必然要承担养老之责,子女必然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加强孝伦理建设,使子女懂得对父母不仅要进行物质上的赡养,而且要进行精神上的赡养,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二,提倡孝伦理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礼记·大傅》中说:“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称,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社稷”也就是国家,“重社稷”也就是重视国家、热爱国家的意思。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所以拥有着共同祖先的中华儿女不论身处何地,都时刻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时刻不忘对祖国的统一和复兴所应尽的义务。这种情感就是孝子对祖国的孝养,是爱国精神的体现。提倡孝道,有助于将全世界的华人紧密的联结起来,有利于培养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提倡孝伦理有助于将孝从家庭伦理提升为社会伦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解决社会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实养老机制的需要,也是当代家庭养老的重要保证,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量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养老问题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未富先老”,这就决定了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最基本的养老方式。尤其在农村,依靠家庭养老更是老年保障的重要形式。这样,传统孝伦理的现代价值也因此随之进一步凸现出来。因此,提倡儒家孝伦理,积极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就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孝道不仅是一种扩展性的伦理规范,而且是一种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孝伦理始于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进而扩展为整个社会,由个人私德扩展为社会公德的特性。所以,要把孝伦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启蒙教育开始,并使之成为终生教育的必修课。这样,就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孝要从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开始,将爱的范围逐步扩展升华,最后达到泛爱众的道德情操。

总之,提倡传统孝伦理之精华部分的教育,规范社会家庭关系,树立尊老敬贤的时代新风是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凝聚力的核心。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3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幼儿园感恩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班会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家庭责任感。

2、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班会准备:

1、书籍《新三字经》

2、《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小黄香》等故事

3、同学准备发言稿

4、歌曲《妈妈的吻》

班会形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分析道理与故事赏析相结合

班会过程:

一、由母亲节、父亲节引入

1、同学们,母亲节早成过去,父亲节才刚刚迈步。我听说不少同学都为父母准备过礼物,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是子女的天职和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不少人丧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2、讲述报纸上《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的事情。

3、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投影出示《新三字经》

(1)学生齐读“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亲养儿,多辛苦。报春晖,寸草心。

(2)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出示《新三字经》,齐读“孝父母,不能忘。爱父母,生孝情。存孝意,献孝心。父母心,知体谅。心里话,不隐瞒。求上进,父母安。孝父母,不能忘。”

2、结合《新三字经》小组讨论。

3、说说怎样孝敬父母?

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

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

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可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朱德总司令孝敬父母》,《陈毅外长爱母亲》,《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杜瑶瑶的故事》,《争孝》等)

五、总结

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齐唱《妈妈的吻》结束本课。

第4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一、品读古今中外孝道故事

古今中外孝道故事是天下百姓“行孝”实践水平的高度体现,又是历代推行“孝”道教化的活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校本课程读本中选编了有关孝道故事,如:考叔“纯孝”感庄公、缇萦至孝感文帝、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代父戍边、岳母刺字、朱寿命千里寻母、黄香温席、孝敬父母的、为病母洗尿裤、孝子孔繁森等。让学生明确孝道的内涵、起源与演变,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升华人际关系、完善人的品格的道理。选读部分健康有益的孝行经典:《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劝孝歌》及《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今孝道名贤的语录和具体事迹以及普通百姓孝行事迹。把学校每年评选的孝敬长辈好少年的具体事迹列出来供学生阅读,了解自己身边的“孝星”。了解一些有关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明确孝敬长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以至身边的同龄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教育

我们有效地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向父母长辈谈心解忧愁、做好事分担家务,进行节日问候,与父母同庆生日,向长辈奉献小礼物、问寒问暖等活动,既做父母的子女又做父母的帮手,还要做父母的朋友,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尊重之情。结合“老人节”和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用省下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上营养品,用自己的双手为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用自己童稚的心向老人祝福;用自己甜美的歌喉、优美的舞姿向老人们献上一台台文艺节目,使老人们犹如回到了家,回到了童年,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当同学们用手抚摸一双整日里在田间劳作、有些粗糙甚至长满厚厚的老茧、深深的裂口的脚时,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父爱的无私与博大,也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内疚。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给家长洗脚,看似简单,但在家庭中的震撼是强烈的,“举手之劳,却有点惊天动地”。它不但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父母。一位家长在信中写到:“我本人深感惭愧,虽已过而立之年,虽已为人父,却没有给老父母洗过一次脚。愧疚之余,我不禁赞叹这道‘家庭作业’出得好,就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从我做起’,给父母洗一次脚吧”。

三、评选“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

每年开展一次“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的评比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悌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悌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自己在生动、具体的故事中接受历史名人、伟人的好思想、好品德,使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美德行为。充分发挥家庭、社会舆论作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家庭、面向社会进行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促进孝悌美德的形成,并付诸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实践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要求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孝悌的观念,在行为上学会关心、尊重父母等。每学期利用主题班会,进行自我汇报,请家长召开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进行他评,在此基础上全校进行总结评比出“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并将事例进行公布宣传。我校首届“十大孝敬长辈好少年”评选活动于1997年2月开始,十几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受到了舆论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孝道教育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使学生沉浸于美德熏陶,不仅铸造了学生的灵魂,也进一步优化了教育氛围。我们力争让每位孝敬长辈的好少年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让他们的美丽和芬芳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为将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孝行天下》,创办了“孝报”,“孝坛”,“孝刊”等多种栏目。

第5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曾子 伦理思想 孝

    曾子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是得到了历代学者认可的对儒学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的学者之一。曾子的思想也以伦理为核心的,直接渊源于孔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思孟学派直接源于曾子,而且后世以“一贯之道”理解孔子思想,也是曾子首开其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曾子思想的研究与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有鉴于此,力图以《曾子》十篇为基本文本,从承志谕道的孝敬论、内省重行的修养论和宏毅守礼的人格论等三个方面论述曾子的伦理思想,揭示曾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

    在历史上,曾子以孝称著于世。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以恢复周礼为矢志,其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家庭道德基础之上,孝就成为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考《论语》论孝有17处,以孝梯为仁之本,表明孔子对孝的极大重视。作为孔门弟子,曾子的孝的思想直接源于孔子。

    曾子论孝坚持了孔子的观点。孔子以“敬”为孝的核心内容,认为它是人养父母和养其他物的根本区别。曾子也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因此,曾子所论之孝,其涵义与孔子思想基本一致,而特别突出了和阐发了“敬”的涵义。

    他说:“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投,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在此,他提出了孝德的这样几个基本要求:养、敬、安、久、卒。孔子讲“色难”、“不敬何以别乎”。曾子继承了这种观点,并在敬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孝应该做到养而能敬、敬而能安、安而能久、久而能卒。

    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大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尊亲、不辱、能养。尊亲者扬父母之名;不辱者,不陷父母于不义;能养者,克己奉亲,而“敬”则是其精神实质,无论尊亲、不辱还是能养,都必须贯穿一个敬字。“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曾子立孝》)由此,曾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孝敬的基本内容,对孝的精神实质做出了较全面的发挥。

第6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孟子 孝道 养亲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者,致天下之致,成天下之成,美天下之美。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责任,孝者重长辈之意,孝者稳定伦常。在亘古的历史长河中,孝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为了氏族的生存与延续产生了尊老养老的观念。

孟子继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孝道观念,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一、关于孝的重要性

(一)孝可以促进天下和谐、太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在于家庭,可见家庭的和谐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孝”字,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行其孝。这体现出孝与天下太平紧密相关。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只要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二)孝可以增进个体人生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据此人生的三大乐趣之首在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若是父母安康长寿,子女能尽心报答养育之恩,人生才能得以完美幸福,有俗语曰:家有老,如有宝。因此在孟子看来,孝是人生的大事,“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正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与之交相辉映。可见,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孝对于个体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三)孝是人德之本。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作为人,不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以为人之子。在这里,“为人”、“为子”的责任在于“得亲”、“顺亲”,取得父母的欢心成为做人的标准,顺从父母的意愿成为为人子女的义务。又有“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将孝作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孝是人类特有的品质,不孝者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子。

二、关于孝的基本范畴

根据孟子的意思,孝的内涵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之谓孝也”,即是说,孝是子女之于父母一生践履的职责与义务。

(一)父母在生时,一定要做到“事之以礼”。

在孟子看来,儿女要对父母做到“事之以礼”,不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全面地孝敬父母,而且要将孝德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外,还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养亲之“口体”。

养口体,即养父母衣食住行。父母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自理能力,当然就无所谓经济来源,这就得靠子女给予物质支持,这是赡养父母的最基础、最首要的条件。孟子认为子女行孝、赡养父母,一方面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让他们“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另一方面要将父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做到“不负戴于道路也实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对父母有所“养”,是尽孝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根源于人的自然报恩观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于人,母亲十月怀胎,历经生死考验生下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教育。其间的苦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因此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必然成为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

2.养亲之精神。

所谓的养亲之精神就是对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奉养。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对父母精神生活的奉养更为重要,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精神充实愉悦,才能称得上是真孝。在孟子的孝道体系中,具体通过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谏亲与谅亲几方面来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对父母的孝养。

子女一是要做到“慕亲”,即眷念父母。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於君则热中”,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的难受。这样不是孝,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为人父母者,不管孩子多大,始终将孩子视为生命之最要,对待孩子的那颗慈爱之心一生不变,而孩子大部分都仅是少时慕父母。而舜作为大孝的典范,五十而慕父母,备受孟子赞益。因此,孟子强调子女始终要有眷念父母之心。

二是要做到“尊亲”,即尊敬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子最大的事情没有超过尊敬父母的。又有“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尊敬却不爱护等于是养猪,爱护而不尊敬,等于是养犬马。可见,孟子强调一定要尊敬父母,仅仅做到能养,而不敬,就和养猪及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用心去与父母交流,始终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子女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亲情的道德要求。

三是要做到“顺亲”、“得亲”、“谏亲”。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意思是不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没有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得亲”、“顺亲”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在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不开心的同时又主张有所变通,不能愚昧地“顺亲”。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父母有错时,子女要审慎对待。“亲子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很大时,子女应该怨,并规劝。不怨反而是不孝,因为这样是让父母错下去,子女深爱父母就不能漠视父母的过错,那样会对父母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父母的过错小就不能怨了,怨了就是不孝。“亲之过小而怨,是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四是要做到“谅亲”,即谅解父母。孟子以大孝之至的舜为例,主张谅解父母的过错。舜的父母不喜欢他,这让舜非常痛心,然而出于无奈,也只能“往于田,号泣于昊天”,在父母面前依然毕恭毕敬,尽心孝顺。他说:“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爱我,于我何哉?”在舜贵为天子后,给予父母的是最大的尊敬与孝,即“以天下养”。舜能够不计较不喜欢自己,甚至几次想害死自己的父母与弟弟,仍然尽到儿子的责任,对父母尽孝。真正做到了“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可之谓孝之至也。

3.孝及他人。

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根据仁的要求,他提出了博爱天下的思想,“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仁之实,事亲是也”,“孝”作为“仁”的根本,必然成为孟子所提倡的观念。孟子讲的孝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家庭内部的子女父母关系,还进一步扩展到指所有年轻人对长者的尊敬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证明。这样形成一种全社会孝道盛行的良好风气。其实,孝及他人也是孝敬自己父母,保存自己父母的表现,因为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可见加害别人其实就是加害自己的亲人,同样是大不孝的行为。所以对其他人的尊敬与孝非常重要。

4.作为子女,千万不能有不孝的行为。

孟子在《离娄下》中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将不孝的行为分为五种:其一是四肢懒惰、不务正业、生活没有保障,当然就不可能管父母的生活;其二是沉迷于、下棋、饮酒等不良嗜好,游手好闲,不管父母的生活;其三是贪图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其四是放纵自己的声望,使父母蒙受耻辱;其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使父母操心。此五种不孝表现都是不考虑父母的养育之恩,皆被世俗社会认为是大大不孝的行为。

(二)父母在死时,应该“葬之以礼”。

孟子认为对待丧葬要超过养生,“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什么呢?根据朱熹在《孟子集注:离娄下注》中的解释: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所以孟子主张厚葬父母,“亲丧固所自尽也”,要竭尽全力做好父母的丧事。“不以天下俭其亲”,“不以俭而慢其亲”。通过厚葬来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爱与孝心。但是他也主张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为父母举办丧事,而不是故意苛求。另外孟子十分重视棺木的选用,“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他尤其重视棺木的厚度,这样才不至于使死者的身体接近泥土。

(三)父母在死后应该守孝三年,做到祭之以礼。

孔子提倡以三年之丧来怀念死去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主张,他说:“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即不守孝三年,即使非常重视守孝三月的缌麻、守孝五月的小功等也会被认为不识大体。但是同时孟子又提出了权益之变,如果确实不能守孝三年,可适当缩短守孝时间,但不可以无故这样做,否者何以言孝。

孟子还主张要对死去的父母“祭之以时”,表达对父母的怀念,“永言孝思”。

三、孝道的教育与培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天性,孝正是人天生具有的良知、良能,但是需要扩充与发展。“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加之各种现实的诱惑,许多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使孝道的培养成为必然。

首先,孟子认为学校德育是培养孝道观念的主要途径。对于孝的培养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的,因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孝道教育的成效直接受学校相关教育的影响。所以,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孝观念的培养,“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那样就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明人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伦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由此不难看出人伦的首要标准是父与子的“亲”,即孝要处理的关系,学校教育将孝道教育排于首要地位。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孝道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孟子提倡“易子而教”,以达到不影响父子关系、不影响孝道实施的目的。父母教育子女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埋怨,而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责善”,不利于父子关系的发展,因为“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责善则离,离责不祥莫大焉”。

最后,归根到底,一个人能否具有孝的品质,主要在于他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孝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完善自身的修养。孟子在《尽心》中指出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四、孝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孝道是老龄化社会的必需。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根据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即为老年型人口类型。故得出结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养老制度还未完善。2012年新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子女赡养父母,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子女是否行孝。这表明,弘扬孝道是当今社会现实所需。

(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歇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灵魂,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道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三)弘扬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实用主义、金钱主义成为主导观念,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人们的“善端”未得到扩充,导致养老问题日益严重,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农村,主要表现为不养亲之“口体”,由于经济条件差而不能给予父母基本的物质支持,无奈之下出现了年迈老人拾荒的现象,让“颁白者附带于道路”。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父母只有被送往养老院,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然而种种原因都不能成为不能尽孝的借口,只要在内心深处有孝养父母的观念,相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必定会将赡养父母放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古有“老二十四孝”,今有“新二十四孝”。可见孝字无论在历史长河的哪个阶段,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美行;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践行。孝者行天下,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立民,译评.孟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吴锋.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2).

第7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忠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关于忠孝故事的读后感都有哪些,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孝亲敬老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孝亲敬老读后感1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如今想来,这话一点也不假。

一天,我吃完晚饭,便拿起《孝亲敬老》这本书来读。在“古人孝亲篇”中看到了《亲尝汤药》一文。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汉文帝刘恒,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可他仍然孝顺父母,对他们始终竭力奉养,从来没有丝毫怠慢。在母亲长达三年的患病期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陪在母亲床边,亲自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是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直到母亲病情转好为止。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同龄人。他们有几个能汉文帝那样孝顺父母呢?他们唯我独尊: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要哭要闹,硬要父母重新做;自己的衣服不好看,硬要父母重新买;更甚至,连自己的鞋带散了,也要父母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奴隶,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我,不也同样存在着不理解父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吗?早晨,父母起晚点,我会在家唠唠叨叨上好半天,以示不满;中午回家,见菜没有烧好,便硬要父母拿钱到外面去吃;父母的生日时,我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相反,我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满父母之爱:夜深人静时,他们总要起床我的被子是否盖好;遇到下雨天时,总能看到他们手持雨伞,站在校门口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他们跑东家医院,奔西家药店,为我求医问药的情景……

的确,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爱,是世间最真诚的爱。有了这爱,那手无缚鸡之力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庞大的猎狗;有了这爱,那《1、5公斤水的故事》里的老母牛才会将以死争得来的水让给小牛喝;有了这爱,那瞒着母亲远赴巴格达采访报道战事的我国记者冀慧彦,在“连线巴格达”时,面对电视镜头,他深情地说:“是母爱,促使我圆满完成我的工作。”

是啊,“家和国昌盛,百善孝为先。”只要我们孝顺父母,尊敬老人,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孝亲敬老读后感2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国家,有多少美德在这里传承,孝思不匮·黄香温席等等成语,都在时时刻刻教导着我们要孝亲敬老。

其实,孝敬老人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尊敬老人·不和老人吵架·陪伴老人游玩·递上一杯水……都是我们孝顺老人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孝亲敬老的事情,那就是我的祖姥姥也就是我妈妈的奶奶她的一生既悲惨又幸福,为什么说悲惨呢?因为她经历了人生最悲惨最心酸的事情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祖姥姥的4个孩子都是相继离开她包括她的丈夫,她曾经想到死,因为她觉得她的生活不再有意义,人生活着也是痛苦的,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她想起了她还有一群可怜又可爱的孙子孙女,两个好儿媳妇,孩子们还小媳妇们怎么办呢,所以她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因为这个选择现在的她是幸福的,也让她相信她的选择没有错。

在以后的生活里祖姥姥活得很开心,因为孙子孙女们都很懂事很孝顺她,媳妇也很孝顺,而在妈妈生活的这个村庄里,也就是现在祖姥姥生活的这个村子里,无人不知·无人比晓有这样的疑问老人,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孙子孙女们有好吃的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祖姥姥,总是争先恐后的帮奶奶打饭·夹菜,添衣让她感觉爱永不断。

当孙子孙女们长大了,出门在外工作啦,虽然外面的生活不容易,挣钱也很难,但是他们省吃俭用的,常常寄钱·寄衣服回家,就是想让家里的祖姥姥可以生活好点,每当放假回到家里总是第一时间去看祖姥姥,陪她聊聊天,说说他们在外面遇到看到有趣的事情,而在祖姥姥生病的时候都是这些孙子孙女陪伴在身边没日没夜的照顾着祖姥姥,还记得小姨曾经跟我说过的一件在祖姥姥生病住院时发生的事情,那就是有一次祖姥姥生病啦要住院可是当送到医院时医生和很多病人家属都觉得奇怪怎么在姥姥住院期间照顾祖姥姥的都是那么年轻的年轻人,后来有些人就忍不住问小姨啦,当这些人知道后都很感动,都说祖姥姥虽然命苦可是也很幸福,因为她有着一群爱她的孙子孙女。而就从这样一件件看似平常而不值一提的小事中才能体现出其实爱很简单但又很伟大。长年累月的坚持才能见真情呢。孙子孙女就是祖姥姥的幸福之一,也是她生命里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祖姥姥的幸福之二就是祖姥姥的两个好媳妇啦,在这我就简单说说我的外婆吧,说到我的外婆,那也是祖姥姥的好媳妇之一,也是特好的一个人,从祖姥姥的起居饮食到生病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刮风下雨时不怕风吹雨打的跑到老人屋子里看看,叮嘱要注意添衣注意安全,每天一大早就煮好饭送到老人面前,百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老人生病了亲自熬药,亲自喂药给老人吃,亲如女儿呀!祖姥姥逢人就说她有一群好孙子·好孙女·好媳妇。

其实很多时候小孩是看着大人做的,而我觉得祖姥姥的孙子孙女们能那么孝顺那么的爱她,是因为我的外婆对祖姥姥的不离不弃的爱。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是责任,但是我却觉得更多的是爱的延续。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把爱延续下去,做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让我们都去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开心快乐。这样,世界上才会和睦·才会和平。请大家一起孝亲敬老吧!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让爱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充满阳光洒满幸福,让爱永不间断。

孝亲敬老读后感3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据传,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尽忠报国”,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1120--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母病,“尝药进饵”,亲自侍奉;母亡,赤脚扶棺近千里。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在家里尚且不能孝顺父母,又岂能忠君报国?)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孝亲敬老读后感4近日,在党支部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中华忠孝道德教育读本》之一的《忠孝立人》篇,被书中辑录的《忠经》和《孝经》的四十七个忠孝古典故事所深深感染,特别是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孝经》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大家更为熟知的,便是“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大字。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故孝居百行之先,孝道是道德的首要核心。我国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经说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不仅仅是在家对父母的敬养之孝、不辱之孝,也是对国家的奉献之孝、报国之孝。穷则善修其身,富则济达天下。忠孝做人,业有所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是对父母的孝之至也。

自古以来,以孝道感天动地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董永。相传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千乘人,年幼时丧母,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安陆。后来董永的父亲亡故,董永为换取丧葬费用,卖身至一富人家为奴。一日,董永在槐荫之地偶遇一个女子,其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在回家途中,又行至槐荫,女子告知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下凡助董永还债。言毕即凌空而去。后来,槐荫便改名为孝感,以纪念董永卖身葬父之孝,董永也成了从古至今人们所称道的大孝子,孝感这地方也因为董永的孝之所为而闻名遐迩。

再来看看我们党的好干部陈毅元帅,他也是一位大大的孝子。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身为人民公仆的他始终感到心中的愧疚。一九六二年陈毅出访,在途径成都时探望病重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面有难色,但是陈毅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有如此孝心的人,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负责任的好干部。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他、爱国家呢!《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一切。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无私伟大的爱,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照顾,托起我们的光明未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从本质上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和赡养老人,能够让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之风,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极大地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完善自身,践行传统美德。特别是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孝之江河源远流长,愈久弥香。

孝亲敬老读后感5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第8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孝;二十四孝;对话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26-02

孝道是古代封建帝王社会宗法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宣传孝道,用训童蒙。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这《二十四孝》的故事进行分析,依然能发现孝仍然值得当代人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二十四孝》故事中虽不乏过时的、落后的乃至不合情理的东西,但作为孝亲的精神还是可借鉴的。

一、巴赫金对话理论概述

巴赫金是20世纪的俄国思想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对话理论是他在20世纪30~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艺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在巴赫金看来,凡是能够表现一定含义的事物,只要是以某种符号材料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就会有对话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所有的行为――包括外在的行为和内在心理活动都具有对话的特性,巴赫金称之为对话性。

(一)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

巴赫金将语言的对话性思想应用到具体文本分析中,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白叙述中的双声现象,一是文本结构中的复调现象,双声与复调又与微型对话和大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的对话理论可以分为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两个部分。在他看来,“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2],在这里,“大型对话” 指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主人公和主人公之间平等的思想和意识的对话,也就是小说的各部分之间、作品人物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对话”与“潜对话”的关系;微型对话指主人公自身内心的对话,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双声语”。“双声语”表面看是自言自语,实际上随时都在与某一声音或是某种观点和立场交锋。但双声语不是对话,它只具有对话性,因为另一种声音潜在地隐含于独白的话语之中[3]。

(二)对话理论的特性

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性,一是平等性,对话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也即文本中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言说权。二是自主性,故事中每个人物都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生命力,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没有人物的“对话性”自主意识,也就不可能有人物心灵的“微型对话”,更不可能产生人物之间、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大型对话”[4]。三是未完成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对话的不可完成性,也就是说对话永远是指向未来的,是指向尚待完成的区域的。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对话性的,生活的海洋又是无限的,所以“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说出自己最终的见解。”[2]

二、二十四孝故事的对话性分析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产生于不同时代的孝子的故事,也有发生在不同等级的人物身上的孝的故事,因此在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孝的故事之间也就存在着对话关系。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对话的平等性、自主性及未完成性,接下来将从这三方面对二十四孝故事进行分析。

(一)孝的等级――对话的平等性

1.平等性

二十四孝故事所选孝子具有广泛代表性,暗含各方面孝行,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树立了孝行榜样。二十四孝人物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尊亲,从思想情感上尊重父母,对父母有深厚的感恩情愫。供养父母包括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和精神的愉悦。“孝感动天”一则故事中,舜在做王之前屡遭亲人陷害,然而舜不但不嫉恨他们,在成王之后对其父亲仍然恭敬有加,对弟弟依然友善;又如在“亲尝汤药”故事中,位居帝位的汉文帝刘恒在其母亲卧病之时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其母亲,为母亲亲尝汤药[5]。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们对孝的理解达成一致,即孝为尊亲,从思想情感上尊重父母,对父母怀有感恩之情,摒弃自身位高权重的身份条件,视自己为普通民众,极力侍奉父母。从这一层面来说,主人公们之间就实现了对话的平等性。二十四孝故事中“百里负米”、“ 涌泉跃鲤”、“ 戏彩娱亲”等体现供养父母的孝行的故事主人公虽生于不同时代,却在意识上对孝的理解达成一致即孝为好好供养父母,在对父母物质供养的同时也要有恭敬的心态,在这一层面故事主人公之间也实现了对话的平等性。

2.不平等性

孝道中“君臣”“父子”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即子孙晚辈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只有绝对的义务,父母先辈拥有绝对的权利。这种不平等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孝子们必须对父母绝对尽孝,因此这些主人公与他们父母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也即他们之间的这种对话关系也是不平等的。

二十四孝故事中虽有不少真实可信可供模仿的榜样孝子,但是却也存在一些缺乏事实依据的故事。如舜“孝感动天”中,舜因其孝行感动天帝,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卖身葬父”的董永因其孝行感动上天,得到天帝之女的救助,将债务还清返回家中。这些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不免过于神化了这些主人公的孝行,这与其他真实发生的孝子的故事相比而言是不对等的,因而使得后人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站在不平等的立场。

(二)不一样的孝――对话的自主性

1.自主性

对话的自主性指故事中每个人物都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生命力,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人们对孝的理解,不仅要遵循传统,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如“戏彩娱亲”,主人公老莱子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服,手持拨浪鼓如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怕父母伤心,遂躺地上学孩童哭,二老大笑。老莱子的孝心不仅体现在用美味供养双亲,更重要的是他是二十四孝人物中唯一一位考虑到父母精神状态,希望父母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的人。主人公在与孝的对话基础上注入自己全新的理解,即孝不仅仅是尊敬、供养父母,还要让父母保持身心的愉悦,这也是重要的孝行之一,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孝行之一。在此基础上,老莱子实现了与孝的对话的自主性。

2.不自主性

孝观念初步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孝扩大为社会道德规范。至汉朝,孝更成为统治者治理天下的基本思想。封建社会对孝的推崇使得民众的孝行也变得封建化,因而也就出现了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愚孝行为。在“埋儿奉母”中,郭巨在其父亲死后自己独自供养老母亲,极为孝顺。后其家境逐渐贫穷,幸得一子,郭巨担心养此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却不能复生,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以供养母亲。这则故事中,郭巨深受当时社会重视孝道的影响,一味地遵循孝的本义侍奉父母,却不知使家族血脉得以延续同样也是孝,以至于出现这种愚孝的行为。从此意义来说,郭巨不具备与孝之间对话的自主性。在二十四孝故事中这种主人公的不自主性导致的愚孝行为还有“卧冰求鲤”“恣蚊饱血”等等。

(三)孝的现代意义――对话的未完成性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对话的不可完成性,对话永远是指向未来的,是指向尚待完成的区域的。未完成是人和世界的一种积极状态,意味着变化与新生和发展的可能性。对话的目的在于寻求新的可能性,并发掘新的选择,亦即对话是要唤起人们的洞悉能力,重新回忆自己的认知。

孝的发展以“亲亲”为起源,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范畴,而血缘关系是孝的基本前提。千百年来人类围绕孝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由孝引申出来的忠和为保证忠的落实而极端化的服从关系的合理性,而对于孝本身所阐述的“养亲、敬亲”及其由此形成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内涵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太大争议。如今大多数人依然认为孝就是以“养亲、敬亲”的方式回报父母,“养亲、敬亲”观念是出于对父母的生养之情的回报,其精神实质就是一种感恩,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的感恩。

孝作为道德规范,不仅仅适用于一个时代,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孝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成为德性伦理的高尚人格的重要精神源头,新世纪赋予孝现代伦理精神,即当代人应学会感恩。因为孝是人类固有的自然禀赋,同时也是命之所由系,身之所由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人类的天性。

三、结语

传统二十四孝故事产生于封建社会,不免有一些消极、落后成分,但是从总体上说二十四孝故事所阐述的是积极的孝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二十四孝故事都彰显了孝行精神,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孝行不是为了标榜也不是另有所图,他们都是出于对父母的诚挚的爱,都是二十四孝孝行精神的体现。另外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孝子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不仅皇帝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士大夫可以找到效仿的表率,平民百姓的榜样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儿童、妇女也都有可以学习的楷模。

孝在古代社会里对保持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塑造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了21世纪的中华民族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上述分析重新审视二十四孝的价值,升华其积极作用,对当代儿童人性的培养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及创造家庭和谐关系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0.

[2]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祁晓冰.作为叙事学的对话――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4]王铭玉.符号的性质及对话理论[J].外语学刊, 2010(6).

[5]高飞.二十四孝教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9.

第9篇:孝敬父母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高校;孝道;教育

《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儒家先圣认为孝是传统道德的根本所在。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因此古人把在家中孝顺父母长辈和在外面尊敬教师长者看作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如何尽孝,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因此孔子认为仅仅做到“能养”还不能算做尽孝,因为对待犬马等动物也可以做到提供食物和住所,而孝顺父母关键是要有敬爱之心。

行孝难具体在何处?孔子认为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做到的。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过由于各种各样原因“给父母脸色看”的时候,有的是故意的,有的则是不经意的本能情绪反应。因此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温和的态度的确很难做到,对于行孝的具体做法孔子给出两条建议:(1)要不辞劳苦的侍奉父母,帮助排除困难、解决问题;(2)要把好吃好喝的优先给父母师长享用。因此,从古至今孝德中最可贵、最难做到的是孝由心生,发自内心的侍奉父母、善待长者。

一、高校开展孝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对道德教育尤其是孝德教育常常忽视,再加上特定历史阶段如新文化运动时期、“”期间等对孝道的盲目批判,从而导致社会各阶层都曾出现道德缺失、文明倒退的现象。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在浦东机场刀刺母亲”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和 “打骂生父后将其赶走”的深圳公务员廖某等极端案例,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这些人不仅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可能在学校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和在单位是工作中的精英。然而,在生活中他们不仅不能做到侍养父母,反而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严重伤害了父母。极端案例毕竟是少数,然而当今社会中无论在从村还是城市,年轻人结婚、买房、买车时“啃老”的现象非常普遍;生活条件优越的成年人不赡养父母、不顾父母死活的情况常常发生;子女长期不探望父母、甚至为金钱利益与父母对簿公堂的事情也时有出现,当今社会孝德缺失和道德滑坡的问题十分令人担忧。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高校推行孝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尽孝行孝的疑问与争议

怎样做才算是孝?古代子夏、子游等贤者也曾经为此感到困惑,于是向圣人孔子问孝。元代郭居敬所著的《二十四孝》讲述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刻木事亲 ”等经典故事中流露出不违背父母意志、尽心尽力侍奉疾病以及深切追思故去老人等孝文化传承至今仍然感人肺腑。但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讲,《二十四孝》中过多关于神灵怪诞的讲述又明显脱离实际,例如“埋儿奉母”、“恣蚊饱血”、“尝粪忧心”等几乎接近愚蠢的孝行为在现实社会中不值得提倡和推广。2012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机构共同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 “亲自给父母做饭”、“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等敬亲养亲、孝由心生的要求与传统孝道的精髓是一致的。但是新版“二十四孝”关于“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较时髦的要求却引来一定的争议之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孝观念、孝行为和孝文化也会有发展和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家庭对于孝的认知和认可而又是各不相同。2011年,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刚启动就倍受争议;2012年,北大校长周其凤回老家给母亲祝寿时抱母痛哭被网友质疑为炒作;另外,关于全国很多中小学每年举办“让学生在操场上给父母洗脚”活动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做子女的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不论是“生,事之以礼”,还是“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只要胸怀孝敬之心,力行孝亲养亲之举,都可视为孝。因此,有人将中华孝道概括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和“善终”六个方面。

三、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孝亲养亲,尊敬父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养老在整个社会养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体现在提供金钱、食物和住所,新版“二十四孝”把“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作为首条标准。“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有孝顺父母之举,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丰富的情感。因此,孝顺父母、赡养老人首先要做到尊敬长辈。

目前“90”后大学生普遍是在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六个老人的关心下长大,大多家庭在孩子幼年是时过于溺爱,导致很多大学生认为得到父母照顾是理所当然。高校开展孝德教育的核心要义首先是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尊敬父母的必要性,把“考一份好成绩、找一个好工作”等举动作为给父母最好的回报。

(二)和颜悦色,孝由心生

古往今来,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态度温和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做到的。由于亲人之间相互存在相互的包容和关爱,父母与子女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非常直接,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子女有意无意对长辈的抱怨和责怪等言语伤害往往已经让父母痛心疾首,更不要说对父母拳脚相加等身体伤害的不孝之举。高校孝德教育强调大学生要做到“不给父母脸色看”,要求孝顺父母要发自内心。

新版“二十四孝”指出“打开父母的心结”、“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明确了子女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孝德教育要深入内心。通过孝道教育,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体会到爱由心生、孝由心生,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发自内心的爱戴父母,这种孝敬之情往往最真挚、最持久。

(三)感恩之举,心中长存

感激父母、孝敬老人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习俗、不同区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孝行为表现各不相同。高校孝德教育最忌讳装腔作势、流于形式,子女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时的“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等小小举动也可以将敬爱之情传递到父母心中。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希望将子女培养成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居家宜守朱公训,教子长存孟母心。“孟母三迁”的典故流传了几千年,伟大孟母良苦用心培育了儒家学派的一代宗师——“亚圣”。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倡将孟子的生日推广为“中华母亲节”,让十几亿华夏儿女牢牢记住子女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将中华孝道升华为博爱大爱,主张在孝敬父母、关爱子女的同时也关注全社会的老人和幼童。

(四)感恩存心,尊敬师长

感念师门恩惠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天地君亲师,是过去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在今天看来,其间自有陈腐甚至糟粕成分。但是,其中张扬的尊师重教精神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为了弘扬孝文化,培育感恩精神,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进行起立、鞠躬、节庆问候等礼仪教育,亦属必要之举。在高校德育教学中,更应该如此,高校的感恩精神主要是来自于对教师学长的尊敬,对教师要有尊重之意,尤其是在重大节日要表现对教师的尊敬。

(五)感恩为念,忠诚职守

现代职场,频频跳槽似乎成了能力的象征,朝三暮四的现象频频发生,挟带公司商业资源,投奔竞争对手门下的也大有人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继承孝文化的优秀资源,培育感恩意识,在将来的职场中,对稳定企业员工队伍,凝心聚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学生在家能够做到“亲其亲,长其长”,在工作中和事业做到“能致其身”,最终“赢得生前身后名”。 中华孝道作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世代相承,流传至今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实现有机统一,正所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参考文献

[1] 孝经·开宗明义.

[2] 论语·学而.

[3] 论语·为政.

[4] 陈柏清.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实质与当代价值[J].成都大学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