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农业劳动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劳动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劳动实践报告

第1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

我国农业进入新发展阶段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呈阶段性下降趋势,即从1978?1984年的15.1%,下降到1985?1988年的5%和1990?2000年的4.5%。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即从以往的资源约束为主转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困扰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不能卖掉,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就会导致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甚至歉收。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越来越困难的直接原因。

978?1984年,我国农业之所以能获得突破性的增长,除了实行家庭承包制对生产力的解放这一重要因素外,还因为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66.3%,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11.1%,使得等量农产品交换工业品的数量增加51.6%,农民纯收入增长的30%是由农产品提价获得的。这6年间,平均每个农民因农产品提价增收46.42元,因工业品零售价格提价而增收24.91元,两者相抵增收21.51元。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5.1%。1989?1991年农业生产增长较快,按不变价格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但农民实际收入增长停滞,年均增长下降为-0.7%,出现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的新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1985?1990年提高57.7%,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达9.5%,而同期农产品价格却没有提高多少,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1990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6%,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只增长1%。1992?1996年,国家两次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979?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而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才增长4%,下降12个百分点。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但农村人口仅从1949年的85%降到目前的63%,前者下降70%,后者仅下降22%。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转出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多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的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21世纪我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增幅趋缓问题,而其实质则是就业不充分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农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增收的潜力,主要不是来自农业,而是来自非农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96年为5.1%,1997年和1998年均为3.5%,1999年为2.8%,2000年为2.4%。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比1998年增长3.8%,即增加48元,几乎完全靠农民的工资性劳动报酬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两项分别为630.2元和256.7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56.7元和34元,两项相加共增加收入90.7元。而1999年种植业纯收入比1998年则减少45.2元,畜牧业纯收入比1998年减少10.1元,两项相加共减少55.3元。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非农产业的收入来弥补,1999年农民不是增收而是减收。1998年和1999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已呈绝对减少。从相关数据分析,近十几年来,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即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的28.52%,而同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则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2002年比1998年,农民外出就业的劳务收入增长68.4%,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317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上亿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镇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与城镇化相脱节的乡镇企业发展,是缺乏后劲的。这具体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和带动就业的能力,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九五”时期与“八五”时期相比,乡镇企业GDP年增长率从42%下降到16%,就业增长从年均吸纳400万人下降到近乎零,相对固定资产的就业弹性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3倍左右。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城镇化规律是不可阻碍的,限制城镇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很不对称、很不协调。其所导致的后果,集中表现在近几年来前者的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回落。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所表现出来新矛盾、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农业、农民、农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到农业、农民、农村外部做文章。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相当多的地方注意了农产品品种质量的调整,发展市场需要的名优特产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问题,不仅仅是农业内部结构问题,还有农业外部结构问题,即城乡结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打破,60%多的人为30%多的人提供商品性农产品的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市场容量就很难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就寸步难行,农业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持续增加。根据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其改革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内部进行,而必须站在城乡一体化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理论上说,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提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城镇化”的提法,似乎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农村需要向外转移的人口数之多,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这就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承担吸纳农业人口的责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的小城镇居于城之尾、乡之首,既具有农村所固有的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可以作为联系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以其逐步增强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沟通城乡市场,繁荣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我们之所以强调发展小城镇,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不是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而是以农村的繁荣为前提。这就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城市化的内涵问题。即完整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还应理解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农村除经营农业外,还要发展二、三产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绝对多数,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接近或达到城市的水平。

我国城市化滞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即20世纪50年代,为了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在农村实行体制和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垄断性的低价农产品购销政策,将大量农业剩余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转向城市。在城市实行食品配给制度来维待城市职工的低工资,以便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采取完备的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以强制农民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发展重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并解决重工业资本密集缺乏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弱点。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我国城乡劳动就业被人为地制度性分割为城市和农村两部分。在城市,政府通过统包统配用工制度来计划安排城市劳动力就业,城市职工享有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农民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来统一组织进行农业生产,并按自己挣得的工分来领取农产品和获得货币收入。据统计,目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地展开竞争的门槛。这其中不仅包括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取消的不合理经济负担,也包括各种政治、社会及文化传统方面种种有形或无形因素的束缚。

鉴于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央政府因此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限制,并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就业原则,但是在具体解决城乡就业矛盾问题上,地方政府基本上采取城乡分开、分而治理的办法。这种对策在短期间内对缓解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对城市的就业压力有一定作用,但却无助于城乡矛盾问题的根本解决。实质上,城乡就业问题的严峻性与城乡经济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失业问题的加剧,是由于城市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缺少市场销路。而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抑制了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增长,进而无法为城市工业品提供所必需的市场。可见,城乡失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经济缺乏良性互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积累与农村消费市场拓展缓慢,导致城市工业品销售滞缓,城市生产能力过剩加剧和失业增加,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排挤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使城乡经济的失衡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第2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省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步伐加快,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遇到了许多与全国相同的共性矛盾,也遇到了一些因社会变革超前而遇到的个性问题。最近,我们对我省主要社会结构的转型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分析,与全国的情况作了一些比较,并就促进我省社会结构转型、将社会结构变化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优势,提出若干建议。

一、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2005年,全省常住总人口为48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602万人(数据来自《浙江统计年鉴》,下同),出生54.37万人,死亡29.78万人,净增长24.59万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1‰、6.08‰和5.02‰,分别比全国低1.3个、0.43个和0.87个千分点,表明我省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情况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我省需要抚养人口的总比例相对较低,但我省老龄化进程快于全国。2005年,我省需要抚养的人口比例为36.01%,比全国的40.1%低出4个百分点(数据来自《2006,中国统计年鉴》,下同),其中需要抚养的儿童为21.63%,比全国的27.39%低5.76个百分点,需要抚养的老人为14.39%,比全国的12.71%高出1.6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1.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17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达到10%。我省65岁以上老人517.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57%,也就是说,我省提前达到了国家12年后才能达到的老龄化程度,未来的社会老龄问题,在我省将更为突出与更为严重。

在人口素质方面,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2005年全省大学招生达21.6万人,在校大学生达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率达36%,比2001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教育大发展,促进了我省人口素质的有效提高,这是支撑我省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重要基础。但我省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2005年全省文盲率达11.95%,列全国第19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1个百分点。

二、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省二、三产业大量地吸纳了城乡劳动力,推动农业劳动力迅速向工业、商业领域转移,促使全省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中,全省有1439.5万农村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就业,同时还吸纳了大批外来民工。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2005年进入我省城镇就业的外省农民工约为523万人。据省公安厅统计,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为1459.8万人,其中外省籍的达1217万人。

2005年,我省从业人员总数为3100.8万人,全省就业参与率(就业人员与全部人口之比)达6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如按《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则我省社会就业人数为3202.9万(比浙江统计年鉴数高出102.1万人),就业参与率达65.4%,比全国高出7.4个百分点,比2000年国际平均48.7%的就业参与率高出16.7个百分点;我省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达75.5%,高出全国平均55.2%的20.3个百分点;我省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实现的人均增加值分别为11755元、51271元和57007元,分别高出全国平均6791元、48135元和30696元的73%、6.5%和85.7%。可见,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迅速提高,在于我省有较高的就业参与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和较高的一、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我省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就业结构变化仍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2005年,我省GDP中第一产业占6.6%,而在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24.5%。6.6%的GDP与24.5%的农业劳动力有17.9个百分点的结构差,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直接原因,也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赶不上城镇居民、城乡差距扩大的结构性原因。二是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本省现有750万人农业劳动力中,有相当部分需要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省外大量青壮年民工的不断涌入。这些人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对城镇人员就业造成极大挑战。三是提高农民工地位更为迫切。面对大量进城农民工,如何加快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解决“同工、同酬、同权”待遇,将成为关注民生的重要一环。

三、城乡结构变化情况

1978年我省城市化率只有14.5%,低于全国平均17.9%的3.4个百分点。自省委提出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以来,我省城市化水平出现较快的提升。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6%,比全国平均水平(43%)高出13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革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然,城乡结构快速变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全球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0%,10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61%。而我省200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二是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开始突现。在全省2743万城市人口中,有1476万人仍是农村户口,属于不能享受同城待遇的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对他们不是实行同一政策,而往往是实行“一城两策”、“一城多策”,形成了城市中新的二元结构,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三是城乡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2000~2005年6年中,我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2.18扩大为1∶2.45,扩大了0.44倍,好于全国。同期全国则由1∶2.79扩大为1∶3.22,扩大了0.67倍。

四、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情况

与全国情况相同,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在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格局的同时,我省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分化的同时,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阶层等一批新的社会阶层迅速形成。据省统计部门、省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全省有私营企业40万户,投资人93万,约占全国的1/11;全省个体工商户173万户,从业人数365万,约占全国的1/8;全省经理人员阶层近100万人,产业工人1140万人,商业服务人员480万人,农业劳动者阶层750万人。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省非农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了77%。按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对我国社会结构形态的分析方法(见中央党校《理论动态》1716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则我省目前的社会中间阶层约为32%左右,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明显优于全国(按陆学艺的测算,2003年全国的社会中间阶层接近20%,到2020年可达38%左右。)

以上各阶层都在以不同的速度扩大自己的队伍,当中唯有农业劳动者阶层是在迅速萎缩的。在过去20年中,我省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平均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减少,在过去5年中萎缩速度进一步加快,平均每年减少2.2个百分点,据此预测,到2012年左右,我省农业劳动者阶层占全部社会阶层的比重将下降到15%以下。从全国看,2005年农业劳动者仍占44.8%,中科院预测,到2020年才能降到30%以下,也就是说,我省减少农业劳动者的这一社会结构调整进程比全国提前了15年以上。我们有理由判断,一个合理开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将在我省率先形成。

五、几点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社会结构变化进程总体上领先于全国,尤其在老龄化进程、就业结构变化、城乡结构变化等方面,已远走在了全国前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解决与全国相同的一些共性矛盾与困难,更需要克服因社会变革超前而遇到的许多个性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和困难,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同时,我省要充分利用社会结构率先转变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协调,保持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1.加快发展老人事业和为老人服务的产业。适应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提前的发展趋势,把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列入今后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早研究有关解决老龄问题的整体工作思路,制订做好老龄工作的指导规划,进一步解决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问题,繁荣我省老人事业,加快发展为老人服务的各种产业。

2.把社会结构变化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优势。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我省目前人均GDP已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0%。这一经济发展优势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我省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参与率,较快提升了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与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今后一二十年内,要继续保持我省经济发展优势,也须进一步加强这三方面的优势,一是不断扩大就业门路与就业机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就业参与率。二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继续保持较快减少农业就业者的速度。三是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要通过科技进步,加快提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比较明显,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队伍。

3.培育壮大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从我省农业劳动者减少进程比全国提前15年和城市化进程领先全国10年左右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我省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要充分利用我省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的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壮大社会中间阶层,进一步缩小农业劳动者阶层,力争在我省率先形成合理开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建议将此作为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目标之一。

第3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强度增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而且急需转移。在目前城乡依然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城市,据估计,每年进城打工的民工超过了8000万。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中国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400万人,比上年的8961万人增约470万。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和普遍,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也既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不影响农业产量;第二种是“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就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会影响农业总产量。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两种形式,主要以第一种“不带剩余产品劳动力”形式为主。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并不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会从事非农产业。所以真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人数减去农村从业的劳动力人数(包括农业从业人口和非农业从业人口)。据《2007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数据可以显示出中国乡村劳动力状况,见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还是比较大,由于城乡二元特征显著和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势必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只是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条件,劳动力转移与其期望利益和就业机会有关。

2.中国城市失业现象严重

中国城市失业问题比较严峻,主要失业人群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下岗工人和未登记的失业人数。中国统计局统计的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数据见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4.0%以上,2003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均在800万以上。同时,还可以看到,2005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有的专家据此就认为,中国失业率出现了拐点,这样的看法值得商榷。因为这些统计结果并没有包括中国所有的失业人口数量,这里提到的城镇失业人员并不包括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人员在内,也忽略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一部分失业人口。所以中国真实的失业人口数量和失业率要高于统计结果。《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万,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2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390万,中职毕业生270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0万,复转军人50余万,农转非人员260万。

中国目前失业人口数量应该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0多万,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工人近400万,还有一部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再加上城市中隐蔽失业人数和退休后仍希望工作的失业人数。这些失业人数的总和应该在1000万以上,中国城镇失业率也应该是10%左右,随着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失业人数仍会增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分析

目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消除二元结构、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业产业化改革的关键。据目前保守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2亿~3亿,每年约1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显著。首先,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倍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现象反过来也加剧了城乡二元化。城市较高的收入不仅吸引“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甚至使“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城务工。其次,城乡二元性在医疗、教育、交通、卫生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体现,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比如,现在已经出现大量的农村父母为了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而放弃农村土地留在城市务工。

第二,中国结构性的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结构性经济增长,城市结构性失业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快步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岗位,而这些岗位却不被城市失业者所垂青,这种客观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几率较高。城市中结构性失业的人们,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与社会提供岗位不匹配,以及适合他们岗位数量的有限,导致城市失业人数较大。

在城乡二元性显著的吸引下和城市提供较多的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下,虽然城市失业人数较多,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仍会大量流入城市。其实这符合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概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的预期收益高于农村的收入,所以他们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但这种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所导致,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二元结构显著的问题。

三、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一,加快城镇化建设,平衡城乡发展。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主要体现为狭义的城市化,也即是不包括乡镇的建设,甚至很少涉及县城的建设。狭义的城市化建设,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建设,不能解决中国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会扩大城乡差距,达不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只有进行城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也进行县、乡镇的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城乡在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联结。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县镇的建设和乡镇企业真正地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以及他们的就业问题。

第二,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大多数活动所需资金少,资本—劳动比率低,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有利于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压力。同时,第三产业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会推动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改革与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效率,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深化农业管理体制和技术改革。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与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效率低和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就会存在“带有剩余产品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这样既浪费农业资源又增加城市就业压力。通过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农业技术,使农业集中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减少“带有剩余产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使农民能立足于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第四,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城市失业人口的再培训。目前中国教育体制过于传统,教育与实际脱钩,非正规教育不能很好地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这些是导致中国城市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正规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非正规教育又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人员的再学习和培训需要。这就使待就业的人们不具备到新的工作部门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会导致在工作的一部分人因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而失业。所以中国应该加强正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中的岗位。同时也要建立规范的非正规教育渠道,使社会在职人员和待就业人员方便再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30-2

三峡工程是牵动全国、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工程。自1993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峡水库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00多万人,完成移民动态项目投资434.55亿元。目前,三峡工程已在防洪、发电、航运、取水、环保这五大方面显示出惠及全国的效益,与此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带来的淹没、移民、迁建等问题给库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本报告通过在2009―2010年两年时间里实施教育部、三峡办、湖北省、重庆市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验区具体工作,在客观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生活和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影响移民生活和生产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维护库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目标,促进库区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峡工程关键是移民,难点也是移民,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竣工,也由此带来了“世界级难题”――库区百万移民就业安置和致富问题。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各级政府和部门从一开始把大力开展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困境的突破口之一进行攻坚,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国务院各产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文件精神,巴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并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巴东县大中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加大支持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文件和规划,把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放在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首位,从此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正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步破解。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工作和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最终才能使移民实现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移民难”由此迎刃而解。

从过去的工作实际来看,为了进一步切实做好库区移民培训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根据近两年移民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就当前库区移民现状、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难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巴东移民现状

巴东县属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位于川鄂交界的长江巫峡和西陵峡之间,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盘距(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两江分割(长江、清江),318国道横穿东西,209国道连接南北。巴东县地形狭长、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脊薄,自然条件差。

全县共有移民64636人,其中农村需安置移民21907人,城镇需安置移民42729人。现有农村移民劳动力14791人,城镇移民劳动力25027人。移民分布在12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淹没房屋14.8万m2,淹没耕地13800亩。

巴东是长江葛州坝水库、三峡水库、清江隔河岸水库、水布垭水库四大水利设施的淹没区。全县十二个乡镇都涉及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工作,又加之巴东位于巫山、武陵山脉的深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土质脊薄、居住分散,经济落后,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特别是长江、清江水系的库区移民、倍受旱、涝灾害的袭击。随着移民搬迁安置的逐步完成和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位的竣工,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建设结束,移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县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大规模移民迁建结束后,施工单位的撤出,流动人口的减少,使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做生意的人群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劳动力失去现有的工作。

(2)三峡库区水位的不断上涨,良田大量被淹没,农村移民失去生产资料;被淹没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破产,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城镇和农村移民劳动力成为失业人员。

(3)由于自然条件差、底子薄、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工业发展缓慢,致使许多移民劳动力无法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新增劳动力就业安置也很困难。

(4)随着退耕还林、地方经济发展占用土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村民和后靠移民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

(5)移民想发展经济致富,但缺少土地和技术,想跳出“农门”致富又没有专业技能。库区几万移民中,文盲、半文盲占移民总数的61%,库区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只是一个初中毕业,专业技能更是谈不上。因此他(她)们感到在家种地因地少劳多,科技投入差,付出的多,收益的少,不划算;如果转岗就业、外出务工、因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做一些挖煤、采矿、修房盖屋的重体力劳动,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也不如意。导致部分移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认为种地、务工都不理想,感到求工无门、致富无望。

(6)农民培训等工程,库区移民有近万人也随之受到了教育、培训,但多数培训由于不是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很难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标准,更不能满足靠此来就业的要求。

2 当前三峡库区移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够到位,工作发展尚不平衡

少数领导干部对移民培训工作在移民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工作是软指标,不是硬任务,工作深与浅,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培训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具体落实上不够到位,工作明显滞后。

2.2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部门为突击完成培训指标,只满足于培训数字的统计上报,而忽视培训质量,使受训的移民就业安置困难。因此,提高培训质量和移民的整体素质,是增强移民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2.3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展和创新

在移民技能培训形式上,有些部门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仍沿用传统培训模式,形式较为单一;有的地方利用基地示范、电化教学、网络教育等有效形式不够,致使大量培训资源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当前库区移民培训工作的对策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移民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和现有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为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库区移民整体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促进“两个转移”,实现“两个基本”,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2基本原则

3.2.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原则县政府应该成立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编制、计划安排、资金筹措、指导监督、考核验收和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各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负责本单位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年度计划编制、组织管理、实施培训、建档办证、就业安置等工作。

3.2.2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国务院三峡办印发(三峡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国三峡委发办字(2008)15号)精神,培训工作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以招生形势好、培训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的如县民族职业高中和县农广校为移民培训主要机构,整合县内培训机构优势资源,实行分点培训。根据国内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将市场前景好、企业需求旺盛的电子电工、电焊、机电、建筑、缝纫、汽修、旅游、家政、数控、8MT等专业作为移民培训的重点专业,以中长期二三产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补充,组织实施培训。

3.2.3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移民群体的意愿,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移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3.3分类组织培训

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分为职业学历教育、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三大类型。

3.3.1职业学历教育对新增移民劳动力进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我县移民区域内每年初中毕业生数为6700多人,规划期内按普职比45:55计算,需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移民总计约为3.6万人。要以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以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按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移民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减轻库区环境承载压力、增加移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免费入学就读,减轻了移民的负担,提高了移民就业竞争能力,为不断增加移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3.3.2职业技能培训对规划期内21 50岁的移民劳动力主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库区生产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难以容纳库区现有劳动力,必须走劳务输出路子,引导移民走出库区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增加收入。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移民收入的高低。移民部门要花大力气做好库区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技能,不断增加移民收入。要舍得花钱培训移民技工,要舍得送移民到好的学校培训,把培训内容同企业用工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库区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并做好跟踪服务和维权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人才需求规律,其中具体分为:

(1)对2%开展创业培训,以带动移民从业。

(2)对2%开展高级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已有一定技能的移民劳动力。

(3)对30%开展中级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急需的中级技能人才,主要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移民劳动力。

(4)对45%开展初级技能培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5)对21%就近进行农产品加工、房屋维修、家庭作坊小制作等简单技能培训。

3.3.3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库区现有山林、水面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前提,必须以农业实用技术作保证,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过去,我们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较窄,层次较低,导致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效益不是很明显。所以,今后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当作库区产业开发的核心工作来抓。主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库区四大产业(柑橘、草食牲畜、水产、旅游),重点提高移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具体培训内容可包括柑桔、茶叶、板栗、烟叶、蔬菜等栽培技术,生猪、山羊、水产等养殖技术以及沼气使用等新型能源技术等。具体分类为:

对规划期内对21―50岁留在库区的农业劳动力开展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科技(科技农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

(1)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

(2)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第5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培养职业农民,实现农业集约经营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村产业形式单一,并对农业生产领域活动过分注重强调,使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务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这可以从表1得到说明。收入来源单一加重了农民对农业的依赖,导致务农的劳动力兼业化现象非常突出,而农户兼业行为又易使农业出现粗放经营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农户生产便具有典型的“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工”的特征,这导致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农民无暇或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技术,不利于职业农民的养成。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劳动力方面的主要障碍,不是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而是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不高。为了克服农业被边缘化的状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必须扩展思路,丰富农村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或彻底转移,减少农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务农的农民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学习专门农业知识和技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土地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1980年代以来,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为解决长期未解决的农民温饱问题、改善农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土地均分的家庭经营由于农户规模太过狭小造成农业粗放经营甚至大片土地抛荒、农户对农业产出的期望值降低,最终不愿意对农业生产进行投入,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突破这种约束限制,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是指根据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等确定一个适度的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对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和专业大户经营都是农业规模经营涉及到的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丰富农村产业,一方面可以让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让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丰富农村产业形式,促成专业化分工,同类型的专业农户通过一定的资源、生产要素集聚而联合起来形成专业大户,实现区域种植或养殖的专业化,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缺陷,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由于传统农业中的投资收益率低下,长期以来一直广泛流传着农业低效产业论。但王杰(2006)的研究表明,农业低效产业论只有在诸多非价值形成因素不参与价值形成过程,又平均分割劳动价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并从实践经验、现实及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考察得出农业是可与国民经济中许多其他产业效益相匹敌的高效产业的结论。陈少强(2009)也指出,同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不低。因为从事农业种植业的回报率虽然低下,但真正投入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很少,严格意义上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不低。那为什么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投资收益率低呢?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农业土地资源有限以及缺少相应技术支持外,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5%左右,而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0%左右。我国农村的“半工半耕”型的过密型农业,在人口的压力下一直面临“过密化”和“内卷化”困境:劳动力过于密集化从而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伴随劳动力转移,这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向外转移的过程。因此,只有丰富农村产业形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才有可能“去内卷化”,才能提高农业投资收益率,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

(四)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方式能发挥生产者专长、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荷兰是世界上通过实行高度的分工与专业化(包括区域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其人均耕地1.8亩,总耕地面积只相当于我国的2%,但该国农业的竞争力、土地生产率和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都位居世界前列,堪称土地资源稀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从两个方面促进分工专业化:一方面,实现农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或者某一农产品,发挥生产者专长,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实现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三次产业并存,将以前由单一生产者独立完成的若干生产和销售环节独立出来形成专业化的具有一定规模、结构相对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还包括一些提供生产配套服务的支撑产业,如生产业、生活业、文化娱乐产业等。不断丰富农村产业形式,深化农村专业分工,获得报酬递增的规模效益,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一)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产业单一,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围绕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足。洞庭湖区由于具有土地、气候、水资源和劳动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而成为湖南省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和养殖基地,每年出产大量水稻、芦苇、苎麻、生猪和水产养殖品。尽管近年来洞庭湖区整体经济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湖区产业结构单一,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的“粮猪型”产业结构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体。洞庭湖区23个县市区中,长沙市的望城县、宁乡县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9.94%、91.01%;岳阳市的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汨罗市、临湘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4.09%、71.03%、77.95%、85.99%、72.87%、70.88%、86.97%、80.33%;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津市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3.21%、79.06%、76.52%、84.86%、86.29%、91.04%、91.56%、86.98%;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南县、桃江县、沅江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8.75%、89.92%、80.32%、85.66%、73.53%。这种传统的产业结构使得洞庭湖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围绕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不足。农林牧渔服务业是指围绕农、林、牧、渔业产前产后的相关服务活动,从农业产业链的上端开始,一直延伸到零售环节,包括提供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是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连续支持性活动。除常德的四个市县和岳阳楼区以外,洞庭湖区其余各市县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均不到2%,具体如表2所示。

2.农业内部分工不细,社会化程度较低。洞庭湖区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分配单位,家庭与市场、社会的分工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洞庭湖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分工程度都不高,主要体现在:第一,产前环节中,仍有部分家庭是自备种子,即以往年的产品作为第二年的种子;生产资料中肥料的筹集有些农户家庭仍然是自产自用,基本不具备社会分工性质。这些都影响了生产准备环节分工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中环节中农户家庭与外部交流较少,社会化程度低。邓大才(2006)对洞庭湖区224户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湖区水稻生产环节中的播种、施肥、治虫完全由农户自己承担,并指出湖区社会分工程度低的内在原因除了有技术进步缓慢外,农户自己独立完成播种、施肥、治虫还是农民在工作与闲暇、资金与劳动之间的理性选择。第三,产后环节中最重要的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民仍然是一家一户完成加工、运输和销售,直接与市场打交道。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桔、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能力较弱,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以洞庭湖区益阳市为例,截至2009年,益阳市共有农业产品加工业企业2520家,实现加工产值210.5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97:1,远低于国内先进地区的2:1、发达国家的4.7:1③。此外,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来看,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较弱。仍以益阳市为例,2009年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2家,仅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8.8%,而且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不能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④。

(二)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产生的影响

洞庭湖区产业单一、农业内部分工不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发展现状会给洞庭湖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过高,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除了洞庭湖区长沙市的望城县、宁乡县,常德市的武陵区三县区以外(2009年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343元、8216元、7386元),湖区其余20个地区的农民均纯收入均低于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7115.57元,且有12个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钟甫宁教授曾提出,由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低,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的,难以同时实现。农业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不能够解决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还在于扩大非农就业机会。第二,随着信息和技术的获得、生产资料的购置、产品的生产加工变得越来越难且市场环境越来越变化莫测,由农户单独完成某种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的全过程变得很不经济,由“小而全”的农户家庭生产格局导致的农业内部分工不细,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由于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农户产前无法获得有效及时的生产信息,生产跟风效应严重;产后无法找到方便快速的销售平台,流通环节多、销售成本高。因此,易导致农产品出现“滞销卖难”现象。洞庭湖区因为产前产后服务业发展不足而屡次出现卖菜难、卖西瓜难、卖柑桔难等现象,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由于食品精加工能力不足,无法对滞销蔬菜和水果进行深加工转化,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与水果罐头等,也就不能缓解蔬菜、水果集中上市的压力,更不能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附加值,难以挽救农民的损失。

三、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思路设计

(一)深化发展食品工业,引领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原料、出售原料,更为主要的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别是发展食品工业,参与市场销售,形成产销一体化,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由此推动食品加工技术及加工方式不断发展,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链条越来越长,加工环节越来越多,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食品价格中,初级产品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加工增值部分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因此,深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该区域食品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湖区各地区应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打造食品工业。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通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开发并运用新技术,着眼于新产品、新包装、新风味的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合理整合资源,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扩建、改造把零散的、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起来形成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食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第三,强化精品名品品牌建设。通过加强现有产品品牌的包装、推广和管理,以好的品牌树立产品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推广设施农业,装备现代农业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实施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洞庭湖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其产业结构形式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因此洞庭湖区设施农业发展思路便可从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入手。设施种植主要包括使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连栋温室等智能化管理温室,棚内的设计采用电控装置控制光、温、湿,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施肥灌溉采用滴灌技术,全程电脑自动控制,培育早熟、无菌、鲜嫩蔬菜和水果。目前在一些地区涌现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基地,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黎托乡草莓基地,浏阳市花木示范园,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岳阳君山区的蔬菜、西瓜等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等,种植项目涵盖蔬菜、瓜果、花卉、苗木⑤。这些都为洞庭湖区设施农业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在畜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主要体现在环境安全型畜禽舍建设方面,包括引入喂料机、粪便处理设备、空间电场防疫系统等。洞庭湖区畜牧养殖品种主要有牛、猪、鸡、鸭、鹅等,对于大型养牛场可以引入自动挤奶、杀菌、冷藏等设备,而大型鸡、鸭、鹅等饲养场可以配备自动孵化设备。在水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主要体现在水体实时灭菌消毒和水体增氧,包括引入水体微电解自动消毒设备和增氧机等。

(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业,保障现代农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农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生产专业化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洞庭湖区发展农村生产业的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由湖区相关部门组织实行统一育种和统一育雏。统一育种和统一育雏所供品种一般是由诸多专家组成评审团通过考察、审议等许多环节才确定的,统一供种从源头抓起,保证了品种在产量和品质等各方面表现突出,能有效地净化育种和育雏市场,改变农户以前自留种(雏)的习惯,提高农户购良种(雏)的积极性。第二,做好统防统治工作。病虫害防治因为技术含量最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等原因而成为当前农业生产者遇到的最大难题。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技术集成度高、防控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通过实行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规范田间作业行为,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暴发成灾,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第三,加快科技研发步伐,发展农村信息化产业。洞庭湖区相关部门应通过积极开发和引进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各类作物种植管理系统等各类农业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建立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库,开通移动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立农业信息网等手段为广大农民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和农机等领域的政策、市场信息,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第四,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保险服务。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农户和农业企业资金周转慢,因此应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为其提供信贷服务。而且,湖区洪涝灾害频繁,易受灾害天气、病虫害的影响,保险公司理赔率高,难以承担风险,应探索建立湖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为湖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四)积极建设生活业,促进现代农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农村地区的生活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洞庭湖区发展生活业的形式包括发展家政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卫生服务)、餐饮美发业以及文化娱乐产业等。湖区可以通过设立各种老年人活动和教育中心、残疾人康乐中心等发展家政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康复医疗等。在湖区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通过兴建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和一些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乒乓室、篮球场、健身场)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方便农民读书看报、学习科技知识、进行高雅健康的娱乐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值得说明的是,农村生活业的发展虽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本身,但是它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五)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提升现代农业

农村物流网络是贯穿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桥梁和纽带,发达的农村物流产业能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确保生产资料能够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并且方便快捷地供应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产品能够顺畅高效地进入终端市场和消费环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条件。洞庭湖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每年向全国提供大量的粮、棉、鱼、油、肉、蛋、奶等农产品,为了使湖区农民获得销售农产品应有的利润,增加收入,必须完善流通产业链条,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其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第二,依据洞庭湖区总体规划和各县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网点发展规划,建立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格局。第三,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对接门槛和流通成本,扩大对接规模等。

(六)发展农业旅游业,拓展现代农业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形式,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农事体验与教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以及农村疗养康复度假等农业旅游活动形式,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农村放松心情的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设施与条件,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农业旅游通过旅游与农业的渗透结合,使旅游不断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建筑、农产品加工、农村餐饮、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丰富农村的产业形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更好地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的转换和升级。洞庭湖区是我国少数几个光、热、水、土地资源都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其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农事活动所形成的秀美景色都可成为农业旅游的项目。且洞庭湖区潜力巨大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国家利好政策等都为其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机遇。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思路可以为:提供农事体验项目(土里种菜、地里采瓜、赏花采莲、垂钓、摘芦苇叶、包粽子等),设立农家宾馆(形成以钓鱼休闲、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体的“农家乐”特色),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建立农史馆(展示古代珍本农业典籍和传统的农耕农具等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

四、实现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保证条件

(一)加快发展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中心,是城市之尾和农村之首,是广大农村和大中城市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繁荣和发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洞庭湖区是我省重要的城镇群体之一,现有省辖市3个,县与县级市16个(不含7个市辖区),建制镇227个,已初步形成了以岳阳、常德、益阳三个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县和县级市依托、以一大批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但是由于洞庭湖区河网密布、交通网络断点较多,以致城镇集约化水平不高,规模偏小,且小城镇农村化现象突出,服务水平偏低。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将具有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人口集中等特点,并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洞庭湖区自然、资源、人文等优势的特色小城镇,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并带动周围其它小城镇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比如,宁乡———长沙的重要卫星城,该县农业基础好,养殖面积大,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水运以湘江为主,交通便利,工业生产中以铜官的制陶业和丁字湾的石材业闻名;桃源———位于沅水中下游,是我省粮棉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之一,并且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沅江———属于滨湖地区,域内水陆相间,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芦苇种植面积大,是全国造纸原料的重要基地;华容———环洞庭湖区北部的地方性中心城镇,农业基础好,洞庭大桥的建成能为该县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集中精力积极发展这些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功能的地方性小城镇,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的农村区域性中心,有利于促成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洞庭湖区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农业资源,洞庭湖区在国家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洞庭湖区应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带头地区之一,并将是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把洞庭湖区列为全国9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并提出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高产稳产淡水水产品基地。但是,洞庭湖区仍处于产业层次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农业内部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洞庭湖湖区产业结构比例逐步合理化,国家必须进一步通过运用合理的政策对某些能够吸纳足够富余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的经济活动给予适当支持,比如,对具有高附加值、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演进发展的目的。此外,为调整洞庭湖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必须研发、运用和推广新农机具,必须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与财政资金的支持。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第6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我县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不高。由于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主体,有着结构、层次、类型、需求上的差异。因此,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内容安排也就很难满足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培训的需求。也就是说,培训内容对不同的培训主体的“口味”不够对味,或“重”或“轻”,这就造成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对培训的积极性。

2、农民职业培训队伍建设不强。我县目前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显得薄弱,讲农业技术多,讲农民职业技能少,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的要求,也难于满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这样就不能有力的激发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培训的兴趣和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3、农民培训的针对性效果仍有缺失。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我们培训的主体,在结构、层次、类型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就不同,相对来讲,所造成的针对性效果缺失仍然有些突出。

二、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农民意愿调查分析

1、农村劳动力“三化”现象突出,即“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是影响农民培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经过连续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批年轻力壮、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男性、女性出外打工。使之留下来的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呈“三化”人员。这些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接受兴趣较差,对知识的需求标准也很低,且他们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接受吸纳力和需求欲、兴趣欲消退,在一定的程度上给组织农民培训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2、农民培训的内容与市场衔接滞后。调查反映,农民培训过程中,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上讲的多,而对产品供求信息、市场导向、外地市场行情讲的偏少,且提供不及时,针对性不强,因而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欠缺,不能满足农民培训的需要,致使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培训。

3、许多农民没有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的观念,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识缺失。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市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培训这部分农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也就不会高。

三、我中心对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建议    

第7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据统计,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8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30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约300万人。在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未来的几年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将维持在850万人左右,主要任务将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2005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每年要扩大招生100万人;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第8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发《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保专项扩面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争取2006年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2 000万人,并争取2008年底实现全面覆盖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该《通知》对农民工医疗保险作了整体的规划,但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性,对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均未细化,尤其是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对象根本就没有涉及。存在如下问题:

一、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能否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

该问题涉及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衔接问题,对此,各地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如,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政策实施后,要求此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必须一律参加综合保险,而不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天津、济南、合肥等地则规定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应按照原有的方式继续参加医疗保险,不得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为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而重庆、成都、广州等更多的地方则是将选择权交给 企业 。如《重庆市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办法》为农民工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险的,继续按原办法执行,也可改按本办法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对用人单位而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不同,为降低用人成本,很多用人单位乘机将以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转为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其结果不仅使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丧失了个人帐户,而且以前的缴费年限也不再 计算 ,这虽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工本人的 经济 负担,但事实上却降低了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为维护农民工的既得利益,维护医疗保险关系的稳定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未经职工同意不得将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转为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

二、流动就业的农民工能否同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这涉及到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衔接问题,各地出台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基本上没有作出规定,做法却不尽一致。一些地方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不设任何限制,只要他们愿意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律予以接收。这是因为,一方面,允许农民工同时参加两种医疗保险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是否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十分困难,很不现实。而有些地方则不允许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同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防止参保人的逆向选择,避免因为参保人两地参保而出现合计报销的医疗费用超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从理论上分析,现阶段各地所实施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缴费水平较低,保障水平有限,而筹资能力的限制也决定了现阶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也不高。所以,即便允许农民工两地参保,也很难出现两地报销的费用总额高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情形。此外,农民工大多属于青壮年群体,相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发生疾病的概率较低,如果将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排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之外,必然会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风险。当前的主要问题应是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而不是如何防止农民工的过度医疗保障。因此,在现阶段,各地应允许农民工同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样,既可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平稳运行。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及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逐步限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两地同时参保,规定他们只能选择参加一地的医疗保险,即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就不能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反之,参加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就不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三、缺乏划分稳定就业和流动就业农民工的标准

当前,农民工的构成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城镇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第二类是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乡耕种的季节性农民工;第三类是在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之间、不同的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不停转换的流动性农民工。从理论上讲,第一类农民工除不具有城市户籍以外,与城镇居民不存在本质区别,应将他们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第三类农民工则应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而所谓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主要应针对第二类农民工实施。也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由于缺乏对农民工进行 科学 分类的法定标准,特别是由于缺乏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与流动性农民工之间的统一的划分标准,致使各地在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问题上出现较大的差异,并呈现出如下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完全将农民工排斥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之外,而不管农民工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稳定的就业关系。该种模式以上海为代表,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从业人员一律参加包括工伤(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在内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而不能参加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二)将选择权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决定其所使用的农民工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是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北京、重庆、深圳、珠海等地均采取此种模式。在这些地方,既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又建立起了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工参加何种医疗保险主要由用人单位作出选择。

(三)明确规定“稳定就业”的地方标准,但差异较大。如,《天津市农民工医疗保险办法》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凡是建立一年以下期限劳动关系的,应当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凡是由一年以下期限劳动关系转为稳定就业劳动关系的,应当随本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统筹基本医疗保险。”从天津市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划分农民工稳定就业与流动就业的标准以一年的劳动期限为准,具体而言,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属于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就应该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属于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就应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天津市的规定不同,《合肥市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期限在2年以内的,可按本办法选择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期限在2年及2年以上的,应按照《合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在筹资模式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工参加何种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本人、用人单位、经办机构甚至当地政府都有重大的影响,为避免各地在此问题上的差异,有必要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四、将部分农民工以及农民工的家属排除在外

第9篇:农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7月22日我们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4人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与当地青年座谈、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同志?quot;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20__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 水利工程承包等。(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3、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4、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1]

在百度搜索: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