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生物能源的前景精选(九篇)

生物能源的前景

第1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节水型景观,庭院,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4103

1国内外节水景观的发展概况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大禹治水、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广西灵渠,这些沿用至今的水利设施,都是以自然为友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典范。治水景观在泱泱大国延续了几千年,是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艺术结晶。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阶段,追求GDP的同时,一座座大坝切断了江河的生命,看似坚固的水泥堤岸处处有漏洞,全国622个城市中,2/3的城市缺水,没有一条城市河流不受污染。当大众的目光都集中在出色的公园设计、亮眼的绿化工程上的时候,从本质上解决资源短缺需求的景观设计才刚刚起步。

1962年设计师麦克哈格就提出了景观应该结合自然去设计,我们不能无视自然基质而肆意去开发建设,50年前,新泽西沿岸毫不考虑生态学规律的旅游开发建设,最后被强烈的风暴毁于一旦[1]。如今,景观已不再局限于市政美化工程,更多时候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的艺术重新登上历史舞台。1981年,美国丹佛市水资源部发明了“Xeriscape”代指“节水型景观”。随之日趋完善,在2002年推行了一系列能源与环境设计标准,提高景观建设利用率,考虑节水、储水及水资源再利用等问题。

2目前庭院景观存在的弊端

景观可划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光、水、植物、气候、土壤、空气等。目前对于软质景观的运用比较单一,对于自然元素的运用认知不足。一个可以产生生态效应的庭院,对于植物的要求自然要高过普通的庭院。

植物在庭院中的运用有些许不足之处:①植物搭配不合理;②缺乏立体空间绿化;③绿色环保意思淡薄;④植物景观维护不到位。

硬质景观是相对于软质景观而言的,泛指人工组成的景观。庭院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景观设施、铺装、围墙等。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①硬质景观在庭院中比重过大;②材料不环保,透水性差,运用不合理;③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

3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运用

3.1气候与小气候的调节

小气候的调节对于营造节水景观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调整整个场地的大环境,找出自然的客观规律,对改善自然环境,调节温度、湿度,提高空间的实用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的耗费,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

3.2土壤的分析和改良

目前,庭院多分布在市郊或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受城市环境影响较小,但土壤经过开发建设,人为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过去长期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土壤,破坏了代表土壤肥力的原土壤表层或腐殖层,植物需要的16种以上必须营养元素,大部分由土壤供给,所以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关键[3]。

分析场地的土壤pH值、营养水平、通气状况等,使土壤适合园林植物的生长需求及人类生活的标准,则需要以下措施。

(1) 因地制宜,合理栽植。各种植物对土壤酸碱度(pH值)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植物适于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在盐碱土壤上(含盐量大于0.3%或pH值大于8)要选择耐盐碱树种栽植[4]。

(2)改良翻土,增加养分。改善土壤贫瘠的状况,需要人工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

3.3选择合适的植物

庭院中植物的选择最为重要,使用耗水量少但是又能满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需求的植物种类。同时植物也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水量多的储水植物布置在低洼处,耐旱耐热的植物布置在向阳处,对植物进行组团划分。针对植物的选择有以下措施。

(1) 最有效的策略是减少草坪景观。草坪只在任何地面覆盖物都不能取代的时候使用。

(2) 保留场地现有的植物,选择适宜栽植的乡土树种,避免入侵性植物或是耗水耗养的植物。

(3) 选择耐旱、耐热、储水或生长缓慢的节水植物,例如,小叶栎、枫香、石楠、合欢、紫藤、龙舌兰、南天竹、蕨类和景天科植物等。

(4)增加植物的群落多样性,达到保水效果。乔木树冠具有截留雨水和蒸腾作用,灌木可以保湿,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地被植物可减少地表径流,枯枝落叶等覆盖物可吸收水分。

(5)选择可净化水体的植物,庭院中的水景观多为人工建造,没有活水来源。可净化水体的植物不仅为水生或湿生植物,还有陆生植物。

(6)保持植物配置的合理美观。营造出春迎香、夏观花、秋品果、冬傲霜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7)适当选择生产性作物。在庭院中种植一些可食的植物,不仅可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可平添几分实践的乐趣。

(8) 植物要选择易栽植、易打理的种类,降低平日维护、修剪的经费。

(9) 增加立体绿化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更多的景观绿化,丰富景观的多样性。

墙面绿化:凡是有植物覆盖的墙面温度通常可降低2~7℃;同时,墙面覆盖后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提高10%~20%,墙面绿化对丰富景观层次、降低建筑表面温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5]。

屋顶绿化:尽可能降低自然水资源的流失,通常采用屋顶绿化,可减少景观中的不透水面积,通过透水材料使雨水利用再回收,顶层防水层上铺保水层、蓄排水层、过滤布及植物生长基质,不仅可以使植物生长良好,而且使雨水过滤后通过蓄水层中的管道排出。

棚架绿化:不仅可以遮阴避阳,同样还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所用材料譬如牵牛、茑萝花叶俱美;丝瓜、葫芦可做菜肴;葡萄、猕猴桃能够提供鲜美的水果;瓜蒌、金银花可以制成有用的药材。

3.4充分利用非常规水

目前我国庭院灌溉的水多来自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了居民用水和绿化用水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是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非常规水是指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源,它包括污水处理回用水、海水、微咸水、雨洪水等。

(1) 污水处理回收。将厕所、淋浴、洗澡、洗碗机、洗衣机和阴沟的污水都汇入庭院地下水泥水槽中。这个地下水槽有3层过滤层,可以过滤掉寄生虫、病毒和细菌。一个太阳能的紫外线净化系统,使得那些被处理过的水在被重新利用之前,已经没有了细菌和病毒的痕迹。

(2) 雨水回收利用。将落在屋面上的雨水都收集起来,通过过滤池进入庭院地下的储水罐,然后利用水泵抽出,可再次利用。收集雨水的最大的担心,是像落叶、鸟的排泄物之类的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因此,需要特殊的过滤系统。

(3)海水淡化利用。靠海边的城市可将海水淡化,转化为生活、工业用水。但是海水淡化成本表面上远高于自来水,海水淡化技术多用于提供工业用的高纯水。所以,海水回收在庭院中比较少见[6]。

3.5硬质景观的节水措施

(1)庭院中的人工水池水源多是居民用水,并没有自然水源补给,既不能自然更换,又浪费了水资源,如果维护不合理反而污染了自然环境。庭院中的水景面积不大,但同样可以营造亲水空间,比如,狭长的镜面池、低流速的小瀑布。

(2)改水泥步道为木质或石质的汀步,减少了步道的面积,增添了庭院的趣味性,又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3)在停放机动车的地方或是车库前方的机动车道改水泥路面为透水格嵌草。

在硬质景观材料方面有以下改良措施。

(1)尽可能少用水泥、塑料、金属等材料、多用木材、青石板、卵石等贴近自然的材料。同时废弃玉米杆、荆条、柳条等材料也可运用到景观的设计中[7]。

(2)利用生态透水材料进行景观设计,如瓷质或陶质生态透水砖、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等。

(3)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的木质材料将会被深度碳化木、防腐木所取代。凝石将替代水泥,凝石大多采用工业废料,成本要远低于传统水泥。木塑由锯末、秸秆及灌木枝条等进行塑化后制成,属于环保型、节约型新材料[8],兼具塑料和木材两者的优良性能。

(4) 铺设生态的地表覆盖。地表覆盖要贴近自然,避免人工材料的运用。通常用庭院中的碎树枝、碎树叶、果壳、稻草等可降解的材料。

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杨晓帆: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发展与运用园林与景观

3.6运用高效的灌溉系统

目前大多以人工浇灌为主,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庭院虽然面积有限,但也应提倡节水灌溉,逐渐走向生态型景观。

节水灌溉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减少地面径流与灌溉水渗漏损失,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滴灌可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9]。

4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益处

节水型景观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节约——通过景观自身调节,更少依赖外界补水,在有限的资源和低成本的维护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为回收——通过灌溉技术、废水过滤技术及雨水回收技术来补给景观用水和生活用水,保证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在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节约了经费开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庭院景观的发展也日渐成熟,现在庭院景观已不是停留在种植绿化的基础上,而成为一个展现品质和喜好的自然空间。设计结合自然,资源的节约同样可以在这面积有限、足不出户的庭院中实现。如今节能理念深入各个行业,节能型的景观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节水型景观在我国的庭院市场有着长远的发展前途。

庭院节水型景观帮助节约了家庭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使之走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如果每家每户的庭院都采用如此生态环保的景观设计方案,那么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节水型景观的益处:①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②改善庭院小气候,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③减少个人用水费用,降低庭院管理维护费用;④可调动使用的水资源增多;⑤增加庭院中的绿化面积。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克哈格. 设计遵从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骁毅.最新私家庭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陈自新,李玉和,杨遂.城市地下环境对植物生存条件的影响[J]. 中国园林,1987(4):23~25.

[4]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J]. 中国园林,1995(3):127~131.

[5]李映彤.小庭院绿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森海.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9(3):68~72.

[7]刘文. 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第2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一)原生的环境问题,即由于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譬如一场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和海啸的出现,会直接改变一个区域的自然面貌,造型地貌和摩崖石刻的崩塌,河水浑浊,湖泊淤塞,草木枯萎,动物迁移和灭绝等,如果人们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都会加剧这种变化。

(二)不注意保护文化遗产,造成对景物的破坏旅游区中的人文景物,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单位只从局部利益出发,并未意识到景物的文化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意义,破坏景点,霸占景点现象屡见不鲜。

(三)“三无”,“三乱”的建设,破坏了景物的整体美感所谓“三无”是指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是指乱分地,乱选址,乱建造。“三无”和“三乱”由于本身的无秩序性,使得景观原有的整体美感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的单位在旅游区内或者景区附近,无视规划要求,乱建高楼,降低山水和景物的高度,使得景观失去了它原有的和谐美。

(四)人们的旅游活动,如果一疏忽,本身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有

1.绿化植被被破坏。很多的旅游建筑,没有规划的大肆建筑,侵占了大片绿地,破坏了自然的景观。

2.水污染。据调查,国外游客对环境的污染比城市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多6.8倍,废气排放多8倍,生活垃圾多9.8倍;国内游客比城市居民排放生活污水多2倍,废气排放多2倍,生活垃圾多2.5倍,燥声和振动也成等比级数而增加,若不采取有效的排污手段,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3.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大量的游客的到来,使得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得嘈杂混乱,破坏了它们的饲养草和哺育环境,同时个别人为了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乱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也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了毁坏。

二、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针对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1.对风景名胜区实行ABC重点管理法。把风景区的核心部分划分成A区,在这类地方,不建大型生活建筑,只建少量观赏型建筑,尽量保持本景区原有的自然特色,突出它的自然美。在A区的地带划分为B区,在这一地带,除了建一些观赏性建筑外,还可以建小型的服务设施,以备旅游者所需,本区的建筑应采用园林建筑中的传统造园手法,如借景,对比,对景等,将B区建筑和A区景物和谐地融合到一起,而不是显得格格不入,很突兀和生硬。在B区地带,也是风景区的界线划分成C区,在这可以搞一些生活建筑,但是要保护好视野空间环境,确保景观的完整性。

2.建立风景防护地带。就是在风景区建立防护地带。在防护地带内,进行大面积绿化,不准兴办能造成污染的工厂和其他设施,控制农药的使用,居民点的建设也要规划好,以维护风景区内的生态平衡,保护景观原有的特色。譬如,武夷山风景区,就将精华的九曲溪景区上游地段划为保护地段,加以保护九曲溪。

3.在开发风景名胜区之前,作好全面规划,提出各种开发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克服“三无”,“三乱”建设。在风景区的建筑要少而精,既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又能和周围的景物协调的配合,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更好了。

4.加强对游人的教育和管理。在游人进入景区之前,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育。

5.对景区的垃圾和粪便要严格的管理。游客在景区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一些垃圾和粪便,对于此,景区一定要有足够的垃圾桶和厕所,同时要配备足够的清洁人员,以保护景区的环境。

6.要加强对水体旅游资源的保护。

7.要加强对地貌旅游资源的保护。

8.要加强对生物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一切有保存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尽可能的就地保护起来。

(二)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

1.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原貌的完整性。a.对于文物古迹的修缮,即使它已经班驳陆离,也要“修旧如故”,而不能“整旧如新”.b.对于古建筑,要保护它的视廓,控制现代建筑的高度,以突出古建筑。如果古建筑需要搬迁,要原样搬迁。c.仿古重修。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建筑,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消失了,但是后人们从古书或民间流传知道了它们的存在,为了满足人民文化生活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人们重建它们,这就要求一定要在不违备历史的前提下重建,“重现”古建筑物的风貌。

2.保护人文资源的环境和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的环境和生态对于它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第3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水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在当前社会审美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人员应当针对园内的水生态与景观整体的关系进行合理衡量,为后续的园林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的提升,为自身赢得更好的发展。

1水生态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分析

所谓水生态,主要是指环环境当中的水因子对各类生物的影响,以及各类生物对各种基础水条件的适应过程。一切有生命之物的起源都是水,所以生物体只有持续依靠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才能够长久稳定的生存,园林当中的植物亦然,环境中水的质(盐度)与量,是决定生物种类、分布、数量及构成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只有充分考虑到水生态环境要素,才能让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完善,让园内植物的成长更加健康。但是我国多数设计单位,显然都并未考虑到设计过程中的水生态要素,所以通常会使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也无法为园内植物打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会使园林工程的寿命及美观度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在开始设计环节之前,先考虑到园内的水生态因素,确保园内水文环境合理,充分应用水生态元素为园内植物打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才能让园林更加长久的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更加美妙的景色。但是由于设计人员普遍对水生态理念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水生态要素转变园内整体生态,所以许多园林的整体生态都多少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只有逐渐意识到水生态要素的重要性,注重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水生态要素转变园内整体生态,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更加完善,更加合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1]。

2水生态环境要素的应用

2.1选取园内植物

不同的植物对于水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这便是水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最主要的一项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在选取植物时,考虑到水生态要素,应当更加谨慎结合植物自身特点以及当地环境条件选择园内植物类型,才能够减轻后续工程建设及维护过程的负担,确保植物健康成长。例如在温热潮湿的热带季风气候下,土壤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高,应当着重选择喜温喜热且水分需求量大的植物。例如芭蕉、棕榈、金边橡皮树、龙血树等等。在东北地区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土壤雨季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低,空气干燥且随季节变化,所以应当选择抗性较强且对于水分要求不高的植物,例如松、杨、桦树等等,这类植物一段期间内脱离水分,也能够健康的生长。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对于环境的要求便也各不同相同,应当遵从植物对于园内水环境的需求,对园内所要种植的植物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让园内的植物生长更加茁壮,为园区打造更美的景观。这是针对一座园林进行设计最基础的原则,所以设计人员应当依据在设计开始之前的施工现场勘测数据,对园内水生态(包括空气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成分等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选择最为适宜的植物在院内栽种,才能为后续的园林建设提供更合理的依据,确保园内植物不会因当地环境水分不足或水分过多而产生病害或枯萎死亡。反之则很容易导致园内植物的大面积病害或枯死,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2]。

2.2排除园林植物有害因素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国内许多地区的空气与土壤环境都已经开始逐渐产生变化,各地工业机构的不断增加,使得各地空气及土壤中的有害成分都持续增加,进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在开始设计过程之前,对于园林施工现场环境的严格勘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园内水源成分的勘测是不可小视的,对于水源中养分含量、重金属成分含量等多项成分参数的调查结果,决定着园内的植物最终能否在栽种完成后顺利成活。例如水中盐分含量过高,会使植物根基产生脱水现象,所以如果在勘测环节中检测出园内水源含盐量过高,那么在设计环节则应当针对性加淡化措施,确保园内水源盐分恢复到正常数值,不影响植物的生存。水生态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存活,而针对水源的处理措施则决定着园内的水生态,所以必要根据详细数据进行严谨设计,得出更可靠的水源净化措施,才能确保园内植物存活,避免建设企业的利益遭受损失。

2.3合理设计园内水源

园林当中的水源包含了很多方面,可见包括的人工湖、池塘、小型瀑布等等,不可见的包括地下水源等。这些都是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严谨规划、细致设计的要素。因此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当更多结合园林整体环境,对园内的水源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例如针对地下送水管道进行设计规划时,应当确保管道埋设距离地上植物的根基有一个合理距离,对于管道的材质也应严格规定,选择刚度高,且不会对植物根基产生毒害的材质。在对园内人工湖、池塘或瀑布进行设计时,应当依照园林整体的风格来进行规划,并且要考虑到水生植物的生长需求,在设计方案中对水源成分进行严谨规划,确保水源中不含有对水生植物有害、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的成分。这些都会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景观质量以及植物的生长,所以都应严谨思考,细化设计,考虑到任何可能的影响,并且在设计方案当中将具体的处理措施完整体现出来,才能确保后续的建设及植物栽种过程更加顺利,促进园林质量提升,最大程度避免任何可能的隐患产生,这样会使最终的设计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在确保园林美观度的同时,保证园内水源供给的合理性[3]。

3结束语

景观工程设计,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绿化资源匮乏的社会背景下,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课题。而水生态环境要素,则是决定着园林整体景观美观度以及园内植物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对于水生态环境的分析与在设计方案当中的应用,是不可忽略的,设计人员只有更加注重借助前期勘测过程得出的园内水生态环境数据与设计环节的结合,以及水生态要素与设计审美的融合,才能确保园内水生态更加健康,保证植物健康成长,确保园内景观和谐。

作者:周倩 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刚,杜贵尚,陈旭,等.滨水生态湿地景观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3,(3):28-31.

第4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堤防;设计;河流景观;有机结合

1.我国城市城市防洪和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水患较多,城市防洪问题十分突出,城市防洪与景观规划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城市的防洪建设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整体改造结合不足,存在脱节现象;其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考虑防洪堤本身的工程、技术、防洪功能及节约投资的因素较多,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环境品质及景观因素要求的少;再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对该地区的城市历史、文物、古建筑、城市环境破坏较严重。

我国城市城市防洪和景观矛盾主要体现在城市堤防既要证防洪安全,又要注重城市景观。其主要原因归纳起来:首先,是政出多门,法与法之间有脱节现象。我们国家目前城市地区防洪的组织实施和投资建设的是各级水利部门,它有它的一套建设管理程序,如:防洪堤必须由省一级以上的水利专业设计院设计,招投标及质监也是由水利部的自成体系等。其次,是忽视了对城市地区物质与文化要素的全面认识。再次,旧城市改造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尽完善。

2.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融合

当今国内为了解决社会、经济、人口布局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协调的矛盾,或者要开发水电这种清洁能源,都离不开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历史和现实确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在以往工程水利的指导思想下,相对偏重水利等工程措施,导致大多数城市河道硬化、渠化严重,河道线形裁弯取直。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所以,在河道的规划层面就必须确立生态、景观、水利工程综合整治的理念。这与传统的以单一水利工程治理河道不同,而是在不排斥大坝、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融入生态与景观,将三者统筹起来考虑。这与国外“近自然河道整治”等不同,因此,国内河道的规划设计或改造不可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改造经验。需要在兼顾大量水利工程存在的基础上,考虑生态、景观的营建。

2.1河道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调控

用地问题是制约城市河道成为良好的景观区、城市休闲空间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现状河道的许多地方直接与城市道路、建筑等以直立墙护岸的形式相联接,已无任何的缓冲余地。但是,如前面所述,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带,尤其是建立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沿河两侧的绿地保护带至少要大于30m才能够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河岸植被在60米的宽度,则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同时,具备足够的空间改善河道的休闲景观,并提升城市的品位。

2.2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的建立

在中国快速和大面积的城市化进程中,不适当的土地利用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有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它们造成了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的大量丧失,最终加剧了城市的生态风险、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自然系统结构,创建良好连通的绿色生态廊道,用以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河道绿色廊道的完整性建立也是规划阶段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时必须统筹的一个关键问题。建立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包括河漫滩、泛洪区、物种栖息地、景观休闲用地等,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修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

2.2.1河流的沟通 把河流网络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系统,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流域的统一性。

2.2.2重要栖息地的连通与重建 栖息地是指鱼类或其他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场地。这一地段的重建和连续可使水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两栖动物、水禽和哺乳动物等都遵循规律连续分步,并形成丰富有序的食物链(网)。

2.3河道景观的功能区划及用地规划

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的景观的品位,整合土地资源,在规划阶段必须解决河道的景观功能区划,以及对每段区划的主题定位。

2.3.1区划的前提 在区划时,须参照城市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对河道所划分的水功能。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在水功能一级区划定的开发利用区中划分,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在保护区、饮用水源区是严禁任何的人为活动,包括景观休闲、游憩、水上运动等,因此,在功能区划上一般划定为生态水源涵养区或水源核心保护区。

2.3.2功能结构区划 根据河道每一段所处的位置、周边的环境等,在功能区划上应以河道水环境保护为前提,从河道现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角度出发,经过综合分析,将整个规划范围内的河道于其性质、功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般来说,位于城市内的河段,其功能定位为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整治与景观改造,满足市民的亲水、休闲、娱乐需求,规划以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

(1)河道景观由于自然及人工的原因分布在城市、村镇、产业园区、郊野等不同的地域,每一地域的河道景观其规划目标、宗旨、布局不尽相同。规划设计首先得解决其规划定位及问题;(2)对于郊野自然河道的改造,基本定位在河道的防洪功能和自然生态恢复整治上;(3)对于河道流经特殊的地域或该区域有特殊的产业或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为特殊,则需统筹考虑该区域区位、产业结构、用地类型等因素。

2.4河道休闲旅游规划

2.4.1水利风景区的提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内外以水为依托的休闲旅游景区的建设极具发展前景。在对河道进行整体规划时,应充分论证河道作为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如河道及周边的区位条件、自然及人文资源特色、客源市场情况等。而水利部引导下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则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作为旅游资源。

2.4.2景区建设与水利设施及生态的统筹 水利风景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其本身也因所依托的设施不同,而导致资源特色及分布形态不同,可有多种开发方式。因此,作为景区的河道规划则应对其旅游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定位。另外,水利风景区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度假区类似,都是主要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主。但是,水利风景区不同于一般景区的特点既是必须首先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转、发挥效能。以及河道生态的涵养及修复,故在规划和管理上,水利旅游区都有其特殊性。

第5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综述了近年来水生花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生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出适合在北方推广种植的水生花卉品种:荷花、睡莲、雪白睡莲等。这些水生花卉在园林观赏、净化水体及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生花卉;北方;园林水体

Abstract

Summarized the recent years aquatic flowers and plants application aspect research progress, elaborated the aquatic flowers and plants development us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ing suitable promote the planter in the north the aquatic flowers and plants variety, Lotus, Nymphaea tetragona angustata, Snow white nymphaea tetragona angustata and so on. These aquatic flowers and plants in botanical garden watching purify water body an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playing the vital role.

Key words: Aquatic flowers and plants;North;Botanical garden water body

中图分类号:X503.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景园频频出现于景点、小区。园林水景主要以水生植物、岸边植物、山石、建筑等作为构景要素[1]。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造景素材,不仅极大丰富了园林水体景观,还可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系统保护结合为一体,园林中水域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将向这方面发展。但目前尚没有建立水生植物的景观与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因此,如何在园林绿地系统中正确、科学地建立有关水生植物的景观分析与评价体系,是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1水生花卉的研究现状

1.1国外水生花卉的研究现状

国外水生花卉产品种类丰富[2]。已经形成了以睡莲、荷花为主体,挺水、浮水、浮叶、沉水各类植物平衡发展,并以此带动水景园的建设,形成完善的水景园建设体系。睡莲品种尤其丰富,育种工作于15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现今品种据国际睡莲、水景园协会2001年出版的《睡莲品种名录》记载已达上千个,其中在市场上广泛流行的有300多个。

1.2国内水生花卉的研究现状

与国外水生花卉发展状况相比之下,国内荷花、睡莲的研究没有国外的成熟[3]。如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价格不适中;协会组织不健全;信息来源慢;荷花品种较乱,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缺点。但近年国内荷花、睡莲发展较快,比如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与航天部门共同进行的航天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东成功培育出了冬荷;荷花专家王其超夫妇在云南普者黑风景区意外地发现了紫边野生荷花,他们怀疑是五六十年前淹没后又复出的古书中曾描述的紫边“小洒锦”,他们带回武汉扩繁,使这一古老品种失而复得;青岛荷花专家黄国振先后育出20多个耐寒睡莲品种和10多个热带品种[4];北京水天园艺场也培育了20多个耐寒品种,其中有的已在北京植物园栽植展出,南京丁跃生生产的荷花己销往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国外的很多经验都值得国内借鉴,东西融通,才会育出更多的精品,所以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取长补短。

2北方水生花卉的研究现状

2.1水生花卉资源的调查研究

我国利用水生花卉的历史十分悠久,并逐步积累了不少识别水生花卉的经验。但遗憾的是,我国迄今尚无一本《中国水生植物志》,仅有的几本图谱,如北京市水保总站编著的《北京地区水生植物资料汇编》、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水生微管束植物图谱》、颜素珠编著的《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等,则记载不全。中国究竟有多少种水生植物,至今还是个谜。因而没有关于北方水生花卉资源的调查研究。因此,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整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可以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水生植物资源更是有待进一步整理。

2.2优良品种的开发性研究

我国北方各种水体星罗棋布,水生花卉种类丰富,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如何将这些水生花卉进行筛选,进而加以利用,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过去10余年,许多学者对水生植物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主要局限于植物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现状的研究,有关优良品种的培育、改良、驯化及生产方面的开发性研究不足[5]。我国学者于丹等提出将控制野生水生花卉优良性状的基因转移到普通的植物上,生产出抗逆性强、经济性状好的优良植株[6]。通过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等手段来增加幼苗的数量,提高分株、分根的成活率。并将一些优良的品种在温带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水生花卉的综合开发。

2.3野生水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及其保护性开发利用

在园林应用中,除传统的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外,还有许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水生植物因缺乏足够的种源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植物资源的利用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7]。随着乡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的开发性研究也有待加强。引种野生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成本低廉、引种成活率高、繁殖能力极强等优点。所以,目前首先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野生水生植物生态、选种育种、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与调查,选择适合当地景观和治污需要的植物品种,开展在园林绿化和水生生境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3适宜北方种植的主要水生花卉的特征

我国学者韩全喜等[8]在调查黑龙江野生睡莲资源时发现属于睡莲属中的雪白睡莲、睡莲、香睡莲,适合生长在北方特殊的环境下。调查中发现野生的雪白睡莲、睡莲、香睡莲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它们都生长在沼泽的浅水中,抗寒性很强,冬季能在冻土层内越冬。睡莲是花、叶俱美的水生观赏花卉。大江南北的公园、风景区多有栽培。也可缸植于建筑物前,阳台上,均受欢迎。黑龙江的雪白睡莲土生土长,耐寒性极强,为广泛栽培提供十分有利条件。目前在黑龙江的萝北县、汤原县、佳木斯市、桦川县、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县、宝清县、友谊县、桦南县、饶河县、虎林县、密山市、海林市、社丹江市、尚志市、延寿县、方正县、依兰县、通河县等都有分布。

调查中发现黑龙江野生睡莲适宜生长在北方地区,主要有香睡莲:花上午开放,午后闭合,浮水。单朵花期3~4d,群体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花杯状,粉白色,浓香。叶圆形或长圆形,革质全缘,叶表绿色,叶背紫红色。地下茎横走,少分支。适宜水深45~90cm;睡莲:根茎直立不分枝。叶较小,卵形、背面紫红色。花也小,白色,花期6~9月,午后开放。耐寒性极强,为培育耐寒品种的重要亲本[9];雪白睡莲: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直立。叶长圆形,全缘。花果期6~8月;荷花: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据用途不同而分藕莲、子莲和花莲三个系统,前两者以食用为目的,园林造景应用较少,本文不作多述,后者以观赏为目的,开花多,群体花期长,花型、花色丰富,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0]。

参考文献

[1]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4

[2]黄秋生,国外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J].中国农业信息,2004,(4)

[3]夏佩荣.试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花卉盆景,1994,(12)

[4]杨智.我国花卉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点滴[J].中国花卉盆景,1996,(8)

[5]飞,邓敏,易建春.水生花卉引种与应用[J].现代园林,2006

[6]于丹,种云霄,涂芒辉,等.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8,6(1):13-21

[7]王飞超,文剑平.水生观赏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6,(2):40-41

[8]韩全喜,刘秀华,韩素青,辛孝先.黑龙江省睡莲资源及利用[J] .北方园艺,2000,49

第6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生态理念;景观设计;内涵;原则;应用

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的几百年内,人类的物质文明已经达到了以前所有时代都无法达到的程度,人们几乎已经无所不能的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但是,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同时,常常又会为这种文明生活的代价所担忧。放眼周围,因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失衡现象比比皆是,极端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对这些现象,人们不得不关注事情发生的根源,关注长期这样发展下去的恶果。痛定思痛,人们的思路逐渐回归本位,生态理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理念之一,特别是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将生态理念融入景观设计中,设计出具有生态理念的现代景观,就成为景观设计师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

一.生态学的内涵

现代生态学主要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并对生态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进程、组成结构与功能、自我调控和平衡进行研究。这也就是说,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是整个生态系统,是将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都看成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一部分,通过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的综合体。但是,这种动态的平衡是建立在一定的压力之下的,如果外界的压力过于庞大,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压力,那么生态系统必将受到不懂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则会导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从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可以清晰的看到,生态系统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和能源宝藏,生态系统要想能够维持动态平衡稳定运行,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种资源,除了要高效利用再生资源外,还要有节制或者循环利用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景观设计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平衡的这一自然法则,在因势利导的基础上,运用所有能够利用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将景观设计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与共存。

二.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离开了植物,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植物景观设计。

在植物景观设计进程中,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生态效益,必须严格按照生态理念进行植物配置,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进行。为了遵循自然法则,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将乔木作为景观设计的主体,并且将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组成多层次的组合,在增加景观绿量的基础上达到生态效益的优化。在植物的选择上,重点选择本地的植物,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为了打造充满个性的乡土风味的绿色景观,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植物进行点缀。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阔叶乔木或者叶片相对较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景观的生态效能。在水源不足的地方,必须选择耐旱的植物,在构建独特景观的基础上节约水源。

三.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将绿色植物进行群落化配置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不单单是要提高景观的绿地率,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景观的叶面积指数,增加景观的绿量,从而大大提高景观的生态效能。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严格遵循生态理念,对植物采取生态位互补以及互惠互生的科学配置方法,进行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从而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物种丰富、系统稳定的生态系,促进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发展。为了避免因使用大量化学肥料引发的环境污染,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和固氮微生物存在共生关系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维持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2.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在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植物品种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优先选择本土植物。由于本土植物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在本土留下来的适应性最强的植物,这些植物与本地其他生物最容易形成具有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另外,外来植物品种的引入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然后再重新构建新的生态平衡,构建的过程不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本土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其次,使用本土物种,可以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本土植物,可以快速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绿色景观。同时,使用本土植物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土植物是本地生长的植物,无论是在种源上,还是在运输距离上,成活率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避免因长途运输以及较低的成活率引发的浪费现象。

3.创建绿色景观居住环境

创建绿色景观居住环境是人们身心健康的要求,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居住环境内度过的,居住环境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打造绿色景观居住环境时,处理按照上述内容进行设计外,还要针对交通量大、环境污染强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选择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强滞尘、降噪声的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粉尘以及噪声,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创造景色宜人的优雅人居环境。

四.小结

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优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生态理念应用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景观设计人员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生态理念的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景观。

参考文献:

[1] 李芳.生态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2009年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7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低碳 设计 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低碳园林景观概念的提出,起因是全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和传统石化能源的日趋短缺,人类自进人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各领域大量燃烧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石化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及环境事件在全球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能耗行业发展迅猛.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

一、低碳园林景观的概念与构成

1.低碳(Low―carbon),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的排放[1]。

1.1低碳景观的由来

低碳景观理念已逐渐继生态景观、乡土景观理念后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在中国,低碳园林景观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在如此的现实条件下,怎样能够在保证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维持其“低碳化”的本质,成为了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1.2低碳园林景观(Low Carb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以理解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增加景观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为基本特征的园林景观体系[3]。

2.低碳园林景观概念分类

2.1低碳概念的园林景观分类

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分为的减碳和固碳这两个方面对低碳环境进行营造。低碳是不仅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概念,也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不论在减碳或固碳环节,都需要同时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

2.2 园林景观中的减碳概念

其落脚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碳能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即低碳景观能量流的植入。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的碳源来自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因此减碳可以从其城市宏观战略上进行把控,同时在微观上对景观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改进。从规划战略方面,怀来的“零碳城”模式对低碳景观的营造具有启示意义,所谓零碳并非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碳源和碳汇可相互抵消的动态碳平衡。

2.3 园林景观中的固碳概念

固碳概念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主要体现于植物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不同品种的植物固碳的功能不同;同一品种的植物,被配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固碳能力也会不同。

二、以乌鲁木齐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低碳策略现状为例,提出问题所在及对低碳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营造提出新的思路的探索。

1.人工景观多,自然景观偏少

在近20年的乌鲁木齐区域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为宣扬政绩和排场,兴建的具有宏大气势的规则式景观大道和城市广场等。这种行为只重视了景观的形式与外观, 却忽略了景观的生态物种多样与伴生型的等属性。在这些建设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的高消耗无疑增大了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碳排放。同时,这种规则式的广场和大道中,植物的配置服从于形式的要求,或品种单一,或配置不符合园林景观的生态原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物的固碳功能。

在此大背景影响下的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的园林景观师,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追求 “风格化”、“现代化”,造成人工景观(如广场、小品等)或非自然式的植物配置的设计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实现。这样的园林景观无论是在减碳还是在固碳方面都无法达到低碳景观的要求。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适应这个当时很“时尚”的园林景观,并很快显现落后与陈旧,导致很多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二次翻新改造等重复性建设,从而又加大了碳排放。故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注意以上的问题,减少人工景观的盲目使用,多采用自然景观,保证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避免翻新改造,从而达到固碳减碳的生态园林景观目标。

2. 植物配置单一化

在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为了达到或满足业主的景观视觉观赏效果,往往忽视植物生态链共生伴生性群落的原则,在园区内设置树种过于单一,种植大片草坪,或孤植一株或几株大型乔木,视觉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但养护维护大面积草坪,需要人工机械,消耗石化能源进一步加大了碳排放,在这里我们以乌鲁木齐地区举例说明:草坪养护,一年中7个月属于草坪的养护期,以每周一次草坪修剪养护,一台8马力自走式割草机,一小时消耗1升汽油,产生2.25KG碳排放计算,一年草坪养护的直接碳排放量达到63KG ,园林绿化是实现低碳的主动性途径, 因为绿色植物具有碳汇的功能。通过园林绿化提高公共绿地的质量,科学布局绿地的分布和结构,使树木生长茁壮茂盛,促使绿地吸碳放氧的能力最大化。在园林植物在配置上,按照一般要求应注意的是:要满足功能的要求;要适地适树,根据不同的场所对植物的要求不同;要注重突出景观风格和特色;要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等

2014年7月16日乌鲁木齐市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内容中充分认识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建设目标,科学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落实低碳排放措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深入开展低碳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为城市低碳园林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植物品种的选择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以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固碳效益,营造出低碳园林绿地。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

3.1 经济原则

为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更遵循经济原则,应更多的运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较其它植物在适应性和抗性方面表现得更强,并且乡土植物资源丰富,选择面广,选择余地大。乡土植物的应用除本身的优势外,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是就近取材,所以在交通运输上会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有效地做到低碳要求的低能耗。并且乡土植物已适应了本地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植物本身的固碳能力。

3.2形成合理的群落

还要注意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的互补优势,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营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一是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的合理配置。根据相关的试验表明,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明显高于乔木树种,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同时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因此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增加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的配比,除了美化环境的功能外,也能增加绿地的固碳能力,体现低碳理念。二是幼龄树与老龄树的合理配置,合理有效的保护古树名木。从低碳的角度考虑,年龄较低的树种,其固碳能力要高于老龄树。

3.3 水景设计方面

水能使园林产生更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在低碳发展的今天,水体景观的营造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要更多注重其生态性,创造更适宜人类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水景设计在设计时要营造低碳理念,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渗透低碳理念。在地址的选择上,就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这样“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消耗。第二就是避免过分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第三就是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灯光等辅助设计效果的应用要注重对其的控制性,这样既可减少水的消耗也会降低能量的损耗。最后就是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不仅可以软化景观效果,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的程度。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中,设计师会更成熟地营造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

3.4 园林材料的选择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例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

3.5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技术及产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已崭露头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到的应用就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

3.6 园林景观建设中新技术的使用

第8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可持续设计;景观设计学

1 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研究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学科发展观的战略核心,是我们党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设计模式,是我们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社会中出现的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十分严峻,人与环境的关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景观学的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空间的建设,应该在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发挥重大的作用。然而,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着大量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建设,为了美化而美化的项目仍层出不穷,这类项目不但没有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而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面对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推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势在必行,因此对景观的可持续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通过对景观的可持续研究,丰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有效指导规划设计和决策,通过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恶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解决现有的问题,改善目前的人地关系,建立人地平衡。

2 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原则

2.1 减量

尽可能减少使用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景观设计中如果合理利用自然,如光、风、水等,可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绿地取代草坪,地带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使植物能自播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论其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2.2 再用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2.3 再生

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流动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3 如何进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3.1 保护和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

景观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能保持自然水土、调节局部气候以及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食物生产,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和教育场所等。所以,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进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需要保护和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或是多个生态系统的聚合,它的可持续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与否、人的干扰程度大小等。

3.2 合理应用景观材料

硬质景观材料如景观建筑和景观设施材料的选择上,尽管选用节约、可以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

软质景观如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尽量保护和应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造价低廉,且由于长期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和同步进化,更能适应环境并发挥生态功能,同时乡土树种的应用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方式。

3.3 重视设计管理

为了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必须与管理结合。景观规划中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复杂的环境问题,通常需要结合相应的景观管理手段来解决。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景观规划越来越重视将规划与管理结合。

3.4 重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很多城市把道路景观边沿处理的像盆景一样高出地平线,一到雨季天然降水顺着硬质地表流进下水道,无法起到自然灌溉的作用。对雨水的收集利用手法很多,涉及到地形的改造,屋顶与坡道对雨水的循环收集处理,过滤和净化系统等。

4 结论

第9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节能环保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策略与方向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引言

所谓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指的是在园林建设中注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它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 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 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尊重物种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目前我国在园林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照抄照搬,完全不顾及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环境条件,失去对城市本身特点的表达,使得最终的成果显得有些粗制滥造,不切时宜;有的则是盲目推崇古代园林的设计,失去了现代感,失去创新;内容过于贫乏简单,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生态设计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美国当代的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曾说过,“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是的,在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急切地想要脱离四周充满钢筋水泥,终日灰蒙蒙且嘈杂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需要一片真正属于他们的绿色空间,所以,生态设计原则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研究,草坪的投资成本是乔木的10倍,但是乔木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却是草坪的30倍;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位成年人呼吸用,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能吸收尘埃20-60t,再则树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且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形式与功能应当并重,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重视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能源的循环利用为首要原则,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在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自身特点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3.1.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修复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恢复,保持和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大规模地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服务和生态资源。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张、生态系统破坏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以及人类自身热爱自然与环境意识的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进行再投资、修复生态系统的行为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开展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工作是目前保护、修复生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索、实施收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费及风景名胜区设施维修费,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3.2.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生态规划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改善系统生态功能。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注意选用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还要使这种功能发挥到最大极限。比如:高大的乔木具有叶量大、初级生产力高的优点,在树种的选用时可多选用该类树种,通过光合作用,最大程度地吸收周围的CO2并产生O2;利用高绿篱,为处于交通干线附近的建筑发挥隔音降尘的作用;利用针叶树和桉树类树种分泌的抗生性物质杀菌净化空气;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中水及下水,并用生长速度较快的水生植物吸收、过滤处理后的悬浮物及营养离子等。

3.3.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绿色不代表生态,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具体的措施有:规划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生态结构,尽可能多地采用本地植物,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生物措施,比如生物护坡,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4.保持物种多样性,稳定系统。物种多样性指的是一定空间及时间内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反映了一定空间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当系统内物种越多样时,该系统就越复杂,生态平衡越稳定。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比如: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纯林;在城市休闲居住区,为提升园林景观层次,在不影响居民的前提下,还可引入动物,如:招引小鸟、家鱼野化等。

3.5.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生态规划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多地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努力做到节能环保。比如: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中,通过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就可以将枯枝落叶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营养离子再一次利用起来;尽量多地采用再生料制成的材料,如利用当地的拆迁房废物中的红砖,采用堆砌,打破,重组,阵列等方法,对其加以利用、改造,变废品为珍宝,打造出奇特的大地景观,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通过雨水回收系统,进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如:将回收的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广场上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广场水景用水。

以人为本,争创舒适环境。生态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又是自然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植物及物种所发挥的生态效应,为人类争创舒适环境。。

3.6园林绿化的低碳设计

低碳是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达到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低碳环保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基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更换能源的新工艺,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如省电、节油、种树、回收可重复利用或可循环利用的生活资料等。园林绿化建设是降低城市碳排放的最直接且无污染的方式,亦能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低碳环保是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 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

4.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已经到中国高层的高度关注。那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对风景园林行业而言,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主体包括风景园林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的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自身、社会及游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主动制定风景园林的行业法律法规,用行政权力促使风景园林行业落实我国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教育与引导社会和游客养成风景园林"绿色消费"的习惯。非政府组织的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除协助政府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积极推荐介绍风景园林行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风景园林自身除完成政府目标外还要加强自律,制定更高目标。社会及游客要自觉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

5.生态园林节能设计案例

深圳欢乐海岸是深圳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都市生态旅游综合项目,为了体现展示该项目的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的概念,太阳能发电系统是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设计中应用了太阳能光伏阵列、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及彩色太阳能园林布景。其中最有特色的深海抽水灌注系统,利用深圳湾的海面建设大型的海面太阳能发电系统,驱动水泵将深海中的海水抽灌到项目内湖,使内湖的水质始终保持洁净。

图一、彩色太阳能景观灯供电发电系统

图二、太阳能景观长廊

兔三海上“太阳岛”

6.结语

节能环保型园林是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多树、兼花、少草的种植模式,力求精益求精,注重个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力求做到低材高用,粗材精用,精材巧用,追求极致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实现低碳环保。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等.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崔功豪,等编著.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