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变更管理的案例精选(九篇)

变更管理的案例

第1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国家普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也被引进到公共管理学科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把实践知识更好的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案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技巧,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做出理论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案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有助于课堂的活跃性。

二、行政管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原则

(一)选择典型案例

在行政管理教学的案例选择上,应该注意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行政案例本身就是指那些国家或政府机关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关于行政管理的案例,一般这种案例都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记录下来的。这些案例一般是经过典型处理之后的,更加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这些典型案例能够准确地反映在一定的时期,国家政府机关的行政实践的缩影,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方便理解,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案例虽然不是整个行政实践的照搬,但是在进行行政管理教学中要尽量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在输入档案时,难免会加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某些方面不能完整的反映行政实践的真实情况。这些带有一定主观意识的案例进入行政管理教学之后,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这就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机关报纸等刊登的那些案例。这些报刊报道的那些地方行政管理实践的案例都经过认真的考察,有较高的可信度。案例选择上也可以选用网络上的一些热点事件,但是在整理资料时要根据那些政府网站或者官方网站的意见评论为主。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的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操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选择近期的案例

推进案例教学之后,得到了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很多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搞形式主义,忽略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选用的案例大都是一些过时的案例,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不大。这些时间较长的案例,容易给学生造成距离感,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当时的行政实践的意义,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讨论和学习上也容易产生问题。

(四)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选择的案例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进行变动。行政管理的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在进行行政管理的实践问题探索中,更应该加入那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针对性强的案例教育,可以让理论知识和实践高效的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效率会有大幅的提升。

三、实施案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转变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案例教学之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案例教育要求课堂上有更多的互动环节,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质疑和交流。这就将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操纵者,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针对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组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及时适应这些改变,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教学。

(二)模拟案例情形,趣味教学

案例教学中,教师针对选择的案例可以进行案件清醒地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案例的真实情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以事件参与者的心态分析讨论探讨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会更加客观,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在进行案件模拟时应该注意要忠于案件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案件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全面理解行政实践,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这种趣味教学的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行政管理教学的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三)建立教学案例资料库

案例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先进成果,国外的很多院校也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并且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案例教学资料库,并且每年都会进行整理和编辑,增加新的教学案例,保证资料库的案例的时代性。行政管理本身就需要了解一定的实际案例,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更应该建立起案例的资料库,既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案例,丰富知识。案例资料库建立之后,还应该进行阶段性的更新,保证资料库案例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让那些真实有代表性的案例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案例资料库的建立对行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2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本科 教学对象 管理学 案例教学

管理学课程则是向学生讲授从事现代管理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掌握、管理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增强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定特定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下模拟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连接,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其更多的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MBA教学所采用,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管理学的本科教学也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大量采用,但受传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MBA教育中发挥积极功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队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法学院将真实“案件”引入法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后,哈佛商学院开始将工商业管理方面的实例整理成管理案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将具体案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企业的真实情境为背景,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来分析企业状况,解决企业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出色教学效果使得这种方法被大量采用并迅速推广至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进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于MBA教学过程中。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1、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

“学”以致“用”,而“用”又能促进“学”的巩固与深入,“学”与“用”的紧密结合,能强化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教师的举例解释只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知识只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不是直观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缺乏真实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给定具体真实的管理情境之后即退出,学生成为主体,他既需要思考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又通过最终的结果来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对管理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管理学”课程不仅讲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者”,通过提问与解答实现知识的传授,这一过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而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他必须开始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案例教学的持续开展,学生的参与性由被动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并增强。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呈现表达出来,从而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品质。

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其主动性得以锻炼,而依据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主动性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这就使得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生向成熟的“社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学生需要依据小组内的分工开展工作,有助于学生发觉自身的特长与潜能,锻炼了学生的自信与勇气。

三、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开展,案例教学法被引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听”的师生课堂形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管理学案例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讲-听”的师生单向沟通模式,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渠道互动沟通模式,但在很多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依然是绝对的主体,只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工具,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有效互动,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第3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就是尝试寻找这种联系的一种方法[1]。它秉承了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抽象出某些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结论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2]。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3]。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成教生和硕士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睛,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强调全员的参与,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案例教学应在学习型团队中进行,课下将教学班级划分为5~7个人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表明观点;课堂讨论时以学生作为发言主角,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争辩,教师则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通过脑力激荡共同感悟管理真谛;课后学生撰写案例分析体会,组长对每个组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与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密切相关,最为主要的即是支撑案例教学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以及完善的适合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

第4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使得本科管理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被大量采用,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有效互动、缺乏恰当案例甚至是缺乏充分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案例教学开展者和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两方面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只有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创新制度,科学开展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才能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其积极的教学效果。//html/zongjie/

管理学课程则是向学生讲授从事现代管理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掌握、管理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增强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定特定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下模拟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连接,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其更多的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mba教学所采用,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管理学的本科教学也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大量采用,但受传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mba教育中发挥积极功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ixianghuibao/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队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法学院将真实“案件”引入法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后,哈佛商学院开始将工商业管理方面的实例整理成管理案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将具体案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企业的真实情境为背景,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来分析企业状况,解决企业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出色教学效果使得这种方法被大量采用并迅速推广至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进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于mba教学过程中。/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

“学”以致“用”,而“用”又能促进“学”的巩固与深入,“学”与“用”的紧密结合,能强化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教师的举例解释只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知识只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不是直观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缺乏真实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给定具体真实的管理情境之后即退出,学生成为主体,他既需要思考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又通过最终的结果来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对管理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sixianghuibao/

“管理学”课程不仅讲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者”,通过提问与解答实现知识的传授,这一过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而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他必须开始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案例教学的持续开展,学生的参与性由被动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并增强。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呈现表达出来,从而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品质。/

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其主动性得以锻炼,而依据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主动性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这就使得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生向成熟的“社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学生需要依据小组内的分工开展工作,有助于学生发觉自身的特长与潜能,锻炼了学生的自信与勇气。/

三、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开展,案例教学法被引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听”的师生课堂形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管理学案例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讲-听”的师生单向沟通模式,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渠道互动沟通模式,但在很多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依然是绝对的主体,只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工具,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有效互动,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zuowen/

2、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恰当素材 作文 /zuowen/

达到理想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不仅要求给定具体案例,更要求学生能够进入案例情境中,以案例中的角色展开相关分析,这就表明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才是恰当的案例,才能导致有效的教学结果。但在当前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案例素材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成型的国外教学案例和国内着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这两种案例尽管具体明确,但却存在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缺陷——与mba学员的经验背景不同,作为尚未进入社会的本科学生,其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很难清楚理解案例背景,游离于案例之外的学生在展开相应决策时要么凭空想象,要么敷衍了事,缺乏恰当的案例成为制约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

3、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充分开展

实现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充分开展,而案例教学的充分开展,需要学生在了解案例情境的基础上,充分查阅相关资料与知识,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案例反映的问题展开相关决策,其后在课堂上各小组陈述各自观点并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加以点评总结的完整过程。但在大部分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通常都被作为某一次的课堂任务在教室中加以完成,团队成员间、团队间既缺乏充分资料的收集更缺乏有效的讨论与辩论,“搭便车”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严重影响了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html/zongjie/

(二)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案例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却在本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上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教学参与者的原因,更包括现行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案例教学参与者原因 作文 /zuowen/

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和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会深刻影响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导致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首先,案例教学参与者的认知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方面存在认识偏差。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方法等同于举例讲授法,而实际上两者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举例讲授法强调运用列举实例的方法来向学生阐释知识,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这种讲授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显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强调学生主体,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其更多的是案例的阐述者、相关知识的咨询者以及必要的纪律维护者。两种方式的认知混淆使得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中不能明晰自身定位,从而影响教学互动性;学生方面,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的教学大多开设于学生的第一、二学年,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尚未从高中学习情境中转换出来,被动学习倾向明显,这就使得其很难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这种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其课堂参与度,造成案例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

第5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在全新的教学中完全的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化以及乏味化的教学的特征,而现有的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真实的情景、动态的模拟以及生动形象的展示等特点。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有利影响。(二)案例教学法更加的注重优化性。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用一种特殊化的方式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化的课堂;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特工了多元化的教学展示方式,进而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三)案例法可以对情境进行一定的模拟,增强了教学实践的环节。现代旅游行业不仅仅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者要求要有一定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案例法教学则通过对情景进行一定的模拟,更好的实现了对学生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加强。

二、旅游管理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第一,旅游管理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旅游专业特点的一个需要。我们知道现阶段的旅游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上的毕业生的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上的一个需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案例法的教学在采用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践完整性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各项技能。第二,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案例教学法在主要注重的是一种互动性的实践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三,案例法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之后,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一)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数量缺乏,选取不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案例的数量相互有限,但是现代是经济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原有的旅游案例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的要求,不能真正的满足旅游行业对具备分析和有着一定的处理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人才的培养。(二)案例教学的案例教材与实际的教学不配套,其案例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要求。(三)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更新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总而言之,目前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仍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对现有的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更应该深层次的进行选取,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其教学的目的。

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效果的措施

第6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影视案例教学法作为书面案例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具有直观生动、趣味性强、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刺激等诸多优点。将其运用于管理学教学中时,教师应关注影视案例的选择与剪辑、影视案例的课堂使用与评估以及影视案例与书面案例的联合使用等方面的实施策略问题。

关键词 :管理学教学;影视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影视素材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23

收稿日期:2014-11-28

0 引言

早在苏格拉底时期就有了案例教学法的雏形,现代案例教学法首先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之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教育学等领域。

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而鲜活、将单向的信息灌输变为多向的交流与沟通,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懈怠和思维停顿的状况。

但在经过了几年的《管理学》实际教学之后,笔者发现在运用传统的书面案例进行教学时存在诸多不足:阅读和理解案例比较费时;对于存在阅读或理解障碍的学生无法使用;案例的情景性不强,内容不直观,缺乏趣味性……。

为了克服书面案例的不足, 笔者尝试使用影视案例来进行辅助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教学摸索和检验,效果良好。与书面案例相比,影视案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影视作品案例内容直观、生动、趣味性强。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书面案例的描述一般采用文字方式描述,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发生的问题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形式呆板,不直观,趣味性差。而视频案例特别是选用影视作品的影视案例,将故事转换为可视听的文字、图形和图像,学生对案例故事的了解可以通过观看、听及身临其境的感觉来感受故事,生动直观、趣味性强,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2)影视案例能更有效地反映案例所聚焦的管理问题及其环境。通过演员的表演、故事情节的安排,可以有效地表现出案例的故事情景,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3)影视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特定教学情境下对学生的全方位刺激。在影视教学法中,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是集想、听、看、评于一体的综合刺激过程,有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因此,将影视案例教学法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来加以研究和推广对于管理学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对影视教学法展开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教学法的作用与意义。焦慧慧认为影视教学法以鲜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实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夏红认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发挥和挖掘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潜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

(2)影视案例教学的功能与教学策略。罗光华认为影视案例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余国新探讨了影视作品案例的特点及作用, 提出了案例教学中的关注点。

(3)影视教学法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风华对影视教学法在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尧国靖研究了影视教学法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游春梅对影视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邓烈研究了影视教学法在国际法教学中的运用。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影视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兴起与发展阶段,研究影视教学法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还相对不成熟。其中,对影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则极少,对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更少了。但目前,国内对影视教学法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已日益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

因此,开展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不仅符合目前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必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管理学在案例教学方面的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2 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影视案例的选择与剪辑

教师应在完成整体教案的基础之上,根据所授知识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来选择合适的影视案例,以确保所选用的影视案例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且与其它教学内容能实现自然和谐的过渡与衔接。

在此略举几例,在讲解管理者与管理的职能时,我们可以选择以海尔集团为原型的电影《首席执行官》作为案例,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加深学生对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分类及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知;在介绍管理理论的演进时,可以选择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的前20分钟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形象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早期实行阶段的利与弊;在讲解决策的信息原则时,可以节选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刘邦决定入蜀的片段作为案例;在诠释领导的本质时,可以选择央视《对话》节目《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作为案例,让学生在学完相关理论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评析,加深对领导本质的认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感;在讲授情景领导理论时,可以节选《亮剑》中李云龙指导张大彪训练拼刺刀和李云龙与赵刚视察骑兵连的片段作为对比案例,根据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步评析和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加深对情景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除了确保所选择的影视案例应与所授知识点高度相关之外,在影视案例的节选与剪辑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与管理学知识点相关的情节。节选剪辑时,应以能充分展示相关管理情景、突出相关知识点为原则,剪去与知识点无关的内容以增强案例的针对性。

(2)注重影视案例的背景陈述。节选出来的影视案例应具有较完整的情景,能较好地诠释相关理论,或者能很好地展现现实的管理情境。

(3)影视案例的播放时长应适宜。未经剪辑的原始影视资料一般时间较长,短则50分钟左右,长则近2个小时,是不适合在课堂上直接播放的,否则教学活动就变成影视欣赏了。根据笔者的经验,影视案例的播放时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比较合适,短的案例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这样不管是使用一节课还是两节课来开展案例教学,师生双方的时间分配都比较好安排。

(4)兼顾趣味性。与同一个知识点相关的影视案例可能有很多,在满足上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更具趣味性的案例,以活跃课堂讨论的氛围。此外,影视案例是否符合现今的时代特性、是否容易被学生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2.2 影视案例的使用与评估

(1)影视案例分析的课前准备。对于一些点缀型的较小的影视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学生提前做准备。但对于那些较大的比较重要的影视案例,教师应该提前将案例讨论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各案例小组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观看并做好案例分析的准备工作。

(2)影视案例的展示与讨论。不论学生是否提前观看过影视案例,在正式的案例分析课上教师都应该完整地播放影视案例,以唤起学生对案例内容的记忆。教师在正式展示影视案例之前,还应该简要介绍所节选的影视案例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案例内容及其所反映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等播放工具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重复观看案例材料,以增强对案例细节的分析与理解。

影视案例分析的课堂讨论环节与书面案例分析基本相同,教师可以视情况采用小组发言、自由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3)影视案例分析的总结与评价。影视案例分析的总结与评价环节与书面案例分析也基本类似,只是教师在运用管理学知识点对案例细节进行评析时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案例的具体细节分析上,教师应该结合影视截图或情节回放一对一地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管理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对案例所展示的管理实践的体验感。

2.3 影视案例与书面案例的联合使用

目前,相比书面案例而言,可用于管理学教学的影视案例的数量还是相当稀缺的,主要依靠教师自己去收集和加工。而选取与制作影视案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具备一定的视频处理技术。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案例教学还得依靠传统的书面案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将影视案例与书面案例联合使用来展开教学。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避免过于频繁地使用影视案例,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上课就是去欣赏影视素材的感觉,进而失去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主导作用,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该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视案例教学与书面案例教学的优缺点、资源的可得性、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选择。

3 结语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是无法使学生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建立起有效链接的,这需要借助案例教学来解决。与传统的书面案例相比,影视案例具有丰富的叙事性和表达力,更具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刺激学生发挥右脑的功用。影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式学习方法,呈现的是一种快乐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影视案例教学,我们可以将大量文字信息转换成影像视觉信息,而相同条件下,人们通过影像视觉获得的信息量更大,印象更深刻,体验感也更强。

因此,对于管理学教学来讲,影视案例教学法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探讨与研究,而其应用前景也势必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余国新.浅谈管理学影视作品案例[J].科教文汇,2007(3)

2 罗光华.影视案例教学的功能与教学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2)

3 夏红.影视教学法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第7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1.1案例数量缺乏,选取不当

旅游教学案例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少量案例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教学需求,不能真正解决旅游行业对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的人才需求问题;旅游服务案例居多,占的比例较大,而管理案例相对较少,更多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案例亟待我们去收集和补充。而且案例选取不当也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的一个问题,它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使学生参与感降低。许多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盲目崇外,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采用国外案例,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旅游管理情况。但是,由于国外企业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区别,案例的实用性较差,学生缺乏对其相关背景的了解,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1.2案例教材不配套,深度和广度欠佳

在旅游管理教学实践中,与教科书配套的案例资料非常缺乏。目前出版的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书籍,内容大多集中于旅游接待与旅游营销等方面,较少涉及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发展动态等方面,反映中国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情况案例是少之又少。许多旅游管理案例教材缺乏分析步骤和指导性的结论,一些旅游管理案例教材甚至连背景资料、思考题都没有,只是简单的事实描述。所以,与旅游管理教科书配套的案例选编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

1.3案例更新不及时,跟不上时代变化

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由于我国进行案例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案例积累较为单薄,加之,原创性案例开发滞后,导致案例的匮乏和质量偏低。查阅现有的旅游管理教材可以发现,以教材形式出现的旅游管理案例几乎没有更新,跟不上旅游企业变化的实际。有的案例发生于三、四年前或者更早,案例中反映的问题在相关当事企业中已经得到改进或解决,其中包含的教学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也相应降低。这些时间跨度长的案例,缺少时代特色,内容也陈旧过时,无法反映学科发展方向与趋势,也降低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2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措施

2.1重视案例的收集和编写,建立健全案例库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只有加强对案例的更新,才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想保障案例教学的有效进行,各高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例如通过生活实践、社会调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搜索,通过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进行全方位的案例收集和整理,确保案例的数量。应多选择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案例,典型而具有代表性,这样的案例具有感染力,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2.2丰富案例教学手段,从多渠道增加多媒体资源

首先,可以借助于旅游企业优势,搭建校企联系的桥梁,通过让企业人员走上讲台,走入课堂,参与到旅游案例教学中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应该从多渠道增加多媒体资源,注意采集图片、录音、录像等视听型资料,将采集到的资料制作幻灯片、动画片、录音带、录像带、视频文件等形式的视听型案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得到感性和理性的双方面的训练,能更有效地掌握课程知识,培养对旅游理论的运用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区别于从事课程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专职案例教师(培训师)队伍,并建立、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案例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责任感强、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知识比较丰富,或有直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晓学生心理规律的专家学者型教师,他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培训师,他的工作就是案例教学,他的大量时间在于与企业的接触和实践。所以,对于案例教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应区别于一般教师,考核重点不在于课时量的多少和科研论文的质与量。

2.4建立适合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制度

由于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所以案例讨论成为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上课与否以及课堂上的表现,占学习成绩的25%~50%,学生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案例教学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综合,迫使我们要建立适合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制度,注重平时、注重过程、注重个性。案例教学不仅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而且对旅游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8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任课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更生动形象地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特别适用于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代表的管理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协调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讨论、分析、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受到我国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工作经历的在校生,对书本上抽象的理论不能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案例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能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是一种启发式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靠背诵、机械记忆获取知识。案例教学法则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开放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独立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有理有据的答案,使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四)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前积累实践经验。案例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案例均来源于现实企业的管理实践,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撞击,并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足,让学生提前在校园里接触并尝试分析大量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第9篇:变更管理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分析行政现象,揭示行政规律,为改进政府工作、培养国家公务员、提高行政效率服务[1]。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修订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便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的行政学(二级学科)归入新增的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门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隶属关系转变为:管理学(11)—公共管理类(1103)—行政管理(110301)。这一变革不仅是行政管理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意味着该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即由传统的学术型或理论型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或实务型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但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学科的教学一直处于“粗放发展型”阶段,教学过程多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单项注入式”教学形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使得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一方面,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找不到就业单位,另一方面,许多基层单位、企业却找不到适用的行政管理人才。针对这一窘境,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案例纳入到教学中,有的学校甚至设置了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这一桥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但由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因此,及时科学地分析其问题所在,对于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一、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现实意义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对实践高度依赖性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学科教学要从实际问题出发,科学运用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解决。如果单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讲理论,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具体、形象、生动、有情节、吸引人,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引导他们“发问”、“思考”和“释疑”,促使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不仅代表了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一个适当的案例“以其实践性具体性和实证性的特点,沟通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生动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即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描述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情境,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身处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案例所处的内外环境,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方法。案例教学能较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创新性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为他们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资料表明,哈佛大学两年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生要接受800个案例的分析与训练,案例教学法培养了众多商界精英[3]。

最后,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源泉,行政管理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来源于实践。行政管理案例往往是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事例,透过案例可以发现行政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并能发现现有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拓展和创新。另外,行政管理案例具有实践性、具体性和实证性特点,采取案例教学能有效的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一般与个别、规律性与灵活性的脱节等的问题,使学生在洞悉和掌握一般行政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国内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的“三多三少”直接影响实际效果。[4]所谓“三多三少”,是指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教学中所用案例的很大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甚至20世纪80年代所撰写的,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起步较晚,主要通过引入西方国家的成型案例来弥补本土案例的空缺。由于中西方制度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引入的案例大多脱离国内实际,适用性较差、针对性不强,有些案例甚至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

二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普遍较弱。案例教学中学生往往起着主角的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但国内高校长期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使许多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惰性,尤其是对问题讨论不愿主动参与,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羞于表达。

三是对案例教学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些授课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案例教学的科学内涵,认为案例教学就是课堂上举例子来说明和论证教材理论或观点,而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行政管理环境之中,对现实中典型行政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和讨论,从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不善于担当引导者角色,甚至还经常会不自觉地越俎代庖,担当“演说员”角色,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高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质量的路径

首先,转变观念、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许多高校教师已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担心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因而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学生则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由自己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科学分析的信心不足。推进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促使师生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转换,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案例教学中,教师仅是一个引导者,只需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引导和控制好课堂讨论方向,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讨论结束后对学生中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总结或完善案例的教学分析。案例总结要富有启发性,要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阅读、理解、消化案例内容),模拟案例情境,扮演案例中角色,积极参加讨论,结合所学理论设身处地解决案例中问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

其次,要精选案例,建设紧扣教学内容并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本土化案例库。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5]。选好案例是进行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探寻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式。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但案例选择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一要紧扣已经讲过的基本原理,其最大益处就是有助于学生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去分析案例,这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二要紧扣将要讲的基本原理,教师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导出将要讲的基本原理,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6]。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可以交叉使用。教师设计的案例答案要有伸缩性、可探讨性,让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此外,选择的案例应尽可能本土化并能反映时代特点。本土化案例大多贴近国内现实, 特别是那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还要反映时代特点,只有选择那些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案例,才能通过教学实践起到促使行政管理学科知识更新、理论深化的作用。

最后,应将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国内高校所采取的案例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师主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所长。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模式方法只是完成了知识的外化、强化过程,而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模式方法,则以知识的内化过程为重点。教师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模式方法是教学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转化,即将教师的知识向学生的知识转化;而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模式方法则为教学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将学生知识向能力提升的转化。师生互动则集前两模式之大成,该模式中师生相互配合,学生虽为主角,但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老师的铺设阶梯、因势利导、积极倾听并及时对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是学生对案例问题形成共识的重要基础。这一模式中师生互为促进,双方素质都得到实际的提高,充分体现案例教学中“教”与“学”良性循环和互动相长的规律。以上三种模式是互相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教学中如果将这三种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江超庸.行政管理学案例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0.

[2]崔宪宏.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J].太原大学学报,1999,(4:)64.

[3]吴湘玲.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2):148.

[4]麻宝斌,郝彦辉.转换教学思维,改善教学效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3):29-3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