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红色的传统教育精选(九篇)

红色的传统教育

第1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一、以红色教育为思想,创建兆麟品牌、追求优质教育

红色教育是指兆麟小学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为切入点,弘扬兆麟精神,以创建兆麟品牌、追求优质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想的总和。红色教育包括红色特质的德育体验策略、红色标识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红色内涵的课程及教学策略、红色精神的师生(家长)成长策略,四个策略的形成是多年来开展各项活动的集成,由原来的各自为政、互不相连,通过红色教育思想的贯穿形成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整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建兆麟品牌、追求优质教育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行为系统。

1.红色特质的德育体验策略。此项策略中含有两个设计:“红色兆麟形象创新行动”和“道德寻根工程”。“红色创新行动”即“五个一”活动:编一本红书《红色兆麟》,设立一个红色纪念日,建立一个红色基地——城郊乡革命屯(英雄母亲尚大嫂生活的地方,也是抗日联军根据地),提炼一种红色兆麟精神(崇尚一流、追求完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确定一个红色基调(红色底色)。“道德寻根工程”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另一种活动载体,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享受美文的同时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以达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功效,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当其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使学生受益终身。

2.红色标识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需要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我们设计实施了以红色为标识、以中华经典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

3.红色内涵的课程及教学策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飞夺泸定桥》、《军神》、《狼牙山五壮士》、《丰碑》、《囚歌》、《草地夜行》、《千里跃进大别山》等优秀作品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极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学生能受到英雄人物精神的感染和熏陶;《雷锋叔叔》、《摘掉石油落后的帽子》、《闪光的金子》等作品是现代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新时期仍然被发扬光大。王二小、雨来依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小英雄,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王进喜是学生敬仰的人生典范。这些英雄和人生楷模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一代人逊色。同时,我们开发了红色兆麟系列校本教材三本,第一本是以李兆麟将军及革命先列故事为内容的《红色兆麟》,第二本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红色文化为内容的《中国红》,第三本是以中国蒙学作品为内容的《经典选读》(1-6)。

4.红色精神的师生(家长)成长策略。此项策略内容丰富,是红色教育的主体,它从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家长成长三个层面实施,它包括关注学生成长的“小黄帽行动计划”、关注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和关注家长成长的“22341工程”。

二、以红色为特质,创建典雅、诚信、友爱、和谐的书香校园

一直以来,学校都以弘扬兆麟精神为引领,建设具有红色特质的学校文化,努力实现“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校园飘逸书香”的学校文化愿景。

1.推敲与红色文化相符合的“红色兆麟精神”,即崇尚一流、追求完美、着眼未来、敢为人先。这是几代兆麟人共同奋斗的结晶,它是兆麟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2.确定与红色文化相统一的红色标识。本着“校园物质文化是第二支教师队伍”的理念,我们高度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将改善办学条件置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修建围墙,墙面为红色大理石,栅栏为红色插片的PVC,墙头灯也是红色的;改造楼梯,楼体标语以红色为主,网络教研室电脑桌为红色;红色办公桌椅,稿纸为红色;学生社团名称也冠以红色(红色兆麟童声合唱团),红色兆麟广播站,校花为一品红……红色已经作为兆麟小学的一种颜色标识,深深地印在兆麟人心中。

3.形成与红色文化相一致的室内文化。一楼是李兆麟的英雄事迹图片展,下方印着李兆麟写的歌词;二楼是经典选读,《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等内容,下方印着相关的文字;三楼是中国传统“红”文化图片和红领章、红帽徽、红歌、红书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标识图片,“红”浮雕成为主题浮雕,传统的“红”和现代的“红”自如转换,一脉相承,形成历史与未来的独特链接,成为红色教育的主文化墙,窗台上是校花一品红,下方印着含有“红”字的古典诗词和红色的革命诗词,使学生感受红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肃然起敬。

第2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21-04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且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够彰显出其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忠诚度。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与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是契合的。因此,要将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寻找两者最佳结合点,共同发力,促进大学生党员参与政治忠诚教育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一、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必要性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过程中,是出于客观要求、现实要求和必然要求三者的统一。

(一)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逐渐动摇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导致他们政治立场不坚定,对党的事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需要凝聚包括大学生党员在内的广大青年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迅速,队伍日益壮大,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常态下,对他们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尤为重要。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适应了客观大环境发展的需要。通过红色资源,将它所蕴含的科学理想、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激活,有机地融入政治忠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提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素质。

(二)创新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现实要求

魍痴治忠诚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和单向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认知能力、心理状况和欣赏水平,使忠诚教育停留在讲传统、走形式、说教化的老办法上,抑制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红色资源与政治忠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政治忠诚教育创新的有效方式。政治忠诚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实现方式,就要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政治忠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红色资源为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提供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既丰富了政治忠诚教育的素材和形式,又为政治忠诚教育提供了多样的实践场所。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宣传和学习,采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政治忠诚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红色资源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财富,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红色资源本身蕴含着爱国为民情怀、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信仰、政治忠诚等精神内涵。红色资源的利用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摆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要发挥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就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彰显自身的时代价值。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有利于实现红色资源整合方式的转变。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红色资源在政治忠诚教育中发挥着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榜样激励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观意义重大。同时,随着红色资源与政治忠诚教育两者契合度越来越高,红色资源蕴含的价值和潜在价值将会进发出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困境

红色资源是维系和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崭新手段,对于提升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立足于具体的实际,要实现红色资源在高校政治忠诚教育过程中价值最大化,仍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红色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

红色资源是宝贵历史财富,凝结和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反映时代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内涵。我国红色资源总量多,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在社会中都发挥着自身的价值。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旅游价值,在利用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红色资源巨大的教育价值。红色资源的分散性使得其转换为教育资源来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红色资源自身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有潜隐性,深入挖掘、整合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前,政治忠诚教育在高校中发展滞缓,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红色资源开发度低,高校大学生党员对红色资源的认知度不足,使得红色资源在政治忠诚教育中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红色资源的应用方式不足

红色资源本身具备多样的存在形态,作为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载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红色资源在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应用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局限于灌输式的教学和走过过场式的参观实践中。大学生党员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组织生活过程中对红色资源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上。红色故事、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实践等往往只是以简单的方式引入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大学生党员红色实践主要是参观红色遗址、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红色实践限于形式,存在走过场、轻教育内容的倾向,导致大学生党员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未能领会红色资源的内在精神实质。在新媒体时代,红色资源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上应用和推广较少,相应平台搭建和后续利用和维护投入不足,使得红色资源在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应用缺乏内生动力。

三、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实现红色资源在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必须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责任使命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着力以红色资源来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忠诚观。

(一)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灵魂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红色资源是政治忠诚教育的载体,凝结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须借助红色资源的力量推进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挖掘并提炼反映革命先辈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崇高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奋斗、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素材,教育大学生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实现四者的统一;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多元文化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立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要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对红色资源的信仰和认同,并将理想信念升华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动,在实践中展现自身忠诚品格。

(二)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责任使命教育

高校开展政治忠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忠诚度。红色资源既是革命奋斗历程的见证者和优良结晶,又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要以其为依托,开展责任使命教育,共同构筑政治忠诚教育的基石。首先,要通过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上的洗礼,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党员要时刻牢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做到不忘初心,主动担当作为。其次,充分利用典型的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故事。通过讲解先进典型的红色故事,鼓励大学生党员在先进事迹的感染下,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思想上和行动上进一步升华。认真领悟红色资源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行动擦亮党员身份,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后,通过红色实践来孕育大学生党员的担当精神,强化大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定力,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忠诚、担当;引领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而奋斗。

(三)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党史国史教育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红色资源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传承下来的,蕴含着一段段历史,是党史国史的浓缩和精华。高校政治忠诚教育要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培育大学生党员的革命情操和爱国、爱党意识。首先,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红色资源承载着多样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故事,为大学生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特定的节日、特定的场合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党史国史内容的了解和认同。其次,高校要将红色资源融入渗透到党课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知R的灌输和革命情感的培育。同时,邀请革命先辈为大学生党员讲党课或进行专题讲座,通过革命先辈的现身说法增强党史国史教育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再者,举办红色资源系列展览,将党史国史通过红色资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多方面、全方位扩大党史国史教育的影响力,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的思想。

四、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途径

红色资源是实现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立足于红色资源的现状,深入开发整合,通过理论武装、文化传承、平台构建和红色实践来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度,促进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高校政治忠诚教育中。

(一)学习红色理论,做红色信仰的引领者

大学生党员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政治素养是实现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基础。一要引导大学生党员学习红色知识,用红色理论武装头脑。红色资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等知识,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红色资源有机地贯穿到相应知识点中,既达到育人的效果,又能增添思想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二要开展专题党课,有针对性地传授红色知识。红色资源不仅是开展党课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更是党课知识素材的来源。大学生党员在党课的洗礼下,在认知上对红色资源有更深层的了解,在精神上对红色资源多一份崇拜和敬畏之意。三是坚定红色信仰,为最高理想而奋斗。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党员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要从红色资源中领悟革命前辈们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不懈追求,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培育红色文化,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通过红色文化内化人心,孕育党员的政治忠诚,一是要积极培育红色文化。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来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编撰红色文化书籍,收集红色文物资料,聘请红色专家教授,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教育课程等来提升红色资源自身的影响力;二是将红色文化的开发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内在动力。树立正确的红色文化观,借鉴传统文化发展的经验,促进红色文化的形成。三是推进红色文化“三进”。高校应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开发、整合,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过程中,实现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多层次、多方面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三)搭建红色平台,做红色阵地的构筑者

高校政治忠诚教育既要秉承传统面对面的传授形式,又要结合大众化、多元化、快捷性、互动性的新媒体进行补充。大学生群体,包括大学生党员,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进行学习、交流越来越频繁。以红色资源为基础,通过新媒体来搭建红色平台,多形式和多渠道实现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势在必行。一要建立专题网站。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分版块、分类别展示和宣传政治忠诚教育相关主题的内容,加强对网站管理和维护,定期、及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党员通过专题网站学习和掌握政治忠诚教育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基础。二要建立微信、微博平台。随着“互联网+党建”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要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效果,必须借助微信、微博来增强政治忠诚教育的影响力。通过与大学生党员成为朋友或粉丝,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及时掌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动态性变化,对大学生党员给予正面激励和评价,引导他们强化对党的政治忠诚度。

第3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化; 德育工作; 民族精神

我校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就矗立在原校址中央,这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时任总书记的同志为学校题写现在的校名——“八一希望学校”。1999年,原全国政协蒋正华副委员长到校视察时高度评价学校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老区教育的明珠”。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 在校园基础建设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在校园基础建设上,学校非常注重彰显红色文化,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空间和校园空旷环境,积极打造 “红色文化”,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在学校教学楼醒目之处建有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向师生介绍红七军将士及其辉煌战绩。学校还为教学楼四个楼层创设丰富的主题文化:一楼为“爱我家乡”系列,廊道上挂有百色起义烈士陵园、清风楼、纪念馆等红军革命遗址,还有学生自己拍摄的百色城风光图,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红色家乡的情怀;二楼为“养成教育”系列,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三楼为“军事与科技”系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精神;四楼为“国学经典”系列,陶冶学生情操。每层楼道上还挂有学生自制的手工作品,真正做了“让每面墙壁皆红色,每处景观都育人”。

2 在办学理念确立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我校坚持弘扬百色老区革命传统,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教育思路,从办学理念、“三风”建设等方面构建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唱响红色旋律,我们从这里起航”, 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全面发展,追求成功”,学校精神是“弘扬传统、团结民主、求实创新、争创一流”,学校口号是“红色,让师生都闪亮”,校风是“民主和谐、拼搏创新”,教风是“博学乐教、启迪智慧”,学风是“勤学善思、活泼健美”,校训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特色,以此培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的一代新人。

3 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我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标志牌、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一块块别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级特色标志牌脱颖而出;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每一颗“星星”都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又成为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校还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组织举行了“民族精神代代传,誓做红七军好后代”主题活动暨“英雄中队”命名仪式。全校四十二个班级即四十二个中队,各中队根据本中队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民族英雄的名字给中队命名,如:“小平中队”、“张云逸中队”、“韦拔群中队”…… 各教室都张贴民族英雄的照片及事迹介绍,通过讲民族英雄故事,访问老红军、劳模等,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树立为振兴民族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4 在营造舆论氛围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专栏,每天广播时间30分钟,除了定期播放红色歌曲、红七军战斗故事及文稿外,还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5 在实践活动开展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红色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永恒的课题,找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德育教育渠道,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5.1 深入德育基地参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色起义纪念馆亲眼目睹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件件珍贵的遗物,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带领学生登上迎龙山顶,参观百色起义纪念碑,俯瞰百色新貌,参观农民住宅新区,直观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到百色水利枢纽、阳圩新村、华润小镇等地参观,感受家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

5.2 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集中向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和革命理想教育。学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5.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学校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红色教育,如语文课中,组织学生读本地的革命故事后写读后感,举行“红诗”擂台赛,让红色经典激起学生们的情感;思品课上,组织学生学习德育乡土教材,了解老区人民的英雄斗争史;体育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抓特务”“突破封锁线”等小游戏;美术课上,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写生。音乐教研组多年来一直把红色歌谣作为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精选了12首革命歌曲,教学生传唱,并把唱红歌纳入音乐课必考内容。

实践证明,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第4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①。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化、与时俱进、价值高等优势。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是与校园文化相对应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②。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红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红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具有教育的鲜明性。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同时,它还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红色文化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的兴起,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实现,它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

(三)红色文化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具有作用的生动性。唱红色歌曲,听红色故事,等等诸多内容,娱乐性强,都是师生喜闻乐见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07年,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红歌会”前十强到我校演唱,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校园里迅速掀起了一股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潮。学生在歌唱中缅怀革命先辈,激发革命斗志,受到生动教育。

(四)红色文化以群众参与和互动为基础,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红色文化教育的时空比较灵活,不仅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也可让广大师生到社会上的许多红色资源点接受教育。近年来,作为红色文化一部分的红色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增长的一大亮点,不仅是学校师生也包括很多群众,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小孩,纷纷到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红色旅游,在观光过程中,既得到休闲,又受到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五)红色文化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和范畴性等特点,它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既符合我国社会的文化价值主流取向,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地、独特的文化形式,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六)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感。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物质条件优越,对先辈的功绩比较淡忘。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反复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就是其中一种教育资源,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关联,无论是艰苦奋斗的传统,还是红色歌曲的演唱,实际上他们都是源于民族优秀文化,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它还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弥补了用传统说教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例如,曾广泛流传于革命根据地的《十送红军》《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八月挂花遍地开》等的红色歌谣,就是源于地方音乐素材,通过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歌舞形式,赋予它鲜明的深刻的历史内涵。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通过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解读红色文化,既加深了对革命传统的理解,又增进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使大学生更具体、更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爱国主义的情怀,增强民族责任心。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前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减弱,甚至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大学生出现。学校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例如,“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会革命先烈在战场上的纵横驰骋、英勇不屈,紧紧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的伟大情怀。通过到革命纪念地游览参观,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这一载体,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理想信念

国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渗透和颠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而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其思想易受影响和波动,甚或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可帮助大学生坚定其社会主义方向。红色文化本身是一种生动的理想信念教材。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之所以意志坚定地投身于伟大的革命实践,就在于他们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而这种理想和信念则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信任,他们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信念,他们把自己乃至亲人的生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国家与人民。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和感染,非常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理想信念③。

二、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分校区建设,校园后勤社会化等④,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在这一时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

(一)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逐渐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教育的载体“红色网站”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1998年,以“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励报国之志”为宗旨的全国第一家“红色网站”在清华大学诞生。至2004年7月的统计数字显示,加盟者达到了938家,其中高校“红色网站”381家。它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一支充满生机的新生力量⑤。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的重视程度加深之快。

(二)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中也存在诸多问题。1.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与重视力度有待提高。据对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的四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将近 70%的大学生对关于红色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等概念只听说过,但定义不是很清楚;有 20%的大学生是第一次听说红色教育;只有 10%多一点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内涵和事例比较了解⑥。由此可见,高校对大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2.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还需深挖,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很多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去红色资源地参观游览、看革命题材影片等较浅层面,没能深挖精神层面无形的红色教育资源。并且这种教育途径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早出晚归一整天,匆忙一瞥,短时间内很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不到较好效果。3.红色文化教育成本较高。高校组织学生到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地现场参观学习,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除了支付交通和组织成本外,还要支付参观成本,全国现在除了少数省份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参观外,绝大多数地方都实行收费制,这增加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成本。这样就限制了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规模和程度,不利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4.红色网站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形势发展需要,除了到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红色文化外,一些学校将红色资源引入网络,建设专门的“红色网站”,改进了思想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加强“红色网站”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网站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网站内容缺乏丰富性,形式缺乏生动性;网站管理不到位,更新不及时,管护不力;队伍不健全,投入不到位等,这都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克服⑦。

三、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的力度。高校可在系(院)、班级分别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指定相应的责任人,以保证红色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通过政治课堂、主题班会、广播、报纸、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形成红色文化教育的舆论氛围。

(二)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重要一项。通过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红色文化延伸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既可继承前辈所留下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同时又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创新大学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将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办法。1.利用网站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它是一种直接、高效的教育阵地,能够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大学生在无形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华东交通大学举行的“红色文化四进校园活动”中成立红色江西IT志愿者协会,建设“红土魂江西英烈网”,“铁军纵横新四军网上纪念馆”等,使红色文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2.组织各种特色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华东交通大学举办的红歌会,红色图书漂流活动、全省29万青年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永远的丰碑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图片展”、在烈士陵园举办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形式多样,富有创新意义和教育意义。

(四)完全免费开放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统筹解决好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免费参观问题,逐步向全社会完全免费开放。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既可以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以降低学校教育成本,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完善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规划。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校在推行这一文化时,应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实施计划的方案,并做好评估,进行量化的考核。同时,可由校领导、院领导负责实施该项文化建设,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合力,保障红色文化教育的稳步展开。

(六)继续推进红色网站的规划和建设。加强“红色网站”建设,积极主动占领网络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让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在校园网上唱响主旋律,利用网络对师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继续坚持推进红色网站的规划的建设策略,丰富网站内容,加强红色网站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网站管理和建设人才等;使红色网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七)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进行红色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高校中有一部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可结合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可对红色景点进行丈量和规划,对其进行保护;英语专业学生可对红色经典书籍进行翻译,将红色文化传播到国外去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了解,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我国的红色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有较大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红色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应把握好以下原则: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避免庸俗化;以满足师生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避免脱离实际的理论说教;以搭建广大师生易于互动平台为立足点,避免仅为少数人的参与和忙碌;注重挖掘精神层面的素养,克服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使广大师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受益和提高。

综上,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意义重大,这对当前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把握好原则,使红色文化教育这朵红花在大学校园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越开越盛。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②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 ,2,19.

③王国梁.利用先进的红色文化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6,19期,49.

④刘莉莉,崔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工会论坛,2007,(5)13,108.

⑤李振东,王姣艳.当前大学生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理论探讨,2007,10,53.

第5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网站 宣讲平台 网络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们表达意见、阐发思想、发表成果的渠道大大扩展,除了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又增加了网络这一新兴媒体。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网络及其信息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发展、思维方式等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红色网站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和手段,大大促进了传统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在传承文化、励志导行、引领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明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积极利用红色网站的这些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红色网站在教育民众、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宣传优势、教育价值和传播优势

现实经验表明,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仅依靠刚性手段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对民众进行深入的教育,使民众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宣传教育帮助民众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使其对当今的一些社会两难问题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红色网站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在教育民众、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其优势主要包括:红色文化的宣传优势,面向大众的传播优势,稳定的资金保障及传播内容丰富多元且相对集中的优势。

红色网站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题网站,可以帮助全民尤其是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在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上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实践证明,红色网站具有理顺人心,陶冶情操,提升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培养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红色网站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有潜力可挖。

t色网站在运行中遇到的瓶颈

一是公众对红色网站认可度较低,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任何事物,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方能排除发展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获得发展的助力。可目前公众对红色网站还抱有轻视和偏见,认为红色网站不过是应付差事的产物,没有多大价值和生命力,没有看到其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思想引导、凝聚人心及打造形象等多方面的巨大价值和持久生命力。

二是政府对红色网站作用的认识不足。部分红色网站主办单位的领导没有把红色网站作为社会维稳的重要载体来认识,把红色网站同其他网站一样对待。在办网站的理念、层次、技术等方面有很多“先天不足”。

三是红色网站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机制。红色网站个数不少,但五花八门,相关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普遍存在着“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特色不特”的问题。有的网站人员素质不高、技术不硬,有的网站更新速度太慢,有的设置过于简单,有的内容言辞空洞,有的就是“滥竽充数”。所以对红色网站有待设置“准入”条件,对于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应不予注册,已经注册了的应限期改正,不达标的应该予以取缔,要在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中贯彻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的目的和意图,将其作为红色网站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

加强红色网站建设,牢牢把控网络主动权

以红色网站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红色网站的建立,有效拓展了舆论调控的空间和渠道,其在宣传先进思想、引领校园文化、教育青年学生、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建设一批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主题网站,对于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牢牢把控网络的主动权,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红色网站建设更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因此,要在红色网站建设中着力加强党和政府的诚信建设和形象建设,使红色网站真正发挥对社会大众的引导作用。

将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作为红色网站的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中国的网络文化建设不能没有红色网站,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少不了红色网站,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更离不开红色网站。我们必须提高对红色网站效能的认识,将红色网站建设列入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大力支持、重点投入红色网站建设,并对红色网站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对红色网站建设做出详细规划,投入人力物力建设好红色教育网站,不断增强红色网站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红色网站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红色网站真正成为社会和谐的理论课堂。

红色网站的形式与内容要围绕为社会注入正能量而展开。红色网站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突出其社会功用。一是以主流价值观引领民众的价值取向。随着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民众对同一问题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红色网站只有在价值诉求上推动多元利益诉求的统一,发挥正能量,才能得到普通民众的理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积极交流红色网站的成功经验。应在网上开辟专栏开展主题讨论,以此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并组织广大网友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邀请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学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创业体会,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创业经历和动人事迹感召网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婚姻观等,在经验交流中发挥红色网站的积极作用。三是要促进红色网站建设与社会形势的与时俱进。在宏观上,要积极宣传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应尝试开发设计时代特色浓郁、感染力强的道德教育软件,将网络道德规范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红色网站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社会人生教育。

构建具有专业素质的红色网站管理团队。打铁先要自身硬,办好红色网站,使红色网站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地、发祥地,网络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战略地,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导航仪、方向盘,除了要具备专用的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外,必须要配备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术精良的网站管理队伍。要从党员中挑选懂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能手”,加强培训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建好红色网站,办好红色网站,维护好红色网站,发展好红色网站,吸引大批的青年网友关注红色网站,从而达到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引导、舆论调控和情绪疏导的目的。

(作者为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庞卫华、陈彦芳:《我国当前社会维稳机制的构建》,《法治与社会》,2011年第14期。

第6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1概念、数据和研究方法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红色文化蕴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适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阶层中开展教育,具有很高的价值。红色文化分为实物形态即外在显型部分和观念形态即内在深层部分,其中观念形态是红色文化的主体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运用红色文化蕴涵的革命英雄事迹和崇高人格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坚持真理的勇气,追求真理的意志和献身真理的精神;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可以教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们科学的人生观。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外在特征,可以对大学生形成视觉、听觉等触动。因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和外在特点,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种类型,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红色文化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利用,本研究调查主要是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的。2010年9月,本调查组在南昌市两个理工院校开展了“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状况调查”,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调查采取一次性设计,获取全部样本的严格随机抽样形式,所获得的数据、专业、性别等主要指标均与理工院校大学生总体状况接近,显示本次样本获取具有较高的信度。在问卷设计中,我们主要把红色文化具体化为: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旅游(纪念馆)、红色经典文化知识(书籍)四种形式。每一种形式的调查都包含有获得的途径,受访者如何看待等问题。所有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均由SPSS19.0简体中文版软件辅助完成。

2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总体状况

(1)多数大学生通过影视或参观等方式接触红色文化。从数据结果来分析,唱过红歌的学生285人,占总数的62%;看过红色影视的学生有392人,占总数的85.2%;至少去过一处纪念馆的学生有412人,占总数的89.6%;而看过红色经典名着的人最少,只有61人,占总数的13.3%。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接触红色文化的方式不一样,其中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最多的方式是参观纪念馆,其次分别是影视传播、红歌演唱,最后是经典红色名着的阅读。而在问到“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去纪念馆”的,学生回答“自己组织去的”147人,占35.1%;而回答“您从哪种途径看过红色影视”的,366个学生回答“通过电影院或电视”,占总数的79.6%;在“通过什么途径唱红歌?”的回答中,自己想唱的学生202人,占总数的43.9%,老师要求唱的81人,占17.6%;而在阅读红色文化经典名着的学生中,21.3%的学生是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去阅读的,主要通过课堂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可见,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主要以参观“纪念馆或革命遗址”和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为主,而通过“课堂学习”的最少。

(2)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精神需求”大于“娱乐需求”。当询问到“是什么吸引您唱红歌的?”较多的学生回答“歌曲的曲调优美,令人振奋”。问到“您认为所体验的红色旅游项目里,红色旅游应注重什么?”时,重视“旅游点的纪念意义或者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的人数达到390人,占总数的84.8%,而回答“红色旅游点的观光价值”仅6人,占1.3%。当问到“了解红色文化知识,您有什么收获?”回答“心灵受到了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和“增加了对党的感情和对先烈的崇敬”的一共有248人,占总数的53.9%。这表明,他们普遍认为,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传承革命教育非常重要”。

(3)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方式仍不太满意。在问到“您认为传统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书籍)不能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时,79人认为,“内容呆板无新意”,占总数的17.2%,回答“形式单一”有95人,占总人数的20.7%,回答“与日常生活关 联不大,缺乏亲身体验感受”的180人,占总数的39.1%。在效果上,“您觉得现在的人们对革命精神态度怎么样?”“不很看重”的321人,占总人数的69.8%,“完全不看重”的54人,占总人数的11.7%。但是,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回答“您觉得红色革命精神对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相关吗?”回答“有比较大的关系”的262人,占总人数的57%。

(4)大学生普遍反对红色文化过分商业化包装。大学生普遍对红色文化旅游活动表示欢迎,在选择“红色之旅”的动机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历史事件的吸引”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但是,当问到“当前,有一些人对红色经典进行商业化包装,您觉得商业化对红色经典的传承会带来哪些影响?”时,266人回答“红色经典在传承中脱离了现实”,占总数的57.8%;回答“您认为红色经典应该以何种方式传承下去?”时,有125人认为还是“传统地忠于原着传承”为好,占总数的27.2%,76人主张“娱乐性质的改编”,占总数的16.5%,但175人则主张自己“亲身体验感受”,占总数的38%。

3影响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情”和“意”的开发。红色资源蕴涵着大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资料,如果教学工具缺乏,没有多媒体,无法把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展示出来,则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没有情的感染和意的训练。没有情感,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内心自觉的行为,而根据青年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特征,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该主张从“知”方面教育学生、从“情”方面打动学生,从“意”方面锻炼学生[1]。红色资源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为实践体验式的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但这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要教育者的精心组织才能完成。

(2)偏重理论课程设置,忽视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由于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存在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的现象。实践课程比重较小,以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课的情况来看,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只占1周时间,而且缺乏稳定可靠的实践基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3)从思想动机方面看,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红色文化开发者三方都有强烈的当下取向。从接受教育的学生来看,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学业忙碌,很多高校学生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意义,人们更多地生活于当下或眼前,很少关注理想和信念,在为了明天的生活做准备的同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选择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娱乐变为了大学生共同的消费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一定意义上,娱乐的意义就是在于注重当下的感觉,凸显当前的价值。从传授教育的教师来看,传授知识,特别是传授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既方便,又安全。这不仅便于教学管理,也容易评价学生。如果组织学生去参加实践,面临资金方面的问题,也带来组织管理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采取课堂教学是教育者和高校领导者共同的心愿。从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来看,他们在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红色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意义。重视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作为特殊的红色文化资源,并不能单纯用商业眼光来进行开发,还应重视其教育下一代的价值。

4总结和建议

(1)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投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考虑到资金和安全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附近的红色资源,例如,南昌的高校可以利用“小平小道”、“烈士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等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还可以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

(2)充分利用高校红色网站资源。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门批准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作为高校研究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这就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搭建了比较坚实的学科平台。这些基地平台,为本校乃至全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提供了研究成果。他们设计了校本课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丰富和发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宝库[3]。

第7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其中必然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以一定社会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呈现的红色资源。海南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中耀眼且独特的华丽篇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海南人民坚持“孤岛作战”,最终实现“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历程,拥有深刻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意蕴。将海南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为树立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力量、升华人生境界提供精神动力。

一、海南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的德育素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海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时期,海南涌现了大批红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琼崖革命历史,形成了崇高的琼崖革命精神。这些都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真实的海南红色资源,它们以史实、事件、制度等历史物质遗存和精神财富等多样形式遍布海南全岛,数量众多且极具特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例如,位于海口的琼崖革命诞生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定安“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摇篮”“海南的井冈山”———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组建于琼海的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的象征、世界革命的典范”的“红色娘子军”,摧毁敌陆海空“立体防御”战例、堪称军事教科书的“渡海战役”,在中国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海南黎族人民自发奋起抵抗的“白沙起义”,为海南解放战争胜利提供战略保障、被誉为“海南的西柏坡”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每一个琼崖革命时期的故事,都生动真实地记录着海南人民百折不挠、历经艰辛的光荣革命史和斗争史,为大学生感悟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为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供了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德育素材,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筑实先进文化根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为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创造出来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承前启后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创新动力和精神支柱。海南红色资源不仅承载着琼岛人民在残酷恶劣斗争环境下始终坚守信念、坚韧不屈、奋起反抗的琼崖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还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红色文化的先进性。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红色资源是这一文化发展进程的精神支撑、理论向导和实践基石,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它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的形态、内容及传播途径,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继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升华人生境界奠定了优秀文化根基。(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思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紧贴时代气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焕发出新的活力,才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海南红色资源不仅承载着革命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它还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忠诚为民的根本宗旨。随着自贸港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海南红色资源在与时俱进的前进道路上被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贸港精神内核和物质外壳。那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是勇破难题、勇闯难关、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从革命事业的前无古人、敢为人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贸港创业的无先例可循、敢闯敢试,从为打破旧社会、解放全中国的无私奉献、英勇牺牲到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埋头苦干、奋勇向前,海南红色资源不断充实着鲜活的时代感,既直观逼真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独立富强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红色资源风雨同舟、团结协作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再次书写着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琼州大地上,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是常学常新的生动教材,每一处红色基地都是富有特色的实践体验,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海南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

(一)开设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红色资源是红色故事的源头,是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充分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全方位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渗透体系。首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政课要加强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通过海南红色故事讲道理,通过道理讲价值,通过价值讲认同,使思政理论教学既创新又牢牢守住价值引领初衷,发挥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如在《概论》课贯通红色革命理论与党的先进性理论、红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在《基础》课贯通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的教学内涵,贯通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与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一脉相承性与发展性,在《纲要》课把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相接轨和融通,在《原理》课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其次,开设专题讲座。海南红色资源丰富独特,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结合每学期课程教学特点和时代要求,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并纳入思政教学计划中,保证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红色资源熏陶,继承红色基因。再次,开发地方红色资源课程。各高校可统筹组织本地各科研单位专业研究团队共同开发红色教育校本教材和课程,使红色文化教育紧贴海南红色资源,结合时代并体现特色,符合大学生实际培养的需要,提升红色资源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学科和理论高度,使红色资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之义。(二)开辟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但以地方红色资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多以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为主,受众窄、成本高、形式单一,没有发挥出红色资源的生机与活力,难以收到思政教育实效。有鉴于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育生动教材,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每一处红色景点变成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创建科学高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红色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利用海南红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电视专题片等形成虚拟或仿真的教学体系,帮助大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开展鲜明特色的社会调研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红色景点考察调研,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了解红色文化;组织生动活泼的体验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或重走红色革命道路等活动,或邀请老红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等,让大学生从直观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更加认同红色文化。(三)开发红色资源校园文化活动。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产生的巨大作用,使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综合的多功能的载体,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导向功能。海南红色资源蕴涵着先进的政治理念、科学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毫无疑问应当抢占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旨归。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海南红色资源的鲜明特色,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大学校园的整体规划、环境布局、建筑设施、橱窗墙报等实物建设上,以此创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使红色文化氛围在校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成为师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力和推动力。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利用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利用重要纪念日举办红色论坛、红色演讲或红歌竞赛等活动,构造浓厚的红色精神氛围,以红色革命传统、琼崖革命精神、红色革命故事激励大学生。三是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在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学雷锋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四是校园红色网络文化建设。现在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信息环境要素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中,为大学生开辟红色经典影视、红色论坛、红色讲座、心理疏通、答疑解惑等多样化的网络栏目,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3.

[2]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4-57.

[3]范方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73-75.

第8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38-02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纪念地、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传统和道德,正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红色旅游以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形式,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一、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政治价值。红色旅游本身含有丰富的革命故事、红色印记、革命历史和事迹等内涵和精神,而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把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更易于学生接受和吸收。同时,开发红色旅游服务项目,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精神效益与物质效益相统一,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实践中耳濡目染,将理论化为实际,又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使红色旅游文化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资源。

2.教育价值。红色旅游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红色旅游文化中孕育的红色精神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重要力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成为弘扬和培育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和教育素材。红色旅游中诞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具有无限延伸的生命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3.文化价值。在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与生态景观、历史遗迹相融合,民族传承与民族文化由此形成,并成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红色旅游就是建立在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在红色旅游实践过程中,红色文化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体现,其牺牲忘我、奋斗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延续,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丰富了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1.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教育活动。旅游院校可以利用专业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比如利用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定位、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及导游服务等;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墓文化遗址等,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认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学生成立“红色旅游文化宣讲团”,到基层、社区、学校“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宣讲活动。

2.把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红色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作为课程建设中的组成部分,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范围。将革命故事、英烈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编入大学生党课,通过进课本、进课堂,为推荐红色旅游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校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专门成立一个红色文化网站,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同时大力支持党团支部的发展,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生主动将自身价值观同红色文化相结合,提高其自主学习性。

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利用每月的团日活釉诟魍胖Р靠展红色旅游景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建好一批红色班级”活动,利用专业特色开展红色旅游景点讲解、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红色旅游景点导游、红色文化馆设计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可根据各红色旅游景点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工作,撰写调查报告,给出适合当地红色旅游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服务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通过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旅游文化。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旅游文化。网络新媒体是开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有生力量,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以“红色旅游故事”、“红色旅游线路”等话题,定期发送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师生中践行红色旅游的典型事迹和榜样,让红色旅游文化在网络空间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熏陶大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干部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以学生喜闻见乐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宣传红色旅游文化,深入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并积极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去,在红色旅游实践体验中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开发红色旅游项目。旅游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到项目的设计和经营中,成为项目主体,听取大学生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采取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戏剧、唱红色歌曲、看红等方式,成立“小麦公社”、“瑞斯卡形象传播中心”、“乐维传媒”、“尚美工作室”等创业创新项目,由专业精、能力强的学生党团员担任红色旅游创新示范项目负责人,带领同学组队立项,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实践,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8.

[2]胡振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4):23.

第9篇:红色的传统教育范文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世纪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有着很多缺陷的,这与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足有着很大联系,尽管高校都很重视该工作,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譬如理论实际联系意识不强,针对性不够,真正对大学生有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实效性不够。这一方面是许多高校没有从根本上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没有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没有从人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建立起适合人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另一方面是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忽略了学生的自和独立个性的发展。

一、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红色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红色旅游发展较快,但是红色教育相对落后,对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缺乏深入研究和提炼,忽视了其教育价值。由于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红色资源的运用范围较小,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成群结队到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地参观游览,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计划方案、实施细则、效果评价等内容,难以形成良好的效果”。据笔者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对红色教育、红色资源仅仅听一说过,但不了解,甚至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听说过,只有很少的学生对红色资源比较了解。可见,高校对红色资源缺乏宣传和推广,没有形成红色教育氛围。另外,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完善性,只是停留在参观一博物馆、观看影片、瞻仰烈士等形式上,缺乏整合和深入,不够深刻,使红色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难以与现实生活衔接,不能产生迁移作用。

二、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实功能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它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既包含我国优良的革命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的统一。

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主要指“革命老区、历史文献、红色根据地、名人故居、革命遗址、遗迹、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博物馆、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场所。它形象直观,是红色精神的载体,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实践教育意义。” 红色资源的精神形态主要包括“革命战争一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等”,这些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成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红色资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集聚、放大效应,这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首先,红色资源有利于激励和陶冶人们的情操和意志,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感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其次,红色资源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在金钱、权利、利益面前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第三,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红色资源能够引导人们坚定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三、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作为高校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各方面揉入红色资源要素,将红色教育要素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红色资源装点校园景观,着力打造传播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用红色资源引领校园风尚,稳步营建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家园;用红色资源充实课程教学,精心设计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窗口;用红色资源丰富校园生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把红色资源链入校园网络,大力拓展传播红色文化的广域平台。”

(一)建设高校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创立各种实践模式

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德育实践课程的主要阵地,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高校根据德育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红色景区的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地形、环境等的全面考察,建设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关于红色教育的活动。学校可以选择当地革命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地作为红色资源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这些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举行大学生入团宣誓、入党宣誓等活动让大学生在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中接受传统教育,坚定信念,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大学生参与到地方政府、民间社团举办的以红色为题材的教育活动中,如参加重走长征路、参加红色文艺汇演、参加红色文化座谈会、参加红色文化共建活动等。组织科开展大学生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以及各种红色调研、考察活动。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觉参与来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等。

(二)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渗透红色革命精神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一定数量的高校学生自愿组成,并经过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为实现学术科技、校园文化、文体爱好等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张活动的非营利性学生群众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群体自行管理、自行建设的校园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组织如“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革命文化兴趣小组”、“红色旅游协会”等各类型的红色社团组织。学校应鼓励在社团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社团活动主题相关的红色资源,特别是要借助社会上或者学校周边存在的宝贵红色资源,以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宝贵的红色文化及其所包涵的精神自然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例如组织校园红歌大赛,吸引广大学生唱响红色经典,从而弘扬红色精神;或利用红色革命历史纪念日,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体验革命队伍的生活,重温建国历史,“重走红军路”等;再如社团举办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展、书画作品展览等,利用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舆论阵地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

(三)创立网络渗透模式,通过网络载体与途径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了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准。而校园网络是广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要注重网站的设计、增强网站内容与形式的感染力,加强网站的宣传、扩大网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完善对网站的领导与管理,建立长效的网站工作机制,丰富红色文化网络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网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其次,开设红色文化论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就某些问题可以在论坛里展开讨论,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是不是过时的问题:长征精神等哥们传统精神的时代价值问题;说说自己了解的红色革命历史或故事;我们应该怎样爱国等等。再次,利用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红色资源教育活动。如开展网上祭奠革命英烈活动、网上红色资源知识的答题比赛活动、网上红色资源知识的竞赛活动、网上有关红色资源方面的有奖征文活动等。同时还可以播放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歌曲,建立红色文化博客、微博,记录红色文化的点滴内容,使红色文化在校园内广泛传播。

(四)邀请革命老战士、专家进校园,开展红色资源座谈会和专题报告会

革命老战士是中国革命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上过战场,经历过水深火热的斗争,他们是红色资源的真正的缔造者。每一个老战士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都充满了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高校可以定期邀请老红军、老战士和老专家进校园为大学生开座谈会和专题报告会,讲述他们如火如茶的战争故事,讲述他们坚定深厚的革命友谊,讲述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生活,使大学生更真实地了解革命历史,增加他们对革命战士的崇敬之情,以革命战士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触动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另外,还可以聘请一部分革命老战士和老红军担任校外辅导员,在课余时间为大学生讲述革命历史,进行红色教育。

总之,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展,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也丰富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对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了解我党、我国在建设完整国家美好社会的征程上的一点一点的努力,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因此,把红色资源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对社会、对高校、对大学生个人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熠珏.略论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