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红色劳动教育精选(九篇)

红色劳动教育

第1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 爱国主义;中小型纪念馆;宣传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优良传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根本任务即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为社会大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意义深远的公益服务,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静安区,集合着丰富文物史料资源和拥有多处革命遗迹遗址,多年来非常注重对“红色文化”的开发、建设并向公众开放了多个中小型纪念展馆。我们以其中比较早开发开放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为例,思考在实践中,中小型纪念展馆如何有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一、中小型纪念展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纪念展馆多为区域性的纪念展馆,普遍存在资金投入少,管理不专业,知名度低等问题。正视中小型纪念展馆存在的对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造成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寻找到解决的方法。

1、资金投入制约。经费问题是制约中小型纪念展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一项主要因素。上海的中小型纪念展馆一般均为事业单位编制,基础建设和基地开发费用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款。而从政府拨款风格看,更多是“维持”而非深度“开发”。另外中小型纪念展馆因为自身规模所限,缺乏自我生存的能力,直接导致基地的运作陷入困境,教育价值难以发挥。尤其是实行免费开放后,政府补贴不足,使原来作为中小型纪念展馆日常运营费用中比较重要的门票收入被取消,使得部分纪念展馆运营受到影响。

2、管理机制缺失。上海的中小型纪念展馆多为区级基层单位,管理机制和管理的专业性都相对缺失,存在职责不明、内部管理弱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尤其是绩效管理的不完善,既缺乏长远目标的规划,又缺乏有效的工作评价系统,使得基地利用与开发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

3、人才队伍建设弱化。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因此纪念展馆的人才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上海的中小型纪念展馆在人员上出现如下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专门知识,以致在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开发方面缺乏科学性管理。一些讲解员只是背诵解说词,对其中表达的深远含义不理解,无法承担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工作责任。2.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构成失调会给队伍整体功能发挥带来不良影响。目前上海的中小型纪念展馆中主力工作人员多为中老年,青年人才缺乏,这种倒三角结构使得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生气和开拓精神。3.青少年志愿者管理不擅。上海是国内青少年志愿活动相当频繁的城市,在学校和社会的鼓励下,众多大中小学生都热衷于参加志愿者活动。由于缺乏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造成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介绍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于1921年8月1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公开领导全国工人的运动的总机关,它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在中国工运史乃至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都拥有重要的地位。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其工作宣告结束。该旧址1959年5月被命名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建馆,1999年11月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市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被命名为“上海红色旅游基地”。同年5月31日,陈列馆经过第二次修缮改版后重新对外开放。在布展中,陈列馆充分注重了现代陈列布展理念的融合,大量使用了实物展示、场景展示、高科技展示与文字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以使得展览内容更吸引参观者,使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自1921年8月成立至1925年5月工作结束共四年的奋斗历程得以浓缩展示,并增设当代劳模风采展。2006年8月被定为静安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认证管理工作站。2009年3月免费开放。2009年12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些探索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一直积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杆,针对中小型纪念展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开展探索试点,解决问题。

1、规范管理机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隶属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管理,2005年前是由静安文史馆派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开放时间只限于周二和周五的上午,常有参观者跑来参观却“望门兴叹”。为强化陈列馆的管理,静安文史馆决定采取专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为陈列馆委任一名主管,组建专门的工作团队,全面推行制度化建设,同步推进落地管理和档案化管理。使得陈列馆开放时间正常化,对展示内容有了完善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见。

2、人才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刚开放时,管理队伍同样存在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近年来吸收了不少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年轻人作为讲解员。工作中,一是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服务公约、劳动纪律和监督检查制度进行管理。统一服饰,挂牌上岗,规范参观路线,突出讲解艺术,落实工作责任,发扬团队精神。二是部分员工的专业都是与文史、社会管理相关。通过工作实际,培养了一批专业管理、研究人才。陈列馆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如:参加研讨会演讲论文、参与文史类的书籍编著等等。

3、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陈列馆紧紧抓住自身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前身的特色资源优势,除了在展陈中凸显工运斗争历史外,还积极的举办了: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成果展、潘阿耀等劳模个人先进事迹实物展、红色印迹收藏展等特别展览。并为各级工会提供了学习、参观、培训的场所和服务,各工会系统也将陈列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既大大促进了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发,也打响了陈列馆自身的品牌特色。大量外省市工会系统的组织也慕名而来,与陈列馆开展了各类交流活动。街道总工会是在工会体制创新中应运而生的。陈列馆在其创建之初就与之结对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了党领导下的最早的工会和体制创新下最新工会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握手。双方在开展工人阶级传统教育,拓展职工素质教育基地功能进行了有益的合作和探索。陈列馆是工会主席联谊会成员,也是“新上海人之家”活动基地,为新上海人提供在家门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

4、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陈列馆在管理中摸索出一套拓展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为了使青年学生更深入的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活动中来,陈列馆与多个大中小学结对共建,扩展学校爱国主义课堂。在沪全国劳模志愿者是陈列馆独有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劳模们到学校为师生进行弘扬劳模精神的事迹报告会。在学校办巡展、举行升旗仪式,在陈列馆举办入队、入团、成人宣誓仪式,广泛组织学校参加到“红色经典小故事大赛”、 “小小彩笔画世博”等基地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来。基地同时也肩负着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推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宣传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在暑期持续二个月举行了“红色经典我宣讲”主题系列活动。再一次开展了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5、强化学生志愿者管理。在吸收青年志愿者参与陈列馆日常讲解、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陈列馆与校方共同建立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定期考核,规范奖惩机制,促进志愿者更好的服务社会。在青少年志愿讲解员培训中,将展陈、讲解水平不断提升,并在枯燥的版面文字之上,加入大量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以增强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参观学习的粘合度。志愿者们定期到陈列馆作义务讲解员,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又受到了纪念馆和参观者的好评。

6、积极走出去开展教育活动。陈列馆地方相对狭小不利于举行较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陈列馆空间,在外墙上雕刻了一组以“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为主题的浮雕。同时利用陈列馆外的人行步道空间作为活动场所,开展广场歌会、启动仪式、纪念封签发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陈列馆还将巡展活动常规化,结合自身的特点,制作一些主题突出、便于携带的活动展板和影像资料与设备,送展进校、进社区,从而加大了宣传,服务了社会,受到了广泛好评。

7、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说,展示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而活动是其灵魂所在。因此陈列馆多年来秉承常规展览与宣教活动并重的方式,推陈出新开发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发挥交友联谊功能等。如“红五月”特色系列活动、重要节庆日为参观者派礼品活动、“新上海人”专场活动,还有“发现红色静安,记忆光辉历史”、“5·18国际博物馆日”等举行的宣传活动,就将革命旧址、遗址和优秀近代建筑等丰富的文物资源与增强民族自豪感相结合,将知识宣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最大限度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辐射面。

8、红色之旅走廊。红色旅游最根本的特征是所依托的资源具有明显的爱国主义色彩,其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与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旅游的核心载体,更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是上海市静安区“红色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位置上,陈列馆与中共“二大”纪念馆、上海旧居纪念馆等相互衔接,共同构筑成静安“红色之旅”。在时间概念上,陈列馆作为时间最早的一处红色景点,将静安“红色之旅”所涵盖的革命历史进程从1921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一直后推到当代,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映我党在上海革命历程的剪影。

四、小结

第2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传承红色基因: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成就伟大的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就是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校始终秉承“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每一学年多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军事技能训练、红色文化宣讲等系列主题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它包括有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范畴,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校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仅陶冶了学生性情品德,还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充分体现了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

学雷锋志愿活动:为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着力营造学习雷锋和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教育、走进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入社区到街道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

第3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赣州音乐;红色音乐;美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红色音乐对于培养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使受教育者产生科学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它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取代了抽象的道理、乏味的说教,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研究探讨红色音乐的美育价值,更是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来自群众的质朴之美

赣州属于山区,有着较为悠久的农业经济传统,本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民间歌谣。在本地的民歌体系里面,红色歌谣所占的比例很高,可以说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这些歌谣来说,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同时也可以说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优秀教材。一直以来,其德育教育的作用很受重视,而美育教育的功能则挖掘不足。实际上,古语所谓饥者歌其食而劳者歌其事,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由劳动人民的内心中生发出来,其质朴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在旧社会,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其情景便会反映到音乐中来,像《牛牯调》里面唱的那样:“牛角弯弯像月芽,牛牯子要犁又要耙,一年四季好辛苦,割到禾米养老爷……”,再比如像《东道娘子也蛮恶》里面所唱:“你东道娘子也就蛮恶,这个工夫我懒做,你早晨一碗烂腌菜,夜晡一碗烂芋荷。”而当共产党来了之后,农民取得土地,仿佛重获新生,到处呈现处繁忙的影响、无限的生机,共产党对人民的关怀情境也被当地人民用质朴的音乐表现了出来,比如在《人民要靠稳共产党》里,便将共产党生动地比喻为太阳、爹娘。总之,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均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切身体验,一方面地域特色鲜明,另一方面心里爱憎分明,若是我们将当地红色音乐贯穿起来,就更能发现,这里面所包蕴的是英雄史诗、是战斗画卷,更是特定时间和环境下人民群众的质朴心声,对这些美育经典进行挖掘,使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样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即兴创作的率真之美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带,这里是我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区之一,也有学者称这里为我国古代的歌谣地带,其原因在于当地具有极为深厚的民间艺术传统。按照德国音乐研究者迈耶尔的观点:“音乐艺术源起于人的意志和生活,脱离意志与生活的音乐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历史不断演进,便极有可能产生和历史相对应的音乐艺术形式。二十世纪初期,赣州人民处在革命形势之下,孕育和发展独具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便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时候,本地丰富的传统民歌也就开始了对新历史的接纳,原来的传统民歌曲调和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内容结合起来,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即兴创作的率真之美,比如兴国县有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戒酒歌》,里面唱道:“劝郎哥,认真听,酗酒不是好事情……倡勤俭,戒奢侈,明朝迎接世太平。”词是新词,但是据研究者考证,其曲调和当地的民歌《喝酒歌》极为相似,相信是由后者衍生出来的。这种从民歌衍生红色音乐的做法,是比较便捷的,也较能体现即兴创作的率真之美。实际上,中共早期领导人,如、、瞿秋白等,都非常重视利用音乐进行革命事业宣传的作用,特别是瞿秋白,他强调:革命文艺一定要从旧形式中汲取营养,并再加入新的养分,这种做法很方便,能很快使群众在艺术中感受革命的潮流。也正因为如此,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在形式上也就更趋率真,不受固定程式的限制,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音乐创作者会根据现有的民歌作为蓝本,即兴创作出作品来,像著名的红色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便来源于当地群众参考民歌的随口创作,其中开头的“哎呀嘞”一句中,明显表明了这种民歌风味,亲切感十足。

三、充满生机的激情之美

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珍品,而从总体上讲,这种类型的音乐创作大体上采取了写实和写意两相结合的做法,又能积极融合民间旋律和革命主题,既有现实生活的基础,又有浪漫情感的升华,几种优势集于一体,再经过多位艺术家的修改和补充,最终塑造成为红色艺术经典。而红色音乐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在于,它积极反映出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并且在其中蕴含和充满生机的革命激情之美。无论是批判性的“打倒豪绅和地主,工农政权建起来”,还是憧憬式的“梭镖闪闪放银光,要把全国都解放”,红色音乐都以其激昂的旋律,表现了革命时期党员和人民、战士和群众的风发意气、不屈斗志。也正因如此,红色音乐所彰显出的革命美育特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能以具备的。比如《当兵就要当红军》这首歌,词中描述道:“当兵就要当红军,红色战士最光荣,勇敢冲锋把敌杀,解放天下受苦人。”直接传达出当地热血儿女参军备战的愿望,誓死捍卫革命政权的决心可以说是溢于言表。再比如《我去当兵妹放心》这首歌,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显现出了一对未婚夫妻间的殷殷深情,两人在依依惜别时互相的亲切叮咛,既表现出了他们的深厚情感,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信念。这种激情之美,一般的爱情歌曲是难以表现的。

四、总结

红色经典音乐一方面可以帮助培养人们选择正确的审美取向,让人们可以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强化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人们对于审美感知的能力有所提升。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颇具代表性,它以其质朴之美、激情之美和率真之美,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蒋笛.学校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略探――以长沙地区为例[J].艺海,2016,05:13-15.

第4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学校充分利用老区红色资源,把“红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园”“七里坪革命历史陈列馆”“红四方面军纪念碑”“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红军洞”“革命英雄纪念碑”等作为学校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和校外辅导员到基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师生在追寻先烈足迹、了解将军历史、重走战争道路等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洗礼。通过听(听红色历史故事、听革命传统报告)、学(学红色革命史、学当地英烈传)、讲(讲红安精神、讲个人理想)、演(演红舞)、唱(唱红歌)、画(办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专栏、办红色美展)、做(将红安精神内化为具体的行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老区精神。

二、常规德育活动形成“六化”

学校结合重大传统节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并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主题。传统教育活动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层次化、系列化、模式化、特色化。1月份,组织学生慰问身边的军烈属,正值春节之际,学生自己制作小卡片,写上温馨的祝福语,为身边的军烈属送去关怀、快乐和祝福。2月份,组织“小记者”分队访问当地老红军,收集革命故事和革命歌谣,编写当地英烈小传。3月份以“学雷锋”活动为主题,把雷锋精神和老区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并付诸于行动,鼓励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组织学生清扫大街;高年级的同学到当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帮他们洗衣扫地,为他们献上精心编排的节目,送上一份小礼品,孩子们一声声“爷爷、奶奶”,让这些孤寂的老人热泪盈眶,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4月份利用清明节,组织师生祭扫烈士墓,新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举行入队仪式,让学生通过缅怀先烈英灵,进行一次心灵深处的洗礼。同时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群,让学生透过长长的画卷,一件件历史文物,去感受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5月份,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教育学生继承发扬老区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6月份举行“我为红领巾添光彩”大队会,让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7月份举行《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会。8月份组织学生给叔叔写封慰问信。9月份与海军工程大学、空军雷达学院等前来开展拉练的部队院校开展手拉手活动。10月份通过举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红歌唱响红色名校”歌咏比赛、红舞大赛、手抄报评比、图片展等活动,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了解、歌颂祖国的发展、强盛。11月份以“纪念黄麻起义”为契机,组织师生参观镇内革命遗址遗迹、开展模拟小长征、革命英雄故事传讲、黄麻历史竞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不忘历史,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12月底举行元旦文艺会演,高唱红色歌谣,演革命小故事。这些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如春风化雨、沁入学生的心脾,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拓展和深化德育内容

一是培养红色小讲解员。结合镇内各个革命遗址遗迹的史料,组织教师撰写讲解词,由学校语音组选出大方有礼、普通话标准、吐词响亮清晰的学生,培训出多名红色小讲解员。他们多次利用节假日到七里坪长胜街、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革命遗址遗迹义务为远道来七里坪镇的各级领导、各地游客讲解将军、烈士的战斗经历,宣讲红安精神,受到前来参观游客的普遍赞誉,也成为了七里坪镇和列宁小学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二是组织唱红歌跳红舞。《列宁小学校歌》《国歌》《队歌》要求学生人人会唱;集学校全体老师智慧而创作的大型舞蹈《红土新歌》《红安颂》在黄冈市“黄鹤美育节”上均获一等奖,特别是《红安颂》已成为经典舞蹈,多次在全县大型教育活动上上演。传统舞蹈《八月桂花遍地开》在湖北电视台“红色元素采风”栏目播出,激越的歌声,激情的舞蹈,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作为将军后代的光荣与责任,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学校、爱学习的情感。三是开展“追寻先烈足迹,缅怀先烈遗志”系列教育活动。学校从2001年起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追寻徐帅足迹,五省七校手拉手”活动。学生与山西、甘肃、河北、四川等四省的六所学校学生手拉手追寻元帅的足迹。2009年10月13日,是建队60周年纪念日,学校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和队日活动,活动情况当日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学生在活动中重温了入队誓词,进一步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发展历程,强化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肩负的历史使命。2010年4月22日,是伟大领袖列宁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学校与安徽金寨列宁小学、河南新县箭河列宁小学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集体创作了诗歌《唱给列宁的歌》,教育学生不忘历史,明白“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的道理。还有每年黄麻起义纪念日举行的“小长征远足”“攻占雾仙山”等活动,都激发了学生们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争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的情感。四是做好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工作。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校委会成员积极组织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多年来一直把当地红色歌谣作为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精选了12首革命歌曲,教学生传唱,《小小黄安》、《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安红》等歌谣已在校园里广为传唱。2009年秋,由学校老师编写的《红土育新苗》、《红军洞的故事》已作为校本教材,进入了课堂,让革命传统渗入学生灵魂深处。学校每周下午第二节课为班队会,以校本教材为依据开展班队活动。

四、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第5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对红色体育的概念、发展进程与特征进行剖析,其发展进程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21世纪初期这5个时期。总体特征主要有:为劳苦大众争取生存的权利、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中心工作、有着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缅怀过去促进大众体育发展等。

关键词:红色体育;发展进程;红色运动会;大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9-04

红色体育是在中国大动乱的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和捍卫红色政权为主要目标,容军事、体育、革命、人民为一体的实践活动。目前有关红色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一时期或者某一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的研究,本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红色体育的整体发展和所具有的总体特征进行探析,以期促进社会大众体育的发展。

1 中国红色体育的概念

中国红色体育是指发生在20世纪20~40年代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区和解放区的一种体育实践活动。中国的红色体育也有学者称之为解放区体育或赤色体育,主要是以服务于党的领导和党的中心工作为宗旨,以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和捍卫红色政权为主要目标、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要对象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旨在让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幸福文明的权利。

目前对于红色体育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狭义上的红色体育主要包括瑞金中央苏区体育和陕甘宁边区体育;广义上的红色体育是指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劳苦大众自己做主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国红色体育的本质特征主要是把革命、军事、人民、体育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来实现当时历史背景下体育的最高理想,达到体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当时井冈山时期的体育、长征时期的体育、瑞金时期的体育、延安时期的体育、解放时期的体育等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红色体育的主要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体育是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军事化的思想为当前和未来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2 中国红色体育的发展进程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中国红色体育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都处于不同的立场。当时的清帝也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中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民主救国的言论也应运而生,而体育救国正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当时的革命先驱们对体育救国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伟人及爱国人士。

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中国体育和中国红色体育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且对体育的意义和体育锻炼的原则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教育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同年6月恽代英在《学校体育之研究》中对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发展学校体育的目的应是确保学生的健康。1917年至1919年,他撰写和翻译了大量有关运动和保健的文章如《运动之训育方法》、《学生课外之事业》、《黄胜白先生论中学体育》、《运动训练之正误》、《儿童游戏时间之教育》及《婴儿之体操》等等。在这些著述里恽代英阐述的体育文化思想主要包括:德智体全面发展观,反对军国民教育,强烈抨击选手制体育;反对,提倡良好游戏;科学的养生观;正确对待西方(中外)体育等。这些观点都体现出体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对后来中国体育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指出,教育需贯彻“四大主义”观点,主张用“兽性主义”观点来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精神风貌,同时也提出体育救国的思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1920年他又在《青年体育文体》一文中提出:“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本是并重的事,如今青年不重体育,固然是一大缺失”。由此可见,陈独秀以其独特的体育文化思想以倡导个性解放、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时代国民为核心目标,从而启发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觉悟,成为这场运动新思想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伟人们提出的体育救国思想在这一时期虽然不太成熟,但却是首次将体育救国的思想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认识,唤醒了人民救国的思想。随着中国共产党武装政权的建立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瑞金革命政权的建立,为中国红色体育在中华大地的诞生提供了准备。

2.2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国红色体育

1927年国民党叛变,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当时的红色体育以锻炼身体、抵抗国民党围剿作为目标。由于当时处在复杂特殊的时期,斗争形势严峻残酷,体育的组织与建设工作还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只能局限在军事领域。 .

中央苏区十分重视红色体育的开展,了20多项有关红色体育开展的各种批文、指示、草案、报告、命令等,并且广泛建立活动场所、俱乐部及列宁室。根据1933年的统计资料,在苏区2932个乡镇中,共建立1917个俱乐部,其中有700多个于1932年在江西省建立,有近十万群众经常参加这种文体活动。活动的范围包括当时中央苏区的各个阶级,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红军体育、少先队体育、共青团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等。在苏区也举办过20多次大中型运动会,开展的项目包括田径、体操、球类、军事体育以及民间传统体育等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时期是中国红色体育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各种指导思想、活动范围、组织形式都已有所形成,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转折意义,为以后红色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红色体育

1936年中央红军在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红色体育在之后的八年抗战中进入了黄金时期。1937年8月毛泽东在苏区“八一”抗战动员运动大会上提出:“我们的运动会,不仅是为运动竞赛,还要为抗战动员起来”;1942年他又在中国第一届“体育节”中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这也成为当时延安时期体育工作的总方针。又如贺龙在担任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时组织训练的“战斗篮球队”骁勇善战,奋勇杀敌,享誉整个陕甘宁地区。朱德在对日抗战期间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同时也要求干部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带头工作,这些都说明体育工作对于组织者来说应高度重视、对于参与者来说应贵在坚持。

随着中央苏区体育的发展,陕甘宁边区体育也在不断壮大,其指导思想、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也与中央苏区体育一脉相承。表现在体育思想更加成熟,组织形式更加完善,体育竞赛的水平更高;体育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军队体育、机关体育、学校体育、农民体育、工厂体育、民间传统体育等,涵盖了解放区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军队体育主要以田径和军事体育为主,服务于抗战;机关体育主要为增强机关工作者的体魄,以经常性为特点,在1942年针对边区机关人员党中央提出最具特色的“十分钟运动”,对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娱乐生活都起到重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红色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具有代表性的如:全苏区“八一”抗战动员运动大会,开创了陕甘宁边区体育竞赛的新纪元,预示着红色体育的发展壮大;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则是红色体育的最大盛会,是红色体育标志性和里程碑式的体育盛宴,标志着红色体育进入到了发展的成熟期。

2.4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红色体育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体育的研究和发展;相关研究逐步开始,不少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章在《新青年》中得到发表。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编写的《中国近代体育史》,有些体育院校对中国红色体育进行专题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历史材料的整理与保存,相关深层次的研究不是很多,未能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其中由于十年的动乱,导致整个教育研究的停滞、资料的流失,科研人员遭到改造,使刚刚开始的研究中断。到了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始,中国红色体育的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公诸于世。从所检索的情况来看,约有80%的成果来自于这个阶段。我国第一部体育方面的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第一次将革命根据地体育列为了专门条目。1981年在谷世权编写的《中国体育史》中,第一次将“中央苏区的红色体育”纳入高等院校教材,之后出版的《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都对中国的红色体育进行了专门的讲述。据不完全统计,有关红色体育的期刊论文70余篇,相关专著十部左右,相比之前对红色体育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1984年中国体育史学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红色体育的研究,也使中国红色体育的研究进入到愉速的发展阶段。在《体育文史》和《体育史料》中都有关于中国红色体育的专栏,这一阶段对于中国红色体育的研究迈入到科学化、系统化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加强了红色体育研究与新中国体育研究的联系,也标志着中国红色体育的研究走向成熟。

2.5 21世纪初期的中国红色体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使中国的体育立足于世界大国之林。但是中国目前在体育产业市场开发方面仍落后于其他大国,而红运会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原创性运动项目。

红运会将中国的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中国的特色也展现了体育的精神。红运会以独特丰富的比赛项目和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形式与规则,生动地展现出当年抗战时期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军民一家的思想。如今红运会的主要运动项目包括:男子项目、女子项目、混合项目、野战项目、表演项目。具体项目包括:鸡毛信(定向越野)、四渡赤水(1OOm竞速)、救伤员(80m抬担架竞速)、占地通讯员、六姐妹保军需、英雄炸碉堡(200m障碍赛)、送军粮(4组* 1OOm接力)、艰苦长征路(3000m场地负重跑)、女子火线桥(80m架桥竞速)、沂蒙姐妹抢丰收(100抢收粮食)、红军过草地(1OOm负重竞速)、攻上孟良崮(8* 400m接力)等。

红色运动会不仅具有教育和健身的作用,而且它也开创了中国体育运动创意的先河。红色运动会的发展对我国体育健身、体育休闲娱乐、红色旅游、地区经济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素质、促进红色圣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如今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的建立,成为我们缅怀过去、继承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的阵地;对于后人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中国红色体育的特征分析

3.1 中国红色体育是为劳苦大众争取生存权的活动形式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混乱与动荡的年代,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地位不平等,广大农民群众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机会,导致青年劳动者体质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军队战斗力的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切身利益共同改造这个不良的社会形势”;指出广大人民群众体质下降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人性化的缺失。同时倡导普及体育、改善人民体质,提高军队战斗力。因此,红色体育运动不仅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锻炼的机会,而且也是他们争取生存权、进行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3.2 中国红色体育以服从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中心工作为宗旨

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苏维埃政府后,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所有的体育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主要任务而开展的。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几个基本方针,都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体育工作服从于党的政治路线、服从于当前的中心工作。第二次国内战争也是以保卫红色政权为工作重心。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又提出“只有锻炼好身体才能打倒日本”,同样也是围绕抗日战争为工作中心,因此当时的体育工作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来调整的。

红色体育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工农群众和普通士兵,而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处在边远的山区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人民的教育水平和认识都比较落后,因此教育、启发和提高工农群众和普通士兵的认识能力成为共产党群众工作的重要部分。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群众,通过开展红色体育运动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保卫政权的能力,服从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中心工作,打倒敌人的进攻,取得革命在中华大地的完全胜利。

3.3 中国红色体育有着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中国红色体育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它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这就要求体育工作的开展要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例如当时中央苏区时期的体育,主要围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卫红色政权,是军事与体育的密切结合。到了抗战时期,在延安进行了有关体育普及还是提高等问题的讨论,这就使体育工作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次。当时毛泽东就指出了:“体育工作应保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下普及”的思想。这也为以后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指导思想。

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和士兵利用特殊的环境,根据党和领导的指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红色体育项目,如投手雷、射击、障碍跑、爬山、刺杀、炸碉堡、挑担、过独木桥等等。这些运动项目都体现出生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将体育运动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

3.4缅怀过去,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

中国红色体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珍贵遗产,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党人的汗水和心血,作为当代的我们应不忘历史,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而红运会正是继承和发扬红色体育的一大重要举措。如2010年在山东莒南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红色体育运动会,2011年在甘肃庆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红色运动会,2012年在山东临沂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运动会等一系列红色体育盛会。这些红运会的开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什么是红色体育,领悟到红色体育的精神,同时也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

在民主革命时期许多教育家要求进行体育普及,但当时的体育主要以学校为主,而对体育的社会化发展还不够重视。当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社会大众体育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农大众体育问题,这早在抗战时期就提出过,也为现在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红运会不仅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大力开展,在很多农村也陆续得到发展,红运会的开展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红色体育精神的良好载体,而且也将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6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劳动教育现场会活动报道

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红、绿、蓝、金、银“五色教育”,区教育局在局长和教研员带领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劳动观念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大力弘扬传统劳动教育,立足学校实际,打造学校特色,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我校于12月11日代表区参加了全市劳动教育现场会展示活动。

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农村学校,现有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大多需要寄宿,结合农村地域特点,依托“五色劳动教育”理念,学校确立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根基,整合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扎根农村,扎实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助力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掌握生活、生存技能;从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第7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09XJA790007);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机理研究”(30105-125142)

作者简介:薛继亮(1981-),男,山东历城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E-mail:

摘要: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劳动力成本增加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境地,迫切需要通过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对于西部地区,则具有较多的第一次人口红利,这为承接东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口红利潜力形成的人口红利效应,将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工业区兴起和集聚以及产业带的形成提供条件,而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潜力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宏观对策研究,有助于发挥西部的要素资源潜力,带来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红利;产业转型;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2-0039-06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目前,西部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日渐增强,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西部、东北和东部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为19.74%、19.06%和15.73%,西部地区情况明显优于东部,西部承接的龙头产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还有其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红利明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一、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Bloom等[1]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提出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即人口转变期的高比例劳动人口带来的经济利益。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在《1998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认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红利”——出生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发展和腾飞的机会。Lee和Mason[2]发现劳动力迅速增加和抚养比降低会为经济发展和家庭福利带来更多的资源,同时带来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第一人口红利);伴随着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第一人口红利”将变成人口负债,但是前一时期积累的大量资产,在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下带来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其红利规模和持续期限将会更大[3]。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研究中,Young[4]和Krugman [5]认为一般情况下,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但是伴随着劳动力无限的供给,人口红利的作用抑制了资本报酬递减,使得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这种不同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增长类型的有效性,在东亚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得到印证[6-7]。同样,人口红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变和快速经济增长的大国也具有重要影响。面临要素约束和不确定性风险,人口红利作用于经济增长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如教育、经济政策、适宜的制度环境[8],改革开放、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人口控制政策[9-10]。在劳动力丰裕的情况下,只要劳动力流动顺畅并具有适当的劳动力激励制度,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会持续发挥作用。实际上,在过去30 年中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张蕊等[11]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了中国农村人口红利的作用,发现各地区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存在差异,在延续目前劳动力利用率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在几年内消失。毛新雅和彭希哲[12]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继续获取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促使城乡迁移人口由“半城市化”状态向彻底城市化状态的转变以及增加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企业对外竞争力。白仲林等[13]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蔡昉[14]针对中国人口转变和资本积累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的问题,发现人口红利的实质在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可以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出现,因而可以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而考察人口红利延续期,必须把人口抚养比与资本积累水平结合起来进行观察,他认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最大化时期是2013 年抚养比降到最低点之前达到的,并且于2013 年之后迅速消失。因此,面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剩余劳动力渐趋枯竭和人口老龄化,中国要想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挖掘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避免“人口负债”[15-16],依靠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劳动力成本增加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境地,迫切需要通过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17],而对于西部地区,则具有较多的第一次人口红利,这就为承接东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口红利潜力形成的人口红利效应,将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工业区兴起和集聚以及产业带的形成提供条件。

二、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潜力和产业转型

1.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潜力测算

陈友华[18]以1957 年瑞典生命表作为标准人口,制定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的判别标准。钟水映和李魁[19]在2009年以此方法对中国人口红利进行了评价。一般来说,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为人口红利时期;当抚养比下降,全社会用来抚养的压力减轻,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高速增长进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其中根据总体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比例可以将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分为微弱型、趋强型、显著型和强质型4种类型,如表1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城市的总体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普遍高于全国,除外,这一方面说明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说明了西部地区城市化和产业聚集的空间比较大。内蒙古、、陕西、甘肃和青海等西部地区镇的总体人口抚养比普遍低于全国,而少儿抚养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和四川除外),只有广西、重庆和四川等少数西部地区镇的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了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将会为西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西部地区乡村的总体人口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普遍高于全国(内蒙古和陕西除外),而老年抚养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重庆、四川和贵州除外),这说明了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乡村的总体抚养比高于城市和镇的总体抚养比,镇和乡村的少儿抚养比高于城市的,乡村的老年抚养比高于城市和镇的,如表2所示。西部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说明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缓慢,而且由于乡村较大的少儿抚养比在未来一段时期可以提供较多人力资源,带来人口红利。在目前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下,未来一段时期西部的第一人口红利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必然的,如果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提升,还会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享受第二次人口红利。

2.西部地区产业高级化的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86年借助多国模型按照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一国(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时期[20]。以1964 年美元水平来衡量,人均 GDP 介于200—400美元的第二时期为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人均GDP 介于400—800美元的第三时期对应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人均 GDP 介于800—1500 美元的第四时期对应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如表3所示。将2010年西部地区GDP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第一产业比重过高,新疆最高,接近20%,内蒙古和重庆比较低,分别为9.4%和8.6%。西部大部分地区第二产业的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钱纳里的多国模型比较,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低等收入和中等收入之间的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转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和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逐渐向在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转变。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承接东部和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处于1 000—3 000美元之间的人均GDP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转变的阶段,不仅与GDP所处的工业化后期存在差距,而且与发达国家的结构差更大。此外,产值结构对于就业结构显著偏差,就业结构的转型显著滞后于产值结构,如表4所示。同时,西部地区还表现出产业层次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较高,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这就为西部地区产业高级化,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1]。

三、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推进产业转型的微观机理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将会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低成本的竞争模式再也无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区域差异,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可能。东部地区改变依靠年轻的人口结构、充足的劳动力和高储蓄的人口红利,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西部地区延续第一次人口红利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产业雁阵模式发展的必然。

面对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的消退和老龄化的加剧,必须创造新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即“再造人口红利”,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开发国内市场为此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

1.西部地区人口红利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高级化提供条件

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有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进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越来越明显,西部地区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正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转变,第一、二产业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不断上升。

在中国产业分工中,西部地区正处于接纳东部地区和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的典型区域,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是必然的。西部地区日益呈现出的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趋势,是第二、三产业高速成长促成的,而其中人口红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对应什么样的就业结构,二、三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必然会带来其产值和吸纳的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而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又会提高储蓄率和消费比率,进而带来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2.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有助于产业的空间集聚

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地区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之丰富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工业集聚出现迅速增加的势头,并且促使工业集聚在增强次级区域生产能力的同时向次级区域内的县级区域扩展,工业生产能力正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和集聚[22]。这在成都、重庆、呼和浩特和西安等城市显得尤为突出。西部地区年轻的劳动力结构为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带来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和新型工业区的兴起。

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口红利促进了工业区的集聚,而工业区的集聚又促使人口向城市流动,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工业区依托廉价的劳动力不断扩张规模和内涵式发展。在成都、重庆、呼和浩特、西安和兰州等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为相伴而生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着人口红利的作用。

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有助于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工业区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巨大的,有助于实现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伴随着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推进,西部地区实际上成了劳动力相对剩余和就业增加区域,带来了劳动力边际收益的增加,提高了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加了社会总产出。在西部地区人口红利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许多特色产业集群,如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包头稀土开发区等,产业群落和企业群落不断崛起。因此,西部地区第一次人口红利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充足廉价劳动力要素,提升了工业生产能力,区域工业化率持续上升,进而带来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推进产业转型的宏观对策

在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和能源等要素资源供给约束日益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以及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东部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在东部地区产业西移和西部大开发强度加大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西部地区必须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地区人口红利效应,在区域产业承接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1.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要做到与西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结合和培育

从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发展实践来看,这种产业契合实现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利用,弥补了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劣势,有效利用了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生态等特色禀赋,使东西部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区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进一步因地制宜,实施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积极选择和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产业链分工上实现与发达地区的错位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结构的互补。

2.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排他性的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转化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必须的现实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在农民工就业、就医、教育培训和住房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提升其进城务工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有序和稳定转移,才能较快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速潜在人口红利的溢出效应,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支撑。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

国内外理论和经验都表明:提升劳动生产率可以实现一国或地区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提升,而要想做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改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在岗培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来优化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弥补资本报酬递减提供人力资本基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育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新型农民来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制造业转移提供劳动力条件,进而拓展和延续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来实现东西部产业承接与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带来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制造业转移,必须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制造业转移过程中,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此外,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同样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增强西部地区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和自主开发技术的能力。只有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为劳动力获取、掌握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提供优质的平台,才能通过技术的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提高承接产业的竞争力。

4.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在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运行机制建设,并且衔接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化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带来的难题。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时,适度公平是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的提升各阶层的积极性,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23]。

参考文献:

[1]Bloom,D.E.,Canning,D.,Sevilla,J.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M].RAND,2003.

[2]Lee ,R.,Mason,A. The Price of Maturity [J]. Finance & Development,2011,48(2):7-11.

[3]廖海亚.人口红利:理论辨析、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 经济学动态,2012,(1):41-47.

[4]Young,A. 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Kong and Singapore[J].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992,(7):13-64.

[5]Krugman, P.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J]. Foreign Affairs,1994,73(6):62-78.

[6]Williamson, J.G.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 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 [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98,35(3): 241-271.

[7]Bhagwati, J.N.The Miracle That Did Happen: Understanding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Keynote.Government and Market: The Relevance of the Taiwanese Performance to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olicy [C].Conell University,1996.

[8]都阳.人口转变和劳动力市场——马尔萨斯时代与后马尔萨斯时代[J].职业技术教育,2007,(15):30-33.

[9]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郭琳,车士义.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9):45-51.

[11]张蕊,杨晓丹,王楠.中国农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J]. 南方人口, 2011,(6):25-33.

[12]毛新雅,彭希哲.城市化、对外开放与人口红利——中国1979—2010年经济增长的实证[J].南京社会科学,2012,(4):31-38.

[13]白仲林,宋涛,刘建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是否依然存在[J].现代财经,2012,(5):89-95.

[14]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 经济学动态,2011,(6):3-7.

[15]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16]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17]郭岚,张祥建,李远勤.人口红利效应、产业升级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9,(7):7-14.

[18]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 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 .人口研究, 2005, (6) :21-27.

[19]钟水映,李魁. 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29-34.

[20]H.钱纳里.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1]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7,(6):42-47.

第8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学校 德育特点

中央苏区全称为中央苏维埃区域,即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的人民群众为苏区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区人民之所以具有高度的革命觉悟,和当时中央苏区的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息息相关。在、徐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领导下,中央苏区的学校德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德育工作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 明确的方向性

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当时党领导下的中央苏区各项政策和方针的理论源泉。中央苏区的学校教育不同于统治下的“党化教育”、“复古教育”等旧式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苏维埃的教育,“是要把它回到本来的正当任务上:传递人类生活经验,使人类友爱和平的团结一致去克服自然界而取得人类生活资料,成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1】(p4)其德育工作,旨在指导学校对广大学员进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培养建设苏维埃政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各类接班人。“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方向,努力在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中,在广大青少年和儿童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对他们进行工农民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革命思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养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清除旧社会的思想遗毒,与一切奴化的、封建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2】(p52)

二、鲜明的时代性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为了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为了解放受压迫受剥削的工农群众,必须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积极的革命战争和深入的阶级斗争。因此,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中央苏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紧跟当时的时代要求,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中央苏区学校的德育工作正是在当时以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为主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顺时而为,积极服务于上述两个中心任务的。苏维埃政权公开声称:“教育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3】(p97)“教育政策是发展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的一种武器。”【4】(p117)曾强调指出:“文化教育在整个苏维埃运动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目前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战争动员中是不可缺少的力量。”【5】1933年10月,等签发了《中央政府为粉碎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要求教育部在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最密切的时刻联系到战争动员的工作。一切苏维埃工作,应该服从战争” 【6】。苏区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第四号训令也同样强调:“苏区文化教育不应是和平的建设事业,文化教育应成为战争动员中一个不可少的力量,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一切战争动员工作,这是目前文化教育建设的战斗任务。”【1】(p12)各级政府有效地利用学校这个平台对学员进行革命宣传与思想道德教育。苏区的广大工农群众作为苏区学校教育的重点对象,被广泛地动员和武装起来,他们革命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红军,进行阶级斗争,保卫苏维埃政府,巩固革命成果。

三、内容的针对性

中央苏区政府从建设革命根据地,争取革命胜利,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出发,构建出了一整套以爱国、革命、诚实、廉洁、无私、平等、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央苏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1.红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为代表的各级红军学校以为红军输各类军事人才为根本的办学目的,其德育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1927年秋收起义后,首先在人民军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政治工作制度。1934年2月,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一切战争中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 因此,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红军学校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主要内容有:坚定学员的革命信心,增强他们的革命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信念教育为主线,培养学员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纪律教育,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纲,并按照在《怎样创造铁的红军》中提出的“红军的纪律不依靠打骂来维持,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的团结上面,用自我批评教育的精神,互相督促和勉励,达到自觉遵守纪律” 的要求来严格执行;培养红军学员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央苏区红军学校所进行的大量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学员中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在当时其他的任何军队中是没有的,极大的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

2.干部学校的德育工作。以苏维埃大学和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为代表的各级党政干部学校以培养各类专业干部为办学目的,其德育工作以思想教育为主,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广大学员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廉洁奉公的处事原则,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中央苏区的干部学校通过不懈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懂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忠诚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充满顽强的斗争和牺牲精神,襟怀坦白,作风正派,大公无私,有集体主义思想,有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的工农干部,为苏区各项建设基干力量。

3.妇女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央苏区政府十分重视妇女教育工作,创办了一些妇女学校和一些短期的识字班、培训班。这些学校也将对妇女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其主要内容有:向广大妇女同志讲述革命道理,宣传革命政策,宣扬平等思想,帮助她们摆脱“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广大妇女受教育后,提高了政治觉悟,积极投身革命斗争,大大加强了革命力量。

4.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中央列宁师范和高级列宁师范学校为代表的各级师范学校,以培养各当时急需的教员为主要办学目的,其德育工作的中心就是对学员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主要内容有:培养学员热爱教育事业,拥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穷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各级师范学校为中央苏区培养了大批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的教育工作者,极大地增强了苏区的教育力量,为宣传革命,提高苏区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儿童学校的德育工作。儿童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儿童成为革命的新一代,对革命和建设事业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党和苏维埃政府一直把发展儿童教育作为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以列宁小学和劳动小学为代表的中央苏区儿童学校以普及少年儿童教育,培养苏区建设和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主要办学目的。它的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改掉不良的嗜好;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公约,保持整洁卫生,注意仪表,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帮助儿童从小树立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思想意识,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和工农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等。通过苏区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广大少年儿童树立了远大理想,坚定革命信念,积极参加少年儿童团、少先队等团体组织,为苏区的革命建设奉献力量,夯实了革命发展的人才基础。

四、方法的多样性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工作事半功倍的重要保证。中央苏区学校的德育工作,展示给我们的,正是其生动活泼、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中央苏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十分注重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学员进行道德教育,往往通过讲解、报告、谈话等具体形式影响学员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闽西的一些学校实行训导员制度,要求每个教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进行细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进步。与此同时,还组织了‘训导生团’,吸收学生轮流参加做训导工作,每月一次,这样,即加强了训导工作,又锻炼了学生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本人也同时受到教育。”【7】(p168)中央苏区学校所进行的这些说服教育工作使伦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形成了合理,在学员中起到了很好的说服效果。

2、以组织活动和委托任务为主要形式的实际锻炼法。苏区小学十分重视劳作实践,经常与附近农村、农场建立联系,有计划地领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各列宁小学和夜校、识字班等团体学校经常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参加实际斗争和社会活动。“如站岗放哨、赤色、收集粮食、侦查敌情、拥军优属、宣传群众、查禁、反对封建迷信、参加劳动生产、开展节省募捐运动帮助革命战争和清洁防疫运动等。”【2】(p205)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训练,使学生养成有远大理想、遵守纪律、听从管理、诚实勇敢、勤劳朴实等优秀品质。各红军学校也和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组织师生参加诸如扩大红军、选举活动、节约粮食、支援工农群众进行生产等校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苏维埃大学的学生经常参加校外的政治活动,如慰劳红军、帮助红军家属耕田、参加选举运动、节省运动等,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得到锻炼。”【3】(p172)又如,鹤鸣在《红校青年队的生活》一文中写道:“自从政治部发起卫生周、组织卫生冲锋对以后,特别是青年,获了不少的成绩,互相督促绝对不吃辣椒,不乱洗冷澡,帮助炊事员洗菜洗米,因此一月来的病号大大减少。食晚饭后,他们三五成群徘徊于青绿色的草地,阵阵的凉风吹敞了他们的歌声,他们就在这天然的风景下学刺枪呵,讲革命故事,讨论学习方法,这一番的歌声时常吸收一部分群众和附近的少先队员,他们也来听我们唱歌,看我们刺枪呢。他们说:‘好味道!我回家去要我爸爸也给我当红军,来同你们在一起呀!’”【4】(p285)这些活动大大密切了军民关系,扩大了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另外,一些干部学校也十分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员的道德修养。“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农村党支部和少共活动、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节约粮食支援前线等实际活动。”【3】(p172)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也极大地密切了干群关系。

3、榜样示范法。当时,红军学校与红军大学对军事训练都抓得很紧。学校领导、教员和学员们一起,每天都很早起床,披星戴月地跑步、出操,进行基本训练。“在担任红军学校校长时,处处以身作则。他当时已30多岁,出早操时仍然同大家一样认真操练。他在单杠上打大车轮,使许多青年人也自愧不如。”【2】(p81)又比如,何长工在《回忆红军大学》一文中写到:“高级科同学彭雪枫、张宗逊,程子华,周子昆,邹建屏,郭天民,曹李槐等,每在星期天,用他们紧张的劳动者的双手,帮助建筑,混在工人群中,搬砖,挖土,砌墙,谁也认不出他们是红军的师级领导干部。”【4】(p467)他们还经常请一些革命领袖、战斗英雄或劳动模范来讲演革命理论和革命故事。这些都为学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艺术熏陶法。中央苏区的艺术学校在培养各类文艺专门人才时,也十分重视课外教育活动。如高尔基艺术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歌唱、舞蹈、诗歌等文艺活动,并分派学员到各地俱乐部、剧社去实习;在高尔基戏剧学校工作的教师曾经示范演出了一些戏剧,如《我――红军》、《无论如何要胜利》等,这些都对学员们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和示范作用。学员们也利用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不但经常登台表演,还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游戏、音乐、舞蹈、戏剧等文艺活动以及一些体育运动和竞赛,并通过各种墙报和宣传画来宣传革命思想,对群众进行反对宗教迷信、改革旧风俗、改良卫生等思想教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广大学员革命热情更加高涨,积极投身于苏区文化建设事业。

五、广泛的渗透性

中央苏区的德育工作重视渗透性的原则,强调资源整合,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苏区学校想方设法为学员创设优良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如在校园内外设置一些革命标语,张贴宣传画,开设宣传栏。苏区的儿童学校和各种团队经常组织儿童参加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以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养成儿童的纪律心、服从心、团结心、群众心、公正心、勇敢心和艰苦耐劳习惯。”【8】(p193)如在游戏“要团结”中,“表演者要站成一个圆圈,一人立在中央,高唱‘靠紧’,闻令则迅速的缩小靠紧。再次高唱‘扩大’闻令则尽力将圆圈扩大,扩大时,谁将两手松开,谁就不团结,就会被淘汰,嗣后,继续‘靠紧’、‘扩大’。最后剩下的五六个人称为最团结,高呼‘要团结!’以示胜利”【8】(p256)。又如,红军学校经常组织校篮球队和足球队与少共中央队、国家政治保卫局队、江西省队进行友谊比赛,通过比赛这种形式来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苏区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力很强,一些小的事情也很能说明问题。比如,苏区红校模型室的旋转门被命名为纪律门,旨在教育参观的学员遵守纪律,有序出入。又如,列宁师范学校的一个宣传队员在笔记上记到:“某个晚上,我们列宁师范六个宣传小队,分途出发到洋溪六个夜校进行反日宣传和建立夜校宣传队。我们到了夜校许久,来校的人还只有五六个人,宣传队的郭人凤女同志,就很活泼的长起山歌来,没有唱得几只,就全屋子的群众都拥挤到夜校来听山歌了。郭人凤、肖生奇等几个宣传员,看见人数已经到了很多了,就进行宣传。”【4】(p314)一个夜校教员也在笔记中写道:“今天晚上的学生来得特别齐,并且以前没有到过夜校里的妇女同志,也来了七八个,最有趣味的是:今晚连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女同志也都来了。我也准备了今晚上开一个问答晚会,停止上课。我用了一张大纸画了一张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我就把反日五大纲领简单的作了一个报告。”【4】(p317)

将德育工作与生产劳动相联系,也是苏区学校德育工作渗透性一个突出的表现,这明显区别于旧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的特征。徐特立曾指出:“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是要教育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弟,使他们成为有能思想的头脑,有能劳作的两手,有对于劳动的坚强的意志的完全的新人物。苏维埃的教育,是要扫除那种读书同生产脱离的寄生虫式的教育制度的残余,而使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的联系起来。”【1】(p119)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苏区的不少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按生产季节来安排学习和休假,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公益劳动。通过这些活动,克服了旧学校读书与实际脱节的弊端,在实践中向学员渗透了劳动光荣、崇尚奋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理想信念。中央苏区学校的德育工作正是以这种循序渐进,层层渗透的方式逐步开展起来的,于细微之处见功力,不扰人,不声张,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注 释:

[1]《苏区教育资料选编》[Z],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央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中央苏区教育简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Z],江西人民出版社,194年版。

[5]《红色中华》[J],1933年9月15日。

[6]《红色中华》[J],1933年11月2日。

第9篇:红色劳动教育范文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今天,大家相聚在这里举行“同声歌颂百年史,携手迈向新征程”党建联动活动,共同庆祝建党100周年,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真诚的祝贺,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外人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诵读活动引导全市少年儿童积极寻访红色教育基地,致敬缅怀革命英雄,重温百年征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