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精选(九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第1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一、正确把握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正确运用语言教学策略的前提。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又比如,幼儿爱模仿成人的交谈,模仿故事中的艺术语言,渐渐的孩子在平时的对话中会时不时迸出几个故事中的精彩词汇,连我也对他们刮目相看。

二、抓住宝贵的晨间谈话时间

幼儿对语言的学习,绝不是通过“教”实现的,而是在主动运用语言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幼儿的谈话兴趣,随时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提高语言的能力。如每天晨间谈话时,我会给幼儿开辟一点时间,让他们说说他礼拜天遇到或做过的一些奇闻趣事,说到高兴的地方,大家哈哈大笑,一片快乐的气氛,从而让幼儿在别人良好的反映中体验谈话成功的乐趣。

三、注重语言特色活动的创设开展

幼儿园利用园内的走廊墙面,创设出一系列富有童趣的古诗配画、童谣配画、故事配画等浓郁的语言特色大环境,同时在各个班级都创设了富有本班特色的语言活动区域,使幼儿置身于一个充满了浓郁特色的环境氛围中。不仅如此,还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语言特色教学计划:如小班幼儿以琅琅上口的童谣说唱为主,中班幼儿在剧场活动中进行阅读和讲述能力的培养,大班幼儿在四小活动中加强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等。同时,针对语言特色教学计划,每个班会各自安排,每周利用一个下午进行语言特色的游戏活动。还可开展“幼儿故事大王”比赛等竞赛活动,童话剧表演活动等,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四、提供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发散空间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就是不断地提问,老师讲过作品,就会一连串的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怎么了?为什么?×××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常常使孩子顺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无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语言教育中,注重提供给幼儿一个思考空间,让他们有一定的思维发散性。例如:故事教育中,在幼儿倾听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再加上老师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都应十分到位,这样幼儿就会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感知。孩子听完后,我会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于是孩子就会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语言表达也更丰富了。

五、丰富幼儿的词汇运用数量

第2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颜色词汇 语言 文化差异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色能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能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汉英民族在颜色观念上存在着很多差异。首先,他们对颜色的偏好不尽相同;其次,由于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不同,汉英民族对于同一种事物,在其颜色观察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颜色词汇时可能会出现语用失误,这正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之处。

一、红色(red)

红色在诸多颜色中,恐怕是汉英文化内涵差异比较大的颜色词了。在中国,红色代表着火与血,人们把它看做“阳光、喜庆、吉祥、胜利、热烈、繁荣、好运或受欢迎”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红代表着喜庆,在中国的传统的喜庆日子中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结婚则更是少不了红,所以产生了一些由“红”组成的代表姻缘的词语如“红线”,“红娘”等。红色可象征事业的兴旺、发达、顺利、成功、圆满等含义。所以,在庆贺企业开业或商店开张、开幕式、典礼或奠基仪式上,往往用红绸结彩,然后剪裁,以暗含“成功、顺利、圆满”等含义。在这方面亦常用“红”做语素,组成的词语有:“红运”“红榜”“红火”等。红色代表生机、活跃、萌动、青春、热情、明亮、鲜艳、充满生命力。红色使人感到热情、有力,它代表奔放和力量。红色是积极主动的色彩,给人处于激情运动之中的感觉,充满了能量,所以它被视为了“中国色”。

相反,“red”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意味着“阴柔、秘密、黑夜、流血、恐怖和危险”,所代表的是“战争、流血、恐怖和仇恨”,在用词上常常带有贬义:go into red意为“负债,出现赤字,出现亏损”,see red意为“气得发疯,发怒,冒火”,red brick“二流大学”,red neck“乡巴佬,乡下佬”。红色还指道德败坏、伦理丧失,同时还指代宗教法律上的残暴与恶行。

二、黄色(yellow)

黄色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神圣、正统的颜色。黄色是封建社会中皇亲显贵的偏爱,当权者对黄色的喜爱程度甚至到了民间限制使用的地步。汉民族公认的先祖“黄帝”以及整个由母亲河黄河衍生的汉文化都直接导致了“黄”色作为尊色,成为帝王的象征。同时汉语里“黄”和“皇”谐音,贵重金属金子亦是黄色的,权贵们对黄色的推崇,也可能导致了人民对黄色的敬重和钦羡。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黄”主要指“吉利、好”。“九五之尊”的皇帝,穿的是“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故黄色引申为权力的象征。只有皇亲权贵才能居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

在英语文化中,西方人却不习惯使用“yellow”一词。在英语成语中,“yellow”常与“胆怯、懦弱”联系起来。Turn yellow意为“胆怯起来”; yellow around the gills意为“害怕得脸色发白”; yellow dogs是指“胆小鬼”;yellow card是指“黄牌”,常用在足球比赛中表示警告、注意的意思。

三、蓝色(blue)

蓝色,是作为天空和水的颜色,象征平静、谦虚和理智。在英语文化中被看做是圣色(holy corlor),表示高贵和忠诚。如blue blood指的是“贵族出身,高贵血统”,在表示尊贵这一意义时,它相当于汉语里的“黄色”。蓝色在英国又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英国的保守党、牛津、剑桥等的运动队都以蓝色为主打色。如Blue book(蓝皮书),blue-brick university(一流大学), blue stocking(才女)等都表示“好”的意思。另外,蓝色在英语成语里还有忧伤、忧郁的象征,如in the blues意思是“无精打采”, look blue意为“神情沮丧”,turn blue with fear则指“吓得脸发青”。有趣的是,在指代“之物”时,现代汉语词汇是用“黄色”,英语中则是用“blue”来对应,如“黄”相当于英语中的“blue film”。汉语里很多带“青”字的词组翻译成英语时常用“blue”一词,如青天(the blue sky),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lue comes from the indigo plant but is bluer than the plant itself.)等等。

四、白色(white)

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纯洁无邪,在基督教中白色是最圣洁的颜色,婚纱是白色的,取其纯洁、忠贞之意,婚礼素有 white wedding之称。西方的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也总是出现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一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和一群快乐的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爱矮人”的童话故事、美国总统府叫白宫,这些都表现出了西方人对白色的钟情和热爱。英语中,与白色相关的词语多带褒义,如a white day指“吉日”, white hat意为“好人”,a white war意为“不流血的战争”,就连white lie也指“善意的谎言”。

在中国,白色总是与不幸的事物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表示哀悼。办丧事时则以白色为主。丧家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胸佩白花以表示悼念,这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白色的脸谱,如三国的曹操、明朝的严嵩等,象征奸邪阴险、卑鄙可耻。因此,汉语中的“白脸”并不等同于英语中的“white face”,后者虽然也指白脸丑角,但其联想意义却是滑稽可笑的角色。而“小白脸”则是用来形容白面书生,现在常用来贬低那些依靠女人生活的男人。

五、黑色(black)

相比较红色而言,黑色算是汉英颜色词汇中文化差异最小的一个词汇。黑色来自黑暗的体验,使人感到神秘、恐怖、空虚、绝望,有精神压抑感。同时,一直以来,人类对黑暗有所敬畏,所以黑色有庄重肃穆感。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汉语中的“黑”,其引申含义主要指“昏暗、黑幕、非法和邪恶”,如“黑白颠倒”“黑心”“黑暗”“黑社会”“下黑手”。同样的,英美国家忌黑色,黑色被看做是不吉利的颜色,常常表示“邪恶、死亡、与地下冥间”(evil, death, and the underground world),常见的组合有black art(妖术), black deeds(卑劣行为), black guard(恶棍),black hat(坏人), black mail(勒索信), 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等。同时,英语中“black”还有“阴郁”之意,in a black mood意为“情绪低落”, look black指“怒目而视”,black sheep指“害群之马”。

通过对汉英主要颜色词汇的透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与其相对应的颜色词汇的含义。根植于两种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颜色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在使用颜色词时,我们要注意其差异性,避免误用和错用,从而达到得体、流畅的语言交流目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这座将军县。一进入这座县城就会被一种浓浓的革命气息所感染。到处都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两位国家主席的故乡”这样的标牌。马路两旁的灯箱上有每一位红安籍将军的照片和简介,向人昭示着这座小县的不平凡的光荣历史。我们的第一站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远远望见,董必武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深深地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那坚挺、雄伟的纪念碑,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和灵魂,坚韧不屈,凛然正气。在纪念碑背面刻着当地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歌谣形象的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红安为了革命全民皆兵的壮观场面。之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中漫步于红安的历史画卷之中,静静地感知红安。一幅幅题词字画,一件件战争时的中山装,打了补丁的被褥,褪了色的水壶,炮火连天的仿真大屏幕电影、壁画等等,让所有人似乎身临其境,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之路的艰辛和困苦,还深深的被我们那些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烈士忠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来到此次红色之旅的第二站,就是当年被称为“列宁市”的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这里是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长胜街,可以依稀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是七里坪老街的核心所在地,进入指挥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元帅题字的展牌,红底黄字写着“红四方面军纪念馆”七个醒目的大字。往里走便可以参观到总指挥的卧室和会议室。简陋的卧室可以看到当时革命时期艰苦的困境,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副硕大的军事地图,可以想象当时总指挥是怎样在这地图前布置军务、讨论军事要事的。参观完长胜街后,我们来到了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也就是此行的最后一站。

[1]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李先念故居、李先念纪念馆和李先念图书馆,展厅里陈列的李先念生前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以及一段段解说文字,不仅再现了李先念同志在不同年代的光辉业绩,同时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李先念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风范。

参观结束后,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校的列车。在这里,我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诸位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到了很多,也收货了很多,使我的心灵上得到了洗礼,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 产 党的光辉历程,规定,还使我真切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来之不易。这些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志,我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取义、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扬红安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先烈的遗志!

第4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陪伴无数少女度过童年岁月的芭比和肯尼,在新加坡举办世界首演后,走过了曼谷、香港、雅加达等地,2014年登上台湾舞台,在台北、新竹、高雄等地巡回演出。该剧具有黄金阵容的制作团队,着力打造梦幻般的粉红场景,同时搭配大小朋友都很熟悉的音乐元素,将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这一演出势必将在年初的台湾掀起一波粉红色的芭比旋风。

韩国演员金俊秀出演音乐剧《十二月》,观众起立鼓掌

由韩国演员金俊秀主演的音乐剧《十二月》(December)在世宗文化会馆完美上演后,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该剧中,金俊秀深情演唱了金光石的许多代表歌曲。金光石的音乐一直倡导平凡生活,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加上男女主角灿烂却令人心痛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3000多名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回应其精彩演出。

金闵俊通过音乐剧暴风成长精湛演技备受称赞

韩国演员金闵俊通过音乐剧《三剑客》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他在音乐剧《三剑客》中饰演达达尼昂一角,并以出神入化的演技及惊艳的歌喉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Jun.K本人表示,“每次站在《三剑客》的舞台上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虽然出演的角色都一样,但仍会为了让观众们看到更好的一面而继续努力。”

世界第一音乐剧《猫》中文版年初登陆兰州

一年前,当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甘肃大剧院的舞台上演后,创造了兰州票房市场上的奇迹;一年后,同样是中文版的世界经典音乐剧,又一次在兰州的同一个舞台上掀起热浪。为拉近与兰州观众的距离,台上不时会冒出几句地道的兰州方言,比如“走,买个牛大碗去!”“娃娃,少吃个些”等等,经典名句加上兰州元素,使得整台演出赞声不绝于耳。据悉,《猫》中文版是2014年甘肃大剧院新春演出季期间引进的重头戏。

《大刑伺候》将推音乐剧版贴近年轻人生活阅历

由传奇导演李欣磬执导,知名漫画家黑背编剧的残酷青春音乐喜剧《大刑伺候》,即将于2014年初与观众见面。据悉,该剧首开重口味音乐剧先河,将十大酷刑搬上舞台,以另类的视角带领观众领略现实生活的残酷。由于主角黑背的求学、工作、爱情经历与现实中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阅历惊人地相似,所以该剧堪称又一部接地气的精良之作。

百老汇金牌导演沃尔特・鲍比将携音乐剧《芝加哥》在“北京过年”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芝加哥》于2014年1月28日至2月1日春节期间在北京上演。该剧导演是鲍比目前百老汇最活跃的导演之一,被媒体誉为百老汇“金牌导演”。据鲍比介绍,这次挑战泽塔一琼斯的舞台版女主演莎拉・索勒瑞也毫不逊色,她是百老汇新晋的“音乐剧女王”。几乎演遍了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各种风格的音乐剧,相信由沃尔特・鲍比带来的音乐剧《芝加哥》将会为北京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布莱恩・克兰斯顿2月主演百老汇音乐剧《一路向上》

音乐剧《一路向上》,由比尔劳奇执导,布莱恩・克兰斯顿主演。布莱恩・克兰斯顿出生于演员家庭,年仅8岁就曾出演联合之路的广告。饰演一名车祸受害者,大学毕业后开始做职业演员,接拍了《爱无止境》、《全面回忆》、《摇滚年代》、《红色机尾》、《逃离德黑兰》、《亡命驾驶》等多部影视作品,今年2月由他领衔主演的音乐剧《一路向上》,将在百老汇的尼尔・西蒙剧院上演。

第5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10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王君在南昌主持召开江西省党史工作汇报会,部分市县党史办主任出席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苏多寿汇报了全省党史工作机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出席汇报会的代表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李景田主任认真听取汇报后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江西省在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高度评价江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他指出:江西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英雄城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红都瑞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政、军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党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江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纵横驰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狂飙。

座谈会后,在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君,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傅克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董君舒的分别陪同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苏多寿的全程陪同下,李景田主任先后深入南昌市、吉安县、井冈山市、兴国县、瑞金市、抚州市等革命老区调查研究。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他认真地听取讲解员解说,久久地注视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战斗过的地方。在同志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石碑前,他与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君留影;在八一南昌起义指挥者的铜像前,他驻足久久凝视。

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他上黄洋界、下龙潭、观象山庵、登烈士陵园、进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踏着红军的足迹,听着革命的故事,看着碧波万倾的青松翠竹,遥望烟波浩淼的壮丽云海,感叹天下第一山的雄伟壮观……

在红色故都瑞金,李景田徜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他听着讲解员讲解,不住地点头;在叶坪的红军广场上,他漫步凝思;在“一苏大”会址里,他久久沉思着这个小小的祠堂如何装下一个国家的首脑机关;在沙洲坝的红井,他亲自打上一桶水,品尝着红井水的甘甜滋味;在中央大礼堂里,他仰视着高高的八角造型的屋顶,发出声声赞叹!

曾经担任过省委副书记的他,总是忘不了深入农民之中,关心农民疾苦。在“苏区模范县”兴国县,他寻觅调查过的地方,提出许多农民问题。他走访农家,看望农民经营的商店。他参观将军馆,念着将军的名字,称赞兴国是个将军县,赞扬兴国人民为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红色的历史,绿色的山川,古色的文化,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交相辉映,显得光彩夺目,令人目不暇接。

“红色江西”,犹如一座巨大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次考察调研,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太多的感受。他内心激动而感想连篇:革命者之所以要来这里聚集,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适宜播种马列主义,是思想者的广阔天地;星星之火之所以在这里点燃,是因为这里堆积着一座饱含革命烈焰的火山。难怪伟人早在1930年1月,就在这里以诗一般的语言预见着革命的高潮快要来到,“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噪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用的这段话来看今天的江西,不正预示着它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必然性吗!

第6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1. 词汇意义的导入

在英语课堂上先从词汇入手,进行文化导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

1.1 颜色

看到颜色词汇,学生通常只考虑字面意思,从而误解词意。在讲授中职英语拓展模块第四单元“Color and Association”时,“blue”这个词在英语中属于低冷色。“feel blue”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感觉,指“抑郁情绪或不愉快的情绪”。“pink”原意是粉红色。然而“one feels in the pink”却译为“感到精力充沛”。这句话源自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健康时,脸是红色的;但当生病时,脸色n白。又如黑色在西方是邪恶,暴力,黑幕的象征,所以“black sheep”这个词不是“黑山羊”而是“害群之马”。“white man”这个词不是“白人”,而是指“诚实可靠的人”。通过导入词汇的文化意义,学生们恍然大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1.2 星期

英语星期词汇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上课时,我就会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他们回答Monday。Monday的来历你们想知道吗?学生的兴趣一下来了。Monday 是从Moon’s day 演变来的,意思是“月神之日”。 在古罗马神话传说中,月神是太阳神的妻子,故星期也应该有她的一天。传统上把Sunday作为一周的第一天。这是因为古时候专门用这一天祭奉太阳(sun),因此得名Sun’s day。 而对于基督教徒而言,星期日是最重要的一天。这是因为耶稣(Jesus)复活的日子是在这一天,因此星期日被列为休息日。一直到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把星期日作为节假日。

1.3 场所

英文中的场所词汇也是寓意丰富。就拿bank来说,也有一个传说。 bank 源自拉丁语bancus, 本意指“平坦的东西”,后来指河湖海的堤岸,而平坦的木制长凳则叫做beach。据说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以前,圣殿前面有一排兑换钱币的商人,他们面前会有一个长凳 ,上面摆着钱币。因为beach是 bank的变体,所以人们把摆放钱币的beach称为bank。从此以后,经营钱币买卖的地方就叫bank。例如“go to the bank”字面意思是“去银行”,但在非正式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一个人想要去厕所。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词汇的文化导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2. 问候语的导入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国家之间的问候也有很多不同,例如,中国人见面时,他们通常喜欢问私人问题,比如“Have you had a meal or not? What 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going?” 外国人对此感到困惑, 更让外国人无法容忍的是问别人的年龄和工资。 因为这些属于他们的隐私。他们交往时,往往对方会主动介绍自己,然后问你的工作、家庭、兴趣和爱好或者谈论天气等,但绝对不会打听你的年龄(How old are you?)或收入(What’s your salary? )。

3. 宗教和神话的导入

宗教可以说是整个文化的化身。例如,apple of Sodom (Dead Sea apple) 指的是产在死海附近所多玛城的苹果,红润的外观引人注目,然而一旦拿起,就化为灰烬。所以这一术语是用来表达“事物在外观上很美但却有可怕的本质”。它相当于中文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Judas kiss”指犹大之吻或口蜜腹剑,即隐喻背叛(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这也源自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在英语课堂教学想方设法地导入西方的宗教和神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了解西方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总之,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从诸多要素中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关键能更好地去运用英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真正做到文化的相知、相容。

[1] 胡文仲, 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 孙玲玲, 莫海文. 对大学英语文教学的再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第7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摘要:莫言,作为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而在描写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颜色词,使得其小说更是与其他作家的大为不同,其风格独特,词汇丰富,因此成就了2012年10月11日,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其后,他的其他小说也不断被翻译为外文,为中外读者所喜欢。本文选取的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版本,葛浩文以严谨的翻译态度,雄厚的翻译功底而颇受读者青睐,因此选择这一颇具影响力的翻译版本,并对其翻译中颜色词与莫言小说原文进行对比,从而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葛浩文;颜色词;语义

一、莫言小说《红高粱》中颜色词的分析以及翻译概况

《红高粱》虽为中篇小说,但是颜色词却丰富而多彩。颜色词共有359个。当然其中包括重复的颜色词汇。其主要的颜色词分为八类:“红色”在该篇小说中共出现99次。其中,39次是纯粹的“红色”描写的部分,“红高粱”作为重复的颜色词在文中出现16次,另外44处不重复的颜色词;“黑色”在文中出现104次,其中重复的“黑土”共出现17次;“白色”在文中共出现85次。其中,“白色”单独出现58次,另外,不重复的颜色词有27次;“绿色”在文中出现39次。其中,“绿色”纯粹颜色词共出现25次;“黄色”共出现38次。其中,不重复的颜色词共有14处;“蓝色”在本文中共出现17次。其中,纯粹的“蓝色”仅有7次;“青色”共出现12次。其中不重复的“青色”共4次;“紫色”在文中出现11次,其中不重复的“紫色”出现7次。

根据李红印观点,汉语颜色词汇分为三类:辨色类、指色类和描色类颜色词。辨色类颜色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是单纯的指“红”、“黄”等,指色类和描色类颜色词都因色彩亮度和浓度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如“深绿”、“土黄”等。因此,从词汇量的角度来讲,汉语可以造出大量不同的颜色词汇,而英语是无法用相对应的颜色词对等翻译过来的,才会有意译的颜色词,因此语义上才显现出了一些差异。另外,以“红色”调颜色词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语义对比来看,“通红”、“艳红”、“血红”都是“等义”情况,把“通红”这类双音节描色词和“红彤彤”这类ABB式都是同样的语义意义,当然对此类词汇的翻译还会涉及到文化和语境等语用的差异,这里不分析语用的差异。

二、《红高粱》中颜色词翻译的语义差异分析

(一)词义聚合关系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葛浩文极其恰到好处的处理了文化差异问题,但由于中英文化差异,在其翻译的其他地方仍然显露出诸多差异。葛浩文的翻译主要有三种情况:直译、半直译半意译、意译。本文所主要讨论的是半意译半直译和意译的颜色词汇。

在葛浩文的翻译过程中,对颜色词汇翻译的处理精当而不繁杂。“蓝白色雾幔”翻译为“blue”,“蓝白色”包含有“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而翻译却只用了“blue”而没有“white”,从语义的角度来讲,“蓝色”为“蓝白色”的下义词,即“蓝色”蕴含“蓝白色”,在翻译的处理过程中,“蓝白色”更偏“蓝色”多,所以用了一个下义词“blue”而代替了“blue and white”的翻译。同样的颜色词汇还包括:“雪白的山羊”翻译为“white”,“紫红色影子”翻译为“purple”,“颜色青白”翻译为“pale”,“紫红色的藤条”翻译为“purplish”,“焦黄的手指”翻译为“yellow”,“土黄色的汽车”翻译为“brown”,“墨绿色的光芒”翻译为“green”,“青白的浪花”翻译为“white”,“雪白的核心”翻译为“white”,“洁白的石条”翻译为“white”,“葱绿的苍蝇”翻译为“green”,“银灰色穗子”翻译为“silvery”等。

表达相同意义的词称为同义词。而同义词有绝对同义词和认知同义词之别,绝对同义词是:所有的意义都相同;在所有的语境、概念意义和情感意义都相同。而这样的同义词在汉语中是极少的,所以同义词以认知同义词居多。在翻译过程中,有些汉语同义词甚至是同一个词却用了不同的英语词汇。“通红的高粱地”翻译为“bright-red”而“通红的眼珠”翻译为“red”,这便是同义词的翻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同样的还有:“雪白的山羊”翻译为“white”,而第四部分却翻译为“snow white”;“颜色青白”翻译为“pale”而“青白的浪花”翻译为“white”;“土黄色的汽车”翻译为“brown”而“土黄色牙齿”翻译为“hard yellow”等。

(二)词义组合关系的差异

常见的组合关系有:正常组合、冗言组合和异常组合,其中异常组合分为不合适组合、自相矛盾和不协调。而在颜色词汇与其他词汇的组合过程中汉语和英语都表现出异常组合的状况,但是不是对等的异常组合。

“乌油油的黑土”翻译为“black earth the color of ebony”,从汉语的角度讲,“乌油油”修饰“黑土”是属于正常组合,但是在葛浩文的翻译过程中没有将“乌油油”翻译出来。“灰葡萄”翻译为“gray-purple”,从汉语的角度来讲,“灰色”是可以修饰“葡萄”的,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却用了“purple”,这是葡萄本来颜色,在翻译过程中有了冗言组合,但不显得多余。“青绿的肠子”翻译为“green”,形容人的“肠子”都是用“青”而本文却用了“青绿”,本属于异常组合中的不合适组合,而翻译过程中也直接用了其不正常组合,用“green”来翻译而不是用的“青色”的相对应的颜色词。“青白色头发”翻译为“pale”,“头发”一般用“白色”修饰,用“青白色”修饰就略显异常,而且翻译过程中却用了“pale”而没有用通常的“青色”或“白色”相对应的词汇来翻译,英语和汉语都同时使用了异常的组合,达到了语言的丰富,展现了莫言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写作技巧。

(三)翻译的其他差异

“红润”翻译为“rosiness”,汉语中用了颜色词,而葛浩文的翻译却没有使用相对应的颜色词。再如:“枪托儿血红色”翻译为“color of blood”,“穿黄衣的日本人”翻译为“khaki-clad”,“紫红晕圈”翻译为“welter of circular bruises”,“一道白口子”翻译为“a tiny tole”,“漆黑发亮的眼睛”翻译为“dark eyes”,“土黄色的汽车”翻译为“brown”,“绿豆”翻译为“mung beans”,“黑影”翻译为“dark shadow”,铁青色的穹窿”翻译为“pale vault of heaven”,“枯萎苍白”翻译为“withered pallor”,“烧蓝褪尽”翻译为“the enamel long gone”,“白净面皮”翻译为“pale”,“脸色灰黄”翻译为“ashen-faced”,“脸庞鲜红”翻译为“grew ever brighter”,“苍白无色”翻译为“the color had drained”。

三、总结

对于颜色词的研究,国内外的语言学者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但是还有极大的空间和领域值得研究,尤其是对于语义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从中英文对比的角度来对颜色词汇进行分析,也还可以从更广泛的语义的层面进行分析,也还可以从其他层面如:语用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还有学者从修辞的角度比较。当然,从词汇的感彩和形象色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中文和英文的词汇尤其是颜色词在使用中的诸多差异,为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外书籍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莫言精选集》莫言,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2006年1月

[2]《Red Sorghum》Howard Goldblatt,Arrow Books,2003年

第8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克勒门文化沙龙

配茶:英式下午茶 点心:纽约芝士蛋糕

音乐:李斯特《爱之梦》

很多人对上海的记忆都和声音有关,“克勒门”的缘起也和声音有关。在“克勒门”的舞台上有着太多珍贵的“上海好声音”。掌门人陈钢弹琴是在这个舞台上常见的一幕,母盖壮赂栊恋摹兑股虾!贰睹倒迕倒逦野你》到他自己创作的《梁祝》,父子两代人用玫瑰与蝴蝶串起了上海最经典的旋律。

第一期“克勒门”的“华梦”里,周璇的孙女周小璇弹起自己改编的《四季歌》。这个加拿大长大的女孩从未见过奶奶,也许并不知道为什么台下的观众看她这么亲。2012年的中秋节,“克勒门”开了场中秋诗会,娄际成、过传忠、陈醇、陆澄、印海蓉、梁波罗、曹雷等艺术家汇聚一堂朗诵中秋诗词,名家分享故事,画家现场作画,热烈气氛绝不亚于今天的“诗词大会”。“戏梦”里评论家翁思再,“大光明小开”、京剧名旦金素雯之子胡思华字字铿锵,传递着京剧的精气神。上海译制片厂的译制电影是那个时代珍贵的精神食粮,“上译厂的故事”里刘广宁、曹雷、童自荣等配音大师的分享令人动容。

20世纪80年代的“海外影视”风靡全国,每期前傅玄杰大律师的申明也是家喻户晓,“海上大律师”傅玄杰、顾韩君、吕红兵等律师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沪语是上海的声音,它历经了怎样的改变,会有怎样的未来呢?“闲话上海话”里葛明铭、马莉莉、徐俊、钱乃荣等各路嘉宾齐讨论。

中国的第一首钢琴曲居然是语言学家作的!“百年钢琴在上海”沙龙中上音副院长杨燕迪、评论家王勇和众多钢琴大师把这段历史娓娓道来。

配茶:伯爵红茶 点心:伯爵巧克力蛋糕

音乐: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克勒门”的舞台一直关注美术领域,陈逸飞逝世8周年纪念日的“美梦”沙龙上,陈逸飞胞弟陈逸鸣、画家谢春彦、评论家林明杰探讨了陈逸飞的“大视觉”对上海的影响,多段其生前的视频令人感怀。

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带着他的画走进中华艺术宫,在“小可眼中的大师们”沙龙上分享了从小长大的、汇聚了齐白石、李苦禅、吴冠中、黄永玉等大师的“大雅宝胡同”里的故事。画家陈家泠的同名电影喜获罗马和夏威夷电影节大奖,作为海派画家的杰出代表,陈家泠走进“克勒门”和大家搓了一场麻将。

2016年策展人谢定伟先生组织的“蓬皮杜艺术大展”再次落户上海。

2016年8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业,馆长朱刚、海老的女儿刘蟾畅谈“刘海粟的新家”。

配茶:柠檬红茶 点心:奶酪稻草

音乐:《雪花》

“克勒门沙龙”五年时光里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张爱玲是上海的影子,作家淳子在“纸上电影张爱玲”里将其讲活,配合“五彩茶艳”还专门带来一段“张爱玲的味蕾”。

说起上海的影子,十年前的一场大水引出了“王开照相馆的故事”,那一出出传奇在“克勒门”的舞台上跌宕起伏。鸿翔小开金先生的太太鲍女士曾在“云梦”里和金先生一起展示过旗袍,1948年两人订婚,去年鲍女士逝世。百乐门的最后一位钢琴手俞敏昭两次在“克勒门”舞台上现场演奏钢琴,于去年离世。

指挥家马革顺2014年圣诞在“克勒门”度过了100周岁的生日,于2015年12月去世。马革顺的太太薛彦莉女士说起他们与“克勒门”的美丽遇见,这一个个背影如同一抹抹亮丽的橙色,把这城市点亮。

配茶:玫瑰红茶 点心:莓果马卡龙

音乐:法国香颂《玫瑰人生》

粉色是绮丽,是梦幻。想来“克勒门”真像一个粉色的梦,从最初几个文人艺术家的小小聚会,变成今天荟萃各界朋友的品牌沙龙,大家因茶而结缘,因艺术而相交,因上海而汇聚。

2012年7月17日,第一次“克勒门雅集”在上海开启。同年8月,第一场“克勒门”主题沙龙“华梦”在贵都剧院举行,正式开始了一次一茶一主题的形式。

2013年“克勒门之夜――音画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2014年“克勒门”与三联书店携手推出“克勒门文丛”。

2015年“克勒门”被韩正书记授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人好事”。

2016年“克勒门”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博物馆衍生产品设计大赛”。2016年“克勒门”出品话剧《律心引力》。

2017年“克勒门”与上海信托携手,即将迎来新篇章。

配茶:焦糖红茶 点心:黄鱼响铃

音乐:贝多芬《春天奏鸣曲》

绿色是希望,是祝福,是不老的青春,那是我们对上海永远的情感。“又见乃珊”里又见到“上海lady”程乃珊,她的家人、朋友、读者齐聚一堂,分享她对这城市的情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里指挥家曹鹏说起自闭症孩子的故事热泪盈眶。

白先勇先生在“寻梦”里找到了小学同学,上海是他心里永远不老的尹雪艳。《平如与美棠》作者饶平如90岁学习钢琴,在“好梦”里弹了老伴最爱的《友谊天长地久》。

第9篇: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朋友,你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伴我度过了整整一个暑假。

放暑假的前两天,音乐老师告诉我:“暑假市教育局要举办文艺汇演,你在家准备一首歌。过几天我给你辅导一下。”听到这个消息,我心花怒放。

我每天上午写作业,下午练歌。我在自己喜欢的歌曲中选择了《春天的故事》。每天对着镜子练习,一天唱上十几遍。三天后,我认为自己练得不错了。就在吃过晚饭后让爸爸、妈妈、姐姐欣赏一下我的歌声,请他们提出意见。我把感情全部投入到歌曲中,认真地唱了一遍。爸爸没等我唱完,就撇起了嘴。我唱完了,爸爸说:“和电视里唱的差远了!”妈妈瞪了爸爸一眼:“我觉得不错,再练练。”姐姐很“专业”地说:“小妹,这首歌适合你唱吗?你还是问问音乐老师吧?”

第二天,我来到音乐老师家。老师也认为我不适合唱《春天的故事》,他让我发了几次声,帮我选择了《五星红旗》,并给我做了示范。我回到家中,继续练习,尽管夏天的下午很热,我也坚持着。

练了一个星期,终于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音乐老师来电话说,学校领导要检查一下,并要求给歌曲配上舞蹈。于是,我又到学校和七名伴舞的同学一起练习了三天。每天练完,都要出一身臭汗,那些伴舞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领导检阅那天。我和伴舞的同学穿上演出服,还真像回事!我穿的是一条紫色的特别高雅的裙子。预检时我们表现都很好。学校领导和老师鼓励我们在正式演出时发挥最好水平。

汇演的日子终于在期盼中到来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汇演中心,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我坐在台下,心中好像有十五个水桶在打水――七上八下。如果我唱不好怎么办?那不就给学校丢脸、给老师的脸上抹黑了吗?不,我能唱好!我练了好几百遍了,怎么会唱不好呢?老师不是说我是最好的吗!正在想着,报幕员报幕了:“下一个节目,歌曲《五星红旗》,演唱者,文大龙……”我稳定了一下情绪,轻盈地走上舞台。看着台下的观众,我抑制住紧张的心情,开始演唱:“五星红旗……”我专注地把老师教给我的动作、表情、感情充分地在演唱中表现出来,伴舞的同学发挥得也特别好。演唱完了,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让我高兴的是,我在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声乐组一等奖。这个暑假我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既复习了功课,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又通过参加文艺汇演,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我会继续努力,用我的歌声唱出青春的旋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