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早期教育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早期教育发展前景

第1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一、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动因

(一)社会动因――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由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地位遭到威胁,加上社会危机和不断的种族冲突,美国人又一次将问题的症结归于教育。”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和各种教育机构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课程对儿童的发展是适宜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需要,美国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这也成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形成的社会动因。

(二)政策动因――《国家在危急中》及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

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开端于美国政府于1983年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的学校教育状况长达18个月的调查,向美国教育部长指出,美国处在危急中,不仅表现为美国的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失去了世界领先地位,还表现在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此后,“政府、社会团体开始系统反思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开始了以整体性、综合性为特点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场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标准、课程结构、师资培养等方面,其目标是实施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5]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此政策背景下,基于大量有关学前干预方案长期效果的研究发现,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对于早期教育以及课程模式的兴趣复苏”[6],全教协会作为美国最具领导权的、致力于确保幼儿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民间幼儿教育组织,也加入了这场探索实践中,积极地寻求高质量幼儿教育及其实践的涵义,并于1986年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声明,对发展适宜性实践进行界定,并在1987年出书对其课程进行阐释。

(三)教育动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质疑

1973年~1982年的10年间对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下降,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由此,引发了美国教育改革中提升学业成绩的价值取向。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为了能够通过教育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并赶上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美国兴起了“回归基础”运动,同时“学前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适宜的开端” ,这就导致了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强调知识价值取向,传统的读写算教学重新占领幼儿课堂,幼儿教育出现严重小学化倾向。“但向低龄的幼儿进行学科教学,或者教授游泳、体操或者芭蕾,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我们会将他们置于一种遭受短期压力与长期人格损害的毫无益处的危险境地之中。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种早期指导具有持久益处,却有相当重要的证据证明它将带来持久的不利影响。”因此,“学前教育在巩固60―70年代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对学前教育的涵义、地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及探讨,并开始了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为了凸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学教育的差别,反对早期教育中出现过多的学业压力,全教协会认为建立一套幼儿园教育质量评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诸如“使用发展适宜性活动或材料”的说法就显得太过宽泛,引发歧义,这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形成的教育动因。

(四)理论动因――理论界对发展性课程有效性的研究

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存在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分别是:人文主义者、社会效能论者、发展论者以及社会改善论者,“四个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为谁能控制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而展开竞争。”“在早期教育领域,这种关于课程控制权的斗争主要发生在发展论者和社会效能论者之间。”坚持社会效能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学业成就有关的方面,而坚持发展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则关注儿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论战中,“早期教育领域支持发展性课程的倡导者从‘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大卫・韦卡特(David Powell Weikart)及其同事根据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可以测量的结果证实了发展取向的早期教育课程方案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从社会的成本收益高度标榜这些研究结果,成功地把这种发展性教育方法和社会的技术准则联系起来。”这种策略成功地取得了政策制定者以及公立学校决策者的支持,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动因。

二、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演变历程

在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三次修订,并出版了相应的著作作为标志。本研究根据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形成及三次修订将其演变过程归纳成三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1986年―1996年):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基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领域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呼求,全教协会于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概念,1987年,全教协会出版了休・布里德坎普(Sue Bredekamp)所著的《0―8岁早期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一书。此书的出版在学前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87年出版到1996年再版了12次,成为美国早期教育工作者最受欢迎的指导性参考资料之一,并有美国早期教育的“绿色圣经”之称。

该书在课程、成人与儿童互动、家庭与教育机构的关系以及儿童发展评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在书中,休・布里德坎普指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16]。年龄适宜性,即“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及认知的发展都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发展阶段来设计学习环境、安排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个体适宜性,即“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成长的环境、人格特质、学习方式、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为此,全教协会将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四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等四个阶段,还明确指出其理论建立在两个方面:其一,幼儿通过具体的、游戏导向的方式进行学习最有效;其二,幼儿园课程应随时修改以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不是去要求幼儿调整自己以适应某一特定课程。即着重强调和关注了“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两个方面。

此阶段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坚持以“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强调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适宜性,但是对适宜性的维度的论述却遭受了很多质疑。维恩(Wien,1995)将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面临的质疑归纳为两类:“一类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将主流文化作为所有儿童的标准,忽视了其他文化价值和标准;另一类则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诸多教育建议缺乏包容性。”有关1987年版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质疑,都成为全教协会在1997年对其进行修订的根据。

(二)发展阶段(1996年―2009年):文化适宜性

20世纪6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在开发早期教育实验性课程方案的研究工作占据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对于维果斯基的兴趣高涨,这刺激了心理学家去探索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去考察维果斯基有关发展和学习的看法对他们教学实践的启示。此外,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生态学观点也促使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环境以至于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87年《0―8岁儿童早期教育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以后,发展理论与早期课程方案的关系得到了确认。”“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关于发展理论和早期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却受到了强烈挑战,这导致了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声明的重新修订。”

1996年全教协会开始了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工作,这是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进行的第一次重大修订。全教协会于1997年出版了布里德坎普和科普尔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此次修订的过程中将“文化适宜性”单独列出,指出“发展和学习是在多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并受到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1987年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书中,文化差异性被归为个体差异性的一部分[24。1997年的立场声明认识到有必要澄清和解决一些发展适宜性实践受到关注的问题,并有必要“更加清晰地表达全教协会的立场,以使得精力不再浪费在争论对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无效争论上,而是在对真正的不同观点的探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场声明要制止质疑和争论,而是意识到了这种争论对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对争论的鼓励。

经过修订的1997年版将幼儿年龄阶段划分为零岁至三岁、三岁至五岁、五岁至八岁三个阶段,修订版将“发展适宜性”的维度增加成三个:“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强调发展适宜性的理论要建立在三种知识之上:幼儿发展和学习适宜性方面的知识;关于幼儿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关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有关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指与年龄有关的人类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可以对活动、材料、互动或者经验进行普遍的推测。这种知识应该是健康的、安全的、有趣的、可以完成的,同时对儿童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有关群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用来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1987年版和1997年修订版发展适宜性实践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承认和强调了儿童发展和学习所处的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至此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其发展适宜性的维度上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此修订版中,作者也强调了教师是决策制定者及幼儿的目标兼备挑战性和可实现性。

(三)完善阶段(2009年以后―至今):缩小学业差距

发展适宜性实践对自身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9年。随着公立学校角色的被关注和对缩小学业差距的持续的呼求,再加上全教协会在2005年对识别高质量项目的关键内容的儿童早期项目标准(Early Childhood Program Standards)的修订,“为了保证能够和全教协会的实践指导原则协同,用早期项目标准指导早期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全教协会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修订已经迫在眉睫。”

2009年全教协会出版了科普尔和布里德坎普合著的《0―8岁早期儿童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在该书中,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卓越和平等。学业差距的存在不是因为儿童在哪些方面的缺失,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的机会。尽管现实强调是责任性和学习差异导致了某些课堂中的不适宜的实践并在早期教育工作者之中引起关注,但是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很久以来就已经被证明能够改善所有儿童的生活机会。第二,意向性和有效性。好的早期教育工作者不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充满对其实践的意向性,而且会关注这些决策的结果。当前有关早期教育价值的普遍认识以及国家财政支持的学前项目的开发,几乎都是来自对学前教育短期和长期的对儿童发展的有效性的研究结果。秉持对学习和发展结果(只要它们是正确的)的责任性实际上就是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对所有儿童的承诺的践行。第三,连续性和发展性。正如人类的发展是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样,所有项目的设计也都该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此次修订中坚持了一些理念,如:面向全体儿童,承认游戏的价值,尊重对个体和文化差异的回应以及与家庭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与发展,如:基于有效实践扩展知识的范围,改善课程、教学和评价。此外,书中还指出我们在面对从游戏到结构化课程的支持和质疑的时候应该更加的精确和清晰。第四,乐趣与学习。在新的知识观和变化的背景下修订我们的实践课程时,我们反复提到贯穿我们工作的核心价值:毫无疑问,对早期教育和保育的一个重要的和正统的关注就是帮助儿童在变成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成人时,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童年是充满乐趣的。在整个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中,我们都在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养育的和支持的环境以让他们经历童年独一无二的乐趣。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产生与发展是美国社会政治背景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实践及理论研究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全教协会作为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组织机构不断探索和实践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产物。美国的政策背景和理论研究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提供了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全教协会的推动是发展适宜性实践得以发展的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全教协会提出发展适宜性实践声明到如今,发展适宜性实践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与修订,发展适宜性实践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托幼机构的教育实践指南,且受到世界各国幼教界的重视。发展适宜性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值得被我们学习并择其精华为我所用,但是正如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所言:“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个有生命的植物。”因此,在对发展适宜性实践借鉴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借鉴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

2,4,9.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3.

3,5.杨捷.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85,386.

6,7,11,12,13,14.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34, p121―125.

8,10.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2,p6.

15.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3.

16.美]休・布里德坎普. 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 樊庆华译,黄人颂校. 黄人颂编. 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91―307.

17,18.Bredekamp,S .(1987).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19.郭力平.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融合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0):13.

20,21.Stacie Goffin,Catherine Wilson.(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 , p196―197.

22,24,25,27.Gestwicki,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ird Edition) . Canada: Thomson Delmar Learning,p6,p10,p7.

23.Bredekamp,S.,&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 ed.). Washington,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p 4.

26.张家政,杨晓萍.美国DAP方案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6):62.

第2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早教机构 社区化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而在我国,早教行业更是前景广阔。新人口政策预示着“二胎”放开的趋势,将扭转人口增长平稳的趋势,带来年增长27%―39%的城镇婴儿。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0-3岁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甚至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而且80后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收入的提高,这些无不预示着早教业的巨大机遇。

二、建立社区早教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现有的早教资源难以满足民众对早教服务的迫切需求

随着大批80后父母的出现,早教中心、亲子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有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中国将是一个全民早教的时代,早期教育俨然已经成为80后父母的刚性需求品。早教机构稀少而昂贵的现状,是每一个80后父母的担忧,也是大学生创业的机遇。

2.80后父母思想改变,早教机构成为可能选择

80后父母开始登上早教市场的舞台,80后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水平需求也较高。80后父母思想观念新,舍得花钱,这些原因都促进了早教市场的日益扩大。

3. 父辈家长职责不明,改变家长观念成当务之急

80后意识到早教机构的重要性,但是父辈们认为孩子应该由长辈带。改变这种家长观念是当务之急,要让父辈们明白早教机构的重要性、科学性、必要性。

4. 依托社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是发展趋势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教机构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它不仅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而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列为其工作的一个要点。我国的社区由于存在着“政区和社区的同一性”的特点,社区自组织性不强,人们的社区意识还较薄弱,暂时还做不到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教,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以社区为依托还是可以实现的。

5.政策变更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许多家庭增添了人口,新出生幼儿数量将迎来一个上升期,早教行业市场将会不断扩大,前景广阔。

三、建立社区早教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早教机构虽然意识到了早教的社区化趋势,但是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仅仅是将早教机构搬进社区或偶尔到社区开展活动,要建立真正的社区化早教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

直接影响早教进社区活动的全面开展。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

2.教育教学基地缺乏

直接影响早教进社区活动的有效启动。社区场地有限,租金昂贵,建立机构的投入庞大。

3.整体婴幼儿教育水平不高,直接影响早教机构的长远发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大多以国外引进的机构为主,价格昂贵但是教育水平高。民办机构教学质量不高.教育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教进社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而家长可能会选择名气更大的成熟早教机构。

四、建立社区早教机构的启示与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是早教进社区的前提条件

只有彻底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拥有一大批早教进社区的实施对象。

2.加大资金投入是早教进社区的基础保障

公司开展这项活动的基础条件是必须具备婴幼儿活动的室内外场所,拥有一批婴幼儿活动的基础设施。在课程安排上,有好的授课条件、先进的设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外,大部分社区地价昂贵,要租到宽敞舒适的位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对此,政府应给予创业者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社会资本进入早教行业,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早教机构进行投资。

3.精心设计综合式学前教育方案和课程是早教进社区的当务之急

早教的核心在于课程。任何好的早教机构都必须设置自己独特的早教课程。具有科学性、开发性和系统性的早教课程体系,是早教机构得以长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课程设计要兼顾教育的普遍性和儿童的差异性,按照不同的模块设置一揽子课程,然后根据不同的儿童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模块搭配。

4. 师资力量是吸引顾客的首要标杆

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教学师资,在选择社区早教的时候,一定要有教师资格证,对于婴儿还要配有保姆、医生、营养师、心理健康师等专业服务团队。所有工作人员应统一培训,不光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而且要与企业文化相统一。

5.社区早教机构模式改进

早教机构不仅仅是学龄前教育的场所,更要采用创新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享受童趣中学习成长,并为家长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指导建议,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同时建立线上线下模式。线上机构可提供APP客户端,打造成信息交流平台,既可以信息通知和早教网上课程,同时也能让家长通过APP对早教育儿经验进行交流讨论。线下除了面授早教课程,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和针对家长的早教培训活动。

逐步建立儿童家长信息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培训教育提供参考,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创建“互联网+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峥.以社区为依托,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杂志,2013.

第4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2.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早教专业;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在中国,早期教育是一个迅速崛起的行业。脑科学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其一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早期教育成为世界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国民人口素质的提高,早期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看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从幼儿期逐步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与观念,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成为家长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空前发展,英语教学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予以两种语言的刺激,能促进幼儿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因此,幼儿期的英语训练对孩子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做好幼儿期的英语语言初步教育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详细探讨了促进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策略,以便为早教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从事幼儿英语口语教育。

一、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英语学习,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早期英语培训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小培养语感,并尽可能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并保持兴趣。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取决于幼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幼师学生即是未来幼儿的老师。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中对于幼师学生英语口语的教学至关重要,在具体章节的选择与排列上应与幼教专业紧密的联系,内容上要结合幼儿英语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建立适合幼师生的英语教学相关理论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师英语口语教学。

二、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教学改革方向

1.教育内容的改革

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入手,结合科学、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的分类,把幼儿英语口语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早期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们在了解职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未来职业导向和职业要求。

2.改变教学方法

幼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无论哪门课程都应该关注这一终极目标,英语也不例外。教师应通过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其日后能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改变评价的重点

对于幼师英语口语的评价,不仅仅是从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更应该从平时表现和学生个人的基础来进行形成性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思想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正确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适当增加幼儿园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把评价与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放在评价的整体过程中,让英语的评价真正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出贡献。

三、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实施

1、布置课前、课后任务

在幼师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布置课前、课后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准备,然后有选择地挑选几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表演,营造英语的视觉化、触觉化和听觉化,课前与课后的英语表演有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2.英语课堂游戏教学

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早于课堂教学制度。事实上,在许多文盲众多的国家里,儿童掌握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游戏获得的。游戏是儿童所喜爱的活动之一,也是生理发育的需要,交际的需要,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需要以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在幼师英语口语课堂中采用游戏式教学,可让学生们了解游戏的多种形式,掌握游戏教学的方法,为之后的幼儿英语教学打下基础。此外,教学游戏能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能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外语教学游戏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口语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广泛使用,促进了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教学形式,它是在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的功能进行教学的活动。多媒体的使用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方式和方法,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为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和优化外语教学手段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其信息量大、信息传达准确生动、文图声并茂、人机交互、外语环境逼真等特点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多媒体外语教学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于一体,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传统的教学凭借黑板、挂图等静态情景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交流,而多媒体外语教学集中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的技术,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素材和语言运用的动态情景,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易于接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促进教师的主动教学创新,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所以,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幼儿英语口语教学中是使学生更加了解幼儿,了解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育效果应有长久性,立足于未来教育好儿童”。总之,早期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那么无论哪门学科,都应该为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英语教学更是如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成为未来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新理念》,袁振国,2002.3,教育科学出版社,P17参考文献:

[2]方晓梅. 人才应用能力主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3]常淑丽.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问题探讨[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第6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但恰好是这个最关键的“敏感期”,也是中国父母最缺乏经验、最慌乱的时候:“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虽然这些父母在事业上春风得意,也深刻体悟到“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开发早期智力”这个问题,70%的家长承认自己煞费苦心却仍找不到正确答案。

社会竞争的激烈、家庭收入的增长、家长对婴幼儿科学教育意识的觉醒、现有保育和教育机构的空白,每一根属于这个时代的纤维交织成了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期教育市场。目前早教机构有三种模式,母婴医院开办的育儿班、幼儿园为抢夺生源开办的早教班、专业化的早教中心。其中以第三种模式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

童学馆教育理念

“三闾大夫,伏惟尚飨……”端午节,东湖风景区长天楼前一直回荡着稚嫩的童声,这是25名年仅三至六岁的孩子参加的祭祀屈原的仪式。来自武汉童学馆的25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身穿汉服,按照简化后的古礼仪式祭祀屈原,认真地向屈原像行礼,神态严肃又不失天真,萌味十足,引来数千名游客围观拍照;虽然现场由隔离栏隔离,但热情的游客纷纷涌到舞台下,为孩子们助阵。

童学馆的孩子们认真地向屈原像行礼,幼儿国学的老师们同样身着汉服,庄严地诵读祭文之后酹酒于地,三拜屈原。在肃穆的气氛中,大家一同缅怀着这位“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伟大诗人。

穿汉服、拜孔子、诵古文、习礼仪,究竟是打着复古的噱头,还是真实的国学传承?重点学校、贵族学校、出国留学、甚至投巨资上天价培训班都不能解决的“富宝贝”问题,靠传统文化教育就能扭转吗?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是极力赞成的,在当今幼儿培训机构众多的情况下,选择好的机构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台下,一位带孩子参与仪式的年轻妈妈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孩子的心中点燃诗人之心和家国之魂、中华之魂,同时也使庄严的古代礼仪在今天能够经由孩子们重新焕发生机。

当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生活的节奏变得无比快捷,许多时尚的观念让人应接不暇,先人们创造的智慧似乎已被摆放在一个遗忘角落,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性。其根源并不是每个人的意愿,而是教育的缺失。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高端家庭开始醒悟,他们迫切需要这种中式教育,让“富二代”为今后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承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可供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的开发,将更加缩短了全球居民相互间的距离。因此,学习中华文化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汉语的能力和修养已成为今后全球商业、文化往来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国学早期教育这一“朝阳”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前沿,如果投入其中,在体现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推动民族文化复兴大业。在这个早教大市场里,目前从国学出发的早教机构还是寥寥无几。“现代私塾”这种创新理念使童学馆在早教市场上独领。越来越多的高端家庭反对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他们需要的是在孩子启蒙之前,先学会从人做起,培养孩子的人生观,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童学馆文化

古代儒家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童学馆的课程则是从诗文、历史、德行、国艺、运算、记忆的“新六艺”来培养“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的国韵宝贝。

人生的问题,往往出在婴幼期。大了再纠正,成本高而效果差,有时甚至无法挽回。童学馆借助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为孩子树立圣贤榜样,从幼儿期进行礼仪教导和德行熏陶,授予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给孩子一生受益的人格修养。

1.阶梯性成长课程,解决婴幼小衔接大问题

童学馆精心设计0-12岁阶梯性成长课程体系,在婴幼期发展言语、认知、运动,在学前期训练识字、速算、专注,在小学期提升阅读、作文、记忆,国学和礼仪渗透始终,能力和习惯同步提升,帮家长解决婴幼小衔接大问题。

2.游戏化教学,让孩子更喜欢

童学馆摒弃传统刻板机械的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教学、嵌入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多级课程循序渐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3.懂孩子的幼师,而不是懂国学的夫子

童学馆选拔有幼教经验的年轻女教师,每位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教育学背景,经过学馆持续严格的传统文化、脑科学、儿童心理学专业培训和考核,她们更懂孩子。

4.浸泡式学习,有益的课外补养

有的父母在家里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或者孩子不听教。孩子在童学馆是浸泡式学习,充分感悟和体验。我们的学员不但能识字过千、经典背诵过万,一目十行快速阅读、记图记景过目不忘、1分钟算百题,还能朗诵演讲、对联作诗、琴棋书画,更重要的是习惯好、能力行弟子规,孝顺懂礼,教学效果让家长们非常满意。

5.教育孩子,父母的观念很重要

孩子学习时,家长可以参加馆里组织的“家长课堂”,学习传统文化,听专家讲座,讨论交流育子经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是童学馆始终坚持的双轨制教学模式。

金色摇蓝:小小孔子学院

第7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生态教育;早期教育;启示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理解

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笔者将“生态教育”具体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二是教育回归自然,力求生态,重拾生态与教育之间的平衡。本文笔者着重强调的是第二层含义。

二、早期教育的内涵理解

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但随着教育含义的进一步延伸,早期教育所指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不局限于幼儿时期的学习,甚至扩展到小学阶段的学习。

三、生态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启示分析

(一)背景分析

1.教育的功利性

一是教师多强调头部智力,忽视四肢活动;二是家长多心态急功近利,少循万物皆有序。现在家长多主张过早地、长时间地专注于“记忆”和“思考”活动,这样满足了家长的欲望,却让孩子们感到疲倦乏味。殊不知,一个生命中的头七年是建构物质身体的关键时期,这个生命如果在没有节奏或韵律的环境中成长,处于一种被扭曲的爱的压力下,孩子的学习意愿会降低,一旦如此,教育将违反人类的本性,如果本末倒置的给予太多认知性的脑部思考,后果将得不偿失。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相对公平的培养选拔人才的方式,力求培养全能型人才的信念更是屡见不鲜。很多家长与教师不顾孩子的感受,将学习的包袱施加在孩子的肩膀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成为孩子周末的家常便饭,从此学习无关兴趣,只有压力。

2.社会道德伦理的溃败

生态教育可以唤起教育价值观的彻底改变。作为教师,考虑到荣誉与班级考核密切挂钩,不得不将负担分给学生,肩上的书包越来越沉重,作业量越来越繁重,时间被学业压力所霸占,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天性;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越来越被父母所重视,关心沦为“要求”。孩子的生活里充满了不幸,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3.素质教育的缺失

尽管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存在。成绩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人才竞争社会里相对公平的形式。但从早期教育角度来讲,更容易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突破,将属于儿童的自然本性和纯真还给他们。

(二)启示分析

1.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生态教育的实施应当抓住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为实施生态教育奠定了前提条件。早期教育与生态教育应该相互融合,对于早期教育的对象来讲,学生大多是幼儿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与行为可塑性强,因此进行生态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实施早教。寓“生态教育”于“早期教育”中,德国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创建地华德福教育体系中早已体现,孩子的玩具是由木和铁制作而成,校园大门是破旧的,教室色彩是色彩缤纷的……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与家长给予及时且必要的生态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解放孩子的心灵

对于早期教育中的孩子来讲,他们的童年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不应该偷走属于孩子们那份蔚蓝的天空。即便是升学压力,人才竞争也应该到了中学阶段才是他们所担忧的问题。幼儿期的孩子就应该与天地、与大自然接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应该整天面对眼前的课本,背不完的古诗,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如果把他们最珍贵的童年时光都剥夺了,那么这才是教育的悲哀。生态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的手和脸沾满泥土和污垢并非是坏事,教育者应该清楚大自然赋予儿童的更多的是在探索中寻求到的乐趣与信心。

3.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著名教育家博士李镇西教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大多数的父母与教师都是七零后、八零后,他们在小时候所接触到的自然是最纯真、淳朴的教育资源,而现在的父母却要求自己的小孩接触各种高端的教学设备,时常扮演着“拔苗助长”的角色,没有想想最有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最便捷的教学设备不是先进的机器,而是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是最自然的教育方式:在做饭中教导孩子珍惜粮食的道理远远比让他们死记硬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有效;在打扫卫生中教会孩子爱护卫生,保持干净远远比强迫他们做家务更有效;在散步时看见油菜花向孩子讲解雌蕊与雄蕊的知识远远比在教室里看着课本学习知识更有效。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源于生态,学会利用身边的一草一木作为教育资源,这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具备的。

4.保护天性,维持和谐

生态教育强调尊重孩子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开发其潜能。儿童的求知欲相当强烈。一般来讲,早期教育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教具教学以及游戏教学和必要的课本教学以外,还能通过生态学的角度实施教育,学会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眼睛远离智能机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去亲近自然,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原生态的状态下遇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知识的渴望度也越来越高。这种氛围下,孩子的身体、心灵乃至灵魂都呈现一种无污染的精神状态,从而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学习。

很多学者认为生态教育旨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停留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层面上,却没有意识到生态教育对于早期教育有另外一犹厥獾暮义,不仅是树立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作为人的人性,解放其天性,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做出贡献。

第8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早教市场蓬勃发展。早教市场不但包括婴幼儿智力开发等隐性产业,还包括玩具专卖、图书专卖等显性业务,这些会带来很大的收益。

如果你手中有一笔资金,又有创业想法的话,用女性所特有的爱心投资早教市场不啻为一个聪明的选择。你不但会有不错的经济收益,而且会学到终身受用不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我国的早教市场项目开发实行的基本都是加盟方式,你在选择加盟单位前,一定要先给自己未来的早教中心做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再考察哪个早教中心的特色与自己的定位最对口,这样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这一点,许多早教中心都有专门针对家长开设的课程,为家庭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早教中心的规模、加盟费用、人员配置等决定着你的投资额,你不妨根据自己准备投资的金额来选择一下合适的投资方案。

1. 考察当地早教市场和经营情况。要对当地的早教市场做到胸中有数,借鉴其他早教中心的经验和教训。

2. 对自己的早教中心做准确定位,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搜集材料工作,避免创业前过多到外地考察,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3. 选好要加盟的早教中心,对加盟条件和费用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始与欲加盟的单位联系。

4. 在加盟单位的要求和指导下,进行人员招聘。

5. 根据中心的定位和预先设想的规模,开始选址。

6. 让员工参加所加盟中心的岗前培训,同时开始对办公场所的装修工作。

7. 开始市场宣传与市场开发工作。

具体投资策划――

5 万元投资方案――纯粹的早教中心

市场分析:除了婴幼儿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开发外,不涉足别的市场。这样容易将业务搞精,易产生较大的品牌爆发力。

投资计划:店面选址不宜在较繁华的市区,应选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小区,同时店面也不可太大,一般100 平方米左右即可;人员配备不宜太多,除去管理人员,一般只需配备3 ~ 4 名业务人员。

10 万元投资计划――早教与玩具专卖

市场分析:除了婴幼儿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开发外,加盟中心一般都有开发儿童智力的专门配套玩具,这些配套玩具对早教中心的业务开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市场份额也比较大。

投资计划:店面选址不宜在较繁华的城区,但可选择交通相对较为方便的市区,店面相对要大一些,还要辟一间专门的玩具存放室;人员配备要相对齐全些,除管理与市场开发人员外,业务人员一般需5 ~ 6 名。

15 万元投资计划――早教与人员培训

市场分析:该项目不但包含10 万元投资计划的经营项目,而且还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现在,许多幼教工作者都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先进的早教理念,培训市场的前景比较广阔。

投资计划:选址之处一定要交通便利,除早教活动场

所外,还要有3 ~ 5 间专门的办公室;配备2 ~ 3 名市场开发人员,因为他们肩负着与幼儿园联系培训业务的重任,此外,还需配备5 ~ 6 名业务人员。

可行性分析――

对投资者来说,首先考虑的就是风险。一般加盟中心都为加盟者考虑了几乎所有的经营风险,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风险规避机制。一般措施如下:

独家加盟政策:为确保加盟者有足够的市场发展空间,并避免恶性竞争,加盟中心在每个市一般只发展一家教育中心,让你放心加盟,放心发展。

风险预测机制:加盟前,加盟中心将帮你进行市场环境、市场潜力、投资预算与回报等可行性分析,让你对加盟前景了然于心。如不具备基本可行性,中心会建议你放弃加盟。

经营督导机制:成功加盟后,你会得到来自总部持续的营运支持。总部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管理手段,对加盟中心的日常运营进行实时监控,协助你做好经营管理。

经营诊断分析:万一出现经营不理想的情况,总部一般会派出专家进行现场诊断,从选址、营销、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着手进行深入调查与诊断分析,并提出一揽子解

决方案,帮助教育中心稳定和提升经营业绩。

安全退出机制:如果若干年后你无心再在幼教领域发展,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总部会对你提出妥善的退出方案,或关闭或转让,帮助你安全退出特许加盟系统。

创业实例参考――

“说实话,当时选择自己创业完全缘于我的孩子。”谈到创业动机,潘云很坦率地说。孩子三岁多的时候,由于家庭教育跟不上,与同龄孩子在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正是缘于“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样一种初衷,潘云选择了早教中心这样一个自己简直一点也不了解的行业。

由于对教育市场一点也不了解,刚开始创业时潘云如入五里云端。早教市场前景如何?开办早教中心都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应该招聘什么样的员工……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把她弄得晕头转向。

面对这些困难,她没有退缩。上网查找关于早教市场的资料,找朋友物色合适的办公地点,考察北京、上海等发展较好和有特色的早教中心,然后再一遍遍地与外地的早教中心联系……

早教中心终于开张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形象宣传和市场开发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中心刚刚开张“非典”就来了,中心一下子陷入了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业务是不可能有了,但房租、水电、员工的工资却照样要发。面对这种情况,潘云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利用这段时间了解早教市场,带领员工熟悉业务,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实话,那时我真的有些想放弃,但一种责任感和不甘心的信念让我坚持了下来。”谈到那时的情况,潘云到现在还有些后怕。

如今东云早教中心在潘云的管理下已经小有名气,业务也不错。“我的梦想是让济南市所有的孩子都在我的中心接受教育,我要给他们最好的服务。”潘云这样勾画自己在事业上的梦想。

早教中心投资费用表

电脑1~2台:3000~7000 元

网络:1000元左右/年(单位网费)

加盟费用:1~3 万元/年

前期市场考察:3000~10000 元

房屋租赁:10000~30000元/年

办公室:简单装修(1 万元左右)、空调(1 万元左右)

第9篇:早期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摘 要】2011年芬兰政府批准实施的《2011-2016年教育和研究发展规划》是芬兰实施新一轮学校和教育系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从《发展规划》制定的背景入手,指出它是对芬兰全纳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终身学习等理念的体现,分析了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指出它在教育政策上的特点及改革和发展的侧重点,试图对我国的教育规划和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2011-2016年教育和研究发展规划》;内容;特点;述评【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4-0072-04

2011年12月15日, 芬兰政府批准了《2011-2016年教育和研究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五年发展计划(2011-2016)的纲领性文件,它是为了完成芬兰政府制定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十年目标(2011-2020),即芬兰政府期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本国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成就在OECD(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保持领先地位等目标而制定的政策性文件,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的范围,从2011年末开始实施,并将在2016年评估其实施效果。

《发展规划》背景与理念

1.《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

在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份全球经济竞争力报告中,芬兰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仅次于瑞士、新加坡,位列第三。芬兰经济的崛起令世人震惊,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地下资源并不发达的北欧小国在短短一个世纪里迅速崛起呢?芬兰有一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多年来,芬兰的教育投入占 GDP的比重都在 6% 以上,教育开支在政府预算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带来了芬兰教育的高品质和科学研究的高水准。以OECD 举办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 )测试为例,芬兰在OECD 成员国中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并有三次名列榜首。

过去十几年来,芬兰因其在PISA中的抢眼表现而被世界各国奉为教育的典范。然而在2012年12月3日的PISA2012结果却让芬兰教育“跌下神坛”,芬兰从榜首跌到了十名以外。芬兰教育一直是国人的骄傲,PISA测试全球第一的光环效应,让世界各国竞相研究芬兰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和教育运作机制。这次芬兰的失利让芬兰人开始反思本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尤其是反思2004年的新课程改革(2004年芬兰正式颁布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for Basic Education2004》)给芬兰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2.《发展规划》对芬兰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全纳教育;提高所有水平的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均等;支持终身学习。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性。 “兼顾公平、追求卓越”一直是芬兰全纳教育理念的核心,让每个人都接受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始终是芬兰教育努力的方向。教育公平和质量两者兼顾的原则体现了芬兰教育政策在追求公平和卓越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统一。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体现了芬兰教育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更表现出芬兰对学生在PISA 中表现欠佳的担忧,对近年来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的重视。

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最早是针对特殊教育提出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它不再仅仅针对残障儿童,而把目光投向了地区差异、种族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全纳教育反对歧视和排斥,主张所有人都有在一起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注重合作,反对竞争。在《发展规划》中,把“移民参与到教育与培训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论述,指出由于移民的语言能力与本地人存在差异,因此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培训成就,政府要通过一些措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接受更高更深层次的教育或培训做好准备;在早期儿童教育部分,政府提出了“为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思想,虽然已经有98%的儿童接受了学前教育,但是政府更要关注居住在人烟稀少地区的儿童是否参与其中,少数民族人群的儿童是否参与其中,具有移民背景的儿童是否参与其中。

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芬兰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芬兰义务教育法》 第628 条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保证整个国家教育上的足够公平。“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其居住地就近入学,不择校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在《发展规划》的第一部分明确提出了政府要实施“教育机会均等行动计划”,这个均等的概念不仅指每个适龄儿童在童年早期和基础教育阶段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以及处于危机边缘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学习支持。这个计划更考虑到学生既定的不可改变的社会和家庭背景对学习成就的影响,即在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儿童的起点就是不同的,这个差异主要来自他们的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个体遗传差异、性别等,而这些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即便是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也是一样的。

终身学习:芬兰1999年修订的《宪法》第16条明确指出:“公立当局必须保证根据公民的技能发展和特殊需要,提供给他们除了基础教育之外其他类型的教育,并赋予他们自我完善的权利,不能因缺乏教育手段而阻碍其发展。”终身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法律上确立了其地位。《发展规划》针对芬兰目前面临的社会状况,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学习并不中止于年轻人获得证书或学位, 而是意味着成年人一生中都在持续学习,意识到终身学习的理念意味着知识和竞争力变得可见,教育政策必须保证知识和技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学习者获得。《发展规划》为终身学习提供政策保证,这种政策要让学习者实现从一种教育水平到另一种教育水平的转换,实现从教育到劳动力市场的转换,且个体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发展规划》总共分为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水平和能力”,相当于全规划的总纲;第二至第八部分将教育按照时间分成了早期儿童教育(第二部分)、基础教育(第三部分)、中等教育和培训(第四部分)、中等学校(第五部分)、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第七部分)和成人教育和培训(第八部分)分别加以论述;第九部分论述了教育评估和对未来的预测;第十部分是对学生财政资助相关问题的论述;第十一部分为附录,揭示了2009-2016年的教育财政支出以及2009-2016年的瑞典语言教育的财政支出。

在总纲部分,政府把整个国家教育水平及能力的提高作为《发展规划》的核心,通过政府改革和理念更新,把教育机会均等推向实践层面,建立全民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公民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使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加强教育和生活、工作的联系,实施国家语言教育战略,重视对移民的教育与培训,这些要点突出了芬兰近年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分阶段论述各类教育时,《发展规划》对每个阶段的论述均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延续了芬兰一贯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时体现出芬兰应对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具体改革措施,体现出政府期望通过教育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及方式。例如,在早期儿童教育阶段,提出要转变早期儿童教育的政府机构管理职能,通过立法把早期儿童教育和日常看护的服务从社会事务和健康管理部门转到教育和文化部门,这无疑发展了早期儿童教育的内涵,使其从单纯的日常护理拓展为照顾、喂养和教育均包含在内的奠基性工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政策制定者们意识到虽然芬兰在PISA测试中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科目上都表现出色,而且芬兰在学校之间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同造成的学业成绩差异很小,但是PISA还是暗示了学校和学校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且有些差异有增长的趋势,比如男女生在不同科目的表现不同。为缩小这些差异,课程改革、小班化教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社会技能培养都成为可行的途径或方式,均纳入《发展规划》制定措施的考虑范围。在芬兰,中等教育包括综合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两类,相对应这两类教育,《发展规划》将论述的重点放在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政府的财政支持、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促进职业国际化等方面。在对高等教育的论述部分,针对芬兰目前面临的劳动力紧缺的现状,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缩短教育时间,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劳动力市场作为政策重点;同时不忘关注劳动力的质量问题,建立评价人才质量的体系和进行教育改革是应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冲击的良策。第八部分——“成人教育和培训”提出将加大成人教育的质量评估系统建设,把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为国家提供更加现代化、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作为目标。

芬兰的教育评估一直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内部评估指自治市和学校的自我评估,外部评估主要由教育评估委员会完成;同时国家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介入到教育评估中。《发展规划》的第九部分提出了建立国家教育评价中心的打算,这个中心在2014年初开始运作,由教育评价委员会的相关操作部门、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三个部分组成,合并的组织将包含评价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的所有明确的操作流程,来保证评估和改革的明确性。重点关注新中心独立的管理职能和运作职能,它的运作将与教育部门的股东保持紧密的联系。第十部分是对学生资助的行动纲领,主要集中在资助对象的描述上,资助的对象中将更加关注那些已经组建家庭或孕育了孩子的学生,因为这两者都意味着一个额外的财务负担,这个负担并不包含在学生财政资助中。例如,住房贷款,政府增加已经有孩子的学生的学习资助,住房补贴,最大限度地给予学习贷款的担保,这些都将保证这些特殊的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

《发展规划》对2011-2016年的教育目标、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方向非常清晰明确。每个阶段的教育均与芬兰目前的国家状况和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休戚相关,又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教育改革方案。全民崇尚教育的基本共识让教育改革在芬兰不是突变式的激进革命,而是渗透在一个又一个5年计划中的渐进式的变革。

《发展规划》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1. 通过立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早期教育系统要向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发展规划》认为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应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学前教育是连接日常看护到基础教育的重要的中间环节,芬兰通过立法保证学龄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早期教育的质量观念应该基于对儿童成长发展和学习的整体观念,主要为儿童未来的广阔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的个性,以及技能、能力和价值观平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要促进儿童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儿童未来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规范的评价体系也成为首要和必备的先决条件。

中国的学前教育不属于立法规定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存在地区差异和质量差异。如果能通过立法确保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早期教育,并保证不同地区的早期教育的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一步。

2. 基础教育以综合能力为导向,学生的情感、技能和社会技能发展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政府将制定不同科目教学的国家标准,教育改革将加强技能培养和艺术科目、自然教育、公民和价值教育,教育环境标准等科目间的整合以及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课程。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主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低龄的儿童都能获得想要的活动,加强家校合作,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发展特殊能力。这样的教育让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小,学习兴趣得到保护,没有厌学情绪,潜力可进一步挖掘,同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适应社会。基础教育学校的角色定位是为了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社会包容性和交际能力等。

这些理念和政策值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借鉴和参考。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程不能流于形式,要与学科教学保持同等的地位;基础教育弱化知识的考核,强调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都是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3. 中等教育和培训建立灵活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机会

1994 年课程改革以后,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学习由过去固定的 3 年制改为具有弹性的 2~4 年制,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方式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其继续深造、工作、生活、 发展个人兴趣和促进个性形成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在有生之年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芬兰学生16 岁之前在综合学校中学习,到毕业时再确定是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宽松的学习途径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可以实现跨专业学习和为了证书参与培训的模块,在中等学校学习的同时可以获得职业教育的证书。

我们可以参考芬兰的经验,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灵活的学习途径和发展通道,设计出多样性综合的质量评价体系, 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中等教育的重点之一。

4. 高等教育建立“发展学习中心”,加强教育和工作生活的联系

芬兰重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加强教育和工作生活的联系。面对当前芬兰劳动力紧缺的现状,政府试图找到工业生产和福利社会的平衡点,加快培养人才的速度,把手工业和设计等与芬兰的主干产业密切联系的技能渗透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中。每所大学都设有职业发展课程和其他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统称为“发展学习中心课程”,这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学习者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尽早熟悉未来工作环境,因此高校与企业和雇主的合作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培训能与未来职业相匹配,因此芬兰采纳最具操作性的最有效的定义,诸如“工作中心”“需求驱动”和“应对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相对应的教育理念的更新,尽可能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图像和雇佣前景变得更加重要。在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标准的修订中,加强对工作中的规则、社会影响力这些知识的评价,提供职业竞争力的评估,也将成为联系教育和未来职业生涯和未来更好生活的方式。这些经验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

5. 通过评估与改革相结合的方法,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质量

在《发展规划》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教育改革的问题。芬兰的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注重政策的连续性,这种持续性是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和原则,高质量、有效、平等和国际化一直是芬兰教育政策制定的

关键词 。同时,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又建立在对已有教育实践和经验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育评估为导向。芬兰法律规定,所有的大学和技术学院都有责任与义务评估其教育和研究状况,而且所有评估结果都要公开。芬兰非常重视这些评估的结果,并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以评估的结果为起点,制定教育政策和实施教育改革。芬兰的教育评估呈现多层次、专业化和多样化等特点,其评估层次可分为国家、区域、地方和其他评估等。评估团队是由专家组成的独立评估系统,评估的内容并不局限在考试测评这种单一形式,包含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学习效果评估、状况和系统评估、主题型评估以及国际合作评估等多种形式。芬兰的评估体系建设始终遵循着两大原则:(1)评估是为促进教育发展服务,而非管理控制的工具;(2)评估所获得的信息是为行政机构和学校服务,而不是为了公众或家庭。基于此,在实践中芬兰不仅重视本国评估经验的总结,通过自身评估实践不断改进评价系统, 而且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评估经验,通过欧盟加强与其他成员国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合作的项目。例如,OECD的PISA测试成绩对芬兰人反思其教育现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新成立的芬兰国家教育评价中心将把2012-2015年度的评价侧重点放在教育平等是否实现、教育生产力和教育成本投入的有效性方面和教育对社会福利、就业和竞争力的影响方面。由此可见,这些评估和质量体系的价值取向都是将教育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重点考量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指向实现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

参考文献

池蕾. 芬兰教育的理念及特色[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5).

邵志豪、袁孝亭、董妹娜.教育中的平等与质量[J].教育探索,2012(10).

尤哈?萨沃莱宁、阿里?霍韦恩.芬兰教育奇迹的崛起与幻灭?[J].上海教育,2013(12).

王悦芳.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与理念[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吴 甜.芬兰基础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5(9).

朱恬恬. 芬兰基础教育评估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11).

吴甜. 芬兰基础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5(9).

田腾飞. 芬兰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机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4).

汪霞. 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J].学科科学,2003(7).

李俐. 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及启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4).

崔瑞锋, 张俊珍. 芬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7(2).

minedu.fi/export/sites/default/OPM/Julkaisut/2012/liitteet/okm03.pdf.2014h t t p : / / w w w . f i n l e x . f i / e n / l a k i /kaannokset/1999/en19990731.pdf.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