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高中数学优化方案精选(九篇)

高中数学优化方案

第1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高校;开发利用

一、少数民族档案对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的意义

少数民族档案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历法、医学、教育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记录,它内容丰富,记录载体和表现形式较为多样,既有文字记录的文书档案,也有服饰、劳动工具等实物档案。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53个少数民族乡,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2%。全省共有31个少数民族,其中17个为世居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这些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异常丰富,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社会实践档案。

发展科学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能。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关注学校本身发展之外,应关注本地区民族社会实践活动,将科研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整理本地区民族历史及现行档案资料,用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等,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艺创作。这样一方面对学校自身研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文字语言等方面以及文艺创作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将地方少数民族档案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提供依据和经验成果,将少数民族档案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对地方旅游业发展)体现出来,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及整理利用民族档案方面的优势

据《少数民族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分析》一文对研究少数民族档案的论文发文作者及单位统计,发文量最高的是高等院校(教学单位、图书馆、档案馆等),占发文总量的89%,这充分显示高校在民族档案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发文作者所在单位按区域来看的话,作为少数民族大省的云南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可见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为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提供了资源的优势。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对于收集民族档案尤其是本民族的档案资料先天具有优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作为图书馆,开发研究档案资源的科研能力较强,有利于克服重藏轻用的弊病,一方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档案的熟悉程度强,便于与少数民族地方交流,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档案的收集。

少数民族档案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正规的档案管理部门重在全面收集,而高校则有条件成立专门的有侧重点的少数民族档案库室,甚至可以保存既具有档案价值又有文化文物价值而档案局不便管理的档案实体,如面具、铜鼓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文化展览馆,该展览馆收藏了少数民族档案260卷,除文献档案外还有“水书”、“马尾绣”、“鼓龙鼓虎长衫龙”等实物档案,都属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成立于2008年的凯里学院苗侗文化博物馆,既收藏各类文书的原始档案(以锦屏文书为主),也有三千余件实物档案,如苗族侗族的服饰织锦、苗族的银饰剌绣蜡染品、苗族侗族歌曲及生产生活用具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档案

(一)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展开各种方式的收集与整理。与普通高校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收集民族档案方面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如有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处于无文字状态,在收集这类地区的民族档案时,可根据其特殊性采取一些特殊的收集方式,如深入当地进行现场访谈,用录音或影像记录,形成口述档案。对于这种情况,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档案收集者就可以利用自身了解当地语言文化习俗等优势,深入开展收集工作。与专门的档案馆相比,高校对于地方民族档案的开发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少数民族档案的整理工作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专业的档案工作者一般较难在各方面有所涉猎,而高校工作者分属于各类专业,并且更具有科研能力,对于民族档案的整理就更具有科学性。如少数民族档案中有一类是少数民族原生档案,大多由少数民族语言构成,普通的档案馆员不能具备阅读能力,在分类分编时会存在一些困扰,而高校中多有专门研究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者,更加擅长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档案。

(二)定期与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文化宗教管理部门联系,深入调研,获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以及现行档案。高校要发挥善于调研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学校老师的科研方向,利用科研经费,对一些急需的档案进行赎买,对暂时征集不到的,进行复印、拍照、拓印等。如笔者所在铜仁学院图书馆,2008年成立了专门收藏地方文献档案的地方文献特藏室,其收录的重要内容就是地方少数民族档案。因此,该馆定期抽调馆内具有专业知识和老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馆员深入区县, 摸底了解,多方征集,既与当地的文化宗教管理部门联系,及时获取民族档案资源,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进行亲身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的民族档案资料。

另外,该馆的目标是既重收藏也重编研,将档案信息从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使其潜在的信息价值得到提升,为更多科研者共享。因此,该馆组织馆内外专业人员对收集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统计、分类和整理,数量形成规模后还编制了便于查询的检索工具。

(三)形成有特色的资料中心。作为非专业和专门的档案收集部门,高校在收藏少数民族档案上不可能做到档案馆一样全面,而且也没有必要进行资源的重复建设。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丰富馆藏的前提下,注重特色,将部分特有的民族档案文献资源与技术资源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资料中心,除了收藏之外,将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更加便于查询检索的虚拟数字馆。

如贵州民族学院建有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内容包含世居民族文化藏品、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古文献资源、水书、傩文化研究资料、贵州世居民族研究文献和贵州人民七个方面,其有的古老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如“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档案资料有约五万余册,将这些本地民族档案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字化,为高校和社会研究人士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资源和更为便捷的检索方式。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M].贵州:贵州民族工作知识手册:2007(4).

第2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学籍档案 数字化 管理

一、高等院校数字化档案管理意义和现状

(一)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籍和档案,记录了每个同学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生活的各种细节、行为。它包过在校就读期间,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证书影印、学校对于学生失当的行为作出的种种惩罚和记录、学生在每一个学年度参加各个课目的考试成绩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社团组织和假期进行的各项社会实践成果,以及学生的详细住址、受教育经历、老师和班干部评价等等原始和真实的信息。高校的学籍档案工作能够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真实地表现出来,学籍档案将会成为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是用工岗位招聘面试时获得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企业使用毕业生人才的基本判断条件。

(二)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和办公网路化趋势越发强烈,不断推进的信息化进程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也要求在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建设方面要做出创新。

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前信息量庞大和资料繁杂的学籍档案管理,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比较简单,学生的履历可能只是一两张纸的内容,但是,如今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在校活动逐渐地丰富了起来,各种省内省外的学科竞赛活动,甚至与国外友好院校的交流活动多了起来,学生的在校履历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薄,学生的个人作品和参赛获奖资料等变得多了起来。

(三)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传统的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是为以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服务的,上个世纪,由于大学生数量并不多,国家采取的是包分配的制度,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只要拿着自己档案按时到单位报到就行了。如今的社会,流行的是自主择业方式,学生毕业之后,需要频繁的前往就业市场,对于个人学籍档案的携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各大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落实好数字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档案管理专用的软件和网络技术,进行科学和电子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相比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管理方式,如今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管理方式更加高效,管理手段更加便捷,管理过程更加快速。

二、改进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措施,创建高效档案系统

(一)发挥数字化管理优势,进行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档案纸很容易受到虫蛀、水渍泡的影响,由于纸质的特殊性,学生档案如果保存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纸质档案管理,对保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档案的拿取和整理相当不便,浩如烟海、数量庞杂而笨重的档案资料需要大量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进行摆放整理和日常维护。

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来进行物品存放,费时费力。相比较传统落后的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档案管理方式就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康技术,将不同的档案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档案资源,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的保存,海量的档案信息只需要储存在轻便易携带的网络硬盘中,就能够方便的实现学籍档案的储存。同时,学籍数字化管理还能够实现网络化的资源共享,工作人员调取、学生运送个人档案将会变得十分方便,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够完成这一过程,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功能完整和结构有序。

(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网络档案管理系统

各大高校要想切实做好本校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毕业要完善本校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各个高等院校需要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内的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系统内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当前,由于很多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仅仅是在学校系统内部联网,并没有连接上外部网络,使得高校档案部门的学籍管理水平程度比较低,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远程控制。结合这一现实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档案管理办公和网络管理集为一体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把以前的网络信息分散化朝网络管理方向发展。

(三)外包网络建设任务给专业的网络公司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外包给校外网络公司进行管理,将图书馆内部的学校档案内部网络数据库建设外包给其他的公司,可以极大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这些公司常年从事各种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对于高等院校的档案数据库建设,他们可以用最先进的Dreamweaver技术打造网页更加简洁,让校职工在查找档案资料时更加方便。

打造智能高效的校内网的内部网站,可以方便学生通过Internet检索,轻松的检索到自己档案的录入情况。另外,经过这些网络公司优化过的高效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网上在线档案的浏览、整理和分类工作,方便教职员工查找各种需要的学籍档案。经过优化后的数字网络档案管理系统,教职员工可以通过Baidu、Google等外部网络搜索引擎轻松实现档案的访问和搜集工作,真正完善地管理了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内部系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工作,都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相比较于北美、日本、英国等东西方数字化网络强国,我国的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还很不足。推进高校数字化管理体系这一任务,是一项浩大而艰巨、复杂而伟大的工程。各大高效的档案部门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步步推进网络化建设进程,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建设不可急功近利。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将21世纪最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库系统盘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科学巧妙地应用到建设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林梅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1)

[2] 林梅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SWOT分析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4,(2)

第3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1 当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档案管理资料,主要来源于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等工作,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档案资料及信息,进而了解整个的发展情况,是全面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向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内容。

1.2 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

我们清楚,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一是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中,由于领导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了解掌握的具体情况,而档案数字化建设则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二是如果领导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动态等,也可通过参考档案资料来获取相应的信息。三是新上任的领导则都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很快熟悉的基本情况,进而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针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断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资源配置。

1.3 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档案作为文化建设的历史和记忆,必然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数字化建设不仅是展示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而且也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集散中枢。所以,档案数字化建设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建设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在思想认识方面,一些领导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资源配置工作不够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人员也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他们总认为,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要,普遍缺乏整理、搜集和研究档案工作的积极性,更不重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化工作。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这是因为,档案数字化建设作为其内部的管理机构之一,也是完整保存有关资料的重要载体,更是各项工作及成果的全面体现,故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应当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资源配置的优化。

2.2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一直以来,由于受过去传统落后体制机制的影响制约,一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想、观念意识较为薄弱,因而体制机制相对不够健全、完善。当前,很多还没有把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相应的收集、管理等制度也不够健全完善,必然导致了出现档案资料残缺不全、管理较为混乱的不良局面。比如,在一些重要档案存在断档、缺档,甚至没有等现象,而且档案资料存放混乱,根本谈不上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了,大大降低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

2.3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一些的档案数字化建设人员多为兼职,加之整体素质不高,不仅没有系统、专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知识,也没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他们往往只是做好档案资料的登记、搜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基础性的日常工作。但却不能很好地适应需要一定技术要求和水平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所以,档案数字化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根本要求了。

2.4档案结构不尽合理

从很多的实际来看,其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结构不尽合理。诸如文书档案资料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一些以教育教学业务为主的特色档案资料相对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以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载体而言,纸质档案资料比较多,其他形式如电子档案资料的种类、数量相对很少。目前,从档案数字化建设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 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资源优化与配置的探讨

3.1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通常情况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保管、检索、研究、统计以及利用等方面。面对如此众多的流程和环节,如果不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与规范,那么就会不利于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开展。可见,为有序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我们就必须健全完善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这是做好新形势下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2 优化档案管理结构

一方面要求应高度重视收集、整理与归档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资料。因为这些档案资料本身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记录着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故对于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这些资料往往较为分散、零碎,很难收集、整理和归档,因而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

3.3 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只有让档案信息和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优化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才具有其意义与作用。在开发利用档案资料时,有关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人员要积极服务于领导的决策,并结合工作的需要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档案资料,为发展服务,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价值。二是扎实做好宣传工作,大力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三是更新档案数字化建设理念,让更多的人们正确认识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优化的意义和价值,不断提高利用档案资料的机率。

4 结语

总之,优化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和资源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全面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资源配置,促进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戎晔.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管理,2010,10.

[2]张志行,陈艳.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与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

第4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 输煤栈桥; 结构形式;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TK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60-01

1 前言

在选择大跨钢桁架结构时,输煤栈桥通常会设计成大跨的形状,这是基于布置上的需要,或者基于栈桥面高度的需要。在立柱时,可以选择灯笼架方案,灯笼架方案不仅可以使输煤栈桥的跨度大大地减少,而且其连接于钢桁架梁时,具备抗震性能好、自重轻等多种优点,此外,灯笼架方案的结构还十分的稳定,可以用在大跨度输煤栈桥方面,且取得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恶劣、施工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选择大跨钢桁架结构更能凸显出施工周期短及自重轻等多种优点。

虽然目前的栈桥与灯笼架方案具有多种优点,但是由于各个构件中钢材的选择未存在一个合理的参照,因此钢材的承载能力无法得到合理地利用,致使整体用钢的数量出现过大的现象,使工程的造价过高,给施工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所以在选型的时候,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用钢的总量,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1]。

2 优化措施

在回转半径及承载能力方面,H型钢与工字钢的性能比较好,因此通常选择H型钢或者工字钢对灯笼架与输煤栈桥各种构件的截面参数实施优化处理。与ANSYS优化处理器相比,H型钢或者工字钢所能优化的变量个数明显的增加了许多,甚至可以超过60个优化变量。优化计算所涉及的搜索空间,其维数与优化变量的个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优化变量的个数越多,其维数就越大,当维数增大到一定的范围时,往往出现局部最优解的困境,给全局最优解的寻找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所以在实施优化处理时,应科学、合理地选择优化参数,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优化变量个数对灯笼架与输煤栈桥的造成的不良影响[2]。

在实施优化处理过程中,必须对灯笼架实施分层次处理(如图1),并制定出科学、合理地优化变量个数,尽可能地减少优化变量的个数,对于工字钢,我们可以选择等截面的实心圆钢来代替。在保持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将目标函数锁定在结构总体积上,并实施优化计算,在目标函数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钢的总数量,这样的优化处理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3]。

2.1分层次选型

灯笼架与输煤栈桥的整体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各个部分之间的构造极其受力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选择钢材型号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钢材型号。对于同类构件,由于其承载模式相等或者相近,因此在部分范围内应尽可能地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钢材型号,这样不仅达到美观结构的目的,而且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促进工程的顺利进展。在减少用钢型号方面,可以选择分层次选型的方式,确定钢材型号优化变量的个数,在与具体的施工情况相符合的基础上,考虑灯笼架各个部分之间的承载模式与结构形式存在不同的现象,因此可以将灯笼架整体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中的横梁、斜杆以及立柱等均应选择不同的截面半径,以此作为优化变量[4]。

2.2截面的替换

在灯笼架的优化处理方案中,各构件受到轴向载荷的压迫,因此其桁架受力比较明显。

在面积相等的圆截面钢及工字截面的优化处理方案中,我们可以从栈桥静力学的计算结果看出,两种截面的优化处理方案由于面积相等,其受力情况出现相似的现象。相比之下,变化超过50%的只有14.1%的构件轴力,证实在实施截面积优化处理及受力分析过程中,对于工字钢,我们可以选择圆截面钢来代替[5]。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优化变量的个数,在保持各个构件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基础上,在优化处理的相关计算中,对于工字截面,可以选择一个半径参数的圆形截面来代替,在实施优化处理之后,可以得出各个构件的最佳半径,进而可以使用截面积相等或者相近的型钢。为了得到更好的优化处理结果,可以在确定各个构件所具备的钢材型号的前提下实施相关的校核计算,提高优化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2.3优化计算

在优化处理过程中,主要的状态变量通常为跨中最大应力及最大变形,目标变量通常为总重量或者总体积,同时我们可以将结构方案中所涉及的静力分析过程纳入批处理程序,方便于优化处理器的调用。此外,在优化处理过程中,对于最大应力,可以适当地放宽其上限,减少或者避免特殊构建对优化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后,在多种截面组合方案中,选择总用钢量及应力皆比较小的一组截面组合方案作为优化处理的结果。在ANSYS初步优化处理的结果中,通过对其进行相关的静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加粗的构件超出最大极限的应力,其属于危险构件,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变量处理,对此可以对这些较粗的、应力较大的构件实施相关的截面调整。在实施截面调整及相关的静力分析后,在栈桥顶部,应明确危险构件的半径B2等于7cm,高应力梁的半径B1等于8cm。在明确灯笼架中诸多构件的截面积、明确栈桥结构中诸多构件的截面积后,在对钢材进行选择时,可以选择对型钢表进行查询的办法,在查询中选择截面积相同或者相近的钢材。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可以选择12种截面积相同或者相近的钢材,灯笼架与单侧栈桥用钢总量大约为100.8吨。

3 结语

灯笼架方案不仅可以使输煤栈桥的跨度大大地减少,而且其连接于钢桁架梁时, 具备抗震性能好、自重轻等多种优点,此外,灯笼架方案的结构还十分的稳定,可以用在大跨度输煤栈桥方面,且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栈桥与灯笼架方案设计中,由于各个构件中钢材的选择未存在一个合理的参照, 因此钢材的承载能力无法得到合理地利用,致使整体用钢的数量出现过大的现象,使工程的造价过高,给施工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所以在选型的时候,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用钢的总量, 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欧添雁,邢泰高,徐金锋.运煤栈桥结构抗震设计探讨[J].煤炭工程,2011(09).

[2] 苏阳,范洁.输煤栈桥结构形式优化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0(01).

[3] 祝黎,冯震坤.某钢结构输煤栈桥的空间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S1).

第5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1.1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正步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档案信息能够让使用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上就可进入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档案管理系统查阅档案资料;数字化信息在采集、整理、利用、存贮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综合档案室作为储藏信息基地的组成部分,应在传统的档案收集保存利用的基础上,尽快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档案保存功能和利用效率。

1.2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与企业的接触更加广泛、融合不断深化;学校更加开放,优质的教学成果以视频的形式放在信息库中,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学习可能在教室,可能在实训室,可能在网上,更可能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学生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也属常事;企业招聘毕业生可能来学校查阅学生档案进行面试,也可能就在网上进行。这就要求学校在诸如办学资质、学生的学习操行信息、教学文件、精品课程等都将以档案的形式有条件地供人们查阅,与人交流。这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1.3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

数字化档案信息使高职院校档案业务工作更为方便、快捷、高效。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转变为机读档案,它以光盘、磁盘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向数字格式转变,建立档案网站并与校园网联接,为学校教学、管理、科研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环境,方便师生和社会查阅、利用有关档案。同时也使档案采集更加方便,管理更加轻松,存储更加安全,利用更加有效。

2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档案信息化意识不强

首先高职院校领导层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是普遍现象。其次是档案工作者自身存在重保管、轻利用,重馆藏管理、轻信息服务等观念,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档案资料管理员,抓好常规管理就行,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搞时积极一阵子,不作要求就放一放。这样就形成了领导不重视,自身轻建设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

2.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档案工作者信息化意识不强,导致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远远落后于其它方面。特别是高职院校经费普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少会安排经费加强档案信息化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导致档案信息化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进程中的落伍者。

2.3档案工作人才缺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数量均偏少,面对繁琐的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基本没精力从事档案信息化研究。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要么毕业于非档案管理专业,缺乏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要么档案工作人员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再加上档案工作不受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在高职院校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导致档案工作留不住人才,后继乏人。这些都制约着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提高对档案信息化重要性认识,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首先必须认识到档案工作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档案信息化是提升档案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等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必须把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学院可成立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院档案信息化工作,确保学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院各部门单位可配备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以综合档案室为中心的全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网络。学院综合档案室作为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把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纳入档案管理程序和岗位职责,对各单位、部门归档工作提出相应要求,并进行监督和指导。各单位、部门兼职档案员按照学院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鉴定、保管、归档等工作,保证本单位、本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规范,并通过学院数字校园的档案管理系统上传到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进行整理后放于档案数据库。

3.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信息设施配置

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素质的提高都需要经费投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上既要舍得投入,又要使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档案部门在购置新设备时,要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和学院的支付能力合理购置适合的、性价比最优的信息设施;也要提高旧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部分可正常运行的旧设备,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购置其他更急需的信息设备上。同时,档案管理的设施配置要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匹配。

3.3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

一是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做到全部档案案卷级目录都实现机验,重要全宗档案逐步实现文件级目录机验,以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二是积极建设各种数据库,通过对接收的各种电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逐步建立档案全文信息查询数据库系统。三是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转换,努力实现学院室藏重要全宗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

3.4利用校园网,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

高职院校的档案软件管理系统只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接入学院的数字校园网才有生命力。档案数据必须与校园网建立文档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院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传输的数字化,实现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无缝交接”,以便电子文件的归档、查询,以及与上级主管机关、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3.5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现代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是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对现有档案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其对本校档案情况熟悉的优势,尽快提高其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同时,要进行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年轻人才,努力使本校档案工作人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为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提供智力支撑。

3.6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第6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水 支持向量机 供水方案 综合评价

The 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 water supply scheme

Abstract: As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schemes which can not confirm its goal attribute weight or membership,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Based on water supply scheme as reclaimed water source for the power plant, the learning algorithm sets up a model to synthesize attribute optimization utilizing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three schemes were 0.24, 0.55 and 0.61, which shows that the third scheme is reasonable. Contrasted with actual choice scheme and AHP to determine scheme, the result is the same as them.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feasible for the selection of water supply scheme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Key words: Reclaimed water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ater supply schem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1]。中水作为电厂供水水源的选择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紧张,同时城市中水用于电厂用水,从水质、水量、处理技术及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都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为电厂供应中水,需要建立多种供水方案,并解决哪一方案综合指标最优。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2]、主成分分析法[3]、加权多数算法[4]、模糊综合评价法[5]、模糊神经网络方法[6]、功效评分法[7]及综合指数法[8],但这些方法需要事先确定目标的权重或隶属度,因此,难以给出明确的偏好信息作为方案的综合评价,这些算法表现的人为主关因素比较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9]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Vapnik[10]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通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优于前面几种方法的特点。近年来在模式识别、回归分析和特征提取等方面得到较多的应用,正成为继神经网络研究之后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将SVM技术应用于供水方案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一种先通过优化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得到相应的目标属性值,再进行综合评价的算法,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获取偏好信息的困难,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应用性。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方法

1.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

SVM实现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某种事先选择的非线性映射(核函数)将输入向量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使用SVM进行数据集分类工作的过程为[11]:首先,通过预先选定的一些非线性映射将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得在高维属性空间中有可能对训练数据实现超平面的分割,避免了在原输入空间中进行非线性曲面分割计算。SVM数据集形成的分类函数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是一组以SV(Support Vector,SV)为参数的非线性函数的线性组合,因此分类函数的表达式仅和SV的数量有关,而独立于空间的维度。

1.2 支持向量机的评价算法

供水方案的综合评价就是对多种影响因素条件下产生的多个供水方案集合P=(P1,P2,L Pn)以某个目标对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由于引用城市中水作为电厂供水工程方案涉及的因素众多,而对于不同的方案,涉及的因素又有差异,鉴于影响方案评价的因素很多的情况下,各因素的权重难以细分和确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评价之前先将因素集合进行分类处理,构造隶属度。

对越大越优型指标,其隶属度构造为:

对越小越优型指标,其隶属度构造为:

式中: 为评价因子指标或评价值; , 分别为同一指标系统内各方案的最大、最小值。

若方案 的目标属性权重向量为 ,并且 ,则方案 的综合属性值为:

方案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是对这些方案综合属性进行排序比较;显然综合属性 值越大,则其对所对应的方案就越优。接下来就是对 的确定,采用支持向量机的解决方法[12]是:设已知输入属性样本为n维向量,其k个样本为 , 为实际综合属性值,则(3)式可一般表示为:

式中:b为偏移值,把属性域用一个非线性函数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再在高维特征空间进行线性回归[12],从而取得在原空间非线性回归的效果,此时式(4)可以写成如下式。

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采用 函数,将上式(5)的回归问题转化为最小化函数问题[12],如下式:

约束条件:

采用对偶理论,把(6)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对参数w,b, , 的偏导数都应等于零,可得:

将上式代入式(6),可得得到对偶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

将式(8)求解,对应的二次规划问题可得:

在SVM中Karush-Kuhn-Tucker 最优化条件下,可得:

所以可得到:

,这样就可以求解出b 。与 和 都不等于0相对应的样本 ,即在不灵敏区边界上或外面的样本,称为支持向量。

从而可以得出: ,所以可以得到综合评判值: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步骤

供水方案综合评价问题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的逼近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供水方案综合评价,根据训练后获得的综合评判值来确定方案。根据上述算法的具体过程,可以总结得到基于支持向量机评价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根据供水方案的要求,确定供水方案中的影响因素的属性参数,并按影响评价因素将属性参数进行分类。

Step2:根据实际资料确定供水方案中的属性参数值,组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1)选择某一ε值固定不变。(2)对所选的核函数,通过不断修改其参数,用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学习,以获得在固定ε值下的最优核函数参数。(3)以(2)步中所得参数作为核函数参数,通过不断修改ε值,再用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学习,获最佳的值。(4)用所获得的最佳情况下的ε值和核函数作为系统模型的ε和核函数参数。

Step3:选择某一核函数 ,确定精度误差ε和核函数的相应参数。

Step4:求解 、 、b及w。

Step5:通过式(11)对实际各方案计算;求出 ,进行整体评价,得到对k个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

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方法在供水方案的应用

建立三种联合供水的方案:方案一,永寿(一期)、乾县(一期)、礼泉(一期)及咸阳西郊(一期)污水处理厂供水;方案二,永寿(一、二期)、乾县(一期)及礼泉(一期)污水处理厂供水;方案三,永寿(一、二期)、乾县(一、二期)污水处理厂供水。供水方案优劣的基本属性主要有A1水质指标、A2输水管线距离、A3日供水量、A4供水保证率、A5总投资、A6年运行费用、A7工程运营条件、A8工程建设条件、A9水源可靠性、A10中水回用程度。各种方案的因素属性值见表1。

首先将供水方案优劣的基本属性进行分类,主要有供水能力因素(含有A1~A4)、经济因素(含有A5、A6)、工程条件因素(含有A7、A8)及资源因素(含有A9、A19)。根据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方法和步骤对供水方案进行方案的优选,在方案优选决策中选择RBF核函数作为算法的核函数。

通过支持向量机Matlab工具箱训练仿真,参数:ε=0.04,δ=1.2, 。将各个方案的属性值将表1多代入到式(11),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评判值:Z=(0.24 0.55 0.61),即方案一Z1=0.24;方案二Z2=0.55;方案三Z3=0.61,方案三优于其他两个方案。与方法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果[13]是一样的,同样是方案三优于其他两个方案。

3. 结论

在供水方案优选中,将支持向量机算法应用于多方案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可有效解决事先无法确定的目标权重或隶属度一类问题的多方案综合评价问题。支持向量机算法是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上,可通过机器学习直接建立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推广性。算法中核函数的类型及相关参数的选择对决策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因素的优势,使得到的电厂供水方案优选更加准确,更加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武贵桃.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120-121.

[2] 许树柏. 层次分析原理[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6-22.

[3] 吴昊. 评价方案优化系统[J].系统工程学报,2002,17(02):143-149.

[4] Littleston N.Warmuth M K. The weighted majority Algorithm[J]. Information computer,1994, 108:212-261.

[5] 高捷婷.龚莉.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扩建公路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2):101-102.

[6] 曹希彬.蔡力钢.李培根.多工艺方案二阶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6):25-31.

[7] 李惠杰.李战奎.基于熵值与功效评分法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评价[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20(5):44-46.

[8] 郭树宏.林志杰.洪小琴.佘日新.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20(19):165-167.

[9] Gunn S. Supper Vector machine for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ISIS Report[Z]. Image speck & intelligent System Group,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1998.

[10] Vapnik V.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New York: Wiley,1998.

[11] 王国胜.钟义信. 支持向量机的若干新进展[J].电子学报,2000.29 (4): 31-33.

第7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铁路调度 通信系统 运用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U2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运用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干调,区段调度,区间以及专用通信等等与运输指环相关的一些通信业务。它是专门为铁路运输生产而存在的重要的通信设施。当下由于高铁客运专线的不断增加,要满足对铁路调度通信联系更可靠的要求,就必须将原有的模拟通信支线设施改造成为数字通信设施,对整个调度通信系统也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完善。

1 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发展的现状

目前,模拟调度通信系统逐渐被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所取代,铁路调度通信的功能与作用也随之得到了不断的增加。目前,全国的高速铁路线路不断增多,那么为了适应GSM-R调度通信系统下的各站调度业务以及功能的需求,在原先的基础不变的前提下,当前数字调度系统的运用变得更为广泛,因为它真正实现了与移动交换机MSC的互联。除此之外,软件换技术由于其本身要更优于电路的交换,它被应用与数字调度通信业也成为数字调度发展的一项新趋势。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中,数字化的集中机已经替代了原有的模拟集中机。

2 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目前,支线以及枢纽站场调度通信其实也在被要求实现数字化,但因为既有的模拟设备较多,常规改造方案成本高,要想进行数字化改造,就要有更优化的方案,既要对模拟设备进行更换,又要提高运用质量,降低成本并保证运用的安全可靠。(2)干线数字调度设备也同样面临着更新,在这一点上,一般会使用FAS型数字调度系统,并与干线无线列调改造为GSM-R的网络发展方向一致,以这样的办法实现干线数调设备的更新换代。

3 铁路调度通信优化方案

3.1 站场数字集中机的优化方案

在之前的站场数字集中机配置方案中往往会选择数字调度分系统;数调前台;供电或磁石分机。而在目前提出调度新方案中我们则选择通过数字集中机来替代模拟集中机。这样比较适合站场这样一个拥有综合业务地区的集中化改造,可以在不依靠改造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从而大大降低的改造成本。但是这一方案中由于依然需要依靠电缆进行传输,会影响到通信的质量。

3.2 支线数字调度通信优化方案

在之前的支线数字调度通信设置方案中往往会选择传输通道接入局端数调主系统;并且在各车站设置值班台,以此以值班形式来替代各站的模拟集中机。那么在新方案中我们则选择在拥有数字环迂回通道保护的基础上隔站设置数调分系统;在设有分系统的车站运转室设置数调值班台,其他的则由上下端站提供传输通道引接车站值班台。以此在不降低设备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成本。

3.3 枢纽站场基于软交换数字调度通信解决方案

枢纽站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某区域内多站场,场间业务指挥需要通信联系但是相对而言也较为独立,在场内各个行车调度指挥岗位间联系也较为密切,场间通信机械室间具备通信联络光电缆,地区的通信电缆由场内通信机械室延伸至值班室等业务点之中,这样可以方便调度。常规的操作方案就是在各场内通信机房内进行传输数字化的改造,并在此基础之上各场通信机房建设数调分系统,形成数字保护环,接入局端数调主系统。优化方案在第一步和常规方案一样对通信机房进行数字化的改造,但是还需要建立一个IP数据网并在此基础之上,局端建设软交换数字调度主、备用服务器替代数调主、备系统。各个业务站点设车站IP值班台或者是共电机替代模拟集中机,以此来更好的实现各站之间的调度通信。优化方案的优点就是一旦其中的一个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整个系统并不会因为出现瘫痪,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切换,使其切换到可以使用的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了。优化方案在资金投入上相对较少,且安全性也较高,优化方案的不足之处就是对于数字化的要求过高。

3.4 高铁客专、干线基于软交换数字调度通信优化方案

高铁客专、干线是以传输、数据网作为承载资源,它的资源相对而言也更加丰富,因此需要安全性较高的调度通信。一般来说常规的方案就是各个站设置FAS数调分系统,然后再通过相关的系统和设备接入局端数调主备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调度的通信,以及语音的通信。下边我们来介绍优化的方案,优化方案各个站的分系统由常规方案中的FAS数调分系统换成了软交换数调分系统,局端软交换数调主备系统的接入点是通过IP数据网来接入的,相比常规方案优化方案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对系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且还能为视频调度做下很好的铺垫。虽然优化方案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依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铁路相关部门对基于软交换的数字调度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测试,且收到了不错的测试效果,但是因为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所以依然不能确定该系统是否能在现实运行中使用,所以希望我们日后可以继续对该系统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使该系统早日能够在实际运行之中使用。

4 结语

本文结合当下的实际简要的谈一谈如何进行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运用与优化。现今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越来越迅速,而调度通信系统是铁路列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不同的铁路线上,我们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和具备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切不可刻板。未来的工作中,要把实现模拟支线进行数字化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并努力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能够真正减少成本的枢纽站场通信数字化改造方案。所以目前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对铁路调度通信系统进行改进,在保证其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使其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跃,叶龙,沈梅.铁路调度系统中人的失误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05).

[2] 见满军.关于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下铁路调度工作的相关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第8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价值分析;路径探究

2008年8月20日教育部以第27号令的公文形式了新修改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首次提出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是高等学校校长的主要职责。当前,高校档案是高校重要的原生信息和宝贵资源,是制订高校发展计划、开展教育研究、总结教育规律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有效“助推器”。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足及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档案化、档案管理网络化已经成为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从全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高校已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档案信息化意识欠缺。首先在高校领导层面,一些高校领导缺乏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仅把其当做业务工作的附属品,甚少研究。在高校教育事业中,档案管理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不及科研部门,乃至行政部门,甚至被认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次,高校教职工层面,不少高校教职工对档案的不了解与不关心,在平时工作中忽视了对各类原始资料的整理、保存,致使应归档材料散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最后,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至目前为止,部分高校档案专职人员仍以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档案,距离使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规范管理电子档案,便捷使用档案管理系统检索、利用档案尚远。

2.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国家虽然颁发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规划和领导;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仅着眼于某一方面,建设档案部门的目的仅根据自身需要,缺乏系统思想与整体规划。国家虽然对各高校的电子文件及归档信息化标准进行了规范要求,但由于缺乏统一高度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指导方向,这些办法与规划单薄零散,难成系统整体,使得多数高校的归档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容易造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档案工作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大多数高校在档案管理和查询方面,特别是全文检索查询举步维艰,档案信息资源也无法共享。

3.软硬件投入明显不足。在软件设施方面更倾向于选择较便宜的档案信息化处理系统,甚至Excel表格处理;在硬件设施方面缺乏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和防盗、防火、防潮、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这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当前发展不相适宜,现有工具使用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等问题,明显落后于高校发展的步伐。同时人力方面,高校对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力度相对倾斜,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相对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这也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往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如前所述,由于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深,不少高校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未能招到合适的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普遍失调,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经常更换,造成档案管理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及熟悉档案业务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而对于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又未对其进行相关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加之,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失衡,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未能被充分调动,缺乏必要的钻研精神。

二、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价值分析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这一大环境下,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看,创建数字化档案馆的具体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与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不仅可以使高校档案管理实现自动化、实时化,保证高校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档案查询的及时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极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二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自动化、网络化等工具,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完成档案的日常管理、分类、查询检索等繁重细致的工作,节约大量人力资源和底层劳动量,准确、及时、简捷、满足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全方位需求,从而成为适应高校工作发展需要的“助推器”。

三是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档案馆藏信息及时、便捷地提供给需求者,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拓展工作渠道。这有利于满足需求者的价值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扩大社会效益;能拓展其服务领域,开发利用数字化资源,为社会、学校、师生提供优质、共享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

三、创新、优化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路径探究

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改变高校档案工作“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事先构建信息标准化体系,充分考虑网络安全、软硬件设施、系统数据库与信息通讯方式等的标准化,以指导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完整、统一的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首先是深化全员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决于高校决策层、档案部门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认识。高校决策层必须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推进作用,而非仅仅是业务工作的附属品,应该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将其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档案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高校培养出一批既懂档案业务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适应今后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提升档案服务质量。还要加大档案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高校教职工深化高校档案信息化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保留档案的原始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有利于档案的检索、利用。

其次是加大经费投入,充分提供创新、优化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物质保障。《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一方面,高校应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预算范围,为档案部门购置与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档案管理软件、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档案部门批准的档案人员编制,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落实人员和岗位,实现人岗匹配;同时,对现有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养,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再次是创新档案服务形式,优化档案利用能力,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服务质量和科学化水平。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主页及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开展网上服务。高校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字化校园网,制作档案信息化主页,收集和整理网上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与各部门(学院)网站联网形成横向化互联网络,为各部门(学院)提供档案便捷的信息检索,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深入研究不同学科、专业、层次,了解其需求,主动提供相关档案信息,同时加强宣传,通过出版必要的档案专辑,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介绍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用途,使其对档案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强效的检索工具,强大的编演工作,档案利用者能便捷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最后是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档案部门应该通过与各党群行政部门、各学院及社会的紧密联系,归整相关信息,丰富数字化档案内容。同时,在档案主页上添加多元化服务内容,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导航、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档案用户的教育与培训等,从而使档案利用者能便捷检索档案信息,提升其档案的选择能力及信息检索、筛选及识别能力。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利用各种通讯方式提供在线检索和咨询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还要通过数字化形式分期、分批或分专题介绍开放档案的范围、内容,以及查档的基本知识,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实现档案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01):174-176.

[2]杨扶宁.浅谈档案管理科学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33):250,246.

第9篇:高中数学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

档案是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资源,档案的收集以及有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以及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极大缩短了档案查询信息查询时间,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本文将重点就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1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价值

1.1 提升工作效率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当中能够大大提升办事效率,确保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十分显著,例如在处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对职工的入职、调动、退休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动态了解和准确统计,这就需要对他们的档案进行归档,之后再进行查询。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将人事档案的相关资料详细呈现,达到不出门知晓天下事的效果。

1.2 创造更大效益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行当中,时间就是效益,节省时间和降低时间成本就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更大效益。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实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能够全面提升但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办事速度,大大缩短档案管理时间,这就使得档案管理流程能够顺利进行,代替了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以计算机利用为基础的机读档案,降低了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的成本消耗,也能提高对用户资料的优化利用效益。

1.3 发挥使用价值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应用使得各项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提高了档案资源的优化利用,也为广大用户创造了极大的档案资料使用价值。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是纸张载体,并将其保管在档案室当中,在查询使用到时候极为不便。在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实施之后,事业单位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准确的档案信息查找方式,摆脱了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极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2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

2.1 创建系统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带来极大的工作便利,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数字化发展趋势需要才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考虑到多方面的档案管理内容,并根据新形势,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创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全面管理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在创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从总体设计着手,合理选择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有效借助电子设备以及相关档案处理软件进行档案整理、扫描,同时也要做好对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光盘备份,同时也要设计相应的系统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事业单位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需要对文字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同时也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录入和保管,那么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灵活地选择双服务器,采用磁盘陈列存储,并选用高速扫描仪进行集中性扫描。

2.2 文书处理

文书处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文书处理的质量会对事业单位整体档案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因此,在信息时代影响下,事业单位,在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在文书处理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要及时根据单位内档案的变动情况,有效借助计算机对收到文件进行登记和处理,同时也要按照批办次序将收到的文件进行事业单位局域网内部的传阅,同时也要设定好催办以及传阅的时间,确保文书处理效率。数字化的文书处理需要在特殊情况处理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及时清理和解决琐碎的档案管理问题,保障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传统的文书处理形式要完成发文处理的相关操作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采用计算机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则能够借助计算机快速地将文稿和档案信息进行归档处理,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文书处理工作的效率。

2.3 优化性能

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性能提高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因此必须在优化性能方面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改进。第一,升级能力。事业单位在演进网络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对该系统的使用性能进行全面了解,保证其使用性能优越性,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高效处理档案信息的要求,可以通过扩展模块以及优化磁盘阵列的形式,增强系统性能和存储容量,提高整体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能力。第二,高可靠性。在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时要合理选择磁盘阵列产品,确保企业在硬件组成以及结构方面符合设计标准,以便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确保后期升级功能的有效发挥。磁盘阵列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RAID 保护级别,从而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获得可靠结果以及处理效果,同时硬件必须支持热插拔,确保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具体使用中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处理档案信息的实际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协调处理。

2.4 完善衔接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要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衔接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增加资料查询功能,确保不同档案资源之间的有效衔接。事业单位要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并对网络管理制度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在科学规道上运行,为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电子文档安全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这是由档案的特殊性决定的,档案资料信息只有少部分是公开的而大部分需要保密。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有效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最大化地发挥档案信息价值。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衔接,并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不断增强系统保密性,避免系统被破坏或者非法篡改。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走向数字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更大效益,也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不断探究和创新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通过创建系统、加强文书处理、优化系统性能以及完善连接等策略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光跃.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J].科技资讯,2015,(1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