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故事范文

文化故事精选(九篇)

文化故事

第1篇:文化故事范文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用讲故事的方式播报新闻是吸引观众的有效办法,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故事化则会影响到观众对新闻的认知,威胁到新闻的真实性生命,这一点在纸媒和网媒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今年的两篇虚假报道《深圳“最美”女孩》和《北京“的哥”奇遇:“坐上了我的车”》,完全是为了吸引观众杜撰而来的,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电视媒体来说,尽管需要提供声音和画面,降低了造假的可能性,但是同样存在类似的一些问题。

1.重故事,轻事实

故事的重点在于用艺术的手法设悬念、埋伏笔,制造起伏跌宕的情节;新闻的重点则在于对事实原貌的还原,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因此,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新闻中被人为地增加一些合乎情理但与事实不符的材料,不仅严重影响了观众对事实的认知和判断,更会在无形中形成虚假报道。再者,电视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新闻故事经常需要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构造框架、营造气氛、完善结构。这一做法确实解决了前期影像资料不足的难题,加强了新闻可视性,但这种做法毕竟是虚拟的真实,从根本上说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稍微把握不好,就会对观众造成误导。

2.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石激起千层浪,故事化新闻在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之后,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开设新闻故事类栏目。一时间,一批具有相同结构、相同风格、相同形式的栏目涌现出来,仅中央电视台类似的节目就有好几档,如《走近科学》和《百科探秘》《人与社会》与《讲述》等,除了栏目名称不同,内容和形式都是大同小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愈演愈烈,“故事化”也变成了“泛故事化”,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新闻也被硬生生地被改编成故事进行播出,节目质量大不如从前。拿《走进科学》来说,一个5分钟就能解释清楚的科学现象,经常会被扩展到30分钟,其中25分钟都在制造悬念,这样刻意地故事化必定会对观众产生不良影响。

3.淡化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是把关者,担负着将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新闻进行筛选,传播给受众的任务。然而,受到故事化倾向的影响,媒体在选择新闻题材时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故事性的事件进行报道,在报道时也经常会将重点放在故事的渲染上,提倡“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使受众不自觉地更加关注个人的命运。再者,新闻故事大多都是民生新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上千奇百怪的事层出不穷,许多媒体在面临大量的新闻素材时,仍然是首先考虑能不能吸引眼球、刺激观众,因此很多难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和市井新闻被大量报道和渲染,严重降低了电视新闻的格调。这种片面追求利益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

二、对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发展建议

新闻故事化带来的问题应当引起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警惕,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报道新闻也是尤为必要的。

1.坚持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要保持故事化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必须在电视新闻叙事过程中减少对事件过程的模拟和猜测,尽可能地不要在编造的场景中展开新闻叙事。事实上,“故事化”无论再怎么演变,也只能算是一种报道手法,它可以影响新闻的策划、拍摄、采访过程,但是决不能影响到新闻的具体内容。“故事化”中的“故事”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完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可以是虚构的,电视新闻中的人和事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在某些时候可以借鉴影视剧中的情景再现等手法来增强感染力,但是一定要在节目中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不要让观众将这一部分误以为事实。

2.防止“泛故事化”的出现

在新闻报道中,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题材选择报道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的“软”新闻较为适合使用“故事化”手段进行报道,而像时政类、科普类、资讯类等“硬”新闻并不一定适用这种方式,不能为了故事而故事。面对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潮流,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当明白,“故事化”有它的优势,但不代表只有通过这种手法才能写出好新闻,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一样能写出精品。新闻的生动形象,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的生动形象,只要深入挖掘,细心观察,不用“故事化”也能写出好新闻。

3.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不管面对多少困难,电视媒体都应该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新时期肩负起引导社会舆论、净化社会风气的使命。尤其对“故事化”报道来说不能只满足于表面,更要有广度和深度。在具体实践中,一是选材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寻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进取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采访对象的心情和感受,便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更丰富的故事素材。三是要尊重采访对象,涉及隐私或者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应过度追问,营造真实自然的交谈环境。

4.不断创新,寻求突破

新闻“故事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到今天为止这种叙事方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叙事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模式化特征,通常都是设置悬念——进行调查——专家分析——解开谜底,观众对这种叙事套路早已司空见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下面会发生什么,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新闻记者提高讲故事的能力,熟练掌握电视语言和叙事技巧,从影视剧中汲取经验,对可以借鉴的叙事手法加以改善,合理应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作为叙事手段,如3D、FLASH等,让故事类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散发出新的活力。

三、结语

第2篇:文化故事范文

我知道也许现在女神这个称呼已经变得超级普遍了,即便是那个人并不能达到女神的标准,他成就,因为有人对它喜爱而被成为女生。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应该了解文化发展的方式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开始变得更加大众化。但是有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还是不应该被忽视,被舍弃的。

就好像我们一直都知道那些被历史明确记载的东西。虽然那些可能一直都是比较冷门的东西,很少有人去研究,但是我知道只要有感兴趣的人去研究的话,他一定都会一直继续发展下去的。

就好像对于某一种文化的发展,如果有后人缺少了期待,他可能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缓慢,但实际上也不会完全的止步不前。

也许现在我们所创造的这些价值都没有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因为活在一种激励体制的作用之下,所以根本就不会理解这样大量大批量的生产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第3篇:文化故事范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班风班貌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以整个社会风气来比喻,比如老人走上一辆公交车,如果公交车上的大多数人都有给老人让坐的风气,那么整辆车中的乘客都会被好风气感染,他们愿意自发的为老年人让座;反之如果绝大多数的乘客都不愿意让坐,即使有那么一两个人愿意为老年人让座,其它的乘客还要笑让座的人很傻。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一个好风气,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做好事,反之更多的人就不愿意做好事。

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一样的,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班级里的学生就是社会的成员。只是与社会有所不同的是学生的三观通常还未完全形成,他们拥有社会人所没有的“单纯”,如果班主任能给学生正面的引导,那么学生普遍受到正面风气的感染,就容易形成很好的班风班貌;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有效的影响,学生就会受各种不良的影响,把坏习惯带到班级中来,使整个班级的氛围变得一团糟。因此开成班风班貌会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遇到的问题

1.家庭的干预

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些家庭对孩子很溺爱,他们只让别的孩子做事,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事;只准自己的孩子占便宜,不准别的孩子占他们的便宜,他们常常对老师的教育进行干涉。

2.社会的影响

我的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多种多样,目前我们的社会中甚至有不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的现象,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变得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学生的排斥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学生有时会觉得教师的教育令他们不开心,他们内心就会排斥对教师的教育,学生内心不接受老师的引导,教师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1.()师生共建班级文化中遭到的挫折

1.与学生沟通的挫折

教师在引导学生同建班风班貌时,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接受老师的引导,教师无法与学生沟通、无法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此时建立班级文化就受到挫折。

3.被外部干预的挫折

教师在引导学生同建班风班貌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的干扰。比如有些家长觉得教师对学生管得太严,对老师建立班级文化进行干扰;学校怕教师建立班风班貌做出影响学校发展的事情,也建议教师息事宁人,尽量不要教育多管闲事。

2,措施

1.()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创新

1.思想创新

过去教师建立班风班貌,是由于教师师设想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学生负责完成教师的构想。然而教师可以改变思路,可以由于学生自己构思,他们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由学生自己建立他们想要的班级文化。

2.过程创新

对于班风班貌的建立,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仅仅只处在辅导的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去实现他们心中的班级文化。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班级文化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可以通过举手表决,也可以通过不计名投票表决,学生通过找到公正的决策办法,就能建立自己想要的班风班貌。

3.结果创新

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要建立怎样的班级文化,并通过共同动手实践,从此学生改变被动完成班级文化建立的态度,转而愿意主动去建立班级文化。学生们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体,他们开始轮流写班级日志、建立民主的决策规则、建立人性的管理方式,从此学生自发的建立起民主的班级文化。

1.()班主任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1.不包办

班主任建立班级文化时,要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自己不可能操心所有学生的事情;学生也不是教师的提线木偶,不是教师让学生动一下,学生才会动一下。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班级文化时,要让他们自己去思索怎样做建成他们想要的环境。

2.不多事

有些教师常常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总觉得学生年龄还太小,即使他们有好的想法,可是没有这份实践能力怎么办?于是忍不住想替学生想更好的完成办法。此时教师要意识到,建立班级文化是让学生成长的好机会,学生通过自己思索、自己实践,能使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如果教师去替学生操太多心,学生就失去接受锻炼的机会。

3.不偏私

有些教师在完成班级文化建设中,有时会倚重班干部,却忽略普通班级成员的力量。此时教师要意识到,建立班级文化是每个学生共同的事情,学生只有携手共建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教师过于倚重班干部,其它学生就会失去共建的动力,觉得共建班级文化有没有自己都一样。因此,教师要让班干部和班级成员自己解决他们的建设问题,自己不要由于主观原因出现偏私的想法。

三、反思

以班级中有个学生没有完成值日任务为例。有个学生第二天有值日的任务,可是他家里有急事儿,他打电话给熟悉的同学让同学代值,对方没有同意,他第二天就没有做值日。依照班级的规定,如果没有做值日的学生是要罚作十天值日。对该学生来说,这份处罚十分太重,他并不是主观的不愿意完成值日任务,他也有努力去处理值日的事情,只是由于自己不擅与班上的同学进行沟通,所以能联系的同学十分狭窄,班长因故也不能完成值日工作,他的值日工作就被耽误了。此时学生按照班级的习惯,请求学生们在课后留下来,听自己的倾诉。学生用真诚的语言说明自己不能值日的原因,又证明自己确实有联系过班长代值,却始终不能完成。学生认为从规则上说,自己应该接受十天的处罚,然而希望大家了解他以前由于不懂人际交往才造成今天的错误,他今天与大家沟通,就是希望大家了解他正在改变,他希望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个减轻处罚的机会,以后下不为例。这名学生说得非常真诚,大家通过商讨并集体表决,最终同意这次只罚做三天的值日,此后下不为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班级文化,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此师教师可以换一种思路去思考:我让学生照我的方式建立班级文化,学生不愿意;那么如果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他们会不会愿意呢?通过转换思路,班级文化的建立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班主任引导学生建立班级文化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此时教师可以思索,是否自己建立的思路存在错误?自己有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引导?教师以新的思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可能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君.营造和谐班级环境,提升班级文化品位[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0(7).

第4篇:文化故事范文

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传统文化故事演讲稿范文材料,希望能帮到你哟。

传统文化故事演讲稿范文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传统文化故事演讲稿范文材料二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xx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传统文化故事演讲稿范文材料三

大家好,我是XX。

20XX年11月,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当我在车身、电视、宣传栏等看到这12个词,都觉得对我们小学生好远、好大、好空。但自从这学期我校推出诵读古诗文我渐渐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我身边,我们的祖辈一直给我们做着表率。

狂人,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他对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碑的。他幼年在家时,对父母就非常敬重,父老乡亲们对朱德赞不绝口。他后来从军当上军官,向父母寄物汇款尽孝道。当了总司令,指挥千军万马对敌作战,但他仍然挂念家乡的亲人。当他得到母亲去世消息后,非常悲痛,写了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以寄托他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社会主义的新生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进而呼吁广大的人民群众践行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文明修养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如一缕温情阳光,照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如一把睿智的钥匙,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如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崛起!

第5篇:文化故事范文

一、理念先行,培育班级“故事文化”的“强力磁场”

刘铁芳教授说:“人总是以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语言把人引领人世界之中。”然而,我从多年从事语文教育并不成功的教训中得到了启示,要焕发出语文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彰显语文教育的生机和魅力,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之外,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作品,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天然宝藏。《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材只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绝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资源”,而课外的阅读材料才是儿童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只有在理念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教学时才能实现由“教教材”向“教语文”和“教语文课程”转变。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做“两手准备”,时刻兼顾“两个战场”。于是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要求孩子们除了每天必带的语文课本外,手头上每天都带着一本课外书,而课外书根据容量一至两周一换,没有读完不允许换。与好书为伴,在我们班蔚然成风,各种各样的故事书,班级四周张贴的作家作品海报,黑板报中的名家名篇推介,成了吸引孩子们的“强力磁场”。

二、制度保证。培植班级“故事文化”的“有机土壤”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和广大家长的共识,但要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并不容易。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买了许多书,都不读。阅读要成为一种习惯,首先需要制度的保证,让阅读成自然。为了引导孩子们迅速走上快乐阅读的康庄大道,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为孩子们量身挑选一些浅近有趣的故事,以时间、地点为制度保证,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我利用当班主任得天独厚的条件,谋了许多“私利”,比如,我从每周五次的展会时间拿出三个作为我们班的“天天故事会”,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安排了“故事大王打擂台”板块,在每天中午的自修时间,也安排了一刻钟的自由阅读。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还不够多,而读一些带拼音的材料又费时又吃力,为此,我多方收集了许多经典故事的录音,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让孩子们用耳朵享受阅读。而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也是我的首选,《小猪变形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犟龟》等许多故事,成了孩子们精神的栖息地。必要的制度,保证了孩子有书读,有时间读,催生出了培植班级“故事文化”的“有机土壤”。

三、内外互补,培养班级“故事文化”的“魅力书场”

如何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面对现实的压力,语文课本是必须要“精耕细作”的。既然教学精细化,必然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那课外时间从哪里来?其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绝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叶圣陶早就说过“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必须教会少年读书,并且使他们在阅读中认识自己,教会他们用书来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生活在书的海洋中”。因为只有无数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知识的海洋”,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试图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就像《师恩难忘》中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孩子们领进语文的世界中,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进生机勃勃的语文世界。

我们学校在打造“书香校园”的理念指引下,低年级课表中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校本课程,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在每学期举办的艺术节和读书节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低年级儿童讲故事的板块,并在艺术节和读书节中评选校级“故事大王”和读故事“小书迷”。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多元共建,培护班级“故事文化”的“绿色工厂”

第6篇:文化故事范文

现代语文无论如何改革,都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可能有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是小学教师要考虑的,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有效利用语文故事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却因此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给职教类学生上课时很多老师曾经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你一个问题抛出去后,有一些学生可能在东张西望,有些学生在等待,甚至有些人在睡觉,只有很少的学生在认真思考。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语文课缺少人气,所以做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做了很多尝试,希望自己的课堂有人气,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对他们的专业有促进。

在教学实践中故事化的语文教学正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运用这种方式较好的训练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特别是在学前班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式,扎实了他们的基本功,更好的为他们的专业服务。故事化语文教学的成功运用,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如何实行语文故事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讲故事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既然我们要运用故事化教学首先要让大家对故事感兴趣,这就需要一个载体,在我们这样一所以学前班为主的职业类学校来说,它的优势在是每个学前班中都有一两个讲故事的高手,要让学生感兴趣,就要让学生充分的领略到它的魅力。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又能让其他人欣赏到他精彩的一面,最好的途径就是举办竞赛。每年我们学校都会举办技能节,学前班的学生在技能节上的重头戏就是由语文教师选拔和指导本班最优秀的讲故事能手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在比赛中学生们把自己最好的状态都表现了出来。现场表演,现场打分,每个在现场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对有些同学的表现真的能用震撼来形容,完美的表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有人不禁思考,为什么他做的到,“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在这种竞争机制的鼓动下,试想哪个学生不期望通过语文课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谁还能够拒绝故事化的语文教学。学校经过了几届技能节,在故事大赛中已经积累的一定的经验,竞赛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是越来越高。竞赛成为了他们证明自己能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需要故事化教学。

二、积累故事素材,整合信息

要进行故事化的语文教学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经历了中考,学生被分化了,所以职高生的文学素养不高,知识储备都不够,要想故事化的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室里配备一些图书和杂志是必不可少,学生通过搜集故事,翻阅的故事资料,整合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整合能力。这样做进一步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素材,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要问他什么最难,答案必定是古文。叶圣陶先生说过:“看不懂文言乃之所谓的古文,这就闭塞了一条获得处理生活的重要途径。”所以古文很难但是很重要,虽是块难啃的骨头,但是必须要啃好。在教学实践中假如方法得当,古文也可以学好的。在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中比较难的古文应该是《鸿门宴》了吧,假若我们改变教学思路,不直接从文本出发而是把这篇古文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几件大事收集一下,如:陈涉吴广起义、怀王约定、霸王别姬、乌江自刎。通过对收集材料的整合,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收、说的能力还较高效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并且丰富了人物形象,理解为什么作者对项羽这样一个不是帝王却给予帝王般的待遇。

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样就促使教师对听说做了更加深入的探索。让学生简单的复述教学不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做提升不了学生的素养,也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故事化教学是对课程价值、语言艺术和教学情意多方面的思考。假如说教师和学生进行故事化的体验,融入自己整和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教和学。讲的清楚明白深入,听的透彻动情,这样的课堂还有人会睡觉吗?无疑,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是极佳的,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三、培养师生的倾听技能,增强自我倾听意识

故事化教学的主角当然是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某个时间段需要做的是倾听,所以倾听非常重要。如何倾听,完成我们故事化教学的目标,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用心来做。学生需要倾听言语和察觉非语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迅速做出判断,对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认识,假如人云亦云,那么这堂课就没有什么效果,有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作为学前班的学生,将来是要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一个会倾听的幼儿园教师是受到孩子们喜欢的必要条件。

倾听让故事化教学的主体有被尊重的感觉,同时激发了故事化主体的创造性,在课堂上能生发出一些新的东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个团体,可以在无形中增强这个团队的内聚力。在倾听,同时也在思考、选择、反思、创新。在这个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和提高。要倾听,会倾听,听别人的成果,形成自己的理解,还要听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进行自我倾听。这样的课堂形成了互动、交流、讨论、质疑的师生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掌控大局的教师更要会倾听,倾听他们的思维,捕捉他们的需求,才能事半功倍。

四、营造氛围,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十分普遍了,甚至于有些教师没有多媒体就不会上课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采用多媒体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多媒体的运用在某些教学实践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释放出更多的教学材料,并且利用它的声、图、视频多方位多角度展示所需资料。故事化教学的主体无论他的自身条件如何,他无法通过自身释放出故事情境中的必要因素,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辅助教学手段扬长避短。通过多媒体提供声音、图像、图形、人物、情景、活动影像,开阔了视野,再现了故事的意境,让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透彻,主动性更强。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多媒体在故事化教学手段中的运用,使得语文学科中深层的东西,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加强文化素养,要靠教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推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故事化的教学方式确实有较实际的效果,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并不常用的教学方式,要想挖掘它能量,做到真正行之有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责任重大,高效的语文课堂一直的笔者的目标。笔者将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使故事化教学的课堂确实成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孙邵玲.浅谈如何创新职高语文教学的方法[J].科教文汇,2008,(28).

[2]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3]张文龙.也谈职高语文课程的地位和功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8,(17).

第7篇:文化故事范文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写作上,就叫“新闻故事化”。一般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新闻故事化”是指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但它现在也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甚至影响到整个媒体的编辑思想。在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的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目前的中国电视新闻业界中,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一般强大的潮流。综观全国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人与社会》、《道德观察》以及《社会记录》等栏目都是以故事为核心的新闻节目,而省级卫视中,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在2005年元月开播不久后便创造了收视率稳居全国卫视收视前十位的“收视传奇”。此后,与此相类似的栏目在各级电视台层出不穷,大同小异,如安徽卫视有《天天故事会》、河北卫视则是《天下故事会》、山东卫视和四川卫视的栏目则为同名的《天下故事》等,此外,很多地市级电视台也开有以《城市故事》、《真实故事》、《背后故事》等为名的栏目。一时之间,新闻故事化成为在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的一种电视新闻叙事模式。

二、新闻故事化存在的隐患

1导致受众欣赏视线转移,消弱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新闻故事化是借助戏剧性的情节来对新闻加以报道的,在当前新闻故事化的应用过程当中,情节性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首要考虑因素,这就可能会导致受众过分关注故事的情节,从而消弱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理解;另外,新闻故事化过分注重情节,则有可能导致许多重要信息的缺失,因此一些情节性不强但对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事件就有被屏蔽危险,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受众对新闻的辨识视角,无形中消弱了新闻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以在整个山东省备受欢迎的故事化新闻栏目《拉呱》为例(自开播以来《拉呱》节目在全省平均收视率在40%以上)。笔者曾对《拉呱》2008年s月1日到5月7日35篇新闻报道做了一下分析,琐碎的“故事化”题材的新闻高达26篇,占70%左右,如《孩子手头有点紧,路边小店来支援》、《一条狗一万五,这价也忒狠了吧》等等。而这些故事化的内容内容虽然生动有趣,吸引受众,但更多的时候是为老百姓提供的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是对公共空间有效建构。

2新闻故事化报道消弱新闻真实性

对于新闻报道的媒体来说,坚持新闻真实是其首要职责,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故事化,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状态。但是与客观报道手法相反,新闻故事这种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也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有些故事化后的新闻节目,越来越重视“情景再现”和“真实再现”等招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论怎样“再现”。都要留下摆拍和导演的痕迹,这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不论如何,文学技术在新闻中的应用,必须以事实为根基,不要滥。即使使用,主观的影子也必须克制”。当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不再泾渭分明时,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削弱。有一条新闻题目为《看病容易,拿钱怎么这么难》,讲的是儿媳和女儿为老母的医药费反目为仇的事。新闻在处理时,镜头侧重于儿媳一一数落两个小姑子的不是,而作为当事人的两个小姑子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在画面中,镜头末了更是儿媳哭诉的特写。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使得该新闻只停留在了表面现象,出现了过于主观的弊端,其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削弱是显而易见的。

3过度强调刺激性将新闻引向庸俗和低俗

由于新闻故事化强调以故事作为新闻的主题,把讲故事放在了主要位置,导致记者编辑在新闻选材上往往选取有生动、有趣味元素的故事性题材,而与此同时又在新闻事件报道中偏爱把那些故事性强的部分放大,进行细致的润色和加工,以达到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目的。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为达到刺激观众的眼球和耳膜的效果,有意无意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带有大量的粗俗语言或低俗画面的现象也由此出现。例如,某电视台曾经播出这样一条新闻,名为《她说我不行,其实我觉得还可以》,讲述一对夫妻因为性生活问题闹到离婚的事件。在长达五分钟的镜头中,主要当事人“丈夫”一直正面观众对其夫妻性生活的细节进行较详细的描述,语言直接,话题敏感。如此“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不免有偏向猎奇隐私、流于低俗之嫌。

三、关于新闻故事化良性发展的建议

1适度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不脱离正确引导舆论的本质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新闻故事化,是将新闻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广大受众,新闻不是文艺作品,脱离新闻本质的故事不是新闻。因此在具体的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新闻动态,深入挖掘隐含在新闻事件中的故事化元素,借用这种故事化元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就是说。新闻故事化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始终将新闻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寻求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2胎当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寻求与新闻真实的契合点

新闻故事化过分强调情节就会使新闻失去其真实的本质,因此必须在选择事实和处理情节上加以斟酌,寻求新闻故事化与新闻真实的契合点。

在挑选事实的过程中故事化新闻须坚持真实性这一生命原则,围绕主题挖掘鲜活生动的例子用故事化的手法处理敏感、真实的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故事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必须时刻谨记。我们通过新闻故事化手段去表现的正是新闻的生命一真实。

3艺术化的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追求更高的新闻品位

在具体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就要不断的发现隐含在新闻信息中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还要将这些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适当表现出来,在择了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情节上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吸引受众的同时又不缺乏新闻品位。通过艺术化的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无疑可以尽量避免目前出现的电视新闻泛故事化的庸俗和低俗之风,使新闻的品位自然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故事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拓宽新闻媒体的传播思路这一方面,它丰富了媒体的传播形态;但随着媒介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电视新闻传播媒体逐渐背离了新闻故事化的初衷,出现了将故事化发挥到极致的现象,不仅没有发挥出新闻故事化的优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新闻故事化我们不能过分乐观,应该认识到泛故事化背后存在的隐忧,在利用的过程当中把握好新闻故事化的“度”,从而保证电视新闻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8篇:文化故事范文

[关键词]:春香传 东亚文化 交流 文化资源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d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2013-10-22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吴敏,女,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学与文化比较。(上海200080)

春香故事由最初的民间传说,到盘瑟里艺人口中的说唱,再到多种文学文本的出现,期间经过了艺人、作家的多次修改,融入了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也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艺术的多重元素,至19世纪初李朝的英、正年间1逐渐定型。据说该故事早在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就已经产生。是朝鲜全罗道春阳地区流行的民间艺术《春阳打令》所演绎的故事。相传是一个名叫春阳的妓女,因抗拒相当于县官的使道要求她做守厅(即做小妾)的命令而被打死的故事。在朝鲜语中,春阳的发音和春香相同,遂逐渐演变成春香对使道的逼迫坚贞不屈,对自己已定终身的贵族公子李梦龙矢志不移的爱情故事。

《春香传》在其发展和成型的过程中有多达几十种版本,其中有朝鲜本民族语言的国文本和采用汉字书写的汉文本。影响较大的国文本有《全州土版〈春香传〉》、《谚文春香歌》等,汉文本的有题名为海雯的人采用《西厢记》形式写成的《汉文广寒楼记》等。这些版本虽然细节各异,在语言和叙述上也有所不同,但主要内容大体相仿,不外是才子佳人邂逅相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退妓之女成春香于端阳节和贵族南原府使之子李梦龙由邂逅到私定终身,但因身份低贱,不能随其前往京城,只能洒泪而别,期待公子得中功名后再度重逢。然而,新任南原府使贪图她的美貌,威逼她来做守厅。春香矢志守节,坚拒南原府使的命令,并且据理力争,经受了鞭笞和牢狱之苦,在即将被处死的关键时刻出现转机。此时李梦龙已一举高中,受大王之命领巡按之职,恰好一路微服访查而来。他惩办了贪腐的南原府使,救出春香,终于与春香团圆。春香苦熬出头,终究美梦成真。

《春香传》自产生以来,其表现形式历经多次演变,花样翻新,如今已涵盖说唱、舞蹈、电影、戏剧、漫画、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春香传》最初以韩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盘瑟里”演出,表演者通常由一个说唱者和一个鼓手组成。说唱者一人身兼数职,集叙述者和不同角色于一身;鼓手则随着说唱的节奏和情节的变化应声附和并敲出不同鼓点。这种类似于中国北方鼓词的表演风格一直流传至今,已成为韩国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香传》到20世纪初迎来了表现形式上的巨大创新,由姜龙焕改编的唱剧一改“盘瑟里”一人说唱的形式,而由多人分头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融入了舞蹈、独唱、合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初具现代戏剧的雏形。此后,春香故事在形式上不断拓展、创新,百年来演绎不断,经久不息,至今仍鲜活地占据着艺坛之重要地位。

春香故事还走出国界,不仅被译成日汉文本,还被作为东方艺术介绍到欧美等国,成为最能反映韩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日本是最早外译出版《春香传》的国家,早在1882年,日本就已在《大阪朝日新闻》上连载桃水野史的日文版《鸡林情话春香传》。此后,1889年的英文本、1892年的葡文本和1896年的德文本相继出版。最早的汉文本则由台湾人李逸涛翻译和再创作,于1906年出版。此后,朝鲜舞蹈家崔承喜的舞蹈表演、韩国的唱剧表演等都在中国亮过相。但《春香传》真正被中国观众广泛接受和认同,则要到1954年越剧移植《春香传》大受欢迎以后,以及随之引发的中国地方剧种集中搬演《春香传》的盛况了。

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的玉兰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的前身)在朝鲜战地演出《梁祝》、《西厢记》的过程中,引发了朝鲜观众的高度认同,她们不仅看懂了中国地方戏,还推荐了与此相类似的朝鲜民族的艺术人物形象——春香,由此促成了中朝艺术界的第一次大型交流与合作。为了排演中国版

的《春香传》,朝方找来十几种版本的春香故事,甚至热线电话还打到了战火中的朝鲜指挥部,南日将军亲自过问,并由他的秘书安孝相翻译,最后由剧组编剧庄志等改编成越剧剧本。在排演中,朝鲜还专门派出国立艺术剧院为中方演出唱剧《春香传》,并派出作曲、指挥、化装、乐队以及美术设计等前来指导。2从中朝文艺界对于《春香传》的合作给予如此热心的推动这一点可以看出,《春香传》的移植演出已被视为加强两国军民之友谊,宣传爱与反抗的共同政治任务。此后,中国出现了移植《春香传》的热潮,各地方剧种争相改编演出,并且由当时各剧种的当红台柱担纲主演。如评剧新凤霞、京剧赵燕侠和言慧珠、越剧王文娟和徐玉兰、黄梅戏的严凤英等等都在《春香传》中出演主角,因此吸引了各剧种观众的热烈关注。3《春香传》由此成为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编写下了中国当代戏剧史的重要篇章。由新凤霞、张德福、赵丽蓉主演的评剧《春香传》还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剧中春香在牢房内的一段唱腔对评剧旦角声腔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此外,越剧《春香传》中的“爱歌”、“春香打令”等也深受华东地区观众的喜爱,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折子戏唱段。对很多中国老观众而言,只要一提到朝鲜古代的文学艺术成果,最初想到的作品里肯定会有《春香传》。

作为东亚的艺术资源,从1882年首先出现日文翻译本、1906年出现汉文翻译本后,《春香传》便开始了东亚三国长达近百年的交流,逐渐长成东亚艺术的常青树。它的每一根枝干,都透露或蕴含着培育和影响它成长的诸种信息,刻下了它在各个年代、不同地域生长的清晰的年轮。早在1947年,日本就上演过高木东六作曲的歌剧《春香传》,此外还有clamp著的漫画《新·春香传》(1992年)等。如果要找一个在中韩日三国艺术界认知度最高、最能达成文化共鸣的剧目,那肯定非《春香传》莫属。在中日韩文化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春香传》可谓是最能连结各国艺术血脉的经典剧目。在中国,《春香传》不仅有越剧、歌剧、舞剧的多次重排演出,在国内戏剧节上连连获奖,而且还登陆首尔国际艺术节,应邀在春香的故乡进行演出。在跨世纪的2000年10月,第七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出现了三国艺术家联袂演出《春香传》的盛况。在同一舞台上,中国的越剧、韩国的唱剧、日本的歌舞伎联合分场演出,共同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东方艺术的呈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表演的越剧被当地媒体盛赞为“拥有柳枝般的美丽”的艺术。从19日-22日的短短四天内共演出5场,观众达7000余人次。4事实上,每有重要的文化活动,春香故事便会以不同的演出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如2012年4月,为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而举办的“中韩友好交流年”开幕演出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评弹团和韩国“盘瑟里”表演家同台演出,以各自特有的艺术形式联袂演绎了《春香传》。“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部级文化交流平台推出地方剧种和地方院团,也是首次在这一平台推出完整剧目演出形式,并首次在这一平台融合越剧、评弹、板索里三个中、韩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台演出。”5由此打造出一台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经典剧目,为东方艺术的交流交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香传》还随着韩国文化输出战略的提出,在2000年由积极关注和锐意呈现韩民族文化的电影导演林权泽搬上银幕。影片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豪华阵容,以8000名演员、12000套戏服的大投入,逼真地再现韩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建筑、瓷器、茶具、书画,到端阳礼俗等等,精致的影像伴和着盘瑟里艺人赵尚贤的说唱,让人不知不觉间被带入戏中,欲罢不能。尤其是春香受刑的“十杖歌”那一场,赵尚贤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在高亢的说唱中,画面相继闪过春香的不屈和观众的愤怒,使台上台下形成对人性、对爱情,以及对不屈于权贵恶势力的气节的讴歌和赞叹。历时四个月拍摄完成的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赢得了最长的掌声。

除了电影、戏剧艺术的演绎外,细致描摹人物内心,擅长表现其他艺术难以呈现的隐秘心理和奇绝想象的小说艺术也参与其间。2008年由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创作的长篇小说《春香传》,6对春香故事作了颠覆性的全新演绎。作者以现代人的视角观照古典题材,说的是春香故事,反映的却是现代人的焦虑和情思。她解构了春香那古典式的爱情,而以后现代的爱情观重新塑造了这个经典文本中的人物。小说的叙事视点是第一人称春香

我”,她的母亲——那个善于营造自我传奇的香夫人则成了故事的主角。香夫人表面上过着奢华的生活,在无数为她癫狂的男人间周旋,在流言和传说中让自己成为传奇,但她内心却深藏隐痛,因此极力在香榭内为春香营造独立于男人的自由王国。春香与李梦龙的关系也并非纯粹的爱情,青春期的躁动和成长的焦虑关不住香榭里的“满园春色”,春香如出墙的红杏,匆匆地交出了童真。李梦龙走后,春香一心熬制能使人遗忘的“五色”毒药,为了忘却,更为了了断。新任南原府使卞学道虽然觊觎春香美色,但更怀着贪图丰厚嫁妆的非分之想。心细如发的香夫人深谙舆论制造的奥妙,她借盘瑟俚艺人和异闻传记的书生编出“春香歌”供人传唱,精心打造了一出春香与李梦龙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同时也讽刺了卞学道的贪婪,将春香和自己置于受舆论同情的位置。人们口中传唱的春香故事,却只是被香夫人和大众共同营造的一个传奇。于是,爱情不再是爱情,而欲望和纷扰才是人们最大的困境。

《春香传》在不断的发展演绎中,融入了创作主体不同的艺术旨趣和精神诉求,也带着各自意识形态等政治环境影响的深刻烙印。因缘和契机,使春香故事的流播成为一种现象,一道风景。《春香传》是东亚各国互相交流沟通的语言——文化的语言,艺术的语言。通过排演春香、阐释春香,人们获得了共同文化圈内的文化相认与相知,在展现各自艺术特色和文化风俗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话、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春香传》也由此成为东亚文化艺术中常演常新、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

春香故事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而能成为东亚各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并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呢?我觉得,用“东亚文化资源”这一概念恰恰能解答这个“为什么”。《春香传》不仅是代表韩民族精神和梦想的艺术,它还带有许多令中日和其他国家受众感动和共鸣的相同的元素,一种可称为文化资源的精神财富。

所谓资源,它必须能反映这个民族的思维、习俗、民族精神和民族梦想。它应该如矿场,是可以供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去开发利用的精神财富。它可以装填进无数人的梦想和诉求,承载美和善的寄托以及艺术表达的无穷想象力。它可以推陈出新,成为永不过时、永不枯竭,蕴含无限能量和张力的文化宝库。它可继承,可发展,可积累,可衍生,具有超国界、跨民族的流动性,可以被利用并创造出新的财富。《春香传》就当得上“东亚文化资源”这一称号。

首先,共同的文化基础,能相认的文化符码,是《春香传》能被不同民族接受的前提。

《春香传》蕴含了韩民族特有的情思和风味,融进了韩民族的习俗和思维习惯,寄托了底层人民对提升自己身份等级的梦想,以及对矢志不渝的理想爱情的追求。朝鲜社会的最大特点是良贱等级分明的身份制度,居上层的是贵族“两班”(文班和武班),他们的身份是世袭的,生来就享有很多特权。而其余的则是身份低下的平民。贵贱对立的朝鲜社会中,平民是无法向上流动的。直到17世纪中叶实学思想兴起,柳馨远及十八世纪的李翼、朴趾源等主张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研究朝鲜的历史与现状,先后提出发展实业,厚待万物,众生平等等主张,对身份等级制提出挑战。7《春香传》定型的英正年间,朴趾源等提倡的实学已渐为社会所认同,再加上封建统治有所松弛,经济的发展更激起市民对改变身份、向上流动的迫切愿望。《春香传》及时反映了底层民众的梦想,深深带上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努力改变身份、挣扎向上的气息,春香也自然被塑造成经受苦难,最终苦尽甘来,终究实现了身份转变的形象。这样的结局正迎合了庶民百姓向上流动的愿望,因而受到底层市民的热烈欢迎。

春香故事还反映了人性的善良和坚持,以及不屈于淫威的气节,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具有的对人类美好品质的共同信仰,它是跨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春香故事成为东亚共同演绎、衍变和衍生的经典文本,最能体现中朝韩日文化上密切交往和紧密联系的事实。在对春香故事的演绎中,也反映了各自的民族传统、民族意识和民族审美意蕴。

《春香传》在创作中受到大量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进入朝鲜的确切年份虽不可考,但在1446年训民正音前,此前的文字都是用汉字书写,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朝鲜的官方语言就是汉语,朝鲜的典籍也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可以说,汉语在朝鲜有着深广的影响,朝鲜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受到中国

文学的巨大影响。具体到《春香传》的文本,则主要体现在诗词典故、结构模式和美学意境的营造上。

《春香传》吸收、模仿和活用了许多中国历代名著的诗词典故,尤其在汉文本中,《史记》、唐诗、宋词的影响比比皆是。8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王勃的“征客关山路几重”等都被随手拈来,引入小说中。那首著名的批判贵族奢靡生活的诗句“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则直接化用自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的诗句,却在社会批判意义上更近了一步。在描摹春香美貌的几个排比中,又列出了西施、虞姬、王昭君、班婕妤、赵飞燕等中国历代美女的典故,以衬托和渲染春香“倾国倾城”的美貌。在面对卞学道的威胁时,受刑的春香慷慨陈词:“即便有孟贲之勇,夺不去我的心;即便有苏秦、张仪之辞,说不动我的心;即便有孔明先生之智,能借东风,也移不动我的一片丹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春香性命可丧、矢志不移的刚烈性格。总之,《春香传》在语言修辞和铺陈上多仿照中国文学。 《春香传》受中国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故事的结构模式与中国“才子佳人”题材的套路极其相似。都是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相思偷会后私定终身。在遇到外来的不得已的变故后(如赴京赶考、父母阻扰等),不得不暂时分别。男主人公走后音信杳无,女主人公则矢志苦守。其间经历种种苦难磨折,往往是父母或权贵逼婚,或突遭变故身陷囹圄,在求生无路之际,男主人公终于科举得中,荣归故里,并在关键时刻出手,救出危难中的女主人公,使她多年的等待得成正果,不仅苦尽甘来,大团圆结局,甚至还得封贞烈嘉奖,满门荣光。《春香传》的故事也大致未脱“才子佳人”式的惯用套路。

此外,《春香传》还受到中国戏剧模式的深刻影响。梦龙在广寒楼思念春香,翻开书本,满纸都是春香的影子。读《大学》,则“大学之道,在新民,在春香”;读《周易》,则是“元,为亨,为贞,为春香”;再读《孟子》,竟是“孟子见梁惠主,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见春香”。这种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情景,与《西厢记》中张生读书时满纸崔莺莺的情节完全相同;梦龙乔装成乞丐去监狱探望春香以试其心的情节也与中国戏剧《王宝钏寒窑苦守》类似。

因此,《春香传》是朝鲜民族土壤里开出的艺术之花,同时也是中朝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艺术结晶。此外,在向东亚的传播中,日本的翻译和推广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春香传》的国剧改编具有脱离汉文学的影响,以凸显韩民族文化独立性的意愿,因此,并不会引起日本的反感。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春香传》的电影、舞蹈、歌剧的改编和上演都有日本人的组织和推动,如1923年改编的电影《月下盟誓》是在日本人投资下拍摄的;崔承喜的舞蹈巡回演出以及与中国艺术界人士的会谈,也是由日本人组织,在日本控制下的北平和上海举办的。此外,日本艺坛也不乏春香故事的移植,如歌舞伎演出的剧目便是一例。由此可见,春香故事是东亚共同的文化资源,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结晶。

其二,适合改编,能与不同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形式相融和,便于本土化。

文化间的影响与接受并不是单向度的、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混杂现象,因此,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看待。事实上,接受者总是根据自我的需求有选择地利用,并且伴着自己的创造性误读。这与其说是影响关系,倒不如说是一种融入新知的借鉴更为妥当。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著名的《影响的焦虑》和《误读图示》中提出“影响即误读”的观点,颠覆了“影响即模仿、继承、接受、吸收”的传统影响论。他认为影响就是创造性的误读,是后辈对前辈有意识的叛逆。正是在对传统题材的创造性误读中,作者根据自身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多元化需求,通过对外来文化资源的剔除、选择、消化和改造,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学艺术世界,从而大大拓展了对原作的阐释空间。《春香传》便是这种影响吸收并再创造的典范。中朝在活用和相互借鉴对方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的吸纳和转化,融进本民族的艺术成分,使其成为自身文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春香传》在中国的流播体现了中朝韩文化交流的三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在形成初期,体现为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

春香传》由口传讲唱到文人定本,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因子,但又带着浓厚的本民族特色,体现了朝鲜文人对中国文学的深入了解和灵活运用。《春香传》之前的国语文学,已有一些像《壬辰录》、《洪吉童传》、《谢氏南征记》、《九云梦》这样的优秀之作,都内含着抨击两班官僚统治、揭露社会黑暗腐败、提倡人人平等、反对身分等级制、表现下层人民的反抗、宣扬社会改革理想的共同主题。这一特色在《春香传》中又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并作了更完美、更充分、更全面的艺术展现。

第二次的交流主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体现为中朝间的直接交流及中国对朝鲜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接受,反映了中朝间的兄弟友谊和割不断的文化联系。尤以越剧对《春香传》的搬演为典范,该剧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主演王文娟和徐玉兰双双获得演员一等奖,剧本获得剧本奖。《春香传》由此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界的重要成果,春香也几乎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朝鲜民族文化的标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页。

第三次的吸收与改写,则是新世纪来临前后中韩间的交流和各自的重新演绎,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趋同的人类关怀。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创作的长篇小说《春香》,站在人生、性别、人性的视角重新观察历史和民族传统,对春香故事进行了富有现代意味的全新阐释,使春香故事这一古老的题材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美学意蕴。这一次思想性更丰富,其视角差别也更悬殊。

日本与朝鲜一样,同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其文化艺术中也有汉唐宋元明等不同朝代文化的多方位接受。春香故事中的中朝文化元素同样能打动日本受众的心灵。不仅如此,春香故事在被作为东方艺术介绍到世界时,其中的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春香传》的第一个译本出自日本,其后乃有欧美,再后是中国台湾的李逸涛之改写。此后,朝鲜舞蹈家崔承喜由朝鲜来华访问,演出过《春香传》片段;唱剧《春香传》在出现后不久,也作为东方歌剧来华演出交流过。此外,朝鲜电影的最初产生与电影《春香传》的投拍,也都有日本资金的投入。日本改编的歌舞剧《春香传》也成为日本艺术界的保留节目,因此才有了2010年在首尔艺术节上三国共同演出的盛事。

在中韩日三国的“春香”戏中,尽管都分别加入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戏剧特色,但能将三国艺术家集合在一起的共同审美情感,正是对于爱和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善能胜恶的坚定信仰。

其三,内容上可多重阐释,形式上可无限延展。

艺术的生命力即在于无限的延展性和可阐释性。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处理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以电影为例,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的产生,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载体的创新中,《春香传》都是当仁不让的首选题材,9仅在韩国,它被搬上银幕的次数就达14次之多。每一次的改编和演出,都带有该时代的深刻烙印,体现了一定阶段的意识形态诉求。  第一部《春香传》电影产生于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日益加强、民族独立性逐渐丧失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寻找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为了凸显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独立性,《春香传》即被作为韩民族的文化经典,与另一部民族电影《阿里郎》一样,成为朝鲜无声电影的开山之作。电影人以自己的民族经典展现自己的民族身份,在反帝和启蒙运动中不约而同地将它选为电影的表现题材,10以此寄托对母国历史文化的深刻怀念。由于包含了最能体现韩民族精神文化的元素,《春香传》自然而然地与朝鲜的民族独立运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凝聚和表达韩民族不屈精神的艺术资源。

1955年,在战火刚刚熄灭的韩国土地上,李圭焕导演的电影《春香传》把深受战争磨难,浴火重生的千百万心灵重新召唤到一起,几天之内便创造了12万观众的上座纪录。《春香传》成为寄托民族共同体情感,凝聚韩国民心,重振民族勇气的无声号召令。它激励着韩国民众以春香般的坚韧和不屈,逐渐在废墟上建立起经济腾飞的现代化国家。此后又经过八、九十年代的民主化运动的淬炼,终于走向民主繁荣的新世纪。民族自信心的大增,使韩国对挖掘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在世人面前树立自身鲜明的文化形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直至提升到文化输出的战略高度。在此大趋势中,林权泽2000年拍摄的电影《春香传》之应运而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这是韩国首部入围戛纳电影节的电影,被誉为韩国电影史上最宏大的史诗

在这部电影中,韩国文化符号随处可见:韩式建筑、书法、瓷器、茶具,以及韩国古代礼仪、风俗等文化元素,集中展现了韩国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因此获得国际上的热烈关注和美誉。春香故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由此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商业化运作模式和大众趣味的转型,催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轻松幽默的电视连续剧《豪杰春香》,赢得了年轻观众和韩流粉丝的热烈追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春香故事中的某些元素还不时被植入搞笑逗趣的电视游戏类节目,激发了当下都市大众更多的欲望猜想。以上种种,无不显示出《春香传》所具有的无限延展性,以及随时代变更和大众趣味的变化而重新阐释、重新表述的多重可能性。

再从北边的朝鲜来看,在紧张的战后重建中,朝鲜把春香故事当作宣扬民族精神,抗击美帝强权的思想工具,先后在1962年、1980年和1984年三次拍摄《春香传》。在朝鲜拍摄的《春香传》中,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强调阶级差异和阶级压迫,以及下层民众的阶级反抗。春香的不畏强权,正对应着反抗美帝封锁打压,激起民众不怕威胁,坚持抗争的战斗性。1980年版的电影突出了春香乃劳动阶级出生的圣洁性,切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需要,凸显了阶级出身与革命坚定性的相通关系。为此,还加入了春香纺线织布、将侍女香丹视为阶级姐妹,并鼓励她勇敢追求幸福等情节。从侧面反映出意识形态对文艺影响的特定时代印迹。11

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民族内部,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政治土壤也会产生不同的讲述。朝鲜出于对身份等级的阶级批判,侧重表现的是春香与底层劳动人们的感情,以及对贵族统治者的控诉。而新世纪的韩国影视剧,则重在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弘扬,以及还原人性本来面目,在后现代语境中进行去古典化、去理想化的处理,呈现了一种平民化、世俗化、庸常化的倾向,表达了对民间、对人欲的正视。以当代眼光来看,李梦龙不再是儒雅正直,坚定捍卫爱情的公子,而是眉宇间带着轻浮和高傲气的公子哥,他与春香的结合更多的是贵族与下层女子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也使观众不禁对他与春香是否有纯洁的爱情产生怀疑。

到了2008年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的小说《春香》,对春香故事作了进一步的解构,大胆触及了曾经被民间理想化处理的人物关系。对于本民族男尊女卑的习俗,金仁顺深有感触,颇有微词。她借香夫人之口道出了这种无奈的人生感悟:“男人是女人的天,但这个天,是阴晴不定的。越是指望好天气,可能越会刮风下雨。女人想过上好日子,只能靠自己。”女人的幸福要看男人的脸色,这是一种施舍。于是,作者构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男人主宰的现实世界“南原府”,另一个则是女性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堂香榭,“和嫁一个酒鬼丈夫,或者在贵族人家当小妾比起来,香榭里的生活算是好的,它至少能遮风挡雨,不用看人家脸色,低声下气。”所以,香夫人要极力维持这个女儿国。为了反抗卞学道的威逼,她成功策划了《春香歌》的大众传播,塑造了众人传唱的烈女春香形象。最后与卞学道一起服下了女儿熬制的五色毒药,从此失忆痴傻。春香自觉担当起养护母亲和维护香榭这块乐土的责任,蜕变而为香榭新的主人。

李梦龙为了人们口中的烈女传奇风风火火地寻来,他要找的其实不全是爱,而是受了《春香歌》的鼓动,要见见传唱中那个忠于自己的烈性女子,然而,那个女子其实并非真实的春香“我”。他们的重逢,只不过“是一次艺伎与驸马爷的会见”。12李梦龙朗诵着说唱艺人编出的《春香歌》,却不知那只是为了对付卞学道而虚构出来的权宜之计。春香已不是原来的春香,她对过去记忆的麻木和淡忘,或许是看破世事后的有意克制,因为她清楚地知道,等级社会绝不会让驸马爷娶艺妓的女儿,“哀莫大于心死”,透过春香的从容和漠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春香的酸楚,更多的是她的洒脱、自尊和自强。因此,“我们”的见面和见面后的失望是注定的结局。最后,两人只能痛哭一场而别,却自始至终有着无法交融的隔阂。故事的外在是那个传说中的爱情,而其内核却是现代人的心态和焦虑。于是,作者又藉着对外公的叙述,寄托自己对另一种宁静生活和纯粹人性的美好想象。传统题材的春香故事借着现念和现代艺术形式,使老树重发新枝,郁郁葱葱而长盛不衰。

《春香传》的流播和改编体现了东亚三国的心态变迁史和政治文化关系史。作为东亚文化资源,它的开掘和利

用,是因了多重契机的。50年代中朝联盟的契机使春香故事在中国盛极一时,几乎成为朝鲜古典文学艺术的符号性代表作品。尽管中韩经历了长达四十多年的阻隔,但一旦建交,《春香传》立刻又成为文化穿透政治的隔阂,以文化促进政治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进入新世纪后,它又成为中韩日重新建构东亚文化认同和沟通彼此心灵的重要桥梁,开创了以艺术实现对政治突围的典范。由于中韩日三国创作和演出春香故事的成功交往,《春香传》已成为见证东方文化成功交流的一支娇艳的花朵。 由春香故事在中韩日的不同演绎演变,我们可以窥见人们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战乱走向和平的心态变迁史。正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使传统艺术注入了新鲜和生气,得以不断衍变伸展,成为东亚现代艺术的重要部分,并仍在不断催生新的艺术成果,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承载现代人精神和愿望的重要媒介和精神资源。

《春香传》还能生发出什么艺术或思想的价值?这是个值得期待和可以解答的问题。它犹如一棵有年头、有历史的大树,生长在环境适宜的土壤,发育良好,欣赏者众,必将茁壮地生长下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美丽却僵死的枯木,只能见证一个时代的某一侧面,为一个时代唱着挽歌而无法枝繁叶茂地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这就是《春香传》所具有的资源价值。

当然,资源可供人利用,也有可能使用不当,或过度开发,甚至长出怪枝,生出恶果。于是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合适地利用资源而不过度开采?如何将资源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结出新奇而有价值的成果?文化资源的成功推广对于我们有怎样的经验与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就本文所及,仅涉及到四点,即政治因素的推动、民族心理的需求、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对当下生存的反思。

《春香传》的流播证明了东亚文学艺术交流中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性现象。研究《春香传》流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研究,认识文艺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和创新之处,研究他如何适应民族的和社会历史的特点,如何适应接受者个人的创作特点,以发挥接受者的主体性。从接受者自身的选择和创造性改写中,可以看出接受者在接受中所受环境、中间人(由政府、媒体等充任)和艺术形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也可以从中一窥中国文学艺术本身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特征。

《春香传》由口传文学萌芽,到近代破土成长为东亚文学与艺术的大树,至今已历百年,有道是“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一棵东亚文化大树的成长,离不开必要的生长因子,民族特色、东方价值观、现代艺术手法和不断拓展的丰富的可阐释性,就如大树成长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养分,使它得以在充分的滋养和呵护下枝繁叶茂,常开不败。而其间所有对它的搬演、改编,不管成功与否,都留下了或清晰或模糊,或强壮或孱弱的痕迹,就像一棵大树上由不同花纹汇聚成的年轮,刻下它成长中的每一个印记。

《春香传》在东亚的传播与演绎,体现了文化的多元、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诉求的多元。东亚各国基于自身文化的深刻反思和艺术想象,对《春香传》的进一步诠释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应志良:《越剧<春香传>蜚声汉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春香传>演出团赴韩国演出记实》,《戏文》,2000年第6期。

2浙江省文化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赴韩国与韩国艺术家共演<春香传>》,http://zjwh.gov.cn/dtxx/zjwh/2012-04-11/122970.htm,2012年4月11日。

3金仁顺:《春香传》,《收获》,2008年第3期。

4杨乃晨:《〈春香传〉是一枝传播与发展中国文化的娇艳之花》,《东疆学刊》,1991年第1期。

5管三元:《<春香传>与中国古典文学》,《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6张红秋:《南北影像中的〈春香传〉——比较朝鲜1980年版、韩国2000年版电影〈春香传〉》,《当代韩国》,2007年第1期。

7初清华:《秋千、蛇与刀——金仁顺〈春香〉的“知识场”批评》,《当代文坛》,2009年第5期。

1 李朝英、正时期,即指李朝21代王英祖(1724-1776)和22代王正祖(1776-1800)统治时期。

2 上海越剧网:《专记·玉兰剧团参军记》,http://yueju.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6

3 除以上所及,还有潮剧、豫剧

、桂剧、晋剧、秦腔、山东梆子、龙滨戏等地方戏,可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影响广泛。

4 应志良:《越剧<春香传>蜚声汉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春香传>演出团赴韩国演出记实》,《戏文》, 2000(6):15-17

5 浙江省文化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赴韩国与韩国艺术家共演<春香传>》,http://zjwh.gov.cn/dtxx/zjwh/2012-04-11/122970.htm,2012年4月11日。

6 金仁顺,《春香传》,载《收获》2008年第3期。

7 杨乃晨:《〈春香传〉是一枝传播与发展中国文化的娇艳之花》,《东疆学刊》,1991(1):54。

8 有学者详细研究后得出结论,其中直接引用中国古典诗歌二十余首、典故二十多个,还有八十多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见管三元:《<春香传>与中国古典文学》,河北大学学报1990(4):91-94

9 无声电影是1923年由尹白南导演的朝鲜半岛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盟誓》;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5年由李明雨、李弼时导演的电影《春香传》;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由韩国导演安钟和于1958年执导。

10 《春香传》在1923年和1935年两次被拍成电影,这两个时期分别是韩国独立运动和启蒙运动最活跃的时期。

第9篇:文化故事范文

“我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孩子学习、获得一些知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我认为,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希望教育要注意体验。”冯骥才强调。

冯骥才进一步说, 还有一个就是不断创新的方式。这两年央视几个节目,比如《乡愁》、《诗词大会》、《朗读者》都很好。我们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提高他们的修养。这个是潜移默化、循循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踏实做,一定要做实,一定要想各种办法。

另外,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冯骥才还建议,国家应该建立一个机制,传统村落已经进入名录的,没有提出严格的以保护为基础的旅游计划,国家不能批准他们开展旅游,这应该是一个硬性措施。因为村落不仅仅是旅游的消费品,也需要留给后代。不能让积淀了千百年的村落,在我们手里一年两年就糟蹋掉了。文明传承就像火炬传承一样不能熄灭,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艰巨问题。

有关书法进校园以及汉字书写推广的问题,苏士澍表示,作为两届政协委员,一直在为书法进课堂奔走呼吁。2009年他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指出,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看到孩子不好好写字,拿笔的姿势都不对,看来传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有一点远了。后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书法进课堂发出了通知。

现在来看,当前有很多学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在美术或者国文里学书法,书法没有列为一类学科,所以这些毕业生没有办法到学校当老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经过调研之后,各地都有不同的办法,有的“1+1”,请书法家和老师一起;还有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中国书协、中国文联和教育部用五年到七年的时间“翰墨薪传”培养了7000名书法老师,现在需要教育部门把书法教师的岗位和编制解决好,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经过调研发现,小学基本上还是写字课,怎么办?只有通过语文老师加强培训来解决。中学或者高中的体育课有操场有体育老师,音乐课有教室有钢琴,要想办法上书法有一个教室,再有一个老师就好了。这样通过几方面努力书法进课堂就可以解决了。

从网上看,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各界人士对于书法进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给予大力支持。落实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书法进课堂必不可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书法进课堂会全面开花。

苏士澍说,这两年,写万福送万家,得到全国好评。特别在去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这一天他在北京车站开始印了30万张,后来印了50万张,写万福送万家。他说那个时间段在北京站上车的人,拿到书法家一个福字、一副对联,心里特别高兴。

“我想,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好好把汉字,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利用一个节日传承下去。我觉得,从小学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苏士澍强调。

当下国内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非常火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如何运用好的形式和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此,海霞说,据数据表明,今年播出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一轮的播出收视人群将近12亿,到2月中旬,节目在微博中话题阅读量达到9000多万次,在网络中点播了将近600万次,另外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总浏览量也达到了800多万次以上。

其实,不仅今年,在去年《中国诗词大会》刚刚推出第一季的时候就好评如潮,并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综艺节目奖。而且《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一系列大会节目当中的一员,从201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不断地推出这样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等,而且每播必火,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热潮,有很多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海霞进一步说,其实不仅仅是文艺综艺类节目关注中国文化,就像《新闻联播》节目,在春节期间,大家都注意到了老百姓自拍的《厉害了我的国》,在百度搜索量已经超过了1亿,还有像街景式的海采,《一路回家》、《天下父母》等这些节目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收视。为什么这些节目老百姓这么爱看?总结来看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挖,能挖出很多东西,那是一个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源于我们中国人从小就背的唐诗宋词,《汉字听写大会》也是中国人都要写的汉字,像新闻里面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他们温情的表白,就代表了中国人的爱情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照一张全家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过年的时候阖家团圆,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

“记得当年冯友兰先生谈到中国的文化有一句话,他说‘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在全世界文明当中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基因非常强大、非常优秀,所以才会不断地选择和传承。”海霞表示,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大富矿,需要不断地从中挖掘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去传承它。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媒体人的坚守、奉献,对于中国文化的责任,真的不是说一句空,而是体现在一个个节目当中,一条条新闻片子当中。

世界更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华语媒体在传播“中国故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媒体提出的问题,刘长乐说,《茉莉花》这个民间小调,是由乾隆时代的英国公使秘书巴罗用五线谱的方式,英文记录了乐谱,把它传到了西方。在乾隆33年,也就是1768年,距今250年,那时卢梭在《音乐词典》中收录了这首歌。到1924年,意大利最有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了《图兰朵》非常著名的歌剧,歌剧的主要音乐素材就来自于《茉莉花》,现在已经脍炙人口,非常熟悉。《茉莉花》这个曲调加入歌剧以后,1926年在意大利演出,一时间一鸣惊人,效果非常震撼。这首曲子直到现在大家都难以忘怀,有人说是中国的第二“国歌”。《茉莉花》的故事说明了民族的东西是中国自己的特色,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全世界受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草房子》是曹文轩老师写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品,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老师获得了安徒生国际文学大奖,这是儿童领域的奥斯卡奖,也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曹文轩老师讲了一个叫桑桑的孩子经历苦难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了曹文轩老师作品里有非常多的悲悯情怀,这个悲悯情怀讲的是从苦难中奋发图强。这说明世界上需要真实的、多元的中国题材,这也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近获得奥斯卡奖外语片奖提名的伊朗作品《推销员》,这个作品是法哈蒂先生导演的第二部在奥斯卡得奖的大作,第一部是2012年的《一次别离》。他的作品反映人性,反映生活,故事虽然很曲折,跌宕起伏,但是确实是以人性、人类的共同情感作为题材,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有关如何发挥媒体的作用,刘长乐举例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13世纪来到北京。那时候北京是一个国泰民安的、祥和的、富裕的城市,马可波罗把中国介绍给了世界,西方对中国形成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但是,在启蒙时代,像法国的孟德斯鸠这样的哲学家,他们眼里的中国就是另外一个中国了。他和英国节目制作公司合拍了一个《寻踪马可波罗》,当时请了一个意大利人作为旁观者来寻找马可波罗的足迹,看看马可波罗走过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什么样。此片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有2.75亿的受众观看了这个节目,网上有900多万点击率,给中国形象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去年11月,成龙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成为了中国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电影人。他在获奖感言中尤其提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当接到奥斯卡通知我拿终身成就奖,第一感觉不相信,第二因为从来没有想过我去拿这个奖,四十几年前我们拍低成本的庸俗动作电影怎么会拿奖?不管是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奥斯卡,离我太远了。那个时候拍《蛇形刁手》、《醉拳》,25万、50万拍完一部戏、一个电影,就是一个空地、一个庙就拍完了,而且也不讲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