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精选(九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第1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校旅游专业 大学生创新能力 涵义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Meaning of Research on College Tourism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ZHENG Yu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background of college Tourism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hen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professional college tour College Students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prompted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research, and then vigorously strengthen training college tourism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n the creative talents.

Key words college tourism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connotation; cultivate

1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涵义和研究背景

1.1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涵义

有关创新能力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们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有效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或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1.2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的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大学生开设“创造性开发课程”。以后不久,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科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和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也都相继开设了“创造学”、“创造力开发训练”等课程,以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除了美国之外,日本、前苏联、欧洲各国乃至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都注重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学生进行创造创新教育,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专门人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知识的传递。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进展加快,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型国家”的国策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旅游专业是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满足旅游业对于人才需求而进行旅游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的阵地。为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2 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使包括旅游专业在内的不少高校的大学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也使其缺乏创新的信心、勇气与毅力。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通过启发、诱导、激励来提高学生对创新意义的认识,使其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与特长,激励起勇于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

(2)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实操能力。旅游专业是管理性、经营性、实操性和技能型较强的专业。但由于高校的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存在缺乏创造性的实操能力的现象。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通过运用创造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实践的探索中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出现,旅游业的发展很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憧憬、去设想;而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就能促进培养学生多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进而使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旅游专业大学生走出常规思维的模式,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多提出新思路,勇于求新求异,并运用创造技法设计新实践,探索新观点,为参加未来的旅游实践做好创造性思维和技法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4)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创造性实践的基本素质,它要求人们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和共处。旅游业的发展既需要业界成员的合作,也需要旅游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合作。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之一就是要探索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就需组织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的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学生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机会。使其从中得到全过程的创新训练。

(5)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能促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其自身的社会适应性较弱,而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坚持性的创新毅力、实操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实操动手能力的强弱,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无是目前用人单位的首要考察标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他们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学生的创新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是其走向事业成功的非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非常有利于增强旅游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 结束语

总之,加强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促进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培养其创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毅力;培养其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多掌握创新性思维和技法;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社会的适应性;促进其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其重要意义,进而大力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当代旅游业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01.01.

[2] 李晓敏,李晓璀.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3] 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第2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农村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26?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一伟大决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它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而“三农”核心是农业,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这就需要懂技术和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农村创业型人才恰好能担当此时代重任。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这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又能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值得我们思考。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皮亚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提出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在认知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获得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斯腾伯格、卡茨和维果斯基等把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近些年,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对所学知识意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倡导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情境和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1]。

大多数学者认为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是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有利的。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农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沿用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为我们当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建构主义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1]。显然,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这与农村创业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首先,农村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到农业领域的就业能力,以便他们顺利地在广阔的农村创业。其次,农村创业教育培养是为“三农”服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高层的管理和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应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如大力创办学校科技创业园区,同时,学校与当地政府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的通力合作,与养殖厂和农产品加工厂等农业类企业联合办学等形式,为学生学习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最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2],这为培养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将来有能力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3]。而我们认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或院校农业(生命科学)院系或高职农业院校在农村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及服务农村为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使学生达到农村创业型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识及其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内涵:

(1)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村创业意识的培养关键是从思想上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从生存压力上认识农村创业的重要性。同时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到学校来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信心,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2)强调创业品质的形成

创业知识结构涉及到多学科知识,涉及心理学、法律、财务、营销、税务、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涵盖了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踏入社会所需的社会学知识和能力,这都是构成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

2.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了解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提高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准确选择、设计或施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1)系统性

农村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到农村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2)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学校应尽力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设计大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丰富大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培养模式,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推广价值[5]。

(3)时代性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在探索和构建模式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劳动力需要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党的十七大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连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6]。因此,农村创业教育应运而生,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保证了人才的时代性,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和目前我国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服务农村经济原则

创业型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创业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之一是为农村培养综合性创业人才,并使之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符合社会需求原则

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所接受,是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则是符合社会需求。农业是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农村,机会多、潜力大,等待开发的领域很多,急需大批人才到农村创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是响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号召,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7]。所以高校要加大基础投入,打造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创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另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

4.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1)制定强调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的教学计划

创业是智力和能力并举的创新实践活动,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具有很强社会实践和创造性特征的综合能力。创业素质是创业者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因素的总和,是创业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创业教育要把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作为重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农村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2)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服务“三农”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农村创业型人才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新农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农村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农科类高校在开展农村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在校内举行一些创业设计大赛和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来学校演讲,来提高该学生创业信心和创业意识;三是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为提高人才质量,尤其是学生实践动手技能,各高校要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外挂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养殖场、饲料厂、饲料兽药经营部、兽医门诊、食品加工厂、科学院部分的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要让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体,教师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其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学科结构、水平结构,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8]。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使教师接受创业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使教师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9]。最后,学校还要不定期请一些农村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开讲座,介绍各种类型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理论与实践水平。还可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10]。

三、结论

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加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各类人才。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宝库,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既可以为农村输送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又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11]。大学生农村创业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机遇。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创业精神与农村创业能力[12]。

参考文献:

[1] 李诺娅. 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41-45.

[2] 甘成英.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6(1):49-51.

[3] 陈祖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6(5):3-5.

[4] 刘芬.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证研究[ D].暨南大学,2008.

[5] 李国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3-25.

[6] 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0-182.

[7] 李旭,秦 彤.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2):42-43.

[8] 段宁,苏培安,刘仁道,等.农村创业人才专业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J].2001,18(1):68-73.

[9] 徐铁辉.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9-42.

[10] 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56-11558.

第3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摘 要】学科竞赛可以有效推进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改革,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考察高校办学水平,可以为个性化人才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新模式。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对学科竞赛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耦合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学科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质和掌握创新技能中的重要功能,从而厘定出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科竞赛;建构主义学习观;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质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 2007] 1 号),切实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校大力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部门联动采取各项举措大力推动课程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中,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将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开辟了新的思路,在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学科竞赛的功能及特点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系列化活动。不仅对实践教学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功能。与其他的课外实践活动不同,学科竞赛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

在竞赛内容方面,各类型的学科竞赛题目要么是按照参赛标准和准则自行设计作品,要么是对现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要么是发挥想象力构建一个场景来说明学科知识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具有内容开放、竞赛难度较大的特点。学科竞赛对知识的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充分运用手头上的库存知识去发现并且分析解决问题,利用现有知识背景去筛选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

在竞赛准备方面,学科竞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学科竞赛比赛周期较长,一般短则几周,长则数月,而且参赛场数多,难度系数和强度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大。这就要求参赛者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长时间面临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超强的忍耐力和抗压能力。具有心理准备要求充分、抗压能力强等特点。

在竞赛方式方面,参赛的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运用网络和各种文献资料、书籍、光影磁盘等多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参赛者可以建立稳定的人际脉络网,形成自己的“军师团”,向他们讨教参赛的好策略、可行性方案。这种半开放形式和完全开放形式的学科竞赛方式,对资料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对信息如何分析和处理,没有规定的范式。因此,对于外部资源的利用,全凭参赛者“各显神通”的能力。具有灵活度高、支撑系统多、可利用资源广泛的特点。

二、学科竞赛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关系。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习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这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情景)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二)学科竞赛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耦合性

高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最近高校把构建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两者可以说是追溯本源,殊路同归。

1. 二者都强调学习的自主意识,注重“自我指导性”和“自作”概念。

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都认为行动者采取行动的驱动力来于自我本身,而不是源于外界的刺激或压力作用,表现出主动积极的进取品质和首创精神,从而实现自我反馈。学习竞赛的参与者大多数是自告奋勇的成员,他们有参与的强烈愿望,对竞赛活动抱有很大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学科竞赛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构建主义要求要充分挖掘学习者个人的主动性,通过亲身参与的活动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 二者均重视发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共建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伙伴。

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参与者们共同经历“头脑风暴”,在一起共同协商和交流,提出参赛的好方案、好点子,共享参赛的资源和信息,形成了一个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团队。建构主义认定“协作”和“会话”是学习过程中的两大元素,学生作为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中的一员,共同运用外部协商的方式,共同批判性地检验各种理论、观点和知识,共同分享他人的思维和智慧,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3. 二者都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活动。

在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中,参赛者都要和外部保持动态的联系,需要物质支持系统(信息和资源)和人际支持系统的辅助来完成参赛的条件和准备。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来辅助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学生主动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 二者都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数月数轮的学科竞赛,需要参赛者在赛前阶段有充分的心理认识,做好迎难的准备,在比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在赛后注意健康心理的保持。对于建构主义而言,学习行动是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因此,学习者心态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要抱有一颗探究、踏实、主动建构、发现和创造的求知心。

5. 两者都遵从“问题—解决”原则。

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惯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达到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之策。在建构主义那里,学习者从“情景”处遭遇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分析和操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两者都是把发现问题作为学习活动出发的起点,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目的,都重视“问题—解决”原则。

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一)学科竞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性差异

目前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基础理论知识的地位,其习得的技能和知识往往缺乏一个“场域”去真正消化和掌握,这种呆滞的学习模式无疑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貌似满腹经纶的学理研究者,千人一孔,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差。在学科竞赛中,学生不再被看作消极的管理对象,不再被当作填鸭式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作为相对独立的中坚力量“粉墨登场”了,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形式体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扮演着主体和中心者的角色。在这种环境下,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都会被激发,而这种个性发展正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学科竞赛能为激发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学科竞赛题目一般难度大,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突出了创造性、创意性,要求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发展型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沟通能力等,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学科竞赛要求学生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因此,竞赛既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也是对学生是否具有饱满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敢于迎难而上、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品格的一次大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意志的磨炼是常规课堂教学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被看成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能力、拓展学生潜力、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学科竞赛为学生创新技能掌握提供现实土壤和实践场域

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利用已经习得的理论知识,在一个共享协作的环境下,互帮互助挖掘多种信息资源,共同探讨经验和设计情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情景剧为例,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合理设计竞赛主题,将社会工作技巧、社会学人与环境关系、心理学暗示效应等多学科知识链接在一起,通过情景模拟式的实践训练,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意义的构建,实现对社工技巧的活学活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大大得以提升。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就是要提供一个实际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这种“同化”与“顺应”过程是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质进而形成创新技能的过程。学科竞赛能为学生创新技能的掌握提供实证的条件。

学科竞赛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激发大学生发展潜能,塑造大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和创新思维品质,也是大学生掌握创新技能的一个重要实践场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开辟一条以学科竞赛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30-132.

[2] 梁化奎.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9).

[3] 李方,刘晓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J].高教探索,2003(4):45-48.

[4] 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8.

第4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一、教师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政治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公正思想、奉献精神、爱国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伟大,假恶丑的可恶。对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人与尊重人;教师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可贵;教师对教学事业要充满爱,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奉献、少索取,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可贵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爱老师、敬老师,能够自觉向老师看齐,这对于培养培养学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对于使学生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

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统课堂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辩论的机会,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新形势下,高中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发现,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时,现代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很多学生认为,谈爱国是唱高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作为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空洞地谈爱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新形势下,自己所认识的爱国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谈身边的爱国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爱国有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如何爱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做法。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团队意识,学生不仅有效认识到爱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同时,也能够以爱国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现在的高中生,有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差,认为思想政治只是讲一些骗人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识记的方式,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第5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工程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50-0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全民素质。但也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就业岗位趋于多元化。从而创新创业教育随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课。更重要的是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工程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工程素质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1、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工程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工程意识、工程素质是工程师必备素质之一。工程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切实培养适合现代工程需要的社会主义工程建设人才。我国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工科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工业生产部门,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施工、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去科学研究部门、教育部门工作。”这就告诉我们,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线,也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工程师为主体,也培养科学家。

2、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教育是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等各种与创业相关的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它培养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使他们拥有洞察力和勇气抓住可能的机会采取行动。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工程素质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所谓工程素质就是指大学生在工程能力和知识应用方面的特性和品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工程素质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内容包括:一是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二是良好的思维素质;三是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四是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五是扎实的方法论素质。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工程素质培养的深化与升华

1、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把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的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使他们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而达到“成人”、“成才”并努力“创业”的目标。

2、工程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

工程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由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良好的品格等要素组成。工程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知识简单的叠加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在工程实践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就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应世,学会做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学生毕业后职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利用大学有限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是工程素质培养的深化与升华

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具有独立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大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是进行工程训练。工程训练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在工程训练中,注重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同学们中打破大学生们对创新的神秘感,明确创新和创造发明的区别及创新的真正含义。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1、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首先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创业素质。其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重视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再次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实施工程素质培养的途径

工程素质培养主要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学校就要像建设课程教学一样来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学生工程素质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建立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模式,以校内操作实习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训练,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创新意识,时代意识,实践意识,经济和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等。工程实践是工程意识的实施途径

3、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能促使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以缓解就业的压力,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在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意志力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在于增强学生领导与合作开拓事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全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起到引领推动作用。创业教育并非专指激发学生开展个体创业活动,而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型思维的教育活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业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意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应当是具备宽泛的学识基础、适应多变竞争态势、敢于独立创新并具有坚韧意志等素质潜能的人。

参考文献:

[1] 王乐芝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结构探析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2(2):87-88

[2] 胖华 创新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J].宏观经济,2010,(7):11-13

[3] 黄海,王勋,有祥君 .以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43-45.

[4] 李敏.浅析高校创新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8):67-68

[5] 苏玉波,梁莉,朱正威.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2):73-75

第6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学视角涵盖教育原理方方面面,本文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大学生自身、德育等几个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即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挖掘,从而促进高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从高校师生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受到重视的一种主体关系。它是以教学任务为中介,以“教”和“学”为手段构成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是高校最基本、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教师要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教师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各种新思想火花迸发。

第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使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批判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式及富有个性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尝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从高校研究型课程开设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究型课程是应时展需要,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型课程的本质是研究型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型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说明,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研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指主要为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态度而设计的一系列学生主体性研究项目。研究型课程之所以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型课程的课题大都由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教师指导的参考范围内做出选择,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突出教材的界限,用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选出新颖且符合要求的课题。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在学生课题的选择中起辅助作用,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在研究型课程的探究中,学生亲身参与,摆托了单纯接受的被动地位,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再次,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不是由课程开发者预先设计确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展开的。其内容大多表现为有待学生探索或研究的课题或项目。这样能打破学生的僵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对问题的解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开设研究生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对象是教育学研究范畴中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既作为教育对象而存在,又是狭义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加者,他是在主动地和其认识客体的交往中来获得知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时具有选择性,受自己思想意识的支配。学生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总之,其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下面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是激发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新知,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第二,大学生应在学习中积极质疑问难,培养自身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学生仅仅具备勤奋,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学习知识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的现有定论,对所学知识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在自己对新知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创新的品质。

四、从德育即教育观念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教育”大范畴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什么是德育,定义的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大体可以把德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狭义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教育观念可以说是德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谈一下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德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作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高校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来进行。高校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衡量人才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衡量学生能力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探究意识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正确人才观的树立关键在于“才”,也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才能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离不开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应树立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人才的人才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品质的塑造,摒弃滞后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树立适应时代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改革落后于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夏克祥.实用创新思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第7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成才观;成才导向;创新素质;主体意识

千古兴业,人才为本;人才建设,青年为本。青年人才是整个社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所以,首先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成才观教育,实施正确的人才成长导向。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成才观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成才导向

人才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素质问题。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竞争的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种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人才观,也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佳导向,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指出了正确方向。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工程,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控制,建立有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精心打造教学名师,不断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成才教育,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目标,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这其中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内的全面的素质要求。只有这些素质全面发展,才是合格的人才。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第一要素,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时期是追求理想、信念最热烈的时期,如果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正确、内容合适、方法有效、教育环境健康,大学生就能够树立起比较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才能克服发展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二、确定主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战略,也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提出确定大学生成才的主要目标,是对大学生成才进行全面培养,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片面培养。近年来,高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确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在主动的、多向的、探索的、研讨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确定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时,既要高度重视他们文化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素质的培养。一是要实施理论武装,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现象,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是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知识、智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发挥社会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本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传统的线性知识结构及过细的专业划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已经是当今合格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三、培养创新素质

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就是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创新,通过创新教育,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型人才的首要特质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愿,热衷于创造性活动,他们不满足现状,具有很强的求新、求变的理想和兴趣。创新型人才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精神;具有市场引导下成果转化的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具有高度责任感;具有健全的体魄。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还包括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兴趣、志向、情感、品德、心理等。一个人创造力的大小由他的创新素质所决定,这些素质又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体到实践中,创新素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克服狭隘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以超越性的人才培养理念,激发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创新激情。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他们的理想抱负是紧密相连的。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成功的欲望和执着的追求,将使大学生不满足于一般知识的学习,不安于现状,而是努力去追求更新的知识、更高的境界,这就必然会迸发出高昂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确立一种超越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引导大学生去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并开拓他们的创新视野。其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以创新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灵魂,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质,它以寻求创新知识和创新成果为导向,以求异思维为基本特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打破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最新知识和创新导向,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传授。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允许甚至鼓励教师进行基于自己研究的个性化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促成学生的创新观念。第三,通过教育管理的改革为大学生营造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创新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条件,任何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都会压抑学生的创新激情。这就要求高校实施人性化的柔性教育管理方式,真正落实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健全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

四、倡导主体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与传统生产方式下人才观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对个性化的充分重视。每个人将不仅仅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去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更应该是作为主体的个人,以更主动的姿态在社会实践中去弥补个人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缺陷,以更大的适应性、兼容性和主动性去迎接社会的挑战。大学生视野开阔,主体意识张扬,他们的个体意识集中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自身的素质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塑倾向,并按自己心目中的某种理想规格不断努力。因此,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并尊重这种规律。

第一,倡导主体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就会阻碍学生自尊意识的提高,而没有较强的自尊意识,也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资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就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教育与转化学生的前提。当然,倡导主体意识并不排除必要的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应该是讲究艺术的、有策略的,是建立在中肯和爱护学生基础上的批评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转化与提高。

第二,倡导主体意识,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校开展任何教育活动,采取任何教学措施,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但这些外在条件是否能发挥作用,都取决于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被激发的程度。同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要想取得实效,也必须以激活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这个内因为依据。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轴和动因,作为科学的教育就必须抓住这个主轴,激活这个动因,使学生逐步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第三,倡导主体意识,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营造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氛围。当今,个性化教育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而我们传统的教育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个性。这种教学方法,结果只能使迟钝的学生跟不上,聪明的学生不满足,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我们提倡的个性化教育,正是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实质所在。某种意义上讲,引导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就是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学校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而且要有完美的个性,要有标新立异的独创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社会的创新和发展作出贡献。

五、强化实践要求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人才的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重视通过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成才观教育,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生存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加速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进程,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是指由学校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的实践教育环节。如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文科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和师范类学生的师范技能的训练等。社会实践是指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投入社会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勤工助学、义务劳动等。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使自己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同时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学校组织学生按照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走向社会,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增进他们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在社会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很高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另外,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社会服务等活动,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转化为生产力,能使他们更加明确成才的重要性,强化成才意识。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成才观与贯彻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密切关联的。培养大学生成才观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入合格的人才,充实国家的人才储备系统,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谢应东.谈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J].思想·理论·

第8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 大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40-02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在心理学意义上,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品格、气质、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的动力系统,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它虽然不对创新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动力支持。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二)创新人格的特征

1.社会责任感。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责任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把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属,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实践、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

2.批判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缺乏独立思考,只会循规蹈矩,就不可能见他人之所未见;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就不敢触犯“”,挑战“权威”,不敢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就不可能为他人之所未为。创新,首先要学会质疑、学会思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敢于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

3.坚强意志。创新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和漫长,在毅力和坚持中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人们去探索,自控自律、严谨细致、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愈挫弥坚等意志品质是创新的基石。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困难,不断迈向创新目标。

4.合作精神。科学研究表明,集体交流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是在讨论中实现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的人合作,在多向思维交流中进行探究学习,在不同领域探讨问题和争论问题,有利于深刻的思维启发和神奇的知识整合,有利于每一个成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启发创新思维。同时,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对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道德教育培养创新人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道德教育培养创新人格的理论基础

自孔孟起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教”居于教育的首位价值,就是以德育为先,达到育人为本的目标,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创造力、社会能力及各种潜能,人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关系的普遍性包括经济关系、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关系等。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化程度,具体表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素质的自由个性发展;人格、意志、情趣、爱好、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爱因斯坦提出的“全人教育”观点认为,健全的教育,首先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人变得高尚起来,如果仅仅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作为学校的要务,而疏忽了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世界政治就会陷入困境。道德教育始终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的基础,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本质要求。

(二)道德教育培养创新人格的现实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报告也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表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首要标准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才能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贡献给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道德教育培养创新人格的对策分析

(一)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格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型人才的首要标准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心理层面相对稳定的模式。高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必须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时代使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贡献给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建构大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创新人格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倡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体系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大文化育人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完善自我人格,培养创新人格。

(三)建构理实一体化实践体系,培养创新人格

求知欲、想象力、独立性、批判性、原创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获得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知识的增长与应用、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塑造和完善创新性人格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创新氛围,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其表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会以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等多种实践形式浸润、影响其中的每一成员,从而构成独特的价值层面的内化力量,对受教育者的创新人格成长、创新素质提升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建构大学生创新文化生态,应在多个层面展开,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在课程设置上,应与时俱进,保持学科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在教学手段上,应大力提倡最新科学手段,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富于启发性和实践性;在考核评价上,应多元化,个性化,尊重差异性;在实践中,强化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内化为大学生人格的主要基质。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营造一种时时、处处、人人的创新文化生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从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四)建构创新运行机制,培养创新人格

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创新人格形成过程中需要提供必要的运行机制保障。首先,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形成创新的动机,但需要激发机制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奋斗领域,促进形成创新动机。其次,学生创造性的巨大潜力需要在活动中挖掘和培养。在学生创新活动中需要系统的指导意见和激励制度,需要专门的指导导师队伍,要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突破传统的被动接受活动方式。再次,需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和成功转化,肯定大学生创新成就,提升创新人格培养层次。最后,创新人格培养需要个性化的评价机制。学生的评价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发挥创新潜能,用和而不同的评价观保护创新潜质。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张晓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精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

[3]何会宁.高校人才培养的多维思路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2JGZ173)

第9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课堂改革;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开展创新教育,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