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1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题目】北京地区人口控制机制探析

【第一章】北京人口基数调节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调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北京市人口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北京市人口预测与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

【第五章】 【第六章】北京市人口调控的对策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北京人口数量把控体系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5 北京市人口增长调控经验借鉴

5.1 东京经验。

5.1.1 东京人口规模变化规律。

二战后东京其人口变化可以分为恢复性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人口稳定阶段以及缓慢增长阶段。恢复性增长阶段的时间为 1945 年至 1953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由战时状态转为战后状态,经济和人口得到快速恢复,东京的城市人口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

快速增长阶段的时间为 1954 年-1972 年。此阶段日本的经济总量赶超上其他发达国家,并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国家。随着经济的改善,日本的人口的增长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东京、名古屋、大阪人口吸引能力逐步加强,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稳定阶段的时间为 1973 年-1996 年。此阶段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速放缓,日本国内的经济停滞不前,日本的人口增速开始下降,人口总量趋于稳定,东京的人口总数稳定在 1180 万左右。东京的人口增速在 1976 年和 1988 年甚至为负数。此阶段东京都的人口结构趋向与少子化、老龄化的特征。

缓慢增长阶段的时间为 20 世纪后期之间。此阶段开始于 1997 年后期,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结束。日本的经济开始复苏,东京都呈现出再城市化的趋势,东京都的人口增长率维持在 0.4%左右。2015 年,东京都的人口总数为 1400 万人左右。

5.1.2 东京人口规模结构调控的重要举措。

一是通过副中心建设分都心区的功能。为了缓解东京市的人口压力,东京市通过建设新宿、池袋、涉谷城市副中心缓解人口压力。这些在东京周围的副中心能够承接部分东京都转移过来的部分功能,进而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压力。另外,此举也也能加速东京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从而辐射带动东京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效的缓解了东京的交通拥挤、就业紧张、住房紧缺等问题。

二是以大都市圈规划建设缓解人口压力。东京大都市圈为包含距离东京市区方圆100 公里的地区,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山梨县、群马县、枥木县和茨城县。东京大都市圈以东京市中心为核心形成了核心区、中间区、外层区:第一,核心区为距离都中心 15 公里半径范围内,主要包括东京市中心 23 个特别行政区;第二,中间区为距离都中心超过 15 公里,但小于 50 公里范围内,主要包括东京以及三个县;第三,外层区为据都中心超过 50 公里,但小于 100 公里范围内,主要包括一都七县。日本对于东京圈的规划建设是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总体出发做出的选择,这一措施有利于东京经济的可续行发展和人口空间合理配置。

三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实现以业控人。《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上日本为了促进人口流动的重要法律,这些法规出台后促进了东京地区的劳动力组成和就业人口组成的优化。与之相配套的,日本按照产业规划的不同相继建设了多摩新城、筑波新城,这些产业新城的建设有效的疏散了东京的人口。

四是以交通建设、住房开发为契机分流人口。日本政府在建设东京大都市的过程中,投入大量资源到房地产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上,这些基建对于促进东京的快速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大型基建中以东京大都市高速公路圈以及长达2200 公里的高密度铁路网络最有代表性。这些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带动了东京市区城镇人口的分流。

5.1.3 东京的经验借鉴。

东京对于人口的调控措施对北京市的启示有:第一,积极把握人口变化特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会使得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中,进而出现城市化浪潮。快速增长的人口在增加劳动人口的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的负载压力,因此要注重人口疏散和合理分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第二,建设副中心城市。

东京的副中心城市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病等问题。北京市应该投入资源建设高标准的副中心城市,用于承接部分首都功能和非行政功能,努力缓解主城区的人口压力;第三,重视城市法规的制定,利用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并引导人口的流动。

5.2 伦敦经验。

5.2.1 伦敦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规律。

伦敦的人口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工业革命后至 19 世纪末是城市化时期。工业革命前,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伦敦的人口增长进入到快速增长的轨道。到工业革命爆发后,伦敦的工业经济呈爆炸性发展,由农业社会开始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型。此阶段,伦敦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区中,伦敦的总人口迅速增加。到 1901 年,伦敦的人口总数为 650 万,相较于 1851 年增长了 245%。

郊区化时期为 20 世纪初-20 世纪 40 年代。此阶段,伦敦的交通业发展迅速,人们出行的方式选择更多,出行花费的时间更短。许多生活在伦敦市区的中产阶级开始外迁到伦敦郊区,因为这些人能够负担起每天进出城市的交通费用,而伦敦郊区的空气、环境等更加优越,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更大。此阶段,伦敦地区的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在 20 世界 40 年代出达到对顶峰的 860 万人。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此阶段的伦敦人口的分布更加靠近伦敦市的外环。

逆城市化时期为 20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经济危机,英国业出现了大萧条。伦敦的工业进入成熟期,人口和产业的集聚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原来的工业集群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许多原先分布在伦敦市区的工业产业开始向伦敦周边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了伦敦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使得伦敦市民认识到伦敦的环境危机问题,伦敦市民开始逃离伦敦市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外伦敦人口继续呈现高速增长,伦敦的总人口处于下降的态势。1981 年伦敦的人口总数为 680 万人,相比 20 世纪 40 年代的 890 万人,减少了 210 万人。

5.2.2 伦敦人口规模结构调控的重要举措。

一是通过城市规划引导经济、城市和人口的合理均衡发展。1937 年,英国政府为了进行统一的城市规划研究,成立了巴罗委员会。在巴罗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了伦敦地区人口集聚的原因:发达的工业的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投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该委员会建议通过转移伦敦的工业区来疏散人口。巴罗委员会在《大伦敦规划(1944 年)》中提出一个全新的伦敦市区规划,将伦敦市区按照距离伦敦市区中心的不同而建设四个城市环带:城市内环、郊区环、绿带环以及乡村外环。在规划中,将这些城市环设为单中心的同心圆的封闭系统,在环与环之间通过外射形状的路与同心环路相直交的交通网络结构。在规划中,还提到了要在伦敦的建设 8 个卫星城,这些卫星城能够解决伦敦市区就业紧张,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工业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但在实际中,这些卫星城对于市区的工业产业缺乏吸引力,不能起到理想中的疏散市区产业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伦敦政府制定了《大伦敦规划(1969年)》,制定城市发展副中心。综上,英国政府在伦敦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很多整体性的规划,并及时进行修正,这是伦敦经济一直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制定了很多法律和政策疏散城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自 20 世纪 30 年后,伦敦政府利用各项规划、政策、法律对城市的发展和伦敦人口规模进行了宏观调控。为了限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的蔓延,伦敦政府制定了《绿带法》。该法案的出台起到了引导城市产业和人口向郊区迁移的作用,进而防止了伦敦市区的不断增达。伦敦烟雾事件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使得伦敦政府不得不反思城市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问题。1956 年,伦敦政府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方面的法律《清洁空气法》。

该法案对于伦敦的工业行业的环保标准非常严苛,使得原本在市区的火电厂等重污染行业外迁或者进行锅炉改造等。这使得伦敦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另外一方面,工业的外迁使得市区就业机会的减少,部分城区的就业人口开始呈现净流出的态势,市中心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用地紧缺等城市病有所缓解。取而代之的是高级的财政金融、专业服务等专门机构迁入市中心。

5.2.3 伦敦的经验借鉴。

伦敦对于人口的调控措施对北京市的启示有:第一,努力掌握人口增长的规律。人口的增长会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周期性的增长。近年来,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是首都功能区的人口却相对稳定,增长的主力来自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

对城市的科学预测能够帮助北京市做好应对工作,避免出现毫无准备的情况,有助于改善目前日趋严重的城市病;第二,制定长远规划来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与伦敦市政府一样,北京市政府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划、政策和法律,并且加大执法力度,来保障规划、法规等的履行;第三,加强对人口的调控。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城市人口的流入与流出;第四,注重环境保护。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一件环境危机的历史性事件,对此,北京市要积极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积极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5.3 纽约经验。

5.3.1 纽约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规律。

纽约大都市区的人口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总量稳定期、郊区化时期、中心城区复兴时期。人口快速增长时期为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纽约成为美国的制造中心城市,大批劳动力开始向纽约迁徙。纽约的人口迅速上升,城区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1950 年,纽约的市区人口达到历史新高的 789 万人。

人口总量稳定时期为 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在该阶段,纽约经历产业转型,由原来的制造业为主开始转型为第三产业为主。原来在市区的制造业开始向郊外迁徙,随之一起的是就业人群的同向转移。在该阶段,纽约的人口总数处于稳定状态,人口规模一直稳定在 780 万左右,纽约郊区人口急剧上升,市区人口处于下降的态势。

郊区化时期(20 世纪 70-90 年代)。快速的城市化的工业化使得纽约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家庭堵塞,人们的居住条件下降。城市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郊区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优良的环境使得部分中产阶级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在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在继续上升,此阶段纽约市区人口总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增长缓慢。

中心城区复兴时期为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在经历了郊区化时期后,纽约市政府逐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进行治理和保护。1996年,纽约大都市区的新规划出台,在规划中针对城市病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进而引导人口更合理的分布。此阶段,纽约市区的人口结束缓慢的增长阶段,增速有所加快。

5.3.2 纽约人口规模结构调控的重要举措。

一是采用精明增长政策控制郊区无序蔓延。为了遏制郊区化的无序发展,纽约市政府出台了很多规划进行指导。精明增长指的是对城市增长限制方面的条件与土地保护方面的限制条件进行融合。具体的政策主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已经存在的地方建设,而不是绿色地块上;在以建成经管理利用形式与能取代私家车出行的交通方式联系起来。

二是利用规划对区域人口进行宏观调控。区域规划协会分别于 1929 年、1968 年、1996 年先后三次制定纽约大都市区的整体规划。这些规划对纽约市区的人口增长、组成、流动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些规划注重对资源、环境等方面整体出发,为纽约的发展起到非常大作用。

第2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总体规划评估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框架

除此以外,一个好的规划评估还应研究和认识城市发展趋势和前景,提前发现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并为规划的修改完善把握好方向。因此,总体规划评估应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评估总体规划实施效果,二是评估城市发展趋势。前者重在实效性研究,后者重在前瞻性研究,这两个视角的研究相结合,有助于实现总体规划评估保障规划实施、指导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总体规划评估的内容框架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庞繁,如果对总体规划各项内容和目标一一进行评估,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会导致编制时间过长而难以体现评估的时效性。因此,有必要对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梳理,确定哪些内容应该进行重点评估。根据评估目标,评估内容应满足以下2个条件之一:一是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二是与总体规划实施密切相关的城市发展趋势。首先需要明确哪些是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应是各项资源在空间上的安排,具体包括2类,一是保护型资源的空间安排,如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森林公园等,二是各项开发型建设活动的空间安排,包括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其次需要明确哪些是与总体规划实施密切相关的城市发展趋势。总体规划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方方面面,其实施需要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保障,因此城市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化阶段特征与总体规划密切相关。按照上述2个条件确定总体规划评估的内容框架,归纳起来可以分为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宏观背景与重大事件的评估。(2)发展目标、速度与效率的评估(包括城市经济、建设用地与人口发展等方面)。(3)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与用地结构的评估。(4)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

总体规划评估的核心内容

第3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1 长江港口岸线管理体制现状

港口岸线是维持港口设施正常运营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组成的空间概念。港口岸线资源十分宝贵且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是促进地区水运事业发展、拉动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依托。为了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国家曾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简称《港口法》) 和《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对港口岸线的申请、审批、使用等各个环节作出规定。各省地市在中央法律、法规框架下也相继出台了本级港口岸线管理规定。截至目前,我国港口岸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架构。同时,为了合理保护长江岸线资源,在国家层面还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提高长江港口岸线资源使用效率和促进长江港口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 长江港口岸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港口岸线准入审批环节不够科学、精细

《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需要使用港口岸线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向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港口岸线使用申请,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长江港口岸线使用审批主要基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岸线使用审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码头项目未来货物吞吐量的预测。但是,由于对未来码头货物吞吐量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多项目建成后岸线利用率较低,浪费了宝贵的岸线资源。虽然长江沿线部分省市尝试对港口岸线使用合理性评估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进行规范,但依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港口岸线准入审批环节不够科学、不够精细的问题。

2.2 事中监管力度和监管力量不足

根据现有的《港口法》和《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规定,港口岸线使用审批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港口岸线使用申请后,港口岸线使用申请者即获得港口岸线使用权。虽然对获得使用权后港口岸线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按时开工都有相应的规定,但由于多数长江港口所在地港口管理部门现场实时监管力量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技术和手段,导致港口管理部门对港口岸线动态使用情况缺乏全面、及时的掌握,出现部分已经批复的港口建设项目未按时开工建设或者港口岸线并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情况,甚至有很多未批先建的简易砂石码头已在运营,安全隐患非常大。

2.3 缺乏科学、合理、可行的港口岸线退出机制

目前,长江中下游的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虽然很高,尤其是江苏省沿江1 km以上可以集中连片开发的岸线资源占全省沿江剩余岸线资源不到5%,但零碎化使用现状十分严重,导致剩余岸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现有港口岸线管理体制缺乏科学、合理、可行的港口岸线退出机制,造成大量的宝贵岸线资源被闲置、浪费,可供集中连片开发岸线资源不足。虽然部分省市支出一定的财政资金对沿江区域与城市规划和岸线资源条件不相适应的码头和其他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但就整个长江流域而言,覆盖面还很窄并且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使得退出成本较高。

3 建 议

3.1 港口岸线准入审批环节精细化

在长江港口现有岸线准入审批制度基础上,长江沿线各省市结合本省市港口发展和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使港口岸线准入审批环节精细化。符合港口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应探索采用触发制方式进行准入审批,有效把控建设节奏,即通过设定合理的岸线使用强度(百米岸线吞吐量、泊位利用率等),严控港口岸线准入,对岸线使用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不予审批。触发制审批置于目前长江港口岸线审批的前置环节,由省港口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的岸线使用申请予以否决,同时避免市港口管理部门受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

3.2 加强港口岸线使用事中监管

充分发挥各市港口管理部门在岸线使用监管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各省港口管理部门在全省港口岸线使用事中监管中的抽查作用。建议各市政府组成联合工作组,由市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海洋、国土、公安、水利、渔业、海事、城管、急救等部门)每年定期开展港口岸线使用检查工作;每年由各省港口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港口岸线使用抽查工作,提高岸线使用事中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沿江港口岸线使用事中监管中的抽查作用。

为了提升长江港口岸线使用事中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建议沿江各省市港口管理部门利用交通运输部全国首次港口深水岸线资源普查契机,通过现场作业、遥感技术等手段,全面梳理沿江各港规划港口深水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未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情况等,最终建立港口深水岸线资源普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港口深水岸线资源的动态监测管理。

3.3 探索建立港口岸线退出机制

针对港口岸线利用强度长期低于标准值(由各省制订并动态调整)的码头企业,采用征收岸线有偿使用费(由各省根据本省情况制订具体标准)等经济手段迫使码头企业退出岸线使用,或迫使码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作经营等方式,提高岸线利用率;针对违反港口规划建设和未批先建的项目,一经查明立即拆除;针对小散弱码头,尤其是危险品码头,建议港口所在地政府拨出一定的财政资金,鼓励上述码头集中搬迁后进行统一管理。

3.4 严格执行港口规划和规划调整

必须切实维护港口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港口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港口基础设施必须先规划,后建设;加强对港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制止和纠正。加强港口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等的衔接,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制订或调整涉及港口规划范围内土地或水域的,应当征求港口管理部门意见。

第4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中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全面二孩”

背景

人口是发展的基数,更是影响经济的因子。人口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人口政策是国家的根本政策之一。建国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加快了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一起,共同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一方面,减少了新生人口,使人口规模及未来的就业人口同步减少,相应地还减少了家庭、社会和国家对新生人口的投入,成为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科技观、素质观、教育观和消费观,使依靠人力资本促进积累、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张的重要因素成为可能。

1.建国以来中国人口政策变迁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每一届中国领导人都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人口政策,以有力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从建国至今,中国人口政策整体呈现出由松到紧,又由紧到松的变化趋势,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3年):大力宣传鼓励生育。建国初期,我国各个方面都是处于百废待兴的情况,所以人口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伟大领袖曾经说过“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所以当时全民大众的观念也如此,响应号召,多育子女。

第二阶段(1954-1959年):发现问题、酝酿政策。1953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包涵台湾在内已经突破六个亿,大陆人口总数就接近六个亿。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在普查3个月后的一次报告中忧虑地指出:“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我国人口大概每年平均要增加1千万,那么10年就是1万万。中国农民对生儿育女的事情是很高兴的,喜欢多生几个孩子。但是,这样一个增长率的供应问题,却是我们的一个大负担。”(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国家意识到人口众多会带来的问题和危机。

第三阶段(1960-1978年):计划生育兴起和开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影响,提出在农村实施计划生育,也就是节制生育,并且大力宣传晚婚晚育,设法控制人口急剧增长。在时期,政府对当时的生育政策一直没有改变。1973年特别提出了“晚(晚婚、晚育)、稀(生育间隔四年左右)、少(一个少了、三个多了、两个正好)”计划生育政策。

第四阶段(1978-1984年):计划生育政策起步和发展阶段。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标志开始进一步收紧生育政策,将1970年代“最多两个”转变为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和独生子女政策。

第五阶段(1984-1999年):计划生育调整完善。这个阶段主要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特别是针对农村人口,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二胎的条件。在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中,政府强调了坚持计划生育的不动摇性,并且要继续宣传和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并且大力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政府强调把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和经济发展看得一样重要。

第六阶段(2000至2013年):稳定生育率。2000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表明,计划生育工作中心要到稳定生育水平上来,200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重申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七阶段(2013年至今):开放二孩,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全面二孩”政策解读

一定的社会条件是制定人口政策的前提与基础,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依赖于合理的人口政策的推行。社会条件的变化要求人口政策适时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考察中国人口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对人口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进人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养老抚幼功能弱化。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中央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单独两孩政策的决策。在单独两孩政策平稳有序实施基础上,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看:

人口影响。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f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

经济影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动对妇幼健康、婴幼用品、托幼服务、教育等领域的消费。长期看,到205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将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卫生、儿童照料、教育等方面会面临一定的压力。通过加大投入、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是完全可以应对的。

资源环境。中国在制定资源环境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时,已经为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预留了空间。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的能源、粮食等供给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资源环境压力略有增加,但不会影响国家既定资源环境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5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人口预测;回归预测;logistic模型

1.人口预测

所谓人口预测,就是指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有人口状况及可以预测到的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测算在未来某个时间人口的状况。这里说的人口状况,首先是指人口的数量,其次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未来人口的地区分布、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进行分析。它一般需要在充分采集资料、确定预测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进行。本文仅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

1. 1人口预测的意义

人口是反映国情国力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区域研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发展分析现状和制定规划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日前人口政策是有计划的增长人口,包括短期和长期的人口规划。其中,未来某一时期人口总数是人口规划的重要内容。编制人口规划离不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人口规划的基础。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社会福利、文教卫生、城市发展与建设等,都需要未来各个时期的人口资料;了解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力资源,做好劳动力分配与平衡也需要未来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及其结构情况。由此可见,人口预测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人口规划,研究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经济、福利和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科学制定和顺利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各项战略设想的基础,是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的基本依据。人口预测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客观需要提出来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的未来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1. 2人口预测的方法

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是自然增长率法和年龄移算法。这两种方法受人口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鉴于较小范围区域人口机械变动较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人们的生育观念、各年龄段的死亡率相应发生变化,所以这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往往有一定的差距。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儿种:

1)一元线性回归法。人口发展过程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基本保持不变,即各时期人曰发展速度较一致,近似直线状延伸时,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这里将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人口数量作为状态变量,确定他们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时间来预测人口数量。

2)自回归法。人口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具有当前变化受前期数量状况影响的特殊性质,因此可以用回归模型来预测其后期数量,按最小二乘法可得出相应的自回归系数。

3)指数函数法。人口发展过程线并不都是近似于直线状,有些地区人口前一段时期发展较慢,越往后发展速度越快,很多城市人曰发展过程就属于此类,这种情况可选用指数函数模型。

4)幂函数法。人口发展过程线前段时期斜率较大,往后斜率逐渐减小时,可选用幂函数来预测效果。

5)多元回归模型法。人类社会系统是人口和其他多种要素组成的,同时与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因此可以根据人曰与其他多种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预测出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根据其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偏回归系数进行预测。

6)灰色系统GM(l ,1)法。全世界或某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但对于某个地区来说并不一定用线性或简单非线性曲线来显小,在无规律可寻或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可用灰色系统 GM(l ,1)进行预测。

以上几种人口预测方法,优点是用定量方法较准确预测出未来不同时期的人曰,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完成,计算速度快等。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自回归、指数函数、幂函数、多元回归模型等一般预测方法时必须对其进行F检验,F值大于临界值方可使用。除此之外方程式只表现在样本资料范围内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内插预测是有效的,而在外推预测中必须审视其动向,如果动向适合模型外推,那么预测结果也是可靠的。灰色系统GM (1, 1)法克服f最小二乘法对资料的随机波动完全自目被动的局势,对于预测对象资料不全或资料波动太大、不平稳的人口发展趋势效果较好。

1. 3关于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

罗吉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维哈斯特(P. F. V enhulst)在研究人口增长规律时提出来的,又称为生长理论曲线。该曲线所描述现象的特征与Gompertz曲线类似。其曲线方程为或= k+abt。其中K,a,b为未知参数,t为时间。

由于罗吉斯蒂曲线的倒数是修正指数曲线,因此,仿照修正指数曲线参数的确定方法,可得

罗吉斯蒂模型最初多被用作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应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况,要研究该分类变量与一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此时,可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对自变量没有什么特殊限制。

参考文献:

[1] 李华中,Logistic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

[2] 潘一斌. 多元逐步回国经济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J].当代经济,2007(8).

[3] 王济川. 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姜学民.生态经济学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10).

第6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沿海发展;战略人口问题;统筹解决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66-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江苏省在“三沿”(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战略的基础上,启动“沿海开发战略”,着手构建省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江苏的发展空间在苏北,发展优势在沿海。沿海发展战略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更是盐城发展的一次极好的机遇。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与人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人口问题是制约盐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全面实施好沿海发展战略,就必须研究和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诸多问题。

二、现状分析

(一)人口现状

盐城地处苏北中部沿海,下辖9个县(市、区),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811.7万。全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盐城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62.57%,人口密度为478人/平方公里。

1.人口生育水平情况。1995以来,盐城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一五”以来,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稳定在10%,和4%,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25左右,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2.人口流动情况。盐城城区现由亭湖、盐都,开发区三区组成,城市居住总人口不断增长,2008年为74万人,其中市内各县流入市城区人口问题庞大,且呈增长态势。据调查,从2005年起,市内各县每年进入市城区人口都达7万人以上。盐城是流出人口大市,流出100多万人,主要在苏南、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地,而流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

3.人口结构情况。盐城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型到九十年代的成年型,目前人口年龄化进程加快,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据2011年,盐城市65岁以上人口达到63.01万,老年人口比重达7.93%,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

(二)利弊分析

1.为盐城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提供有利条件。减缓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创造了40年的“人口红利”期。盐城正处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总负担系数小,抚养比低于40%,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15~64岁占总人口始在70%以上,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盐城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开发非常有利,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据统计,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2010年为6.47%,2011年为7.22%。人均预期达到72.4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育龄人口享有较好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

2.人口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依然艰巨。受人口再生产周期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现已进入婚育期,“十一五”期间,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逐年增加,我市2001-2005年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在56万人左右,而2006-2011年均在67万人。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人口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管理,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新生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事业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2011年我们预测,65岁以上人口达到85万,老年人口比率达10.1%。

三、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对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盐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趋势依凭CPPS人口预测系统软件的基础数据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期望寿命、死亡模式、出生性别比、老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选三种方案,即高方案(1.8),中方案(1.5),低方案(1.2)。生育模式:盐城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生育模式。期望寿命、死亡模式、出生人口性别比、老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依据盐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以总和生育率高、中、低三个方案基点分析,取其盐城2011—202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见表:盐城市2011至2020年人口自然变动预测

三个方案中,中方案最有实现的可能,预测从2011年始,盐城将进入第四次人口了出生高峰期,“十二五”期间,盐城人口出生率将在13~11%之间徘徊,这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增率的相当高位徘徊将延续至“十三五”中期,预计到2017年以后,在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的情况下,盐城人口将出现零增长、负增长。而随着出生人数的持续减少,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红利期”将逐渐关闭。“未富先老”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将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社会保障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和带来较大压力。

四、对策和思考

(一)沿海发展规划与人口发展规划的统筹一致

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必须将人口发展融入其中,与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流动迁移、功能区划、老龄化等问题的研究,提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变动规律、制定出与沿海开发战略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和宏观调控政策,对人口政策及人口流动、分布做到提前调整、预控和合理引导,进而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为沿海开发提供素质高、结构优的人力支撑。

(二)必须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盐城人口基数大,低生育水平与高增长量的矛盾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解决,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劳动力需求大增,外来人口将大量涌入。因此必须坚持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未来人口机械膨胀预留空间。要深入开展国策、国情、省情、市情,特别是沿海开发战略背景下地区人口形势教育,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建立健全稳定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目标一致、上下互动、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科学管理格局。改善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政策体系。

(三)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沿海开发,新型高科技产业必将占据主导地位,除了需要大量劳动力外,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行优生优育,防治出生缺陷。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大力宣传和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推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强婚育科学知识,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同时,要大力开展免费婚检,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另一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进一步发展文化、群众体育、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要统筹考虑未来几年沿海开发背景下盐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城乡统筹,必须是城乡经济社会同规划同发展,让城乡居民及外来流动人员都能享受沿海开发成果,得到无差异的社会公共服务。以盐城大市区为中心,周边小城镇及县(市、区)城区为辐射群,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培育若干新城市群,使之成为集聚产业、创造就业、吸纳人口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坚持“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村富余劳动有序、合理流动提供保障、推进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立法,进一步明确其应有的合法权益和法律保护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定居的制度政策环境。认真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探索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地互相配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社区要配备计划生育专(兼)职人员,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推进全国全市“一盘棋”管理服务进程。

(五)着力解决性别比升高及老龄化问题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对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户给予奖励。同时开展出生性别比问题的专项整治。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探索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Z].

第7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重点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人口预算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传统规划方法分析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中长期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直接影响着相应时段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与确定。目前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基本思路,一般是首先预测不同时期的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得到估算的市区人口数,继而推算出城市的建设规模,并通过规划加以确认,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只有适宜合理的人口规模,才能保证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发挥有效调控作用的一个关键性前提。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2012年12月16日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出。从陕西省推进城镇化的路径来看,陕西省委领导曾表示:“要按照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建设体系,为早日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陕西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的通知陕政发 〔2011〕33号》在全省遴选30个重点示范镇进行重点建设的同时,在西咸新区选择6个街道办事处或建制镇,参照重点示范镇有关支持政策,以更高标准推进建设。2012年陕西省有提出在重点镇内沿渭河的8个镇作为生态和经济建设重点发展的区域给予政策支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户籍制度改革、县改市、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制度安排和部署。

面对中央和地方对新的城镇化目标的提出,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如何一方面满足新形势下城镇化要求,又不违背规划本身的纯洁性和规划职业规范呢?本文以沿渭河重点镇之一的蔡家坡镇作为范例进行分析,望与读者共同探讨。

城镇规模预测

重作为重点示范镇的蔡家坡镇,在《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规模等级结构规划中提出:“规划市域城镇形成五级规模等级结构”。五级规模指市域中心-市域次中心-县域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结构体系,其中市域次中心城市即蔡家坡镇(规划城市人口25万人)。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截止到2012年底,蔡家坡镇镇域总人口20.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72万人,农业人口9.04万人。作为蔡家坡镇区部分人口仅有10.41万人,如何按照上位规划思路,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了规划工作的最大瓶颈。

2012年蔡家坡镇现状人口

城镇名称 现状总人口(万人) 现状城镇人口(万人) 备 注

蔡家坡社区 10.29 10.04 蔡家坡社区管理

五丈原社区 3.68 0.37 五丈原社区管理

曹家社区 2.97 1.22 曹家社区管理

安乐社区 3.82 0.10 安乐社区管理

总计(蔡家坡镇域) 20.76 11.72 由蔡家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蔡家坡镇政府共同管理

蔡家坡镇区用地规划图

作为基础人口只有10.41万人口的城镇来说,在8年时间内要发展成为城区人口为30万人的城市规模,按照自然增长4‰的增长率到2020年完全不能满足工业城市的发展要求。现代工业的经验证明,一般而言当机械化程度越高,自动化程度也就越高,参与工业生产和产品加工的工人数量就越少,产值也就越高,创造的人均净利润也就越高。依据相关经验,以净利润比重0.2为限,不低于0.2的产业类型属于劳动半密集型工业,低于0.2的属于密集型工业,绘制蔡家坡镇区现状产业规模表。

蔡家坡镇区产业规模表

产业类型 汽车配件制造 机械加工 纺织服装 建材 食品加工 造纸印刷 医药化工

半密集型产业 半密集型产业 密集型产业 半密集型产业业 密集型产业 密集型产业 半密集型产业

从业人数 5716 4175 3764 3397 1430 1352 1570

29.5% 22.3% 17.6% 15.9% 6.2% 5.9% 1.6%

占地规模 60.5 hm2 66.8 hm2 60.7 hm2 54.4 hm2 24.6 hm2 21.5m2 31.7 hm2

18.3% 20.2% 18.0% 16.7% 7.4% 6.3% 13.0%

人均占地面积 105.8 m2 160.0 m2 161.3 m2 160.1 m2 172.0 m2 159.0 m2 201.9 m2

折算系数 3 3 3 3 1 1 2

表格来自《蔡家坡镇总体规划2013-2020》

从上版总体规划到现阶段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对蔡家坡镇区的定位来看,其核心产业仍以装备制造(包括汽车配件制造和机械加工)、服装纺织、造纸印刷、建材、食品、医药化工六大产业为主;不同于综合型城市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发展对其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变化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依次为突破口,首先选用的预测方法就是按照产业来预算:指标推算法(劳动平衡法)和现状推算法去推算人口规模。

指标推算法(劳动平衡法)

蔡家坡各类产业企业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行业分类 容积率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食品制造业 ≥0.8

饮料制造业 ≥0.8

烟草加工业 ≥0.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8

造纸及纸制品业 ≥0.6

医药制造业 ≥0.6

通用设备制造业 ≥0.5

专用设备制造业 ≥0.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5

通用设备制造业 ≥0.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5

(资料来源:关于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2号)

参考各类产业容积率指标并参考产业规划产业门类的划分可以得知:

蔡家坡镇区半密集型产业的容积率指标为0.5,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其人均建筑面积为30-35m2/人(产业工人加服务人口),那么人均用地面积为60-70 m2/人,即143-167人/ hm2,取159人/ hm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容积率指标为0.8,密集型产业其人均建筑面积为25-30m2/人(产业工人加服务人口),那么人均用地面积为31-37 m2/人,即270-322人/ hm2,取315人/ hm2。

发散型产业,主要指物流仓储(产业工人加服务人口)70-82人/ hm2,取78人/ hm2。

在规划期末蔡家坡镇区半密集型产业用地为14k㎡,其总人数为22.26万(含服务人口)。密集型产业用地为1.1km2,其总人数为3.47万人(含服务人口)。发散型产业用地为0.58k㎡,其总人数为0.45万人。

即:P=14×159×106/104+1.1×315×106/104+0.58×78×106/104

=25.77

那么总人口数为25.77万人。

现状推算法

蔡家坡镇区产业工人的产业用地指标为79人/h㎡(现状工业用地:357.6h㎡,现状产业工人数:28434人,人均用地:125.76㎡),可以认为其类型界于密集性和非密集性工业之间,随着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并参考工业用地规划标准,可以推算出至规划期末蔡家坡镇区产业工人的用地指标为50-60人/ hm2 (本次规划取58人/ hm2)。各类产业用地(包括物流仓储业用地)的规模为15.68k㎡。那么产业工人的规模为90944人即9.1万人。

明确产业工人规模后,用职工带眷系数法进行推算,即根据产业人数与部分产业带眷情况来计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其计算公式为:

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其它人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工业企业的类型,可知单身职工与带眷职工的比例为4:1,其中带眷系数依据蔡家坡镇区实际确定为2.3,其他人口为非劳动人口一般城市占据总人口的1/4~1/5,本次取劳动人口的1/5)。

即:P=4/5×9.1×(1+2.1)+1/5×9.1+[4/5×9.1×(1+2.3)+1/5×9.1]×1/5

=36.94

将各个数据带入公式,即得蔡家坡镇区总人口规模为36.94万人。

预测结果

综合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所占权重为0.4,第二种方法所占权重为0.6,根据加权平均法预测出到规划期末蔡家坡镇区的城镇人口为30.24万人,约为30万人。

规划合理性评判标准

法规:

现阶段使用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编号为GB50137-2011第4.2.4条规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m2/人。

社会环境协调性

按照上述两种方法,能够将城镇发展人口预算到一个与上位规划相适应的范围,但是这种极限值是否与现实的社会发展相适应? 为此,有必要对齐进行再次的评估,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基于环境容量的人口校核,基于土地资源的人口校核。

根据蔡家坡镇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得出城市增长的终极边界,以确定最终的城市用地规模。划定的镇区空间增长边界总面积为49k㎡。

国家对于人均用地的最高限定为120㎡。但是根据蔡家坡镇区的实际情况(新建大型工业园区构成),工业用地在总用地中的比例会超过一般城市中的指标(其他用地指标基本不变)故而人均用地指标定为120-150㎡,取130㎡/人。测算得到蔡家坡镇区人口极限规模为40.8万人。

A基于水资源的人口校核

蔡家坡镇区地表水供给极限容量为12万m3/天。那么蔡家坡镇区地表水年供给极限容量为4380万m3/年。蔡家坡地下水年补水量4418.05万m3/年,镇区渭河南岸部分补给量1649.68万m3/年。由于蔡家坡镇区水资源相对缺乏,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规划在蔡家坡污水厂和镇区渭河南岸部分污水厂设置中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均为3.0万m3/d,主要供应污水厂周边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及市政用水。那么可提供中水资源量为2190m3/年。那么蔡家坡镇区供水的极限容量根据城市可供水资源量为12638万m3/年(包括中水)。

根据城市可供水资源量,分为不同规模城市按年人均180-360m3/年来计算。由于蔡家坡镇区属于工业城市,所需要的用水量相对较大。所以取人均250m3/年。测算得出蔡家坡镇区人口极限规模为50.5万人。

B基于环境容量的蔡家坡镇区人口极限规模

综合以上两种校核方法,得出蔡家坡镇区能容纳的极限人口规模为50.5万人。

因此,基于环境容量的校核表明生态和环境的容量能够满足人口预算规模与用地规模的取值范围。人口的预算和用地规模的取值是符合要求的。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的测评

在规划满足环境容量和国家法定标准的前提下,规划者和城市管理者也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分析所规划的目标,规划者锁定的目标与社会大体的发展节奏是一致的,但是,近20万的人口吸引量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会不会导致城镇化进程中更多的弊病?基于此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工作者也考虑到用一种测评体系去完善和发现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问题,基于规划实施后,规划组织者可以对规划的实施进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测评,以使后面的规划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以下为该测评体系项目列表: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的测评体系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城镇化质量 经济发展质量 人均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元/人)

工业能耗(千瓦时/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居民生活质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

城镇居民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数量(辆/万人)

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城乡统筹质量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之比

可持续发展质量 城镇居民人均土地面积(m2/人)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m2/人)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生活垃圾处理率(%)

城镇化规模 人口规模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土地规模 城镇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

经济规模 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表格摘自《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科学,文章编号:1000-0690(2013)01-0016-07,作者: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文章以一种新的测评体系模型进行规划结果的测评,指标层的数据能够反应规划实施前后社会变化情况,此种测评更适合于当地政府的心灵摸底。

  同时,在现有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没有得到应有推进的情况下,新一轮城镇化有可能陷入如下误区,需要提前予以警示。  

一是将城镇化作为增加GDP的抓手,结果可能GDP上去了,但民生下去。  

二是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导致新城变鬼城,旧城更衰退。

三是将城镇化作为建设“形象工程”的手段,结果可能形象起来了,但不符合人民意志。  

四是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价起来了,但其他商品购买力下降。 

  结论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规模是质量的基础,更多的城镇人口创造更多的财富,建设更好的质量;另一方面,城镇化质量反过来促进规模,只有质量上去了,才能容纳更多的城镇人口,城镇的发展才更有活力。

在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需要考虑技术角度和政治角度两方面因素。技术角度包括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合理性、本规划人口与上位规划所确定增长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等。政治角度包括考虑地方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发展诉求(肯定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必须加以重视),也要考虑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发展意志。人口的规模同时要考虑用地规模的适应性,而不能将某项孤立。

参考文献: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中华建设》2013年 第5期李佐军《警惕城镇化陷入四个误区》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2号)

《蔡家坡镇总体规划2013-2020》冯涛、汤玉雯、魏亚建、邢樱子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的通知陕政发 〔2011〕33号》

第8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第9篇: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疗;PEST分析;产业生命周期

一、行业现状概述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口腔患病率高达90%。虽然相比前两次调查,我国居民口腔健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主要体现在儿童口腔健康方面,但中老龄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无明显改善,单就龋齿一项,我国35岁~44岁的人群,患龋率为88.1%,龋均4.5颗,治疗率为8.4%,65岁~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14.65颗,进行有效治疗的更低,仅为1.9%。

另一方面,直到2014年,我国口腔医院机构数为432所,相关从业人员为107,818人,同期全国人口为136,782万人,平均每家医院需要覆盖300多万人,每位从业人员需服务1.27万人,对比发达国家的人均牙医配比等口腔医疗资源,我国口腔医疗资源非常紧缺。随着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口腔疾病的高发病率和口腔资源的紧缺导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0052014年,我国口腔医院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53%,同期GDP增速为14.64%,在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口腔医院的增长成绩仍然非常抢眼;再关注近年来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规模以上企业合计收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9%,增长情况超过了大多数行业。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一国卫生费用支出与该国GDP正相关,其中美国、瑞士人均GDP增长带来的卫生费用支出的增加更多,目前中国、印度该数据比较接近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卫生费用支出占GDP比重向发达国家靠拢,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医疗行业是国家重点监管行业,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制定了行业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

二、监管及政策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行业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代表之一是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的制造相关环节,行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联合监管。其中发改委负责从宏观层面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把控,比如拟订行业发展规划、调整行业结构、补充制定行业产业政策等,卫生部主要负责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的目标、政策以及起草行业相关法规草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的监管重点是制定行业准入、技术标准并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行政监管。

(一)法律法规

编号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文号生效日期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2000年1月4日

2《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8 号2014年10月1日

3《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7 号2014年10月1日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 号2014年10月1日

5《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5号 2004年4月1日

6《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2004年10月1日

7《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2014年6月27日

8《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2号 2000年7月1日

9《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40号 2009年5月20日

10《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食药监械监〔2014〕235号2014年9月30日

1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食药监械监〔2014〕234号2014年9月30日

1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82号2011年7月1日

13《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2000年4月1日

医疗行业对企业资质、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的要求较高,因此,政府制定了行业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标准,并不断加强企业注册、产品备案、广告营销等环节的监管,以切实保障产品安全和性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二)行业政策

序号相关政策政策文号相关内容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2006年人口与健康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先主题有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

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2030)国发〔2010〕32号文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3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2020)国发[2013]40号文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4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工信部,2016年制定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包括行业增长速度、创新能力、质量安全、行业集中度等

5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1〕705号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环境、突破若干医疗器械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性能、低成本以及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包括增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覆盖面、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健康服务业、发展医疗保险,加强妇幼健康、公共卫生、精神疾病防控、儿科等薄弱环节建设

为了促进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国家出台了长短期配套、不同期完美衔接的一系列产业政策,长期政策确定了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短期政策主要包括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医疗行业相关的政策。

十二五期间在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医疗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时值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将健康中国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政府对国民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三、行业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

十三五规划纲要打造健康中国、政府加大医疗投入

行业标准逐步建立、法律对消费者和劳动者的保护加强E

人均收入增长、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但包括医疗行业在内的部分朝阳产业增长迅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健康相关产业政策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S

人口老龄化、口腔医疗资源紧缺、口腔疾病的高发病率和低就诊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就医能力和意愿的提高强T

行业准入门槛逐渐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业务多元化发展、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二)产业环境分析―生命周期分析

口腔医疗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主要体现在:

1.行业内竞争加剧,成长期销售收入增长快、利润空间大的特征开始消失,行业内企业对销售的投入增加,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开始亏损,能有效控制成本的企业在竞争中更有优势。从2014年数据发现,行业整体销售收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相应的成本下降更快,故在销售费用略增的情况下,行业实现了利润总额的增长。

2.行业内企业资质良莠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终端消费者对产品性能、质量不了解,导致行业内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政府从14年9月起密集了一系列办法和规定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企业分类进行监督,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逐渐被淘汰,行业正在形成良性、健康发展的局面。

3.行业毛利率水平趋于稳定,关注行业近10年数据,行业毛利率在2009年达到了最高水平,为31.83%,从2012年起,行业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9%左右。

四、发展趋势

综合来看,行业呈现出如下几大趋势:

(一)行业标准逐步建立,不合格的将被淘汰。目前行业内仍有部分企业不符合行业准入的资质要求,产品不合格、成本低于市场水平,一方面导致合规企业不得不降价与之竞争,另一方面产品不合格不能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者将能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口腔医疗服务。一是企业原材料、制造工艺的改进有助于研发出性能更好的口腔医疗设备,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和制造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样产品的价格势必会跟着下降。

(三)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渐普及和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将逐步出现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临床连锁化将口腔医疗服务标准化,建立与消费者的实时沟通渠道可以对消费者的需求更快作出反应,企业向消费者开放可供参观并向消费者科普口腔健康及基本口腔设备的知识,可减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刘思麟;李刚;公文,等.社会大众口腔医疗支付的现况分析与发展对策〔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第27卷第1期

[3]南东旭;陶红兵;张汝柠.基于我国社区口腔健康需求的公立口腔专科医院营销策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6年第1期

[4]瞿星;王萌;施文元,等.中国口腔医疗保险发展之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