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民俗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民俗文化传承

第1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 花卉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第2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通化县东来乡鹿圈村位于石湖镇老岭山脉,罗圈沟河畔,距通化市区3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土质肥沃,物产富饶,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厚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秀美山村。古人留下的光耀百世的关东风情至今仍使人叹为观止,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12年“中国十佳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民族英雄杨靖宇痛击日寇、英勇不屈战斗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石人山战役,七名英烈为国捐躯,长眠九泉,烈士墓已成为东来乡社会各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在这块黑土地上的东来乡农家儿女更是血脉贲张、献力献策……

这里是人们跋山涉水闯关东,常年垦荒种地、狩猎,赖以生存的聚集地。该村现今保存完好的两棵上百年的古树和两口古老的辘轳井,仍在见证着满汉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如今,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勤劳朴实、忠诚厚道、热情好客,经过蹉跎岁月沧桑洗礼的鹿圈村人们在这片有着悠久历本文由收集整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倾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文化产业旅游村,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凯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东来乡党委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方向上着力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地域牌,走特色路”,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硕果颇丰。

东来乡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是以满族、朝鲜族特有的民俗、人文、自然、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工具、饮食、服饰、礼仪为特色的观光园。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鹿圈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鹿圈村人把打造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工作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效益。

鹿圈村的文化厚重,来源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民俗村的文化时尚,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理念贴近了时代脉搏。

为了全力打造民俗旅游项目,近几年,鹿圈村先后投资1329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仿古式围墙1600延长米,新建一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别具一格的仿古大门一座,依托文化资源,建设宜居、宜游生态村落,从道路、自来水、围墙、亮化工程、旧房改造、围墙粉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一排排农家新房,明亮的路灯呈现出一派新农村面貌与厚重文化和谐交融新景象。同时对民俗村周围38座年久破旧的房宅进行统一改建为满族、朝鲜族风格,使民俗村规模由原来的38户扩大到50多户,艺术地再现了满、朝鲜、汉族的民族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成为通化县文化产业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

“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塞,烟囱砌在山墙外,南北大炕对烟袋,嘎拉哈决胜败,摇着秋千真自在,唢呐花轿等在外,新郎骑马娶真爱。”这首童谣就是对民俗村的真实描述。

每当来到这个文化氛围浓厚、富有民族特色的关东民俗村,一个大型的宣传画廊立刻映入眼帘,上面一幅幅具有关东特色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有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化”在此拍摄的花絮;有以关东民俗村为背景,由著名影星范伟、张桐、黄晓娟、闫学晶主演的电视剧《上阵父子兵》的拍摄场景;有从广东慕名而来的一对新郎新娘骑马坐轿举行婚庆的镜头特写……仅这些照片就能够勾起八方游客一睹民俗村芳容的强烈愿望。

沿着镶嵌着别具特色的碎石的乡村甬道,闻着四周奇花异草散发着的芳香,倾听着潺潺溪水的流动,关东民俗村如同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别有一番情趣。就这样,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关东风情把游人带进悠远的时光隧道。在一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能看到的民房前,只见细木头夹的木障子里面种着玉米、青菜,栽着各种果树,呈现出好一派关东田园风光。门前一口古老的辘轳井,井旁一盘石磨,用黄泥堆砌的大烟囱,长着青苔的房顶,屋檐下挂着籽粒饱满的玉米和一串串红红的辣椒,勾起了孩提时代的

无尽遐想。院子里保存完好的三间泥草房仅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已经古老得不能再古老了。屋内的摆设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南北炕铺着用芦苇编织的炕席,上面有古老的炕琴柜和具有民族风格的被褥,炕席上摆放着烟笸箩,屋中间挂着哄孩子的悠车子……这一切都凸显出满汉古老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在民俗村,浓郁的民族文化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展现着民族的特点,朝鲜族的图腾、白色的屋檐、茅草的屋顶、檐下各式古老的农具、七曲八弯的石墙,仿佛讲诉着朝鲜族人民勤劳的故事。碾盘、古井、渔舟、木屋,满族的四合院仿佛让你走进了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关东民俗文化村搜集了民俗展品2000多种,详尽展示了东北风情、农家生活风俗和农业产业风俗。这些展品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当地农民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走进展馆,凝望展物,恍若置身于时光隧道。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民间老艺人手工绘制的民俗画——“关东十八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栩栩如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农家早期的生活情趣。步入民俗村,就感到走进了东北的历史,以蛮荒时代起步,从民国再到共和国建设初期,以及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字、照片、实物组合出东北历史沿革的全景。那斑驳的、陈旧的皮靰鞡、辘轳井、煤油灯会让一段段模糊的回忆变得清晰。

2011年,外部投资者还深入挖掘了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满族八大碗、朝鲜族小吃等特色美食。民俗村初具规模后,周边农户依托关东民俗村建立了农家乐山庄和采摘园,对外开展体验农业的项目,让游客既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古朴神秘,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奇特景观的神韵,又能进一步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耕作收获的喜悦。

第3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8

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与体育文化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性和必然性研究,引发了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思考。本研究对构建和谐区域社会,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我们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集中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 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体育的主流文化,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此背景下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它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削弱,民俗体育也出现了传承日渐势微的局面。因而,如何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适应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在宗族社会,统治者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族人进行传统的体育表演,使族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习得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等社会规范,同时营造起来的欢庆祥和的氛围也调节了族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稳定了宗族社会的生活秩序。在当今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背景下,共同的民俗生活习俗和愿望能够迅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民俗体育文化能凝聚乡间邻里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亲密和团结,同时,民俗体育还能整合、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了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功能对和谐区域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延续,彰显活力。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只能是在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3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再思考

基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其现今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调整和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是其传承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3.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认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民俗体育根本属性是属于一种体育活动方式或是体育项目形式。他们呼吁民俗体育应把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开发,来迎合当今体育发展的浪潮,即走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从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的确有些民俗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可以选择项目化发展的路径。但它绝不是民俗体育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发展路径,这对于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的前途是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和认识。关于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价值)的认识,大多数研究把民俗体育从原来的文化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解释,忽视了民俗体育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母体所谓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相关背景的联系,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它在原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意义认识不全面甚至歪曲的事实。在宗族社会时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是民俗体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功能。在论及民俗体育经济功能时,他们也忽视了民俗体育本身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的隐喻或显性的经济功能。比如:民俗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功能性,流行于江南一带,正月十五闹元宵“倒灯”民俗活动,人们用舞龙倒灯来敬祭村神和祖先,为村民换取来年的好收成提供一些象征性的保障。但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片面地认识到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追求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GDP新的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要使民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求更新民众以及地方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干部的观念和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需要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当前体育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民众却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政府在基层体育事业的推广中,实行“现代体育下乡”活动。大力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推广项目是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开展所谓的“搬沙包”、“挑秧苗”、“滚轮胎”等运动项目。在湖南的很多城乡地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政府用体育的公益基金为每个村建造的水泥篮球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农闲时成了停车场。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挖掘民众身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因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使民俗体育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活力。

3.3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我们在思考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要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但一些学者出于对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悲情意识和民俗体育文化消失的担忧,呼吁要对民俗体育文化实行就地原生态保护。这并不适合当前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违背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因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代适应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教育我们说,适度的文化焦虑是有益的,促使我们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有利于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文化焦虑将会使我们陷入自卑与迷茫,甚至会走向偏激。因而,我们可以去发掘民俗传统文化中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文化内涵、亦或者对其的功能、内容或形式进行部分的剔除和转化,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工作。这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3.4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耗散、失落日趋严重。近年来,政府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所重视,但其发展仍处于历史的低迷期。实际上,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由于其地域不同,其文化主体也不同,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而,我们重构民俗体育文化时,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认定;二是从民俗体育生长的现实环境中,从源头去发现和建构符合它自身演化与创新的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它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三是政府要引导其在现代适应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分类发展,走综合发展路径。要理清思路,分清形式,不要一味跟风走项目化发展路径等。

3.5确定目标,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为重点

众所周知,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需求的主体。那么,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服务民众的生活。其次是要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余时英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在现代化需求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2]。因而,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要求我们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其功能、内容或形式等方式为重点,改造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民俗体育自身的陋习,还应主动、理性、有选择性地从中、西、古、今的体育文化中汲取充分的养料。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完成对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创新过程。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发挥地区性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的优势,来服务于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以民俗体育为载体,以传统节庆为平台得以传播的民俗体育文化,对维护和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而,发展民俗体育与区域性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既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体育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2]余时英.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社,2004.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

[4] 绍荣,柯玲.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5]陈红新,刘小平. 也谈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

[6]唐智明.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安花鼓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8.

[7] 余万予,付秋根. 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C].武汉: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2000.

[8]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9] 王俊奇. 也论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陈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09).

第4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中原 民俗体育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33-01

近几年,中原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开发略见成效,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也有一定的规模,依托“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很多知名品牌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譬如第六届少林武术节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境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2000多名企业负责人云集登封,给当地旅游和体育产业的开发带来了总计22.1亿元的经贸佳绩,特别是当地民俗体育项目,国内外游客都比较感兴趣,相关部门正在筹集资金、聘请专家、积极筹备,力争把下一届武术节搞的更好。

1 中原体育民俗文化传播发展与创新

政府重视,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工具,通过纸质宣传、电视报道、网络广告,介绍宣传民俗体育文化的知识,鼓励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营造出良好的民俗体育文化环境,加强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继承和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

河南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与周边省份相比还比较落后,优秀的旅游产品还不是很多,各级部门要领会好中央精神,大力发展各种民俗村落,边地文化旅游、民间文化节目,传统庆典等活动。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发展,也使旅游活动的内容丰富了。很多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悠久,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

中原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主要以传统武术、民俗社火、表演艺术类项目为主,它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性、变异性与继承性、强身健体性、表演趣味性等特点。但是中原民俗文化活动没有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很好的开发,反而在开发中明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项目种类单一、保护资金投入较少、理论研究浅显、缺乏传承人和专业技术保护人员,可见中原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群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3 民俗体育文化在学校的开展情况

从政府投入来看,体育经费严重短缺,远远低于学校经费支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不足,更别说传统体育资源的发展。从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状况看,国内普及对象重点是各大师范院校,目前除了少数中小学在体育课中开展少数传统体育项目外,主要是由各地方民办传统体育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开展较为系统的传统体育教育和教学。场地设施是构成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重要物资要素。从实地考察显示,由于河南省体育经费投入少,现有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设施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不理想,不能达到现代社区体育活动的要求。从传统体育普及程度看,大多数都是抱着某种目的而参与此种体育项目。比如为了减肥而选择跑步,为了养生而学太极,为了强身而学散打等等,而真正的对传统体育感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也是造成了河南省传统体育发展不景气的原因。

作为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是最活跃、最积极和最有影响的,它可以充分展现其天然优势和经济实用价值,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身体上的愉悦,增强学习情趣,强身健体,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因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迫在眉睫。大力推进传统体育进中小学校要使得传统体育资源得到长远的发展,而传统体育进校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力推进传统体育进校区,可以使学生在具有较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学习、健身、陶冶情操。这不仅能促进河南省传统体育资源的广泛流传,也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进传统体育进校园是我省传统体育资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4 体育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

各个民俗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支持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政策。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大力推动本地民俗体育项目的稳步前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注入到体育旅游中去,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既发展了旅游产业,又保护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原地区一定要把武术节办好,太极拳普及传承好,吸引国内外客商、游客到中原地区投资和旅游。

5 结语

中原地区体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摒弃尘念、禅武归一”的少林文化,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在2008年的第二批和2011年的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增博爱县八极拳(月山八极拳)、漯河与周口的心意六合拳、荥阳的苌家拳、濮阳的东北庄杂技和开封的撂石锁等。随着中原地区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河南省已具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综合赛事”单项体育赛事及年会的能力,截至目前,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已成功举办了8届。现在,少林武术节已演变为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其中,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吸引了56个国家和地区的142支团队报名。表演项目涵盖传统拳、传统刀、传统剑、传统棍、太极、十二生肖等,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张继生,雷军蓉.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05-606.

[2] 李蕾,李效辉,赵发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未来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747-748.

第5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引 言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加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旅游业的发展开始逐渐的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方向转化,在生态旅游中,重视民俗文化的融入,保护民俗文化的传承,使旅游更加趋向于自然和人文风情。这对于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

第6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一、回归“家”主题,“大家”“小家”共诉温情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具有神圣性,人们会在这一时间安排种种民俗活动,作为新民俗的春晚本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叙事当中,为民众创建一种新的认同形式”。②而春晚的媒介场为大众预设一种“家”的幻象,确立“我们是谁”“归属于谁”的信念。③达到了人们对“家”形象的认同。羊年春晚的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再次回归春晚本质,别有返璞归真之意。 

羊年春晚以“小家”开场,展现个体家庭的欢乐与喜气。小品《车站奇遇》关注家庭中的空巢老人,蔡明延续这两年备受追捧的“毒舌”风格,在与潘长江的戏谑打趣中传达出了国人重视佳节团聚的“家”文化;歌曲《四世同堂合家欢》以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上演,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同样以家庭形式出现的节目《幸福家家有》,由火爆荧屏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嘉宾陆毅一家演出,表演延续了真人秀中父女的可爱互动,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关注热潮。腾讯视频等,4家联合的数据中显示,这个节目是90后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并且登上了春晚热搜第二的位置。可以看出,春晚借力电视真人秀的盛行,将真人秀中家庭之爱以适合春晚的表演形式再次呈现,通过歌曲传达出浓浓亲情,强化观众对中国式3口之家的认同。 

数据来源:腾讯娱乐④ 

本届羊年春晚对“家乡”有着浓墨重彩的表达。“乡愁”是国人对“家乡”深沉而厚重的牵挂,羊年春晚则顺应了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在一首首歌曲中重提“家乡”“乡愁”,诉说着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刘德华时隔十年再登春晚,演唱了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歌曲——《回家的路》。作为本届春晚的宣传主题曲,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精神,歌曲娓娓道来,引发了国人对“家”的集体共鸣,这首歌不仅成为80后最喜爱的节目,演唱者刘德华也登顶搜索热门。羊年春晚还以全新视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比如莫文蔚的《当你老了》,展现了当容颜老去却依旧相依相伴的故事;邓紫棋的《多远都要在一起》,都市感的音乐诉说着现代人远距离的思念。在这些流行元素的参与下,加深了观众对“家”多元认知。 

在中国文化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这个词汇,充分体现了“以国为家”的空间观。⑤羊年春晚充分营造了“家国”的观念,《共筑中国梦》《时代的勇气》等歌曲紧贴“中国梦”思想,在气势磅礴的歌曲中,展现中国“大家庭”的正能量,引领观众将“小家”梦上升为“大家”梦,寻找到大众的家国身份。 

二、传统文化引入流行,增加民俗文化续航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现代文明的侵蚀造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力的衰弱,春晚作为春节新民俗,将渐渐消失于大众视线的民俗文化借此平台传播。而且,近些年倡导“开门办春晚”,将“新鲜血液”引进来。于是,羊年春晚与时俱进地将当下流行元素引入,边缘化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羊年春晚最为养眼的节目当属李宇春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节目取材于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刺绣,结合了最新科技“全息投影技术”加以展示,令表演者能够瞬时变装、消失或出现,场景如梦如幻。李宇春带来的中国风歌曲,配合着全息投影,进入相应场景中表演,画面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场表演将流行元素贯穿始终,现代流行音乐传统化,却不失流行的律动感,舞台的唯美配上李宇春动感的舞蹈,流行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之时碰撞出火花,重构了民俗文化之美。 

图:全息投影技术下呈现出四个李宇春(表演者)同台 

杂技是春晚的“常客”,羊年春晚将杂技与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结合创作出了创意杂技《青花瓷》,表演者身着青花瓷花式的衣服,以青花瓷为道具,展现了中国杂技中的传统技艺——顶碗。为适应现代观众追求刺激的观看爱好,节目将顶碗进行改良,增加了技术难度,高超的技艺,绚丽的舞台,使民俗杂技焕发光彩。 

第7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时代价值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传承性强、世代沿袭,渗透性强、影响广泛,鲜活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其最贴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却又最质朴。继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在此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文化传承与延续

作为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优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丽的文化资源,又是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多以世代口头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民众最朴实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着于这些民间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所解读和参与的许多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都包含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元素。

二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谓传承与创新正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规律:现代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不断被突破和创新而更适应现代化发展。

三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近几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检视民俗文化的风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众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华,又得到最广大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实践与传承;其二,农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朴素的草根性,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生活气息浓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变成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和艺术基础;其三,群众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风俗习惯,并进一步生发出其信仰与文化认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经济资源与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经济已经日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更多人们开始关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社会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都成为市场经济繁荣的精神条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内生性,最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优秀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扩大民俗文化的资源效应。当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艺、民俗制造等已经借助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将民俗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文景观、群众的生活实践、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既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活转变观念,提升产业化的意识水平;确立思路,明确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找准产品,规范产业的操作流程;准确定位,找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精神,既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动力,又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原动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社会效应,整合其经济价值。

三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明显而不可复制,特色成就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竞相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视为现代产业化的天然资源,不懈余力进行开发和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蕴,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维系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种族认同。这些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秩序与和谐

民族认同和社会团结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反复演绎、宣传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载体,信息承载丰富、教育教化有力,记忆传承深刻,数千年来承载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码,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提供无尽的营养元素。社会成员通过民俗的维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冲击虽然强大,但民俗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方面价值明显,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独立性。

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匡正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包含着历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总结上升为一种习俗之后,便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普遍约束力。虽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活方面却有天然的优越性,比如其内蕴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教育功能。譬如传统戏曲中蕴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现代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著追求真善美强烈批判假恶丑的抑恶扬善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的诚信观念等,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匡正社会正气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惯例已经成为藏而不露的社会规范,甚至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和立法的基础。

四是丰富农村生活,调节民众心理。基层民众是农村民俗文化的创造者,田间地头是其传播的舞台。所以即便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业已成为部分农村的常态,但互联网等媒介所传扬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依然被许多农村人认为是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这些人依旧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民俗文化,通过自发性、简朴性的民俗活动来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心理上的调节。

第8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俐袢耍簧态民俗;现代性

彝族是云南省民俗文化最发达且支系最繁多的民族。俐袢斯懦啤傲忻堋薄靶×忻堋保与“尼苏泼”“罗罗泼”、撒尼人、阿细人等一样,同为云南彝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凤庆县和云县,普洱市有少量居住,目前人口不足30000人。俐袢硕嗌活于高寒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辛。在长期征服自然、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灵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改造的生态民俗文化,对俐袢舜统伦理的延续起了重要的作用。

1 俐袢舜统生态民俗文化观念

1.1 重视家支的传统观念

家支制度是奴隶制社会中,彝族维持社会的政治运转、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生产正常开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运行机制。彝族俐袢酥芈桌怼⒙奂抑АT谔囟ǖ睦史时期,家支是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维护社会平稳和安定、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根基。俐袢酥匦⒌溃讲究尊卑有别,火塘落座的次序要求也展现了这一观念。家族内部成员之间,通过“论支数”(看辈分)而不是看年龄确定称谓的长幼,并将此代代相传下去。

1.2 诚实团结的人伦关系

俐袢私簿砍鲜凳匦牛不论是划分地界、分配财产,还是商贾买卖、朋友相交,都恪守着“信用第一”的传统理念,那些“言而无信”的行为和“言过其实”的语言是被俐袢怂唾弃和憎恶的。俐袢私餐沤幔一家有事户户帮,一人有难全村帮。传统生产生活、节庆活动和婚丧嫁娶等活动中都采取互相帮工的形式。而在抵御外族袭扰和解决家族纷争的过程中,俐袢艘步衔团结。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诚实团结成了俐袢松存的法宝,成为与自然、与人群和生态相处的熔接器。

1.3 崇尚神灵的自然信仰

俐袢顺缧拧巴蛭镉辛椤保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笃信自然崇拜。俐袢思懒、祭山神,祭色林、祭田公地母,认为被祭祀的对象神圣不可侵犯,感恩一切给予人们生存和生活资料的神灵,体现出浓浓的尊重自然的生态思想。

俐袢诵欧钤始宗教,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地,在墓地的后面,选取一棵树作为“号头树”,掌管着这个家族的兴旺与发达情况。“号头树”作为“神树”,神圣至极,任何破坏他的集体和个人都会生病或遇到灾祸,显现出植物崇拜的意识。

2 俐袢松态民俗文化的现状

2.1 传统文化的匮乏和对教育的漠视

在俐袢司劬拥厍,民众进行文化娱乐消闲的地方较少,没有文化站之类的基层文化传播点,图书室也只是作为村委会的陈列项目,没有走入百姓生活。当问及是否需要建造这方面的设施时,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读过书的人,一旦融入生产活动中,学校所学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再使用。接受过教育的受访者都表示,上学时学得的东西就不太多,经过时间的洗练现在更是一无所知。在这里,除了正在上学的学生和屈指可数的教师外,没有人有阅读的习惯。村里人唯一的娱乐方式便是看电视,而且多限于看电视剧。

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多年,但就在目前仍然有部分学生未能上完初中。总的来说,主要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父母渴求其回家帮工的制约,认为教育的回报没法收回投资成本。有部分适龄学生不在课堂里读书,而是外出打工或回家帮忙做活。

2.2 重男轻女思想和计划生育的前瞻性

过去农民生活艰苦,妇女地位低下,一个家庭中没有一个男性,总会受到街坊邻居的欺侮与笑话,于是重男轻女成了一种生存模式和生存法则。除去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的因素,更多的还是为了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个立足之地。在90代末期出生的年轻人,随着国家对独生子女教育补贴等政策的出台,多户人家在可以生两胎的政策下,办了独生子女证,成了新时代独生一族的践行者。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对俐袢说纳活影响甚微。

2.3 经济的发展与良好风气的失落

近年来,多数俐翊逭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努力下,全面改善了交通情况,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茶叶及泡核桃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正如开窗放进阳光时没法把蚊虫挡在外边一样,部分村寨也存在着年轻一代中各种、斗殴情况,并呈上涨趋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人人忙于赚钱、个个变得自私的浮躁状态。

3 俐袢嗣袼孜幕现代化应对措施

3.1 重视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俐袢嗽谛率逼诠家战略大背景的发展机遇下,更应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用掌握先进理念的现代化人才来传承传统文化,发扬和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要一味地认为外来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深刻挖掘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秀传统,通过建立民俗文化传习馆、建设民俗文化图书馆、开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动、保护民俗文化传承人等方式,提高俐袢嗣袼椎拇承意识。

3.2 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意识

将俐袢舜统观念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运用到文化开发中,运用到生态平衡的保持中。俐裆秸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被污染程度较低,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应将这一优势发扬光大,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老路。保持人对自然、对天神、对神灵的敬畏心,走真正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养成科学生态的经济发展观念

在当下的发展形势下,少数俐袢嘶勾嬖谧拧靶「患窗病钡乃枷耄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消费观念的意识,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追求吃饱穿暖,缺乏更深层次的诉求。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下,俐袢艘环矫嬉开拓新视野,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老传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寻求精准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内核,生态文化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种科学范式。探讨俐袢舜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境遇,对推动俐袢擞判忝袼孜幕的传承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荣昆,鲁新明.彝族俐袢嗣袼咨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2).

[2] 杨明艳.彝族支系俐袢俗诮绦叛鱿八子肷态保护初探[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第9篇: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论文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认识民俗文化的特色,研究民俗文化的范型和规律,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江西民俗文化为例,讨论民俗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例民族节俗、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间传唱、忠孝观念之类等。

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各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都起过积极作用。自古存在过的、曾经是合理的民俗,对社会习俗、地理环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对今天中国人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便必然要打上鲜明的地域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有积极和消极成分,汲取民俗文化中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成分,扬弃消极的、落后的习俗,也是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拿江西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赣鄱文化母体,在这个母体文化的大系统下还包含具有地域性的子文化系统,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角度看,还包括有: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构建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优秀民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长久的、世界的。就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前景而言,仅仅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必须实现民俗多样性文化基础上新的整合发展和优化创新,尤其需要强调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央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说明了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发展是硬道理,传承、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传承、保护民俗文化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发展之中,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要求便是和谐新农村的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俗文化可以起到政策、法规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民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它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与现实生活混合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要求其所影响下的人们行为一致,统一,让同一民俗区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祥和的生活,安全的生活。

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民俗一旦形成便沉积于整个民俗区人们内心深处,为他们所遵循,并规范他们的行动。民俗文化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动态的积累产物,凝聚了一定人群、民众的共同的美好愿望。在实施同一民俗行为的过程中,人与人、家庭和家庭的关系愈加和睦、亲密,一定人群在同一的生活方式、生活传统的轨道上进行,尊卑有礼、长幼有序,这便是和谐的社会。

拿江西来说,三面环山(西为井冈山、东为武夷山、南为南岭),一面临水(鄱阳湖、长江),区域地理相对封闭,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江西的民俗文化有着更多的乡土观念、家族观念,而这种乡土、家族观念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民俗上的趋同性,对民俗影响下的人群具有吸引力、辐射力、约束力、凝聚力、稳定力和激励力。具体到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江西民俗特别讲求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礼节。民俗文化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和谐,就在于民俗文化本身是和谐的。不和谐的民俗即便是产生了,在时代的演进中也自然会被淘汰。

千百年来农村的现实生活原态,比起城市,具有更缓慢发展的稳固性,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被人们认可、遵守,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到一种潜意识的规范。特别是民俗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部分,对于建立“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极其必要的和及时的。因此,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资源保障

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民俗文化在各种文化中是属于基础性的文化,最底层的文化。20世纪末盛行各国的“文化热”,很大程度是文化寻根,这里的文化之“根”便是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两类内容:一是处于统治阶级的文化,上层的、知识阶级的文化;一是处于底层的、平民的、大众的文化。下层的民众文化由民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道德观念等等组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在性。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牢固的文化,其牢固性表现在民俗文化水融于每个民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都有其族群属性,而族群属性是来源于其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而族群成员共同形成凝聚力强的群体。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现象,是由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越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就越强,民俗向心力也越大。

这种向心力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乡情、乡音、乡土观念。“爱乡敬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支柱。比如,广大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海外华人都尊崇妈祖,妈祖庙除在闽粤地区广见外,在东南亚各地也是常见的。他们敬奉妈祖,其实也是“敬土怀乡”、“祈保平安”观念的体现。在赣文化中,麻姑庙则是人们敬奉的神祉,这也反映了赣地山川密布,麻姑神是人们祈望避野兽、瘴痢的愿望的保护神。发祥于江西南城麻姑山的麻姑信仰与崇拜,有向全国流播之势,在道教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有如赣文化当中有着最积极意义的儒家文化,对江西人精神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两宋创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由于江西受儒学、道家张天师、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使得江西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1.文节高昂的爱国情操。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影响,几千年来,江西的爱国主义志士层出不穷,徐孺子、陶渊明、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得、魏禧、朱耷、黄爵滋、、刘和珍、、姚名达,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以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激励着后人。

2.尊师重教、喜文好学。六朝以来,江西就有倡学敬教的风气。此后数千年,办学之风愈盛,蔚然成为赣文化的一大景观。据统计,宋、明两代,江西书院就有528所,著名书院数十余家。江西历来出人才,两宋、明朝是江西人才出现的鼎盛时期。历史上甚至有“朝臣半江西”之说。直到今天,临川、吉安仍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3.敦厚质朴、崇实达理,是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已成为江西人的基本民俗。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安石性情耿直、居官清廉正直、为扭转国家积贫积弱而锐意执行的改革;汤显祖执守人生高义、高举理想的人性追求的大旗;陈炽、文廷式为近代中国的没落而疾呼变法图强,这些先贤的事迹都已经深深影响着江西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将为江西人提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新”字并非是异于所有过去之新,而是在继承优秀、健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基础上,所焕发出来的全新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集千百年农村形态的最高理想、反映农村形态的最美好愿望,它应该是几千年农村文明、民俗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出的绚丽之花。

四、发挥优秀民俗文化中消解矛盾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一个社会有其社会管理系统,其对社会的控制功能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上层阶级的法律、政令;再者就是社会底层的社会民俗。如果说上层统治的政令法规带有强制性的话,那么社会民俗则是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影响、作用。民俗文化起作用并非来自它的强制性、或威慑感,而是来源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秩序的安全感、家族血缘的亲近感、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当这种作用潜移默化发生时,经长年累月在人们心中固定下来,一种“潜意识”的“强制性”也正形成。

民俗是一种带有规范力量的文化,其力量不可小视,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尊崇传统民俗,就是民俗文化正在依旧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民俗区内,民俗文化会使得人群互相监督民俗的实施情况,人人都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无形之中人们便都在民俗的轨道上进行活动。

民俗文化中还有许多的禁忌,也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禁忌民俗的对象有一共同点,就是都背离了传统的关于“人”的标准和看法。比如人们要遵守近亲不能结婚、“叔嫂不能逾礼”等等,这些民俗禁忌就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道德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有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比如民俗中要求人们节约粮食,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民俗禁忌说,雷公会用雷电劈人,这种禁忌也是约束人们看重食物,要求人们尊重劳动成果。

当民俗由地方乡绅、德高望重者加以条约化,这便成了乡约,乡约是教育、组织和鼓励人们和睦相处的手段。在赣文化中,乡约的制定是一独特景象。在美国学者郝康迪(kandicehauf)著的《十六世纪江西吉安府的乡约》中,详细论述了江西众多的民间乡约的功能和目的。从江西大量的乡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右人士制定乡约,出于“培育乡里、邻里和睦相处的亲近感的愿望”,在于使“百姓亲睦”。礼仪道德是乡约的主要内容,乡约能处理和缓解乡里社会存在的一些紧张关系,乡里中的“恶”与“仗势”应予克制,处于不利地位的老者、贫者、贱者需要保护,乡约让普通人们过上积极而富有道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