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民俗文化与传承精选(九篇)

民俗文化与传承

第1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游戏;幼师课堂;传承创新

幼师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面。幼儿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将对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一、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内涵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文化不断构建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也在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化的概念,是一种复合体的存在。当中包含知识、信仰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同时是人在社会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非物质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内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当中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承,是当地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质。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师课堂当中,一方面能够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这对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多元文化

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发展。虽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在民间游戏上也各具特点,但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吸收,能够促使本土文化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将民俗文化内容和民间游戏内容融入幼师的课堂中进行传承和创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开阔视野,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促进教育顺利发展

我国有很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缺少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缺失好的条件情况下将难以得到普及。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游戏方式,例如过家家、放风筝和抽陀螺等游戏,都是各族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方式。在这些游戏当中,幼儿能够主动进行参与和学习,并体验失败和成功,这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心灵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师课堂中,幼师将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2]。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汲取不同的营养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而封闭的文化将逐渐遭到灭亡。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和谐因素。因此,继承和创新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技能保持文化多样性,同时能有效促使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

三、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和创新

(一)遵循开放原则

幼师课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传承和发展,首先,应当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应当明确幼师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并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学开放性。尽量开发一些有利于教学活动发展的民俗资源,将民俗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同时,应当保证对课程资源不断地创新和拓展,从而真正展现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科学管理资源

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数据库作为主要的资源库进行管理[3]。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所有者等采取动态登记的方式女性分类,一方面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能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民俗资源,实现对幼师的知识拓展。

(三)养成好的习惯

在幼师的课堂教育中,应当帮助幼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和谈吐上的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养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将自身的素养传递到幼儿身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发展中幼儿的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幼师来说,一定要重视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根本的素质提升,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课堂中,从而实现未来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莉.守望民间游戏打造快乐童年[J].江苏教育研究,2016,(11):410-45.

[2]杨智慧.民间游戏与自制玩教具园本课程活动探究[J].科技风,2016,(08):66-63.

第2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1.前言

有关民俗体育的传承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民俗体育学界所关注、困扰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就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一个族群的集体记忆深深地影响着民俗体育的传承。正如保罗・康纳顿所说:“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我们在一个与过去的事情和事件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体验现在的世界,从而,当我们体验现在的时候,会参照我们未曾体验的事件和事物。”[1]因此,本文试图从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和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的视角探寻我国民俗体育传承的若干问题,以期为这方面的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集体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正如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所说:“所有的开头都包含回忆的因素。”[2]然而,自十九世纪以来,学界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大都限于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视角进行的,这些领域的研究以个体为主,没能考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直至上世纪20年代,哈布瓦赫首次正式提出集体记忆一词,记忆才正式进入社会学研究的视线,开创了集体记忆研究的新时代。哈布瓦赫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源自其师涂尔干,涂尔干曾提出“集体意识”与“集体欢腾”。他认为,集体意识是由社会成员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在交往中因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共同价值评价等而形成的共有的思想观念[3];集体欢腾则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温床,宗教观念诞生于欢腾本身,因为“唯有集体思想具备这种效力,要创造一个观念的世界,并使经验现实的世界它发生变形,就必须得有一种智力的过度兴奋,而这种过度兴奋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4]涂尔干在承认了社会和群体在欢腾时期会过度兴奋,展示出创造力,从而焕发生机。但如果常规行为成为一个时代的秩序时,又是什么把人们融合在一起呢?他的学生哈布瓦赫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集体记忆。至此,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产生了。

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5]他认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也就是说,集体记忆定格过去,却由当下所限定,且规约未来,是为现在服务的,这是他集体记忆理论的灵魂。既然集体记忆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建构,那么,其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呢?哈布瓦赫认为,纯粹的个人记忆是不存在的,它必须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而且,许多社会活动都是因强调群体的某些集体记忆,以延续并巩固该群体的凝聚而举办的。可见,社会交往对于集体记忆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布瓦赫提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从而,我们的个体思想置于这些框架内,并汇入到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个人记忆能否被回忆起,以什么方式被回忆起,都取决于这个框架。总的来说,哈布瓦赫使集体记忆成为社会科学这一整体中强有力的一部分,为我们分析一个事物的传统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而后来者保罗・康纳顿接着哈布瓦赫的道路进一步加深了集体记忆的研究。

1989年,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出版了《社会如何记忆》一书。在书中,他指出,“记忆”是一种极其普通的个体官能,但相对于个体记忆,还存在着另一种记忆,即社会记忆。他着重强调社会记忆是如何产生、如何传递的。他认为:“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的等级。”[6]“社会记忆”是为支持现存社会合法化而存在的,现存社会合法化决定着“社会记忆”。可见,控制权力对社会记忆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权力对社会记忆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它又是如何传递呢?保罗・康纳顿认为:“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忆性知识,是在(或多或少是仪式性的)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即社会记忆是通过纪念仪式与身体实践实现的。总而言之,哈布瓦赫和保罗・康纳顿的集体记忆理论对于我们认清民俗体育、传承民俗体育是有一定启示的。

3.集体记忆对我国民俗体育传承的若干启示

3.1民俗体育的传承须依靠集体记忆进行

哈布瓦赫指出,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社会阶级、家庭、协会、公司、军队和工会都拥有不同的记忆,这些不同的记忆都是由其各自的成员经历很长的时间才建构起来的。当然,进行记忆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或机构,但是,这些植根在特定群体情境中的个体,也是利用这个情境去记忆或再现过去的。换言之,每一个群体都有其共同的记忆,并且通过个体展示出来,个体又通过集体去记忆或重现。就像一座大厦,一组墙壁支撑着这座大厦,这座大厦被一组组墙壁支撑着,相互支持和巩固。接着,在谈及过去的重建中,哈布瓦赫进一步指出,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长存。

遗憾的是,集体记忆理论对于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的民俗体育研究中却鲜有从这一视角开展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的传承过程就是集体记忆的过程。同时,集体记忆又能促进彼此认同感的产生。正如哈布瓦赫所认为,纯粹的个体记忆是不存在的,个体记忆是依靠于群体记忆的,并通过个体表现出来。一些记忆总是会让另一些记忆得以重建,因为许多社会活动都是因强调群体的某些集体记忆,以延续并巩固该群体的凝聚而举办。[7]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为一定群体共同享有的体育文化,其本身就带有集体性的特点。正如哈布瓦赫所说,每一群体都有其集体记忆,民俗体育自然也不例外。我们所调查的胡村舞龙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胡村舞龙到现在之所以能红火开展,原因有很多,究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重复操演着共同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深层次的认同和团结。集体记忆构建了他们的身份意识。相反,没有记忆的人不可能有自己的身份意识,同理,没有共同记忆的群体则不可能有群体意识,更不会有群体认同。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引导着群体认同的方向,而以集体记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意义结构则指明了认同的方向。

当然,并不是所有相同事物的集体记忆是相同的。不同的民俗体育群体,其集体记忆是不一样的。要想识别不同群体的集体记忆行为,就必须把其放到他们的生活史和所属的社会背景中去思考。正如哈布瓦赫在解释记忆定位时所说,人们可以同时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对同一事实的记忆也可以置于多个框架之中,而这些框架是不同的集体记忆的产物。只有把记忆定位在相应的群体思想中时,我们才能理解发生在个体思想中的每一段记忆。我国地大物博、民俗体育资源丰富,各地区差异性较大,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完全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改造我们的民俗体育资源使其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或学校体育课堂,是片面的,因为这忽略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忽视了能使民俗主体产生认同的集体记忆的构建。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民俗体育的传承,重视集体记忆在我国民俗体育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即个体记忆依靠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可促进群体认同。同时,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要结合每一个民俗主体(集体记忆)的实际情况,不能搞简单地“一刀切”,这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3.2权力对民俗体育传承的影响毋庸置疑

社会要记忆什么、要忘却什么?社会记忆的意义是什么?它又是为谁服务的?保罗康纳顿认为,“社会记忆”是为支持现存社会合法化而存在的,现存社会合法化决定着“社会记忆”。换言之,社会之所以建构“社会记忆”,是为了让它为特定的人群服务。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被选作为社会记忆内容的部分是建立在权力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时间、场合与社会情境发生了变化,那么,被选作社会记忆内容的部分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权力等级决定社会记忆。福柯也认为:“记忆是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谁控制了人们的记忆,谁就控制了人们的行为脉络……因此,占有记忆,控制它,管理它,是生死彼关的。”[8]

诚然,民俗体育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权力的掌控。1966年“”爆发在“破四旧”的活动中,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遭到重创。在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农民代表落后的文化,所以政府试图用高压手段改变农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并剥夺其传统意识中精神和仪式的意涵。政府不仅通过“破四旧”来摧毁农村的大众文化设施,而且力图通过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新人与新文化。[9]就这样,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迅速地“退却”,而且是被动地、强制性地“退却”。正如哈布瓦赫所说,集体记忆可用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在每一个时代,这个意象都是与社会的主导思想相一致的。哈布瓦赫和保罗・康纳顿的集体记忆理论启示我们,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要符合社会的主导思想。

谈到这里,不免会有人提出,当今社会政府真能主宰一切吗?政府与民俗主体到底有怎么样关系?对于第一个问题,Jameson认为,我们不再相信那些历史“主体”――政党、西方――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宏大支配话语形式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们作为我们当今形式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无意中仍然起作用。[10]换言之,它们作为无意识的集体记忆,存而不去。可以这样说,权力以有形和无形的形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深受着它的影响。政府对民俗主体的操控是必然的,同时,民俗主体又能反过来影响权力。回顾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村里的“热心老人”、长老们的努力,民俗体育文化才一直传承至今,而这些“老人们”正是当时的权力、文化、经济精英。因此,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可依靠、培养这样的老年人。哈布瓦赫在过去的重建研究中指出,在社会当中,老年人已不再是积极活跃的成员,但还继续扮演着一个给定的角色。老年人是传统的护卫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较其他人来说更早地接受了传统,而且无疑是因为他们是唯一一群能够享有必要闲适的人,这使得他们可以在与其他老人的交流中确定这些传统的细枝末节,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些传统传授给年轻人。而如今,由于社会的变迁,意识形态的剧变,“老人们”的权威正在或已经丧失,这也是当下民俗体育文化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要依靠老年人,特别是了解传统的老年人,充分尊重他们,发挥“懂行”老年人在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人作用。当下,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用好《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大力培养懂行老年人为传承人。

3.3民俗体育的传承要通过仪式和身体实践实现

保罗・康纳顿在《社会是如何记忆》一书中指出,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或多或少是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即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他认为这种传播方式要比社会刻写体系更直接,也更保险,是较少受到话语实践的积累与影响的,所以,对社会记忆的保持与传播则更为有效。

仪式是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首先,仪式是表达性的。它被认真遵守,以表示感情。其次,仪式是形式化的。它的这种形式绝不是空洞的,而是真诚的。参加仪式者总要同意它的意义。再次,仪式的效用是不限于仪式场合的。的确,仪式往往是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但是在仪式上展示的一切,也会渗透到非仪式性的行为和心理中。仪式之所以被认为有意义,是因为它会渗透到人们的整个生活中。仪式能够把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的全部生活。最后,仪式具有操演性。在仪式过程中,人们操演着共同话语和身体实践。这种操演话语和动作使得它们的操演之力及其作为记忆系统的效用,都成为可能。[11]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对仪式的研究对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具有重要启示。当前,我们在研究民俗体育传承时,总会谈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涉及民俗体育仪式的相关研究,认为那是不符合时宜、封建的东西。其实不然,是仪式使过去与现在沟通、祖先与后人共聚、人与神灵协商;是仪式强调规则,让人们认真遵守,表达真挚的情感,沉浸于其中;是仪式让记忆存在,使民俗体育得到很好的传承。

仪式具有操演性,而操演性又是身体性的,这又回到了保罗・康纳顿所说的另一种保持和延续社会记忆的方式,即身体实践。他进一步指出,身体实践是当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不一定要追溯其历史来源,却通过我们现在的举止重演了过去,因为在习惯记忆里,过去似乎沉淀在我们身体中。纵观我国当前民俗体育现状,很多有意义的操演动作已失传,且由于斗殴等因素很多民俗体育操演已被禁止,这些对我们民俗体育的传承是有极大伤害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存在于民俗体育的仪式,让民俗体育的操演习以为常。正如保罗・康纳顿所说,要想让这些仪式对参加者起作用,要想通过这些仪式来说服他们,那么,这些参加者不能仅仅在认知上有能力完成这样的操演,他们必须习惯这些操演。这些习惯表现在操演的身体基础上。然并不是所有的民俗体育文化都需要仪式,也并不是所有的仪式都适合当下的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当下,人类已跨入21世纪,而源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体育,很多仪式的内容、意义都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如:舞龙活动的仪式中带有的鬼神内容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代需求,改造不符合时宜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仪式内容和意义,发明一些适合当下的民俗体育文化仪式的内容和意义,以便使仪式更好地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3.4民俗体育是为当下服务的

集体记忆本质上是立足现在的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哈布瓦赫指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也不是依据个体记忆的简单累加而构建的,回忆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现时的需要、观念和利益。施瓦茨分析也认为:“集体记忆往往不是过去经验的反映,而是具有定位功能,集体记忆“既是一面镜子又是一盏灯,是社会的一个原型也是为社会的一个原型”。[12]也就是说,“集体记忆”的构建是为现在的需要服务的。

哈布瓦赫的关于集体记忆本质的理解对我们理解民俗体育是有一定启示的。哈布瓦赫在研究梦与记忆意象时指出,梦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之上,而我们的记忆依靠的是我们的同伴,是社会记忆的宏大框架。换言之,我们的集体记忆依赖的是社会及其框架。在不同时期,社会及其框架会有所变迁,而我们的传统要想传承就必须根据现在进行适当的改变。正如他在宗教的集体记忆研究中所说,其实宗教的教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的需求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这启示着我们,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不根据时代进行调整结构,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就很有可能会被遗忘。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先许多符合特定时代的民俗体育文化,逐渐不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了。如涂村舞龙。在市场的冲击下,涂村村民的观念和需求骤变,改革开放前一直开展很火的舞龙活动悄然地消歇了。[1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民俗体育文化都应该、都适合传承至今。有记忆就必然有遗忘。哈布瓦赫在论及社会阶级及其传统中指出,贵族总是尽力维持他们那高贵的传统,然而,无论他们怎么维护,其中不合时宜的传统还是会被新兴的资产阶级传统所代替。因此,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应该是有选择性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应该被遗忘、抛弃,如赛龙舟时不允许女性摸龙头。纵观当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工作,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2006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更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并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阐述中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要改变不符合当下的内容(如:对民俗体育的仪式内容、意义,民俗体育活动内容),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意义,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总而言之,我国的民俗体育要想生存、发展,就要立足现在对过去进行重构,这种重构不应是对过去的简单累加,也不应是简单地依靠他人的集体记忆,而应该是根据我国民众的集体记忆,结合当下对过去的一种积极的建构。

4.结语

哈布瓦赫首次将记忆引入社会学视角,提出集体记忆。保罗・康纳顿在哈布瓦赫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记忆,试图解释社会是如何记忆,记忆是如何传递的等问题,这些为我们研究民俗体育传承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源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社会忘却,抢救民俗体育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当下,让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好地为当下社会服务。唯有如此,民俗体育文化才能繁荣发展,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2][6][11]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涂尔干著.渠东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7]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9]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10]F.Jameson.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12]Michael Schudson.The Present in the Past versus the Pastin the Present[J].Communication,1989,(11).

第3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少数民族逐渐在被一种大汉族文化所同化,民族特征日益消退,甚至现在在秀山都很难看到有人穿少数民族服饰了,更别提少数民族语言了。

(二)对策

这样的发展趋势,是令人担忧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把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针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有以下对策进行应对:

1、 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要传承下去,不仅需要老一辈的坚守和发扬,也需要年轻一代的继承和延续,只有不断的新老交替,绵延不绝,民族文化才能更好的发扬光大。我觉得传承的形式可以以创办民族学校和民间自发传承相结合,以正规化的学校教育为主,把民族文化也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的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把这种文化进一步融入到生活之中。

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血液中,而不仅仅只是一些表面光鲜亮丽的文艺演出,这也是一个难题。

现在年轻人只关注流行元素,对像秀山花灯这样的民间歌舞这种民间文化不感兴趣,这是值得担忧的事情。花灯是我们秀山民族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形式来打造秀山作为中国花灯歌舞之乡这种美誉,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花灯文化,接受我们的民族文化。

2、保护与发展

第4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第5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6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第7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们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第8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什么是民俗?学术界见仁见智。钟敬文先生在其《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一词有过精彩的解释:“民俗,即民间习惯和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最贴近民众身心、最符合生活真谛,生活性是民俗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一方面,生活是民俗的源泉,民俗的根脉延伸到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等物质生活领域,家庭亲族、社会交往、生活礼仪、岁时节令等社会生活领域,信仰禁忌、民间艺术、民间伦理观念、游艺竞技等精神生活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另一方面,民俗是生活的提升和反映,民俗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不同生存状态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一定范围、一定群体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民众生活因民俗文化相伴而色彩斑斓,民俗文化因植根于民众生活而生生不息。

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底蕴不仅存在于典籍中,而且还更普遍、更深沉地扎根在各种“乡风土俗”中。如果把典籍文化比喻成父亲文化,民俗文化就是母亲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文化精神正是由典籍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组成的。与典籍文化所具有的正统性、系统性和威严性相比,民俗文化则更具民间性、内生性和广泛性,显得更包容开放、亲近鲜活和多姿多彩,更具体生动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包含了广阔深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民俗文化就像千年流淌的母亲河,蕴涵着更多的民族文化基因,传递着我们的民族特性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

“生活之树常青”,植根于民众生活的民俗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许多优秀的民俗事项不会因社会变革而中止。“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只要传统的农耕文化还没有从记忆中消失,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节日风俗就会沿袭下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而产生流变。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当代民俗被注入了许多时代的新元素和新内容,出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近些年,学界与民间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民俗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各种民俗现象的研究中,出现了重新认识并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动向。

民俗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生存、延伸、发展地主要在广大农村。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形态、悠久的人文历史传统、多样的社会生活方式,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绚烂多姿、博大精深,传承演绎7000年而经久不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江民众的精神个性和生活形态。有许多事项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天才的艺术创造,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这些丰富醇厚、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立此存照,将其中的部分优秀事项展示给广大民众。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浙江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识到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把民俗文化作为乡村建设尤其是乡土文化建设的内容,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自觉投入到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中,使浙江民俗文化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许多民俗事项在根植于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吸纳并融合了时代的新元素,从而萌发出了新枝嫩叶。在浙江这块文化基因极其丰富、充满创造活力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对民众生活尤其是对新农村建设作了慷慨奉献,像无私而智慧的母亲激活了民俗事项中的文化基因。精彩纷呈、厚重博大的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崛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民俗文化不再是“落后”、“原始”、“蒙昧”的事物,而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宝贵文化资源。

尤其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联合国在全世界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把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营造了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浙江的民俗文化传承迎来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形成了民间艺人、社区和政府三个主体力量。这三个主体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组合而成了推动民俗文化传承的强大合力。浙江众多的民俗文化传承实践范例为我们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俗学的知识和理论。

第9篇: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

关键词:优秀;民俗文化;当代功用

党的十召开以来,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而中国的文化繁荣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和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因此,充分了解并掌握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不仅有助于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奠定了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它独特的贡献。本文就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作如下探讨,旨在为当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示。

1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扎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对本民族的人民实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优秀的民俗文化涵养着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健康伦理道德、提升民众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觉方面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传统社会中所谓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的社会氛围,都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环境的熏陶。人们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也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都开设了民俗学主修或选修课程。龙梦晴认为,民俗文化教育是连接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必需的环节,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使后辈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国人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②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无论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还是依靠口头传承抑或是行为教导不断地积累、创造和继承,将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精髓一代代地延承下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2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是指优良民俗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道德约束作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例如社会禁忌和法律法规等。民俗文化发轫于民间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最早产生并对社会成员具有广泛约束作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尽管民俗文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道德控制。人们从吃穿住用行到人生的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乃至精神信仰无不受到优秀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它已成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灵的寄托。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心灵的净化,这符合民众的信仰心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妈祖信俗、作为重振中华本土传统文化之根的孔子崇拜、作为民族国家统一象征的炎黄二帝祭典,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华文化统一象征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3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

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是综合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功用,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并使形成强大群体向心力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在文化变迁中,民俗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新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之后形成民俗习惯。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断裂,维系着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人们从精神到行为上对所属团体的认同就体现在相同的民俗习惯上。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与祖国相隔万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当前,炎、黄二帝帝陵已经成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同胞来内地寻根谒祖的文化圣地。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清明节举行炎、黄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众强调“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海峡两岸及香港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4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

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民俗娱乐活动,使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都得到调剂和放松的功能。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和宣泄的功能。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社会生活劳作之后,人们相聚在一起,或放松聊天,或载歌载舞,或品尝美食,在这种情况下,民俗活动的娱乐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如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故事,尽管各民族流传的版本大同小异,但都饱含着普通民众的美好祝愿,人们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田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寒促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为美丽的公主。”③流传于我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四川梁山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盛会都是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文化传承。

5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的出现表示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人们都会对自己所属的族群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一种血缘上联系的缘故,更有对所属族群文化上认同的依附性。因此,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是一种具有文化归属与依附意义的民俗形式与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的皈依,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完全归顺。民俗文化的这种认同首先表现在对自身族群存在的认同功能。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认同,其前提是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在血缘联系和文化获得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本族群文化的印迹。优秀民俗文化凝结着个体的生命归属感,这也是民俗文化对所属族群的认同形式之一。其次,优秀民俗文化对地域和空间有一种认同功能。生活在相近或相同地区的人们,其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最为相近的,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他们形成了稳定的特殊的地域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使民俗文化产生认同,而且能使其本身更趋相同或相近。第三,民俗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它更注重重复进行的生活方式的相同性。这种相同性,使族群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缩小到只有一个家族或自然村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而这些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社会和生产过程中,继承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就形成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人们创造了自己的风俗,也就非常忠实地遵循这些民俗,并使得民俗成为家族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6民俗文化的记录功能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传承方式,它与上层典籍文化在记录保存形式上有本质区别,而优秀民俗文化本身的记录功能便不被人重视,甚至被忽略。上层文化利用文字记载将其精华保存在典籍之中,而民俗文化则经常被忽视,因此,大部分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模式或口头语言之中,随着个体的死亡和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当然,这并不等于民俗文化没有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只是民俗文化总是采取一种非文字的特殊的记录方式,一种用口头语言和人们行为语言再现的方式进行,人们只能用文化体验的方式去感觉这种文化的被记录和传承。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传承,而关于它的结果,我们则称为记录。家族长辈通过口耳相传或行为教导,将这种记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考古发现证明,距今有两万年历史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挂项链类饰物的习惯,而今天我们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有佩戴项链类饰物的习惯,只是现代的饰物在材料和工艺制作方面更为先进,这就是传承记录的结果。优秀民俗文化的记录显然要比文字记录的经历更久,因此,更为客观真实的内容也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俗文化的记录传承相比文字的记录不仅更悠久,而且更真实。生活或生存都是真实的,而民俗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或生存方式。本文所总结的优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好形势。在当前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不断发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能,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提升本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民族自立自强,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

②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12(6):79-81.

③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张士闪.中国民俗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7.

[3]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8-129.

[4]邓琼飞.试论新时期的民俗功能[J].世纪桥,2006(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