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校园欺凌概念精选(九篇)

校园欺凌概念

第1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关键词:校园欺凌 中职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49-01

校园本该是充满阳光的地方,但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与欺凌现象却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不仅破坏了教育氛围、更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试从中职学校德育出发,探索多元化视野下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理论界定及危害

1.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形式

校园欺凌也叫校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欺凌是一般是由教师、同学、社会人员在校内外等对受害学生身心实施的非常严重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受害者同学或社会人员实施侵害,对受害同学造成严重伤害的侵害行为。

2.中职生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

2.1产生的原因

具有半市场化特征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育人目标是以就业为主的,在思想、品格、心理等方面教育较少,重视不足。中职生源素质较差,大多处于14―16岁之间,不太爱学习、好动,难管、冲动、攻击性强、性情不定、易走极端等。中职生大多住校,与父母交流不多,发生被欺凌现象往往也不敢告诉父母,面对究发现象,缺少理性的引导。

2.2危害性

首先,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校园欺凌受害者往往不敢告诉老师,家人,有的少言寡语,影响学习,有的神志不清,心理出现严重问题,重者走向轻生,蒙上心理阴影。

其次,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习风气。中职学校是一方净土,暴力现象的产生,形成一种恐慌氛围,严重影响学校日常教学和校内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校风和学风。

再次,阻碍家风建设。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文件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暴力事件产生,影响学生家庭和谐发展,阻碍良好家风建设。

最后,这是一颗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创建的“定时炸弹”。校园欺凌现象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手机的普遍,传播途径的畅通,被侮图片或视频发到QQ、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的传播速度之快、之广,社会舆论之恶劣、往往难以预料。这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全团结,影响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中职学校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德育对策

1.提高自身修养,以学促成长

一是成立成长小组。班主任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巧妙搭配,以先进带后进,成立班级成长小组,选取组长,结合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则》,制定组规及三年成长计划,比成绩、比能力、比学生操行分,比荣誉、比文明促创评,以赛促成长。

二是定期开好德育主题班会。通过德育主题班会如播放《反校园暴力》《守护彩虹》等宣传片、“我对暴力say no”、“我的伤害我要大声说出来”心理游戏、校园欺凌现场体验、《法律教育》专题讲座、道道德模范进教室、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学会保护自己。同时可邀请全国五防教育讲师来校作五防公益讲座(注:即防、防拐卖、防校园暴力、防意外、防灾害教育,我市目前有公益志愿者正在开展五防课程)。

三是学生本身要学会人际交往。中职生住校,容易敏感,内心孤独,自我认知不够,因此要善于和不同性格、背景的同学交往。可通过学生会、班级任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锻炼交往能力,增加胆量,既然遇到意见不一的同学,也不要过多放在心上,冷静处理,加强沟通,千万不可冲动行事,更不要主动对同学施暴。

四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生要有阅读的习惯,不仅阅读专业书籍,还可以阅读文史类、励志类书籍,多向身边优秀的,充满正能量的人靠齐,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希望,积极快乐地过好中职生活。

2.打造安全校园,向欺凌亮剑

首先要加强师德教育。今年5月初,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同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理论层件保障教职工师德定位的认识和行动落实,同时加强本校师德师风监管。历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学生跳楼事件,就有因不堪老师侮辱而走向绝路的教训。

其次要开展生命教育。当前中职学校存在严重的“技能教育”“专业至上”观念,缺乏以挫折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为主的新公民教育理念和内容,中职生存在藐视生命,藐视尊严心态。要设立校园投诉信箱、心理热线、设立班级心理专员、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有意识地强化对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的认知,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实践、感恩教育等,让生命教育充满美感,在美育环境中激发中职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爱自己,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尊敬。

再次是打造“职业精神”德育课堂。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德育课堂,负有重要的德育育人功能,中职德育课不能“分心”,一定要将“防欺”意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课堂教学实际打造德育课堂,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的心态,固本铸魂。

最后是用校园文化滋润学生心灵。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校园文化能使中职生品味到生活的真谛,帮助师生间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通过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升旗仪式、艺术节、书法课堂等文化平台,使学生找到精神寄托,拉近师生心灵距离,净化校园环境,远离粗俗与暴力。

参考文献

[1]李琼,姜洋. 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策略[J]. 甘肃教育. 2009(05)

第2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欺凌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欺凌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欺凌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欺凌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欺凌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欺凌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欺凌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欺凌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欺凌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

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

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欺凌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欺凌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欺凌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欺凌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欺凌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欺凌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欺凌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方案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教学背景分析:

1、我校总人数多,寄读学生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暴力文化泛滥,社会生活又多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

3、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

教学对象:

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故事暗示、启发归纳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接下来切入漫画,直接导入新课: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平安校园,拒绝欺凌”,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

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

接下来就是进入新课,学会自护

第一环节:知暴力

1、展示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及文字材料,让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直观感知。

事件一:

2016年5月16日,一段校园暴力视频疯传,一名男生被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殴打,先是边拉上衣边踹,踹倒在地后继续踹胸部。不少学生围观,有的学生甚至嬉笑着说,“别打他腮”、“再来一遍”,据网友称,此事发生在五莲街头中学。经了解,事情发生在5月6日早饭后,当事学生因被同学起外号,怀疑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等产生不满,遂发生打骂现象。

事件二:

2015年4月8日,济宁邹城大律中学的初二女生小青,已经有一周时间不肯去学校了。在父母的追问下,小青终于道出了实情。上周一晚上,小青被同年级的三名女生殴打侮辱,跪在地上自扇耳光长达一小时。不堪其辱的小青再也不肯回去读书了。

图片一:

图片二:

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亲身经历过,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讲述身边的欺凌故事。

举例:一位同学向班上一位学生每天索要一元钱,一共索要了十几元,你们说这是不是勒索?钱虽然少,是不是犯罪?

同学们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欺凌事件。

3、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归纳: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其形式有(大屏幕展示):一是索要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等等。校园欺凌还可分为硬欺凌和软欺凌,如果拳打脚踢、拔刀相向是硬欺凌,乱起绰号、造谣污蔑等等就是软欺凌;软暴力对学生心灵的伤害,甚至超过了硬欺凌。

这一环节通过看照片、读材料、讲故事让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直观感知,知道校园欺凌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自我保护意识,也为分析校园欺凌的危害提供材料。

第二环节:谈危害

结合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校园欺凌会产生哪些最直接的后果。

(学生一般会针对受害者一方发言,指出对受害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后果。)

教师展示事先搜集准备好的施暴者悔过心声,并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

校园欺凌对施暴者和受害学生都有极大危害。对施暴者一方而言,容易使其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对受害学生来说,由于校园欺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身心健康倍受摧残,必然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其他各个方面。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其家长的正常工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法律的尊严。

图片展示危害:

图片一:

图片二:

本环节通过自主探究法、案例警示法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危害,产生警示效果:让施暴者停止侵害,让受害者不再沉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培养了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三环节:析原因

结合看过的、听过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校园欺凌案例讨论分析(大屏幕展示):

1、为什么很多时候施暴者能屡屡得逞?

配上受害者一方在遭受暴力侵袭时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漫画,可以强烈刺激同学的自尊心,培养其勇敢面对欺凌的品质,突破难点。

2、校园欺凌案施暴一方都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

、在哪些情况下我们最易遭到校园欺凌的侵害?

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人归纳为什么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土壤:

受害者:

1、性格内向、懦弱,缺乏自信心,易忍气吞声,可以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

2、缺乏法律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施暴方:

1、强烈的好斗心理和过分要强。

2、性格严重内向,压力长期累积不得释放。

3、性格孤傲,不听意见,逆反心理强。

4、缺乏法律常识,做事不考虑后果。

本环节运用讨论归纳法,从施暴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分析造成校园暴力的性格原因,分析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为下一环节“寻对策”作铺垫。

第四环节:寻对策

1、结合校园欺凌成因谈谈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受到校园欺凌的侵害?

教师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

预防措施:不摆阔气;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同学间有矛盾及时化解;不结交不良朋友;与人相处,不能恣意妄为,要学会合作交流,又要讲原则,遇事不能一味退缩;在外不存贪婪之心;对不熟悉的人的邀请要心存警惕;发现违法犯罪现象,要及时报告,否则就是在姑息养奸。

2、情境训练:一旦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教师提供以下几种情境,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讨论应对方法并选派代表发言:

当发现有人背后跟踪时

当敌众我寡时

已被欺凌侵害后

当同学被欺凌侵害时

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评价恰当与不恰当的反应,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强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提供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师讲述从网络上收集的智斗歹徒的故事,总结面对校园欺凌的原则:

一是冷静面对,斗智斗勇。

二是敌众我寡时,不妨委曲求全,但绝不忍气吞声。

4、大屏幕展示自我保护口诀,学生齐读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遭遇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五环节:学习通知,发出倡议

1、学习学校的、国家的通知。

2、发出倡议,全体同学在倡议书上签字。(一式两份,一份张贴,一份上交存档)

最后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校园是我们一生中能留下最美好记忆的地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产生摩擦,让我们和平解决;遭遇欺凌侵犯,让我们冷静面对,机智应对。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通过总结,呼吁大家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学生非欺凌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拒绝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方案三

一、活动目标:在近日,新闻不断播出校园欺凌事件,一件件校园欺凌事件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为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希望通过此次班会,使同学们同学之间遇事互相关心,培养同学们关爱别人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会形式:欣赏歌曲、竞赛、讨论等形式。

二、活动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确立班会主题、商讨班会环节、确立班会主持并培训;

(2)全班学唱《爱的奉献》以及布置竞赛;

(3)布置会场(在课室前面黑板书写主题,准备音乐磁带,布置教室座位。)

班会主持:

三、活动过程:

1.男女主持人发言

男:老师!

女:同学们!

男女:大家好!

女: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亲临指导的领导、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

男女:“关爱别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掌声)

女:首先,我们两位主持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全体同学合唱一首《爱的奉献》,为这次主题班会拉开序幕。全体起立!

(班级全体同学合唱《爱的奉献》,指挥:周旭瑶同学)

女:同学们请坐。

男:我们都是同学,在班里应该互相帮助。

女:嗯,一点也不错,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

,我们的集体将会是个团结的集体。

男:好,下面进行我们班会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说谁帮过我”。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是让同学们用心去发现我们班的关爱别人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促使我们的集体更团结。(学生自由发言)

女:“我说谁帮过我”环节就到此为止,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初一(9)班的能关爱别人的同学还真不不少呢。下面,请欣赏一个我们班的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上课时》。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小品中人物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2.通过演小品。

(小品表演

表演者:学生黄平、蔡远达)

小品内容:上课时,因为一件衣服,两人打起来,课也没上好

引入:

女:小品已经表演完了,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么多位“演员”的表演,谢谢!

男:非常感谢这些同学为我们表演了一个那么精彩的小品。同学们,下面请大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评评小品中哪些人物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哪样做就避免这次冲突了。

3.分组讨论

(全体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展开激烈讨论。后自由发言,谈各自看法,批评遇事不冷静,鼓励大家遇事下课找老师,课上要先冷静上课。)

女: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我们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这来自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面,我们进行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对你这样说”、主要是让同学们谈一谈以前的什么是我做的不对,以后我再遇到这样事会怎样处理。(学生自由发言。)

男:同学们,我们的发言先到此为止。男女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发言,希望全体同学听了之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女:这次班会的三个环节都结束了。

男:同学们,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遇事互相关爱,共同进步,把我们班建设成为一个更加团结的班集体。好!班会到此结束!下面请班主任总结发言。

四、请班主任作总结性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

第3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共情智慧 同伴依恋 校园欺凌 干预路径

校园欺凌多诱发于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自我认知发展模糊的时期,加之情绪不稳定,性格叛逆,很容易在自我情绪管理失调的情况下走向校园欺凌的暴力行为中。校园欺凌不仅给被欺凌者带来了伤害,还给欺凌者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同伴作为最重要的同辈群体,彼此之间的依恋对于他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校园欺凌与社会依恋的背离

校园欺凌本质上是一种反校园行为,是对校园主流文化蔑视的一种行为外化,这种与他人之间的消极的情感纽带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内化的依恋关系形成了鲜明的背离,不符合个体情感社会化的要求。

1.意愿的背离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1],具体来说,当个体产生对某人的依恋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接近他人的行为表达。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社会依恋的个体有一种亲社会的意愿,希望通过遵守甚至服从规则,融入一个集体中成为社会人,与他人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是一种趋同亲近的内心反应。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攻击行为,是指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实施的攻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0~9岁处于从避免服从到相对功利的阶段,9~15岁是从寻求认可到遵守法规的阶段,15岁以上个体的道德认知才会从社会法制发展到普遍伦理。从参与校园欺凌的青少年来看,他们的认知并没有发展到“遵守法规”的地步,甚至是停留在“避免服从”的阶段,即内心对于遵守校园规则有着排斥的意愿,这种意愿让他们在与校园正式群体分离甚至疏远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焦虑,反而是一种展示自己身份独特的象征。

2.行为的背离

通过对依恋理论的深入研究,鲍尔比提出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它是指当个体内心有亲近他人的意愿之后,会评估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引起依恋对象的反应,还会对依恋对象采取一定的判断,分析对方是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支持或者回应。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个体会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决定自己面对刺激事件应该采取何种行动,这是一种双赢行为,是个体主动向依恋对象靠近的良好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校园周边,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采取肢体欺凌、言语侮辱、敲诈勒索的反校园行为,甚至在意识到被欺凌者没有能力还击的时候,会再次刺激欺凌行为,导致欺凌成为一种重复性事件。这种行为与良好依恋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欺凌者更多希望被欺凌者采取逆来顺受、忍耐服从的软弱行为,而不是积极的支持和回应,是希望自己从欺凌行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回报――成就感的满足,而不是双方都能够从中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改善。

3.结果的背离

根据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发现,容易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儿童往往是学业困难群体,而容易遭受到校园欺凌的往往是“边缘群体”,他们普遍的特征是性格内向,不被老师重视,不被班级主流同学接纳,存在学习障碍,性格软弱,没有主见。虽然欺凌双方都是学业困难群体,但是主动实施欺凌行为的青少年在性格方面往往要更有一定的主见,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在欺凌之后威胁甚至恐吓被欺凌者不许举报或告发,否则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而那些被欺凌的青少年因为本身具有的边缘特征,一般会采取忍耐的懦弱行为,这种行为抑制了个体自主性的形成,阻碍了他们外界探索能力的增强,降低了其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更加无法得到同辈群体中重要他人的支持。

拥有良好社会依恋的青少年在拥有积极依恋意向、采取积极行动之后,会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帮助自己建立起对外界事物更为开放的信任感,让人感受到满足和稳定。这种稳定的风格一经形成,会在人际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悦纳自己,还能够接受他人,从而实现亲密关系质量改善和个人安全成长的双向促进。

校园欺凌使得青少年在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在害怕、回避中错过了美好年华,这与拥有良好社会依恋的青少年的学生时代的体验完全相反,与在性格发展关键期内形成正确三观的校园主旨严重背离。

二、基于“共情”的校园欺凌干预

共情是由爱德华・布雷福德・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在1990年提出的,是指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2]。即在一个事件发生过程中,个体通过情绪认知推测他人的情感状况,从而与他人的情感逐渐趋近的一种情绪感知能力。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分享,有了共情能力,我们就能够深入他人的内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和维护他人的尊严,从而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共情是对积极情绪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抑制。

1.组建兴趣小组,提升共情能力

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对被欺凌者采取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这种行为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认为这些被欺凌的学生应该被欺凌,是缺乏共情的一种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共情能力不足甚至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因为他们不能对别人的情感形成正确的认知,阻碍了共情能力的产生。

场域是“一个客观力量的有一定类型的体系……一个具有某种特定禀赋的关系性格局,而一切进入这个场域的客体与行动者都要经受这种特定的重力”[3]。因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如果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划分阶层的话,那么这些欺凌的学生通常是学困群体,处于底层。他们身处一个独立的社会场域,一方面深受学校当中“唯分数至上”的掣肘,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看似去欺凌其他同学,实则是用这种过激行为进行维权,这是对他们自身利益的一种特殊诉求,所以只有通过充满悖论而又矛盾的冲突事件及其“底层人物”的意愿和行为的凝视,才能清晰地看到隐藏在他们话语背后的微妙因素,理解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行动密码”。

那些学习好深受学校表扬、老师喜爱的学生,在学校场域中扮演着知识精英的角色,他们和“底层人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知识精英只需要一直保持着成绩好,用知识就可以获得权力,权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底层人物必须通过实在的行动和具体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自己所想。研究表明,容易对他人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团队的排斥,这种排斥更多的是因为学校以学习成绩为杠杆,由于学习不好,他们被老师和同伴群体排斥在外。为了能够保护好自己,避免这种因为排斥所带来的痛苦,个体会暂时关闭情绪通道,使得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削弱了共情能力。学困群体和学习标兵只是因为学习上对于知识的理解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能力所以得到班级正式群体的不同等待遇,但是对于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我们要减少潜在的校园欺凌者的行为,就要设置一个中介,纠正对于学困群体的认知,改变他们在团体中的刻板印象。

同伴作为学生时代的重要他人,是青少年重要的情绪表达通道,要减少欺凌学生的攻击行为,就要充分发挥同伴在学生中的情绪倾听和重要支持作用,通过倾听和支持建立和谐氛围,消除欺凌产生的土壤。比如,以个人所长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在学习小组中,可以让学困群体和学习标兵互相帮扶,每当双方有一定的进步,就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强化这种亲校园行为。学习是一个逐渐习得技能技巧的过程,同伴之间处于相似的认知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形成一种认知共鸣。相互帮扶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结束每周的学习后,以小型演讲的方式进行学习情境追忆,让不同的个体表达自己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感知。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感知和行为模式,降低个体的个性化行为。

2.开展趣味活动,倡导雅闲同学关系

在校园欺凌中,除了有一对一,更多的时候是一对多的局面,甚至欺凌事件会由一个偶发性事件上升为一种重复性事件,尤其在一对多的欺凌事件中,同伴的参与增加了欺凌团体的力量,恶化了同伴之间良好的关系。

场域理论认为,在不同场域中,社会成员按照各个场域的运作规则参与竞争,于是,各种复杂的矛盾在场域内部及场域之间不断展现和整合,进而不断重构和搭建。场域中的人们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符号和身份并凭借此符号和身份出入场域。在这里,场和域的结合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地理和物理意义,被赋予了社意义[4]。欺凌是校园生活中一个特殊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同学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个独立的场域得以重构、激化,每个身处这个场域的个体拥有独立的符号和身份,并运用这种标签赋予的意义将校园欺凌演变成为一种泄愤事件。这种有着泄愤事件的校园欺凌在文化视角下是一种反校园行为,是我国当前教育中闲暇教育缺位的体现。闲暇教育是指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因此,要消除反校园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就要让那些“捣乱者”从心理上真正认同校园文化的“雅闲”,共同倡导科学、文明的雅闲同学关系和文化。

闲暇教育是一种精神生活文化,旨在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在平等、激励、包容、互助的文化中走向广阔的自然,增强彼此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和谐共处。同伴不止是学生学习中的同学,还是一起共度休闲时光的玩伴。因此,在闲暇教育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闲暇因素,并将这种因素以实实在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是不会有心思去欺凌其他同学的,因为他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习得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个体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双赢的心态,这与那些欺凌者“损人利己”的心态完全相反。趣味活动是青少年闲暇校园生活的剂,如障碍跑、扭转乾坤、协力竞走、袋鼠跳,全面参与性、丰富互动性的特点不但让活动本身具有观赏性,还在参与的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和谐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操作简便,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招募再到后期的活动开展,全员参与、共享快乐的氛围能够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彼此的付出以及团队生活的乐趣,领悟到自己有责任维护集体的声誉,共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当个体在活动的组织中习得成员资格并使之内化后,校园欺凌的土壤就会逐渐缩小,因为一旦自己加入校园欺凌的队伍,就是辱没了社群组织,为辱没声誉付出的后果要远远大于遵守组织主流文化带来的收益。

三、借鉴价值澄清理论遏制中小学生欺凌

价值澄清理论是路易斯・拉思斯(Louis E.Raths)在《价值与教学》中提出的一项理论,它认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冲击,让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的误导下,帮助学生减少价值混乱,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的价值澄清理论应运而生。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他是如何形成他的思想的”比“他得到了甚么”更为重要[5],强调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自主选择、反省、确定,从而形成稳固的价值观。

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外界被动灌输的结果,用价值澄清理论遏制校园欺凌就是在这种非权威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自己解决问题,在经验的不断生长中儿童澄清了自己的价值,获得发展性的价值观。同伴是儿童价值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相近的生活体验使得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发挥同伴在价值澄清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使用价值澄清的可选途径。

1.增强情感支持,弱化冲突卷入

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批判教育学领军人物亨利・吉鲁(Henry A.Giroux)认为,“反校园文化”标签下的校园欺凌更多是以一种俯视的视角来看待攻击行为,这不利于平等关系的形成,在他看来校园欺凌在更多时候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逃离。在“攻击性逃离”者的世界中,嘲弄、恶作剧、欺凌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获得认同和存在感的生活哲学,这种行为模式背后实则是当前的教育观中更多鼓励同学之间的隐性甚至是显性的竞争,这种竞争让同伴之间缺乏包容,处于一种校园文化下的同伴拒绝心理,价值的形成来源于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体验,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越低,所显现出来的攻击就会越多,卷入冲突的机会也就会越多,最终诱发同伴侵害行为的发生。

单向的情感交流是空洞无意义的,而且这种交流会增强主体的孤独感,强化习得性无助,但是双向及多向的情感就会使得积极情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分享,消极情感得以消除。鉴于情感在交流中的流动性,为了增强同伴情感支持,成立小组之间、宿舍之间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制度,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援助途径的过程中了解同伴的心理动态,启动朋辈心理危机干预。一方面,比起老师的心理辅导,向同伴进行倾诉是青少年学生获得安慰、帮助、劝导和支持的主要途径,也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另一方面,心理辅导是价值观互相交流并引发大家思考和选择的过程,在对方倾诉的过程中,青少年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接纳别人、如何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阴霾,体验到了对方的情感,澄清了已有的价值观。

2.鼓励心理情景剧创作,开辟第二课堂

“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说明了道德教育重在让个体自己领悟、行动,而不是外界强行灌输。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在1923年提出首属群体问题,所谓首属群体是指个体生活在这个群体中,并与群体中其他成员形成了亲密交往的关系,在青少年时期,同伴是除了父母之外重要的首属群体,在儿童性格发展和行为纠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社会学家哈图谱认为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垂直关系,主要是指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比如父母、老师;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自己有着相同权利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成人关系的亲密度逐渐减弱,与同伴关系的亲密度得到增强,并且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同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首属群体特征和垂直关系给价值澄清理论开辟了新的土壤。

心理情景剧兼具心理感悟和情景创作的成分,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青少年以课文为依托,将课文情景自编自演、大胆质疑、发挥想象,在表达中释放了自己的天性,挖掘除了学习之外的天赋,增加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在价值观熏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自我感受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只有个体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才能在选择中获得更适合个体发展、更符合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这种心理置换的方式让青少年在重温剧本、情感追忆的过程中懂得同情他人,疏通他们对同伴的情感理解通道。

美国心理学家哈瑞斯(Harris)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相比家庭成长氛围,同伴的共享环境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更大的影响,因为文化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群体而不是个体,同伴之间没有批评与指导,可以更加自由地在群体中尝试着各种社会角色,采取自由的行动,这一切都有助于儿童价值观的主动选择和形成。在同伴这种人际关系中儿童学会了合作、尊重、互助的社交技能,为今后人生中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都值得我们去反思,被欺凌者需要我们的关爱,因为他们在没有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遭受到了无辜的伤害,但是欺凌者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号召如何惩罚欺凌者,而不去关注他们欺凌行为背后的逻辑,那么我们就是将他们再一次推向了道德的冷漠边缘,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同伴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重要他人,彼此之间更重要的是包容、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欺凌、辱骂和伤害。充分发挥同伴在欺凌中的作用,构建文明校园文化、和谐同学关系是我们将欺凌事件置于“禁于未发”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英芊,邹泓.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2).

[2] 高芳.学龄中期儿童共情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 李钧鹏.行动、动机与自我概念:兼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第4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社会工作 校园霸凌 成因 辅导

一、何谓“校园霸凌”

霸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挪威学者Dan Olwen于1978年提出,即“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台湾学者张信务则提出“霸凌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校园霸凌(school bully)则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有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成为受欺凌的学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吴清山、林天佑,2005)。暴力霸凌通常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团体中会有一个领导者及其跟随者一起进行暴力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影响及成因简析

校园霸凌行为由三方面主体组成,即霸凌实施者(bully)、承受者(targeted children)和旁观者(bystanders)。而校园霸凌对三个主体的影响如下:

1.对霸凌实施者来说,校园霸凌会滋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通常来说他们的倾向比较高,而且相应的社交人际能力不佳。

2.对承受者来讲,遭受到欺负和嘲讽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容易有忧虑症倾向和自杀倾向。

3.而作为霸凌旁观者,他们内心会产生很强的焦虑,他们会忧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或许会认可暴力行为,尝试用暴力攻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

1.个人因素。霸凌者的个性特质一般表现为激动易怒,没有耐心,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施暴男生一般在生理发展上较其他男生要壮硕。

2.家庭因素。多数霸凌者的家庭都存在着各式的问题,如缺乏关注、过度溺爱、权威式管教、家庭暴力等。孩子在这种情境下耳濡目染,崇尚暴力,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推崇“成王败寇”的理念。

3.学校因素。霸凌现象突出的学校都存在着校风不正的问题。学校未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思想道德教育未能得到落实。此外,教师负面的示范引导以及学校对霸凌事件的姑息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恶化作用。

4.社会因素。当今,我国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管理,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暴戾之气的文化产品,错误的认知及人生观。

三、不同主体的辅导策略

校园霸凌事件对校园安全及学生身心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霸凌事件的相互关系人其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若不能给予有效辅导,无论是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将在身心上留下「霸痕,甚至将问题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或是日后的家庭,形成暴力的恶性循环。所以,除了在事发时立即介入处理之外,成人更应于事后针对不同的霸凌角色进行适当的辅导措施,以减轻霸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针对霸凌实施者的辅导策略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07)的调查报告中提及,国外研究证实,曾是校园霸凌者的学童,到24岁为止,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有40%的人有高达3次或至3次以上的犯罪记录;而没有霸凌行为的学童,他们只有10%有犯罪记录。由此可见,对霸凌者的及时、有效辅导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纠正、引导作用。针对霸凌者的性格、行为特征,辅导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了解成因

霸凌事件的产生原因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针对四个不同的要素,成人应首先确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实施者在哪个或哪几个因素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成因开展以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方式各异的辅导手段。

(2)教授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向霸凌实施者教导并示范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接纳、不批判、平等,相关关怀与尊重,学习适宜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并且对霸凌者进行紧密实时观察,当霸凌者出现积极良好的行为举止时,要予以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3)建立规范行为,树立正确价值观

让霸凌者意识到霸凌行为的危害和可能触犯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于霸凌者制定合理明确的行为规范,鼓励、要求其遵守。并且帮助霸凌者树立“恃强凌弱是错误且可耻的”价值观。

(4)整合资源,建立多级辅导体系

对于霸凌者的辅导,其核心便是建立一个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详细介绍见文章第四部分)。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强化对霸凌者的辅导,四者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密切合作与联系,进行资源共享与整合,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

2.针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策略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专家E.Eron进行的35年纵贯性研究发现:被霸凌者被欺负之后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产生,而且随着时间而愈加严重。而且相关调查研究也表明,受霸凌的孩子只有三成会主动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这就使得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变得更加困难和迫切。笔者认为,针对这一主体的辅导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方面:

(1)积极观察、主动关心少年的日常表现

由于很少会有受霸凌的少年主动与师长联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多加留意少年的行为举止,如果其出现了异常行为或态度,如厌学、自残等时,要立刻进行介入处理,确认少年是否遇到霸凌者的欺负。

(2)给予即刻的帮助和辅导

一旦确定少年成为霸凌承受者,应予以高度支持和帮助,使少年感到温暖和安心,鼓励其勇敢面对,能够主动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力度,使少年重新感受到安全感,并协助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理性分析,完善自我

理性分析霸凌承受者自身是否存在被害诱因,如个性退缩、交友不良、生活习性不佳等,并引导其改善以预防再度被欺凌。

3.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策略

霸凌旁观者作为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辅导亦是十分重要。目睹霸凌事件的少年内心会产生害怕、焦虑和担忧的不稳定情绪,而他们对霸凌事件的默不作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霸凌者的气焰。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可以参考如下:

(1)适时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对于霸凌旁观者,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注意观察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主动进行开导和帮助,避免其成为霸凌者的帮凶和保护者。

(2)要通报,不要围观

通过教育宣传让少年了解霸凌行为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围观和视而不见会助长霸凌行为的进行,惟有主动通报家长和老师,需求协助处理,才可以预防事件的再次发生。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旁观者同理心以及正义感的培养。

四、多级辅导体系

上述的辅导策略是从霸凌事件中不同的三个主体角度出发设计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会从诱发霸凌事件的不同因素入手,寻求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多级辅导体系便是从不同诱因层面进行考量的结果,基于这个由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方面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追踪辅导模式,因多级辅导体系中的很多辅导策略与上文中的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仅以概括性的文字简述各层面相应的辅导策略:

1.学生层面

(1)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以正面的方式发泄情绪和精力。

(2)认清霸凌行为的本质,积极、勇敢面对霸凌事件,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学习积极正向的人际交往手段和模式,建立良好的交际圈,改善人家关系。

(4)面对霸凌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

2.家长层面

(1)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留意观察少年的日常行为举止。

(2)杜绝权威式管教,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3)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履行好父母的职责。

3.学校层面

(1)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制定校园“反霸凌”制度规范。

(2)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的协助。

(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正义感。

4.社会层面

(1)加大立法规范,整治文化市场上的不良文化产品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传媒。

(2)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校园反霸凌行为的宣传力度,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校园霸凌行为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建立相对应的反霸凌辅导中心,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但是因其形式多样、隐蔽性较强以及受害者、旁观者的不配合,使得防治校园霸凌行为变得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会无计可施,正如台湾学者吴若女所说:“霸凌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但需要家长细心、敏锐觉察出孩子的变化,而学校及老师在霸凌事件中应担任平衡仲裁的角色。所以,唯有师长主动觉察、积极处理霸凌行为,才能真正阻碍霸凌行为的发生,营造快乐学习的友善校园。”惟有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园重新成为一片知识的净土。

参考文献:

[1]陆士帧,王.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冯艳琴.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初探[J].商情,2010,(23):115-115.

[4]董广明.浅探中小学校园暴力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32(6):62-64.

[5]吕,马林,王坚.校园暴力冲突事件成因的理论分析[J].高教论坛,2010,(5):91-93.

[6]吴若女.你不可忽视的校园霸凌[J].台湾康健,2005,(84):164-178.

[7]雷新俊.校园霸凌事件防治与辅导[J].台湾国教之友,2010,60(4):33-41.

第5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今天的法律课程有三个主题:

第一,为什么要有法律、纪律?

第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有法律、纪律?

【问:来,先让我们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需要法律?为什么需要讲纪律?】

我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就是如果没有了法律,会发生什么事?比如说,没有了交通规则,马路上是堵车还是畅通无阻?如果没有纪律,你一句我一句,老师在课堂上还能不能讲课?

动物世界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豹子会吃羚羊,动物之间没有关于相互平等的“法律”,羚羊就当然地被豹子杀死。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法律,或者有法律而不执行,一个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加害其他人,成为豹子一样的野兽。没有法律,人人都不安全。在战争中,战乱国家的法律被丢在一边。图片是拍摄在2009年,这个生活在加沙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在战争中不幸身亡,她的妹妹受了重伤,自己也失去了一条腿。法律不被执行的社会环境中,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

所以,通过刚才举例说明,法律和纪律促使秩序的形成,只有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才能发展!

这也告诉我们,法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安全!比如说,马路上加设红绿灯,我们遇到红灯的时候不能继续前进,耽误了路上的时间,但是交通灯又保障了我们在绿灯的时候可以安全地通行。又比如,法律禁止我们动手打人,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是又保护我们不被其他人伤害。

那么,我就想问同学们,法律离我们远吗?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我们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法律。

第二部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问:同学们,我们身边有什么法律?

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人能统计到底有多少部法律法规,但至少是超过1万部的,现在我列举几部跟各位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

《宪法》——这部法律保障我们作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管你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不管你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我们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欺负对方。

《民法总则》——这部法律保障我们拥有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等。如果有人把你弄伤了,把你的铅笔盒摔坏了,根据这部法律,你都有权要求对方赔偿。如果有人故意编造一些事来诋毁你,将你的隐私公之于众,对你造成损失也可以要求他们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刑法》——这部法律首要的目的就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比如拐卖儿童是要关到监狱去的。因为有《刑法》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的犯罪率。

《义务教育法》——这部法律保障了我们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给我们受教育的条件,要设立学校,安排老师;小孩满6周岁,家长都必须将小朋友都送去小学念书,然后念初中,如果父母不将小朋友送去学校读书,将会受到批评教育、限期改正。与此同时,同学们都必须要完成义务教育,不能逃课,更不能辍学。《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综合条件。未满18周岁都叫未成年人。这部法律规定了,父母不能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不能虐待未成年人。父母要管教未成年人,禁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吸毒、沉迷网络等,所以父母限制你们玩“王者荣耀”是有法律依据的。学校要保障好学生安全,发生事故,学校要及时处理。社会要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优惠开放动物园、公园等。同时,社会又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歌舞厅、网吧,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每个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第三部分: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

在校园生活中,有各种潜伏的危险。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存在,但如果危险一旦发生,将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今天孙律师主要讲5种风险的情况。

(一)拐卖、绑架儿童

为什么要拐卖儿童?为什么要绑架儿童?

为了钱,有的是因为自己本来没有小孩,想要小孩养老。

被拐卖的儿童一般去哪了呢?人贩子拐卖儿童主要是将儿童卖到偏远地方,做别人的养子女,卖到工厂矿区里做苦力,有些还会被打残废,放在路边当乞丐,行乞赚钱。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人贩子拐卖的只是年龄更小的小孩,实际上在拐卖的案件里头,二、三十岁的大人也会成为被拐卖的对象。

绑架就是将小朋友绑起来,关起来,问家长拿钱,之后才能放人,有些犯人担心小朋友会透露自己的信息,可能会撕票,撕票的意思是,不论收不收到钱,都将小孩杀死。

人贩子有几种拐骗的惯技,需要同学们注意:

1.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带不带?

不能带,问路的事情为什么不找大人去帮忙,而是要找一个小孩?在一些拐骗绑架案件中,小朋友带路,在街边一转角就被绑起来带上车。

2.陌生人说顺路将你接送回家,你上不上车?

陌生人的车绝对不能上。

那么同学的爸爸或者有个自称是你亲戚的人说接你回家呢?你上车吗?最好不要上车,你要打电话跟你父母先确认好是不是其他人来接你,父母同意才能上车。而且在路上,还要跟父母保持电话或短信沟通。如果走的路跟过往的路不一样,就要提高警惕,尽快告知你父母,并且记清楚旁边路过的建筑物。

3.陌生人拿饼干给你吃,你吃吗?拿果汁给你喝,你喝吗?

不能喝,因为里头可能放了迷魂药、安眠药,吃了你可能就晕过去了。

4.有人强行将你抓走,怎么办?

大声喊救命,告诉路人这人是人贩子。

需要记得以下这些事:

1.记住家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

2.夜晚之前需回家

3.不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食物

4.不走人少的路

5.不离家出走

6.不一个人坐滴滴、的士

7.不去网吧、KTV

8.出现危险,往人多的地方去求助

9.打电话报警,要讲清楚地点,附近的建筑

(二)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怎样的?同学们应该已经有初步的概念。一般表现为索要财物、拳打脚踢,摔跤,揪头发,抓耳朵,掰手指,更严重的有拍裸照、动刀子。

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存在校园欺凌?原因很复杂,有的同学刚开始只是想用恶作剧的方式,整蛊其他同学,但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欺负别人的习惯;有的同学是因为模仿游戏、电视电影、手机视频,觉得这样很酷;有的同学是跟同学发生矛盾后,不讲道理,只用拳头,认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有的同学觉得暴力可以引起别人的重视,由此获得自豪感。

但这些都是扭曲的想法,是错的,使用暴力在文明社会中是低等的行为,是违法的。

这几天,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很多成年人说自己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受过别人的欺负,而且不少人说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导致事件的恶化。

为什么要及时处理呢?校园欺凌,往往是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对方是不是可以欺负,好不好欺负,这种试一试的心理,刚开始可能只是讲粗口的语言暴力,可能是推搡行为,可能是扔书包。当发现这个同学没有反抗时,就觉得可以继续实施暴力。有的同学会去反抗,双方打斗起来,但这个时候,对方就找更多的人,拿武器打回去,后果也会相当严重。

受到侵害怎么办?

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为什么不告诉家长和老师呢?对方恐吓你不能告诉你就真的不敢告诉了吗?被欺负的事情,已经不是你们自己能解决的了。这事情是需要有其他力量介入才能解决。在成年人社会里,发生打斗的事件,也会报警,由警察去处理,校园欺凌跟成年人的打斗事件一样严重的,大人都要找警察去处理了,我们作为小学生也应该找其他力量介入去处理。

被人欺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有那么一些不幸,你爸妈小时候可能也有这种经历。你的爸妈,你的老师都会协助你去解决问题、调整情绪。

遇到欺凌行为,怎么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三)性侵犯

有部分同龄人或者是比你年纪大的人,可能会侵犯同学们的身体。他们有可能是陌生人,有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可能是亲戚,可能是邻居,可能同学。

无论对方怎么哄骗你,都不要给别人触碰这个图上背心、裤衩的地方,不许碰!也不要在别人面前脱衣服、换衣服。不跟陌生人单独相处。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这也是重要的事情,得再说两次。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四)校园里打闹引发的危险

现在的校园伤害案中,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发生打闹。

校园打闹到底有多危险?

2016年,河南省桐柏县一间小学里,7名同学课间打闹,其中一人撞到桌角,伤到内脏,因为救治不及时,8岁学生死亡。

2017年,江苏省姜堰区的一间小学里,一名学生将同桌的凳子抽掉,导致同学脊椎骨受伤,休学一年,医疗费数万元。

样做好,才能防范风险?

1.不在楼道踢球、追逐打闹

2.不攀爬阳台、窗台

3.下楼梯不拥挤

4.小心使用剪刀、笔等文具

5.不拿教室里的清洁用具打闹

6.不冲撞教室门口、讲台、书桌

7.不从阳台往下扔东西

8.上体育课按老师要求使用体育器材

9.乘坐校车时不随意走动,不打闹

(五)毒品的魔抓伸向未成年人

相信学校已经向同学们讲过毒品的危害。吸食毒品后会上瘾,也就是想继续吸食,否则全身难受。当前毒品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是海洛因和冰毒。人在吸食海洛因后,会出现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种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当前毒品在国内大肆流通,毒品的魔抓已经伸向未成年人。毒品,是千万不能试的东西,一试毁终身。试了之后,你现在这种优质的生活就全都没了。民警常说:“染毒只要1分钟,戒毒却需几十年。”

今天一共给同学们讲了三个内容,我们回顾一下:

为什么要有法律、纪律?因为有纪律,我们才能安全地成长。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在跟法律打交道。

第6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校园暴力除了传统的物理暴力之外,还包括网络暴力,后者对校园安全的负面影响甚至更为深广,本文试图从特征、动因与教育等三个关键方面来探讨一下我国青少年的网络暴力问题。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西方世界,最常用的单词为“Cyberbullying”。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认为,当互联网、手机或另外的设备被用来发送或张贴试图伤害或干扰另外个人的文件或图片时,这样的行为就可被视为网络暴力或欺凌。要构成网络暴力行为,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主观上对受害者的有意伤害,客观上对受害者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伤害;在频率上需要多次反复;施暴者与受伤害者之间权力上的不平衡性,即传统暴力行为中的弱者有可能利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特点成为网络暴力中的强势方;网络暴力大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与由陌生人发起的网络争辩、网络戏弄以及网络病毒等行为不同。

网络暴力一般借助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聊天室或布告栏、手机短消息、由个人或公司创立的用来网络暴力信息的网站、因在线投票所创建的网页等媒介形式,另外还有像Wi-Fi、Spot和ThreeDegrees等新的传播技术也往往被网络暴力利用,但是前四种最为普遍。网络暴力行为往往表现为:发送残忍的、邪恶的和有时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创建含有嘲笑他人的故事、漫画、图片和笑话的网站或网页;在网络里张贴同班同学的图片,并且要求其余同学来评价他们(或她们),而用的术语则往往是像“谁最胖、最大”之类带有贬低性的句子;闯入一个电子邮件帐户并向别人发送恶毒的或令人难堪的材料;给某人发送即时消息,诱骗别人泄露敏感的个人信息,然后把此信息告诉别人,等等。[1]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形式,例如经常给某人发送骚扰性的手机短消息也属于此类。

二、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现状

时至今日,网络暴力已经肆虐国内外中小学校园,大量学生成为受害者,还有部分学生成为侵犯者。美国学者对83所中小学中12,437名10―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27.3%的人曾经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伤害,也有16.8%的人员曾经对别人实施过网络暴力。[2]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对网络暴力在中小学生中的存在情况还没有进行普遍研究,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人肉搜索”的层面。有学者从我国中部地区选择了1,438名高中学生,集中研究了导致网络欺凌的风险因素。数据显示:曾经有34.84%的学生参与过物理空间中的校园暴力,其中56.88%的人曾经被网络暴力欺凌过。同时,那些曾经有过传统暴力欺凌经历的而且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受害者,更有可能经受网络暴力的侵犯。[3]另外,香港青年协会访问了1,820名青少年,17.5%表示经历过网络欺凌。比如,侮辱、虐待、未经许可偷拍私人照片并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等。[4]

笔者对杭州4所中学549名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作了网络暴力的卷入调查,发现有29.1%的中学生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侵犯,主要是“利用QQ或者MSN或者SKYPE等聊天工具发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论或图片”“骚扰性的手短消息或图片”“话骚扰”和“在网络里上传、转发丑陋的不道德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从年龄阶段来看,受到侵犯最集中的是初一,占中学生比例的26.8%。这些受害者受到网络暴力骚扰之后有可能处于愤怒、悲伤、害怕和沮丧状态,只有少量的人认为那只是一个玩笑,或者觉得无所谓;与此同时,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没有表现出显著异常,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逃学的行为,最严重的就是走向自杀。

不管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的研究数据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网络暴力已经深深地侵犯了中国校园,30%左右的未成年学生卷入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而且这些曾经侵犯过其他人的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羞辱、谩骂、取笑、散布谣言、泄露隐私等行为是一种网络暴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三、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

在中小学校园中出现如此频繁和大面积的网络暴力现象,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的匿名性及其隐身性特征。在很多网络社区中,虽然网民是需要注册的,而且即使网民不需要注册,网民的ID还是固定的,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网民往往通过匿名形式发言,除了网络视频与网络文字之外无法看到其本人。这种隐身而且匿名的网络身份助长了网民的错觉,以为网络言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也是无法追究责任的。这种错觉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网民言论的不受约束性,也促成了网络暴力的蔓延。

第二,网络言论的群体性效应。在网络社区中,网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一般是兴趣,他们之间往往是不熟悉的。这种陌生性会消解网民们的社会责任感,放纵他们的言论。与此同时,网络社区中网民的积聚往往是越来越多,尤其是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帖、跟进等形式的推动,网民数量以及发帖数量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一个数量不断膨胀的社区里,只要有几位网民情绪失控,把社区当作情绪发泄的场所,其它网民也会积极跟进,这样,群体效应会不断地被放大和升级。当然,这种群体效应也不是无限制的,如果没有更大推动力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直至完全消失。

第三,网络群体的娱乐化倾向。由于我国网民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大部分在三十岁之内,这些人热情奔放,喜欢开玩笑。根据我们的多次调查,大部分网民在谩骂别人的时候,往往认为是一种玩笑。正是在这种娱乐化群体需求的驱使下,网民们往往会把在网络社区中的语言暴力当作一种集体娱乐。这种集体娱乐的节庆般狂欢又进一步助长了网民的网络暴力倾向。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分析,大部分中学生在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暴力的时候往往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欺凌,相反却把这些侮辱、取笑、谩骂等行为当作一种玩笑,至多是一种恶作剧而已。[5]

第四,网络管理与公司自律的缺位。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过滤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的缺位,多数网站基本上无差别地允许各年龄段使用者访问、消费、生产以及传播各类信息。不仅青少年随时有可能卷入各种社交媒体的言语暴力之中,而且许多社区网站的游戏基于给参与者提供宽松的自由环境,也为游戏者摆脱传统伦理与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地肆意行动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处在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完全没有关系的虚拟错觉中,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暴力的传播。

四、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治理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的罪魁祸首,以往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把中小学生之间的打闹、辱骂等暴力行为看作学生之间调皮捣蛋的行为。这些误解严重影响了对校园暴力(包括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对网络暴力的整治要以教育为主,以法律法规的惩戒为辅,国家、学校、社会与家庭一起形成分工协作的防范机制,其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监护是根本,社会承担的是公民环境的熏陶,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基本保障与最后屏障。

具体来说,在应对学生之间网络暴力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编制如何鉴别和有效防范网络暴力的学生手册并进行广泛宣传是必要的,手册内容可以包括:(1)网络暴力的定义与特征,尤其需要强调网络暴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视频游戏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来传输和张贴文本或图片,从而有意伤害或攻击别人的行为;(2)青少年遭受网络暴力侵犯的主要形式:冒充其他人从而诱使青少年泄露个人信息,通过说谎的方式伤害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冒充其他人进行欺骗,在网络里未经本人同意张贴有侮辱色彩的照片等;(3)青少年卷入网络暴力的原因与危害,当然有上面所讲的多种因素,其中很重要的是青少年认为网络空间中的暴力仅仅是玩笑而已,而没有意识到危害;对于危害结果,一定要强调网络暴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伤害,有别于身体暴力;(4)青少年规避网络暴力的途径与方法,例如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远离网络游戏空间等容易滋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场所。学校通过编制类似的宣传手册,还可以把它们编制成为校本教材,甚至推广为地区通用教材,或者融入相关的德育课程之中。

第二,家庭教育要及时介入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父母不仅是监护人,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交往道德、上网责任和安全上网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与十几岁的孩子谈论一些网络不合适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发现孩子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或信用卡号码)告诉从未谋面的网友时,就告诫他们这样做的风险;作为父母,他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的子女正在网络里做什么、在与哪些人交往;他们也需要经常访问他们孩子经常登录的网页或网站(尤其是那些社交网站),了解孩子们正面临着什么情况、需不需要帮助;把电脑放在一个可以监督的房间里,孩子的网络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要教授孩子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卷入网络暴力的危害,轻则伤害自尊心,重则导致自卑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第三,大众媒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要主动承担起预防网络暴力的责任,提升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通过出版书报刊或制作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来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增进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积极宣骱捅ǖ烙泄孛浇樗匮教育的各种活动,如培训班、大型调查、讲座信息等;各类公益机构要积极倡导防治网络暴力的理念,普及网络素养和媒介暴力方面的知识,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等。

第四,制定与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就包括网络暴力在内的校园暴力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欧美发达国家均有相对完善的法制措施。我国则比较笼统,往往把网络暴力混同在其他的未成年保护条例里面,对网络暴力的界定很不清晰;同时,网络暴力问题甚至还具有国际性特征,需要通过国际条约强化国际合作。欧盟颁布了多项合作协议,规定网络主机服务商和检索服务商应该对其主机和服务器上的违法和有害信息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建议对互联网信息建立评级制度,鼓励开发和利用过滤软件和评级系统,鼓励网民报告违法和有害网址。

参考文献:

[1]Tettegah SY,Betout D,Taylor KR.Cyber-bullying and schools in an electronic era[J].Advanc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6(8):17-28.

[2]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Summary of our cyberbullying research from 2004-2010[EB/OL].(2011-07-25)[2017-03-18].http:///research.php.

[3]Qing Li.New bottle but old wine: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3(4):1777-1800.

[4]Fung,Annis L C.The Phenomenon Of Cyberbullying: Its Aetiology And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Youth Studies.2010(13):31-42.

第7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年纪小,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差,自我意识强;受到不良思想、不良环境影响;受到挑唆和怂恿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法制教育的缺失,还是法律的威慑力没能在校园里彰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打击校园犯罪,增强自我防卫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校园侵权和学生犯罪案件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和教学秩序。一方面,我们必须严厉打击校园犯罪。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加强学校治安环境的整治,提高我们的自卫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从主要因素来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

从客观因素看,一是对家庭教育的误解;二是学校教育不端;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

对于学生来说,要远离校园犯罪,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消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很多案例表明,校园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风气,思想政治工作越薄弱,学生纪律越差,发生的事件就越多。

学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作恶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在打击校园犯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你必须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了解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只有了解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那么你就可以不犯罪,也可以防止别人犯罪。

2.增强打击犯罪的勇气。

为什么校园侵权犯罪屡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团结,缺乏打击犯罪的勇气。面对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他们会感到无助,让他们得逞,因为他们屈服于犯罪分子的暴力。

总之,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抒大青少年所希望的。

为了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发展,全社会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2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号参赛选手陈华旺。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校园不容暴力》。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

如前段时间某市发生的打架杀人案件一中学两名学生黄某韦某,因晒衣服使用顶衣杆问题发生争吵打架,黄某在冲动愤怒中,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韦某连捅数刀后逃逸,韦某最终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何几句口角演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究其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加之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二、家庭方面

曾有机构通过对20_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同时,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学会粗暴、打斗、残酷。

第三、社会环境方面

在我国通过各种传播媒介,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游戏中的一些血腥、刺激场面使暴力虚拟化,潜移默化地教唆孩子们杀人,所以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冷酷和残忍。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尽量避免校园惨案的发生呢?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1、加大正面宣传和教育力度。

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危害,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

2、学校与当地机关建立联动机制。

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都及时报告机关而机关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及时依法给以惩处;

3、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

4、要抓好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同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社会情绪,如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让暴力远离校园!

反对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3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从主体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从客观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的失当;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四足缺乏社会救济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六是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犯罪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犯罪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们在打击侵害校园犯罪的同时,还应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2、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

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面对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竟然会束手无策,让他们得逞,原因是他们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卫方法。

一是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二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与老师、家长、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总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推进,这都寄希望于广大的青少年。为推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_班的_x。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如何预防暴力伤害。

其实大家都知道,校园暴力可使大家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我们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些同学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校园暴力还会使我们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由于担心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着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不得不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另外,校园暴力可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校园暴力的存在和发生,使同学们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下面我和大家说说校园暴力哪几种表现形式

1、索要钱物,不给就软硬兼施,不给就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

5、不堪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

6、侮辱女同学。

7、侮辱、恐吓、殴打教职员工。

以上就是常见的校园暴力,那么我们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又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和有效的抵制校园暴力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遭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同学,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是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校内、外偏僻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不法分子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加法制意识,当冲突发生后,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现在,我再说说几个特殊的校园暴力的应急处理,同学们可以做以下参考。

(1)敲诈、勒索

什么是敲诈勒索呢?敲诈勒索是指以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强行索取财物的行为,当我们遭遇敲诈、勒索怎么办?首先当遇到敲诈勒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正面冲突。要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保护。如果轻易屈服于对方,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会为你招来无穷无尽的纠缠。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机关。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了。另外,一定要向学校、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如果发现其他同学补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通知老师。

(2)抢劫、抢夺

如果遇到抢劫、抢夺,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防范意识。

②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大家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帮助。

③身上不要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

④平时,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以免引起不良行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设法脱身。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人多、灯亮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⑥麻痹对手。当自己处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逃脱。

⑦及时报案。脱身后要及时报案,尽量准确描述作案人体貌特征,使犯罪分子尽早被绳之以法。

(3)绑架、劫持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预防绑架要做到:

1、外出、上学和放学要尽量结伴同行,外出时要告诉家长,并说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在外逗留。

2、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为由,要你离开学校或家中时,应首先设法与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当我们遇到绑架、劫持怎么办?

如果不幸被绑架、劫持,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摆脱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过分挣扎,以免犯罪分子对被绑架者进行身体伤害。要尽量拖延时间,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尽量将听到的线索默记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谈话内容、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等等,到达藏匿地点后,要尽量了解藏匿地点的环境特点,与犯罪分子周旋。尽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寻求他人帮助,摆脱歹徒的控制。

在最后,我告诉同学们的是要远离暴力,平安上学来,平安回家去,遇到暴力问题时不要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胆小怕事,要勇敢面对校园的不良风气,因为懦弱往往会助长别人对你的攻击行为,要用正气、凛然和大义的态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击的概率。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预防校园暴力领导讲话5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是我们读书、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校园应该是和谐的,安宁的。在和谐、安宁的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常常可以感觉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谅解的浓厚氛围。

然而,我们也会时不时听到,或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在学校里也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校园欺凌。有的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以大欺小,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校园欺凌事件的起因都是一点小事,有的甚至没有直接原因,通常是无意碰撞、出言不逊等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学生个人修养差、自控能力弱;比如,有的学生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校园欺凌不仅造成同学身体的伤害,而且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伤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每个同学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呢?我们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做一个文明的学生,说话不盛气凌人,不讲脏话、粗话,不给同学取“外号”。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手脚,凡事要考虑后果。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与同学集体外出,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或贵重物品。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即将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必要时报警,去阻止事件的继续发生。

第8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间接欺负行为 受欺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14-05

欺负行为是中学校园内常见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欺负行为的种类很多,间接欺负行为只是其中一种。间接欺负行为是指欺负者借助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精神攻击,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运用人际关系网络孤立受欺负者、背后说坏话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学生之间恃强凌弱的间接欺负行为不但破坏学校的风气,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欺负他人成性,拉帮结派,欺凌弱小,有些甚至加入犯罪团伙。而受欺负者因此害怕上学,变得焦虑、抑郁、敏感多疑、压抑等,不敢与人交往,慢慢形成孤僻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因为胆怯、退缩而被同辈认为不友好,因此受欺负者更容易受到同辈的忽视与疏远,在受欺负时得不到同伴的支持与帮助,往往成为欺负行为的长期受害者。本文试图探讨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总体关系,以及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最后探究父母、教师、同辈朋友对间接欺负问题的干预。

一、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概述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挪威瑞典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已经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研究,当时仅仅局限于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概念上的澄清,使得最后逐渐形成一个边界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因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出现恶性校园欺负事件,3 名少年不堪受欺辱而自杀,才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许多精神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针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展开一系列研究,慢慢地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截至 2000 年,已经有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英国、荷兰、意大利和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对此开展研究,并就间接欺负行为问题进行各具特色的干预研究。

最早对欺负行为进行研究的 Dan Olweus 教授,他将间接欺负行为定义为“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等”,并认为欺负行为即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

学校的间接欺负行为与性别、校园因素、年龄、年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个体本身性格的形成、学习的效果等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多项调查显示,间接欺负行为不仅对受欺负者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欺负者也产生影响。一方面,受欺负者长期受到欺负会导致情绪抑郁、恐慌不安、心情忐忑等,不能专心于学业,可能还会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甚至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由于受欺负者长期受欺负,如果缺乏倾诉对象,往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对中学生人格发展极其不利。此外,欺负者长期欺负他人,时间长久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会养成暴力的性格,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形成与间接欺负行为相关的一系列的假说,并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措施。挪威和英国的研究者较早地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功。他们采用 Dan Olweus 制定的欺负行为问卷,加深旁观者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认识,精确地把握干预的时期,将欺负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在我,关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缺少系统的了解,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我国对欺负行为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儿童欺负问题中存在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中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也是比较滞后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一)研究对象。南宁市某中学的学生,共 274 人,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年龄范围为 12-17 岁。

(二)研究工具。SMTIH 欺负行为问卷(中学版)的微调问卷,是参考 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版)进行微调的。问卷主要是对个人事实资料和经验的测量,总共包括 20 个项目,分为 4个不同的维度,维度 Ⅰ 关于朋友,维度 Ⅱ 关于被欺负,维度 Ⅲ 关于欺负,维度 Ⅳ 关于旁观。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r=0.66。

(三)资料处理与统计方法。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分方法从“无”到“有”分别记为 0,1,2,3,4分,共有 8 个题目,分别为第 1,2,3,8,10,15,16,20 题,得分越高,说明欺负/受欺负的频次越高,其他的是反映被试主观感受的项目,根据所得数据的分布情况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比例。

(四)实施程序。问卷于 2016 年在南宁市某中学实施,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匿名的形式完成问卷,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总共发出问卷 275 份,回收 274 份,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废卷 1 份。

(一)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关系。具体如下:

1.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 2-3 个的人受欺负最多,受欺负的频率集中在 1-2 次上;有许多同辈朋友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次之,同样的,受欺负的频率也是集中在 1-2 次上;没有朋友的人受到的间接欺负是最少的。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关系。由表 2 可以得出,同辈朋友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性为 -0.165**,对应的显著性 P=0.006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或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3 可以看出,在间接欺负的各个类型中,故意散布谣言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占 27.73%;其次是通过其他形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占13.14%;最后是造谣诽谤行为,占 9.85%。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由表 4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事件(占 47.06%)。由表 5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相关性系数为 -0.175**,对应的显著性为0.004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由表 6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造谣诽谤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的事件。由表 7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造谣诽谤的相关性系数为 -0.092,对应的显著性为 0.130>0.05,说明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造谣离间差异不显著,且总体不存在一致性。

(三)不同性别中学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8 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所占的比例要高于男生。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9 可以看出,将男生、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男生、女生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男生的受欺负者人数多于女生。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0 可以看出,对不同性别的中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5.832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12 可以看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在首位的是故意散布谣言,其次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排在最后的是造谣诽r。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13 可以看出,将一年级、二年级的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一年级、二年级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人数减少。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4 可以看出,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0.9820.05(见表 3),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无显著的差异。由表 15 可以看出,对一年级、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F(2,273)=3.599,P=0.245>0.05,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发生无显著差异。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老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6、表 17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老师报告的占55.26%,而 44.74% 的同学不向老师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呈正相关,r=0.618,P=0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8、表 19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父母报告的占43.86%,而 56.14% 的同学不向父母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呈正相关,r=0.661,P=0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20、表 21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朋友报告的占82.46%,而 17.54% 的同学不向朋友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呈正相关,r=0.676,P=0

四、讨论分析

(一)同辈朋友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从变化趋势来看,同辈朋友个数为 2-3 个人,发生间接欺负的概率较高。同辈朋友越多的人,受到的欺负次数就越少。同辈朋友多的人,形成小群体的力量就大,抵抗外界欺负的能力就会相对较高。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和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的。故意散布谣言这种间接欺负方式,不易被人觉察,对受欺负者的伤害程度大,是最直接的间接欺负他人的方式。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研究表明,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但同辈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以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为宜。这种间接欺负行为的产生,是由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所产生的。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的特点是群体成员在行为、学业成绩上及兴趣爱好上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群体。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被结成团伙的人欺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多与人交流,结交朋友,但也要注意谨慎择友。

中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和自我判断能力都非常弱,同伴群体的某一个小小干扰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判断,导致同辈朋友个数太多的人,可能会因为同伴群体的“同质性”而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行为。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且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学生常用的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表达倾诉、转移注意、压抑、接受、回避、责备别人、积极幻想、哭泣和分析问题等。说明中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的主要方式是表达倾诉,当其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的时候,他将会选择向要好朋友进行倾诉,这就成为造谣诽谤的导火线。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说明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的。

(三)不同性别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虽然男女生发生间接欺负行为方式排在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是以造谣诽谤次之,男生是以其他形式的间接欺负行为次之,且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男生。这与 River 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Lever 认为男生有较广、较分散的社会网络,而女生更喜欢关系密切的小团体生活,因而间接欺负更可能给女孩造成伤害,更容易成为女生之间攻击他人的“有效”方式。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与女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男生人数要多于女生。这说明男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要显著地高于女生。由于我国现今性别观念变化,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及教师教育方式“趋同化”,使男、女生都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广阔而分散的社会人际网络,但男生更可能使之成为进行间接欺负的“有利”条件。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存在的性别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都表明中W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显然,这种性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很多,是遗传生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认知和移情特点与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一年级学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二年级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的间接欺负行为的年级差异情况相一致。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与二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年级要多于二年级,这说明受间接欺负学生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又刚进入中学,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胆小怕事,因此容易遭受更多的欺负。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而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所受间接欺负行为类型、受欺负者的人数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一年级受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高于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但就总体方差而言,一年级和二年级受间接欺负的变化不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受到被试的数量和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而造成的。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教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愿意向老师报告。研究结果还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越是愿意跟老师报告。这个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不符。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更注重校风建设,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即使有偶然的间接欺负行为发生,学校也会即使发现制止,并且老师在师生关系中不再是处于控制的地位,而是师生平等,学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的年轻化发展,不会对校园的一些间接欺负行为熟视无睹,学校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生理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大部分的受欺负者不愿意向家长诉说。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比较愿意跟父母诉说,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一方面,在受欺负者家庭中,虽然家庭环境比较温馨和睦,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正确的教养方法,也很少鼓励孩子独立,过分保护子女,亲子之间多是矛盾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他们这一时期的叛逆对象就是家长。因此,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倾向于向家长求助。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比较愿意向朋友倾诉。越是频繁受欺负的就比较愿意跟朋友倾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低年级的中学生与朋友的联系非常频繁和密切。朋友作为一个同龄人,更了解受间接欺负的心情,更能与其进行心的沟通,同时也更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受欺负者走出欺负的阴影。总而言之,在受间接欺负之后,他们认为向朋友的倾诉最有效。

五、结论

第一,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两到三个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最高;同辈朋友越多,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越少。

第二,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第三,中学生在g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男生;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女生。

第四,中学生在间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二年级;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二年级。

第五,大部分受欺负者在受欺负之后,比较愿意向老师报告,或者和朋友诉说,比较少的人愿意告诉家长。并且调查结果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越是愿意和老师、家长和朋友报告。

【参考文献】

[1]史高岩,张冬冬,刘金同,等.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1)

[2]Zhang Wenxin. Bullying in schools:Some basic facts that we know(in Chinese).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2001(3)

[3]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帅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4]Olweus,D.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5]Olweus D etc: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Routledge.1999:7-27

[6]张文新,文,鞠玉翠,等.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7]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

[8]Mynard H,Joseph S. Bully/victim proble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8 to 13 year-old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67)

[9]陈世平.中小学欺负行为调查[J].社会心理研究,2001(1)

[10]李进拴.校园欺负行为及其干预[N].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1]李国露.初中负性情绪特点及其调节策略调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2]李莉.学校的欺负行为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3]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14]卢晓灵,刘红,张金勇,等.贵阳市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5]孙昭,赵红霞.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6)

第9篇: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分类号 B849

1.引言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发生。欺负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且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和校园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欺负现象也成为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欺负的形式包括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身体欺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欺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cyberbunying)。多项研究发现,4%-5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网络欺负,网络欺负行为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以往学校教育更重视对传统欺负的预防与干预,而忽视了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网络欺负现象。近十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欺负,对网络欺负概念界定、普遍率、与传统欺负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究。在国内,关于欺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统欺负领域。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网络欺负的概念、特征、危害及其影响因素,评述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制定有效的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特征

2.1网络欺负的概念

最早专门研究欺负行为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g提出,传统欺负是指带有目的性、反复性,同时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不平衡性的一种攻击行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日益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出现,它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复性地伤害不容易自我保护的个体的攻击行为。实施网络欺负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通信设备。可以看出,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在电子通信平台上的一种延伸。

2.2网络欺负的特征

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一样,包含有三个特征: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然而在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上,网络欺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欺负的表现方式。首先网络欺负的反复性,在网络欺负者发送大量的恶意短信或邮件给受欺负者时,体现得很明确。但是在网络环境中,欺负者的一次攻击行为也可能被他人重复实施,如上传的令受欺负者难堪的照片会被多次转发,使得受欺负者反复遭受伤害。如果这种重复行为不是由欺负者实施的,这种行为还算是网络欺负吗?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认为一次网络攻击行为就足以被界定为网络欺负行为,特别是这种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线下的欺负事件。Fauman也认为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被广泛地传播,欺负者行为的反复性可能没有在传统欺负行为中那样重要。因此网络欺负的反复性不仅体现在欺负者的行为次数,还体现在受欺负者实际遭受到的欺负次数。

其次,就力量不平衡性这一特点而言,网络欺负行为中欺负者强健的体魄并不是必要条件,网络欺负中的力量不平衡性,体现在技术使用能力、匿名性两个方面上。在线关系中,掌握更多先进通信技术的一方,更具有优势。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发现懂得更多网络使用技能的小学生更可能参与不正常的网络或手机活动。相比于没有实施过网络欺负的人,网络欺负者更多地会将自己定义为网络专家。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小学生经历的都是短信或网页欺负,所需的技术技能很少。除了技术的使用能力外,匿名性也能导致欺负者与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的不平衡性。大量研究表明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这就使得他们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遭受到的欺负行为进行有效的回应。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在对受欺负者的访谈中也发现,是信息的匿名而不是信息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威胁。

由此可见,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可能导致两者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也启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网络欺负的干预措施。

3.网络欺负的危害

所有形式的欺负行为都会对受欺负者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带来的伤害类似,遭受到网络欺负后,受欺负者也会产生情绪上的痛苦、生气和悲伤,出现社会焦虑和自尊心的降低。但是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欺负对受欺负者心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在网络欺负中,两者虽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受欺负者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收到恶意的短信、邮件、视频等,这种持续不断又无法躲避的欺负行为,会给受欺负者带来更严重的心理折磨。Perren等人就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抑郁水平上的得分比传统欺负中的受害者要高。网络欺负的匿名性也使得受害者可能永远不知道谁欺负了他,也就无力反抗,由此可能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及其幸福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网络欺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会进一步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新的难题。研究表明,网络欺负者的学业成绩会下降,同伴关系不和谐,存在吸烟、饮酒甚至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反复遭受网络欺负的个体也会出现学业成绩的突然下降,逃学旷课次数增加,甚至会选择辍学,开始认为学校不再安全。网络受欺负者还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其自杀的可能性也会提高。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快而广,大量的网络旁观者会浏览到针对网络受欺负者的不良信息,并可能将其转载扩散,进而在线上造成对受欺负者的再次伤害,同时这些旁观者也有可能在线下对受欺负者做出嘲笑、辱骂等欺负行为。有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欺负。这种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伤害,可能使网络受欺负者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例如:Ybam等人的调查发现,网络受欺负者携带武器到学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8倍。

由此可见,若不及时干预网络欺负行为,校园环境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就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教育外,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网络受欺负严重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减少或防止网络欺负行为。另外,网络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

4.1个体因素

网络欺负有可能和传统欺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以12-20岁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就发现网络受欺负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10-1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遭受网络欺负频率越高。Williams和Guerra进一步将被试按年龄段分为5、8和11年级三组,发现5年级学生受欺负的比率最小,只有4.5%,8年级学生受网络欺负的人数比率最高,达到12.9%,到了高中这个比率就下降到9.9%。由此他们推测,年龄和网络受欺负的频率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网络受欺负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在7-8年级。纵观上述结果,有关网络受欺负与年龄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研究者们选取的被试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要考虑到所选样本的年龄跨度。明确网络欺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能为学校重点针对哪个年级实施干预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传统欺负中,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可能成为欺负者及受欺负者。然而目前有关网络欺负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不一致。Calvete等人发现和传统欺负一样,男性实施网络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但是大量研究也表明网络欺负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欺负中,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进行身体欺负。由于网络欺负中的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更多地与言语欺负类似,且不同于身体欺负,这就可能使女性会像选择言语或关系欺负一样,更多地选择网络欺负。同时网络空间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实施攻击的途径,而不需要她们使用身体暴力。因此,在制定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时,不能忽视女生群体。

4.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群体欺负、攻击的对象。传统欺负中,亲子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欺负者。同样在网络欺负中,欺负者的行为与其亲子关系质量存在相关,自我报告亲子关系较差的青少年会参与更多的网络欺负事件。

另一方面,父母调节也可以在青少年网络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父母调节是指父母为了保护孩子,避免网络危险而采取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上网的青少年更可能遭受到网络欺负。同时青少年频繁使用在线应用程序,特别是在线聊天工具,会提高他们遭受网络欺负的风险。因此,如果父母更多地参与到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中去,则受到父母监控和限制的青少年会较少地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地址等,也会更少地访问不良网站、约见网友。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制定的关于网络活动的规定会降低青少年在网上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所以今后在对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中,需要父母更多地参与进来,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措施,降低青少年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4.3社会环境因素

近年来,受社会生态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显示,学校整体氛围影响欺负及与攻击相关行为(如对抗行为、伤害老师行为等)的发生,积极的学习氛围与欺负相关行为的降低有关。而网络欺负同样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Calvete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欺负行为和暴力环境因素成正相关,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成负相关。青少年感受到的学校环境越是处于信任、公平和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实施网络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越少,青少年越可能实施网络欺负行为。Williams和Guerra也指出,感知到同伴是可信任的、关怀的和有帮助的青少年,存在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由此也可以推测,孤独感和社会关系的缺乏可能是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Li分别选取加拿大和中国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国的青少年在传统欺负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网络欺负行为上,加拿大的青少年会比中国的青少年更多地实施网络欺负,而中国青少年中网络欺负的受害者和旁观者,则更可能将所发生的网络欺负事件告知成年人。并且,中国学校里的成年人在得知网络欺负事件后,会更多地进行干预。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其社会生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个体或外部环境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所决定。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综合性地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以期制定出更全面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5.研究展望

国外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网络欺负主要采用的是以问卷量表统计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网络欺负事件,心理测量固然可以测出研究样本的一些症状,但其缺点在于很难触及受欺负者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有些问题是仅凭测量难以发现的。而质性研究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贴近实践生活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兼用质性分析去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同伴、父母或老师的报告,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信息。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多是采用横向研究,难以检验网络欺负与其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社会心理问题是使个体遭受更多网络欺负的前提条件还是网络欺负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获得纵向研究数据,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网络欺负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就研究对象而言,大多数研究选取青少年作为被试,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已有研究表明,17%的教师曾遭受过网络欺负。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网络欺负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丰富网络欺负领域。Kowalski和Limber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网络欺负事件中也存在着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以及未参与者四种角色。在网络欺负事件中的每一种角色的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在网络欺负事件中所遭受到的危害和影响等,均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