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安全生产新技术精选(九篇)

安全生产新技术

第1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记者:据了解,艺康在全世界清洁卫生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在您看来,贵公司在为中国市场提品和服务时所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在饮料、啤酒行业,贵公司提供哪些先进的技术或产品?

顾悦:艺康在国际上是清洁卫生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对于中国市场,首先,艺康着重保护食品企业的生产安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帮助企业降低使用清洁卫生产品带来的综合成本;其次,艺康通过在节能减耗方面进行的相关工作,达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另外,艺康通过提品和技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

在饮料行业,艺康近年来有几项比较重大的项目。例如,针对湿水能消耗大的问题,我们在全球推出了无水干产品,在降低生产企业水损耗的同时,保证工厂生产环境,并降低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记者:艺康是一家国际企业,您觉得中国的食品行业对于清洁卫生技术和产品是否有不同于国外的要求呢?针对中国市场的不同点,艺康做了哪些方面的调整?

顾悦:首先,在中国市场中,许多企业会生产含乳饮料,含乳饮料跟其他饮料在清洗的难度方面有所不同,艺康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产品技术研究;其次,尽管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发展较晚,但从自动化程度上来说比国外更高,从这方面来讲,艺康在如何帮助国内食品生产企业利用新型设备提高其生产效率的问题上也进行了诸多考量。这点与国际上有所不同,成为中国市场值得关注的一项内容。

对于不同点,艺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开始更加关注对能够减少自然资源耗用的新产品的开发,同时通过研发新型产品,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可以看到,现在的食品饮料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对企业的生产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艺康致力于将食品生产企业的清洗消毒时间降到最低。

记者:据了解,在本届展会上,贵公司带来了3D TRASARTM CIP技术和DryExx两款先进产品,能否请您能详细地介绍下这两款产品?对于食品饮料市场来说,在清洁消毒方面主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顾悦:3D TRASARTM CIP利用了艺康近年并购的纳尔科公司的3D TRASARTM专利,将过去应用于循环水、锅炉水方面的3D TRASARTM技术移植到3D TRASARTM CIP中。该技术拥有以下优势:①帮助客户保证食品安全。CIP过程是整个饮料啤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做到清洗干净,就有可能对下一批产品的生产造成微生物污染和异物混入的风险。②保证食品企业全过程的监控,帮助企业发现并改善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原先使用的CIP系统是比较粗放的,如果没有3D TRASARTM CIP系统,很难发现CIP系统过程中哪些问题不可控,甚至不合标准。3D TRASARTM CIP系统更像是一把解剖刀,将整个CIP过程解剖开来,发现过程中的不足,避免浪费。③3D TRASARTM CIP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企业可能在国内拥有几十家工厂,每家工厂的操作过程可能都有不同,没有这一监控平台,企业很难做到集团化地对其所有工厂进行管理,3D TRASARTM CIP能帮助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平台进行大数据管理。

DryExx干剂运用了艺康先进干技术的产品,而我们的干技术和其他公司有较大的不同。首先,艺康运用喷淋方式避免了设备与工厂输送带的直接接触,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其次,艺康的干技术使用水基技术,而不是油基技术。水基技术便于生产企业结束生产后清洗输送链带,保证清洁,而油基技术更难保证清洁,将污垢留在链板上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喷淋技术还有一项较明显优势,一般的油机技术是使用刷子对链板的上表面进行涂抹,这种方式很难对链板的内侧表面进行涂抹。使用喷淋技术可以保证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受到影响,因为它可以在表面和内部都进行。

目前DryExx干剂主要应用于塑料链板,艺康也开发出了这一产品的姊妹产品,专门应用于不锈钢链板,这一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就食品饮料行业的清洁消毒而言,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证食品安全。现阶段,食品安全要求生产企业在可监控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但很多企业运用的生产设备做不到这一点,艺康的产品能帮助食品企业做到食品安全生产过程参数的全监控。第二,精益化生产。尽管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也存在各地区自然资源存储量差异化的问题。对此,艺康所做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在达到相同清洗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电力资源等)的利用率。第三,健全法律法规。随着国家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关注一些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排放,比如磷排放。艺康在这方面的要求走在行业的前端,已经开发出全系列无磷的产品,用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记者:艺康的产品可运用于啤酒、饮料、乳品等多个行业,针对不同行业,艺康的技术、设备或产品有怎样的不同?

第2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 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 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

(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 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 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 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 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 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 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 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窬?梅⒄沟幕? v醒肫笠档陌踩?纯觯??砹斯?倚蜗螅??砹宋夜?纸锥伟踩????芄淮锏降淖詈盟?健l岣咧醒肫笠档陌踩?际醮葱履芰γ?侵醒肫笠瞪?婧头⒄沟男枰??彩侨耸篮笥?饺?蚓?靡惶寤?牡蔽裰?保?nbsp;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3)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第3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是主要任务之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测预判、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的大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的重要手段。

加强安全科技研发

随着安全科技投入的加大,在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突破,使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如图1所示,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从“十五”到“十一五”分别下降49.4%、37.4%,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分别下降22.3%、16.9%。但从图2的发展趋势曲线可以看出,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说明当安全科技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后,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反而在减弱,表现在科技成果的集成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成绩显著,但是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仍不适应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仍然不高。

目前的安全科学基础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敏锐度不足,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能力不强,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程度不够,凝练优势行业领域先进技术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支撑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碎片化、小而散、重复研究多,资金利用效能不高,安全技术装备同质化,系统性集成技术水平低。

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等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满足需要,国际交流开放融合度差,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较差,全链条设计、合理化布局、科学性定位不够,基础性、引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建设重点

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整合现有安全生产优质科技资源,积聚全社会一流高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引导扶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风险评价与危险辨识、安全技术成果评估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门类更加齐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一批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促进安全生产科技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高危行业领域建设“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国家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科技支撑综合基地,筹建安全生产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装备创新研发基地和矿山物联网安全认证与检测平台。完善矿用产品安全准入验证分析中心实验室。建设具备宣传教育、实操实训、预测预警、检测检验和应急救援功能的省级综合技术支撑基地。

预期目标

“十三五”时期,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必须面向安全生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围绕防范工矿商贸企业典型重大事故,开展矿井重大煤岩动力灾害、深部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热害,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应急救援技术体系等研究,探索事故致灾机理和演化过程理论模型与动力学演化规律,提升监测监控、预防控制、综合保障能力。

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为重点,着力解决相关行业领域研究碎片化、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

聚焦安全生产科技突出矛盾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挖掘国内与国际两大创新资源,加快安全生产关键共性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监测预警控制、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管网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方面系统化集成技术攻关,加大新技术、成套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提高安全生产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到2018年,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滞后,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的引导作用不强。

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经济扶持力度较弱。

安全生产成果转化推广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业停留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等常规性工作方面,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水平亟待加强。

安全产业结构不完善、集群效应不突出,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对策

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力争取得一批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颠覆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装备发展指导目录,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和孵化创新基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示范园。

积极探索和培育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云平台技术服务中心,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扶持一批高端、系统、一体化科技企业。

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建立市场主导的安全技术转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市场激励和政府补助机制。

加快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编制的考核权重,理清欠缺的、甄别不适应的、跟踪国际前沿的安全技术标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注重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接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安全生产领域内全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渠道更加多元,安全生产信息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无序状态;二是重系统建设轻数据应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数据共享进展缓慢,数据信息缺乏足蚶丛础⑸疃韧诰蚝妥ㄒ祷应用;三是信息化人才队伍、产业基础薄弱,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和传输的专业手段与能力不足。

“十三五”建设重点

“十三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安全监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重塑信息化模式。做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通过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尤其是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体系,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采集机制、信息统一管理机制和跨部门资源交换机制,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监管监察业务数据库、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数据库、交换共享数据库和公共服务数据库等五个数据库的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政务管理的综合效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服务能力、现场执法能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水平和领导决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服务等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各形成100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提升基础设施效能与信息安全保障。优化完善各级网络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市场和安全生产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大数据平台推进计划

做好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监察大数据预警预控平台工程建设,把握好大数据建设方向,加快整合现有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行政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动态采集、决策分析机制。

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分析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数据基础上,从其相关关系中量化数理之间的关系,捕捉事故症兆和预测未来,着力向可视化数字图像和预测预警方向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为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切实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漏洞可堵、事故可防。

大数据平台预计实现的功能

国家安全生产大数据和综合预警预控平台,将通过“云采集”接口汇集和存储各类安全生产信息,通过“云处理”能力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出安全生产的规律特征,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信息化及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预期可实现如下功能:

为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监管模式并提升监管效能。利用海量信息,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分级,有利于实施基于风险分级的差异化监管;实现在线即时监管监察,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抽检对象,有利于深化“四不两直”监管(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和避免盲目监管。

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执法手段并提升执法效力。通过为监管执法部门提供统一的安全监管执法信息支撑系统和执法终端设备,及时企业违法行为信息,并实现与其它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够确保安全执法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开展预报预警预控服务,可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减少事故损失。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创新安全生产预报预警理论方法,建立预报预警模型,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实现对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发展趋势和特定区域与对象的预测预警,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损失。

第4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煤矿

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为天,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2003年8月14日我矿裕公井也曾发生瓦斯爆炸,夺取了28名工友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二)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三)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第5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煤矿

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为天,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2003年8月14日我矿裕公井也曾发生瓦斯爆炸,夺取了28名工友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二)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三)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第6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一)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与生产各环节有着密切联系,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注重企业员工的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将安全负责人、企业员工、工程师等人组织到一起,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效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严格贯彻和执行

为了促进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加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培训,注重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管理,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贯彻和执行,确保各种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掌控,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

在企业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保密性,使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程度更加精细化。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注重生产各环节的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四)加大安全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促进规范化发展

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大安全技术管理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技术管理方案,执行强化标准,注重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生产开始前,制定好想要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几套可行的方案,以及时处理生产过程的突发安全事故和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工序、产品的安全检验,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以保证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在生产完成以后,要对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

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于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监督,制定有效的运行方案,提高企业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运营模式,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结算管理等集中到一起,不断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

不断加强经济管理,企业必须健全经济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三)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企业经济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例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注重新项目的投资,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四)加强生产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检验评估

企业正常运行中,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产品检验和评估,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必须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才能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第7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资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镇生命线工程将日趋复杂,城镇的安全压力将增大,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增加;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急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急需加强安全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急需壮大安全科研人才队伍,急需开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对此,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主动挑起重担,有所作为。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树立创新观念,以增强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第8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务院、*省人民政府相继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创建“平安*”的实施意见。*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层层进行安排部署。集团公司制定了创建“平安龙矿”的实施意见,在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上,文秘部落原创董事长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理念、“以质保安、以素保安、以技保安”三项举措和“把重伤当成死亡对待,把死亡事故的领导责任当成渎职对待,把伤亡者当成责任人对待”的三个对待。公司各级领导都对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公司上下抓安全、保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集团公司安排,把北皂煤矿在科技兴安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搭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去年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制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煤矿领域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安全是煤炭生产的头等大事,安全对煤炭生产起着保证、支撑和推动作用。实施科技兴煤、科技兴安战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安全工作的必由之路。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科技创新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和源泉。多年来,北皂煤矿注重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健全完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挖掘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科技的创新力,促进了全矿安全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一是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三个体系”:成立了以矿长为主的人才使用、资金投入的保障体系;以总工程师为主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网络体系;以全员参与小改小革发明创造的“五小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立了每两年一届的科技大会制度、每年一次的科技工作总结会、每月一次的科技例会制度和课题项目攻关小组制度。大张旗鼓地表彰在科技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充分调动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年在我矿第七届科技大会上,我们对评选出的78项优秀科技成果、1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4名“金点子”提出者和8名岗位技术能手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同时,采取以发明者姓名命名革新项目、给予物质奖励等形式,鼓励员工结合实际自我创造,积极开展小改小革“五小攻关”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革新创造的积极性。一大批既实用、又简单的技术革新项目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二是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着力创造育才、引才、留才的环境。通过建立技术后备岗制度、技术人员培养考核管理办法,将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成果,作为晋升职称、提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坚持“压担子、打板子、架梯子、抬轿子”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一批又一批专业工程技术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三是开辟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大学、*煤炭经济学院等许多知名的通防专家、支护专家来矿讲课,与中国煤炭科学总院、济南设计院、唐山煤科分院、上海煤科分院、西安煤科分院、抚顺煤科分院等科研院所保持了良好的业务技术合作关系,在产、学、研相结合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综采技术在“三软”岩层的应用、二水平开拓延深工程优化及应用、煤4经济可采层的论证、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干法选煤技术的应用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安全生产搭建了科技支撑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安全、优质、高效矿井的建设。二.大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北皂煤矿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综采技术、综采放顶煤技术、综掘技术等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应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矿井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矿工作的健康、稳定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加强技术引进,为安全、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作为集团公司五大重点工程之一的4402大储量工作面,是龙口矿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作面,集团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引进了全新的综采放顶煤生产设备系统,今年4月份创出了单机单面19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安全生产;综掘机的使用,对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单进水平,缓解生产接续紧张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动葫芦的推广使用,提高了安装速度,成为安撤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井下提升机防爆变频电控系统以及PLC电控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提升机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故障率。同时,我们引进推广了锚杆钻机、井口推车机、井上自动拌料系统、皮带机电气软启动、新型风电闭锁开关等,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劳动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我们结合现场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生产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如,机组一次性扩切眼工艺。在4110面施工时,我们采用了采煤机一次性扩切眼施工工艺,提高了安装进度,缩短了安装工期,维护了顶板的稳定,实现了节支降耗,保证了安装的安全;如,综采支架配150机组开采工艺。在准备2415工作面时,由于无成套的放顶煤设备,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成功地采用150采煤机配轻放支架,解决了工作面在特殊条件下顶板管理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特殊配套的综采工艺,与高档普采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又如,综掘机拐弯工艺。针对掘进机拐弯时不能连续生产、开机率低、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掘进单进低、安撤次数多、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组织技术部

门、机电部门开展联合攻关,通过到济三矿调研学习,在借鉴济三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矿的现场实际,制定了掘进机拐弯的技术方案,在4101切眼施工中,付诸实施,一次试验成功,实现了掘进机整机拐弯和一次扩切眼,提高了掘进机的使用率,减少了掘进机的安撤次数,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将与之配套的锚喷工艺改为“三掘三喷”,从优化设计入手,实现掘进机后配运输皮带化,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掘进效率,增加了安全系数。0三年综掘最高单进达到635米。今年四月份,又创出了综掘月进尺702米的历史最好水平,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在提高工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又引进了地面自动拌料系统,并且正在探索调研井下自动上料系统、自动清浮煤以及人车、猴车、移动压风站、风动扳手等新工艺、新设备,力争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同时,加大了安全技措投入。03年,按照1.2元/吨煤的标准提取安全技措资金,完成安全技措项目42项,完成资金849.05万元。并实现了安全技措资金的项目管理,做到统筹兼顾,专款专用,保证了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为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更新、改造老化设备,提高安全技术装备和矿井抗灾能力,提供了资金保证。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矿井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力度,努力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北皂煤矿是一个设计能力仅为90万吨的中型矿井。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的发展。自投产以来,对生产、运输、提升、通风、供电、排水、地面生产系统等各系统进行了多次技术优化和改造,促进了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以后,为适应公司大发展的新形势,矿井的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对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矿井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1、对主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在公司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投资270万元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对主井及相关的井上下主要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箕斗提升量由5吨/次提高到6.5吨/次,提升循环时间由60秒缩短为57秒,提升能力由156万吨提高到213万吨。同时,投资50多万元对副井操车及信号进行了改造完善,副井提煤能力达到33.8万吨,主、副井技术改造完成后,矿井提升能力达到240万吨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制约我矿生产的“瓶颈”问题,提高了主井以及相关配套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2、对地面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造。投资280万元对地面生产系统及地面风选系统进行了改造,选煤厂年处理能力达到了300万吨,满足了生产大发展的需要。3、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针对我矿采场东移,通风距离长、阻力大的实际,为确保东风井使用前的安全生产,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分别施工了一二水平回风联络巷、一二水平改造进风巷及将下组煤集中轨道上山和下组煤三采集运巷改造为并联主要回风巷,降低了矿井通风阻力,提高了矿井通风能力,满足了东风井建成前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4、对矿井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我矿原设计的下井双回路电缆的供电能力,是为年产90万吨井型服务的,已满足不了生产大发展的需要,通过论证,投资110万元对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敷设了下井电缆,具备了年产270万吨的供电能力。矿井综合能力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大发展。2003年,全矿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25万吨,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今年4月份,全矿月产量达到25.45万吨,再次创出了月产历史最好水平。四.创建一流信息化矿井,打造“数字”矿山,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水平*大报告“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监测监控手段的信息化,是煤炭企业科技兴安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先后引进了KJ-75型调度监测系统,完成了对矿井监测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使矿井瓦斯监测系统具备了完成气体、温度、风速监测和风机、风门状态遥讯等工作的多种功能。同时,引进了KSS-20矿井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完成了对井下主要防火地点和主要回风巷的防火监控。实现了电子探头、瓦斯监测到迎头、到工作面,保证了随时掌握井下生产状况以及气体变化等情况。去年以来,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建立了上下反馈及时、准确灵敏的矿井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加快了矿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从地面工业广场到井下的重要工作地点、工作岗位都安设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控,随时掌握井下重要工作地点的动态。今年又投入40多万元,对全矿网络计算机进行了更新换代,并实现了与集团公司信息网络的对接。在局域网上,我们建立了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安全专栏中,对岗位责任制、人身事故档案、“三违”罚款、干部下井、隐患排查、安全重点、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及时更新,动态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前,北皂煤矿面临的以技保安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海域开采面临的技术问题尤为突出。海域防止海水溃入、海域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海域灾害预警和安全保障体系、海域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及控制技术四大技术课题已经进行了技术定向,并全面展开。今后,围绕矿井安全技术重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安全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搭建安全科技支撑平台,不断提高矿井监测监控科技水平。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矿山,是煤炭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这一发展方向,我们将制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规划。尤其是海域工程,要在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上做文章。其中,海域皮带要实现调度集中控制,海域泵房要实现自动化控制,首采面要实现优质高效。目前,我们正在酝酿对调度系统进行改造,建成集监控、监视、企业信息、通讯为一体,由安全监测、工业电视、工业自动化控制、

管理信息、通信五个系统组成的监测监控系统,变单纯的生产调度中心为调度集控中心。同时,引进掘进巷道喷浆厚度自动监测仪、地质信息分析、三维地震动态分析等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监测监控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实现矿井安全、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集团公司做实、做强、做大,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9篇:安全生产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在煤矿机电技术的创新与安全管理中,要结合传统管理理念与安全模式的应用基础上,创新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方式,尤其是在机电技术与实际运营的结合中,打破传统的高风险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注重机电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综合作用,对于提升煤矿的综合管理都将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应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1.1机电技术管理体系有待加强

在煤矿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严格执行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因此,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整体运行都有很大的推动性。其中,在当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煤矿安全运行与管理机制不科学,没有制定出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模式,也没有形成现场管理的综合管理机制,在机电管理体系的运行中,没有全面落实到实际安全生产之中,从而导致机电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运行秩序上的混乱[1]。

1.2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在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中,没有充分考虑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因素,尤其是在矿井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管理的综合措施没有严格执行,机电基础管理的效率也相对较差,在注重煤矿地下采掘现场的设备管理中,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由于机电设备运行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产生的事故相对比较多,其中,在运输设备的安装、运行以及检修与调试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人员触电事故,因为没有严格进行设备的检修,也没有做到详细的综合管理。

1.3机电管理技术人员素质不到位

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过程,因此,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煤矿企业要注重对人员素质的整体培育。但是,有一些机电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全面,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煤矿企业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因此,在整个技术管理与运用中就会出现与实际管理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在坚持相应的考察抽查管理中,也没有对整个管理形成科学化的模式,因此,在机电设备操作路径中,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对于整个管理都将有很大的反作用。在多种机械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有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不强等影响,就会给整个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误差,不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2]。

2构建机电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2.1加强管理,突出机电设备的综合运用效果

在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中,要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在全面构建规范化的管理路径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条文,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政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全面落实管理机制的相关责任,解决现场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一是要落实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煤矿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奖罚等机制,对于安全意识强、机电技术强、责任心强的员工,要给予积极的奖励。二是要加大对设备的综合投入。在不断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入过程中,形成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对于机电设备的主要维修以及相应的改造,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形成设备更新管理模式,并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三是要结合实际需要更新设备。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并加强对新技术的管理,增强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效益。

2.2提升素质,加强对人员的综合培养

在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定期培训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养。因此,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在进行岗前培训、岗中培训的基础上,更好的为机电设备技术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帮助。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在注重综合培训的基础上,定期选拔优秀的人次进行技术培训,在全面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整个专业技能以及基本业务素质训练,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不断转化为成果的运用。在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路径中,强调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整个技术工作思路,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指导的基础上,形成讲座、现场指导等培训模式,并加强与高校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沟通,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注重好宣传,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采取积极有效的绩效评定方式,形成相应的奖励管理机制,更好的调动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人才,更加有利于提升煤矿机电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综合作用[3]。

2.3落实制度,形成全程跟踪管理模式

首先,煤矿企业要制定出技术管理针对性考核文件,并严格落实该考核文件中所规定内容,使机电技术管理操作更具规范性,从而提升整体管理质量,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其次,针对机电设备相关检查制度方面,可采取上岗检查制,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重点定位于各关键岗点及要害场所,当岗位轮换之后,需实施全方位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此外,煤矿企业还需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所有工序均要编写安全管理计划与具体管理流程,并指派专业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实施跟踪全程管理,而对于部分重点生产区域,还应由相关领导深入到现场进行指导与监督,确保所有的生产工序都与相关流程标准相符合,以此方式提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整体质量水平[4]。

3结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路径中,要注重对煤矿综合管理效能的全面运用,在注重机电设备综合效能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注重将安全文化注入到每一个管理之中,同时,对于整个管理的综合应用,要搭建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推动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

作者:苏飞 单位:山西兰花同宝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帅彪.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03):237.

[2]马国庆.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