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精选(九篇)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

第1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指的是财务管理要围绕一个核心,然后将财务管理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财务管理以财务的核算为中心,结合财务核算的各类方法,并且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环境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学说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财务管理以概念的形式展现出来,用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务整合方面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比较全面地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探究,对于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还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只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中,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发展的模式,制定自身的财务管理内容。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系统的时候,只是将财务管理的内容罗列出来,并没有找出财务管理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效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时,出现不规范的情况,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鉴相关的资料,但是,不同的资料中对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理念的解释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财务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关于财务管理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有的概念侧重在资金流转层面上来下定义,有的概念则侧重在经营管理方面下定义,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的概念可以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范围,有的概念则比较模糊。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具有片面性,内容不完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规定的时候,财务管理的各个内容是独立的,财务管理内容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而且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冗长,没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规范的时候,对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没有掌握,导致财务管理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不强,财务管理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中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方法,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就比较混乱,每个财务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管理,大大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效率。

(四)社区服务中心没有配置齐全的审计人员。现在,由于医疗经费比较紧张,所以在社区服务中心没有配置专职的审计人员或只配置兼职的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关的工作资质,审计人员往往在社区服务中心担任不同的职务,所以不能保证财政监督。

(五)社区服务中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在社区服务中心,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事项中核算方法不一致的问题,在社区服务中,配置的财务人员一般对财务技能还不能充分地了解,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财务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六)社区服务中心的药品管理无序。在社区服务中心中,药品的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在药品的管理中缺乏专业人员,导致药品的管理不规范,而且药品也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也没有按照日期对库存进行管理。长此以往,导致药品的账目不能核实。

(七)社区服务中心的现金管理比较混乱。社区服务中心还缺乏有效地管理,政府也没有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这就导致了社区服务中心在收费的过程中比较凌乱,造成资金的流失。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财务的系统化管理,建立报账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财务的系统化管理要制定全面的财务管理规章,使财务管理的不同内容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在进行财务人员的配置时,要从整体出发,又要注意部分,进行统筹分析,要按照财务的岗位进行逐一配置,确保各岗位的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财务管理人员要与出纳人员进行有机地配合,财务管理人员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需要进行配置。财务核算时应运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软件,一些相互关联的财务部门要实现沟通与合作,进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委派财务负责人进行工程财务区域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时候,要对财务管理的每一块内容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能够明确其含义,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之策时,一定要规范流程,确保财务管理人员都可以按照流程去做事情。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的制度时,一定要防止那些不清晰的概念的使用,运用清晰化的理论不断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多个项目的施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安排区域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能够切实做好财务的核算工作,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财务会计、出纳和核算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培养新的财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要受到区域负责人的支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各项目之间设立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要履行资金预算、制定资金制度,减少资金外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充足,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特殊性;优越性;必要性;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20-02

社区护理是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的,因此,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其发展历史不长,如果从学术上看,它既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将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通过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从事20多年的医院护理和近几年的社区护理实践的对比,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护理者,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这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

二.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社区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 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它不同于医院护理工作,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而社区护理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因此,社区医护人员是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对象又是相对稳定,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同时,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其护理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上述情况决定社区护理工作的人际关系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不同于医院护理医患关系的临时性、短期性和个别性,而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反复性和全局性。因此,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护理,而是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护理服务。

三.社区护理工作的优越性

社区护理的对象是长期处于该社区的整个群体,护士在了解患者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的同时,为其提供长期高质量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利于评估其身心状况,使护患关系融洽,满意度提高,增强全民的医疗、预防、保健意识。

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综合素质高,常单独面对个人或家庭的访问和护理工作,她们除了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学等人文学科去护理患者外,还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去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具备一定的辨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增强护士的责任性、自觉性、独立性,而且能充分挖掘其整体素质的潜能。

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家庭负担的相对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内外社区护理事业的资料调查表明,社区护理事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同时又能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我国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

四.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待健康问题的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而无论从老年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还是从减轻社会、国家、家庭及照顾者的压力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2.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改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待健康问题上不再是满足于基本需求,而趋向于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和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 “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消费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社区服务功能落实的前提。

3.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一个家庭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现象增多,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家庭负担大大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护理事业的资料调查显示:社区护理事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同时又能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全国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

4.疾病谱的改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年均年龄也相应提高,因而一些慢性病也就越来越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从而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于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靠临床护士是难以单独完成的。护理人员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方便、全面、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势在必行。因此,开展社区护理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又能促进护理事业的稳步发展。

因此、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要关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不足,以农村卫生的特点为基础,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要治本,更要治标,在改变落后现象的同时,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林菊英1社区护理[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2,21

[2]庄华1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J]1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57

[3]夏泉源.社区常见疾病护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

[4]周莹.社区护理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5]常亚萍,李曼春,张晓玲.城市社区卫生护理服务分析[J].全科医学杂志,2001,6(3):143-147

第3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摘要】我国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区陆续推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取消药品加成,抑制虚高药价,让利于民。本文试列举目前零差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由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零差率社区补偿机制配送

1零差率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用的药品均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常用药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采购价格销售给老百姓,配送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成。在药品采购价格整体降低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取消了15%的药品批零差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采用政府打包采购的方式,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这种做法叫做零差率。

2零差率的概况

北京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性开展药品“零差率”的地区。在北京,从2006年12月25日起,全市2600多家社区医院的常用药正式开始实行“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6个规格的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15%的加价率;2008年12月15日,北京市的零差率药品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北京市基层零差率药品将比照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从2008年的328种扩大到519种,预示着“零差率”药品的组成将会愈来愈丰富。

继北京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试行“零差率”。在上海,2008年10月1日,上海郊区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享受基本药品按实际进价收费的优惠;从2008年12月28日开始,上海社区卫生机构将全部推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所涉及的药品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收费西(中)药目录》中的166种。天津市2009年4月1日推出了《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涵盖537种基本药品,与此同时同时在6个中心区和塘沽、汉沽、大港(城市部分)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月1日进入试点实施阶段,32个试点县(市、区)共有政府举办的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6个服务站,390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和4799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特别是在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后,“零差率”的推行将成为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其回归公益性的突破口。

3零差率的成效

北京药品实行“零差率”后,社区医院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1]2007年底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平均每次门急诊药费从原来的近百元降到现在的66.47元,省了近30%,一年下来,社区医院共向患者让利4.46亿元。现在,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市民看病首选社区医院。2008年底,据初步统计,零差率药品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让利7.68亿元。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由2006年的不足8%提高到2008年的28%多(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机构的单处方费用明显降低,社区机构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09.99元,是全市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50%,是三级医院的1/3(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卫生机构2008年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量已超过2006年的全年工作量。2009年北京仅丰台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所共采购零差率药品2.73亿元,销售零差率药品2.5亿元,涉及药品品种890个,降价幅度达36.11%,患者看病少花药费约9028万元。

天津市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后,该市药价已经同比下降了10.28%,社区再减少15%的加成,药价就降低了近25%,据统计,天津市共有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9个卫生服务站和154个乡镇卫生院。推行零差率6个月以来,已向老百姓让利接近1.2亿元。

安徽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受益人口将超过2000万人。

4零差率存在的不足

4.1药品零差率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

由于医保人群和公费医疗人群的支付比重合计达到医药费的四分之三,在其他机制未有动摇的背景下,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受益最多已成事实,医保和公疗患者只享受了15%~20%的让利。

4.2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型医疗机构低,业务收入主要靠药品收入,以天津为例,在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费用支出的64%都是靠药品加成获得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相当于拿掉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如果补偿部分不能平衡其收入,将会造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正常运行。现行的补偿机制是按照药品费用的比例(各地区不同)进行零差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会使得定点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大开处方,增加药品费用总额,以取得更多补偿。

4.3独家配送机制,缺少竞争,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定定的区域内只有一家配送企业拥有配送的权力,其他中标配送机构无权配送,此机制鼓励垄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配送服务的购买者,有接受的义务而无选择的权力。目前这一现状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

4.4零差率政策引发药店撤药风波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在山东引发“撤药风波”,有60余家连锁药店的济南药店连锁巨头——漱玉平民大药房采购部对旗下门店下发部分基本药物紧急撤柜通知,近两成的基本药物下架。这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国内首起药店针对“零差率”政策的撤药事件。

5对于完善零差率的一些看法

(1)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例如,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开销实行全额报销。使得老百姓成为零差率的最终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2)逐步完善补偿机制

可探索按测定的人均费用和就诊人头进行药品差价补偿的方式,改变目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停留在“卖药”的现状。

(3)配送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零差价药品配送的经验,零差率药物配送引入竞争机制。相关业内人士提出:每区县或医疗机构对中标配送商的选择应不少于两家,每半年可以重新选择一次;医疗机构为选定的两家配送企业正常开户,使配送企业在充分的竞争中,提高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全市选择3~5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规模企业,负责全部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加速流通产业的优化调整。

第4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有效沟通绩效

 

中国医生学会的调查显示,在医患纠纷中9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不当的医患沟通所致。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然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如何,与社区医生的沟通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1]。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2年多来,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尝试并利用沟通技巧,按要求形成制度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沟通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团队人员和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社区居民包括病人、病人家属、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人员。

1.2 沟通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内部人员的团队作用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桥梁作用、社区管理干部对社区卫生人员的互动作用、社区居民与社区医生信任关系、居民参与程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的知晓程度、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建档率,慢性病控制率的情况变化。

1.3有效沟通中的技巧:(1)见面问候语并介绍自己,如:您好!我是某医生、护士,很愿意为您服务等话语。(2)事先有所准备,如社区医生主动回访居民、患者的话,把要回访的内容拟清楚,以免遗漏。(3)确认需求,病人需要什么健康问题力求帮助解决。(4)处理异议,要求同存异,允许患者有不同的看法,先不要拨斥病人的不同意见。(5)达成协议 交流后把共识形成协议,以便下一步工作的进行。(6)共同实现,有相同的目标,才能达到目的。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

1.4沟通方法:(1)首先在团队人员之间、以及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经常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2008年初开始与社区管理干部和专科医生互动交流思想,旨在联络感情加深了解,以求在工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支持。(2)每月有10个工作日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开展健康教育。深入居民小区:①有利于互相认识、面对面交流、增进互信,以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②又有利于我们宣传社区卫生工作,如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意义,增强保健意识,从而使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生兴趣,对慢性病防控有了新的认识。

2. 结果

我们对35岁以上人群的120人次进行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效果做了调查与问卷比较,其中有慢性病的66人,其他为一般人群。

2.1沟通前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较少,每季度约1-2次。(2)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是(27/120)22.5%,(36/120)30%,(31/120) 25.83%。(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72/120)60%。(4)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8/120)31.67%。(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30/120)25%,治疗依从性差(33/66)50%,慢性病控制率(23/66)34.84%。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

2.2沟通后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增加,每月1-2次。(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为(84/120)70%,(105/120)87%,(99/120) 82.5%。(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102/120)85%。(4)对慢性病知晓率(88/120)73%。(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50/120)41.67%。治疗依从性改善(55/66)84%,慢性病控制率(47/66)71.21%。

3 讨论

沟通是社区医生开展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一个好的开端,从沟通开始。我们社区卫生工作者与社区管理干部的联动及街巷居民交流,下社区进入居民小区,入户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保健、社区医疗等等,无不以沟通为开路先锋,真可谓还未入户,问候在先。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

沟通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具,也是医护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是融洽医患关系的润滑剂,沟通是一门科学,它像似哲学使人变得聪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要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才能积极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群众性,把这一惠及广大居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我们近两年来发挥思想交流、沟通的优势,从内部来说提升了团队的作用,发挥了患者与专科医生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了合力。论文发表,有效沟通绩效。从外部来看,加强与社区的管理干部的互动,增进了解,工作上得到了广泛支持。从社会上来讲,调动和发挥了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的健康行为从物质关心再到了解最后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些变化的提升所产生的效果已在近两年市卫生局年终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来,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

研究表明,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将医疗花费降至原来的1 0 % 。沟通能有效保护自己,也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参考文献

[1]张向东等,影响医患和谐的主要思想因素,《中国病案》.20089(6)40-42

第5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Abstract: Carries out the countrysid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deepens the rural sanitation reform an important action. Although the country and the local All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 have made all sorts of endeavors, but the rural sanitation cannot go out the health resources deployment to be unreasonable throughout, the farmer looks down upon the strange circle which gets sick.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analyzes the countrysid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obtain, to discover affects its development several prominent questions and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o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农村社区 卫生服务 对策研究

Key words:Countrysid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countermeasure studies

作者简介:陈晓晨(198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 韩立娜(1981-),女,河北廊坊人,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对保障农村群众得到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方便了农民就医。

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的加大,这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把农民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放在了一个十分显著的位置上。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开展之日起,就与城市同步,实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已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一是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二是使农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三是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巩固完善;四是使农村卫生体制的改革更切合实际;五是中医药技术在农村逐步得到普及;六是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但也有很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乡镇卫生院房舍简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效益低下的状况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均是自费医疗,小病不医,大病医不起,甚至因病影响生产致贫返贫。调查反映,当今农民凡是生活贫困的,多数都与疾病和健康因素相关联,生病或健康因素是制约农民走向小康重要障碍。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广大农民健康的保证,而这种情况与调查者家庭的经济收入和调查者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关系,说明农村居民,富的和不富的、高学历的和低学历的,均需要有社区卫生服。而且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不仅需要疾病治疗,而且需要预防、保健和康复等综合性卫生服务。这些都有力的表明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困境、建立有效的农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已是迫在眉睫。

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起步,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日渐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将制约这项工作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一)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有人认为,乡镇村现有医院、卫生院的技术力量不错,已能够完成卫生医疗工作的任务,没有必要专门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未能从改革农村卫生体制的大局来认识卫生机构一体化的重要性。

(二)社区卫生服务职能落实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是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但就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而言,多数偏向于重医疗、康复方面,预防方面还可以,但对保健、健康教育、计生等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都是在诊疗方面做得多,这就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农村更是如此。

(三)城市与农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较健全的大多数集中在城区,而乡镇村基本以农村卫生站的旧模式为主,这导致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在保大病、保住院方面做得比较好,但由于缺乏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知识,导致很多早期可以控制的疾病由于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而出现大病重病才住院的情况。如果农村社区居民日常就能够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规范用药,则既能够节省医疗耗资,又可以减少大病重病才住院的情况。

(四)政府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多年来,有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将有限的卫生经费着力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投资。农村社区卫生事业似乎成了社会资金投入的盲区,缺乏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造成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村卫生房屋设施和设备远远达不到要求。此外,乡村医生待遇普遍偏低,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挫伤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五)缺乏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和措施,缺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乡镇医院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六位一体”的实施缺乏规范操作措施;乡村二级医务人员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质量上缺乏统一标准。

(六)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镇、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常见疾病的治疗上,缺乏全面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咨询和计划生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发展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研究

为从源头上打破“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治大病又需要消耗更多资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新的服务关系,使农民认同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必要性。在广大农村建立起以情感为交流、以服务为纽带、以服务合同为契约的新型医患关系。每位社区医护人员成为所负责村民健康的监护人、教育者、咨询者以及治疗中的协调者,使农民拥有自己固定的保健医生,乐于就医。

(二)加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确保农村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落实到位。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社区服务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的“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不能以搞医疗为主,过多考虑经济效益。要把“预防”作为六位一体服务的重点,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把慢性病的控制和疾病的预防作为重点,加强对慢性病的治疗和控制。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抓早、抓深、抓实。同时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三)尽量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原则,保证农村居民享受到适宜安全的服务。

(四)政府要加大投入,包括对人、财、物的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培养等。要落实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加大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五)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是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将独立分散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个体医生组织起来,统一布局,成为乡镇卫生院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纳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范围。相应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财务、统一药品购发、统一文书档案、统一医疗业务、统一行政管理。

(六)建立起适合农村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卫生优质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医生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彻底转变服务模式,增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遵循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的卫生服务改革之路,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创新实践,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探索实践-归纳总结-再探索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李昌麒,黄茂钦.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6,(04)

[2].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管理世界,2003,(04)

[3].杨辉.构建卫生服务质量的概念框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01)

[4].陈家应,龚幼龙,舒宝刚,严非.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中国卫生资源,2000,(04)

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 因素;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我国学者王茂泽认为: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的观念的建立,预防工作在整个卫生保健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社区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1]。因此,根据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点很好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探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对策。

1 我区社区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来自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临床护士。民营医院的护士大部分是合同制护士,受教育程度低;公立医院护士大部分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社区护理工作的经验。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未纳入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多数护士上岗前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未经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培训内容还没有摆脱医院护理模式。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卫生宣教模式”初级阶段健康教育[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或宣传拦的方式,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服务范围窄,方式单一。同时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停留在知识普及、宣传层面上,得不到深入发展。

1.2 社区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理解 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刚起步,一方面与社区护理工作各相关部门不了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内容,认为只是各医院设立的进行看病打针的方便门诊,以增加医院收入为目的。另一方面社区各相关部门不了解健康促进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意义,认为社区健康教育是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事,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3 社区不同群体的依从性影响社区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学生及3岁以上的在园幼儿比较好组织,依从性较好,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对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不了解,对民营医院转型及市级医院下设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缺乏信任,有实质优惠的服务项目才肯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需要技巧;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的依从性最差,是最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人群。

1.4 专业理念的局限性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一部分由民营医院转型,一部分由各公立医院下设组建,因此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观念依然存在。在转型前,大部分卫生服务部门的护理工作者所受的护理教育以医院和临床护理为主,现所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3]。

2 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针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提高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项目或培训班的形式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让在第一线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根据社区护士知识的需求增加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康复、社区传染病的预防、社区紧急救护等知识[3];另一方面,进行进修学习,到内地观摩学习,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技能;三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模拟等方式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最后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基础,社区护士只有掌握扎实的方法和技能,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2.2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理解 加强与辖区社区街道(居委会)、学校等机构建立友好信任伙伴关系,首先,让他们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加强沟通、广泛宣传,改变各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街道(居委会)在社区服务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他们熟悉社区环境,了解居民情况,因此应多与他们沟通,征求意见,有利于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2.3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法 3岁以上的在园儿童较容易组织,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校学生可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开展适合于他们的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以健康体检项目为主,向社区居民讲解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处于初始阶段,国家的卫生资源很有限,对社区健康服务投入有限,各项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以热忱、耐心、热心、关心的态度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该人群的信任,以座谈、书写板报、图片、幻灯、组织参观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集体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是非常不现实的,应改变健康教育的方法,比如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报刊杂志、计算机多媒体等方法,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3岁以下幼儿可利用预防接种的机会向幼儿父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建立一个良性的健康教育环境。

2.4 转变专业理念,突破思想上的局限性 社区护理人员要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这一过程实现是长期的、复杂的。

参考文献

[1] 刘佳艳主编.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7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生命周期 地方政府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由于其成功地实现了患者分流,较好地解决了患者的就医问题,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经验被许多国家效仿和借鉴,并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佳基层医疗模式。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①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发展起来的。健全地方政府职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模型

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原指生物或人类周而复始地经历的出生、成长、配偶繁衍、衰老以至死亡等过程。马森・海尔瑞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可以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其战略、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他之后生命周期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已有20余种。论文在分析过程中借鉴以企业的业务增长速度为标准的简化四阶段(生存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模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地方政府的职能。

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启示。为寻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规律,作者分析了天津市、无锡市、淮安市、英国、美国、德国等地区和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在分析国内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天津市、无锡市、淮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三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

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都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内涵建设阶段,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之后,三个城市从各自的特点出发,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除此之外三个城市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没有发挥“守门人”的功能。从三城市社区卫生服体系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和首诊率较低,低就诊率和首诊率根本就无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分流病患、降低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的提供成本、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守门人”功能。

第三,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创建期,三城市的政府承担着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阶段,三城市政府又扮演着各部门关系的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政策的制定者的角色。

第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阶段,首诊率低、双向转诊未完全实现、发展资金不足等是三个城市社区卫生服体系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

分析英国、美国、德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虽然三个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制各不相同、各具特点,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共同点可以提炼出来:首先,社区卫生服务“守门人”功能基本实现;其次,政府在社区卫生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是社区卫生服体系的监控者、考核者、资源配置者;最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成本高、资金浪费严重等低效率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模型简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模型是在借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产生的,综合分析淮安市、天津市、无锡市、英国、美国、德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特点及规律,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划分为建设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生命周期模型示意图如图: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建设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期的特点,建设期的主要工作是基础建设,这个阶段的主要指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当覆盖率达到100%时,社区卫生服务生命周期的建设期就结束了。建设期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第一,领导者,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上级政府的要求以及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第二,规划者,以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为依据,根据国家、所在省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现有卫生资源的实际情况,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建设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是主要的建设者。政府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网络、基本制度的建设工作。

第四,审批者,政府可以把区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以及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功能改造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此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对其进行资质审查和批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拥有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资质和能力。

第五,管理者,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

成长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成长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内涵建设时期,政府应该扮演如下角色:

第一,建设者。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守门人”职能没有实现,在成长期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成长期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人才建设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第二,政策制定者。地方政府应该运用制定政策的职能,推行社区首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医保进社区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考核制度,引导社区居民患者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疗。

第三,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和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理顺这些关系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作为协调者,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部门与组织的关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第四,制度创新者。地方政府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并借鉴其它城市的发展经验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地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第五,监控者。地方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购买者,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应该由地方政府来监控。地方政府作为监控者应该通过建立全面考核体系来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政策实施、经费使用、服务水平、服务效果等方面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

成熟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角色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到成熟期时,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避免因地方政府能力不及或成本过高导致的政府失灵。为此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或非政府组织等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效率。

第一,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防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收支两条线”、“事业单位身份”形成的效率低下的“懒汉”行为;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问题。

第二,引入非政府组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把非政府组织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让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时,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创造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环境;其次,应该为非政府无组织的参与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最后,应该重新明确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职责,形成与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互补。(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宽带网络;区域医疗信息化;软件厂商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新医改方案的颁布实施,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相关实施方案,即建立居民标准化电子档案、推进电子病历、完善双向转诊、构建区域性信息平台、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中从数字化角度探讨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内容。

1 数字信息化医院的理念

数字化医院指的是依靠宽带网络实现所有临床作业过程的无纸化和无片化,包括数字化医疗设备、医学影像系统以及医疗信息系统等。当前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收费,而数字化医院的建立将改变这一现状,收费信息系统将会转变为临床信息系统,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特点。

对于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国内外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指的是通过网络和数字技术对医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将医院信息采集、保存、传送、处理以及所有业务流程均数字化的一种信息体系,它是一个将信息进行综合的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医院业务软件。

广义的概念是狭义的数字化医院的延伸,配套了更深层次的网络连接,它指的是由医院与医院以及社区之间相互连接所形成服务体系,具有区域性,也就可以不受距离限制在某区域范围内提供医疗服务。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有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是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以及卫生管理整合在一起的应用系统。

2 数字信息化医院的主要特征

医院进行数字化医疗服务管理主要是依靠三个方面: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医院业务软件,而数字化医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1)医疗设备的数字化:指的是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等全部数字化。2)医疗方式的网络化:指的是围绕病人的一种组织模式,基于医生工作站,将所有病人的病历电子化,医院所有信息共享,可远程进行会诊,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和救助,挂号和预约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3)医院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对医院不同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对医院的运营情况、出诊情况以及药剂等方面的管理。4)日常诊疗的家庭化:政府十七大报告中有提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措施,而日常诊疗家庭化正好响应了这一点,它可以为社区与家庭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居民可以通过该网络系统与医生进行沟通,医院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

3 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要进行数字化医院建设,人才是根本。数字化医院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职能应用系统,它们的功能不一,无论是其内部联系还是外部环境都非常复杂。要做好每个环节,使系统保持畅通、稳定运行以及所提供的数据准确,使系统的功能完全体现出来,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1)要培养信息化人才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知识。2)在相关医科学校设立与医学信息学相关的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编制适宜的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加强医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组织各种相关培训班,提供网络教程。4)聘请一些具有较强医学信息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硕士或教授,建立一支骨干队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关人才的匮乏问题。

4 区域医疗信息化

国家科技部曾经在医疗服务某重大项目中提到:要建立一个将医疗、教育、公众健康服务、行业管理等集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必须依靠各方的共同努力,坚持资源共享、低成本、低风险的原则,为大众提供良好的医疗信息服务。

5 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自2003年开始,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发展快速;两年后,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接下来的五年内,预计中国各个地区的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发展步伐将会更快。

6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软件厂商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医疗信息系统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要满足医院的所有需求仅仅只靠一个厂商是不够的,加之应用系统越来越专业,因此医院需要选择多个厂商,这样医疗行业市场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参考文献]

[1]高昭,李泉.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03:19-22.

[2]罗爱静,平静波.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07:48-50.

[3]陈先波,金盾,金新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03:10-13.

[4]刘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1,23:2792-2794.

第9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8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