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

第1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成效;思考

作者简介:曹必文(1964-),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曹雨平(1962-),男,江苏常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SJG436);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GSY2009YB246);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教改重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604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28-02

案例式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首创,该教学法一经问世,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其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技能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功能和效果显示了在教学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将之作为必修课列入大学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开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思想保障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将之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按照新时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编订材,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实施方案(“05方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50-60年代模仿苏联课程和教学体系;70-8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体系;90年代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并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虽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直存在着重理论和研究,轻实践和应用的弊端,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广大青年学生缺乏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两难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选定的含有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和激励,通过典型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案例中所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需要作出的呼应,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特点,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内在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比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引起广泛关注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对问题的见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分析,用事实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上的是非,澄清理论上的迷惑,打开发散思维的天窗,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性”;四是促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将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的引用,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将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独立地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任务,也不是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依据。同样,实施案例教学,并意味着对理论教学的全盘否定。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变革中,广大思政教育者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必要的理论教学,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知识在模拟情境中的应用,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克服理论知识灌输传统习惯的影响,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又要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对案例分析的工具作用,不能有失偏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运用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阐述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描述(案例)和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的选择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决策导向性。通过案例教学,营造虚拟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参与问题的认定与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注重概念和理论知识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院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致力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开始,选择部分教学班级进行案例教学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入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入分析研究,探寻破解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办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取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调查分析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引导,不能体现政治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实施案例教学,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破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有效办法。例如在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章时,没有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而是选取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一夜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本事件产生的原因,讨论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而产生对党的针对国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二)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试点阶段和全面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专项研究,借鉴案例教学法在其他教学领域的成经验,根据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教学规范和实现步骤,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并公开发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精心编辑“三贴近”特色的典型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由“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外思考案例”组成的教学案例体系,实现了教学案例的模块化。正式出版了《教学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教材。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目标,实时修订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案例教学体系。

(三)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同步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突出能力考核。具体实施上采取理论知识学习考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和行为表现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考察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综合考核方法。

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不力。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式教学的保障体系。一是投入不足,还未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物力的保障。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师资培训、购置教学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编写教学案例等均需要学院提供资金和各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教学团队建设。广泛搜集资料、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预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程序,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改和指导,都使教师工作量骤然增加,必须扩大教学团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

(二)在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教学领域的成功运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经验,但相对于其他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将这一特点融入案例教学过程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案例的选择、问题的预设和分析的结果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有时甚至是唯一性,特别强调政治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而管理学等其他课程对案例分析的结论可能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因此,在教学案例的编选及其分析时,如何既遵循案例教学法的规律,又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将共性和个性有机融合,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资源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资源平台是案例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撑,它包括案例信息库、调查信息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目前,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尚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尚未建立。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教学资源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开设讨论区、信息互换区、建立“在线课堂”等栏目,活化教学过程,为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甘慕仪,徐刚.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忌讳[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第2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领会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推进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思政建设,协调推进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创新,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突出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打开新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顶格推进组织建设,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牵头统筹、学工部门联动、各系落实推进、师生全员参与,形成各司其职、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学院专题研究,统一认识,明确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原则、目标任务、实施路径、组织保障和标准要求;围绕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加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打开新局面。

二、加强重点环节,突出示范引领,“课程思政”达到新高度

做好“思想破冰”,引导教师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授课目标,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广泛形成;以系为单位,集体研讨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隐结合”,学院239门专业课和57门通识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体现在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中,如在课程大纲“课程目标”处设置“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进度”处设置“思政点”,在“实验实践、内容或课外练习等”处体现思政内容等;结合专业知识,在课堂授课、实践训练、考试评价中,将思政元素“盐溶于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古代文学》课程第一章节中,通过阅读《山海经》引导学生体会上古神话所体现的忧患感、厚生爱民、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达到“润物无声”育人实效。同时,不断强化覆盖所有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织20余门院级示范课程参与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公开展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影与人生》并在《中国海洋大学报》报道,宣传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典型案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思政”达到新高度。

三、加强保障支持,突出政策倾斜,“课程思政”成为新常态

第3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05方案”实施10年来,独立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形成共识、课程建设趋于规范、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仍存在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亟待深入等问题。需要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管理,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目标任务,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建设标准;创新计划;独立学院

DOI:10.15938/ki.iper.2016.06.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55-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简称“05方案”)实施的10年(2006-2015),也是独立学院设立发展壮大的10年。10年来,独立学院思政课紧密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在设立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实践中推进,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思政课教学的良好基础已经形成。尽管这项工作目前仍处在改革发展阶段,但思政课教学已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独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10年的主要成效

10年来,独立学院思政课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践成效,对独立学院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形成共识,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经验特点,有力地促进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形成共识

顺应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而产生的独立学院,在其试办初期,对思政课设置的问题虽没有做具体规定,但教育部已明确要求,“独立学院要建立党、团组织,积极开展党、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1] 其实,早在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就已经明确:“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确保民办高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建设者,1996年原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全国统考的课程”。2005年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实施伊始,教育部明确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按照本规定执行。[2]为规范独立学院办学和管理,教育部强调,“独立学院及其举办者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独立学院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资源和师资、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3]这些都为独立学院组织实施思政课提供了政治条件。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数独立学院的董事会、管理层逐渐认识到:思政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趋于规范

10年来,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按照“05方案”实施要求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初期教学基本上是套用公办学校的模式,统一使用规范教材和5T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学分、课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机构设置从教务部门负责聘请授课教师上课到设立思政教研室,再到专门成立二级教学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齐抓共管格局的进一步形成,思政课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教学管理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图书室、人文社科实验室、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等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完善,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专兼职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基于独立学院师资聘用特点,专任思政教师在6-15人之间,基本保证了思政课教学和教学研讨的开展。思政课专项建设经费保障从无到有,有力地推进了思政课课程建设改革和教师队伍培养。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思政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明显改善,为维护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贡献。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目前,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尽管目前这支以“80后硕士”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任教师队伍,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独立学院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以广西9所独立学院为例,10年来,广西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经过系列培训、研修和集中备课会的学习,以及各种比赛的锻炼,这支队伍逐步走向成熟。据笔者统计,近年来,广立学院自有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广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暨“精彩一课”比赛一等奖1项,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1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6人。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4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

战现场急救课程是士官院校各专业卫生士官必修的主干课程,对于满足学员(兵)岗位任职需求,打牢战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战场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加强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政教育与战救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充分发挥本课程受众广泛、贴近实战等实际优势,培养敢战善战、能救善救的卫生士兵,提高一线战场救治能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战现场急救课程是卫生士官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为战育人的关键课程,与思政课程所承担的育人任务各有侧重,育人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育人方向、育人目标、育人责任上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补充、有机衔接[1]。加强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着眼强军目标,培养能打仗、保打赢的“打仗型”卫生士官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军队卫生院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

2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的优势

(1)课程性质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是一门聚焦实战、紧贴战场的应用性课程,军味浓、战味浓,课程中所体现的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革命主义精神、“一切为了伤员”的白求恩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无不是开展卫生人员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2)课程类型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一般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易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更易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既满足学员掌握专业技能的内在需求,也易在技能学习中融入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大无畏精神等思政元素。(3)教学内容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紧贴岗位、紧贴战场,具有思想性、为战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有明显优势。(4)教学方法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多采用实战想定、现地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常与作战部队开展战术合成训练,能有效将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价值观引领与战斗精神熏陶相统一,更易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意识不强。部分教员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教员的任务,与本课程教学关系不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技能传授上,忽视了课程育人的功能与责任。(2)课程思政素养不高。思政教育需要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对专业教员的综合理论素养、个人品格修养、使命担当意识、思政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部分教员政治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其次,思政培训体系不够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员思政素养,加强思政知识储备,但目前还缺少系统完善的思政培训机制,教员思政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自主学习,提升效果不够明显。最后,思政教员与专业课教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不够。思政教员与专业教员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合作,思政教员不懂专业知识,专业教员缺少思政储备,二者的优势和短板没有形成互补。(3)课程思政方法欠妥。采用灵活多变的思政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思政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讲授启发法、人文认同法等。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员对教学方法使用欠妥,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一是案例选择不够恰当。有的教员选择事例、案例不贴切,与教学内容不相吻合,显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或者选择的案例不具备较强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能体现对战救专业价值理念的弘扬和追求。二是思政内容缺少整体设计。知识点与思政点之间逻辑不够清晰,情节不够生动,难以使学员产生情感共鸣和道德反思,效果欠佳。三是互动过程中引导不够精准。对学员引导不够,导致教学双方频频“出戏”,体现课前资料准备不够充分,观点和价值选择不够精练,教学节奏把握调控不够精准。

4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4.1提升教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4.1.1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教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认识高度。4.1.2提升课程思政素养教员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课程思政。作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员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全局视野充分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积极参加主题教育、专项教育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学习活动,要关心政治、时事,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以及军队的重大事件与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具有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成为立德树人的“铸魂人”、为战育人的“领路人”、战教融通的“明白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人”、卫勤尖兵的“铸剑人”、学员成才的“守望人”。4.1.3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员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因素。思政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口号,不能是机械的说教,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员身心特点、思想动态等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科学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提升使用案例式、情景式教学的能力水平;要加强集体备课、试讲,开展示范课、微课、说课活动,打造精品课程。4.1.4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成员间的互补作用,建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全体教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要培养清醒的理论自觉,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功底,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协作精神,加强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让教员的自身优势得到充分激发;要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提高思政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好的思政案例、课程设计、教学语言能够迅速推广,实现团队水平的快速提高。

4.2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4.2.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与教学内容的关联点、结合点,实现思想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全覆盖。4.2.2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组训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为战性,课程思政元素相对较多。应按照“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思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政治方向,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中,厘清课程的思政侧重点和切入点。4.2.3做好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任职岗位需求,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员思想特点,把准课程性质定位,有的放矢地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计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按照课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对应关联知识点,挖掘具有本专业、本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等。

4.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4.3.1革新教学方法手段如何在战现场急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员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突兀和生硬,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节点、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融入。其次,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还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途径的多元化。4.3.2突出战现场急救课程特色突出服务战场一线救护的课程定位,突出战味、兵味的特色。注重融入和渗透“红色传统、红色血脉、红色精神”的强军文化,“能打仗、练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文化,“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敢打敢拼的血性胆魄”的战场文化,“救治与伤员同在、一切为了伤员”的战救文化,“人民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的医学文化。如将白求恩战场救治事迹、我军战场救护英雄人物孙伯启和甘文英等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员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军人情怀、战场情怀,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做到思政教育自然延伸、无声渗透、有机融合、无缝衔接,达到思想熏陶、行为引导、观念转变。4.3.3建立协同合作的育人机制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方式,转变各课程“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员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效果评估等方面协同合作,形成互补增效的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马蕾.课程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63-68.

[2]张弛.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21(9):71-76.

第5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品课程一体化 教学资源库 规划

[作者简介]杨锐(1980— ),男,四川南充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育人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0—ZD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26—02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而言,教学资源库常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来代替,教学资源信息更新滞后,教学利用率不高。同时,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往往是以4门课程(本科课程为4门必修课,专科是2门必修课,本文以本科阶段为例)单独来建设的,缺乏相互联系和互补。因此,构建一体化教学资源库,打造统一的教学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致的育人目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成内容丰富、互动交流的共享式资源库。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现状

(一)教学资源库重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个问题,相同的内容,重复讲,反复学”的状况,造成了一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使学生在面对相同知识点学习时,产生疲倦感和厌学情绪。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不仅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还能较为清晰地体现相同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比较能力。

(二)单一教学资源库的局限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把握课程整体的内在逻辑性和连贯性。在信息量和完整性上,单一的教学资源库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能够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给各门课程的教师提供了解其余课程的相关信息的资源平台,有助于教师把握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基本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次分明、前后呼应,增强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统一整合,建立大容量、开放式、交互性强并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教育教学服务平台。建设时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内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统一设计的原则。将四门课程当做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采取统一的标准实施建设。统筹规划主要根据四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设计课程资源库。统一的标准则是实现组成资源库的各子库之间数据信息的共享。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采用统一的基础数据格式,确保在不同资源库之间的数据信息可以自由交换、查询和应用。

2.分类管理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要充分考虑四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和相互关联,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和组建各种教学资源,凡是纳入教学资源库的资源都要进行分类管理,如涉及四门课程(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共有的资源内容,可以建设一次,共同使用,见下图。

3.知行结合的原则。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可以把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行动等纳入其中,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4.动态建设的原则。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保持教学资源库长期稳定,并不断更新和维护。此外,还要注意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支持系统或平台具有扩展能力,确保一体化教学资源库能够根据软硬件环境和应用需要的变化,自我更新,以适应技术变革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二)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构成

资源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一体化教学资源库是一个为师生提供集“教学参考”“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和“教学评价”等服务的信息资源仓库,可以分为基础资源库和功能资源库。基础资源库是静态的教学资源存储,功能资源库主要实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利用。

1.基础资源库。(1)媒体素材资源库。根据媒体素材的类型,可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五种类型。文本素材包括教材文本、电子教案等。图片素材包括教材中的附图和插图,以及相关知识背景下的图表、示意图等。音频素材包括背景音乐、重要讲话、广播等。视频素材包括教学录像、重大事件的影像、典型事例的纪录片、学术讲座等。动画素材包括教学动画、游戏动画等。(2)测试资源库。根据测试的目的性,可分为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两大类。知识测试主要包括章节的习题、模拟试题、历年的考试试题等。能力测试主要有心理测试、技能测试等组成。(3)参考资料库。为师生提供了包括电子文档、图书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料的相关信息,主要涉及学术成果介绍、专业期刊、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等。(4)案例资源库。主要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的经典案例,一般是法律案例、名人故事、重大事件背景、重要论述内容等。(5)网络课程资源库。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组成。(6)共有资源库。这是一体化教学资源库所独有的资源形式,将四门课程中涉及的共同知识内容(媒体素材、参考资料、案例等)单独建库,在利用中根据教学进展自由调用。(7)工具资源库。根据不同的作用,可分为软件工具下载和教学网址资源信息。软件工具下载主要提供教学中常用的应用程序,教学网址资源信息则提供与教学相关的网址链接。

2.功能资源库。(1)教学交流。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可以实现在线交流、答疑解惑、个人观点等功能。主要设置有教学论坛、邮件系统、微博客平台等栏目。(2)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主要设置有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和建议反馈等栏目。(3)资源检索。提供在一体化资源库内的信息查询汇总,便于掌握资源库信息和关注度,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进度。(4)实践平台。实践教学的公共展示平台,主要栏目设置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行动等。

三、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保障机制

(一)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技术要求

我们主张在平台上开发,这将使资源库系统更稳定,能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并具有更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在数据库方面配备存储量较大、安全、稳定性较高的Oracle数据库,能最大限度地存储更多资源。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产品还是基于微软的操作平台为开发平台,主要使用的语言为Microsoft.c++或者Microsoft.c#语言,在微软搭建的框架下进行采用高效快捷的编程方式,在遇到相应问题时我们能更好地使用基于微软大平台上的所有资源,及时地解决问题,既节约了开发成本又能满足安全高效快捷的使用要求。

资源库资源存储方式为按照分类存储,结合资源的占有性合理分类服务器资源,使其能实现快捷访问、方便维护的效果。将视频音频资源单独存放实行按类别分开管理,对于文字资源和一般图像资源可以根据使用类型与资源数据一起存储在原始数据库中。

系统可按照三级角色进行管理(如建设需要可根据系统使用情况后期扩展至多级角色),结合WEB应用程序开发。目前国内外在基于WEB的环境构件上根据实际使用单位的大小和编程开发者的习惯采用了比较主流的几种技术方案,如Linux,Unix,Windows等,并在和J2EE二个主流应用框架上进行设计、集成。

(二)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对一体化教学资源库评价的关键在于对育人效果的评价。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评价是指以一体化教学资源库为评价对象,根据育人目标,采用可行的教育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设计、开发、运用、管理方面的效果进行测定,分析并评判的过程。根据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大致可以从育人效果评价、内容评价、技术评价、应用评价四个维度对一体化教学资源库进行评价。

育人效果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参与资源库提供的相关实践活动情况,评判受教育的程度。内容评价:主要指标有资源定位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充实、系统是否全面、分类是否合理、媒体是否丰富、表达是否规范、素材是否科学等。技术评价:主要参考因子包括运行是否稳定、管理是否规范、布局是否合理、兼容性是否强、安全性是否好、扩展性是否足等。应用评价:主要考察导航功能、查询功能、纠错功能、硬件环境等方面应用效果。

四、结语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要贯穿“利用便捷、资源丰富、生动趣味”的思想,既方便教师利用,又能吸引学生的关注。高校要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组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的运行团队,保证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准确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更新变化,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从而完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红.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第6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第7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历程;特征

[作者简介] 廖良初,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教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历程与特征,对于加强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实效不无意义。

一、“”前:强调“三基四性”、

探索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1949至1956年强调“三基四性”的课程设置

1949年至1956年的七年是新中国的开局之年。这七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是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措施的指导下进行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1949年10月8日, 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本年度一、二、三、四各年级均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并规定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以上三门课是新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早设置。

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规定: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准备自1953年度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1953年2月7日教育部再次具体要求马列主义基础课 在二年级时开设,教本为《苏共党史简明教程》,并将政治经济学改为三年级公共必修课,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为四门课程。

1953年6月17日,教育部鉴于目前高级中学三年级已开设共同纲领课程,新民主主义论的政策部分已与之重复,且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部分的充分讲授;同时新民主主义论的经济部分又与政治经济学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部分重复,因此决定自1953年度起,将高等学校一年级开设的新民主主义论一律改为中国革命史。

1954年7月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工、农、医二年制专修科二年级开设政治理论课的通知》指出:工、农、医科的二年制(医科为二年半或三年制)专修科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五学年度起,停设马列主义基础,改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九至十二章为中心内容,结合“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进行教学。

至此,我国高校基本上设有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是中国革命史;二是马列主义基础;三是政治经济学;四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五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另外,还有时事政策教育。1954年冬季开始又集中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建国之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强调“三基四性”,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不足之处是结合我国当时革命和建设及学生思想的实际还不够。

2.1956至1966年探索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课程设置

1956年下半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的“”胜利召开。为适应新形势和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1954年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时进行了新的规定,各系科开设的门数为:马列主义基础一年级开;中国革命史二年级开;政治经济学三年级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年级开。所有二年制专修科只开中国革命史,三年制专修科除开中国革命史外,可根据专业性质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或政治经济学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957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其他文件。并强调在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原应开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

1958年4月12日,教育部根据停开其他几门政治课后各地的反映,对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又进行了调整,并以政治教育局的名义发文《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几点意见》(草稿)并规定: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二年制的专修科除外)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门政治课。虽然有此规定,但实际上各高校没有完全开设这些课程。

鉴于取消政治理论课程后,高校学生不能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利于思想觉悟提高的实际,1961年7月24日教育部又转发了4月8日中央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制定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两部分。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开设的门数在不同年制、不同专业有所不同。文科各专业一般设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四门。理、工、农、医务专业和艺术体育院校一般设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两门。专科学校一般开设一门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形势和任务课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是讲解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任务、方针和政策。

1962年5月2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的几点意见》指出:理、工、农、医院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教科书短时期内不能编出,各院校可暂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三门课程。

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今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除继续开设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

对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课开设状况,1980年7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中有个评价:在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尽管有缺点和错误,总的说,保持了正常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的有序设置,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经过建国之初的恢复之后开始探索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中:惨遭践踏、名存实亡

1966年,开始,教育战线成了重灾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受了“”的巨大冲击,变得面目全非。

关于课程学习的内容,1970年5月27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规定:遵照“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教导,紧密结合三大革命运动实践,设置以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文、理、工各科都要参加生产劳动。这一规定实际上取消了政治课,以阶级斗争和大批判运动代替了政治学习和政治课。

期间,停课8年,1972年复课后,高校政治理论课被“”利用来作为篡党夺权服务的工具,以致名存实亡。

1980年7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中,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是:在期间,、“”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反革命大破坏,全国学校遭受了一场浩劫,马列主义、思想被践踏得面目全非,马列主义课的声誉被严重破坏,马列主义教师队伍被分裂瓦解,不少教师在反对和抵制、“”的斗争中受到迫害和摧残。

三、改革开放以来:备受重视、与时俱进

1. 改革开放之初(1977年至1984年)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课程设置

1977年我国开始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恢复了高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始春回大地,备受重视,并出现了许多新气象。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把被‘’破坏了的优良革命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全国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简称理论课)共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上述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政治运动、形势教育、劳动教育、政治工作,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并指出上述意见均可由各校根据条件试行,暂不做统一规定。各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的顺序一般依次为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共运史。1982年10月9日,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品德课程的通知》,认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材,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4年9月4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提出:为了增加马列主义理论的现实性,现在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

2. 随改革开放进程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方案式课程设置

初见“两课”雏形的“85方案”: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包括大学在内的政治课要求进行了宏观规定。根据中央精神,1986年3月20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规定从1986年起,用3至5年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开设出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新的课程。意见还指出,应因校制宜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这就是人们熟知的“85方案”。1986年9月1日,国家教委首次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并提出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通过三个渠道进行,即结合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讲授、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设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专门法的选修课,这是法律知识第一次进入大学课堂。1987年10月20日,根据新时期对思想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高等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国家教委又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设置如下五门思想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以上两门课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后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在此,我们看到了后来被简称为“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基本雏形。

正式提出设置“两课”的“95方案”: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新形势的要求,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精神下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明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并提出了“两课”教学新方案,一般称为“95方案”。该方案规定:四年制本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史课程。思想品德课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文科专业还应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有条件的理工农医院校和专业可列入选修课。二年制和三年制大专应分别各开设二至三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丰富“两课”设置内容的“98方案”: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全国普通高校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该课程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科学社会主义论的课程内容和中国革命史中的关于1956年以后的课程内容融合到这一课程中来以统一进行讲授。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为本科学生所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而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二年制专科学生所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年制专科学生所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二年制和三年制专科思想品德课程与本科学生相同。“98方案”还规定: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形势与政策课要列入教学计划,一般按专题进行。

2001年7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为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7月26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规定:要总结和吸取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同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如何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3年2月12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念课的名称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要求各高校从2003年秋季开学开始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另外,支持、鼓励高校单独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第8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萌芽;探索;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98方案;05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既是一门传统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既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基础”课的学科建设经过多年探索、突破、改革、创新和不断完善、整合而走上今天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基础”课是2005年由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立为标志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初期正式开设并命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探索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新机制、新手段和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此也进入了改革探索的新阶段。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化的同时,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问题。如1980年大连工学院率先开设“思想修养”课,后来全国各高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开设了类似课程的讲座和专题如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哲理、人才成长与修养、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WWW.lw881.com与此同时,有关方面的教材、著作和刊物相继出版,相关的学术讨论和论文纷纷发表,党和国家宣传、教育部门也在加大研究规划力度,不断制定、出台支撑其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方案。

1982年l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通知》指出,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通知》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由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讲课,电可请校内外其他同志讲课。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设立少量专职人员。至此.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途径。9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完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简称为“两课”。

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除规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机构等,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应纳入教学计划并考核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课和形势政策教育平均每周两学时,由各校根据情况统筹安排。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不得任意挤占。”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课堂讲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等。

1985年国家教育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两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教育,其中,思想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提出了“因校制宜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开设五门课程:《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基本上确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完整课程体系。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提出了进一步对“两课”教学进行改革。会议报告提出:“两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改革,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标和要求是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针对性’’“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邓小平所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应成为‘两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国家教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四所国家教委直属院校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三所部委或地方院校作为改革试点联系学校,全国各地有近四十所院校被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各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广大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进行了积极努力和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教学试点方案。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加强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意见》提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意见》还对“两课”的主要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意见》对高校“两课”教学时数做了调整,提出了各级各类院校四年制本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数为教学计划内不少于85学时,专科不少于68学时。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合理确定上述各门课程的学分,切实保证规定的学时。”

1995年12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保证高等学校德育有效实施,根据《教育法》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大纲规定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和形势政策课程。

1996年3月在全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指示,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方针,全面总结和吸取1985年以来“两课”教学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性,要对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做出统一规定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证“两课”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1997年6月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

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正式提出了高校“两课”教学的课程体系即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八门课程的设置即所谓的“98方案”。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至立对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新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第一线,了解和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第二,要加强对教学中热点、难点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第三,要大力坚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会议精神,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1999年12月3日,教育部社政司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充分肯定“两课”教师队伍整体情况较好、工作富有成效的同时,指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应改进的地方,关键是要提高“两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为此,该通知提出:为改变“两课”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要在1999年致2004年间,使3500名左右在任“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设置新方案,决定从2000年到2002年分三批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评选和制作工作。2000年下半年,教育部社政司根据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决定启动教学基本要求修订工作。

200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要把贯彻《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工作结合起来,同“两课”教育教学中正在进行的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两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也对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应全面地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全面修订“两课”教材,切实抓好“两课”教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培训。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之后,中宣部、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凋研,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可行基础和经验准备。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意见》还指出,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第9篇: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原则

现代案例教学法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在西方的中学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很好地借鉴到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好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实际精选案例,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有力的铺垫。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选用需要遵循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坚持以服务课堂知识为主,启发性和导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用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情班情,来进行科学选用。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那些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关联度高和符合学生社会认知、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案例,来为学生预留出知识构建和思考的空间,体现出课堂教法的启发性与导学性特点。

在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抛出都要求能快速地构建案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构建、情境认知、情境反馈最后达到情境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中因思想触动而启发,因认知升华而导学。所以,案例选取的视角和问题导入越能诱人深思,就越能给学生留下宽阔的思维空间,就越能让学生产生情境共鸣,教学效果就越好。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教学中选用的案例由于不够科学谨慎,案例要么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甚至有的连解释和补充说明的功能都不曾具备,只是对所宣讲理论的简单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化复述,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它的内涵在于启发和导学,所以我们要在立足于课程知识,通过具体、翔实、典型、生动的案例材料的呈现,使学生快速进入某种问题的特定情境之中,与情境共鸣。通过有层次、有梯度、有张力、重认知感知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导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案例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升华学科知识。

二、坚持实事求是为主,客观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原则

案例选用可以在电视新闻、报纸期刊、网络媒体、学生生活中遴选能够反映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客观、真实、趣味的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有话说,说出的话有深度,才能更真切地结合理论知识深化理解。教师切忌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捏造一些事件或呈现网络中一些没有依据的事件作为案例素材,或者选用庸俗、反面、血腥、极端、腐朽的案例素材,因为这样的素材虽然能在一定意义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会误导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真实看法,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所以选用的案例要具有理论指导性、实际操作性、客观真实性和趣味性,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课堂案例的选用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管新课标思想政治教材在编写上力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融合,但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概念还是显得抽象,特别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讲解更需要用一些具体、思辨、趣味的案例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因此,在案例的选取上在坚持客观性的前提下,突出趣味性就显得更为必要。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选用的案例呈现方式也要灵活多样,如文字的、数据的、图表的、影像的等等,特别是影像资料兼具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可以选用电影电视片段、纪录片、采访、动画等多种呈现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参与,其趣味性更加突出。

三、坚持以传递正能量为主,时代性和方向性结合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用要紧跟时政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彰显时代精神,紧跟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释放、传递社会正能量。案例应彰显时代的主题,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贴近当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认识重塑实际。比如,党的“十”提出的反腐、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生态文明、政治体制改革、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光盘行动、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等富有时代气息、彰显时展主题的素材,不光能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还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加关注社会,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还能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鲜活地理解课本知识。对政治课而言,这些鲜活的、时效性突出的案例更加真实,且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的选用是一项讲原则、讲技巧、讲艺术的系统工作,它需要教师在案例选用时,将启发性与导学性、客观性与趣味性、时代性和方向性这几个原则联系起来,系统运用,科学遴选,巧妙呈现在课堂环节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情趣。“感人心者,近乎于情”,案例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开放交互的教学平台,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彰显思想政治课的育人魅力,传递、释放思想政治课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祥得.案例教学法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中的应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蒋彩虹.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案例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