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元素范文

思政元素精选(九篇)

思政元素

第1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面对高职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目标设置相似、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受限等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专业课程特点、思政育人要求等,从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明确、思政元素的选取等方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研究了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类课程,它是以科目为载体,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里的“课程”指的不是思政课程,而是通识课、专业课等,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而课程思政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的。在专业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温度。因此,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独具优势。课程思政只有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模式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连续地、系统地渗透思政内容,才能拓宽高校思政教育传播渠道,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抓好专业课程这一“主战场”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华中师范大学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育人计划和育人信息的载体。也就是说课程是一种育人的载体,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而这也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体现知识性和育人性,有理论教育也要有实践教育。只有将学习科学理论、掌握技术技能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在高职专业课中发挥出课程的最大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课程的教育意义。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将这些专业知识与社会形态、历史文化、道德规范、时事政治相融合,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认识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和课堂内外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又强化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只关注本学科所涉及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课程所要达到的素质目标和育人目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从理论到概念,这样的教学是冰冷乏味的。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情怀、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素养,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适时地把体现新时代中国社会“温度”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用鲜活的事例、时事热点及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价值判断,进而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价值认同,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深入,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重点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原理、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运用与实践,在课程思政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发掘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元素,以促进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绝不是将思政内容简单地进行“移植”,不是在课堂上单独开辟一段时间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硬性灌输和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从专业课程中提取内在的文化、价值基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等。教学设计围绕课程的实施进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决定了课程思政效果的达成度,本文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首先结合课程面向的工作岗位性质、职业能力要求等,重新梳理了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其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总体把握课程思政育人方向,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思政目标;最后以思政目标为中心,深入挖掘鲜活典型事件案例、时事热点话题等支撑思政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1.结合《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特点梳理课程内容《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调、系统检测、故障诊断、回收利用等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与1+X智能新能源汽车证书相应模块衔接,根据职业要求重新进行梳理,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及服务相关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授给学生电池的分类、原理、性能参数、制造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动力电池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等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动力电池的拆装方法、单体电池的性能测试、电池系统元器件的性能检测及电池管理系统综合故障分析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中应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紧扣生产劳动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模块化重构,将《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内容确定为五个项目,十四个子任务,如表1所示。表1课程知识结构2.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来看,在动力电池的更换等教学任务中,除教授职业技能外,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工作中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高压维修过程中要遵守规范,在装配检修过程中要精益求精,遵守7S管理规范等。从动力电池自身的结构原理特点来看,其是由多节单体电池组成的,由电池管理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协调,这就类似于班级、企业的组成,需要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同时,BMS通过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再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以了解电池状态,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使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从课程设置的目的来看,其是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动力电池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而发展以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汽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融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讲述中国技术的崛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综上,以爱岗敬业、节能减排、创新报国等思政点为支持,明确课程育人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报国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等。3.挖掘思政元素支撑思政目标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优化,还应以思政目标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能与课程内容相互支撑的思政案例、生产实践所遵循的精神、规范和能力等,在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的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行“动力电池的更换”教学任务时,引入全国劳动模范一汽-大众高级技师金涛的事例,从刚毕业的操作工到汽车智造的领军人物,他通过主动学习,前瞻思考,凭着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埋头苦干、拼搏创新,在进口的生产线上对数以万计自动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了传统车型和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共线调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向学生讲授、演示动力电池更换流程和方法时,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实践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要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分析具体子任务教学内容的内涵,细化思政育人主线目标,确定各教学任务的思政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支撑思政目标的案例、素材等,将专业知识、能力点和思政素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点连成线,进而形成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如表2所示。1.“显”“隐”结合,宜“精”宜“透”课程思政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会极大地影响课程思政效果。依据“显”“隐”结合,讲“精”讲“透”原则,构建“有温度”“有思考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使课程思得更加顺畅和有效。在课程思政中,“显”和“隐”相结合,其中的“显”并非强行嵌入,而是在适当的知识点(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的知识点)、恰当的时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具体做法如下:在某些涉及专业思政教育内容的问题上,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讲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时,通过话题的讨论理解名词和政策的内涵;在与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导入事件或案例,从特定的角度阐明案例内部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例如在进行触电急救流程教学内容时,导入见义勇为案例,增强学生勇于救人的意识;在专业知识点讲授中导入人物事迹,例如通过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国产化研发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进行电池技术的学习与探索;比较导入则可以通过中外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情况的对比,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而“隐”则是在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同时,思政内容要保持合适的体量,内容宜“精”宜“透”,思政案例讲授以5分钟为宜,思政案例讨论5至10分钟为宜,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化。2.以学生为中心融入信息化技术教学组织采取小班分组教学,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改变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通过学习典型事迹案例、专题讨论、实践操作,牢牢把控掌握意识形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智慧职教、雨课堂、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拓展教学空间,结合课程特色,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穿插图片、动画、媒体报道、视频、仿真等信息化资源,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同时,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环节的问题导入、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阶段加入思政元素,以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理念。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将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进行融合,利用校企合作、技能实践、专业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情感认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结语

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提速,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良好的课程思政在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和温度。面对高职专业课程专业性强、融入思政元素困难等问题,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充分讨论分析课程内容、思政目标、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合理选取教学方法、融入体量等,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大思政”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

[2]欧阳慧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第2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第3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75-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用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其实践过程中必然有美的元素。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对人的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热爱自己的祖国;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境以及审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使他们形成创造美的能力。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这其中也包含着美学元素。

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以简单的说教为主,加上其内容的抽象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其内容,学习兴趣也不高。根本原因是我们忽视了那些本身存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元素。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这些美学元素,并要把其加以提升。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哪些美学元素,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美

教师美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美、行为美、语言美这几方面。

教师的情感美。“作为教师的人,必备的一种基本天赋就是情感素质。”[1]83-84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需要有对自己工作的热情和执着;需要有对自己学生的真挚情感即“爱”,这份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态度。教师只有有爱,才能真挚的关注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师的情感投入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也就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行为美。“伦理学认为,所谓行为,是由人的不需要,主要是社会不需要引起的,在改造周围环境的社会实践中发生的,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的社会活动。”[2]156行为美是指人的行为和举止具有美感。教师的行为美能够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教师举止文明、教姿教态端庄能体现出教师的修养美;教师对学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仅使学生更能尊敬老师,也体现了教师的心灵美;教师的仪表大方得体,更能使这些90后的大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着装更适合自己。可见教师的“身教”比“言教”的影响力更高,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具有审美能力,使他们心里充满道德美感。

教师的语言美。语言是人们的一种社会行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1]2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语言美作为交际手段,并且极力追求其美的效果。充满美的语言能够打动人,使人们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和情感的沟通。当然语言美不是指语言辞藻上的华丽,而是指在语言的质朴基础上再加上语言的技巧。一个拥有语言美的老师不仅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灵活应对那些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和触犯学校规定的学生。利用语言的质朴、语言的艺术和技巧去打动和感染学生,比一味地批评学生取得的育人效果会更好。

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来讲授课程,学生的听课状态是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二、学生美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是能动的主体,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他们具有“真、善、美”的分辨力和“知、情、意”的能动力。作为心理意识逐渐成熟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即审美意识。而审美意识在大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某事、某物、某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的审美趣味,注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方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审美观念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主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又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实际,使大学生在自己心中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念,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科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

三、教学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们过多的重视其中的“真”和“善”,而忽视“美”,对其美的元素分析和研究不足。

首先,教学内容要美。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3]62许多老师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无味,毫无美可言。其实各种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美的元素,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教材中来挖掘出美、提炼处美,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美的,当然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看到这些美的元素的存在。

其次,教学方法要美。大学生还能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传统的“教”或“教学”,而应该把音乐、美术、电影等美育形式引入课堂,结合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专门的访谈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内化,进而更好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课堂氛围要美。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心境舒适,不用感到压抑,也可以使学生精神倍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演讲、讨论、辩论、模拟教学以及给学生播放视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定会取得比传统说教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校园环境美

校园环境美含义很广,其中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要秀美,道路要干净整洁,学生们要保护校园的环境,不能有破坏,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破坏室内座椅、往墙上乱涂抹等。此外,校园的人文环境也至关重要,如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教育制度,教师诚恳的育人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等等。只有在这些合力下的校园环境美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们在这些情境体验中感受教育之美。

五、课外教育活动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活动包括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等。例如,我校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周要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组织学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爱校的高尚道德情操。

以美的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业余学习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美育与人生》中论道:美可以使人“超于生死利害之上,而自成兴趣,故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由此可见,不管是美本身还是美的事物或形式,它们都可以发挥教育的功能。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六、结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元素,可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们以美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怡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用审美的心胸去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最终使学生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即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自己的一生成为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思考

 

1.引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一群正处于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的青年人。大量调查和长期观察的结果表明,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易形成各种内心矛盾。如求知欲强烈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对一切新接触到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认知结构与思想方法简单,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分辨能力较差,受外界影响较大。从情感角度上看,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易冲动,在思维方式上带有冲动性、波动性、非逻辑性和直觉性,表现为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另外,还有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等。要解决这些矛盾,使大学生成为知情意统一的、感性与理性交互融合的“完整的人”,就必须重视“审美”。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美学原则,借鉴美育方法,既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期望[1]。

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

2.1 知情意统一的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作为个体存在,具有共同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审美过程,主客体双方也同样会历经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具备这三大类意识要素。论文参考网。在哲学史上,人们往往把知情意划归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两大类。

在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认识实践活动也不例外,也需要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参考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审美过程,分析其心理过程,它首先开始于主客体之间的感馏和知觉,感觉是指对生理上的表象个别特性,如肤色、胖瘦、高矮、声调等的认识,知觉则是对诸多个别特性之间关系的整体认识,即是将个别特性加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具体的人。而后,感知觉所获得的个体经验可以通过记忆累积并保存。主客体之间还会根据语言上的交流、行为上的观察,推断想象对方的兴趣爱好、过去经历等,获取更多的信息。

2.2 真善美统一的原则

成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是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思想、真挚的感情武装人,启迪人、打动人、发挥着政治导向、精神激励、道德宏扬、审美塑造、人际协调的功能,它是真的、善的,具有塑造人的心灵美的美育价值。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源泉。

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规律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和所依赖的是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向人们提供货真价实的真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一次次“冲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假大空”。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含量决定了自身生命力的强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必须高扬真理的旗帜。

善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善不仅是伦理学范畴,也是指维护与某种特定的人和自然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论文参考网。善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即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有用、有利和有益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善为前提,只有善的教育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宏扬社会的优良传统。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同时具有真的属性(科学性)、善的属性(思想性)和美的属性(审美性)。只有当三者高度有机的统一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实现其价值目标。

2.3 德育与美育内在统一的原则

德育与美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体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性教育,而美育则侧重感性教育;前者重在意志行为的优化和伦理道德修养,而后者重在情感陶冶和审美修养:思想政治教育有功利性、政治性强的特点,美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的特征;前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容易使人产生排斥情绪,而后者具有自由性和实践性,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研究成果证实,美育有助于人脑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2]。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学途径

3.1 加强主客体互动,实现教育形式美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在教师的教授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是整个教授活动的发动者、设计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处于主导地位。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主动的客体。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建立与学生平等通畅的沟通机制,做好道德外化工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是实现道德内化和实施自我教育的主体,是自身品德形成和建构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要被学生认同,只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道德准则、道德修养,进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师一方面针对学生的需要、生心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也需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系统,教学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民主平等是转变师生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师生主体间互动的重要体现。民主平等也是一种美,因为它体现的是教育双方在人格行为上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美即在这和谐的双向沟通之中。当今高校学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身心异常活跃,显示出既现实又高傲的心理特征:渴望成功、追求个性、讲求实用,但又性情浮躁、盲目自大、疏远政治、逆反说教,这些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信念,塑造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以人的自尊、自立、自强和人的价值、尊严、平等、民主等为内容,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平等交流、说服疏导为主要教育方法。从审美的角度说,学生作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主体地位也是教师不可替代的。因为学生所有的发展(情感、体验、认识等)最终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他们自身内在心理结构、图式的重建。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自主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注意培养高校学生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多提倡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透明度,改变过去存在的那种神秘化的倾向,特别是在涉及到广大高校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教育者有责任应将事情原委、实际困难如实地告诉学生。总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等思想具体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情感互动是主客体互动的基础和桥梁。互动十分强调动作或情感相互作用的对等性,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互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因为主客体的交流绝非仅指言语和非言语等手段的互动,更深层的目的在于情感的互动和人格的彼此感染。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当人们不仅在认识上懂得了理想、品德的重要性,而且在心理上、在感情上也对这种理想、品德产生认同之后,理想的确立和品德的塑造才是牢靠的。而美最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欢乐和鼓舞。一个人只有心甘情愿地投入某事,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潜能,倾注他所有的热情和创造力。高校师生都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互动能达到情感相融的境界,相互信任,就会使主客体双方都感受到一种美的熏陶和自由的愉悦,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美的体验、美的享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美的形象性特征,通过具体、生动、真实、形象的东西,创造一种直观、生动、实际,又能体现深刻内容的美的情感环境,以此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主体形象美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能否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多,对学生影响大,因而发挥教师人格美的魅力便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美,在欣赏教师的形象美中创造自身美的形象。

(1)美的教师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美的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使教育者充满魅力,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这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定约束力及权力影响力所不能企及的。教师的人格美主要包括教师的智能人格美和品德美。智能人格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要有能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出有深度的、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品德美是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是教师人格美的核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有德之士;要以身作则,为人先行: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与人为善、谦虚谨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光明磊落,公正廉洁、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对于激发学生不断进取、刻苦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2)美的教学语言。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是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是教学中师生间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条件。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的高低。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他的语言表达应是质朴、真诚而富于感召力,幽默深沉而富于哲理。

4.结语

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贯彻美学原则,培养“完整的人”,实现人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相应的美学理念、美育形式来指导我们的行动,真正实现教育形式美、主体形象美、德育活动美和校园环境美,使主客体在美的感受中实现教育的和谐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美学原则,借鉴美育方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宋妍, 李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5.

[2] 黄毅静. 浅议德育美学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意义[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3.

第5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一、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教师主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内容,用学生习惯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观点。教师既依托教材适度展开,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针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融入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短”“新”“近”。“短”即内容短。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几句话或几张PPT,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他们的担当意识。“新”即材料新。教师互相协作、精心备课,选取的材料生动有趣、时代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即事例近。在选取事例的时候,尽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学习好人、争当好人,把善举融入日常生活。

二、“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我团队于2020年申报了“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在“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团队重点进行了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

(一)师资建设

1.学习研讨为了提高“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我团队首先采取措施设法提高团队教师的思政修养。教师的思政修养包括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和执教素养。我团队将教研活动和党政学习相结合,支部书记和积极分子经常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时政热点,提高教师们的党政素养。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并提出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2.思政培训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教学和研究能力,我团队邀请第一批申报校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已结题的教师为团队成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参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聆听杨鲁新、许家金、盛湘君等专家有关高校外语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团队教师将所学经验运用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具体的案例、课程设计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3.教学比赛为了再造教师执教新能力、建设经贸好课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1—7月举办了“课程思政金课堂”大赛系列活动,我团队教师积极参赛并取得了多个奖项。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教师积累了大量优秀案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获奖教师在团队中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践行育人初心使命,深化“三教”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

1.目标打造目标打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蕴含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培育,把知识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重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后,教师意识到价值培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引领环节;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把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融入语言教学实践,是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以往编写教案时,教师更注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授课重点一般是讲授词汇、提高阅读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价值。教师需对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并结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这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基础。目标打造使教师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观念更加明确,同时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在打造目标时,我团队特别注意“课程思政不仅要重视普世性人文价值,还要打造特色性学科目标”。“大学英语”是一门通识性课程,普世性人文价值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爱国、敬业、守法、友爱等价值取向是培养完整人的一部分。同时,特色学科目标也是设计目标时需要考虑的一环。比如,在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科学探索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等。2.元素挖掘首先,思政育人元素要多元化。课程思政涉及的元素很多,例如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传统价值、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等,要注意多元化配置思政元素。其次,要注意思政元素的系统化打造,加工思政元素的过程更为重要。加工过程也是教师将思政元素案例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前如何导入,课上如何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让学生辨析和理解问题,如何在课后进行补充式、拓展式、检测式活动等。最后,还需注重时效性。大学生对于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非常关注。利用这些社会热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这就是思政元素的时效性。例如2020年春,教师在线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抗疫、防疫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抒发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国凝聚力。2021年,书记提出要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教师也抓住这一热点进行了相关活动设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能代表你心中的中国形象”,并列举了熊猫、花木兰、孔子、李子柒等,学生可以就这些形象进行评述,也可以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同时,让学生组队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去介绍、推广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3.资源整合“大学英语B”课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已开设了5个学期。目前,我团队教师正在重新录制教学视频,将备课中整理的思政教学案例引入其中,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共同分享。同时,我团队还引进了外教社“词达人”词汇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该平台拓展思政主题词汇,并且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主题词汇测试。4.评价探索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该纲要提出了教师、教学、学生、课程和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和153个观测点。我团队使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互评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思政教学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结语

第6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影响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内涵且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个性、形态及精神。不同于西方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险文化”,是一种德智结合、以德摄政的文化。中华民族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连续性;而儒家多元、开放的思想理念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变革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同时存在积极、正向和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应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旧赋新。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三、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J恩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温’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从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形式及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力,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路径,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晓霞.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1(06)

第7篇:思政元素范文

(一)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分析探讨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涵,轮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构建及轮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等因素。如何挖掘轮滑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实现由政治“点—线—面”一体的专业知识与思政体系轮滑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二)探索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将轮滑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文件的制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组织、师资队伍的构建及教学评价等融入思政元素。轮滑课程的全过程、教学因素、教学的整体构思要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构建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有效途径。只有从轮滑课程的教学过程入手,全方位体现和执行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才能真正实现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应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从课程设计上要体现德育教育规范和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专业目标、思政目标合二为一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轮滑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轮滑课程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缺乏一定的经验与实践,由于没现成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因此,利用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很难实现对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从而影响他们探索和创新轮滑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因此,完善相关的评教体系,把思政教育内容纳入评教系统,完善轮滑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由主管教学校长任组长成立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对全校进行思政教育情况的落实监督,督促和检查思政教育的落实及完成情况,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构建体育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好的思政教育奖励和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

二、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天然融合。体育教育(PE)的基本宗旨与课程思政(IPC)理念具有天然的融合特征,两者结合创作性形成“PE-IPC(合作、竞争、团队、价值、品德)”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理念和方法应用解决了轮滑课堂教学设计的若干“体育教育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场景,通过轮滑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摒弃和秉持项目制教学,重拾和再造基础性教学。轮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转换为在情景式教学场景中推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学习,其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而是一系列的“技术教学、竞赛、团队合作、意志品质培养”的场景,并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素质拓展、翻转课堂”等教学环节,因此,更好地呈现了轮滑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教学组织方法的创新

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轮滑课堂上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即:先有任课教师结合本次轮滑课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情景和布置场景,然后强调教学活动中思政元素的作用,并说明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随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队伍组建、人员搭配、装备配备、构思困境突破和解决方案”等环节,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四)考核评价的创新

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构建五位一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轮滑课程的扩展评价内容。从“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思政元素+体适能”五位一体课程考核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方法上关注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淡化分数和名次,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将思政教育元素纳入教学评价中。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同向教学与实践

(一)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轮滑教学内容

轮滑课程具有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围绕思政课程目标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轮滑教学内容的安排,轮滑课程的理论体系构建,轮滑基本技术、轮滑基本战术,学生体适能训练的内容安排,轮滑社会暑期实践活动的规划等。发挥轮滑课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非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品格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轮滑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通、同向同行的功效。

(二)凝练思政元素的轮滑创新教学法

以轮滑教学内容为基点,把握轮滑教学规律,针对轮滑课程的教学环节,创新轮滑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团队建设及翻转课堂教学使组内组间合作竞争,集体个人全力以赴,自然而然地切入思政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各教学方法应用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学方法对传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传授体育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挑战。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融思政元素构建轮滑教学评价方案

评价内容方面,在体适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融入思政元素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动态,了解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淡化分数和名次,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学生的体育成绩要充分体现轮滑课程思政内容。

(四)构建思政视域下的轮滑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体制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将评教体系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质量的好坏,通过校督导小组、教师互评及学生评价为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考评体育教师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从教学督导介入方式为主检查思政教育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情况。从发挥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面入手,学校教育部门研究制定考评体育教师思政教育的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思政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政教育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工作。

(五)以思政为引领构建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新时代轮滑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摒弃狭隘的:“思政说教”课[5],轮滑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不是思政课,是轮滑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合课程。轮滑教师除了具备厚重的体育专业知识外,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要有广博的道德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素质,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体育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

四、结语

探索和构建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目标和教学路径;了解课程思政与轮滑课程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创新点;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轮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途径。将思政教育在轮滑课教学中全覆盖,建立轮滑课程的设计、促进教学要素、教学过程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轮滑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微生物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7):92-94.

[2]卞泽阳,戴喜.课程思政改革下经济学课堂教学设———在线教学的新情镜[J].科教文汇,2021(5):118-120.

[3]叶雨婷.课程思政:把“我要告诉你”转变成“我想学什么”[N].中国青年报.2020-06-15(05).

[4]邱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武术课程同向教学设计[J].武术研究,2021(1):61-63.

第8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是相对于“无效性”而言的,它是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1]。由于有效性确立的必要前提是特定的价值关系,所以有效性所体现的就是特定主体的需要在特定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2]。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一种“更为有效学校模式”的高中综合教育改革,该模式致力于帮助全部学生实现教育目标[3]。该模式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的因素,要实现乃至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为实现上述各方面的协调做出努力。

一、建立新的教师价值观,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1、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四真”

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讲”。“真知”,即熟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真懂”,即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意义;“真信”,即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相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真讲”,即大胆直言,开诚布公地讲马克思主义原理。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判断力,对含有、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抵抗力相对薄弱,造成有些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激烈动荡,甚至思想价值观念的迷失与蜕变。因此思想政治课任教师应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强化政治宣传,传播政治信息,使青年人的思想与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相一致,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教师以内心的信念感染和带头践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勇于承担历史所赋予的责任,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实践者。

2、动之以情、打动学生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等非语言的展示都反映出教师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对处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中[4],计算机在某些方面代替了教师,QQ、微信等通信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的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从生动的、富有情感的真实情境过渡到无人性化的机器面前。面对“人化”到“物化”的转变和发展,人的态度、情绪、感情的表达受到限制。因此如果教师上课时如果仅仅面对课件照本宣科,面无表情,语言干巴,那么这样的的课老师上得辛苦,学生听得没趣。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之有情,愿做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宣传的思想政治道理就易被学生接受。

二、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实施开放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素质教育。其实质是提倡开放的教育方式即开放教学[5]。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只管教,学生负责学,教师与学生分别坚守自己的角色,可谓“互不侵犯”。而开放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能力、获得知识、完善人格。

按照开放教学的理论,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实施开放教学的五大原则:第一、开放性原则,即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改造重组;第二、自主性原则,即学生作为独立完整的人参与教学;第三、交互性原则,即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成功性原则,即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第五、有效性原则,即达成过程与效率的统一。

开放性原则是开放教学的基础;自主性原则是开放教学的核心;交互性原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成功性原则是学生自主发展以及师生交互的重要保证;有效性原则是检验开放教学的一把标尺。五大原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优势

美国心理学家华德.加德纳[6]将人类的智能分为七种: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自我认识智能能。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有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多维度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重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能力方面新课标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要求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等”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多元”,加德纳指出学校课程应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目标,要求教学围绕八种智能展开,通过不同智能活动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得不同学习风格及智能特长的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用多元智能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前者是在教育方法上的新探索。后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再思考。“用多元智能教”,发挥各项智能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3、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亲自参与的思维过程。它在智能本质和智能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个体学习的方式。因此,把多元智能理论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7],应坚持正确的导向、紧贴现实生活、把握案例的时效性和案例分析的辩证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彻底性,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运用理论来说服人、教育人。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李梅姬.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2.

[3]李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85-88.

[4]王继全,陆树程.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几个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94-96.

[5]冯羽,王芳,佴康.新媒体背景下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2013(15):54-56.

第9篇:思政元素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 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的意义在于运用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阶级利益。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则公开声明它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全体社会成员,致力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规定性决定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必须站在教育者的高度,以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素质

1. 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一种特殊的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

2. 道德素质: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 知识素质: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跨学科理论知识;根据教育对象改变而改变的相关知识等。

4. 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思想素质主要以三方面构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5. 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实践活动中的技能和艺术,是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6. 生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时空上无限量的特点,要求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与重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的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其所特有的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这正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素质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

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导致教育主体出现政治文化选择吸收和内化的困难;西方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强势传播,封建政治文化的积淀于现实政治生活之中,与主导政治意识形态交汇激荡形成政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三)专业划分太细,知识陈旧

专业划分太细导致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及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使得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更新,陈旧的知识只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理论与实际脱节

“人才的成长必须经过实践活动的长期锻炼,人的才能来自实践,离开了实践任何人才都成长不起来。”教育主体与实践活动脱节就不能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素质就形成没有实体的理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途径的探析

(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稳固政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政治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素质必须通过运用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贯穿于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以坚定其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文化素质

随着学科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学科之间渗透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学科孤立现象与当前社会多元文化交融渗透的趋势是极不同步的。因此,从社会整体文化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建立更宽的交流渗透渠道,扩大学科视野,创造综合性的理论文化环境和氛围,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放知识体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文化素质,建构起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框架,更好的融会贯通多元文化,更好的内化多元文化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