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大学生的出路精选(九篇)

大学生的出路

第1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举措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开始普遍存在,社会与市场没有向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与男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成为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女性就业难理论的现实写照

女性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就业现实,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这种事实的缩影。女性就业难在国外学术界已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取得很多理论成果。菲尔普斯的统计性别歧视理论提出,雇主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需要聘用工作效率高和责任心强的雇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总是愿意雇佣有较高预期生产率的求职者担负替代成本较高的工作。布劳格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是因为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包括教育、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等不如男性的结果。贝克尔的劳动市场歧视理论以雇主的“歧视偏好”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差异现象,论证了歧视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一致性。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理论认为,性别隔离导致了职业上的女性集聚,产生了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另外,制度理论认为造成以及维持绝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互动理论认为人们在求职、应聘、面试、职业安置、评估业绩、升职以及与客户、同事、上司、下属相处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互动发生。在互动交往中,人们自动地识别出对方的性别并以此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就业群体,在上述理论的背景下,反射出全球性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之社会现实背景。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体制原因。一是女大学生生理成本。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劳动者,其特殊的生理与经济成本冲突。在劳动力市场化的前提下,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如经期、怀孕分娩期、哺乳期,并且退休早于男性,女大学生承担的生育、家务、家庭照顾工作等与企业经济效益背离,客观上造成成本增加。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从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会考虑由此带来的系列“损失”,必然会尽量不录用或少录用女大学生。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限制。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都规定妇女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权利,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法律责任,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时,往往无可奈何。三是高校教育模式弊端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教育模式强调应试教育,学习好,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这种办学理念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市场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四是女大学生自身原因。不理性的择业观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问题,部分女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把待遇、交通、住房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就业准备不够充分,虽然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所得奖项、证书好于男生,但男生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以及就业渠道等好于女生。五是社会原因。传统性别文化导致性别歧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传统性别文化,根植于全社会各领域,贯穿于政策制度制定、社会资源占有到职业性别隔离。女大学生就业选择被人为地局限于一定行业和职业,以致产生专业不对口、竞争激烈和高才低聘等现象。女大学生职业集中于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服务等行业。六是经济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经济原因。价值创造与创造者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女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与男生相比,往往处于劣势。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

女大学生就业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必须通过一定制度安排与相应举措使这种不平等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为女大学生就业难寻找出路。唯如此才能尽量避免社会冲突,造就最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所有情况下,我们总是能够在不平等中找到背叛的原因。”乔纳森.H.特纳也认为,“不平等是冲突的最终根源。”

一是女大学生自身主动调适。树立理性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社会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不排斥到需要人才基层、偏远地区及农村去。积极面对就业歧视,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勇敢展示才华,把自身资本、能力信息传递给市场。发挥女性优势,寻找就业渠道,大胆创业。主动做好求职准备,提高个人能力及社会经验积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二是完善教育体制。开设女子课堂,加强性别教育,塑造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现代女性形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可成立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培训,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分析力度,组织专为女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三是营造男女平等氛围。建设以人为本,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性别文化。承认男女具有同等人格和尊严,以权利个性化、选择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倾斜为原则。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监督与救济。妇联与劳动、工商等部门对女大学生创业就行扶持。对女性从业者达一定比例单位,可通过立法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以国家补偿形式消除用人单位后顾之忧;建立女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监督制度;法院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益。

参考文献:

[1]赵瑞美.职业性别隔离歧视小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

第2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聘任; 出路

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选择做村官,有些是出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些是出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做“村官”仅仅是面对就业高峰时的无奈选择。就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职业生涯来讲,“村官”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将大学生“村官”经历和大学生整体职业规划有机集合,为大学生村官谋划一个好的出路。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职业生涯,还能够使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具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的职业发展历程,既是自身职业发展,职位变更的具体过程,也是与职业相关价值理念的变迁过程,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从第一份工作到退休,可以说“职业生涯”贯穿每个人一生,其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谈到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一般都会提及具体的待遇保障问题,比如提高薪酬、福利水平,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但针对大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来制定的激励机制还尚不完善,对大学生村官未来出路的保障工作还不到位。

相信对于每个大学生村官来讲,“村官”经历都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大学生村官毕竟是聘任制,任期有限,到期之后何去何从,就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注重的一个环节。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于2010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只有保障好大学生村官任期期满之后能够有序流动,前路明朗,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效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之后,无非有五种出路:留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在2010年5月,中组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出路的相关政策,使大学生村官在未来职业生涯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至今为止,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留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村官极少

主要原因是:一是大学生村官大部分没有涉农经验。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担任村官之前一直在城市中生活,没有踏足农村。而就算是农村出来考取大学的,大多数在家时家人也只要求其读好书,而对农业生产方面没有经验。这样一来,大学生村官很难真正做到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更谈不上对具体的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有效带领村民致富,这样一来就很难获取村民的认可和接纳。二是农村的核心管理层一般带有“乡土政治”气息,大学生村官很难参与到村务管理的决策中去。农村中的核心管理层,一般都是本地人担任。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熟悉村务,方便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使得外人很难融入。大学生村官普遍从事的是文书工作或者农业技术支持,很少有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参与到重大的村务决策中去,也没有合适的契机留存长期担任村干部。三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无论是从工作生活环境还是文化氛围来说,都跟城镇有着较大差距。这也是有些大学生村官在任期间在岗率不高,聘任期满之后不愿意在农村留任的现实原因。

二、 大学生村官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机会有限

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流向公务员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且近年来的调查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村官考取了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但是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分流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公务员系统日渐完善,对公职人员的需求也在渐渐趋于饱和。每年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数有增无减,而国家能提供的岗位却不可能一直满足相应的需求。而且在农村工作期间,大学生村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农村工作上面,理论知识日以生疏,能分配给公务员考试复习的时间又极少。聘任期满之后,让大学生村官再去和刚从学校毕业并且花了相当多精力复习考试的大学生一起竞争,他们毫无优势可言。

三、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艰难

一是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够。作为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没有丰厚的创业启动资金。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计划只能停留在计划书里,没法付诸实际。各地对扶植大学生村官创业都有一系列的政治号召和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没有落到实处。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村子,就算是当地村干部有心支持,往往也因为本村财政能力有限而爱莫能助。二是很难获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些当地的村干部把大学生村官看作是来体验生活或者下基层镀金来的,没有把他们真正当作来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干部”。而村民由于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不充分,也普遍缺乏信任。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案例,有位大学生村官想帮助所驻农村发展旅游业,但被村民以破坏风水为由集体抵制。三是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欠缺。由于专业限制,工作经历几乎为零。很多大学生村官现代经济专业水平很差,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是学生,是“干部”,而不是商人,所以他们的创业计划往往不符合农村的发展实际。笔者曾在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访谈中看到,她一开始描绘了宏大的发展目标,勾勒了美好蓝图。并以此在村支书的竞选中取得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拔得头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美好的愿望却没能实现。

四、 大学生村官再次择业和继续深造学习的无奈

大学生村官在留任不成、未能考取公务员、创业失败的情况下,只能再次择业或者继续深造学习。但在从事了几年的村官工作之后,面对招聘和考取更高学历时,大学生村官跟应届毕业生相比都缺乏竞争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规划,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然后才能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村官”工作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兴稼,大学生村官的使命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 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江汉论坛,2010(6).

第3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窒息的就业压力、不同走向的毕业就业结果,启发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

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校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是前任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其他素质,为将来结业准备基础。

同时,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在完成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多利用空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行各种实践或者实习活动,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就业积累更多的经验。

而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该用实践的观点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 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妄自菲薄,要追求实际。

《南方周末》在大学生就业专栏中刊出两例不同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女大学生刘伟留下的是10多万字的死亡日记,记载着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青春期的烦恼,最后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自杀了;另一位,高职毕业生杨甫刚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并善于抓住网络购物热的机会成为多少毕业生的楷模。

第4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关键词】村官,角色,乡村治理

一、现状概述

《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从2008年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全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在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生机活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但从当前各地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村官在职业发展和工作适应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参与相处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模糊、职业发展受阻、工作开展困难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

二、参与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一项不断发展中的制度,除了就业压力,政策性资源是吸引广大村官参与其中的主要因素,但是当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主要政策集中在在岗三年的保障制度,而对于村官三年之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开始关心“以后怎么办?”,“考不上公务员怎么办?”这样关乎自身前途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地区差异,政策变动性比较大。所以,在政策不明朗、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存在后顾之忧。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因而他们很难沉下心投身基层。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在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意向表中,有64%的选择是报考公务员,而在北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合同到期后去向表中却只有19%的人可以进入到公务员系统中,也还有10%的人尚未就业。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并没有被解除,尚不完善的保障制度使得村官制度的持续性受到质疑,在自身的发展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会下降,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备考公务员或者跑关系上,客观上减少了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

(二)借调身份。相关调研表明,借调现象相当严重,基层政府“截留”大学生村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截留”是乡镇领导的安排,被动的截留;有的“截留”是因为基层政府人员不充足,大学生村官学习能力强,留在基层政府、又不用支付额外的工资。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自身以及基层政府是有利的。但这却违背了政策的初衷,会导致大学生村官越来越不“接地气”,远离乡土,脱离群众,根本无法实现参与乡村治理的目标。

(三)游离乡村“圈子”之外。中国的乡村社会有浓厚的家族乡土情结,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圈子组成的,离中心越远者,关系也就越疏远,这种圈子的核心是“人情”、“面子”和“关系”。大学生村官是外在的力量嵌入于乡村社会中,在村民看来就是“圈外人”。与土生土长的乡村干部相比,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关系疏远,而自身存在的“上山下乡”短期锻炼的观念和村民眼中“非官、非农民”的圈外人身份,使他们更难嵌入乡村社会关系中。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都使得大学生村官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可能性则较低。

三、参与治理难题破解

(一)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身份如何,具有哪些明确的权利,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庄工作的开展及大学生村官价值的发挥。大学生村官是从城市的高校毕业后通过考试选拔方式产生的,他们既不是具有本村户口的村民,又没有在《村委会组织法》中有着明确的说明,那么在日后的村委会选举以及其他的村委领导工作过程中,大学生村官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非常模糊,并没有在村民心目中获得权威的认可,这样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想真正激励大学生村官在村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就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通过法律法规加以明确,为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提供法律依据,从而增强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政治信任感,同时也为大学生村官在村庄工作中扫除了相应的政策障碍,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对村庄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管。由于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村庄的工作年限是三年,但是部分村官并非愿意扎根农村亦或者前途担忧等原因,在三年合同期满后,很多大学生村官义会选择回到城市。以这种过度心态对待村官这项工作,就会出现走马观花、工作不积极的现象,这就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监管机制。做到从村官选拔筛选偏向有意愿扎根农村的大学生,从源头上保证大学生村官的高质量高水准;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通过日常考核,在县、乡、村三级组织结构的联合下、严格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汇报,共同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建立选拔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可推荐提拔。

(三)理顺村官村民关系。大学生村官要利用好身边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需要大学生村官善于解读政策,善于利用资源,主动的融入到“圈子”中去,虽然没有先天的本地人优势,但是同时也没有利益矛盾,因此融入群众非难事。这种嵌入是双向的、互动的。乡村社会行动者同样要适应大学生村官,嵌入大学生村官所代表的现代化社会关系,村民、村干部等同样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只有发挥不同主体的重要作用,才能保证乡村治理绩效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目前大学生关注的比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比赛成绩,是每个指导教师、参赛学生一直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电子大赛期间,学生在完成电路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指出赛前培训的重要性,提出赛前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电路设计、电子器件认识、电路焊接工艺,来提高学生设计电路、实现电路的能力,以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电子大赛;理论培养;焊接工艺

一、导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主要面向全国电子类学科大学生赛事,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为选拔人才也创造了条件。比赛自从开办以来,一直备受全国高等院校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之一,比赛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标志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是一种半开放的比赛,比赛时间为4天3夜。比赛期间[1],同一个队伍的队员之间可以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分工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比赛任务。指导教师不允许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参赛队员也不可以与其他人员探讨任何问题,队员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设计电路并完成作品。比赛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包含高频、低频电子线路设计、单片机等控制电路,几乎包含了电子类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电子元器件扎实的认识,很难在短短的4天中完成比赛,赛前培训则成为完成比赛内容提高比赛成绩的关键。如何进行赛前培训、提高比赛成绩,已经成为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根据电子大赛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训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是理论培养、电路设计训练、电子元器件认识、焊接工艺练习等。

二、理论培养

良好的比赛成绩与对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分不开[2,3]。首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电子设计大赛的电路设计与参加考试不同,对知识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仅仅会做习题的层面上,需要深刻理解教材中每一个电路设计的原理,如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其数值变化对电路的影响等。例如,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饱和、截止、放大,如何设计参数,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电路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设计出相关的电路。然而,电子大赛比赛时间一般为9月初,大四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与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单片机、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等相关的电子技术专业课,从所学习的课程上可以看出,完全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大赛题目的电路设计的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四的学生对以前所掌握的部分知识存在遗忘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或者假期时间重新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比赛的时候能灵活运用理论去设计电路。由于电子大赛与电子线路等课程相关的内容比较多,单靠学生自己很难在业余时间复习学会相关的知识,并且,学生习惯于考试的方法学习,对于电路的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很难把握住理论学习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学校应该组织在电路设计上有经验的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电路设计训练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4],受到高等学校师资、投入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子类的教学还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开放对应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实验上,很少能够形成电路设计的概念。面对一个电路设计,不知道如何从何处入,这就需要从简单的电路设计入手,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如何贯穿所学电路知识设计电路,是参赛的关键。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是绝对不是靠一门课程可以设计出理想的电路完成比赛任务的,它是需要依靠多门课程知识内容的集中体现。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通常需要由多个小单元电路组成。如遇到显示温度、采集信号等内容则需要使用单片机等器件来实现、如果采集的信号幅度过小则需要对其进行放大达到下一级电路的输入要求。因此将电路知识融合贯穿起来才能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总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电路,都是由简单的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电路功能,因此,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本科知识,先给出若干单元电路题目进行设计,如加法器、振荡器、乘法器等电路设计,让学生自行设计。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存在一些电路仿真软件,如EWB、Proteus等,学生可以依据这些软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现,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采用这些软件实现电路仿真,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电路时候的一些想法得到实现,也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学生也可以很容易修改参数,观察每个单个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这在实物电路中是很难实现的。

四、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工艺

电路设计采用仿真软件实现,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锻炼作用,但是这些仿真电路毕竟与实际电路的设计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把仿真电路转换成实物电路,才能提高学生对真正电路的认识。对于很少接触实际应用的本科生来说,首先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型号、阻值、电容数值等的认识,如何分清三极管、二极管的管脚;认识常用的运放芯片,比如OP07等,对于比较不熟悉的芯片,学会如何查找芯片的参数,芯片输入的电压范围等,以便用于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依据参数,选择性能比较合适的芯片用于电路中。其次,电路焊接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电路成功参赛的主要原因,经过了2~3天的电路设计及仿真实现,学生基本上完成电路设计,在实现作品的时候,学生焊接完的电路板,经常会出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者输出信号与设计初衷不一样的情况,甚至无任何信号输出,电路的焊接往往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虚焊、焊点过大、电子元器件被烧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即使比赛结束前可以正常工作的电路,到了比赛现场测试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是电子元器件被烧的情况。当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焊接技术不过关是常见的原因,由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对焊接工艺的训练,提高作品成功由于焊接问题导致的比赛失败。另外,熟练的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等基本仪器也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的重要环节。比赛赛场通常不是在本校进行,而常用的仪器种类有分为很多种,国内的仪器面板也几乎都是专业英文标识,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顺利操作这些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仪器面板每一个按钮的英文含义,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按钮含义以后,即使遇到不熟悉的仪器,也可以很快学会使用方法。

五、赛前模拟练习

实战模拟训练是赛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电子大赛需要面向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参赛,因此,每年电子大赛的题目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电源、放大器相关的内容、通信、控制等几个大方面的设计。指导教师可以依据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方向设计一些相关题目进行模拟训练。经过理论、电路设计等方面系统的培训,参赛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参赛学生也需要参与几次模拟训练以达到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的目的。每组参赛队员为3人,比赛中也通常涉及基础电路设计、单片机设计、电路焊接、最后完成比赛报告。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数顺利完成电路设计,如果在比赛配合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比赛,指导教师可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工。如将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电路整体设计、单片机编程比较好学生的负责单片机控制、文笔比较好的同学负责论文报告的写作。这种赛前实战模拟训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学会排查问题电路。在电路的设计和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即使是指导教师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问题出现在赛场上,只能依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对电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问题也是经常发生,焊接的电路也很难一次成功,学会排查电路故障时参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针对存在问题的电路,当某一部分电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要做的是需要是检查电路设计的是否正确,确信电路设计正确后,再依照电路图检查电路连线问题,如果都没有问题,则需要依照电路从前往后每一个焊点都需要采用万用表或者示波器测量电压或者波形。这也需要对电路的原理极为熟悉,清楚了解电路中每一处的电压的大小、每一处电压波形形状等相关参数,以判断电路出现的问题所在。

六、结论

本文仅仅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赛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成绩。但是,毕竟比赛各种意外都会发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路的设计、购买元器件、完成电路作品,即使参加培训的学生也会由于经验不足,参数设计等问题等会有很多意外发生,影响比赛成绩。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增加电路设计经验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打下深厚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汤勇明,堵国樑,贺晋,等.大学生竞赛组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76-77.

[2]龚仁喜,孟小碧,秦钢年.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

[3]郭亮,姜文聪,任旭虎.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模式的思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92-93.

第6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关键词】 Multisim 仿真 教学应用

1 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单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总结归纳地讲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技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但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差,再加上电路分析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学科,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的时候感到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自然就不好。那么,如何尽快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电工电子技能型人才成为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由于在电子电工实验和实习操作中,我们需要很多相关的实验仪器,其中有些仪表仪器价钱比较昂贵,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若在实验和实习中完全依赖这些昂贵的仪器进行实做训练,投入大,消耗的成本比较高。因此,电路模拟软件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教学新方法。

运用Multisim仿真系统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它既能解决学生实习时不熟悉仪表操作的问题,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使课堂的实验演示更加灵活方便。

2 电子设计软件教学模式的确定

职业技术教育的电子电工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培训是使学生获得电子电工应用专业职业技能,既能适应现有的社会传统的电工电子专业的需要,也可以参与新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应教学和市场需要的培养体系,使技校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很强以外,参与新技术研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电工电子软件的应用技术教学模式应当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相结合,更能从学生直观地角度来阐述难懂得知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给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一个电子设计的平台,从而能得到更好地锻炼。

3 Multisim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Multisim仿真系统的选用。我们选用了Multisim2001,它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Multisim2001与EWB相比在功能上有了较大的改进,提供了标准的实际元(器)件库、RF库、功能强大品种齐全的仿真仪器和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分析方法。Multisim2001的开放式元件库和仿真结果的输出,可与多种EDA软件匹配。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工具,结合Spice、VHDL、Verilog可对模拟、数字和RF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2001也被广泛的用作“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和“通信电子线路”等课程的仿真设计平台。使电工、电子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课堂实验演示更加灵活方便。

3.2 Multisim仿真系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3.2.1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在电路分析中,戴维南定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它对于技校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十分难理解的解题方法。在理论知识掌握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用Multisim仿真系统软件来验证,会让学生更好理解定理、方法的应用,在Multisim中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短路电流,就可以轻松地求出线性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使计算简单化。

如图1-1所示电路为例:利用戴维南定理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同时,熟悉在Multisim中选取元件、连接电路、表头测量的基本操作过程。

图1-1 戴维南定理应用电路

基本操作:①从元器件库中选取电压源和电阻,创建图1-1所示电路。②启动Place菜单中的Place Junction命令,再启动Place中的Place Text命令,在需要添加端点的位置上点击鼠标,输入文字A、B。从右边仪表库中选出数字万用表(Multimeter),并接至端点A、B:表头“+”与A连接,“-”与B连接,如图1-2所示。双击XMM1,在面板上选择“V”和“DC”。启动仿真开关,万用表读数为8.0V,如图1-3所示,此为A、B两端的开路电压。

图1-2 测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图1-3 图1-4

③仍将万用表接至A、B两端,在面板上选择“A”和“DC”,启动仿真开关,万用表读数为2mA,如图1-4所示。此为A、B两端短路电流。④根据戴维南定理,等效电阻等于电路的端口开路电压和端口短路电流的比值,故该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8/2=4。⑤根据测量的数据,可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1-5所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解决较复杂的电路问题的时候,可以应用Multisim系统软件将这一解题方法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有兴趣接受和掌握这一定理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

3.2.2 Multisim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在模拟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选择合适元器件。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每换一个元件就进行一次测量,则工作量非常大。利用Multisim提供的大量的仿真分析法,可以为电路设计提供许多有效的方法。

例如:单级共射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为获得不失真的放大输出,需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影起信号的失真。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偏置电压,可以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是一个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时,即便有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同样会出现失真。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即可测量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是衡量放大器性能的重要参数。那么,我们通过Multisim仿真系统软件,为放大电路选择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及如何利用系统软件测量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

3.2.3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创建如图2-1所示电路,运行仿真开关,可看到如图2-2所示的输出波形。然后我们更改一下元件的参数,看看它对放大电路有什么影响。

双击电阻R3,将其数变为R3=27kohm,可以看到输出波形如图2-3所示。很显然,由于R3增大,三极管基极偏置电压增大,致使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增大,工作点上移,输出波形出现了饱和失真。

图2-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图2-2 共射放大电路输出 图2-3 共射放大电路输出

由理论分析可知,工作点偏高,易引起饱和失真,消除的方法是:增大基极电阻,以减小基极电流,使工作点下移。如果工作点偏低,会引起截止失真,消除的方法是:减小基极电阻,以增大基极电流,使工作点上移。

在电路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点击show命令,选择show node names。启动Simulate菜单中Analysis下的DC Operating Point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Output variables页将节点2、3、4作为仿真分析点,点击Simulate按钮,可获得仿真结果如图2-4所示。

图2-4 仿真分析点

3.2.4 输入信号的变化对方法电路输出的影响。现在我们相应的改变输入信号V1,将输入信号幅值变为5mV时,测得的波形如图2-5所示。再分别改变为15mV、20mV时,都有相应的失真,输出波形上宽下窄,当输入信号幅值改为21mV时,波形严重失真,如图2-6所示。因此说明,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图2-1所示的放大电路仅适合小信号放大,当输入信号太大时,会出现非线性失真。

图2-5改变输入时的输出波形

图2-6改变输入时的输出波形

3.2.5 测量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性参数。我们利用数字万用表对它们进行测量。

3.2.5.1 测量放大倍数。利用图2-1所示电路,双击示波器图标,就可以从示波器上观测到输入、输出电压值,计算放大倍数Av=V0/Vi。

3.2.5.2 测量输入电阻。如图2-7所示,将万用表接入电路中。运行仿真开关,可从电压表XMM2和电流表XMM1上读取数据,则Rif=Ui/Ii,测得频率为1kHz时的输入电阻。

图2-7 输入电阻测试电路

3.2.5.3 测量输出电阻。根据输出电阻计算方法,将负载开路,信号源短路,在输出回路中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如图2-8所示。设置为交流AC,从电压表XMM2和电流表XMM1上读取数据,则ROf=UO/IO,测得频率为1kHz时的输入电阻。

图2-8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4 Multisim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通过以上举例分析,Multisim仿真系统软件无论在教师教学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很方便,在引入仿真教学之前,教师只是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知识没有学习兴趣,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Multisim仿真系统之后,学生可以直观的分析电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大为提高。另外,在技能训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大大节约了实习训练成本。

当然,软件的应用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仿真出来的一些曲线可能和以往见到的不太一样,学生存在对比,以至于混淆;软件对学生英文水平也是一个大的挑战,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弥补软件教学的不足。

总之,Multisim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尚在起步与研究探索阶段,只要积极思考在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卓勤等.Multisim2001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7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内容组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66

Organiz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BAO Lei, GUAN Bingle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010)

Abstr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i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covers basic circuit analysis, analog circuit analysis and digital circuit analysis of the three content. Aiming at teach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taking lessons as a starting point, reorganize teaching content, the choice of teaching examples, experimental design project,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hours, increasing relevance of course content, to achieve the true goal of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电子技术基础为我校相关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在实际实施教学时,由于课程的概念及内容繁多,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无味且难以掌握。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课程真正为实际应用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根据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理论及实践等教学环节,谈谈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1 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①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情况了解不全面,通常认为该课程不属于计算机的课,是否学好都无关紧要;②学生因对专业知识、电学知识的陌生而产生消极心理,失去课程学习的兴趣。(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而课程概念较多、内容较抽象、逻辑性较强。对实际电路环境有概念的学生,学习兴趣可能建立得较快;但对相关概念空白的学生就会感到课程难懂、难学,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3)先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涉及到的课程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如大学物理中关于电学的物理现象及概念、高等数学中复数的计算方法等等,学生学过也不知所以然;(4)课程内容不合理且偏多,涵盖了基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分析及数字电路分析三大内容板块,有限的课时需要更合理地统一这三方面知识;(5)教材内容都较经典,与时俱进的实际内容较难体现,学习枯燥感会由此而生。(6)实验教学内容太过于详细,实验的目的无法体现,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

2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建立正确教学方法

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教学课时定为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8课时,实验课时16课时。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应围绕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优化选择和重新组织,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增加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涉及先修课程的内容以定义式形式给出,充实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

2.1 关于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子技术课程涵盖了三大板块知识,理论教学的内容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取舍,依据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重点体现够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淡化知识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教学思路上遵循电路器件特性、电路处理方法及电路分析方法三条主线,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例题,提高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的。

2.1.1 基本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应强化电路基本概念及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基本概念主要讲解认识电源和电路基本元件及电路中参考方向学习和识别的意义;电路基本分析方法主要讲解电路基本定律的内容及应用,选择性地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以例题的方式说明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有针对性地建立正确的电路分析方法,对定律的数学证明不作说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看图,分析电路中的元件和电源,区分电路的类型,确定电路的分析方法,以直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作为电路分析方法的学习,后续电路的电源可能不同,但电路经过处理后的目的就是要采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分析方法,后续电路中重点学习的就是电路如何进行处理;如交流电源作用下的电路首先解决的是如何将电压、电流相量化及元件特性相量关系的建立。基本电路分析中主要涉及的是电路的计算,电源以直流、交流为主,教学例题中可以引入模拟电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模拟电路中出现的元器件可以作为已知条件给出,如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有机统一基本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分析二方面内容,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本篇安排8课时,其中电路基本概念约3.5课时,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约4.5课时。

2.1.2 模拟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及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说明及元件应用电路分析。二极管中讲解半导体尤其是杂质半导体的特点,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工作状态及对应等效方法,以整流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基本门电路作为教学例题,建立含二极管电路的处理方法及基本分析思路。三极管中讲解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区域,放大区放大的原理及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指标的计算,工作在饱和区和截止区的器件在数字电路典型集成器件与非门中的分析;教学例题主要解决放大状态下三极管管脚、管型的判别,小信号作用下含三极管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处理方法,以及分压式偏置下电压放大电路静态、动态指标的计算。运算放大器作为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讲解如何削弱零点漂移现象,淡化其内部结构,突出器件的外部输入输出特性及线性和非线性工作区域,通过说明扩大其线性区域施加负反馈条件讲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判别方法;教学例题主要构建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处理方法及分析思路,如线性工作区域的器件使用在模拟信号运算中的功能,非线性工作区域的器件组成实用的电压比较器,传感器输出电路中运放的放大作用等。

本篇安排18课时,其中二极管4课时、三极管8课时、运算放大器6课时。

2.1.3 数字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需淡化数字电路逻辑器件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重视外部逻辑功能的分析,包括数字电路分析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时序电路的分析三大部分。数字电路分析基础中教学内容涵盖数制、码制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逻辑函数的概念及化简方法和意义,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数字电路分析方法;由于数字电路的信号源与模拟电路的信号源完全不同,尤其强化分析方法的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重点教学的内容包括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外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设计方法设计实用的组合电路如加法器、编码器等,建立中规模数字器件的概念,认识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再讲解中规模组合器件的应用,教学内容因此组成一条清晰的知识连线;教学例题可以偏向与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如计算机中加法器、计算机键盘编码电路、存储器中译码器应用等。时序电路的分析教学内容首先要充分体现时序电路与组合电路的区别,包括电路中组成器件的逻辑特性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等,主要讲解触发器的外部逻辑特性,仅基本RS触发器分析其内部结构以说明触发器中复位与置位功能,其余触发器仅说明其外部的逻辑功能,摈弃其内部枯燥的结构原理说明;以分析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电路讲解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样可以适用其他电路如寄存器电路的分析,同时也揭示了集成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和功能,解决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问题;教学例题要体现学习触发器逻辑功能的重要性,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思路,将555定时器作为综合例题分析讲解,包含三极管、运算放大器及触发器。

本篇安排22课时,其中数字电路分析基础4课时、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6课时、时序电路的分析12课时。

2.2 关于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共8个,安排16课时,包含验证、仪器使用、综合分析及设计项目,基本电路分析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安排4课时;模拟电路分析包含仪器使用、综合分析等项目,安排6课时;数字电路包含验证、综合分析及设计等项目,安排6课时。通过课程实验巩固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电子技术方面的感性认识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电路的调试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1)对验证性和分析性实验给出实验电路和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结合理论知识自主决定测量量、自拟实验步骤及实验表格;对设计性实验给出设计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并调试得出结果;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2)实验项目安排上要体现各实验的相关性,内容安排体现从元器件到单元电路再到系统设计。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主要用于电压放大电路及运算电路的实验测试;数字电路器件逻辑功能测试与具体应用电路相结合。以往实验中出现问题时通常有器件本身存在问题,但学生实验前总是忽略器件的好坏,实验中的问题难以入手解决,强调实验的相关性可以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实验中的主动性,并且各实验的目的也更加明确,对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做到循序渐进地完成。(3)丰富实验内容,将实用小电路、电子竞赛试题等应用于实验中,或分析或设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课时限制使得实用电路在某个实验中不可能完整实现,但可以将其中的单元电路作为实验的内容,其他部分以模块代替,实现电路的功能。(4)实验前预习内容及实验后的思考问题与实验内容密切关联。实验前的预习可以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进一步理解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兴趣;实验后的思考是对实验中的总结、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解答、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培养学生建立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8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首先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和内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用,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的特点,简化理论内容,增加实践内容,具体改革如下:

1.1引入实例

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前,通过PPT课件、视频和实物演示的方法,把日常生活中诸如音响、功率、电源、信号源等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展示给学生。让大家感性认识这一知识点,体会这个知识点并不只是在死板的书里。从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讲解基本概念和元器件的外特性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元器件的外特性是不变的,但应用是灵活的。所以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元器件的外特性显得尤为重要。讲解基本概念时,要引出它的物理意义;例如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电阻,它的物理含义是它的大小表示了有用信号加入到放大电路的多少;对于元器件的讲解,比如在进行二极管的教学时,应以讲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应用及应用时注意事项为主,对其内部PN结的形成过程、载流子的运动规律等微观内容要略讲,甚至不讲。

1.3分析电路的特征和功能

首先要分析基本电路构成原则、特点和工作原理,是认清楚电路功能的关键。同类电路构成的原则是不变的,具体电路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用分类学习法。根据通过对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放大电路;运算电路、滤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功放电路;整流电路;以放大电路为例:首先对这类电路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它包括分析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原则和特点;各元器件的作用;输入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静态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当电路出现失真是,如何解决等;这问题进行分析

1.4分析电路性能

不同类型的电路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和描述方法,因而有不同的分析方法。比如放大电路,评价一个放大电路性能好坏是从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等性能指标来评价;如何求得这些性能指标能,针对这一类中经典的电路进行定量的分析。为了减小学习的难度,选取经典电路是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从理论电路到实用电路的原则,逐步进行分析;例如首先选取的顺序是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定量分析是学会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通过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然后通过微变等效电路求出,计算出输入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等参数。

1.5应用体检

电子技术的最大价值就是实践设计,每一章安排一个精巧的实例,可用面包板动手进行实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呆板的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使学生们越学越有兴趣,坚定了学好这门课的决心。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结合,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1引入proteus仿真

对学过的经典电路,通过PROTEUS对电路进行仿真学习,既强化了知识点,也训练了技能。比如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始终工作在放大状态,输出信号才不会产生失真。但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比较形象,学生的感知性较差。此时可以在理论讲述时采用PR0TEUS软件进行仿真,帮助学生理解。

2.2引导式教学方法

两节课90分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5-10分钟复习上节课讲解的重要内容,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为了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好坏以及积极程度计入平时成绩中;第二个阶段用于讲解上次课要求同学预习的内容;采用讨论的方式,针对大家不理解的地方给予重点讲解,这样老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第三个阶段:用5-10分钟的时间,说明下次课要讲解的内容,并针对下次课内容的重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下去预习,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对于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加以标明,让学生每次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该重点听,哪些听一下就可以了。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理念。

3考核模式的改革

除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有合理的考核模式。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紧靠期末卷面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模式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老师只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会造成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进度,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要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控,将考核融入各种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考核中,从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出发,重点考核学生对单元电路的理解、分析、焊接、调试、设计等综合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包含出勤率、作业、实验和实验报告;期末笔试包含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和重要的实验内容。另外为了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针对本课程做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对于设计的要求是完成实物作品的设计和设计报告,以及完成答辩环节。中实践项目的考核一定要有答辩的环节,一方面避免学生抄袭,另一方面也能考察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

4结束语

第9篇:大学生的出路范文

分别以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中典型电路为设计实例,利用Multisim设计仿真实验教学案例,通过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1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仿真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的规律,应用极为广泛,对该定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电路知识的学习。该部分内容的仿真实验以验证为主,利用Multisim仿真基尔霍夫定律,绘制具体电路,验证理论教学中的结论。在Multisim环境中设计的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电路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I1+I2=I3,I3+I4=I2,从仿真实验的角度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结点电流代数和等于零,以及电流的正负问题。学生在学习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对回路方向和电位降以及电位升之间的关系问题容易理解错误。为此,通过Multisim仿真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测试结果(见图2)。

1.2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和动态性能分析是电子学课程中一个重点内容,尤其是小信号放大电路动态性能分析,在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结合Multisim对共发射极分压式偏置电路进行仿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信号放大的原理,以及静态工作点设置与信号失真的关系。在Multisim环境中设计的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为了使三极管能够完成正常的信号放大,需要设置合理的静态工作点。调节R7=136kΩ,使Vb=2.42V,Vc=7.41V,Ve=1.79V。此时,在输入端输入一个正弦信号,输出端将输出一个放大的信号(见图4(a))。图中,示波器上半部分显示的为输入信号波形,下半部分显示的波形为输出波形。调节R7=13.6kΩ,输出端信号将出现饱和失真(见图4(b));调节R7=340kΩ,则由于静态工作点过低,输出端信号将出现截止失真(见图4(c))。

1.3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验证运算放大器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运算放大器可以用来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完成比例、积分、微分、滤波以及信号发生器等功能[10]。掌握了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可以方便地设计各种控制电路。本文以LM324为例设计仿真实验。

1.3.1反向比例放大器仿真分析反向比例放大器是基本的放大电路,通过仿真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负反馈以及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概念。利用Multisim绘制反相放大电路如图5所示。为了验证电路的性能,输入频率为500Hz、峰值为99.72mV的正弦信号,输出信号峰峰值为1.98V,输入和输出相位差为π,信号幅度之比约为10。值得注意的是,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有上万倍,但由于引入了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只与外接的元件数有关。

1.3.2有源滤波电路仿真分析滤波器就是一种选频电路,它能够从含有各种频率成分的信号中选出有用的信号。利用运算放大器可以设计各种滤波器,这里仅对有源低通滤波器进行验证,通过Multisim仿真一种Sallen-Key电路结构的滤波器的原理(见图6(a))。由图6(b)可知,在增益达到-2.728dB时,fc=10.879kHz。在0~10kHz范围内的频率对应增益约为0dB,并且增益稳定,符合理论设计要求。

1.3.3运算放大器构成信号发生器仿真分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开环或者是正反馈情况下,可以构成信号发生器。该电路采用维恩电桥振荡电路,通过引入正反馈产生一个正弦信号,电路如图7所示。运放反相端接反相差动放大电路,同相端接维恩电桥,电路振荡时产生频率为f=1/(2πRC)的正弦信号。

1.4555定时器电路仿真分析555时基电路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在外部配上适当阻容元件,可以方便地构成脉冲产生、整形和变换电路,如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自动控制电路、频率变换电路等。555定时器电路除了产生常见的正弦波、矩形波外,还可以产生三角波、锯齿波等。矩形波是其他信号的基础,例如,若矩形波信号加在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端,则输出可得三角波;改变积分电路正向积分和反向积分时间常数,使某一方向的积分常数趋于零,则可获得锯齿波。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