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蚂蚁的启示范文

蚂蚁的启示精选(九篇)

蚂蚁的启示

第1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到公园里去玩。在一棵大树旁,我看见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子在地上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我转了转眼珠,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就往公园跑,然后我拿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在那一群蚂蚁身上。顿时,一小块地方湿透了,蚂蚁们像战场上群龙无首的士兵一样,四处逃窜。有的蚂蚁在水里挣扎,有的蚂蚁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这些蚂蚁并没有死,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干了,那些蚂蚁又重新爬起来用嘴搬运食物,它们可真勤劳啊!简直连命也不要了。我不死心,心想:这些蚂蚁可真顽强呀!于是我又拿来一杯水倒在它们的身上,这下一些蚂蚁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想爬出来,最后有的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爬出来了,他们赶紧逃之夭夭,我想:这些逃出来的蚂蚁应该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吧!

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启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世界上的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要不顾一切的去克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实验五年级:郑洁龙

第2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蚂蚁的启示

蚂蚁,一种最常见的微小动物,很多人不喜欢,我也一样。因为,它总是那么脏又叫人恶心,整天在那些发霉的菜旁边转悠,寻找食物。但是,在有一天,有件事情让我改变了对蚂蚁的看法。

那天,我正在一边啃面包一边上网,很多的面包屑掉在地板上.我刚想拿纸巾去擦的时候,发现一颗小面包屑旁边正有一只小蚂蚁在四处“徘徊”。我刚想顺手用手拈死它,可是突然停手了,因为我想看看这只蚂蚁到底在策划什么行动方案!只见它走到面包屑旁边,使劲地去拖它,可是没拖多少路,就把小蚂蚁给累趴下了,小蚂蚁盯着那块美味看了很久,转身就爬走了。这个时候,我在想,它大概是放弃了吧!没过几分钟,小蚂蚁回来,可是这次回来的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它们慢慢地爬到面包屑旁边,艰难地将它抬起了,可是每走一段路,它们都会停下来,歇一下,换一批搬运的蚂蚁,然后,又开始艰难的搬运工作。这期间,它们从来没有泄气过,我看着它们一直到消失到洞口,而这次,我没有了想到出手去灭它们的冲动,被小蚂蚁的这种齐心协力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一个故事,那是个关于蚂蚁决斗的故事.故事里一只红蚂蚁和黑蚂蚁为了一颗红枣展开了争夺,起先,黑蚂蚁被红蚂蚁打败了,红蚂蚁站在红枣上看着黑蚂蚁垂头丧气地走开显得得意洋洋.正当它想要去找助手来一起搬运战利品的时候,黑蚂蚁带了一群救兵回来了,最后,红蚂蚁轻易被打败了,黑蚂蚁和它的救兵一起扛着比它们自身体积大几百倍的红枣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这些故事都大大改变了我对蚂蚁的看法,蚂蚁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讨人厌,原来他们的身上也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它们的那种齐心协力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吗?  邮:325204 浙江省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塘下镇赵宅)六(1)班 赵昱程

第3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一天晚上,我吃过了晚饭,感到有些口渴,便走到饮水机旁喝点儿水。

走到饮水机旁,一个景象出现在我眼前:在饮水上的出水管下面,有一群红蚂蚁在喝水,可是这些水是哪来的呢?我不知道。它们大概有十几只。它们并没有发现我,依然在饮用那甘甜的“泉水”我轻轻地拨了一下它们,它们吓得四散奔逃。其中有一只红蚂蚁,走了一会不走了。我猜想它可能是一位长辈吧。只见那位“长辈”退到路边,好像在说:“大家快逃,到了家就没事了,这有我呢!”这时我想出了一个恶作剧。于是,我左手把那位“长辈” 一把抓起,放到了切菜用的案板上,右手顺势抄起一把菜刀,向那位“长辈”砍去,只见那只红蚂蚁断为两截,我开始本以为这位“长辈”“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了。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那只红蚂蚁又拖着半截身子跑了起来。

这就是红蚂蚁给我的启示:生存的欲望会使自己更加顽强,因为所有生物都因生命而精彩。

第4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忽然,我看见一群蚂蚁整整齐齐排成一列往楼上爬.我早听说下雨时蚂蚁就要往高处爬,今天就偶遇到了.

只见一群蚂蚁整齐地往前走,没有一个掉队.那成千成万的蚂蚁排成一列的场面蔚为壮观!

我联想到了我们人类,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要团结一致呢?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如此配合,那我们呢?

第5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比如人们利用蝙蝠的超声波造出了雷达,用鹰滑翔的原理造出了飞机……这些都靠着大自然的启示,人们才能得以进不,发展。

而给我启示最多的是那一只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他们很勤劳,日日夜夜不停地挖洞,然后又把沙砾一颗一颗搬出来,这样来来回回没有停止,也没有一只蚂蚁逃避。它们干起活来很认真,而且分工明确,一些站在洞里,不停地挖沙子,一些站在洞口,不停地把沙子运出去,一些站在洞边,不停地把沙子搬到离洞口较远的地方,就是这样的枯燥,辛苦的反复工作,依然一丝不苟,还有一些在周围布停徘徊,寻找食物。它们十分的团结友爱。小蚂蚁找到食物不会自己吃掉,而是和同伴们分享,食物太大了,一只蚂蚁就回去叫同伴一起把食物运回到洞中。而遇到侵略者,它们就会派出小部分出动,而从不单枪匹马的去对敌,如果敌人太强大,后方就会出动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去打敌人,直到赶走侵略者,得到胜利之后,再分享战果,很多种蚂蚁就是靠着这一点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使蚂蚁群不断日益壮大的。如果遇着有受伤的同伴,别的蚂蚁就会把它驼回蚁洞去。

蚂蚁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应该向蚂蚁们学习,学习它们勤劳勇敢、认真踏实、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一直不断的激励着我。

五年级:何敬涛

第6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学习与研究并行

作文课:小学生作文“像一本书”

我国的新课改倡导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但是,做的质量似乎还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学习”始终贯穿的是“研究”的元素。这种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或许与美国的语言文化有关。因为在美国英语里,“study”一词,既表示“学习”的意思,也表示“研究”的意思。

以作文教学为例,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教”的成分占很大比重,然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依样画葫芦”的写作。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东西,空话、假话、套话连篇,还大量充斥着模仿或“克隆”的印记,毫无生气可言。

而且我国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以命题作文为主,不管学生有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要求学生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学生有没有经历过一段特别难忘的日子,都要求学生写《我终身难忘的日子》;不管学生有没有值得他或她最崇敬的人,都要求学生写《我最崇敬的人》。这种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简单布置作文作业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怕写作文,更难以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美国,一位华裔学生的家长告诉笔者:美国作文教学不在形式上做文章,既不注重写作技巧,也不强调遣词造句,而是关注内容,即让学生去感受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忠实记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他说,“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也常写我喜爱的小狗、小猫之类的作文,大概一二百字就可以写完了。现在我儿子在美国读书也在写他喜欢的小猫,但他写的东西与我们小时候写的大不一样,他写的作文像一本书。有‘前言’(介绍这篇作品主要写什么,希望你看了感兴趣之类的话语),接着有‘目录’(对正文内容的梳理和高度提炼基础上编列的分级标题),接着是正文。正文的内容有:怎么接近猫,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猫是怎么捕食的,等等。还在文字旁边配上由他自己画的插图并加上图解文字,最后还有一小段类似严谨学术著作的‘后记’的文字,写上诸如‘我’是谁,如果你对作品感兴趣,怎么和‘我’联系,等等。文后还附有‘注释’,对文中出现的诸如‘捕食’等关键词语作出解释。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评评哪些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好。教师也会请家长到学校去,让家长也看看孩子们的作品。”

“美国写作课的教学思路不是要学生写出多少东西,而是要让学生记录他们关注的、感兴趣的东西。”这是这位家长对美国学校写作教学作出的评价。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全面,他的作品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搭框架,接着添砖加瓦,最后封顶、装修。整个写作过程将学习、观察、体验、研究和写作融为一体,完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创造”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活与知识整合

数学课:按揭买车的N种可能

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联系通道,不过效果不尽如人意。看看美国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吧!同样是学习和应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一所美国黑人社区私立学校Community Prepatory School的数学课上,教师给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买一辆摩托车需要花3200美元。如果首付1100美元,在无利息的情况下,月供多少美元才最合乎你的家庭的生活实际情况?

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家庭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

学生A:老师,不用考虑了,每月还款1美元就行了!(全班学生大笑。老师大笑。)

老师:哦!这个方案最简便易行!真好!不过,假如银行要求半年之内还清无息贷款呢?

学生B:我父母每月的收入是6000美元,我们家有两部汽车,每一部汽车每月支付汽油费、过路费大概需要220美元。水电费每月是80美元。伙食费每月大概是3500美元。去除这些开支,我们家每月还剩1850美元。每月还款350美元,是可行的。

教师:好吧。请把你是怎么思考的写在白板上。

学生B(板书):3200-1100=2100

2100÷6=350

6000-220-80-3500-(2100÷6)=1850

学生C:老师,他家里有两部汽车,每部汽车每月花费220美元,两部汽车就要花费440美元。

学生B:对,你是对的!谢谢!我改一下。(板书)

6000-220×2-80-3500-(2100÷6)=1630

教师:好了!你们看看,他的还款方案怎么样?

学生D:我觉得他的方案有问题。因为他们家的草坪除草费,理发费,买衣服、买图书、买玩具、看音乐会的费用都没有计算在内。

老师:有道理!那你说说你的方案吧。

学生D:我计算了一下,我家没有可能半年内还清贷款。

老师:为什么?

学生D:我父母离婚了,我和我的母亲生活。我母亲每月收入只有2800美元,我家有一部汽车,汽车每月支付汽油费、过路费大概需要200美元。水电费每月是60美元。伙食费每月大概是1500美元,每月草坪除草40美元,每月理发费,买衣服、买图书、买玩具、看音乐会的费用总共需要500美元。去除这些开支,我们家每月还剩500美元。每月还款350美元,是不可行的。

学生E:杰克,你家不是每月剩余500美元吗?那为什么不能每月还款350美元呢?

学生D:你知道,圣诞节很快就到了。我妈妈打算带我去阿根廷旅游,往返机票、吃住、购物需要花费好多钱的。

教师:那你打算怎么还款?

学生D:我打算上网查询一下,哪一家银行愿意接受每月50美元的还款。如果有这样的银行,我们家可以在42个月内还清贷款。

教师:……

数学是中国最强势的学科,中国学生中有许多数学高材生,但是,厌学数学的学生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来越多。这恐怕与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的脱节不无关系。

笔者以为,这些黑人孩子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实现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必然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数学思维的碰撞,必然实现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必然能够使自己的理财等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人们可能质疑,这样的数学题有N个答案,这样教学,怎么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好的成绩?这就涉及到一个更严肃的话题了―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教化人、发展人和造就人?美国基础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为了应试,无需找出标准答案。

求证与思考同步

历史课:“假如没有伊斯兰教,世界将会怎样?”

对待学问究竟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大学问家胡适先生“大胆假没,小心求证”的主张值得重视,可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很少有这样的意识,更难以将它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

美国基础教育的课堂就呈现出与我们的课堂截然不同的面貌。在普洛夫世界文凭中学,一位历史学科教师在讲授《民族与宗教》这一章中的“伊斯兰文化”这一节时,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查找出伊斯兰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证据,如伊斯兰教历史、建筑、信仰、生活方式、宗教活动及相关事件的图片,并配上文字,做成画报,再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尽管是虚构但更有意义的问题―“假如历史上和现实中没有伊斯兰教,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更加活跃起来!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都是现成的,学生的历史学习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对史实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是否真正做到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令人产生疑问。

笔者以为,美国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拥有远远超出教材的更大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分析及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才体现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理念。

实践与探究结合

生物课:走出去看看“蚂蚁有几条腿?”

科学世界,总是建立在真实的自然世界的基础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把学生从书本知识的狭隘性中解放出来,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

在美国,中小学生到野外、甚至到世界各地考察和研究是很普遍的。比如:蚂蚁是一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那么,请你先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蚂蚁有几条腿?

在拉萨尔学校,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科的“蚂蚁”这一节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观察。

我们赴美培训的校长们也被这位教师要求每人当场画一只蚂蚁。结果,充当“学生”的中国校长们画出的蚂蚁五花八门,让人大跌眼镜:有人画的蚂蚁是六条腿,有人画的蚂蚁八条腿,还有十条腿的蚂蚁!……

快下课时,学生回到了教室。有学生报告说:“蚂蚁只有4条腿、三节体……”

这节生物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异常深刻―科学,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明白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不亲自观察、研究,想当然,是不行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位美国生物教师说,几乎每年他都带他的中学生到墨西哥原始森林去研究。该校校长托马斯・哈桑说,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到世界各国学习,分12个小组,每学期安排2个星期,每年有700多名学生参加夏令营,研究这个五彩缤纷、妙趣横生的世界。

(摘自《南方教育时报》2014.2.28)

言 论

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课程的独特价值就是应该尊重某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在不一样的生态环境里,这棵树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那棵树。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对绝大多数事情,我们都应该积极去面对,但也有少数要消极一点。我主张“教”消极一点,重要的是“学”,学生愿意学,有兴趣、有积极性,那么一切都有了。反之,老干扰,学生产生不了自主性,就废了。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了7次。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现在,这样的话却没有人愿意去听。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

如果要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

第7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碧蓝的天空、茂盛的森林、潺潺的流水,这是自然;柔和的清风、细密的雨滴、飘扬的雪花,这也是自然。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自然是一位无私的奉献者,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致,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

不必说湛蓝的天空、汹涌的大海、澎湃的江河,也不必说巍峨的高山、广袤的森林、宽阔的原野,单是看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就足以让人震撼。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在大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还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烧焦声。这条路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为同伴们开拓的一条生命之路。

听到这个故事,我想没有一个人不感到震撼。蚂蚁这样一个弱小的生物,它所能承受的灾难有多大?人们常说:命如蝼蚁,可见它的命之轻。可是,当你得知蚂蚁起源于距今一亿年前时,不知你会有何感想?岁月沧桑,蚂蚁的一生不知要经过多少灾难?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有许多强大的物种灭绝了――有庞大的恐龙家族,有勇猛的剑齿虎等。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击。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小小的蚂蚁却存活了下来,而且生生不息。这难道不令人震惊,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个小物种历经了上亿年还会生生不息呢?我想应该是它们的本能――不,应该是精神使然,那就是它们团结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任何生命面对烈火这样的灾难,恐怕都是惊慌失措,无能为力的。试想,即使是一个数量很大的蚂蚁群体,如果它们四散奔逃,其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可蚂蚁的奇特正在于此,它是一种组织性、秩序性很强的物种,面对大火,它们用迅速抱团、飞速滚下的方式保存力量。自然界的灾难千千万万,火灾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灾难来临时蚂蚁又会怎么做呢?我无从知道,不过我想,它们一定是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关键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种族利益。这正是蚂蚁这个弱小的物种在经历了上亿年后还能生生不息的原因。

蚂蚁尚能如此,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不是更应懂得团结的重要呢?非也,战争就能说明一切。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在相互残杀,战争从未停止过。从这一点来讲,人类是所有物种中最凶残、最没有情感的动物,这样说似乎并不过分。

一只只小小的蚂蚁每天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从不停歇。蚂蚁如此热爱生命,珍惜时间,不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吗?有些人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一些小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自杀,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爱惜别人的生命,把生命当儿戏。与蚂蚁相比,这些人的做法是何等的愚蠢啊!

第8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蚂蚁很嫉妒蜜蜂,在窝里左思右想,怎么想也想不通:“我们跟蜜蜂一样起早贪黑,什么事都不落后于它,为什么就

没有的得到人们的夸奖呢?”蚂蚁想了一夜都没想通,他越想越气,后来简直就是火冒三丈。

有一天,它在觅食的时候,看见了一只小蜜蜂一边哼着歌儿一边采蜜,于是走过去气冲冲地问道:“小蜜蜂,你说我们勤劳吗?”“当然了!”小蜜蜂和气地说。“那为什么我们就得不到人们的赞美呢?”小蜜蜂说:“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你们所做的全是为了自己,而我们辛勤工作全是为了他人。”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第9篇:蚂蚁的启示范文

一、蚁群算法的基本模型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TSP问题为例说明蚁群算法的基本模型,对于其它问题,可以对此模型稍作修改,便可应用,首先引入以下符号:

――蚁群中蚂蚁的总数目;

――TSP规模(即城市数目);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距离();

――时刻位于城市的蚂蚁数;

――时刻蚂蚁从城市转移到城市的期望度,为启发式因子.在TSP问题中,称为能见度;

――时刻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径上的信息素量,在算法的初始时刻,将只蚂蚁随机放在个城市,并设各条路径上的信息素量(为常数);

――时刻蚂蚁从城市转移到城市的概率.在城市的蚂蚁选择路径时按概率决定转移方向,即

式中和分别表示路径上的信息素量和启发式因子的重要程度,用表示当前蚂蚁已走过的城市,={1,2,3,…,n}-,表示蚂蚁下一步允许选择的城市(人工蚂蚁有记忆功能,这是实际蚂蚁所不具备的)。

为了避免残留信息素过多而引起启发信息被淹没,在每只蚂蚁走完一步或者完成对个城市的遍历后,要对各条路径上的信息素进行如下调整:

式中表示信息素残留系数,为了防止信息素的无限积累,的取值范围应在0到1之间,表示在本次循环后留在到路径上的信息素增量,表示第只蚂蚁在本次循环中留在路径上的信息素量。

二、基本模型的实现步骤

从蚁群算法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蚁群寻找最短路径实际上是一个递推过程,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TSP问题为例来阐述蚁群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第一步:初始化.令时间,循环次数设置最大迭代次数的值,将只蚂蚁随机放到个城市,并将每只蚂蚁的出发点城市号放入禁忌表中.令(为常数),,设定、、的值;

第二步:;

第三步:对所有蚂蚁,以当前城市为起点,选择下一个要去的城市,首先从个城市中找到每只蚂蚁未走过的城市(即),蚂蚁个体根据状态转移概率公式(3-1)计算概率,选择概率最大的城市号前进;

第四步:修改禁忌表指针,即将每只蚂蚁到达的新城市号移到该蚂蚁个体的禁忌表中;

第五步:若禁忌表未满,即城市未遍历完,则跳到第三步继续执行,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根据式(3-2)和式(3-3)更新每条路径上的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