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精选(九篇)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

第1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因子分析;孝感市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4902

1引言

孝感市位于我国中南部,是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增幅平稳,居湖北省经济水平前列。孝感市的县域经济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点,辅助着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桥梁、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率先拉开了由传统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序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为了更准确、更客观的分析孝感市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各个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差异性,提出对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及对策,采用了统计学因子分析法对孝感市7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与数据

3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Method)

因子分析法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一即公共因子(定义来自MBA智库百科)。

整个分析过程采用SPSS Statistics 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3.1用KOM和Bartlett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3.2计算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公共因子

(1)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并提取公共因子。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3。

由此可知第一因子的特征根为4.648,占所有因子方差的77.469%,第二因子的特征根为0.818,占所有因子方差13.630%。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前两个因子已达到91.100%。说明这两个因子能够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2)提取两个公因子,计算共同度。

从表4得知,开发区生产总值8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9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9.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招商引资总额93.6%,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79.4%。表明被提取的两个公因子对变量有足够的解释能力。

3.3因子旋转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但为了使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方差旋转。结果见表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3次迭代后收敛。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做以下分析:第一因子在开发区生产总值(X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2)、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X3)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4)有较大的荷载。这4个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量,定义为经济综合实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5)和招商引资总额(X6)上有高荷载,这2个指标反映了外贸经济和投资水平,定义为外向经济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性质和顺序体现了其所代表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其地位,即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工业成为县域经济最主要的部分。

3.4计算孝感市7个区县的因子得分,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通过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区县排名情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居前三位,紧接着是孝南区、大悟县和安陆市,而孝昌县则排在末位。这表明在孝感市主城区和附近的区县经济综合水平较好,而稍远的区县相对较弱,体现出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从两个公因子可以看出,排名较高的区县第一公因子的得分比第二公因子的得分要高,如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综合排名低的区县公因子得分就低,但不代表第二公因子得分高,相反,第二因子得分也比较低,如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区县,开发区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发展的较好。孝南区排名靠前是因为其工业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的经济比较落后,也是从两个因子落后体现的。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稳步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带动了孝感市城区的发展,发展重点逐步从农业转向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但从分析结果得出,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较好的区县都是靠近主城区,其他区县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问题。

4.2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第一,突出自身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孝感市具有特色的产品,提倡绿色安全的农产品。第二,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培育养殖大户,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互合作,探索新渠道,共同进步。第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品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结合现代经营理念,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2)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县域经济要找准自身的特点与特色,在资源和市场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一是要完善这7个区县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汉川的纺织生产基地、孝南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安陆的粮油生产基地。二是要突出县域的重点,让资源特色化,依托特色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3)突出发展县域工业,重点建设工业园区。

要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要从以农业转向为工业。县域经济不仅仅是农业经济,而是涉及了各个产业,不能只靠农业来支撑经济。大力发展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中心,让龙头企业带领县域工业的发展,使其他的企业跟着龙头企业的步伐,共同发展。

其次,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完善现有的45个园区的基础设施,重点提升纺织、食品、汽车和化工等工业。像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县,要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最后,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改革改制力度,加大技术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企业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1]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6,(8).

第2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因子分析县域经济浙江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因而研究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十分必要,而且对各省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历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山东以及江苏,省内强劲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浙江省58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县域经济实力研究回顾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区、一般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彭宝玉,2007)。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的趋势,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李小建等,2001)。而中国东西、中、西部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三者之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因(郑炎成等,2004)。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特定省份而言,张小军等(2005)指出浙江省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全球化程度、科技支持能力等这五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一些省份的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解释。黄飞飞等(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技术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与解析,指出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不明显,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到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随着距上海距离的增加,经济实力空间集中度逐渐递减。其他学者如周慧秋(2000)、刘伟东(2009)、彭宝玉(2007)等也分别对黑龙江、辽宁省、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总体上,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以及特定省市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寻找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同时,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分析的文献较少,因此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鉴于市辖区产业结构、经济密度等与县或县级市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文所指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或县级市为地域单元的经济体。目前,浙江省共辖35个县,22个县级市以及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个体数共58个。2009年该58个县市GDP总值占全省GDP总值的52.0%,总人口的68.4%,从业人数的60.7%,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多指标评价涵盖的信息会比较广,所以本文拟采用多指标来评价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按人均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或经济结构以及反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对相关学者采用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行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如下: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二产比重、三产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县域经济活力的指标有,全社会固定资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GDP增长率;反映县域经济潜力的指标有,教育事业费、专利申请授权量、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而哪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14个指标之间的KMo=0.83,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择的特征根分别是8.623、2.184和1.040,累计方差贡献度达84.6%,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表2-1),因此,这里提取前3个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

表2-2中,公因子反映的变量特征如下:

公因子1的贡献率为61.59%,其在GDP、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教育事业费均在0.95以上,反映出上述因子对县域经济实力的影响情况。公因子2的贡献率为15.60%,其在二产产值比重载荷比较高为0.96,反映出工业对经济实力的影响。公因子3的贡献率为7.43%,其在境内公里通车里程上的载荷为0.80体现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实力的影响。根据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F的高低,将其分成三部分,(-∞,0]、(0,0.5)、[0.5,+∞)。图形如下:

3.综合实力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共25个地区,占全省53.1%,即浙江省近一半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大于0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高。综合得分小于0的县(市),共33个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低,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从分类的具体情况看,综合得分大于0的县(市)中,位于杭州的有4个县(市),位于宁波的有2个县(市),位于温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嘉兴的有5个县(市),位于绍兴的有4个县(市),位于湖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金华的有3个县(市),位于台州的有3个县(市),衢州与丽水均未有综合实力大于0的县市。其中,全省排名前四的县市为:慈溪市、绍兴县、诸暨市以及余姚市。以从图一可直观了解到,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东北地区,尤其以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县市。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梯度差异,与浙江地势相似。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带。其中丽水与衢州地区为全省经济低洼地区,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小于0。杭州湾地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县(市),如慈溪市为浙江县域经济领跑者。目前,浙江经济实力强劲地区主要位于浙东北,中部地区正形成崛起之势,西南低洼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提升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浙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辐射力

浙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浙东北地区与上海、江苏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活跃。杭州湾周边地区以及温台沿海部分地区大部分县域地区综合实力大于0,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继续发挥并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值得深思。由于经济发达的县市在开发过程中较早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三方面的压力。优化开发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功能,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县(市)的竞争层次,积极优化开发这些县(市),对今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腾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群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省份,经济发达县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浙东北地区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的派头兵,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积极引导低洼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丽水、衢州等地的经济滞后,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浙江省经济差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重点扶持低洼地区,提升该地区产业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发达县(市)所具有的产业集群形态,从而加快实现经济低洼经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最终降低省内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丽水市、衢州市以及温州市应当积极抓住海西经济区的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例如温州南部的苍南县与福建地区语言互通、气候较为相似,抓住海西建设中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等,从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浙江省正稳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解决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化“先行官”问题,破除工业化的“瓶颈”,为浙江省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积极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对低洼经济地区的优惠政策扶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衢州、丽水等地融入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就农业方面浙江省应尽早出台地区对台优惠政策,对台商创业中遇到的诸如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推动外资(港澳台)进驻低洼地区,最终推动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

[2] 胡良民 苗长虹 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3] 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4] 李小建 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8(2):136-144

[5] 郑炎成 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7):121-129

[6] 张小军 李植斌: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12):21-23

[7] 黄飞飞 张小林 余华 崔开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2):84-89.

[8] 周慧秋 李友华 等: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49-51

[9] 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25-129

[10] 彭宝玉 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50

[11]黄源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47-153

第3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第4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开放的、功能完备、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河南省共有108个县及县级市,全省县域总人口8068.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3.9%。2006年,河南省县域经济GDP已占全省GDP的68.8%,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对河南而言,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缩小与先进省份发展差距显得尤其重要。对河南县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对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有助于合理规划河南特别是苏中落后地区未来的发展,更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由于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复杂性以及各学科研究切入点的差异性,研究方法亦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河南省18地市中分别选出一个县(市)作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二、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全面、客观地考核与评价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立有5个评价因子、23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A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B1为综合经济实力;B2为农业发展实力;B3为生活质量;B4为投资水平;B5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C1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C2为利税总额(亿元);C3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C4为地方财政收入(万元);C5为工业增加值(万元);C6为产品销售收入(万元);C7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C8为第二产业产值(万元);C9为第二产业比重(%);C10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C11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C12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C13为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C14为粮食总产量(万吨);C15为第一产业比重(%);C16为第一产业产值(万元);C17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C18为卫生机构床位数(床);C19为教育事业费(万元);C20为固定资产投资(万元);C21为农村用电量(万千瓦小时);C22为第三产业比重(%);C23为第三产业产值(万元)。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指标权重

(二)评价原理

为了使具有不同量纲的量能进行比较,需对数据做适当的处理,把所有数据都压缩到区间[0,1]上。标准化通常用平移・标准差变换。设xik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k个指标数据(i=1,2,…,n,k=1,2,…,m),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为:

xik'=■ (i=1,2,…,n,k=1,2,…,m)

其中xk=■■xik,sk=■2。

如果所得到的xik'还没落在[0,1]上,对xik'进行平移・极差变换 (k=1,2,…,m)

将原始数据用无量纲化后的数据代替,再将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乘以相应的指标权重后再相加,即可得到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值:vis=■?棕istxist,其中xist为第i(i=1,…,n)个样本第s(s=1,…,p)个评价因子的第t(t=1,…,q)个评价指标,?棕ist为相应的权重,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可以将各评价值乘以100。将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值乘以相应的权重再相加,得到各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值:ui=■?棕isvis,其中,?棕is为评价因子的权重。

(三)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评

本文以河南省18县(市)为样本进行分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08及有关统计数据,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各县(市)的评价值(如表2所示)。

表2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

从综合评价值看,河南18个县(市)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为31.46165,综合评价值大于50的县(市)仅占11.1%,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从各评价因子来看,第三产业评价值的平均值最大为37.36771,生活质量次之为32.58768,投资水平最低,仅达到24.64169。这表明尽管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比较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使得县域经济充满充满发展的活力。较高的生活质量一方面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农业的支持。较低的投资水平抑止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导致了较低的投资水平。

从各县(市)的综合评价值以及各因子的评价值来看,豫中西部和豫西南的县(市)的各项评价值普遍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实力较弱;豫西北部各县(市)的评价值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域经济实力较强。总之,河南县域经济呈现出由西北到东南的梯次差异。

三、河南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一)河南县域经济的模糊聚类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模糊聚类分析,是从模糊集的观点来探讨事物的数量分类的一类方法。近年来,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地理分区与地理事物分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将运用文献所述的模糊聚类分析法,采用前文所标准化过的数据,对河南18县(市)进行聚类分析。

用绝对值减数法求得模糊相似矩阵

由于

故R8即为所求的模糊等价矩阵

根据模糊等价矩阵,当?姿取不同值时,得到的分类结果是不样的,例如,当?姿=0.741时,18县(市)可分为13类;当?姿=0.664时,可分为9类。结合各县市的评价值以及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取 ,分为8类比较好,具体如下:

第一类:巩义市

第二类:偃师市

第三类:尉氏县、汝州市、林州市、辉县市、沁阳市、濮阳县、禹州市、临颍县、灵宝市、镇平县、项城市

第四类:固始县

第五类:淇县

第六类:永城市

第七类:上蔡县

第八类:济源市

(二)聚类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类结果:

第一类是巩义市。巩义市位于郑州、洛阳两市之间,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巩义市的矿产资源丰富,依托着资源优势,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超强县市,在河南所有县(市)中一枝独秀,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河南诸县(市)之首。

第二类是偃师市。偃师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地理条件优越。偃师市是河南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第三类包括尉氏县、汝州市、林州市、辉县市、沁阳市、濮阳县、禹州市、临颍县、灵宝市、镇平县和项城市等11个县市。从表2的数据计算可知这11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均低于18县市的平均水平30.94333,综合评价值也都低于平均水平31.46165。这些县(市)主要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并且,这些县(市)除辉县市外投资水平也都比较低。但这些县(市)也都有各自特色的产业。

第四类是固始县。固始县位于河南东南部,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其综合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实力都比较强,曾连续五年跻身中部百强县。

第五类是淇县。淇县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有力。其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旅游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第六类是永城市。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凭借其较强的农业经济实力,永城成为国家、省小麦优良品种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同时,伴随着一浪高一浪的以煤炭为龙头的永城“黑色经济”的开潮使其成为全国五大工业用煤基地和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

第七类是上蔡县。上蔡县位于河南东南部,交通便利,县域优势比较明显。其工业企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第八类是济源市。济源市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工业基础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2008年济源市人均GDP达到6224美元,位居河南第一位。

四、结论及建议

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对河南18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从综合评价角度各个因子评价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对各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位,对河南县域经济的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评价结果将18县(市)分为八类,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类型的特点,所得结果客观,可信度较高,比较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张振江.河南县域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07~7213

第5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1] [2] [3]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万台起重机、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个,资产总值达到.亿元,带动.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年,出口创汇总额达.亿美元,以年均%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以上,年出口总额达万美元,年出口额达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6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第7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发展路径 比较

苏南和浙北地区地理位置相邻,都处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但因分属于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是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北地区通过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三位一体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苏南县域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明显得益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在基本完成乡镇集体企业改制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外招商引资、招才引资力度,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苏南县域经济开始由低向高的转变。苏锡常是苏南地区的核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是我国商品粮的主要基地;而浙北地区主要是指杭嘉湖区域,也是经济圈中的核心区域之一。对苏锡常和杭嘉湖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分析,能找出江浙两省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差距或比较优势,对探索如何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体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上。本文介绍了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近年来的变动情况,并对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江浙两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差距或比较优势。

(一)苏锡常与杭嘉湖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的比较分析

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高的(金坛市)为9.3个百分点,最低的(昆山市)为1.4百分点,平均为4.4百分点;二产比重最高的(昆山市)为68.4百分点,最低的(金坛市)为52.4百分点,平均为61.2百分点;三产比重最高的(金坛市)为38.2百分点,最低的(昆山市)为30.2百分点,平均为34.5百分点。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高的(淳安县)为21.2百分点,最低的(平湖市、海宁市)为6.5百分点,平均为10.3百分点;二产比重最高的(海盐县)为67.9百分点,最低的(淳安县)为35.9百分点,平均为57.4百分点;三产比重最高的(淳安县)为42.9百分点,最低的(海盐县)为23.8百分点,平均为32.3百分点。从两地的比较来看,苏锡常地区县(市)三次产业结构要优于杭嘉湖区域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依平均值来分析,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在5%以下(4.4%),二产比重60%(61.2%)以上,三产比重接近35%(34.5%),分别优于杭嘉湖区域13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平均值的5.9、3.8、2.3个百分点;从两地县(市)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最高、最低值来分析,除浙北淳安县的三产比重高于苏南金坛市的三产比重4.7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标浙北都低于苏南。从个案来看,浙北、苏南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高的往往三产比重也较高,如2005年浙北的淳安县一产比重为21.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42.9个百分点;苏南的金坛市一产比重为9.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38.2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中,各地可依据区域优势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工业,也可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为其提供市场条件与市场支持。

表2中的数据显示:经过5年的发展,苏锡常与杭嘉湖地区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但从两地的比较来看,一产、二产比重差距在缩小,三产比重差距在拉大。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的三产比重平均每年提升近0.7个百分点,而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的三产比重平均每年只提升0.3个百分点。这就反映出苏锡常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速度快于杭嘉湖地区的县(市)。

从个案分析,苏锡常地区9个县(市)中,一产比重最低、二产比重最高的都是昆山市(分别为0.9、64.1个百分点),说明昆山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地域优势,走上一条工业化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杭嘉湖地区13个县(市)中,一产比重、三产比重最高的都是淳安县(分别为18.6、39.0个百分点),反映出在淳安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依据淳安的地域资源或地理优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从2005-2010年的发展来看,在昆山市的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二产比重5年中也下降了4.3个百分点,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二产比重上升到一定比例后就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三产比重将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淳安县的经济发展中,5年来一产、三产比重分别下降2.4、2.9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必须借助工业的大力发展,工业化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苏锡常与杭嘉湖县域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储蓄存款等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来看,苏锡常地区的9个县(市)普遍好于杭嘉湖地区的13个县(市),两地差距比较大的是人均生产总值指标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苏锡常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74.7%,最高比较高出97.5%,最低比较高出116.8%;人均财政收入指标苏锡常县域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74.2%,最高比较高出97.0%,最低比较高出107.2%;差距最小的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两地的差距为平均值指标高出18.3%,最高值指标高出2.4%,最低值指标高出58.5%;差距比较小的为人均居民储蓄存款指标,苏锡常县域比杭嘉湖县域平均高出26.2%,最高比较高出4.4%,最低比较高出121.3%。上述数据说明苏锡常地区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杭嘉湖地区,但不同指标上的差距反映出苏锡常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强县,杭嘉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富民,如表3所示。

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一)苏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苏锡常地区人口稠密,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高达一半以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构成苏南农村较早兴办乡镇企业的内在动因;该地区集镇密集,受城市经济的辐射较强,交通运输便利,文化发达,对辐射有较强的接收能力;苏锡常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就业等途径设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走上一条将工业化与“三农”建设协调平衡发展之路。本文以江苏太仓为例剖析其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江苏太仓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充分挖掘港口、沿江、沿沪的区域地理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沿江、沿沪与港口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该市及时把握浦东开发和长三角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型专业市场和各种软件园区,使服务外包、商务区等成为太仓市经济板块中的新兴产业,顺利实现二次产业转型。进入21世纪,江苏太仓进一步发挥紧沿长江和紧靠上海的独特优势,制定并实施沿江以港强市、沿沪接轨上海的“两沿”经济发展战略。太仓港既是太仓的一个优势资源,也是苏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太仓港的建设能吸引世界500强的企业如耐克、联合利华、西门子、BP、埃克森美孚等企业在太仓建厂;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国际市场和国际人才,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市场,从而使太仓逐渐成为上海国际船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转移基地、上海自主创新扩散基地、上海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和上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太仓港以及沿沪的地理优势使得太仓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9年,江苏太仓的服务业增加值达230亿元,同比增长18.8%。大力发展和提升服务业是太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苏太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是能审时度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21世纪初,江苏太仓面对国家土地、信贷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通过发挥经济园区的龙头作用和聚集效应,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的转移,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激活民资,以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二是以产业化为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江苏太仓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以“城乡一体、现代农业、富民强村”三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开发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在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集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为主的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和人居创业环境,走均衡发展之路。

(二)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浙北的县域经济走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浙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能理性地认识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的战略关系,找准杭嘉湖在长三角区位中的战略定位,实施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在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当好配角的过程中争当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名角”。利用原有区域块状经济基础和区域优势资源,充分发掘与提升基础与优质资源,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本文以浙江安吉的“典型山区县域经济”为例剖析浙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浙江安吉拥有的地理优势是山水,经济发展的出路也在于山水。安吉县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从“生态资源化”到“资源经济化”再到“资源生态化”的发展之路。毛竹和白茶是安吉的两大优质资源,也是安吉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安吉人在“生态资源化”时期直接卖毛竹,在“资源经济化”时期卖竹制品,到1997年荣获“中国十大竹乡”后,安吉优势资源的开发进入了“资源生态化”时期,综合利用毛竹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农民发家致富。毛竹从竹叶到竹根开发出7大系列近6000个产品,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利用毛竹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安吉的另一优质资源是白茶,安吉人将白茶引种下山不断培育优质品种的同时,挖掘白茶文化,致力打造白茶品牌,2008年,安吉白茶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从此销售打开,价格也进一步提升。

浙江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之路是生态建设。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的毛竹和白茶这一山区资源优势和美丽的山区风景,立足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和生态特色,政府因势利导,对传统产业(毛竹、白茶、椅子等)进行提档升级,对优势资源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升产业竞争力;其次是通过大力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以品牌为主导的区域经济,通过依托特色块状经济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区域品牌,再通过区域品牌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经济,走一条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后工业时代”将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不仅是农民致富的产业,加工业发展的依托,而且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安吉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条把农业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认识其地位与作用,探究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新思路。

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建议

从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来看,区位条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可忽略,它能加速或延缓县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存在状态及其变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影响;发展基础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基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商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技术替代能力越来越强,资本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县域的区位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基础等基本要素,已经不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县域产业的战略定位、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和加快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等高等要素,才是保持县域经济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发挥本地优势,明确县域产业的战略定位

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超越其他区域的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区域很难通过模仿在短期内获得这种能力。长三角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县域内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可利用的县域外资源)、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特点,以及国内外同类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性产业和产品作为县域的主导型产业(产品)发展方向,并引导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共同为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努力奋斗。

(二)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分享长三角经济圈比较优势带来的利益

长三角区域内的县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一个节点,应依托上海这一区域内的核心城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分工,通过参与城市经济的合作及与周边县(市)的协调,通过组团式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包容、借助外力、弥补不足、共同发展才是明智之举。苏南、浙北发达的县域经济绝大多数是依靠与城市经济的合作、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的,只有参与合作与分工,才有机会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县域才能在区域分工中分享比较优势带来的丰厚利益。

(三)鼓励中小企业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应鼓励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实施创新型转变,如对区域内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可考虑给予加速折旧、税收减免优惠;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措施,推动集群内产学研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路子;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矛盾。在转变发展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产业层次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校企合作,加快技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中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技术型人才的不足也正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江浙沪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师、中高级技工市场供应缺口达70%左右;产品销售经理、客户服务代表、企业管理人员的市场供应也严重不足。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双元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企业而言,在技术人才紧缺的今天,应把高职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应把地方高职院校当作经济发展的共同体,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向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设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企业的生产技术,形成技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资金与规模都不允许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自主研发工作,有些民营企业即使设有研发部门,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学历高的学生在这里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很容易跳槽。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起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企业获得了优先挑选高职毕业生的权利,高职院校有了专业的实习基地,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

第8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重庆市;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聚类支持下的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4日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已成了近年来学术界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认识和评价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实行区域管理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进行了大类划分,分析重庆市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差异类别,从而为其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选取。对于区域经济的评价和划分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依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区域经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这种单指标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现状,因此重新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12个指标:X1:年末总人口(万);X2:第一产业产值(亿元);X3:第二产业产值(亿元);X4:第三产业产值(亿元);X5:GDP(亿元);X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美元);X7:社会消费品总额(亿元);X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X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X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亿元);X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12: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二)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是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常用的多指标评价方法之一,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密切相关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通过对最主要的几个综合因子或指标的分析,来实现对评价对象的等级排序或聚类分析,避免了人为评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结果客观、准确,操作简便。

二、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经济差距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所采用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200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中重庆市40个区县2008年相应12项指标数据为原始资料,按照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计算评价。经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各市(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1主因子F1在X1、X2上的载荷值较大,主要是人口指标与农业指标;第2 主因子F2在X3~X12上的载荷值较大,主要是一些工业经济指标以及相关的投入指标。这两个主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83.548%的方差,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这样,根据两个因子可知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综合得分。(表1)

从表1可知,重庆市40个区县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应用SPSS分析软件处理,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以表中各地区的F1、F2、综合得分值作为评价单元,对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可以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第一类:渝中区、江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南岸区、合川区、永川区、沙坪坝区、涪陵区。

第二类:渝北区、九龙坡区。

第三类:大足县、奉节县、大渡口区、万州区、荣昌县、丰都县、北碚区、綦江县、璧山县、垫江县、彭水县、长寿县、潼南县、忠县、云阳县、南川区、铜梁县、梁平县、开县。

第四类:万盛区、城口县、秀山县、双桥区、巫山县、酉阳县、巫溪县、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

(二)区域类型划分。通过对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基于Map info平台的GIS技术对其进行差异性分区,其经济差异空间分布见图1。(图1)(注:由于主城九区在重庆市尚未从范围上加以区分,因此在arc gis通过矢量化后未对主城九区加以划分,详细可见上述分类)通过图1可以看出,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明显的地域联系和分异,区域差异呈现出不规则的圈层分布;其中,离主城九区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说明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客观现实。

三、对策建议

(一)正视区域差异,实施梯度开发,推进全域发展。在不断发展生产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地区间和城市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使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重庆市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因地发挥优势,加强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重庆市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各区县(市)在不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物质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各地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工农业物质生产基础、交通运输、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些差异成为各区县(市)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社会生产地域性分工,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三)做好移民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三峡移民工程的要求,也是重庆缩小地区差异的良好契机。重庆市是“百万三峡移民”的主要地区,移民总数量超过100万,三峡移民对缩小地区差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级政府更应该把“后三峡”移民教育培训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对待。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胡传东,罗仕伟,黄亚妍.重庆区域经济梯度差异及成因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第9篇: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收入和提高增加收入的能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5月27日,中央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国家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从扶贫开发的要求来看,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既显得尤其重要,又必须建立在有效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之上。否则既没有脱贫动力,也没有脱贫能力。本文以全国工商联对贵州省织金县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就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开放性,但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受当地政府的经济调控,却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虽然是依据县级行政区划定义的,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县域经济已经开始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县域经济与农业划等号。实际上,县域经济不仅是农业经济,而且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县域经济与农民增收相辅相成,关联密切。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农业建设、农村改造的投入,为农民发展经济、扩大经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民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涉农产业的发展,农民跳出农门,发挥地缘优势,发展起各种小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丰富了县域经济的内容,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品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和农民生存环境的根本改观,这些事实证明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有了经济基础,农民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是县级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县级城市人口的主要组成,农业是县级城市的主要支柱,也是国家稳定的根本。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得到过验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动力驱动下,大部分人逐步脱离原有的农业耕种模式,进入到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就业;少部分留下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通过土地租赁,集中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实现规模经济,进而提高收入水平。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农村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是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比如在织金县,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化来解决。

2、城市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促进了县级城市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增加。一方面是进城务工的农民通过获取劳务性工资提高了自身的收入水平,在城市中衣食住行的消费拉动了需求;另一方面是包含房地产和服务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贫困地区县级城市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不再依赖上级政府的补贴,经济进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更有实力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更有能力兼顾公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客观上达到了农民增收的效果。县级城市作为区域的增长极,会使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在县域聚集,进而能够吸引在大城市务工农民的回流。一旦本乡本土的环境能够满足这些有技术、有经验、并且有一定财富积累的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使他们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运用打工时学到的知识、技能及积攒的财富,加入到本地先进的企业或选择自主创业,进一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往往困扰在缺乏资金、技术、市场和人力资源等方面。这就需要政府跳出原有固化的思维模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充分利用县级的优势资源,如地理资源、农业资源、产业资源等,提供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民营企业的贡献不只是体现在税收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吸收农民就业上,农民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来源,增收就有了保障,社会稳定就有了基础。

4、特色化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往往由于交通不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缓慢,大量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意识到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有效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选择有比较优势,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理区位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开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特色化经济,发展和形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三、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1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参见表1,135户农户的调查问卷填写了收入信息),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实际收入情况。即中国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生活水平尚处于低位,大部分还是处于新的贫困线(2300元)与全国农民纯收入平均线(6977元)之间,占60.7%,可能发生返贫的概率较高,特别是处于织金县农民年纯收入平均线(3772元)以下占62.22%。而占17%农民超越了全国农民平均年纯收入。

在调查的138份的农户中,经营性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参见表2)。同时,2011年总收入较2010年有较大增长,2012年的转移性收入增加较大,主要是由于政府增加了财政补贴力度。

从不同类型的农户收入情况看,专业户年总收入最多,符合其经营土地面积最大的实际情况。贫困户的年总收入中,劳务性工资收入占比最大,经营性收入较少,这与他们进行生产经营的土地面积不多相符合。在转移性收入中,专业户最低,一般农户最多,贫困户次之。2012年上半年,政府加大了对专业农户的支持力度,同时增加对一般农户财政补贴,支持其进行新农村建设。

调查显示,劳务型工资收入是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发展小微企业等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是扶贫开发的不可或缺的渠道。

农民增收的增量部分不断提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产经营的盈利效率;二是劳动务工收入的提高。前者不仅需要农户家庭提高素质和勤奋劳动,而且需要周边地区消费市场(包括产业链下游)、生产服务、融资供给、技术支撑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善;后者则更加倚重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像织金县这样土地匮乏的地区,土地并不能成为支撑农民普遍增收的基本条件,需要尽力放大县域经济的体量,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包括小微企业,以为转移出土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非农劳动报酬,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

四、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织金县调查中反映出的情况,影响农民增收主要有六大因素。

第一,劳动者素质。欠发达地区,农民家庭不仅是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基本的经济单元。其所具有和涉及的各种生产要素决定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知识层次对农民创富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从不同学历的农户2011年平均家庭总收入情况看,户主高中文化程度的收入最高,达到6.33万元,其次为初中,为4.87万元,小学为3.46万元。文盲年收入最低,仅为1.32元,不到小学文化农户的一半。专业农户在高学历农户中的占比较大,大专和高中文化水平中的专业户占比分别为100%和71.43%。

第二,产业选择。从行业选择看,在本次调查中,住宿餐饮业只有一家农户,属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农户。批发零售业的收入也较高,达到了15.17万元;其次为家禽养殖,为5.9万元;大田作物种植业收入不高,仅为2.89万元。收入较高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领域,而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年收入相对不高。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和竞争程度越充分的领域,农民收入往往就越高,而越是传统的领域,农民收入就难以增长。

第三,生产资金。资金支持和扩大养殖规模被认为是主要增收手段。缺乏资金被认为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项目、技术和劳动力。向亲朋好友借贷是农民解决资金不足的主要方式。

第四,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农民增收的来源,以及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农民成为市民的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小微企业的创办人本身就是农民,而许多小微企业更是农民家庭组成的经济体,是家庭经济的另一种模式。

第六,集体经济。农民组织程度低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阻碍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的一大因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当地农民对先进生产方式的思想认识问题,也存在着对集体经济的认可和态度问题。

五、县域经济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分析

以织金县数据为例,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8.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6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1.2%;第三产业增加值3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0.5%。表明织金县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格局。第二、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里快速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第一产业。由于县域经济的启动,招商引资初现成效,许多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住房得到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民逐步得到了发展的实惠。

2011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35元,比上年增长19.4%。织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29元,比2010年增长27.22%。可见织金县已经实现较大增幅,而且织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支撑因素是务工收入,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营造创业氛围,实现农民工务工转移,消化吸纳失业半失业人口是未来重点工作之一。

织金县2011年财政总收入162189万元,比上年增加48634万元,同比增长42.8%。其中税收收入88012万元,增加9891万元,同比增长12.66%。织金县财政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是煤炭税费支撑,旅游业、第三产业及非资源型工业贸易业贡献及其微弱,全年财政收入横向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同处毕节地区的金沙县财政收入已达到30.17亿元,而其人口总量比织金县少41.7万人(注: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金沙县户籍人口为66.9万人,同期织金县为108.6万人)。

从织金县的财政支出来看(参见图1),2011年财政总支出29.7亿元,其中主要投向了教育、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分别占总支出的19.4%,13.0%,12.4%,11.7%和10.5%,五者合计达到67%,可以看出织金县非常重视民生事业,把支出重点都投入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公共事业上。且2011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较2010年大幅增长了134.1%,远远高于城镇增长的35.4%。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县域经济发展了,有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

六、结论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影响农民增收有六大主要因素,县域经济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县域经济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是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进的重要基础。城镇的发展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而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又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利用率就越高,使用边际成本就越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经济主体间的交流就越多,产业间自然会形成相互衔接的链条,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链的互动性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以农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农民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可以将城镇的文化、科技、信息向农村扩散,更好地发挥“辐射源”的作用。

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厚义,刘斌.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

[2]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8.

[3]高焕喜.县域经济有关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