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分析化学整理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析化学整理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析化学整理笔记

第1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实验观察方法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实验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实验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做笔记的方法俗话说得好,“一个好脑壳比不上一个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随时做读书笔记。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阅读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标明出处。②卡片笔记,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听讲笔记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观察笔记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第2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一、单词过关是夯实英语知识的基础

单词过关离不开听写,但也是一个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每个单元单词都要求听写,学生的单词过关的情况并不尽人如意。听写过关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测学生词汇掌握情况的方法。初中英语教学正好是学生英语知识的起始阶段。然而单词过关不能只是纯粹地让学生去记忆单词。那样的记忆并不能带来长久的记忆,也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运用这些单词或词组。

那么,如何让听写也能具备有效性呢?教师可以试着改变听写的内容与形式:传统的听写模式是老师读英文,学生写出英文单词、词组或句子,并写出中文含义。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慢慢地摸索出不同的听段与方法:

1.对于单词的听写,老师读英文,要求学生写出英文单词,并写出中文含义。

3.对于句子的听写,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读英文,学生翻译成中文;或进行中文翻英文。

4.造句听写,给出一个单词,让学生利用这个单词进行造句。能力好的学生会运用更多所学的内容。能力稍差的学生,他们会利用刚刚学过的句型来造句。

听写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它对于其它教学目标(如说,读)都是相辅相成的。灵活英语教学中的听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它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二、记英语笔记是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

记英语笔记依然是我最擅长和最喜爱的一种。从教以来,记英语笔记已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方法我感受颇深,现将该方法介绍给大家。

1.何为英语笔记?

记笔记就是英语中学习策略的最好体现,那么,什么是英语笔记呢?我个人认为,即在英语学习中,将课内外学习中的重难点及有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积累,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便于资源整合和查找。

2.如何做好英语笔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学会做英语笔记,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你已经迈进了通往成功的智慧之门。要做好,其方法很多,形式多样。(1)。课堂笔记要尽快整理,使要点突出,这对巩固知识十分重要。记好课堂听课笔记,即记重难点,记板书,记体会。切记一味地抄板书,抄写时要用红笔,划出重难点。记笔记应着重记下老师讲课中的归纳与总结,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2)整理课后及习题中的笔记,我在讲习题时,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及时整理课文内外及习题中的重要知识点,不要总留在资料书里。”(3)学会分类记,学完一单元时,我就要求我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对本单元的词汇汇总,按照词性变形,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等分类总结,最后全班再作总结,取长补短;在期中,期末复习前要求学生就单元类、话题类等再作总结,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使整个教学对教材条理化,清晰化。

3.记英语笔记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在英语中无计划,无方法,盲目学习,因而收率甚微。初中的学习,就是打基础,熟记笔记,熟悉重要词汇的惯用法,毕竟英语学习中知识点多且闲散,只要记好英语笔记,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善于记笔记,那么无论是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是在中、高考的复习过程中,就可以在边复习课本的同时,边看以前记在书上和笔记本上的内容,有的放失,寻重点、难点和要点。如此复习,教材和笔记就会越看越薄,而成绩则一定会越来越好,英语语感就会越来越强,英语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学评价是检测和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检查教与学目标达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应该做好考试成绩分析,一般来说应包括试卷分析和答题状况分析两个方面。

1.关于试卷分析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主要写明创设这份试卷,意在用考试引导学生重视什么知识和能力,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的教学板块,哪些问题是容易出差错的;教学成败指数的验证目标。

(2)试卷考查的内容,主要写本学段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试卷是如何覆盖这些内容的;与上一学段是如何衡接的,巩固性内容有哪些试题。

(3)试题的分数权重。主要写明全卷题分的比例分配,知识型、能力型和重点板块是如何安排的。

(4)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难度是按什么比例分配的,如3:6:1或3:5:2,考试结果和设想是否一致。

2.关于答题情况

(1)得分情况,主要有:①班人均分;②最高分,最低分;③各个层次考生的得分态势分布图(表),各试题得分率。

(2)失分情况主要有:①失分的主要答题原因;②失分在哪些题上;③失分题的共同率的统计。

(3)对学情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前预测和考试结果的相关性如何;②有哪些问题是事先未想到的;③有哪些与预先估计相符。

(4)对教学成败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得好的题与教学的相关性。采取过什么措施;②考得不好的题。有什么疏忽;③哪些题是教学未注意或未重视的。

3.今后改进的方向

无论是对试卷本身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对老师的教学具有总结意义。一般来说,考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检测。通过考试检验,让自己清楚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及时的做出调整,对今后学习起到规范作用。

第3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1.认真观察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2.做好笔记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以下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最好写一个内容,并能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重视思维过程

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第4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摘要:记课堂笔记是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好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事倍功半的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从高校学生记好笔记的必要性、益处和基本方法阐述了高校学生应该重视记课堂笔记和怎样记好课堂笔记。

关键字:课堂笔记总结归纳基本方法

记课堂笔记是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听课的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并且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学生必须记好课堂笔记。高等院校教学内容较多而且相对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授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而不是教科书全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所讲内容往往是教师以其渊博的学识、精深的思想和辩证的方法来论证教材的重要论点,大部分内容是学生从教科书中难以找到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正是对记笔记重要性最贴切的描述。

其次记好课堂笔记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记课堂笔记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一是要听懂,即学生要听清老师所讲的内容的重点;二是要插空,所谓插空,就是要善于利用教师解释或理论陈述的阶段,及时记笔记。三是要善于总结归纳。要善于用自己的话把老师讲的意思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写成笔记。这就要通过大脑进行两次综合分析活动:第一次综合分析活动是要“听进去”,要懂得所学内容的意思,并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语言技能相结合,从而唤起思维活动,这是人们所谓的“理解”和“体会”;第二次综合分析活动是要“写出来的”,把所理解的知识转化为适当的词语写成笔记。这个转化过程并不比理解过程容易,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对同一内容,在大脑中再现两次,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其次记笔记要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再者学生将笔记保留下来,以便日后复习和研究,省去考前突击查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所花的时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记要详略得当,力求简练。

一般地说,教材上已有的定理、定律、定义等可以不记,但大标题应该记。教师的推理、推论和判断的依据可以详细的记,其余的则简略;理论课要记的详细一些,其它课程可以简略些;一些典型的事例、例题要详细记,一些非典型的事例、例题可以不记;教师所强调的重点内容应该详细记,并用重点符号加以标记,对一些非重点内容可以简略记。

二、记笔记要以理论为基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抓重点,抓纲目,抓关键。可用符号、代字、简语进行速记。

三、各科笔记本要分开。

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就有可能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可能有高数、线性代数、英语等各种科目的笔记,最后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到了学习效率。因此,笔记本要选一个较厚的、硬皮的,并且要好好保存,以备复习时用。理想的笔记要有好的格式。右面用于记笔记,左面用来提示值得注意的地方、强调重点等。其次,课堂笔记用的纸张,每页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来,不要把一页纸写得满满的。建议把笔记的一页最好用一条竖线格式分为两部分。其中左面占1/3,右面占2/3。较大的栏内记老师讲的内容,较小的栏内可以记学生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栏内容之间要有对应,即老师讲的和自己想的针对相同章节的内容应写在同一行上,这样便于对照复习。

四、要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做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让大家分清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和思想方法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迅速地记下来。通过预习,能让我们先对知识网络和重、难点有大致了解,特别是哪些地方还有疑问,先掌握部分知识,形成一个课堂笔记的框架,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决“听”与“记”的矛盾。

五、记笔记要课后整理。

第5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口译笔记法多设置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实践课程,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笔记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中多重点分析笔记法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作用;鲜少有关注采用笔记教学法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听力产生的影响,以及结合两者进而探讨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口译笔记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口译笔记的原则

一般来说,口译笔记系统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纵向记录、换行缩进、标明分隔、简约疏朗、凸显逻辑”(司雅琳,2013)。即笔记内容纵向记录,每个信息占单独一行,要有明确的结束标记,整体书写应突出重点以及信息点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口译笔记要注重主要信息和逻辑关联两个方面。

(二)口译笔记的过程

口译笔记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分析、简要记录和目的语表达。在对原语进行理解和分析时,应当关注言语中包含的意义,而不应当是关注字面表层的语言组织。同时,口译译员还要把握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明扼要的笔记记录,借助笔记这一辅助记忆的手段,运用多种方便灵活的笔记符号进行有效的信息记录。最后一个关键的步骤即语言输出,译员对原语信息进行梳理和理解后,通过目的语进行口译。

(三)口译笔记的功能

口译笔记是辅助人脑记忆的有效途径。从译员的角度看,笔记作为辅助有利于缓解译员在工作现场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从而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逻辑清晰、要点突出的笔记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译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原语信息,并组织目的语语言输出表达。

(四)口译笔记的符号构成

口译笔记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记录快速、符号简化的特点。经常被用作笔记符号的类型包括:数学符号、线条图形、逻辑符号和常用符号等。同时口译笔记是极具个人特点的记录形式,是在总结众多口译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系统性符号体系。在借鉴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创造也是口译笔记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听力课程的特殊性

(一) 应试型课程

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进入国外合作高校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要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雅思测试,与此同时在国内大学就读期间要参加并合格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雅思听力分为“生存类英语”和“学术类英语”两大类,所有题型的来自于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既有语言知识点又交际功能,形式分对话、报告、访谈、独白、讲座等,内容包括租房、购物、学术讲座、入学须知、科技创新等,浓缩国外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其次,语音语调也尽量自然口语化,甚至夹带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口音。

(二)听力课程教学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本身具有特殊性,相比之下英语基础更为薄弱,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弊端和问题亟待解决。由于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具备双重应试要求,现实情况对其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不足:语音语调基础薄弱、词汇语法基础差、英语背景知识欠缺、理解信息能力不强,这些能力的缺失造成学生接受和理解听力信息能力很不理想。

三、口译笔记法辅助视听课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媒体设备在听力课堂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多种多样的信息和资源,显得更为灵活丰富。适时地进行笔记法训练听力理解和信息识记能力,能更充分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第6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读书应侧重于三个方面。

1.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地理学科而言,读书习惯的培养应该强调“两顾”,即图文兼顾、课内与课后兼顾。图文兼顾是指读书时要注意地理图像与文字间的内在联系,因为课本中的文字和图像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课内与课后兼顾是指要合理安排读书时间。除了预习课本内容或教辅外,还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阅读一些地理类的刊物,如《中国国家地理》《环球人文地理》,既有助于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又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明确不同知识的学习要求。地理知识按其内容属性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类。由于这三类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在学习的要求上也有根本区别。事实性知识主要指各种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等,如山河分布、昼夜更替周期等;概念性知识是指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如晨昏线、水循环原理等;而程序性知识则是指解决地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等值线图判读的方法、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等。一般而言,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是以识记为主,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理解并能够实现迁移,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3.掌握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的学习要求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里介绍三种地理学习中常用的读书方法。(1)抓关键词法。即在阅读时,抓住能揭示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或语句,特别适用于地理概念的学习。以“洪积扇”概念为例,教材中有完整表述:“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在阅读时,只要抓住“水流速度减慢”“山麓地带”“堆积”这三个关键词,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该概念,因为这三个词完整揭示了洪积扇的形成外力、分布位置和外力作用方式三个本质属性。(2)纲要概括法。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越容易实现迁移。纲要概括法就是将所学内容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纲要的形式加以概括,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地理原理或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原理性知识)可以概括为: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锋面气旋图中冷、暖锋类型的判断(程序性知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判断锋面两侧风向确定锋面移动方向确定锋面类型。(3)图文转换法。将书中的文字描述转换为地理图像或将地理图像内容转换为文字的读书方法。前者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后者可以使复杂的图像内容简单化。例如,教材中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描述可以用正弦曲线图来表达;反之,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图,也可用一句话概括其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指导学生学会用图

除了掌握必要的读书方法,还要恰当地使用学习工具。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高中地理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都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好这一工具。具体要求是:

1.掌握判读不同类型地理图像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地理图像按其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判读的方法和步骤不尽相同,在进行指导时应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常见的区域地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1)读图名,知道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2)读位置,通过经纬度位置确定图示区域的空间位置;(3)读地图要素:即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4)读信息,根据问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而对于表示地理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或曲线)式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1)读图名,知道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2)读坐标,确定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素、单位);(3)读变化,通过折线(或曲线)的数值变化,概括其特征(变化趋势、有无周期性或阶段性)。

2.能够迅速地获取和解读地理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应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快速获取地理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并分析、掌握图中所示地理事物的特点。如通过阅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通过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掌握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分布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地理图像中的信息有的是有效的,有的是无效的甚至有干扰作用,在判读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尤其是在解题时,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解读,既不要遗漏图中的有效信息,又要避免不分主次,造成对图像的过度解读。

3.能够借助于地理图像进行各种智力活动。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还需要能够借助于地理图像进行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智力活动。例如,能够借助重要经纬线记忆世界各区域的大致地理位置,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能够通过“某时刻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分析图定地点的天气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地理考试中,不少试题的图像中往往隐含着不能直接观察出来的解题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运用分析、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才能获得。例如,通过分析推理某地某日观测记录到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示意图(2013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可以判断出该日的可能日期、天气状况及该地的可能位置;试卷中还经常出现一些无图考图的题目,看似难度很大,但如果能够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画出示意图,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析与总结能力、比较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等几个方面,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核心。教师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指导。

1.学会分析与总结。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为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总结则是把分析过的事物各方面的属性联系起来,形成事物的整体特征。分析和总结方法是认识地理事物特征、揭示地理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最基本方法。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运用分析和总结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事物的整体进行完整的划分,而不能有遗漏。例如:农业区位的评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阐述?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失误之一,就是分析过程中常常出现要素的遗漏,没有把研究对象的所有属性都揭示出来,以致最终通过总结得出的只能是不完整或片面的结论。而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指导学生应用分析和总结方法时,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回答不同类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学会比较。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某些属性加以对比,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也有助于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在地理学习中,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比较方法。例如,为了研究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可以采用类比法将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和南美大陆热带沙漠气候作为比较对象,通过比较两者分布的相同点,揭示出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形成的主要因素;而通过比较两者分布的不同点,可以揭示出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学会抽象与概括。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之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内在联系加以综合,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学习都离不开抽象与概括,熟练掌握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和理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气温高低的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高高低低”(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气温偏低)四个字;洪涝灾害治理的具体措施,可以用“堵”(建水库、加固堤防、植树造林等)和“疏”(整治河道、建分洪工程、退田还湖等)两个字来概括。

4.学会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地理新知识的获得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的过程,而地理原理的应用就更离不开推理。根据推理的思维进程方式,可以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三种形式,在运用这三种推理方法时,应该注意:运用演绎推理时,不要生搬硬套地理原理,如不能根据对流层大气“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一原理,推出“同一座山,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一定低于海拔低的地方”的结论;运用类比推理时,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如果仅仅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某些属性的相似就推出它们其他属性也相似的结论,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而运用归纳推理时,则既要抓住事物的一般规律,又要注意事物的特殊性,对所形成的结论有时要加以必要的限制。如“冷锋过境,常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这句话中“常常”两个字是不能省略的,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四、指导学生学会做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伴随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记好课堂笔记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便于课后复习,避免遗忘;二是可以调动眼、耳、脑、手多种器官的参与,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三是可避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记笔记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指导应该既“求同”又“存异”,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

1.选择性原则———记什么?

课堂笔记不是课堂实录,记录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如果因记课堂笔记而影响了其他的学习活动———听课、讨论、思考、发言,显然得不偿失。因此,笔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说,在地理课堂中需要做笔记的内容主要有:(1)板书提纲。好的板书提纲是对课本内容的梳理和提炼,是学习内容的浓缩。记好提纲,课后复习时就能够以提纲为线索,提高复习效率。(2)补充内容。地理课堂中补充的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课本中没有而学生需要知道的知识,如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地形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布局等;二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课本中没有系统阐述的知识,如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构成要素;三是程序性知识,如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工农业区位评价的一般步骤等。(3)疑难问题。应及时记录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疑难问题,以便课后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解决。否则,疑难问题积少成多,不但会为后续的学习制造更多障碍,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削弱学习信心和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4)答题思路。讲评试卷或习题时,一些学生常常会原封不动地记录老师投影出的答案,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地理问答题的答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文字表述方式不一定适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与其照搬答案,不如只记答题思路,课后再根据所记录的答题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这样,既掌握了答题思路,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实用性原则———怎么记?

第7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一)课堂节奏难控制,课前准备须细致

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可从繁重的书写中获得“解放”,但教师必须进行细致的课前准备,对大量资料筛选,精心准备课件。随着课堂信息量的增多,教师还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讲授的同时突出重点。

(二)课后归纳要求高

多媒体课堂上,学生面对较大的信息量,必须快速找出重点,做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由于多媒体资源形式的多样性,课件中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内容无法记录,加上课件的播放速度较快,学生对很多内容来不及记录,必须在课后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忆、归纳,对笔记进行整理补充。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记笔记的必要性

相对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大大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压力,使课堂上的“教”和“学”变得轻松,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课下投入度却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进行课前准备,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课后的笔记整理。记笔记是一个对知识主动接收、理解、记忆、归纳和再输出的过程,从感官方面来讲,它是一个经耳朵听、眼睛看、大脑理解、记忆、加工后由手再输出的过程。记笔记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辅助工具,但是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这种“必要性”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记笔记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记笔记,课后借助笔记进行复习,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教学模式。板书授课具有即时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理解课堂讲授知识,但课后容易遗忘,必须通过记笔记来“刻录”课堂内容,以便日后复习,这是笔记的第一个基本功能,即外部贮存功能。根据我们的调查,传统课堂上只听不记的学生只能记忆教师讲述内容的50%—70%,尤其是对知识的细节记忆不清,而且由于没有笔记辅助,课后复习感觉无从下手,而记笔记的学生几乎可以完整地记录课堂讲授内容。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笔记的外部贮存功能尤为突出,可以认为记笔记是一种“刚性要求”,若不记笔记就无法学到全部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记笔记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笔记的作用被默认为外部贮存功能,实际上笔记还有着编码功能和增强课堂专注度的功能,只是由于外部贮存功能太过重要,笔记的后两个功能被忽视了,而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这两个功能则突显。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复杂性和高要求等特点,因此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均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直观性和复杂性有着一体两面的关系,直观性会造成课堂信息量的增大,从而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复杂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反映在记笔记的方式上,又呈现出了两面性。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复杂性特点,决定了笔记的外部贮存功能难以发挥,因为多媒体课件演示的信息量超过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学生的书写速度远不及课件的演示速度,而且图片、声音、视频等演示资料也无法记录。但是从笔记外部贮存功能考虑,课件和笔记同样具有可保存性,学生通过拷贝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同样可实现课堂知识的再现。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通过拷贝教师的课件来取记的外部贮存功能。随着笔记外部贮存功能的弱化,笔记的编码功能突显。编码功能是将记笔记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这一理论认为:记笔记行为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提高注意力,促使发展精细思维,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从而较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编码功能与外部贮存功能是同步实现的,只是外部贮存功能太过重要,学生往往意识不到编码功能的存在。而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从繁重的课堂记录中“解放”出来,但课后要花更多时间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构建整体性的知识网络,然后以笔记的形式将知识归纳后再输出,从而使笔记的编码功能得以发挥。一方面,对知识重新组织和理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将课堂内容理解、消化;另一方面,多媒体课堂中较多的信息量也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进行梳理,否则难以将繁杂的知识全部理解记忆。由此看来,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笔记的功能由外部贮存向编码转移,角色由记录工具向再输出工具转变,但是“记笔记”仍然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其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记笔记的要求与问题

随着笔记的功能和角色的转变,学生在记笔记时应有意识地突出笔记的编码功能。书写是将意识中凌乱的知识有序表达出来的过程,亦是将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因此在记笔记时如果能有一定的策略,会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有策略的记录,可以勾画出知识的整体结构,使学生脱离“管中窥豹”的尴尬局面。线性策略和矩阵策略是两种常用的记笔记策略,但根据笔者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时下大学生对记笔记策略的认知并不熟稔,甚至可以用“生涩”来形容,在记笔记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笔记仍停留在简单记录水平,对笔记的利用不能与课件有机结合。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记笔记问题的调查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记笔记现状和对记笔记策略的认知程度,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对比,了解了时下大学生记笔记的现状,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对大学生记笔记行为的影响,总结了大学生记笔记的策略以及存在问题,问卷还调查了大学生对笔记和课件的利用率等问题,并对性别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考量。本次调查,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理学、农学和水建四个学院发放问卷280份,收回270份,选取234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学生以一至三年级居多;各学院被调查人数被控制在总人数的1/4;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1。

(一)大学生记笔记和课件拷贝情况

表1列出了大学生在板书和多媒体课堂上记笔记情况的调查结果。在板书课堂上,记笔记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79%;在多媒体课堂上,记笔记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0%。总体上,无论采用何种授课方式,记笔记的学生均占多数,只是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有19%的学生放弃了记笔记。表1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了男、女生记笔记情况的差异,不论采用何种授课方式,不记笔记的男生均多于女生。这一方面与女生天性细心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从学科特点和对学习不同要求方面考虑,男生较多分布的理工科需要更多的逻辑思维,而女生分布较多的文科则需要更多的记忆,因此表1的分布情况也符合常理。大多数学生对笔记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仅少数学生认为课件可完全替记。随着多媒体课件地位的日渐突显,所有学生都会在课后拷贝教师的课件,少数学生是向教师直接拷贝,多数学生是向同学间接拷贝。这组数据表明,时下大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相当的依赖性,学生会把课件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料。远小于表1统计的多媒体课堂上不记笔记的94人,这表明即便不记笔记的学生也认为笔记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有158人认为课件可部分替记,这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课件中包含了笔记的内容,但笔记能帮助加深对课件内容的理解,这部分学生对课件的作用有着辩证的认知。另外,男、女生在拷贝课件方面无太大差异,但由于女生记笔记的比例高、笔记质量好等因素,使得一些男生“被迫”认为课件可以完全替记。

(二)大学生记笔记的内容和策略

大学课堂讲授的知识体系复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知识的脉络变得清晰,但增加了课堂知识量。而课堂上学生能够接收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必须配合课件和笔记的外部贮存功能,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因此笔记的记录效率要高,记录内容要讲究,记录方式很重要。表3列出了大学生记笔记内容和方式的调查结果。在采用板书授课时,记笔记的186人当中,有86%的学生记录全部或重点内容,仅有14%的学生只记录不懂的内容。而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由于课件中包含了课堂讲授的全部内容,课堂上即便不记笔记也可拷贝教师的课件来弥补,故在记笔记的140人当中,仅有43%的学生记录全部或重点内容,其余57%的学生只记录不懂的内容,此时的笔记只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外部贮存功能基本上被课件取代。另外,由于男、女生在思维方式和性格方面的差异,不论采用何种授课方式,女生的笔记都较男生更加详细,表3的数据有所体现。除了外部贮存功能,编码是笔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记笔记过程可促进学生对课堂信息进行编码,而不同的记笔记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外部贮存和编码功能,因此记笔记的策略是记笔记时不容忽视的问题。表4列出了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调查结果。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是我们常用的两种记笔记策略,从表4的数据来看,在记笔记的186人当中,只有20%的学生在记笔记时会注意策略,其余80%的学生在记笔记时根本没有策略可言。由此看出,时下大学生虽然对记笔记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但对于“如何记,用何种策略记”没有认知,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记笔记还有策略可言。过与学生交谈发现,造成表4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主观原因是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精神,懒于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再加工,这是时下大学生记笔记的一个通病。客观原因是多数学生对“记笔记策略”的概念浑然不知,认为记笔记就是照搬教师的板书或课件,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从来不知道记笔记还有策略可言。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误,平时只注意向学生讲授知识,却忽略了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三)大学生课后利用笔记情况

大学课堂讲授的知识量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细化思考,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后进行,因此笔记的课后整理是大学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更是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对知识梳理、细化和再编码的过程。表5列出了大学生课后对笔记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在采用板书授课时,在记笔记的186人当中,只有8人课后对笔记进行复习和整理,有32人只复习但不整理,这两项占总人数的21%,其余77%的学生只在考前复习时才用到笔记,另外有4名男生虽然记了笔记但从来不用,占总人数的2%。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在记笔记的140人当中,同样只有8人在课后复习并整理笔记,有38人只复习但不整理,这两项占总人数的33%,其余67%的学生只在考前复习时才用到笔记。根据表5的数据,不论采用何种授课方式,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更多偏重于方便考前复习,笔记在记录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翻阅,笔记的辅助梳理知识点和联系前后知识等编码功能化为虚无,更别说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现问题了。另外,女生课后主动复习、整理笔记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但只在考前才复习笔记的男、女生人数持平。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记笔记的总人数有所降低,而对笔记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不过多数学生仍是将笔记当成应付考试的工具。表5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不少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四、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上能够反映出多媒体教学对时下大学生课堂笔记的影响。

第一,大学生对笔记重要性的认知是足够的,认为记笔记是有必要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很高的依赖性,认为课件是一种方便贮存知识的工具,通过拷贝课件可大大减少记笔记的工作量,代替笔记的外部贮存功能,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记笔记。

第二,大学生能根据授课方式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记笔记方式,在采用多媒体授课时,学生记笔记的方式有较大变化,更多学生倾向于记录重点和不懂的内容,但对记笔记的策略仍缺乏认知,多是随意记录。

第三,大学生对笔记的课后整理和利用率很低,仅有少数学生会在课后对笔记进行复习和整理,多数学生只是将笔记作为考前的复习资料,因此笔记的编码功能基本不存在,尤其是在拷贝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后更是这样。

第四,女生在笔记的课后复习、整理方面更加主动,其他方面男、女生之间差异不大,但仍显示出女生记笔记比男生更全面、细致的特点。

第五,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不少学生认为大学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五、建议

时下高校教学模式正由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转变,而“教”和“学”的转变脚步滞后,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不符,在记笔记的重要性得到共识的基础上,建议以抓好学生记笔记为突破口,加强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一,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记笔记重要性”方面的宣传,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就对记笔记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认识。每学期以学院为单位定期开展优秀笔记评选活动,将学生记笔记情况列入平时成绩考核内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第二,学校开设关于“记笔记方法和策略”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记笔记方法,充分了解各种记笔记的策略,让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记笔记策略,鼓励学生采用更科学的矩阵记录法。

第三,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在讲到重点、难点时,提醒学生记笔记,并给出适当的记录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记笔记的意识。鼓励学生作两本笔记,一本是随堂笔记,用于即时记录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另一本是课后笔记,是学生在课后复习时结合随堂笔记和教师的课件归纳、整理的。

第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尽量少用静态的文字内容,不要把讲稿直接打到屏幕上,更不能照着讲稿读。对重点、难点,讲义上讲述不清、学生容易误解的,或者教师有更好讲述方法的内容,在课件上进行标注,予以详述,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理解和记录时间。

第五,虽然男生记笔记情况较差可视为符合其性格特征的结果,但男生特有的自信、勇敢、思维敏捷等特点却是女生缺乏的,因此平时多鼓励男、女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女生可在听课、记笔记和完成作业方面帮助男生,男生则在实验、实习和创新方面帮助女生。

第8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一、注重读物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建议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对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既要“好读书”,更要“读好书”。为了落实建议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精心选择一些接近学生个性特征和生活实际,易于阅读理解,富有人生启迪的文学作品。例如结合青少年情感丰富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介绍他们阅读泰戈尔的名著《吉檀伽利》、冰心的《繁星、春水》等散文诗。还可以切合生活实际的选择一些富有励志意义的文学名著,比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或者是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海伦-凯勒及张海迪等人的传记体名作。其次,也可以结合某些精品影视剧让学生比较阅读文本作品。另外,也可以结合远教媒体等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例如结合《百家讲坛》中的于丹教授讲《论语》、《庄子》,王立群教授讲《史记》等节目,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阅读国学典籍,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阅读指导

选择了精品名著,还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指导决定了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良好有效、高效的阅读指导,应该结合文本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分门别类,因势利导。对于小说的阅读,应该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认识,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诗歌阅读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思和诗歌的意境这三个层面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体会作者别具慧眼、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感受语言的凝练,感悟蕴含的哲理;散文的阅读,重在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散文随意自然、形散神聚的艺术特征,感知作者的情趣、情致、情韵;对于戏剧的阅读指导,应该将重点放在精美的人物台词之上,通过那些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激烈的矛盾冲突的也是重中之重。除此而外,在同一题材的阅读上也应注意结合各自的显著特征进行指导。比如,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游记文章,老舍先生笔下的《趵突泉》重在写视觉的观感,谢大光笔下的《鼎湖上听泉》却独辟蹊径,从听觉感受来写,这两篇文章艺术构思迥然相异,各有千秋,皆是名篇。通过这种“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比较,既拓宽了阅读分析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写文章的能力。

三、注重读书笔记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为了强化记忆,深化感受,读书笔记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坚持写读书笔记,既是对阅读的领悟深化,更是对写作的促进提高。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1)作家作品介绍。主要从作家的基本情况,创作风格,代表作品这几点来写,目的是借此拓展学生的文学文化常识;(2)作品内容概述。主要是让学生对阅读的文本再概括、再提炼,可以培养学生改写、缩写、扩写的写作能力;(3)人物形象分析。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名章佳句摘录。主要是通过对文章中的名章佳句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以便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5)阅读心得。这是阅读笔记之中的重点,既是学生对作品理解、认知的整体概括,更是阅读、写作情况的整体体现,可以让学生写成简单的随笔,也可以写成完整的文章。总之,通过以上的分类摘记,日积月累,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水平。

四、注重读书交流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个人的理解认识毕竟有限,往往是“盲人摸象,各执一端”。只有相互讨论交流,才会博采众长,提高认识。对此,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对部分名著开展“研讨会”,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探讨分析,或谈艺术特色,或谈心得体会,或谈困惑问题,通过这样的探究争鸣,深化认识,升华思想。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阅读兴趣小组,或者成立某些作品的“研究学会”,通过多方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来阅读欣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理想效果。

第9篇:分析化学整理笔记范文

关键词:政治 课堂 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有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强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有助于节省时间,抓住重点、考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达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的目的。为使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课堂笔记的记写方法,笔者立足实践,结合经验,浅谈几点关于政治课堂笔记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学生在听记和使用政治学习笔记上存在的误区

1、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翻开一些同学的政治笔记本,可以说是本教学实录。的确,上课时把教师讲的概念、知识体系、主题探究的分析方法和技巧等记下来,把听过或看过的重要信息清晰地保存下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同学忙于记笔记,没有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记了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但却忽视老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2、笔记本成了过期“期刊”。

有的同学笔记记完了就记完了,就是为记而记,记后不翻,或者只在考试时翻一下,有的甚至考试时也不翻,根本不能做到课后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总结和反思。笔记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忽视了学习笔记的本质——体现学习过程的重要纪录,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是不会学习的表现,其结果除了做不出高质量的笔记,就连勉强做的那点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

二、明确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笔记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笔记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

笔记反映了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所以,可以说课堂笔记是学生的信息库存和资料库,为学生课后复习和做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又是教材和参考书中所找不到的宝贵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需要日后反复思考的科目或内容,这种方便性尤其明显。

做笔记的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学生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促使学生听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更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等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锻炼学生的器官协调能力

三、做好政治的课堂笔记的策略

一)、课堂笔记主要记以下内容:

1、老师列出的提纲。你应该很清楚的知道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的课堂笔记一字不落的记下,所以你只需要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就可以了。

2、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

3、课本上没有,但却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你个人需要加强的知识。

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并记得课后及时和老师沟通。

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智力培养和解题技巧培养都有好处。

7、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二)、要注意把握时机。

学生要协调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的环节。如果有内容没记下来,要暂时放弃,课堂上跟住老师是第一要务,下课再问同学和老师。以避免有时记笔记就跟不上老师讲的,听老师讲的就记不好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追求笔记的完整性,注重形式,结果这些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记笔记,听课倒成了次要的。最后导致课堂上听不明白,笔记记了一大堆,课后又没有时间去看笔记,最后束之高阁,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学生在做笔记时应把握好时机: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政治课堂笔记的课后整理和使用。

1、由于课堂时间紧,一些内容可能漏记。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切忌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学生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一定要记住:笔记要自己写,自己做的笔记对自己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