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城乡经济融合精选(九篇)

城乡经济融合

第1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3.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农副产品加工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性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空间枢纽,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小城镇的枢纽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提供物质基础。它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5):76-78.

[2]路远,左晓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38-41.

第2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一、统筹城乡建设的政策背景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什么是“城乡统筹”?综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差距的前提下,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所提出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其核心在于把城市融入到以农村为基底的区域体系中,利用城乡空间、产业及要素的互补性,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来解决城乡二元问题,并以其为统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统筹发展。

成都作为国家的第一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试验区设立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成都城乡统筹的经验给西部地区甚至于全国都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在城乡统筹的建设过程中,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城乡统筹的金融支持,成都农商银行必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服务城乡金融市场为使命的成都农商银行

2009年12月,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次年组建成为商业银行。改制后的成都农商银行坚持在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成都市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围绕着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服务“三农”、助推中小企业的经营目标,迅速发展成为成都城乡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主力军的金融助推作用。从农村产权融资,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再到为农户提供各项发放等结算业务,成都农商银行始终努力将现代金融的发展成果带向广大农村地区,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金融服务,助推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必然发展壮大。在国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将使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几年前,大型商业银行因其逐利的秉性而撤离欠发达地区。而今,作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中的成都农商银行,在服务城乡经济的同时,抓住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的契机,乘势而上,积极配合软环境的营造,形成自身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成都农商银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城乡统筹建设,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首先,经济是金融的基础,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与纽带,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只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提供足够的金融效率。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好“三农”工作,支持农村小康建设,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是成都农商银行的特殊历史使命,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成都农商银行作为一个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依靠成都农商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广阔渠道和市场覆盖,更好的发挥其提供快捷畅通资金渠道的城乡纽带作用。将资金引导流向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形成对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支持,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综合发挥其在城乡统筹建设中的作用,其自身发展也能够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引导资金反哺农业与巩固农村市场良性互动的局面。

最后,根据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不断推出多样化的结算、、保险、咨询等中间业务产品以及花木贷款、商汇通、票据贴现等形式金融服务,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既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业务”的服务水平,又改善了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与支持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相适应,成都农商银行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整体规模和资金实力,增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比较优势,进而可以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四、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建设的政策建议

1.坚持现代化商业银行改革,努力实现自身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金融的发展,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成都农商银行必须抓住机遇,争取早日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稳健、效益良好,并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也只有成都农商银行自身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

2.服务城乡不偏废,积极发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优势

成都农商银行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其战略品牌“小额农贷”等涉农金融服务产品在服务“三农”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这是成都农商银行服务城乡统筹建设、在农村站稳脚跟根本的措施。服务“三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这也充分体现了成都农商银行这个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履行的社会责任。

3.成都农商银行要紧紧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建设这一战略定位,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统一起来

在城乡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在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支持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产品在多层次、多环节中增值,从而在实现自身信贷资金收益的同时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并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城乡统筹的国家政策为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握机遇,转变观念,让自己成为城乡统筹坚实的推动力量,在发挥自己应有社会作用的同时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王家传,《中国农村金融;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第3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金融业 管理应用 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得到了充分发展。而金融业的不断深化与开发,外贸金融机构不断地涌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城乡之间的金融竞争日益激烈,城乡金融产品也是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且花样不断翻新。中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的许多金融业逐渐融入各级公司中去。故在新视野下,添加一些创新及应用知识到城乡统筹金融业中去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业的管理在城乡统筹风险管理制度中属于核心内容,故我国的金融业管理务必要树立创新风险价值意识,积极防范金融经营风险。

一、城乡统筹金融业经历的风险特点

风险的系统性。金融业中经济风险存在于每一个业务和每一个环节中,无论是在贷款、投资、账务管理、股票、基金甚至储蓄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有投资的地方就存在着风险,而风险又总是和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预示着收益越大,但是为收益时常铤而走险有时是没有必要的,这种情况下,城乡统筹功能发挥了作用,其能够在业务中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在隐性的风险尚未转变为显性之前,全面考虑采取措施将其扼杀或者将之降到最低限度。

风险的多变性。城乡统筹的主要对象是金融业,而金融的主体是资金的流动及融资,然而运作整个过程的主要是人,人的存在也注定了其具备的不确定性,且由于时间的顺延,必然会形成风险的多变性及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和企业行为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期贷的套期保值是解决办法中的一个,且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很多的金融项目相继涌现,应用了以确定的事情去战胜、克服风险的多变性带来的不变,这是城乡统筹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金融业的管理应用与创新

将资源化管理与金融发展相结合。城乡统筹金融业在国内已逐渐引起广大重视,很多创意是以产业的形式推动了城乡进程。而城乡产业的创新手法是将资源化管理城乡统筹金融发展的发展相结合,以农产品推动城乡金融发展,利用农村的的“三生”资源即生产、生活及生态,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意识,构建创新的结构,积极探索出调整城乡金融结构的办法及有效途径。

提高金融业产品的质量。我国的各城乡金融业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根据市需求,以核心经济产品为载体,淘汰伪劣产品及品种相对较差的产品,进一步提高城乡金融业农贸产品的质量,保证其安全性,使之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建立农产品发展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将农产品向市场大力推广使其快速发展,要在市场中建立优势农产品区进行集中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发展体系,提高农产品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发展,如河南省某地为了提升农作物的质量,优质小麦、玉米,优质林果苗木,增加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水果等,当地政府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专家门诊,提供技术咨询及配套技术服务,并组织学生结合教学理论知识进行实习学习。强化城乡统筹金融业体系的建设,将城乡之间的流通搞活,对城乡统筹结构、经营制度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加快城乡制度的创新,另外,发展创意城乡统筹金融力以活化文化资源,将其发展成为城乡统筹金融经济增值的资本。

将城乡产业完美结合。对城乡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合适的产业链条将城乡产业完美的结合起来,要将金融业及“三生”紧密结合,以达到城乡统筹的最优化。这就要求当地要先将相关的经济产业做精做细,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创新的产业在稳固的基础上之上稳步前进。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力求能精益求精。如山东某地为了提高当地的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无公害食品的产出,病害保持生态平衡,专门聘请了40例在农产品领域研究颇有心得的专家学者开展为期3天的知识讲座,为当地的农户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细致的咨询服务及配套的技术服务,大大提升了农业种植的价值,并强化了城乡统筹金融业的体系的建设。

强化城乡统筹金融保障制度的建设。城乡统筹金融保障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因金融风险导致的城乡金融发展缓慢的问题。城乡金融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业保险体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等。农村金融担保体系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能有效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切实降低农村信用贷款方面的风险。这个体系往往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方能实现,通过政府的投资创建担保机构,并继续加强农村保险体系的建设及农产品期贷市场,扩大农产品的期贷种类,减少或者取消限制某些行业资金准入的条条框框,积极引导相关农产品企业,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的发生。面对统筹城乡发展中浮出水面的一些新问题,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不断对贷款业务的品种进行创新,以适应广大客户市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需要。如对于那些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培植优良客户、寻找具有当地优势的项目等措施办法对资金外流的现象进行控制,不断加大对其的培植投资力度,增强其制造经济收入的能力,从而壮大发展实力。

三、小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统筹视野下要做好加强农村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及应用工作,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下及将来发展的城乡金融网规划,建立适应城乡统筹下规范化的金融业管理体制,从强化农村金融保障制度及建设方面出发,切实推动金融制度建设不断的向前发展,逐步减少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环境,以达到城乡金融业的建设中必要的景观效果,为社会主义的农村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泽南.当前城乡统筹视野下金融业面临的问题[J].财经界,2013,(23).

第4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融合 产业融合 工农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此,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要把小城镇发展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办好特色经济园区、加工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依据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

第5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城乡发展 二元结构 比较

城市和农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乡关系复杂多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说明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协调三大产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城乡关系与城乡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各自的城乡发展理论。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找到我国城乡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

(一)对“城乡对立”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城乡关系,但二者的产生与发展都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城乡分离”出现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过程中,表现为劳动人口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重现分配以及城市和乡村在区域上的分离。“城乡对立”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物。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首先使得农业与工商业分离,进而引起城乡分离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利益对立。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与商业开始分离,之后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内部进一步分工,这些分工的相互关系由农业、商业和工业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说:“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因此想要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消除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可以改变不公正的社会分工,消除城乡对立现象。

(二)对“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从城乡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城乡发展是一个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进不会固化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城乡融合必然实现。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城乡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决定了“城市乡村化”的城乡关系,工业革命决定了近代“乡村城市化”的城乡关系。马克思指出:“城市化的本质是城乡关系对社会经济形式的从属性表现”,他认为城乡对立只是“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的表现,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和弊端表明超越城乡间的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认为农村农业人口和城市工业人口的相对分离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的体现,通过生产教育、变换工种等方式可以实现城乡逐步融合,使大家共同分享社会福利。城乡融合就是消灭农民与工人间的阶级差别,消除城市与农村间的对立和城乡人口不均现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大城市在城乡融合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

(一)城乡发展阶段理论

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居民收入差距倒U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库兹涅茨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数据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低级阶段逐步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分配逐渐趋于平均,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趋势呈现倒U型规律。库兹涅茨对倒U理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经济结构转变和储蓄过分集中于高收入阶层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劳动人口逐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可以缩小产业间的收入差距,进而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新兴产业的兴起会减少旧产业财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也能缩小收入差距,因此库兹涅茨主张进行立法干预和政策调节,推进技术革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威廉姆逊1965年发表了《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提出了地区经济差距倒U理论。威廉姆逊分析了英格兰东部地区110年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对24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显示不论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还是截面数据分析都表明区域间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呈现出倒U型变化轨迹。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和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阶段,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农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存在三个阶段:扩大阶段、持续阶段和缩小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极化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二)城乡非均衡发展理论

1954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大多同时存在着相对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较为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工业部门虽然弱小,但技术比较先进,资本相对丰富,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农业部门,而传统的农业部门虽然强大,但技术落后,生产效率远低于现代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从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并不会减少农业部门的产出,增加了国民收入,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农村人口城市化同时发生。当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达到平衡,二元结构消失,城乡差距也随之消失,城乡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

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建立了循环累积因果模型,指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两种作用力。发达地区由于具备技术、资本等优势,在回流效应作用下,通过抑制落后地区发展积聚要素资源,实现自身快速发展,此后,当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扩散效应,开始向落后地区输送要素资源,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缪尔达尔认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同时存在,二者的效应强度并不均衡,经济水平越高,扩散效应越强,经济水平越低,回流效应越强,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通常大于扩散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往往造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形成地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最终形成空间上的“中心―”结构,要消除这种二元结构,政府必须采用相关措施,积极提高扩散效应的影响力。

(三)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描述了世界各地城乡间的严重分化,表达了对城市过分集中拥挤和农村逐渐衰落的深切担忧。霍华德认为城乡间严重分化的原因在于城市的“引力”大于农村的“引力”,只有找到农村大于城市的引力“新磁铁”,才能解决城乡分化问题。霍华德指出城市生活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但物价高、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农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但就业机会少、相对贫穷落后。为了解决这对矛盾,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是为了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部分,城市周围由农村地区环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但城市规模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田园城市理论关于城乡关系的创造性观点是最早的城乡规划理论,对现代城市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美国经济学家芒福德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理论,认为城乡间不能分割,二者同等重要,提倡新建更多的中心城市,组成更广大区域的经济生活统一体,实现城乡间的平衡发展。

两种城乡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两种理论的相似点

第一,两种理论对城乡发展趋势的判断较为一致,都认为城乡关系是由彼此分离向逐步融合转变的,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出发,阐述了城乡融合的历史必然性。西方经济学从分工和劳动生产效率角度出发,指出随着城乡劳动生产效率逐步接近,城乡间必将逐步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二,两种理论都认识到城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认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出现,造成了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和农村逐渐连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认为分工造成城乡间在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会吸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市,造成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当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病”逐渐出现,城市边缘区逐步增加,加上城市和农村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城乡融合进程加快,并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两种理论的区别

第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从城乡发展的内在机制出发,认为生产关系是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原因,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最终实现城乡融合。西方经济学从社会分工、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城乡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某一特定阶段的劳动生产效率为视角,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很多城乡关系理论。第二,两种理论的深度和体系性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从历史的唯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乡关系发展的本质,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指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形成了完整、严密、系统的城乡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侧重于对城乡现象的解释和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描述,没有阐述城乡关系发展规律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城乡理论,这些理论缺乏紧密的联系,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较零散,缺乏统一的体系框架,理论深度不够。第三,两种理论的研究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以理论范式为基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理论性过强,没有提出具体处理城乡问题的对策,缺乏实践性。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以应用范式为基础,考虑了城乡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如二元结构理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应如何利用二元结构转变发展经济,可见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即有区别,也有一致性,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目的不同,两种理论在各自领域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发展理论具有完善的体系,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的城乡理论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借鉴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发展理论的合理部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关系健康发展,逐步构建现代城乡发展理论的科学框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3.薛晴,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11

作者简介:

王家旭(1979-),男,经济学博士,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农村经济。

第6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村金融;一联两引

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从2004年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到2010年提高农村金融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逐步推进。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特别强调增加对农民的信贷投放力度,也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努力。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于农村金融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不够,这容易形成一些思想上的误解。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热潮中我们要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当前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有何特点?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做些探讨。

一、鄱阳湖生态区发展农村金融的原因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这为是我国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指出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状况制约了农村资金的流动,未能对农村储蓄和实施有效的动员和合理配置,反而使大量农村金融剩余流出农村领域,导致农村经济出现所谓“系统性负投资”现象。[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相比其它地区农村,有着占地面积广、人口分散、受教育程度低等特点。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严重滞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整体发展,但是农村的分散性制约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来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稍显放缓,国内需求不足。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

1.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定位:按照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要求,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村和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关系、规划及产业布局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主要侧重点在农村。由于资金的稀缺性及成本因素,城市金融机构不会将业务的重点延伸到农村地区。因此,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活跃农村资金流动,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2.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凸显出农村发展的急迫性,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的伟大崛起必须先繁荣农村经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和历史逻辑表明,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农村经济发展不可能效仿城市经济发展中整合全国大部分资源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我们应以金融为支点,重点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允许有差异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关乎全局的一步好棋。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建设的需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它即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是不明智的。频繁的自然灾害已使人们彻底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的特点

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金融和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相比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区别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有很大的区别(1)环境不同。城市具有人口居住集中、居民受教育程度高以及金融机构密集的特点,呈现城乡金融“二元化”。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金融发展的任务就是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化的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发展程度不同。城市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城市金融机构种类齐全、数量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在南昌设立了管理总部。在鄱阳湖经济区各县市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金融机构。金融深化已经能够正面的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与城市金融相比,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落后,品种单一,在很大一部分农村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机构,农村居民能够参与的金融商品仅限于存贷款业务。在广大农村,常规的金融商品的交易机会都不存在。同时由于邮政储蓄转存央行利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邮政储蓄大量外流的直接诱因。这也形成中国农村金融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金融之谜”。

第7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统筹发展新理论;城乡一体;乡城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1.3

一、引 言

在我国当前的各级各类政府和研究机构中,绝大部分主要领导和学者都认为“城乡统筹”是为了破除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事实上,若我们将“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稍作延伸,提出缘何出现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统筹”为何仅仅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这类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以及未来的城乡进一步分化的形式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经历。为深刻了解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的来龙去脉,在引言中我将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等三个角度,来阐述我国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城乡统筹”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市场经济时代以前,是处于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决定当时的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为生存而集体努力。这时候没有脱离于生产实践的上层建筑产生,生产生活的分工处于极端低级的层次,也就谈不上城市和乡村的分化。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阶层出现分化,一些专职于上层建筑的人员脱离于生产生活实践,他们聚集地可称为城市,农村则专业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经济社会,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仅仅作为上层建筑聚集地和产品市场集散地。此时的城市和农村分化,但是功能比较单一。

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使得工业商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大都为自然周期,因此工业品的产品市场相对繁荣,它们大都集聚在城市,并因此产生了大批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商业活动者和上层建筑管理者聚集而构成近代城市的主体。此时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仅在扩大生产规模上有所改进,并无法改变农产品的固有生产周期。因此,这一阶段的城乡分化非常明显。

科技的发展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大批的生物技术使得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可以像工业品那样缩短其产生周期,信息时代使得城市的商业更加繁荣,市场的迁移和扩大使得产品的交易不再仅仅发生在固定的场所。当代的城市功能扩展让它产生与农村经济融合的渴望,同时,农村经济也希望进一步融入工业经济的范畴。双方的大范围深度融合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当前,在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基本上城乡经济融合进入稳定阶段。

遁着以上的逻辑,城市和乡村从产生――分化――融合的路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美体现。而仅仅认为城乡统筹是破除二元结构的观点是片面的,从以上的分析可得,城乡统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式。

(二)“城乡统筹”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近代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划分绝大部分沿用了历史的区分。建国初期,经历过若干次的土地革命,我国农村基本实行集体制的农业生产经济,而城市实行高度计划的工业经济模式。这符合当时的国情,并且在此基础上,为缓解城市来自于交通、能源、居住、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实行户籍,从制度上稳固了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城乡人员的流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稳固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稳定城乡相对固定的劳动力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我国的户籍制度基本没有变化,然而就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两次竞争式的城乡“融合”。第一次发生在“”时代,当时部分乡村从农产品横向规模扩张的角度夸大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城市竞争。由于盲目夸大农业经济的优势,使得对当时的生产有相当大的破坏,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它们采用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在一定阶段上弥补了城市商品的缺失,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到了改革开放的后期,尤其是近十年来,这样的乡镇企业举步维艰,由于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足,难以把控现代工业生产的节奏,在市场中逐渐被淘汰。由此可见,我国在二十世纪经历的城乡融合的经验是不成功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户籍制度成为城乡统筹的关键障碍。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仍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困扰我国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当前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国际资本虎视眈眈,我国处于世界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我国出口型企业举步维艰,濒临倒闭,因此要扩大内需。国际国内资本瞄准我国农产品市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谨慎加快农产品市场化步伐。在国内,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农村市场就需要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安全,就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快调整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增加对于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

凡以上种种,迫切需要我国把发展的视角转向农村,迫切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迫切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二、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我国目前进行的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共性问题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城乡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密切。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即城乡经济之间能实现良性互动和循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关系要用引导和鼓励等经济办法,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二)农业反哺工业现象突出。用于城市的公共财政支出远高于农村,部分农村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共服务。因此,需要强化对于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从财政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农村金融环境恶劣。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从村金融业务,从而限制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因此,改革现有商业银行考核机制,将视角投放到农村势在必行。

此外,在城乡融合的模式选择上,存在以下两种模式:

(一)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

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提倡。他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城乡一体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主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然而,这其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不畅。拓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可用引导、鼓励的经济办法、思想教育的政治工作方法与规范要求的社会管理办法。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工作。(2)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意识不强。鉴于我国城市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方面应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总的原则和要求是: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尽快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城乡地域分工和经济体系,打破或避免出现城乡发展相互脱节或分割的局面。

此外,某些地区在农村超前投资建设档次高、占地多和利用率低的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在某些地区的实践就是简单的城乡一样化。工业化尚未达到相应水平就超前发展城市化,必然落入发展陷阱,带来农村衰落和城市停滞双重困境。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也非简单地改变户籍制度,脱离就业结构现状去变农民为市民。

(二)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

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观点源自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乡城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农村由于其工业化程度不高,自然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比较宜居,因此田园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但在我国的城乡统筹现实中,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大相径庭。首先,我国乡城一体化主要出现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地区,城市的工业化完全依托于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对于这样的乡城一体化将成为低水平的城乡融合,不利于长期发展,并且形成的城乡融合结构不够稳固。其次,我国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出现的“非转农”现象较为突出。其原因并非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谋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宅基地补偿。这并不是真正的乡城一体,而仅仅是钻政策的空隙,谋求私利的方式。最后,乡城一体容易很快进入发展瓶颈,由于产业单一,不利于产业升级,从而不能实现更高层面的经济增长。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现有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由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提出的,该学说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并把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的增长将对经济欠发达的“南方”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而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占据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最终涓滴效应会大于极化效应,即北方的发展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城市和乡村作为构成区域的基本地域单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具有比较优势而先于乡村发展起来,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乡村则成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城乡内部结构及外部发展条件的不同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不断地从腹地――乡村地区获取一切有利于其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从而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的发展受到压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的后果。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如何正确审视并指导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经济发展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问题。所以,正确运用这一学说对于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失衡这一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他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城乡经济系统内,城乡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将直接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历史,导致区域经济中城乡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比例极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总体水平不高。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要素流动日趋自由,要素更替日趋频繁。借鉴梯度转移理论,对于改善不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的不断创新和更替,盘活城乡经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中心――理论

中心――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中心与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依靠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方面的优势而从获取剩余价值,对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中心与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通过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更加巩固了中心的有利地位,相比之下,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某一区域经济系统中,在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城市和乡村经济子系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对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察赋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资源和要素趋于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及历史时期实施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导致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经济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乡村经济则成为落后的“”地区,形成了城乡经济不平等的发展格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得到改善。以中心――理论为指导,对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找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症结所在,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扭转城乡发展不平等格局的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探索我国城乡平衡融合新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应该走一条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道路。

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是紧密相连、相互依赖的。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不断地从周围乡村腹地获取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支持和补充。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高级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相对饱和,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它开始关注并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注入新的能量,在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因此,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割裂城乡经济的发展而要把城乡经济纳入到城乡系统内,城乡系统本身的“强相互作用”功能将会不断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使城乡发展融合到互补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关联网络中,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彻底地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我国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下六个方面:(一)突出城乡各自比较优势,加快产业链延伸步伐;(二)改进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拓广农民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形式;(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合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开拓视野,做好区域间产业对接。

参考文献:

杨晓娜.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5.

黄恒. 我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对城乡协调影响的实证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胡国远.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博士论文,2007.

邸加萍.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2008.

张建国. 城乡统筹 跨越发展 [J]. 群众, 2004(12): 49-50.

孙洁. 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4(02):73-76.

王平. 城乡统筹―― 2004年:中国农民的春天[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5):15.

领导决策信息编辑部.城乡统筹的东营“三四四”样本可能在全国推广[J].领导决策信息,2005(42):25.

曾业松.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当代思潮,2004(03):4~9.

赖明.城乡统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J]. 建设科技,2003(12):30~32.

城乡统筹一体化转移发展一体化.领导决策信息,2003(07):27.

王瑾.城镇化建设对城乡统筹的促进机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03):38~39,112.

四川劳动保障编辑部.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统筹 [J] .四川劳动保障,2004(08):13.

丁国华.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04):100~125.

徐福英,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16~19.

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5):371~374.

中国人民银行永丰县支行调查组.金融应在加快城乡统筹方面有所作为――对江西省永丰县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4(03):55~56.

李和森.论“社会保障”概念―― 兼论对实践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4(02):105~107.

张德元.论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与“城乡统一”[J].调研世界, 2004(02):29~31,44.

西部大开发编辑部.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J].西部大开发,2003(06):24.

黄保亮.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N].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6):53~55.

李宪建.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N].福州党校学报, 2005(02):34~38.

第8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 财政;金融;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093-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12

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的政策决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在中央政府出台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除了中央财政拨款外,地方城市化进程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地方金融机构。在土地财政的推动下,地方政府支持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来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推动城市化发展。地方主要金融机构的国有企业性质导致其行为受到地方政府政策决策的影响较大,其金融活动更倾向于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的建设活动。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已为社会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调整城乡收入比例具有现实启示。

1 文献综述

当前对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4]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原因等问题的分析上[5-16]。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问题,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有户籍政策、融资约束、工业化进程影响以及政府政策选择等几种[1-4]。①户籍制度影响论:认为户籍政策是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是市场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力量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来进行城市化发展,但阻碍人口自由迁移的户籍政策可能导致国家城市化整体格局的扭曲。②融资约束影响论:认为融资约束导致城市化建设项目发展受阻,从而产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束问题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约束问题,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容纳劳动力能力降低。③工业化影响论:认为工业化偏差导致城市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劳动力不足,造成人口向城市转移缓慢。中国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城市化偏差,而在于工业化偏差,应当尽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战略性转变。④政府选择影响论:认为政府政策选择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就业机会。

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在于政府鼓励资本密集型的部门优先发展,导致其他城市部门就业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城市化减缓,收入差距扩大。

关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原因问题,理论界主要观点有地方财政推动,金融发展,政府干预,工业发展以及出口结构影响等几种[5-6,8,10-14]。①地方财政推动论:认为地方财政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因素。认为在土地要素被重估后,地方政府拥有“土地财政”,基础建设投资扩张,推动了土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增长。如陆铭和陈钊[6]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现行户籍制度、经济开放、政府经济活动等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李伶俐等[8]发现政府财政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在初始阶段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超过一定合理限度时,会拉大收入差距。而在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周少甫等[12]同样发现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作用不明显。②金融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对城市化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Cho, Wu和Boggess[13]认为金融发展可以支持房地产等行业的融资过程,从而更加有利于城市化进展。Clark, Xu和Zou[14]认为,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是呈倒U型关系的,金融发展初始阶段会加大收入差距,后期会降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相关关系,

并且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负向相关。金融发展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深度提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金融发展初期,金融深度较高会导致收入差距较大;在金融发展高级阶段,金融深度的提高会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他影响城市化进程的观点还有,③政府干预论[15]:认为政府干预是影响城市化的因素,由于中央政府干预活动导致土地市场难以有效运行,当大城市城市化水平过度时,无法衍生出新的城市。④工业发展影响论[7,16]:认为工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水平具有正面影响作用。Moomaw和Shatter[16]发现人均GDP、工业化发展、出口等方面的因素均会对城市化发展造成正向影响。李金昌和程开明[7]则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对城市化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冲击。⑤出口结构影响论[9]:认为出口结构优化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发展会缩小收入差距,而出口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进而缩小收入差距;综合而言城市化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

2 理论模型

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二元结构,即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地区财政金融活动对于区域城市化进程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假定经济部门仅存在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由于人均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以及技术方面的差异,一般认为城市经济部门经济发展水平优于农村经济部门。假定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的产出水平受到各自技术、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影响,分别构建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可以看出,在达到技术转移的稳态时,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可以转移给农村经济部门,且农村经济部门与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差异为常数,说明在同一经济体的假定条件下,农村经济部门对于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要素增长是稳定的。

2.2 资本要素分析

相比于技术要素和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更容易被政策决策者进行调整决策。当前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最主要的是作用于资本要素,从而推动产出增长。根据一般经济发展理论,我们假定k=KAL,可以得到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稳态条件(推导过程省略),如公式7所示。

2.3 劳动力要素分析

在现行的财政状况和金融环境下,城市经济部门获得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于农村经济部门,根据公式7可以得到城市经济部门稳态高于农村经济部门稳态条件,且K/L的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增长率g,当g2>g1时,则会吸引农村经济部门劳动力到城市劳动力部门。因此,假定农村经济部门(1-λ)比率的劳动力进入城市经济部门,λL1的劳动力留存农村经济部门,其中0

2.4 收入与收入差距

城市化进程最基本的动力是城市经济部门与农村经济部门的收入差距,不断吸引农村经济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作用下,二者的人均资本差额逐渐缩小,在均衡条件下达到相等状态,工资水平也逐渐趋于相等。对公式8和9的劳动力要素求一阶导数,得到两部门的工资水平,如公式10和11所示。

从公式13和14可以看出,倾向于农村经济部门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可以缩小收入差距,而倾向于城市经济部门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则扩大收入差距。

同时,公式8和公式9对资金要素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公式15和公式16,两者皆大于零,说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实施会提高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的收入水平,即提高地区收入水平。

3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取

为了分析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城市化进程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如下回归方程,如公式17和公式18所示所示:

城市化率指标选取的是市区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与地区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较选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城市化率更能直接体现劳动力因素对于产出的作用。fiscal指标表示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选取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国内财政政策多投资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因此预期其与城市化率回归系数为正,对提高地区收入水平作用为正。financial表示金融环境指标,选取的是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可以为经济体提供投资,增加资本,完善发展的金融环境可以提高地区收入水平,反之则可能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控制变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和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期会对城市化建设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实际使用外资额可以用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预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可以用来衡量城市的基本建设条件,从理论上说,公共资源越便利,越容易吸引人口的转入。

数据类型为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在剔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地区后,样本包含全国273个地区。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13)。数据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基于城市层面的样本,城市化率的中值约为45%,均值为49%,这与中国整体城市化率水平相当。在样本期内,城市人均收入的中值和均值都约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两倍,收入差距中值约为1万元而均值约为1.4万元,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象值得关注。

4 实证检验及分析

根据样本的特点,本文对面板数据样本进行了固定效应检验和随机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首先是城市化率对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以及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见(1)列;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对自变量的回归,结果见(2)列。另外本研究还检验了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对于地区收入水平和农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分别见(3)列和(4)列。其中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城市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水平和农村平均收入水平。

从(1)列可以看出,基于城市层面,预算内财政支出对于城市化进程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说明样本期内财政政策更加倾向于城市发展,政府的投资行为增加了城市经济部门的人均资本,工资水平较高,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城市化率的影响结果不显著,说明金融机构行为对于城市化进程还难以形成显著推动作用,这也与一些惠农金融政策有关。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负向作用,这点与期望相反,可能的解释原因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不足,从而导致劳动力转移至公共资源更充分的地区。从(2)列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财政支出的

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财政政策支出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金融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一般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多为城市实力较为强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一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则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率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表明城市化率本身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或减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结果(3)列显示了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区收入水平对财政支出的回归结果为正值,这点与预期相符,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收入水平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回归显著为负值,说明在城市样本层面上,金融机构并没有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可能是由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进行逐利活动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对地方收入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结果(4)列为地区农村收入水平与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的回归结果。财政政策虽然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不显著,说明样本期内财政政策多倾向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农村收入水平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回归结果为负值,说明在城市样本层面上,金融机构没有有效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与较高的工资报酬导致的。

综合而言,基于城市层面的样本,我们得到了一些与其他文献不一样的回归结果。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多倾向于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倾向于城市建设的政策也同时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对社会稳定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并没有显示出对推进城市化建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地方收入水平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且对农村收入水平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一方面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乡镇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说明由于资本的逐利性,金融机构没有支持地方的实体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金融机构历年来高涨的利润额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金融业可能侵占实体经济的利润。地方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资金走向及是否有效利用可以对地方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在城市化加快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其作用调整显得更加重要。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3-2012年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城市化进程推进效果显著,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财政政策也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并且没有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这与样本期内地方政府多实行城市发展倾向的财政政策导向有关,农村经济获得财政支持少,导致劳动力流向城市。地方经济发展资本另一来源――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则对地方城市化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作用,并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农村收入水平提高具有负向影响,但整体而言地方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与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运行、侵占实体经济的利润有关。从城市层面讲,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的两大政策来源都未能充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则会被动迁移至城市,农村劳动力数量的降低反之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同时也拉大了收入差距;实际外资使用额能够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均公共交通数量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农村收入水平。我们还发现城市化进程本身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如何更加准确衡量金融机构对于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本文的结论出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地方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政策支出结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比例。地方政府应当改变先前只注重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注重农村地区的建设。地方政府应当统筹地方的财政支出,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支持,对于收入水平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予以较大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稳态。地方政府应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三农”的生产发展特点,制定合理财政支持政策,设立扶持地方“三农”经济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

其次,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是地方经济体发展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当前从城市层面看,地方的金融机构没有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做出应有贡献,反而侵占地方实体经济利润。同城市中小企业一样,乡镇企业贷款难,农村一般生产活动贷款则更难。因此,应当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尤其是农村金融改革。金融资本有逐利的特性,抑制金融投机、切实为农村经济服务,则必须从制度和规则上规定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且要求金融机构设立针对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专项扶持基金,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再者,地方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关于地方发展的金融机构决策与地方财政政策,全面推动高质量城市化进程。地方财政政策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单靠财政政策远不能完成城市化发展的任务。地方财政政策通常针对解决区域内突出问题而制定的,就缩小地区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这一问题而言,地方政府多是通过投资项目建设来增加就业,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建设项目如果缺少金融机构雄厚的资金支持,农村及城市建设项目发展必然放缓。金融机构资金具有逐利特性,地方政府统筹财政政策和部分金融机构决策,才能保证收益低、但能够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项目得以实施。区域建设项目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参与到建设项目中来,一方面获得进城工作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9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金融危机 面临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的不断深化与开发,外贸金融机构不断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城乡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乡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涌出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实现金融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很多金融业融入各级公司中。例如银行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是提高我国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观摩学习发展,新视野下城乡统筹金融业应该添加创意和应用知识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所在。我国金融行业管理是要树立创新风险价值意识,金融业是城乡统筹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一部分,防范金融经营风险,经营控制是城乡金融发展的根本,有效的控制城乡金融管理是保证金融业德健运行的重要前提,国有金融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是一个既紧迫又现实的课题。

一、城乡统筹金融业经历风险主要的特点:

(一)系统性

金融经济风险的每个环节和每个业务都存在着经营风险,无论是,贷款,投资,账务管理,股票,基金,期货甚至是被人们看来一本万利的储蓄都是存在风险的,比如储蓄在能否跑赢CPI,城乡金融在这种事情上就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当然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毕竟风险总是和收益成正比,然而铤而走险却是大可不必的,这时就需要城乡的系统性去做一些事情,风险总是隐性的,需要在业务中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不考虑全面那么在工作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使之变成显性,那么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必然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说是非常严重也不为过,然而这就是金融业,没有风险的业务是不存在的。

(二)多变性

城乡统筹的很大部分是金融,金融的主体是资金的流动,融资,然而运作的主体却是人,只要有人存在那么就必然有不确定性,且由于时间的顺延风险的多变性和不确定已经是一种必然,市场环境和企业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当然也有很多方法去解决,比如期货的套期保值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并且市场的进步发展中很多新的金融项目也在应运而生,这是必然的那么运用确定的事情去战胜,并且克服多变性所带来的不变就是城乡统筹经营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针对创意城乡统筹金融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城乡统筹金融业已经慢慢在国内引起广大的重视,很多创意以产业的形式推动着城乡的进步和变迁。随着新视野城乡统筹金融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不短升温,城乡产业的创新手法是将资源化管理城乡统筹金融发展相结合起来,推动城乡金融发展是依靠农产品的资本,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意识、创意结构,积极探索城乡金融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目前我国各城乡金融业发展应该根绝市场的需求,进行核心为载体,积极淘汰伪劣产品和品种比较差的产品,进而提高城乡金融业农场品的的质量安全与发展,同时推广农产品向市场快速发展,在市场中建立优势农产品区集中发展,尽力建立城乡统筹下农产品发展体系,提高城乡金融业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例如:我国大连某地为了提升农作物良种,优质林果苗木, 优质小米、玉米、水稻、增加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并且有100多名专家教授轮流开设专家门诊,数百名学生结合教学实习,进行技术咨询,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种植的价值。强化城市统筹金融业体系建设,努力搞活城乡流通,优化城乡统筹结构,加快城乡制度创新,优化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此外,发展创意城乡统筹金融力来活化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能为城乡统筹带来增值的资本。抓住城乡的特点创造适合的产业链条使城乡的产业完美结合到一起,其中穿插好金融业,生产,生活,生态,紧紧缠绕在一起做到密不可分才是最完美的城乡统筹。首先要把相关的产业一一做精做细,只有基础稳固了才能真正的稳步前行,并多吸收专家的意见,科学统筹,精益求精,例如,我国吉林某地为了改善农业效率,优化果蔬,增加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出,做精可循环生态等,聘请全国50多名专家教授以课题形式进行知识教授,数百师生同心协力,进行技术咨询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种植的价值。强化城市统筹金融业体系建设。

三、结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统筹新视野下金融业一定要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城乡金融网规划。从体制上建立适应城乡统筹下金融业的规范化管理体制, 相信在城乡统筹新视野下规划设计,逐步减少城乡差别,改善广大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以确保城乡金融业建设中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作培;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下金融业发展的关键[J];经济体制改革;2011(5)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