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法理分析案例精选(九篇)

法理分析案例

第1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分析法其含义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交给受训人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受训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以及业务操作能力该方法在1880年由哈佛大学开发完成后,最初被哈佛商学院应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随着时展,案例分析法被应用于各种行业

一、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案例,指对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的描述以此推之,教学案例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对真实又具有典型的包含疑难问题的教学事例的描述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含义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典型案例,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指引为辅的教学方式,是锻炼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以含有初中物理知识概念的典型疑难问题为描述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特点有三点其一,目的明确案例分析法是利用初中物理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索,以此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或补充相关知识,为分析案例做准备这过程中,就体现了案例分析法的目的――学生相关物理知识的积累以及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以人为本在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以辅导为主,真正的案例分析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其三,方式特殊案例分析法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出结论于本质上说,这属于一种归纳式的学习方法

二、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HTK]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如果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有可能会觉得平淡枯燥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大脑缺失对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效果也会降低案例分析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用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HTK]2增强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

有些物理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师教学时也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而案例分析法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引入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增强了抽象概念的直观效果,为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

[HTK]3加深概念理解,强化理论掌握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属于一个陌生领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物理知识经过对物理知识板块中的疑难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理论的掌握进行强化巩固

三、当前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分析法自引进中国之后,无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根据我国教育模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今,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普遍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学目标,积极使用案例分析法,以此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分析,并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使得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取得较大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法的使用会由于各种因素而降低其教学效果比如选择教学案例环节,如果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难易程度上作出了不恰当的选择,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析不到位,不能充分掌握到知识要点在用案例分析总结理论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的案例分析作出评价,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四、新课标下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标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重点在于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给予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还要适当进行开放式教学从新课标的理念来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就尤为重要了

第2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法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应用

传统教育模式中最为明显的弊端,就是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却较差,其原因在于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老师没有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指导学生灵学活用。[1]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讲解具体理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才能体现这一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价值。而案例分析法是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式。

一、案例分析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为基础,依据教学任务改造成教学案例,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式呈现出来,具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科目中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老师根据策划好的案例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也是一种模拟实践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求知欲,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案例教学方式有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和分组活动法。在实际应用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分析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确定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法的应用虽然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质量,但是在设计案例时必须遵循“合适”二字方针,同一个教学案例,从不同的方向思考、设置不同问题,就会涉及不同层次的理论知识,其思维模式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案例策划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宗旨,然后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为基础,简化为案例,同时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模式。比如是角色扮演,还是情景模拟?其次,案例中的文字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抓住问题解决的思路,培养出简单高效且能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二)阅读教学案例,确定分析思路

在课堂上应用教学案例,首先就是让学生阅读案例,明确案例表达的思想,明确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学习绩效考核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以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例,要求学生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在这个公司中,总共有150名员工,有多个不同岗位。整个案例的描述比较长,涉及该企业的生产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学生要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就必须抓住案例中的关键字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考量。

(三)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对策

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毕竟学生尚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思想较为局限,唯有集众人之长,才能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质量,同时还能让学生互相学习,提升学习动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其实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争议性较大的案例,这时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小组为单位,对同一个案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形成统一的答案,派出代表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企业劳动关系纠纷案例,这种案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较为复杂,在学习劳动关系这一内容时可以提出具体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不必局限于对错,应尝试从不同角度解析案件。

(四)案例教学的归纳总结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老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和点拨者的角色。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对于独特或逻辑性较强的观点提出表扬,而对于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进行指正,让学生养成合理、缜密的思维习惯,遇事多考虑,站在人性化与合法化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案例阅读之前,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抓住事件的重点,捋清问题的思路,在点评学生案例分析结论时指出其优点与缺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理论学习中的短板,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语

纸上谈兵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的大忌,因为这一门课程应用性较强,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分析法,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养成活跃而缜密的思维方式,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素质。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x。

(作者单位为辽宁电力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兰琦,张先明.浅析案例分析法在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09):208-209.

第3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法 急危重症护理学 应用效果

案例分析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救护理论和常用急救监护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2],为此,提高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各个实习基地反馈的信息表明,我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熟练,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尝试将案例分析法用于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4个班共20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所有学生均为国家统一招生,女生189人,男生15人,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1、2班,共103人)和试验组(3、4班,共101人),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分数、基础能力、授课内容及教材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①授课教师:两组均由同一位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且该教师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②教材及教学内容:两组学生所用教材均为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急危重症护理学》。按照学校规定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包括急危重症护理的绪论、院外急救、急诊科管理、重症监护及几种常见急症的急救与监护等,教学课时数共为60学时。

③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讲解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然后规定学生课后记忆学习的重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依托,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建构概念,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2.2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在进行相应病例教学前,授课老师应预先挑选出比较典型的病例,收集该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课前做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案例分析法以基本案例为依托,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典型合格的案例是案例分析法成功的关键。教师应提前一周将准备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该病例,并要求学生在案例分析前温习所学病例的理论课的重点内容。

②案例分析:在学生已经熟悉了该病例的基本病史基础上,授课教师根据该病例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确定护理措施。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和纠正错误的言论,对该病例的重点、难点部分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同一疾病举一反三。例如患者,女,26岁,汽车撞伤,伤后3h由外院转来,昏迷,血压为零。诊断颅骨骨折、骨盆骨折、左肱骨骨折,失血性休克。

1.2.3教学评价方法

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笔试考核,检验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笔试成绩100分,成绩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及格(

2.结果

对照组成绩优秀者37例,良好者33例,合格者22例,不及格者11例,对照组良好率为67.96%,不及格率为10.68%;实验组成绩优秀者39例,良好者42例,合格者20例,不及格者0例,实验组良好率为80.20%,不及格率为0。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成绩良好率和不及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目前已成为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合格护理人员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各种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由于高等专科教学在对护理人员培养过程中,学制为三年,时间较短但所需掌握的科目较多,教学速度快,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急危重症的相关概念理解能力较差,对急诊或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存在某些误解,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总设计思想是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法是最近几年教育学家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我们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尝试可发现,案例分析法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一种有利于急危重症护理临床课程教学的方法,值得各学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高中学生 自卑心理 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1.个人一般资料

小娜(化名),女,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身高1.60米左右,五官端正,右脸眉毛右上方长有一元硬币大小的烫伤疤痕。她是独生女,性格内向、温和,从小随父母生活,父母都是城市中学教师,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良好。自上小学以来,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上游,小学、初中时与同学关系良好,没遇到过大的挫折。上高中以来,不主动与人交流,导致同学关系一般。

2.求助者主诉及他人反映

小娜说她脸上的伤疤是小时候摔倒磕在烧红的炭球上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在意这块难看的疤,于是在初中的时候她就留起长长的刘海把疤痕遮起来,初中的同学们都没有发现她的秘密。上了高中以后她还是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男生看她天天把右脸遮的严严实实,并且还经常低头走路,于是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梅超风。此后她跟同学相处就更加小心了,但是一个月前,一次在宿舍洗头发还是被同学发现了伤疤的事,从那以后她经常做噩梦,梦见一个丑陋的老太婆指着她的伤疤对她说:“你比我还丑,你比我还丑……”于是导致心情异常烦闷、痛苦,食欲下降,几乎不敢与同学交往,总是认为她们在嘲笑自己,所以不想去上学。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小娜的母亲和她一起来到咨询室,并介绍说,小娜这几天说什么也不去上学,食欲也明显下降,在家里经常站在镜子前面,东瞅瞅西看看,不时发出叹息声,整天闷闷不乐。妈妈问她情况时,要不就闷不吭声,要不就生气发火说都怪妈妈没把自己的伤治好,并跑到房间哭泣。

3.观察的情况

小娜服饰整洁大方,进入咨询室时,低头不语,开始说话后,思维清晰、语言通顺有条理,但有明显的负性情绪,痛苦、烦闷。总体表现出自知力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

二、评估和诊断

1.心理测验结果

为小娜做SCL-90,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两项可筛选阳性。做SAS结果为中度焦虑。做SDS结果为轻度抑郁。

2.心理状态的评估及诊断

小娜家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自己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精神活动协调一致,面对问题感到痛苦,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由于该求助者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由于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情绪反应虽比较强烈,但无泛化现象,社会功能只有轻微受损,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以上鉴别诊断的信息,通过分析小娜的临床表现,其情绪困扰由具体事件导致,持续时间未超过1个月,社会功能轻度受损且基本无泛化表现,所以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通过与小娜的共同协商,初步确定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不合理观念,如“这个伤疤让我变得丑极了”“因为这个伤疤,我倒霉透了”“大家一定会因为我的伤疤在背后嘲笑我”等。

第二,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

第三,重新回学校上课,敢于跟同学交往。

2.长期目标(最终目标)

帮助小娜正确看待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的选择

首先,分析小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

青春期情绪易波动,对于别人看法很敏感――脸上有一块烫伤伤疤。

(2)社会因素

从未经受任何生活上的重大挫折,其一直努力遮挡的伤疤被同学意外发现。

(3)心理原因

小娜性格内向,错误的不合理认知导致严重的自卑。

考虑到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加之小娜已是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可塑性较强,决定采用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辅导。

2.相关理论介绍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3.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4.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无。

心理测验收费:无。

五、咨询过程

1.分段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首先,咨询师利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对求助者充分表现了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态度,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其次,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并形成了初步诊断。在找出了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最后,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让求助者对该理论有所了解,为接下来的咨询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本阶段咨询师运用解释技术,使求助者领悟到她的情绪问题不是伤疤本身的影响,而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要她改变自己的信念就可以让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以下为咨询师帮助求助者领悟不合理信念的咨询片段――

咨:经过上次的交谈,我对你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你说伤疤让你变得非常难看,同学们一定都在背后嘲笑你,是吗?

求:是啊,这个该死的伤疤让我变得难看死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咨:事情真的是你认为的那样吗?有人当着你的面说你很丑吗?你的室友那次是看到了你的伤疤,可她当面嘲笑你了吗?其他同学又有谁当面嘲笑过你吗?

求:啊……好像,没有。

咨:是啊,小娜。其实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坏不是吗?你的伤疤在发迹处,即使你不遮挡有时别人也很难发现,即便发现了别人也不会特别在意的,你之所以觉得它丑,是因为你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它,结果就越看越丑,越看越难过,你看是吗?

求:(皱眉思考状)……

咨:你认为你的烦恼是伤疤造成的,其实它只是个诱发事件,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求: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因呢?

咨: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每个人对自己经历的事情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痛苦难过是由你头脑中一些不合理想法导致的,那么或许你就能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半信半疑的)真是这样吗?

咨:是的。比如,五一节放三天假,有的同学想这比原来放七天时间短多了,体验到的就是失望的情绪;而有的同学会想,太好了,能放三天假呢,比周末还多一天呢。这体验到的就是愉快的情绪。由于想法的不同,体会到的情绪就是不一样的,你说是吗?

求:嗯,是的。

咨:同样的道理,你的伤疤只是事情本身,它并不能控制你的心情,你的情绪困扰就不是来自这个伤疤,而是来自你对它的看法,你因为怕同学们的嘲笑不敢去上学,可这些“嘲笑”也只是你想象出来的。当你内心的这些念头改变的时候,你的困扰也就自然可以改变了。

求:看来问题真的跟我的想法有关。可是我的哪些想法是不对的呢?

咨: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共同分析的问题。当同学看见你的伤疤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求:我想她一定觉得我丑极了,同学们知道了也一定都会嘲笑我。

咨:这就是你的不合理想法了。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过的合理情绪疗法吗?下面我们就用这种疗法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一下,看看什么是诱发事件,什么是你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想法,什么又是不合理想法带来的结果。

下面的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分析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内心存在的不合理想法:一是糟糕之极,“这个伤疤让我变得丑极了”“因为这个伤疤,我倒霉透了”,一个小小的伤疤跟本不足以改变求助者的美与丑,而她将伤疤的“丑”扩大,导致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二是过分概括化,一个同学本不是嘲笑的话语被小娜敏感的理解为“嘲笑”,且认为所有的同学都会嘲笑自己,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想法,从而导致痛苦情绪的出现和不去上学的行为。

此次咨询的最后,咨询师看到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已经有所领悟,并愿意作出积极的尝试,于是建议其明天先回学校上学。求助者表示了同意。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在此阶段中,咨询师主要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最后布置家庭作业,启发求助者用造句的方式对自己的伤疤进行重新的认识,造句的形式为“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在本阶段中,咨询师首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做过的家庭作业,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以下为小娜交上来的造句作业内容: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在发际处,而不是脸中央。”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只有硬币那么大,而不是像鸡蛋一样大。”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是小时候摔的,现在已经不会给我带来疼痛。”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并不影响我的美丽。”

最后对求助者进行了SCL-90、SAS、SDS的复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最后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对咨询进行回顾和总结,从而帮助其再次反思自我,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六、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本人评估

小娜自述目前心情比较,不再担心那块伤疤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了。认为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情绪困扰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现在愿意去学校上学,也愿意主动跟同学交流沟通。

2.咨询师评估

咨询结束后,咨询师通过回访,看到小娜可以面露笑容神色轻快与咨询师开心的交流,与同学相处的快乐,证明其自卑心理已经得到基本的克服。

3.他人评估

小娜的母亲反映女儿现在吃饭睡觉情况都比较正常,在家情绪稳定,不会闷闷不乐也不会乱发脾气了。

4.社会适应状况

小娜能正常去学校上学,学习效果达到以往的水平,跟同学相处比较融洽。

5.心理测验评估

使用SCL-90、SAS、SDS进行复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属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第5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1.个人一般资料

小娜(化名),女,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身高1.60米左右,五官端正,右脸眉毛右上方长有一元硬币大小的烫伤疤痕。她是独生女,性格内向、温和,从小随父母生活,父母都是城市中学教师,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良好。自上小学以来,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上游,小学、初中时与同学关系良好,没遇到过大的挫折。上高中以来,不主动与人交流,导致同学关系一般。

2.求助者主诉及他人反映

小娜说她脸上的伤疤是小时候摔倒磕在烧红的炭球上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在意这块难看的疤,于是在初中的时候她就留起长长的刘海把疤痕遮起来,初中的同学们都没有发现她的秘密。上了高中以后她还是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男生看她天天把右脸遮的严严实实,并且还经常低头走路,于是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梅超风。此后她跟同学相处就更加小心了,但是一个月前,一次在宿舍洗头发还是被同学发现了伤疤的事,从那以后她经常做噩梦,梦见一个丑陋的老太婆指着她的伤疤对她说:“你比我还丑,你比我还丑……”于是导致心情异常烦闷、痛苦,食欲下降,几乎不敢与同学交往,总是认为她们在嘲笑自己,所以不想去上学。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小娜的母亲和她一起来到咨询室,并介绍说,小娜这几天说什么也不去上学,食欲也明显下降,在家里经常站在镜子前面,东瞅瞅西看看,不时发出叹息声,整天闷闷不乐。妈妈问她情况时,要不就闷不吭声,要不就生气发火说都怪妈妈没把自己的伤治好,并跑到房间哭泣。

3.观察的情况

小娜服饰整洁大方,进入咨询室时,低头不语,开始说话后,思维清晰、语言通顺有条理,但有明显的负性情绪,痛苦、烦闷。总体表现出自知力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

二、评估和诊断

1.心理测验结果

为小娜做SCL-90,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两项可筛选阳性。做SAS结果为中度焦虑。做SDS结果为轻度抑郁。

2.心理状态的评估及诊断

小娜家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自己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精神活动协调一致,面对问题感到痛苦,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由于该求助者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由于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情绪反应虽比较强烈,但无泛化现象,社会功能只有轻微受损,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以上鉴别诊断的信息,通过分析小娜的临床表现,其情绪困扰由具体事件导致,持续时间未超过1个月,社会功能轻度受损且基本无泛化表现,所以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通过与小娜的共同协商,初步确定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不合理观念,如“这个伤疤让我变得丑极了”“因为这个伤疤,我倒霉透了”“大家一定会因为我的伤疤在背后嘲笑我”等。

第二,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

第三,重新回学校上课,敢于跟同学交往。

2.长期目标(最终目标)

帮助小娜正确看待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的选择

首先,分析小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

青春期情绪易波动,对于别人看法很敏感――脸上有一块烫伤伤疤。

(2)社会因素

从未经受任何生活上的重大挫折,其一直努力遮挡的伤疤被同学意外发现。

(3)心理原因

小娜性格内向,错误的不合理认知导致严重的自卑。

考虑到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加之小娜已是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可塑性较强,决定采用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辅导。

2.相关理论介绍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3.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4.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无。

心理测验收费:无。

五、咨询过程

1.分段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首先,咨询师利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对求助者充分表现了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态度,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其次,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并形成了初步诊断。在找出了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最后,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让求助者对该理论有所了解,为接下来的咨询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本阶段咨询师运用解释技术,使求助者领悟到她的情绪问题不是伤疤本身的影响,而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要她改变自己的信念就可以让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以下为咨询师帮助求助者领悟不合理信念的咨询片段――

咨:经过上次的交谈,我对你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你说伤疤让你变得非常难看,同学们一定都在背后嘲笑你,是吗?

求:是啊,这个该死的伤疤让我变得难看死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咨:事情真的是你认为的那样吗?有人当着你的面说你很丑吗?你的室友那次是看到了你的伤疤,可她当面嘲笑你了吗?其他同学又有谁当面嘲笑过你吗?

求:啊……好像,没有。

咨:是啊,小娜。其实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坏不是吗?你的伤疤在发迹处,即使你不遮挡有时别人也很难发现,即便发现了别人也不会特别在意的,你之所以觉得它丑,是因为你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它,结果就越看越丑,越看越难过,你看是吗?

求:(皱眉思考状)……

咨:你认为你的烦恼是伤疤造成的,其实它只是个诱发事件,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求: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因呢?

咨: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每个人对自己经历的事情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痛苦难过是由你头脑中一些不合理想法导致的,那么或许你就能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半信半疑的)真是这样吗?

咨:是的。比如,五一节放三天假,有的同学想这比原来放七天时间短多了,体验到的就是失望的情绪;而有的同学会想,太好了,能放三天假呢,比周末还多一天呢。这体验到的就是愉快的情绪。由于想法的不同,体会到的情绪就是不一样的,你说是吗?

求:嗯,是的。

咨:同样的道理,你的伤疤只是事情本身,它并不能控制你的心情,你的情绪困扰就不是来自这个伤疤,而是来自你对它的看法,你因为怕同学们的嘲笑不敢去上学,可这些“嘲笑”也只是你想象出来的。当你内心的这些念头改变的时候,你的困扰也就自然可以改变了。

求:看来问题真的跟我的想法有关。可是我的哪些想法是不对的呢?

咨: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共同分析的问题。当同学看见你的伤疤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求:我想她一定觉得我丑极了,同学们知道了也一定都会嘲笑我。

咨:这就是你的不合理想法了。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过的合理情绪疗法吗?下面我们就用这种疗法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一下,看看什么是诱发事件,什么是你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想法,什么又是不合理想法带来的结果。

下面的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分析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内心存在的不合理想法:一是糟糕之极,“这个伤疤让我变得丑极了”“因为这个伤疤,我倒霉透了”,一个小小的伤疤跟本不足以改变求助者的美与丑,而她将伤疤的“丑”扩大,导致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二是过分概括化,一个同学本不是嘲笑的话语被小娜敏感的理解为“嘲笑”,且认为所有的同学都会嘲笑自己,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想法,从而导致痛苦情绪的出现和不去上学的行为。

此次咨询的最后,咨询师看到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已经有所领悟,并愿意作出积极的尝试,于是建议其明天先回学校上学。求助者表示了同意。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在此阶段中,咨询师主要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最后布置家庭作业,启发求助者用造句的方式对自己的伤疤进行重新的认识,造句的形式为“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在本阶段中,咨询师首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做过的家庭作业,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以下为小娜交上来的造句作业内容: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在发际处,而不是脸中央。”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只有硬币那么大,而不是像鸡蛋一样大。”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是小时候摔的,现在已经不会给我带来疼痛。”

“虽然我脸上有块伤疤,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并不影响我的美丽。”

最后对求助者进行了SCL-90、SAS、SDS的复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最后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对咨询进行回顾和总结,从而帮助其再次反思自我,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六、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本人评估

小娜自述目前心情比较,不再担心那块伤疤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了。认为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情绪困扰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现在愿意去学校上学,也愿意主动跟同学交流沟通。

2.咨询师评估

咨询结束后,咨询师通过回访,看到小娜可以面露笑容神色轻快与咨询师开心的交流,与同学相处的快乐,证明其自卑心理已经得到基本的克服。

3.他人评估

小娜的母亲反映女儿现在吃饭睡觉情况都比较正常,在家情绪稳定,不会闷闷不乐也不会乱发脾气了。

4.社会适应状况

小娜能正常去学校上学,学习效果达到以往的水平,跟同学相处比较融洽。

第6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贷分析;借贷管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是金融会计专业中一门专业性和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是金融和会计知识的结合与拓展,是两者综合素质的集成,比较偏重金融知识但是对会计专业知识比如对各类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运用有极强的要求。《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对真实金融机构运作各种贷款产品的认识和独立分析和管理各种贷款产品的能力,更让学生对个人自身的财务管理甚至创业也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案例教学方法在《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特点分析

1.课程重点与难点

《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今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运作和管理,重点知识内容涉及贷款管理的基本规则、贷款政策、贷款管理制度、贷款种类和评定借款人信用、借款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贷款担保管理、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管理、贷款风险管理等。特别是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宏观市场环境分析,统计信息,微观金融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审计信息和一些金融数学模型,因此课程需要非常宽泛的统计、金融、会计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再融合系统性的贷款理论知识,所以会计专业学生在初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多多少少都会感到一些困难、复杂和困惑。

2.课程理论性、实务性较强

由于我国中等基础教育仍旧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一个知识点,而进入大学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灵学活用。《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是建立在财务会计,货币金融,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上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更多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门课程,体现一个合格现代信贷人才综合素质的课程。

难点在于信贷的理论知识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硬性的背下来,但是对于实际灵活运用和操作时却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放眼全局,做出有效地判断,甚至有的时候对于一些理论知识也和他们现有的社会认知观有冲突,比如在分析中小企业贷款时学生总弄不懂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贷款比大公司的贷款要更难处理,过程更复杂。学生很感性的认为中小企业因为规模不大,业务不会太复杂所以财务账目更为简单,如果有好的产业项目,金融机构不是更容易获取有效资料,小的企业难道比大的企业还难处理和管理么。因为学生缺乏实际社会生活体验,他们没有在银行和企业工作的经验也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所以并不了解现实中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是由于其一,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数量多、规模小,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认为它们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另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透明度差,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收集到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别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巨额成本,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再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所以它们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因此对于教授《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这门专业性较强,知识面要求广,而且理论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涉及到现今个人、大型,中小型企业贷款、国际商业贷款的分析、运作和风险管理等的课程时,课程结构安排上是不应同于常规教学手段的,案例教学法强调“重基础、讲应用”灵活运用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教学知识深入浅出,生动易懂。运用案例教学法“重技能、讲操作”的原则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人员的角度有效思维,进行逻辑分析,在课堂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其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举例说明借款企业财务分析、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管理、贷款风险管理、贷款业务操作流程、贷款营销技巧等并且增加实务操作性及技能性较强的练习,目的是能够着重结合实际解释理论知识、让学生感性和理性认知达到统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并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尝试

1.案例设计

针对课程理论,实务性较强,知识面广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又对于社会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按照《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每堂课的知识点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案例,可以从各财经报刊杂志选取相关资料,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信贷实例、动态信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确定案例包括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案例还应该注重时代性,新颖及时且有当代现实意义。

例如在讲个人贷款以及消费信贷立法等时设计‘一个信贷经理人的一天’的案例还原真实的银行信贷职员审批个人贷款的流程以及审批理由和注意事项,学生容易自我带入角色,关注重要部分处理方法,进行逻辑性思考。

例如讲到信贷风险管理时选取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次贷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如何从一开始贷款给信用级别高的人买房,到后来商业银行放宽条件,只要贷款人同意买房,信用很差的那些贷款人商业银行也可以把他们的信用记录填成优良,从而可以办理抵押贷款,买不起房的人就能买得起房子了。买房的人多了,房价上涨,买房的人既可以住房,还可以等待房产增值,买房人并没有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用贷款替买房人把钱付了。其后,商业银行把所有的房贷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按揭证券(MBS)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购买这些按揭证券后,设计金融衍生产品-次级债券-债务抵押债券(CDO),卖给投行的大客户,如此,次级债就全世界卖。为了打消投资者购买投资银行次级债券的担心,投资银行设计了一款新产品-信用违约掉期(CDS),这样买次级债的投资者如果担心风险的话,还可以买信用违约掉期,让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风险,这样次级债就大方地卖向了全世界。看起来很美,然而一旦房价下跌,那些本来就买不起房的人又还不上钱,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整个金融链条上的机构都大面积亏损,造成影响世界的金融危机。这个案例给学生解释了信贷质量管理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运用这些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案例,激起学生的参与讨论的兴趣,课下还积极找资料学习,不仅仅是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样的案例有以一当十的作用。

案例的设计还可以选择身边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助学贷款、房贷、车贷、信用卡的案例,引发学生情感的认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触发他们参与的愿望。这些具体到身边的案例的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借贷理论知识,具有操作性,更具有教育和指导作用。

2.案例教学

《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同时运用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两种方式。以‘珠三角某制造企业贷款500万新建3间厂房’为例,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案例,企业简介、公司经营、项目情况、财务账目等,然后提出讨论问题:1该企业的承债能力和资金的周转情况如何。2借款人还款能力如何。3抵押物的情况如何。4授信可行性分析。给30分钟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时学生要运用会计,统计知识做财务数据分析、计算企业还款能力、银行贷款风险等方面计算,对于计算结果要和这家企业的经营情况、项目目标等一起做归纳,分析等。

小组讨论时教师在一旁看、聆听,作简短引导,不做判断。小组讨论完成后,选取不超过5个小组派代表针对上面四个问题给出他们的分析和结论,这几个小组代表发完言,教师询问剩余的小组有什么补充意见或者不同意见,每个小组都要贡献出观点,最后教师点评讨论过程,客观地评析每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对于每组学生发言,教师做简要总结,肯定好的分析思路和见解,指出存在的缺失和进步空间。教师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后作报告笔记,这样敦促学生认真参与学习并且锻炼培养学生专业性书面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深化

《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堂下给学生布置一个大作业,例如选择一个公司然后从银行的角度多方面分析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现实经营状况等,决定这家公司是否具备某方面贷款资格。把学生分成3-4人小组让他们小组合作采集制作案例,学生的父母、亲戚有在大、中、小型企业工作的,也有的开公司的,学生可以选择身边的事例自编案例,也可以选择市面上任何一家公司做为设计案例对象,但是案例来源一定要清楚。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以银行专业的角度来分层次分析他们设计的案例,最后各组准备好材料和PPT,进行一场案例报告会。学生在整个亲身实践体验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提升了对《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的案例易精不宜多,课堂语言要通俗。

每堂课的案例要按照教学目标和知识点坚持精挑细选,决不贪多嚼不烂,让学生感到案例内容脉络清晰不重复,知其所以然。课堂讲授案例时应坚持用通俗的语言举案例、打比方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专业词汇术语的含义,并反复使用这些专业词语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讨论案例问题的时候多用专业词汇术语,因为专业是需要培养的,习惯成自然。

2.不能忽视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

除了案例教学,还需要大量计算训练来锻炼学生熟练掌握信贷分析的方法,所以作业和测验都必不可少。还有辅助工具的运用,比如运用Excel的内置函数进行统计与运算,做出分析表等,是案例教学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不能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运用。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信贷分析和借贷管理》课程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业务素质,更让学生对个人自身的财务管理,毕业后尽快适应和参与工作甚至创业也起到启发作用。案例教学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金融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Milind Sathye, James Bartle, Raymond Boffey, 2013 Credit Analysis and Lending Management.

第7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双重功能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双重特征未能很好衔接,以致案例教学法的效果难以发挥

(一)财务管理课程兼有应用性学科和理论性学科的双重特征

1.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上,我国高等教育根据学习规律将课程分为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两类。财务管理专业的前期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会计学与金融学等理论性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为其未来的学以致用奠定理论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有财务管理等应用性课程,其目的是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的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角度来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与金融学等课程是理论性课程,以理论培养为课程目标,是财务管理等应用性课程的前期课程。而财务管理是应用性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鉴于财务管理的学科定位和课程目标,其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2.财务管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学科的特征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以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为前期课程,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但是,财务管理课程除了需要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学科的背景知识之外,其本身还包括许多财务管理学所独有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工具,这些知识和工具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若要培养学生进行实际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先使学生具备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基础。所以,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一定的理论培养是培养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完成财务管理课程最终目标的基本前提和必经之路。因此,财务管理课程还兼有理论培养的职能,具有理论性学科的特征。财务管理课程兼有理论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的双重特征,所以,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分配课时,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理论培养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具有理论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功能

1.案例教学法具有理论培养的功能

案例教学法可以辅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内化知识。案例教学法不但适用于应用性学科,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适用于理论性学科,用于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落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消化。尤其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其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要求学生能够对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宏观地理解和掌握。仅仅依靠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实现促使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的目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促进师生的相互讨论,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和意见,引导其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对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加深理解,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案例教学法具有能力培养的功能

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通常源自于现实企业的真实案例,然后经过教师或编者的加工和整理编写而成。这些案例一般要求具有时效性、可借鉴性、典型性等特征。因此,这些案例实际就是现实企业的真实缩影,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未来工作和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形。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分析过程的展现,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运用过程,给同学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促使学生从知识拥有者向知识使用者转变。案例教学法重视案例的分析过程,而不追求统一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理论上讲,案例教学法的双重功能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双重特征可以进行很好匹配,以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作用和效果。但从我国财务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现状来看,案例教学法的双重功能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双重特征并未进行很好衔接,这是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做法是:以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将大部分课时用于理论培养,以求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工具,将最后的部分课时用于案例教学,以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做法将理论培养与能力培养进行了割裂,未能使两者很好地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知识学习和知识运用本应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两个环节。知识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将知识真正能够为学生所用、所掌握。所以,知识传授过程中我们不能将理论培养和应用实践完全割裂,而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知识讲授和案例教学的各自优势,通过知识讲授促进学生较快较好的“入门”,发挥知识讲授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来引发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发挥案例教学在促进知识内化、强化知识理解方面的作用。由于未能重视案例教学在理论培养方面的作用,我国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我国财务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编写和选取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导致案例教学法效果难以发挥有的又一原因

在我国,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时间并不很长,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案例教学对案例编写和选取的要求很高,好的案例应该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可借鉴性等特点。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所选用的案例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目前的案例编写和选取主要有“使用国外案例”和“自行编写国内企业案例”两种。

(1)在“借用国外案例”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问题:国外许多案例在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伴随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和内容也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为了适应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需要逐步从有形资产管理向无形资产管理转移;企业投资的方向也在发生转变,无形资产的投资逐渐成为企业投资的主流,按“智”分配逐步成为收益分配的主要模式。可见,不同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必须能够符合当前的经济环境特点,具有很好的时效性。然而,在教学中,我国许多高校所选用的发达国家的案例,由于这些案例和资料在传播、翻译、出版等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所以案例的时效性往往难以保证。

(2)国外许多案例在可借鉴性方面有所欠缺。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等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别,我们照搬国外的案例,往往在很多方面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这使国外案例在可借鉴性方面大打折扣,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国外案例缺乏可借鉴性导致学生难以通过对其个案研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国外许多案例在可感受性方面有所欠缺。案例的可感受性是指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来自于学生所能感知或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案例选取的背景和环境尽量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对案例进行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思考,从而强化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外案例由于其背景和环境均与我国的经济、法律等环境有所差异,所以,国外案例在可感受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2.为了克服国外案例的种种不足,我国许多教师和学者专门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制作出许多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案例。在使用我国自己编写的案例方面:国内很多学者近年来针对案例的选取和编写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试图从国内企业中寻找更多的好的案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批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优秀案例已经进入高校课堂。但同时必须看到,国内的案例选择和编写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案例在典型性方面存在不足。国内案例的选择更多地倾向于选取长虹、联想、海信等大型企业的案例,而中小企业案例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中小企业是大企业成长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一个阶段,我国企业良莠不齐,再加上我国市场环境自身具有很多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应当适当增加中小企业的案例,以求更为全面地代表和反映我国企业财务问题的现状。

⑵国内案例在信息完整性方面存在不足。好的案例应该包容尽量全面、客观的信息。断章取义、片面的企业信息无法真实地还原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面临的市场环境。由于我国企业在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不像国外那样普遍,许多企业信息难以获得,所以,国内的案例在信息完整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案例选取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编写无法满足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教育的要求,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第8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管理案例研究;归纳逻辑;比较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83-02

一、管理案例研究严谨性标准、归纳中的假因果谬误与因果关系显著程度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追问某一现象背后的机理,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机理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导致的。换言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客观事物的因果性联系,即通常所称的科学规律。只有搞清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才能明确地指出:之所以A现象出现,是因为B因素的作用;下一次当B因素出现时,在同样的条件下,A现象必然发生。正是因果关系的存在,人们才能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促使某些希望的结果出现,没有因果关系,所谓科学研究对于人类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遗憾的是,这一显而易见的前提被相当多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忽视。

从这一原点出发,我们立即发现,无论是Yin所提出的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步骤,还是三角测量,或者是“将故事升华”以及各种数据编码处理工具,如果无助于因果关系的揭示,就都会流于形式。换言之,数据编码是否漂亮并不是评价标准,而“因果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因果关系的显著性才是案例研究严谨性的最终标准,三角测量等工具应服务于这一最终目的。

案例研究为了从特殊的现象中提炼出因果关系,必须使用归纳逻辑。在逻辑学中有关“归纳”领域专门存在一整套逻辑体系,它不同于实证逻辑。因为归纳逻辑研究人们如何从具体的个案上升到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因此它是一种放大性或扩大性推理,与实证研究大样本量的验证不同,归纳逻辑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或者不确定推理。

在归纳逻辑中常见的一个谬误是假因果谬误,它的形式如下:X和Y在某几种情况下同时出现,因此,X导致Y。假因果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每一次啦啦队队长戴着蓝色发带为球队助威时,篮球队都吃了败仗;所以,为了避免篮球队以后再吃败仗,啦啦队队长应当扔掉那倒霉的蓝色发带。”当然,在实际的案例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逻辑问题不可能如此浅显,但问题的实质很可能是高度类似的,这一谬误不是采用漂亮的编码技术和所谓的三角测量能够解决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谬误在实证研究中不会存在,实证研究的大样本立即能证明结论的真伪。亨普尔指出,对于科学假说的形成和提出,不能给一般的规则来概括;而对于验证科学假说,判断其为真还是为假以及假说受到证据支持的程度,倒是能够提出一般性的准则,甚至做出精确的、定量的规定。实证研究正是通过严格的检验回避了归纳中的谬误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案例研究中是不能回避的,因为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论的建构[1]。

因为归纳逻辑研究人们如何从具体的个案上升到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它是一种放大性或扩大性推理,与实证研究大样本量的验证不同,归纳逻辑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或者不确定推理。因此,不同于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任何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这样,以归纳逻辑为基础的管理案例其严谨性就取决于归纳过程的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

二、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与归纳的强度和广度

归纳逻辑中一类较特殊的是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的形式是:依次考察了S类的每一个对象,发现它们都是P,所以,所有S都是P。显然,完全归纳法的适用范围很小,它只适用那些对象数目很少的类别。包括科学规律在内的大多数的归纳逻辑都涉及到不完全归纳,即从个别的前提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因此,如前所述,不同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一定不会是绝对正确的,归纳推理的质量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显著性程度来衡量。例如哥德巴赫通过对所有大于2的偶数的研究发现,已有的试验都证明了它们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截至目前,我们只能认为该结论极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发现反例。推而广之,凡归纳获得的任何自然科学规律都有可能被或修正,它们一定不是绝对正确的。

归纳逻辑中首先存在一个被考察对象的多寡与代表性的问题,例如一个可能的归纳论证如下:燕子会飞;大雁会飞,苍鹰会飞;麻雀会飞;燕子、大雁、苍鹰、麻雀都是鸟,所以,鸟都会飞。在上述归纳中就存在被考察对象的数量与代表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导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或结论不成立,本文认为其来源于归纳的广度不够。

归纳逻辑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归纳过程的强度不够。自然科学中的归纳几乎都不是前述“鸟会飞”的简单情况,科学定律一般包括一个或一组初始条件,它的形式是:在A情况下,B现象一定会出现。然而,A与B可能只是在在众多的条件与现象中偶然相遇,导致B现象出现的可能是C、D、E等其他因素,如果未作深入分析,就得出A必然导致B,本文认为其来源于归纳的强度不够。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管理案例研究的因果显著性或严谨性,就可以通过提高归纳过程的强度与广度来达到。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研究既不像实证研究那样通过统计的方法对研究现象的总体进行抽样,其结论就绝对不是无懈可击的,因此,管理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是相对的。换言之,我们只能说甲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比乙案例研究的严谨性强,但我们不能断言,甲案例研究就是绝对严谨的,而乙案例研究就绝对不严谨。

此外,就加大归纳过程的广度而言,有时候可能困难较大,这实际上是说,单案例研究还有存在的必要。尽管从归纳的逻辑的角度看,单案例研究的严谨性肯定比多案例研究要小,但某一特定的情况在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概率极小,以至很难找到第二个类似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种特殊案例研究的价值仍然存在,在单案例研究中我们只能尽量加深归纳的强度,而加大归纳的广度则较为困难。

第9篇:法理分析案例范文

关键词:物理七步教学法 两化 学案导学

G633.7

新泰一中“物理七步教学法” 坚持以下观点:

1、教学过程即是师生的主动建构过程

教与学是统一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成功有效地教不仅是教学方式或教学程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实施教学和不断自我反思的结果,是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2、“三讲”、“三不讲”

这是在充分备学情的基础上的讲课要求。讲重点、难点,即讲易混点、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主动学会的不讲,教师讲后学生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达成教学目标。

3、学案导学,精心设计物理问题情境

学案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方向盘”,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路线图”,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自学、交流、展示和总结反思等学习过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物理学案设计要精心,特别是要精心设计问题,要体现探索性、问题性、渐进性,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并留足思考时间;凭借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学案要提前下发,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导纲要。这是物理七步教学法实施的关键。

4、有效互动,及时反馈矫正

课堂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还包括学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行为。反馈和矫正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意清晰、准确、及时,且有针对性。当堂反馈矫正,把知识落实在课堂,不留后遗症。在互动和反馈过程中要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生互动的宝贵人力资源。

基于以上的观点和原则,我们把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分为以下七步:

1.课堂导入

良好的课堂的导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采用或激趣、或设疑、或议论、或导情等多种方式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景,链接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顺利迁移,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迅速转移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中,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问题引领

本环节是将“教”的目标转化成学的目标,把知识点问题化,明确出示给学生。物理问题的设计必须明确思路,实现“两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知识点一项项地分解开,实现知识问题化,新的、较难的知识点,分解要细一点,有利于学生思考,相对较容易的知识点,分解得可以粗一点;问题的呈现顺序要分出梯次来,让学生能按图索骥那样,顺藤摸瓜,渐进提高思考的层次和深度,实现问题的层次化。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和认知规律,要注意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杜绝无效设问。

3.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的问题设计或导学提纲在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浏览教科书,思考并解决学案的问题。并记录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准备和同学合作交流。如果觉得自己自主学习结束,可自觉转入合作交流环节,教师通过巡视全面理解学生的进程和困难,及时启发和点拨,调控学习进程。 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后,就物理学案预设的问题或自己的问题,与同学或小组交流、讨论,交换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并将本小组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要到学生中去发现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为下环节评价讲评做好准备。本环节学生的互动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5.评价讲评

教师通过批阅学案、课堂巡视或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的程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出适当的启发、引导、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公式、原理及其联系,适当扩展形成规律。本环节的课堂反馈要围绕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自我矫正,提高学习效能。

6.检测达标

学案中的习题有如下要求:(1)题要精选,量要适中;(2)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3)要给学生有选择性,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准备两个层次练习题,第一组题紧扣内容,平行巩固,属于基础题,不能超过十个题目,这部分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当堂达标;第二组题是提高题,适当提高要求,学生通能自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一般设置一个,绝对不能超过两个,不要出高考题或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这部分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由于本节课重点是实验探究,所以在学习《气体的等温变化》一节时,对学生的检测可以是这样的:

5.应用:

(1)解释现象

(2)求解气体的压强或体积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船上人员共459人,截止到4月22日,遇难者人数为104人,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当中。据韩国海洋造船学教授朴成浩说,“岁月”号船体较大,隔室(密闭空间)较多,船体内部可能会有充满空气的地方――气穴,凭借气穴人们也能继续生存。若“岁月”号在沉没前海面处的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p0,其中的一个密闭空间的容积为V,当它沉没到30米深处时密闭空间灌入一部分海水,则这部分气穴的压强为 ,此时气穴的体积为 (每10 m高水柱所产生的压强相当于1个标准大气压p0,设海水温度不变。)

7、及时反思

教师和学生都及时反思。教师要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时发现成功之处或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及时弥补,并经常撰写教学叙事,使日常教学理性化。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同样需要反思和内省,学生要将学到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及时系统的归纳梳理和总结,使知识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方法规律化。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