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格列夫游记范文

格列夫游记精选(九篇)

格列夫游记

第1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关键词:慧马;理性;困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十八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它所提出的主要口号之一就是崇尚理性。进步、发展、理性、文明成为人们在新时代坚定不移的信仰。生活在那个时代,斯威夫特目睹了当时英国社会和欧洲政治的腐败,他在思索将如何挽救英国、欧洲以及全人类,理性很明显是他所探讨的一条出路。毫无疑问,斯威夫特是想通过《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来宣扬理性,尤其是它的第四章,但是,在表面上的理性崇拜下,我们也看到了斯威夫特的理性困惑。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本书尽管是一本儿童读物,里面却蕴含着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和欧洲政治生活的批判。这本书分为四卷,分别是格列佛在以下四个国度的历险经历: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其中小人国和巨人国的故事最为孩子们喜欢,因为它们生动有趣,在写到了飞岛国和慧马国的时候,作家的笔调越来越严肃,情绪也越来越灰暗,让我们觉得似乎斯威夫特已经厌倦了当时英国的黑暗现实,并且对人类已经失望了。

这四卷故事实际上都包含着斯威夫特对理性的思考。

在第四卷书里,格列佛到了慧马国,在这里,具有理性和智慧的马统治着这个国家,这些马性情温和,高贵简朴,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性制度,一切看起来都是井井有条的。在这个国家里,还有一种种族,就是“耶胡”。这是一种长得与人类非常相似的动物,但是他们肮脏无比,行为邪恶。很多评论家认为,在这一卷书集中表现了斯威夫特的厌世思想,因为他通过描写“耶胡”这种生物,实际上是描述了种种人类的劣根性。《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就曾经告诫世人,不要读这一卷,同时他批评斯威夫特:“这个人坏透了,愚蠢低能,因绝望而疯狂。他的情感怪诞,他那自吹的智力也卑劣不堪。他是,也应当是,兽类的耻辱,就连无知也强似他那自诩的理智。”但是,斯威夫特对这个世界怀有强烈的热情,他对于自由的热爱使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厌世者。

在格列佛到达慧马国后,他与马主人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交谈。他介绍了英国以及欧洲政治、法律、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本来想展示一下人类的理性,但是他的介绍却引起了慧马们的鄙视。当他说到人类的战争的时候,慧马认为人类对于战争的态度极好地揭示了人类所谓的理性所产生的后果。在慧马们看来,一只自诩为理性的动物能做出如此罪大恶极的事情来,那么,在理性堕落之后,它恐怕比残暴更糟糕。所以,慧马们得出结论,格列佛所说的人类的理性并不是真的理性,只不过是助长人类天生罪恶的品性而已,仿佛一条被搅动的溪水,丑陋的影像映照出来不仅比原物大,还更加丑陋。当格列佛说到法律的时候,慧马们认为那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如果一切行为和理想都遵循自然和理性,就根本不需要法律这种东西,由此证明,人类根本不具备理性。

慧马们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他们是如此的有理性以至于任何问题都无需辩论。他们既不明白“意见”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罪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东西。他们对亲戚朋友和客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永远彬彬有礼。他们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欲望,吃的食物是简朴的燕麦片。与慧马们高贵而理性的生活相比较的是“耶胡”们堕落而狂乱的生活。这些“耶胡”长着人的形状,却丑陋龌龊,性情懒惰,贪得无厌,残暴好斗。他们彼此仇恨胜过他们仇恨任何别的动物。他们吃的是树根和兽肉。慧马们说,“耶胡”迷恋着田野间不同颜色的闪光石头, 总是不停的挖掘、抢夺,这个在慧马看来完全无法理解。更令慧马难以容忍的是, 即使把五十只“耶胡”的粮食丢给五只“耶胡”, 它们也不会彼此安静地进食, 而是扭打成一片, 每只“耶胡”都企图独占所有的粮食。这种动物经常由于食物等原因发生混战。他们还有一种坏毛病, 总认为从远处抢来或偷来的食物比家里面已有的食物更可口。当他们抢了很多食物的时候,他们不会把一部分储存起来,而是会一直吃,直到再也吃不下去了为止。此外,他们经常急切地寻找一种罕见的草根, 兴奋地吮吸其中的汁液,吃足后扭抱作一团,丑态百出。

通过描述这两种生物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们注意到斯威夫特已经开始反思人类的理性,并且通过慧马的口,说明人类虽然具有理性,但是这并不能约束他们,使他们过上一种自制、体面、文明而有礼的生活。表面上看,最后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想要在慧马国度过余生,不想再回到人类世界中去,但是我们注意到,虽然慧马们彬彬有礼,他们是没有感情的。对待任何人,他们都是这一种态度。人类最美丽的情感—爱情和亲情,在他们那里并不存在,他们只有在为了传宗接代的时候才交孉,他们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学校里,父母们跟他们没有任何感情。理性固然可贵,可是过度的理性就会使人变成冷冰冰的机器,这对于具有强烈情感的斯威夫特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在主人公回到家里后,他把所有自己的同胞都看成“耶胡”。对一位为人豪爽、好客并对他有恩的船长,他也憎恨、鄙视;见到自己分别多年的妻子,对于她的拥抱,他“恶心得一下子晕了过去”。这种理性很明显就不再是斯威夫特所称颂的理性了。一方面,斯威夫特崇拜慧马的理性;另一方面,他似乎又不能完全认可这种理性,这种困惑直到本书的最后也没有解决,或许,斯威夫特到死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吧。

参考文献:

[1]斯威夫特,林山译.格列夫游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绍先.论《格列夫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第2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和超级讽刺大师,我想,格列夫游记的涵义还不止仅限于此,它其中也包含了更深刻的教育意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请您阅读。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1这个暑假,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2《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从大人国的眼光看来,英国的历史充斥着“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产生的恶果。作者借国王的话,“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骃(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野猢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作者在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讥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3《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4暑假是个放松身心的好时间,在这个闲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游记》,仔细阅读着其中有趣、惊险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带入斯威夫特的游历的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夫是个爱好出游的人,他渴望着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正是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我们也领略到了这奇特的四个国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与布罗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们虽然都不过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们却十分的勤奋与聪明。格列夫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弹劾,被迫离开这个国家。这也从某个角度折射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昏暗、各党派之间的争斗以及与法国的战争等等,充分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大人国,格列夫又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讽刺了人类的一些不好的习性。

第三部中的飞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岛上的人们只重视音乐与数学,一点没有想到要全方面发展,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实验的人,譬如用蜘蛛网作防线,用嗅觉、触觉辨别颜色,还有把粪便还原为原来的食物等等。这些实验都是很愚蠢,有的实验甚至根本没有意义,但他们却依然热衷于做这些实验,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种植出更优良的粮食,让土地都变的荒废后还不以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科学研究者,并讽刺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人性随着历史的前进一步步地堕落,走向深渊。

在慧嘶马国中,格列夫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嘶马。在慧嘶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不需要考虑别人说话的真假,因为他们不知道说谎是什么。

但是,格列夫却因过于崇拜慧嘶马,而成了愤世嫉俗的偏执狂,根本看不到人的优点,把人看作与野胡一样,最终格列夫也成为了作者嘲讽的对象。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夫出游的图画,让读者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800字5放假期间,老师让我们读了两本书,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本是《格列佛游记》,其中我对《格列佛游记》感触最深启发最大。

这部书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是英国18世纪初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这部书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童话色彩,讽刺十分辛锐而又深刻,讽刺的同时也隐藏着作者一种苦涩而又热切的忧世情怀。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列夫英国医生因为海上遇难二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惠骃国在这四个国家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格列夫游记读后感800字

书中主要的特色人物分别是格列夫、佛利姆奈浦、布罗卜丁奈格国国王、慧骃在书中格列夫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勇敢智慧、有忍耐力的游者。佛利姆奈浦则是科立浦特国王的一个宠臣对于国王他一味阿谀奉承,但对于平民,他却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比自己低级是一个受人鄙视的人;布罗卜丁奈格国国王智慧、有统治国家的雄才,有一种天生为王的人格魅力,但由于环境所制,与世隔绝,所有不免有些封建思想。慧骃是一匹马,但在文中它却像一个人,一样具有所有的种种美德和理性。

第3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有趣,幽默的格列佛把国王皇后当了胜仗。居然在一次火灾中,他用自己的尿把火给灭了,救了老国王。虽然这件事让皇后很生气,但善良的格列佛还是让大家都喜欢上了他。国王还让工程师给格列佛做了个大房子,还让他当上了将军,格列佛用他的行动改变了小人国,让小人国停止了战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1今天,我读完了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书中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历经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含沙射影地讽刺了英国政治的黑暗和对外的残酷掠夺,表达出作者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疯狂掠夺、残酷剥削、残杀同类的愤怒和鄙视之情。

在小人国中,格列佛并没有以大欺小,而是与小人国的人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不追究他人对自己放箭,赢得了小人国上下的好感。同时格列佛了解到了“高跟党”和“低跟党”两个党派的勾心斗角,这暗示着英国国内党派之间无意义的斗争;同时还有“大端派”和“小端派”之间连年的战争,则暗中影射了英法两国间的战争。格列佛帮助国王打败了“大端派”,却又使得“大端派”成为小人国的殖民地,表现了作者对英国疯狂剥削殖民地的愤慨不平以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国王和几位大臣密谋想要杀害格列佛,则表现作者对英国政治腐败的叹息。

大人国中,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口,对人类社会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对历史、人性、制度、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否定的态度。

到了飞岛国,格列佛参观了科学院,对所谓的“科学家”提出了质疑,借此讽刺了现实社会中是非颠倒的现象。作者又以“巫人岛”中的古代鬼魂和现代人作对比,表现了古人所具有的自由、勇敢等美德,而今已被金钱洗刷殆尽。之后格列佛又遇到了“长生不老的人”,却发现“长生不老”带来的不是幸福与快乐,更多的则是痛苦与沮丧,借此否认了“长生不老”这种令人梦寐以求的想法。

慧骃国中,作者以“慧骃”与“耶胡”作对比,表现作者对美德的向往与对丑恶的憎恶,是对全人类的思考,对人性的分析,是对现实人类社会的无比失望。

读过这本书,我深深被格列佛的思想所感动,我认识到了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黑暗,但是美德也是存在的,哪里有黑暗,哪里就有像格列佛一样不甘于压迫,自由勇敢的人们为信念、为真理而战!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2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专家和政治家——江夸生· 斯威夫特。

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似乎意犹未尽。此时我头疼的厉害,想要炸开似的。我用力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种似乎很熟悉又似乎从未见过的古建筑。我环视四周,竟发现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装,躺在浸着莫名液体的水晶棺里动弹不得。天:我大脑深处的某种东西隐约的告诉我,这是楼兰。

有许多人抬着水晶棺往某个地方走去。我凝听着,楼兰古老的民族音乐浸透哀愁。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个葬礼,而将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试着侧过头,看到了同样身着素装的许多人。那个步履蹒跚、包头大哭的老妈妈是我的“阿妈”,那个两鬓苍白、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是我的“阿爸”。

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们城市,飞来的流矢剑射中了饭桌前的我,于是,一个生日宴席伴着刀光剑影变成了葬礼。孔雀神知道我有多么不愿意离开至亲至爱的亲人们,我的泪混入了水晶棺内的液体中,我张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我已经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尽头。

啊,不要!我一惊,便从睡梦中醒了。原来这只是个梦呀!吓坏我了。我觉得很巧,斯威夫特经历了4次旅游,都是有许多重大发现,并且他从中都很直接讽刺、横扫了英国的社会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这一次古楼兰游记,不仅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还让我认识到战争的可怕。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每一章从中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许多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我都喜欢。而做的这个梦只是借题发挥。夕阳欲坠,一群圣洁的白鸽迎着粉色的霞晕在云层重时真时幻。我对着苍穹,回忆着《格列佛游记》,更是回忆古楼兰!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3我最喜欢的书是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游记》,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的心就似乎飞到遥远的印度洋,在海上跟着勇敢的格列佛乘风破浪,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172019年格列佛泛舟北美。格列佛巧访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骃。在慧骃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去想它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骃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耶胡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倍感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羡慕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在慧骃国度过的时光。可是那时光是短暂的,它犹如一股柔和的春风与你擦肩而过,只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恍如蝴蝶飞过的梦。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今生今日不知能否再见那人性的美好与纯真。

我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家长就会对我们说要提高警惕,不要……不要……,但这与他们同时教育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想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又不敢接受。我不想懂得也害怕懂得。曾几何时,我失去“爱”别人的机会,也错过了享有别人的“爱”的幸福。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骃国,像陶渊明先生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

撕掉虚伪的面具,敞开真诚的心扉,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吧!即使不优秀、不完美,只要拥有真实,便拥有一颗透明的心!

感悟着这涌动着生命热流的文字,含泪望一眼那绯红色的窗外,夕阳竟燃烧得那么好!的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格列佛那样游遍各国,可是生活在关爱阳光中的我们,不能让人性蒙上阴影,决不能失去生命中该有的透明的心灵!

我会努力重拾那历史回廊里,那斑驳光影中,在那阳光下耀耀生辉的透明的心。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4格列佛,他是一个冒险家.我从未认同过冒险这件事,冒险本身非常的危险,而抛弃妻子去冒险更是令人叹息.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的注意点慢慢转移,不再单纯地放在"冒险"这件事,而是去关注格列佛所经历的那些事和人.

人类,从什么时候起,身上有了"邪恶""贪婪"的标签?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潘多拉的女人,她打开了魔盒,把灾难、贪婪、祸害…一起带向人间.但值得相信的是,在最初,人类一定是善良的、单纯的.格列佛的冒险正反映了这些.

小人国国王的出场早已预示他与人类世界脱不了干系,光芒满身,披金戴银,连手指也比大臣们高出一截.如果说,一开始他对格列佛是好奇的,从他想要利用格列佛与邻国对战,胜利后居然还想要将邻国占为己有.他的身上有了标签--贪婪.格列佛并没有这样做,由此将他在国王心中的那一点"好感"也抹去了.国王与大臣们密谋攻击格列佛,这也显示了他身上的第二个标签--阴谋.他用跳舞的方式来选拔官员,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也有类似的情节:高俅因为会踢毡而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人类世界也不乏有这样不负责任、只顾自己喜好的帝王.作者斯威夫特对于这样的统治的讽刺,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再无小人国时的光芒,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精明的农夫为了赚更多的钱,把他带到市镇上耍把戏,讨好那些好奇的巨人们.农夫同样也是贪婪的.大人国的国王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和平、美好、没有任何纷争、纯真善良的国家,然而实际上却也有像农夫这样的人,这个国王不懂得体察民情,活在了自己想象的国家中.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民主、公正是一个君王应该做到的条件,也是人类世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

有魔鬼的同时一定有天使.大人国的王后就是如此.到底是天使多还是魔鬼多?这便全在一念之间.

格列佛真正向往的,正如慧骃国一般,诚实、正直、平善,这是作者斯威夫特笔下最原始的人性的美丽,是从人们呱呱坠地时,就拥有的美好.可惜生活与社会,逼迫他们成为那个不喜欢自己、也胡乱猜疑的胆小者.作者在讽刺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在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在希望社会有一天会改变一个模样.

至于格列佛最终连妻子都冷落起来,这个结局是我所觉得遗憾的.慧骃国教会他的难道只是去厌恶和他一样的人吗?

我所敬佩的,是作者斯威夫特在想象的冒险中窥破的人性.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5不论是不是真正读过,大概谁都知道《格列佛游记》是一本世界名著。或许对我们而言,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名字远不如莎士比亚、莫泊桑、高尔基来得响亮,但“小人国”、“大人国”、“飞行岛”的故事却可以说事家喻户晓。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固然是一般儿童读物普遍的特点,但《格列佛游记》是以杰出的讽刺而垂名世界文学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国讽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作者通过对格列佛和各国国王之间的答辩,毫不留情地斥责了当代社会的种种弊端,旨在告诫人们懂得感恩,懂得知足,不要得寸进尺,不破坏社会平衡。《格列佛游记》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为利立浦特(小人国),第二卷写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第四卷先于第三卷,为慧骃国游记。第三卷比较松散,铺的面比较开,以勒皮他(飞岛)游记为主,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不论从正面颂,还是从反面讽,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个部分中都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旗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这种批判和鞭挞的声音在第四卷慧骃国游记中甚至达到了凶野暴烈的程度,批判和鞭挞的范围也似乎要超越十八世纪初期的英国,而将矛头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肮脏、毫无理性的整个人类。

第4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关键词] 电影;《格列佛游记》;主题思想

《格列佛游记》诞生于1720年,作者是斯威夫特,他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在1667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贫困家庭,由叔父抚养成人,6岁上学,在基尔凯尼学校读了8年。1682年进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学习,他除了对历史和诗歌有兴趣外,别的一概不喜欢。还是学校“特别通融”才拿到学位。之后,他在三一学院继续读硕士,一直到1686年。1688年,爱尔兰面临英国的入侵,他前往英国寻找出路。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在他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这对斯威夫特本人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还写作完成了两部早期的讽刺小说杰作,就是《世纪战争》与《桶的故事》。在斯威夫特晚年,他回到了家乡爱尔兰,于1923年领导爱尔兰人民奋勇抵抗英国殖民者,成为爱尔兰人民的英雄。斯威夫特本人一生的内心是十分孤独的,这源于他十分敏感的性格,他经历了许多,看透了许多,一步一步走到绝望边缘,最终把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黑暗写成了传世名作《格列佛游记》。1745年,斯威夫特由于长期的精神疾病的困扰几乎精神失常,最终与世长辞。

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出色的讽刺作品之一,《格列佛游记》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内涵和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这本书曾经被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反复阅读达六次之多。恩格斯说:“《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启蒙主义激进思想的典型代表,斯威夫特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和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其笔下,所有国家制度、宗教、社会、自然观都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导演查尔斯·史瑞吉于1996年把小说《格列佛游记》搬上银幕,产生很大影响,并一举荣获五项美国艾美奖。

电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的深邃的低音提琴的旋律中展开,人们的心情随着低沉的鼓声更加低沉。本片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马厩中马儿的嘶鸣,狂风暴雨的呼号,这些场景让格列佛想起了“羚羊号”遇难的一幕。就这样,本片的主人公开始了自己一场神奇的冒险旅程。

格列佛被风浪刮到了利物浦特岛上,岛上炎热不堪,格列佛沉沉睡去,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遭到了绑架,一群身长六英寸的小人国人把自己用绳索捆了个结实,最终格列佛被作为俘虏,献给了小人国的国王。小人国国王在号角声中华丽登场,小人国国王号称拥有广阔土地,自己头顶太阳脚踩大地,是最威武最伟大的国王,但是其身高却不及格列佛头部的一半。这样的场景让人们在欢笑之余不禁感慨小人国国王的可笑。这样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愤懑及血泪控诉。福克斯,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指出“斯威夫特用大无畏的勇气描述了社会现实,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并认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小人国官员选举过程也荒谬不堪,并不是通过德才的考量,而是依据能够跳过国王手持棍棒的高度来选择。这些荒诞并极具讽刺意义的情节,并不是作者斯威夫特的臆想天开,或者是无稽之谈,而是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英国当时的统治者为乔治一世,文武大臣为了得到一系列所谓的勋章而出尽洋相,影片里面那些戏剧荒诞的形象,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悲愤中的有感而发,通过这种讽刺性的刻画,猛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影片中还有一幕就是皇后寝宫着火,主人公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熄灭了大火,但是却招致了皇后的愤怒。在内阁会议上,小人国的一些官员建议把格列佛判处死刑,但是他忠实的朋友却建议仁慈一点,只需挖掉他的眼睛,因为这样他既可以变得听话,也能够因为看不见危险变得更加勇敢。对于陛下来说,不仅正义得到了伸张,而且世人也会对陛下的仁慈进行称颂。

作者斯威夫特笔下描绘的小人国官员与国王之间充满荒谬的对话,本质上是对英国统治者虚伪残酷嘴脸的无情刻画。在这个国家,随意地挖掉一个人的眼睛竟然是最公正、最仁慈的做法。更为荒唐可笑的是,他们竟然为这种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充足理由,没有眼睛看不见危险,格列佛就不会害怕危险。作者笔下的统治者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狠毒无比的形象就鲜活了起来。实际上作者是为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画了一幅群像,那就是一群自私残酷、卑鄙、虚伪骄傲的蛀虫败类。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环境中,人民生活何其悲惨。

当格列佛被要求去帮助小人国消灭邻国的时候,善良的他选择在小人国朋友的帮助下逃离这个地方。在海上漂泊了六天六夜之后,自己的粮食仅仅剩下一只羊,就在这时,格列佛看到了一片陆地,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还没上岸,格列佛就在大地的震动中看到两个庞大的巨人跳下来,踩碎了自己的船只,格列佛惊恐不堪,闯进一片草丛,却被一个农民捡了起来。农民只需要用手指就可以拎起格列佛,并放在手心仔细端详。这时,格列佛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大人国。格列佛感到自己在大人国看见那些巨人就像小人国的人看到自己那样。

格列佛被作为宠物进献给大人国的女王陛下,他在陪女王出行的过程中慷慨陈词,夸耀自己国家的伟大,给女王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制度以及各种能够给自己带来面子的事情。格列佛对于自己国家法律的公正、政治的贤明的陈述都遭到了女王的批评与反驳。格列佛关于国家的陈述中诸如大臣只需依靠职位来牟取钱财而不用为人民服务、国家虽然税负很重但是却往往入不敷出、律师辩论的出发点不是基于公正而是看是否能够获得财物,这些让大人国女王甚为困惑。在大人国女王的眼里,格列佛的国家的历史只是一些卑鄙肮脏、谋杀暴乱,所谓的公正也是基于贪婪的驱使,是仇恨嫉妒、伪善预谋和疯狂……无可辩驳,作者斯威夫特讽刺了英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并且指名道姓地说出英国的弊端,他用敏锐的视角,把握住了英国18世纪的主要社会矛盾,对于英国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腐败、人心堕落、党政激烈等问题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观众看起来也是畅快淋漓。斯威夫特利用讽刺这把利剑,砍向了当时已经非常黑暗的英国社会。英国社会在那个时候远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政府黑暗专制、贵族腐败堕落、有钱人对劳动人民大量剥削并过着奢侈的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却生活贫苦,贫富比例极为悬殊。

电影中,导演巧妙运用镜头切换等方式,把格列佛从小人国到大人国的经历反差鲜明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运用对比的视觉影像冲击方式,让观众着实感受到了作家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而且通过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反映,让人们对人性的善恶产生思考。格列佛无疑是善良的,其在大人国和小人国的经历,正是对于人性的自我怀疑。格列佛在小人国的时候,热爱和平,对小人充满友善,并送出自己的戒指表示友善和感激,但是当格列佛到大人国的时候,由于自己地位处于较小一方,不得不用自己的金币向巨人们讨好,此外,格列佛为了赢得女王的欢心还和女王宠爱的侏儒斗心机。这些阿谀奉承的行为实属出自迫不得已,此时的格列佛小得已经不及巨人们头部长度的一半了。这种夸张的形象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也许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影片在这里充分表现了富有故事性的人物言行,剧情相当具有童话美感,带领着观众进入一个个表面上滑稽可笑,实则耐人寻味的境地。

格列佛在幸运地逃离大人国之后,被勒普太飞岛上的王子穆若迪救起,跟随王子一起来到了勒普太飞岛。在这个岛上,格列佛看到的是异想天开并且异常愚钝的国王、测量人的脚趾间距以及耳朵大小、眉毛间距但是缝制的衣服却不对称的裁缝,还有想要用8年时间从黄瓜中提炼出阳光的教授以及像蜘蛛似的从上往下建造房子的人们……这些荒诞不经的景象正是格列佛在飞岛国上亲眼所见。让人无法理解。飞岛国对于无法满足自己供奉要求的处于下面的土地,即使是飞岛皇后的领地也残酷镇压,或是投掷石块用来惩罚、或是剥夺享受阳光的权利、或是直接毁灭房屋。作者斯威夫特想要通过这些逼近现实的情景描写,来控诉英国资本主义殖民者对于自己生长的家乡爱尔兰的残酷殖民统治,真实反映英国殖民者在爱尔兰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在电影中,飞岛国皇后的积极反抗正暗示着爱尔兰人民英勇不屈的坚持斗争,作者相信这种正义的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电影情节随着时间继续往后展开,格列佛来到了智马国,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长着马的躯体但是性情异常善良温顺的生物,这些马儿服从理性的指导、喜欢理性的力量、爱好和平,并且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宗法制公社形态得以保留。在智马国,有一种畜生叫耶胡,长着人的形态,是这里邪恶的野兽。耶胡不仅仅长相丑陋污秽,并且生性贪婪好斗。主人公格列佛无法忍受耶胡的种种恶习,宁愿跟随马儿,在智马国生活。作者通过颠倒人和马的位置,表达了自己的良苦用心,即人只有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才能够变得纯洁高尚,也通过智马国这一虚构的国家,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国的追求。

电影巧妙地把英国社会现实的真实性与电影故事情节的幻想性结合起来,为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增色不少。虽然在原著中作者斯威夫特展示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世界,但是这是以18世纪英国的社会作为现实依据的。加上电影导演镜头的细腻、贴切以及精确的描述方式,观众并没有感觉到虚幻或者不真实,貌似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整个画面及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是由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而来的,作品的感染力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格列佛游记》对18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讽刺和抨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黑暗的揭露和罪行的控诉。尤其是对金钱关系、殖民主义、司法制度、行政、立法等罪行的揭露,更是入木三分。《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流浪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保守倾向,例如对等级制度的肯定以及对原始社会的留恋,还有作者由于夸大而对科学不恰当的讽刺以及一些阴暗情绪的表现,但是这些在电影中都被带过。电影中丰富的幻想加上深刻的内容,再加上导演独具匠心的反语的手法,配合生动滑稽的情节细节,让整部电影充满童话色彩,从本质上刻画了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面目,不啻是一部具有政治讽刺意味的佳作。

[参考文献]

[1] 李玮炜.文化殖民主义的再现——电影《格列佛游记》的后殖民主义视角[J].世界文化,2011(06).

[2] 陈燕.荒谬、讽刺的震撼[J].电影文学,2010(13).

第5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众所周知,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水上运动健将,曾深潜贝加尔湖湖底探宝,也曾在图瓦共和国的河谷中大秀泳技和肌肉。其实,普京的这种爱水情结也算得上是历史传承。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务之余,偶尔也纵情山水,由此引发了不少惊险趣事。俄《绝密》杂志不久前援引苏联领袖亲信们(包括警卫、翻译、司机等)的讲述,披露了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的“玩水”趣闻。

斯大林险遭枪击

据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纳讲,父亲“压根儿不会游泳”,不过这并不妨碍其在夏秋季节泛舟河海的兴致。1933年,他在黑海海滨城市索契休假时,曾多次乘坐快艇出海游玩。由苏联警备局工作人员编纂的《狩猎与政治》一书中,就详细记载了他的两次遇险经历。

“1933年9月23日中午时分,斯大林及其随行警卫乘坐红星号快艇驶离老加格拉(阿布哈兹港口)码头,政治局行动处两名工作人员驾驶一艘摩托艇护航。下午4时许,红星号驶入皮聪大港,泊靠于阿布哈兹渔业公司的库区附近。斯大林与随行人员上岸后,在原始松林里小酌一番,随后登艇准备返回老加格拉。当红星号驶离皮聪大港大约半公里时,被当地边防人员和灯塔瞭望人员发现。皮聪边防大队某班班长拉夫罗夫跑到码头,挥帽示意红星号停下——他想查明这艘船为何不停靠码头进行登记。”

“看到对方不予理会,拉夫罗夫抄起列兵斯卡巴手中的步枪,朝着红星号方向开了3枪,以示警告。当时斯大林的快艇已经离开码头600-700米了。据拉夫罗夫后来交待,第一发子弹落到了快艇后方约40米的水域,而后两发子弹距离艇艉只有10米的距离。不过红星号似乎并未觉察到有人开枪示警,很快消失在大海深处。”

虽然斯大林毫发未损,但是相关人员还是受到了查处。负有领导责任的边防哨所所长被判处2年徒刑,而直接“肇事者”拉夫罗夫则获一年监禁。

还有一次,斯大林乘坐的红星号快艇突然遭遇强风暴,在海上剧烈颠簸了长达7个小时之久。据斯大林私人保镖回忆,当时斯大林本人表现得沉着冷静,全体驾驶人员也操作有方,最终得以奇迹般生还。

赫鲁晓夫亲试美制救生艇

与“旱鸭子”斯大林不同,赫鲁晓夫略通水性,但是泳技却很是一般。据他儿子回忆,这位苏共总书记游泳时需借助救生圈,才能保证不沉底。1956-1964年担任赫鲁晓夫保镖的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也证实,赫鲁晓夫下海游泳时,必定携带黑色橡胶救生圈,而在相对安全的游泳池内则不需要。而且,赫鲁晓夫游泳时,从不穿什么泳衣泳裤,只穿黑色或蓝色的普通裤衩。

苏联媒体经常津津乐道下面这则故事:1959年秋,赫鲁晓夫率团访华并出席中国国庆10周年庆典。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已经出现裂痕。曾经横渡长江的邀请赫鲁晓夫去泳池游泳。后者盛情难却,只好前往“献丑”。这则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但是当时随行访华的萨利尼科夫认为,故事杜撰成分较多,“当时没有来我们下榻的宾馆,而赫鲁晓夫以客人身份也未必会接受‘游泳’的邀请,找个理由推掉并不是难事。不管怎样,我在场时没有发生过此事。”

赫鲁晓夫儿子谢尔盖则详细描述了父亲亲自试验美国新式救生艇的故事:“1944年春,一位将军给他(指赫鲁晓夫)寄送了一艘美制充气式橡皮艇。美国轰炸机飞行员通常会携带这种橡皮艇用于失事后逃生。酷爱新发明的父亲当即决定试用一下。于是将橡皮艇充气后,放到父亲寓所附近的一处小水池。救生艇看上去不太结实,很难相信说明书中所言可以搭载5名乘员。父亲和乌克兰部长会议的同行们一起爬上小艇。可以看出,他们开始时有些害怕,但很快便放下心来——美国人的说明书没有骗人。甚至当父亲的副手、主管农业的斯塔尔琴科(他是“试验者”中体重最大者)爬上去后,小艇竟然还没有翻倒。”“试验过后,父亲非常兴奋。他想在乌克兰组织生产类似的充气艇,但是我们当时的工业水平还不够,只好作罢。”

勃列日涅夫拉基辛格兜风

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喜爱游泳,而且游得还不错。其私人摄影师弗拉基米尔·穆萨埃里扬讲述了这样一件趣事:“勃列日涅夫在克里木半岛疗养时,每次下海要连续游上2个小时。随行的保镖们都冻得不行,轮番上船暖暖身子(编注:勃列日涅夫游泳时,为了以防万一,身后有2名保镖伴游,还有一艘备用救援小船),而勃列日涅夫却能扛得住。上了年纪以后,他才开始穿救生衣。一次德国总理勃兰特来访,勃列日涅夫邀请他去泳池游泳。后者不太情愿,便托辞说没带泳裤。勃列日涅夫倒是爽快:‘我借你泳裤’,于是俩人便同去游泳池了。消息传到西德后民众都大为不满:勃兰特与苏共总书记一起泡澡,成何体统!”

勃列日涅夫还喜欢亲自驾驶快艇冲浪。翻译维克多·苏霍德列夫曾回忆1973年5月发生在扎维多沃(位于莫斯科近郊的领导人休闲胜地)的一幕:“码头上泊靠着一艘小型快艇,勃列日涅夫自信满满地坐到驾驶位置。基辛格(后来担任美国国务卿)坐在旁边。机械师和我坐在后排。”“快艇一开动,我就知道,这无疑是苏联设计师的又一大杰作。勃列日涅夫操作自如:时而高速急驶、时而急停转弯,溅起了阵阵水花,并不时掠过芦苇丛。总而言之,感觉非常惊险刺激……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记载了这次特殊旅程。但不知为何,却否认是勃列日涅夫亲自掌舵。事实上,勃列日涅夫常常会亲自驾艇,带着客人在海上兜风。”

米高扬和柯西金溺水记

上个世纪60年代初,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高扬差点溺水身亡。他的私人警卫彼得·伊萨耶夫回忆说:“当时我和米高扬在苏联南部的克里木休假。米高扬膝下孙子众多,他们都爱在海滨儿童浴场游泳嬉戏,那里的海水只及成人的腰际。有两块大礁石将其与深水区隔开。有一次,虽然海上起了风暴,风力达到了6级,但是米高扬还是兴致盎然,决定陪爱孙们一起游泳。我安排克留科夫和连科夫两名警卫负责安全警戒。”

“米高扬玩得兴起,不知不觉就到了浴场边缘。此时一个大浪袭来,将米高扬从两块礁石之间的空隙抛出,卷入大海。而深海区礁石林立,非常危险。在一旁守护的克留科夫和连科夫迅速抓住米高扬,但由于风浪太大,3个人一起向下沉。”

“我当时正在码头,听到动静后迅速赶来,只见3人正被卷入大海深处。我抓起一个救生圈,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将其抛出大约15米(也许更远),正好落在克留科夫手边。这样,3人都抓住了救生圈。我潜水过去,马上打发连科夫去成人浴场弄艘小艇过来。自己和克留科夫则守护住米高扬,等待救援。很快连科夫驾驶着小艇过来了,我问:‘安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您上船吗?’米高扬连声拒绝,他抓住小艇,救生圈也没有松开。就这样,我们穿越礁石丛,返回码头。”

1978年夏天,苏联领导人柯西金也有过一次惊险遭遇。柯西金年轻时曾是划桨项目的运动健将,还在列宁格勒拿过冠军。即便年过七旬,他仍坚持体育锻炼,甚至还打排球。不过,最钟情的运动还是赛艇。而且划的不是普通小艇,而是职业运动员使用的专业单人赛艇。据苏联国家警备局工作人员尼古拉·叶戈罗夫回忆,当时柯西金划的是一种名叫“斯基弗”的专业赛艇,所以陪同的警卫人员很难跟上。他划一下,警卫得划三下。别人追不上,柯西金为此感到沾沾自喜。

第6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格列佛游记》我很喜欢格列佛的善良和勇敢,这是我们都应该有的品格。在他的勇敢帮助之下,小人国的人们再次安全。但是,有一些丑恶的小人,让格列佛再次不能安心。因为他的善良,总会有许多好人帮助他渡过危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格列佛都能勇敢的这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1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最鲜明的特点在于讽刺,我仔仔细细的读了这本书,准备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这是第一部分小人国,每一段为我发现的讽刺点。

格列佛,原本是一名医生,却异常喜欢航海,在东渡印度航行中船遇险被礁石撞碎了,它随着海浪漂流到了小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仅六英寸,但都是出色的数学家。格列佛渐渐学会了交流,也被小人国的居民带到了皇宫,他欣赏到了绳上跳舞比赛一种很可笑的选拔高官的方式,比赛中,大臣们一张张滑稽的嘴脸尽显其中,作者用不动神色的笔调讽刺了英国的政治现状。

小人国国内党派争夺十分激烈,国外又有强敌入侵,这时格列佛凭借自己的力量化解了危机。作者这时借用了小人国内高跟党与低跟党两派之间的斗争,使我产生了一种感慨,这两大党派之间的勾心斗角是不是太世俗了?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假惺惺的人,其内心阴险,狡猾,作者在这里正想表达他对英国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格列佛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因为他毅然拒绝了消灭布莱夫斯基。

文章第四章讲了小人国的风俗,细细读来,作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别有深意。显然,小人国的法律、教育和用人制度都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实法律、法制对人是一种激励,而不是单纯的惩罚。只是一味地惩罚,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阅读此章的人很快就知道,这里对英国的法律、社会和风气进行了批判。

小人国的政坛更是充分揭露了论乱的秩序。许多职位只是空有头衔,没有实质的作用,腐败的令人怜悯。作者压抑直映心中的愤怒,却宛然道来整篇故事,行云流水,更添我心中的悲伤。

最后一点也是全文的结尾,格列佛尽管立下了大功,但只因后来的几件事得罪了国王,而被国王刺瞎了双眼。可是天公作美,让格列佛侥幸找到了离开利立浦特的方法,经历一些困难后终于安全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2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就叫做《格列佛游记》,它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本书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中离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十分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我很羡慕文中的格列佛有幸能够到达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钱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呢!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和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所以,我一点也不理解斯威夫特的用意。

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他给我的感觉是:他是正义的。他讽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不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就是奢侈浪费、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3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专家和政治家——江夸生· 斯威夫特。

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似乎意犹未尽。此时我头疼的厉害,想要炸开似的。我用力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种似乎很熟悉又似乎从未见过的古建筑。我环视四周,竟发现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装,躺在浸着莫名液体的水晶棺里动弹不得。天:我大脑深处的某种东西隐约的告诉我,这是楼兰。

有许多人抬着水晶棺往某个地方走去。我凝听着,楼兰古老的民族音乐浸透哀愁。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个葬礼,而将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试着侧过头,看到了同样身着素装的许多人。那个步履蹒跚、包头大哭的老妈妈是我的“阿妈”,那个两鬓苍白、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是我的“阿爸”。

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们城市,飞来的流矢剑射中了饭桌前的我,于是,一个生日宴席伴着刀光剑影变成了葬礼。孔雀神知道我有多么不愿意离开至亲至爱的亲人们,我的泪混入了水晶棺内的液体中,我张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我已经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尽头。

啊,不要!我一惊,便从睡梦中醒了。原来这只是个梦呀!吓坏我了。我觉得很巧,斯威夫特经历了4次旅游,都是有许多重大发现,并且他从中都很直接讽刺、横扫了英国的社会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这一次古楼兰游记,不仅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还让我认识到战争的可怕。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每一章从中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许多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我都喜欢。而做的这个梦只是借题发挥。夕阳欲坠,一群圣洁的白鸽迎着粉色的霞晕在云层重时真时幻。我对着苍穹,回忆着《格列佛游记》,更是回忆古楼兰!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4寒假里,我读完了《格列佛游记》。以前我读的都是儿童版,现在一读原著,我的眼睛不由一亮。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这些新奇好玩的地方让我流连忘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令我耳目一新。主人公格列佛,因为海难等原因来到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这本书就是写他亲身经历的见闻和感受。

格列佛是一个勇敢、聪明的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别人只要侮辱他的国家,他就会奋起反抗:当大人国国王抨击和鄙视英国时,格列佛立即反驳,丝毫不愿让自己的祖国受到别人的轻视;他机智,一次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尿浇灭了熊熊大火;他勇敢,每次航海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但他不屈不挠,继续航海之行。他喜欢冒险,不甘寂寞,有胆识,做事坚决果断,热爱自由……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爱国的游者!除了格列佛,他在慧骃国的“马主人”也同样让我喜爱。

他善良、平和,安安分分过着自己的生活。他还有一个特点——什么事情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格列佛给他讲英国的现状时,由于他从来没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因此不断提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直到弄明白为止。这个慧骃真是可爱好学啊!这部小说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呕心沥血之作,抨击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斯威夫特用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读着读着,我就融入了这部小说,随着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格列佛游记》是我读过的第一部讽刺小说,也是第一本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它,让我遨游了许多有趣的国家,让我领略了一个奇幻的国度!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5我最喜欢的书是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游记》,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的心就似乎飞到遥远的印度洋,在海上跟着勇敢的格列佛乘风破浪,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172019年格列佛泛舟北美。格列佛巧访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骃。在慧骃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去想它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骃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耶胡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倍感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羡慕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在慧骃国度过的时光。可是那时光是短暂的,它犹如一股柔和的春风与你擦肩而过,只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恍如蝴蝶飞过的梦。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今生今日不知能否再见那人性的美好与纯真。

我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家长就会对我们说要提高警惕,不要……不要……,但这与他们同时教育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想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又不敢接受。我不想懂得也害怕懂得。曾几何时,我失去“爱”别人的机会,也错过了享有别人的“爱”的幸福。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骃国,像陶渊明先生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

撕掉虚伪的面具,敞开真诚的心扉,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吧!即使不优秀、不完美,只要拥有真实,便拥有一颗透明的心!

感悟着这涌动着生命热流的文字,含泪望一眼那绯红色的窗外,夕阳竟燃烧得那么好!的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格列佛那样游遍各国,可是生活在关爱阳光中的我们,不能让人性蒙上阴影,决不能失去生命中该有的透明的心灵!

我会努力重拾那历史回廊里,那斑驳光影中,在那阳光下耀耀生辉的透明的心。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6在中国古代,百姓饱受折磨,战争与压迫让他们民不聊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理想社会,是无战乱、无压迫的。而在国外,在英国,在美国,人民心中的“世外桃源”就是没有贪婪,没有剥削与压迫。但这一切只是空想。作者愤懑不平,将情感全部砸在纸上。

小说写于18世纪,身在美国的他亲眼目睹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痛苦生活的百姓被一直折磨。他一岁被拐去英国,就如小说格列佛漂流到小人国,目睹小人国的一切——表面的和平、富贵、安定,背后的腐败、野心和狂妄。这不就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真面目吗?小说中,小人国以跳绳的方式选拔官员,这是何等可笑,仅凭体能就选定官员?这社会该如何被治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可见一斑。在小人国这种环境下生活,是何等的艰苦窘迫,在这一卷的结尾,我们似乎能看见作者无奈而愤怒的脸浮于纸上,刻在我们心间。

与小人国不同的是大人国。是作者心中最为安定,简直是欧洲的“世外桃源”.那里和平、没有战乱、剥削,政府、统治阶级体桖百姓,不愿沾惹世俗与侵略的国王让读者们眼前一亮,以国王的话讽刺了英国统治集团为了海外殖民的意图,强行扩充军备,人民惨遭剥削。作者更借国王之口,表达自己的反战思想,痛斥制造战争,给百姓带来灾祸的极端统治者。那些惨受折磨的百姓如果看到这个社会,会不会想跳入书中,漫步纸上,享受这安定,祥和的世界。

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经济与科技上的支持,这在飞岛传记中有很好的体现,政府的行为影响人民发展,更有各种荒唐无理、脱离实际的科学研究,作者以此表达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伪科学家的谴责、厌弃。

但或许,人性总是会有阴暗的一面。在马国中,人类被描绘成视金钱如命、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的混蛋。没错,这就是人性,人比动物多了思想,没有动物那么纯洁,作者的经历与眼前,让他对人性有了更高的理解,人终有两面,光与暗,光代表纯洁善良,暗代表各种邪念,光与暗的表现,只在诱惑出现的那一瞬间。

第7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关键词】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文化中心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55-01

一、作品的历史背景分析

《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作的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完成于英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极不稳定,充满了变革与动荡。18世纪,英国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有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英国新兴阶层对于海外广大殖民地的渴求与向往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作品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采用的是游记体的写作形式。该作品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口气向广大读者讲述了他在周游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奇特经历。

主人公外科医生格列佛乘坐“羚羊号”出海。在海上遇险后漂流到了小人国(利立浦特),这时候,另外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从海上入侵,格列佛帮助利立浦特取得战争胜利。格列佛再次出海,船漂到了大人国(布罗卜丁内格),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后将他卖给了皇后,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大人国君主介绍英国近百年的历史和各方面情况,却被国王否定。回国后的格列佛没过多久再次乘船出海,他的船被海盗劫持后他被一座飞岛(勒皮它)救起。五个月后,他再次出海来到了慧S国,在这里一种酷似马的生物――慧S是社会的主宰,他们拥有理性和智慧。而另外一种酷似人类的生物――耶胡,其实是一种被慧S所役使的牲口。他在慧S各种美德的感化下,一心想要留在这个国度,却最终只能无奈地乘坐一条小船回国。整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在四个不存在于现实的奇特国度的历险和遭遇,深刻地向读者揭露了18世纪上半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黑暗,统治集团的唯利是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殖民战争的残暴,其中也体现出了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三、作品中的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是指在地里大发现之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手段,对弱小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奴役和剥削,将其变成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行为。除此之外,殖民主义还涵盖了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殖民者会将自己的文化、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渗透到殖民统治中去,强迫殖民地人民接受。《格列佛游记》正是在殖民大发展的时就的。斯威夫特本人就出生于爱尔兰――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他本人又积极参与爱尔兰独立的政治运动。因此,对于殖民主义,作者有着极其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作者对殖民主义持反对态度,但还是受到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格列佛游历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在作者的眼中,他所塑造的小人国是愚昧的、落后的,而且极度缺乏近代文明。这其实就是迎合了英国民众心目中海外国家的形象。在作者笔下,小人国与邻国则争执起源于双方对于《古兰经》教义的解释。作者本身对于东方国家没有深入的了解,却将其描绘的不堪入目,这正是殖民主义自我优越感的体现。

在大人国,斯威夫特借助大人国国王之口对英国国内的种种丑恶和不公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是,他对大人国的表现出的欣赏就是当地的淳朴与原始,而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大人国的封建与落后。殖民主义所伴随的文化中心主义在这一部分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第三卷,主人公所游历的飞岛上生活的勒皮它人有着与欧洲人迥异的外貌。《格列佛游记》也对非白人人种进行了外观上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可以说充斥于整部作品,是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双重体现。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在慧S国中,即使慧S代表着理性与智慧,也会羡慕格列佛的手又白又嫩。在当时欧洲殖民者的认知中,白颜色的皮肤是欧洲文明人的标志。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格列佛身上所特有的带有殖民主义倾向的种族有优越感。

本书的殖民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在对其他地区和文明的无意识贬低中,主人公格列佛本人可以说也是殖民行为的既得利益者。他每一次出海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当时欧洲殖民者主流心态的反映。

四、结论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出色出的冒险小说,同时又是一部杰出的讽刺主义小说。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18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让读者看到了殖民主义者的罪恶与丑陋。但是,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其局限性,在对殖民主义进行讽刺的同时,作品又被深深地烙上了殖民主义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何树,苏友芬.英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6.

[3]曹波.格列佛的异化:从经济人到政治人[J].外语教学,2008(05).

[4]刘戈.笛福和斯威夫特的“野蛮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7(03).

[5]孙绍先.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04).

第8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这两天看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我还没有翻开书前,我觉得那是一本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的书,可是看了前言后我才知道《格列佛游记》写的是讽刺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我看了前言后就感觉这是一本很不和谐的书,但是我又看了目录知道这本书是讲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探险的故事,我不由又来了兴趣。格列佛是怎样来到这样的国家?又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呢?我带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内容。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1《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作品。当孔老师刚发下这本书时,我以为这是一部很平常的书,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原来这是一部充满幻想的讽刺小说。这本书一共有四卷,分别是:“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

要让我选最喜欢的一个故事那就是格列佛的慧骃国之旅啦!这一卷的主要写了:他就来到了“慧骃国”.这的马是这个国家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类似人类的“耶胡”是畜生。格列佛被马们看成是一只和它们一样有理性的“耶胡”.格列佛被马儿的美德所感染,他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要消灭它们那里丑陋的“耶胡”,所以格列佛不能留在“慧骃国”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主要内容中写道慧骃的美德,我也想到了在生活中关于美德的事。美化环境是大家应该做的事,可我在生活中看见不少破坏环境的人,有些人随便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摇小树苗……这样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为什么不能美化环境呢?不乱扔垃圾,让环卫工人多歇息歇息,上车自觉排队,文明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也像慧骃一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一位美德少年!

《格列佛游记》告诉了我许多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卷“慧骃国”,让我想到了许多不良行为,我一定要改正。让我们携手打造一个美好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3格列佛,好一个爱好旅行、不畏艰险、坚强,而且不甘寂寞的人啊!不愧是一位探险家啊!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著作的,我读的是张建翻译的版本。全书分四卷:“小人国”利立浦特游记,“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游记,“飞岛国”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椎、日本游记和慧骃国游记。全书借助作者塑造的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在上述四次游览发生的许多传奇故事,借以批判了17至18世纪的英国社会,表达了他自己对英国统治阶级的不满,这也是当时英国平民百姓的心声吧。

我先对格列佛这个人说一说。他这个人啊,是一个爱好旅行的人,想遍览世界各地,这个爱好我也有,就是并非排第一罢了。他呢,想探寻未知的世界,冒冒险,而我则不同,只是想游览世界上许多人知道的美景而已。而且,不论上一次的旅行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还是决定去冒险,这与他爱好旅行有莫大的关系,这也体现了他内心十分坚强。他也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还有忍耐力。记得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这样的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觉得维护真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老师讲错了,要想法纠正错误。

读完了这本书,我还想说:如果这些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话,这四个地方我都想去!我想在利立浦特这个“小人国”里体验一下“高人一等”的滋味,想在“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感受“低人一等”的苦楚,想在巴尔尼巴比游览个遍,也想在飞岛国会见王室成员们,还想在慧骃国里感受心灵手巧的“慧骃”们的文明的生活,久而久之我可能会对“耶胡”们的生活感到不习惯。

我想,大家可以向格列佛学习学习他坚强的性格,也可以学学“慧骃”们的勤劳、乐于助人等等清风亮节。这样的话,对营造和谐社会是有好处的。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4上初二的时侯,在语文老师的鞭策下,我们掀起了一场购书狂潮。我非常高兴,出于好奇,便买了这本《格列佛游记》

翻开书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这个人物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想,看到对他的介绍,我更对这个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他是英国政论家、讽刺作家。是启蒙运动激进派的代表。看到这,不禁让我心生敬佩之情。

带着这份好奇与敬重,我走近了这本书,来到主人公的世界,与他一同游览奇妙世界。

首先,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一名英国外科医生。一次偶然,他不幸的走到小人国内,受尽磨难,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很快便获得自由。但又得罪了国王,最终又回到英国。

之后,他再一次出海,被风暴卷到大人国,被当做玩物,从民间到了王后手中,历经风险, 又被大鹰叼走,又回到英国。

然后,又来到一个无名岛,在这里他见识到这个国家的智慧,也领略了国王的谋略。受到了贵族的盛情款待。但由于他过于正直,被拘禁,但国王救了他,最终他还是回了英国。

但他仍不罢休,又开始了第四次航行。这次他来到了慧骃国,感受到了‘慧骃’的伟大品格。以及表达了对他们的喜爱。

读完这本书,我惊愕于这段经历的回环曲折,故事的跌宕起伏。让我似乎也经历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如此匪夷所思的事,却描述的如此淋漓尽致。但我似乎也感受到这看似惊险的故事,也隐藏着一层层作者精心包裹的用意。饱含讽刺意味。

我好欣赏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如此巧妙的情景布局。刻画了英国的现实社会。描述绘声绘色。具有艺术真实感。很有感染力。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很多感想。只是一言难尽,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华丽的外表下,也许会有鲜为人知的内幕。”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5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我读完了《格列佛游记》。这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通过主人公离奇的经历和遭遇揭示了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黑暗。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热爱航海的冒险家,在他的航海旅行中,到过很多奇怪的地方,遭遇了一系列离奇的事情:在小人国,他是威力无比的巨人;在大人国,他成了矮小的宠物;在马国,他是卑微的野胡……,格列佛奇特的经历象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离奇、生动滑稽、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

看完了这本书,我十分佩服格列佛的勇气。他每次航海都遇到了麻烦,他的航海生涯也不是那么地顺利,但他从不因为困难巨大,而丧失信心。而是“在哪个地方跌倒,就在哪个地方爬起”,从不轻易言败。记得格列佛由小人国回归英国不久后,就又踏上了航海的征程,一不心却进入了大人国,历经重重磨难,真是“刚出虎穴 又入狼窝”,但他凭着对航海事业的执着坚持了下去,没有被困难吓倒,最终安全地返回了英国。

俗话说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格列佛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句话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记的我上一年级时,后脚跟儿被自行车绞了一下,缝了七针。从此以后,只要我一听见“自行车”这个字眼,心里就发慌。只要妈妈一让我坐自行车,我的腿就会发软,十分担心“历史”会重演。我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一朝脚受伤 十年怕自行车”啊!

第9篇:格列夫游记范文

作者书名:乔纳森·斯威夫《格列佛游记》

内容简介:

格列佛于1699年开始第一次旅行,格列佛在海上遇到了一个叫利夫普特的国家,但格列佛觉得那里的人不善良,就走了,回到了家乡。可不久他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先是到了布罗卜丁奈格、又是勒皮。他和拉格奈格,最后到了奇怪的慧S国……

格列佛游记好词:

筋疲力尽、绝无人烟、又长有密、能吃能喝、持续的、静静的、魂飞魄散、纷纷倒地、奇怪的、必死无疑、汪洋大海、济济一堂、衣服陈旧、高度发达、令人惊讶、难以置信、慷慨大方、无尽生活、策划阴谋、长而低矮、飘洋过海;

格列佛游记佳句:

1.他把我带到了一个又长而低矮的建筑前,里面有几个大而通风的房间,里面没有家具;其中他的马正舒适地站着或躺在地板上或者毯子上。

2.然后那两匹马走近我,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我的脸和衣服;他们又互相谈话,然后第一匹马叫我跟他走。

我的感悟:

我觉得人不应该互相残杀、诈骗、战争,应该像慧S一样天真浪漫,什么事也不操心。其实这样也不好,因为我也尝试过天真、啥事儿不操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500字(二)

我打算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几根细绳。我只能向上看,太阳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眼睛。我听到周围人声嘈杂,可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它越过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颔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一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 ( 我猜想 ) 跟在他的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