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第1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低压电气;检测

中图分类号:TM62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80-01

引言: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运行质量同样至关重要,它关乎工程的可靠运行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涉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等。在此我想根据现场检测的可行性谈谈对农田水利工程中低压电气设备检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1、 配电柜(盘)的检测

1.1主要检测工具:游标卡尺、绝缘电阻测试仪、塞尺、靠尺、吊锤、细棉线、水平尺、水准仪等。

1.2主要检测内容及方法

配电柜(盘)主要检测柜体的外观、柜体安装质量、基础型钢安装质量、柜体内二次接线、元器件安装质量、回路绝缘电阻以以及接地质量。柜体的外观质量检测:主要检查柜体有无变形,表面漆面是否受损,漆色是否符合色标要求。

1.2.1柜体安装质量检测:对于单独或成列安装的盘、柜,需检测垂直度、水平偏差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等。具体检测时应使用吊锤、靠尺、塞尺等工具。

1.2.2基础型钢安装质量检测:首先要检查型钢的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是否与盘、柜相符;其次基础型钢宜高出地面10mm,这样柜体底部穿孔电缆就有足够空间,避免因空间不足而受到柜体挤压造成电缆的物理损伤;检测基础型钢安装质量的参数有不直度、不平度、位置偏差及不平行度。具体检测时应使用细棉线、钢尺、水平尺、水准仪等。

1.2.3接地质量检测:盘、柜基础型钢应有明显且不少于2点的可靠接地;成套柜的接地母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可靠;另外还要检查柜体内应该接地的元器件是否接地。接地可靠性必要时可用万用表检查是否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2、 电力电缆安装检测

2.1 主要检测工具:万用表、钢尺、游标卡尺、绝缘电阻测试仪等。

2.2 主要检测内容及方法

农田水利工程电力电缆主要以橡塑电缆为主,其安装质量主要检测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质量、电缆敷设质量、电缆绝缘电阻、电缆线路防火阻燃施工。

2.2.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质量检测

(1)电缆管外观质量检测:应无穿孔、裂缝、和显著凹凸不平,内壁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且防腐完好。这里特别要注意金属电缆管焊接处的防腐。

(2)电缆管的加工: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弯扁程度、弯曲半径也需检查,应用游标卡尺检测电缆管的弯扁程度,弯曲半径的检测方法会在下面检测电缆弯曲半径中介绍。

(3)电缆管的埋设深度检测:电缆管的埋设深度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埋设深度不小于0.7m(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小于0.5m)。

(4)电缆管的连接:对于金属电缆管,要对连接的方式、连接处的牢固性加以检查,此外还要用钢尺测量套接管接头的长度;对于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要测量其插入的深度。

2.2.2电缆敷设质量检测

(1)外观及埋深检查:首先要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一致,主要用游标卡尺检测电缆的外径以及电缆芯的直径;再检查其外观质量,排列是否整齐,有无机械损伤;直埋电缆埋设深度检测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埋设深度不小于0.7m(农田或车行道不小于1m);另外还要测量电缆的交叉净距离,交叉净距离应不小于0.5m。

(2)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检测: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168中5.1.7规定。本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总结一种简易的测量现场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方法,如果目测电缆的弯曲半径很大,则不需具体测量弯曲半径,若弯曲半径较小,则目测出弯曲程度最大的一段电缆,在此段弯曲电缆的内边上找出3个点A、B、C(见图示1),量出3点之间的相关距离,在CAD软件上根据A、B、C三点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圆,这样弯曲半径就测出了。

2.2.3电缆线路封堵防火阻燃措施检测:主要检查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有无严密的封堵,封堵材料是否为防火阻燃材料,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应根据设计要求检查。

2.2.4橡塑电缆绝缘电阻检测:应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在500V电压档对电缆的相间、每一相内衬层与外护套进行测量,测得的电阻值不低于0.5MΩ/km为合格。

3、 电机质量检测

3.1 主要检测工具:噪音计、测振仪、绝缘电阻测试仪、钢尺等。

3.2 主要检测内容及方法

农田水利工程中电机主要用在水泵机组以及启闭机机组上,这里主要讨论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功率在100kW以下的电机。主要检测绝缘电阻、带电部分电气间距、运行中的噪音及振动。

3.2.1绝缘电阻检测:对于现场已安装完成的电机,我们只能测试其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打开接线盒,注意电机接线方法,检查是三角形还是星型接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量绝缘电阻要测试其相间、每一相对外壳(地)的绝缘电阻值,并注意断开接线盒内相应的连接片。测试时应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或摇表测试。

3.2.2带电部分电气间距检测:具体指的是接线盒内带电部分之间的间距,用尺测量时应断开电源,并测量其最小间距,测得的数值应不小于2cm为合格(室内)。

3.2.3噪音及振动的检测:现场中测试的是水泵机组或启闭机机组的噪音及振动,应用声级计和测振仪测量。

4、 接地装置质量检测

4.1主要检测工具: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游标卡尺。

4.2主要检测内容及方法

4.2.1所需接地设备及连接可靠性检查:电机的底座及外壳、电气设备传动装置、配电柜及接线盒外壳、基础型钢、互感器二次绕组等均应接地。可通过万用表粗略检查其接地线是否与接地母线连接可靠。

4.2.2保护线截面检测:首先用游标卡尺测出装置的相线直径,算出其截面,再用游标卡尺测出保护线的直径,算出其截面,根据DL/T621中8.3.1表5的规定看是否符合要求。

4.2.3接地电阻:接地母线可靠的接地才使得其它装置的接地变得有意义。一般使用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地桩法)测试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此方法适用于单点接地。工程现场有两点或两点以上的独立接地,或可以方便借助于附近的辅助接地极(如消防栓、地下水管道等),用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比较方便。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测量,其接地电阻值应不超过4Ω。

5、结语

希望通过以上的探讨,能给施工单位自检、检测单位的现场检测提供一些帮助或借鉴。并对工程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 GB50171-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2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原型观测设备安装埋设 施工期观测资料整编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水库、水电站工程建设原型监测项目的实施(含施工期监测)中,原型检测的主要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率定、安装埋设(包括土建、钻孔、电缆敷设等)、施工建造、现场保护、合同期观测及资料整编、巡视检查等。以下本文就实施原型检测中设备埋设到观测资料整编全程做具体阐述和分析。

1原型观测监测仪器安装埋设施工方法

1.1监测仪器安装埋设程序

原型观测的主要监测仪器安装应跟随土建开挖、混凝土及安装施工进度进行并受其制约,其安装埋设程序如下:技术准备材料设备准备仪器检验率定仪器与电缆连接仪器及电缆编号土建施工安装埋设调试检测。

1.2各项程序内容的具体要求

1.2.1技术准备

阅读监测工程设计图纸及各项技术规程,熟知设计意图和实施技术方法与标准;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交底;对现场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具体措施。

1.2.2做好材料设备的准备

(1)仪器检验率定:仪器埋设前应按规程规范的规定进行率定或组装率定检验,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安装埋设。

(2)仪器与电缆连接:仪器与水工五芯电缆的连接是保证检测仪器能长期运行的重要环节,要求水工五芯电缆接头必须可靠耐久。并能够达到规程规范规定的耐压和绝缘要求。

(3)仪器编号:编号应固定在水工电缆端头与仪表连接处,方法是用电缆打号机把编号打在水工电缆上或采用其它方便可行的方式进行。

1.3监测仪器安装埋设施工方法

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提前设计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措施计划、仪器设备埋设布置图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应在施工期间协调好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与建筑物施工的相互干扰,并将监测仪器设备的埋设计划列入建筑物施工的进度计划中,以便及时提供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所必需的工作面及工作时间。

仪器电缆敷设应根据现场情况尽可能减少接头,拼接和联接,应按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进行。从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地到观测站之间的水工五芯电缆埋设的走向和电缆沟、电缆保护管的布置应根据施工图纸和监理人的指示进行。仪器设备及电缆在安装和埋设之后应进行检查和校正。

1.4主要观测仪器的安装埋设

1.4.1水平位移测墩

(1)土方开挖

因施工部位距离坝区较远,土方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考虑到土方开挖中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土方开挖应以漏斗形开挖为宜,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开挖漏斗的坡度宜大于45°。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1.

(2)石方开挖

基岩部位的开挖方量较小,考虑到施工成本问题,石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采用柴油空气压缩机(动力)带动手动风镐的方式进行开凿。待石方开挖完毕后,请监理到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1.4.2强制对中盘、水准标点安装

在观测墩台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水准标点的安装。在墩头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强制对中盘的安装。水准标点和强制对中盘的安装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中相应的要求。

1.4.3钢筋计

钢筋计是焊接在与其直径相同的钢筋上。钢筋计与受力钢筋焊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强度不低于原钢筋强度。焊接工作事先在“对焊机”上进行,然后运送至现场绑扎至钢筋网上。焊接时仪器内部温度不超过70℃。焊接完成后检验仪器工作状态,确信正常后按规定和要求牵引、绑扎电缆,埋设时避免在仪器埋设位置直接下料,以防仪器损坏。

2原型观测中检测仪器的保护

2.1做好仪器编号

每支仪器连接好电缆后应立即编号,编号应使用经过批准的编码系统,仪器编号应能区别各种仪器设备、电缆、监测断面、控制坐标等,每支仪器须建立档案卡,并将仪器资料按发包人规定的格式录入仪器档案库中。在所有仪器的电缆上,用电缆打字机打上至少3个耐久的、防水的、间距为10m的标签,以保证识别不同仪器所使用的电缆。

2.2施工现场看护

考虑到垂直水平位移观测墩施工处于野外环境,为防止位移观测墩在终凝前被破坏(水准标点、强制对中盘等金属材料设备失窃),各阶段混凝土终凝前均需派专人对其全程进行看护。

2.3油漆喷涂和保护罩的安装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位移观测墩表面涂刷白色磁漆,并喷涂观测墩编号及警示保护字样。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加工墩头保护罩,观测墩施工安装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成品保护罩安装在墩头位置。

2.4电缆走线保护

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均重视电缆的走线保护工作。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电缆的走线,做好电缆走线图。连接电缆在敷设时必须留有余度,并禁止相互交绕。敷设余度依据敷设的介质材料、位置、高程而定,一般约为敷设长度的5%~10%。观测仪器至监测站的电缆尽可能少用接头。在电缆接头处涂环氧树脂或侵入蜡,以防潮气渗入。应严格防止各种油类玷污腐蚀电缆,经常保持电缆的干燥和清洁。电缆在牵引过程中,要严防开挖爆破、施工机械损坏电缆,以及焊接时焊渣烧坏电缆。

3施工期观测及观测资料的整编

3.1施工期观测

施工期观测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观测,巡视检查和仪器观测的频次按设计或《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执行。巡视检查依靠目视、耳听、手摸并辅以简单工具进行。观测仪器埋设安装后,及时进行观测取得初始读数,即确定观测基准。测读时,应认真仔细,以确保观测系统相应的最高精度和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在开始测一组新读数之前,应对观测仪表进行校核,以确保其良好的功能。仪器读数应记录在专用表格中,与以前的读数应随时比较,检验数据的变化或由于仪器的失灵和错误引起的异常。

3.2观测资料的整编

每次巡视检查和仪器观测后都要做好记录,并对原始数据加以检查和整理,并应及时做出初步分析,绘制测值变化过程线,编制监测报告。观测报表、监测报告及时报送监理单位和有关单位。在监测中发现不正常和确认的异常,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

3.3质量检查和验收

质量检查实行过程控制和竣工验收,对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和埋设各环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每次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完毕后,会同监理单位立即对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经检查确认其质量合格后,再继续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李重民.张峰水库大坝内部监测仪器埋设过程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2010,(2):84-85,96.

[2]李俊义.积石峡水电站原型观测施工工艺[J].科技信息,2008,(29):358-359,422.

第3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核电站;核岛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核电工程

引言

电力能源是电气化的根本,发展电力工程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火电发电仍然存在燃煤消耗量较大,环境影响严重的缺陷,核能发电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就目前而言,已经具备清洁、安全、燃料消耗低等特点,非常符合电力发展的需求。对此,核能发电是电能源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因为核电站具备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危害也比较大,在火灾发生之后,不仅会停电,还可能会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引起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对此,为了提升核电站核岛设计安全性,研究核电站核岛电缆防火封堵设计与常规火电差异有着显著意义。

1 建设的标准与规范要求有差异

常规火电厂主要是按照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相关的“电缆防火与组织延燃”当中的内容、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GJ154-2000《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以及DL5027)-193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为主要的标准与规范要求[1]。核电站核岛主要是按照GB/T 22158-2008《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EJ/T1217-2007《核动力厂火灾危害性分析指南》等核安全规范为主[2]。

2 采用的防火封堵材料有差异

2.1 火电厂防火封堵材料

当前火电厂所使用的防火封堵材料按照组成的成分与性能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分别为有机防火封堵材料、无机防火封堵材料、阻火包、阻火模块[3]。

有机防火封堵材料:有机防火封堵材料主要是由有机合成树脂组成,具备显著的可塑性,良好的防火性,发烟量较低,耐火性较强,能够有效地阻止烟气、火灾的蔓延和传播;无机防火封堵材料:无机防火封堵材料主要是以耐火高温无机材料与防火剂经过磨制而成,具备比较高的耐火限度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地杜绝火焰穿透蔓延,属于快速固定形状的阻燃材料;阻火包:阻火包是一种以具备不燃性的布料将耐火材料包裹成不同形状的包状体。在遭遇火灾时,材料能够快速膨胀,形成严密的封堵结构,达到隔热阻火的目的。阻火包大多应用在空洞较大的位置,其具备重做、撤换便利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更换电缆频率较高的重要位置,例如施工各种使用阻火包临时封堵通道;阻火模块:伴随着近些年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陆续地研制出了使用无机膨胀材料与少量高质量胶联合材料所制作的阻火模块,其普遍具备凹凸自锁的性能,能够让封堵墙面的机械性能非常高,不容易发生变形、坍塌,在电缆沟等大型孔洞的封堵应用中效果显著。

2.2 核电站核岛防火封堵材料

核电站核岛当中,所采用的防火封堵材料与火电厂相比有明显的差异[4]。防火封堵材料主要是以无机防火水泥、硅酮泡沫与硅酮橡胶、含铅硅酮泡沫以及MCT水密阻火模块为主。

无机防火水泥:与火电厂的无机防火封堵材料较为类似,主要是应用在电缆密度低于40%的孔洞当中,无机防火水泥的优势在于造价相对于其他几种防火封堵材料而言比较低,缺陷在于封堵之后固化强度比较高,如果后续需要增加电缆,其必须要钻孔施工,施工较为麻烦。相关研究显示,在国外的一个新核电工程中,均未采用无机防火水泥防火,而是选择便于拆卸的柔性材料。但是,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就当前状况而言,其施工难度比较高,仍然需要以无机防火水泥为主,但是,如果大量使用其他材料,会导致整个工程造价更高。对此,常规施工方式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先使用耐火隔离板制作临时的封堵施工,在电缆施工完成之后再做永久封堵;硅酮泡沫与硅酮橡胶:硅酮泡沫与硅酮橡胶属于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普遍需要按照电缆密度的大小进行针对性应用,硅酮泡沫普遍应用于电缆密度在40%至60%之间的孔洞中,在电缆密度高于60%时,就需要采用硅酮橡胶。采用硅酮橡胶的优势在于密度较高,凝固时间比较长,渗透性较高,针对电缆密度较高、间隙较小的状况下封堵效果显著。而含铅硅酮泡沫则主要应用于有放射性防护需求的位置;MCT封堵模块:MCT封堵的应用类似于火电厂的水密阻火模块,以预埋在土建墙体或楼板当中的金属框、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的积木式组合模块与金属压紧压头构成。

以上所指出的核电站核岛电缆防火封堵材料与火电厂的不同均是因为核岛对封堵的要求与火电厂的要求不相同而形成的。

3 施工方式与难易程度的差异

火电厂的设计只需要在图纸当中明确标注封堵的施工方式和要求,便可以按照设计需求,参照封堵材料的使用方式,在满足规范的施工技术下施工即可[5]。但是,核电站核岛的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不仅需要按照图纸当中的设计进行,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电缆贯穿密度和封堵要求选择最佳封堵材料,然后根据这一种材料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需要与施工现场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并且核电站的封堵材料除了无机防火水泥以外,施工工艺都非常繁琐,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4 耐火极限与封堵要求的差异

核电站与火电厂之间,耐火极限有明显的差异。虽然核电站与火电厂均需要所有电缆贯穿位置都需要有相应的耐火限制,但是火电厂的耐火极限是以GB 50229为标准,也就是必须高于1小时的耐火能力[6]。相反,核电站必须要有1.5小时的耐火极限,明显高于火电厂。

在核电站核岛中,按照土建结构的不同,每一个封堵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耐火极限、气密性、水密性、生物屏蔽、人员安全、所能承受的抗震与抗压力。而火电厂中,只是单一的要求填充全面,但是对实际的填充密度、水密性、气密性、生物屏蔽等参数没有具体要求。从这一方面看,核电站核岛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比常规火电厂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电站的防火封堵设计将会直接决定整个核电站的工作安全性。文章针对核电站核岛的防火封堵设计和常规火电封堵设计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对此,希望本研的研究能够对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核电站防火封堵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峰.核电站核岛电缆防火封堵设计与常规火电差异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96-97.

[2]吕宏伟.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电气防火封堵施工的合理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8):31-32.

[3]习磊朋,杨伟涛,董旭.M310核电站核岛厂房土建开洞封堵判断原则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7):71-74.

[4]孙长生,庞松涛.压水堆核电站过程控制系统(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丛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5]高杰宗,钟华,周杰. 1000核电站核岛与常规岛焊缝渗透探伤验收标准中的差异[J].无损探伤,2012(5):26-29.

第4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10KV;高压配电柜;安装

中图分类号:TM64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加大力度,促使电能这种清洁能源被广泛选择。在工业、冶金、矿业、铁路、航天等方面的体现尤为显著。建设高效、高质量的10kV供配电设施成为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需求,切这种需求将越来越大。对10kV配电柜设备施工安装进行深度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程序设置

制定各项管理工作程序,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各项管理工作程序的执行应该落实到责任人员,明确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纪录。

建立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程序、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程序、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工程材料管理程序、工程设备管理程序、 甲供设备管理程序、甲控乙供设备管理程序、半成品、成品保护程序、工程交(竣)工资料管理程序等各项管理次序。

二、施工阶段总体部署

可以将10kV开关柜安装工程的施工划分为五个阶段:基础及接地线施工设备就位安装 电源线电缆敷设设备调试检验验收通电。按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安排设备材料进场的时间,科学调度劳动力、机械设备及工具,控制计划进度。

1、基础及接地线施工阶段

接地极采用L50*5*2500镀锌角钢,垂直打入地面以下800mm处,接地极间隔为5M、接地引出线超过地面20mm,接地引出点不少于2点。接地网采用L40*4镀锌扁钢环接地极焊牢,双面施焊,要求焊接面不低于12mm。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当接地阻值达不到要求时,须增加接地极。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在土建结构施工的同时配合土建预留出安装所需要的孔洞,预埋有关的管道和安装支吊架所需的预埋件。这一阶段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包括安装施工图和土建施工图,分清安装和土建各专业的责任。预留预埋的原则是在谁的图纸上标注的由谁施工,但安装专业应全面检查,避免因遗漏对今后的施工带来影响。

2、设备就位安装阶段

(1)根据每个施工区段的进度安排,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每个施工区段根据系统专业划分专业施工班组,负责各专业相关系统的施工。

(2)加强施工进度的总体协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进行跟踪和调整。施工员应根据安装工程总进度计划适时编制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

(3)利用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作用,将施工高峰期错开,使各专业施工高峰期分阶段依次进行,尽量避免各专业施工高峰期重叠而造成劳动力、施工机具的供应紧张和造成进度、质量、安全的局部失控。

(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力量,将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隐患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保证安装阶段的施工顺利进行。

(5)加强与土建及其他专业的协调,特别是所有安装工程各专业之间的配合、交叉、同步作业以及相互间的接口,协助项目部加强对机电安装各专业管理和服务,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6)对于各专业的管线的施工,设计已有综合管线布置图。应在此基础上,认真审核和校对施工图,对综合管线图加以深化和完善。

3、电源线电缆敷设阶段

(1)电缆敷设前的检查

电缆到货和敷设前应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订货要求;电缆外观检查应无损伤、绝缘层良好、电缆封端严密;1kV以下电缆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10KV高压电缆还应进行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2)电缆敷设

a、电缆敷设前电缆沟已清理完毕,有防碍的作业已基本完成。

b、电缆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出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接头。

c、电缆沿电缆沟敷设前,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须事先将电缆排列好,画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

d、电缆在终端头、中间头附近,应留出备用长度。

e、电缆敷设采用人工敷设和卷扬机牵引。

f、放电缆时先将电缆盘架设在放线架上,电缆端头从线盘的上端放出。

g、敷设过程中,拉力要均匀,应有人调整放线滑轮以防电缆滑出滑轮,扭结在一起,当电缆较长时,可以选中间为起点,向两头敷设,这时电缆长度一定要测量准确。

h、电缆沿电缆沟敷设时,应单层敷设,并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垂直敷设的电缆每隔1.5m~2m处应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处进行固定。

i、电缆沟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有编号、型号及起止点等标记。标记应清晰齐全,挂装整齐,无遗漏。

j、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在桥架上水平安装成几排时或垂直安装成几排时,放电缆应先里边,后外边。电缆桥架垂直安装时,应先下边,后上面。排列应整齐,不应交叉。

k、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和敷设后,其弯曲地方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要求,拐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l、在桥架及电缆沟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及电缆沟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m、电缆与水、气、电视、电话管线交叉时,间距应大于0.5m,电缆与其它管线交叉时,间距应大于0.25m。

n、电缆经过建筑物结构,如楼板、墙或防火区时,所有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堵塞。

o、电缆敷设后和电缆在其它工程尚未完成地段安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免电缆受到损坏。

p、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杂物,有盖板的盖好盖板,并进行最后调整。

(3)电缆中间接头及终端头制安

a、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

b、电缆头的热收缩工艺要求:

热收缩时的热源,尽量用液化气,使用时应将焊枪的火焰调到发黄的柔和的蓝色火焰,避免蓝色尖状火焰。用汽油喷灯加热收缩时,应用高标号烟量少的汽油。禁止使用煤油喷灯作热源;在收缩时火焰应不停地移动,避免烧焦管材;火焰应沿电缆周围烘烤,而且火焰应朝向热缩的方向以预热管材;只有在加热部分充分收缩后才能将火焰向预热方向移动;收缩后的管子表面,应光滑、无皱纹、无气泡,并能清晰地看到内部结构轮廓;较大的电缆金属器件,在热缩前应预先加热,以保证有良好的粘合;应除去和清洗所有将与粘合剂接触的表面上的油。

(4)电缆标识

a、在用电设备上应加标识,以指明动力和照明线路引出的盘和线路编号。

b、信号和控制线编号应在所有柜、端子箱、设备架、控制盘和操作台上标识。

c、室内电缆应加标签和带电缆号的永久标记并固定到电缆的所有端子端和拉线盒上。

d、高压馈电电缆应加带状塑料缠绕标签并贴馈电电缆号。

e、缆线标记应安装于配电盘、接线盒的每条缆线上,缆线标记应是无卤的,标记上的缆线号应和图纸上的要求相同。

4、设备调试检验阶段

(1)在系统调试前编制出各系统单机试运行和系统试运行调试方案,方案应经过项目部审核认可。整个系统调试将以此作为指导。

(2)调试应按照调试方案进行,直至达到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说明的要求。

(3)交接试验:试验结果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调试负责人、代表在电气调整试验报告上签字。出具电气调整试验报告。

(4)电气安装系统调试要求

a、所有的高压电气设施都应进行单体校验,若设备生产厂或业主有特殊试验要求,将根据其要求进行试验。任何装置都应进行投入使用前的检验,以保证其正确安装。

b、所有电气设施安装完后,都应检查其安装是否牢固,偏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c、检查设备、材料规格、型号、性能是否符合图纸和技术资料要求。

d、检查配电箱、配电柜、控制柜接线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接线端子螺栓是否紧固。

e、测试每条线路的绝缘电阻值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f、测试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g、检查供电电压、相序、功率因数是否正确,并进行调整。

h、检查控制装置的设定值、位置是否正确,各传动系统各环节的动作应准确无误。

i、检查控制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操作机构应灵活、准确。

5、验收通电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以工程合同条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的书面文件、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业主指定的有关标准为依据。

认真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和竣工图的编制和汇总,为保证各阶段进度计划和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应分别制定各阶段的进度、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动态地控制各阶段的施工,以过程精品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语

10kV配电柜作为一种常用的配电设备,在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在实际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知识与技术方面的考察,只有做好这些才能确保在 10kV 配电网中线路变配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万无一失。只有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能力,让施工队伍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责任感达到统一,才能提高安装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0KV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7-90

第5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城市电缆,敷设,隧道

前言:在城市负荷高密度的区域,土地资源极其珍贵,电力架空线走廊愈来愈受到限制,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敷设电缆是电网建设的途径之一。城市电缆可以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和持续有序化发展。

1城市电网建设现状及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网规划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业界的共识。随着各地电源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输配电网建设滞后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凸现,加快电网发展迫在眉睫,任务也十分繁重、艰巨,这也决定了未来几年电网改造必然加速。

目前我国供电网架相对薄弱,特别是城市电网的改造,难以适应各地电网建设的需要。随着电源建设的突飞猛进,如果现在不尽快弥补电网建设的缺口,今后不堪重负的电网将成为我国电力供应最大瓶颈。

因此,加大力度进行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优化势在必行。

2电网建设的电缆化趋势说明

在国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规模的不断发展,作为电力、信息等产业的运行媒体,城市道路架空线的架设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天空中象蜘蛛网一样的架空线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随着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经常会发生压倒电线、造成居民停电的事故。电缆地下化,可以使城市的道路环境得到美化,电磁污染得到减少,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扩大供电容量,而且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将得到提高。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电网一直按电缆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欧洲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并开展地下电缆建设,一方面是为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天空,另一方面更是为改变人类居住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并为此而研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架空线不再继续在城市上空穿行,在居民密集区、旅游集散点架设。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下列地区的中压配电网宜采用电缆线路:依据城市规划对于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大中型住宅小区和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重要负荷用户,重点风景旅游区的区段,沿海地区易受风暴侵袭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

电缆线路是城市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电网一直按电缆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下列地区的中压配电网宜采用电缆线路:依据城市规划对于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大中型住宅小区和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重要负荷用户,重点风景旅游区的区段;沿海地区易受风暴侵袭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电缆线路是城市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内外研究开发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外随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的供电线路密度加大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将超高压线路引入市中心,推动了超高压地下输电系统的发展,相继建成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线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缆敷设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建设模式和分析计算理论。

国外的城市电缆线路主要以隧道形式为主,隧道建设技术主要为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所掌握,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对象,以及使用单位的不同要求,设计并建造不同直径、不同类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隧道,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其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居世界前列。同时这些国家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长期反复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针对本国地质条件的设计理论、模拟试验方法和系统的经验数据。

国内电缆线路及隧道建设起步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隧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电缆线路及隧道隧道的研究在适应性设计、模型试验与系统仿真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城市电缆的敷设方式分类

城市地下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有直埋敷设、电缆槽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沟敷设和电缆隧道敷设等。

直埋敷设一般较易实施,适用于较易开挖的人行道下和建筑物的边沿地带,具有投资少的显著优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出现频繁开挖地段中电缆受外力破坏事故增多的趋势。

电缆槽敷设的优点是不受不良地质的影响,对电缆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混凝土电缆槽的质量有保障,使用寿命长。电缆槽内敷设电缆不需要支架,工程量少,施工简便,进度快。电缆槽适合电缆较少的重要客户。

排管敷设适用于敷设电缆条数较多,且有机动车通过等重载地段,如:市区道路、穿越公路、穿越绿化带、穿越建筑物等。

电缆沟敷设不推荐在城市配电公用电缆网中采用,仅适用于不能直埋,且无机动车通过的通道,如人行道等。水下电缆相互间严禁交叉、重叠,相邻的电缆应保持足够的间距。

隧道敷设适用于穿越河道及重要道路且电缆条数多的地段。城市建设中采用公用性隧道配置各类管线,比分开配置占用的地下空间小,尤其是能避免反复开挖,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便于巡视检查和维护,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各种敷设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应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由于城市电缆建设规划的起步较晚,城市规划中未预留相应空间,造成电缆的敷设在路径线上常与已建地下建筑物交叉的情况,增大了建设的难度;选用最合适的电缆敷设方式。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隧道标准规范(盾构篇)及解说,(日)土木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隧道标准规范(山岭隧道篇)及解说,(日)土木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5、夏明耀,曾进伦.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1999.

第6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 电气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2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066-01

施工图的审查是监理事前控制的第一重要步骤,关系到工程管理的质量,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的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设计文件,可避免较大的差错和资金浪费,但从严格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监理在施工前图纸审查可避免较大的差错,减少质量隐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 熟悉图纸

监理人员认真看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计算数据及所选择电器的技术特性,较深的熟悉主要部位电器设备数据及相互之间的技术特性的匹配;

2 按规范熟悉图纸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是否符合节能规定,供电总体布局是否符合供电半径的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管径、线径及断路器、熔断器等能否满足使用和安全,主要设备的走向、位置、坐标、标高是否正确,材料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可否代换处理;

3 与相关专业的配合

用电设备的容量控制方式,泵的扬程、电缆的线径、管径是否匹配,电气线路、电缆沟及电缆敷设走向及安全间距是否满足与给、排水、消防、燃气,强电与弱电的电厂的干扰的规范要求,在室内、室外、电气与水、消防、通风、空调的安装高度、位置与内装饰要求相互衔接;管井中(强、弱、水、消防)的管路布置是否保证安全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电缆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橡胶或塑料多芯电力电缆为电缆外径的10倍;灯具、开关及各类插座、面板的高度,面板与面板高低差成排并列高差为不大于0.5mm,距门框水平距离15~20cm,厨房、卫生间暗装插座不应低于1.5m,特殊场所的选择电气器件、设备是否符合。

4 防雷接地分类

防雷接地的保护接地,弱电机房接地、屏蔽接地、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的连接方式措施及阻值要求;高层的防侧击雷建筑物45米以上利用外墙圈梁钢筋每层设均压环,外墙的栏杆、门窗及外墙装饰的金属龙骨与防雷装置连接;局部等电位、防感应避雷及建筑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等金属措施的采用方式;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标高、接地、位置与相关专业的布置,桥架内的满荷率:导线的截面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的60%;电气与土建及相关专业预留位置、规格、尺寸、相关协调配合,特别是高、低压变电所的变压器,高低压柜、基础槽钢平整度及电缆沟标高、坡度、尺寸是否满足电气要求及排水要求。

5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

第7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海底电缆是铺设于海底的线状设施,其直径在60mm左右,长度取决于连接的两端登陆点间的距离,单根无中继段海底光缆最大距离已经可达400km。海底电缆一般由外被层、铠装层、护层、抗压管和光纤单元(导体)等部分组成,根据铺设海区的深度分为浅海型(水深小于500m)和深海型(水深大于500m)。海底电缆的铺设施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铺设前扫海清障、铺设作业、铺后监测与复埋。其中,铺设作业分为埋设和敷设。在浅海区,由于易受到养殖、捕捞、抛锚等人为因素损坏,一般采用埋设方式;在深海区,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一般采用敷设方式,即直接将海底光缆布放在海底。根据埋设区海底底质的类型,埋设手段包括为犁式埋设、水喷式埋设与机械挖掘式埋设。当埋设电缆交越其他在用海底管线时,在距离交越点500m以外,会将埋设犁回收至铺缆船的甲板,将铺设光缆用硬塑料套管进行保护后敷设于现有光缆之上,交越的角度尽量控制在90°,且不低于45°,然后在离开交越点500m以外后,埋设犁重新下放工作。铺后监测与复埋,是在由于不利的地质条件、水下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在铺设施工中海底电缆未能达到埋设要求的区域,利用ROV(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检查,并利用ROV上高压水枪冲埋的方式进行埋复。

2动态监测的内容与目的

海洋管理必须依靠监测的资料与数据才能产生正确的管理行为和较好的行为后果。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是专业勘察监测单位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批复文件等,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和其他管辖海域内的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时间、位置、工艺及对利益相关者解决方案的落实进行监测监控,并将监测监控的数据完整、安全和及时传递给海洋管理部门,为海域使用动态评价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海底电缆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测,能够促使海缆铺设项目严格按照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并落实到位,防止其随意改变项目用海的方式、位置,预防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害,避免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运用专业、高效的动态监测技术手段,对海底电缆铺设过程中用海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涉海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3监测方法及特点

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不同的用海行为特点,采取人员监督或设备探测等不同类型的监测方法,选择多元的监测手段,可大幅提高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

3.1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施工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指监测技术人员登临海底电缆铺设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监督。深入现场实施检查、监测海底电缆铺设,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场监督与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与设备水上水下定位等。人员现场监督记录为监测人员采用现场监视、拍照、录像等手段,对海缆铺设所采用的施工设备、工艺与施工进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监测档案,以核实海缆铺设是否落实用海方式控制要求,其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手段是否符合海域使用批复的要求,海缆铺设船是否发生批复铺设海缆以外的其他用海行为。若在现场发现有违背批复的海域使用行为应及时上报相关海洋管理部门。设备水上、水下定位为监测技术人员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船的航迹进行实时监控记录,采用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对海缆铺设的水下设备(如埋设犁)的水下活动开展定位记录,以监督海缆船铺设行为是否超出批复的用海海域。此外,由于水下声学定位系统使用技术难度及经济成本都较高,可利用“主要因素分析管理”等方法,统筹整个施工全过程,抓住主要矛盾,在铺设光缆与在用光缆管道交越等关键控制点采用,既不影响海缆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满足海域使用管理的需求。施工现场监督与监测的数据与成果应及时以航次简报的形式上报海洋管理部门,航次简报应包括航次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施工单位、施工船只、监测单位、测量时间、测量基准、测量设备、测量人员、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船航行描述、施工船作业过程简述、相关照片、其他附件、结论与建议等内容。在施工结束后应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

3.2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由于大型海缆工程的路由长度普遍较长,往往会达到几千千米,因此可根据海缆铺设施工进度,分阶段在完成铺设的路由区,综合采用水深测量(单波束、多波束)、侧扫声呐探测、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工程地球物理技术手段,核实海底电缆的埋设位置、深度,了解和掌握海缆开挖、填埋施工后海底地貌变化状况,以及对其交越的其他海底管线等构筑物的影响。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测线布设及实施过程可参照相关规范执行。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时效性应予以保证,同时在内水、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可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采用不同的监测方式(全程检测与监督抽查)、不同的监测比例尺,但在内水与领海范围应强制采用全程监测的方式。同时,在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实施工程中,应保证监测仪器设备满足各监测项目的要求、计量设备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后使用、监测人员应经过行业管理部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形成工程地球物理动态监测报告及相关图件,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并上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3.3调查走访该方法是利用实地走访或征求意见函的手段,考察海域使用者对于海域使用协调方案与对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确定其是否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不良影响。调查走访的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上报管理部门。调查走访应形成调查走访监测报告,并编入项目动态监测报告中,同时上报给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4结束语

第8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摘要:分支电缆先进性配电电缆

分支电缆是一种新型的建筑配电电缆,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文体场馆、路灯电源的电力配送,该产品根据各个具体建筑的结构特征和配电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非凡设计和制造,具有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工程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和安装便利性方面,和传统电缆和母线(母线槽)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该产品符合建筑电气的相关规范,并分析介绍分支电缆结构、性能的技术先进性。

一、分支电缆的产生、结构和性能

1、产生和技术标准

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在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电气设计中,供电可靠性、工程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越来越重要,但采用普通电力电缆加T接箱或母线(母线槽)供电,三者的矛盾很难统一,只能根据不同工程而有所侧重。在楼层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摘要:

1)放射式摘要:由低压配电室分别对各个楼层引电缆直接供电,此法可靠性最好,却需要大量的电缆、桥架和较大的电气竖井,造价高,经济性最差。

2)链接法摘要:由低压配电室引电缆至某层配电箱,再由某层逐层向上(或向下)链接供电,此法经济性最佳,但由于层数越多,平安系数越低平安系数是逐级相乘,因此,可靠性最差,较少采用。

3)分区树干式摘要:是把一座高层建筑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区,每个单元采用电缆从低压配电室供电,然后再通过放射式配电至单元区内各个楼层。此法可靠性、经济性都比较好,经常被采用。

4)干线电缆分支法摘要:从配电室引出一根或数根主干电缆,每个楼层在干线电缆上接头分支,此法经济性最好,理论上也具有放射式配电相当的可靠性,但施工却是最麻烦的。更主要的是在主电缆上做楼层分支头时,受电缆的结构和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接头质量参差不齐,实际运行的可靠性并不令人满足。但这种方法却促使人们想到把接头和电缆非凡制造,由此诞生了新一代的建筑配电电缆—分支电缆。

分支电缆就是在为了适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在普通全塑型电力电缆基础上发展而来。

2、分支电缆结构和性能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分支电缆分为预分支电缆和穿刺分支电缆两种。他们又有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摘要:

在结构上,均分为单芯型和多芯绞合型两种,每根单芯分支电缆又可分为三部分摘要:(1)主干电缆;(2)支线电缆;(3)分支连接头。主干电缆导体无接头,连续性好,减少了故障点和接触电阻。

在性能上,分支电缆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配送电缆,分支接头接触电阻极小,不受热胀冷缩和稍微振动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抗震性、气密性、防水性,免维护。其关键性能有两项摘要:

首先,分支电缆是由电缆发展而来的一种电缆,其导体性能、绝缘性能、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均应符合GB12706-91标准,这是分支电缆产品的基础指标。

其次,分支连接头的性能至关重要,这是分支电缆的关键性能,它的专业制造和加工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分支连接头把干线电缆和支线电缆的导体连为一体,并作了绝缘防潮处理。

目前,因单芯型分支电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施工,已获得大量应用。多芯型分支电缆实质上是多个单芯型分支电缆的绞合体,而不是传统概念多芯电缆的结构,多芯型分支电缆的每相导体外面都有单独的绝缘和护套,每根线芯有独立的分支连接头。多芯型分支电缆具备一般多芯电缆的运行性能,国内只有为数极少的大型综合性电缆厂才具备生产能力,一般也仅适用于小截面的主干电缆,目前也已在推广应用中。

不同点摘要:

在结构上摘要:

1)预分支电缆是把经过专门工艺处理的单芯电力电缆作为建筑主干电缆,根据各具体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尺寸量体裁衣,预先把分支接头和分支线、主干电缆一同设计由专业制造厂完成,使得接头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工艺一致性保证了质量一致,达到确保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2)穿刺分支电缆的主干电缆采用常规的普通塑料电缆,分支接头采用先进的进口绝缘线芯穿刺线夹工艺制作,在安装现场进行连接,增加了安装现场的机动性,安装运输更加方便。穿刺线夹品种规格多,分支线选用灵活,任意组合,操作简单。

在性能上摘要:

1)从外观上看,预分支电缆无法知道内部接头质量,只有靠两项重要的试验才能检测接头性能,即机械拉力试验和电热循环试验。对机械拉力试验而言,分支连接头(含干线和支线导体)的拉断力应保持在连接前的80%以上,对电热循环试验而言,在125次一定时间间隔的额定载荷和空载循环后,分支连接头的温升应不高于25次循环时分支头温度8℃。决定分支连接头的机械和电气性能的关键在于分支连接头的材料和工艺。对广大用户而言,应充分关心分支电缆的电缆质量、接头的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设备。

2)穿刺分支电缆的IPC绝缘穿刺线夹具有力矩螺母和穿刺结构,力矩螺母用于保证恒定的接触压力,确保良好的电气接触,并同穿刺结构一起使安装简便可靠,安装时只需要目测力矩螺母是否拧断,导线位置是否合适就可以保证可靠的质量,经测试,接触电阻阻值及线路绝缘电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加负荷通电试运行接头部位温升正常。所从IPC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对干线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影响小。一般穿刺分支接头结构多采用先进的进口绝缘线芯穿刺线夹工艺制作,分支接头制作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以及严密的质保体系。安装不需要专用工具,不需要对导线和线夹做非凡处理,操做简单、快捷,和常规接线方式相比,免去了剥除绝缘层、搪锡或压接端子、绝缘包扎等工序,减少了绝缘层、电线头等施工垃圾,降低了施工用电量和因用电所造成的平安隐患,降低了常规做法难从避免的环境污染;需要的安装空间很小,可以大大提高安装效率,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3)总体而言,穿刺分支电缆性能优于预分支电缆。

二、相关规范对建筑电气系统中配电线路的设计要求

1、建筑电气相关的设计规范

分支电缆产品的形成时期和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有关的规范主要有摘要:

(1)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3)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其中摘要:《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是两项基础规范,主要内容参照采用了IEC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由于是一个建筑行业的专业标准,建筑相关的部分规定更具体,如供电系统的负荷等级,除规定分级原则外,更规定了各类具体建筑名称的负荷级别。上述规范有关配电的共同点如下摘要:

(一)有关配电级数摘要:

对配电级数而言,GB50052-95第3.07条规定摘要:供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8.14条规定摘要:“自变压器一次侧至用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但对非重要负荷供电时,可超过三级。”上述规范体现了一个要领,那就是配电级数越少越好,越少可靠性越高,技术越先进。

(二)有关配电方式摘要:

GB50052-95中第6.02、6.03、6.04、6.05条中提出摘要:“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但无非凡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当用电设备为大容量,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非凡要求的车间、建筑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当部分用电设备离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少的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超过5台,其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在高层建筑物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配电方式有更为具体的规定,如摘要:“8.2.15居住小区的高层建筑,宜采用放射式配电”,“8.2.2.4除多层民用住宅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对于较大的集中负荷或较重要的负荷应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于向多层配电间或配电箱配电,宜采用树干式和分区树干式的方式”,“由层间配电间或层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结合的方式”,“8.2.3.2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各层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摘要:(1)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树干式或首层至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2)工作电源和多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方式;(3)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多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

以上说明,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放射式%26gt;树干式%26gt;分区树干式%26gt;链接式;

(三)有关母线(母线槽)安装敷设方式。

GB50054-95中5.5.1、JGJ/T16-92中9.12.1都规定“封闭母线宜用于干燥和无腐蚀性的屋内场所”。还要求安装场所无明显振动。

(四)分支电缆的配电方式

GB50054-95中5.7.2、JGJ/T16-92中4.13.5规定“竖井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垂直干线和分支线的连接方法”。

分支电缆已充分考虑了主干线和分支线的连接方式,其配电系统一般形式如附图(见第8页)所示,在一个n层的大楼中,PG是配电柜,PX是楼层配电箱,ZJX是过路箱,PG至ZJX采用普通电力电缆,ZJX至PX的垂直竖井干线和各楼层供电由一根整体干线和分支电缆完成。当PG和ZJX之间间距离较近时,在满足载流量和起动运行压降的情况下,ZJX可省去不用,直接和垂直竖井干线采用分支电缆,这样可减少一个连接点,提高可靠性,节约投资。

由于分支电缆的干线是整根连续生产,中间无任何接头(而插接式母线槽从表面看,具有相同的配电形式,但由于干线是一段一段插接而成,接头多,隐患多),且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连接是采用先进工艺,将主干线、分支线和连接金属夹具三点共同进行冷压接,其性能完全达到电缆接线端子和中间接头的质量要求,而且其配件及安装是在严格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中制造,质量稳定可靠,是一种典型的树干式配电系统。如忽略主干电缆的导体电阻的影响,在导电性上可以看作是一点,从可靠性角度考虑,分支电缆的配电方式就成为一种典型的放射式配电系统。

(五)在熟悉电气规范的相关规定后,让我们来分析分支电缆配电方法和规范的符合性摘要:

由于上述规范规定和分支电缆的结构性能可知,分支电缆配电线路和普通电力电缆加T接箱和母线(母线槽)配电线路比较,更符合规范中充分考虑到的可靠性。总的说来,分支电缆配电线路更好地实现了在规范规定中的设计指导原则,具体如下摘要:

1)有关配电级数——越少越好;

2)有关配电方式,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放射式%26gt;树干式%26gt;分区树干式%26gt;链接式;

3)有关安装敷设方式,能和环境、建筑特征、机电应力等多种因素相适应。

4)分支电缆配电比母线(母线槽)配电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安装敷设更便利。

三、分支电缆配电的技术先进性

1)从上述配电系统的分析,可以知道分支电缆可以使楼层配电简化成二级配电,每个楼层都可以达到最简单的二级配电,符合规范中配电级数越少越好的原则,减少了故障隐患。

2)分支电缆配电系统(如忽略主干电缆电阻)是一种放射式配电系统,具有很高的配电可靠性,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甚至是非凡重要场合的配电,是一种目前为止最先进可靠的配电方式。

3)分支电缆是一种分支接头经过非凡加工的电力电缆,其外形和结构特征仍然具备电缆特性,而且接头经过密封绝缘处理,可经受水中耐压和绝缘电阻试验。和母线槽相比,具有重要轻、体积小、防水性、耐腐蚀性、抗震性良好,型号规格组合灵活,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对环境要求低,因此能适用于潮湿、盐雾酸碱、稍微振动等环境,而母线在规范中明确不能应用于这些环境。

4)其安装方式简便,施工工期短,工费低,符合规范中设计应注重经济性的观点。

5)穿刺预分支电缆采用IPC绝缘穿刺线夹由主干电缆分接,不需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即可做电缆分支,接头完全绝缘,可以在电缆任意位置在施工现场做分支,且接头耐用扭曲,防震、防水、防腐蚀老化,安装简便可靠,可以带电安装,不需使用终端箱、分线箱,而且主干电缆从10mm2到1200mm2,分支电缆从10mm2到95mm2任意组合选用。性价比更优于预分支电缆。

四、分支电缆配电设计的注重点

我们已经分析了分支电缆配电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可以说分支电缆就是一种为现代建筑度身定做,量体裁衣的专业产品,具有最佳的适用性和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但在工程设计中,需注重一点——那就是分支线的保护新问题,分支电缆应尽量避开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安装,并加以保护。由于支线截面一般都比干线小,当支线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干线保护系统不会对其发生功能,因此必须在支线配电箱中设置保护器,保护器和分支接头间一般不超过3m,如超过,分支线必须敷设在不燃的管或槽中。

第9篇: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客专铁路;牵引变电所;电缆敷设;二次接线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1 概述

近年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牵引网和电力机车组成。在电气化客专高速铁路建设中,沿线均设有牵引变电所。本文主要针对牵引变电所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发展越来越快的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2 客专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施工问题分析

2.1 接地施工技术

接地是指为了防止人身受到电击,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护线路和设备免遭损坏,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损害等,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材料连接到接地装置。

接地是铁路牵引变电所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基本措施,其施工可分为接地网施工、接地母线安装及设备与构件接地施工三部分。从具体的施工流程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施工调查准备施工前评估方案优化接地网敷设电阻测试接地母线敷设设备及构支架接地。

2.2 施工中的要点问题

2.2.1 接地网敷设和接地母线安装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应施工图纸要求,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接地网隐蔽工程记录;为提高水平接地体T形和十形连接部位及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的强度,各连接点应加焊L形连接条;室内接地母线(干线)沿墙水平敷设时,离地面高度宜为250~300mm;敷设完毕的接地网,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沟沿应培土埂防沉降。

2.2.2 设备及构件接地连接必须注意的问题:电气设备接地线必须按统一标准安装,采用相同规格材料,其接地线的布置方式应一致,并应便于在运行中检查及维护;架构及设备支架的接地线,以面向设备安装于电杆右侧为准。构架的接地线与各类抱箍相冲突时,应安装于抱箍的间隙内;构、支架和各种设备底座预埋件的接地线均应以电焊连接,且连接长度符合有关规定。设备接地线均以螺栓连接,其接触面应镀锡,且连接面以外15mm内不得刷漆;所有设备接地线必须明敷,其表面应刷漆防腐;主变接地相的电缆应穿入塑料管防护,严禁采用金属管作保护管,主变端子箱的汇流排须与箱体绝缘。

3 客专铁路牵引变电所变压器安装施工问题分析

3.1 牵引变压器安装施工技术

牵引变压器是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其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运输、就位、安装是施工中的关键序,其安装的施工程序主要是: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变压器水平调整安装储油柜安装散热器、风扇安装高低压套管安装减压装

置安装继电器温度计安装吸湿器真空注油二次配电及电气试验。

3.2 施工中的要点问题

安装前须详阅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标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安装时更需注意以下问题:变压器就位于基础后,其基准线应与基础中心线吻合,主体应呈水平状态且最大水平误差不得超过±3mm;安装前,器身内的充氮压力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其变化不得超过允许范围;所有法兰连接面连接前均应用变压器油清洗,并更换新的密封垫圈。连接时,密封垫圈及法兰凹槽的各接触面,均应薄薄地涂敷一层密封脂;连接后,法兰四周间隙应在0~0.5mm之间;变压器高低压套管安装及其与线圈引出线连接时,应以扭力扳手检测螺栓紧固程度;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装置及信号温度计在安装前,要用500V摇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应在2MΩ以上)。除温度计外,还应检查各设备触点的动作情况,连续动作三次均应正常;变压器在连续12h抽真空,并一直保持真空度在规定范围不下降,才能正式注油(注油时真空度不得降至标准以下),注油后应继续抽真空15min才能停止真空泵运转;变压器的油位调整不得超出正常油曲变动范围。

4 客专铁路牵引变电所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问题分析

4.1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技术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是变配电所施工中重要工序,其施工的质量对变配电所的安全极其重要,电缆敷设缺陷可能成为变配电所的永久缺陷,二次接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进行整组调试,对将来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铁路牵引变电所中,电缆沟或电缆夹层中的电缆排列固定在电缆支架上;控制电缆头及低压电力电缆头的制作有环氧树脂干包法、塑料电缆头套干包法、热缩管法等几种。常用热缩管法制作控制电缆及低压电力电缆头。二次接线一般采用塑料槽板配线,方便施工、运营及维护。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电缆测量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二次校线二次接线。

4.2 施工中的要点问题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每根电缆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得超过2个,同时保护管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敷设电缆时应搭设放线架,将电缆盘置于放线架之上。电缆应从电缆盘上端引出;电缆弯曲半径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垂直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处均应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端,转弯及接头处固定;单芯交流电缆(如轨、地回流电缆)的金属保护管及金属绑扎带不应构成闭合回路;电缆金属护套和钢恺原则上一端接地,除非设计有明示时才能两端接地;用于静态保护的电缆,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接地,采用普通电缆时,其预留芯线应有一芯接地;芯线应有足够的预留,严禁芯线与接线端子之间有张力;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且线间需加平垫;当芯线与接线端子之间采用弯线环方式连接时,芯线的弯环方向应与螺钉的旋紧方向一致;二次电流回路只许一点保护接地,接地点整所宜统一。严禁两点或以上的重复接地;二次接线完成后,应将芯线号管上有字的一面朝向易于观察侧。

5 结语

综上所述,牵引变电所高质量施工是高速电气化客专铁路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既要设计合理,又能高质量施工,才是降低运维成本、延长变电所设备维修周期的可行之路,才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铁路建设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玲珍.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影响因素的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9,(4).

[2] 罗利平,张华志.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地设计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