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1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水利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

一、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2、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3、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农田灌排工程应该是农业生产性的工程建设,其受益范围和受益者也非常明显,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相反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投入的主体.

二、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重点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提高农村供水能力.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

5、要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6、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镇村应该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

三、发展农村水利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并拿出切实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第2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十 农田水利 现状 问题

2012年11月19日,中国政府网资讯,发展改革委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国农田水利建设。2012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与要求,水利建设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增大,中央安排908.5亿元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208亿元,其中重点投资对象是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大型灌溉区建设与改造以及水土保持和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件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上也有了一定的倾斜,但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 . 1思想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十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虽然各级、各单位和个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从实践中来看这种认识只是表面的,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农业发展的命根子就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离开了农田水利建设,任何制度、策略都是夸夸其谈,难以有的落实到实处。据调查显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在哪里建设农田水利项目、何时开始施工建设以及何时竣工,对于日常的管理维护、投资来源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而且缓慢等问题,很少有人问津。

1 . 2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不善

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比不难,难的是日常应用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日常管理资金不足、筹资渠道不明确、不广泛,难以保证管理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内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可谓履步维艰,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的漏洞与不足,导致其病态运作,甚至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因常年失修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自国内实施农业税制改革以来,农村已经彻底取消了传统的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等用工模式,对于农田水利而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通常采用的是一事一议策略,来实现筹资、投劳之目的。基于此,广大农民群众因不给劳动报酬而选择外出谋生,不仅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报废,而且还导致大量基本农田荒芜。

1 . 3缺乏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据调查显示,自国内实施农业税制改革以来,虽然大幅度的降低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但也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之于整天与农田打交道,他们更愿意加入农民工的浪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然对报酬低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了兴趣,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有效的维护和应用。在该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行,大量已建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现象非常的普遍,这就加速了这些基础水利设施报废的速度。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盲目、随意的建设,必然难见成效。

1 . 4当前国内农村基层水利队伍建设乏力

从当前国内农田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实践来看,人员的匮乏导致大量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专业技术保障,农村水利建设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经不难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传统的农业生产靠人力现象,依然可以看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粮食的产量。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国内大型灌区工程建筑损坏率已经超过了60%。其中已报废或失效的工程将占到三成左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则必将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深度恶化,影响农业生产能力。

2.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2 . 1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

早在2011年,党中央就出台了一号文件,要求将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国家发展体系,并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全面推动水利建设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人口每年增加数量超过7000,人数增加必然带来食物的匮乏;当前世界大量的粮油作物都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比如美国玉米产量的40%被用来生产乙醇;在气候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在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粮食短缺问题日益加剧。据2010年世界粮食组织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当前全球大约有效9.25亿人正在面临饥饿的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大约每6秒会有一名儿童由于饥饿而死去。饥饿已经成为一个人间悲剧。而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而言,其不仅关系着粮食安全生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世界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因此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2.2当前国内的农田水利现状决定了要加快水利事业发展

调查显示,国内很多农村地区的灌区水源难以得到保障,而且渠道已经老化、常年处于失修状态(如图1~2所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利灌溉效率。

对于已建成的水库、灌区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受地形、环境条件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之设计标准普遍较低,配套性、协调性较差,在粗放化管理体制下,导致很多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常年失修,最终失去应用价值和作用。据调查显示,当前项目区内水利工程只有30%左右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各级渠道通常以土渠输水,末级农渠管理不到位,大大制约了灌溉能力和效率。

2 . 3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客观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国内多数农村地区大力实施综合开发、节水灌溉以及土地整理,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基础依然非常的薄弱,自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显得素手无策,灌区因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率都受到了限制,实际供水能力急剧下。对于一些零星灌溉点片而言,因缺乏及时的供水设施和水源,很多基本农田已经看天收成。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2 . 4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这里所说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性保护。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今天,需水量在不断的增加。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损非常的严重,导致地表水得难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进而加重了井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下水开采量严重超标,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通过对某地区的地下水位调查、测量显示,由于地下水以每年0.8至1.5米的速度快速下降,该地区超七成的机井已经出现了出水量严重不足的现象,机井不断的更新,灌溉成本也随之提高。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受阻,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因此,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成为恢复地下水动态平衡,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以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以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摘要:本文从会计基础薄弱等多个方面对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对策措施

一、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

1.水利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在水利财务实务中信息失真:个人借款白条顶库,且出现借款时间跨年度现象;会议费费用过大且附件模糊,不能够准确表明会议的规格、会议发票及费用等明细清单;报销大额费用未附上相应的明细清单。二是上级水利资金的拨付未能够跟上附件出现有资金单位无法对号入座的现象;不能按要求专项核算项目资金;三是收入确认不及时,且有将应确认收入列入往来科目核算人为调节收入的现象,造成年终决算事业收入不准确;四是不能准确使用水利资金支出科目;水利资金支出费用存在超标准现象;五是存在财务调账处理随意性大、无单据、无说明和无领导审批等,致使会计监督力度不强,使出现经济问题。只是由于预算不实造成的。

2.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不力

一是水利财务部门在预算时未能够将上年度的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再加上超范围列支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致使年终出现预决算数据的差异;二是收支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编列的业务委托费过大;三是存在财政预算项目中开支的委托合同费用无预算现象;有的虽有预算但委托业务单位不清、委托事项和明细测算费用编列不细化;四是不能按照序时进度或上级部门进度要求支付预算资金;无预算开支;五是预算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存在部分经济分类科目所反映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的现象;六是未编制水利前期项目的支出预算。

3.水利部门国库资金的支出存在问题

一是从违规从国库账户中大额提取现金;使用现金方式发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和范围大额的工资、津贴;违规利用个人自有资金户进行转账;二是违规填写支付凭证的信息代码或不准确填写支付凭证的信息,出现国库账户监控疑点;三是水利部门预算单位之间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合同款,造就空头支票的出现,影响国库信誉。

4.水利部门政府采购方面存有违规问题

一是在政府采购中没有执行公开挂网招投标;二是部分采用政府采购的货物供货商未按协议及时供货;三是有些单位没有预算就采用政府采购,并且出现采购方式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等现象;四是没有及时上网公开招投标信息,抽取的部分评标专家不合规。另外出现采购进口设备不规范。

5.部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全部拨付到位以后,建设项目却迟迟不能完工;二是部分项目虽然已经完工后但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办理验收的相关事宜;三是存在擅自改变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内容;四是项目建设存在超规模、超概算现象。

6.其他问题

一是签订的水利建设项目合同文本不规范,表现在约定支付合同款、合同要素不齐等;二是水利财务部门没有按照新时期财务规定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验收入账处理;三是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四是其他问题。

二、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做好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办法以及规定的程序、手续,结合本单位实际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规定,同时做到用制度规定来约束单位的相关业务的执行,确保个人借款的规范性、相关费用报销附件的完整性等日常会计业务的合规合法。同时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等相关业务,确保水利事业单位财务数字的准确性。

2.新时期水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活学活用,以此来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为做好自己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鉴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从事水利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多学习并如全面掌握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让财务人员必须到基层了解和熟悉单位的相关业务,防止出现会计人员说外行话、办理业务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四是加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为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3.在实务工作中践行新时期的财政政策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了加强财政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财政策。为此水利事业单位要按照财政政策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推陈出新新的管理措施。一是在强化预算监督控制方面,要在定额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之内控制项目的各项,以便有效执行财政预算,确保预算单位安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二是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以此来强化水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从而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水利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强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因为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财务控制体系中环节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为此水利事业单位要在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遵循“客观全面、量入为出”预算编制原则,不予调整已经批准的本年度预算;并且不得列支未纳入本年度预算的费用,实现预算的硬约束。同时建立完善以预算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机制,确保水利事业单位项目的预算执行。

4.建立完善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新时期的水利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控机制和检查。一是强化政策的学习,以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强化审计监督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事项;二是建立定期的内部检查机制,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财务事项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整改;三是日常的检查考核要和审计结果结合起来,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制度提出惩罚措施,确保在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再监督的过程中保护水利事业单位资金安全。

总之,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进程。然而在经济越发展的同时不忘水利的重要。所以必须实现水资源项目的可持续利用。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要求,引进、推广水利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方法、新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

[2]李娟.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的解决及几点建议[J].对外经贸财会,2010,(1).

第4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水利经济 可持续发展 循环利用 发展机制

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生命长久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水资源减少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必须建立有效的水利经济体制,通过建立健全水利机制体制、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和创新科技等方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发展。

一、当前我国水利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加,水污染愈来愈严重,特别是水源污染,人类可使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当今水利经济体系已经不符合如今水资源的状况,不适应现代人对水资源的需求力度,水利经济体系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水利经济筹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投资资金和企业效益回报。

水利从古至今一直就被视为政府的事,应该由政府出资和出力组织建设,而不是企业和个人的事,大多数人们认为水利是国家的公益事业,与企业和个人关系不大。此外,水利投资资金大,获取收益时间较别的投资项目长,回报利益相对较小,水利投资项目对企业家的诱惑力不够,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将资金投入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当中。

2.水利企业管理体制和国家政策扶植力度不够。

水利事业中,不仅缺乏合理公正的收费机制,而且水利单位对防洪防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尚不完善,社会公益支出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水价收费标准不合理,水费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很难收取,所以水利事业的支出缺口越来越大,水利事业面临改革和改进的压力越来越大;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服务不完善,虽然国家和政府已经做了相关政策规定,但是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依旧很紧张,水利事业进展仍然很缓慢。在中小水电站和乡镇水管站存在管理体制落后、设施缺乏等问题。

3.水利事业不仅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设施,而且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当今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的信息社会中,各种产品的价值量主要取决于内在科学技术含量。在长期发展历史进程中,水利工程培养了大批懂水利设施和工程建设的人才,但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人才,所以水利事业管理体制相对较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碍水利事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经济良性发展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措施

针对上述水利经济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水利事业应该“对症下药”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根据长期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我认为,水利经济要想实现良性循环和长久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改进。

1.构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前提是建设良好有序的水利市场,因为营造水利市场对实现水利事业长久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改革的现实社会要求。此外,建立水利市场是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提升。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下,国家应当加大政府在水利事业中的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水利事业的支持。由于水利事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民生关注热点,因此要发挥政府的财政作用和资源配置作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3.完善水利事业的投资制度,提高水利事业的回报效益,增强水利事业对企业家的吸引力。此外,还要完善水利经济的收费制度,制定标准合理的收费体系,使居民和农民自愿缴纳水费,从而保障水利事业长足发展。

4.培养一定的管理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从今往后,在水利事业中要像以往一样重视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和使用。从经营管理中增加效益:一方面要在思想观念上做文章,尤其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觉悟,从而在领导的带领下使全体职工重视水利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倡导尊重知识、培养人才,使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在水利事业中发挥能力和价值。

中国是大河文明的发源地,以农耕文明享誉世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发展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农业灌溉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历代统治者特别重视农业灌溉问题,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依然是立国之本,是关系国家民生的首要问题。水利经济不仅关系农业,而且关系中国这片大陆上生存的每一位中华儿女。

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不仅要结合当前水利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对水利经济进行改善,而且要从水利经济长远发展规划水利经济发展机制。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还应从强化人们节水意识方面进行宣传,提倡水资源重复利用、保护水源,避免水资源污染。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2]张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节水灌溉,2006(5).

[3]尹艳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6).

第5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一、学习的主要收获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水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为保障水利奋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对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和讨论,认真分析了水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加深了对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进一步带动和加深了对关系水利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更加坚定了综合事业局体系内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突出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是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精神和要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水利部和我局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综合事业局将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实施。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促使广大党员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好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到全局发展和改革的各个方面。

二、对综合事业局发展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当前,在水利发展与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综合事业局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综合事业局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切实以科学的思想和发展的理念,指导全局的整体发展与改革。在推进业务强局和经济强局建设实践中,努力使主体业务和强局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水利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局的工作中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方向,这是我局把握工作的准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目标选择,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的现代事业组织体制。综合事业局自2000年建局开始,就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发展,特别是进入20*年以来,在推进建立精干高效的事业队伍和建立强大稳定的经济基础两大战略目标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业务发展方面,发展好主体业务是综合事业局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主体业务发展上,全局在发展和巩固科技推广、人才开发与培训、外资项目管理、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沙棘开发、水利机械以及多种经营管理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成长潜力,重点围绕新时期的水利中心任务,相继组建或充实相关机构,培育和拓展了水资源管理、国际河流管理、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利国有资产监督和运行管理、水利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节水产品认证等具备较好成长性的业务,形成了新的主体业务发展体系。我局业务发展的最高目标概括的讲,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能较好的服务水利中心工作,真正为部提供管理支撑;二是业务能力真正在社会上能够立足,可以较好的直接服务于社会。

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综合事业局成立初期基础薄弱和生存困难等问题,为了形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除了强调业务本身发展以外,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以支撑。近几年,综合事业局确立了以水电开发、城市供排水、技术咨询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辅业剥离改造等措施,形成了全局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的主体构架,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截止20*年底,实现了从建局之初可控资产规模22亿元左右增加到214亿元,净资产超过36亿元,全局的资产结构也由原来的以“三厂”等为主转变为以能源资源类和证券类资产为主,实现控制水电装机350万千瓦、日供水能力325万吨,不仅资产规模得到壮大,资产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综合事业局发展经济,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简单挣点钱,而主要是着眼于把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好替国家分忧,为单位自身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所从事的开发性业务对水利行业发展有推动,对社会发展有价值。如:水电、水务都是这类业务,我们参与的许多地区,也促进了当地水务体制的改革。

当前,综合事业局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有很多困难需要通过发展来加以克服,既有主体业务的体制性改革问题,也有如何以经济手段解决历史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从而保障主体业务稳定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第一要务,切实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和统一到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持之以恒的走强局发展之路,通过改革谋发展、促稳定。

二是突出强调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持之以恒的追求。发展的路线确定之后,人的问题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近几年,综合事业局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投入力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超过300人,高级职称人员近1000人,基本上保证了全局工作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以人为本方面,仅就综合事业局自身而言,近两万人的队伍中,既有老体制继承下来的职工,又有建立在新劳动关系下的员工,我们始终坚持靠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不简单裁员,至今基本没有职工下岗;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我们负责建设的“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我们管理的二十多座水电站、水库等,通过科学规划,认真细致的工作,涉及几万移民没有出现上访的情况。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强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综合事业局工作既有行政职能延伸性业务,又有参与社会活动的经济性业务。综合事业局在发展主体业务的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以业务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保障和促进业务发展。在发展原有业务的同时,兼顾新兴业务的培育和发展;在发展主导性产业的同时,兼顾非主导产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重点对一批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厂实施根本性的变革;在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兼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业务经济互补促进的功能得到有效放大,主体业务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主体业务的发展拓展了领域和空间,也为保障机构的整体稳定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有了这些条件,几年来我们的业务得以快速发展,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贯彻部党组对我局工作方针取得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初步体现。

三、下一阶段深入学习实践的措施

按照部党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部署,综合事业局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证在完成学习实践活动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提出的改革创新的要求,在坚持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以全力服务水利中心工作为目标,努力推进业务强局和经济强局建设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综合事业局的基础支撑作用。在下一阶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将重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化对水利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中找准位置,在推动发展、服务社会、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奋发有为。

二是不巩固和丰富业务内容。按照民生水利和现代水利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不断巩固主体业务基础,发展新业务,挖掘和培育潜在业务,淘汰没有生命力的业务。

第6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 人才队伍 专业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89-01

一、水利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共有水利事业单位3.2万个,从业人员共72.2万人。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水利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深化水利事业改革、推动水利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水利事业单位存在人才配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职人员涉及的专业较为繁杂,在所有在职人员中,水利专业人才比例小,非水利相关人员比例大。二是偏远地区的水利管理单位十分缺乏专业人才,尤其对于基层水利单位而言,普遍存在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的问题。三是不同类型单位的差距较大,流域机构、水文单位、灌区管理单位的从业人员多,而水土保持单位、防汛抗旱管理单位的从业人员少。

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是开展水利工作的基础力量。然而长期以来,水利事业单位一直存在“两多两少”的现象,即管理人员多、专业技术人才少;单位职工多、真正有用的人少。由于水利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时需要经过人事部门审批,使得单位自身没有人事决定权,所以造成了经过正规途径进入单位的人员往往不是单位急需的人才,从而导致水利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

3.人才培训不到位

部分水利事业单位不重视从业人员培训,在引进优秀人才后没有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和培训,使得引进人才与有效运用人才相脱节。同时,新引进的人才大部分都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在培训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得这部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失误,难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需求。

4.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水利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使得单位内部缺乏人才竞争环境,降低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特别对于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来说,他们在实际工作付出比别人多,但是却得到与他人同样的待遇,极容易造成这部分人才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同时,在缺乏奖惩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水利事业长远发展。

二、加强水利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水利事业单位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力求做到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实行人员公开招聘制度,认真编制招聘计划和方案,做好招聘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严把人才引进观。其次,根据本单位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岗位性质,合理确定岗位职责,一旦出现岗位空缺,应及时采取公开招聘或内部选拔的方式竞争上岗。再次,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工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人员职位升降或续聘、解聘,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最后,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施以岗定薪、以业绩定酬的分配机制,调动起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水利事业单位急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单位领导必须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首先,水利事业单位领导要树立人才观,鼓励在职人员爱岗敬业、在岗成才。同时,着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和首席技师工作室为切入点,积极推动高技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次,积极开展水利特有工种技能大赛,给予专业技术人才展示才能的机会。加强高级技师考评工作,落实技师津贴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水平,有效防范人才流失。

3.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做好在职人员培训工作,根据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理论素质、道德素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如思想政治教育、任职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与此同时,为加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还应当通过工作实践培训、在职自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研修班等途径,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使其成为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业技术队伍。

4.落实人才激励机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才能,推动水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水利事业单位应采取弹性奖励的方式,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贡献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尤其对于在技术科技领域实现成果转化的技术人员,要加大奖励力度,增强技术人员的进取意识,为人才发挥潜能创造良好内部环境。

三、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人才队伍是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通过深化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训体系,落实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焦勇.康永杰.甘肃省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8(12).

[2]马永祥.杜敬民.加强水利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9(11).

第7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的大国,由于人口基数众多、地域上水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和许多水域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污染,使我国成为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我国目前必须面对的课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从源头抓起,我国水利建设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事业。我国各项水利设施的固定资产达到上万亿,固定从业人员已有500多万人。

一、我国水利系统的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学(water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水利事业所联系起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同时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部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水利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投资规模,通过科学的管理为社会产生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自古就有水利经济概念,历代统治者为了能够稳定自身统治,常常将兴修水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如秦始皇用韩国人郑国兴修大型灌渠,蜀郡太守李冰建造都江堰,让秦国的关中、蜀地成为沃野千里大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以后中央统治者和地方官吏也多把防治水害、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富民强兵的大政,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兴修堤防、灌渠和运河,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套灌区、灵渠等,康熙帝更是六巡黄河,查看治理黄河的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修建大型灌渠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可从中取得更为可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现代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主要参考美国和俄罗斯的学术成果,对此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需求,总结水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们采用广义的水利经济学观点,它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和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经营水利事业。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的重点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或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各项不利影响综合估计方法;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经济问题;库区移民、经济赔偿的问题;水利工程经营的原则和途径;水利工程的建造要将节水的理念放到规划中等。

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原则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下,吸收各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需要。一是多种经济制度并重发展,我国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和个人的价值规律;二是科学的经营管理,我们在追求经济效应时,同时要兼顾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力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水利建设项目要经过专业部门的经济、财务分析来预测其可行性,水利事业的建设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盈利,这是争取国家财政拨款和投资人投资的关键,以及工程建设后的后期维护费用,这都需要研究其可行性的;四是对开发地区的总体规划,水利开发的工程项目应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寻求最优的组合方式和最佳的建造顺序及最好的运行方式。

二、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进度、投资、经济效益四者互为依存,又互有矛盾。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就能互为支持,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创新创优;反之,则互为牵制,互相促退,消耗内力,事倍功半。水利部最近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建设的总目标”,所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的经济效益应兼顾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利经济效益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加速和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水利建设事业优化升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前期遭受西方和苏联的科学技术的封堵,我国水利事业在自主探索中艰难的进行,因此存在许多经济效益不好的水利设施。改革开发后,提出科技兴国战略,随着中国逐渐走出国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同时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已走向国际前列,是我们所自豪的业绩。

我国水利经济良好效益和市场经济相互影响。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水利经济已广泛参与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生产要素,可为我们提供水、电、水产品等物质产品,现已改变水利工程无偿或低价服务,不讲经济效益,忽略经济效益,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水利部门已接受供求关系、市场定价和市场竞争等价值规律,其中山东省的水利综合经营产值、利润翻一番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可行的方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水利运行机制多样化,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自然属性,让它的价格不可能完全受市场调控,也就是说水利产业不能等同于完全的市场企业,所以它需要多种运行机制,一些公益型服务,如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文、环保、水资源保护等,需要政府投入和控制;如水产业、水利运输、水资源旅游等可由市场经济进入。

水利经济效益是长期的,它推动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第8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产值的不断增加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水利经济发展的合理与否事关整个水利事业的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保障。下面,笔者对当前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当前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思路过于陈旧。由于深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树立市场竞争的意识,导致其无法拓宽融资渠道,发展资金不足。其次,水利经济的发展体制不合理。就目前来说,我国水利经济体制中存在着“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导致很多水利企业都是事业性质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也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水利行业的生产、交换以及分配等。再次,水利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导致水管单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周转困难,造成经济状况疲软。同时,水价的定位工作不到位,影响了水利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思维分析

尽管当前我国的水利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水利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某些限制性因素,例如水利经济的发展体制不合理、发展途径不完善。为了加快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创新当前的水利经济发展工作。针对此问题,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当前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一)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

思路指导行为,只有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我国的水利经济才能获得更进一步地发展。新时代下,我们必须创新水利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相关人员必须从当前水利经济的体制、经营状况、市场前景以及环境的方面出发,从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及高度出发,在保障用水量供给稳定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区域内的水利产业。水利经济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做好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的系统发展。另外,还要加快推进水利经济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水利经济的发展任务方面来看,工作人员应该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地区的电力行业,并充分发挥水利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还要帮助一些水利基层单位加快脱贫的步伐,促进水利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水利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进一步优化调整水利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促进行业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第二,要加强水利经济体制的改革,理顺水利经济中的各种关系,提高水利行业的经济效益;第三,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加快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高水利行业的凝聚力及创造力。

(二)创新发展途径,突破发展瓶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大有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在日益提高。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对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水利建设的防洪安全方面、供水安全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等。加强水利建设,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水利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创新水利经济的发展途径,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要大力挖掘水资源的经济潜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其次,在水利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的现代化,提高水利经济发展的效率及效益。

(三)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发展实效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创新水利经济的发展机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及其管理体制改革,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水价成本测算,使灌溉水价达到成本水价,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并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水价制度,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工作的落实。第二,水管单位要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积极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助帮助,在税收政策上能够给予最大优惠。同时利用地方的信息、资源渠道,加强合作,实现收入的增长等,拓宽水利经济的融资渠道。第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水利经济干部队伍。总之,要创新水利经济发展工作,必须努力提高水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这是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必要途径。

三、结束语

第9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2年,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我厅为省第三批文明行业创建单位。同年8月,厅党组在全省水利系统动员部署开展了以“树立水利行业新形象,建设人民满意好行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并提出了用5年的时间,把全省水利系统建设成为文明行业的奋斗目标。现在时间已经过半,厅党组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水利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现场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精神;总结和交流近两年来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主要经验;命名和确认一批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单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确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省水利系统进一步广泛动员、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着力创建水利文明行业,为促进水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这次现场会组织参观的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泰州引江河管理处、张家港市水政监察大队分别是中央文明委和水利部表彰的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溧阳市沙河水库管理处是省文明委和省厅联合命名确认的“*省第四批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单位”。昨天,同志们还参观了外系统省江阴长江大桥公安局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先进经验。我们组织大家实地考察上述5个单位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借鉴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新鲜经验,力求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质量,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刚才,传达学习了全国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还安排5家单位从不同侧面,对近两年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大家讲得都很好。由于时间关系,其它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会务组已汇编成册,供大家学习参考。这次会议,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振霖同志十分重视,原计划亲自到会讲话,因参加省政府召开的淮河灾后重建工作现场办公会议,不能前来,为此要我代表他参加这个会议,并代表厅党组讲话。下面,我根据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近两年来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两年来,厅党组对创建水利文明行业工作非常重视,紧密结合我省水利行业实际,与省文明办联合制定了创建文明行业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利系统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

(一)明确提出了创建文明行业具体要求。即围绕“建设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实现一流的管理、开展一流的服务、创出一流的效益”等五个环节,提出了用5年时间将全省水利系统建成文明行业的奋斗目标;从行政管理、水政监察、工程管理、水利生产经营、乡(镇)水利(水务)站所、水文水资源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和创建文明行业基本要求;从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安全生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文明行业具体标准。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根据省厅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对本单位、本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进一步进行了量化、细化和标准化,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工作。

(二)切实加强了水利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近两年来,我们协助地方党委,在全省水利系统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学习型行业活动,着重对学教活动过程中调研发现和基层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提高了水利为“三农”服务的水平;我们组织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了调查研究,利用*水利网站先后开设“三个代表”指引下、“两个率先”主题论坛等理论学习专栏,并分年度择优汇编成册,及时交流了理论学习成果和经验;我们还组织全省水利系统近*00多名职工,积极参加了水利部和省文明委举办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活动,强化了水利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了向湖、高安泽、周光裕、郑培民、李元龙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引导水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组织全省水利职工大力开展了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水利干部职工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意识。我们还在全省水利系统大力弘扬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水利精神,积极组织水利职工开展了抗洪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在全省水利系统营造了团结奋进、乐于奉献、建设水利现代化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近两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省江都管理处、张家港水政监察大队等“全国水利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的管理,并在省文明办的指导下,择优选择灌区、船闸、泵站、水厂、水政监察、水文测站、农村水利服务站等窗口单位,先后分两批共计命名了47个“全省水利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单位”,发挥了窗口单位的典型示范作用;我们还在机关开展了“三优三满意”、“文明处室”创建活动,加强了机关建设;对省直水利管理单位开展了双文明考核,进行了目标管理;对水利建设工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并分年度进行了考核、推荐和评选,累计有1个水利建设工地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文明工地”,有20个水利工地被评为“*省水利文明工地”;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文明水利服务站”和“文明水文测站”活动,推动了基层水利单位创建文明行业建设。在近两年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中,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深入开展了“好班子”、“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文明家庭”、“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和“双拥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明行业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近两年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我们为水利中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提高了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淮河流域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出色地完成了入海水道等一批事关全局、影响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任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水利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质量,特别是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也经受住了考验,受到了基层和群众普遍欢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好评。当然,在充分肯定我们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省水利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如有些单位、有些部门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在组织领导上一手硬一手软,在创建水平上参差不齐,在创建举措上止步不前、缺少创新精神,在创建活动上雷声大雨点小,水利基层单位开展创建活动不够广泛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排查差距,加倍努力,进一步提高全系统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水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尤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核心内容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是把三个文明建设任务紧密结合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从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水利文明行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入开展好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活动。

(一)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水利行业服务质量的需要。

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是自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今天的水利事业,以理念、思路、机制创新为标志,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利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就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更新治水理念,拓宽治水思路,创新治水机制,增强水利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是需要我们必须通过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活动为载体,加强水利系统行风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水利行业服务质量,建设人民满意的行业,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二)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是坚持执政为民、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树立水利行业新形象的需要。

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始终把让人民群众受益、对人民群众负责作为创建文明行业的根本立足点,只有这样,水利事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通过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教育,牢固确立水利事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观念,从我们每一位水利职工的一言一行做起,从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基层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水利行业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树立*水利系统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是提高水利行业自身素质,服务“两个率先”,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今年全省市县水利局长会议上,吕厅长代表厅党组提出把服务“两个率先”,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水利的中心任务。并根据这个中心任务,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现在,全省水利大政方针已定,目标已经明确。我们的事业能否继续推向前进,关键在人,关键在能否提高水利行业的自身素质、自身形象和服务质量。因此,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活动,营造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氛围,努力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夯实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才能不断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为全省“两个率先”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水利系统创建文明期任务,既要立足长远,又要狠抓当前。我们要按照省文明委的要求和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将这项工作推向前进,使全省水利系统真正成为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文明行业,进一步塑造使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的良好水利形象。

(一)突出教育引导,建设优质服务行业。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干部职工队伍,是创建水利文明行业,为发展、为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举措。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职工队伍,在今年全省市县水利局长会议上,我们强调了三条基本标准,即学习型、实干型、奉献型干部职工队伍。就是希望通过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使大家真正懂得为谁服务,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的问题,使大家真正掌握领导现代水利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切实担当起*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就是希望通过对干部职工的引导,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务实精神,坚持把满腔的工作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好高骛远,不搞花架子,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让群众在不断发展的水利事业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就是希望通过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拒腐防变的能力,教育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加强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造,自觉加强廉洁自律,自觉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并把文明行业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水利行业文明服务水平。

(二)突出道德约束,建设诚实守信行业。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维系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中共中央批准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指导我们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纲要》,要从提高水利行业整体素质的高度,继续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继续深入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的教育,大力倡导和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实现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通过深化职业道德建设,培育一支诚信队伍,建设一个诚信行业,共同构筑诚信社会。

(三)突出目标管理,建设务实高效行业。制订量化指标,实行目标管理,是建设务实高效行业的根本保证。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省厅提出的创建文明行业六项目标,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落实,制订和完善创建目标和标准,努力深化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特别是各级水行政机关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要按照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实行定量考核、目标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执法不公、服务不力等现象。今后,省厅机关对基层来人来文请示的问题和要求解决的事项,实行严格的首办处室负责制,主办处室与相关处室主动沟通联系,实行全过程服务,减少推诿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

(四)突出制度保证,建设规范运转行业。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是创建水利文明行业的治本之策。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系统配套的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使水利行业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全省水利系统各级水行政机关和行驶行政职能的管理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坚持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全省水利系统各级水利生产建设单位要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全省水利系统各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特点,制订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运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工作责任,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全省水利系统各类经营服务单位和窗口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经济秩序中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在经营服务上做到规范守法、文明服务。

(五)突出环境建设,建设美化宜人行业。加强水利系统软环境建设,既是提升水利行业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又是树立水利行业新形象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水利行业环境建设作创建文明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对新建各类水利工程,在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单位的环境建设需要。对有条件的已建水利工程,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到水利工程管理区、工作区、生活区卫生整洁,环境美化,宜林区域全部绿化,为水利职工提供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要积极建设水利“绿色公园”,大力发展水利旅游,努力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旅游活动场所。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行业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行业潜力,大力发展行业经济,力求使水利职工物质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和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相适应。三是要进一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加大水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开展行业文体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全省水利职工精神生活水平,增强水利行业的凝聚力。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把创建文明行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创建水利文明行业是全省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都要从水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水利文明行业工作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一)领导要到位。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对创建水利文明行业工作要做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切实担负起三个文明建设的重任。要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加强对全省水利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领导,省厅及时调整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吕振霖厅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朱泳富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切实肩负起创建水利文明行业的责任。全省各级水利单位、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创建文明行业组织机构,真正担负起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本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职责。各级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创建文明行业取得预期成效。

(二)活动要加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发挥窗口单位的典型示范作用。厅文明办要加强对全国表彰的2个窗口先进单位和这次命名、确认的46个窗口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对上述单位要在*水利网上设立专栏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群众反映有严重行风问题的窗口单位,一经查实后,要及时取消其示范窗口单位的资格和称号。二是要组织开展好“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是贯彻落实水利部水机党[*4]4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把全省水利系统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推向深入的一个重要举措。会后,我们将根据提出的意见,经修改完善后正式下发,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好推荐、申报、命名表彰工作,促进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厅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文明工地、文明灌区、文明测站、文明水利服务站评选表彰活动,在水利系统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氛围。四是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加强同地方文明办联系,继续深入开展好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