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水利扶贫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水利扶贫工作总结

第1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今天,我们在*市*县召开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商水利定点扶贫大计。这次座谈会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水利定点扶贫规划实施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分析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实施收尾阶段的水利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完善对口帮扶机制,确保如期完成水利定点扶贫任务。上午,我们考察了*县的水利定点扶贫项目。刚才,*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同志对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扶贫办主任黄凯同志作了全面汇报,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组组长杨燕山同志汇报了工作组的有关工作情况,*市水利局、*省水利厅及定点扶贫7个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发了言,水利部有关司局、流域机构和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表了态,讲的都很好。下面,我结合会前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的一些情况,就水利定点扶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新形势

水利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水利部对三峡库区进行对口支援,在*6县和*房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连续选派干部挂职蹲点,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从各个方面努力为定点扶贫地区水利发展与改革服好务。进入新世纪,在认真总结15年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时期定点扶贫工作的新要求,编制了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20*-*年),明确了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形成了以行业优势为依托,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和智力支持为主要措施的水利定点扶贫总体思路。在*市和*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水利、扶贫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水利定点扶贫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回顾这几年的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第一,帮扶机制逐步完善。健全工作保障体系,形成了扶贫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对口帮扶,两省、市7县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市和*省各级党政领导把扶贫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真抓实干,亲历亲为,保障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流域机构完善对口帮扶机制,组成7个帮扶小组,分别对口帮扶7个县。各组由一个业务司局作为组长单位牵头负责,重点发挥其行政优势;一个主要业务单位作为副组长单位,重点发挥其业务和经济优势;各组分别配备技术优势单位、经济优势单位,形成综合帮扶优势。各帮扶小组分别与对口县签署了帮扶协议和实施方案,各帮扶单位带着深厚的感情扶贫,发挥各自的优势扶贫,为贫困县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

第二,项目扶持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近6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4.23亿元。*6县完成中央水利投资20.26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投资总额的26.5%。去年,7县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0.*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专项资金的倾斜扶持下,第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库—开县鲤鱼塘水库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房县三里坪电站、武隆接龙水库、巫溪文峰引水、*污水处理厂和*水库、*水库以及开县水位调节坝等骨干工程开工建设,三峡中部、渝北东、小江3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实施。目前,定点扶贫7县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4490处,累计解决109.4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83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水利工程蓄引提水总量达到13.2亿立方米,比*年增加7.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4万亩,比*年增加28万亩;建成堤防近30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78平方公里,水电装机达到75万千瓦。

第三,水利改革明显加快。定点扶贫7县着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基本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水管体制改革、基层水利站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农村水价形成机制改革、小型和微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深入推进。7县水利部门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水利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第四,智力扶贫深入开展。积极开展“送科技、送知识、送温暖”活动,举办23期各类培训班,培训基层水利干部1600多人次,组织13名基层水利业务骨干到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工作锻炼,协调清华大学在*县开办远程教育扶贫示范站,帮助云阳县双江镇节水灌溉工程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示范项目,向定点扶贫县捐款捐物63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50余名,援建水利希望小学1所,向1300多个特困户送去了慰问金。

水利定点扶贫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7个定点扶贫县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11.9万人下降为55.25万人,下降了74%;贫困村总数从1320个减少到740个,减少了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38元增加到3*2元,增长了97%;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并增长1.44%,粮食亩产平均增加188斤,农村人均粮食生产能力达到879斤;gdp从129.6亿元增加到300.6亿元,增长132%;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加到15.82亿元,增长147.14%。

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力支持,得益于*、*两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精心组织,得益于水利、扶贫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得益于部机关各司局、各流域机构、各直属单位及挂职扶贫干部的辛勤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利部连续派出九批65位扶贫干部之后,新世纪以来又陆续选调32位优秀干部分五批奔赴扶贫第一线。这些同志肩负部党组的重托,带着深厚的感情,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落实定点扶贫任务,加快贫困县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在扶贫工作实践中经受了磨练和考验,增强了本领和才干。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水利定点扶贫干部表示诚挚的慰问!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战略目标,并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去年11月25日,*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未来12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平均水平”的要求。近期,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也对*市扶贫开发和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水利定点扶贫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定点扶贫任务艰巨。定点扶贫7县的贫困面还比较广。20*年,7县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25万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12%;贫困村740个,占总村数的33%;财政收入合计15.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元,均低于全国和当地的平均水平。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与调整后的定点扶贫规划目标相比,饮水不安全人口还有70.31万人;规划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目前仅完成20万亩;房县龙洞口、城口北屏、三合、开县天白、巫溪刘家沟等5座水库尚未开工建设,10座小一型病险水库还没有整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因缺乏资金渠道大多尚未实施。二是扶贫攻坚难度增加。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有些地方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三是定点扶贫时限紧迫。现在离消除绝对贫困目标的时间只有12年,离全面完成扶贫规划纲要任务的时间不到两年。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建设任务,解决众多人口贫困问题,任务异常艰巨,时间极其紧迫。对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

另一方面,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民生和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民生,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扶贫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这是我们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利条件。二是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对水利扶贫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化,定点扶贫的对策措施更为明确,各项帮扶机制更为完善,组织工作更为协调有力,工作运转更为高效有序。这是我们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定点扶贫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更加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定点扶贫地区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基层水利干部队伍,为我们做好水利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既要对水利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有足够的估计,又要坚持如期实现定点扶贫目标不动摇,充分发挥行业扶贫的优势,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工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决打好定点扶贫攻坚战,全力完成水利定点扶贫任务,促进定点扶贫7县早日脱贫致富。

二、扎实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

定点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扶贫方针,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建设涉及民生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培养水利人才队伍,全面打牢定点扶贫地区水利发展基础,努力为定点扶贫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根据贫困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水利发展实际,近期要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大帮扶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提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集中供水为主要措施,把城镇供水延伸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整乡成片规划,集中连片实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到2*1年底,*6县要提前2年在全市率先解决规划内66.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房县2009年要解决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

——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6县要在2009年底提前一年完成51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房县要在*年底前全面完成谭家湾中型病险水库及现有41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有效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大力推进三峡中部、渝北东、小江3个大型灌区和武隆东风、巫溪民主、房县中部平坝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末级渠系建设,分两批把7个定点扶贫县列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力争2009年把*房县、*城口等5个县列为重点县,努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保障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

——建立健全骨干水利工程体系。要进一步加快*、*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城口北平、三合、巫溪刘家沟、开县天白、房县方家畈等骨干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大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力度,在中央财政中小河流治理资金中重点给予倾斜,加快7县的县城防洪达标和重要集镇防洪安全建设。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尽快启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平方公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和管理,启动实施10个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改善山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全力完成“三个确保”贫困村水利帮扶任务。以六个“三个确保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结合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规划,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完善水利部直属单位对口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年底前取得实效。

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水利扶贫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把水利扶贫规划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水利建设重点同当地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夯实水利基础同解决扶贫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解决当前矛盾与促进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全力打好水利扶贫攻坚战,同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项目安排、工程建设等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未来发展需要,超前谋划部署,点面统筹兼顾,大中小微并举,逐步构建贫困地区水利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贫困地区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能否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水利扶贫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探索贫困地区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四是中央扶持帮助与地方自力更生的关系。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合力推进。国家的帮扶是推进扶贫工作的外部力量,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在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源的同时,*市和*省要进一步加大对定点扶贫县的倾斜力度,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动员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水利、脱贫致富奔小康。

五是资金项目支持与人才智力支持的关系。水利扶贫工作要坚持做到见钱见物又见人,既要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又要重视当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同步推进。通过干部双向交流、人才培训、科技扶贫等多种手段,建设一支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符合水利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水利干部的政治素质、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着力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措施

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水利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水利部扶贫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难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定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承担的定点扶贫工作任务纳入本司局、本单位的主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为开展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市水利局和*省水利厅要对定点扶贫县的水利工作给予重点倾斜,在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予以大力支持,用于7个定点扶贫县的中央水利投资要高于全省、市平均水平的30%以上,用于7个定点扶贫县的地方水利投资水平要高于全省、市平均水平20%以上。定点扶贫县要抓住机遇,充分运用水利扶贫机制,扎实做好本地区的水利发展与改革工作。部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及时了解定点扶贫进展情况,加强沟通与协调,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各对口帮扶单位要在资金帮扶、项目帮扶、技术帮扶、管理帮扶、人才帮扶、产业帮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在能力帮扶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各帮扶小组的牵头司局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牵头组织和对口帮扶协调工作。副组长单位是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承担单位,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协调好其他成员单位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其他各帮扶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全力支持对口帮扶。各帮扶小组与对口县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按照共同签署的合作文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紧开展工作。水利部有关司局和单位要认真分析7县主要负责同志发言中反映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逐一研究落实7县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要继续加强智力帮扶,积极开展水利人才培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水利技术。要进一步发挥下派扶贫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去年水利部对定点扶贫干部选派机制进行了调整,增派了司局级组长,新一届工作组的人员和力量得到了加强。希望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多对他们提要求、压担子、交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工作组的同志们要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依托工作组的整体优势,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各项工作,为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扶贫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干部派出单位要大力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关心挂职干部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水利扶贫工作中去。

三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水利部有关司局和单位要发挥好水利扶贫项目年度计划会商机制的作用,积极落实水利扶贫建设项目投资。要严格遵守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要加大对水利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稽查,下达到县的水利定点扶贫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挤占、挪用。要加强廉政建设,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

四要积极推进水利改革。定点扶贫地区要把加强水利建设与推进水利改革结合起来,把项目扶持与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水务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定”和“两费”,切实做到建管并重,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深化农村水利改革,积极开展集工程建设、产权制度、水价机制和科学管理四位一体的农村水利综合改革试点,构建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

五要认真开展监测评估。国家扶贫纲要实施已进入收尾阶段,要针对水利定点扶贫规划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通过对项目落实、工程建设和工程效益等情况的监测,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规划的完成情况及其效果,分析规划实施对改善贫困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总结成功经验,指导今后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同时,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查找原因。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结合中央水利投资政策,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下一阶段水利定点扶贫规划,认真谋划好今后的水利定点扶贫工作。

第2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年-年)》完成情况,分析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共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定点扶贫大计。刚才,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组以及房县、武隆、丰都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作了工作汇报,云阳、城口县委书记,开县、巫溪县长发了言,大家讲的都很好,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为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和贫困县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

水利部是第一批开展定点扶贫的10个中央国家机关单位之一。长期以来,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始终把定点扶贫当作政治任务,列入重要日程。进入新世纪,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和干部挂职为主要渠道,在重庆武隆、城口、巫溪、开县、云阳、丰都和湖北房县等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了水利定点扶贫。在重庆市和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水利、扶贫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水利定点扶贫规划顺利完成,取得显著成效,7个定点扶贫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年到年,7个定点扶贫县贫困人口从211.9万人减少到40.82万人,减少了80.7%,贫困村从1320个减少到711个,减少了4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538元增长到3341元,增长了117%;GDP从129.6亿元增长到372.9亿元,增长了187.7%;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加到27.23亿元,增加了325.4%。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国家扶贫主管部门的表彰。

十年来,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帮扶机制逐步完善。成立了由部领导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水利扶贫工作。由37个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组建7个帮扶小组,分别对口帮扶7个县。先后印发了《水利部扶贫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水利部定点扶贫挂职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水利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水利扶贫联络员体系、水利部定点扶贫对口联系机制、水利扶贫年度投资计划会商制度和年度工作统计总结机制,形成了扶贫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对口帮扶,两省(市)7县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十年来,定点扶贫7县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7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6.8亿元。开县鲤鱼塘、城口羊耳坝、丰都弹子台等大中型水库和巫溪文峰引水、云阳咸池二期调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房县三里坪电站、武隆接龙水库、丰都蒋家沟水库、云阳梅峰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等骨干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三峡中部、渝北东、小江3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巫溪民主、开县兴隆、房县平坝中型灌区开工建设。目前,7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万余处,解决了246.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400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防洪堤3000多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2.86万亩,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近14亿立方米,比年增加8.2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8平方公里,农村水电装机达85万千瓦。

三是实施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如期实现。结合水利定点扶贫整体规划,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口、房县6个“三个确保”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在项目、资金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和优先扶持,全面解决了6个村1072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饮水安全的整村推进,着力加快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村级公路、国土整治、改厕改卫、产业发展等扶贫开发项目,如期完成了国务院要求的三类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任务。

四是发挥自身优势,对口帮扶成效显著。各帮扶小组分别与对口县签署了帮扶协议和实施方案,发挥各自技术、经济优势,为贫困县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在房县,规计司帮助协调水利建设项目,海委集资10万元援建门古镇月日湾村饮水工程,发展研究中心帮助指导制定水利发展战略;在云阳县,国科司等单位协调落实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帮助咸盛水电站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科技推广中心支持云阳县小(1)型水库群防汛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在开县,建管司等单位帮助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指导鲤鱼塘、调节坝等重点工程建设,协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立项,小浪底建管局出资100万元支持开县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在城口县,水保司等单位建立定期互访制度,帮助城口县利用水土保持政策解决水利发展难题;在巫溪县,农水司、人事司集资5万元,援建菱角乡新民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在丰都县,国家防办安排50万元支持丰都县建立抗旱服务队,办公厅援助大批办公、学习设备,珠委出资30万元援建了一所水利希望小学;在武隆县,水电局等单位探索用援建小水电项目产生的效益助学、扶贫的可持续帮扶模式,水文局、灌排中心、淮委开展援建水文站点、联系灌排项目、举办农水培训等工作。此外,水电局、水文局和长江委捐赠40万元支持武隆县碑垭电站技术改造,机关党委和移民局捐款5万元为武隆县木根村群众援建小水窖,移民局挤出30万元工作经费援助水利部认领的6个“三个确保”贫困村建设饮水工程,政法司、水资源司、财务司、黄委、松辽委、太湖局、水规总院、水科院、南科院、水利报社、建管总站、水保监测中心、水利工程协会等单位也以不同形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五是坚持群策群力,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水利部广大职工发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访贫问苦、捐资助学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累计向定点扶贫县捐款捐物66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00余名,援建水利希望小学1所,向1400多个特困户送去了慰问金。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定点扶贫县捐赠各种专业书籍和电脑等办公设备,改善了当地水利部门办公条件与自动化水平。水电出版社于2003年向7县捐赠了价值300多万元的图书,2005年又向城口县红军文化馆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图书;机关团委组织60多位直属单位团员青年及部分团支部捐款援助房县百名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等单位多次超出对口县的范围开展助学等活动。

六是实施双向交流,扎实开展人才帮扶。先后举办26期各类培训班,培训基层水利干部1750多人次,组织13名基层水利业务骨干到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锻炼,协调清华大学在丰都县开办远程教育扶贫示范站。连续派出了6期35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到水利扶贫第一线开展工作。这些同志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满怀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把宝贵年华、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奉献给水利定点扶贫事业,为落实定点扶贫任务、加快贫困县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在扶贫工作实践中经受了磨练和考验,增强了本领和才干。

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力支持,得益于重庆、湖北两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精心组织,得益于水利、扶贫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得益于部机关各司局、各流域机构、各直属单位及挂职扶贫干部的辛勤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所有参与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经过十年努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年)》提出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原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稳定减少到1000万以下,新标准(1196元)下贫困人口以每年673万人的速度下降,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贫困人口数量多,发展差距大,相对贫困凸显,返贫问题严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实现贫困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努力奋斗。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制定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确保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4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定点扶贫工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定点扶贫工作做出专门动员和部署,明确提出,“定点扶贫方案原则上同国家扶贫开发纲要一并进行调整。”随着未来十年国家扶贫开发纲要的颁布实施,新一轮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也将全面启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超前谋划部署,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全力打好新一轮水利定点扶贫攻坚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一要抓紧编制新一轮水利定点扶贫规划。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为指导,针对定点扶贫地区水利发展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水利扶贫规划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夯实水利基础与促进地方发展结合起来,科学确定今后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帮扶措施,努力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开展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要着力加快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在新一轮定点扶贫中,要把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水利薄弱环节作为项目帮扶重点,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目前,重庆6县还有160.11万人、湖北房县还有1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没有解决,要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水利定点扶贫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倾斜、支持和帮扶力度,使贫困地区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洁净水。同时,坚持点面统筹兼顾、大中小微并举,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基础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夯实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继续加大水利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各对口帮扶单位要在新的起点上,认真分析当地水利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加大力度,深入开展资金帮扶、项目帮扶、技术帮扶、管理帮扶。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加大智力帮扶力度,积极开展水利人才培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水利技术。要继续把定点扶贫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做好挂职干部的选派工作,发挥下派扶贫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要注重构建水利长效发展机制。要把加强水利建设与推进水利改革结合起来,把项目帮扶与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帮扶地区水利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覆盖到基层水管单位,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落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务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全面落实水利投融资政策和措施,不断拓宽投资渠道,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

五要努力形成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合力。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合力推进。要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协商,努力争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定点扶贫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的中央投资。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源的同时,积极动员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水利、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3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之年。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以及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扶贫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扶贫领域“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落实“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总体要求,按照“跟上、盯住、办好”工作部署,以“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为抓手,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主题教育双促进目标。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配合做好城区脱贫攻坚工作,我委把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作为管委会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帮扶干部聚集各方面力量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强化单位班子领导、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保持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年初对单位年度扶贫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做到每月亲自督查本单位帮扶工作,每季度深入驻村工作队员所在村委调研驻村工作开展情况,现场办公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单体全体帮扶责任人能够自觉履行好帮扶职责,做好“一户一册一卡”、**扶贫大数据平台APP的真实、规范填写及“一帮一联”工作等。驻村工作队员能够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建设、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五大工作职责开展工作。二是明确管理主体。我委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工作队员在岗在位、认真履责。今年以来,我委派出的工作队员均能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没有任何违反工作纪律的事情发生。三是加强服务保障。我委在年度办公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根据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时间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安排必要的帮扶经费,保障驻村工作队员的各项补助按时到位,从而确保了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业务培训,确保扶贫工作效力提高

在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拔赛的决战决胜阶段,我委按照城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节点要求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培训工作,确保了结对帮扶任务的顺利推进。3月9日,我委组织结对帮扶干部召开2019年度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培训会,培训会由管委会分管扶贫工作领导韦承政同志负责讲课,按照城区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学习,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率达到100%。通过学习考试,提高了业务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我委还定时不定时集中强化对城区各种产业项目补助、危房改造、教育资助(雨露计划)、民政、医疗等相关扶贫政策、惠民政策、系统平台信息录入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能够掌握并有效运用相关政策进村入户推进扶贫工作,有效提升了帮扶能力水平。

三、强化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提升结对帮扶成效

一是充分利用春节“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开展工作。今年2月2、3日,按照城区关于开展春节“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的有关通知要求,我委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二天时间,深入贫困户家庭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据统计,参加本次活动的贫困户为67户(单体帮扶对象44户、驻村工作队员23户),共为结对帮扶贫困户送去慰问金20100元。中秋节期间,帮扶责任自觉走村入户,为贫困户送去月饼、大米、花生油等慰问品。

二是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工作。5月30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委协助**公司到**镇**村委召开“**瓷业”杯捐资助学暨乡村建设评比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为**村10个贫困学生捐资1万元助学金,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同时,我委组织帮扶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庭开展“关爱儿童,奉献爱心,情暖六一”党日主题活动,为贫困户儿童送上了节日的祝福。通过此次关爱活动,党员们走近特殊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进一步激发了服务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家主动关注弱势群体、更好地服务社会务社会。

三是充分利用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宣传月活动开展工作。5月份是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宣传月,在活动中,我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符合雨露计划补助条件的学生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排查摸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开展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宣传,切实做好雨露计划补助政策解读工作,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管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开展“三个一”活动。协调有关人员到辖区内学校召开一场扶贫政策宣讲会,讲解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每生发放一张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宣传单,让贫困学生了解补助内容,补助时间和流程,提高防骗意识;在贫困村人员集中地方张贴一张扶贫政策宣传版报,从源头上开展宣传。组织帮扶干部开展“一对一”宣讲政策。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帮扶贫困户联系贫困生活动的通知》(桂扶领发〔2016〕10 号)要求,落实“一帮一联”主体责任,主动向帮扶户家长、联系的贫困生宣传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补助政策,核实建档立卡贫困生在校情况,跟踪贫困学生是否得到扶贫助学政策扶持。通过宣传月活动让贫困户家庭学生及其家长及时知晓培训补助政策,确保雨露计划精准补助、应补尽补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扶贫培训政策知晓率。

四是充分利用“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主题活动开展工作。根据城区水利局、林业局《关于开展 “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主题活动的通知》(南武水〔2019〕11号)文件精神,5月初,我委结合本单位扶贫联系点情况,按照“因地适宜,适地适树,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组织机关党支部和园区依此类推党支部部分党员,到***村开展植树绿化活动。通过参加劳动形式开展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种好树主题活动,宣传党的精神,了解当地国土绿化以及农村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农民增收等情况,发动群众主动参加国土绿化,帮助解决当地国土绿化难点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本次植树品种有1扁桃树(21棵)、玉兰树(21棵)、木菠萝(4棵),价值6900元。

五是充分利用精准帮扶“三方”见面会开展工作。今年5月、10月份,全体帮扶干部到**村协助村委召开2019年精准帮扶“三方”见面会,会上,第一书记对今年精准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作了总结,脱贫致富贫困户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贫困户代表作脱贫攻坚表态。通过召开“三方”见面会,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

六是充分利用“结对帮扶行动月”开展活动。在结对帮扶行动月期间,我委帮扶领导小组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深入**两个联系村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调研活动,跟踪了解惠农政策落实、生活情况、家庭收支情况,指导协调解决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0月17日当天,各帮扶责任人分组分批赴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发放有关医疗保障、医保扶贫、雨露计划、产业政策等宣传资料至贫困户手中,鼓励贫困户辛勤劳作、努力致富、奋发图强,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力。同时,为了过个有意义的“扶贫日”,根据管委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议,部分帮扶责任人利用“扶贫日”机会,入户与贫困村民同劳动一天,或者自带食材同吃一餐饭,融合关系,增加友谊,更好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履行帮扶责任人的承诺。据统计,活动期间,共走访贫困户41家,占帮扶贫困户总数的100%,协调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18个。

七是充分利用“扶贫日”活动开展工作。10月17日上午,按照城区党委政府关于举行现场捐赠仪式的通知要求,我委派出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参加城区在总工会灯光球场举行的2019年全国“扶贫日”募集捐赠仪式,并在募集捐赠仪式上为单位联系村捐资助1万元。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委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作用,积极为帮扶村委集体经济建设、改善办公条件、美化乡村等捐资捐物56900元。

八是充分利用“千企扶千村”开展民营企业助贫活动。积极引导辖区非公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行动。鼓励非公企业通过吸纳就业、捐赠救助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推动贫困户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今年,园区企业**公司、**公司分别与**村、**村签订结对帮扶合约,联合开展村企助贫活动。

第4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本刊讯 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百色召开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产业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观摩产业扶贫现场,总结推广产业扶贫范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会议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当前全国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注重科学、务实推进产业扶贫的强劲态势,形势令人鼓舞。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产业扶贫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强化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要把总结推广范例作为当前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效抓手,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服水土、接地气的优秀范例,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各地要以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总结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工作重点,科学务实地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产业扶贫,市县是关键,选准用好优势是根本,创新是动力,政策集约是水平,作风是保障。要注重发挥市县党委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主体作用,统筹使用各种扶贫资源,协同发力;贫困县要选准用好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真正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要通过创新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要进一步解读、宣传、落实好政策,把资金整合、金融扶持、保险服务等通过各种途径有效聚集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红利,让贫困户真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受益;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细化实化产业扶贫具体措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让贫困户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对产业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要调动各方力量,上下配合,多方联动,凝心聚力,抢抓“三农”发展政策机遇,推广产业扶贫优秀范例,做好产业扶贫保障服务,共同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余欣荣介绍,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还将举办系列现场观摩会,在全国层面遴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范例,各地要组织人员认真看、仔细听、深思考、多借鉴,切实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进一步提升本产业扶贫工作水平。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会上要求,必须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产业扶贫由“自发带动”到“自觉带动”的转变。要注重规划引领,规划制定要符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禀赋、贫困户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通过“放管服”,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为贫困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经营培训、资金扶持等服务,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适应市场。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能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自觉把贫困户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参与、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要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想方设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尽其所能,勤劳致富,光荣脱贫。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在会上致辞,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主持会议。水利部、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代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牵头联系单位介绍了产业扶贫情况。陕西省延安市、江西省赣州市、甘肃省定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贵州省贞丰县、云南省砚山县的负责同志交流了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22个有扶贫任务的省(区、市)农业部门和扶贫部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部33个贫困县、贵州省17个贫困县、云南省13个贫困县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百色市产业扶贫典型范例现场。

第5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脱贫个人工作总结,请笑纳!

脱贫个人工作总结1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__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点军区__乡__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__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__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__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__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__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

二、20__年工作进展

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20__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

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

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__年度改造指标65户)。

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

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

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

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__年全部完成。

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

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__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

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

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

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

四、20__年重点工作

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

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

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

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

脱贫个人工作总结220__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__乡位于__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驻__乡__寺街1号,距__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__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__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__〕13号)、《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__〕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__〕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__〕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__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__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__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__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

脱贫个人工作总结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号”一路劈波斩浪,满载着人民期盼和丰硕成果,所向披靡。如今这艘战舰面向最终胜利的冲刺关头,更当慎始如终,铆足一马当先的闯劲、一篙不松的韧劲和一鼓作气的干劲,正“心态”之船帆、稳“人才”之船身、实“产业”之船舱,以只争朝夕的靶向心态、雄姿英发的领路姿态和全力以赴的奋进状态,行稳脱贫攻坚的“后半程”,驶向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辉煌彼岸。

一、扶正“心态”船帆,坚定不跑偏的“攻坚心态”。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就如烹饪菜肴的收汁勾芡,关乎成色和质量,切不可掉以轻心。要获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扶贫工作务必保质保量,力不足者,不足以至矣。对于广大扶贫干部而言,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越是要稳住心神,越是要求真务实,不能有“涂鸦式”的漫不经心,不能有“打卡式”的浅尝辄止,不能有“突击式”的火急火燎,这些心态都是扶贫快进道上的“拦路虎”,必然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成效的巩固扩大。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扶贫干部要分秒必争,警惕跑偏心态的出现,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最中正的标准和最严格的要求踢好正步,集中火力啃下“硬骨头”,身姿端正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摆正“扶贫号”船帆,为冲破前浪蓄足力量。

二、扶稳“人才”船身,培养本土化的“人才队伍”。“扶贫号”的船身要行得稳,离不开人才力量的支撑。人才既是“脱贫”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动力。在人才引流上,可以通过定向招录、降分录用、学费全免、研修培养、兜底安置等柔性引才制度,确保人才引得进来又扎得下根,促进人才队伍的本土化;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用教学,力求专业、精细、高效、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产教融合,强优势、补短板,填补人才在农业技能和本土产业发展实情上的盲区和空白点,培养技能迁移能力,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在人才体量的壮大上,可以通过“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带动人才”的帮扶传递形式,搭建人才“桥梁”,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培育链”,不断开拓本土的人才资源,释放人才活力。

三、扶实“产业”船舱,培育利长远的“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奏鸣曲中的“主旋律”,要结合区位优势和地域资源,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找对具有独特且显著优势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要以政策激励、基地建设和示范带动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整体效益,形成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格局,走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要以“一体化”思维推动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如将特色产业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相结合,融入多样元素,丰富特色中的特色,从而扩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可以通过做精加工、品牌打造、激活民间资本和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来提升特色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融合、升级,打造稳定长效的产业链条。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扶贫号”战舰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擂响重锤、踏浪远征,必将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驶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港湾。

脱贫个人工作总结4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笔者认为,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这条长征路上,扶贫干部必须做到真“心”付出、真“辛”实干、真“新”帮扶,才能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困。

用“心”扶贫,真情为民。孟子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假情假意走过场,还是真心实意办实事,群众心里都有杆秤。作为扶贫干部,只有真心对待群众,群众才会真正信任你。扶贫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群众面对面唠嗑拉家常,心贴心与群众真心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的难处,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还要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用真心拉近群众的距离,扶贫工作开展自然水到渠成。

用“辛”扶贫,实干为民。“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辞辛苦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入户,扑下身子,真心帮扶,在群众最盼的时候慰民心,在群众最急的时候解民忧,在群众最难的时候办实事,让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尽自己努力让贫困群众过上吃穿不愁、住房不愁的好日子,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用“新”扶贫,为民解困。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如何精准扶贫,如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扶贫干部打破枷锁转变传统思维,深入领会政府精神,探索新的扶贫模式。“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只有从精神上先脱贫,才能在行动上脱贫,这就需要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改掉其不思进取的依赖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贫困群众送金送银,虽解燃眉之急,但不解长久之困,要想真正从贫困的根源上解决困难,就要坚持群众主体,做到因人因户施策,给贫困群众送技术、送就业、送文化、送政策,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助其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之路。

脱贫个人工作总结5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丝毫退路和弹性。攻克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应当派出扶贫战场上的“硬骨干”,以“硬碰硬”,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作为一线扶贫干部,要始终保持定力、一鼓作气,要只争朝夕、紧抓快干,确保按时间节点实现既定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要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勤务员”。脱贫攻坚任务能否能够高质量完成,关键依靠干部队伍。一些地方随着贫困人口的脱贫、贫困县摘帽,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面对这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要善用“庖丁解牛”式干部,对扶贫政策和业务掌握透彻,懂得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调动广大扶贫干部的积极性,为他们击鼓打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真正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力一搏的干劲、无可退路的决心,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凝聚强大合力。

二是要选好脱贫攻坚一线“指战员”。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困难群体增收、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难题,就需要“思想上绷得紧、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指战员”,扎扎实实为农村服务,帮农民破难题。不仅自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能帮他们撸起袖子使劲干,切实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农村不仅需要扶贫政策烂熟于心的干部,还需要产业发展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硬队伍”碰碎难啃的“硬骨头”,保证脱贫成效的高质量,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用好脱贫攻坚一线“评估员”。当前正处于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考核评估是各地的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试金石”,督导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用好一支“内行”的督导检查队伍,及时在扶贫一线发现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意见,在有限的时间内补短板、强弱项,彻底拔除“穷根”。督导检查、考核评估是一项技术活儿,要妥善安排脱贫“督导官”,坚决防止“外行人做内行事”,剩余的攻坚拔寨时间不容许我们进行所谓的“销号整改”,要以一针见血、铁面无私的狠劲击溃“硬骨头”,干出一番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事业。

第6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五和村委会简介:据调查,五和村委会是一条自然村,总人口4000多人,总户数800多户,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295户,其中年收入1500以下的有60户。经核实,属于本次扶贫开发工作帮扶对象的共47户。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优化五和村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从起,用3年时间,促使五和村47户贫困户实现“八个确保”(确保被帮扶的47户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和收入的主业,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贫困人口达到农村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确保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确保符合条件贫困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失道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五和村达到“六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目标,基本改变五和村落后面貌。

三、扶贫工作设想

(一)据调查,五和村现有虾塘300多亩,属村集体所有,现已全部被外人承包养虾,村委会每年收租金约10万元左右发放给村民。按800户计每户每年分到的仅125元。建议由本村委会收回部分虾塘建立五和村虾塘养殖场,扶贫工作组联系相关部门,请有关专家到村委会授课,讲解养虾技术,提高产量,提高产值。一来可壮大村委会集体经济,每年从中抽取部分资金资助五保户、孤儿,另外可为部分贫困户提供饲养员等工作岗位,发展海虾深加工等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据调查五和村有一户海产品加工厂)。

(二)五和村委会现有山岭400多亩,原种树林已多年,大部分被砍伐,多数为残林。由扶贫办进行可行性规划,并联系相关单位筹集资金,全部改种为丰产林。丰产林一般3-5年可投产,并且一次砍伐后可重复施肥生长投产,效益可观。

(三)五和村三尺垟洞田共250多亩,状元山脚垟田200多亩,部分无人耕种已丢荒。由扶贫办协调相关部门筹集资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如水东芥菜种植基地。水东芥菜是当地的一个品牌,闻名省内外,种植水东芥菜技术也比较成熟。如果种植成功,发展产、销一条龙产业,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据实地考察,该地区土质也适合种植香蕉、山芋等经济作物。

(四)五和村现有皮鞋加工厂8家,已初步形成皮鞋加工业的格局。计划由扶贫办协调,利用广告媒体大力宣传,树立品牌,实现增产扩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可为贫困户提供部分手工作业的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脱贫解困。

(五)解决五和村农作物灌溉难问题。五和村委会有小型水库一个,总面积30多亩,因多年积砂,藏水量小,无法满足农作物灌溉要求。另外共青河琼凡至五和河道需重修加深。由扶贫办联系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水库、河道挖深加固。

(六)解决五和村委会村路通路难的问题。村通村道路五和至粤海路段1.2公里、五和至信联1.5公里、五和至琼凡1.2公里,以上路段一共3.9公里路基已建,需筹集资金建硬底化水泥路。解决村路通路难的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规划到户,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规划到户”要求,进一步调查核实五和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帐;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客观、符合民意、切实可行”的原则,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分步组织落实;责任人进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时,要填写省扶贫力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卡》,每次帮扶记录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帮扶责任人共同签名确认,保证贫困户帮扶记录“一户一卡“,帮扶档案”一户一表“;提高扶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关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二)实施“五项帮扶”,提高农户收入

1、推动劳务输出,争取“就业扶贫”。大力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

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想方设法解决挂钩帮扶贫困村民外出务工问题,力争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2、发展种养业,推行“产业扶贫”。一是充分利用五和村山地资源丰富、种养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通过帮助贫困户提供种苗、饲料、化肥、农药等帮扶措施,调动贫困户种养的积极性,增加稳定收入来源。二是尝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挂钩,建立“企业加农户”机制,帮扶带扶带动贫困户自我发展主导产业。三是开展技术帮扶。由扶贫办公室联系相关单位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实地考察,改良当地种养结构;举办种养实用技能培训,四是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认购农产品等方式,转化生产成果,提高贫困农户收入。

3、改建危(旧)房,开展“安居扶贫”。五和村目前还有3户贫困家庭居住在破旧的泥砖房。由局扶贫办与区扶贫办沟通协调,统一分类做出帮扶方案,筹措资金,帮扶贫困户家庭完成危房改造或重建。

4、加大特困家庭帮扶力度,实行“救济扶贫”。以落实政策为重点,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按照有关政策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导致生活特别贫困的家庭,由扶贫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慰问,筹集慰问金的形式予以帮扶救济,帮助特困家庭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5、捐资助学,落实“助学扶贫”。通过采取发动本局全体员工、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筹集设立“五和村助学资金”,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不辍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着力解决村民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受惠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800多户村民和学校、村委会生活饮水问题;二是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修建陂头,修复水渠,解决农田生产灌溉用水问题;三是道路修筑工程,修复行政村道,修建自然村道,方便村民交通出行。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47户贫困户共101名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扶贫开发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做好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扶贫开发捐款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

2010年底前,扶贫工作负责人到村与贫困户对接,熟悉挂钩帮扶贫困户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每户脱贫计划,启动劳务输出、扶持种养、捐资助学和慰问特困家庭工作,协调完成道路、水利、自来水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论证工作,跟踪修筑道路,首批改造危房工作;2010年底前,实现五和村自来水、农田水利、道路修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帮扶贫困户发展种养等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跟踪落实贫困户第二批危旧房改建、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捐资助学、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种养技术培训等各项民生工程;2011年8月前,全面完成各项帮扶项目和任务,实现五和村“六有”和贫困村民“八个确保”目标。

(三)巩固提高和迎检验收阶段(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

按照《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17号)要求,全面评估帮扶效果,对存在不足予以改进和完善;完成对口帮扶工作总结和自评工作,并报送有关材料,做好迎检验收准备。: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帮扶责任,形成帮扶合力。帮扶工作各相关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帮扶五和村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确实负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在供电局扶贫领导小组及区扶贫办的统筹安排下,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脱贫计划,定期赴村检查,认真研究措施,抓好督促落实,定期汇报工作进进展;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手段,充分发挥本单位在筹措资金、联系就业、扶持种养、认购农产品等方面的潜力,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推动帮扶工作协调高效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日常工作,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及时提出工作意见,适时请示汇报,抓好监督落实;主动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政策规定和最新动态;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通过情况汇报、经验介绍、座谈讨论等形式,做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扶贫共进;要抓住重点、亮点,突出特色,通过新闻报道、简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7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__乡幅员面积56.2平方公里,全乡辖2个行政村,__村(含原阳坪村)和燕子村(含原明水村);13个合作社,全乡总户数760户2349人,现有耕地面积5730亩,林地面积50000余亩。__乡人民政府办公驻地位于__村,政府机关内设“一办三中心”(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编制15人,其中:行政10人、事业5人。全乡现有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69人,教师16人;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4个,医务人员共10人。我乡距县城(公路距离)53.6公里,境内通外公路四条,总长24公里,其中沥青10公里。通村公路三条总长37公里,其中水泥路22公里,乡、村、社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我乡2013年农林牧鱼业总产值1830万元,其中:农业974万元、林业179万元,牧业659万元、服务业18万元; 2013年小春作物主要有小麦、豌豆、胡豆、洋芋等,年产343吨;大春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年产1773吨。2013年全乡有劳动力944人,年人均纯收入为5710元。

2014年,__县启动2015——2017综合治贫工作,__乡原__村、原阳坪村两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全乡精准扶贫对象共145户390人,其中,__村(含阳坪村)85户257人,燕子村(含明水村)60户133人。

一是全乡黑木耳、香菇、天麻、药材等特色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品种齐全,但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农产品深加工跟不上,商品附加值提不高,农民增收难;二是农民习惯于传统生产模式,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三是人口资源稀少、劳动力外流严重、残疾人口比重大、弱势和困难群体数量多。

一是生态资源丰富。__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5%,商品林面积达5万亩;活立木蓄积1.65万立方米,可年采伐木材600m3;__河、燕子河两大水系总长达80多公里纵横交错、流遍全乡,我乡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出路在生态;二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场镇距县城(公路距离)53.6公里,境内通外公路四条(七楼路、楼建路、楼茶路、楼凉路)总长24公里,其中沥青10公里;通村公路三条总长37公里,其中水泥路22公里;通社路18公里其中水泥路13公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交通,交通条件好,既拉近了老百姓与城镇的距离,又促进了老百姓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特色产业培育空间大。全乡人均拥有2亩耕地,20亩林地,具有生态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优势;与毗邻茶坝乡、七佛乡形成特色种养业产业带条件成熟。

坚持“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民生为本、党建保证”的思路,围绕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建设,按照“县级指导、乡镇落实、群众主体、全民参与”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全域推进综合治贫,实现同步小康目标。

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2015—2020三年,人均纯收入按全县标准测算,贫困户数和人数逐年按照“2:3: 5”比例,逐年实现减贫任务(详见人均纯收入测算表、年度减贫计划表);即:

2015年,完善各项规划,启动__贫困村建设,全乡实现减贫29户78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6元,年人均增长2200元;

2016年,启动阳坪贫困村建设,全乡实现减贫44户117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36元,年人均增长2300元;

2017年,完善__、阳坪贫困村建设,全乡实现减贫人数72户195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36元,增长2400元,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__乡人均拥有2亩多耕地,20多亩林地的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按照特色林产品为主,生态

养殖业为辅的原则。根据“清杂去乱建庭院,房前屋后建果园;干果笋竹食用菌,稳步增收靠林产。”的发展思路,走长中短相结合的特色林产品种植和养殖的开发路子,实现“两增收”“一同步”的脱贫致富目标。__乡特色产业总体布局为:“长干果中笋竹、短养殖和食用菌”,即,全乡继续长期实施干果业(核桃、银杏、山桐子),中期边坡次生林地种笋竹,短期狠抓绿茶、食用菌和养殖。具体为“5+4”扶贫产业增收目标,即:人均1亩茶园、人均4亩笋竹、人均5亩干果业、人均10亩商品用材林地,人均60只土鸡;发展食用菌产业大户20户、生态养殖大户20户、林业专业村4个,非农就业1000人以上。

建设内容(1)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55万元,折资投劳68.77万元;(2)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1万元,投劳折资3.22万元;(3)特色产业增收工程,估算总投资5253.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5027万元,社会业主融资150万元,投劳折资76.5万元;(4)农村庭院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1524.9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市专项补助资金957.85,整合部门资金295万元,社会扶贫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198.24万元,投劳折资23.9万元;(5)生态扶贫工程,估算投资237.3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139.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9.6资金,群众自筹27.96万元;(6)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估算总投资7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5万元;(7)社会公共服务工程,估算总投资140万元,资金来源:整合部门资金140万元;(8)金融惠民扶贫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资金;(9)场镇功能完善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争取部门专项资金;(10)社会综合治理工程,资金来源为部门专项资金;(11)残疾人专项扶贫工程,资金来源为部门专项资金。

为实现第二轮综合治贫奋斗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经过走访和调查,根据__乡客观实际,全面实施“8+3”综合治贫工程:

一、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根据县交通局统一规划,按照民事民办原则实施贫困村通村公路,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实施逐年修通社路;到2017年,100%的村社社通水泥路。三年实现村组水泥路全覆盖,具备条件的檬子树至场镇、明水、燕子至场镇通农村公交。具体实施项目:一是__贫困村硬化村道两条:(1)小宋湾—新塘口通村路 4.5公里(2015年),(2)红花园—槐树坝 4公里(2017年);二是硬化社道四条:(1)青林嘴—养猪场 1公里(2015年),(2)场镇—庙包上 1公里(2015年),(3)场镇—卫子坪 4.5公里(2016年),(4)檬子树—阳山里4公里(2017)。硬化村社道路共19公里(村道8.5公里、社道10.5公里);估算总投资723.77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55万元,投劳折资68.77万元。

二、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到2017年,全面解决建立用水合作组织的农村居民饮水难问题,提高集中供水受益率和自来水普及率。一是场镇用水供应不足,需解决场镇备用水一处(2015年);二是解决老房子社、檬子树社、卫子坪社、麻柳林社、珍珠坪社、岔头垭社、袁家坝社等7个社127户449人的人畜饮水问题(2015年)。估算总投资64.22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1万元,投劳折资3.2万元。

三、实施特色产业增收工程。立足贫困村资源状况和发展基础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在已经建立风景银杏、绿色山珍、名优绿茶、木本油料、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基地基础上,突出“科技单位+加工企业+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到2017年,85%的贫困家庭人均建成1至2亩特色产业园或经济作物园,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每年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在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具体实现“5+4”特色产业增收目标:

“5”是指长中短相结合,实施五大特色增收项目;

短期增收项目:(1)生态养殖业:实现人均养殖生猪3头,或土鸡60只,或肉羊4只;中期增收项目:(2)有机绿茶,规划__村下场口—孟江口沿河地带建示范园栽植标准茶园500亩,全乡共实现2500亩,实现人均1亩茶园的中期增收目标;(3)笋竹产业,利用边沟、坡地、次生林地种植笋竹10000亩,实现人均4亩的中期增收目标;长期增收项目:(4)干果业,利用耕地套种核桃2000亩,全乡共栽植10000亩干果产业(核桃、银杏、山桐子),实现人均5亩干果业的长期增收目标;(5)大力发展商品林,栽植杉树10000亩,实现人均10亩商品用材林的长期增收目标。

“4”是指形成具有带动力的四大类型的产业实体:一是全乡发展食用菌产业大户20户,二是发展生态养殖大户20户,三是发展林业专业村4个,四是利用培训机构,培训新成长劳动力,输送非农就业1000人以上。

以上产业增收项目估算总投资5223.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5027万元,社会业主融资120万元,投劳折资76.5万元。

四、实施农村庭院建设工程。按照“清杂去乱建庭院,房前屋后建果园”要求,着力完善庭院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达到《__县贫困户建设脱贫标准》。到2017年,75%的困难家庭完成“五改”、“五通”。(“五改”即改水、改房、改厨、改圈、改厕,“五通”通沼气、通硬化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一)“五改”工程:

1、改水:145户共29000米,投资8.7万元;

2、改房:(1)室内地坪硬化11700平方米,投资45.63万元;(2)座脊7250米,投资36.25万元;(3)门窗改造2900平方米,投资14.5万元;(4)墙面改造13050平方米,投资14.5万元;(5)粉墙45750平方米,投资105.2万元;

3、改厨:145户2900平方米,投资9.57万元;

4、改圈:145户2900平方米,投资9.57万元;

5、改厕:145户(户平1000元),投资14.5万元。

(二)“五通”工程:

1、通沼气:145口(3500元)/口,投资14.5万元;

2、通硬化路:43.5千米,投资950.62万元;

3、通电:

4、通电话:基站一座,投资50万元;

5、通广播电视:145户(户平800),投资11.6万元。

(三)农村庭院建设:

1、花池:4350米,投资34.8万元;

2、栅栏:2900米,投资14.5万元;

3、果树7600株,投资76万元。

“五改”、“五通”、 农村庭院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1498.8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市专项补助资金904.15,整合部门资金295万元,群众自筹275.8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3.9万元

五、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围绕“三大目标”,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大力发展银杏风景林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大力推广沼气池、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到2017年,户平1口沼气池、1套太阳能,100%的村完成垃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农户生态经济收入占总收入35%以上。一是环境整治145户29万元;二是村民聚居点建设406户40.6万元;三是生态能源建设:太阳灶466户46.6万元、太阳能热水器446户93.2

万元;四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五是地质灾害点隐患治理。六是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一处500亩,提升改造1000亩,共计1500亩,估算投资500万元。以上估算总投资737.3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737.36万元。

六、实施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一是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干部后备干部,重点培养2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参与贫困村重大事项决策、村级管理和产业发展等工作。选优配强贫困村“两委”干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工作问效。加强对村(居)“两委”主要干部集中培训5天以上。加大贫困村党员发展力度,每年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以上,健全贫困村群团组织,发挥工会、妇女、青年等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提升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充分整合帮扶部门资源,开展贫困村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实用技术、创业技能、法律等培训,确保每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到2017年,85%的农户、75%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项以上实用技术,有一个当家理财的“明白人”,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条件的户转移输出一个劳动力。大力开展智力扶贫加强技能培训2000人/次,积极开展劳务输出,非农业就业1000人以上。搭建贫困村党员干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双带”示范平台,建立党员创业扶贫专项资金,实施建卡贫困党员贷款贴息帮扶行动,为带头发展产业的建卡贫困党员积极协调办理额度不超过1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贴息。到2017年,每个贫困村至少形成2个以上优势产业,在贫困村逐步建立农村产业发展合作社及其党组织,做大做强贫困村优势产业。三是加强贫困村民主管理。完善贫困村村级组织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积极学习、推广“小荆村支部工作法”,严格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事务公开程序。全面落实贫困村网格化管理,细化落实好“十二户联动”机制,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四是提升阵地标准化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充分整合党建、卫生、文化、民政以及供销等资源,大力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1处,力争在2017年底达到“1+8”综合功能要求,增强农机、农技、畜牧兽医、农产品和农用物资代购代销、土地流转、农技推广等生产经营服务能力。

具体项目建设为:(1)标准化党建阵地建设1处20万元;(2)建立党员创业贷款专项资金(贫困党员产业贷款贴息)15万元;(3)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20万元;(4)建立笋竹产业、食用菌、茶叶、山桐子四个专业合作社,投资20万元。估算总投资5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55万元。

七、实施社会公共服务工程。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保、新农合等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十大救助制度”,积极开展“急救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体育、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到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县、乡(镇)、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健全;100%的村级卫生站实现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乡固定公益电影放映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级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55%以上。具体项目:一是技术培训2000人次,120万元;二是劳务输出1000人;三是文化场地(含书屋)2处。估算总投资14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140万元。

八、实施金融惠民扶贫工程。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打造良好金融环境。优化信贷结构,探索开发符合农村经济实际的低息小额信贷品种,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服加大政策性金融扶贫力度,做好浙江省对口帮扶__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资金管理,积极推进农村保险业健康发展,鼓励保险业健康发展,提高保险业机延伸构网点服务,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一是做好浙江对口帮扶特色产业贷款贴息工作,完成产业贷款贴息50万元的目标;二是建设完善取款服务网点2处;三是建设完善保险服务网点2处;以上估算总投资60万元。

九、场镇功能完善工程。为了解决“楼观路”场镇“过境通道”建设问题,主要是建设“一堤一桥一广场”, 完善场镇功能配套。一是“以堤代路”项目建设。“5.12”场镇灾后恢复重建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经规划评审的以堤代路项目取消,只建设了5米宽的街道,形成了以街代路的现实;伴随我县全域旅游的形成,该线乡村旅游逐年升温,__乡场镇“以街代路”的情况已成为楼观路畅行的“瓶颈”。需建设__乡场镇防洪堤1000米。二是修建场镇桥梁。由于场镇现有1座漫水桥和1座平桥,汛期造成泥沙堵塞,对场镇造成不安全隐患,需建设桥梁1座。三是建设场镇群众文化广场(人民法制广场)。场镇位于__村,场镇及周边有常住人口500余人,没有一处社会文化服务场所,部分群众聚集街道跳广场舞,形成健身休闲、噪音扰民、道路堵塞、安全隐患等诸多矛盾;同时,为了满足防灾减灾避难场所的需要,需建场镇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人民法制广场)1个。

根据《关于前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青委办发〔2014〕11号)文件精神,一是加强基层群众自治。从建立议事,论证、听证制度,健全评议工作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建立民情恳谈制度,小区(院落)自治制度,完善廉勤委监督制度,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健全述职述廉制度和问责制度等方面实现村民自治具体化、体系化。二是进一步推进政社、建立“三社互动”机制和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发挥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从传统社会管理乡社会治理转向,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三是农村院落法制文化阵地建设2处;四是法制进村社阵地建设2处。__乡共有残疾人97人95户,已办证残疾人8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5%;未办证14人14户;重度(一、二级)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7%;其中,建卡贫困户28户29人,占建卡贫困户户数的19.3%,占建卡贫困户人数的7.4%。因残致贫户数多、人口比例大,形成我乡脱贫致富的“短板”;急需对该群体进行专项扶贫规划,实现同步脱贫目标。一是残疾人专项扶贫项目建设;二是建设残疾人文化设施2处;三是加大残疾人产业扶持,产业扶持项目按类别分为4个(即瞎、聋、哑、手足残);四是采用“量体裁衣”模式,通过“产业+社会帮扶+技能培训”实现脱贫目标。

坚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国家、省、市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项目建设;坚持综合治贫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开展综合治贫大会战,稳步实现贫困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争取县级部门围绕贫困村综合治贫重点倾斜项目投入。三是利用县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项目建设,每户补助3000元以上资金,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四是开展金融服务扶贫开发,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充分调动贫困农户的积极性,增加自身产业发展资金投入。

__乡第二轮综合治贫“8+3”工程建设内容估算总投资8018.84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扶贫资金6739.65万元,占总投资的84%;整合资金680.6万元,占总投资的8.5%;业主融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1.8%;社会扶贫资金50万元,占总投资的0.6%;农户自筹资金226.20,占总投资的2.8%;农户投劳折资172.39万元,占总投资的2.3%。

具体资金构成情况为:(1)农村公路畅通工程,估算总投资723.77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55万元,折资投劳68.77万元;(2)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估算总投资64.22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61万元,投劳折资3.22万元;(3)特色产业增收工程,估算总投资5253.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5027万元,社会业主融资150万元,投劳折资76.5万元;(4)农村庭院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1524.9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市专项补助资金957.85,整合部门资金295万元,社会扶贫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198.24万元,投劳折资23.9万元;(5)生态扶贫工程,估算投资237.3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139.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9.6资金,群众自筹27.96万元;(6)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估算总投资7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及省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5万元;(7)社会公共服务工程,估算总投资140万元,资金来源:整合部门资金140万元;(8)金融惠民扶贫工程,估算总投资6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资金;(9)场镇功能完善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争取部门专项资金;(10)社会综合治理工程,资金来源为部门专项资金;(11)残疾人专项扶贫工程,资金来源为部门专项资金。

__乡第二轮综合治贫“8+3”工程建卡贫困户建设内容估算总投资3433.07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扶贫资金2122.15万元,占总投资的61.8%;整合资金322.26万元,占总投资的9.4%;农户自筹资金201.74万元,占总投资的5.9%;农户投劳折资786.82万元,占总投资的22.9%。

根据__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财政局关于印发《__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青扶贫移民发〔2014〕37号),扶贫项目资金补助方式及环节:

(一)工程类项目。工程完成情况。主要查验各类单项工程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实施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施工组织情况;项目招标或议事情况;工程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设计要求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前后同一角度对比照片。工程质量情况。对有关乡镇、村实施的道路、桥涵、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性项目,项目验收前需有交通、水利等专业技术机构的工程质量合格意见。同时还要检查隐蔽工程质量情况。工程造价、资金来源及工程决算情况。依据项目资金文件和工程决算报告,查验工程造价、资金来源及工程支出等情况。项目档案情况。主要检查项目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情况。

(二)产业类项目。项目投资和建设规模完成情况,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及管理情况。项目实施的组织情况。要有项目议事记录,到户项目现场随机抽查和农户调查原则上不低于10%。要有详细的农户领用款物签字和按指印的花名册(包括农户姓名、地块、面积、补助标准、联系电话等);要有项目建设前后同一角度的对比照片。项目公示情况。要有乡镇、村、项目实施地的项目公示资料。

(三)采购类项目。采购的货物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要与合同内容一致;要有交接记录和验收记录;要有出入库记录或发放(领用)名册。

(四)培训类项目。要有培训通知、培训日程安排、培训讲义、培训人员签到册;要有培训现场照片;要有培训承办单位撰写的培训小结。

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解决贫困村406户、贫困户145户390人水、电、路、通讯、居住房屋等生产生活基本困难,同时也为推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产业发展。短期(生猪、土鸡、肉羊),实现年人均增收2200元,中期(有机绿茶、笋竹),实现年人均增收4500元,长期(核桃、银杏、山桐子、商品林),实现年人均增收6700元以上,通过长中短产业项目的实施,能够上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17年达到全县平均水平,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三是通过实施生态扶贫、基层党建领航、社会公共服务、金融惠民、残疾人专项扶贫等工程,能够综合全面提高扶贫步伐和水平,实现__乡群众的“中国梦”。

一、组织机构。一是市级帮扶部门成立帮扶工作组,帮扶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市级部门职工结对贫困村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二是县上成立驻乡帮扶工作队,由县级领导任队长,乡党委书记

、乡长任副队长,县级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以村建立扶贫工作组,以一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一个村,部门职工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县级部门职工、乡机关、站所职工对全乡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三是成立__乡综合治贫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基础建设组、产业发展组、风貌塑造组和扶贫开发办公室,明确1名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办公室工作。二、实施方式。一是大力宣传动员。要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扶贫工作中涌现的正面典型、感人事迹和突出人物,深入挖掘扶贫文化,为新时期综合治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县扶贫工作队既要完成第二轮贫困村综合治贫任务,又要完成全乡每年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每年确定一个贫困村重点实施,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按照《__县贫困村建设脱贫标准》和《__县贫困户建设脱贫标准》包村到单位、包户到人头,跟踪到底、按期脱贫。三是项目实施与项目验收采用“分组交叉验收”方式进行。

三、项目管理。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针对综合治贫实际,建立健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移交使用等制度。一是组织项目验收工作,由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牵头,资金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审计部门、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及基层干部和受益群众代表等参加组成验收小组,采取听情况汇报、查阅项目档案、财务支出及相关财务资料,现场查验项目情况、走访农户等方式进行验收。二是项目验收主要流程。(1)项目进度验收。由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项目进度验收,填写项目进度验收表,验收人员签字。县财政局严格按项目进度拨款。隐蔽工程验收。由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验收,并附隐蔽工程验收单和图纸。(2)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自查,按照有关规定整理好项目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交工报告;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初验合格后,系统整理所有项目技术资料和项目管理档案资料,并完成项目决算报告,向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竣工验收,形成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四、资金来源:一是充分利用好中央和省专项扶贫资金;二是积极争取市县财政资金投入;三是加强沟通,利用部门整合资金;三是发挥社会扶贫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齐抓共建良好氛围,重点抓好省、市定点帮扶,浙江省对口帮扶工作,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推动项目资金扶贫;五是发动群众主体能动性,通过自筹、投劳折资等方式开展群众主体扶贫。

五、资金管理:在县级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管理下,乡党委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风貌塑造组、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组,具体指导和协调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村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并由村廉勤委履行民主理财小组职责,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物资、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专项扶贫资金专用于批准的扶贫项目,严格实施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违规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不得随意调整项目和挤占、挪用资金;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实施方案,乡政府需报县扶贫移民局,由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按照程序上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同意。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公示公告制,增加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的审计和检查,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严格按工程进度拨款,严格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双向监督,封闭运行”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切实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第8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到2020年要实现全市27.644万贫困人口的全都脱贫,6年时间,年均需要脱贫近4.6万人,而越往后,剩下的都是多次扶贫攻坚后难啃的“硬骨头”,脱贫的难度更大。只有组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过硬的办法,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打好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市27.644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为此,市扶贫办针对XX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及致贫原因等做了摸底调查,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三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措施。

一、XX市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

(一)XX市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十二五”期间,XX市的苍梧、藤县、蒙山3个县列入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龙圩区列为参照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根据2014年自治区下达XX市的贫困控制数,截止2014年底,XX市共有贫困村265个,贫困人口27.644万人。其中,藤县99个贫困村106527人、岑溪市53个贫困村59065人,苍梧县49个贫困村44055人、龙圩区26个贫困村30830人、蒙山县32个贫困村29622人、长洲区3个贫困村3699人、万秀区3个贫困村2642人,全市贫困发生率为11.1%。

(二)贫困人口数

自从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XX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52.2375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27.644万人,共帮助(扶持)24.5935万人实现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3.9%下降到11.1%,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后就业率达95%以上。

(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情况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较2010年增长12%,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66元,较上年增长13.3%;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592元,增长16.6%,全市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7%,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77元;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475元,较上年增长13.3%,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421元,较上年增长15.9%,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4年底XX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0000人,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1元,比上年增长14%。

(四)XX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是贫困对象多,截至2014年,XX市有3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苍梧、藤县、蒙山),1个参照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的城区(龙圩区),贫困村265个,贫困人口27.644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8%、全区贫困人口的5%。

其中,藤县99个贫困村10.65万人、岑溪市53个贫困村5.9万人,苍梧县49个贫困村4.4万人、龙圩区26个贫困村3.08万人、蒙山县32个贫困村2.96万人、长洲区3个贫困村3699人、万秀区3个贫困村2642人。全市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有藤县。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根据调研,截至目前,XX市尚有2620个自然村屯未通路,15.69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29万农村人口居住危房,702个自然村屯还未通宽带网络,很大一批人还需要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另外,从自治区重点贫困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的情况来看,苍梧县还有5个镇未通等级公路,大多数农村公路等级差、质量差,全县的交通网络还没有形成;藤县有67个贫困村分布在17个乡镇的边远山区、库区,村屯道路尚有265公里尚未升级硬化;蒙山县部分贫困村屯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很多通村、通屯的道路没有达到等级标准,有的通屯道路无法保证晴雨天气都畅通。

三是产业底子薄。

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证。但由于XX市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相对不高、发展资本不足、产品档次偏低和认知模糊等不利因素,导致产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2014年,XX市畜牧业受到家禽养殖业生产低迷的影响处于低速增长水平,尤其是家禽类的产量、销售量、销售价格均不同程度走低,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49亿元,同比减少1%;家禽出栏4307万羽,同比减少4.7%。这样一来,造成XX市部分养殖户流动资金短缺,大大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实行减产或停产以规避亏损,使从事家禽养殖的农民收入增长受困。同时,苍梧县、藤县、岑溪市等地荔枝因竞争激烈而遭果商压低收购价,跌价超过15%,农民损失较严重。此外,产业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的矛盾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目前产业扶持政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只针对扶贫对象户,其他农户无法得到扶持,这样,影响了产业的连片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的规模效应。

四是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尽管XX市贫困县和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出很多,但由于贫困地区基数小,收入差距仍然逐年加大。2014年,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1元,比上年增长14%,仍处于较低水平,为全市平均水平(8342元)的46.76%,而且还有53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33.56元,收入差距大。

二、XX市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分析

结合XX市目前开展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XX市致贫原因呈现多样性,大体上可分为缺资金、因学、因病、缺技术、缺劳力、自然条件差、因灾返贫等原因,还有很多农村家庭贫困是复合型贫困。一是供养子女读书,这类贫困具有贫困和机遇的两面性,一方面因为高额的读书费导致贫困,另一方面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是教育扶贫的重点对象。如在岑溪调查发现,贫困户因学致贫户数8909户,占贫困户总数占48.18%。二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踹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属于扶贫难度较大的群体,是医疗救济扶贫的主要对象。三是缺资金,缺项目。这类贫困户有能力生产和创业,经济状况处在贫困的临界线上,只要精准配置资金和项目到户,一般都能脱贫,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对象。四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差。这类贫困户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技术、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有限。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五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贫困村大多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三、近年来XX市扶贫工作的做法和初步成效

XX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山区快速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直都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进党群干群感情、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稳定和谐、助农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十二五”以来,突出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26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实施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两项制度相衔接为重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突出抓好“六大工程”:即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产业开发扶贫工程、“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程。成效表现在:

(一)贫困群众收入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十二五”时期全市各级扶贫总投入资金10.47亿元,稳步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信贷等扶贫项目,XX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52.2375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27.644万人,共扶持24.59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1%,低于全区贫困发生率,2014年底XX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1元,比上年增长14%。

(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贫困村发展能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XX市基础设施项目投入22638.7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350.18万元,实施项目1223个,其中修建硬化屯路945条,574.42公里;修建砂石路228条,419.03公里,修建独立桥梁51座;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里程120030延米,发展小型人饮工程、小水利工程改善安全饮水入户37011户。项目主要分布在全市179个贫困村,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受益群众149.31万人(次)。贫困山区道路交通得到加强、人饮安全逐步解决、居住环境明显改观,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得到增强,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产业基本形成,贫困群众收入结构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XX市特色产业主要是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引导贫困村群众走合作开发的路子,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规模整合,促推贫困村的产业做大、做强。项目包括思委米种植、大果山楂种植、水黄枝种植、中草药种植、方格木蚕蔟推广、三黄鸡养殖、肉牛养殖、七彩山鸡养殖、白鸽养殖植等23类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179个贫困村,受益农户15.09万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项目3个,一是蒙山县“十百千”肉兔养殖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10万元,养殖玉兔12万只

,实际完成16.6万只完成计划的138%;项目共覆盖46个村,其中32个为贫困村;共扶持3000户贫困户,该项目于2014年12月通过自治区级和市级验收。二是藤县粉葛种植示范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40万元,其中2012年度项目于2013年6月底实施完毕,项目覆盖贫困户3168户14638人,2013年度项目于2014年6月底实施完毕,项目覆盖贫困农户3634户20246人,2014年度项目于2015年5月上旬实施完毕,项目覆盖贫困农户3773户19365人(不用分年,精准扶持

合计数)。2015年项目正规划实施中。三是苍梧县六堡茶种植示范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20万元,其中从2013年起至2015年止,每年开发种植六堡茶1000亩,连续三年实施,相对连片开发种植六堡茶共3000亩,以项目基地内扶贫对象户为重点,实现项目区内贫困农户平均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该项目共覆盖15个行政村,共7957户30675人,其中劳动力18400人。其中有9个贫困村。扶贫对象户2435户,9166人。2015年项目正规划实施中。特色产业和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特色优势种植业的发展,为群众今后长久稳定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XX们还争取旅游扶贫合作项目400万元,用于蒙山县长坪、“水韵瑶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四)贫困人口素质逐步提高,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利用扶贫资金开展各式各样的扶贫培训,共培训贫困村群众48129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和科技致富带头人43092人次,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037人,其中中专学历培训1850人,实现转移就业3401人次。到2014年底,贫困村18至45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80%已接受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1次以上;掌握1—2门致富技术的劳动力达118345人,占总劳动力总数的91.2%,贫困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179个贫困村村委会都建有钢混或砖混结构的办公用房和卫生室,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村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2%,中小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29%和1.31%,入学率不断提高。

(五)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XX市2014年实施扶贫生态移民项目12个,总投资4747万元。其中生态搬迁项目6个,搬迁274户,搬迁人口1306人,总投资3585万元;易地搬迁项目6个,搬迁209户,搬迁人口1035人,总投资1162万元;需建设安置点12个。截止到2015年7月底,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四、下一步XX市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主要是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及完成减贫任务为主要目标,以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26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扶贫培训、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建设,协调推进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开展,力争做到提出的“四个切实”、“四个一批”、“六个精准”。

(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开展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对XX市贫困户、贫困村进行再次识别确认,对原有识别出的贫困村,核实完善贫困村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信息,并进行贫困村精准分类。同时全面采集贫困村所有自然村(屯)以及部分非贫困村自然村(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信息。结合动态管理要求,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方法,精准识别贫困户,做到所有贫困村所有农户都入户调查识别,非贫困村在册贫困户和新申请贫困户的农户都入户调查识别。二是研究制定XX市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量,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机制,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等方式确保XX市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三是加强贫困户脱贫与返贫动态管理。实行脱贫“双认定”机制,对脱贫户实行“销账不销号”,跟踪观察1到2年,能稳定脱贫的,再退出贫困户系列,守住返贫率不超过3%的红线,巩固脱贫成果。

(二)深挖致贫原因,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一是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在产业扶贫方面,继续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大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等方式,组织更多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开发,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帮助他们“换穷业”。在教育扶贫方面,市扶贫办代拟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XX市中、高职学校的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级新生开始,利用市本级财政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XX市本级中、高职学校实行补助,做到应补尽补,目前已经按照市政府办和法治办的修改意见将方案完善后呈报市政府。同时,下一步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印发资料和基层组织开展宣传、让贫困学生了解各项资助政策,特别是初、高中学生全面了解升入职业学校就读后,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类资助项目,确保党的惠民政策深入千家万户,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二是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通过移民搬迁一批。主要通过移民搬迁帮助脱贫,结合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扶贫规划等多规融合,把他们搬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在新的地方就业、发展产业解决脱贫问题。三是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资产扶贫、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下一步,市扶贫办将与市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联系研究,重点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低保补差办法。通过逐步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使他们的收入最终达到扶贫标准,实现脱贫。四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首先帮助他们解决大病医疗费用,再通过就业或发展生产脱贫。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调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教助保障作用,解决他们的医疗费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要把钱用好”事关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胜利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扶贫部门的重要职责。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范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监管:一是落实扶贫资金管理工作责任制。市、县、乡镇按照分级负责,“一把手”对扶贫资金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为扶贫资金管理的具体责任人。二是从源头上加强规范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级主管部门在做好充分的情况摸底调查和项目可行性评估的同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涉农资金捆绑集中使用,突出重点监管,突显监管效果。三是强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项目资金报账制、公告公示制、绩效评价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定期审计等进行加强监管,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树立“高压线”,构筑“防火墙”,切实把扶贫项目资金置于阳光下运行,确保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扶贫开发任务、责任、权力统一起来。

8月21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明确考核对象为全区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XX市苍梧、藤县、蒙山、龙圩为参照执行。下一步按照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要求,市扶贫办将与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构建“市级统筹、县区负责、镇村落实、扶持到户”工作格局,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工作机制,把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五)结合实际,科学谋划XX市“十三五”扶贫规划。

一是参照自治区准备出台的社会扶贫工作意见,在出台XX市“十三五”的社会扶贫工作意见时,探索建立市领导分片管理责任制,将XX市265个贫困村27.644万贫困人口,由市领导每人分片挂点联系,实现市领导分片管理全覆盖。

二是为市领导提供扶贫管理工作信息库。将自治区开发的扶贫信息系统提供给市领导,实现市领导可随时对XX市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态势的了解和掌握。三是针对“十二五”时期的定点扶贫方案精准不够的情况,在制定“十三五”时期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时,在自治区相关的文件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人员的帮扶任务,体现因户施策,进一步明确每个干部都要结对帮扶贫困户,每年进行考核,以加大各行业部门及干部的扶贫责任。四是抓好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通过新一轮精准识别,落实帮扶方式,全面推进“六个到村到户”,同时同组织部门对新一轮识别出来的265个贫困村实施“因村派人”,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培训与考核,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加强基层组织、推进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方面的作用。五是在藤县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作为试点,结合该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及产业发展特点,协调做好该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十三五”规划。在做好这两个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做好XX市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五、意见和建议

第9篇:水利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础扎实,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依靠政府、动员社会,形成合力,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残疾人扶贫开发。特别是1998年以来,在县级残联牵头组织下,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扶贫解困的力度。一是县人民政府专门制订了《xx县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修订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县扶贫办制订具体扶持残疾人的措施。二是县乡(镇)两级残联都成立了残疾人服务总社和残疾人服务分社,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做到贫困残疾人口有依据,扶贫工作有人抓,组织有保障。三是为筹措扶贫基金,1998年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筹集了部分扶贫基金;落实了中央康复扶贫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累计68.7万元,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四是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形式合力。民政部门做好救济、低保等;工商部门为个体就业经营户减免费用,方便摊位;妇联开展贫困残疾儿童妇女专项救助;团委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帮助困难残疾人等等。使整个扶贫解困工作措施到位,氛围良好,基础扎实。

二、根据山区特点,走出扶贫之路。

科技扶贫,脱贫有路——县残联、科协、农业局等单位每年都要为残疾人举办3—4期科技培训班,传授科学种养技术和其它方面的技术,使残疾人得到信息,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培训内容,农村以农业开发种养业为主,如种香菇、名茶、干水果培育管理、蔬菜类、养殖技术等;城镇残疾人以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为主要内容。三年累计为1000多名残疾人培训,部分残疾人通过培训后掌握技术已经走向小康路。

劳务输出,走出山门——我县是个山区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农村劳动力相对剩余,残疾人就业门路不宽,创办福利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实际我们走劳务输出之路。几年来,连续向绍兴、宁波、富阳、温州、乐清等地输送残疾人9批(次),300多名残疾人在外就业。这部分残疾人在发达地区就业不但收入甚高,还能够享受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为解决残疾人劳动力就业需求矛盾,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深入到乡村走家串户,建立了“残疾人就业档案”、还在城镇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站”专门为残疾人劳动就业提供信息和方便。得到广大残疾人的赞扬。在劳务输出以后,我们还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协助有关单位为在企业劳动的残疾职工解决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维护其合法权益等方面出力。同时还经常到企业进行电视跟踪采访宣传,使企业满意、职工满意。

扶贫基地,以点带面——以县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和残疾人扶贫服务社为基础开展农村种养业扶贫开发。我们在抓好面上残疾人种养业项目扶持的同时注重抓好扶贫基地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累计落实扶贫资金68.7万元,其中:中央康复扶贫贷款30万元,县扶贫基金15万元。分别扶持到农村贫困残疾人和扶贫基地点上。建立扶贫基地3个,其中:以残疾人杨裕宗为代表的养殖基地,养猪年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水面积)、养獭兔1000多只,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带动6名本地残疾人致富,县服务社扶持2.5万元;以残疾人李建新为代表的新开发养田鲤鱼、罗飞鱼20亩(水面)、养鸡2万多只、鸭2000多只,还有加工饲料等配套项目,带领6名残疾人脱贫致富,县服务社给予扶持1.85万元;以黄卫亮残疾人为代表的养甲鱼、养猪基地项目,带领5名残疾人脱贫致富。通过基地养殖业的开发扶贫,农村一些残疾人也纷纷开始搞个体家庭种养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县残联和扶贫服务社积极做好技术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经常深入到田头、山上和基地,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今年四月我们到了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的桃子基地,当了解到他无资金买化肥时,当即送500元资金,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由于县残联的大力扶持,残疾人叶木生的水果基地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已初见经济效益。

2001年9月8日,xx省省长xxx,副省长xxx等领导在xx县调研时,来到三都乡酉田村,县残联扶贫的残疾人叶木生的水果基地,高度评价了县残联的扶贫方式,x省长当着市、县委书记的面说:“你们全乡村的正常人要行这位残疾人学习,身残志坚搞开发生产。”

结对助残,扶贫众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主要是以“一助一”结对助学、提供资金、技术等方法。

如开展“人人结对”活动和“万户种养、共奔小康”等活动,全县417名残疾人结成扶贫对子,取得成效。如今年5月份我们就发动机关部门单位16个单位与17座中小学校的56名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们每学期能得到近2万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三、扶贫见成效,辛劳结硕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