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精选(九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

第1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关键词】歌曲法;诗词法;谜语法;典故法;故事法;图示法;设问法;乡土法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端,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使其精力高度集中,减轻乃至消除无兴趣的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打好基础。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歌曲法

歌曲法就是由歌曲引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巴黎公社》一课时,先放一段《国际歌》;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放一段《松花江上》。由此入手,引入新课。

歌曲法最大的优点是能渲染气氛,复现情景,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思想教育。

二、诗词法

此法可分为两类:

1.由学生已学过的诗词引入新课。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先集体背一首所作的《长征》。然后教师指出:“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过,要想理解这首诗,还须学习长征的历史。”由此导入新课。

2.引用学生在课内没有学过的诗词。如:教学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课时,可引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由诗句谈起安史之乱的原因,再转入课文分析。这样也比较自然、贴切、生动。

三、谜语法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西汉和匈奴的战争”时,教师先展示两条谜语:“保护庄稼”、“忽然病愈”(打中国古代名将各一人)。学生很快猜出是“卫青”、“霍去病”二人,教师趁机引入新课。猜谜语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四、典故法

用典故法引入新课,较多地运用是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一文时,可由学生讲“立木赏金”的典故引入;教学“淝水之战”时,教师可从“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导入。

典故法引入新课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较快地转移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故事法

用真实、生动而简短的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仅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时,可讲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故事;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先讲“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故事,从而导入新课教学。

六、图示法

图示法可分为两类:

1.利用插图引入新课。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可由学生先观察课本上“被焚烧后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的残迹图”,从讲这张图的情景入手导入新课。

2.从教师手绘示意图引入。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三国鼎立”,教师可先用幻灯片展示已画好的一只三足鼎,鼎足下标有魏、蜀、吴,配有地图轮廓线,再解释“鼎立”的含意,由此引入新课。

七、设问法

可由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它的由来。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起源”时,我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中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有上帝造人的神话,也有人认为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那么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又如:教学九年级上册“古代罗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问的:“你们在小学学过《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的寓言,但你是否知道它出自于哪个国家、谁之手?你们都知道奥运会,但是否知道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我国亚运会开幕式的场馆可坐十万人,但你是否知道在19OO多年前的古罗马剧场可以容纳多少观众呢?”

通过寥寥数语,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要求。

八、乡土法

乡土法,就是运用乡土材料引入新课的方法。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23课“西晋和东晋”时,我介绍了谢安、谢玄等人祖籍都是我们太康县人,并引入一些谢氏的典故,以此为背景引入新课,学生倍感自豪和兴奋。

第2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 孙权劝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

16 社戏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20 口技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22 荒岛余生

23 登上地球之巅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六单元

26 珍珠鸟

27 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写作特点

用“碧绿”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高大”修饰“皂荚树”,用“肥胖”形容“黄蜂”等都体现形容词运用的贴切。

用“扫、露、支、撒、系、牵、拉”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兴奋惊喜之情,显示了动词运用的精妙。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既表达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这一句式,既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现出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体现了句式运用的精当。

重难点句子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乐园”一词是本文的文眼。它专门告诉我们:本文的作者要回忆的是童年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有趣的事。该句是下文的总结句,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等表示动作的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

3.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两个“不常用”,可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

4.开头一段中“似乎”“确凿”两词矛盾吗?

这两个词不矛盾,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特殊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年代久远,所以一开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后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意识中根深蒂固地有这种印象。

5.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重点段落:

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本目录”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2.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3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认真贯彻市教育局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求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保德育,以德育保校园安全文明,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群防群治,标本兼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做好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不懈努力,确保实现以下目标:以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为载体,加强校园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加强综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工作制度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提高师生安全文明意识,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思想,营造“关注安全,防患于未然”氛围。保证学校无重大事故,使学生的违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周边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内部秩序更加和谐有序,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使我校成为“平安和谐校园”。

三、实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工作工程。

即一个核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二个建设,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即安全、消防设施等,软件即各项制度、措施、机构等。三个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防范体系,安全工作检查体系。四个层级,班主任、年级组为安全管理第一层级,中层部门为安全管理第二层级,主管领导为安全管理第三层级,校长为安全管理第四层级,层层把关层层落实。五个结合,自查与他查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第一层级、第二层级与第三层级、第四层级检查相结合,学校各层级检查与学生团体检查相结合。六个落实,管理制度要落实,值班人员要落实,检查工作要落实,宣传工作要落实,安全教育活动要落实;七个到位,每周七天,每天值周领导按时到位,检查到位。八个重点,指重点抓好八个场所安全工作:①宿舍;②食堂;③财务室;④库房;⑤微机、电教室;⑥实验、图书室;⑦楼梯、楼道、大门口;⑧体育活动场所。

四、具体措施

1、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文明校园组织机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成立以保卫科、政教处、工会、团委、年级组长为主的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检查小组。校长负总责,与分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宿舍、食堂、实验室等专管人员签订综合治理及安全文明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因失职、渎职造成师生伤亡或学校财产损失的,都将要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充实人防力量,严格值班制度。

加强门卫和治安巡逻,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制度,做好巡查日志、值班记录等。实行领导干部综治安全工作轮流值班制,由田校长负总责,单周由刘校长负责,双周王校长负责,星期一至星期日每天安排两位中层领导从6:40-24:00挂牌上岗,负责检查学校各项工作,保障学校安全。形成学校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3、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好各项综合治理措施。

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保证,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兄弟学校综治工作和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制度进行认真的补充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滕州七中学生安全常规管理制度》、《滕州七中宿舍管理制度》、《滕州七中餐厅安全工作制度》、《滕州七中食堂卫生管理条例》、《滕州七中案例防火制度》、《滕州七中实验危险药品管理制度》、《滕州七中财产管理制度》、《滕州七中预防传染病预案》等。由此构建了学校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等一系列紧急事故应急机制。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二十四小时监控体系。使学校综治工作做起来有根有据。

4、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局综合治理及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和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重视以班主任,任课老师为主的安全教育和宣传队伍的建设,把安全教育纳入班级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常规、教职工考核范畴,班主任、任课老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教学、课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立本班,本部门安全工作常规检查和报告制度,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重大事故的部门,年级班一律取消本年度评选先进的资格,涉及到的教职工将影响其年终考核。

5、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教育。

进一步在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法制学校、家长学校的作用。认真开展全国“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图片展览、手抄报、校园广播站等形式在学生中搞好安全普法宣传。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楼梯踩踏、防交通事故、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预防其他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

6、加大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力度。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配合有关部门清理整顿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饭馆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对学校及周边出租房屋和校园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积极争取东郭派出所向学校周边增派治安民警。每周六放学时在校门口维持治安。与交通局协商在校门两侧安置减速带。学校继续聘请东郭司法所的所长李庆厚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负责学校安全技术工作,并定期到校进行法律知识法制教育工作和活动。

7、检查更新,防微杜渐

学校定期对各类安全及消防设施进行严格检查,重点检查与全面排查相结合,对安全问题在重点检查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排查,在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消防设备清单、消防设施保养记录表、应急灯照明系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宿舍安全防

护栏等。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微机室、宿舍、食堂、超市、楼道、车棚、周边围墙、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设施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纠正,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8、加强门卫管理。

门卫工作是学校文明窗口,校园治安的重要关口,做好门卫工作,把好门卫关,关键在门卫。加强门卫的工作责任,校门口不得乱停车辆,学生凭胸卡进出,对外来人员及各种车辆进行询问盘查,对办理公务或探亲访友者履行登记手续方可放行进入,对无理取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上报学校处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重点督查门卫人员认真遵守和不节不扣执行“门卫制度”和“保安职责条例”,做好校园内和校门口周边治安工作,杜绝外人无故进入校园及预防滋扰学生的现象发生,使校门口真正成为维护学校安全的首要防线,确保校园内外治安稳定。

9、强化住宿生管理。

我校学生全部住校,对住宿生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按班安排好宿舍,使宿管员与班主任能齐抓共管,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宿舍防护窗栏,要害部门安装防盗门,报警装置等。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挂警示牌,遏制住宿生违纪事件发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0、饮食饮水卫生:

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对学校食堂卫生及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整改,防止病从口入。加强学生食堂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

⑴按卫生部门的规定办好食堂,做到证照齐全。制定好各项卫生制度,严格按程序操作。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各种食品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严禁购买不洁、变质食品。严格索证手续。

⑶切实做好食堂、宿舍的卫生保洁工作,除灭“四害”,创建文明食堂。⑷教育学生打开水时要防止烫伤。

11、安全工作要点:

(一)教育教学安全:

⑴各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⑵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各班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来,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⑶加强对各班各室的用电统一管理,学生宿舍不得使用明火,教师宿舍均不得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⑷体育课及其它室外游戏,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活动量较大的要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得勉强。

(二)交通安全:

⑴各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要教育步行、骑车的同学靠右行、靠边行。加强等车及坐车时的安全教育。

⑵值周教师要加强责任心,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可回家。切实执行学校按时清校的规定。

(三)校产校舍安全:

⑴定期组织校舍安全检查,一学期不少于两次,特殊天气随时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排除。⑵每个教师都应确立主人翁的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关心校产校舍及其它设施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总务处。

⑶加强保卫工作,防盗防火。

(四)教学设施安全:

⑴电器、教具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按规定接插线,插线前应检查电线绝缘皮是否完好,禁止乱拉电线。

⑵体育器械在使用前体育教师或活动课辅导教师要先认真检查一遍,确定完好后方可组织学生使用,使用时教师不得离开现场,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加强保护,防范事故的发生。

⑶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

⑷加强对实验室、电脑房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第4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一、 分类阅读,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瀚海往事》(上下册),供七年级全年试用。上下册分别选用十五个民间故事,作为上下学年学习内容。按《校本课程标准》要求,一课时学习一个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故事短小精悍,内容易于理解,课上剩余时间多而学生又余兴未尽,应该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我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上下册共三十课民间故事,按照故事叙述内容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三类:1 .人物传说。这类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和遭遇,也表达了人民的评价和愿望。如《向海的故事》《孟姜女》等;2. 史事传说。这类传说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如《一笑丢江山》《杨司令智取通化》等;3.地方风物传说。这类传说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如《大榆树的故事》《包拉温都杏树林》等。依据故事分类研究的整体思路,我把教材发给学生。首先,我让学生浏览教材所有内容,引导他们按故事叙述内容大致分三类,分类中让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故事师生共同研读。这样,按分类就只有三个故事作为课堂研读内容,其余的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些故事内容充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最后可以就这些故事开故事会,师生共同评价,看谁讲得生动形象。这样学习,课堂内容充实了,气氛活跃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

二、 在社会实践中拓展,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及运用

我们的家乡通榆,经济虽不算发达,但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地域特色十分明显,民俗民风多姿多彩,区域文化底蕴深厚。通榆人民历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就是一项最为宝贵、最有影响亦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深深地植根于通榆大地,以其顽强的原生态生命力,在通榆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民间故事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为了让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我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到附近的乡村采风,要求他们把采集到的传说故事原汁原味的带回课堂。这一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并深入生活具体感受的过程。因为家乡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就是培养新生代多元化人才的天然素材,让他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传说,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情怀。

三 、分级分类整理,汇总结集

学生搜集回来的材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要求各小组学生要把内容分级分类。根据故事的影响力、影响范围、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市场价值、教育价值进行分级分类,并强调哪些可以传承发扬,哪些可以汰弃,哪些可以作为资料收藏供研究之用。这一综合实践过程不仅仅是文字整合,更要融进学生一定的分析思考,要有学生自己的判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后,由各组组长督促组员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素材打印成文,老师对学生的电子文本进行选择、取舍、校正、编辑汇总结集——《瀚海拾贝》(第一辑)。书中故事内容广泛、意蕴深刻、情节动人、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如七年一班王吴晗同学搜集整理的《黑龙江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有关黑龙江的由来,让我们感知“黑龙”形象的美好,感悟到远古时以“黑龙”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坚忍不拔反抗黑暗邪恶势力的战斗精神;七年二班唐莹搜集整理的《耀东乡的由来》,让我们重温了瞻榆镇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激发了同学们建设家乡立志报国的热情;有的故事直接倾诉压抑者的痛苦;有的故事表现巧匠、神医的工艺、医术;有的故事寄寓着渴望美好生活的理想……。可以说,这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家乡新生代的成长,为他们的生活增添精神食粮,装点着他们五彩缤纷的梦!

实践证明,真正想要校本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真正让每个学生校本课堂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只有把现有的课程资源优化并合理开发,才能将其转化为具有高效性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第5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然而,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种以“师道尊严”为前提条件的教学模式,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一个很容易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而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加的灌输,更不是强迫.

    那么摒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笔者认为“激趣”是其突破口和着眼点.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从动机上激趣. 美国着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着《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第6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关键词】初中 历史 故事化 教学

对于初中历史学习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中去。故事化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前进行历史故事搜集让学生逐步了解历史;课中进行历史故事演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历史故事交流增加学生的历史素养。这种故事化教学法全面地将学生历史学习热情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极大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

一、课前收集历史故事

历史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对历史讲解的真实性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一个乏味无趣的氛围中去。所以故事性教学法把历史事实通过故事述说的方式呈献给学生,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去搜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作为课堂学习的“热身”训练,收集历史故事的方法也帮助了学生更快地去了解历史,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关于科举制度的小故事并且摘录下来,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些“科举”小故事。同学们在搜寻科举制度的故事时,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名人、历史重大事件等,而这些内容正代表着当时时代的突出特点,对学生把握历史阶段特点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学生对历史上科举制度时期、关键人物等的把握也为科举时代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人教版初衷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学习中,学生课前收集的历史故事更能代表着本课题的真实性。“红军长征”这个主题涉及到太多感人事迹,也有许多民族英雄的壮举永远成为历史的定格。学生收集这篇主题的历史小故事扩宽了教材内容,把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呈现给老师同学,加深了师生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小组合作,演绎历史

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故事化教学提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编排历史故事,把真实的历史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给师生。这种演绎历史的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将历史事实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学生就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小组合作过程中制作道具、服装和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等都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居民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用具。比如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产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种植蔬菜,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这两种类型的原始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要通过小组演绎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情节、小故事来体现原始居民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去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学生参与与合作,共同构建这样一种生趣的历史课堂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

又比如七年级下册中“贞观之治”这一课,学生也可以采取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述历史。学生们可以演绎“唐太宗”,通过小故事创编来表现唐太宗在选用治国措施的过程,并且列举出贞观之治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种小故事表现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下贞观之治的历史概况以及唐太宗治国之道的方法,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起到帮助作用。所以故事化教学通过历史演绎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更能帮助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三、课后交流历史故事

学生在经历课前、课中的历史故事性学习后,形成了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此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再次加强历史性认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对历史更加客观、深度地了解。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时,学生可以举出明清时代的历史故事,比如青花瓷制造的故事、李贽离经叛道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教师要强调的是明清时代的经济、政治等的特点促使着这些故事、现象的出现,所以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交流达到这种认识也是一种历史学习的成就,通过现象反映实质,通过具体问题总结出历史概念。所以,课后交流历史故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了历史事件这种现象性的问题,更给学生启发性的思考机会,到达对历史表象地总结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历史故事交流同时也给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间接地推动着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

对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严谨、真实的学科,但学生对其的思考所产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和抨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评述历史、批判历史现象的过程中才会具有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因此对学生创造性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文倩. 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D]. 华东师范大学,2012.

第7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61-01

巧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学生处在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那么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的智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的:“有一只饥饿的狗,突然看见前方有一块骨头。狗会怎么做,是直接冲过去,还是绕弯过去咬骨头?”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直接冲过去咬骨头。”“原因是什么?”“速度最快!”我接着补充道:“两点之间距离,线段最短,连狗都会了,你会了吗?”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接着热烈地鼓起掌来。不到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利用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构建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新知、尝试成功。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时,笔者先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拼接图形和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证明定理,从而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三、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也是抽象的,导致上数学课时,有些学生精神不够集中,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还能让学生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不同的单项式写在卡片上,并把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找到同类的单项式的同学即为找到了朋友。巧设这样的情境问题能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愉快地接受新知,形成深刻的印象,对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利用童谣歌曲创设问题情境

童谣,富有动感,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很多小学的教师可能会经常利用诵读儿歌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模仿能力。其实,初中数学教学也可以利用童谣设计问题情境,以歌促学,寓教于乐。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乘方》教学中,笔者用童谣《数青蛙》来展开教学: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12条腿;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N2只青蛙,N2张嘴,2N2只眼睛,4N2条腿……

利用这首民谣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效果良好。

五、利用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用故事的趣味性来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特定的人文情境,使学生在感觉有意思的同时领会研究数学的方法和思路。在讲授新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趣味事例,如名人佚事、历史故事、数学趣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抖擞,主动参与学习。巧设趣味故事是为了提出问题,最终还要让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特点、课时要求来安排,对故事情节要进行精选和加工,故事语言要尽量精练、简洁、明了、生动,突出体现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第8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一、用好教材,确立作文教学及训练目标

教学无目标就无法取得教学效果,有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有归宿和指向。

1.确定作文教学的整体方向

通过对七年级教材的解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七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是记叙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而各单元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很明确。根据七年级教材的内容安排,并结合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我们可以确定七年级作文的训练目标是: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小学的作文也是以记叙文为主,明确提出此目标,能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完成中小学写作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七年级学生对初中写作的恐惧。

2.结合教材,制定分步训练目标

写人的文章要达到具体的要求,就要懂得如何通过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记事的文章要具体就是要把事情发展的过程详细写出来。写景的文章,则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使景物形态具体化。此外,诸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反面衬托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可以使文章具体生动。而最能全面而系统地承载这些知识点的就是教材。老师可以借助七年级教材中的例子,制定分步训练计划,设置学生的训练内容。

二、以教材为源,加强积累

唯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素材,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写作成功的前提。

1.积累词语、妙句,丰富写作的语言

积累无源、缺乏活水。我们的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词语资源,正能弥补这一空白。在七年级的教材中,每篇选文后有“读一读 写一写”,课文中有精妙词句、成语名言,有富于文采的典型描写,也有优美生动的段落,这些都是重要的语言积累材料。如《春》一文中描写小草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钻”字,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书时留意这些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并体会到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在对这些词句的朗读、摘录中丰富了写作的语言。

2.积累文章的模式,掌握写作方法

积累的另一种形式是积累文章的模式。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备的美文,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布局谋篇、行文风格,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多角度、多范围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积累写作方法的空间。老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如《春》一文,文章结构严谨精美,是学生积累行文结构的典范: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可以活学活用的写作方法,老师应适当地指导学生加以模仿训练,在模仿中直接借鉴,在借鉴学习中积累。

三、借助教材,丰富写作方式,激发兴趣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比较注重教材中规定的几篇大作文,而大作文费时长,要求相对比较高,学生对此兴趣不高。在七年级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借助教材的指导,不但写大作文,而且进行片断的描写,可以是书面作文,也可以是口头作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能起到调节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1.片断训练。片断是用较小的篇幅,表现某一方面的细节。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确定训练的内容,或想象生活的细节,或仿写优美生动的句段。如笔者教学《最后一课》,“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一文段中,作者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将要失去国土的沉痛心情。我让学生仿照这段刻画人物方法写一片断,表现一个人高兴或生气的心情。因为有教材作为参考,而且用时短,字数没有要求,所以学生兴趣很浓,很快就完成训练任务。如果说大作文是整体,那片断就是局部,若干的局部组成了整体,写好片断,整篇文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大大减少学生写大作文的压力。

2.词语编故事。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则是为达到强化积累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词语的基础上,可选取若干词语进行组合,并运用这些词语编出故事,或进行情景语段写作,通过长期的训练,这些文本的语言最终会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由于没有内容与主题的限制,学生可以信马由缰,任意地放飞自己的思绪,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创作中,学生找到了乐趣和信心,提高了写作的热情。

3.口头作文训练。在七年级的教材中有大量开展口语交际与书面语表达的实践活动(或复述,或讨论,或辩论),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研讨与练习”安排了三题:(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什么生活哲理。(2)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①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②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3)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里出一期专栏。像这样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在七年级教材中为数不少,且每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说写材料。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不但培养了语感,文字表达自然也就更为流畅通顺,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为之逐渐消失。

四、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对教材中的不合理部分要敢于取舍。教师必须对所用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取舍,因“生”置宜,保证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避免打击学生的写作信心。

2.利用教材也要走出教材。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教材的资源,相对于生活的源头而言,毕竟是有限的的资源。

3.教材只是个例子,不能完全依赖教材,更要注意不要让学生缺乏创新地生搬硬套,以免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9篇:七年级地理教学故事范文

某县教育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xx年9月)

为了建立我县教育系统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一)学校(幼儿园)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楼梯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二)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四)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五)发生的造成师生伤亡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六)学校(幼儿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

(八)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事件;

(十)学校发生的学生重特大溺水死亡事故;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集会、演出等发生师生伤亡的事故;

(十二)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二、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旬阳县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和旬阳县教育局特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抢救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学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书记、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办、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股长、行政股长、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负责人分别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幼儿园长)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直接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现场保护等前期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县直学校(幼儿园)和乡镇教育办制定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定期指导预案的演练;

(三)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向县委、县政府、市教育局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五)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

(六)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八)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做好伤亡师生家属的善后 、安抚工作。

(十)大型考试活动,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其股办室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现场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分别报告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教育局值班电话:xxxx

( 二)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三)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四)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后,除了向局长报告外,须立即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同时报县委办室和报市教育局、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并根据重特大事故的实际情况,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情况和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请交通、水电、电信等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快速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

(三)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保护。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防疫工作。

(四)事故发生后,各学校党政领导、幼儿园园长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要求

(一)各乡镇教育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各民办教育机构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教育办要加强对所属村小、教学点的安全管理,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