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精选(九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第1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12、回答下面问题。①文中划线句子中所说的“不幸”,你如何理解?(2分)

②文中加点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3、读了这段文字,你对作者有怎样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草鞋人和皮鞋人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14、本文所说的“草鞋人”是指,“皮鞋人”是指。(2分)15、①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 ②第四段写了“鞋”的变化,目的是什么?(3分)

16、简要概括“草鞋人”这一形象。(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冬日看山梁衡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丰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它的骨气。它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它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17、开头两个问号有什么作用?(3分)

第2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一(24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①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②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松店》)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⑦,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⑧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⑨高远的志向和不屈的意志铸就伟大的灵魂,孔子曾这样告诫人们:“,。”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啜泣——堕落骸骨——骇人听闻

B.隐秘——静谧酝酿——踉踉跄跄

C.伫立——贮蓄头衔——繁弦急管

D.栖息——嬉戏喑哑——黯然缥缈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训诫禀告宽恕玲珑剔透

B.玷污绵延纂夺猝然长逝

C.寥阔葱笼鞭策险像迭生

D.滑稽惊惶倾刻苦心孤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太空看地球,城市在苍茫夜色中散发出光亮,如黄金点缀在深蓝色的地球上。

B.看完电影《2012》,全世界为2012年祷告;看完电影《1942》,全中国为1942年哀伤。

C.辞旧迎新的晚会上,憨豆先生的表演让人捧腹不止,他真不愧是全世界的笑柄。

D.江苏书法家管峻的楷书已入选方正电脑字库。管先生的楷书端严,巧丽,让人心旷神怡。

【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了“漫游语文世界”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唇枪舌剑】

5.在观点碰撞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四句话,你认为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正式汇报前,甲组汇报人善意提醒:“请大家静静聆听,不要随意议论,否则后果自负!”

B.乙组课件出故障了,组员小王遗憾的说:“我说让我来弄,你们偏不肯,这下丢人了吧。”

C.小李代表丙组总结发言,组长郑重的说:“就靠你了!你如果说砸了,就别在我们组了。”

D.丁组获胜后,组员对语文老师感激的说:“谢谢老师指导,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活动二:咬文嚼字】

活动中,下列一则材料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揭晓“2012年围观名家博客”活动结果。12位名人中,周国平、郎咸平语言文字差错较少;而收藏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

据悉,这次“围观”活动历时一年,吸引数万网民参与,共对周国平、郭敬明、韩寒、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方舟子等12位名家,提出了11万余条(含重复)差错质疑,最终语言文字专家组认定了其中538条差错。根据“围观”结果,学者、散文家周国平的文字很严谨,他的博文差错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七,对语言文字的严谨使用令人叹服。紧随其后的是财经名人郎咸平,差错率也在万分之一以内。

6.读上述材料,结合“咬文嚼字”这一活动主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

【活动三:妙联绝对】

7.在阅读《伊索寓言》活动中,要求大家回答两道题:

从前,有个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上路。路途中,驴子对马说:“你若能救我一命,就请帮我分担一点我的负担吧。”马不愿意,驴子终因精疲力竭,倒下地死了。于是,主人把所有的货物,包括那张驴子皮,都放在马背上。这时,马悲伤地说:“我真倒霉!我怎么会受这么大的苦呢?这全因,现在不但驮上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

(1)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出马受苦的原因:(1分)

(2)读了这则寓言,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1分)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诗中用一个“___”字写出环境迷蒙冷清的特点。(1分)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歌第二句写事,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三、四两句化用典故,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

D.《后庭花》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诗人用此鞭挞商女的荒唐无知,醉生梦死。

【古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①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③,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

①蜀: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②鄙:边境③之:到,往;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舟山群岛)。④何恃:凭什么。⑤顾:难道、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知其旨也()(2)教学相长()

(3)贫者语于富者()(4)人之为学()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13~16题。(13分)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13.面对瀑布似的紫藤萝,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本文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中写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中缓缓流过”,使“我”的心情产生什么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有许多写紫藤萝的比喻句,请找出一句,说说妙在哪里。(3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开头“我”为什么“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为什么“不觉加快了脚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5分)

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问:“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选自《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

17.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2)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19.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请说说他是一位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最后延叔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延叔为什么这样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小小说匠心独运,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出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4分)

1.(10分)(1)壮心不已(2)江春入旧年(3)赚得行人空喜欢(4)几处早莺争暖树;(5)无可奈何花落去(6)惊起一滩鸥鹭(7)问渠那得清如许(9)小桥流水人家(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每句1分,有错、漏、添、颠本句不得分。)

2.(3分)C

3.(3分)A

4.(2分C

5.(2分)D

6.(2分)要维护汉字的纯洁;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我们要严谨地运用语言文字。(能从维护汉字的规范角度作答即可。)

7.(2分)(1)(1分)不愿分担一点驴的负担。(2)(1分)这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意对即可)

二、42分

(一)(15)

8.(1分)“笼”

9.(2分)D

10.(4分)(1)甘美(2)促进(3)告诉离(4)做、求(每小题1分)

11.(4分)(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12.(4分)实践、(行动、尝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坚定的信念(远大志向、知难而进的勇气、实现理想的决心、大胆实践的精神)(意对即可,每空1分)

(二)(12分)

(三)(15分)

17.(3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2分,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18.(1)(2分)细节描写,一个“漾”字描绘出了菊娘在听到儿子来信时,脸上的笑容就像水波一样荡漾,内心充满了喜悦。

(2)(2分)动作描写,一个“哽”字表面上是指塞住,其实可以看出此时的延叔,面对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他无法接受,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楚。

19.(3分)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分析1分,结论1分)

20.(2分)一方面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一方面也表明父亲以这种方式表示对儿子的不快与不满。(一点1分,意对即可)

21.(4分)示例: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出现极大的反差,使读者的感受更加的强烈,留下深远而悠长的思索。(找出一处对比2分,分析2分。)

三(30分)

22.(3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从23分切入。

项目

卷类内容表达结构

一类卷(30—27分)中心非常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观点正确。文体规范。

语言通畅。

无病句。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

二类卷(26—23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思想健康,观点正确。文体规范。

语言通顺。

病句少(1—2句)。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能够分段。

三类卷(22—18分)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观点基本正确。文体基本规范。

语言尚通顺。

病句多(3—4句)。结构较完整。

条理尚清楚。

分段不当。

四类卷(17—12分)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观点有偏差。文体不够规范。

语言不通顺。

病句多(5—6句)。

不成篇。

五类卷(11分以下)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观点不正确。文体不合规范。

语言极不通顺。

第3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关键词]问卷星网站;初中信息技术;多维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9-0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

一、多维评价的含义

1.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传统的评价方式。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在评价时易上手,比较容易完成课堂评价任务,而作为课堂真正主体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其次,传统评价只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评价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等情况。最后,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采用人工方式的定量评价,对学生形成分数式的评价结果,缺乏对学生进行评语式的定性评价,而且人工评价也比较麻烦。

2.多维评价的含义

多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以多种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从多种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评价标准,如下图。

二、多维评价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不能只是对学生作业进行简单的评价,而应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电脑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评价电子作品的能力,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形成一定的审美观。

2.实践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要采用多维的学生评价机制,改变原来一直只是单一的教师评价的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评价不仅起到督促作用,更起到激励作用。

三、多维评价的建立

通过实践操作,笔者发现无需另外找软件公司开发一套多维评价软件,也无需另外购买网络服务器及租用网络空间,通过问卷星网站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多维评价。问卷星网站是一个比较普及的网站,是作为网络问卷调查工具免费供网友使用的,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性网站。下面主要从多维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和手段多样化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问卷星网站来实现多维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实现多主体评价,在评价工具的选择上,一开始采用完全共享的可多用户同时编辑的Excel表格来进行全班评价,但是,学生评价时可能会出错,且该方式无法满足课外多用户评价。采用问卷星作为网上评价方式,方便了课内外、校内外多用户评价。教师在问卷星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后,通过向导的帮助,就可以免费且方便地在问卷星网站上供不同评价主体使用的评价问卷,如:有供教师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教师评价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评价”,供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前评价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间评价表”,供学生和学生家长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后评价表”,供学校校长用的“七年级上册各学科评价表”等。各种不同的评价主体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访问问卷星提供的网址,就可以方便及时地进行网上评价。当评价主体在限定r间内评价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后台的问卷管理回收问卷,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功能,自动把评价结果以各种图表的形式导出。如可以导出Word、Excel格式,方便教师进行评价结果数据的存档整理工作。

2.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内容里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不仅要有作业考试评价,还要有学生的平常表现以及能力方面的评价。学生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其进行评价。

问卷星设置的评价表内容,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更应该有过程性评价。学生到机房上课,在上课前,可以对坐在自己同个座位的上一名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正常使用电脑设备、是否保持好机房座位的卫生;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听讲和发言,是否违反了课堂纪律,是否积极地完成小组合作等;上课即将结束时,进行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是否及时提交了作业、作品质量如何,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在课后,由学生进行补充评价,或由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以及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这样,评价结果就会更加准确和公平。

3.评价手段多样化

根据评价方式不同,可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手段不同,可采用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自动评价。在多维评价中,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要相结合,在一些过程性内容方面,多采用定性评价,应该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语言为主,从正面给予引导,让学生更加自信,对教师所教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些知识点测试时,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便教师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的情况。在多维评价中,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自动评价也要相结合,在一些知识点测试时,多采用计算机自动评价,方便教师统计成绩和分析数据;在课前、课间及课后评价时,多在问卷星网站上进行人工评价,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自由。

第4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第十六课)、《安塞腰鼓》(第十七课)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吆喝的,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所选课文有《云南歌会》(第十六课)、《端午的鸭蛋》(第十七课)、《吆喝》(第十八课)、《春酒》(第十九课)、《俗世奇人》(第二十课)。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

开设有“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五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语文选修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就拿现行人教版教材来说,高中语文选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选修教材。为了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教材选入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教材,在介绍这本教材的概况时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本教材中,编者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部分。教材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取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七个专题来探究民俗文化。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时民俗文化在必修课中也零散的存在着,如鲁迅的《祝福》,讲的是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湘西淳朴的风俗人情。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涉及到的则是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家族习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梳理与探究”部分第二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中,专门列有“四、礼仪制度”;第三个专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专门列有“二、年节风俗”。这些都强调了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中、高考的亲睐

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高中教材,无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都强调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的陕西中考试卷,试题在设置上凸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整套试卷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设计了以“我来说生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则选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较强的两篇材料《秦岭》、《秦腔吼起来》,明确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归纳、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让学生能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氛围,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这样一个主题的选取,可以说这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2011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辽宁省沈阳市)综合探究。是有关“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2011•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探究。涉及的是有关民俗节日探究的问题。(2011•福建省漳州市)综合探究。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2011•陕西省)的相关内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选题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报名时间

2019年6月北京海淀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时间为2019年5月6日12时至5月14日12时:考生网上报考(各区可在此范围内自行确定本区起止时间)。

网上自行注册考生,首次报考时须按注册区考试中心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办理报考信息确认手续,逾期未办理确认手续的报考无效。

报名入口

2019年6月北京海淀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考试时间

2019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性考试”)定于2019年6月24日至6月26日进行,全市统一开考九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具有本市户籍或本市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职技类学校在校学生以及社会类考生均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其中2018级普通高中在校生(现高一)可报考七个学科(思想政治、物理除外),其余考生可报考九个学科中未合格的科目,已合格的科目不得再次报考。

语文、数学、英语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第6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渗透;写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31-0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会写3000个左右;二是要求学生在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的行楷字;三是学习名家字帖、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对照课程标准,与学生书写的现状差距很大,尤其是七―九年级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任务重,作业量大,加之平时对写字教学抓得不紧,有些教师自身书写汉字的技巧不高,指导不力,导致学生书写水平直线滑坡,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学的全面认识,立即矫正中学生书写汉字的不良现状,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语文学科渗透写字教学的认识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都知道写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师生们为了能够很快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因此造成了对写字教学的冷落和忽视。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学校专门给各班级发放了规范书写汉字的标语,张贴在楼梯过道和教室,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另外,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中学阶段对规范书写汉字的教学要求,勤练三笔字,为学生做出表率。学校每年开展一次教师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书写大赛,提高教师书写汉字技能,为指导学生开展汉字书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规范书写汉字有机结合起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写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前十分钟时间开展练字活动,字数为5至10个不等,坚持不懈,一定会有进步的。(2)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利用写字教材教学,还可以利用每课课题的书写有序地进行写字教学渗透。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把长横和短横作为重点指导的学习内容,在板书课题时,从课题中选出“味”字,来分别解说长横和短横的写法。上《醉翁亭记》时,用课题中的“醉”和作者欧阳修的“阳”分别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引导学生辨识基本笔画的区别与写法,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3)举办班级作业展览,把书写作为作业评价的内容之一,班级每学期在期中、期末分两次开展学生作业展览。(4)平时的语文测验,期中、期末语文考试卷明确地印制规范书写汉字的要求字样,引导学生注意规范书写汉字。(5)开展班级黑板报、墙报、手抄报、书信大赛等比赛活动,给全体学生提供锻炼规范书写汉字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写好汉字的信心,营造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氛围,促进写字教学拓展延伸。

三、语文教师要注重写字基础指导,做到科学施教,把渗透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第7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期 末 考 试 工 作 手 册

2012年下学期

一、考试时间、时量 中学

小学:

二、日程安排:

元月20日 学校考务工作准备。(登分册、考室、录音机、应急电源、制订考务工作手册等),九年级照表上课

元月21日 1——8年级考试(吴江文7点前来中心学校接卷) 元月22日

1.7、8年级考试(吴江文7点前来中心学校接卷)

2、下午1:30点前,总保密员周强、朱呈光赶到泉塘中心学校保密室接卷。 3、学校布置考室 4、九年级照表上课。 元月23日

1、去泉塘的监考员及保密员7:30前赶到泉塘中心学校集合。 2、九年级考试 元月24日 1、九年级继续考试

2、保密员将答题卷、登分册送至市进修学校保密室 3、试题卷由教导主任收藏保护,以备查对异常情况。 元月25日 8:15前黄远方赴二中参加化学阅卷工作。 元月26日 吴江文、周强8:30前赶到湘乡二中登分。 元月27日 交各科试卷分析 科学:谭湘玲

洪塘中学:九年级 政:刘岳玲 历:谢方明 物:周强

三、初三考试安排

(一)初三期末质量检测考室设置要求

1、在考前一天下午作好考务布置,学生严格按照成绩登分册顺序对号入座。(教导处、班主任负责,今天布置好,在154、155、157班三间教室)

2、考室应当卫生整洁、桌椅整齐。考室内不准堆放多余的桌椅及杂物,与检测无关的资料、图表、墙报等清除或覆盖,抽屉内不准存放任何纸张或书本。

3、按40+40+7分三间考室设置。

4、考生座位必须单人、单桌、单行排列,考室内的课桌座位编号按“考生座位示意图”(见下图)的要求,摆成五行八排。

考生座位号示意图

08 09 24 25 40 07 10 23 26 39 06 11 22 27 38 05 12 21 28 37 04 13 20 29 36 03 14 19 30 35 02 15 18 31 34 01 16 17 32 33 前 门 讲 台

5、考室前门张贴本考室序号和考生的起止考号。考室门外放置一张至二张课桌,备考生存放物品。(教导处)

6、考室前面的黑板上书写(张贴)“沉着、认真、细致、守纪”八个大字(文书记负责)。

(二)初三期末质量检测工作程序

1、考前15分钟,全体监考人员到考务办公室集合,主考负责点名后,交待检测注意事项,强调考风考纪,并确定各监考员本堂检测所监考室。监考员从考务办公室领取试卷、草稿纸等。

2、考前10分钟,响预备铃,监考员进入考室,对考生所带的垫板、文具等进行严格细致检查。考生入座后,主监考交待有关注意事

项,监考员负责分发草稿纸。

每科分发草稿纸数量为:语文、数学检测每人一张8开白纸,其余各科检测每人一张16开白纸。

3、考前5分钟(发卷哨),主监考当众启封试卷,清点核对无误后将试卷逐一分发给考生。监考员要提醒考生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开考前,禁止考生作答。

4、开考铃响,主监考宣布“开始答题”、外语听力检测开始。 5、终考前15分钟吹提醒哨,主监考宣布“还有最后15分钟”,提醒考生注意掌握时间。

6、终了铃响,主监考宣布“检测时间到,考生停止作答”。要求全体考生起立,严禁答题。考生依次从前门走出考室。

7、考生出考室后,监考员依次收卷,清点试卷,并将试卷和草稿纸收齐后,两人同时径直走回试卷密封室。

8、试卷装订。多于30人的考室平均装订成两本,少于30人的考室装订成一本,每本均要装订封面和封底。要切实做到不漏装、不错装、不倒装、不混装。试卷装订成本后装入试卷袋,用密封条封好。

(三)初三期末质量检测规则

一、学生应诚信参考,自觉服从监考员、工作人员管理。 二、学生在每科检测前10分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只能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擦等,不准带书包、文具盒、纸张、计算器等设备。考场内,学生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三、学生在得到试卷后,应先将自己的学校、年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规定的地方。不准在试卷密封线外写自己的名字、考号或作记号,不准污损试卷。检测信号发出后,才能作答。

四、学生答题,只能用黑(蓝)色墨水(芯)笔书写,字迹要清楚,答案必须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不准答在草稿纸上。

五、考场内保持安静。学生应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答卷。学生不得询问试题题意,若发现试题字迹模糊或试题有误,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不准询问其他考生。

六、检测过程中,学生原则上不得上厕所。监考人员在考场内不抄题、作题、念题,不检查考生答题情况。

七、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作暗号,不准夹带,不准抄袭他人答案或有意将自己的答案让他人抄袭,不准交换试卷。

八、检测终了信号一响,学生应立即停笔,将试卷整理好,放在桌上,依次退出考场,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

(四)初三期末质量检测人员安排

本校人员安排

外出工作人员安排

(五)1-8年级考试安排:(见安排表) (六)补助标准:

每场10元,外出车费每天20元;23日早餐-24日中餐在考点就餐。 (七)、安全保卫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外出工作人员要切实注意往返安全。 (八)、纪律要求

第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一、把拼音和相对应的词语连线。

péngyǒumàozixiǎoháitīnɡxiěyídìnɡ

听写()帽子()一定()朋友()小孩()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xīnkāihuìniánjíqiánmén

()()()()

tīnɡhuàmíngniánhòumiànhuángniú

()()()()

guòqùwènhǎoxiàoliǎntǔdì

()()()()

biérénliǎngtiānzhàopiànxiǎnɡniàn

()()()()

三、照例子组字并组词。

例:日+月(明)(明白)

女+子()()门+口()()

弓+长()()白+勺()()

口+十()()禾+日()()

四、辨字组词。

现()问()季()万()

见()间()香()方()

石()禾()玩()各()

右()木()完()个()

五、写出下面字的反义词。

近——()高——()长——()

前——()快——()弱——()

多——()大——()粗——()

六、用线连字,再写下来。

吃会——()

学饭——()

过去——()

朋一——()

万友——()

七、造句。

1、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用词组成句子。

1、是朋友的树林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马路过我牵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二月天,()()醉春烟。儿童散学()早,()东风放()。

2、()无声()细流,()照水()。小荷()尖尖角,()蜻蜓()上头。

第9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范文

每年中考日益临近时,九年级的政治课也慢慢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是每位师生极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广大师生在教与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基础知识是战争的武器,解题能力是如何使用武器的方法,现结合2012年中考政治试卷,来谈谈如何加强基础和培养解题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加强课文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实行开卷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要求。抓"双基"贵在点滴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讲清楚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观点,弄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2102年中考政治试卷非选择题52分中,开放题只有28题第(4)小题"为了闽东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你能做些什么?(4分)"其余48分为课文基础题,因此在中考备考中加强基础就显得格为重要。在多年的毕业班教学中我重点做以下几点:

1.1 熟记课文的整体知识框架。中考政治科是开卷考试,问题的答案落角在哪里,对提高答题的准备率和节省考试的时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中考25题第(1)小题"阳阳在赢得他人的尊重,应该: (3分)"这题的落角点在七年下册"自尊"知识点;第(2)小题"阳阳要培养自信的品质,应该 (3分)"这题的落角点在七年下册"自信"知识点;第(3)小题"我要克服考试焦虑,应该 (3分)"这题的落角点在九年级"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时就要让学生熟记每一册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七年下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挫折、意志坚强、知法守法护法。

1.2 重温做过的练习、试卷。学生对做过的练习、试卷处理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对练习、试卷不收集;第二种有收集不利用,只是"摆设";第三种有收集有利用。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我主张第三种方式,学生不宜搞题海术,但对做过的练习、试卷应多重温、反思,对试卷的错题、易错题做个记点或剪下贴在纸张上等中考前夕再看,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考的内容,应该来说平时练习、试卷都做过,如果对一些错题、易错题不加以重点收集反思,再碰上类似题目,还有可能会错。如:中考26题第(1)小题"为此国家要推进什么战略?如何实施这一战略?"学生在平时反思中应区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第(2)小题"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在平时反思中应区分科技创新和创新精神。

2.培养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包括审题、答题能力

2.1 加强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包括审问题能力和审材料能力。

在审问题时应注意:(1)问题讲什么?如第1题"今年两会的主题是 "应注意讲的是"主题"而不是"主线";第14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雷锋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2)问题有否有限制?如:第10题"对家长的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第13题"右图是笑笑与同学阳阳的对话,对阳阳的言行认识错误的是( )";第16题"学校团委组织"学雷锋见行动"的志愿者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第27(3)小题"上述两则材料共同涉及我国公民的哪项权利?";第28题(4)小题"为了闽东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你能做些什么?"

在审材料时不可一目三行,含糊了事,要明确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在审漫画时要注意画中的动态、静态、旁注以及三者的联系。

2.2 加强答题能力

2.2.1 掌握时事解题模式:时事教材共六本,2012年中考考20分,其中选择题考七题计14分,非选择题考一小题计6分。中考时事的分值大,但决大多数教师在时事上教学的时间较少,那么如何在花少时间得到最大的实效?笔者认为充分分析题目类型,采用解题模式显得格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操作如下:

类型一:近几年中考选择题时事7题中6题都有时间,根据这一类型,我指导学生用模式一:看时间-时事自测题-确定哪一本-大事记(国内、国际)-考考自己-目录(时事观象台、本期专稿、热点追踪、漫画发展,重点为时事观象台)

类型二:其中有1题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有信息如:下半年以来、今年以来、2012年中考第7题"下列成就中,属于2011年取得的有( )",根据这一类型,我指导学生用模式二:明确题目中信息缩小时间范围-查看范围内时事教材的封面,然后进行选题肢或排除-范围时内时事教材按模式一查找。

类型三:中考非选择题时事考1小题计6分,如2012年28题(1)"请用《时事》知识回答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根据这一类型,我指导学生用模式三:看时间或专题提纲(按时间顺序列出时事教材问题包括专题)确定哪一本大事记(国内)考考自己目录(时事观象台、本期专稿、热点追踪、漫画发展)

2.2.2 回归教材:由于学生对"开卷考"的认识出现偏差,在考试中对教材和有关资料寄予很高的期望,平时上课中淡化了对教材基本知识学习。再加上一部分教师对开放性试题产生误解,以为谈感想、看法,可以抛开教材,随心所欲。导致学生也跟着脱离课本,在问答和论述题中学生在作答时,口语化、大白话,不会用政治学科术语回答问题,表述不规范,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如:2012年中考25题(3)"我要克服考试焦虑,应该: "许多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这不仅会削弱政治学科的特点,还会冲击到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回归教材,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