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

第1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莞东城小学400名4~6年级小学生。

1.2方法

在健康教育前对学龄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按“学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儿童营养健康知识”手册,在所调查的学校悬挂“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挂图以及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张贴画,如“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后果”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等;对学生进行营养基础知识讲座共约4学时,健康教育3个月后再次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膳食指南、营养基础知识、营养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记分:答对1题记1分,满分22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各指标变化。

2结果

2.1学龄儿童教育前后营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教育前全体学生平均分为9.5分,教育后平均分为18.2分,教育后,学龄儿童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学龄儿童教育前后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变化

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存在明显差异,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见表1。

2.3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行为的变化

(1)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3.9%,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91.2%,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40.1%,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65.3%,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营养基础知识

通过本次对东莞东城小学学龄儿童营养健康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在教育前对许多营养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正确饮食习惯”、“引起肥胖的不良因素”等题目,答对率比较高。但对某些营养基础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并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答对率比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居民膳食宝塔内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哪些食物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等营养基础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显著(P<0.01),说明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2营养态度

教育前70%以上的学龄儿童愿意纠正自己的饮食习惯,近75%的学龄儿童愿意主动学习营养学知识,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存在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如大部分学生“认为早晨吃不吃影响不大”、“合理膳食很麻烦,难以长期坚持”等。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

3.3营养相关行为

教育前73.9%的学龄儿童都有吃早餐的行为习惯,这说明家长、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儿童早餐行为习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早餐选择食物种类单一,质量还有待提高,饮用牛奶少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前,高达90.6%的学龄儿童早餐主要食用1~2类食物,食用3类食物的比例为8.5%,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仅为0.9%。教育后,学生饮食习惯有所改善,早餐食用种类明显增加,教育后学龄儿童每天早餐食用3类食物和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8.3%和2.1%。不过目前儿童饮用牛奶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软饮料的普及及种类的逐渐增多,这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本次学龄儿童的健康教育,早餐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前的40.1%提高到65.3%,增加明显。

总之,营养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获取营养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在早餐、饮用牛奶等方面的行为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此次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第2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61-02

【关键词】 健康教育;教育改革;课程;学生保健服务

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分支。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2001年起,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课程改革,对学校中的各门课程都造成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就新课改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1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部、卫生部颁发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提出“要上好生理卫生课,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中小学卫生教育专题座谈会,确立了卫生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第一次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范畴,标志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健康教育课从此开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独立课程。之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师资、经费问题,逐步做到按计划上好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1991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试点阶段评价标准》中提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100%”。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方法、教学内容、课时、教材编写等作了明确规定。1994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应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每周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直至2001年新课改前,经过近20 a的建设,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以独立的健康教育课为核心的,以体育课、环境教育课、青春期教育课等为辅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国家和地方曾先后编写了若干套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本,为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为促进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新课改后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独立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生存危机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但新课改遗漏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新课改中既没有出台相关文件来明确废除原来文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中规定的独立的健康教育课,也没有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方式作出新的规定,即对健康教育课是独立开设还是与其他课程合并开设并没有明确说明。新课改后,健康教育课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相关法规文件要求开设这门课,而新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安排它的位置。

与此同时,新课改中,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已开始替代健康课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要对学生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虽然新课改一再强调“体育与健康课不是原来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合并”[1],不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新课改后,在许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已经开始替代,更确切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现在,很多学校已订购不到《健康教育》课本了,只能将《体育与健康》课本替代原有的《健康教育》教材,因此也只能以体育教师上体育与健康课来代替健康教育课了。新课改后,独立的健康教育课正在逐渐消失。

2.2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基础薄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学校健康教育领域,人们的课程意识非常薄弱。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独立的学科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确立,多年来该门课程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对待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课程尤其是考试课程时往往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大多数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教研活动。市、区教研室也没有设置这一学科,“这门课一开始出现就基本上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2]。而从事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而在这些研究者中,主要是学校的卫生工作者或体育教师,课程方面的专家几乎没有。

新课改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由于政策法规上的不明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举步维艰,正逐渐在学校课表上消失,这使得独立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失去了现实意义,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几乎停滞。在许多学校以体育与健康课代替健康教育课后,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仅局限于体育课程。

2.3 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离散 受传统卫生教育的影响,学校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生理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上,缺乏心理、道德、审美及社会等健康方面的知识,即使涉及到这些知识,也囿于师资水平,很难将这些内容统合,健康教育课实质上还是生理卫生课。受“体育卫生模式”的影响,除了与体育课程有少许关联外,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关联程度极小。大量健康教育的内容分散在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等课程中,而这些课程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后,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去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多局限于那些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他大量离散的内容更是难以统合在一起了。

2.4 健康教育课普遍存在着学科课程的各种弊端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没有抓住学校健康教育的特点,健康教育课被单纯地看成为一门知识类学科课程,加之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健康教育课也集中体现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各种弊端: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健康知识第一”而不是“健康第一”成为其课程理念,同时也成为其课程目标以及评价的依据;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状况非常严重,远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与学生健康实际相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教学中只注重追求知识掌握,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是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匮乏,健康教育课只是一个更系统或更高级的卫生宣传而已,根本不能体现健康教育本身的学科特点。健康教育课本身似乎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健康”,甚至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至很多学校借“减负”之名将健康教育课从学校课程表中删去。

2.5 健康教育课难以真正落实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规定中小学每周应安排0.5学时的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间已经很少,但即使这样少的教学时间,在很多学校还是被挤占,这当中除了因为师资缺乏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不是考试课程,对于学校的升学率来说,健康教育课毫无价值,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将其编排在课程表上,这使得官方统计的开课率虚高。在很多学校健康教育课早已名存实亡,实际开课率极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成为其现实写真[3]。

新课改后,由于学校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有关部门也没有对健康教育的课时提出相应的硬性规定,很多学校名正言顺地将健康教育课从课表中删除了。而更多的学校则认为健康教育课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中了,体育(与健康)课已经替代了原来的健康教育课了。而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课率几乎是100%,这导致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原本开课率极低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一下子达到了100%。

2.6 健康教育课师资质量低下 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师资质量较差。大部分学校健康教育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担任,小学主要由班主任担任,中学主要以校医、生物教师、体育教师等为主,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在中小学非常少,健康教育成了人人都可以教的一门课。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不足及角色的混乱,使得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与提高。

新课改后,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任务几乎全部由体育教师承担了,而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还不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很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教学时感到非常吃力,一部分教师干脆选择了放弃,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3 我国当前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加强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科地位 现代教育研究和实践早已证明,学校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我国,早在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学校健康教育从此被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内容。显然,这些观念还没有被当前的学校教育所普遍接受。因此,当前应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这些观念,努力提高人们对于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人们的教育理念,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同样重要的基础学科。

3.2 提高课程意识,加强课程建设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卫生宣传”、“体育卫生”及“心理咨询”等模式来实施健康教育的,课程并没有真正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在学校健康教育领域应积极强化人们的课程意识,让人们认识到课程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最主要、最高效的途径。同时,要对学校健康教育人员进行课程编制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并邀请课程专家加入,加强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3.3 完善政策法规,在制度上给予保障 为了使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能够生存,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给予明确的说明,使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法可依。笔者认为,这是当前新课改中最迫切需要完善的部分。

3.4 加强师资建设 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同国际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应尽快在我国高等院校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建设,为学校提供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这是解决健康教育师资的最终途径。从当前来看,解决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则更多要依靠现任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校医一类卫生保健人员而言,应重点加强教育专业方面的培训,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训练,对于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应重点加强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在职培训机制。

4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

[2] 王建平,主编.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92.

第3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12-02

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发展性健康教育模式,使大学生能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解决治愈少数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何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一)基本含义

教育即是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知识、经验推敲于人,为其阐释各种问题、现象和行为。《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改革的产物,其注重更加系统性地对所有大学生在其大学生活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心理辅导,从而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成长问题,使其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并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基本特征

1.全面性。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解决大学生已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的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则是全体学生,不仅关注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治愈其心理问题,消除其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关注心理健康的学生,更好地提高其综合水平和心理素质,以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

2.系统性。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是存在的心理问题,注重实际解决现有的心理问题。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的,而要让大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要对所有大学生进行教育,并在其大学生活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教育。

3.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发展性健康教育的主体同样也是学生。发展性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中,更好的对自我进行认知,更好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进行心理鼓励和心理激发,使其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更加主动的完成大学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4.连续性。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改革。心理教育伴随着一个人从出生到踏入社会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阶段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小学阶段有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同样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能只注重解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并助其在大学阶段能够健康发展和成长。

二、现有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人才的培养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大学生人才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国家已向着全面的小康社会发展,而这些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我国经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封建社会时期,剥削阶级占有了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而拥有绝对人数的被剥削阶级却只占有了社会的很少一部分资源,在这种条件下,被剥削阶级为了生存,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人的主体性无法体现,人的个性无法展现。而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完善的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就逐渐凸显出来。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得大学生可以充分地享受到各种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和教育资源,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辅导各种,经济基础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政治基础

政治基础决定社会形态,良好的政治基础是一个国家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好的国家制度为社会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样也使得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可以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坚实的政治基础,完善的社会制度,为人们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人们的个性得以展现,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这样完善的政治制度下,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自我提升,同时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健康心理和高素质的人才。

(三)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在涵养。一个国家是否真正的强大,其文化发展必不可少。文化基础离不开教育,而良好的文化基础才能为良好的教育提供保障。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史,各种文化经典不计其数,优秀的传统美德,各种深邃思想,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新中国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开放,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吸取着世界各国的文化经典,并成为我国独有的文化优势,这就让高校在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同时也为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引导大学生可以从丰富的文化资源当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并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意识形态,成为优秀的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探索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增加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课程是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但部分高校对心理学教学要求不够严格,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到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的增加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公开课和名人专家讲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认识了解心理学的环境。要根据不同学生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心理学课程、公开课和讲座。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充分的接触到心理学,认识到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享受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体验和感悟。

(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中小学教育教学更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而高校的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的教学,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高校在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这样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能够真正的脱离书本的束缚,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认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心理健康的意义。

(三)丰富综合教学内容

高校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应当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融入到各个教学课程和环节当中。比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心理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心理健康辅导,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加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到政治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社会认知、政治意识、思想境界;在平时的校园宣传中,加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与别人的交往中,拥有更加积极正确的心态和认识。大学生发展性健康教育要根植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才能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完善教育队伍

目前高校在进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师主要由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担任,无疑,具有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其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都很高,但是,大学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多、种类多、问题多,教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进行教学,但却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教学就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当完善心理学教育队伍,这个队伍应该加入各个课程的任课老师、班主任、高校的管理者甚至是学生自身。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当融入到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辅导当中,融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当中,融入到高校对学生平时的管理当中。

总之,只有不断地发展和改革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同时具备健康心理状态和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新修订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强调: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主动参与者;教师引导、启示、讲解、示范、参与互动,学生以自我尝试、互动学习为主,学习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学会至少一项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倡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快乐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并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及运用过程中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的过程中,技能与技巧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多项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和遵守规则的诚信程度,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标准检测课堂效果,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情况,改进、完善教学计划,是探索和尝试课程改革的重点。为进一步落实一个《意见》和两个《标准》,都应探索、尝试体育课堂改革,在此我为体育教学设计了“1+1+1+N”的模式。

第一个“1”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每节必讲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教材所规定体育项目的名称、特点、锻炼效果,指导学生进行锻炼的理论基础。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按照教材内容做好学期、学年计划,并且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做好每一个课时计划,安排好每课时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简单明了、由浅及深地进行讲解,方法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技能的学习、练习打下理论基础。要做到每课时1个知识点。

第二个“1”为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每堂必练

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是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运用讲解与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等,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练习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所规定的跑、跳、投等田径项目及球类、武术等项目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方法,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每一节课都要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衔接,学习掌握一项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做到每堂必练。

第三个“1”为“双爱好”,每天必动

“两个标准”即《体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明确规定,每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同时,都必须掌握至少一项适合自身锻炼的体育项目,也就是个人爱好或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选择一项适合自身锻炼的项目,并把相同项目的学生组建成“兴趣小组”,留出时间指导“兴趣小组”进行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延伸至课堂以外,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每天必动。

最后一个“N”是检测多项效果,每生必测

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习掌握的优差,应落实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中,并进行检测。

第5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素养;初中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 179 文献标志码:B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健康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能力,它是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南部,是全国唯一的畲族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了解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以促进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14年对景宁县3所初级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ο

选择景宁畲族自治县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县3所初中学生12个班共532名学生参与调查。3所学校中城区2所,乡镇1所,各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级,共计12个班级,调查抽中班级所有在校学生。本问卷是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标准化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和情况修订而成,由丽水市疾控中心统一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后经专家验证进一步确定,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4个部分。问卷采取不记名、集中式自填答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部试题,答题现场有1名调查员和1名老师实施质控。将正确答题80%及以上的调查对象视为具有健康素养。

1.3统计学分析

问卷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发放536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问卷占99.25%。调查对象中男生254人(47.74%),女生278人(52.26%);畲族147人(27.63%),汉族385人(72.37%);城区369人(69.36%),农村163人(30.64%);平均年龄(13.06±1.02)岁。

2.2健康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景宁县初级中学学生总体健康素养知晓率为26.13%,其中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最高,为41.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为27.44%,健康基本知识素养为31.02%。按人口学特征分析,男生具备健康素养的为26.38%,女生为25.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畲汉两民族间学生健康素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05);城乡之间学生健康素养比较,城区学生健康素养高于乡镇学生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4,P

2.3健康素养知晓率

532名初级中学学生在回答25个健康素养问题中,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知晓率最高,为96.4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知晓情况最低,仅35.15%。健康知识理念知晓率为74.70%,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为70.32%,健康技能掌握率为81.58%,见表2。

3讨论

第6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特殊教育;工作职责

1引言

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提高,国民对教育需求的增加,政府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视的提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小初高学校普遍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这些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负责日常的心理知识的教学,更是兼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一般而言,这些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经过专门的心理学系统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持证上岗,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熟练的心理方面的技能。心理健康教师的配置为学校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地支持了教师的教学,保证了学生能够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将学习效率保持在高水准上。我国的基础教育配置的心理健康教师是有别于以往的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从当前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来看,大多数学校仅将心理健康教师视为解决学生心理压力,对学生产生的厌学、早恋、入学、焦虑等常见问题以及个人心理健康疏导。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具有片面性,仅考虑了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而据国际的相关研究发现,学校内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应当承担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指导,沟通家长促进家长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等。与国际相对比,从工作内容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学校中,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内容略有不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与家长的教育需求日益扩大,与此相对应,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也应该扩大。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有限,基础学校中配置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依然较少,过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是无法完成,必须就重要的方面进行扩展。那么基础教育中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扩充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就值得思考。

2我国基础教育中学习困难问题是重要问题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代表着自身知识的水平,也反映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工作量。尽管以学生考试分数做为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师工作量还存在着争议,为诸多的教育研究指责。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评价手段相对有限的前提下,考试分数仍然是应用最广、实效性最佳的衡量指标。既然对于教师而言,学生考试分数有如此的重要性和意义性,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按考试分数进行划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学差生。而如何对待这一群体,解决他们的学习水平低下的问题,对教师是巨大的挑战,带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上的消耗。但是,教师的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学生的学习未必会得到提高,这就会深深地伤害教师,给其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教师的各种教学努力是基于教育学的体系和方法,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中,心理学的因素同样重要。基础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本专业的知识对学差生进行鉴别和干预,从而为解决学差生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一般而言,学差生群体是有分层,大致可以分为3类:学习倦怠、学习困难、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产生不了动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1]。对于这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心理健康老师应用心理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学习困难是指学生本身没有智力上的问题,甚至相当地聪明,但是他们的成绩就是无法提高或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由于学习困难者的本身不存在着智力的缺陷,因此,常常有教师将学习困难与学习倦怠相混淆。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广义的学习困难的比例约占学生总数的15%~25%左右,因此,将学习倦怠与学习困难相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心理健康教师承担的学习困难工作

将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进行一一甄别,以区分他们是否学习倦怠还是学习困难,对面临着诸多教学工作、教学考核的教师而言是不具备可行性的任务。学习倦怠与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更加专业的鉴别,需要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工作。同时,鉴别出学习困难学生只是工作的第一步,为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还需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干预。而在这一步中,对学生所属的学习困难的类型,对应的干预方式都需要教师进行把握。而从学校的教学配置来看,只有心理健康教师具有鉴别、干预学习困难学生的时间、精力以及专业知识。对心理健康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水平的要求,以我国基础教育中学习困难学生的状态进行判断,主要集中在应用性的技术和部分与心理学相关的领域。首先,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鉴别学习困难学生的工具、方法和流程。在有需要时,能够科学准确地鉴定出学生学习困难是否有,属于什么类型,严重的程度。其次,心理健康教师要能够对基础学校中可进行干预的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筛选,对不能进行干预的学生应该给出寻求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对于可干预的学生,尚需要心理健康教师给出干预的方案和内容,一般包括给予学生学习的元规则知识的支持,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满意感。

参考文献:

第7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必要性

健康是人类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医院也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应用于临床,广大护士已成为病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现代观,应用护理程序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病人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2],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虽然现在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它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大趋势: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护士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三是护士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四是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然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就普通意义讲,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的终,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是现代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职能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手段。

在继续教育中重视护士的健康意识培养

临床护理工作者,具有较系统,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及工作经验,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较好的基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理论教育中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只有比较多地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方法及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社会群体实施健康教育时得心应手。我们通过继续教育这一途经,坚持将健康教育的知识贯穿于其中。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在护理人员中强调健康教育的观念,介绍健康谱和疾病谱的变化特点,特别是对患者的教育在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有关健康教育学习班,及时吸取其他医院的有关经验和累积资料,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教育知识。

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培养健康教育技能。据临床工作调查反映,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落实健康教育不好,认为健康教育是软指标。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护士不知道怎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没有养成习惯,因此,长期以来,健康教育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利用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护士岗位练兵教学,大力推广“角色置换法”,让学生或护士互为患者和护士,亲身感觉不同角色特点[3]。将在每项护理操作中应解释的和介绍的内容进行规范,即心理指导,操作前指导,操作中的配合指导,操作后指导。要求护士在练习每项操作前、中、后将本项操作的有关事宜介绍给患者,“患者”也同样随意提出问题,这样不仅练习了操作,而且又获得了健康教育技能的训练,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做处置时,养成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习惯,有效地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之中。

参考文献

1 陆骏,陈美红.用电话回访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7-68

第8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儿童;健康生活;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03

1儿童生活现象扫描

早晨上学,总有一些学生在车上吃早饭,快到学校路段时,匆匆啃上两口下车。这样的饮食方式怎能保证消化吸收的质量,这样的早餐质量如何保证半天学习和锻炼的营养和能量。在升旗仪式集会的时候晕倒的学生中,多数是早饭吃得少,个别是没吃早饭的。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体质必然下降。

学生不小心崴脚了,韧带或肌肉拉伤了,他们不懂得处理的方法,有的忍痛继续活动,有的坐在地上揉揉疼痛部位。跑完步后,就地坐下,甚至躺下,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向前摔倒时,不懂得向前顺势滚动,习惯用手撑地,往往造成骨折。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的老师,应该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必备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儿童健康生活需要哪些知识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多彩,可谓浩如烟海,教学中只能选择少数一部分必须传授的知识。而本文要探讨的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知识也是属于必须在体育课中学习的。儿童现在和未来健康地生活是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我们体育教师应将儿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为教育资源,与相应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他们感受到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哪些体育与健康知识是学生健康生活需要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三大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详见下表)

3如何有效地教学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3.1在实践案例中渗透

实践教学是体育知识的主要传授平台,主要方法是结合一些教学环节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渗透。如在课堂开始部分要检查学生的服�b和鞋子是否合适,口袋里有无尖锐物品等,在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的同时并让他们懂得由此会造成相关的危害。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运动要做不同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受伤,还可以更好地在运动中得以发挥。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体验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知道相关动作对身体的锻炼作用,熟悉锻炼方法,为以后的锻炼打下基础。总之,让学生在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体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有备无患,要到用处,信手拈来。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基础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随着时间的积累,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海量的,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因此,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的做法,是一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做法,是以运动规律指导体育实践的做法,是受学生欢迎的做法。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扭伤后,大多学生不懂得正确处理方法,有的继续运动,有的还要搓揉扭伤部位,有的马上去贴止痛膏,由于处理不当,会使扭伤部位更加肿胀,直接影响恢复。正确的方法是: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进行冷敷处理(可用冷水或冰袋),抬高伤肢,过24小时后情况缓解时才能热敷或贴止痛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诸如此类的生活方面的小误区,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及时去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应该怎样做。这样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结合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3.2在媒体辅助中增效

体育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节室内理论课,因为室内理论课是传授体育知识的主战场。在室内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营养方面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他们感受到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对于有些营养知识,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的程度不同,则采用网络教学法。课前设计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无穷的资源库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进行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录像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体育教师应将重点传授的体育保健知识精心制作PPT,将一些学生难懂的知识用动画、图文并茂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开设体育欣赏课,体育欣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运动兴趣,熟悉技战术和规则。欣赏教学一般采用评论欣赏和随机欣赏两种方式。评论欣赏的方法适合于小学的高年级,随机欣赏适合于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评论欣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选一段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的视频,上半节课让学生欣赏,下半节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评论,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球队,来评论自己一方或对方的优点及缺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而且在欣赏比赛前可以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评论欣赏有利于学生熟悉技战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比赛的欣赏水平。随机欣赏可以安排在重大比赛期间观看现场直播,也可精选一些视频进行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比赛的常识,学会欣赏体育比赛。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位现场的讲解员,要把一些专业的术语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看得懂比赛。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在我的精彩讲解中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问题,好多是与比赛方法、规则有关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不少运动知识。【2】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能陪爸爸妈妈看一场相同项目的比赛,并做一回小小讲解员。3.3在养成教育中培养

作为终身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应当是一种重在养成的教育。学校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生活技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是蕴涵着“生活习惯”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内化”并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在课堂中进行,也要结合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进行。如每天放学时,总能见到不少学生边走边喝着牛奶,我碰到后总要向他们教育一番。让他们明白空腹喝牛奶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喝牛奶要在腹中有淀粉类食物的基础上,最好是在早餐时或晚饭后、睡觉前。他们听我讲后,基本能做到把牛奶带回家去。又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饭上学,有的边吃饭边看电视,有的吃过饭后马上做作业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研究显示,家庭成员的生活体育习惯与小学生的生活体育习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小学阶段,儿童在生活体育活动方面并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自主能力,其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外界特别是家庭成员行为习惯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家长陪同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有所增强,家长陪同率下降,调查发现,家庭成员有生活体育习惯的小学生有规律地进行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高。面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趋势,除了学校体育途径外,家庭也应肩负起一份责任,要高度重视,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小学生体质问题。【3】家长要重视学校在平时和寒暑假布置的体育作业,监督引导孩子完成。有体育特长和锻炼习惯的家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如现在朋友圈流行的晒行走步数也可以让孩子试试,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少家�L在儿童时代能熟练地玩一些民间体育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因为,民间游戏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游戏方式,其种类繁多,趣味性强,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愉悦发展和智力发展;而且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学生课余和闲暇时进行。亲子同玩民间游戏,既能有效锻炼身体,还培养了亲子感情。

3.4在多元评价中巩固

第9篇: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相互关系;体育教师

[作者简介]郑培萍,徐州工程学院体育部,江苏徐州221008

[中图分类号]C,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231―03

新课程的实施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体育教师的充分肯定。由教育部组织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体育课程正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学习内容按学习领域进行划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形式上与体育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体现了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体育课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受落后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加之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使得体育课程在改革中碰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的阐释,为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提供借鉴。

一、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与目标的制订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使体育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第一,新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相对于原有体育课程来说,突出的一点在于其提升了课程的健康目标。第二,新课程进一步阐述了课程的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课程在保持原有体育课程中体现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的特点外,尤其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第三,要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第四,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目标变得更具体化、明确化,注重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同时,新课程将其每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至于如何实现教师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灵活掌握,即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只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给学校、教师、学生留有很大选择余地和空间,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就可以了。

总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一门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它已不再是拘泥于原来只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课内教学。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宽,由原来每周二节体育课变成由体育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和非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健康教育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实行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行为一体化,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结构体系的变革。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以课程目标为宗旨,以适应培养2l世纪人才的要求为依据来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体育与健康学科则遵照它的教学特点和一般规律,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二是掌握2~3个体育项目和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强身健体、卫生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体育活动、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当然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不是对以往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否定,而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体育课程由原来的体育课改成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将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体系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种改革,使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娱乐有了时间、空间和课程的保证;使健康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学生体能,的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课知识传递形式,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加深对健身、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动的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增进健康,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两类课程相结合体系吸收了国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切中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弊端。笔者认为,两类课程相结合的理论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应重在学会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上,在此基础上再来实现其他更高的目标,不能为追求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健身这一体育课的基本功能。如当前一些体育公开课场面轰轰烈烈,无运动量、无技术可言,脱离了原有体育课的三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对新课程的错误理解。

三、新课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

新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教材中。这里就有一个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孰重孰轻的问题。课程虽然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健康教育教材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如何对健康教育进行定位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内容强调的是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基础是学好体育基本技能,增强体质,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说体育教育(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服务,但对学生进行的健康教育不能单纯地用体育训练方法来进行,必须采用体育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创新的手段结合来完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最后,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知道健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在现有每周2~3课时必修课教学时间的条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只能是精选其中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只是增进健康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就可以代替如营养、医疗、睡眠等条件,转而成为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材料内容,决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与体育有关的医学知识,而应扩展到使学生能理解健康是取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特别要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健康意识的培养,积极地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能力与状态。最后,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教材中的健康教育内容要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合理定位。

四、对新课程中体育教材的理解

传统体育教材选编是“依据社会的需要,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的”。其实仅以这三个方面为依据选编教材是不全面的。影响教材编选的因素很多,有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的历史的文化传统影响等等。传统的体育教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材选编者往往考虑较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所选内容是否符合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是否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要的、恰当的,缺乏从学生身心需要出发的考虑,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选编教材对学生群体共性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考虑较少,更多的是从学生生理和体育项目着眼,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最后,教材体系的封闭性与教材内容的绝对权威性。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经济、文化内容的不同,也使学校实施教材条件的不同。因此没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制性的统一要求。

新课程的体育教材选编恰好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材内容的灵活性。教材的灵活性主要指内容灵活、对象灵活、层次灵活,让所有学生都进退自由,各得其所。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从而让程度、爱好、个性不同的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2)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材内容强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具有时代要求的体育新知识、新技能纳入教材内容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3)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增加了身体锻炼知识、锻炼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技能素质,对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显性化。(4)教材内容的标准不同。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文体差异的特点,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教材内容的人文性。1998年有学者在《体育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步、跳、投、打球、踢球上,光这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教育。新教材注重增加体育运动文化知识、体育人文知识内容。强调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提高了材料的文化性和可读性,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与体育心灵沟通的读物。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素质,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6)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以往体育教材单一化,不管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个性有什么不同,一律用同一种教材、同样的教学法、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的考核标准,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我们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更多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弹性设计,体育项目、锻炼手段要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