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公共资产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公共资产管理方案

第1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val holding and public information re? source,and emphasizes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former as integral part of the latter。In the pro? cess of construction,has three functions,the first is to allocate information resources,the second is from the authoritative governing body,the third is the capa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Keywords: Function;Archival holding;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馆藏档案资源在以往的讨论过程中,主题多集中在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方式及应用技术等方面。鲜见以馆藏档案与公共信息资源关系作为讨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馆藏档案资源的整合、开发以及提供利用从根本上来讲,应将前提认识牢固建立在馆藏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上,只有定位明确,才能有理有据地开展后续工作。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馆藏档案在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以彰显档案馆藏这一具有特殊价值的组成部分对于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从推进整个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发现馆藏档案的新功能和发挥作用的新平台。

事实上,虽然目前鲜有从学理上明确地将馆藏档案界定为公共信息资源的研究成果,但学界的许多学者将馆藏档案默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例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资深研究学者夏义?也┦吭谄洳┦柯畚闹兄赋觥胺植荚谌?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以及档案馆、文化馆等从事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和传播工作的机构,也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参与者”。[1]傅荣校教授在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一书中也提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务将涉及如下领域: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博物馆、文化馆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其他公共机构信息资源管理等”。[2]为此,本文将从学理上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馆藏档案的公共信息资源属性,并进一步讨论其在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一、馆藏档案的公共信息资源属性

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类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拥有着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质,同时也由于现实条件的复杂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部分非排他性和部分非竞争性的特征。基于此,我们从档案馆藏信息资源所具有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池塘物品性质来进行讨论。

要想证明馆藏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必须要证明其具有公共信息资源的根本特征,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方能使得我们认定馆藏档案是根正苗红的公共信息资源。

(一)馆藏档案资源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公共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指使用中无过多限制,不会因为某个个体的使用排除其他个体对该公共信息资源使用的属性,也称为公共消费性或共享性。这意味着公共信息资源的使用理论上是无准入门槛的,所有理论范围的用户均可以平等的使用。从档案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主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3]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境内任何公民都有权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已公开的档案所带来的使用价值,这一点已经充分彰显了档案馆藏信息资源具有明确的非排他性这一公共物品属性。

(二)馆藏档案资源具有收益上的非竞争性

公共信息资源的另一本质属性是收益上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减少其他人消费的属性。换言之,公共信息资源生产出来之后,利用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再增加,即增加公共信息资源利用者所引起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因此,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上,人人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利益,不存在相互竞争的局面。馆藏档案是否存在这种特征呢?理论上凡是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都不会因为增加了用户数量而增加生产成本。让我们来看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提供过程,从馆藏档案来看,存在已开放的部分和未开放的部分。对于已开放的档案,将按照用户要求进行检索和提供利用,并不会因为前一利用者使用了某份档案的内容信息而损害和降低后来利用者对该份档案信息的使用质量或者效率。对于未开放档案部分,理论上是终将进入开放状态的准公共信息资源,只要进入开放阶段,都将具有这一特性。档案学界的有关学者也曾经正面论述过档案提供利用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在档案部门可以容纳的利用者范围内,利用者对于档案利用服务的接受不会使其他人因此而失去接受档案服务利用的机会,增加一个利用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4]

(三)馆藏档案资源具有公共池塘物品性质

当然,学者们发现在复杂的现实中,许多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的同时可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经济学界通常将这类准公共物品称为公共池塘物品。“就像公共池塘里的水一样,资源本身是公共的,谁都可以自由地打水或灌溉,但打水或灌溉的消费却是竞争性的,某个人的消费意味着其他人将减少消费或使用”。[5]就档案馆藏信息资源而言,其在提供利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竞争性。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虽然多增加一个档案用户,并不会增加档案馆的边际成本,档案信息资源的重复利用并不会减低不同用户的利用收益。但当档案用户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拥挤的情况,每个用户所获得的收益将会有所区别。拥有某种优势的用户就可能优先利用馆藏信息资源。比如网络拥塞的情况下,网络传输速度较快或者安装了特殊软件的用户就可以优先检索到档案馆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而其他资源限制也都会不同程度导致相似的情况,比如档案馆的实际接待能力有限,以及同一时间段多个用户提出对同一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等,都将造成竞争使用的局面。

二、馆藏档案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关系

(一)馆藏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构成来源的基本成分之一

公共信息资源是相对于私人信息资源的一个概念,学界对该概念有着诸多的不同意见。傅荣校教授综合分析了若干中外公共信息资源定义的合理要素,将“公共信息资源”界定为:“所有公共部门生产、采集、加工、组织的,进入公共领域,为公众公开利用的,反映和维护公共利益活动的信息集合及其他相关要素”。[6]并进一步提出“构成公共信息资源主体的是政府信息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公共部门,包括图书馆、情报所或信息中心、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第三部门、企业所公开提供的、供大众无偿利用的信息资源”。[7]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要素,其一是信息来源要求为公共部门;其二是要求向公众提供公开利用;其三是信息功能要能维护和反映公共利益活动。从这三要素入手来看档案馆藏信息资源是当然的公共信息资源,原因如下。

1.馆藏档案来源符合公共信息资源主体来源于公共部门的要求

中外档案馆的收藏范围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以我国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为例。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自我介绍上清晰地说明“美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8]。我国国家档案局于2011年11月21日颁布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明确规定各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是下列组织机构的档案:(1)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所属各部门;(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3)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和单位;(4)人民政协及其常设机构;(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6)各民主党派机关;(7)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8)国有企业、事业单位。[9]这一档案馆接受档案组织范围的给定充分说明了我国档案馆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相关公共部门生产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

2.档案馆的基本性质、任务以及开放范围满足公共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基本要求

1999年6月7日修订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各级档案馆的性质是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包括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10]文化事业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了档案馆本身是公共物品的提供机构,而任务中明确提出的为社会利用提供服务也清晰地表明了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满足公共信息资源需向社会公众公开提供利用的要求。而从档案馆的开放范围来看,《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前款所列档案中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已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经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期向社会开放。”[11]这条规定表明,理论上,所有进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迟早都会成为公开信息,而且即使涉及重大利益的特殊部分,也只是规定可以延期开放,并未提出完全限制公开的可能。

3.馆藏档案的原始凭证性特征满足公共信息资源应维护公众权益的要求

就我国传统的馆藏资源结构而言,长期存在着党和政府形成的文书档案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曾经有学者统计过上海市虹口区档案馆的馆藏结构比例,“总计118521卷档案中,财务、科技、艺术、声像、业务档案为18298卷,仅占总数的15.4%,而其中文书档案为100233卷,占总库藏量的84.6%,在这大量的文书档案中,其内容涉及会议记录、计划总结、调研报告、通知简报、规范性文件等,特别是历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书面材料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2]这一数据统计时间虽然比较早,但无可否认这是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馆藏结构的真实反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某种程度上而言,即使以往馆藏结构存在上述问题,党和国家的管理过程正是维护和保障公众利益的根本反映和忠实记录,只不过反映层面相对较为宏观。而且这一情况随着200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了“民生档案”这个概念,并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提升到作为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高度,强调档案部门关注民生,紧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档案工作,发展包括社保档案、社区档案、信用档案、农村劳动力档案、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医疗、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档案工作。[13]这一系列的民生档案是在最贴近公众利益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和形成的,反映的是政府和公众有关切身利益的直接互动结果,对维护公众利益而言是具有全面性和具体性的一类最直接、最有力的权益维护记录。

(二)馆藏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中的特殊部分

根据上文的阐述,我们初步证明了馆藏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同时,我们还关注到,馆藏档案还具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公共信息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无论是从时态特性、组织特性和价值特性来看都极富特色。

1.时态特性

公共信息资源从时态上来看包含现在和过去的部分,而馆藏档案无疑是属于过去的公共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而且从《档案法》规定的30年后均需要开放来看,生成30年后的档案理论上都将转化成为公共信息资源。当然过往的公共信息资源还包括很多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比如说图书馆收藏的古籍文献资料一类,博物馆、文化馆收集的早期的文献记录等。这正意味着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形态复杂多样,对其中过往信息的挖掘是整个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过往的信息类型并不意味着是不重要的信息类型,相反,在某些方面,承担着比现实类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基石的作用,帮助公共信息资源在框架的构建中起到打地基、筑大梁的关键作用。

2.组织特性

馆藏档案都是在信息生成过程中精心挑选,经鉴定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信息,而且经历了收集、整理、鉴定、著录等一整套完备的组织控制过程方才得以留存,并由档案馆等专业机构进行专门保管。由此,馆藏档案较之其他公共信息资源而言,具备了更加可靠的全程组织性,是过往的公共信息资源中质量较高的信息资源类型,可以说是作为过往公共信息资源中最为基础和最为优质的组成部分。馆藏档案从生成到整个管理控制、提供利用的过程,可以说是各类公共信息资源中唯一具有全程控制背景的信息,因此这类信息是带着天然的真实可靠性出生证的公共信息资源类型,比其他类型的公共信息资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价值特性

这类信息比起普通的公共信息资源在凭证性方面具有更高的保障程度。档案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凭证价值,在用于证明组织或者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有着其他文献材料无法比拟的同步伴生性,由此也作为第一手材料无可辩驳的可靠证据而存在。而从其生产和管理流程来看,严格而规范的积累、归档和高度注重安全的保管方式支持了其作为原始凭证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档案专业人员和档案专业机构对其的全程专业化管理更是赋予其特有的可靠性身份标识。

三、馆藏档案在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可以视为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客体,由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配置、提供公众利用,满足和实现公众的公共信息利用需求,维护和保障公众的权益。为此,围绕着这一过程,我们对馆藏档案在其间的功能进行立体化的解剖。

(一)资源配置客体视角

1.馆藏档案是维系公共信息资源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可靠基石

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各类公共信息资源的全面收集和积累,全面拥有各类公共信息资源是建设一个门类齐全、积累有序的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前提条件。在这一建设积累的过程中,获取到馆藏档案资源作为基础库藏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这是因为,在所有门类的公共信息资源中,政府信息资源是权重最大的组成部分,从数量到质量都是绝对主体和核心部分,而馆藏档案是政府这个强有力主体积极主动系统收集和管理的唯一门类的公共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馆藏档案所遵守的基本整理原则――全宗原则是实实在在维护各政府机构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根本利器,这是其他类型的公共信息资源形成与管理中不具备的特征。将这部分公共信息资源充实到整个库藏中,才能使得整个库藏的基础扎实、丰厚,为其他各类系统性、完整性相对欠缺的公共信息资源提供示范以及整合基础平台。

2.馆藏档案是保障公共信息资源有序积累的核心动力

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离不开公共信息资源的积累,与丰富的公共信息资源才能满足公众日益提升的信息需求。但在各类公共信息资源中,能做到有序积累的却并不多。许多公共信息资源的形成及管理都是零星和杂乱无序的,比如许多各类企业、个人及网络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和积累都有赖于后期有意识的整理和加工汇集,方能形成有序的公共信息资源。但馆藏档案却是唯一具有先天有序积累特点的公共信息资源。各级各类政府部门档案的形成都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档案信息如同流淌在生产线上的产品,按照归档制度以及统一的分类标准有序地形成和定期累积。在年复一年的归档程序约束下,实现了来源与过程的有序积累性。

(二)资源管理主体视角

1.档案馆是政府管理过往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机构

从政府资助建设的涉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业务的机构类别来看,大致包含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信息中心等机构。档案馆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体之一,根据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以综合档案馆为主体的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分布合理的档案馆网布局。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档案馆4122个,[14]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而在这些档案馆中,绝大多数是政府出资建立的综合性档案馆和各类国家专门档案馆。档案馆作为政府出资设立的公共文化事业基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代替政府管理过往党和政府所属各部门及相关的体制内组织的档案,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文档案馆接收组织范围中进行了讨论。当然,政府组织也会产生除档案外的其他类型的过往公共信息资源(如未经归档程序,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传播和利用的零散过往信息),但其从管理程序上无法跟档案馆藏信息资源的规范程度进行比拟,从质量和数量上也无法跟数量庞大、系统有序的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比拟。

2.档案馆是政府现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机构之一

自从2000年深圳市档案馆建立第一个现行文件中心起,现行文件开放这项工作在全国综合档案馆广泛铺开,“截止2007年底,全国3124家综合档案馆中,已经有2807家(占89.9%)开展了现行文件利用服务”。[15]而这一实践中的做法在2007年正式颁布执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文简称《条例》)中得到了确认。《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16]至此,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法规层面,档案馆作为名正言顺的机构之一,同公共图书馆一起承担着政府现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重任,为公众便利地利用政府现行公共信息资源提供有效平台。

(三)保障公众权益能力视角

1.馆藏档案是维护公共信息资源凭证价值的扎实根基

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供公众使用,而公众使用最核心的目的是了解真实的原始情况,维护自身权益。无论哪种情况,对信息的真实性,原始性需求是实现这些诉求的核心要素。在同时拥有相同内容而不同类型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情况下,公众会首先去寻求最具有原始凭证性的信息资源类型以获得保障。比如同样的内容,新闻报道中有,网络信息中也有,但如果能够在档案信息中找到印证,相信会是公众的最优选择。因为馆藏档案信息严格的管理程序和鉴定、控制流程为维护其凭证价值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馆藏档案是支撑公共信息资源权威性的重要保障

公共信息资源由于其来源广泛、纷杂、种类繁多,就愈发面临着信息的权威性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面前则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是由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主体是政府,是拥有一切核心资源的最强大的社会组织。档案信息作为公务活动的直接凭证记录,是公务活动过程的同步伴生物,直接形成于对公务活动过程记录与佐证的需求。任何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都不能够脱离其合法性基础,而合法性基础的重要源泉就是以往公务活动的可靠性,而要证明这一点非档案信息莫属。作为已然固定的档案,它所承载的档案信息对于公务活动过程提供了唯一的权威证明,它排斥任何对于同一公务活动过程的其他解释。因此,档案作为公务活动凭证的权力是代表着唯一真相的强硬表述而不容置疑。

第2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一、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和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的日益觉醒。首先,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共享信息资源。档案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大量信息,记载和延续人类文化,在社会信息化和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作为政府公众服务机构之一的档案馆,应满足利用者需求,维护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二)区域一体化对民生档案管理提出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其中以经济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区域比较典型。以下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分析。

国务院于2008年底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市为主体的珠三角地区发展给予了新的战略定位。根据规划,珠三角地区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为总体目标,共同建立区域生活圈,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珠三角的“城市边界”日渐消融,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的经济圈层间的融合明显,出现了同城化趋势。由此,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原有的档案的管理将面临挑战。

1、共享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融合,人员流动和交往更加频繁,生活和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本地居住和异地上学上班等现象更加普遍,区域一体化的特征和发展将越来越明显。当前,珠三角各城市间档案管理仍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着档案信息的共享。利用者利用档案信息一如既往到异地获取资料,获取档案信息的成本并未降低,享受不到一体化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交通出行存在违章或事故,则从信息查询到交纳相关费用及理赔等,需要不断异地往返奔波;老百姓关注的失业保险等社保档案,如不能在区域范围或更大的范围内异地缴纳和使用,就会出现难以接转和续交的困难,等等。

2、共享规划有待制订。民生档案包含户籍档案、房地产权档案、社保档案、婚姻档案、教育档案、劳动就业档案、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制定民生档案共建共享规划,可以提高民生档案的有效性和利用效率,档案专业服务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珠三角正在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发展规划。档案部门应积极应对,争取尽快把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纳入发展规划。

3、共享标准有待建立。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档案工作标准化程度不高,档案整理、保管、检索利用及相关管理系统等缺乏统一标准。此外,各地区行政的相对独立,政府机构实施垂直管理,注重纵向的领导指导关系,许多单位的档案只能向上级主管部门档案机构移交,造成了横向的馆(室)与馆(室)之间信息的相对封闭,导致档案保管存在的分散,不利于民生档案的共享使用。

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积极影响

目前,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政府信息网和档案信息网已建成并开通,档案信息共享所依托的设备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提供了共享的客观条件。此外,数字化发展迅速,通过各种形式将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文字、声像等多载体形式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为民生档案信息上传、对外、提供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一)有利于提高区域内档案部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当前,档案馆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一直以来,档案馆的服务宗旨以国家利益为重,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利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来源多样化,信息意识普遍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馆必须在为用户提供权威信息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否则,档案馆的价值就会降低,档案馆的存在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其次,档案纸质载体的统治地位被打破,视频、图像等数字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变得乐于通过网络访问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馆的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对象与范围社会化。传统上门查阅档案进一步弱化,利用者寥寥无几;第三,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生产活动受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影响,资金、人才等的配置受这一规律支配,由供求关系决定其生产和发展。虽然档案馆作为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是物资生产部门,但一旦其存在的价值普遍受到质疑,原有资源的配置必然弱化,档案馆的生存必然出现危机。

因此,区域内档案部门应打破地域界线,创新合作,推进档案的一体化建设,推进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必将引起民众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拓宽经费来源,促进参与社会建设,促进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进一步扩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有利于为区域内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便捷服务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共生、互补性强,而且人文相通,政府、企业、民间往来频繁。区域内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域多次调整变更及经济交融等因素,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许多单位和市民经常需要跨市查询房地产权、婚姻、户籍、学籍、人事等档案。同时,区域内城市间的政府部门就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结构、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资源保障等进行统筹、协调和合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互相利用大量的档案资料,在合作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新的档案资料。

因此,档案信息尤其是民生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将给区域内的档案利用者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交流、合作等方面带来便利,使其真正享受到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成果。

三、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制的构建

当前,珠三角地区各城市间正加大合作力度,积极探索进行产业、交通、城乡规划、警务、工商、劳动、旅游、金融、户籍、环保等对接和合作的研究和论证。如推动“一卡通”、“一证通”等互通工程,以公共交通ic卡的互联、互通、共用为突破,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社会公共领域;推动社会保险的信息互通,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推动医保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等等。档案部门必须重视区域内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为一体化建设服务,也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

(一)共享管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为利用者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2、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协调对象之间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就是注重形成发展的合力,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入手,促进共同发展。珠三角各地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可以通过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3、平等互利原则。平等是相互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最大利益是共同追求的,双赢最为理想,对于相互间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在推进民生档案信息共建共享过程中,合作各方主体平等,共同受益。

(二)共享管理机制的构建

1、建设领导机制

(1)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各地政府的行政壁垒。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面临一样的问题。因此,省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珠三角各市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目标任务,明确单位和工作要求,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2)以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统筹。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加强与珠三角各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从整体着眼,向各市有关部门宣传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积极意义,为各市有关部门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组织提供有益参考,并进行有效协调,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3)以各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服务中心。在信息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参与。应以各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工作服务中心,领导和指导本地区档案工作,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化。各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各市间的连接纽带,也统一负责和协调本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并负责进行开发、传播与服务。

2、建设合作机制

(1)合作思想。开放是档案信息共享的前提。珠三角各市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合作的观念。在合作中,坚持平等、互惠、发展的原则,主动提供自身的信息资源,本着既有利于开放又严防泄密的原则,正确处理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尽量让关系民生的档案信息得以开发利用。

(2)议事制度。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拟定相关议事规程,确定合作方向,主持召开相关会议。或由各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签定合作协议,轮流主办,确立档案部门的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协商合作议题。

(3)合作重点。当前合作的重点是各自建立民生档案的目录中心,实现民生档案目录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全文检索。同时,实现民生重要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档案异地查询和利用服务,实施同城化管理和同城化待遇。

3、建设运行机制

(1)统一规划。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尚处于探索阶段,档案部门应抓住当前珠三角正在编制五个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以省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会同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等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保证共建共享的有序进行。

(2)统一标准。应建立相同的民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制定一套通用的数据规范。各地信息化建设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等不相同,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上的壁垒,无法形成信息互访机制,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建设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规范,避免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现象产生。

(3)统一模式。首先,在各市采取集中的档案管理模式,由各市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对外服务。其次,在各市间采取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各市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各市间档案信息网站的互联互通,利用网络进行民生档案信息,实现共享。

参考文献:

1、张荣斌:《从“民生档案”着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海档案》,2006(01)。

2、黄东霞:《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与建设》,2008(11)。

第3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1.档案信息没有成为公众的主要信息源。在当前公众的信息结构中,档案信息作为信息的一个来源还不被普遍接受。当人们需要信息时,最先想到的信息查询对象并不是档案,公众仅当在互联网等其他信息源不能找到所需的信息时,才会想到使用档案,这使得档案信息需求量占社会信息资源需求总量的比率很低,档案的利用率长期低下。这一方面说明公众档案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充分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则说明档案文化产业的服务意识薄弱,知识信息流动不畅,严重影响了档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档案信息利用的市场主体发展不成熟。从产业供求角度来看,一方面环渤海地区虽然存在一些档案文化服务供应者,但规模小、效益低,且受到政府的庇护,以垄断性的资源为投资资本,没有走向开放的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档案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和有特殊需要的个人群体中,所需信息主要用于公证、法律事务和日常纠纷的解决,这使得档案文化产业的目标人群范围狭窄,服务目标单一,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市场的拓展,使档案文化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3.行政格局分割导致区域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协调机制不畅。环渤海地区由于经济、人文理念的差异以及行政体制藩篱导致了信息不畅、资源封闭浪费等问题,进而造成一些原本自然一体化的档案文化元素被人为分割而得不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限制了整体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环渤海地区相关各方政府都以自身的行政区划为依托,着力在本区域内部构建完整产业体系,协调和完善自己行政区内的产业关系,而对地区间的联动和合作则动力不足,这样就造成了整个地区档案文化产业内的依存度不高,进而导致区域凝聚力不强的现象。以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环渤海地区档案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如果不从管理层面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整个产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进而影响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档案文化产业的知识管理内容及其应用意义

为了应对档案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人们开始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管理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意义下的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为目的管理方式。它本身是一种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领域由于其应用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是有所差异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将产业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综合集成管理,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知识共享,最终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因此,从宏观的视角上来说,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产业内部的所具有的显性与潜在隐性的知识资源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并利用共建与共享机制,在产业内部构建创新保障和知识决策系统。从这一点来说,知识管理具有公益性、共享性等特点,是一个长期积累并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1.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利用知识作为原材料,通过探索和挖掘把握知识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对新知识进行生产和创新,即从已掌握的产业中的大量原始信息中挖掘和转换出新的知识。2.知识的组织和获取。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来识别、获取、整合和组织知识,并促使存在于少数人头脑中的智慧、技能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中蕴含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共享的显性知识。3.知识的共享与传递。建立产业框架内外的知识传递通道,通过各种技术和媒介传递新知识,使产业内部每个单位都能通过知识共享和学习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4.智力资源的管理。在知识创新中做到以人为本,即将人看作产业管理框架内最重要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潜在能力,构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创新和交流的激励制度和文化氛围。5.知识基础设施管理与建设。知识的有效利用、保存、传播、搜集和检索都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之上的,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需要知识管理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包括知识挖掘技术、知识网络、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知识库的建设与管理等。由此可见,知识管理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可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与壮大。伴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管理的应用对于整个产业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恰当的知识,由此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改进服务,进而改善业务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激发创新性思维,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三、知识管理在环渤海档案文化产业服务中的应用策略

第4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近些年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公共资源的交易领域以及交易频次也在逐渐扩大,这些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来说,促进交易档案挂历的规范、完整以及真实性,对于促进我国县级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使得县级公共资源的交易活动能够更加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本文分析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明确立档的责任人

对于我国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来说,其中立档责任人就是指参与我国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相关单位,这些相关单位应该根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关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相关立档单位应该建立符合标准的档案管理室,档案管理室的基础设施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档案室内部应该配置符合标准水平的防火、防盗以及防潮设施,从而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另外,如果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出现破损以及霉变的情况,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你对其进行复制或者维护等措施。另外,相关立档单位应该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网络,并且档案进行收集以及整理工作,这样通过对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档案进行归档以及保管或者存毁,使得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流程,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有基本的档案管理意识以及档案管理业务能力,立档单位应该及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使其能够遵守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以及法规。

二、加强对档案的管理

立档单位根据相关的规定对档案管理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以及整理之后,应该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及时的登记,使档案管理的文件材料能够在规范的管理之下进行立卷和整理。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的文件资料来说,主要博阿洛项目的核准、审批、审定以及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文件资料,一式两份,项目的备案核准单位以及项目建设单位应该保存原件,档案的立档单位保存其复印件,另外,对于只有一份原件的文件资料,应当由备案核准单位进行归档保存,而项目建设单位保存其复印件,复印件应该保存原单位的名称、时间以及加盖原件印制单位的工作印章。对于公共资源交易类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机构以及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资产资源评估机构等,对于相关的涉及单位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复印归档保存,其中,已经装订成册的招标以及投标文件或者预算书等,在装订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不易腐蚀以及变质的材料进行装订。

三、明确档案保管期限以及密级

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来说,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其中,工程招标档案应该分为以下三种:即永久、长期和短期,其中长期是指档案保管的期限不低于项目设计的使用年限,短期则是档案保管的年限在15年以下。另外,对于资产资源交易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保存至合同期满为止,对于那些一次性所有权出让以及转让的项目,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该为永久,另外,对于资产资源评估机构以及拍卖机构的档案保存期限,应该自评估报告以及成交确认书签发之日起不少于10年的保管期限。而招标机构的档案保管期限则是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不少于5年。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的密级来说,主要分为绝密、机密以及密码三种,相关档案管理文件的密级应该根据国家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工程密级而制定。

四、结语

对于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的工作来说,应该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管理,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加强档案管理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加强对档案文件管理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其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广大人民,提升县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档案管理水平,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倪云英.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J].上海地质,2010(S1):290-292.

[2]李艳丽.基于公共管理视角探讨档案管理[J].经营管理者(档案管理),2014(01):302.

[3]李茜.浅析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在办公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1(6):81.

第5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是由于当前公众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满足,政府也无力承担起如此庞大的义务。因而,政府要主动追求和社会与市场协作,满足公众日益扩展的需求。2、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需要。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为公共服务的经营性提供了根据。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人才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来有效地生产。当前政府垄断的弊端日益显露,在政府垄断的形式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耗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和行政资源,将公共服务与经营相结合是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途径。3、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是适应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的需要。我国政府所属的人才市场大多数是事业单位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构,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发挥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把承担行政职能的人才服务划归人才机构来办理。另一方面基于人才中介,人才服务业行业本身的特点,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大环境下,也必须依托市场化的资源、平台和手段,更有效地开展好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与经营统筹发展为未来人才市场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做好准备。4、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已把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国家的产业目录。各地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加紧推出,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政策导向上都具有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产业化的趋势,源于社会化专业分工的服务外包、人力外包等专业化的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为人才市场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机遇。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的优势1、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公共服务的作用将专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性、公益上,避免与盈利性经营活动之间的冲突。经营采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吸引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将人才市场经营性业务做大做强。2、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有利于解决公共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利用经营产生的经营收入来贴补公共服务产生的经费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经费保证水平,还可以探索将部分业务外包给经营主体承接。3、公共服务和经营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公共服务主体可以承担经营客户的公共服务业务,经营主体也可以深入开发和延伸公共服务客户群体的专业服务需求。

人才市场公共服务与经营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笔者长期工作于人才市场,经过研究认为,政府的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快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就要找到现实中公共服务和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其原因。(一)资源分散,公共服务及经营性发展受限当前林林总总的人才市场众多,资源分散,不同的人才市场办理的公共服务的项目趋同但数据却难以共享。为此,人员(注:本文指档案寄存在人才市场人员)为查询档案或者就业报到证等,要经常奔波于不同的人才市场,导致效率低下,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下降。而经营性的服务同样由于资源分散的问题无法更好的开展,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公共服务的传统服务手段滞后不能满足需求当前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受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观念的束缚十分严重,公共服务仍是围绕人事档案产生的,如办理毕业生转正定级、档案工资工龄延续、档案工资套改、档案身份的认定等传统人事服务,而现行的大多数的人员所在的单位为企业化或者不在体制内工作,基本上不需要档案工龄、档案身份、档案工资等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员质疑人才市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延续旧的作法缺乏对需求的判断,缺乏人性化服务。同时公共服务手段中对流动人员的需求不太了解,缺乏需求的动态反应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产品粗糙。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手段也比较传统落后,急需再造服务流程,提高信息化支持程度。(三)公共服务的经费不足有碍提升服务水平人才市场的公共化服务是普惠制的服务。以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为例,现有有效档案8万份左右,可是每年人事的缴费率仅为8-10%,而管理档案需要建国家一级档案室,配备服务柜台设备,配备档案室管理、审档人员和到高校及市场接转档案的人事专员以及为档案证明提供后台服务的各类人员合计百余人,从设备经费到人员人工成本到各项办公经营场所费用开支,仅以10%的缴费率所收到的费用不足以支付目前公共服务的开支,更不用说业务内容和范围创新拓展的经费保障。(四)经营发展受制于体制约束目前人才市场实施经营受体制约束,经营既不能成为公共服务的补充,又不能完全按企业化运作,服务产品单一,内容简单,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经营和公共服务在实际管理上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内部独立管理,但是总的管理体制仍是一体的,在操作上存在目标、定位、价格等冲突,导致两类服务的业务发展都受影响。以现在开展经营中人才测评为例,该产品本可用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新入职员工招聘、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干部晋级等,具备广阔市场空间,而在人才市场内部尚未充分按企业化管理市场运作的情况下,该测评产品仅服务于部分国有单位的干部选拔,而且主要针对机关单位提供,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定价,价格远高于市场预期,比如一份电脑出的基础测评报告就要300元/人,手工出的测评报告高达2000元/人。人才测评原本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性主打产品,却成为人才市场偶尔使用的补充性产品,使用频率极低,收益几乎可以忽略。

公共服务与经营协同发展的主要举措

把适合人才市场经营的产品,如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人才网络服务等,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注重 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增强经营能力。要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务员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和水平。整合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和行业所属人才市场的相关业务块组,确保形成整体的力量和优质高效服务的链条,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加强产品创新人才市场在保证政策要求的公共服务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滞后的服务体系,改变仅以传统人事档案为主要产品的服务体系,让各方需求可以在多元的产品载体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创新经营性产品的内容、形式、标准和定价等,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自主决策并实施。针对市场层出不穷的服务需求,经营不仅可以针对公共服务受众的附加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还可以围绕从就业服务入手,从毕业生跨出校门到进入就业单位后的职业生涯提升的全过程开发产品,促进买方市场与毕业生的岗位匹配。同时未来可以将公共服务与经营相结合,针对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中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共同设计完整的契约式服务产品链,提供人才就业信息、职业推荐、人才测评、就业指导、个体诚信档案、诚信评价服务等,还可以建立高端人才数据库,开展高级人才推荐、薪酬管理、管理咨询业务,从而最大限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层次,提高人才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市场在未来大部份的业务收益来自市场竞争环境下经营所创造的收益,把部份收益投入到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中,改造网络和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市场网上营业厅,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人员服务。改造服务场所,改善服务环境。推进高校服务站、工业园及技术园服务站的建立,实施公共服务窗口前移,贴近公共服务受众实现“零步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市场在公共服务中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面要加强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引导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者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以创业带就业,多种形式的就业减少社会承纳待业与失业的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目前,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已建立了约50所高校工作站,并且推出了应届毕业生8项全免费服务,包括免费办理就业接收、办理户口落户、职业生涯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服务,丰富了公共服务内容,大幅度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同时人才市场在人员的投入上可以适当增加人工成本,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开展人才智力引进、人事人才信息管理、人才流动区域数据服务等配套公共服务,有效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第6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律体系。抓紧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和公布后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以及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各地区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应急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编制修订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各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实际明确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七)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促进各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充实必要的人员,完善监管手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九)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报告,并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在加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设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十)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并加强培训资质管理。积极开展对地方和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四、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十一)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国家应急平台。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实际,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积极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十二)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或机构,加强基层应急投入,结合实际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区要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订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十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规划有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国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建立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

(十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要建立国家和地方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国家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十五)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六)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五、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

(十八)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公共安全工艺、技术和产品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发展项目,在政策上积极予以支持。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采取政府采购等办法,推动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成套设备及防护用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对公共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十九)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等,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实现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突破,增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六、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二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特别要抓好市(地)、县(区)两级领导干部责任的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二十一)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二十二)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尽快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编制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适应全日制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的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安排相应的课程或课时。要在各种招考和资格认证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新闻媒体应无偿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并支持社会各界发挥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用。

第7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企业是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产生经营、技术、财务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在工作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和单据,这些文件和单据支撑着企业的运转,是企业活动的真实的原始记录,这些原始记录就形成了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不可再生的资源。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建立新的体制,实行新的管理制度。企业档案工作和其它方面的工作不同,不是只局限某一领域的活动,也不仅仅是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中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的一项事业。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作为档案工作人员,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使档案能更好地为公司发展服务。

从事了几年的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笔者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观念要创新,发挥档案在公司发展的效用

(一)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好收集工作,档案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收集工作的各种渠道和方法,处理好档案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关系,对档案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与检查,同时要不断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管理,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做好企业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查全率、查准率才有可能达到高标准。

(二)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在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文书、声像、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积累,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档案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

(三)要确立档案是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知识的技术,如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等。拥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拥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要确立档案具有实有效益的观念。档案资产是固定资产和一些无形资产的伴生物,它是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产生、共存并发展完善的,档案资产的实用效益要在档案利用中发挥出来。

二、体制要创新,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度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机构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所谓机构创新是指企业档案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需要,扩大档案工作的外延,深化档案工作的内涵,把过去只是单一的管理档案的档案扩大为集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为一体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二)机制创新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要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而创新。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档案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公司的档案室正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机制转换,档案资源将能为公司的发展发挥更大效用。

(三)制度创新要求企业必须制定较为详尽的制度。我公司虽已出台相关的档案收集归档等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仍有一些重要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降低了利用率。因此创新公司的档案管理制度,就要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职责明确,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工作

(一)档案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在企业联网后,企业各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档案部门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等问题,通过ioxin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企业档案工作。我们公司自2000年起实行计算机企业内部联网,2006年开发公司网上办公系统,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档案信息资源更大限度地实现了共享,档案部门就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等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

第8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对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要以信息资源为基础,采用一定手段进行挖掘,再提供利用。其信息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图书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因素比较

图书馆与档案馆信息资源开发是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信息资源、服务对象、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方法是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相关构成要素。笔者试通过对相关要素的比较,来分析图书馆与档案馆信息资源开发的特点和优势。

图书馆优势:

1 信息资源

信息来源广。信息资源是图书、档案信息开发的基础。图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图书馆经过长期的积累,保存着人类几千年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完整性是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主要是公开发行的各种类型文献,收集强调数量和类别的广泛性,可通过购买实现资源的扩展,而购买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足够资金。所以说,图书资源的信息面广信息通用性强,资源不受地域限制,可广泛提供公众利用,具有高度共享性。特别是随着电子出版物增长,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图书馆主体,极大地扩充了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利用变得便捷,也使资源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2 读者资源

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教育等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民众素质、传播各种知识信息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有着其他信息部门所没有的坚实社会基础。开放的、无障碍的服务使得图书馆有较高公众认可度,长期以来构筑了良好的读者基础。图书信息需求日趋旺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人们对知识的需要,促使知识产业迅速增长,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供应的中心成为这个产业的主力,是这种需求的主要供给者。图书信息利用人群广泛。图书知识对利用者来说,可以有多种不同需求,满足兴趣、丰富知识,也可以进行研究。多种学科门类不同需求,形成了宽泛的大众读者群体。

3 技术资源

数字图书馆项目20世纪90年代就在我国开始推广,“金图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项目等,推进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图书馆借助计算机检索、超文本链接及多媒体检索等新兴技术,开发出适应网络环境的高效搜索工具。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在信息检索系统、人机界面、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大多数图书馆都已建立了完善可靠的局域网络并连入INTER网,购置了大量高质量、可靠性强的存储设备。由于图书馆信息管理技术的通用性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技术共享,促进了图书馆信息管理技术的普遍运用和快速发展。

图书馆的不足:

1 深层开发难度大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主要是对文献进行一次加工,只著录书名、著者、出版社、版本,立足于文献外部特征来揭示馆藏资源,没有揭示文献的内容。这与图书馆信息知识面宽,容量大不无关系。图书信息资源几乎覆盖所有学科专业,图书馆人员虽然具备情报、图书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但对众多学科知识并不一定熟知。要揭示文献内容信息,进行文献信息深加工,必然要涉及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一个图书馆可能有某方面研究的人才优势,对某方面资源信息进行深层开发,但难以做到对图书信息资源所涉及学科的全面开发。

2 著作权制约

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受著作权法等法律制度约束,《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等法规都对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开发有一定制约。“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原则上可以适用并满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但针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活动而言,其中涉及的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客体以及权利使用方式变得非常丰富和复杂,也使得著作权的保护和信息的传播利用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使“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空间狭小,实施授权许可制度成本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档案馆的优势:

1 政策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档案法》也明确了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从法律的角度保障了档案资源建设。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的管理机构,有丰富的政府信息资源,信息专家认为,国家信息资源的80%在政府,而政府信息的60%在档案馆,档案馆聚集了大部分政府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资源的特色所在。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根据档案事业建设的实际,先后颁布了《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了《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暂行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规章,各地方也相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档案法规。这些法规都对档案的利用、’开发工作设以专条作出规定,为档案信息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

2 信息特质

档案信息及其载体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的历史证明力是无可替代的,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说过,“过去的历史是根据档案来写的,今后的历史还是要根据档案来写。”档案因其原始性、真实性和证据性而无可辩驳,可成为各种争议的裁决凭证和公断依据,具有特定的凭证作用。许多国际争端及民间争议都是依据档案等文字记录来裁定结局的。档案的凭证特质,使档案信息在产生法律纠纷时常常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使档案信息产品具有其他信息所没有的价值。

3 实践与理论基础

档案开发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作为档案的深层开发,档案编纂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大量的档案编纂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档案编纂思想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家与从事档案编纂工作的专家对档案编纂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档案编纂实践系统为编纂理论。档案编纂、编研是档案信息开发的较高形式。开发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已成为档案界的共识。目前,档案理论研究者与档案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提高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档案馆的不足:

1 信息资源来源的局限

档案是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档案信息资源从来源上看有明显的区域性。档案信息开发产品受资源的局限,其内容及传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为影响和制约档案信息开发的因素之一。

2 信息资源的开放限制

档案的开放时间有法规限定,即使《档案法》规定的可以开放的档案仍有许多限制。《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利用、公布档案不得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档案信息开发是以档案为基础的,通过对其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编排后公布于世,在利用档案时常常涉及档案的公布问题,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时不得不重视这一矛盾,这对档案信息的开发是一种制约。

图书馆与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开发合作与交流

图书馆与档案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机构,各有优势,如能做到资源互补、技术共享,联合开发,必将对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服务能力,增强图书、档案信息对社会的贡献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1 共建信息服务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措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在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方面,档案馆作为政府文件的保管机构,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而图书馆有着明显的读者优势。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图书馆与档案馆可以开展合作共建,构建网上政府信息库,“集中各级政府不同部门的政务信息,通过集中收集、管理、组织,提供一站式的检索与利用。”图书馆不仅有读者众多的优势,作为公共阅读场所,还有明显的场地优势。在合作共建网上政府信息库的同时,还可在图书馆建立政务信息阅读场所。两者通过合作,可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占主导地位。档案馆也可借助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宣传其他档案信息产品,以达到档案信息广泛传播的目的,同时,也为丰富图书馆公众信息资源作出贡献,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第9篇:公共资产管理方案范文

1、发挥档案引领教育作用

党的十报告提出文化强国建设的举措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档案具有文化教育作用,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⑴要着力增强服务的权威性。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信息开发成果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教育权威性。近年来,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为了追求某种“新”意,对史实进行了篡改,出现了许多与史实不符的影视文化作品,造成民众对历史的误解,混淆是非,遗害社会,这些问题给档案信息开发工作敲响了警钟。档案工作者要认真吸取这个教训,在档案信息开发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档案为准绳,确保档案信息开发成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档案部门可选用档案原件,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教育人民,引导人民。

⑵要发挥档案教育的实效性。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历史档案、先进人物档案、地方特色文化档案,向公众进行国情党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档案教育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广大群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地讲述历史和一味说教,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有时还会引起逆反心理。找准高雅与通俗、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手段,把吸收历史思想文化成果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弘扬时代主旋律,给广大群众以警策、启示和鼓舞。

2、加大档案传播的力度

⑴开展档案文化活动,传播地方档案文化。从今年开始,每年6月9日为“国际档案日”,档案馆也可以推出档案馆日,让普通市民走进档案馆,真切感受档案文化。档案馆可以开展主题研究,引导市民进入档案馆,研究地方文化和地方历史。档案馆可以举办特色展览,吸引市民参观档案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生活的变迁。档案馆还可以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满足市民猎奇求知的需求,将档案馆建设成为文化休闲场所。

⑵打造档案文化品牌。还原和见证历史是档案文化的基本特质,揭开历史谜团、再现历史瞬间是档案的基本功能。档案馆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办文化讲座,扩大文化传播的力度。在推出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讲座的同时,可以针对历史研究人员、党史研究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开设高层次文化讲坛。通过设讲座办讲坛,借助媒体优势扩大影响,可以加大档案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档案文化的品牌。

⑶利用网站扩大档案文化传播的力度。加强网站建设,在网站中更多的设置有关档案文化的栏目,如在线展览、专题文献、史海钩沉、老照片、珍档荟萃等,也可以将一些音频、视频档案文化放在网上,使档案文化在网络传播上多样化。

3、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档案部门是文化资源的管理者,肩负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和资源开发任务,是文化资源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档案工作可以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直接创造文化产品,进行文化创造,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⑴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档案馆可以为适应公众文化消费需求变化,打造文化休闲品牌,探索在档案馆设文化休闲厅、办特色展览、设教育基地、制作档案礼品,使档案馆成为文化旅游的景点,直接为文化旅游服务。档案馆可以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当地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服务。

⑵为文化产品创造服务。档案馆要结合社会热点,与相关文化事业部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公共媒体合作,利用档案资源,共同开发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可依托档案资源开发,出版档案史料等文化产品。

4、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档案馆的“科学文化机构”性质早已写入专业教材,如果全国庞大的档案馆体系不能或尚未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就是子虚乌有,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也就没有了着力点。

⑴档案馆要突出公共性。公共性是档案馆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在西方国家档案馆都被定性为公共档案馆,档案馆保存公众记忆,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服务是法理规定的。而我国的档案馆封闭在政府大院,普通民众难以自由出入,利用档案限制很多,档案馆成为神秘部门,失去了公共特色。文化大发展目的是为了惠及广大的人民,必须让档案馆成为公共文化场所,向市民开放。

⑵档案馆要突出服务性。服务性是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利用服务是档案馆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档案馆的终极目标。如果档案馆过多强调保管和保密,让宝贵的文化资源“沉睡”库房,档案资源的价值难以显现,档案工作在服务文化发展中就会无所作为。

⑶档案馆要突出文化性。完善文化形象,发挥文化功能,把档案馆定位于“公共档案馆”,以公共文化形象成为城市名片,在基础设施及功能上要富有文化情调。从带有浓厚机关部门色彩的封闭型档案馆向城市公共档案馆转向,把全体公民看作自己的服务对象,开放档案资源,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更好的发挥文化教育功能,要广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宣传档案馆的“文化形象”,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品位。

5、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强国的软实力

⑴加强文化资源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综合性档案馆所保管的大多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文件,而对那些文化性较强而政治性较弱的档案,往往没有纳入接收范围。首先要将文化性档案纳入接收范围。各级各类档案馆可以根据社会对档案文化的需求,调整档案的接收范围,通过立法或制定法规性文件,将接收范围扩大到文化性档案,更加注重将社会需求迫切的富含文化元素的档案接收进馆,以丰富文化资源。其次,构建反映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要加强对本地方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老字号、名人、族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社会文化利用价值档案的征集力度,大力调查征集保存在社会上乃至个人手中的文化档案。要主动介入文化活动,收集地方文化活动档案。第三,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积累的监督、指导,对社会名流、艺术家、民间艺人等个人保存的档案文献,要指导他们建立档案,采取代管、捐赠等办法将他们保管的档案征集进馆。

⑵促进档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