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第1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机理的分析,阐释了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举措将对区域格局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导致区域格局向更为协调、均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区域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指引下,区域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要素配置。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也向东部地区流动和集聚,进一步强化了地区差距。参与全球分工程度不同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阶段经济不景气的机理阐释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外生冲击;二是我国经济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二者相互叠加使得经济形势显得更加艰难。但也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和经济处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相互叠加的影响促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景气。但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刺激举措下,经济运行已逐步走出低谷。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8年7月份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到了2009年3月份后开始持续上升。

经济增长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者合力的体现。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方面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区别。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无论是吸引的FDI,还是外贸依存度,东部当前和中西部地区都存在着显著差别。如果把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深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看作“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话,则中西部地区由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程度低,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驱动,可看作由“内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致。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外生冲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途径传导。因此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能否迅速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需能否及时回升,而外需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但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前景尚不确定,外需再次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西部地区“内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性较低,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和投资驱动。当前的经济下滑主要源自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国内需求不足是导致其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是刺激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显然,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机理存在差异。

政府应对措施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扩内需、保民生的政策措施对“内向型经济增长”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

(一)扩大投资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当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直接,也最容易见效。投资的地域分布变化将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随之改变。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新开工计划的总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变化的几率加大。当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将大大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并借此加强自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为产业“北移西进”的依次梯度转移夯实基础。东部地区“低成本增长模式”增长空间日趋缩小,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改善的相互结合,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交易成本,有力地保证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湖南、江西、广西等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表现一枝独秀。

(二)启动消费

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最为便捷有效。但如果不能够有效地促进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投资刺激的经济增长很难持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和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大幅度地下降。消费率从1991年的62.5%下降到2007年的49%,同期的投资率从34.9%上升到42.5%。从贡献率看,投资贡献率迅速回升,消费贡献率则持续下降。这一时期投资贡献率平均为50.5%,其中固定资本形成贡献率为49.0%,消费贡献率为36.9%。但是,通常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难以解释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情况。就我国而言,消费率的下降取决于储蓄率不得已的提高。沉重的住房、医疗、教育负担和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预期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确定性,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尤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承受能力偏弱的中西部地区为甚。居民很难有意愿提高消费支出。

“保民生”目标的提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启动消费,促进消费增加必须解决支撑消费需求的根本问题: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问题时,都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内需的必须途径。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在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求程度也更为迫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为“保民生”采取的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社会保障的措施,强化了居民对未来收入的确定性预期,减少了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尽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面临着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但低收入居民往往有着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其增加收入中会有更多的份额用于消费。从边际的角度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措施将会促进中西部地区内需的更快扩大,刺激其经济增长,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结论

总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以及处于经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的叠加影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某些临时性的应急机制也将对区域格局的调整产生持久性效应。金融危机对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朝着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和外需并重的坚实基础上。

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集聚经济、技术创新以及空间交易效率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快速缩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和转型将会再次拉大区域差距。从这个意义上看,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缩小地区差距的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第2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问题;对策;宁夏灵武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耕作方式不合理,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一项重大举措即为退耕还林,其可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地结合实际,积极采取退耕还林措施。经过努力,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效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历史悠久,四季分明,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资源,蒸发强度大,气候较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为200~250mm。灵武市自2002年以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积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退耕还林尧封山绿化等措施探索适宜的环境治理模式,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逐渐发挥出一定的生态效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尧农户收入的增加等有积极作用。本文结合灵武市退耕还林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各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没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造成了2个后果。一是区域发展动力不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二是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产业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若发展方向不能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一致的目标,难以获得突破性成果[2]。

1.2未制定明确的发展模式

在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即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模式。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院一是不完全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难以制定出凸显区域优势的发展模式;二是不了解区域内的优势资源,缺乏深入的认识,因而在制定发展模式时难以结合区域特色,不能达到模式和特色的较好融合[3]。

1.3未制定准确的发展原则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还包括未明确区域发展的原则。根据灵武市的实际,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一直在优先保护生态还是优先发展经济上不断纠结,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没有准确把握好发展原则。在退耕还林地区,其后续发展的一个首要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可在结合当地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但是实际发展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发展原则,难以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对策

2.1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

要使灵武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得以持续发展,一项重要措施即为明确发展方向。一般退耕还林后,当地传统农业结构会发生大变化。为了发展区域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就未来农业发展做好调整。灵武市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结合宁夏党委尧政府对整体经济的规划,将当地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坚持林草尧林果尧林药三结合,积极发展后续产业。近年来,灵武市特色经济林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灵武长枣目前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尧农业结构调整尧农户收入提高的重要支柱产业,灵武也获得了野中国灵武长枣之乡冶的美誉。

2.2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

在退耕还林区,后续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尤为重要。灵武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将其与其他产业结构有机联系起来,以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4]。以灵武市为例,可在部分地区重点发展枣树产业,包括对红枣进行深加工等,还可在灵武沙区重点发展麻黄等中药材;此外,还可利用当地的特殊地貌发展生态旅游业,如灵武市的白芨滩。

2.3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发展原则

第3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丘陵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5.236

1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针对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水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丘陵地区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丘陵地区工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突出把握好“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2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

由于丘陵地区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主要以农村为主,故基本不涉及城市发展用水战略。同时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耗水量较大,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应当逐渐减少,因此,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的重点是农业,农业用水战略: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

2.1丘陵区水资源开源战略对策

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实践表明,地区工农业、生活的发展过分依赖降水资源,使得用水保证程度低,难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于地表水年际、年内变化大,供水没有保证,影响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在没有供水调蓄能力的丘陵地区影响更大。单一的依赖降水资源,使丘陵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该区域的种植业以抗旱树木业和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作物产量均不是很高,农民收入相对平原区较低。为巩固和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修建集雨蓄水池等供水工程,进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山地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①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面对丘陵地区径流流量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修建大型蓄水池,以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发展用水。②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地下水资源可利用率。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釆利用是解决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开釆潜力,但是丘陵区域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远大于平原区,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地下水源被开发利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条件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资源,增加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改善丘陵地区有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成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开源战略的主要措施和重要对策。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梯田蓄水农业。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坡度小于15°地区)能够开发形成梯田,在北方地区基本种植树木,它们根系发达能够阻止水分流失,减少水土流失;而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这种作物根系可以集蓄、吸收降水为自身生长、发展和储备营养物质所用。总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梯田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最终达到开源的目的。

2.2丘陵区水资源利用节流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①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②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努力减少区域内传统煤炭、机械、炼钢等局耗水行业。2)优化配置农业用水,以期达到节水目的。丘陵范围内建设骨干集雨蓄水工程、拦截地表径流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丘陵区域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和牲畜用水。3)完善节水工程性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地区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同时考虑耕作地的栽培情况,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4)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3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旳管理对策

1)完善和制定政策体系。丘陵地区应积极推进水利立法工作,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实行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宏观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水权分配的指导原则,从水源上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其分配要求是要低于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明确各用水单位能够利用的水量。3)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丘陵地区地块分散,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人们都是沿河谷取水、用水,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故丘陵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4)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丘陵地区经济条件较差,通信较不发达,农民思想相对落后,没有节水灌概的意识和自觉性,故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形式,让全民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质供需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上众多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顺利执行,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管理对策是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精神支柱。

3丘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3.1因地制宜地实施丘陵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也是用水浪费大户,必须釆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根据大部分丘陵地区实际情况,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提出丘陵地区的高效用水模式。丘陵地区产业和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经济林、粮食作物、少量蔬菜,耕地面积规模均较小,仅稍大于山地地区,针对不同的作物考虑实施不同用水模式,使其适用于所有丘陵地区该种作物以后的种植发展。模式1:经济林+局部灌溉(涌泉灌、滴灌、地下滲灌)+梯田蓄水措施。模式2:粮食作物+长短畦结合,高低埂结合的田间工程+深耕蓄水+节水品种。

3.2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区域内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区域范围内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以乡镇水利站为主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基础、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支撑,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区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防汛抢险、抗旱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灌溉实验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大规模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4结语

本文以丘陵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研究我国丘陵区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和对策,对丘陵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涉及水资源持久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对策、开源战略、节流对策、管理对策、综合技术体系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大部分同类型的地貌地区,方便了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贯彻执行,可以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思想的实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

[2]姜蓓蕾,耿雷华,徐彭波,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及管理模式演变趋势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0):66-69.

[3]贾竑骥,樊贵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第4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为研究制定新时期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战略,按照《水法》的要求,从20*年4月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经过6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审查和报批阶段。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邀请各位院士、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代表,共同审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加快推进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审批。

刚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就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意义、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讲了很好的意见。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参加审查会的各位院士和专家、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规划编制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简要谈几点意见。

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系统性规划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涵盖全国、流域、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特别是经济社会新发展、人民群众新期待、水资源条件新变化、水利工作新实践,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各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通力协作,联合攻关,确保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为规划报告的审查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六年来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注重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理念。本次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要求,紧密结合各流域、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水资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与保护,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水资源综合管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论证,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战略问题。规划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转变用水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突出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夯实基础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组、技术工作组和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大量基础、勘查工作,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和整合各地区、各部门相关资料。针对规划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关系及需水预测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预测研究、用水定额与节水潜力分析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等10大课题共30多项专题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全国、七大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和多项专题研究报告,为规划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专家参与,实行开放式规划。开展了跨部门、跨学科、多层次的协作,涉及270多家技术部门和单位,直接参加人员约1.3万余人。特别是注重发挥专家作用,组织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技术专家组,从规划任务书、技术大纲到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配置等各阶段,多次邀请水利及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征求各方面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规划理念和方法,采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在水资源调查评价、可持续用水模式、流域及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控制性指标、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以及重点领域和区域的水资源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规划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四是注重统筹协调,上下通力配合。规划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要求和口径,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经全国、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反复协调平衡、复核检验和综合集成,进行了多次技术协调和行政协调,最终形成了全国、流域、省级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体系。目前绝大多数意见已协调一致,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流域规划成果表示基本同意或原则同意。

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规划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集约开发、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力求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回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是摸清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调查工作。通过本次规划,对全国、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水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状况、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质量及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评价,对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我国水资源基础信息平台,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报送国务院。该成果为全社会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情势、国家科学决策水资源重大问题、按照水资源条件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是提出了我国未来三十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规划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利用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不同用水模式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及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研究提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强化节水模式,科学制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规划要求通过划定各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采取强化节水措施、控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对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和适度开发新水源、合理调配水资源等措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之下,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三是制订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及控制性指标。本次规划以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协调、高效利用、综合平衡的配置原则,对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不同流域和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用水行业之间进行合理调配。规划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控制性指标,按照水资源可利用量实施总量控制,按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要求进行断面水量控制,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进行用水定额控制,按照水域纳污能力进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明确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布局及管理措施。本次规划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根据水资源配置成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科学安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出在水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具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新建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库调蓄工程,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在水资源紧缺地区,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建设必要的跨流域和区域调水工程,置换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必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改善重点经济区、重要城市、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流域和区域的水源条件,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同时,研究提出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措施,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水价政策、水资源监测、调度机制等具有操作性的管理措施,为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是制定了重点领域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规划从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和对策措施。特别是针对粮食安全、城乡饮水安全、城市供水安全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区和能源基地供水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障措施。

总之,这次全国水资源规划成果是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全力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修改、完善、报批和落实工作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位院士、专家的咨询指导,凝聚了参加规划编制工作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智慧。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的规划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天邀请的各位院士、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代表,一直十分关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很多专家长期从事水资源战略问题研究,具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和代表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从规划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对水资源的宏观要求和我国水资源实际状况,是否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规律,规划的目标、方案和措施是否可行,以及规划理念、方法、手段的创新性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会后,要抓紧做好规划的后续工作,充分发挥规划成果的重要作用,加快落实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

一要加快水资源综合规划完善和报批。这次审查会要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全国规划编制组和技术工作组要按照审查意见的要求以及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发言记录,抓紧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及时提交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审议,在与相关部门协调的基础上,尽快将水资源综合规划报请国务院审批。

二要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要以本次规划成果为依据,加快研究制定流域和区域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的管理制度,促进科学用水模式的建立,全面提高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确保到2030年实现用水总量控制等规划目标。

三要加快论证实施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为尽快完善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必须加快论证和实施规划提出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加快东北、西南、西北、关中等一批区域性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一批水资源调配作用突出的重点水源工程。抓紧完成国务院已经批准的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渭河等生态脆弱流域的综合治理,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艾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抓紧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水环境治理工程。

四要加快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要按照规划提出的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指标、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目标、地下水资源保护目标,加快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抓紧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加快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地下水过度开发和超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要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国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用水效率不高,环境问题突出,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需水管理的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取用水管理,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户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要依据定额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要限制生产取用水,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同志们!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推动规划成果尽早审批并付诸实施,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5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气候资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成分资源等,是地球上生命现象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在农村,农业生产是依赖自然气候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随着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渐开始依靠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化肥和农药及农业技术等随之进入农业,农业生产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他们在农田中的残留、农业机械的使用等等,带来了土壤侵蚀、土壤养分丧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农药毒性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二、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各种类型的农业资源

土地的问题是农业的根本问题,如今耕地、粮食、人口问题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保护耕地资源方面,耕地法规政策和实施措施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非农业用地审批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乱占耕地。为保证耕地动态平衡要实行谁占地谁造地,占多少造多少的原则。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每年出台非农业用地面积计划的同时要出台等额、超额造地计划。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的急剧增加,我国农业用水呈现负增长的不良局面,实施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法规也势在必行。例如在农村的水产养殖业上,今后要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并着力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根据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对块状养殖地区则要积极引导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养殖,并对粪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应当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和鼓励农民全面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积极引进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并通过基地的建立提供专业化供肥和施肥技术服务体系。

2.设计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今后,我国应当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点的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例如在重庆地区,可以按照光、热和水资源随海拔高程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高程带内作物布局不同等情况将重庆地区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第一层区域能满足双季稻种植的要求,同时对发展甘蔗、柑桔生产非常有利;第二层很适宜多种经果林木的发展。该层区域是重庆地区扩甘蔗种植的可能区域和柑桔适宜栽培的集中区,同时也是优质大叶茶和桑树的种植区。第三层是大叶茶和中小叶茶、半耐寒性和耐寒性蔬菜的混合栽种区。此外,第四层区域生产上宜以发展林业为主,兼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部分区域是优质中小叶茶的生产地。

3.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传统农业的创新型利用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今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既能实现节能,又有利于保护农业气候环境。最后,在农村经济中需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三、总结

气候资源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可以说,气候资源的约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农业资源工作者面前一项严峻的课题。

作者单位:诸暨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第6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气候资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成分资源等,是地球上生命现象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在农村,农业生产是依赖自然气候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随着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渐开始依靠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化肥和农药及农业技术等随之进入农业,农业生产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他们在农田中的残留、农业机械的使用等等,带来了土壤侵蚀、土壤养分丧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农药毒性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二、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各种类型的农业资源

土地的问题是农业的根本问题,如今耕地、粮食、人口问题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保护耕地资源方面,耕地法规政策和实施措施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非农业用地审批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乱占耕地。为保证耕地动态平衡要实行谁占地谁造地,占多少造多少的原则。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每年出台非农业用地面积计划的同时要出台等额、超额造地计划。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的急剧增加,我国农业用水呈现负增长的不良局面,实施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法规也势在必行。例如在农村的水产养殖业上,今后要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并着力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根据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对块状养殖地区则要积极引导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养殖,并对粪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应当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和鼓励农民全面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积极引进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并通过基地的建立提供专业化供肥和施肥技术服务体系。

2.设计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今后,我国应当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点的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例如在重庆地区,可以按照光、热和水资源随海拔高程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高程带内作物布局不同等情况将重庆地区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第一层区域能满足双季稻种植的要求,同时对发展甘蔗、柑桔生产非常有利;第二层很适宜多种经果林木的发展。该层区域是重庆地区扩甘蔗种植的可能区域和柑桔适宜栽培的集中区,同时也是优质大叶茶和桑树的种植区。第三层是大叶茶和中小叶茶、半耐寒性和耐寒性蔬菜的混合栽种区。此外,第四层区域生产上宜以发展林业为主,兼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部分区域是优质中小叶茶的生产地。

3.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传统农业的创新型利用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今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既能实现节能,又有利于保护农业气候环境。最后,在农村经济中需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第7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特色与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可以预见,随着区域政策的逐步细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将有所增强。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 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将切实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区域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第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加强区际横向联合,从长远看,将达到多赢的局面。因此,应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从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第8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机场;可持续发展;特征

一、引言

航空业是发展迅速的全球性产业。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合作范围也越来越广。各国政府都认识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业的重要性,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行业之一。机场作为全球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对国内外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机场带来了经济繁荣,拉动贸易交流的同时,也因航空业的繁荣构成了对环境最大的威胁。由其产生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都威胁到了生态平衡。现在国际社会有个科学共识,即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全球气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06年10月所的《斯特恩报告》,该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导致温室效应持续加剧,这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值得欣慰的是尼古拉斯?斯特恩的经济模型表明,现在人类如果采取有效措施,问题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近几年来国际社会不断发起全球“节能减排、绿色生活”运动。各国在机场未来发展战略都在转变思想,由以前的以经济为核心发展战略转变成以环保为核心发展战略,都积极探索着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绿色机场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特征

1.绿色机场的概念与特征

绿色机场是由美国机场“清洁合作组织(CAP)”在“绿色机场行动(GAI)”提出,随后该概念逐渐被国际社会所熟悉。绿色机场行动旨在帮助机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环境质量、能源节约和减少与当地社区的冲突采取有效措施。它的目标不仅是使机场环保,还要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适应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宜居的周边环境。绿色机场行动不是一种只为环境质量放慢自身成长的机制,而是一种维护环境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健康稳定成长。

在我国绿色机场概念是2007年9月民航局在《关于开展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随后绿色机场概念开始在国内航空业盛行。对于绿色机场的定位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在机场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直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高效利用能源、水源、土地源、物料源等一切被利用的资源,采用持续改进、科学的环境评价管理体系,达到最小化地影响环境,最终将机场建设成能够健康、高效运行,使机场人员及客户拥有舒适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促进人与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平衡的机场体系。

归纳起来,绿色机场的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节约、环保、科技和人性化,这也是提倡绿色机场理念的精髓所在。

2.可持续发展机场的概念与特征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在《布伦特兰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该报告以“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个主题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永续发展之间的博弈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机场就是这一理念在民用航空运输领域的具体应用。2003年美国芝加哥市针对奥黑尔机场现代化扩建项目OMP提出了《机场可持续设计手册》。2008年美国洛杉矶机场又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机场规划、设计和施工导则》。手册和导则都给出了机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绿色机场――上海机场可持续发展探索》书中给出了可持续发展机场具体定义,即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发展乃至废弃的全生命周期内,能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并适航、服务人性化、按需有序发展、能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且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机场。

可持续发展机场体现的特征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并适航、以人为本、有序发展、营造和谐周边环境和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比绿色机场与可持续发展机场概念与特征,可以得出两者精髓是一致的,都是追求机场在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的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减轻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伤害。

三、国内外机场对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国外对于绿色机场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在机场的未来发展战略上,各国机场都在积极探索着永久发展,尤其一些国际性的大型机场。例如,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其追求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其所做出的努力已被当地和国际社会所认可。在2009年10月,3号航站楼被评为绿色建筑金奖(The Green Mark Gold)。在2010年,樟宜国际机场还获得了首届最佳绿色服务提供者的年度亚洲货运和供应链奖。樟宜国际机场可持续性发展主要集中在废气管理、能源管理、垃圾管理、噪声管理和水管理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举措进行科学处理与控制。另外樟宜机场在社会责任方面创立基金会积极帮助弱势青年,积极为他们提供教育、技术培训及生活帮助。

自2005年11月起,慕尼黑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获得了符合ISO 14001和符合生态管理和审查规划(EMAS)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了推动改善环境,制定了“四大支柱战略”理念,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尤其是在发动机的研发领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高效的基建设施去适应机场的容量需求,避免所持有土地的污染;实行优化地表变化措施;实行节约激励方案。在2010年,慕尼黑国际机场了第一个机场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只有平衡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关系,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在水域、噪音、能源、鸟类保护上都做了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在安全保障上,利用安全管理系统监控所有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防止事故发生。慕尼黑机场将自身看作社区的既定部分,清楚的认识到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社会福利、教育、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资助了500多个项目,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2011年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其未来发展战略重点是寻求与各种公共组织、机场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该机场还认识到安全运营是机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安全是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核心业务之一。其致力于开发、实施、维护和不断改善的安保策略,实现一个安全管理体系(SMS),能够使航班、员工、租户和其他业务伙伴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其三个可持续发展关注点是:第一点是实时管理资源,即高效率的利用物资、能源和水源并利用新设备技术进行实时监控评测。第二点是通过降低废气排放、垃圾排放、构建绿色建筑、降低噪音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最小化地影响环境。最后一点是注重人本管理和加强企业合作。

2.国内对于绿色机场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自从绿色机场提出以来,国内机场都在不断探索着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国际机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追寻节能减排方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紧缺的现象,北京国际机场首先履行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保证机场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的前提下,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利用科学技术,致力于将机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场。利用环保技术,以身作则,彰显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例如航站楼、停车楼、飞行区等区域屋顶采光、空气源热泵、中水系统等节能环保设计,以及照明、空调等系统采取的节能减排等措施,以此向公众传递能源节约意识,实现倡导关注生态、发起节能减排的公众效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建筑设计,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噪声污染、人文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榜样性的贡献。

香港国际机场致力于成为全球最环保的机场,自从设计建造以来,推出多项环保计划及措施。在进几年来,每年进行自我环保检讨,秉持减少污染、废物利用及循环再造三大原则,制定动态的环保计划目标。在2012年香港国际机场获得世界十佳机场榜首。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战略上,香港国际机场在空气质量、减碳行动、能源、噪声管理、废物与循环再造、水资源管理、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控制之处,可以说是国内机场最好的榜样。

上海机场集团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大型国际性机场,上海机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紧跟国家环保路线,将绿色机场与可持续发展机场理念付之于行动。这一理念在上海两大机场建设和管理中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始终秉持“恒久性、系统性、重点性、合理性”实施战略。在机场选址、总体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等各个方面,坚持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利用、注重生态保护、高新技术创新节能、相容规划,控制噪声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多年来上海机场集团在机场规划、建造、营运过程中,致力保护环境与安全问题,并以此为己任,创造出“围海造地”、“种青引鸟”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多个创世之举工程。

除了以上机场外,广州白云机场、昆明机场、澳门机场、成都机场等,都在开展着绿色发展之路,紧追国际机场发展趋势。利用科技创新节约资源、绿化用水、优化交通系统、建筑设计、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等方面谱写着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篇章。

四、可持续发展机场未来之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面、永续发展,旨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要保证机场安全有效运行、经济稳步增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得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达到协同发展的关系。所以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应关注于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持续性、运行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是指机场应注重财务决策、未来规划投资,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加强企业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机场与区域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机场业绩的增长,而机场业绩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所以机场应该吸引合作企业,增加投资项目不断壮大自身。

运行可持续性是指机场在运营过程中应该保证顾客、行李安全到达目的地,具有完善的防灾系统,不断提高机场工作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环境可持续性是指机场在资源利用、能源管理、噪音管理、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等方面,利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达到环保标准。

社会可持续性是指机场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始终贯彻保护环境、关怀社群精神。例如可以创立扶贫基金、社区环保基金、区域就业基金组织最大限度的回报社会等。

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不再仅仅注重能源有效利用和建设绿色建筑,还要注重未来全面规划、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就成功的自己,造福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武君等.绿色机场:上海机场可持续发展探索[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褚衍昌,吴育华. 机场循环经济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

[3]朱玲.北京首都机场快轨线降噪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0).

[4]Louis E. Miller. 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Plan[R]. Miller. 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11-11-30.

第9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具体任务;研究内容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pecific tasks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needs

Ai hai ti•Yi di re si

(Plata Basin, Xinjiang Kashi Authority, Tahe 165200)

Abstract: integrated planning is based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use, conservation,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of water damage the overall deployment. Professional planning flood control and waterlogging control, irrigation, navigation, water supply, hydropower, bamboo and log rafting, fish,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sertific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Regional planning within the catchment area should be subject to watershed planning, professional planning should be subject to comprehensive planning, integrated watershed planning, and closely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planning and land use, it should be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the domain General Plan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coordin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various industries.

Keywords: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specific tasks; research

1.综合规划的具体任务:

1.1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新疆气候干早,降雨稀少,生态脆弱,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竞争激烈,加之用水粗放,效率低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不高,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已难以支撑人口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必须以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特别是以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的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构建可持续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2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原则,把保障饮水安全,保护人的健康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改善供水水质,保护饮水水源。通过兴建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长距离饮水工程,结合骨干水源工程,各类引水和提水工程的建设以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重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战略布局对水的要求。

1.3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统等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两大系统的耗用水量,明确生水权,保障生态用水安全,维护河流失,保护和改盖生态环境。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严格按水域纳污能力控制排污总量,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的方针,保护和改盖水体功能与水环境质量。

1.4构建农业灌排保障体系:

新疆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结合人畜饮水,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构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制度创新与管理实现相结合原则,完善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与制度建设,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纳入地方法规体系,完善流域和统一协调管理体制,夯实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设施,构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2.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抑制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

增加有效供水,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的,与工程措施配合协调的额,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制度与措施。

2.2提出非工程措施;

要分析研究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等外界形势的变化,研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可能带来的新的要求和变化。

2.3要通过强化法制,改革体制;

完善机制等方面加强对各种水事行为的规范与调节,通过完善水法规体系及相关制度规范水事行为,重视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行为。要研究政府,市场以及用水户三者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高效,公平,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2.4根据水资源配置推存方案及总体布局;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研究流域及区域水资源的水量及纳污容量的分配制度与机制等。

2.5制定合理和调控水资源需求的机制与制度;

加强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盒定额管理,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加大各种非工程措施节水力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高效,公平,可持续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制度,实现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2.6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建设,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步修复生态环境;建立与实施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与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机制等。

2.7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

研究制定水资源利用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政策性措施与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2.8制定建立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的方案;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跨流域调水与当地水源联合调度和多种水源合理开发,进行科学调度,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2.9加强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

制定实行水资源数量与质量,供水与用水排污与环境相结合的统一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供,用,排水计量设施,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监测系统。

2.10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对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实施优惠政策。

2.1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增强全社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提高实施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的现代化科技水平。

2.12实施其他支持保障措施;

如加强领导责任制,加强部门、流域、区域分工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