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体系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体系管理论文

第1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失效,亟待反思风险管理的方法、目标及体系构建

■实施内部评级体系离不开完善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任何脱离现实的硬性与国际风险管理惯例接轨的做法都只能形成障碍。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管理能力实际上构成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基础。衡量一家银行的关键主要是看其能不能驾驭风险,能承受多大程度的风险,如何通过所具有的组织框架来认定、判断、识别和管理风险。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属于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论是解决目前的风险还是应对未来风险环境的挑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特别在以下4方面面临着现实抉择。

风险管理方法:艺术还是科学?

银行的风险管理在目前仍然被认为只是一门艺术,而尚未发展成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是由目前通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本身所决定的。然而,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依据过去而预测未来的基于统计的方法,而由于管理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的持续性变化,以过去的数据为基础并不能对未来进行准确的判断,甚至还可能造成误判。

代表了目前国际银行业较为先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法,旨在通过风险敏感度更高的监管资本要求来影响银行的行为,促使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设计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巴赛尔委员会借鉴了国际银行业近年来开发的多种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经验,即在对信用风险的处理上采用风险价值的基本思想。具体来讲,就是运用VaR来确定监管资本要求和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处理信用风险,并在风险权重函数、期限调整因子的确定、风险集中度的调整以及风险要素的估计等方面广泛地运用了这些模型的理念。

内部评级法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从计分卡向模型化转化,并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单项贷款分析转向组合分析;

■从盯住账面价值转向盯住市场价值;

■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型转向连续型;

■尝试考虑宏观周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广泛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保险精算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并结合运用计算机大容量处理技术。

国际银行业开始大量开发、使用并依赖于各种风险模型以识别、衡量并管理风险及进行决策始自于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风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配置、银行系统信用风险、信托资产管理及内部获利能力等方面的衡量,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现有的模型也显示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特别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模型本身并未将金融业变成一个更安全的世界,甚至可能带来模型风险。

任何分析工具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们都试图通过有限变量的模型来描绘真实世界。但一个模型可能会抓住它所描绘的真实世界的大部分特征,但也可能同时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内容,而且模型还可能会逐渐改变市场行为,从而使模型本身失去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模型应用的实践中,当银行的经营者使用模型不当、或依据了错误的数据估计或夸大了模型解释能力时,有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誉与获利能力水平严重恶化,这种现象被学界和业界称为模型风险。

这一现象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就现有的模型能力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来看,由于真实世界要远远复杂于任何我们能够创建的用以描述它的数学模型,因此我们有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模型来描述真实世界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模型,但由于数据过时、出现偏差和错误,实际业务也可能与模型的前提假设相互脱离从而造成银行操作中的模型风险。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立的模型工作组对10国集团国家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现状的调查表明,国际银行业主要有三类评级过程:基于统计方法的评级过程;部分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完全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

只考虑各种定量技术(如信用评分模型)的内部评级体系和完全基于贷款和信用人员的个人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的内部评级体系,这只是两种极端的做法。

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根据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得出了如下结论:即使在根据模型进行等级评定的系统中,个人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信用评估人员或贷款评估人员就可能会根据个人经验来模型所评定的等级。此外,在开发、实施这些模型以及构建模型的输入参数等方面,个人的专业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所考察的银行中,绝大多数银行都表示,在内部评级体系中使用了大量的主观判断因素,其中对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没有正式的约束。半数以上的银行是利用专家对大型公司进行内部评级,而在所有基于无约束专家判断的内部评级过程中,评级人员在进行等级评定时,都可以使得最终等级明显偏离于统计模型所给出的结果。

总之,在风险管理模型尚未完备之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风险专家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风险管理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属于管理艺术的范畴。

风险管理目标:效益还是风险?

效益与风险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现代银行的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来取得收益。但从国内商业银行近年的管理实践来看,存在着通过缩小信贷规模来降低风险的趋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陷阱问题。2002~2005年我国银行业贷款复合增速率达到12.6%,其中增速最快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达到27.2%和21.6%,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却仅有8.3%。

风险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时时存在于银行的各个层面,随着国内存款比例的不断上升,银行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过多带给商业银行的困境。自2000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由流动性不足转为流动性过多,特别是2005年以来,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过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

流动性相对过剩,将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从而放大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将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也将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与存款利率倒挂。由于流动性过剩涉及到金融市场很多方面的问题,故影响性及牵动性极大。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将使银行业金融资产被动性膨胀,收益率持续下降,使得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规避风险在短期内的凸现,那就是从结构上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比重。2004~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短期贷款比重由42.16%降到43.64%,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则由42.96%上升到44.93%,上升了2个百分点,且逐季上升。在银行分类中,国有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为56.6%,超过53.9%的定期存款比例;尽管股份制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略低,为46.2%,且低于定期存款47.33%比例,但出于避险等目的,股份制银行也在逐季不断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

按照新资本协议中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广泛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任何业务部门和人员都要树立风险观念,都有责任控制本部门和本岗位的风险,并为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组织、机制和体制奠定基础。同时必须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与提升经营业绩是相得益彰,加强风险管理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和风险成本,能按季收到足够多的贷款利息,从而提高创利水平和经营业绩。讲拓展必须要权衡数量质量、成本收入、风险效益、投入产出的关系。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既要有效益观念,也要有风险观念、成本观念。

风险管理体系:引进还是自建?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刚刚进入打分卡阶段,多数中小银行的发展程度更低,有的还停留在分析模版阶段。与发达国家先进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差距不仅仅是资本充足率低、风险评级处于初级阶段等方面,还有更多方面,既有体制上的差距,更有机制、观念、文化、技术、理论、工具、模式、管理上的差距。

就内部评级体系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析模型和计算机系统问题,它涉及客户评价、项目评价、资产五级分类、资产组合分析和信贷政策等多方面内容。而中国银行业目前还只是从信誉、履约记录上粗略地考察客户,而不是以风险为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部门等后台部门对客户风险评级具有的权限,以及如何应用评级结果进行决策和管理,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项目评价、债项评级、市场风险分析等功能,更是散落在多个部门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完整的体系。数据基础是内部评级体系能否成功运行的保证,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质量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三个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内部评级的时间不长,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首先,许多客户的财务数据可能不真实或不够准确;其次,评级基于客户过去的财务指标,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使评级结果不能反映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第三,指标的权重设置主要依据经验或专家判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评级结果的准确性;第四,评级过于依赖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和地区风险的分析不足,指标设置缺乏预警功能,导致评级结果对风险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及时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同时,缺乏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接口,无法满足包括风险评级在内的各种管理工具的数据需要。

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采用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5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率(PD),而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7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LGD)。由于中国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时间尚短,目前最缺的就是数据积累,特别是缺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数据,难以进行合理的压力测试以及对评级结果的返回检验,这几乎是所有银行面临的最大困难。

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构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型存在着模型风险等水土不服的问题;全依靠自己又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基础和足够的数据;将项目采取外包的方式即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况且国内尚不具备能为商业银行提供这一服务能力的外部机构。不论以何种方式外包,其结果还将是由国外的机构来完成最终的工作。

从国内商业银行实践看,工商银行的内部评级法构建似乎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之路:那就是依靠外部机构根据国际经验提供需求,同时工行内部人员参与评级体系构建全过程,以达到培养自有人才之目的。最后再由工行的相应技术部门完成评级体系的设计和构建等工作。这一做法既保证了自有人才队伍建设和数据安全,同时也使其体系的设计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水平的充分对接。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独立还是联合?

风险管理体系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要适应风险环境,并渗透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在协同、贯彻以及风险文化建设等方面较为薄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目前,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广泛收集、总结各国成熟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的最基本的标准,对评级的主要环节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2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阿米巴模式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来的。他通过使用阿米巴管理模式让自己创办的两家企业都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他在运用阿米巴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强调建立一种爱人的企业文化,鼓励每一个员工都要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问题。根据稻盛和夫的观点,企业的管理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序来把整个供应链分成一个个小的单元,并把它们称之为阿米巴。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权完全委托给各个阿米巴管理者,进而激发出企业其他员工的生产潜能。企业可以让每一个阿米巴都模拟实际的市场交易来进行半成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有利于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在阿米巴模式下,企业的定单管理体系应该以市场价格作为基本导向,尽可能的降低每一个阿米巴的生产成本,让每一个部门自己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这种经营模式可以让每一个生产线上的员工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在此生产方式下,企业不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多个佣金率,而是应该让每一个阿米巴在进行产品销售的时候,根据一定的售价来计提一定比例的佣金。由于企业的库存商品零售价格是销售部门与制造部门共同协商而定的一个价格,因此,它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无形中推动了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因为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否则,阿米巴模式无法顺利开展下去。

2基于阿米巴模式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

(1)售价还原成本法。

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成本方法。过去那种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主要提供的就是企业成本的历史信息,与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脱节现象,一旦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尤其是暴跌的话,企业往往只能做好计提高额的存货跌价准备。而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中,则采取了较为独特的售价还原成本法。它认为阿米巴模式下的企业产品成本是动态变化的,员工在产品售价出现波动的时候,会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产品成本,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损失。

(2)单位时间核算表。

这是阿米巴模式下的独特核算表。它比起传统的企业管理财务报表来说,让企业的单位时间销售额核算真正实施起来。一般来说,单位时间销售额=(售价一购入价一除劳务费之外的经费)除以工作时间。稻盛和夫认为,制造部门不能控制劳务费,因此,它不可以计算在单位时间核算表以内。这种核算方式衡量了企业的阿米巴模式下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者可以清楚的核算出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更为有效的找到合适的成本降低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来计算出企业的附加价值,这可以有效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企业员工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明白的知道自己所在部门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大小,这样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3)将资产成本作为经费予以扣除。

这里的资产成本主要就是指企业占用资产的机会成本。这里的资产一般指的是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存货。一旦出现了库存,将由销售部门进行管理,那么,库存所占用的成本就会作为销售部门报表扣除项进行扣除。当然,一些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制造部门的浪费现象,就会在单位时间核算表中把一些闲置产品与原材料余额与资产成本率相乘的得数进行扣除。

3阿米巴模式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第3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1.1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客户管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意义,较早的概念把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种营销工具,最近的概念把其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层次上。CRM从物理结构上说是一套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套管理和决策方法。本文以CRM为理论支撑,构建基于CRM的交通在线服务体系,因此更侧重将其作为管理理念和服务策略,即政府以客户为导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持续积累、整理、分析和利用客户信息的基础上,改善客户的互动交流,优化资源分配和重组业务流程,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黏着度,实现政府与客户关系优化的一种管理策略。

1.2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构成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制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立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也是企业在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的全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和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全方位地为客户交互服务和收集客户信息;实现多种客户交流渠道,如CallCenter、面对面交流、Internet/Web、E-mail/Fax等集成起来,使各种渠道融会贯通,以保证企业和客户都能得到完整、准确和一致的信息。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运营型CRM)要求所有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包括多渠道的客户“接触点”的整合、前台和后台运营的整合。最新的基于Web技术的、交互式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企业在网络环境中完成从市场、销售到服务的全部商务过程。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型CRM)主要是分析“运营型CRM”和其他业务系统中所获得的各种数据,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分析型CRM一般需要用到一些高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工具,如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把大容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将完整的、可靠的数据转化为信息,再结合具体业务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为企业提供战略、战术上的商业决策。

2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概述

2.1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的内涵

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与交通运输政府网站一样,呈现“体系化”、“社会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态势。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是指交通运输领域构建的政府网站在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交通运输行业业务系统与公共服务体系相互融合、无缝对接,对外交通运输信息,对内整合协同交通运输各部门业务资源,为公众出行决策、在线办事提供高效便捷、互动性强、全天候、个性化的在线服务,具有综合性、集成性、基础性和总体化的特征的综合体。

2.2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的构成

从内容构成上来看,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一般包括交通出行信息、政策法规、在线办事、政务信息公开等板块。

2.2.1交通出行信息

提供安全出行信息、客运站点查询、天气状况查询、道路交通状况查询、电子地图导航、旅游信息查询、航班信息查询、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等信息的在线查询服务。

2.2.2政策法规

包含交通法规、相关政策、普法宣传、交通行业标准等政策法规体系。

2.2.3在线办事

提供客运从业资格证、车牌补办、驾照挂失、驾驶培训、交通建设项目招标、交通行政许可办理、电子不停 车收费在线支付、交通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等在线办事服务。

2.2.4政务信息公开

包括交通管理部门机构简介、统计公报、年度工作总结、依申请政务公开、会议新闻等。

2.3交通在线用户、客户服务流程

用户通过各类服务渠道提出服务需求,服务诉求由交通运输政府网站平台的现有服务系统和业务接口传送至相关服务平台,相关业务系统对需求办理完毕后,再经由平台服务渠道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平台在为交通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积累服务数据资源,不断完善客户管理数据库。交通运输政府网站平台针对客户服务与用户服务区别,主要体现在主动服务和精准服务两个方面。基于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对来自公路、道路、港航、海事、铁路、民航、邮政、物流等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及服务资源进行分类,实现信息和服务资源与政府管理人员、非政府管理类从业人员、社会公众等客户群体一一对应。通过提示、推送、定制等主动服务功能和网站、APP、广播等服务渠道,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同时,也通过这些功能和渠道主动采集客户对服务的反馈信息,及时优化和调整服务资源和客户群体类别。

3客户关系管理在交通在线服务体系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的发展动力来自客户群体,其发展目标也是围绕着客户群体。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提出应在以客为本的基础上,强调客户群体的细分,进而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运用到交通在线体系的构建,为“服务精准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即要以客户为中心,拓展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多的差异化个,履行服务型政府的职责。本文中提及的“客户”指交通运输政府部门的服务对象和交通在线体系的使用用户。从实施过程和服务的质量方面来考虑,许多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和理念都可以创新应用于交通在线服务体系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促使交通在线服务精准化

交通在线服务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准确、快捷的交通信息、交通政务公开信息以及交通政务网上办理服务,能否满足客户对交通信息、交通政务信息的需求,成为衡量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构建水平的重要标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中“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凸显“客户”作为交通在线服务体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所有服务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服务对象精准化的前提上。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可以运用到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构建中。首先,对使用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的人群加以精确分类,是构建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明确客户关系管理的范围和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的目标群体,才能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记录具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另外,公众的需求和参与是交通在线服务体系建立的意义和方向,伴随着公众权利意识、平等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交通电子政务民主化趋势将不断强化,公众对更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并主动促进政府服务的完善和创新。

3.2人性化设计理念促使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充分重视人的视觉和审美体验,是客户关系管理思想的具体表现。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结合是对政府转型、公众素质提高等客观环境变化的积极响应,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做到以公众为中心,优化流程、集成服务,提供更多富有个性化色彩的服务,对于改善政府与客户的关系,弥补现有服务的不足,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在线服务体系在首页展现上,采用场景导航跟传统导航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形象生动的虚拟场景,逼真地呈现真实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示服务和信息主题,能让用户耳目一新,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和服务,使用便捷。为适应现代网站终端屏幕多样性发展要求,部分优秀的国外交通运输政府网站采用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实现同一张网页可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布局。

3.3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交通在线服务体系人性化服务

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注重在企业业务管理运营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并积极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开拓与客户的交流沟通渠道和方式。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在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手机智能终端、微博、微信、QQ等各种社交终端,积极开拓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实时沟通,确保客户对交通出行信息、驾驶培训、旅游信息、在线支付、交通政务公开信息和交通政务在线办事等各项服务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2)交通在线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各种与客户在线沟通渠道,实时了解客户对交通在线服务平台提供的交通出行信息、交通政务公开信息以及交通政务在线办事等各种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分析不同公众群体对出行方式和信息、政务公开、在线办事的态度、偏好和行为轨迹,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客户提供适宜的消息和服务,并在与客户反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交通在线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交通在线体系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4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交通在线服务体系各种资源整合

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重点强调企业的一切业务服务都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在涉及到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业务办理时,要积极推行不同部门之间纵向和横向的业务协同,方便快捷地满足客户需求。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在交通在线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积极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交通、旅游等相关部门业务信息资源,利用先进的信息展现与服务手段,充分整合交通安全、交通旅游以及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信息与地图查询,实现不同主题、不同类别服务事项间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而为公众提供多方位、动态、实时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不断提升交通系统管理水平和公众服务的便捷性。另外,通过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部门业务资源,构建统一的交通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多个部门,一个政府”,简化交通政务网上办事服务流程,提高公众网上办事的效率。

4结论

第4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

(三)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计算、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我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

参考文献

[1]黄丽珠.《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合规风险管理》,金融时报,2007年1月8日.

第5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海洋行政管理学始自20世纪后期人类对于海洋利益的高度重视。超越陆地,走向海洋,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成为社会共识,如果说古代海洋开发利用与近代航海时代停留在尚未完全成型、统治管理职能不够明晰的政府的引导之下,那么近几十年来海洋事务的兴盛,则是由成熟的管理型行政的政府统摄之下推进而成,海洋行政管理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内涵。海洋行政管理学正是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研究人类海洋事务管理规律,服务于社会对于海洋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海洋行政管理学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学者与海洋部门官员对于海洋领域具体管理问题的论述。进入21世纪,学者逐渐开始由实证研究转向理论提升的过程,作为一门学问的海洋行政管理学也在其中不断地得到展开,如郑敬高于2002年出版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目前学界的研究集中在海洋行政管理学定义以及海洋行政管理学框架体系设计上。最初的研究尚无明确的“海洋行政管理学”定义。学者通过基于海洋管理学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略加阐述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界对于海洋管理学的定义突出政府的主体作用,这与海洋行政管理学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相合。

王琪在《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一书中引述以往有关海洋管理的定义,如美国学者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美国海洋管理》对于“海洋管理”的定义:“指政府能对海洋空间和海洋活动采取的一系列的干预行动”。早期国内学者对于海洋管理的理解近似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比如“海洋管理市政府对海洋及其环境和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而王琪等编着的《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多是从倡导海洋管理的高度,着重介绍海洋管理的已有研究成果,并且将海洋管理归于公共管理范畴,认为“海洋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涉海公共组织为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维护海洋权益、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所依法对海洋事务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这一思路与世界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一脉相承,海洋行政管理学只是以专业名词的身份出现,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篇章,也没有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2013年3月出版的《变革中的海洋管理》一书中在公共管理的思路下审视行政管理,辟有“海洋行政管理”一章。在该书中,王琪等认为“海洋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尤其是政府部门依法对涉海行业及涉海事务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并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海洋特色、系统性、以政府为核心等原则,将海洋行政管理体系划分为基本理论、管理组织、管理行为以及工具、具体实践、海洋行政伦理、海洋行政管理发展等六个方面,并结合国内海洋管理实际,具体分析了海洋执法体制与海洋政策问题。这部分论述关涉海洋行政管理定义、构建原则、体系设计等基础内容,可以视为学界系统探索海洋行政管理的代表,为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以及海洋行政管理学自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洋行政管理学》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总结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的着作。

海洋行政管理学从属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以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因而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海洋行政管理学具有总体的规范效应,但是海洋行政管理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学科的独立性,它是“以涉海行政组织及其行政实践行为为研究对象,要揭示海洋行政组织的职能、结构特征,海洋行政组织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律,更要研究海洋领域中的特殊管理问题”,由此海洋行政管理学既要研究传统行政管理已有的行政职能、行政组织、海洋政策、行政法治等内容,也要展现海洋信息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岛管理、海洋应急管理等特色部分,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兼具行政管理学以及海洋特色内容。针对海洋行政管理学的框架体系,国内学者还有其他表述。郑敬高在《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中将海洋行政管理的体系分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海洋立法与执法管理;海洋政策与决策;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主要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全书的体系也类似于行政法教材的体系。吕建华等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将海洋行政管理学的体系设计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战略、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七个方面。现有的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没有达致理论自洽。其一表现在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原有研究只是原则性的将其理论基础划分为行政管理学以及海洋科学理论,这种思路无疑是对的,然而由于缺乏细致的理论再分解,因而缺乏较强的理论解释力;第二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缺少管理行为工具层面的论述。以往只是在论述政府职能时提及经济职能,体现资源分配作用的海洋政策以及海洋财政没有凸显出来,而海洋政策与海洋财政正是与海洋管理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部分。此外,正式着作中缺少海洋战略的规划设计,这与国家层面海洋强国的整体实践不能有效衔接,因而也不能体现行政管理学的问题导向意识。理论体系的前瞻性设计影响着后续理论发展乃至具体实践,实践的需求又会反作用于理论,推动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海洋行政管理学本就是由海洋管理实践所触发,当前海洋强国建设的实践更是呼唤着完善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指导,由此需要重新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中国海洋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历

经几十载发展,海洋行业管理、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区域管理等方面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素材,从明确构建原则出发统合素材、形成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就水到渠成。 (一)工具性原则

行政管理学自19世纪末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浓厚的工具性与应用性色彩,它是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为了解决政府管理无效现实以及政党分肥现象而逐步创造出来。技术与效率成为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尤其以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为最显着。虽然此后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等理论对行政管理工具性价值取向大加鞭挞,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却不断提醒世人行政管理追求效率的合理性。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本身就是民主与效率价值此消彼长的过程。行政管理的发展史证明面对新兴事物,效率是初始阶段的首要价值。针对海洋这一新兴领域发展而来的海洋行政管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走上追求工具性价值的道路。突出工具性价值,强调应用性,能够引导人类实践迅速适应海洋的易变性;并且海洋事务的发展首先需要海洋科技的支撑,技术的发展本身就蕴含着对于工具性管理的需求,因而,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不应放弃工具性价值,应结合海洋科技,更好的服务人类海洋实践。

(二)差异性原则

海洋赋予海洋行政管理学相较于传统行政管理学的鲜明特质,这样海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具体研究领域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学。一方面,海洋行政管理学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制度支持为研究目标;其研究对象聚焦于国家海洋事务有效管理的规律;另一方面,海洋又使得海洋行政管理学具有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比如针对海洋信息、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因而,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需要遵循与传统行政管理学相差异的原则。

(三)系统化原则

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需遵循系统化原则,即“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相互联系、符合逻辑性,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就需要认真考察理论整体与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达到逻辑自洽的效果。比如,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意指何在,其外延能否已由各个子部分有效呈现;子部分之间演进的逻辑顺序又是如何,是否遵循一般行政管理学的规律等。系统化原则有助于海洋行政管理学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结构,解决以往该领域理论的碎片化现象。

(四)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可做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与工具性原则相对,生态性原则呼应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在海洋行政管理学中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侧重海洋环境管理的研究,为人类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提供解决工具;二是注意西方理论在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海洋行政管理学在美国也有着自己的学术观点,发展中国海洋行政管理学必然要借鉴国外成果,然而需要利用中国的文化生态加以检验和甄别,不可盲目照搬,单纯从纯学理角度引入国外理论。

三、海洋行政管理学的框架体系

按照人类一般的认知规律以及行政管理学现有的框架体系,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海洋行政管理学概念阐释、海洋行政管理理论基础、海洋行政管理理念、海洋行政管理主体、海洋行政管理行为工具、海洋行政管理实践等六个部分。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一般行政管理学理论和海洋科学理论;理念层面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价值、海洋伦理相关理论;管理主体部分按照传统行政管理的定位,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实践部分内涵管理客体内容,并且应该是海洋行政管理学海洋性特色的体现,意即包括海洋权益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由此,从管理理念到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部分的设计,体现了由精神层面过渡到制度层面再到操作层面的演变。

(一)概念阐释

在构建框架体系时,概念的区别为体系构建提供边界,因而厘清概念尤为必要。海洋行政管理学研究首先应该认真处理“海洋管理”、“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综合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关系。对于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一般将“海洋管理”定义为“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海洋管理涉及多元主体,这与强调政府单一主体的海洋行政管理有着明显区别,借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分,比较容易在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概念区分上达成共识。然而海洋综合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则很难简单加以分别。现有的研究将海洋综合管理定义为“国家和地方海洋行政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技和教育等手段,对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等事关全局、影响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问题进行决策、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及行为过程”,海洋综合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主体都是国家和地方海洋行政机关,海洋综合管理属于高层次的战略管理层面。学者在编写教材体例上多将海洋综合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并列,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理由。笔者认为,随着行政国家的发展,政府往往借助行政、立法乃至部分司法功能达成预定的公共目标,加强海洋的区域管理亦或是综合管理,都是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有之义,因而海洋综合管理可以归于海洋行政管理之列。此外在美国学术界。美国的海洋行政管理分为海洋资源管理、海洋工业管理、政策与冲突解决、海洋环境管理四类。这种分类方法侧重于海洋经济价值的开发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海洋资源管理内涵广阔,参与主体以企业为主,更多的属于工商管理或者经济管理的范畴;海洋工业管理可以说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没有必要单独列出;至于强调海洋政策以及冲突解决,意在加强所属海洋权益的维护以及国际国内海洋争端的处理,这对于目前中国复杂的海洋事务具有借鉴意义。而美国海洋行政管理(Marine Administration)已经将研究范围从“海岸带(coastal zone)扩展到海洋深处(marine),并且将陆地、海岸带、海洋行政管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海洋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将注入全球、地区、国家视野。”在中国海洋行政管理学体系的构建中应注意明晰海岸带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在设计基本框架时要突显海洋行政管理与陆地行政管理的差异,与国外海洋行政管理相接轨。

(二)理论基础

一般性行政管理学理论是指发展较为成熟,可以为海洋行政管理学借鉴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强调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所适用的管理观念与技术手段,以变化与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指

导管理实践;整体治理理论赋予管理者统摄全局的视野、管理过程的开放性。海洋科学理论侧重于海洋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在海洋事务方面的运用以及提升总结。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海洋是具有高度复杂性与流动性的存在,海洋行政管理学需要重视海洋自身的客观规律。海洋生态学与系统论作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体现出海洋行政管理学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旨趣与尊重海洋自身规律的科学精神。 (三)管理理念

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念包含整体性、国际性、生态性。海洋事务具有明显的整体性与国际性特征,海洋行政管理关涉的领域包括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等,其管理在地域上有着明显的梯度,由于海洋自身的流动性特征,使得在上述范围内的行政管理需具备整体化思维;海洋行政管理相对传统行政管理,一国政府在海洋行政管理领域的行政行为不仅对本国公民产生影响,而且对于周边国家乃至更广的范围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海洋行政管理政府行为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色彩;此外,海洋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均需遵循海洋环境的生态规律,否则将会付出高昂的管理成本,因而海洋行政管理理念更应该突出整体性、国际性、生态性,注意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协调国际海洋事务,不要局限于传统的一国或者一区的范围之内。

(四)管理主体

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管理主体自然以政府为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政府职能、涉海行政组织。政府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与管理服务职能,海洋行政管理学更应加强对于行政组织的管理服务职能的研究,尤其要明晰行政组织职能的边界与职责,以优化涉海行政组织结构。中国海警局的成立是对海洋行政组织具有的维护海洋公共秩序与海洋国土权益职能的确认与优先体现,但是不能就此忽视引导海洋有序开发利用和激发国民海洋意识等经济、文化职能的有效实现。职能决定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的结构域过程影响着组织的行为,也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同样,组织的结构与过程对其顾客或者服务对象也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组织问题是公共行政研究者和实务者必须首先考虑的中心问题。”以往“九龙闹海”、多头治理海洋事务的局面使得中国在处理国际海洋事务时捉襟见肘,虽然这一情况随着海洋事务委员会以及中国海洋局重置、中国海警局的设立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如何有效整合原有的涉海行政部门、优化涉海组织内部结构是一项全新而又紧迫的课题。

(五)行为工具

海洋行政管理学需要研究海洋行政管理实务中的行为工具,以更好地服务实践要求,这主要包含海洋战略、海洋政策、海洋财政、海洋法治。海洋战略大致分为总体战略与子战略,如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经济战略的划分;海洋政策主要是为落实海洋战略服务,注重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海洋财政主要针对政府在海洋领域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状况,包括海洋财政占总体财政的比重以及财政手段在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有效使用;海洋法治包括海洋立法、海洋司法、海洋执法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海洋执法集中体现出海洋行为与技术工具的发展状况。

(六)管理实践

这部分内容应该着力突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特色,体现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具体门类,可分为海洋信息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应急管理等。海洋信息管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海洋信息数据库,将其作为海洋行政管理的资源共享平台;海洋环境管理是政府为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进行的管理活动;海洋应急管理包括一般性海洋突发事件应对(如海上溢油事件)以及非传统型海洋突发事件(如各种形式的海上恐怖主义活动)。

四、深化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思考

(一)跨学科整合

亚里士多德最早进行了学科划分,近代启蒙思想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学科细分成为发展潮流。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也有了较为明确的边界,威尔逊与古德诺的学术努力又将行政学从政治学分离出来,使行政学获得独立学科地位。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后工业化社会特征凸显,这就使得原有泾渭分明的学科之间有了许多共同主题或者学问交叉点,甚至有学者如张康之认为,“诸如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可能会整合成为社会治理的科学”,这就意味着后工业社会环境下,学科间由分化走向综合将成为趋势。随着当今行政管理领域对于公共性等价值理性的高度认知,以往过分注重效率等工具理性的做法得以纠正,海洋行政管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发展,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理念中具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品格。海洋科学从本质上是对技术的推崇,也就是对于工具理性的重视,如果仅仅出于认识海洋的目的,工具理性已经足以应对,然而,海洋的多重价值使得人类的开发利用不会单纯停留在认知角度,人类必将对海洋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利用,其中涉及大量组织、协调工作,单靠海洋科学无力回答实践要求,因而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入手,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借鉴海洋科学研究所揭示出来的海洋自身活动规律,掌握涉海科技,尊重海洋的客观规律,探求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限度;另一方面应该探索政府与涉海其他主体的关系,探索政府管理海洋事务的有效方式,为海洋事业的发展供给完整的制度架构与管理手段,开拓海洋科学的运用平台,并为海洋科学的实际应用注入价值理性。

(二)争取学术话语权

“话语权”一词多见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学术意义上的话语权是指“在学术领域中,说话权利和说话权力的统一,话语资格和话语权威的统一,也就是权的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统一”。从“权利”来看有“创造更新权、意义赋予权、学术自”;从“权力”角度则有“指引导向权、鉴定评判权、行动支配权”。学术话语权的取得,有赖于学术

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相关学术组织的建立。海洋行政管理学归属于行政管理学,但是目前海洋行政管理学在行政管理学难以进入正统研究行列,缺乏基本的学术话语权。仅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历届年会以及《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为例,历届年会收录的文章中,《中国行政管理》自1994年到2013年间仅有孙迎春的《公共部门协作治理改革的新趋势———以美国国家海洋政策协同框架为例》、吕建华与高娜的《整体性治理对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李白齐的《对我国海洋综合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等少数文章。海洋管理类学术组织也只有中国海洋学会、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等。党的十报告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国海洋领域如海警局的设置等实践的广泛开展,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实践上海洋事务的勃兴与理论层面海洋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失语”形成鲜明对比,这就迫切要求海洋行政管理学从加强海洋特色管理研究入手谋取学术话语权,积极响应海洋实践的需求,以期成为中国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分支。 (三)深度开展海洋管理实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的海洋管理实践由来已久,春秋时期齐国就开始重视开发渔盐之利。建国后也比较重视海洋领域的管理,并且由最初的行业管理发展到综合管理、区域管理,重点集中于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的有效整合以及国际海洋事务处理,但是,相比美国、日本、韩国等海洋强国前瞻性的出台海洋基本法律以及相应的海洋发展战略等举措,中国的海洋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被动性,缺乏长远设计。同时海洋实践缺少传统行政管理有关行政组织的成熟理论,因而,学界应当加强对于诸如三沙市等涉海行政组织内部运行规律的研究,为海洋行政组织的深入整合提供借鉴。

第6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关键指标

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培训效果评估。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的概念,雷蒙德·A·诺伊教授认为,就是指“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而英国的管理服务委员会(MSC)将其定义为“用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培训是一个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组成的系统,如果说前三个环节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的话,培训效果评估却远远落后于培训的脚步。长期以来,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不重视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效果评估是对各评估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依赖于被综合的对象——各评估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和有代表性,评估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估的结论。因而,选取什么指标来刻画管理培训的效果,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的指标选择方法是文献资料的提炼和专家访谈。

一、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相关研究综述和指标的初建

(一)关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

目前,我国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一些一般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研究。如周勇、张燃(2001)提出培训效果评价的几个方面:培训力度,技术适用度,效益增长度。晏秋阳、曹亚克(2002)提出员工培训评估指标分为两大类,硬指标和软指标。王鲁捷、钟磊、孙启霞(2002)认为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成本—效益评估指标和顾客满意度指标两大类。陈卫(2006)提出了包含对培训项目的评价、对培训教师的评价……受训者的工作态度总体表现、人力资源绩效指标、运行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熊敏鹏、杨小东(2007)根据Kirkpatrick的四层次评估模型设计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反应指标(如培训对象的满意度等)、学习指标(如推销知识、辅导技能、选材技巧等)、行为指标、结果指标(如培训成本、组织发展的状况等)。肖娟(2007)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分解为:反应类(对培训感兴趣、培训内容对工作帮助程度等)、学习类(知识学到程度等)、收益类(培训对企业的货币价值贡献率)、战略支持类(人员流动率等)。

但管理培训,由于其培训的特点,效果评估都有不同于一般员工之处,因此,效果评估的指标也有其独特之处。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指标设计的依据。

1.WilliamH.Clegg的观点?譹?訛。美国学者WilliamH.Clegg(1987)对639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工作绩效的改善、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学员知识的增长、学员技能的提高、学员态度的改变、企业运作绩效的提升、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对课程讲授的评价、对后续课程的需求程度、对培训活动组织情况的评价、企业经理对课程的推荐程度、学员的激励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培训项目成本等。

2.国内学者的观点。萧鸣政(2004)教授提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表现为过程评估与成果评估两个方面。管理开发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完善的管理开发规划、相关的配合措施和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完善的HRD规划包括:确定HRD需求、建立管理开发的客体与对象、课程设计、教育培训技术的选择与确定。相关的配合措施包括:师资的选择、对被开发者的了解、时间场地的安排、管理开发前后的相关措施。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包括:成果导向的评估内容指标、评估规划内容。成果评估指标包括内部成果与外部成果两个方面。内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的意见与满意度、学习成就评估。外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在岗位工作中的变化、对组织整体的影响与效益。

陶祁、王重鸣(2006)在管理培训的背景下,提出了在培训效果评估中可使用适应性绩效作为培训效果的效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开发出了包含压力和应急处理、创新解决问题、岗位持续学习、人际和文化适应四个因素,共25个项目的适应性绩效问卷。

曹如玲(2009)提出了培训课程的启发性、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学员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的感染力与课堂气氛、教师讲解的逻辑性与清晰度、学员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学员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提升等22个评估指标。

(二)基于文献研究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初建

在整理总结了大量有关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培训过程理论、综合性培训模型和层次培训模型为依据,从管理培训的目的、需要出发,结合管理培训的特点,本文预选出符合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原则的三大类、七种、29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指标定义、来源和理论基础如表1所示。

二、基于专家访谈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完善

结合研究内容,本次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目的、需求,管理人员培训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访谈对已汇总出的评估指标进行修订,使得评估指标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

专家访谈的对象共7人,由三部分组成:(1)企业管理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2)管理培训领域的培训师和组织者;(3)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部分对象的数量不必很多,但要求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并对培训评估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或实践经验。

专家访谈主要问题:

(1)能描述一下贵公司的的发展战略吗?如何将该战略应用到管理人员的培训上呢?(2)近年来,企业开展了哪些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能具体描述一下吗?您觉得效果如何?您觉得效果不错或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3)您所了解的企业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时通常会使用哪些评估指标?您觉得有效吗?(4)我们已总结出了一些评估指标(如上所述),您认为它们是否重要?(5)您认为是否有其他的评估指标需要加入?

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评估指标提炼。

最后,汇总访谈结果,结合评估指标筛选原则,对已总结出的指标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具体结果是:增加了“体现管理人员学习特征”的指标“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将原来的“培训需求与战略”指标细化为“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四项;增加了“培训手段先进性”、“企业员工积极性”、“企业员工流动率”、“企业市场份额”等指标。

三、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关键指标的描述

总结上述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研究结果,本文得出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18个四级指标。如表2所示。

(一)培训准备类评估指标——培训需求与战略

在企业实践中,每个企业的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企业不同的定位来评估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培训的预期效果和培训重点的确定来源于对企业目标的正确认识。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准正确的目标,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因此对培训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中培训准备阶段的指标的设计就确定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需求与战略的联系进行论述。包括: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相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

(二)培训过程类评估指标

1.课程内容。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因此,课程内容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和被培训者的实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本文中,课程内容类评估指标涵盖了对课程的启发性、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的评估,主要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感受来进行评估。

2.手段和方法。该类评估指标设计为: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培训手段的先进性,主要用于评估管理人员开发培训中培训方法能否与内容相符合。如对知识类培训时,可采用讲授法、专题讲座、研讨法;对提高和开发综合性能力的培训时,可采用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模仿法、拓展训练法。同时,还要重视手段的现代化。

3.师资的选择.教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引导者。培训教师的组成可以内外结合,既包括高校从事企业管理的学者、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也应有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者,甚至企业自身的成功的管理人员。教师的感染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管理人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这三个指标成为评估师资选择是否恰当的依据。

4.培训的保障。这一类指标用于评估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情况,其中,教材与相关资料的准备情况、教学环境与设备情况这两项会对培训效果的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培训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培训组织工作是否到位,则会影响到被培训者、甚至是所在企业对培训的满意度。

5.管理人员的特点.本文提出的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是基于战略绩效和学的,因此在评估指标设计别设计了“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一指标,目的在于考察管理人员培训能否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训结果类评估指标

1.个人学习效果。在效果评估系统中,个人学习效果分为知识的效果和技能效果两种。知识效果指的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获得的智力上的进步;技能的效果指的是管理人员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产生绩效和最佳效能的行为。由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角色和素质要求,对管理人员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就侧重在是否达到决策能力的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神的提高等。

2.组织绩效效果。组织绩效的提升是几乎所有培训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主最关心的目标,但管理培训对组织绩效方面的影响往往不会那么直接、快速地从这些指标中体现出来。因为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以,本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绩效管理工具,设计了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组织绩效指标:学习与成长类,内部流程类,客户指标类,财务指标类。

参考文献:

1.RichardA.Swanson,ElwoodF.HoltonⅢ,FoundationofHumanResourceDevelopmentEISBN:1-57675-075-2,Copyright2001ByBerrett-KoehlerPublishers,Inc

2.[美]赖尔·约克斯著,胡英坤,孙宁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熊敏鹏,杨小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培训效果评估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7(6)

6.陶祁,王重鸣.管理培训背景下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6(3)

7.王鲁捷,钟磊,孙启霞.企业培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培训,2002(12)

8.周勇,张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评价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1(8)

9.晏秋阳,曹亚克.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式的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S)

10.陈卫.企业培训的绩效评估[D].硕士论文,2006

第7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向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历程在健康发展的内控体系环境下,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稳健增长,多年入选《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及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蝉联厦门年度最佳雇主称号。

二、案例分析与研究

从实践层面看,上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厦门国贸在构建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历程,而从理论层面研究,笔者认为成功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持续梳理和完善

从上文可以看出,业务流程的梳理贯穿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司坚持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的原则,通过人员访谈、专题研讨、沟通反馈、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归纳与总结,对业务进行诊断。流程诊断的步骤包括对现有流程进行调研、识别风险点和风险程度、描绘业务流程图、分析流程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控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司持续不断地对流程进行完善。

(二)以风险指标为预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所谓风险预警系统实际上是向各业务板块收集汇总相关的数据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指标偏离预警线的程度,向公司领导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对策的系统。厦门国贸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成立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领导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为各事业部业务骨干,负责研究公司的宏观环境和系统性风险,设计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和控制架构,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并在各业务板块设立联络人,负责在重大风险事项发生时第一时间通报工作小组成员,于日常经营中定期跟进,形成月报制度。其次,构建风险指标体系,提炼各项指标,设置预警区间。在设计风险指标时,着重于关键风险控制点,每个业务领域大概提炼5至7个风险指标。风险指标和预警区间均是工作小组在与业务一线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根据宏观环境、公司战略目标和实际业务情况进行设计的。并且风险指标和预警值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经营情况及时调整。最后,由工作小组成员于每月初将风险信息汇总上报风控委员会,报告内容包括监控风险指标是否超过预警值、相应的对策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改善。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信息与沟通的质量

在ERP上线前,公司的贸易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是独立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对称。而ERP系统上线后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减少决策风险。公司还在ERP项目二期开发了BW(BusinessInformationWarehouse,商务信息仓库,以下简称BW)分析系统和管理驾驶舱分析系统。BW分析系统能够将分散在不同系统的业务处理连接起来,有利于对获利能力、资源占用、业务控制、费用检查等进行分析。而管理驾驶舱则构建公司特有的指标管理体系,其关键指标可从“汇总到明细”、“当前到历史”等多个维度进行挖掘和预测分析,并形象地通过各种图表及类似驾驶舱的仪表盘,将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各层级用户提供决策依据。这两个系统的开发进一步加强对ERP系统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管理,有助于风险防范。例如图5就是管理驾驶舱系统中,利用图表直观展现付款未到货情况,提示逾期款项的金额和账龄,从而促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款项管理,减少坏账风险。

(四)以实现全员控制为目标,形成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除了公司高层领导不断向员工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外,各层管理部门均通过自身工作不断向基层员工传达风险管理的理念。例如,风险管理部对业务部门的日常风险进行管理,对于逾期或保证金不足的合同,第一时间向业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督促业务人员及时催款、催货;经常开展风险警示会,以案例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又如,内控与审计部将日常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结合,实现内部控制工作常态化;注重事前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协助和辅导各业务板块制定流程规范和编写内控手册,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工作;根据问责制度,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审计,追查责任人和事件原因。公司还设立一些跨部门合作小组,例如上文提到的风险预警系统工作小组,还有制度梳理工作小组、内控自我评价工作小组等。此外,公司在各业务板块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内控专员,对一些关键风险点进行把关。

三、结束语

第8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教育的导向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供给导向、需求导向、经济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等观点。一些教育经验丰富的西方国家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教育的课程体系。我国学者分别从市场需求、就业需求、岗位需求和学生需求等方面来研究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但是笔者认为仅以行业或岗位需求为导向会导致教育有 “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倾向于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可能会有利于人才的短期就业,但是对人才的长期职业发展不利。因此笔者认为 “需求导向”应该是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需求导向,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 区别于高职高专的教育层次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层次既要有别于深厚专业基础理论的研究型教育,又要有别于重视实践能力的职业技能型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要有别于高职高专的“够用、重服务”的教学原则,要坚持“扎实、全面”的教学原则;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有别于高职高专以技能操作和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在培养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 明确服务应用型的课程目标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应用性本科人才可分为四类: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其中服务应用型人才,主要指在第三产业中工作 , 即从事服务业一线工作的人才或技术人才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管是专、本、硕哪种学历,通常都要先从事酒店的一线岗位,这是酒店行业的用人规律。因此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是倾向于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兼备基础管理知识。基于此,课程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两个意识”和“三个能力”为核心,“两个意识”即服务意识和职业认同意识,“三个能力”即职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和综合能力。

3. 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基本上是由通识课和专业课两部分组成。根据课程目标可将专业课分为专业素养课、专业岗位课(大二开设)、专业综合课(大三开设)和专业实习(大四开设)四个层次。具体课程的开设如下表所示。

4. 采用经营性的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集中在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是在仿真客房、模拟餐厅之类的场地,虽说仿真但是并没有真实的顾客和运营环境,所以学生只能掌握死板的服务程序,并不能了解对客服务的精髓。专业实习是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往往时间有限,并都集中在大四,那么怎样让学生更早接触真实的岗位呢?笔者认为学校自建咖啡吧、茶艺室、小酒吧、休闲餐厅等经营型实训基地,创造一个完全真实的实训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专业创收。

5. 调整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第9篇: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我国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为了改变旧的传统体制下由部门分割形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职能分散的弊端,建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个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配套改革没跟上,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必须立法先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之所以效率偏低,浪费现象严重,且大量流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没有坚持依法设立,立法先行。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体制并严格执行,普遍树立“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巩固全民所有制经济。加强法制化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建设

我国虽然已经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但还没有达到成龙配套的程度。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一些新法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关于国有资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如尽快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母法,即《国有资产法》,通过法律规范政府行为,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并从国有资产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等方面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刚性,以巩固我国国有资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纵向的继承性和横向的配套性。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二是规范不同主体之间的活动,保证企业活动在不损害国有资产范围内进行。三是对现行各种法规修改完善。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来清理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凡与十六大精神相抵触的,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该新订的新订,该升格的升格,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法制。

2、国有资产管理司法建设

与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相比,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十分关键。国有资产管理司法建设的重点为:一是强化国有资产执法部门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法律约束力。国有资产执法部门对于违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责任人既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也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执法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严厉打击侵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违法行为。执法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为准绳,严肃办案,依法惩处,维护国有资产管理法律的权威性。三是加强国有资产法律队伍力量,提高国有资产司法人员的素质。要建立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结合的体制,必须从机构级别、领导力量、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强国务院和省市两级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并不断充实国有资产法律队伍力量,尤其是经济法律队伍力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司法的基础建设。

3、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文化建设

由于向社会各界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重要性不够,致使人们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认识比较淡薄。因此,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党和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更新人们的观念,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识深入人心,使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为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为确保国资授权经营公司规范地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必须强化对授权经营公司运营的内部和外部的有效监控。从财务监督来看,通过严格的财会制度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手段有:

1、财务上的监管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必须定期向政府的监管机构详细报告自己的财务状况及负责人个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这些报告都要经过公共会计审计签署才能上报国资委,否则无效。公共会计和审计部门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中介机构,对所有审计的账目负法律责任。

2、效率上的监管

这种监管应当主要针对国资经营机构的负责人。政府机构对该机构的业绩应当定期考核,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国有资本赢利和增值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建立新的经营体制,一方面可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一方面可以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认识上的诸多问题,提高国企效益,增加资本回报。

三、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

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和机制的不完善是国有资产长期低效运行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理顺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是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必要条件。从目前来说,需要搞清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功能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级政务和党务机构。它具有以下职能。第一,代表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对国有资产控股和经营公司,对国有资产和有关的国有独资企业和控股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监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管理国有资产的法律,颁布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条例。第二,对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资产经营公司、大型国有企业选派董事长,对特大型国有参股的公司选派董事,体现党管干部原则。第三,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

2、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新的国资管理体制实际是处理两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选经营企业的能人,企业家职业化和形成经理人市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关系是加强党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政治上集中领导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体制成本最低、决策灵活、利润最大化的关系。一是党的企业工作委员会(国资委)要用企业家干部的标准来选择、任用和考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领导。二是国资委只选任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由董事会、董事长聘任或任命。总经理选任,实行董事长连带责任制。虽然董事长在人事方面权力很大,但是,如果企业所选任的总经理经营的资产不能保值增值,要追究董事长的责任,甚至要追究比总经理更加重的责任,这需要由《国有资产管理法》来立法。三是总经理的选任要更加引进市场机制,应当形成职业企业家市场,国资委要建立全国企业家档案库;总经理的年薪、工作条件、权限由董事会和应招的企业家谈判而成,董事会应当视所承诺的目标,以前的经历、考核时的表现等等,来选择可用的总经理。四是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应当职业化和市场化。在本企业内部选不到较优秀的企业领导的情况下,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企业家队伍,更会开阔作为执政党选择党的企业家干部的视野,选到更能经营和管理企业的人才;引进竞争机制,让企业外的党员企业家和企业内的应聘者互相竞争,竞聘上岗。

3、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

毫无疑问,我国的国有资产运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相应的体系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