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体系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体系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1.1对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层对计划管理重视不够,这是因为新建发电企业由于营利空间较大,管理层在考虑问题时,往往更多是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在资源配置时显得过于“大手大脚”,成本因素常常被忽略,没有精打细算观念。二是部门领导对部门的计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门的计划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而做的工作,不能真正用来指导部门开展工作。三是计划项目的实施,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审批流程。

1.2公司目标传递不到位

公司目标不能得到有效传递,最多只能传递到部门;部门对公司的目标不能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进行有效细分;部门不能把目标有效传递到班组和个人。部门制定计划时,未能有效针对公司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安排布置到人,各岗位基本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日常工作,对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不能有所侧重。职能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全年工作目标之间的沟通,使得上下左右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够顺畅。

1.3计划编制整体质量不高

公司在编制各年度工作计划时,流于形式,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年度专项计划的编制,随意性、简单抄袭、审查不到位;月度计划编制不系统,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部门计划和员工岗位计划不能有效衔接;计划编制格式不规范,目标不具体。

1.4计划缺少全过程的动态

管理计划管理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过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计划工作常常出现有头无尾的现象,对计划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2新建发电企业建立完整计划管理体系的对策

2.1提高计划管理意识

首先必须提高管理层的计划管理理念,作为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计划为龙头的管理理念必须建立起来。要通过制度的建立、优化和落实来保证计划管理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强化计划管理理念,通过绩效的导向建立计划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实现。计划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阶段与环节的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企业的目标与要求。计划管理是以全企业、全过程和全员管理为特征的,即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都参加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及其计划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并且都能纳入企业统一计划的轨道。计划管理的具体实现必须通过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计划管理系统化来进行。

2.2要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必须要建立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管理体系

(1)公司年度综合计划;(2)部门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计划;(3)岗位年度工作计划;(4)专项工作计划;(5)部门月度工作计划;(6)岗位月度工作计划。这一计划管理体系的完善,将可以做到计划管理所希望的:逐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公司的目标也基本上能达到有效传递。

2.3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

2.3.1部门对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公司目标的有效传递,部门是关键。部门一是要围绕公司的年度目标、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状的要求,根据部门职责制定部门全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细化分解公司的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二是要根据年前制定的各专项工作计划(如:检修计划、技改、反措、安措、培训等),根据时间次序的安排,进行详细分解,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和岗位上;三是要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去年部门工作情况制定部门本年度需要改进的主要工作。

2.3.2岗位对部门目标的有效传递个人要根据部门的全年主要工作任务计划编制岗位的全年主要工作任务计划。岗位全年工作计划最好由两部门组成:一是日常固定的工作任务;二是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2.3.3月度计划对全年工作目标的有效传递年度计划的落实主要体现在月度计划上,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提交责任范围的月度计划工作,由公司计划职能部门统筹后形成公司的月度计划;在落实公司的月度计划项目时,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落实到各岗位。

2.3.4平行岗位之间的“目标”传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目标的传递也可以说是任务的传递,包括平行岗位之间工作任务的互相传递和要求。例如年度招投标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就需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目标任务传递:(1)全年各项工作计划(如:大小修项目、技改、特殊项目)确定后,全年的招投标计划就要根据前述的计划进行编排;根据招投标制度(如项目费用大小)的要求,项目实施部门应提交本年度需招投标的项目清单传递给经营部;(2)经营部根据招投标项目编制全年的招投标计划,明确配合部门需提供的资料的时间节点,计划形成后传递各部门;(3)各相关部门和岗位根据该计划有次序开展工作,各施其责,从而实现部门之产、岗位之间的目标传递。

2.4实现计划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计划管理必需是个动态的管理,计划的制定下达、执行、检查、反馈,要有个全过程的跟踪直到闭环。

2.4.1计划执行的监督

计划一旦制定,就一定要执行,体现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计划职能部门可用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1)加强对部门月度工作计划编制的监督:各年度专项计划一定要分解到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中,通俗讲,就是说各专项工作计划的某一项任务,一定能在部门的某一个月度工作计划中能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这些专项计划有没有得到落实;(2)加强对专项计划项目执行的监督:对于一些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执行的计划项目,要有部门和公司分管领导的批准手续。

2.4.2计划编制、审批监督

计划制定阶段要严谨、客观、实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而随便定的计划。计划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的编制、审批环节的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在计划编制阶段严加管理、在计划审批环节严格控制。

2.4.3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加强对部门月度工作和专项计划完成情况汇报的监督。部门的月度计划要严格执行,每月都需要详细汇报月度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要根据制定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同时,要建立专项计划的定期汇报体系,做到每季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定期梳理专项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要加强计划项目完成质量的监督,通过专业技术人员、部门仍至分管领导对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监督。

2.5规范计划编制流程、提高计划编制水平

2.5.1完善专项计划的相关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通过各专项计划管理制度的完善,从定义上明确计划的内容和性质,明确计划编制的程序、内容、时间节点等要求。例如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每年年中就开始准备明年技改的编制工作,规定了技改计划应如何编制,明确技改项目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了技改项目的审批流程等等。有些新企业,由于概念的模糊,计划编制时往往把一些日常工作列入到年度计划中,不能突出重点,因此,要通过专项的管理制度,明确应编入计划的内容,使得计划简明扼要、更具体、有可操作性。

2.5.2要加强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作为专项计划编写的依据

计划编制的几个阶段中(确定目标、认清现状、研究过去、确定计划前提条件、确定方案),认清现状和研究过去,都需要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计划的编写,是对未来的预判,所以必然需要在总结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估算,才能使计划趋于合理、准确。计划编写的数据,来源于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结果。计划的编写要注重平时工作的积累,年度计划的编制准备工作,不是短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也不是纯粹拍拍脑袋就可以想清楚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日积月累,记录下来。比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把一些一时不能根本解决的缺陷记录下来,作为下一年度设备维护计划的一部分;要把往年发现的一些对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存在着隐患而一时又不能整改的记录下来,作为制定安措或者反事故措施计划内容;要统计一年来备品备件的消耗情况,作为每年的零星采购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的参考;要把每一年氮气、CO2、氢气、水、滑油等大宗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比较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作为大宗材料采购计划的依据;要把平时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想法记录下来,进行思考研究,作为明年技术改造计划的项目。

2.5.3部门月度计划的编写

月度工作计划,一定要有效传递、分解、执行全年的工作任务的作用。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应突出公司的工作重点,例如比较重大工作、需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较重要的专项工作(如技改项目)等等。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应能指导部门的月度工作,实现部门月度工作目标。部门月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与公司的总体计划、部门间的工作计划、部门各岗位个人计划有机结合。月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统一规范要求,计划的基本要素要具备,计划的内容应简单扼要,目标详细具体,责任部门要分清,完成时间要明确。

3结论

第2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审计管理;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启示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

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四)重视审计管理体制框架落实的组织保证和业绩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3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数月以来,经过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度立法计划》已于2月25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此次立法计划的编制过程和计划项目的安排,呈现不少特点和亮点。

立法计划与立法规划一脉相承

五年立法规划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年度立法计划的科学制定,同时,五年立法规划的出台也为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委17号文件在同意并转发五年立法规划的同时,也为编制好2014年度立法计划、加强和改进今后立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常委会在编制2014年度立法计划时,严格以五年立法规划为依据,从编制工作到项目安排,都与立法规划一脉相承。

在指导思想上继承编制立法规划时的有关要求。在制定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时,常委会以切实为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为目标,提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目标”,“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切实加强本市各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等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继续秉持了编制立法规划时的科学理念,同时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会议精神的新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落实五年立法规划。

在工作节奏上与立法规划的编制和落实紧密衔接。11月中旬,常委会党组就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向市委作专题汇报,与此同时,常委会启动了2014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市委于12月4日下发通知,转发了常委会关于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请示,根据五年立法规划的内容和市委在转发通知中对今后立法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常委会又于12月11日及时召开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传达了市委17号文件精神,分析本市立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同时对开展2014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对做好2014年度及今后本市地方立法工作作出部署。因此,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实现了与立法规划贯彻落实工作的紧密衔接。

在项目安排上以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为重要依据。立法规划是对未来五年本市地方立法工作的预期安排,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协调论证、审慎决策的严密过程,坚持了严格的立项标准,规划项目的遴选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坚实的民意基础,因此,立法规划对于今后立法工作和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深入研究为立法计划的编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各方就规划项目的反复协商为立法计划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共识基础。有鉴于此,常委会明确提出,2014年立法计划项目应当在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中遴选。其中,立法计划正式项目,原则上在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中市政府和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议2014年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立法项目中遴选确定;预备项目,主要在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中市政府和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议2015年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立法项目以及立法规划中的其他项目中遴选确定。由此确保了立法计划在项目安排上全面贯彻落实立法规划。

从项目筛选到布局全面体现科学性

科学立法就是要求立法准确反映和体现所调整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立法要尊重和体现规律。在编制年度立法计划过程中,常委会力求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规律和立法工作的自身规律,实现科学立项,推进科学立法。

以本市改革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实现各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法律体系形成后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此,常委会在立法计划编制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精准把握本市各领域改革发展的法制需求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常委会2014年度立法计划主要按五大板块安排了立法项目:一是为本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实施《代表法》办法、关于代表议案的规定、关于代表书面意见的规定、预防职务犯罪若干规定(暂定名);二是为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暂定名)、旅游条例;三是为本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关于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罚款限额的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教育督导条例(暂定名)、集体合同条例;四是为本市促进民生改善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精神卫生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五是为本市城市建设和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防汛条例。

第4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根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坚持“单位负责、条条保证、以块为主、条块配合”原则,为进一步加强对文体系统计生工作的领导,推动系统计生管理工作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我系统成立了以局长范清靖为组长、副局长蔡温恩、黄志杰为副组长、姚缘缘与各基层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文体局,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本系统、本单位内干部职工的自身计生管理和户籍挂靠户的计生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保证当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独自子女办证率、双查率、节育措施及时到位率达到100。并在建立单位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电脑微机管理,我局单位和基层单位还共同建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档案。严格按《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及时给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干部职工兑现相关的优待和奖励。对违反计生政策的干部职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查处到位,处理到位率达到100。2004年,我系统的掌中木偶团干部XXX同志违反了计生条例,受到开除公职处分。

二、加强学习,深入宣传。

我文体系统各单位经常各种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深入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积极推动各下属单位学习制度落实,努力形成良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舆论氛围。结合文化下乡,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基础知识。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节目的创作力度精心组织,创作出思想内容丰富、艺术境界高尚、群众喜闻乐见的计生文艺节目,并深入农村基层巡回演出。2004年以来,我系统的高甲剧团创作了10多个计生题材的文艺节目,配合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到农村基层进行文艺汇演,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完善制度、落实保障。

2004年以来,文体系统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时,都考虑是否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所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在办理有关手续时,认真审验成年外来人员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登记造册,并及时把有关情况通报计生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计划生育工作,结合本部门底职能作用和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并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计划生育宣传和“三结合”工作。

第5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四有工作法;循环提升;全过程受控

吉化锦江油化厂是吉林石化公司北方公司下属石化类企业,共有6套石化装置。近几年,随着工厂老装置的不断技改和新装置的投入运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2008年,结合创建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体系(Health,Safety,Environ-ment,HSE),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即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经过几年的学习转化和活学活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管理四有工作法已经不断深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贯穿和渗透在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管理成效显著。实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受控,确保设备安全平稳、长周期优质运行。

1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备管理工作的精心谋划就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上。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就是要把管理目标、管理要求、计划指标、实施措施和重点工作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各类计划中。设备系统编制的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就是设备管理的综合工作计划。在工作要点的指导下,设备管理部门精心编制各种专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技改技措项目计划、固定资产零购计划、装置窗口检修或换剂短停检修计划,以及年度检维修费用使用计划。在年度计划的控制之下,基层车间精心编制各个装置的具体月份各类专业计划。总之,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类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深入掌握计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和各个装置的具体情况,努力提高各类专业计划的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各类专业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情况变化时的应变措施。

1.1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精心把握编制计划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为了确保工作计划制定的及时准确,必须确保留有足够的编制计划时间。每年10月份,利用2个月时间,设备部门就着手对本年度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并对下一年度工作提前规划。各个基层车间要先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然后召开设备系统内部专题研讨会。经过讨论、研究、归纳,形成指导全年设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涵盖设备管理关键指标在内的当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和当年年度设备综合计划。全部计划必须立足于各个车间的准确的具体情况,落实好编制计划的责任和计划执行的措施。工作计划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计划的编制必须有历年装置运行数据支持或者有成功经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只要严格要求工作计划的质量,不断积累编制的经验和数据,就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就能够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计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1.2注重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衔接

精心把控计划的实施时间,注重各类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一个精心安排的计划是争取更高工作效率的前提。编制计划并注重各时段各类工作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是推动整体计划完成的根本保证。工厂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全部工作计划的完善落实和各类计划的时间衔接。根据年初下达的设备考核指标,结合工厂的重点工作,建立从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季节时段特性和设备历年运行的经验数据,将设备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到各个基层车间,将各类计划执行的具体时间明确到月份。把控好计划的实施时间和相互衔接,防止出现计划执行的盲区,计划的执行率可得到有效保证。

1.3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

精心把握计划实施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执行计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计划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对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补充,它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实行“日检修计划作业申报表”和“检修工作记实日汇报”的制度,就是信息反馈对完善计划的一个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施工的信息、资源、计划、方案、技术,通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将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局域网以电子文件方式提交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批准,使各项工作的方案和决策得到快速解决,职能部门也能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形成日常施工管理、紧急施工管理和计划施工管理三者的平衡。通过对执行中的信息实时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中问题以便全面掌控施工部署、进程,确保工作程序高效运行。

2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是确保计划落实到位的关键

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可以特指设备检维修和项目施工方案,也可以泛指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管理规定细则,设备管理的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或设备管理中重点工作的特色方案。此类行动方案在编制上,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现科学严谨的编制态度,并经过反复研讨和验证。这样的方案才能确保设备工作计划落实到位,设备管理工作走向正确轨道。

2.1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科学严谨和规范标准

凡是工作行动都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施工管理方案化是工作计划落实到位关键。以往施工方案通常比较重视技术方案的论证,而对有些施工方案重视不够。方案涉及内容有些步骤较粗,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细节规定不明确,实施过程中操作弹性大。自推行四有工作法以后,工厂不断强化设备受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方案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和规范标准。各类行动方案编制批准之后,要求各个相关基层单位必须统一思想,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好行动方案。

2.2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符合现场实际要求,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在检维修施工前都要深入现场,对项目现场环境、作业过程等进行全面勘察、预判,制定具体措施,有效削减“行动方案”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环保风险因素,切实有利行动的可靠推进。另一方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注重实体成本的控制,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有效削减检维修费用,确保现场管理文明有序地合理推进,各项目标平稳受控达成。2013年工厂异丁烯装置进行窗口检修,技改项目多,工期仅为5d。为确保窗口检修按期竣工,针这次装置窗口检修的特点,提前勘踏现场,根据现场实际,详细编制了《装置停工检修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网络图;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等,这些方案的编制为确保检修计划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此次成功的检维修就得益于经济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

2.3重视推进各类行动方案的标准化编制

各类行动方案编制要求各式各样,标准不一。给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工作强度和编制难度。因此,高效推进标准化编制各类行动方案很有实际意义。积极推进施行系列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标准化,应急预案标准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准化以及检维修实施方案标准化。这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案编制模板可以极大地提高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推进和经验积累,设备管理涉及的各类“行动方案”就一定会真正起到指导现场管理和培训维管人员的重要作用。

3步步确认是确保预期管理效果的必要保证

设备管理的步步确认,就是对设备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执行监督、状态控制和检修结果的确认过程。执行设备管理全过程步步确认制,是有效控制设备事件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有力管理工具。

3.1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发挥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规程》作用,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因生产与设备检修作业深度交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违章引发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5%,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格、规程不具体、操作无确认的问题。为了彻底消除这些不规范行为,工厂重新编制了新版《设备检修作业规程》、《检维修施工作业票管理标准》等规定细则。规定中要求:检修前,必须严格履行工艺与设备界面交接手续,属地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各类行动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的要求。只有经过工厂设备、安全、生产等管理部门和车间主管、专业工程师、现场操作员多级人员严格的多级确认,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程序。就是要求切实把规定动作做准确,坚决杜绝自选动作。例如:在芳构化车间的富气压缩机大修过程中,把检修工作分解成了若干状态、步骤,设立风险确认点,量化了检修标准,操作步骤顺序严谨。每执行一次操作,相关责任人都要在规程的相应位置做好标记,进行逐级确认签字,实时记录检修数据,杜绝了一些习惯性违章导致的操作失误问题,设备检维修安全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发挥已有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优势,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随着工厂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设备管理可以实现在网上的高效程序化确认管理。检维修施工信息日报制,就是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基层车间要对每日的检维修施工和设备其他管理情况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全面分析、记录、整理所有设备管理信息,做到当日上报、当日统计、当日处理。同时加强内部信息平台控制要体现6个关键,即:实施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场合,把握关键环节,作出关键决策,解决关键问题。并以此推动设备管理向更加注重效率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3.3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监督职能,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一个运行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把各级管理要素,优化到一个标准管理体系中,即设备管理的HSE体系,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部门的监督职能,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势实施监督管理。如:在检维修作业中,各基层单位突出抓好施工前HSE教育、措施制定与落实、施工监控、安全作业管理、施工过程等五方面工作。以自检、互检、他检多种形式对HSE体系运行中那些操作不当、维修不当而造成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利用体系中的各级监督职能和利用标准化的管理,积极实施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从而,确保设备检修全过程、全方位受控。

4事后总结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就是做好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分析,提出管理提升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发现管理短板和管理漏洞,不断地修订完善设备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就是要发现装置设备技术水平的低点,找到弥补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发现设备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差距,组织好专业技术的学习、交流和培训,使各类人员素质有所提升。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关键是要做好管理绩效考核和各类人员的激励工作,集合设备系统全员之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使之步入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1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建立设备管理总结分析制度,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KBC设备管理大视野建立了设备管理技术总结分析体系,分别对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绩效指标分析。经过在实践中摸索,通常把下列数据列为主要分析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故障频率;维修成本;故障根本原因;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利用率等。根据对各类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不断改进管理策略,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在实践中强化管理数据的科学分析总结利用;坚持对一些典型疑难问题的攻关研讨制度;坚持对设备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事件的追溯研究。充分利用设备电子档案、设备检查表和设备巡检表等管理工具,做好设备运行状态和监控参数的分析总结工作。

4.2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工作,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由于工厂的各类人员知识老化,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实际上已经影响了设备管理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视频录像、专家讲课、外出交流培训等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相互学习交流,定期进行普遍性专题现场管理仿真培训课程,定期进行各项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的宣贯和学习。每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一些“事后总结”攻关研讨会,逐一分析攻关问题的理论成因,归纳出应对的措施办法,总结出经验教训。如此,就可能逐步解决一些过去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比如:2013年1月,组织TPM攻关小组对导热油炉燃烧机故障诊断处置进行了总结分析攻关。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导热油炉燃气燃烧机的故障诊断检修标准化手册》,普通维护人员使用该手册就能够用最短时间消除燃烧机存在的异常和隐患。可见组织好交流培训的实际管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4.3实现全员抓管理提升的良好势头

第6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管理工具,其过程就是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和结果应用的一个过程。___供电公司在实施政工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培养个人的计划、谋划和策划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对工作的计划、谋划、策划,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从20__年5月以来,政工部门开始实行周工作计划书制度。

每人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于每周五前,提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未完成工作及下周工作计划,部门主任根据个人提报计划,审核本周部门工作、制定下周重点计划。每周一召开早例会进行通报和个人工作点评。这样,每个岗位根据各自的计划开展工作,部门主任则跟踪、检查、督促和评价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周工作计划书的实行,让岗位人员的工作计划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制定个人工作计划时,由部门主任根据个人的工作强度、工作能力定期提出摸高目标,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了政工部门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20__年底,他们着手研究20__年政工工作总体思路时,先后3次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有关人员集中讨论,最后形成了20__年党委一号文及3个附件,全面规划了20__年政工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使政工工作做到月月有重点,季季有高潮。

这个文件成为指导___供电系统政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他们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六爱六亲”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作上的超前性。通过建立工作月报制度、信息联络制度和经济责任考核制度等,结合实际开展“爱心十大行动”、进行爱心平安宣誓、编写了爱心平安宣言、三字经,突出特色,富有新意,使爱心平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营造了和谐、积极、团结的文化氛围。6月,集团公司在该公司召开了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经验交流会,与会领导和代表对该公司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之,该公司政工各部门实行的周工作计划相对于月度绩效计划,其特点是:更加细致、操作性更强、评价更及时、改进工作更到位。

借鉴经济工作经验,对政工重点工作引进项目运作方式

今年年初,他们提出了“一抓、一推、三实施”的政工工作总体思路。“一抓”即以扎实开展政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总抓手,“一推”即积极推行政工绩效管理,“三实施”即实施“六爱六亲”、“标杆效应”、“银杏文化”三大工程。“一抓”是“一推”的基础,“一推”是“三大工程”的保证,“三大工程”是“一抓”的重要内容。

为抓好“六爱六亲”、“标杆效应”、“银杏文化”三大工程,他们借鉴经济工作经验,对其引进项目运作方式。出台了“三大工程”项目责任书,明确了项目专责人、项目主要内容、项目如何实施、项目最终所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部门主任与各项目专责人签订责任书,这样,部门主任可随时跟踪检查督促各项目进展情况,而专责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随时向部门主任提出要求,确保项目完成。“三大工程”,对政工重点工作实行项目运作,使责任更加明确,也为下一步实行绩效考核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实施“标杆效应”工程中,他们紧密依托“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纪工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大政工格局支撑体系,建立了涵盖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民主管理与监督、企业文化建设、团青工作的大政工创一流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设立了90项对标指标,制定了20__年至20__年政工同业对标目标规划、落实措施和评价标准,每项指标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初步建立起指标体系、组织

体系和责任考核体系三位一体的较为科学完善的政工同业对标体系,填补了国内地市级供电企业政工同业对标的空白。先后与江苏苏州供电公司、陕西渭南供电局结为政工同业对标单位,《中国电力报》专门介绍了他们开展政工同业对标的经验和做法,据此研究的《政工系统标杆管理》成果被集团公司作为管理创新成果推报至中电联。

推出绩效管理试点岗位,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为了让绩效管理理念更加深入各岗位人员,他们把宣传干事、企业报编辑岗位作为推行绩效管理的试点岗位,并制定了岗位绩效管理目标责任书。

根据绩效管理的要求,部门主任与每个岗位人员签订了20__年目标责任。其中,明确了全年总体目标,分解全年目标到各岗位目标,规定了各自完成任务的量质期,提出了完成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他们借鉴周工作计划书的模式,制订了“新闻宣传工作周备忘录”,每周把宣传重点列表排序,定时间、定人员、定媒体,使新闻宣传工作步入计划管理轨道,做到了有策划、有计划、有节奏,使得重点突出、成绩明显。去年6月,___电网遭受风暴侵袭,他们对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进行研讨,制定了“三快一发挥”(充分发挥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快速到达现场、快速撰写稿件、快速在媒体发表)的新闻报道应急预案,为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外宣工作打下基础。今年4月,___电网遭受暴风雨袭击,他们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预案,采写稿件、编辑图片,很快把稿件传到了山东电力报、___电视台、___日报等新闻媒体,展现了电力人全力以赴抗灾抢险的精神风貌,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试行党支部绩效管理,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对政工工作实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他们结合实际,积极把绩效管理向基层延伸,力求建立一个以党委为领导,政工各部门相互协作配合,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政工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实施了《党支部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每月27日,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中有关政工口的重点工作用电子邮件下发各党支部,作为与各党支部签订月度绩效合同的重要依据。各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月度绩效计划,于月底报政工部。确定绩效沟通的主要形式,即年度绩效评估会议、季度政工例会、月度网络公示,对各党支部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提升意见。绩效考核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和年终先进评选挂钩。月度网络公示结果纳入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季度、年度考评结果,作为年度先进党支部评选主要指标。

推行政工绩效管理的几点启示

绩效管理随处可见。政工各部门实行两年多的周工作计划书,每周一例会上,部门主任对每人一周的工作点评,都是绩效管理的表现形式,其实我们现在许多管理工作都可纳入绩效管理范畴。

不唯理论,重在操作。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原理是相通的。该公司实行的这些绩效管理办法,是在干中学、在学中不断改进提高,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绩效管理。

第7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审计; 计划; 管理; 模式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重点之一就是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见,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不仅是审计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首要环节,也成为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因素。

一、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涉及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考评等一系列环节。科学有效地执行上述各环节,对规范审计机关业务活动,确保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要顺利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的,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并灵活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规定了业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指明了审计的任务和要求,是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计划一旦下达,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

(二)是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益,是审计工作追求的境界,是在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足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是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效地实施,对于不断提高审计成本效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目前,繁重的审计任务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现代管理的基础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无疑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计划,可以实现任务和人力等资源的统筹安排;通过计划的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功效。

(四)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是强化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计划是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项目审计实施的依据。计划安排得科学与否,重点突出不突出等,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并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所以,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审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周密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达到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这是对计划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即整个的审计计划工作,从立项、编制、执行、反馈、考评等均须采用严谨的态度及科学方法来完成。如:立项须充分地论证;编制计划须遵循严谨的程序;计划执行与反馈须严格;考评体系须公正有效等。

(二)全面性

计划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其中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必须以全面、联系的观点来对待。比如要正确处理审计成本、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中长期目标与年度审计计划的关系等。

(三)目的性

计划工作应有鲜明的目的,即在计划编制、执行中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在执行完计划后,还要对是否达成最初的目标进行测评和考核,使得任务和目标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审慎性

即在计划执行时要对审计重要性进行评估,并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对审计风险水平也要有正确的评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失误而出现新的审计风险。

(五)可操作性

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计划中制定的任务、提出的要求、达到的目标及执行情况的评估等都必须切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

三、审计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计划编制不够科学,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审计计划的安排缺乏长远性、科学性

一些审计机关制定年度计划前,在经济工作的宏观角度考虑不够,也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计划的重点不突出,落实计划的措施和目标、要求不明确。表现在临时“拍脑袋”现象比较严重,计划编制时间晚,立项前的调查研究不充分,计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等;而且审计计划编制中也存在“重年度计划轻中长期计划”的问题。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统筹、协调、综合能力低

审计计划管理主要是改善内部管理,扩大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建立综合的被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和利用。目前,审计机关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积累能力不高,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执法水平、政策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性质相同事项的定性、处理,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

(三)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不匹配,管理难度大

审计机关每年下发的审计计划都是围绕项目来进行的,而审计项目如何分类一直是困扰审计机关多年的一个难题,由于分类标准不明,有的一个被审计单位称一项,有的同一性质的称一项,有的一个检查事项为一项,有的一个大行业为一项,而且各年间、各业务部门间分类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与事实不符的假象,导致反映审计成果的统计信息与审计计划严重脱节,难以匹配,使得以项目完成为基础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当年真实的审计情况。

(四)在审计计划执行中,项目的调增调减比较频繁,变动的程序比较简单,特别是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

(五)审计计划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和奖惩等未能及时跟上,对于审计成果和数据的利用和考核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积极构建新型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

(一)改进计划编制工作

1.注重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至关重要。科学地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是保证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在审计计划制定之前,审计机关应该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审计立项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有关机构和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2.建立中长期审计计划体系。建议建立起时间上连续的审计计划体系,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长期审计计划、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三者结合的计划体系。具体设想如下:制定7年期长期审计计划、3年期的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以长期审计计划为导向,中期审计计划为基础,年度审计计划为核心。中长期计划有利于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有利于审计机关对国家审计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综合规划,全面履行审计法定职责。

3.建议审计计划采用滚动编制的方法。所谓滚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编制滚动审计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对所有审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队,分别确定各审计对象的审计频率,在此基础上,由审计机构最高决策部门制定出滚动式的期间计划,并依据滚动计划来编制短期计划。一般做法是:先确定计划周期,然后制定周期计划,在该周期计划执行完一年或两年后,再对执行情况作一次分析和估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计划,从而使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出现问题及时矫正。采用滚动式的编制方法,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不仅可以为年度审计计划提供有效的编制依据,而且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量不配比的问题。

(二)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

1.编好审计工作和实施方案。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审前调查的成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审计目标、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方法、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分工、审计各阶段资源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得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加强交流和反馈,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要切实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达”,使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在整合资源方面,要打室和专业界限组成审计项目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成果共用。

3.加强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的建立健全。要建立审计计划执行情况月报制度,编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简报,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各单位投入工作量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1.对审计计划进行定期报告和检查。计划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和情况,这不是指随时注意计划执行中的所有细节,而是寻找关键目标控制因素,并将其具体化,通过控制关键点来控制全局。一般而言,一个项目的关键控制点应当是数量、质量、时间与成本,主要看是否按预定审计目标开展工作,资财分配是否有效,工作进度是否合理,审计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加强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协调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标准报告模式、录像、总结等定期反馈有关情况或到现场进行检查。

2.制定项目评估标准及奖惩措施,即确定客观的、相关的、适当的、可控的、可测的绩效标准,并对违反计划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理。具体包括:项目目标准确性、项目执行调整情况、项目质量测评、项目审计成果评价等。

3.将计划信息与统计信息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把计划中制定的指标与所取得结果的信息数据结合在一起,来了解审计情况和分析改进方向。报送反馈信息时,变以项目为中心为以结果为导向的统计方式,建立条块相结合的两套报表报送体系。在条上以考核为目标,要求各内部单位和下级单位按时报送涵盖所有工作情况的报表;在块上以项目执行结果为目标,以计划执行部门为单位,向计划管理部门报送计划完成情况表。统计报表要注意统计分析项目的设置,要从审计业务实际及管理需要出发,以能及时反映审计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果为目标,体现完整、及时、透明、易解、可比、重要、平衡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时的统计指标,做到兼顾需要与可能。

【参考文献】

第8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首先,就本年度市场的整体环境现状进行总结,诸如行业市场容量变化、品牌集中度及竞争态势、竞品市场份额排名变化、渠道模式变化及特点、终端型态变化及特点、消费者需求变化、区域市场特征等等,目的在于了解整体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大环境的脉动,

其次,深刻分析市场上主要竞品在产品系列、价格体系、渠道模式、终端形象、促销推广、广告宣传、、营销团队、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表现,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目的在于寻找标杆企业的优秀营销模式,挖掘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最后,就是自身营销工作的总结分析,分别就销售数据、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建设、销售促进、品牌推广、营销组织建设、营销管理体系、薪酬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必要就关键项目进行swot分析,力求全面系统,目的在于提炼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拟制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在千里之外。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就是强调谋事在先,系统全面地为企业新年度整体营销工作进行策略性规划部署。但是我们还要明白年度营销工作规划并不是行销计划,只是基于年度分析总结而撰写的策略性工作思路,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还需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标导向是营销工作的关键。在新年度营销工作规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销目标的拟订,都是具体的、数据化的目标,包括全年总体的的销售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开发目标、终端建设目标、人员配置目标等等,并细化分解。如终端类产品的销售目标就要按品项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系统等等;流通类产品分解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等。

其次就是产品规划。根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改良计划;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出区域主导产品,拟制出区域产品销售组合;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征及现有客户网络资源状况,拟制出区域产品的渠道定位。然后就要拟制规范的价格体系,从到岸价到建议零售价,包括所有中间环节的价格浮动范围。有时非常必要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拟制价格阶段性调整规划。

如果企业仍存在空白区域需要填补、或者现有经销商无法承担新产品销售等原因,还需要制定区域招商计划或者客户开发计划。终端类产品还需要完善商超门店开发计划。

然后拟制品牌推广规划,致力于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督、美誉度、忠诚度,需要分终端形象建设、促销推广活动、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来明确推广规划主题、推广组合形式

第9篇:体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在当今核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备采购一直是连接在设计和现场施工之间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核电站各系统的设备约有480000多套件,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23%、15%和12%,所以核电设备采购费用高达总投资额的50%左右,在核电项目成本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贯穿整个设备采购过程的计划管理工作,无疑成为一切采购工作开展的前提。建设过程中,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面对如此庞大的设备需求量,面对制造、验收、交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困难,如何将采购计划编制的更加准确可行,如何及时有效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如何更好的提升采购计划的前瞻性、可跟踪性和考核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设备采购计划管理水平真正提高了,才能实现采购计划与设计计划、现场施工计划的无缝对接,才能保证采购满足核电站二级进度计划的要求,才能有效降低资金占用和库存量,真正实现核电站安全、高效、经济建设和运营。

二、计划管理在海南核电设备采购中的应用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按照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计划-预算-考核”JYK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海南核电设备采购计划管理主要分为编制与分交、执行与监督、执行考核3大部分。

1.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分交

计划的编制是一切采购工作的起点,也是设计、施工协调工作的开端。计划编制的依据是海南昌江核电工程二级网络进度计划,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及其下级工作计划,工程公司设计部门或分包设计院提交的设备采购文件(规格书、图纸或清单等),公司单项外委的设计单位体检的设备采购文件,以及企管处批准下达的专项物资采购立项申请。采购计划一般包括以下节点:采购文件提交时间、发标时间、收标时间、合同签署时间、接口资料提交时间、设备发货时间以及设备到货时间。海南核电设备采购计划主要分为九类,分别是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设备采购年度计划、设备采购年度投资计划、设备采购管理处月工作计划、设备采购资金需求计划、专项采购计划、设备制造进度节点控制计划、设备监造计划、年度到货计划。在这里就几项较为重要的计划做简要介绍:

(1)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

在海南昌江核电工程二级网络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由海南核电监督工程公司编制、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作为设备采购工作进度控制的依据。其中明确了设备规格书提交时间、设备发标和收标时间,设备最晚签约时间、交货时间等信息。此计划经海南核电组织审查认可后,由工程公司批准实施。

(2)设备采购年度计划。

由海南核电监督工程公司于每年的11月底前(随公司总体要求可调整),根据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编制完成下一年的设备采购年度计划,其中明确了下一年度计划采购的设备名称、负责部门、完成订货的时间、采购文件应提交的时间。此计划由工程公司自行审查批准并报海南核电备案。

(3)设备采购年度投资计划。

由海南核电监督工程公司于每年的10月底(随公司总体要求可调整),根据设备采购与制造进度进行审查并结合自主采购设备投资需求,编制设备采购年度投资计划。其中明确了项目、投资额、形象进度、预计时间等,并根据费用类别进行必要的分类。在总承包模式下,根据工程公司内部采购分交的原则,海南核电一直负责跟踪、督促工程公司采购部所采购设备的质量和进度控制情况,并监督工程公司的采购分交工作,确保设备采购质量和进度控制管理要求不被降低,当由于工程公司内部采购分工可能导致这一情况出现时,则及时要求工程纠正,或联系公司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跟踪。

2.采购计划的执行与监督

有效的执行与监督可以保证采购项目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轨道行驶,使采购项目不偏离预定的发展进程。海南核电设备采购计划的监督工作主要分为对设备采购文件、设备供方评价和设备采购计划和执行反馈四方面的跟踪与监督。

(1)设备采购文件的跟踪与监督。

海南核电督促工程公司根据批准的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设备采购年度计划编制满足采购需要的设备设计进度计划,并负责跟踪、落实设计计划,纳入设计考核的范畴,并根据总承包合同规定,按时组织完成设备采购文件的审查工作,以保障采购计划的实施。

(2)设备供方评价的跟踪与监督。

海南核电要求工程公司提交采购供方评价计划,跟踪、监督工程供方评价情况,以保障采购计划的顺利实施。对于自主采购设备,海南核电则根据采购计划,自行组织开展供方评价工作。

(3)设备采购计划的执行跟踪与监督。

海南核电组织对工程公司的采购计划进行跟踪与监督,全面掌握计划执行情况,对工程公司采购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要求。对于自主采购设备,海南核电则在采购计划下达后按时自行组织开展采购工作计划执行跟踪和监督过程中,海南核电与工程公司保持紧密的日常沟通,切实掌握设备供货进度,一旦发生拖期现象,甚至可能影响到工程二级网络进度计划的采购与制造进度偏差,则及时与工程公司或制造厂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延期原因和影响,落实纠正措施,减少或消除对设备制造关键节点和设备交货时间的影响。

(4)设备采购计划的执行反馈。

海南核电对工程公司采购计划及自主采购计划进行跟踪与督促,全面掌握计划执行情况。海南核电设备采购管理处专业科室每周像计划科室提交详细的周报及下周主要工作计划,并就工作计划向计划科室提出建议、反馈执行情况,计划科室充分考虑并与工程公司统一协调或调整,定期编制并设备周报、处室工作月报等,定期就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设备投资完成情况、设备制造质量、进度控制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定期组织双周工作例会,对前两周处内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提出需关注的问题,汇报计划未完成(若有)的原因和存在问题,并由领导部署下两周计划的实施,确保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3.采购计划的执行考核

海南核电在设备采购领域有着较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包括对工程公司总承包合同的考核、设备采购管理处室考核的考核等等。海南核电设备采购领域对工程公司总承包合同的执行以季度为单位,以打分形式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监造投入、监造覆盖范围、见证点出席率、质量监督监造有效性、Ⅱ/Ⅲ类设备不符合项关闭率、设备不符合项处理、较大及以上设备质量事件、设备到货完成率、设备制造里程碑、设备制造进度节点、总承包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并通过海南昌江核电厂1、2号机组工程总承包合同考核报告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布。海南核电通过全员年度考核以及ATS中处室月度工作计划的关闭情况对处室及个人进行考核,并且要求每个处室建立独立的处室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设备采购管理处则以季度为单位,通过绩效考核管理手段,对各科室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以确保采购计划的高效顺利完成。此考核以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结合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及KPI指标,主要考核处内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及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海南核电也会定期对自主采购设备供货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设备合同管理组织情况,设备制造、供货质量控制,设备交货进度情况,现场交验情况、交验遗留问题的处理,安装调试期间现场服务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产品性能符合性,售后服务情况,产品历史价格评估。对于连续两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设备供货商,在后续设备招标是,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对于考核不及格的供货商,则无法再参与其他设备项目投标或签订供货合同。

三、设备采购计划管理中的常见问及几点建议

1.建立详细规范的计划管理程序

在多项目核电设备采购计划管理工作下,设备采购周期长、质量标准高、人员接口多,为保证设备采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圆满实现预期采购计划,一份详尽的设备采购计划相关管理程序是不可或缺的。按照程序制定的方法和原则,将采购工作落实细化到每一个步奏,通过设置相关角色,明确角色固有的职责,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条不紊的跟踪、预警、落实。计划管理相关程序的建立,使采购工作处于受控状态。海南核电也对制订了公司设备采购计划管理程序,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细分,对计划管理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规定。在工程建造期间、调试阶段,此程序对工程公司设备采购计划的跟踪、监督、控制及业主自主负责采购的生产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管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2.设计、采购、建安计划的不匹配问题

核电设备设计计划、采购计划和建安三个板块计划相互承接,环环相扣,上游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着下游计划的执行,因此需要将设计、采购、建安计划作为一个整体计划管理,其中,设备采购计划在一体化计划中充当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而很多核电项目中,三领域间不匹配不协调的状况绝不鲜见,在海南核电中,也遇到不少设计输入不全、设计文件出版滞后,设备供货与现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造成变更较多、供货范围变大,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也耽误了采购进度。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到了的设备并无法得以使用,而是堆积在现场仓库,给现场库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在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业主方应加强组织工程公司对各板块计划的匹配性进行检查,对三级以下计划也应关注协调,计划执行过程中,业主方应紧密跟踪进展情况,加强沟通交流,督促工程公司加强定期与施工、调试进行计划匹配性复查,必要时组织专题会议并及时调整计划,编制赶工计划并派专人驻厂监督,最大程度减少对现场工程的影响,满足现场安装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自2013年至今,计划内到货率逐步从20%左右直线提高到80%左右,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

3.计划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计划与实施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当这些偏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导致计划的拖延甚至是失效。采购过程中无疑会伴随着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风险和风险管理也在当下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风险管理指的是通过识别、衡量和评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一般流程包括目标的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评价几部分。良好的采购计划为采购工作提供依据,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采购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但在现实采购中,仍有不少企业仅注重制定计划,却忽视计划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往往导致文件提交不及时,合同签署未按计划进行等,对设备的到货乃至工程进度产生不良影响。风险预警在核电设备采购计划管理中同样重要,核电设备供货商成百上千,更有很多国外供应商,在设计、制造和交验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建立采购计划风险预警体系,通过设置预警线来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报,当预警信号出现后,就应立刻执行应急措施,预先管理、规避风险,对风险程度进行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海南核电项目中,公司也一直对各领域包括采购领域进行风险跟踪,每月、每季度都利用重大风险清单对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业主也应该针对采购计划管理进行更细化更系统的风险预警体制,做好进度管控,使风险的概念贯穿整个采购过程,减少设备到货延期的现象。

4.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及赔付制度

核电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对进度、投资和质量要求甚高,接口涉及面广,关系复杂,面对着众多的设备厂家和承包商单位,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没有规范的考核及赔付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引发很多推卸、争议、甚至是纠纷,实难管理。纵使在ERP大环境下,且采购过程中合同明确规范了各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但还是出现了延期交货或未按要求提交等现象,不期而至的偏离的预期的计划。诚然,长周期的采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但也有许多人因造成的不良后果,还需要有专门的考核及赔付制度去进行有力的控制及保障,采购过程中应保留好一系列过程文件,作为支持性材料,尤其是重大项目、重大变更的相关材料。对计划执行情况产生不良影响或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应处以相应惩罚并通过违约金等手段进行赔付,甚至是终止合作关系。

5.建立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

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递增,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各大企业的设备采购计划管理日益繁杂。以往人机作坊的报表模式、文字记录早已过时,完全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今社会的设备采购管理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手段的信息化管理已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尤其是核电这种设备系统极多、设备数量极大,设备范围较难控制、设备要求极高的企业,如果利用人工跟踪和核对检查,难免会出现较大偏差和遗漏,也必然会耗费掉大量不必要的人力投入,但若合理运用各种领域的知识、结合计算机开发的设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便可大大提高采购计划管理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核电承包商应按照现实需求选择适用的软件,并在该软件的基础上做二次开发,真正建立实用完善的设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对计划起草、计划修改、计划实施跟踪、完成结果统计、业主监控等一系列进行数字化管理,将采购过程清晰记录,方便业主公司检查及跟踪,可第一时间反映出计划当前的完成情况和现存矛盾及风险,势必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提高采购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