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精选(九篇)

高中化学教学

第1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二是问题设计。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四是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2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生活常识;生活现象;综合能力

一、从生活常识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生活中有许多跟化学知识相关的例子,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些小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被蚊子叮了会特别痒,皮肤还会肿起来,但是涂点肥皂水就不痒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蚊子在叮人时,在人的皮肤上留下一种叫做甲酸的物质,甲酸有很强的刺激性,会使人觉得皮肤发痒,涂了肥皂水后,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就会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皮肤就不痒了。再如:新买的牛仔裤在洗时很容易掉色,那么将牛仔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以后再洗涤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褪色了。还有,买来的东西上经常都带有价签,很难撕掉,但是只要用吹风机吹热一下再撕,很轻松就能撕下来,而且不会留下痕迹。另外,很多女生都爱涂指甲油,那么怎么能使指甲油长时间不脱落呢?其实只要在涂指甲油之前,用棉签蘸醋先把指甲擦干净,然后等醋干了再涂就行了。利用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常识,进而实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

二、用生活现象引出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自然也要回归于生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从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出课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炸药爆炸、食物腐烂变质、铁制品生锈、牛奶过期等现象,这些变化有些进行得快,有些进行得慢,那么这些物质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其相似,在化学中,我们用“反应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入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那么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体会化学,感受化学的神奇与奥妙,促进化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再如,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夏天刚吃完鸡蛋,又想吃雪糕了,但是有人告诉你它们不能一起吃,会引起中毒,那么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先跟学生产生互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向他们解释:“其实雪糕和鸡蛋是可以一起吃的,糖精和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才会导致中毒。只是现在的雪糕里大多都含有糖精,因此人们会说导致中毒。可是实际上鸡蛋和糖精要一起加热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然后生成一种有毒的化合物――糖基赖氨酸,服用过量的这种化合物才会造成死亡。所以,要是大家想一起吃雪糕和鸡蛋的话,只要不把它们放在一起加热就没事了。”在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讲接下来的课程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到知识,又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化学,一举两得。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跟实践相联系,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继续探究,比如,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后,让学生结成趣味小组,探究“苹果汁变色”实验。实验用品:青苹果、维生素C药片、研磨棒、榨汁机、无色玻璃杯等;实验过程及现象:用研磨棒将维生素C药片研磨成粉末,放置备用;用榨汁机将青苹果榨成果汁,发现果汁在短时间呈浅绿色,放置几分钟,苹果汁很快就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并且颜色逐渐加深;将维生素C药片粉末加入到果汁中,并搅拌使其溶解,发现苹果汁很快就由黄色变浅直至变回原状。实验现象分析:该实验内含的化学知识包含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所含的Fe2+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Fe3+,所以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Fe3+又被还原剂(维生素C)给还原成Fe2+,所以苹果汁又恢复了绿色。实验的意义:这一实验既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看待化学的视角,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种“化学生活化”的手段,同时还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综上所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化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化学,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3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这是我们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构思教学活动时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思想,以少时间、少精力和少物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效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效果不是只看考试成绩,关键看每位学生的个性进步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教学变成师生自身的需要,教也乐,学也乐,师生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和创造之中,体验知识美、学习美、课堂美。

(1)学生要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2)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家庭小实验”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求知欲很容易满足,这样更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去做更多的类似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三、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把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是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化学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探索知识,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

(2)教师要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越近,教学效果越佳。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以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角色去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挖苦讥讽学生,师生平等对待,教学气氛才能活跃、和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只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组织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最佳的。

第4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引导自学;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传统“灌输”教学、“仓储”学习模式与新课改相悖,而引导自学学习法,是基于课改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方法,是开展“学讲模式”的关键和基础.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以学生为本,发挥自主性;以内容为中心,引导学生先学;以实验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等,谈谈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虽然新课改推进了进20年,可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有效”掌握45分钟,45分的课堂上高密度、高速度地进行着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等方面的变换,教师主宰学生,学生缺乏主动性.新课改倡导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对知识先自主先学、再相互交流探讨,实现自主构建.

2.以学习内容为中心,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创建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情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自学引导法的运用效果.引导自主先学,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还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以及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预习提纲,提纲的设计,对学生的先学有导向作用.如《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自主学习提纲,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指向地先“学进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1.知识回顾(1)日常中,人们饮用的白酒的浓度指的是什么?说说白酒有哪些性质和用途.(2)你了解家庭中的实用醋吗?食用醋的溶质是什么?(3)人们在摄入淀粉以后,在消化过程中物质是怎样转化的?(4)护士再给病人肌肉注射时都要用酒精棉球擦一擦,说说她们这样做的理由和根据.B.新知识探讨(1)自主研读教材———《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完成表格:(2)自主探讨乙醇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俗称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水相比)挥发性溶解性(在水中)(3)自主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a.与Na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方程式:;b.氧化反应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应用;c.思考:怎样检验乙醇中含有水?……这样的自主先学的练习,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促使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的生成.

3.突出“实验”为主,组织学生自主实验

对于实验,教师做、学生看,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学应突出自主“实验”.如“蛋白质”的燃烧,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蛋白质在燃烧时,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这个实验———蛋白质的燃烧,有什么用途?(检验、鉴别蛋白质);对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引导学生亲自在浓硝酸中加入蛋白质,或者将蛋白质加热,观察一下蛋白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思考根据蛋白质的焰色反应,有什么用途?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蛋白质和硝酸盐.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引导自学法的运用,为化学课堂增添了活力,更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育探析 学生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1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挥。

1.2 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2. 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何才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

2.1 把握教学进度,循序渐进,控制教学难度、深度,避免学生因为逃避困难而出现厌学情绪,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挑战困难的兴趣,多让其成功,培养其自信心。

2.2 联系生活,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

2.3 教学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随意拔高内容、不要一步到位,要从简单入手,多让学生成功,可以经常出些简单的题目让其练习,培养其做对题目的好心情。

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如在讲授《化学选修1》“合金”时,我便脸带疑惑,很谦虚地向学生讨教:“刚刚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解释都觉得不够全面,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帮老师一起解释。”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却为什么有一定的熔点,这下学生们可就热闹了,有的说,合金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将两种金属进行混合,他们之间是要断裂金属键的,金属阳离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说,合金从物质分类上看,有的属于机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属于互化物合金,无论那一种类型,只要组成一定时,熔点就一定。最后学生在共同讨论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还时常用赞许的话语鼓励学生,如“老师也有同样的想法”“老师觉得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等等,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使每位学生时刻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

4.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代计算机对图片的处理能力很高,它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对微观事物处理得更宏观,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将枯燥化为生动。比如,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通过计算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方式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经过不断的实验和分析,而很多化学规律也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首先,老师要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亲自观察实验反应,享受实验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与激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化学现象,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就是以问题为核心,探索问题的答案,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集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励学生更好地独立地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做实验题,老师还能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了解,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好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6.依据需要进行探究创新,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源于对化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对所学的化学产生大胆的猜想时,教师应该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引导。不过,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我们学习了钠的性质,就可以推测钾的性质。因为他们位于同一个主族,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和逆变性,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在这样的猜想和试验中,定能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获取自身的学习发展需要。同时,学生在一种充满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交流环境之中,定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不良现象。学生也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学生在与别人的合作互助中,也会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发展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的化学知识要比教师的单纯讲解来得更为直观,更为深刻。这也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提高化学素养。学生在与别人的合作探究中也能够满足学习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庞维国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探究教学论》,靳玉乐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6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专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学科教学的关键。如何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目的、学习任务更清晰,知识教学、能力发展、情感培养更协调,学科特色更彰显、学科渗透更融合,教学策略更恰当、学习活动更人文、评价方式更科学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优化化学教学过程则成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源头活水。中专化学是给中专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当前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的一些中专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营造良好互动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这非常不利于中专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它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利用问题和故事创设情境, 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应用化学知识的情境,或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的每一节课中,教师不应局限于一种方法,而要灵活应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可以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的讲述,说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重要性,引入新课。当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人工降雨的奥秘,大自然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柱、石笋等形成的化学原理。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让学生查找资料、阅读、练习和实践,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有机化学“苯酚”的教学中,就可根据学生已有的乙酸知识,通过金属钠分别跟乙酸和水的反应,理解钠跟乙酸的反应远不及钠跟水的反应剧烈的原因在于乙基的影响,在学习了苯酚的结构之后,就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问题:①苯环对羟基有何影响?②酚羟基能与金属钢反应吗?学生会通过苯酚基与氢氧化钠反映的实际,得出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的结论,又通过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际,得出酚羟基上的氢原子会电离而呈酸性的结论。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不能理解、认识模糊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并正确地总结出规律和方法,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并促使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去探索和获取知识。

三、使化学教学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联系身边的化学现象,联系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当今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新动向,尽量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去说明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化学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非常有用。如在讲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介绍它在供氧方面的作用,如潜艇、防毒面具等里面都用它来制氧;在讲有机物,乙酰水杨酸,又名阿司匹林时,可以介绍它的发现过程以及它的作用。它的发现,神奇地为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幸福与健康,它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的作用。

四、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直接、生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直接获取知识和技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基本形式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实验内容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知识,教师通常都只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往往忽略了抓住时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设疑,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探索的精神,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同学间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首先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实验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第7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二氧化硫 教学设计

在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的过程中,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事实,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思维,并注意层层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教”,要把学生“教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讲得学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甚至,在有人听课时,我们还期盼着学生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如果回答错了,效果会更好。可以说,在不少情况下我们是在表演,有很多“花腔”在里边。但是讲得再好,学生再懂,没有动口、动手、动脑,不经过检测,就谈不上培养能力,我们顶多是让学生理解。教学经验还告诉我们,学生本身有一种“不教自明”的直觉能力,“先学后教”正是直觉思维的运行过程。看完学习目标后,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一番猜测、假设,然后进入探索,而猜测、假设、探索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指向创造,这种模式即:尝试学习直觉(假设、推理)创造。化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教学论断,都是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微观微粒的结构形象、实验的操作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思考、讨论、设计等得出正确结论,获得知识与能力。

化学的知识体系有着很大的规律性,特别是学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后,化学学习的规律性就更强,“位置----(揭示)结构----(决定)性质----(决定)用途”就是学习化学的一条主要线索。这就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化学中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基本程序是: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本,就课本内容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讲解课堂训练。这与启发式教学的“愤启悱发”的要求是一致的。“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所谓“愤启悱发”是说必须在学生学习中产生困难,有了求知的动机,然后启发他,为他解决困难搭桥铺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不至于因太难、久求不得而失去求知的信心。

第8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1)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第9篇:高中化学教学范文

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不仅是现实所迫,也是落实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把绿色化学贯穿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起绿色意识,重视绿色化学的探究和开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利用学科优势,教师可以以点带面,介绍环境污染及其危害,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内容

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绿色化学的原则,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例如:在讲“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时说说能量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卤素”中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等;“硫和氮的氧化物”中讲讲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硅和硅酸盐工业”中说说传统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危害及为何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等;讲“氮的氧化物”时,穿插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富氧化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插入铝对人体的危害与应用、金属矿物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烃与烃的衍生物”中讲讲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农药与化学、与化学、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等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应如何合理应用化学,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类能生存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以致用,用绿色化学观点优选化学实验方案

在新课标的化学教材中实验所占的比重很大,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给环境造成了危害。用绿色化学观点改进与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思想又一重要的教育途径。实验改进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第一,发展微型实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微型化学实验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在微型化的装置中来获取化学信息,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以减少试剂在器皿的附着量。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一样,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既节省了药品的用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改进化学实验,向无污染方向发展。化学实验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化设计,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程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试剂和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学校每天在做各种不同的化学实验,有的实验会毒化教室,直接影响师生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减少化学实验污染以及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紧迫性。

四、结合环保知识习题。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教育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污染物的超标排放,致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地球人的共同呼声。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推广绿色化学,化学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有关环保知识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要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教师必须有强烈的绿色意识,然后将具体的试题巧妙而生动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自然地产生了保护环境、实施绿色化学的意识。

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深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