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粮食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粮食工程论文

第1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18-02

通常来讲,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于一个产业进行财政支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刺激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增量都远不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相对偏低,但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却不容忽视。而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一直探索有效的对农扶持途径和方式,并对已提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相关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对于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理论依据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政策的实施水平,若不能正确地理解该项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就会影响到其具体的执行效果。因此,研究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产品

农业作为为人类生存提供粮食产品的主要产业,是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产业。而农业产业中,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产品,因此可以说,粮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作用不仅仅在于其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须的食物,还在于其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从产业的依存关系角度来看,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明显支持作用,而粮食作为农业产出的最基本产品,在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原料的同时,还承担着国内最大劳动力群体的就业责任,因此确保粮食生产的正常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粮食生产总量的提升还能够为我国抵御外来粮食或食物的侵入,保证国家的安全提供有力的后盾支持。

二、粮食生产具有多种公共功能

粮食生产绝不仅仅只是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这么简单的物质生产,其所具备的公共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从基本功能角度来看,粮食生产能够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解决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并且粮食产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这就是粮食生产的经济功能。其次,粮食生产具有社会功能,其开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劳动力,这就为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并且通过粮食生产能够使农民获取一定的收益,为社会保障做出一定贡献。第三,粮食生产还具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在进行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合理的种植活动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并且能够分解消化其他产业生产所带来的废弃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第四,粮食生产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功能,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很多农业生产文化,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粮食生产则可以将这些文化不断传承延续下来。粮食生产的多功能性使其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性,在没有外部适度干预的情况下,这些功能的发挥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种粮农民既得利益的损失,若发生市场“失灵”的现象,该群体的劳动付出与实际收益获得会变得严重不匹配,进而降低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必要对这种因为客观因素而造成的种粮农民既得利益的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以保证粮食生产各项功能的发挥。

三、粮食生产本身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共物品通常都具有外部性,其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会对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或更多方产生非市场化的效益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即所谓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当市场交易存在正外部性时,就会对使生产者不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全部利益,这样就会打击其积极性,不愿意再从事这一生产活动;而负外部性则是指生产者无需承担其所引起的生产成本,这就会增大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其过度地从事这一生产活动。无论是哪种外部性,都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因此要求政府必须要对其进行行政干预。而粮食生产恰恰正具备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因而其急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以促进粮食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经济正外部性。在经济方面,粮食生产所得产品往往是质优价廉,很难抬高粮食的经济价值,造成粮食生产者直接收益的流失,因此,粮食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相当水平的收益补偿,而这部分收益分配到粮食流通和加工等中间环节的第三方,进而形成了明显的经济外部性。

其次,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正外部性。从粮食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充足的粮食供应,粮食供需的稳定保证了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实现。同时,粮食生产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在合理进行粮食生产活动的情况下甚至会改善生态环境,而工业、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则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难以产生有利的效果,甚至会影响粮食生产这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进行粮食生产,不得不对生产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事实上这些成本并不应该由粮食生产者承担。

第三,粮食合理生产具有一定的生态正外部性。通过科学合理投入粮食生产要素而进行的粮食生产活动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防止水土流失,增大植被面积,美化农村环境等等,其所起到的生态景观功能也是粮食生产的价值之一,但生产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正外部性,所以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根本宗旨是针对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合理有效的补偿,平衡粮食生产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得失,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从解决粮食生产的“外部性”途径来看,只有超脱市场之外的中央政府才有条件和能力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进行政策性的利益补偿,通过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将粮食生产的外部性内部化,保障各方主体利益的均衡。

四、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

粮食的特殊商品属性使得其在市场中的供需变化呈现出特殊的趋势。首先,粮食供求价格的弹性变化不符合社会实际诉求,仅靠市场调节形成的价格均衡点会对粮食生产者造成较大的过程收益损失。因为当供需市场中的粮食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时,种粮农民将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管理力度,全力提高粮食产量,而价格的提升则造成消费者需求量的理性减少,过多供应将造成价格的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而当市场中粮食价格过低时,农民出于家庭收入水平的理性衡量,将会选择外出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供应量的大幅降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需市场同样会出现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此时仅靠市场的自行调节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一旦市场机制不能及时调节粮食的供求均衡,出现物价飞涨或“谷贱伤农”的局面,都会脱离国家对于粮食市场运行的管理目标,而粮食这种商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供需关系要维持在供需平衡或适度供过于求的状态,所以国家必须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对粮食生产进行利益补偿,进行粮食收储,并通过完善各种补贴政策,保证粮食供应主体的收益达到有效水平,消除市场“失灵”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

此外,粮食的基础性准公共产品属性也决定了粮食供求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行调节双轨并行的方式来实现。而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来看,种粮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风险过高,收益波动性较大,初级粮食产品经济附加值低,若仅靠市场进行调节,种粮农户在很大程度上会因收益相对过低而消极从事粮食生产活动,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政府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干预,通过出台政策和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对粮食生产进行长期扶持,基于战略角度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粮食供求市场。

五、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首先,粮食不但是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也是国家基本战略的重要物质。若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国家的军队实力也很难有很大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钢材、石油等物质的重要性。其次,粮食能否得到充足的供应,对于国家社会的稳定性大小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粮食供应不足时,人们为了满足饱腹需求,就会想一些非正常手段来获取食物,从而引发社会的混乱。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同样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骚乱,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最后,粮食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每年都要出口很多粮食,在政治外交中,我们可以通过粮食贸易或粮食援助的方法作为外交手段,为我国在国际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六、结语

由此可知,我国大力推行和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然选择,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而从经济学、社会学、产业发展等角度分析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也充分表明以改善我国粮食生产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为目标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国家“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推进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有效实施也将会产生更大社会经济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黑龙江省粮食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201320)部分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E077)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侯明利,傅贤治.国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3)

[2] 罗安军.我国粮食补贴的政策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邹金浪,杨子生.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及其政策启示[J].资源科学,2013(2)

[4] 郭淑敏,马帅.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5] 孙顺强,李宏婧.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理论依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第2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粮食安全;动态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38-05

1.引言

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城镇化与其他“三化”息息相关,并具有空间载体和组织衔接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当前开放市场条件下,城镇化加速发展势为必然。城市化加速发展影响到我国各个方面,其中粮食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城市化发展诱导粮食生产资源和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威胁到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是一个硬约束条件,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粮食安全状况将极大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

究竟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冲突如何,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讨论。郭剑雄等(2005)认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粮食供需缺口扩大,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必将随城市化推进变得异常严峻[1];臧武芳(2001)从历史角度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认为受粮食安全影响,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上升、倒退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2];黄季(2004)从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来分析,认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暂时不存在较大冲突[3];马其芳(2004)则利用江苏省的数据分析,认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目前还没有粮食危机[4]。

上述研究对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均持不同态度,观点分歧主要在于缺乏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系统性考虑,并且从历史演进角度,也仅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动态定量分析。因此,这些研究将无法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冲突,冲突程度多大,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基于此,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建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并选取能够衡量两大系统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以期给出两者的耦合关系,从而为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和粮食产销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分析

2.1 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十分复杂,是把“双刃剑”[5]。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存在负面影响。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换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由于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城市化将促使直接粮食消费降低,但畜牧产品、酒类等间接粮食需求增加更快,因此,城市人口增长将促使粮食需求增加。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目大量增加,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大量耕地,特别是城市周围的优质高产田被占用,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在粮食单产不可能大规模提高的情况下,耕地数量减少将引起粮食总产减少。其三,城市化过程促使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转换,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和升级,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增加了粮食种植的机会成本,会驱使粮农改变种植结构,减少粮食供给。其四,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城市文明等向农村地区的渗透、扩散和传播,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生活习惯和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农业的态度改变,对城市的依赖性加强。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对粮食安全也有正面影响。其一,城市化若能真正走上正轨,其聚集效应必将更有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我国目前乡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城市的两倍①,城市人口增加,将释放大量乡村建设用地。其二,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得农村土地可以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从而为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更有利于粮食供给稳定。其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及第三产业势必蓬勃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将会不断增强,这便可以为农业提供比较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支持。通过农业支持性补贴,强有力的城市经济将构成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条件。

2.2 粮食安全对城市化的影响

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硬约束。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农业剩余向城市转移集聚的过程,而农业最根本的剩余就是粮食剩余。只有存在充分的粮食供应,才有足够的食品供应保障。只有在粮食生产率提高,粮食供给量增加时,才能释放出大量耕地和劳动力,才能将这些资源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中去。从历史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曾经多次受到粮食安全的制约而不能顺利发展[2]。

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从正反两面影响到粮食安全,而城市化的任何一个层面也都受到粮食安全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约束,这种限制和约束伴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如果说人口的集中、用地的扩展等构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圈,那么粮食安全就形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圈。

3.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

3.1 理论模型架构

在明确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上,借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可以建立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模型,从而测度两者的耦合程度,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其理论模型构建如下:

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都是非线性系统,其动态演化方程为[6-7]

dx(t)dt=f(x1,x2,…xn);i=1,2,…n;f为xi的非线性函数。(1)

李雅普若夫第一近似定理指出,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取决于一次近似系统的特征根的性质,以此理论为基础可以略去高次项而保证运动的稳定性,用得到的近似线性系统:

dx(t)dt=∑ni=1αixii=1,2,…n

按上述方法建立城市化(CT)与粮食安全(FS)系统的一般函数:

f(CT)=∑ni=1aixii=1,2,…n(2)

f(FS)=∑ni=1bjyjj=1,2,…n(3)

其中,x,y为两系统的元素(均为时间的变量函数);a,b为各元素的权重。

鉴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相互胁迫关系,我们把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由于这个系统只有f(CT)与f(FS)两个元素,为整个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则系统演化方程,即动态耦合模型的形式为:

A=df(CT)dt=α1f(CT)+a2f(FS)

B=df(FS)dt=β1f(CT)+β2f(FS)(4)

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城市化子系统与粮食安全子系统的演化状态。

在系统(4)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在受自身与外界影响下,两子系统演化速度为:

VA=dAdt,VB=dBdt (5)

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所以有V=f( VA,VB),且VA与VB的夹角α满足tgα=VAVB,所以有α=arctgα=VAVB。根据的取值,就可以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f(CT)与f(SE)的耦合关系。

3.2 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α称作为耦合度,根据α的取值,就可以确定城市化过程与粮食安全两个子系统的耦合程度。显然,包含f(CT)与f(FS)两个元素的整个系统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系统重组四个阶段。由表1可知:

4.实证分析

4.1 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准确评价城市化水平及粮食安全,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按照简明科学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可比、可录、可行性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后形成了反映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内容,由非农业人口比重,中心城镇人口规模等10个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7];而反映粮食供给安全和粮食需求安全两方面内容的评价我国粮食安全态势的综合指标体系,由粮食播种面积波动、粮食产量波动等4个指标组成[8] (见表2) 。

4.2 数据的量化处理及耦合演变轨迹的综合评估

对于上述指标的样本值,可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FAO数据库,直接查得或通过间接计算可得。此外,为得到评价城市化水平和粮

食安全的单一指标,可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归纳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的原始数据②。其中,原始的城市化综合指标对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贡献率)有95.7%,原始的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对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度有67.4%,且两综合指标均通过99%的Bertlett球型检验,可用作后文分析。

为了消除数据的数量级以及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选择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公式为:Z^it=Zit-min(Zi)max(Zi)-min(Zi),这样处理后,数据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由此得到城市化综合指标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标,具体数据见表3。

由两系统的动态变化看出,我国城市化的演化轨迹大致为抛物线状,粮食安全的演化轨迹则具有周期波动形态,可按照傅立叶级数理论,展开成若干个三角函数形式。因此,分别将两系统按照抛物线方程和傅立叶级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结果。

4.3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态势分析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城市化进程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的演化态势,根据表4绘出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演化曲线,如图1。总体上看,除开1993年,1980年到2004年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不存在大的相互矛盾。1993年为异常年份,其原因在于当年粮食市场开放,使得粮食安全系数波动剧烈。由图1分析,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动态耦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0到199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耦合度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波动,说明该阶段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相互制约关系并不明显,两者处于独立发展和低级协调共生时期。(2)在1998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而粮食安全水平略有下降,两者耦合度稳定在第一象限,说明二者已有相互胁迫关系,但是值较小,处于15°左右,可见二者矛盾并不突出。(3)在2003后,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略有减速,但是粮食安全水平下降较大,造成城市化和粮食安全耦合度超过20°,进入矛盾共生时期。

结合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变动轨迹,发现在1980年至1996年,我国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标维持在0.5以下,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维持在0.8以上,低城市化发展水平和高粮食安全水平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矛盾较少的黄金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后,城市化综合指标一直维持在0.5以上,而粮食安全水平则持续下降,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低粮食安全保障使得经济发展处于矛盾共生阶段。

然而,进一步我们也应看到,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人口仍以每年1 200至1 300万的幅度增长。据有关方面预测,至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 5亿的最大值。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必然继续增加。人均粮食需求量还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日前仅为390公斤,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460公斤左右。其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是7. 59亿吨。在今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一二十年时间里,必须使我国的粮食产量比目前再增加3亿吨以上,才能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度将进一步增加,若不对此进行协调,有可能进入矛盾极限发展阶段。

5.结论

综上可知,1980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粮食安全水平曲折波动。其中,1980年到1997年,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不存在较大矛盾,相互影响不大,二者处于独立发展时期。但1997年以来,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已存在相互胁迫关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从协调耦合度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已经进入粮食安全危机潜伏阶段。以保障粮食安全延缓城市化进程,将阻碍国民经济增长,也无助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放弃粮食安全保障,不仅要承担巨大的政治、社会风险,也可能陷入经济发展的“李嘉图陷阱”。寻求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某种统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统一发展的路径无疑是相当狭窄的,但协调的可能性也存在。

5.1 应当把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经验表明,人口密集型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遭受耕地资源的损失,耕地面积减少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代价,那么粮食产量的增长,只有通过土地节约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差距,作物单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不放弃城市化水平合理提高的前提下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技术进步是比控制耕地面积减少更为现实的选择。

5.2 必须走出一条节约耕地资源的城市化道路

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②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化的城市化路径。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随居民规模的下降呈显著下降态势。小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是特大城市的近1倍,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则超过特大城市的1倍,我国与粮食安全目标相协调的城市规模结构选择,只能是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辅。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07BZZ040)和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ysz08002)支持项目。

注 释:

①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

②原始的综合指标数据来源于各指标经因子得分系数折算后的数值,具体为,城市化各指标因子得分系数为x1(0.103)、x2(0.104)、x3(0.096)、x4(0.102)、x5(0.104)、x6(0.1)、x7(0.104)、x8(0.103)、x9(0.103)、x10(0.103);粮食安全各指标则为y1(0.317)、y2(0.351)、y3(0.253)、y4(0.288).

参考文献:

[1]郭剑雄.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279~282.

[2]臧武芳.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J].社会科学,2001,(3):11~17.

[3]黄季琨.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4~10.

[4]马其芳,黄贤金. 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

[5]何格,欧名豪. 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9):349~352.

[6]李崇明,丁烈. 小城镇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34~139.

[7]乔标,方创林.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11):30~39.

[8]高中贵,彭补拙. 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性度量研究[J]. 人文地理,2006,(1):80~84.

[作者简介]李海鹏(1980-),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3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粮食检验;科学储粮;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不能正常供应,就会给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粮食安全对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很重要。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国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粮食的安全,当前,我国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粮食的检验和储藏存在的问题

1.1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上的结果,检验的合格率大打折扣,影响了粮食质量,使粮食在储存中发生霉变、腐化等现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粮食检验达标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为粮食的采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而生产粮食的多为个体农户,一体化的机械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农业收获中如脱粒、装袋等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给粮食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机械脱粒后会增加粮食的有机杂质,因此难以检验质量[2]。粮食收购来源不同,粮食的品种、成色等也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粮食检验的工作量,也给粮食取样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些粮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袋,在粮食检验中不能挑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造成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入库后粮食常常出现问题。

1.2科学储粮重视程度不足

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企业都向市场看齐,只关注经济利益,导致科学储粮多成为一个空头口号,落不到实处。由于储粮对粮食企业的经济回报不能马上见效或回报较小,因此把科学储粮搁置起来,着重于粮食经营,难以从长远的眼光发现科学储粮的战略意义。一些地方对科学储粮工作只在形式上花功夫,消极对应,满足于储粮的低要求,初恋环境欠佳,管理不严,缺乏必要的记录,难以发挥科学储粮的实际意义。

1.3科学储粮投入不足

粮食的科学储存需要必要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做到科学,难以保证粮食的存储安全。科学储粮必须配备先进的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粮食进行随时测控、改善存储条件等。同时,科学储粮还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对仓库的养护、对设备的维修等,但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不足,难以普遍应用到粮食储存上,加上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等,使科学储粮难以贯彻落实,在储粮过程中,常常出现墙体裂缝、漏气等现象,造成粮食浪费。各个方面投入的不足,让科学储粮工作开展缓慢,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2.粮食的检验和储藏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队伍建设,严把检验关

粮食的检验有赖于工作队伍的建设,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在粮食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以及培养检验人员检验粮食质量的技巧和方法,使检验人员对粮食的色泽、杂质等能够详加辨别,提高检验能力。针对粮食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提出应对策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检验过程中,要严守关卡,按照相关标准对粮食进行检验,未达到入库标准的坚决排除入库,避免经济损失。

2.2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就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提出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全方位地加强管理,提高粮食检验和储存的科学性。通过对粮食特征的分析以及储粮条件的探讨研究,建立健全粮食检验标准和储粮标准,保证粮食品质,做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长期保存粮食打下坚实基础。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相关应用标准、加强管理的同时,要以此为工作开展重要依据,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以避免制度的悬空,造成管理的空白。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做到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各个环节都有相关人员把守,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力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2.3加大投入,保证各项政策到位

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项目,它的水平的提高和预期效果的达到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的支持。粮食检验的顺利完成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检验设施的完善、运输条件的不足以及队伍建设资金的投入;科学储粮则更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现代先进监测设备、存储设备的提供,以及仓库维护、场地拓展等费用的投入,因而,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工作能否做到位,能否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达到既定目的,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外,还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4]。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提高意识,重视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狼,结合国家相关便利政策,通过多个渠道完善条件,对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5]。

3.结语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我们粮食系统提出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就要求储备粮质量要不断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更新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及劣变,以粮食品质引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的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宝兰.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78-79.

[2]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3,18(62):123-124.

[3]王安策.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12(75):236-237.

第4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协同管理;中心城市;粮食安全;流通体系

一、引言

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心城市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全国或区域意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这些城市又多分布于粮食主销区,其粮食消费来源不以当地粮食生产供应为主,而是依靠市场调节,属于比较典型的粮食流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筑起顺畅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提高流通能力,确保城市粮食供给,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成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同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温饱型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粮食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粮食消费成刚性上升态势。二是粮食消费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层次化,人们对粮油产品种类和深加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百姓的健康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四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粮食供应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安全和平稳,而且要求中心城市粮食零售业经营模式能减少和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劳动。这些变化和特点对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常具有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形成固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体系,依靠中介组织连接分散农户等特点;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都市农产品流通论述,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却少有触及。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特点和弱点,探讨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如何开展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管理。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三、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3、粮食流通系统布局不合理,影响协同管理能力。粮食流通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缺少长远、全局的合理规划。随着中心城市边界外扩,粮食的生产地点变迁,粮食流通体系布局不合理越来越突出。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布局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粮食流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对区域经济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布局还应多方位思考,不能单纯从社会化物流产业角度看待粮食流通问题,应该从区域产业经济、粮食产业链、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等角度多方位来观察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布局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舒秋华,杨海鹰,现代化都市农产品流通与批发市场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49.

[3]兰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94-96.

[4]邹霞辉,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6.

[5]高才利,转型期消费性城市粮食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7(7):14-18.

[6]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型价值链协调管理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0):78-80.

第5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放心粮油工程;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具有很多积极意义,无论是站在国家发展角度,还是站在个人角度,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都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的今天,绝对不能因为某些粮油企业的不法行为,而损毁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以及每天忧虑的心理。

1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是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工程的开展,广大消费者对粮油质量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现如今,我国各个省市都在开展放心粮油工程,这是对人们生命健康负责的一种行为,国家对这一工程也表示了支持,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便能够充分保证放心粮油工程的顺利开展。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主要是基于几下几点: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条件,我国一直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品质量安全,如果一个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都无法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就无法保证,没有健康的居民,又何来和谐社会?因此,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以此来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事关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这是人们身心发展的需求,我国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却忽视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这使得我国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是有发生,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重创,有很多人正是因为食用了不健康的粮油,引发或者诱发了各种身体疾病,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粮油食品安全一直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为此,的确需要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以此保证粮油食品安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人们的顾虑。

最后,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市场机制的建立建全,要求每一个行业都应该遵循市场规范,粮油行业攸关人们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如此,但是某些企业却对此不以为意,因此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在市场中,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应该遵循公平正当交易的原则,则某些粮油企业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但是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能够将不合格的粮油企业查封,这就规范市场秩序意义重大。

2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 构建长效机制

很多城市为了能够真正的做好这一工程,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除此之外,还下发了很多的指导性文件,通过这些政策以及指导性文件的贯彻落实,粮油企业的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各个粮油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网络布局,共同构建放心粮油工程的长效机制。另外,市场各个监管部门,比如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有效联手,加强监管力度,这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长效机制的建立,既需要粮油企业的积极配合,而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监管,更需要消费者有安全意识,只有如此,放心粮油工程的长效机制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并且实施。

2.2 新上面粉机组项目

某市为优质小麦烟农15的主产区,该小麦品质优良,蛋白在15%以上,面筋能达到35,面粉白度列现有小麦品种前茅。根据这一优势,新上石磨面粉机组一套。以烟农15小麦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面包粉、水饺粉、馒头粉等,做到无添加,纯天然,绿色安全,多规格包装,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让居民吃上放心、优质的小麦粉。

2.3 开设精品粮店、推进放心粮油向“早餐工程”延伸

某市以丘陵、山区为主,主产花生、小米、绿豆、红豆等优质杂粮,其中,望海山小米通过国家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花生、大葱、樱桃、蜜桃、凌河大蒜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确定在我市的市南区和市北区各开设一家“精品粮店”,销售自产面粉和优质杂粮:并联合标准化种植基地,供应无公害蔬菜;同时做好馒头等传统食品的供给,方便居民生活,让特产和放心粮油走上老百姓的餐桌,满足城区和周边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2.4 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

为保证“放心粮油工程”的顺利建设,与百货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超市是供销系统成立的连锁超市,目前有400平方米以上直营店16家,加盟店227家,规模大,网点多,已辐射到各乡镇。双方确定,在城区合资成立配送中,在连锁超市内合资设立放心粮油专柜,双方各占50%股份,按股份投资、分红。统一配送绿色、健康、环保的面粉、杂粮以及馒头等熟食。同时,积极开拓全市范围内其它超市的粮油配送业务,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多吃有机食品.健康食品.使这项民心工程真正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2.5 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加大

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发参与创建热情,形成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全方位参与创建的局面。

2.6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放心粮油工程”并不是仅仅依靠粮食部门就能够深人实施的,而应该依靠各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因此我市各部门应更加给予高度重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措施,建立放心粮油工程专项基金,引导和扶持放心粮油骨干企业建设放心粮油食品配送中心、放心粮店、精品粮店等粮油销售服务网络,合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因为粮油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部门与各级政府以及消费者都有责任关注这个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粮油食品安全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正视,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具有针对性,对策适用性也比较强,而对其进行研究,正是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护航粮油食品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11(4).

[2]廖春林.粮食食品安全要把好“五道关”[J].中国粮食经济,2011(8).

[3]周葛彦.浅析粮油检验在监督粮油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3(5).

第6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Cereal & Food Industry

主管单位:国家粮食局

主办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国粮油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5026

国内刊号:32-1710/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粮食与食品工业》(双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国家粮食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和中国粮油学会共同主办的集粮油基础理论、实际应用于一体的综合科技期刊,已成为米、面、油、食品、淀粉及深加工、仓储、检化验等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信息的良好载体,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切磋技艺的合适平台,是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和发酵面食分会会刊、是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的支持媒体。

第7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和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总目标,紧密联系粮食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争创一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充足的拼搏干劲,合力抓大事、抓重点、抓落实,推动今年粮食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要紧紧围绕2012年粮食工作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紧密联系思想和粮食工作实际,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决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措施做法,进一步提高强化执行、狠抓落实的本领和水平。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讨论交流:

一要寻标兵、定标兵、学标兵、夺标兵,切实解决目标定位不高的问题。要在全国全省全市寻找粮食行业标兵,以标兵为榜样,学赶标兵,切实解决好目标定位低、工作标准低以及自满自足、盲目乐观等问题。要进一步增强“不进则退、小进慢进都是退”的忧患意识和“标兵已远、追兵迫近”的危机意识,以更高的标准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和落实情况,反骄破满,加压奋进,以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创先争优、勇夺标兵。

二要扬锐气、长志气、增朝气、振士气,切实解决决心魄力不足的问题。要充分认清自身实力,看到粮食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和广阔前景,看到创建部级粮食师范库给我市粮食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士气、振奋精神,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重点解决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以及精神不振、作风散漫、精力分散等问题,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锐气、拼搏进取的朝气和进位争先的志气,增强推进粮食产业跨越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冲劲和韧劲,努力争创新业绩。

三要勇担当、敢碰硬、善创新、求突破,切实解决执行落实不力的问题。要认真查找思想上是否存在困难面前畏难发愁、束手无策、消极懈怠的问题,作风上是否存在担当不够、不敢碰硬、不善创新的问题,工作上是否存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大力发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精神,大胆破除求稳怕乱、小步慢行的思想禁锢,敢于打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主动想事、用心谋事、勇于干事,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形成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要讲政治、顾大局、重团结、齐协作,切实解决配合协调不强的问题。要重点解决好大局意识不强、团结协作不足、相互支持不够等问题。引导粮食系统上下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配合意识,识大体、顾大局,齐心协力推进粮食工作落实,形成党委上下团结一心、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方法步骤

本次大讨论活动从1月29日开始,到2月29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1月29日—2月8日)。召开粮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动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认真传达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学习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第十三次党代会、新任职领导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议、考核奖励兑现暨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等会议精神;学习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齐鲁先锋网党员干部教育平台”中《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从海洋经济到蓝色经济》、《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敬畏、感恩、知足——拒腐防变的内在素质》等视频。结合实际深入讨论,吃透精神,端正思想,统一认识,使系统内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来。

2、讨论查摆阶段(2月9日—19日)。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市里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今年粮食工作总体目标,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所在。要按照“寻标兵、定标兵、学标兵、夺标兵”的要求,重点开展好“四比四查”。即:比先进地区思想解放的程度,查自身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比先进地区与时俱进、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的进取意识,查自身在责任感、危机感、使命感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先进地区自我加压、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查自身在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举措、工作力度方面存在的欠缺;比先进地区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查自身工作体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弊端。通过认真梳理、分析原因、认清危害、深挖根源,真正把问题查实摆透。

3、整改落实阶段(2月20日—29日)。

党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敞开思想,从自我做起,带头学习,带头剖析、带头整改,为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带好头,树好标,要对照查摆出的问题,结合粮食工作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计划和落实措施,做到“四定”: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把解决问题的任务明确到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头上,明确完成任务的标准和要求,对解决问题的措施按照“短、中、长期”确定完成时限。对目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不等不靠,立即解决。特别对宣传促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形象整体推介、粮食市场秩序整治、节庆活动等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确定时限,确保完成。要通过整改,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发展思路,分解落实任务,推动全年工作扎实成效。

四、组织领导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进一步优化粮食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加快粮食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开展好这一活动,关键是思想要到位,真抓实干,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科,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活动期间,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去抓,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要求,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和配档表,切实将大讨论活动贯穿于粮食工作始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第8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制约因素;增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S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44-2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2004年,中央下发的1号文件把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国家稳定和“三农”工作的首要问题加以强调。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贵州省从2005年开始在全省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每年实施面积达1000万亩,西秀区作为黔中产粮大县,2006年以来,每年平均实施14.6万亩,其中,水稻增产工程项目实施6.5万亩,玉米增产工程项目实施8.1万亩。通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推广应用粮食增产综合配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当地粮食安全。为了探索西秀区粮食生产前景,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本文就西秀区粮食生产现状及生产潜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粮食自然生产潜力

粮食生产是一个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粮食单产的高低受制于自然条件、栽培技术和经济投入三大基础条件,其中光、热、水、气、土等自然因素是最基本的约束条件。西秀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5℃,零度无霜冻期27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20℃年积温1379℃,光、热、水同步,区域气候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玉米、小麦一年两季大田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据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区域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达每平方厘米36.99万焦耳,可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年生理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7.85―18.87万焦耳,约占太阳年辐射总量的51%,在水热条件和栽培技术有保障的前提下,大田粮食作物的光能资源生产潜力为1633公斤/亩[1],光能资源利用率可达3%。在季节时间分布上,有64%的生理辐射量分配在水稻、玉米生长发育的4至9月;36%的生理辐射量分配在小麦生长发育的10月至次年的3月[2],按此比例计算:当前西秀区秋收作物即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潜力上限指标是每亩1045公斤,夏收作物小麦的产量潜力上限指标是每亩588公斤,上述两个指标是当前西秀区主要粮食作物光能利用水平生产潜力的上限指标。

2 粮食的现实生产水平

西秀区粮食生产以稻麦二熟制或玉麦二熟制为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年的光照、气温、降水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同,平均单产略有浮动。为了客观地分析西秀区粮食生产的实际水平,笔者使用2006-2010年的粮食实际单产水平与理论生产潜力进行比较,以此考察对理论生产潜力的发挥程度,经调查统计,全区粮食现实生产水平为:稻麦二熟制五年平均单产654.8公斤,仅达到全年粮食理论生产潜力的40.1%;玉麦二熟制五年平均单产555.4公斤,仅达到理论生产潜力的34.01%。其中,水稻平均单产为545.8公斤,仅达到理论生产潜力的52 .23%;小麦平均单产109公斤,仅达到理论生产潜力18.54%;玉米平均单产446.4公斤,仅达到理论生产潜力的42.72%。由此可见,西秀区整体粮食生产水平还不是很高,具有较大的潜能挖掘空间。见表1。

为了提高粮食单产,西秀区实施了以水稻和玉米两大作物品种为主的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每年实施面积约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28%,采用项目带动、样板示范、综合增产技术组装配套的方式推动全区粮食生产,秋收时,项目经省、市有关专家进行实地验收,用同类作物平均单产相比,水稻项目区平均单产比全区平均单产增加了8.25%,区级样板平均单产比全区平均单产增加了26.83%,样板高产样本增产的幅度高达35.99%,样板五年极值平均单产达755.23公斤,水稻单产极值高达828.8公斤,极值指标达到秋收粮食作物生产潜能的79.3%;玉米项目区平均单产比全区玉米平均单产增加了10.76%,样板平均单产比全区平均单产增加了51.31%,高产样本增产幅度达65.52%,样板五年极值平均单产达761.1公斤,玉米单产极值为808.8公斤,极值指标达到秋收粮食作物生产潜能的77.4%。结果证明,通过项目实施,采用综合增产技术,挖掘粮食生产潜能是完全可行的。

3 影响粮食生产潜能发挥的自然障碍因素

3.1 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影响粮食生产潜能发挥

在光照条件方面,西秀区北部和西南部地形起伏较大,耕地受峰林峰丛遮掩,年日照时数低于中东部地区250-300小时,从温度来看,南部海拔较低,年平均气温比北部高1-2℃,≥10℃的年积温南部比北部高出300-400℃,受光温积影响,北部农时季节此中南部要晚一周至半月,因此北部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中部和东南部可选择中晚熟品种。在水分条件方面,7、8、9月发生的夏秋旱是造成西秀区水稻、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每年都会造成水稻和玉米不同程度的减产。发生在水稻扬花时的低温多雨天气(俗称“秋风”)是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的极端天气之一,2002年,发生的这种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当年全区水稻减产55.39%。因此,如何规避灾害性气象条件是确保粮食丰产的重大课题。

3.2 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是影响粮食潜能发挥的重要的因素

根据农业资源调查,全区中低产田土面积比重高达71.83%,主要分为8大类型:

3.2.1 瘠薄型 约占全区中低产田土面积的51.05%。

3.2.2 坡耕型 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15.7%。

3.2.3 缺水型 主要是水田,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12.41%。

3.2.4 渍涝型 主要是指冷、烂、绣、毒水田和沼泽土,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4.72%。

3.2.5 粘重板结型 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4.18%。

3.2.6 石旮旯型 指石牙、岩包,岩板出露比例大的田土,占全区中低产田土面积的6.35%。

3.2.7 石砾型 指土壤石砾和砂砾含量过高、地质过粗、保水保肥能力弱的田土,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2.56%。

3.2.8 其他障碍类型 指地理位置不佳,易受洪涝灾害,山体遮掩光照不足影响的田土,占中低产田土面积的3.01%。

4 影响粮食生产潜能发挥的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4.1 耕地经营方式不适应高效率标准化的粮食生产

在当前一家一户几亩几分耕地分散的经营模式下,农户投资和经营管理技术存在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地保证大面积增产。

4.2 基础设施差,不能全面保障粮食高产稳产

多年来,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足,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目前全区水利设施保灌面积仅达水田面积12.4 %,不能确保旱涝丰产。

4.3 田间管理跟不上,管理粗放

由于人力、资金和知识技能的缺乏,种粮农户缺乏品种选择、作物施肥、中耕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知识和技能,不施底肥,施肥不当,不除草、不治虫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产量产量低下。

5 发挥粮食生产潜能的主要措施

5.1 社会经济措施

(1)进一步加快农村耕地经营制度改革步伐,采用转包、租赁、联营等土地流转方式推动种粮耕地向种粮大户或种粮专业户集中,使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营效率。

(2)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种粮农户的支持力度,在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技术培训等方面继续给予资金和物资支持。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协作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加强种粮耕地的农田道路、水利、电力、中低产田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良步伐,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

(4)根据地市场变化情况,加快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制订和修定最低粮食收购保护价,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保护。

5.2 生产技术措施

(1)根据不同区域推广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粮食作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品种组合、加强引种试验,引进高光效粮食作物品种,做好高产优质粮食作物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换代工作。继续抓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开展粮食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

(2)推广使用水稻旱育保姆技术和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培育壮苗,为粮食高产打牢基础

(3)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和拉绳插秧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和接绳打点定居直播技术,确保高产栽培得到密度保障。

(4)大力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施足混合底肥、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

(5)积极推广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注重降低粮食产品农药残留量。

参考文献

第9篇: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内涵 特征 意义

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经历了自由购销、统购统销、双轨制、市场化改革再到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开放的过程,30年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建设好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系。目前我国已建立成18家国家粮食交易中心,533家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农村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在此期间发展到38954户。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成为粮食流通市场主体以及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内涵

本文结合微型企业概念和粮食收购企业概念,同时考虑到其粮食收购行业的独有特点,将从事粮食(稻谷、玉米、高粱、豆类、薯类以及其他一切杂粮)收购行业雇员在10人以下,规模和资产水平明显低于同行业中小企业水平,具有固定经营场所,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以及规模细小的家庭经济组织或者从事粮食收购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定义为微型粮食收购企业。

二、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特征

从一定程度来讲,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与其他行业的微型企业具有某些相同的企业特征,在研究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微型企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殊性,因此结合一般微型企业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组织管理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分布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自主经营,以家庭单位为结构来进行生产管理,生产运作方式单一,重复性强,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效率以及发展策略,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管理结构 。

(2)固定资本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固定资本少,主要固定资本包括粮食储备房(家庭用房或者仓库)、运输设备、加工设备等。通常这些设备都是比较简陋和粗糙的,且大部分来自家庭生活用品。

(3)人力资源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里没有任何的培训制度,更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雇员以家庭成员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吸纳广大农村没有工作技能或者难以就业的剩余劳动力。

(4)财务会计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与一般的微型企业一样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一般账目有家庭成员和企业主亲自打理。

(5)产品销售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以粮食为主要的销售产品,大多数以服务本地市场为目的,缺乏具体的销售渠道和策略,产业链比较零碎,销售往往以直接联系为主。

(6)金融支持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所需资金量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比较少,其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有行业协会借贷、亲朋好友借贷、银行和信用社借贷、民间借贷,很少有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困难。

三、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大多数产生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对于广大乡镇来说,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一般具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2006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繁荣、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是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3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3) 促进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量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改善了个人的收入状况,而且也从整体上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一,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使得粮食产业链不断向后拓展,增加农村经济活力;第二,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大多数是由“草根”人员开办创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创业和创新的巨大潜力;第三,大量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粮食行业产业群,这种产业群不仅仅团结了各个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增加他们之间的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业保障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

(4)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和谐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仅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改善了整个农村区域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都知道,收入决定消费,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大量存在,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广大人员收入的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消费又反过来促进生产,从而为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收入增加,经济水平的提高,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霞.小企业融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04(5):112-113.

[2]蔡翔,蒋志兵. 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5(12).

[3]张新美.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现状分析―以湖北240家农村微型企业资金需求为出发点 [J].特区经济,2011(4):22-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