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滕王阁序翻译精选(九篇)

滕王阁序翻译

第1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又叫“互见”、“互言”或互体”。它是指形式上利用整齐的对称美,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而增加美感的一种辞格。

一.互文互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句话从形式上看是两个对偶句,理解时要互补增义,即“不以物喜悲,不以已悲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亦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亦忧其民”。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汉"互补增义,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例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

此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之省。不能错误地释译为“打开我东阁门,坐上我西阁的床"。

例4,负者歇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句的意思是“负者行者在路上唱着歌,在树阴下歇息”。不能错误地释译为“背东西的在路上唱歌,走路的在树下休息”。

例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此句的意思是“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十年,身经百战,牺牲的牺牲了,没有战死的终于凯旋归来了"。不能错误地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为国牺牲,壮士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二.互文互训

又称“互文见义"、“同义互训”。如:

例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此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天上的银河光辉灿烂,就好像出现在大海里一样”。“其中”就是“其里"的意思,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了同义词。

例7,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三秋”就是“九月",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了同义词,如果不懂“三秋”,看其“九月"互文,亦可见义。

例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同义,是作者强调、宣染自己受任之时的艰难。本是一句话而讲了两句,形成对偶,意思是“在军队被打败、危难的时候被任用”。

例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是“统治"的意思。“席”像卷席子一样;“包”,像用布包一样;“囊”,像用袋子装那样。三个词均为名词作状语,“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有统治天下的雄心。

三.互补互训

这是上面两种的综合。如:

例10,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东西”和“左右”、“松柏”和“梧桐"互补增义,而“种"和“植"互文同义,理解为:东西左右既植松柏,也种了梧桐。

第2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南越与汉和亲,乃遗军使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这段文字出现在各地的高考模拟题上,流行的翻译是: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

黑体标出的翻译其实是有问题的,以今解古而曲解原意。“缨”有两个意思:一是人颌下的佩带;一是驾马用的辕绳。后来可能由第二个意思引申出一个“拘系人用的绳子”的意思。现在人们的翻译,就是依据了这个引申义而来的。其实,“缨”在这里应该译为“驾马用的辕绳”,是借代修辞法,部分代整体,用辕绳代指马车。终军的意思是“请为我准备出行的马车”。

“羁”字,有“捆绑”和“笼络”等几个意思,这里应该用“笼络”。原因如下:首先两国是“和亲”的关系,而不是对阵开战,虽是政治婚姻,但也是“儿女亲家”,体现了汉的笼络政策,有什么道理拿一根“绳子”去“拘系”人家?其次,汉王的目的是要说服南越王,让他来朝拜,是温和手段而不是武力征服,而且许以“比内诸侯”的优厚条件,说白了就是劝降,是要用舌头晓以利害劝来,而不是拿绳子绑来。再次,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无论任务的下达者(乃遗军使志越,说其王),还是任务的执行者(军遂往说越王)与客观执行效果(越王听许),都只是“游说,劝服”,并没有“动粗”的意思。最后,终军的身份是一个文人,游说是他擅长的,而请一件武器将敌首手到擒来那是关公这样的猛将才有的行为,“军中无戏言”,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可能夸口将南越王“用绳子捆来”呢?

第3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体验 流行语翻译不失喜感

借助翻译“神器”的帮忙,一些网络流行语被它翻译出来,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比如,输入“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出来的是“富贾可为吾友乎”;“看完也是醉了”译出来简简单单三个字,“览亦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译成“吾与吾友皆愕然”;还有“缺爱”,用文言文表达就是“寡人倍感爱之所失”……

不过,既然是电脑,就有“不靠谱”之时,比如同样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有些翻译软件就译为“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如此结果不免令人“瞠目”了。

揭秘 让机器“学习”文言名篇

在网友们使用的各种翻译软件中,一款名为百度文言文翻译器的工具,人气最旺。

“文言文翻译的推出,让大家重温旧时光,同时也变成了一个有趣好玩儿的工具,文言文不再生涩难懂,更加接地气。即使自己不了解古文,也可以通过翻译“神器”,让表达瞬间‘高大上’。我们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作用。”百度产品部相关负责人说。

有网友好奇,文言文翻译莫非是仰仗某本文言文字典?对此,这位负责人简要道出了其中奥秘:翻译团队在互联网上收集海量文言文翻译数据,让机器进行“学习”,比如《滕王阁序》《诗经》等,最终生成机器翻译模型。在保证翻译结果基本正确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古诗文的韵律、乐感、平仄声交错等规则,使翻译后的文言文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文采斐然。

另外,由于古文深奥精妙,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在研发阶段还专门招募了两名学习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做翻译质量的评估,帮助机器翻译优化。

建议 权威翻译需从古书中找依据

面对一时兴起的“最炫文言风”,似乎让年轻人找到了一种轻松学习的状态。但对老一辈人和学者来说,这文言文的翻译“神器”却利弊皆存。

第4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精彩

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追求的路上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我的课堂有了不小的变化,也能更快捷地获得教学效果。现结合我的课堂体会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的专注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缺乏多媒体教学的语文课堂,学生面对的是老师、黑板、教材,资源单一、学习活动单调。听课、回答、做笔记周而复始,重复的学习方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学生出现听课走神的现象。老师讲课也推动不下去,一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索然无味。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凭借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就能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才愿意融入文本,进行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课堂学习气氛才会浓厚、轻松,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就能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

我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由于是文言文,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根本不愿意主动去看它。课堂上的翻译也只是拿着翻译书应付,虽大致能读懂课文的意思,但对于人物性格分析,概括得不够理想,在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我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并播放了几分钟的电影片段,出乎意料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不小的调动,发表自己看法的同学也多了起来,这样对西楚霸王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英雄”的感悟也就更深了一层。

在学白的《将进酒》时,我特意给学生播放了张耀宇演唱的《将进酒》一曲。过后很多学生都学着唱这首歌,甚至模仿李白喝醉了的样子唱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因此课堂借助图片、音视频就能很容易地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并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由字面的理解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探讨。学生学得愉快,老师也教得轻松。

二、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强化教学重难点,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黑板板书虽也能展示教学重难点,但它受时间、黑板大小的限制不太尽如人意。而多媒体进入则化解了这一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将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相应问题凸显出来,并通过一些图片、视频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教学内容就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化为具体,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调动了思维,加深了印象。教学重难点得以有效强化,教师讲解起来也就变得容易,学生理解起来也就不再困难,而且在思考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得以强化,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在教学《滕王阁序》时,学生预习全文后,告诉我完全看不懂。没有多媒体之前,面对此种情况我也只能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带领学生逐字落实,学生学得很艰难。有了多媒体之后,借助别人先进经验,我从网上搜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然后课堂上适时播放,再通过多媒体边体会重点语段边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学生在视觉、听觉上获得了审美感受,于是文字变得不再艰涩,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练习落到实处,动态呈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传统教学中,练习在课堂上体现得并不多,因为有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性,老师主要靠课外作业来检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这具有滞后性。而有了多媒体之后,教师能在课余时间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适当的设计练习的难度,编写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练习展示在课件上,这样当堂检测,既能快速、直观地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又能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也能方便师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中,多媒体展示练习学习效率非常高。

四、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弥补教师个人能力的不足

我们教材所选都是一些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都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需要在诵读中感悟,在画面中领会,而我们教师并非个个朗读才能出众,绘画才能超群,而借助网上丰富的配乐朗诵、图片资料,在课堂上适时利用,则可弥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第5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汉语中的骈体文是受汉代辞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骈体文,这些宝贵的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证明了这种文体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至今依旧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文体。英语中的骈体文虽然起步较晚,但它的出现,也说明骈体文是任何一种成熟语言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都具有这同一种文体。从而使得骈体结构的汉英互译成为可能。本文从汉英互译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就翻译骈体结构的要点和非骈体结构转译成骈体结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骈体结构的翻译

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表达骈体结构的手段是不尽相同的,但不管是汉语中的骈文体还是英语中的骈文体,它们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对仗工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 词类对称

词类对称,就是词性对称。即在形成一个单位的两行文字中,必须做到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等等。如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行的对称是十分工整的。译成英语会是什么样呢?在《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中,我们发现了这一译本:In hundreds of hills no birds fly,On thousands of roads no men go.

试分析一下这首译文我们发现,译文也相当工整:介词短语对介词短语,限定词对限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2 字数相等

在汉语中的骈体文中,相对的两行必定是由相等的字数组成。如果上行是由6字组成,下行必定也是由6字组成。这一特点在英语骈体结构中很难体现。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英语中的骈体结构,主要是通过对称两行的音节数量相等来达到外在的形体美,即成对两行的音节是相等,或者8个,或者9个,或者更多。众所周知,汉语中的每个字所占的空间是相等的,而英语的单词有长有短,所占的空间是不同的,但如果音节数量相等,朗读相对称两行的短语或句子所占的时间长度应该是一样的,正如同朗读相同字数的两行汉字所占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因此,在汉译英时,要注意音节相等:在英译汉时,要注意字数相等。

(1)汉译英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做到保持音节相等是保持骈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是这样翻译的:A lonely wild duck flies in the sky with driftingduck cloud,The autumn water shares the same colour withthewide sky.

原文是7个字对7个字,译文是12个字对11个字,但重要的是,它们的音节数量相同,都含有14个音节,到达了对称美。

(2)英译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注意保持相等的字数是十分重要的。在汉语中,如果在对称的两行里,字数都不相等,根本就谈不上是骈体结构了。美国诗人Richard Hover在诗歌The Sea Gypsy的头一节头两行写道:“I am fevered with the sunnet,I am fretful with the bay.”看来诗人是想构造一种对称结构,每一行都是由7个单词组成。遗憾的是,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了一个音节。但我们在译文中能够做到力求工整,使之成为典型的骈体文结构:“落日使我心潮激荡,海湾令我情绪高昂。”

3 句式相同

汉英骈体文的第三个特点是:相对称的两行应该做到句式相同,即陈述句对陈述句,感叹句对感叹句,倒装句对倒装句。如果出现了错位,就不能算是骈体文了。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就译成了:“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etting sun goes.Into the sea the Yellow Riverflows.”在这两行中,采用了同一种句式,那就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接着是主语和谓语动词。

二、非骈体文译成骈体文结构

正是由于骈体文具有形体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特点,翻译工作者常常把非骈体文结构译成骈文体,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唐朝有一首题为《对花》的诗。其中两句写道:“花开蝶满枝,花落蜂还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行算不上对称,因为“满枝”与“还稀”不属于同一词类。这种汉语中的非对称,在译成英语后能达到对称吗?我们作了以下的尝试:Butterflies hold flowers while they are out,Bees don’t visit them when they fall about.

从我们上文讨论过的骈体结构3个基本特点来分析这两句译文,我们首先发现,上下两行的词类对得不错,分别是名词对名词,动宾对动宾,连词对连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其次。这两行所包含的音节数量是相等的,都是10个音节,尽管第一行只有7个字,而第二行有8个字。最后,这两行的句式也相同,都是主语加谓语动词加宾语加状语从句。因此。我们认为这两行译文堪称较好的对称结构。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指出,我们对骈体结构的探讨,还是一种处于广义上的对称,比如“降临”与“平安”就不是很工整的对称,但这种译文还是能被广大读者接受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理解不断深入,优秀的骈体文译文会不断涌现。

第6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一、漏译得分点。

例一: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2011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孝文帝埋葬时是薄葬,因为俭朴使他得以安神闭目,可以当作美德效仿。

湖北卷的文言翻译题在赋分上是有规律的,如果这句翻译共3分,那么,整句的大意1分,另外的两个得分点各1分。在近几年中,考生漏译得分点的情况普遍存在。例一的得分点是“去”和“则”,考生漏译了 “去”。

二、错译得分点。

例二: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2012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武帝每次见到王济,就以王湛来调教他。

这句话的翻译,“辄”和“调”是得分点,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教”,还有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查情况”“调到别的地方”“调任”“调头就走”“调养”“调理”“调节气氛”。在另两句翻译中错译“因”“叹”“具”的现象也很普遍。在2011年高考中,错译“衣”“封”“亡”“去”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强化。

首先,强化采点能力。

一要看分,二要圈点。看分就是为了明确有几个得分点,圈点就是把需要翻译的重点实词圈出来,翻译时不遗漏。这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进而形成一种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养成对译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当然,也不可以走极端,过于拘泥,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信、达、雅,所以增、删、替、变也是必要的。

其次,强化迁移能力。

其实,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储备是足够的,只是在应试时不能顺利迁移。或许对很多同学而言,根本没有迁移的意识。所以,我们在遇到难以翻译的词语时,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1. 课本上有没有?2. 习题中有没有?3. 成语中有没有?4. 现代汉语中有没有?

例三: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4分,大意1分,另有三个得分点。圈出重要的实词“肃”“馔”“居止”。“肃”,联系“肃然起敬”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它的含义。还可以联系2011年湖北卷的第9小题(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而“馔”则可联系课文“钟鼓馔玉不足贵”推断含义。“止”很常见,但这里结合上下文我们知道它不是那些常见的意思,而应该和“居”一起翻译为“居住的地方”。

第三,强化猜译能力。

武汉市教科院的冯常林老师在其《传承与超越: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评价》中说:“不熟悉的词语不要勉强直译,而要采用‘猜译’,推断词语的可能性,放入原文,看大意是否恰当。”这是经验之谈,文言翻译能力的高下就体现在这“猜译”上。猜不是胡猜,而是依托上下文,对文本进行解读。猜译的正确与否就是对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

例四: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3分,“亿”“顾”“差”的翻译都有一定的难度,很多考生在这道题上交了白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托上下文猜译这三个词。而且涉及到这句翻译的语段并不长,也不难读懂。直译时,我们可以将“亿”不译,画成横线,然后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在横线处补上一个词。

读上文,可以明确语境:各位贵臣在皇帝(“上”)面前比试射箭(“校射”),一贵臣看(“顾”)廉希宪,拿出三支箭,似乎想把三支箭递给廉希宪。

读这段话,我们不禁要问:①贵臣为什么不直接把三支箭递给他,而要看着他,流露出“似欲”之情;②如果是你在这样的情景下,你会说什么。这样,我们马上就可以猜出“亿”是“怀疑、猜测、猜想”之类的意思。

同理,我们可以结合“诸贵假以劲弓”中的“假”和“劲”猜出“顾”和“差”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3分)

(2)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3分)

(3)凡事如是,难可逆见。(3分)

(1)更何况我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道题3分,大意1分,另有两个得分点。圈出重要的实词“况”“危”。“况”,很容易和现代汉语“更何况”这个词联系起来。“危”,字面直译为“危险”,我们把它放入原文后会发现,这样翻译不达亦不雅。结合上文曹操涉险而后平定天下的语境,“危”应该翻译为动词,涉险,冒险)

第7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学生对历史先贤的智慧结晶抱有如此深厚的偏见呢?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生活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时间的隔膜和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对古文完全失去兴趣,硬着头皮强行背诵,积累枯燥的实词虚词,与新课标下语文学习的理想背道而驰。

作为一位刚刚踏足教师行列的新手,我仅从略少的教学实践中浅谈一些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心得,以期师生共同探讨,力求达到知识与兴趣的完美统一。

一、穿越时空,以情入文

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都采用先“词句串讲”,后“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词句串讲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但事实上,这种看似切实、有效的“串讲加分析”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却被异化成了令学生头痛的紧箍咒。老师激情四射,学生昏昏欲睡,教学陷入一种令人尴尬的境地。

为使学生参与文言教学,我化用时空穿越方式带着他们一起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以兴趣入手,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追随屈原的脚步聆听了汨罗江畔痛苦的,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脚步往前跨越,来到500年后的汉朝,看看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接着由两位穿着汉服的同学上场(一位扮演焦仲卿,一位扮演刘兰芝),表演深情依别之景,台词均由原文转译而来,并融入现代版本,这使得大家兴趣盎然,观赏之后再回到原文,由各小组点评,加工,并继续完成下文的翻译工作。最后设身处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至于要求理解的字词句,则由群众演员完成,每人都要找出你感兴趣的内容,有奖征答。

二、情寓读中,抑扬顿挫

文言文中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强烈的节奏感和富于乐感的音韵构筑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环境。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琅琅上口,如同行云流水的感觉。

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后,加强诵读是文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早读课的预习诵读,从整体上了解文章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的特点和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富于乐感的音韵。在课堂上,我又通过自己范读和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

除此之外,需有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融入文章内涵,而我们鄱阳就能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学校后门就有孤鹜,虽没有浩瀚的江水,但有柔情的小河依偎。这最能激发学生亲身体验文中美景,由此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练习写景散文。最后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朗诵出来,实实在在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8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1、激发兴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激发兴趣的要义,全在于激发出学生“自愿做”的热情。激发兴趣应注意时机的选择,或在课初,或在课中,或在课末。本人以为最好是在上课的初始时刻。如教《勾践灭吴》,可以适当补充勾践灭吴的历史事实,以及范蠡与西施泛舟太湖的美妙传说,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有较充分的认识,又丰富课文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教《过秦论》,可以简介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来激发学生兴趣。教《鸿门宴》,除简介司马迁与《史记》外,可借楚汉相争的故事梗概以及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激发学生兴趣。上《兰亭集序》,可出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上《归去来兮辞》,不妨先讲讲《五柳先生传》等。总之,激趣的手段可各有不同。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趣的工作也可放在上课的结束阶段进行,如上《鸿门宴》,在结束前就可提出“从项羽不杀刘邦你看出了什么”“假如项羽杀了刘邦”等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等等。

2、吟咏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段,读感情,读意境。这样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如教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该文表达的是作者致力于隐、淡泊名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书生形象,读时不妨让学生扮个超脱先生状,玩味地读,亦可如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读法,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用悠长的语调再现当时的氛围,体味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对《滕王阁序》的吟诵在进人状态后,我们会深深体味到昂扬的气势、壮美的景致、作者情绪的高昂与低沉、华美的辞彩等等,沉浸其中我们会不愿出来。吟咏诵读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游享受于文言文之中。

3、介绍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的人类活动就是靠文言文记载的。如能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礼仪代表着特定时代的一种文化,某种特定的礼仪,其背后是深层的文化底蕴。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想真正了解这句诗的含义,就需要明白有关朝服的相关制度。在古代,衣服的颜色其实可以表明地位的高低。按照唐代的制度,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白居易作为一名朝廷谏官被一贬再贬流放到偏僻江州着青衫做九品小官的痛苦心情;结合前面的“往往取酒还独倾”对应阅读(用“倾”而不用“饮”),更能体会到作者无限的悲怨。再如《鸿门宴》里有这样的语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作简单的翻译而匆匆带过,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义。按照古代礼仪,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和地位差别的: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这里,通过座位的安排顺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而张良更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刘邦所受到的轻视。再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人而徐趋,至而自谢日”这样的文字,触龙见到太后为什么要“自谢”?如果没有介绍古代的礼仪习俗,就难以理解。所以适当地介绍古代文化常识,能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现实,也能达到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4、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把课文内容做成课件,再现课文场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特殊时空。如教《孔雀东南飞》时,利用电脑技术,把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用视频的形式加以再现,可以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象,学生更易于把握课文内容,乐趣自不待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古老的文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易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又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把学生自然带人相关情境,之后再展开教学效果会好许多。再如教授《滕王阁序》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滕王阁的壮美景致,展示江天一色、鹜鸟飞翔的画面,学生对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会不印象深刻?

5、引进写作。很多文言文作品,都蕴涵丰富的写作空间,如能适当引导消化,可以激活整篇文章的学习。比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利用文章中未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这些信息,可以写烛之武夜辞郑伯的情景,也可以写郑伯苦苦等待的焦虑,甚至还可以写烛之武到秦营时的受冷落。又如学完《逍遥游》之后,我让学生练笔写作《我看逍遥游》,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大大活跃了课堂,还为学生之后作文中的素材运用作了积累。这样的训练,既领会了文章内核,又锻炼了写作,还培养了想象力,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6、揭示内涵。这里的内涵,是指课文中潜在的、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的东西,而揭示内涵则是指将这些东西确认出来,使其明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毕竟是学生,其预习自学的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可能“尽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适当点拨,指明内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课文中内涵主要有三类:①关键句。如《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鸿门宴》中的“竖子,不足与谋”等。②段或篇的思想内容。如《兰亭集序》的二、三两段,《归去来兮辞》的一段和四段。③篇章结构、语言及其他。如《过秦论》的结构艺术、语言特色,《滕王阁序》中的修辞艺术,《鸿门宴》的对话艺术,《廉颇与蔺相如列传》的详略衬托艺术等等。教学中,老师适时适度地揭发内涵,无疑会收到使学生在有所悟但所悟不清的情况下,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的效果。

7、挖掘、升华出一种文化观照。读文言文绝对不能停留在对字词的解释层面上,而应该通过文字的表层意义去理解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了解作者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品也可以通过一个侧面体现作者的思想。如在《赤壁赋》中坡和“客”有一番对话,从表面上看,“客”似乎显得很痛苦,很惆怅,而坡则显得比较旷达。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不妥当的。笔者认为“客”其实是坡的另一个自我,也可以说作者是把自我分成了两个主体,“客”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痛苦的坡,而文本里的坡则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坡。这正如一枚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一样,完整的两面才是独立的完整的坡。如果不从儒释道等思想深度理解作品、理解主人公,读到的就只能是作品的皮毛,而不能真正地理解被贬谪到黄州的坡的痛苦矛盾的心境。从某种角度说,《赤壁赋》是坡在黄州时期的心灵独白。同样,要真正理解作品,还需联系作者的思想。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从《庄子》中节选的《秋水》一文,很多教师把作品的寓意定为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积极进取。其实《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天、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一切都应顺其自然。

第9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其通行的语言标准。这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

《论语》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夫子用的是“雅言”与弟子交流。所谓雅言,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春秋时期的使节往来,诸侯会盟,他们交流的语言就是雅言。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张尚芳先生考证认为,“雅言”准确地讲应是“夏言”。夏朝太康以后建都洛阳,洛阳地区的语音成为全国的标准音。

晋代五胡乱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今南京)话为标准音。

隋朝统一中国后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以建康话为主。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扬州话又接近建康话,因此在社会上也很流行。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以首都长安话作为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此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州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则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

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南京话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官方语言。1421年,明迁都北京,从南京以及附近地区带去了130多万人口。这些人构成明朝北京人口的基础,因而当时北京多数人说的是南京官话。

1644年,清建都北京。满人带来了关外的汉语方言,融合了北京方言,逐渐形成北京官话。

乡起源于周朝

《周礼・大司徒》“五洲为乡”的记载,为我国乡制起源。西周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洲,五洲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也”。后以“乡党”泛指乡里,如《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春秋战国时,诸侯并吞,但乡的建制却保留下来了。秦汉时期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到唐代,因人口增多,经济进一步发展,遂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置里正,乡置耆老,一乡管辖人户五百左右。嗣后的宋、元、明、清各代,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只是在辖治范围和管理人户的多寡上略有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

我国最早的茶话会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都要把他们灌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当酒。而后,孙皓就以茶大宴群臣,开创了宫廷茶宴的先河。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茶话会”。中唐以后,饮茶风日盛,于是出现了正式的“茶宴”。唐代大型茶宴以在浙江顾渚山举办的最为著名。那里所产的紫笋茶和阳羡茶均为贡品,色香味俱佳,每到春茶上市时,人们便邀请许多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鉴定,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茶宴。到了宋代,茶宴更为流行。由于茶宴程序繁琐,费时费工,后来逐渐有所淡化,但以“茶宴”集会品茶、相互交流的遗风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种“茶话会”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交际场合。

“学究”的原意

南宋建炎初,宋高宗亲自批准一批人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学究出身等五个等级。取得学究出身后,可以在中等的州提任州的判官、司参军,或者到上等县里担任主簿、县尉等品级的官职。可见“学究”乃是当时人的一种尊称。

秋天别称知多少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唐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整个秋季约为90天,共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称。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商秋: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

西陆:指秋天。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储藏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梁元帝《篡要》:“秋日白藏,亦日收成。”

“师范”一词的由来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官》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墓。”《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由此,“师范”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