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精选(九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第1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音乐教学;学生鉴赏力;培养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对音乐美及内涵的认识、理解、鉴赏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就要采取演唱、演奏、欣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主观情感体验上,应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要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功能作为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现象,人们生理上有意或无意的都会受到音乐的影响,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也有促进作用。音乐所独具的优势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这离不开音乐自身的美。而音乐美是最为独特的,不需要外来修饰的,是以自由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直观的心灵。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音乐独有的形式及手段,努力培养一批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目前,我国现阶段将音乐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及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康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益于健康的激素,起到调节血量和使精神细胞兴奋的作用,增强免疫力。同时,好的音乐在心理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加他们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对其身心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不同的音乐呢?譬如在悲伤的时候喜欢听悲伤音乐,在欢乐地时候喜欢听欢快的音乐,在热恋的时候喜欢浓烈的情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喜欢聆听轻柔美妙的轻音乐。原因就在于音乐作品通过美妙的旋律表达各种情感,如悲伤的、欢乐的、愉悦的,愤怒的等。人们通过聆听音乐,达到精神、心灵上的一种共鸣,从其起到对心灵的慰藉和滋养,抒发出一种特定的情怀和感情。这就是为什么音乐能提高大学生情操的原因所在。

再次,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音乐带给我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比物理教师那里获得的东西更多”。可见音乐对培养爱因斯坦想象创造力的重要性,音乐在提高大学生思维想象力方面,也应该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三、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开展教学前,针对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点、具有的音乐水平和鉴赏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具体认知和理解特点,进行内容设计和安排。例如在开展古典音乐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有关古典音乐通俗性的教学,适当地对教学理论进行简易化处理,把教学理论同古典音乐欣赏结合起来。在教学教材选择方面,选择艺术价值比较大、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代表性作品。教学内容上应深入浅出,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通俗作品开始,然后到大型的古典音乐作品,教学难度从易到难,欣赏层次要不断提高。要先感性后理性,先听后欣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古典音乐同其他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欣赏能力。

(二)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欣赏音乐包含了音乐旋律、速度、情感及人生体验的欣赏,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在音乐教学中应通过情景构建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渴望和欣赏,通过构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时,首先在欣赏之前通过朗诵诗歌的方式,将音乐的开始、高潮以及尾声部分进行讲解,通过对画面具体的构建,营造出一种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思考、去欣赏。或者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在欣赏音乐之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去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多媒体生动的画面结合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音乐欣赏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看法、心得与体会的方式,总结欣赏的过程,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影响,认识到自身在欣赏音乐中的不足和优势。通过朗诵诗歌、散文讲解以及多媒体与音乐并用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音乐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所表现出的意境和情绪。更重要的是,这种音乐的欣赏具有一种全面的心理体验,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文化背景

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如果连作品都不了解,那么也就谈不上鉴赏了。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欣赏着一面通过声音即对音乐本身的倾听,凭借直觉,对作品产生情感,另一方面,则空间比较广泛,即:通过了解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等等,来产生情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带入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实践证明:通过了解文化背景能够促使学生深刻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作品,对其文化背景做以阐述,或者让学生自主的收集音乐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信息等,加强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提升自我音乐鉴赏能力。

如:在学习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时,笔者讲述了的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这部作品在号召青年走上救亡的道路,展现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因此,它音调高昂、节奏开阔,突出地表现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中国有志青年“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在学习《孟姜女》时,结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在欣赏我国古典乐器编钟、二胡时,以《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遭遇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趁势也欣赏了阿炳的作品,深化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了解。

(四)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是关键

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学好音乐鉴赏课的前提条件。如何激发出他们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对于音乐教育,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精神的探讨”。只有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较好的完成音乐鉴赏课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只有在兴趣的催化下,学生的潜能才会被充分发掘出来,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为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也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鉴赏课特点,采取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鉴赏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似,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法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经典的作品而言,一开始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流行的、学生听过的、比较熟悉的作品来鉴赏,是非常必要的。

(五)教会学生如何聆听音乐

要想很好的鉴赏音乐,就必须会聆听音乐,如何聆听音乐呢?其一,在生活中,用心去聆听。譬如聆听创作于1925年前后的《春江花月夜》。在聆听其第一段――江楼钟鼓时,有这样一种意境: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于江头尽处的阵阵箫鼓,接着优美如歌的主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春风拂涟漪的秀丽景色呈现在眼前。只有在生活中认真的聆听,仔细静心的聆听,才能有这种感受。如果心存杂样,左顾右盼,是很难走进音乐的中心去感受音乐的意蕴的。其二,要带着问题去聆听。听一段音乐,应带着些问题例如这段音乐是什么体裁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何,音乐的内涵是什么等等去聆听,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才能学会听音乐,从而学会初步的鉴赏音乐。

(六)注重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培养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是一个人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能力的综合。其中感知是对音乐音响的总体知觉能力,包括对音响的辨别力、感受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是音乐鉴赏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是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的心理过程,是对音乐鉴赏的基本要求。想象,是人类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性地赋予艺术作品,进而更深刻地解释音乐作品的意蕴。理解,是运用理性思维,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内容及内涵的思考,以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受个体教育基础、艺术感悟能力的影响,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感知、感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知识结构、欣赏能力及音乐感知力等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理论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技术理论和史论两大部分。其中技术理论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对位法、作曲法、作品分析、配器等。音乐史论包括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音乐技术理论是有关音乐本体表现和存在规律的总结,音乐史论则是音乐艺术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发展衍变过程和规律的总结与概括,它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音乐艺术创作、表演的规律,从而增强音乐的鉴赏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对学生鉴赏力的提高要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聆听大量的中外优秀作品来实现。要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和情感联系的经验积累,不断地提高其鉴赏能力。

(八)诱发学生音乐创新能力、想象力的产生

升华音乐鉴赏能力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而这一切需要学生有着加强的音乐鉴赏能力,换句话说,诱发学生音乐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产生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升华结果。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能够强化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样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他们的鉴赏能力得到发展。

四、结语

音乐鉴赏课的课程改革是一个逐步探索、研究的过程,我们从事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教师,只有牢固树立与学生协作、共同发展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鉴赏音乐、分析音乐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殷春景.培养感受力,提高鉴赏力[J].中国音乐学.2014(06)

[2]王希.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艺术教育,2010(07).

第2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鉴赏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材体系、课程设置、鉴赏模式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发挥音乐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真实价值。本文将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价值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问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

一、音乐鉴赏的审美教育价值

新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将“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放在了课程的头条位置,音乐的艺术美决定了音乐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作用,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自觉审美的过程中,应贯穿所有主观和客观审美元素,并以鉴赏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所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均需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音乐鉴赏是学习或感悟所有音乐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其具体审美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认知,例如对音乐的分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2.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音乐情感的辨别能力、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的进一步升华。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将重点放在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上,而并非只注重音乐的时代意义与韵律形式。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1.高职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音乐鉴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也追溯到春秋孔子时期,当时就有诗书礼乐等课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外音乐教育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教育部门并未对音乐鉴赏课程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求,各院校大多是针对学校本身情况制定音乐鉴赏教学计划。教学的主要对象一般为大一学生,内容以乐理基础、西方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传统音乐鉴赏为主,对学生而言,由于在高中时期缺乏音乐教育基础,在接触音乐鉴赏课程时容易产生专业性代沟,导致学生望而生畏。此外,从教师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大多数为科班出身,专业水平非常高,但教学水平却与专业水平不成正比,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专业术语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也是目前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弊病。2.高职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一是音乐鉴赏课程未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安排的音乐鉴赏课程随机性太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的鉴赏曲目,教学进度不一致,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音乐知识有限;其次,很多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不重视,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缺乏学习热情,此外,音乐鉴赏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音乐鉴赏课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音频和乐器设备,导致音乐鉴赏课只能局限在多媒体教室中,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现场交响乐、钢琴曲等需要现场进行细致欣赏的曲目,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是鉴赏教学方法欠创新,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仍然沿用欣赏———讲解———评价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逐渐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音乐潮流,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当前的音乐文化对鉴赏课程进行改革,导致音乐鉴赏教学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逐渐与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脱节。

三、多元化视角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考

1.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建构分析。首先,高职院校需针对音乐鉴赏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从而规避传统教学的疏漏;其次,需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针对性强、鉴赏内容丰富、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模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音乐鉴赏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寓教于乐;最后,音乐鉴赏一定要有预计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教师心中,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各不相同,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必定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对音乐领域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也是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热情,培养其艺术修养,端正音乐鉴赏的学习态度。2.结合多元化背景,丰富音乐鉴赏的内涵。首先,安排教学内容时多元化音乐并举。音乐鉴赏课程与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种类各异,且时间和地理跨度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种音乐风格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按照世界文化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从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传统教学中通常分为西方音乐、东方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模块进行单元鉴赏教学,这种方法可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特点和作曲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但由于个体所具备的特殊性,历史上每位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均有较大的差异,无法一概而论,因此仅以“面”的扩展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就显得内容空泛,缺乏深入。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面”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选取音乐作品定的“点”来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分析,例如在鉴赏20世纪初的Twelvetone(十二音)音乐时,可选取A.Schoenberg(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例,对作品片段化、急剧跳动的主旋律,不规则、出人意料的节奏以及无调性的和声等微观特征进行鉴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描述的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悲惨的心理世界。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可让学生掌握多种音乐观念,提高了对具体音乐现象和整体格局的分析和聆听能力。其次,将音乐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情境。音乐是文化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直接联系,但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文化情境的差异进行强调,缺乏对社会背景、宗教、艺术、经济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因此教师需将音乐置身于多元文化情境下,例如在西方中世纪音乐鉴赏过程中,对GregoryChant(格里高利圣咏)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从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宗教仪式等知识的讲解入手,让学生先了解到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广泛影响,而GregoryChant的功能则是作为宗教礼拜仪式的背景音乐,主旋律偏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带有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宗教意味,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记忆。再如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鉴赏时,可结合多媒体屏幕,创设对应的自然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可将作品置身于无锡二泉池旁,月恋水、水怀月,在泉与月的相互衬托下,全曲时而沉静、时而躁动变奏、时而激昂愤懑、时而深沉忧伤,这也凸显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痛苦,以及内心对生命的豁达体验。3.改革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是充分运用网络音乐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欣赏,并尝试着理解作品中的核心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Fade》《克罗地亚狂想曲》《IntroAE86》等流行电子音乐和钢琴曲,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版本进行鉴赏,并要求学生对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发言,并将发言情况纳入到评价考核成绩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前提下与同学进行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由传统讲授式课堂朝讨论主导课堂转变。在进行讨论式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对讨论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提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维也纳派的三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何异同?导致这种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位作曲家生活境遇是怎样的?其音乐是如何被社会接受的?等等,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音频资料。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学生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学生陈述完毕后教师给予充分提示和指导,或者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裁判,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将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鉴赏课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互交叉的趋势,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现象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音乐鉴赏教学融入到多元文化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雁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

参考文献:

[1]袁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2015(15)

[2]卞红煊.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6(21)

[3]王文臻.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6(01)

[4]杨楠楠.关于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4(12)

第3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52-01

1.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现状和定位

1.1定位。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音乐鉴赏课是实施德育教学的途径之一,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作用。与专业音乐学校不同,中职音乐教育是一种普及型教育,其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生年龄小、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因此,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定位是:结合中职教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增进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拓展音乐文化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1.2开设现状

目前没有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各中职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1.2.1现有的教学体系。音乐鉴赏课程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授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认识简谱、识别乐器等内容;二是西方音乐鉴赏,包括对西方经典曲目的鉴赏、理解等内容;三是中国音乐鉴赏,包括对经典曲目、红色经典曲目的鉴赏、理解等内容;四是戏曲鉴赏,包括区分传统戏曲类别、各戏曲代表作的鉴赏、理解等内容。

1.2.2现有的教材与师资。《音乐鉴赏》作为中职学生的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大部分教材内容偏重音乐理论,强调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中职学生认为没有明显的教学目的,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失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师资而言,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音乐专业院校,接受系统的、专业的音乐教育,主修方向不同,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2.3现有的教学设备。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别。欣赏需要用眼睛观察,鉴别需要用耳朵聆听。积极利用视频的手段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是学生获取和巩固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音乐鉴赏需要相对较专业的音像设备,目前音乐鉴赏课和其他学科一样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1.2.4学生的音乐水平。中职学校学生来自各城镇,各方面差别大,音乐知识水平也良莠不齐。有些中学由于受到师资资源的影响没有开设音乐课程,导致学生缺乏音乐知识,音乐视野有限,容易接受一些相对粗俗的流行音乐和缺少艺术品味的音乐。学生们对音乐鉴赏课不感兴趣,随意性较大增加了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难度。

2.音乐鉴赏的三个阶段

音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只是完成了音乐艺术的一半,还必须经过“再加工”,即演奏家(演唱)、乐队和指挥,有时甚至需要听众的参与,一个音乐作品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达到实际作用于客观世界,并对社会产生效益。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即官能、感情和理智阶段。仅追求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节奏,悦耳的和声,这是官能的;体会到音乐的喜怒哀乐,节奏与句法、音的高低、强弱在音乐中的作用,和声的表现形式,各种乐器音色的区别及应用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即真正的欣赏,是进入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阶段,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欣赏者能熟知音乐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及名曲的风格、流派的特点,才能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到达这个阶段,才算真正进入神奇的音乐世界。

3.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途径

3.1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例如取消难懂的乐理理论和曲式分析,适当增加具有时代特色、雅俗共赏的音乐和歌曲,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思维能力。应选择体系完整、简明扼要、便于自学、内容丰富的公共选修教材。

3.2建设多功能音乐教室。音乐鉴赏课程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欣赏内容包括中外优秀声乐曲、器乐曲,中外歌剧、舞剧及中国传统戏曲,这些音乐的欣赏,要有一个适合音乐鉴赏教学专用的多功能音乐教室,除了多媒体设备外,还需配备钢琴和高级的音响设备。以达到音乐鉴赏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3.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实践。仅靠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是不够的,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音乐活动,如观看各种文艺演出,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文艺晚会或演出,激起学生歌唱的兴趣,到艺术中心(剧院)观看专业的演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通过亲身参与,亲身实践、学生才能进一步体验到音乐的艺术魅力,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十分有效。

3.4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交流者、音乐生活的指导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所以,激发学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和平等。从根本上说,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之后,音乐鉴赏教学中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才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新元素 中国民族音乐 鉴赏课

一、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新元素分析

什么是民族音乐?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民族音乐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民族音乐由那时起,一直演变和发展至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民族音乐分为这样五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每一类音乐都有其独立的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这就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音乐。

什么是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就是指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技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技巧,这些技法既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更新,同时其发展又受着时展的局限,因此每一个技法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21世纪的今天,民族音乐主要的新元素有:中西作曲法的结合、中国民间曲调新唱、说唱音乐融进流行音乐等。这些技法,让民族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人们在当今时代对民族音乐的新需求。

二、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1.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紧跟时展步伐的需要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旧有的事物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同时,人们也特别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新要求,民族音乐中也注入了新元素。另外,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敢于挑战,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前的新课改,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都说明了一点: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可行的。

2.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要求社会的各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课堂中加入新元素,既是对民族音乐鉴赏课的丰富,更是对学子们音乐知识的一种补充。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从培养学子的民族文化素养做起,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3.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充实当今学子生活和丰富学子们知识的需要

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理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另外,青年学子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对生活、对知识都有其新的要求。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正是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知识,提升其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4.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民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民族音乐鉴赏课堂。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广受推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广大音乐爱好者认识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就必须加大课堂的民族音乐知识量,就必须注入新的元素,激活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歌

近年来民歌的呈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在社会中兴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热潮。多样化的民歌形式,改变了民歌在学子们眼中的固定模式,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子们面前,受到了喜爱。但这种喜爱是停留在民族音乐的表层理解的,大多数学子没有对民族音乐进行专业的解读,当然很多时候是不会解读的。因此,将民歌引入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比如社会中广为流传的阿宝的原生态歌曲,还有黄英的《映山红新唱》等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民歌都是可以引入到民族音乐鉴赏课,供学子们鉴赏和讨论,既能激起学子们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激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探讨,通过这些个体现象的分析,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

2.说唱音乐,也就是曲艺音乐

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类型之一。提起说唱音乐,学子们多数感到茫然和陌生,但是换一个形式,提起东北二人转,学子们就不会陌生了。这就是说在民族音乐鉴赏课堂中不要仅仅依赖课本和理论,要重视素材的分析。通过社会中热点的素材并对其进行由点到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将说唱音乐的具体内容一点一点挖掘出来。这样既能顺其自然地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挖掘出来,又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地、深入地鉴赏这些素材。

3.民族器乐

在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民族器乐。大多学子对民族器乐并不熟知,但这些器乐的表演一定程度上会激起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理,因此民族器乐作为一种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既可以满足学子们的好奇心,拓展学子们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同时也能激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戏曲音乐

近年来人们对戏曲音乐的热情大大减弱,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戏曲音乐里方言重,很多时候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其二生活中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淡化了人们对传统的文化方式的关注程度。因此,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就可以考虑将京剧之类的国粹,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堂这既是培养学子们对京剧的兴趣,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京剧文化。

四、结语

民族音乐就是从古到今,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音乐。将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课,是为了增加学子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因此,作为现代课堂的音乐老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在引入新元素时,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一辅助工具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肖伟华.引领潮流 宣扬文化――关于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得研究[J].现代交际,2010,(12).

[2]丁言涛.试论国乐名家应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J].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1).

[3]尹茂源.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和发展[J].时代文学,2010,(1).

第5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一、优化和完善教学设计

(一)收集和整理课堂基本情况

如何对音乐鉴赏课的课堂情进行收集、整理和反馈,是一个被很多教师所忽略的重要环节。实质上,这个环节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至关重要。作为一门极具艺术性的音乐类课程,音乐鉴赏课的开展并不能单纯像文化理论课那样进行讲解。教师必须深入到课堂当中,采取多种互动手段和学生“打成一片”,收集和整理课堂基本情况,为日后教学工作和涉及的优化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得音乐鉴赏教学向着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向发展。

(二) 丰富教学手段

首先是要注重课堂引题对音乐鉴赏课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对于音乐鉴赏课来说更是如此。音乐鉴赏除了必须具备响应的理论知识之外,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渴望性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所整理的课堂情况和学生特点,尽量以学生感兴趣和易于接受的内容作为课堂开端,从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丰富音乐鉴赏课教学手段的最好方式。心理学认为动态刺激在人类大脑中留下的印象要由于静态刺激留下的印象,对于强调音乐性的音乐鉴赏课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等设备,综合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将音乐鉴赏教学很好地同这些动态的、实质性的艺术载体进行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大脑,进而加深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促进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 改进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在坚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必须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符合音乐鉴赏本质要求、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笔者建议应该着重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两种方式。情境教学法在音乐鉴赏课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艺术的领悟。例如教学生赏析《黄河大合唱》时,除了常规方式中让学生倾听和试唱歌曲外,还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黄河的视频,让学生在倾听激昂壮烈歌曲的同时,从视觉上也感受到黄河的气势磅礴。这就使得学生得到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冲击,更好地领会和把握《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所包含的艺术内涵。所谓参与式教学法,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程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多地以引导型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音乐鉴赏心得的分享。参与式教学法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以主人公意识参与到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即可。

二、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实践性教学活动对巩固教学成果有着特殊作用,特别是对于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来说更是这样。教师要积极在音乐鉴赏课中组织实践性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自我的机会。音乐鉴赏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再现音乐作品的情节,通过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以歌剧《白毛女》的鉴赏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三人一组进行结合,分别扮演喜儿、黄世仁和杨白芳三个角色。让学生自己去演绎和体会歌剧的故事情节,在实践性活动中感受到喜儿的忧愁哀怨、杨白劳的悲愤和黄世仁的阴险,进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白毛女》这一歌剧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鉴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和音乐作品相关的舞蹈、美术和话剧等实践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在不断实践中健全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6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一、 精心创设音乐意境。

1、 音乐环境意境。

任何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都来自于各种特色的文化活动,来自于各种方式的文化展示。让学生拥有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掌握一定鉴赏知识,首先必须创造一定的音乐文化氛围。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适当的加以布置,如在教室墙壁上布置有关音乐的标语或小知识,或张贴著名音乐家资料和他们的作品,也可以展示学生优秀音乐作品。浓厚的音乐环境意境,是音乐鉴赏课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前提。

2、 音乐语言意境。

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来激发鼓励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乐曲内容把握语言的语调,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调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做到“以情动人”,而不是以平淡不变的语调贯穿全课堂,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如欣赏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时,教师应用那种不舍、哀怨而富有激情的语调来表达作者的复杂心情,又如在欣赏《毕业歌》时,教师应以慷慨激愤的语调给授课,让学生产生热血沸腾之感。可以说,这就是音乐语言意境的创设过程。

3、 音乐交流意境。

在音乐交流意境中,不仅学生之间应多一些交流,师生之间的隔阂更应该被打破,教师应尝试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从心灵上平等看待,认真交流。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尤其注重自身的穿衣打扮,欣赏美声唱法是时教师着装应注重典雅高贵,欣赏民族音乐时应适当在穿着装扮中注入民族特色。一旦音乐交流意境创设,师生皆进入角色平等交流,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二、 将音乐语言生动表达。

枯燥抽象的说教只会增加学生对音乐鉴赏这一课程的反感,将音乐语言生动化形象化是情感的载体,也最易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为了实现音乐语言形象化,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利用多种语言形式来展示音乐的内容和内涵。

1、 优美的描述、抒情语言。

音乐术语情感艺术范畴,通过情感曲折表达情态,因此,音乐通过表现性和描绘性表达情感。音乐鉴赏的实质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统觉”和“通感”,引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相应的审美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时,要适时、适度地对音乐进行画龙点睛的介绍和点评。比如,《欢乐颂》第一部分鉴赏,当低音弦乐奏出《欢乐颂》主旋律,这是《欢乐颂》主题第一次呈现,音乐低沉、沙哑、悲怆、凝重。教师要对内容给予恰当的解说:描述英雄身经百战、遍体鳞伤之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此时,喜悦伴随着伤感,欢乐伴随着痛楚,希望伴随着委屈;一种难以言状的复杂情绪由低音弦乐慢慢地诉说・・・・・・在教师的解说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借助体态丰富的语言。

运用体态语引发学生感情共鸣。教师引导学生鉴赏音乐内容、情感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的内涵,可适当加入自己的眼神、动作、造型辅助语言的表达,通过视觉、听觉的共同刺激,外加情感的启发,带给学生快乐的同时加深他们对鉴赏内容的理解。如在鉴赏音乐作品《黄河》时,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手势来表达内心的豪情,又如在《马太受难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加入悲伤地眼神,无形中感染学生,影响他们的感情,将音乐语言生动化形象化,对教育对象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教育效应。

三、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讨论。

合作探究不仅适用于文化学习,也适用于艺术鉴赏课程。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课堂学习方式,勇于进行教学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音乐谈论、探究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畅谈自己对音乐的直接感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感受互相碰撞,产生新的感知的火花和新的理解方向。比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问边对口曲》时,学生对独特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同学说是街头杂耍的风格;有的说是民间小调;有的认为很有滑稽戏的风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整篇音乐作品的主体以及本章节的内容去加以讨论、理解,学生在搜集了大量相关材料后逐渐理解了这个章节的内容和风格:主要是表现国土沦丧后日寇铁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配乐采用民间小调形式,富有地方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简练,通俗易懂。整个篇章内容与形式,音乐与节奏相得益彰,充满了西北风情。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四.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主题。

主题一部音乐作品的中心和灵魂,是音乐作品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把握音乐的主题,对于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把握音乐的主题,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进行以上三个环节的鉴赏教学,防止学生的音乐鉴赏与音乐本身、音乐主旨背道而驰,严重印象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善于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生活国度的历史、人文、借助画面等各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从广泛的文化背景入手,了解作者在作品中给予的情感和社会理想,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比如,在鉴赏《蓝色的多瑙河》、《海浪的嬉戏》、《沃尔塔瓦河》等以自然风光为背景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以生动丰富的画面,帮助学生通过通感联觉效应体会作品的内涵,把握音乐的主旨。

第7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问题;对策;兴趣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他们要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音乐的学习纯属于浪费时间,用学习音乐的时间去学习别的课程,才是明智之举。这样的观念造就了音乐鉴赏课老师缺乏激情,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根本不愿意听课,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况让音乐鉴赏课程困难重重。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这种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音乐鉴赏课的重要作用,从而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

一、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方式的引导

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鉴赏过程中,应尽量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鉴赏斯美塔那交响诗的时候,课堂可以这样设置,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老师可以提问:如果单纯地从文学的角度来讲,你认为“沃尔塔瓦河”这条母亲河是怎么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感受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和直觉感受。当然,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用我们的主观思维影响学生对艺术的直觉和辨析,并且无论学生的回答怎样,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对于音乐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再对最接近作品意境的答案进行总结,将作者对作品的表达含义进行细致分析,让学生与自己的想法相对比,这样学生会受益很多。高中生正处于艺术领悟的成长阶段,所以,老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水平,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才是最为重要的。

二、与其他课程相互联系,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上得到更多收获

在高中教学中,任何学科都有它们的交汇点,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特性提高教学质量。如音乐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在音乐鉴赏中,我们要灵活运用音乐与语文的共性。比如在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的鉴赏课中,老师可以把作者的音乐思路讲给学生,让学生尽量地去寻找那种感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再用写作评论或是诗歌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音乐鉴赏思维,抒发音乐情感,同时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在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尽量展示音乐的神奇,学生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同时对音乐鉴赏课产生浓厚的积极性,这既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将音乐鉴赏与其他的课程或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不但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益处,而且对于学生增加课程的喜爱度也有很大好处。

三、带领学生探索音乐的奥秘,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的世界本来就奇妙无比,因此,我们不能把音乐欣赏的目的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将理性和感性结合,感受音乐的各种形式及组合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探索音乐的奥秘。比如在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那种含着眼泪的欢笑,我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作者,创作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的灵魂与作者的灵魂相呼应。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及兴趣的培养。音乐鉴赏课是学生的精神食粮,所以老师要以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上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下我们国家音乐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并以此为高效课堂的一个标志。同时,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辅之与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提高课堂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以此为出发点引入课程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引导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音乐鉴赏教学的魅力。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的,这是时下的教育模式所决定的。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基于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又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对于自身有一定的提高和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实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文化思想素质素养的普遍提高,但是想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一、要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素质修养。

高中音乐教师,不一定要有多高深音乐方面的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必须掌握外,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自身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我们只有不懈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二、熟练掌握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喜欢的就感兴趣欣赏,不喜欢的,就显现出厌烦情绪,甚至会出现消极的态度来学习,课堂上不够认真听课,不愿意开动脑筋。为了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太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的流动,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手动、脚动、脑动、全身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到了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放松、主动、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音乐教育艺术。

三、高中音乐作品鉴赏的多样化。

音乐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加以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和范唱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讨论和创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愉悦快乐的教学目的。也就是鉴赏音乐更要多样化。

对于音乐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音乐较直观地理解内容,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音乐、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鉴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对于器乐曲的欣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

四、高中音乐鉴赏多采用新的音乐教学手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最好经常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充分利用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 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鉴赏音乐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够使学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课堂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总之,真正实施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积极研究和探讨,只有教师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使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龚明玉

第9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81-01

职业院校是专门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通过系统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使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以满足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音乐教育是职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也应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音乐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学习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形成感性思维,并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传统音乐鉴赏课无法体现出这一特性,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敷衍了事,学生的审美水平有限,无法区分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崇尚网络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兴趣缺乏,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也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音乐鉴赏课改革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

二、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和音乐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通过教授学生鉴赏音乐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表达方法以及词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部分高校对音乐鉴赏课的重视度不足,课程较少,教材也比较落后,需要教师自己制定教学计划,编制考核方案。有些教师素质和能力较低,仅仅讲述了基础知识,缺乏拓展延伸,无法启发学生,致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高,音乐鉴赏课也逐渐被边缘化。

2、教学知识过于理论化。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他们接受的是理论教育,对于实践课程缺乏了解,很少有亲身实践的机会。所以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反复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抛出大量音乐知识让学生强制性记忆。这种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单调,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得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3、音乐课开展难度较大。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中学都取消了音乐课,增加了大量的应试课程,在长期数理化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但是学习音乐鉴赏需要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感性思维,这恰好是学生所欠缺的。因此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普遍较低,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溜号、说话等违纪行为,音乐课的教学因而很难顺利开展。

三、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科学设置音乐鉴赏课程。要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应加强对音乐鉴赏课的重视,增加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设置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学生认识到音乐鉴赏课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2、合理选编教材。对于音乐鉴赏水平有限的学生来说,教材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必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够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则无法起到上述作用。所以对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选择要慎重,可以由教师来选编教材,收录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优秀曲目,一边听音乐,一边讲述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生平,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对音乐的热爱。

3、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资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主动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从侧面引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更好融入到音乐鉴赏和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对其产生信任和依赖,这样学生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经常组织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组织教学工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注重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职业院校应该增加资金投入,注重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演出厅、实验室等各类音乐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四、结语

职业院校应该积极实行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和内容,创新考核和评价形式,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