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区域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区域活动总结

第1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中三班 陈美羽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探索的天堂,是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教师相互作用,并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实现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然而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师幼互动流于形式、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存在不少指导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1、投放的材料,如何及时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2、孩子多时,教师指导如何支持孩子个性需要和发展?3、不知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这几个难题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这一学期我们针对中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努力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以环境材料为媒体,将教师的指导转化为幼儿的积极行为。

首先,观察幼儿对区域投放材料的操作情况。因为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所以要时时关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得材料最大程度的引发幼儿操作的机会和愿望。

1、层次性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

我们在不同的区域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水平投放了具有层次性的材料。

比如操作区——“使用筷子”的创设,从情感体验入手,根据幼儿原有水平的差异,在材料中予以区分:对使用筷子不熟练的幼儿,我们创设了给小动物喂食的材料,让幼儿尝试夹方形或有棱角比较好操作的“食物”,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帮助小动物喂食的乐趣;对已有使用过筷子经验的幼儿,我们创设了喂小兔吃火锅,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圆形的球比较难操作的材料。以这种方式使材料和形式具有挑战性,幼儿在玩中,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2、多样性策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操作区——给小兔喂火锅的材料中,幼儿不仅活动了肌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点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比如说建筑区的活动:我们引导让幼儿将积木分类摆放,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不断地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1)整齐但不便于取放(2)异形的积木不好整理(3)怎样让大家都遵守一种摆放的方法。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学习了与同伴合作、感知了图形间量的不同及组合变化、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促进了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感受到,将目标、材料、形式进行的有效结合能充分地挖掘材料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面向全体幼儿,针对不同问题适时介入指导

1、观察先行,教师的介入要适时

适时指导何时介入。从实录和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1)当幼儿的行为希望得到成人认可时要介入,例:美工区幼儿的作品展示;(2)当幼儿有求助需求时要介入;(3)当幼儿发生困难时要介入,例:益智区中小朋友的提议被其他小朋友否定时;(4)发生纠纷、活动有停顿时,例如:建筑区游戏时面对同样的需求都拿一块积木,发生争抢,不能解决时教师都应该找准时机予以介入。

2、提出有启发式的问题,运用富有情景式的语言有效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例如建筑区的幼儿进行搭建,只是简单的运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游戏,教师可在与幼儿进行沟通后给予富有情景式的启发性的提问,汽车开出停车场要到马路或高速公路上去,而高速公路和马路的旁边都有什么建筑呀?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能有更高的发展。

3、教师以角色身份介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引导幼儿交流沟通的同时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娃娃家的幼儿玩着玩着就没有话题了,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或朋友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用语言引导幼儿交流沟通,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并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三、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整

第2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发展旅游产业被看作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策略。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强大的新兴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测度,国际上用“Touristization”来描述,中文译为旅游化。2006年,朱?f等首次在研究城市旅游时将旅游化作为测度指标来描述旅游发展程度[1]。随着认识的深入,学术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旅游产业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相关探索,其中包括对旅游产业复杂过程的测度。张广海等探讨了旅游产业的概念,并运用耦合度法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2-3];钱磊等借助6大统计指标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差异程度进行了评估[4];王新越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测度了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5]。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下的一种新兴的产业集群,2017年“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旅游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揭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资料的创造、生产、转移、传播以及消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旅游活动依存的重要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6]。而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旅游产业的体系结构、表现方式等也会产生深刻变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研究中,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劳动驱动型产业[7],亦或是资本驱动型产业[8],旅游经济增长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消耗与发掘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快增长,高消费”,体现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增大,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旅游业生产能力的物化,促使旅游产品向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改变,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消费者为导向,对富有资源的开发代替对稀缺资源的无限制开发。

(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般意义上,产业结构的两个变迁维度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9]。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一方面,区域既定国民收入结构的相关调整、区域供给能力或者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对旅游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增量的发展也会改变旅游产业自身的构成比例。

(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

旅游产品的价值通过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个性化的需求愈发重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代表的传统旅游需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预期。在一定时间段,旅游产品只有通过灵活调整自身的形态以及内容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促进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需求,旅游支出在家庭以及个人消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0]。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变革,可以为旅游者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旅游者可支配收入提高,为出游提供了经济基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旅游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较高水平的消费活动,而精神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的增加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为旅游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人们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二、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及其数据处理

(一)区域经济的指标选取

1.经济总量维度。广义上的经济总量一般是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基于数据可得性、全面性等的综合考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4个指标来反映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维度。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选取的主要指标为投资消费结构、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4个百分比指标。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各地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开放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从业人员结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万人)/总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3.经济质量维度。经济质量本身涉及社会、公正与平等,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组织而言,经济质量对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成为衡量组织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选取的主要指标为人均GDP(元)、单位面积产出(亿元/平方千米)2个指标。

(二)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供给与需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若二者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将会有效推动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水平。

1.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区域中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旅游产品以及服务的数量[11]。选取的指标包括旅游企业接待能力(%)、旅游企?I人均资产固定原值(万元)、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企业专指具有独立经营能力且进行核查计算的经济单位,即旅行社、星级饭店以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企业接待能力(%)= 旅游企业数量/区域总人口,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区域总就业人口数量。

2.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欲望所产生并有能力获取的旅游产品数量。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旅游收入、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产业集中度。其中,旅游产业集中度=(区域旅游总收入/区域GDP)/(全国旅游总收入/全国GDP)。

旅游产业是综合了社会文化、经济规律、地域景观以及人口流动等诸多要素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2]。因此,旅游产业测度指标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指标测算的数据选自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相关数据,权重的确定运用熵值法。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为了消除计量单位不同对数据的相关影响,运用Mix-min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处理,将数据统一为无单位的数据集。运算相关公式如下:

2.在求熵值的过程中要对数值进行对数处理,为避免计算中的无意义,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平移处理:

3.指标的比重变换:

4.计算指标的熵值:

5.指标熵值逆向产业处理:

6.计算指标的权重:

其中,m表示指标的个数,n表示数据统计所涉及的地区个数。

运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关系,将指数进行扩大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三、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的原理进行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数量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因素。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p个自变量的观测值,Y是因变量的观测值。

为避免在分析过程中受到变量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影响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通过应用可以描述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量来探索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方向。在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最终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为0.000,即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不服从正态分布,由此选用Spearman和Kendall相关系数来分析其特性,考察二者的相关关系(见表4)。

经测算,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126和0.181,均大于0,反映了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在相关系数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展开描述(见表5)。

就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总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系数呈现微小的负化作用,与日常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呈现正向作用,符合日常观念。其中经济结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最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58,成为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见图1)。从线性回归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规模,而在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力,而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可能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四、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经济生产要素组成的发展综合体,反映的是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12]。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建设作用[13];同时区域经济作为旅游发展的基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结合前文的数据测算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3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21世纪的今天,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往往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基础条件,不仅仅有区域空间的设置,同时也有场地的设置。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更要结合幼儿的基本身体情况,并合理地规划区域活动器材,结合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活动,并做好材料的全面投放,实现幼儿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推动幼教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做好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区域活动环境的创优

环境这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在环境的创设下,结合环境的利用,实现幼儿全身性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空间的设施,往往需要做好活动材料的积极投放,并做好幼儿周围环境的直接支撑。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往往需要创设多层次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并实现幼儿的轻松愉悦学习。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现状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幼儿园,一个班级主要有42名幼儿,在教师周围摆放着较多的玩具和材料,同时中间也包含较大的空间,通过对幼儿课桌椅的摆放,做好幼儿的集体教育。教师在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应多采取三维空间的创设,幼儿园的活动室有较大的封闭性,幼儿对材料玩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缺乏高度的重视,以至于教师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仅仅有着相对模糊的过程,失去了区域活动的意义,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对策

1.扩大室内外地面和墙面空间的使用范围

教师通过对室内外地面和墙面空间进行使用,为幼儿提供知

识,并做好信息的基础刺激,将幼儿的学习能力综合提高。活动开展中,同伴协商规定游戏规则,不仅仅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也实现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增强。教育性的凸现,就要结合活动的形式。比如,在“金色的秋天”活动开展时,以“中秋节”为主题,制作月饼盒灯笼,布置区域活动环境。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要保证有较强的趣味性,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比如,“我自己”主题活动的开展中,要结合小叶子以及数的形状,对自己的外部特征认识,结合班级的墙饰,对幼儿学习过程进行记录。

2.有效利用阳台走廊以及窗台

阳台走廊空间的利用,可以培养幼儿信息捕捉的能力。通过在橱柜进行标记,并结合点数对应或者是图形对应的形式,对幼儿物归原处的习惯进行培养,同时也有利于积极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在楼梯墙上,增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图像,并在台阶上对小脚丫进行绘画,这种创设过程,仅有着较强的教育意蕴,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相对较好的行走习惯。

二、遵循特色原则,实现活动材料的创优投放

幼儿对新事物的持续兴趣较短,同时幼儿园材料的合理使用中,更要结合具体的调查,并分析幼儿年龄特点,做好材料的选择,及时地更换材料,展现多层次和递进性的材料层次。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

调查分析发现,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幼儿园在材料的使用中,92%的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对材料进行选择,5%的教师注重材料的可利用性,仅仅有3%的教师不仅注重材料的层次性,同时也注重材料的递进性。这一原因的出现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材料的反复使用中,逐渐出现破损现象,这种教育价值不仅仅需要借助于材料表现,同时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更要依附于材料实现。材料的完整性,不仅仅要有一定的美感,同时也有着合理的构图,将幼儿的审美水平显著提高。一旦材料破损,幼儿不仅缺乏材料使用的实际兴趣,同时也难以形成独特的审美感。

其次,材料使用人数较多,幼儿之间的纠纷逐渐增加,这种材料有着较小的投放量,难以实现活动的最终目的。

最后,材料投放难易程度的不均匀,同样也难以科学合理地实现活动的应用,在游戏材料的应用中,图片难以实现根本上的配对,幼儿兴趣逐渐降低。一旦游戏完成之后,材料使处于闲置的状态,缺乏有效性的利用,将幼儿的劳动成果被忽视。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优化对策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中,要做好具体的优化。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优化对策,具体体现如下:

1.合理分析幼儿的年龄,做好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做好材料的投放。对于蔬菜总动员主题的一种区域活动而言,就要借助于积木和橡皮泥等工具,并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由于幼儿对于蔬菜缺乏较为全面的认识,教师要结合图片以及玩具,吸引幼儿,使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地投入。

2.联系幼儿的实际发展,做好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瓶子总动员”,这一活动中,主要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发展特点,通过对彩色瓶子图片的提供,在新材料的发现之后,做好角色的基础分配,加强合作性的表演,练习幼儿的表演能力,发放幼儿熟悉的一些手偶和头饰,并结合合作表演以及听故事的形式,不断提升表演的能力,增强区域活动的兴趣。

3.结合幼教的教育目标,做好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兴趣的培养中,要结合幼儿的好奇心,在多种玩具的投放中,对幼儿进行引导,引导幼儿更好思考,将科学探索的兴趣进行培养,联系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目标。对于幼儿教学主题的结合中,可以联系《芽》主题性的活动,做好幼儿美工能力的培养,结合豆豆粘贴画的工具,对形状不同和颜色不同的豆豆进行搭配,联系有关豆豆的知识,加强幼儿对豆子的了解,并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材料投放中,不仅要保证材料有着组合性的投放过程,同时也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

投放。

总而言之,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相对而言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系统功能,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优中,教师要加强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联系幼儿身心的全面了解以及发

展,注重环境材料教育价值的充分体现,在区域环境活动中,注重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学

习能力的不断培养,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彩艳.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策略[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08(11):42.

[2]杨松鸽.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2):157.

[3]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5):70-72.

第4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调查目的

比起正规的幼儿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新《纲要》的贯彻与落实。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怎样合理创设环境使幼儿积极地与之互动?如何把区域活动有效地与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怎样指导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这些都是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制定雨花台区幼儿园区域评比标准,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各幼儿园根据标准自查自评,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区域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与范围

调查对象为全区标准园以上的24家幼儿园,抽查样本达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3%(没抽测的均为私办村办园)。其中省级示范园5家,占抽查总数的21%;市级示范园 4家,占抽查总数的17%;市优质园 9家,占抽查总数的37%;市标准园6家,占抽查总数的25%。

调查步骤、方法和内容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程开放,通过评比、观摩、互学、交流、反馈,让幼儿园、教师、孩子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教研室制定了活动步骤、日程、方法和内容,出台雨花台区幼儿园区域评比标准,要求各园带领教师学习、落实,进行认真的自查。为体现展评的全面性与普及性,教研室当场任意抽取一班级作为评比对象,聘请区幼儿园讲师团成员担任评委,托幼办主任与教研员全程参加,评比时间30分钟,当场交换意见,及时交流,促进及早整改。

二、区域活动调查情况分析

全区参评幼儿园十分重视此项活动,都做了积极地准备,实评率达96%。总体看来,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差异显著,发展很不平衡,一、二等奖几乎为等级高的幼儿园囊括,一等奖中省级示范园为2家,占省级示范园总数的40%。而获得一、二等奖的幼儿园并未表现出昀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区域创设形式化

―各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想方进 设法开辟活动场所。区实验幼儿园利用大礼堂为幼儿提供表演剧场地;春江一幼将空置的房间开辟成角色活动区;上怡幼儿园充分利用午睡房、走廊、过道;西小、铁幼将操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供。但多数幼儿园未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提供昀大限度的自主活动空间。场地划分没能注意动静分开,安排欠合理。在区域设置上教师较多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教室的结构布置些固定形式,幼儿仅仅作为参与者、表演者,而不是游戏主体,失去了自主性,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某些区域的创设甚至只是一种摆设,经常没有人玩。

―大多数幼儿园有区域活动计划,有的比较全面,并层层落实到位。但我区多数计划的实施不注意分解,不能体现延续性与连贯性,有的甚至一二个月都是同一计划。有的过度重视区域活动的计划性,教师每天都要书写区域活动要求、准备、过程、反思,加重了教师负担,实际游戏水平并未见长。总体说来教师游戏的观察能力与反思水平有待提高。

―多数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数量合适、符合幼儿特点及教育目标要求的活动区,有的还能根据时事开展特色活动。例如的西游记剧场、英语童话剧、奥体中心体育馆、地铁棋、商业一条街、干洗店、加油站、晒鱼场等,这些活动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幼儿乐意参与。有的设计能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发展及生活经验,充分挖掘生活中教育内容,并把它们引入到区域活动中来,让幼儿在生活化的区域活动中构建整体经验,获得整体发展。有些幼儿园生搬硬套城市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题内容,创设了诸如“肯德基”、“必胜客”等活动区。由于农村幼儿没有城市生活经

验,难以在区域活动中激发探索环境的热情,更谈不上创造性,致使活动区成了一种摆设,失去了教育功能。

―教师在每个区域都制作了明显、美观的标识,但幼儿参制作少,缺少提示,幼儿甚至不知道标识上的内容。

―区域活动的创设不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不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

有计划、有目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各家幼儿园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其中有教师自制的、有购买的、有成品也有半成品,有高结构的、有低结构的……注意到区域活动材料要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但材料的操作性、可变性,层次性不够。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看资料、谈话),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引发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提供的材料缺乏层次性,虽然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我们应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区域操作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让幼儿以参与不同层次的操作,从而获得整体的经验提高与发展。

(三)教师指导欠恰当

―教师能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组织有序、自然。例如用娃娃的哭声引出活动的重点 ―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在家,既解决了前面游戏出现的问题,又对今天的活动提出了要求,结束时围绕“开心”进行以幼儿为主的评价,评价参与性高,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但是多数幼儿园重点不突出。教师对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要么面面俱到、要么一声令下、要么拖拖拉拉。

―有些教师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东走走西看看,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随意性大,不能引发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有的教师不注意观察了解,只是看着幼儿摆弄物品。有的教师在指导中过多干预,使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不能发挥自主性来自己解决问题。

三、区域活动调查结论

1. 大多数幼儿园对开展区域活动的价值有一定认识,但不深刻,重视不够。

2.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情况差异明显,发展很不平衡。省、市级示范园没能起到应有的示范、辐射作用。

3. 大多数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心中无数,以传统游戏为主,幼儿自主游戏少。

4. 教师区域设计、创设、指导、观察能力亟待提高。

四、加强区域活动的对策

(一)重新认识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价值,改变观念

区域游戏中教师能否采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教师只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并使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幼儿才能成为游戏的主人。

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相信幼儿的潜力。《世界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游戏的权利,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自己未来的权利”。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选择、表现、创新和成功的机会,鼓励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选择游戏伙伴、内容、场地和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主、创新,真正感到开心、快乐、满足和有成就感。

要尊重幼儿的“发现”,相信幼儿的“创造”。要鼓励幼儿的首创精神,保护幼儿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对他们的任何“发现”,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大力表扬。要充分相信幼儿具有创造的欲望和潜力,支持幼儿多方面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发现并发掘出蕴藏在自己的潜力,都能在成功中满开信心地对待生活。

要尊重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创新不仅需要个性的张扬,而且需要信念、志趣、爱好、情操、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需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坚强的意志、合作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而这一切在自主游戏中可以很好的培养。

(二)以培训效益为中心,狠抓训研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培训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要以园本培训为基础,改进培训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带领教师多渠道学习游戏理论,把握游戏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教研室要指导幼儿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区域活动园本培训计划,立足教学一线,组织教师开展自学反思、开展实验活动,讲评示范活动,组织主题研讨。讲师团应跟踪指导,促使教师逐步成长和成熟,全面提高驾御游戏的能力。还可尝试分片教研,加强区域整合,省、市级示范园必须在带头发展好的基础上,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整体发展。幼教中心组各学科组要围绕区域游戏搞好研究、实践。

第5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自主创新; R&D投入; 区域比较

随着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全面落实,国家为激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R&D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及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使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但从全国各地区看仍有R&D投入不平衡问题,本文仅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入为切入点,分别选取R&D投入总量和投入结构以及R&D人员投入等指标做一区域比较。

一、R&D经费投入

R&D经费投入的比较可分为投入总量比较和投入结构比较。由于我国各区域情况不同,经济总量千差万别,仅用R&D经费投入总额无法全面衡量一个区域的科研活动规模。为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首选指标是R&D/GDP,即当年R&D经费投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R&D经费投入强度。

(一)R&D经费投入总量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我国各区域在近三年的R&D经费投入的比较见表1。

通常,一个国家的R&D/GDP如果小于1%,说明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创新能力;大于1%而小于2%,经济处于发展快速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大于2%,则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创新能力比较强。首先,从表1中看出东部地区R&D经费投入总量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始终在1%到2%之间,这就是说东部地区经济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在2010年R&D经费投入强度接近2%,说明创新能力提升较强;再次,中西部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始终在1%左右波动,说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创新能力。R&D经费投入环比增长率在2010年基本持平,我国R&D经费投入同步增长。

(二)R&D经费投入的结构

增加R&D投入的总量虽重要,但还存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R&D经费投入的结构直接相关。但是,研究中对科技投入问题的关注偏重经费投入总量而忽视经费投入结构。R&D经费的投入结构包括来源结构、执行结构和活动类型结构,由于它们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R&D经费的筹集或使用情况,因而成为分析R&D经费投入的一项标准。

第一,来源结构。R&D经费的来源可分为四种类型:企业、政府、国外及其他来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同,四种来源的比重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把企业、政府、国外及其他来源所占R&D经费来源的比重称为R&D的来源结构。2009年我国三大地区R&D经费来源结构状况见表2。

从表2揭示的数据看,我国各区域R&D经费来源均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但各地区R&D经费来源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比重分别为84.5%和76.5%,说明企业自主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已进入良性循环。西部地区政府R&D经费投入比重为39.5%,这说明西部地区对政府引导研究与开发依赖性较大。

第二,执行结构。企业自主创新一般有企业自身、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三大类。R&D经费在这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被称为R&D经费的执行结构。研究这一结构的必要性在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各有其特点,R&D经费在三者之间分配的不同,直接影响R&D活动的结果。2009年我国三大地区R&D经费执行结构状况见表3。

由于R&D经费来源的不同,影响到R&D经费的使用情况,从表3中看出,总体上我国三大区域R&D经费分配到企业中的数量远大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企业R&D经费使用比例的增加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需要,为企业自主行为,因而多来源于企业自身,比如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大学的R&D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这是由于在大多数国家中,大学是基础研究的基地,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大学自身的能力又较为有限,因此支持这部分重要研究力量的任务只有政府来承担。所以,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R&D经费量由6.8%到11.1%逐渐上升。研究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政府委托的相关政策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等,因而其经费的绝大部分也来自于政府。

第三,活动类型结构。R&D经费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是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在R&D经费总量中所占比重。2009年我国各区域R&D经费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统计表见表4。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三种类型的R&D经费投入占总经费的比例一般为:基础研究占13%~19%,应用研究占20%~25%,试验开发占50%~61%。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三大区域R&D经费主要投入到了实验发展研究上,分别是东部地区85%、中部地区81.3%、西部地区71.7%,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经费投入比重很低,尤其是基础研究。这种状况说明,近些年我国逐渐加大实验发展领域R&D经费投入比重,使我国在多个领域接近或达到科技领先水平,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还应注意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使R&D经费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趋近合理。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第一,R&D经费投入总量东部地区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第二,R&D经费来源结构和支出结构显示企业已经成为R&D活动的主体;第三,从R&D经费的活动类型结构看三大区域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偏低。从整体上讲,我国西部的R&D经费投入总量有待进一步增加,中西部结构有待优化。

二、R&D人力投入

R&D人员的投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我国三大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比较见表5。

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个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年)和3个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相当于中西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总和的2倍。三大地区实验发展研究人员当量比重分别为82.4%、77.4%、66.0%,表明我国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正处于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为基础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作实质性的改进阶段。但是西部地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部分的人员投入分别为11.2%与22.7%,相对中东部地区的该部分人员投入力度很大。

三、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三大区域R&D经费投入总量与投入强度、R&D经费来源及分配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说明我国各区域的R&D经费投入与发展的趋势还有一定差异,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为使R&D经费投入能达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目标,在今后各区域的R&D经费投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财政应继续加大各区域R&D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中西部区域其占GDP的比重,以满足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是调整西部地区R&D经费的来源和投入方向,政府更多地参与到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中,使企业逐渐成为R&D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可以扩大资金的来源,减少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科研和生产活动更加密切相关,使R&D活动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为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R&D经费在科研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R&D投入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郑锋,郑垂勇.我国R&D经费投入分析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8(11).

[2] 廖伟.中国与OECD国家R&D投入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

第6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1、产业集群简述。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集聚,它具有以下特征:(1)地理集聚特征。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及与之相关的支撑机构在某一地域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柔互惠共生性。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生产所有有关知识和拥有各种相关资源,去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3)竞争协同性。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方式。竞争使得企业群落中的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以及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并依靠协作伙伴关系在竞争中发展壮大。(4)根植性。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地理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资源共享性。众多相关联的企业聚集,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并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6)创新组织的开放性。集群式合作创新网络与集群外的其他组织有着密切的开放性联系,集群内的合作创新网络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织关系,当其中的一种联系变得无效时,这种联系将会被一种新的联系所取代。上述特征,使产业群具有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等,从而引致产业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自增强机制,最终表现为强劲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2、综观目前总部经济不同阐述都强调其集聚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总部经济。北京社科院赵弘研究员在2002年9月第一次提出了“总部经济”这一概念。随后的几年中赵弘赵弘研究员通过理论论证和北京总部经济战略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了总部经济中涉及的各类现象的内在动因。“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使我国在经济学领域有了原创性的突破。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来对总部经济进行了定义,林文俏(2003)给出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的描述:“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人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认为:“总部经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益的集聚性、扩延性、示范性、辐射性、吸引性。”赵弘(2004)从企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史忠良和沈红兵(2005)在分析赵弘的定义后,提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集聚并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现象。首先,这一概念包含了总部经济涉及的两个方面:企业和城市;其次是总部在城市集聚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企业和城市二者对更高经济效益的追求;再次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能够使企业和城市“双赢”;最后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是一个现实中存在又可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现象。刘世锦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说总部经济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它相关的要素大多数是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比如像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研发、金融、营销、物流、会计、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等。”贺灿飞(2006)从空间经济视角认为,总部经济是从事增值经济活动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总部在一定空间内聚集,与相关产业强烈关联并产生外部集聚效益而形成一种经济形态。徐金发等(2006)则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和核心要素,认为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的结果。

从以上各位学者对总部经济的理解来看,尽管总部经济概念和内涵百花齐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强调总部经济的集聚性。

3、在经济发展实际进程中,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总部经济是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集聚在特定区域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总部集聚区域表现了很多产业集群的特性。在经济发展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化的分工,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最大化而在空间上产生聚集。空间范围内聚集的强化,使企业扩展成为具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里的核心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出现后,空间集聚对这些企业的意义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化。一方面,集聚的“经济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集聚的“不经济性”却又是日益明显:优越的融资条件、与更上级政府的紧密关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这些资源在当地都难以获得。这样,当“非经济性”超过“经济性”时,企业的某些部门就会出现“离心化”的趋势。此时,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扩展表现为一部分企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置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区域。

产业集群存在着影响其形成、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而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不同的。传统的农业集群、工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自然资源、一般劳动力资源、生产管理,高新技术集群的核心要素为知识性劳动力资源、核心技术、知识与信息、管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相应的核心影响因素。当某区域的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吸引类似企业加入,从而使该产业集群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无疆界世界(BordlessWorld)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收购IBM电脑业务的联想集团将其全球总部设立于美国纽约州Armonk,北京是其中国总部,而生产基地将逐步移入中国。由此可见,职能机构的区域分离并在全球寻求最佳资源配置将日益普遍,特定区域以其综合资源优势有可能成为组织职能机构的总部聚集地,例如美国硅谷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研发中心,印度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软件的研发中心,香港和新加坡是跨国公司亚太地区的总部。这些总部的聚集和产业集群一样具有相似的属性,总部集聚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现象。总部集群的正外部性能给企业和当地带来竞争优势,而且由于企业总部是组织形态的高端部分,总部集群给企业和所在地带来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4、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理解,总部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与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波特认为一个区域之所以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熟练的劳动力,具有好的区域形象及大量的产业集中等。总部经济是产业聚集在形式上的一种特例,更进一步的说,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的一种聚集经济。具体来说,(1)总部经济是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大聚合,聚集于某一产业,但又不局限于同一产业内部、或是一条产业链上相互关联企业的聚集,将其外延拓展到了不同产业在同一区域的功能聚集;(2)总部经济的典型形式是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高度聚集,如果区域内总部或总部派出机构聚集的数量不够多,就不会产生一种地域经济现象,也不会产生与总部经济相联系的外部规模经济②;(3)总部经济不是一种低级的、杂乱无章的企业聚集,它所聚集的总部是一个大企业、大集团内部的融资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公关中心等,并与企业的生产环节、物流环节等形成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③。因而总部经济是一种特殊的集聚经济,企业总部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成为总部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前提。迈克尔·波特认为,一系列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互相集合构成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一个区域除了按同一产业进行区域聚集外,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营销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也会在一个区域中集群分布,形成功能集群。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总部经济宏观表现为功能集群,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

5、简要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对于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的关系,我们有两个结论:第一,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一种聚集经济。第二,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集聚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由于总部集群效应,从而产生总部经济。总部集群是指众多企业总部聚集在中心城市,衍生出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会计师、会议展览、广告传媒、战略咨询等一系列知识型服务业集群。总部集群效应是指集聚一定数量企业总部的城市将会吸引人才、金融、高端服务业等资源要素,从而改善企业总部的商务环境,加上总部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业务关系,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落户,而更大规模的总部集群又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任何产业集群都存在集群效应,而这正是产业集群的魅力所在。

二、总部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发展总部经济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竞争能力(赵弘,2004)。总部经济是在有效融合企业价值链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在总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商务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在一个区域集群分布。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这种成熟的服务环境,又反推与其相同的企业功能向本区域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1、总部集群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1)总部集群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总部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有利于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统筹合作发展。首先,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有效地集聚和扩散高端生产要素,加快金融、房地产、产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使市场结构日趋完善、功能日趋完备,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集聚功能;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可以较快建设商业设施和综合商厦,形成高规模、高档次的发展平台,将汇聚在城市的科研、开发、技术等力量充分利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强化中心城市开发创新功能。其次,总部经济使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而是跳出本地,通过与周边区域其他城市的合作,构建总部经济链条关系来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通过技术的转让、资本的输出、信息的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迅速发展。总部集群的区域辐射能力,势必对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势“兴奋剂”。(2)推进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总部集群将带动区域内产业的迅速升级换代,改变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总部集群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总部服务的产业链,具体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等。总部集群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从而优化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3)推进地区的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区域统筹发展面临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在寻求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间的资源类型和察赋差异,寻求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间合作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总部集群为解决区域统筹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中心城市与周边欠发达地区之间由产业合作拓展到功能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总部集群对城市化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要素集聚,拓展城市地理空间,降低城市化成本,增强城市功能,提供物质支撑等等。总部集群的建设,对于市场化也具有极强的推进力。如大量金融企业总部聚集在一起,促进金融市场的建设。总部经济还推动了企业、社会、文化的进程。企业家们的集聚使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处于互动当中,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同时带动了企业的服务领域、服务产业。

2、总部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物。区域品牌包括3个要素:(1)区域特性。产业区域是区域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区域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区划和地理的概念,一般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地理特征、资源优势或人文历史渊源、自然风貌等。(2)品牌内涵。品牌内涵是构成区域品牌的基本要素。一个成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产品属性、利益、价值观念、个性、文化、顾客群体等。区域品牌也是如此,它是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拥有品牌的一般内涵。(3)产业实力。产业实力构成了区域品牌的基本内容。区域内特定产业、产品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内部分工合作程度等,其所体现的实力水平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成正相关。

总部集群的特征与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是相吻合的。总部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总部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劲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大量相同、相近、相关的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是区域品牌形成的依托。通过总部集群的自我强化效应,集群逐步成长壮大,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随之提升,逐渐支撑起一种有影响力的产业整体品牌,这就是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与总部集群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区域品牌的形成有着明显的集群依赖特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总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相伴形成区域品牌。总部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这是打造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总部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一经形成,对总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总部集群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是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是当代企业、区域、城市和国家获得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企业总部为什么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我们认为与集群区域的创新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政府为、创新区域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介的社会服务化系统的完善程度,另还包括基地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等等。创新理论认为总部集群作为一个社会性系统,是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它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各种要素的结合,培育地方文化中蕴涵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形成等,培育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总部集群是区域经济的创新,而区域经济的创新有赖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1、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基本构成要素。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这三个部分构成,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1)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①。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2)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3)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地区企业发展生机盎然,则能说明该区域的创新体系运转良好。因此,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2、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孤立的行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因此,研究创新过程必须将企业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放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考虑,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绩效的改进要求与各种和创新活动有关的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集群化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可以看出,总部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总部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由于总部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总部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在我国,国家层面下的地理区域通常与行政区域具有合一性。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多是指省级创新体系或地区级创新体系。当前,以长三角为典型的跨区域创新体系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了构建大区域框架下创新体系的趋势。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总部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总部集群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可以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在这一意义上,总部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2)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总部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如果位于集群区域,往往也成为构成总部集群的主体要素,否则就构成总部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创建本地的专有因素,是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公用设施及地域的专有文化等要素本身就构成区域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该区域内众多创新者寻求外部性的动因。(3)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总部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区域创新体系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要素(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的互动,并通过促进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对产业集群发生作用,总部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也是企业互动作用的结果。因此,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总部集群的共同功能。(4)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总部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总部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总部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总部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四、建设总部聚集区、加快总部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种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总部经济的发展应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加以考虑。但是,总部集群毕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高端形态,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才、金融、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总部集群发展应有其特殊的路径选择。

1、实施集群创导(ClusterInitiative)战略。国家或地方为了促进集群的发展,通常在一个或几个集群形成之后,对集群采取一系列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即实施集群创导。集群创导涉及集群企业、政府和(或)研究机构,是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动一地区内集群的成长和提高其竞争力。集群创导实施模型为理解、分析、评价集群创导提供了概念框架。该模型基于四个要素:三种驱动力(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集群创导的目标,集群创导的过程)和集群创导的绩效,如图1所示。

图1集群创导实施模型

围绕总部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集群创导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自下而上的方法,针对市场自发形成的集群,政策的关注点是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动力、消除市场失效,政府的角色是总部集群的推进者和仲裁人;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即政府为产业和研究机构的对话设定未来发展的重点框架,确定参与对话的各方并开始对话过程。在设定国家优先序、启动总部集群内外的对话后,主要按照市场引导的过程进行,不需要更多的政府介入。实践证明,集群创导和总部集群政策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消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失效问题。

虽然总部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总部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总部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政策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总部集群的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取市场机制而代之,这样只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政府在集群创导方面,既可以发挥传统的功能作用,如基础设施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等,也可增加一些新颖的内容。关键是针对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理重点。政府在集群创导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包括资金供给、本地劳动市场形成、企业家的培育等);区域营销;活跃私营经济,促进公营、私营企业合作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发展行业协会、降低企业进入退出集群壁垒等);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等。

2、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创新体系理论,创新过程实质上是各种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单个企业或机构作为政策作用的对象,以实现区域内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各种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总部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总部集群并不意味着区域持续创新活动和竞争优势的长期保持。区域创新网络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状态,有赖于其内部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转。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机制主要有四个: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近性和社会嵌入性。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要素正是通过系统的内部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产生了某种输出意义上的改变(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等),进而影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经济区城内与技术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并具有内在相互关系的创新主体、组织和机构的复合系统。其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基于本地的创新网络,即建立在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的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总部集群和空间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性。总部集群作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区域性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因此,要将总部集群建立与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营建创新创业环境,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局面。

3、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林顿(Linton)的论述:社会文化是“某特定社会成员共享并相互传递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1)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它包括人们对创新的接纳、认可程度,敢于冒险的热情和勇气等,是人们创新的原动力。(2)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是集群创新的关键。(3)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平等、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学习。相互信任和开放的心态,使得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频繁,加快了新思想、信息和创新扩散的速度。

总部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总部文化来自于总部经济,是在总部基地的环境中诞生的。总部基地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区域,而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支撑。总部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而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区域产业文化。这种区域产业文化维持总部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总部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总部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总部集群的竞争优势。营造总部经济文化氛围,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和城市区域形象提升,从而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

4、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总部集群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建立区域品牌相当于为区域内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区域形象平台,随着区域品牌的发展,区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价值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受益,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单个产品的品牌效应相比,一个地区的品牌效应更形象、更直接,影响力更大,具有更小的风险系数,更高的价值,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区域品牌作为总部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在总部集群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总部集群发展主体的企业与总部集群推动力量的地方政府应在明晰区域品牌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域品牌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区域品牌在总部集群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效应。区位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集群全部产品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因此区位品牌的培育需要集群内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发挥协同效应。总部集群内的各成员要齐心协力实施集群营销,实现营销方式的创新。在培育区位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力量。总部集群中的各个企业是培育区位品牌的主体,企业的品牌形象直接决定了市场和消费者对区位品牌的印象和评价。各种行业协会则是区位品牌形成的经营与管理者。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该配合政府,以专业化功能接受政府授权,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经营管理活动,推销区域产品,推广区位品牌,切实维护集群的整体利益,在区位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各级政府在区位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中则要扮演“引导者”和“护航者”角色。

5、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和普遍的方面,没有好坏与主次之分,都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进步的动力。随着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的企业除了横向竞争外,也会注重纵向方面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多赢合作模式。集群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组合。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实施“总部集群的做大做强”战略,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高“禀赋”的企业,来增强集群效应。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扎堆状态,在产业价值链上相关企业没有组织成有序的系统,有的只是无序的竞争。企业总部之间也没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总部也没有通过共享专用信息和在技术、市场营销、培训、设计等项目上进行合作而获得外部经济,因而不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无法发挥相应的集群效应。为防止盲目扩大集群规模,保证集群的有效性,建立起有效的“竞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集群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的均衡上,只有通过“竞合”机制的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总部集群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

6、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ina,GVC)。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ina,简称GVC)是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生产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到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其利润分配,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在全球范围,有“纽约—伦敦—东京”的金融联系,有“硅谷—新竹—珠三角城市(带)”的生产联系,此类联系超越了地域的邻近关系,从非本地联系、全球联系来研究区域集群创新管理问题恰恰是国际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全球价值链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这种升级更可以具体化为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总部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随着总部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总部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价值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髙附加值环节攀升,总部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积极实施科技开放互动战略,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和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总部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1]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第70-74页。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23页。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魏守华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第2期第18-21页。

[6]徐金发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4,10页

[7]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8]田新豹等:《区域经济学对总部经济的解释》[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5-17,23页。

[9]赵弘:《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J],《开放潮》2006年第4期第39-41页。

[10]吴宣恭:《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第4-6页。

[11]赵弘:《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7期。

[12]贺灿飞:《总部经济再探》[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6月21日。

[13]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14]赖国毅:《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基于成都实践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6,10页。

[15]赵弘:《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

[16]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3月7日。

[17]许惠:《总部经济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6月11日。

[18]曹文、陈建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年第5期第15-20,54页。

[19]陈柳钦、杨冬梅:《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EB/OL],

/htm/jjlc/cyjj/2005-05-26-18795.htm。

[20]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21]陈柳钦:《产业集群的创新、合作竞争和区域品牌效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0-75页。

第7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北部湾; 信用化; 区域经济; 国家战略

信用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经济成分的比例大小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信用活动的规模与信用交易的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信用经济阶段是市场经济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信用经济阶段是市场经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经阶段。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一、北部湾经济区信用化过程中的特殊性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 255万人,是我国西部11个省区中唯一的出海口,是我国西南地区,乃至中、西部部分地区开放合作的龙头。由于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及经济信用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北部湾区域内部各城市信用水平、信用观念和信用市场特征的多样性,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建设的进程和方式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存在着诸多特殊性。

(一)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过程中的国际化趋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及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成立了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经济特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前提出的北部湾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就是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信用化过程,也是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国际市场与周边国家双向互动的信用化过程。它不仅受到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受到中国-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内各国及相关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彼此之间广泛存在着国际信用组织与经济活动的交流,具有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二)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过程中的国家战略定性

2008年初,北部湾国家经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不仅是该地区内的信用化,更是国家战略意义上的信用化,其区域信用规划必须符合长远与全局的国家利益,其信用化的提升也必须符合我国对周边国家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对于带动广西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地区经济互动交流、形成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级,深化与山水相连的东盟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维护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稳定与和平,具有深远的国家战略意义。

(三)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过程中的地缘区位殊胜

从东亚地区视角看,北部湾经济区是东南亚与东北亚的结合部。从中国-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视角看,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的结合部,是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核心部位。特殊的区域位置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前沿和桥头堡。这里既有海洋相通,又有陆地接壤;既可从海上通达东盟10个国家中的9个国家,开展海上国际开放合作,也可从陆上到达中南半岛、东盟大陆的7个国家,甚至可延伸到南亚地区孟加拉等国家;既有利于国内、国际信用资源的利用、信用投资的开展、信用教育活动及相关信息交流,也便于建立国内外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活跃信用市场,规范区域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信用服务形象。因此,可以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发展过程具有殊胜的区位优势。

二、北部湾经济区域的信用化程度分析

为便于分析,笔者引入信用总规模、经济总量、信用化程度比率三个概念,并分别以S、GDP、R表示。其中信用总规模是指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交易总量,即工商企业、消费者、银行信用等经济主体交易规模,包括工商企业、消费者信贷、各种工商企业类债券、股票发行、工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赊销信用规模等。此处的经济总量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经济信用化是指随着信用活动规模增加与信用交易结构优化,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部分的比重。这个比重,可以用信用消费和信用交易等信用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示,也可以用信用总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倍数表示,此处称之为信用化程度比率。

(一)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程度偏低

由于北部湾经济区于2008年初成立,相关统计资料还未整理公布,所以在不影响观测质量的前提下,笔者以2000-2004年相关统计资料作分析,具体内容如表1与图1所示。

从2000年至2004年,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近五年平均信用化程度比率分别为1.59、0.41、0.83、0.47。按一个地区的信用化程度比率达到50%以上即表明该地区进入信用经济阶段的标准,只有南宁、北海达标。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信用化程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信用文化欠缺,信用教育落后,信用管理人才匮乏,以及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信用欠发达,信用渠道主要依赖金融机关,以信用贷款为主,形式单一,从而造成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发展缓慢、经济区域信用化程度偏低的局面。

(二)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总规模(S)对经济总量(GDP)贡献结构失衡

从纵向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总规模、经济总量由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大城市构成。从2000年至2004年,平均信用总规模分别为767.37、61.19、112.77、32.96亿元,累计974.29亿元;平均经济总量分别为466.8、149.21、136.83、70.2亿元,累计达823.04亿元。信用化程度为1.18,说明北部湾经济区信用总规模对经济总量贡献较大。但具体分析相关结构,不难发现,除南宁信用化程度比率大于1外,北海信用化程度比率介于1至0.5之间,钦州、防城港的信用化程度比率均小于0.5。凸显信用化程度分布不均衡。

从横向上分析:从2000年至2004年,北部湾经济区南宁的信用化程度比率分别从1.17、1.19、1.62、1.91提升到2.05,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过程。然而,钦州、北海、防城港近五年信用化程度比率分别徘徊在0.41、0.83、0.47附近。说明信用化程度发展不均衡。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方面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域四大城市信用总规模(S)内部差异过大,发展趋势不同,经济信用化总规模对经济总量(GDP)贡献结构失衡。主要原因是南宁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享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永久会址的“殊荣”,在政策优惠、投资力度、资源分配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得到更多的“倾斜”。因此,其信用化发展趋势较快,信用化程度比较高。而其他城市由于缺乏相关“倾斜”措施,造成区域信用化程度徘徊不前的结果。

(三)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化提升对策

1.健全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体系,加快社会和谐发展

整理与完备相关信用法律、法规,建立区域信用体系的制度依据。应大力发展信用文化,促进信用管理教育,引进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加快区域信用体系的建设。健全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体系不仅能使北部湾经济区域竞争优势大大增强,提升经济信用化程度,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而且能增进区域金融发展,提高地区整体信用等级,还可以培育市民和企业的信用意识,改善投资环境与市场秩序,催生诸如担保公司、征信公司、资信评级公司等机构,建立功能齐备的信用服务市场,从而加快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2.利用南宁中心城市地位,拓宽信用渠道,提升区域信用化规模

南宁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中国-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永久会址,是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体系的龙头。利用南宁中心城市地位,可以提高其对北海、钦州、防城港的经济信用辐射力,制订统一的城市信用建设规划与目标,探索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同时,加强消费者信贷、企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等企业间的信用交易,拓宽信用渠道,破解偏远城市信用发展瓶颈,提升消费者与企业信用规模,最终达到提升区域信用化规模的目标。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优化区域信用结构

信用政府的建立是有效区域信用体系的保障。(1)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制定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加强和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对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披露工作。(2)采取国际通行做法,完善个人和企业对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的机制、推动北部湾区域信用体系逐步向市场转化,使政府从无限信用责任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统筹兼顾,解决好区域性信用体系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迅速形成区域“信用洼地”,增强区域竞争力,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和信用能力,以全面优化北部湾经济区域信用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选庆.信用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

[2] 吕青,贺俊刚.企业诚信伦理评估指标体系[J].西安工业学报,2005,(12).

[3] 李坤.加快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J].特区经济,2007.2.

第8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用水结构;用水现状;节水策略

1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南北差异巨大。水资源分布问题影响着国家战略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正是缓解北方区域缺水的巨大举措。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总用水量6095亿m3。其中农业用水为3870.3亿m3,占63.5%,而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分别是1353.1亿m3、768.0亿m3和103.6m3,分别占总用水量 22.2%、12.6%和1.7%。南方省份地表水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均在86%以上,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超过40%的水危机标准。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时期下,合理分析国家用水结构和提出节水策略,为节水战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2 用水结构与用水分布

2.1 用水结构

根据用水特征分类,我国用水结构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根据统计,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比例分别为62.62%、23.25%、12.35%和1.78%。

(1)由图1可知,总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14年,年均用水量5966.1亿m3,2005年用水量最小,为5633亿m3;2013年用水量最大,为6183.4亿m3。

(2)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农业用水比例2011年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a.2005-2011年,农业用水量波动性较小,整体保持平稳,年均用水量为3667.0亿m3;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61.30%。b.2012-2014年,农业用水量明显增加,年均用水量为3896.7亿m3;农业用水比例相应有所回升。

(3)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整体上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图1显示趋势变化的分界点点出现在2010年。a.2005年-2010年,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均呈增长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显著,年均用水量为1377.8亿m3;2010年两者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45.3亿m3和24.00%。b.2011年-2014年,两者出现下降趋势,年均用水量为1400.5亿m3。

(4)生活用水量先升后降,用水比例先升后降。前一阶段(2005-2011年)年均用水量为720.8亿m3,用水量从2005年676.0亿m3持续增长至2011年的787.8亿m3,用水比例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0.13%;后一阶段(2012-2014年)用水量和用水比例下降,年均用水量为752.7亿m3。

(5)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

2.2用水分布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要求,将全国各水资源一级区划分为南方四区(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和北方6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两部分。2005-2014年南方4区和北方6区各行业用水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通过10年用水数据观察,南方四区和北方六区的总用水比例、农业用水比例、工业用水比例和生活用水比例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但南方四区的生态用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北方四区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总水量比例分别为55.03%、44.91%,农业用水比例分别为46.02%、53.98%,工业用水比例分别为75.47%、24.53%,生活用水比例分别为64.61%和35.39%。北方区域的农业用水大于南方区域,表明北方区域具有较多的土地资源,节水工作应偏重于农业;南方区域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区域,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明方向。由于生态用水所占比例较小,文章着重研究农业、工业和生活三类用水情况。

3 各类用水现状

3.1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用水等农业生产用水。[1]。在农业用水中,比重最大的是农田灌溉用水量。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448m3降至2015年的402m3;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增加,2014年达到0.53,达到《“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要求。结果验证农业用水正处于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时期,农业灌溉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中国农业水资源存在短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用水总量不足、用水浪费和灌溉设施不齐全。另外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活用水量必将不断增加,而农业用水量将会得到控制。严峻的形势下,农业用水必须从进行内部挖掘,寻找潜力点,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2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的各部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工、冷却、空调、洗涤、锅炉等处使用的生产水及厂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2]。从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可知2005-201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下降,但总量较大;重复利用率逐年升高,但与发达国家90%的重复率存在一定差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急速下降,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0年的90m3降至2014年的59.5m3,用水量降低33.89%,提前完成《“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的约束性要求。

3.3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其中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波动范围不大,基本在209L/d上下浮动,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存在较大节水潜力。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先升后稳趋势,在2005-2010年基本平稳上升,此后维持在81L/d左右,基本处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范围内,但用水量偏高。

4 节水策略

4.1 农业用水

政府层面加强水权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区域的水资源,减少流域上下游的用水冲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作物耗水和经济效益的不同,适当调整农业用水水价。利用经济杠杆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用水的水耗。农业灌溉区域施行节水指标考核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技术层面,逐步减少农业的漫灌面积,发展先进的节水工艺。

4.2 工业用水

节水主管部门逐步取消、淘汰高耗水、低产值的项目,严格限制企业用水总量,启用惩罚性的水价政策。在节水型企业建立中,实施标准提升计划,使得企业达到先进的定额标准。在企业之间开展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治污示范,增加循环水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用水的“零排放”。强化多领域、跨学科的节水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

4.3 生活用水

在生活用水方面,加强节水意识的培养,减少人为的浪费。家庭用水尽可能一水多用。公共场所提倡使用节水型器具。

5 结束语

通过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比较,可知农业用水依然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有所增加,但用水比例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今后的节水工作应优先考虑农业。通过区域的用水比例比较,探讨区域内部的用水结构,使得区域内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作趋于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9篇:区域活动总结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9个县(区)、市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人均GDP为主要统计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得出曲靖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提高经济效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 空间分异 曲靖市

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我国在区域发展决策上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这一方面导致增长极的出现,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打破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同时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发展差距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立足于云南省曲靖市,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差异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约束下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内在依据,提出促进区域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借鉴。

曲靖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实证分析

曲靖下辖包括一区一市七县,包括麒麟、沾益、罗平、富源、陆良、师宗、马龙、会泽、宣威共9个行政单元,本文以曲靖各县(区)、市的人均GDP数据为主,分析的时间段为1985-2003年,资料选取来自云南省统计年鉴和曲靖统计年鉴中曲靖各县市的数据,缺失的数据通过该地的国民总产值和总人口总数的估算补足,价格采用当年价格计算,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曲靖地区各区域经济差异随时序变化特征(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从极差看,曲靖各县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1985-2003年间,总体上一直呈扩大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85-1990年,绝对差异变化较小,年平均递增率为28.67%;第二时期,1990-2000年,绝对差异急剧扩大,年均递增率达到为45.9%;第三时期,2000年以来,但绝对差异年均递增率仍为25.03%。

离散系数,也叫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v为变异系数,xi为第区域的人均GDP,x为各区域人均GDP的均值,n为区域的个数,一般地,离散系数越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越大;反之,离散系数越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越小。曲靖各县市1985-2003年间,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1985-1990年间变异系数稳步爬升,增至0.6以上,年递增率为3.4%;1990-1998年,变异系数均超过0.6,在1998年,达到1;1999年后有下降趋势,但局部振荡。从变异系数的值来看,曲靖各县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

曲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经济地域分异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空间规律性,本文采用区位熵指标来衡量,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计算公式为:

Qi=Si/Pi

Qi表示区域内某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与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区的比重。Qi的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为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进行比较,按区位熵对地区经济进行分类:以Q表示曲靖全区的经济区位熵的平均值,经计算Q为1,当Qi>Q为经济繁荣区,当0.8

曲靖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模式

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其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的形态不一样,由此形成了不同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李小建,1999)。

根据前面分析,曲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为麒麟区,其次为沾益县,罗平、富源、师宗、陆良属于经济发展区,马龙、会泽、宣威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从产业结构看,麒麟区和沾益县的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宣威、会泽等地的产业构成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比较初级,经济结构比较简单。麒麟区为曲靖市政府所在地,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交通、通信网络也比较发达,加上政策倾斜,近三十年来,其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增长极,对相邻的沾益和马龙辐射能力较强,对距离较远的会泽、宣威、师宗等地辐射能力较弱,其符合距离衰减原理(李小建,1999)。

结论与对策

(一)区域布局上继续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就曲靖地区总体发展而言,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差距正处于扩大过程中。但随着曲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区域差距将保持稳定,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差距将缩小。另外,从曲靖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看,属于极核式空间结构。因此,在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上,要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效益高、基础条件好的部门和地区。要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强化麒麟、沾益等城市的辐射功能,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培植和发展中小城市,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邻村镇的发展,形成次极核心区域,并强化和整体经济的联动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二)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要着力培育和发展两烟及配套、能源、化工、冶金、汽车及机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支柱产业;要创造基础条件,逐渐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把曲靖市建设成为十佳宜居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充分挖掘潜力,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农特经济,如罗平油菜花产业要重点扶持,提高科技含量,延伸其产业链条,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并辐射和带动毗邻城镇的发展;要逐步实现整体的经济结构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型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实现协调发展

虽然区域经济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的经济现象,但地区经济差异扩大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并制约经济繁荣地区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将经济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曲靖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这不利于曲靖整体经济协调、有序发展,政府应进行适当调控(丁四保、王荣成,2003)。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撑力度,强化其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王秋影,徐效坡.吉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1)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