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工商企业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工商企业毕业总结

第1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济新常态

根据教育部预计,2017年全国将有79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0万。而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43万,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会达到434万。在毕业半年后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1.59万,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46万,另有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6.51万,三者共计73.56万(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调整。高校和毕业生都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多方共同面对。作为高校方来说,所面临的外部就业环境短时间是难以改变的,那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来破解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结构调整的要求,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大类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一、本科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满足社会特别是的需要,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经过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的调研,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总结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

1.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对口岗位类别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适合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市场营销类:销售人员、营销助理、市场调查员、客户服务人员等;人力资源管理类:人事助理、员工招聘专员、企业内部培训专员、绩效管理专员等;行政管理类:后勤主管/总务主管、行政助理/后勤助理、行政专员、行政文员等;物流管理类:物流调度员、国际货物员等;其它:财务管理、管理储备干部、管理咨询助理等。

2.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分析

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以实践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根据对企业招聘工商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来看,企业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相关的理论水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更看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生的现代企业管理技能、管理技术等实践能力是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首要考虑的素质,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一年内通常不会派遣其到管理岗位,而是先在基层各岗位实习,待其了解本企业或掌握相关经验后才到选调到管理岗位任职,说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新招聘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如果在校期间具备相应能力的话,进入管理层的时间就会缩短。

3.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特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第职业素质要求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其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等。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优秀的人格品质素质。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必须有高度的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工作要勤奋。办事公道,不谋私利,坚持原则;职业能力素质。要想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用人能力等等。一个现代管理者,应能胜任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日益加重的业务负担,因此,还必须具有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的魄力。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对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与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偏差

目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新生先学习英语、数学、思政、语文等公共课程,同时会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如管理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三、四年级则进行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的深入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个缺陷,它忽视了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经过了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应对考试的能力,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平台,更应该是一个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的平台。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偏差。

2.工商管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应用型教学设计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的作用,有些从事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师从事的工作任务只是所谓的“实验准备”,其被学院认定的课时工作量低,有的实践课教师被归为“非教学人员”,其工作不能计算工作量,这使许多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当中。在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一般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因为在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工商管理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其优点是高学历,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基础扎实,但由于缺乏在企业、公司参与工商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因此比较缺乏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相关经验,也不太了解实验室、实训室软硬件,甚至一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详细操作规范对于理论课老师来说也显得陌生,对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疑问不能够很好的解答。正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强,整体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已开设,但并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根据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性才的需求,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手段

依据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不同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具体来说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式实验教学、沙盘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融合以及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发映工商管理实际问题和情境的本土案例,建立本土化工商管理教育的案例库,大力发展管理案例教学,实现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形象的案例教学中理解工商管理管理的真谛和精髓。通过为学生创设虚拟的企业工商管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将工商管理知识融于工商管理活动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养成的兴趣。建立包括案例讨论、在线实验、在线工商管理论坛等模块在内的虚拟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深厚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制订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工商管理教师队伍。推动工商管理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和挂职锻炼,跟踪工商管理实践的前沿,促进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良性互动,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工商管理专任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过硬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适应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这对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必须根据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针对学生、针对企业、针对实践,从师资、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认可。本文中总结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新特点,高校只有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创新,注重专业特色的凝练、明确专业定位,才能培养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陆毅华,李养良,都学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7,(02):160-161.

[2]苗大威.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16,(28):188-189.

[3]孙理军,王开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2015,(31):126-127.

[4]黄雷,叶勇,李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04):76-78.

第2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一)目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2008年初,国务院在新的长远规划中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决定将广西沿海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放开发,其定位非常高,是建设成“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给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在自身经济实力尚且较弱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地吸收外来投资以及先进的技术,这是拉动广西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广西经济开放开发涉及诸多要素,如地理位置、资金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带动等。就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投入。随着广西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将迎来人才需求的高峰,对那些能够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和外来投资商搭建桥梁的媒介型人才的需求将成倍增加。因此,掌握一定外语知识同时又通晓外贸业务的外向型人才将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遗憾的是,广西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需求空间。

(二)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性的交流语言。一些具有高瞻远瞩之见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迎合了国家和地方国际商务贸易的需要,专门为此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所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就应该定位为:其培养的人才应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又能掌握一定的商贸知识。当然,他们在商务知识方面的要求不必太多,太高深,以够用为度,重点是在商务情景下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这个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

(三)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广西不少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定位与市场需求方面出现脱节现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很多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于看重理论,设置了较多的语言基础课程,而在技能方面的课程安排不足,致使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其知识结构未能适应所从事的职业需要。这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很多教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不清晰有关,他们对商务英语的界定只是简单地认为是英语加商务课程。就是商务英语的课程定位,也是沿袭学科本位的模式,忽略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性,因而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人才培养与当前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人才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断裂的现象(李细平,2007年)。

二、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状况

如何解决毕业生走向社会适应不了实际工作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要做的事儿很多,但最需要的是调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高专培养职业性专业人才机制方面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经济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大小,通过其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就可看出。正因如此,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取消去向和就业统计,这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广西教育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经济人才市场上各大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统计,近三年广西高校毕业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的统计情况看,这几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总人数呈下滑趋势。2011年的毕业生总人数是1680人,2012年毕业生总人数下滑了300多人,为1336人,2013年总人数进一步下滑至947人。与此相对应,就业人数在毕业生总人数下滑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下滑趋势。2011年就业人数达1534人,2012年是1241人,2013年却只有871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出现以上所统计的就业下滑趋势,是商务英语就业市场饱和了吗?是商务英语专业自身实力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吗?为此,笔者调查了2013年广西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的统计材料看,当前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总的就业率在呈现出良好走向的同时还出现了各校就业率的不均衡性。其中,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高达100%,而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的就业率不够理想,甚至低于当前广西各高校平均就业率30%到45%不等。部分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够做到100%不是没有依据可循,同时另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率低迷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然而怎样面对这样一个就业形势?这需要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们慎重思考,并根据市场行情作出相应的对策。为此,本文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提出了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三、广西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路径

(一)构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专业体系

首先,采取校内商务交易模拟实操课堂和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培养方式。在校内成立外贸英语试验中心,教师与学生分别模拟商务及外贸活动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计算机模拟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熟悉外贸流程。其次,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商务英语技能系列大赛,运用理论知识去模拟操作商务贸易上的交易和谈判技巧。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商务英语领域中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和商务场合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再次,广西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和外贸企业联合建立起专属的实习基地,使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这些基地进行专业的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最后,课堂教学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相结合。相关的资格证书是迈入外贸企业的敲门砖,例如: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证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考取证书所需要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资格证的考试。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广西区内存在大量的对外贸易企业,他们的业务面向国外市场。同样的,各高职高专院校也在不断地扩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入校学习。但是就业市场上各对外企业欲招聘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位却依旧空缺较多,少人问津。而另一方面,广西的高职高专院校一些毕业生却为寻找对口的、甚至相关的工作而费尽心思。存在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没有主动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接轨。这就给当前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就业设计上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对传统的课堂教育作出较大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口语交际能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等基本的书本知识,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招聘进企业的商务英语人才是训练有素的、有着过硬专业本领、不需要企业再耗费大量的成本去为本企业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最佳的完美结合。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了当前广西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率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同时也改变了以往企业用工难以及用工不对口的不良局面。这是商务英语专业和企业在当前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下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内部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发展在目标上是一致的,构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养的互促机制,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必须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广西几大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既给广西各高职院校提出了新任务,也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针对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已成为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培养方向。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走出去办学,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是一条可行之路。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迎接挑战。调整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通过寒暑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实践认识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来适应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三)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应是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培养的人才着眼于为广西国际贸易交往活动提供服务,应培养商务职业人才。作为国际商务贸易交往中的桥梁角色,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方案中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因素以及传统教育模式上的革新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高职高专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应确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培养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实践锻炼模式,搭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校企合作不仅是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新出路,也是培养人才形式的新挑战,因为它具有其他培养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鉴于高职生目前的学习动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第二,提高学生自我内驱力,促进元认知水平的提高;第三,注重项目教学和情境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关注“双师型”教师的本质要求,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以上优势正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这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最需要发展的模式之一。

第3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就业市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53-02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既懂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外贸企业的欢迎,全国重点高校及示范型高职高专院校,90%都设立了培养此类人才的商务英语专业。但是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在就业率、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等方面呈现出逐渐趋后的倾向,成为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专业之一。前景如此看好的专业,为何遭遇如此尴尬局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调研了东莞市外贸家具企业10家,了解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几个问题:(1)就业方向;(2)就业优势与弊端所在;(3)企业主管的满意度评价;(4)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基于调查数据,对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市场疲软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招聘条件与其实际工作能力分析

经笔者调查,在这些外贸企业里,1/3员工为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及英语专业(非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主要工作职责为:开发客户、落实客户订单、租船订舱等一揽子进出口业务。据东莞美国SCHNADIG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介绍,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类人才招聘,要求应聘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对国际进出口贸易流程熟悉,国际贸易知识扎实,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报关证、国际商务证者优先。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如何?据笔者与公司部门负责人访谈,总结如下:

1.关于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此专业毕业生语言实践能力弱,口笔译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业务需要,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锻炼,才能运用自如。

2.关于外贸进出口业务能力。对进出口实务存在皮毛式了解,知识泛而不精,很难深入到业务核心领域去。

3.关于职业道德。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不能主动去了解国际市场的经济变化趋势,在工作上很被动。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综合起来主要有四类:(1)国际贸易实务方向,从事外贸业务操作、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口译等。(2)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从事日常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3)英语培训教育方向。(4)旅游业务、宾馆服务业方向。笔者与东莞SCHNADIG分公司小朱合作,统计了其所在的班级(2009级四年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32人)的就业去向。具体为:外企3人,外贸公司10人,公务员2人,英语教师4人,前台招待2人,跟单员3人,其他行业就业8人。笔者又调查了这32人毕业时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所获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情况。具体为:外企3人(2人CET6)),外贸公司10人(1人CET6,6人CET4),公务员2人(2人CET6),英语教师4人(2人CET6,2人CET4),前台接待2人,跟单员3人(2人CET4),其他8人(3人CET4)。笔者又追踪统计了这32人毕业时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具体为:报关证1人,教师资格证3人,驾驶证7人,剑桥商务英语三级2人,剑桥商务英语二级2人,无证17人。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语言能力不存在突出的优势。相对比英语专业学生来讲,因主修如商务办公、谈判、信函写作、外贸会话等课程,淡化了英语精读、听力、口语、发音等语言基本功。又因缺乏详实深厚的进出口实务知识积累,及无专业资格证书,竞争力逊色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专业不对口的尴尬局面。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调查了几个商务英语毕业生在校时的学习情况,总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弊端如下:

1.语言类课程设置比重偏大。笔者分析:很多院校对此专业的就业需求认识存在偏颇,认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比商务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商务实践能力是在工作中习得,而语言基础却必须在学校里培养;二者大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招生时并未对英语学科成绩做出硬性规定,导致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2.商务英语类教师偏重语言知识,缺乏外贸实践常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往往是英语专业科班出生,对国际贸易知识来自于书本,缺乏外贸实践操作经验,而外贸行业操作性强,并非拘泥于课本的条条款款。

3.学生主动学习性差,对商务英语专业就业能力认识不清,专业敏感性差。据调查,商务英语专业高校生就学习时间而言,以一周五天工作日来计算,有40%的学生日平均学习时间为0.5小时左右,1小时左右的学生占42%,只有18%的学生日平均学习时间大于或者等于2小时。就决定学习成败因素而言,60%的学生认为要靠自身努力,认为环境是决定因素的占18%,由教师及天赋决定的占22%。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认为工作较琐碎复杂,缺乏工作热忱,对总是加夜班(中美时差问题)抱怨。感觉学校里学习的商务英语知识不实用,脱离实际工作需要。

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想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各方面亟需改革。笔者就调查情况提出了一些改革构想如下:

1.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设置应建立起以商务理论课常规教学、应用性课程实践教学、英语技能学习为中心环节,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平衡语言教育模块和商务知识教育模块的教学。同时,商务知识教育应平衡教材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比重,实践课比例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

2.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起一支既懂商务又精通英语的教师队伍。建议聘请知名外贸企业里的员工来校兼课,这些人才具备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学历,又具有较强的企业工作经验,能将最新鲜的最实用的商务操作知识带给学生;专业教师应下企业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开展商务英语的实用性教学。

3.商务英语实训课的设立。应强化商务英语实训课程,适时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业务锻炼和专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就业的刚性需求,提前适应工作岗位。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多灌输专业理念,培养他们对该专业的情感,同时加深他们对该专业的认识。另外,可搭建在校师生与校友问的交流平台,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聘请企业专家传授实践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行为习惯,为将来走人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商务英语专业是适时而设的,却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究其原因,与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团队建设与市场需求脱节而致。商务英语教学要服务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突破瓶颈,取得良性发展。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够对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起到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蓝组.中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J].教育研究与发展,2003,(3).

[2]郭亚卿.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宋梅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07,(1).

第4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后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毕节试验区作为欠发达经济体,按发展经济学其发展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工业化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转型转移(流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仍然是毕节试验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走什么样的工业道路,是能否顺利推进工业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全省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扩大总量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狠抓产业园区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运行调度,全市上下形成了“聚工业之气、造工业之势、成工业之强”的思想共识和发展氛围,工业经济呈现布局优化、提速扩量、后劲增强的良好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型工业化是毕节试验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

一、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的确定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也就是说,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2010年10月贵州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央企业扩张发展、中央及省对试验区的倾斜支持等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创优,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加快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坚持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促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坚持在西部内陆喀斯特贫困山区探索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导向于工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主导和带动作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动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增比、进位、突破。

到“十二五”末,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年均增30%以上;工业投资累计达2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5%以上;初步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二、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立足实际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全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着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总量扩张。到2015年,煤炭产业产量超过1亿吨,实现产值700亿元;电力产业装机超过1400万千瓦,实现产值300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化工产业总产值实现200亿元;建材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冶金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烟酒产业实现产值90亿元;食品药品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纺织服装、旅游商品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

(二)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对工业园区规划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等“三大基地”和各县市九个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格局,规划面积近356平方公里。各个工业园区(基地)都成立了副县级以上的管委会,积极探索园区建设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建成园区面积60.2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478万平方米,入园企业478户,投产企业242户,吸纳就业近5万人。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5.26亿元,多数园区实现“五通一平”。今年1-8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70.5亿元。另外,在全市范围规划建设100个中小微企业创业园,目前已建成28个,入园企业400余户,有力推动了全民创业。园区布局实现全市覆盖.

(三)强力推进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围绕工业“十大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和储备工业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尤其注重重大项目为支撑,扩大投资。突出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模式,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项目建设。 三年来建成投产项目326个,在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7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76.4亿元,年均增速47%,高出全省7.5个百分点。

(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全力参与全省面向央企招商和赴港招商活动,举办了2011年全国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港澳工商界知名人士走进毕节试验区投资洽谈会,同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常态化,全市组建14个招商分局驻点招商、统一战线联络联系专题推荐招商、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举办毕节试验区投洽会、围绕产业链以商招商等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努力提高招商实效。三年来,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130多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700亿元,有力拉动了工业提速增效。

(五)强力打造工业发展环境

把推动工业发展作为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强化部署和落实,在财税、金融、土地、规划、审批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形成发展合力。针对力帆骏马振兴车辆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行一事一议,组建专门班子进驻项目现场协调服务,在土地、资金、金融、审批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促进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同时,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努力为工业发展提供硬件配套,推动工业强区步伐。为工业发展创建良好的软、硬环境支撑。

(六)强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进一步加强了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强化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障,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比如2010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9.5亿元,同比增长23.1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20.1%。2011年一季度面对开年以来的低温雪凝天气、电力设备改造检修、电煤供应趋紧、煤矿安全事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煤炭生产、电煤供应、项目开工建设、工业经济运行、重点企业电力供应等情况实行日调度,积极采取现场督查调度、道路除冰保畅、协调电力供应等措施,切实加强以电煤保障为主的生产要素协调调度,确保了季度工业运行目标的实现。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93.066亿元,同比增长33.39%;实现增加值39.05亿元,同比增加29.08%。

三、新型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节作为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发展转型是“十二五”及以后较长时期必须坚持的主线。在转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工业总量小、链条短结构单一、方式粗放、附加值低等,是毕节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工业规模总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现有工业企业数、从业人员少,工业产值总量低,除力帆、奥斯科尔等少数企业外,缺乏大企业支撑,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集团优势。从毕节试验区的现有工业企业发展规模来看,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龙头企业非常少。[4]由于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造成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也比较少,工业产值也比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工业产业资源型特征明显、处于产业链低端。现有工业主要是立足资源初级开发,形成的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原料的初级产品,产业链短,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低,资源依赖性强。比如煤炭、电力和烟草占全市工业产值近90%的份额。由于大多数工业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只能对一些工业原料、农产品进行比较低级的加工,科技含量不高,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即使奥斯科尔等高科技行业也处于产业链低端。

第三,工业基础不强,工业发展聚集度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工业基础不强,项目产业链不长、产业幅不宽,对关联产业带动性不强;有企业集中,缺乏央企等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聚聚效应不明显,。近年来,毕节试验区推进了大量的3+9产业园区,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物流市场,但是由于还没有形成相应规模,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难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还不明显,产业链辐射短。

第四,工业发展瓶颈制约因素尚需突破。在产业选择、项目用地、企业融、环评资等方面对工业发展制约明显,尤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乏力。毕节试验区位于我国西部内陆贫困山区,一方面,由于地形地貌、交通闭塞等影响,开发成本高,不利于引进大、好项目;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技术、信息、企业家等高级要素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毕节试验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五,工业发展配套环境有待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未根本改变,城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区内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缺乏,物流业等发展比较滞后等等。近年来,毕节试验区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综合配套,要素集聚的吸引力还不很强。综合成本不低,更是制约了毕节试验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四、同步全面小康导向下的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升级路径

毕节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与区外发展差距较大。工业强区富民必须立足欠发达、欠开发、人口多、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的毕节基本区情,遵循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巧妙利用与先发区域经济技术势能上的差距,竭力营造、释放后发优势,全面实施工业化路径创新,走试验区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这一路径转换来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强区升位、跨越发展。 经济转型是发展的手段和途径,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在毕节试验区就是以八百多万人口的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生态财富最大化为本,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毕节。

国家战略下的毕节试验区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新阶段,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要素成本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明显。具备了跨越赶超的基本条件,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工业化战略为主核心战略,实现跨越赶超,要坚持以促进“六个转型”:一是需求结构转型,主动适应区内外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逐步由投资主导到投资兼顾消费主导,由投资带动到投资、消费带动。 二是产业结构转型,主动优化产业结构,从三次产业结构“二、三、一”的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转变为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试验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工业结构转型,主动优化工业结构,从煤电、两烟工业主导的工业格局转变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发展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等产业链经济,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依托好企业、大项目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的新兴工业格局;四是就业结构转型,主动优化就业结构,继续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提高非农业人口劳动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及比重,形成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就业产业格局;五是要素投入结构转型,主动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推进品牌建设。从劳动力、土地、资本、不可再生资源等投入为主的资源依赖转向兼顾提高知识、技术、可再生资源、非化石能源、人力资本以及创新比重为主,从(劳动力、资本、管理等)生产力移植为主转向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对内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主,既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又积极释放后发优势; 六是外贸结构转型,既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又要主动“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获取优质制度、管理、技术、信息资源,提升对外开发合作水平,实现由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的转变;建立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实现由区际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转变,加强与国内相关区域的经济合作,实现由低水平开放向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转变。

参考文献:

第5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路径,毕节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是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工业化方式。换言之,新型工业化是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地区,生态脆弱,地理区位没有明显优势,人口多而且密度大,民族成份较多,人民收入较低。因此,在1988年即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但同时,毕节试验区也是资源富集地区,是国家资源安全检查保障的重点地区,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上的重点地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选择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对于毕节试验区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毕节试验区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排序长期表现为“一、二、三”的格局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直至西部大开发以及西电东送项目在毕节地区启动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折,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产业产值结构开始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2005年,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17%、37.51%、30.32%。2007年,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0%、39%、31%,形成了“二、三、一”结构。

从三次产业内部分析,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绝对比重,从1991的59.97%上升至1996年的72.17%后,开始回落至2005年的57.62%;牧业比重有所提高,由1991的29.77%上升到2005年的39.55%。随着煤电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处于快速调整升级中,至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8%。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的比重也快速上升,由1998年的17.54 %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59.66%、2005年的80.55%, 2006年为96.21%。同时,能源工业发展较快,据预测,到2008年毕节地区能源工业将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将达65%以上,会比2002年的22%提高40多个百分点,取代烟草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纵向分析,1949年以来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77年)。这一阶段,毕节地区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属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值(按多元化系数法)均小于2的经济体。煤炭开采主要为民用煤,是典型的“以煤代薪”、“以煤取暖”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发展了一批“五小”工业(即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变化不大,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三、二”格局。

第二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土法炼锌”、“土法炼硫”等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由于乡镇企业和烤烟用煤量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二、三”格局。

第三阶段(1989-1999年)。这一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04%、9.7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两烟”和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毕节卷烟厂1995-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利税7.1亿元。1997年开始,由于市场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两烟”的销售收入和上缴利税连续下滑;取缔“五小”,小煤窑、焦化厂、铅锌炉等的关、压、停产,经济增长速度、上缴利税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总体而言这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39.32%上升到1999年的56.55%,上升达1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一、三”。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国家“西电东送”的实施,一批火电厂陆续兴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大批中型规模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1-2005年,第二产业年均增速达19.53%。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快速上升,2000年为37.55%,2004年为59.66%,2005年为80.55%,2006年为96.21%。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快速改变,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三、一”格局,且第二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二、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毕节试验区自建以来,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两烟”、“两电”和煤炭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到200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259.1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30:39:3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初级阶段。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能源资源丰富。二是组合良好的矿产资源。三是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四是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2、地缘区位优势:毕节试验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规划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成贵快速铁路、隆(昌)黄(桶)铁路、清(镇)织(金)快速铁路、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设等构筑了区域中心枢纽。

3、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毕节试验区人口730万,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试验区政治优势,给毕节的工业化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5、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20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两烟”,油菜加工,煤炭、铁、锌采掘业,水电站、火电厂等具有相应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结构:(1)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工业总产值结构分析,2007年,煤炭采掘业46.24亿元 ,占17.8 %;电力工业69.36亿元,占26.68%;烟叶复烤与卷烟56亿元,占21.54 %;其它工业企业的产值与资源开发产值的比例很小,仅占33.98%。(2)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开发粗放:区内企业(除大方火电厂、黔北火电厂、黔西火电厂、纳雍火电厂、力帆骏马车辆制造厂、毕节热电厂、卷烟厂、康星炼油厂等几家屈指可数的企业外)大多数长期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近几年来,全区工业企业每消耗1元原材料,创造的产值(当年价、下同),约为2.5元;每消耗价值1元能源量,创造的产值约为18.2元;每消耗1吨煤实现的产值为3212元;每消耗每千瓦/小时电实现的产值仅为6.73元。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全区年均废水排放量为5483.32万吨,经过处理的只占12.97%;年均燃烧废气排放量为873612.37万标立方米,经过消烟除尘的只占15.7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6.09%。(3)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4)工业经济外向度低,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缓慢,利用外资水平低,项目储备不足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毕节试验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靠投资拉动。受交通等自然条件限制,区外企业进入我区投资总量仍然较小,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地县市财力紧张,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高,政府负担重,对企业难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地、县(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库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项目基础工作薄弱,影响向外推介和争取上级支持。

毕节试验区2003-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及到位资金情况

单位:个、亿元

 

指标 时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招商引资项目

110

151

161

228

27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4.8

28.8

35.0

第6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1.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特征及现状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具有就业口径宽、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各项工作,所以需求行业没有限定,涉及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用人单位所属行业遍布制造业、房产建筑业、金融投资、消费零售、外贸、政府机构、广告媒体等行业,比例最高为消费零售业(21.2%)、其次为房产建筑业(15%)、第三为制造业(12.4%)。在这些单位中,12.4%的用人单位表示上年度没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余87.6%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都有需求。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民营企业占了绝对数量,为调查样本的57.5%;其次为合资企业,占21.5%;其他单位性质包括了国企(4.4%)、外资(4.6%)、政府机关(3.5%)、事业单位(2.7%)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泛化,需求状况比较乐观。1.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从总体需求数量及趋势来看,虽然历年来对本专业的需求绝对量依然很大,但近年来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略显不足、且呈一定的下滑态势。以人社部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调查数据结果为例: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排名工商管理专业高居第三位,但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需求减少了3.2%,是所有职位中需求下降最多的。本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99家用人单位中,本专业需求占单位人才需求总量比重以1%~10%为主,占49.8%;此外,1%以下的占了21.3%,10%~20%的占18.6%,20%~50%的占了10.3%。在这些平均单位规模约200人(对单位规模的调查显示:20人以下的占23.5%、20~99人的占28.6%、100~499人的占28.5%、500~999人的占8%、1000人以上的占11.4%)的单位中,最近一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225人,平均每家单位招收2.3人,可见目前需求数量不大。另外,在需求趋势表现上,主要体现为“稳中有升”(占34.5%),其次为“平稳”(占32.7%),此外还有7.1%表现为“急剧上升”、5.3%表现为“稳中有降”、“急剧下降”的仅为0.9%,可见从具体样本调查而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青岛地区及周边,与全国整体需求情况略有不同所致。1.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本次调查选取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抗压能力等九个维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在以上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87家单位都选择了“沟通能力”,占77%;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有67家单位选择,占59.3%;另外有56家选择了“适应能力”、52家选择了“专业知识”、49家选择了“学习能力”。在对以上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排序第一位得5分、第二位得3分、第三位得1分)为“沟通能力”(284分)、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133分)、第三为“专业知识”(93分)、第四为“适应能力”(88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最注重本专业人才在沟通、协作、适应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整体质量需求体现为高素质、全面化。

2青岛地区整体人才供给情况

2.1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23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10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2.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2.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43.9%;其次为“一般”,为41.0%;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3%;另外仅有1.8%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0。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2.4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51.3%;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47.8%;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45.1%;另外,“缺乏责任意识”(37.2%)、“抗压能力较弱”(35.4%)、“团队观念较差”(26.5%)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3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3.1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2005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共996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250人左右。3.2就业率及就业去向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2013年总体就业率75.56%(其中正式就业率46.67%);2012年总体就业率82.27%(其中正式就业率68.64%);2011年总体就业率95.74%(其中正式就业率75.53%)。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2013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64.5%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23.4%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10.4%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50%毕业生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100~1000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24%,另有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3.3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4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第7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方商科院校;毕业生;就业

一、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对2010应届高校毕业生问卷的数据分析,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如下分析结果:

(一)就业求职现状分析

就业仍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再深造大军日益壮大。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87.38%,仍然是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其次,选择再深造的毕业生也占了相当比重,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10.12%,出国学习的有1.58%;最后,毕业后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为数不多,仅占0.19%,体现了经济危机过后高校毕业生对待创业的谨慎态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刚实现就业后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占44.08%,满意的占38.47%,一般的占6.84%,不满意的占1.73%,非常不满意的有8.88%,总体满意度较高。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重视,为其提供较为满意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危机后毕业生调整工作预期,更加珍惜和务实地看待工作机会。

专门的招聘渠道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主要信息来源。参加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占28%),其次是通过专业的求职网站(22.75%),以下依次是参加社会招聘会(14.66%),通过朋友亲戚推荐(14.18%),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12.54%),通过媒体招聘广告(6.57%),通过劳务派遣公司(0.74%)及其他方式(0.56%)。

(二)就业期望分析

大中城市是大部分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择业首选。其中毕业后期望选择在沿海城市就业的占67.64%,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占23.47%,而选择在地级城市的占6.57%,县区的占1.36%,农村的仅为0.78%。

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仍然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8.88%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期望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占21.12%,18.07%的毕业生期望在外企工作,17.75%的毕业生期望在事业单位,有7.62%的毕业生期望在民营企业就业,5.96%的毕业生期望在港澳台企业工作,其他类型约占0.60%。

100-1000人左右适中规模的企业更受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青睐。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5.64%的毕业生期望在100-500人左右的中型企业工作,28.45%的毕业生期望在500-1000人左右的企业工作。特大型企业和100人以内的小企业都不是毕业生的首选,这说明毕业生求职更加理性,并不盲目追逐用人单位的规模,而是更青睐稳健型的中型规模企业。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主要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左右。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保留工资体现了劳动的供给方劳动者通过对自身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综合考虑,得出的接受的最低工资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劳动者选择不就业。毕业生保留工资最主要集中在3001-4000元,其次是2001-3000元,4001-5000元。低于2000元和高于5000元的保留工资占少数。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既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又重视现实劳动回报。“职业发展空间”(22.03%)和“薪酬激励机制”(18.18%)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其次是“人才培养体系”(17.33%)和“企业文化氛围”(16.10%)。而在毕业生就业时结合自身需求首要考虑的因素调查中,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业前景”被首要关注(33.81%),其次是“薪资水平”(25.22%)。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关注自身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同时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对薪资水平也有相当的考虑。

(三)就业前准备分析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准备方面,开始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就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的社会实习时间上,82.7%的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的社会实习,为1个月(24.46%)和3个月(27.30%)的短期实习为主。社团经历上,78.18%的毕业生参加过社团,有过不同程度的社团经历。但是对于就业前的培训,毕业生重视不足,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考试,这一方面与我国的职业认证资格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就业前资质要求不一,对此,在校毕业生信息不对称,从而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

户口等相关歧视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就业时被户口问题所困扰的占24%,性别歧视占13.77%。同时能力不足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掣肘(17.48%)。另外,感觉到难以迅速融入社会(12.54%)和学历不高(8.96%),不是重点大学(7.61%)等都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难题。

二、造成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对比分析,认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企业需要能直接投入实务工作的人员,从而尽可能减少培训成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要的缺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招聘和培养大学生的代价,是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高校扩招造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指导缺乏使得大学生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不充分造成不必要的供需信息不透明以及片面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也是构成就业难的长期原因。

而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大幅度降低用人需求。经济危机引发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骤减,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放大了一直以来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现了宏观经济形势对就业状况的影响。此外,应届大学生数目达到峰值,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饱和,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实施带来的雇佣成本的增加都影响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三、关于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平台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构建起以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地方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开发体系,依托这个体系的有机组合,实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开发目标。

(一)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整个提升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枢纽,离开了政府,“体系”将“各自分家”,开发体系将失去应有的作用。为促进地方商科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地方政府首先应确立就业能力开发的理念,让全社会认同和理解就业能力的开发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共同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

其次,政府在充分发挥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健立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学生实施职业训练,增加在校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择业和就业能力。此外,还应推动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体系的建立。

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在就业中出现的如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就业竞争等现象,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严厉查处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最后,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中有基本的财政保障。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费用的分担机制,鼓励用人单位资助高校实施开发活动。加大对愿意去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毕业生的“三险一金”方面给予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补助。

(二)企业等用人单位

企业等用人单位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实践执行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智慧胜任能力的开发任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此,企业不应该独立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之外,而应该主动地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据此,中小企业应与地方高校积极合作,接纳在校大学生去企业接受就业能力培训,让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环境。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包括开发大学生个人素质和技能的课程,使高校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提高高校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性。

(三)地方商科院校

地方商科院校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中坚力量,更有义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为此,高校在开发体系中,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引导大学生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设计职业生涯

在大学生进校伊始,就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人生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使大学生的学习与人生的奋斗日标联系起来。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大学生们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2.培养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应当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职业特点传授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打好专业、职业基础。鼓励并帮助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在接触最新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动向的同时锻炼职业能力。同时地方商科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支持、指导学校社团活动的力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学生一入校,地方商科院校就应开展创业普及教育,为大学生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开展创业大赛,培养创业意识。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来校进行创业演讲,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3.提升学生的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四是一个求学与求职并存的阶段,地方商科院校应加大大学生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力度。就业指导部门在这个特殊阶段中,应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制作、礼仪谈吐、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模拟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给用人单位,有效地展示四年的学习成果和就业能力。

(四)在校大学生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在校大学生自身应该主动承担起开发和提升就业能力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1.确立职业规划

每个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是自我培养的依据,也是自己今后的一个发展目标。从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外部环境,熟悉就业形势,结合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为自己确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培养自己。根据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对职业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以保证自我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

2.考取等级证书

等级证书是证明学习质量的一种肯定方式。在学好专业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当前大学生的等级证书主要指“四证”,即毕业证、学位证、国家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级证。目前,“四证”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招考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凭证”。

3.转变择业观念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公务员、事业单位更是“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而广大基层乡镇和中波企业就业空间很大,是有志青年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转变择业趋向,树立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梁晋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03).

[2]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王春红.关于高校院系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1).

[4]李婷婷.浅谈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第8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国地方省市通过对原有的大中专院校的合并重组建立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将会越来越紧张,就业形势短期内不会得到纾解,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意识到在未来省部级重点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双重夹击下,地方新建本科院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一些地方院校将商业竞争策略移植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中来,通过STP理论的应用,将高校的发展战略通过市场细分(S),选择目标市场(T)目标市场定位(P)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下来。目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确定了服务地方经济,打造特色学科和专业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构思。战略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学校战略构思的实现需要二级院校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跟进和配合,需要对战略的制定、执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管理,需要一批应用性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打造。工商管理作为社会热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地方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二、相关文献

杜沔等指出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目标定位过高、忽视全人教育和通识教育等问题。应当重新确立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实行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改编教学模式,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家精神。李永强认为作为一种应用型教育,工商管理教育任务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我国从美国引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同时,没有把握住其内在价值,从而使得工商管理教育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照搬西方管理教育理论和模式;二是课程设计方面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三是教学方法仍然是填鸭式,忽视启发式教学;四是教学方式单一;五是工商管理教育缺乏合格的教师,教师实践能力十分缺乏。阎军印等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要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蔡月祥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而社会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社会需要是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均受到社会需要的限制。从社会需要来看,社会上大量需要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目前县级国有企业几乎己不存在。中小国有企业己改制为非国有企业,这些新改制企业迫切需要选拔一批市场型经理人才充实管理岗位。赵艳丽等从中外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课程设置结构、课程设置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设想。在课程总量上,文章认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时总量和课程总量均偏高。专业课的课程和课时也多;我国传统上重视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学时多。课程设置总量偏高势必使学校重视第一课堂而忽视第二课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赵红梅讲到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应首先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也是高校生存的首要条件。通过对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合笔者的实际调查研究和多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三、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用能力的欠缺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

从朱镕基总理要求在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曾经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只是在最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遇冷,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调研了多家企业,一些企业指出了多数地方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难以胜任企业工作且职业发展无后劲。面临企业的具体工作,一些学生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能够发现企业问题并提出管理方案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招聘进来的学生要么由企业重新培训改造,要么被企业束之高阁。

(二)就业困难受冷落。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反映地方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弱,牌子不及重点大学硬,动手能力不及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在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企业更愿意招聘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期望值适中的学生。

(三)缺乏工作信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感觉自己专业性不强,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会计、策划方面的知识泛泛掌握而不深入,似乎哪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做,但都缺乏深入的专业能力,于是面试时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自信,工作中出现畏惧情绪。

(四)企业更喜欢从内部提拔管理人员,能够提供给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管理岗位特别有限。原因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相比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这些本科毕业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往往倾向将管理岗位留给从具体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一线人员。由以上四点,我们能够看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出口不畅,进口不旺”的现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挑战,而欧美、日本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呈现总体规模逐年扩大的趋势,以此观之,改变培养模式,加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这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实现“惊人一跳”提供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四、新建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

新建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有效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知难而进,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新建地方院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地方政府对地区文化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不清,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新建地方院校的教学经费捉肘见襟,因此,必要的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的不完整。

(二)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存在问题。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实施达不到课程预期目标。大多数工商管理教师比较年轻,缺乏实际管理经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缺乏高学历和双师型人才,由于资金和学院声誉的因素,优质合格的人才不愿意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作任教,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三)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在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企业对大学生实习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制度性保障,中国的企业对大学生的实习多采取应付的态度,或者是将学生看做廉价的劳动力,仅提供一个具体操作岗位,学生很难对企业管理获得深入全面的了解。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美国相比,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和课时总量过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和课时总量更是过多,给学生留下的自由学习发展时间过少。日本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比例大,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和资源的限制,选修课过少,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从课程内容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对课程内容整体上缺乏规划,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

(五)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新建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大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培养目标上定位模糊或者依然沿袭过去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未来的岗位发生错位现象,比如现在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企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学生毕业能够问津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是基层具体工作岗位。

(六)实习流于形势、走过场。实习、实训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且不可逾越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节缺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变成缘木求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多采取学生自主寻找单位实习,实习效果收效甚微。对于多数校企联建的实习基地也是有名无实,从全国范围来看,成功实习基地建设的案例寥寥无几。

(七)、专业缺乏特色。中国部属和省级重点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照搬欧美90年代的做法,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又模仿重点大学的做法,这样培养的人才呈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实现错位经营、打造特色专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八)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缺乏深入研究。新建地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依托几个地方重点行业,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地区经济和行业研究不够,缺乏对重点行业管理岗位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是与市场需求脱节,表现为上手不快,专业不精的现象。

五、在三位一体模式下打造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以上问题有些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有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无法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围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在实用原则、量力而行原则、资源有效整合原则下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泰勒在《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从微观层面上看,课程编制要考虑三个因素:学科特点、学生和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一原理,需要在统筹规划,互相兼顾,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本科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进行细致安排,以下为依据泰勒的框架所设想的问题解决之道。

(一)学科特点方面。管理学是个综合、交叉性学科,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文、工程类学科的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学科齐全,有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支持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数学、物理、计算机、中文、法律等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同时请其他专业的教师做一些学术报告等,另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与其它专业的教师经常做一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并同他们做一些横向、纵向课题;学校在制度上可以允许文、理、工等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选择转入到工商管理专业学习,以密切学科和专业之间的交融,这样管理理论才会有具体的目标和指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理理论的空洞化和模糊化倾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优化内容,精简课程之间大量重复内容,在专业上设置几个方向,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二)学生方面。第一,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和生源特点,应该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基层管理岗位,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第二,本科在校生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是对管理理论感觉抽象难懂或者简单化,误以为记住了就是理解了。其二就是即使有一定理解也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工商管理教学要从传统范式向现代建构主义范式转变,不但注重学生学习机制的同化作用,更要求注重学习的顺应作用,在学生低年级的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中国历史和文学素材中提炼案例,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在高年级阶段,应该从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提炼案例,使学生站在管理学科的前沿并培养国际化的视野;第三,由于企业缺乏配合高校学生实践实习的动力机制,同时中国目前的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因此,多数企业在对待学生实习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学生的实习效果一直不尽理想,为此,求人不如反求诸己,新建本科院校为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大力支持经济管理学院建立几个校内企业,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经营管理,比如可以几个品牌,由几个年级段的学生分工合作,在真刀实枪中学习管理;第四,合格工商管理人才专业的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多数高校往往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成为工商管理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缺陷和短板。根据笔者调查,学生在求职、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往往是这方面的问题。新建地方院校在学生心理素质历练上应该大做文章,落实错位经营培养的战略意图,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学校建立拓展训练基地,通过各种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承受能力,拓展训练可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之一,地方企事业单位拓展训练的需求近几年很旺盛,在寒暑假期间为他们提供人力资源拓展训练服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9篇:工商企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就业;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一)调研的背景及对象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企业进行调研和顶岗实践,以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以及加强对行业发展的了解,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服务,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在此大的背景之下,商务英语专业调研小组利用暑期对本系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他们所在企业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调研,了解我系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情况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要求,从而对本系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使我系的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的需要,以便使我系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调研过程

参与本次调研的小组成员主要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骨干教师。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进行。此次问卷的设计主要有毕业生问卷及企业问卷两种形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的主要对象是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及所在企业的负责人。通过调研,以期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毕业生所在企业的想法和实际需求。这些毕业生所在的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及中部城市。我们主要对分布在这三个地区的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发放问卷调查,总计120份,收到反馈120份。除了发放问卷调查外,我们还对相关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面对面了解学生在该企业的表现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

(一)企业问卷调研结果

1、企业的满意度

从企业问卷及访谈反馈的情况来看,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5%,其中53%的企业认为我系的毕业生表现很优秀。因调研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外贸企业,企业对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非常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听说能力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所以即便是专科毕业生,只要有能力,企业也会聘用。实际上,中小型外贸或外资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高,他们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2、企业的用人标准

在问卷中,企业方普遍强调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希望毕业生能扎实做事,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内在潜力。总体来说,影响和决定企业用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吃苦耐劳,不计较报酬;

(2)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直接上岗工作;

(3)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

(4)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潜质。

3、企业对教学工作的建议

总的来说,企业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他们觉得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为此,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

(1)注重知识向综合能力的转化。企业方认为,学校应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多开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培养的口径要宽,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外贸实用技能及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

(2)多开展社会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希望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多组织实践活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二)毕业生问卷调研结果

1、毕业生就业现状

在本次调查中,9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容易。学生普遍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就业单位会注重其所学专业、个人能力、实习经验。在求职中,47%的学生优先考虑应聘职位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40%的学生优先考虑工资待遇;81%的学生认为实习经历非常重要;90%的学生认为职业资格证书非常必要。80%的学生认为在求职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欠缺。

2、毕业生在求职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适应能力不够强

部分学生在一个新的环境工作,还没有完全调整好心态,对周围的工作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有的学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换了几次工作就是最好的证明。显然,这些学生心态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完全做好从学生过渡到职业人的心理准备。

(2)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有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对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思考过。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科学规划,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儿,在就业时显得比较被动。

(3)自信心不足

大部分高职生都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够突出;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学历比较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调研结论

(一)毕业生问卷调查结论

1、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从问卷分析和访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社交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培养,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2、职业定位不明确

大部分学生在调查访谈中提到对就业较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他们心目中对职业的规划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正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所以在三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显得不够积极、主动,从而没有达到既定的学习效果和获得较强的专业能力。这也是造成他们就业困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工作经验不足

受调查的学生基本上都提到在就业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招聘有经验的员工,以节省培训成本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他们非常注重高职毕业生的动手及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希望能够在校期间能够有更多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实行、实训来积累工作经验,把自己锻造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企业问卷调查结论

1、课程设置要实用

企业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实用性,多开一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实用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更加有助于他们将来就业。

2、专业建设要与时俱进

专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每个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缺口比较大,如市场营销、外贸业务员、商务助理等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专业建设只有紧跟行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

3、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本位

现在的企业都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能力要强,这种要求从招聘时就体现出来了,很多企业的负责人都提到在招聘面试环节会注重对毕业生的能力测试,当然这种能力的测试会体现在多个方面,不同的公司会对能力的测试有不同的要求,但他们都希望招到的学生是多面手。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准

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及专业调整的方向要以这个岗位群为目标,要依据他们的用人标准来进行教学改革。

五、调研结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到高职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以及企业用人的一些要求。综合毕业生及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系毕业生目前还存在如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职业能力单一、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就业价值取向不明确等等。高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我们拟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等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也就是就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企业的一线岗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我系一直在努力构建“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仅有语言特色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专业特色及技能培养上下功夫,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

(二)引入行业标准,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把企业的用人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构建合理、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能力为本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我们可以多开展实训课程,从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积极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从实际工作岗位中体验职场的真实性、复杂性,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对毕业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院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表现也很优秀。事实表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