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

第1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第2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珍贵的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先后出台,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存留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艺术档案馆(室)藏品的保管和展陈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文化艺术档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艺术档案学科建设方兴未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起步较晚,艺术档案馆事业发展不平衡,对做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由于设施和条件不足,馆藏文化艺术档案得不到有效管理和保护,现存文化艺术档案老化破损现象突出;管理和保护人才匮乏,人才队伍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球信息化趋势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划时代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应会产生大量丰富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料,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充分认识促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文化艺术档案事业,有利于将文化艺术活动各领域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是提升文化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及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认识文化艺术档案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文化艺术档案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认识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规律,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三、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文化艺术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没有文化艺术档案,文化工作的基础就不牢靠,文化艺术活动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抓好文化艺术档案建设与管理,是保存、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一项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文化艺术档案作为文化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单位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是今后研究总结文化艺术改革发展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档案资料。所以,我们各级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十二”规划》关于加强艺术档案工作有关要求,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服务,下大力气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扎实地推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四、全力以赴做好艺术档案收集归档整理工作

第3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文化艺术管理(亦可称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我国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定位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开办该专业的各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完善培养模式,其中项目化教学日益得到重视和采用。

一、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项目化教学的关联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国内高校开始陆续开办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最早在1999年,山东艺术学院在国内的艺术学院中率先开始尝试培养艺术管理类人才,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前,国内开办相关专业高校已达400余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的专业艺术院校、综合艺术院校和普通综合类大学”[1]。各高校都根据自身实际,设定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大致相同,即培养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上基本上都包含文化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基于此依托相关课程学习,进行项目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当下,从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来看,大多采用项目的方式开展相应工作,如各类型的文体、会展、竞赛、演艺等都是以项目进行运作的,因而,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懂得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既符合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也符合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工作能力要求。

二、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项目化教学的运用必要性

1.项目化教学的运用解决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偏理论性的不足

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新办专业,虽有近20年发展历史,但从开办该专业的院校来看,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综合艺术院校,还是普通综合类大学,基本上属于偏理论性专业,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设置比重大,尤其在综合艺术院校更为凸显。但学生毕业后工作中,对人才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求又较高,如何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能力要求之间的问题,实现二者之间相互的衔接,有机融合,符合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要的途径是将实际工作能力要求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和加强,以抓实践教学为核心,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这一途径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项目化教学的运用,通过项目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分成团队,进行项目的策划、实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艺术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等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连结。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解决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偏理论性的不足。

2.项目化教学的运用贯通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所学的课程知识

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课程体系设置涉及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且课程之间相互关联较弱,课程考核方式也多以闭卷考核方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课程多,各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少。

项目化教学时学生普遍感到原来这些课程是可以贯穿在一起的,所有的课程都是“有用”的。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以《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为基础进行开展,在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各课程作用的发挥开始体现,比如做项目策划阶段,需要《文化创意学》课程的知识,在项目执行阶段需要《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传播学》等课程的内容。

项目化教学可以说是一条线,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各课程知识串通起来,使得文化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形成了合力,同时为教学改革,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途径。

3.项目化教学的运用培养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化教学的运用实际包括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所有要求具备能力的运用,如文化艺术思维创新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市场营销推广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操作,自2011年起已连续开展了7年。项目化教学过程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主要包括八个阶段的教学环节,即学生自主组建团队、提出项目建议、完成前期调研、形成策划方案、筹集资金、实施项目、总结项目、成果汇报等,至2016年共实施了41个项目。随着项目化教学逐年开展,项目开展范围从学校走向校外,项目资金来源由初期的系部提供,到学生联系赞助商解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同时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反应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不断显现和提升。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反映良好,感到自身的各项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普遍提升,对专业的“认同”也不断提高。在参加专业竞赛的成绩上也有所体现, 如2013年9月由全国艺术学学会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艺术与城市”2013年全国艺术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意策划大赛中,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系选送的三个策划方案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马峰老师指导的《丝路艺韵 西域艺情――首届新疆市民艺术节》荣获大赛一等奖。

三、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项目化教学的运用改进建议

1.进一步完善项目化教学体系

项目化教学体现了“实践育人”的理念,对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进一步提炼、深化项目化教学理念,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置、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项目化教学体系。比如将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延伸,与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相连接,让学生完成项目给予毕业设计成绩,改变只在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做法。

第4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来自加拿大和美国、意大利的四位学者的演讲构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单元,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IMAC)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先生通过六个维度。即市场营销导向、顾客服务理念、体验型营销、艺术体验者的动机分析和顾客再次消费的意图情感、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后消费行为的分析,以及文化体验与消费者共同创作的互动性,阐述了艺术市场营销与消费体验的关系。他特别把目前国际学者的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了三个概念,即美学体验、服务体验与消费体验,并提出了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的理念。

意大利米兰BOCCONI大学公共与非盈利管理教授阿里克斯。图里尼以BOCCONI经验为视角产出公共政策制订的三种理念,其一,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是多层次性,不仅仅是政府决策的层面,而且也是文化组织的决策层面,特别是有可能是项目决策的层次;其二,基于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他提出了三个类型,一是创新性的决策,二是互动性决策,三是情感吸引的决策;其三,他使用实验的方法,为提取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

来自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维多利亚・诺兰教授和纽约戏剧发展基金发展总监安・特莱茨是美国著名的艺术管理专家,她们围绕美国当代戏剧艺术能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假设和调研,既设置了六个能力的一般性的关照,同时叉涉及如何论证和确认这六个能力的状况,并且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国外艺术管理的专家的研究,首先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既有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也有微观的实际运行与操作的研究,既有纵向研究,也有横向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大众心理学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又次,能够超越单一的研究角度,上升到一个综合的、全面把握的角度。

来自国内40余所院校及出版社、文化企业的学者环绕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演讲和深入的研讨,其中又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跨文化语境下中国艺术管理的宏观审视。涉及这一命题演讲的学者从国内外艺术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出发,高屋建瓴地分析艺术管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从对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梳理开始,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艺术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的自觉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三个发展维度”、“三大问题”的总体观察。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认为,跨文化本身是流动的。虚拟空间的形成加快了艺术流动的速度,形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管理具有现代性与社会性,其制度创新值得研究;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并非专指政治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指出,应当科学辨析宏观艺术管理和微观艺术管理的关系,重视对艺术活动客观规律的掌控。不能把艺术管理者等同于行政管理,应当从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里面超越出来;要确立艺术管理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艺术管理学科;要充分认识艺术管理人才的特有品质,重视该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济南大学江奔东教授强调,艺术与文化管理,需要重视文化规制的问题,要有制衡效果的标准,各机构职责划分是否清楚,规制出台的政策是否合理;内容规制应当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先进文化的标准;文化产业规制需要有立法实施和统一的完整性;面对文化规制,需要科学地掌控政府、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深入论述了宏观艺术管理与围观艺术管理的关系。二者在管理的特征、管理主体与客体、管理使命和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二者是制导被制导的关系,又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二者会出现一些冲突与摩擦,应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化解,使之产生更大的活力。上海师范大学方华从社会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切入研究艺术管理的状况,这一过程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引起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刘素华作了中美国家艺术基金的比较研究,指出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五十年兴衰表明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的协调是国家文化治理中的棘手问题,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如何在价值认同的框架中激发文化活力,既是其直面的挑战,也是其肩负的使命。

第二,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的发展趋向。较多学者针对艺术管理某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予以深入的剖析,许多观点具有深刻的创见。天津音乐学院张蓓荔教授认为跨文化传播要确立科学的理念和标准,寻找相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共鸣;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力量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用好交流贸易等多种方式;要科学设计项目、制定合理的指标、突出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突出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合作战略和媒体战略。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字教授针对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指出要跳出旧有的“内向型研究”的局限,以开放的心态开拓“外向型研究”,充分发挥双向视域研究的互补优势,同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讲述了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资源管理。中国文联出版社建立的“中国文学艺术+互联网”这一平台要为每一位艺术家或艺术学家免费做唯一个人的官网,精准和广泛地传播交流学术成果。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拓展艺术管理的视野,建立宏大的艺术资源库和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这正是科学管理的体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军教授切人中国外流文物的回归这一命题,认为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碰撞,也有相互的认同。为了实现更多文物的回归,应当审时度势,调动政府、民间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科学管理与运筹的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四川音乐学院廖勇教授探讨了员工与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高效运作的内外管理生态是现代管理的关键,而遵照相应的组织制度设计和管理生态模式进行秩序井然的有效管理,则为管理的生态法则。

第三,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意、生产与营销。该课题涉及到艺术管理具体运作的诸多问题,从创意与策划、生产与运营到传播与营销,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提出了“时尚何以先觉、先行和先倡”的命题,认为三个“先”字在市场有一种先导的作用。用这种办法,把时尚的前沿和信息传递给大家,由此从内心对时尚取得一种共鸣。对时尚开发可归纳为四个特点,即时尚和经济一体化;消费的符号也就是炫耀性的消费;时尚产业全球同步进行中,其周期大大缩小;有高附加值,也有高风险。广西艺术学院何清新教授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认为基于族流的对歌文化,隐含着艺术传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想象力。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侯云峰教授以该院创作体验话剧《问心》的经验,阐释了作为艺术管理类专业在管理实践中的探索和经验,是一种基于微观的和实证性的研究。济南大学王玉副教授杨杨分析了中国演艺产业在建设中遇到的收益不确定性较强和资产的可抵押性较弱两方面存在的风险。为使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一要从风险的来源角度准确识别风险;二要采取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选取因素集、因素加权、备择评语、确定评判矩阵四个步骤科学评估风险,为风险处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上海戏剧学院黄海认为,艺术家个人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特点,具有共性的艺术家个人品牌经营策略,包括确立个人品牌核心价值、满足艺术消费受众需要、原创性策略、达成沟通、事件营销、建立个人品牌形象、建立共同品牌。山东艺术学院李冬梅副教授指出,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中应把媒体融合作为目标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和任务分解,实现摄像、舞美和后期制作的创新,提升节目的影响力。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李囝副教授指出,管理团队的素质将决定艺术表演团体的整体水平。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符合市场要求的营销策略以及与时代同步的创新手段都是艺术表演团体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第5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管理就是以现代的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设计的新型管理专业。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显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团结起来,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关键字:艺术管理 艺术与文化 文化体制改革 两者结合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生的管理专业,有着极佳的就业机会和前景。要想学会管理艺术,就要对艺术本身有一个很深的认识,大部分的人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还是很浅的,只是很单纯的认为艺术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很强,因此很难能够把握住艺术本身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就更不能够理解艺术要怎么管理,还会提出疑问,就是艺术也是需要管理的?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去学习艺术管理?我们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生存法则,艺术无一例外,这也是这个专业在各大院校越来越被学生认可的原因。

我们在艺术管理专业所设立的教学课程除了基本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于艺术营销、知识产权、文化法规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教学。既然要学会管理艺术,就要对艺术有着全方面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知道单纯的拿管理来说,它就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往大了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要对于所涉及的行业一定要有很清楚的了解,还要具备作为一名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所以管理学是不可少,那么公关学和广告学等的基本常识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在教学的课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广,同时还要加大实践的力度,多参加艺术类的策划与执行工作和市场调研的活动,增加自己的实战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和改革教学上的不足,积极的进行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文化。

说到艺术文化,我们前面说到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它是一种文化显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产业的突起,显示了经济发展的运动规律,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国内外的艺术市场全面的升温,但由于在我国文化市场还处在一个发展初期的一个阶段,其产业体系也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在我国有着很大的潜力市场。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团结起来,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里延伸出一个文化体制的问题,所谓的文化体制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体制的变革相应进行。按照指示我们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已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发展文学艺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的、健康的、繁荣的快速发展。要深入的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期间,我们取得很大的成效,首先在认识和思想上得了统一,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在对文化单位进行的结构调整,是民族文化艺术和优秀的高雅艺术的了政府的支持,从而蓬勃发展起来,再就是各个文化管理部门开始认真的贯彻行政执行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府的职能。

在不断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经济,这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但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则代表了整个国家的软实力,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没有国家的支持一味盲目进取是不可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言,是很不理想的,首先体现在教育上,各大院校虽然把它列为文化课,但在的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出理论,并未从理论真正的延续到实践应用上来。我们之前说文化是艺术的显现形式,因此这对于在教学上我们所设立的艺术管理专业,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只注重艺术文化的分类和发展,我们还要重视我们的艺术文化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整整的用理论的角度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理解了文化环境的重要之后我们更要明确的目标是如何将我们所设立的艺术管理专业与现在的文化体制相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

首先,从艺术管理的专业来说,对于它的定位和设计一直存在着争议,各大院校的做法也是不同,因此我们说这个专业设在什么样的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发现这个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艺术管理分开说,设在教育管理学院它的侧重点在于管理的学习和应用,设在艺术类院校,则偏重的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在教育管理方面要紧随社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理论去武装的头脑,用实践去推动公估宗发展,是文化的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艺术文化方面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和群众,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去创造艺术,发展艺术。艺术来源以生活,只有一开广大的群众,才能是艺术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6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艺术管理 管理模式 艺术经济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也进步神速,和其他产业一样,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提升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的理念在新的国际竞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变成一种国家发展策略,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范畴中的一部分,也是大文化发展中,具有产业性质的运行戏剧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的企业。艺术产业的发展和形式经历了初创、和不断更新。实践证明,用传统的艺术管理模式强化艺术产业管理,是无法促进和发展艺术产业文化的。因此,深化艺术创业管理体制,实现艺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艺术界和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一、艺术管理的内涵

艺术管理是随着艺术产业化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艺术产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艺术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艺术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制,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互赢。艺术管理者要为艺术家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艺术管理者也应将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艺术体验准备条件。过去的艺术管理者主要由一些优秀的导演、演员、画家、编剧等自己成立的,这种情形下,因为艺术家忙于行政事务而淡失了艺术才华,同时管理事务也并不理想。目前,随着艺术产业的迅猛扩大,社会对懂艺术、懂管理的人才需求甚多,他们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素质,还需要有先进的创新创意、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位艺术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明确自己在艺术发展中的位置以及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二、艺术管理的创新

(一)对艺术管理的深入研究

艺术管理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来研究所有艺术经济的管理行为。按照艺术市场的角度,可将艺术管理分为三种:宏观艺术管理、中观艺术管理以及微观艺术管理。政府对艺术市场和艺术活动的管理是宏观艺术管理;艺术产业机构、艺术行业协会和艺术生产等对艺术市场和艺术活动行业性的管理称为中观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对本身的市场和经济活动所执行的管理是微观艺术管理。可知,宏观艺术管理归咎于艺术行政管理,而中观艺术管理为艺术产业管理;微观艺术管理也就是艺术中介管理,换句话说,艺术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密切相关,不能将它们作为两个类别而分开。

(二)对于艺术管理的新认识

政府对音像业、影视业、文学出版业、美术品业、舞台表演业等的政策性管理体制,称之为艺术产业政策管理。而一切艺术产业自身编制的管理,如企业内部的产销行为管理、经济组织本身的经济行为管理、工业化组织机构的生产行为管理,也就是艺术中介管理和艺术企业管理,是艺术管理的最重要方面,虽然艺术产业政策管理不能与艺术产业管理的历史舞台划清界限,但是在艺术产业管理领域内它必将退出,市场高度自由发展、政府放权的结果就是这个原因。

(三)艺术管理的理论结构

艺术经济管理从宏观上来讲它属于艺术行政管理范畴,在中观上却属于艺术产业管理范畴,而微观上与艺术中介管理相关。这中说法与传统上规定的艺术管理分为艺术经济管理、艺术行政管理的结论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同时艺术经济管理的这种分类方式以及消解把艺术管理划分成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中介管理,而艺术中介管理又属于艺术产业管理。因此,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同属于艺术管理。

三、艺术管理的模式

(一)艺术管理的模式及其创新

艺术产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与时俱进,共同促进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二是继承并且发扬传统艺术产业,推出崭新的艺术产业品牌意识;三是艺术产业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市场经济和艺术产业及其管理与是相互有联系的,艺术产业的基础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完善文化艺术市场,艺术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生存依据,独立不能进行。艺术管理模式与创新,与艺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对于促进艺术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艺术管理创新模式实施策略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努力强化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的管理,首要的是更新观念、科学论证、大胆改革,着眼于快速发展艺术产业。第二,在艺术管理中发展艺术产业机制。艺术产业是一种具有创意和充满活力的无烟产业,创新是主要动力。但是创新的前提来源于艺术产业机制的完善,健全艺术产业管理,使艺术产业有序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的需求。第三,提高产业运营管理的力度扩大艺术产业资源挖掘。艺术产业不仅包括艺术资源、艺术人才、艺术遗产以及文化艺术设施,还具体包括经营要素和资本要素。第四,精心打造优良艺术品牌体系。艺术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打造特色艺术产业品牌,走创新发展道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以及对艺术管理的模式研究后,我们发现,艺术学科离不开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在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加强艺术管理者的角色意识,自觉地增强艺术管理者的素质,充分挖掘管理者的个性化优势。对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采取市场产业化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以及艺术企业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方式。利用法律意识与政策,结合艺术自身的本质和模式创新理念,只有这样,艺术管理才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赵志红.艺术管理的核心是艺术[J].艺术教育,2007

[3]宋建林.艺术传播的要素及其互动过程[J].美与时代,2009

第7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艺术管理专业是融合艺术、管理、人文、教育等多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需求多元化,该学科在发展与建设中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文章梳理了艺术院校中艺术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弊端,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

艺术管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有艺术学科的内涵,也具有管理学的特征,属于一门交叉型学科。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艺术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他们在社会的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该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问题,尤其是部分艺术院校陈旧的学科设置、落后的人才培养观念与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也影响了艺术院校中艺术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

一、艺术管理学科内涵分析

艺术管理专业以现代管理理念和相关理论为基础,是一门以文化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新型学科。艺术管理专业通过开设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专业与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艺术门类的规律与特征,掌握与艺术相关的管理学知识,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包括艺术史、文化类相关课程、艺术市场营销等。通过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策划与营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参与文化市场的策划与管理,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包括演出制作管理、视觉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市场管理等方向。

二、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沿革

了解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不同院校对于艺术管理学科的设置与划分,可以为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其实,在艺术管理领域,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与划分,一直存在广泛争议,各个国家不同院校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美国早期的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虽然目前这个专业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美国仍有几所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是设在商学院中的。而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项目隶属于该校的教育学院艺术与人文系。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主要都是设置在艺术学院。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同,各种划分各有其优势与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专业学科内容广泛,涉及艺术、管理、人文、法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如果设在艺术学院,更多地强调艺术方面的学科性质,若放在管理学院,则侧重于该学科的管理属性。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艺术管理专业能够设立在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各个学院的资源,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全校范围内选修不同课程,开阔视野,增长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当前艺术管理学科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艺术管理专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有的学科设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除了个别占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生源优势的名牌院校外,大部分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

在当前的大多数艺术类院校中,不论是基础的理论性课程还是实践课程,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均存在问题。在理论课方面,教师的上课形式仍然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多为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这种单调的教学形式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当前的“90后”大学生来说,如果上课内容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的内容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即使自己看书也能够掌握。因此,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笔者通过对我国大多数艺术类高校的调研发现,艺术管理专业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不够合理。具体来说,就是理论课课时较多,但是实践课的比例过低,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虽然很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却没有很好地予以体现和落实。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因为理论课在操作和管理方面都较为简单,各个院校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但是对于实践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教学监督与测评的难度也更大。因此,在艺术类院校,理论课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过小的问题也就普遍存在了。

(三)生源质量

对于众多的普通艺术院校,它们在生源方面无法与一些名牌院校相比。面临着激烈的生源抢夺,艺术管理专业能够同时招收到在艺术特长与文化课方面兼优的学生难度很大。如果加大艺术特长在高考录取中的比重,招收的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就会低一些;如果加大文化课在录取中的比例,学生的艺术特长则相对会薄弱一些。而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均需要围绕学生来展开,生源质量的降低无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提升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路径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艺术院校来说,艺术管理学科所面临的问题是严峻的,既有外在的生源质量下滑的原因,也有自身在师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当前,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努力寻找实现发展的策略。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具有引导作用,在目前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当注重培养知识体系健全、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艺术管理专业涉及艺术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打下广博而深厚的专业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一些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以外,可以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这些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该专业的课程可以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较高策划与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加大实践课程比例

除上文所提及的理论课程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关键。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课程比例。理想的大学教育绝不仅限于教师课堂上有限的授课环节,同时,也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练习与操作。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应该是1:3,即教师课堂讲授1小时,自己则需要练习3小时。所以,艺术类院校不需要把理论课安排得过满,这样不仅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大幅占用了学生自学与实践的时间,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负担与阻碍。例如,在教师上完一节艺术鉴赏课之后,应当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实地鉴赏中西方艺术史上的作品。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觉的行动,需要充足的课余时间,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吸收,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专业融合,实现内涵式发展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专业,艺术管理专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院校进一步的探索与改革。艺术类院校应该结合本校优势专业,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引导,在艺术院校中办出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软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建设方面应不断加强,力求为学生创作出优良的教学环境与资源。此外,还要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校企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手段,考试方法可以采用讨论、调研、策划作品、宣传方案等,让学生所学真正能够与社会接轨,在毕业之后能够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艺术管理学科应当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在课程设置上不断优化,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着重强调实践性;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上的文化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将来的成功就业做扎实的铺垫,努力创造艺术管理专业发展新态势。

作者:王广学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消费行为视角下的‘山寨’模式形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2532131;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营销策划’课题组‘案例——理论——实践——评价’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JG2012010371)

参考文献:

[1]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5).

第8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艺术管理 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其他产业的进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每年考生的数量上和文化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上,也体现在教育界与文化界的重视程度上,国内数次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管理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我国艺术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向产业化迈进的步伐。

但不可回避的是自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内创建以来,自然形成的那套教学模式显然有其局限性。艺术管理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优势体现在受教育者获得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就业领域等方面。2000年以前,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还处于空白期,从2001年全国首家艺术管理专业的创办到现在只有6个年头,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理论探索还都处于萌芽和创建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创建的某种教学模式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几年来笔者一直认真关注和思考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得”与“失”,特别是针对目前并不尽合理完善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一、目前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管理,无奈的拿来主义

从艺术管理专业创建之初,艺术管理理论就误入他途,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当家理论。众所周知,“艺术”与“管理”本身都有一套独立且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字面含义的简单认识和单纯理解使得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管理理论实行了“拿来主义”。拿来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已经成形的理论,再拿来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某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并将二者简单相加,于是,我们的艺术管理就“形成”了所谓“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片面却“十分诱人”的学科理论,又因了这种理论的指导,也就出现了两种学科、两种领域的硬性结合的学术拼凑。

应该说单纯的艺术理论缺乏企业战略性、规划性、财务营销、管理、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本身又拥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在诸多的分支学科中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单就音乐来说,乐理、民乐、声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等等这些理论,一个学生用四年的时间都无法学精,又怎能全面了解那么繁杂的艺术理论呢?

再看管理学,它的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个分支,尽管它的理论可以填补某些艺术管理理论自身缺乏的内容,但是,在已经成型的管理学理论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艺术的独特性,可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企业管理上。而我们有些艺术管理学科的课程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之上的。

以某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

公共课:文学、思想品德、音乐基础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哲学、英语、政治经济学等

专业课程:艺术基础理论、民族音乐、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动态、和声、音乐名作、西方音乐史、歌剧欣赏、中国音乐史、人力资源、企业策划、实用公关、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我们不难看出,这无非是一个支解的“艺术管理”:单纯的音乐、独立的管理还有简单的心理学等。这种分散式的教学理论,直接导致传授知识的凌散,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很难直接对文化产业经营进行理论指导。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反的,笔者认为结合是必然,但是一定要做到真正的融合。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冠以“艺术管理学”的美名下,不仅课程理论硬性拼凑,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是十足的“拿来主义”。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先行者们已经认识并高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为例,目前正在做“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的课题,并且已经着手编著专业系统的艺术管理教材。一直走在全国教育前列的北京大学也已经出版发行了多套文化产业前沿教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艺术高校借鉴与再创新。

(二)教授、专家其名难副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成了目前艺术管理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浏览众多高校的网站,见到了诸如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家授课”等等非常诱人的词汇,不可否认,这些专家学者在某一领域确实有着惊人的成绩和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从上个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的艺术管理专业来讲,专家学者们似乎也正处于起步学习的阶段。

当然,教育界也已经将培养专业师资队伍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而各院校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也都在本校教师日常授课的同时邀请业内比较成功的经纪人、策划人、文化公司经理人等进行专家讲学。仅2005至2006两年间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就邀请了近50位职业经理人、文化产业前沿人士进行专家讲座。这种举措在补充现有教学师资力量、补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上的确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快了完善教学模式的步伐。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这些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们由于工作的忙碌,缺少时间做充分的课前准备,缺乏系统性甚至严谨性,同时,他们也缺少授课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讲座基本上已经成为个人经历报告会。而且这种讲座还存在着一个隐性的不可调和的问题:本次授课的专家并不知道前面专家讲座的情况,这就造成同行业的专家会重复讲解某一个问题,从而导致同一个内容的高频率出现,学生听课的欲望大打折扣。

(三)分散实习期引发的思考

国内艺术高校基本采用“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期间就深入文化公司实习甚至工作。有的学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大学二年级时便几乎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提前进入了文化市场。

不少学生在低年级时的社会实践中确实受益匪浅并小有成绩,但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这样的办学思路就是完美的。

专业知识还没有学扎实就开始实习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一旦不能有效应对社会工作,有可能产生挫败感,不宜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低年级实习,一旦失误,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人单位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失去信心,不敢委以重任,使其在很长时间处于盲从状态,久而久之便会禁锢自己的创新意识;第三:实习结束时的鉴定书以夸奖形式占多数,老师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每个同学真实的实习成果,对学生进一步的专业教育无法对症下药。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第9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一、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呼唤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艺术管理是以艺术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包括传媒、广告、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游戏、影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产业领域。其中影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艺术文化产业领域都离不开艺术管理的专业人才。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发展环境。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革举措。2014年8月下发的《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并提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可以预见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同时也对包括艺术管理在内的文化产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思维定势,创新重管理兼艺术的培养模式。传统的政府对文化的管理方式是办管合一的体制,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文化产业的改制并不彻底,在这一模式下艺术文化团体往往专注于艺术领域、机械按照政府的政策运行即可。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将减少拥有所有权的直接投资,更多的是以少量的资金奖励或项目资助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更加注重以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特别是随着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文化产业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这一转变,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文化产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艺术文化产业来说,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熟练掌握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将成为迫切需要。我国目前的艺术管理专业多起步于艺术院校,依托的是相关艺术专业,其培养模式基本上采用的是“艺术专业课程+若干简单的管理课程”的课程体系,实质上是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的思维,已不能满足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由于艺术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但不能由此颠倒了艺术素养培养和管理技能培养的主次关系。只有重管理兼艺术的培养模式,才可能适应新形势下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固步艺术圈子、习惯于上级行政管理的思维定势,强化市场知识和营销技能的培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市场将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对于艺术产业来说,所有的艺术团体不再是传统的事业单位,而是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阳春白雪的艺术产品成为了市场产品,市场的需要和艺术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水平成为了艺术产业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具有市场知识和营销技能的人才,才是高度市场化环境中的合格的艺术管理人才。

第三,推动文化产业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要求艺术管理专业改变校园封闭的培养模式,树立开放办学和协同育人意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求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同时,明确提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H在文化产业日益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闭门培养的艺术管理人才,注定不能适应技术、信息和市场的变化,从而无法适应艺术文化产业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开放意识,注重与政府、艺术产业、其他社会机构和国际知名高校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强化学生的跨行业视野、市场视野、多元化视野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二、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给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还很不成熟而且面临着不少问题,因此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专业学会的重视。2005年6月9日“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工作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2005年12月13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管理与经营研究”科研课题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召开,2006年10月“全国音乐院校首届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自2006年起“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八届,这些年会力图推进艺术管理专业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但是学术界对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学科定位、培养模式、师资生源等)与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就业口径等)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实验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模式。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学科定位不清晰,学科发展较慢。作为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长期处于争论中,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边界。除少数学者把艺术管理归为人文学科或艺术学科,大部分的学者还是把它归之为管理学科。国内较早从事艺术管理研究的孙仪先认为:“艺术管理可分为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两大类,都属于研究社会精神文化的管理学范畴。”但有人对之提出质疑,认为把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更加合适。还有人认为,艺术管理应属于公共管理学范曝“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划分,还关涉到对“艺术管理”的理解。在艺术管理活动中,艺术和管理的关系总是以艺术为先。艺术管理的目标是要把艺术送达到更多的人面前,而不是把“商品卖出去”。”也有人认为,艺术管理不存在学科属性。他们认为“艺术管理专业”是为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属性,它既有人文色彩,也具有社会学色彩。众说纷纭的学科属性争论,使学科定位产生不确定性,自然造成了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缓慢和教育实践的盲目性。2013年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研究生专业目录和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均无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席之地。

艺术管理是在艺术学和管理学成果基础上,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形成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基本的学科特点是:新兴性、交叉性、综合性。笔者认为,如果简单地把它定位为某一学科,是不准确的。学科的分化和发展,是学科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从艺术管理的实践来看,其涵盖面非常丰富,其中政府对艺术类文化组织和艺术文化产业的宏观行政管理,应属于公共管理范畴,部分作为非蠃利性组织的艺术团体和组织机构也存在管理行为,应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畴,而作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艺术产业组织的经营管理应属于工商管理范畴。艺术管理横跨了艺术学、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但又不能归为其中的某个学科。因此,应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立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并行的文化管理一级学科,而艺术管理作为其中的二级学科,下设艺术事业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专业。

第二,规模扩张快速,专业标准凌乱。因高校规模扩张,更因近年来中国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有一定艺术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人才的需求也日显急迫,艺术管理专业规模扩张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余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管理方向的本科专业,有近400所院校创办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传播管理等院系或专业。其中仅广东省就有5所学校(三所本科、2所高职)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析这些专业依托的院校与学科的机构,其大部分依托于音乐类、美术类、戏剧类院校的相关艺术专业,甚至作为某一艺术类专业的括号内的专业方向(例如音乐学(艺术管理)、艺术设计(艺术管理)等,也有部分综合性大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艺术管理方向。

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模糊,自然形成了专业标准的混乱。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专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其中国家标准是基础、行业标准是行业规范、学校标准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学校学科特色。遗憾的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专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至今仍缺失,因此各个不同的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依托的专业五花八门,其培养方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AAAE)前任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琼杰夫瑞认为:“艺术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门类非常多,但不管涉及到多少门类,最核心的东西是应该统一的,比如要有核心课程,从事艺术管理的教师在学科发展的大方向上要有一定共识,对于这个领域的总体理念要一致……然后才能由大及小。”不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凌乱的专业标准,自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更谈不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第三,师资力量单薄,缺乏有效协同机制。拥有一支数量充足、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行业知识、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由于艺术管理多依托于艺术类专业,其课程体系往往采用的是“艺术类课程+1般管理学课程”的拼盘式设置,其师资来源大多是原来艺术类专业的教师或从艺术类专业转行的教师,加之外聘若干管理学学科的教师。特别是没有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国内尚无专门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的培养点,因此专业化的艺术管理专业奇缺。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开办的艺术管理专业的5所高校的专门承担艺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合计不超过15人。艺术管理专业是对实践性、创新性、技能性有较高特殊要求的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有较高的艺术管理的理论素养,而且必须熟悉产业发展前沿、有较强的艺术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高校闭门办学能难培养出此类人才,因此必须建立艺术学与管理学学科之间、学校与行业之间、学校与艺术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机制的缺失,也就造成了目前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很难适应艺术文化事业和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是无法适应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

三、突破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的基本路径

破解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和难题的关键在于,要树立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文化竞争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理念,借鉴欧美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建立协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借鉴欧美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确立与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艺术管理专业发端于美国,现今有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印地安那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卡内基梅跋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覆盖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阶段。尽管其设在不同的学院下,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是设在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极少数的设在商学院),但由于注重适应市场、学科协同和有效交叉,其整体综合实力较强。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艺术领域发生了艺术发展的重心从艺术创作与文化生产转移到文化艺术消费方面根本性的变化。9因此不论是公共的非蠃利性艺术机构,还是私人的蠃利性艺术机构,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尤显关键。美国各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都把目光跳出艺术学科领域,加快了艺术学科和管理学科的融合,新开辟了以管理学为基础以艺术学为依托的艺术管理学科的新的独立学科领域,增强了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协同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建立了艺术管理专业与市场和社会的对接机制。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也走了相似之路,唯一与美国不同的是,由于英法等国家的部分艺术组织与机构是政府出资的公益性组织,他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部分课程,深化艺术学科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融合力度。与欧美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无论是从专业开设、人才培养体系还是专业建设等环节,都不注重专业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因此必须摈弃校园和学术自我封闭的艺术,树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全球的开放办学理念。

设立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AAAE:AssociationofArtsAdministrationEducators)是美国艺术管理学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该协会对美国的艺术管理学专业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值得我国借鉴。AAAE虽然并未对艺术管理专业设置决定性的认证门槛,却设定了艺术管理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标准。AAAE还汇聚了来自各所学校的艺术管理学精英,向其推广这些教育标准,促使其艺术管理学专业教育不断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M另外,AAAE还设置了严格的会员准入制,即:(1)具有指定的教育管理者;(2)授予过艺术管理学学士或研究生学位;(3)具有明确并公开的艺术管理学专业课程;(4)至少在三年内有过授予学位的记录。2004年美国的46所设置有艺术管理学专业的学校中有40所为AAAE会员。到2012年,美国有82所学校开设了艺术管理学专业,其中56所为AAAE会员。可见AAAE对设置有艺术管理学专业的学校影响曰益加深,促进了艺术管理学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我国可根据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艺术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性,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实际,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对艺术管理学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进行适当的监督、引导和管理。

第二,明确学科定位,构建“多学科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高校与行业协会协同”的协同创新机制。

鉴于学界凌乱的艺术管理学的学科界定,有必要确立其理论框架,明确学科定位。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从学科层面、历史层面、组织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加以探讨。艺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1)艺术行政管理与艺术行业管理;(2)艺术企业管理与艺术团队管理。前者聚焦于管理过程及程序,可译为“Artsmanagement”后者侧重于公权力的决策,可译为“Artsadministration”。学科和历史层面的知识是构成艺术管理学的必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