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精选(九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第1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政治思想 融合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利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融合政治思想

政治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重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模拟历史场景,对于政治史中的交叉知识点,由于教师已经在政治史模块进行了讲授,因而在其他模块再次出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排演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而言,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如选修4的专题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在这里主要是从人物评价角度讲述孙中山参与各种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复习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的内容,自主排演关于孙中山先生各项活动的历史剧,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再如,十月革命这一政治事件在必修1的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选修2专题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中都有涉及。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述,选修4与必修1基本上没有差异,都包括十月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的爆发、《四月提纲》的发表、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爆发、历史意义。那么在选修4的讲授时,由于已经讲过该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模拟重庆谈判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会更加喜欢历史课堂,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全程分析历史事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时序性差、时代感弱、跳跃性大等特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看,包括同一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纵向看,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加专题式的体例结构,这就使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为了更有效地呈现历史发展脉络,教师可适当延伸教学,兼顾来龙去脉,串联相关知识,整合交叉知识点,再现历史全貌,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

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知识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被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模块中讲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完整介绍该知识点,就必然会造成学生掌握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但如果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完整地讲述,则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在必修1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为了让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可以完整地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在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转》中可以就事论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内容及意义,也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内容进行教学,在必修3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可以采用在必修2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整合重建,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讲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交叉知识点加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突破了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化了历史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能力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有些政治思想的内容可能在许多学科都会提到,也可能在历史学科中不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明确在哪些地方应该详细讲述,在哪些地方可以“就事论事”。

第2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第3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要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国民党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精选

新课改后,高中阶段要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另外还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四本选修史。而事实上有些内容是在考试中较少涉及到的,因为历史高考突出检测主干知识,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教学时如能参照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考试说明》涉及到的知识点、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然后把这些内容选出来,可以使教材越读越薄,越读越精,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要点,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二、精讲

精讲并不是说要少讲,而是把精选的内容进行精心讲解,教师站在“主导”地位,不断给予学生导疑、导读、导思、导议。教师在讲解中,着重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法指导。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白知识间的隐性联系,整理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例如讲必修二《“蒸汽”的力量》时,首先讲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然后从资本、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的可能性,从市场需要方面说明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就可得出工业革命必然要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发生的结论来。其次,通过图示、表解形式把工业革命的进程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各行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变革推动另一环节的变革的连锁反应一目了然。最后分析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教材所列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分析,得出一些隐性知识联系: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选修史学到的《1861年俄国奴制改革》;由于英法等国家进掠夺殖民地,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通过以上的讲解、分析,学生不仅能很好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进程、后果,而且还能把工业革命与其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懂得这时期历史发展的阶级特征。这样达到指导学生把分散的、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知识树”,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精练

精练的内容主要是知识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或易疏忽的知识点。这是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训练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暴露存在的问题。精练应遵循三点: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基础知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近几年高考从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组合而成的试题。因而我们可以在训练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对于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相对就会顺手一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又逐渐培养了能力。

(2)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的题型不能单一,练习也不要拘泥于某种模式。既可训练选择题,也可训练材料解析题、综合评价等题型,既可以作业练习,课堂问答,又可以阶段测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时,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样,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3)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全面分析有关内容,精选题目,有的放矢。除了要把当年《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高考真题全部做一遍外,还要把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认真地做一遍。做题时要明确试卷结构,把握试题特点,熟悉命题手法。同时要做到三限:限间、限量、限值。

四、精评

第5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那么现代公民的素养需求是什么?宽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是每一位当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课改前长期运行的历史教学无法满足的,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的特点如下:

1.将传统的单循环或者双循环的单一通史体例转变成通史体例和专题体例并用,这样更加有利于高中学生多视角认识历史,拓宽历史思维。

2.课改的基本定位:是以历史为载体,通过对历史的探究,为高中学生在历史意识、人文素养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改的理念。通过对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升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去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教学内容。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含三个模块,每个模块8~9个题目,其中二十五个课题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新课改的内容具体放映历史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等内容。选修课共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的政治改革、近代思想、现代战争、历史人物及考古和历史遗产。其教学内容既能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符合历史和历史学发展的客观性。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不乏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改变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活跃在一线教育的主力是70后和80后,受老一辈教学传统的影响,他们仍然以管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保持着其对知识拥有的权威性,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灌输式”,很难从课堂管制者的角色迅速退出来,而以导师的身份出现,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很大程度影响了新课改的发展,同时在偏远地区,由于教师的素质低,知识水平与课改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成为影响课改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2.必修课内容和选修课内容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必修课的内容与选修课的内容相比,必修课内容多于选修课的内容,同时有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授课时间基本相当,而必修课的内容不仅多,而且存在既难又深,目标还高,导致学生在学习必修课时思想出现抵抗情绪,使新课改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3.学生学习观念改变难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的高中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以及前辈的影响,已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个性化学习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

三、对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改变观念,知难而进。作为现代的历史老师,历史课对学生的重要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学生而言,是培养学生们对历史、民族、国家及党派和社会发展的看法和见解,有助于树立学生们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从小就热爱国家,热爱家庭、忠诚于民族。作为历史教师,不论知识水平高低,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要认真解读新课改的要求和内容,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变换角色,知难而进。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挖掘学生们蕴藏在大脑深处的创造性。在教学时,要机智的对各种疑问进行解说,捕捉每个过程的思维闪光点,合理的控制问题的难度等,做好学生应答、评析归因等,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

2.从实际出发,平衡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在课程安排上,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模式内容的数量进行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在必修的历史课堂上,不要被固定模式所控制,也要加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发学生潜在的记忆能力,引导学生自然去记,主动去背,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第6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2010年是天津高中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二届高考,通过天津卷2009年与2010年对比,发现无论是试题容量设置、命题的立意、所考查内容的结构布局,还是试题总体难度的把握、命题的方向和角度等,都反映了较强的一致性,保持了命题的连贯性,体现了课程改革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特点。深入对2010年天津历史卷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落实课改精神,增强高三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一、关注细节

无论是2009年试题还是2010年试题,选择题部分都持续传达着关注细节的信号,这在2010年试题中表现更为明显。一般而言,对于某一主干知识,其考察的角度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角度大而全、概而括,虽可能略显空洞却有极强的整合迁移性;而微观角度细而微、小而精,虽覆盖面不足却有“洞若观火”之效,在区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立竿见影。天津卷选择题命题较青睐后者,有表为证:

表一:2010年天津高考历史选择题中考察细节题目统计表

考察对象

可供选择的角度

试题采用的角度

宏观

微观

中国古代农业

(第1题)

古代农业的发展演变及特点、地位、作用等、小农经济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灌溉工程及工具等

铁犁(属生产工具)(微观)

罗斯福新政

(第6题)

罗斯福新政背景、措施、作用及其影响等

每项措施的具体做法及其职能、作用等

整顿财政金融的作用(微观)

运动

(第9题)

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

的特点(以鲜明的漫画、经济统计数据等作为表达方式)

“单位GDP能耗”图表(微观)

思想

(第10题)

思想的核心内容、地位及其作用等

思想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代表作品等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所发表的着作(微观)

爱因斯坦贡献

(第11题)

相对论、为人类和平而进行的努力等

《论物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光量子假说、《原子科学家公报》等

光量子假说(微观)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细节知识在选择题中所占比重之大,那么高三历史教学应在落实细节知识方面下功夫便不言而喻了。必修与选修内容加一块,使得复习时间短却容量大,但并不能因此而漠视细节知识,对教材内容(如相应图片、图表、文字表述等)更不能粗枝大叶,因为教师退一步则学生有可能退十步。所以在针对选择题的备考教学必须抓落实、讲效率。只有落实到位,方能保证所复习内容掌握的精准;只有讲效率,才能确保众多细节知识无遗漏。

二、突出重点

所谓讲效率,还指有限复习时间利用效能最大化。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高考真题等资料详细研究教材。不仅要对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对相应内容的考查角度、迁移范围及能力要求等了如指掌,这是时间利用效能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高考试题是命题组成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编制而成,所以探究高考试题结构是把握教学重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下将从选修与必修、古代与近现代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表二:2010年高考试卷中必修与选修内容统计

内容

题目

必修

选修

综合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第Ⅰ卷

题号

第3、11题

第1、5、6、7、9题

第2、4、10题

第11题

·······

分值

4×2=8分

4×5=20分

4×3=12分

4×1=4分

·······

第Ⅱ卷

题号

12题第(1)、(3)、(4)、(6)小题

12题第(2)、(5)小题

··········

第13题

12题第(7)小题

分值

4+6+6+8

=24分

8+6

=14分

··········

6+4+6

=16分

2分

分值统计

8+24

=32分

20+14=34分

12分

4+16

=20分

2分

百分比

32%

34%

12%

20%

2%

该表统计显示:必修内容占80%,选修内容占20%,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但从必修角度看,必修一(政治史)与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所占比重分别为32%和34%,平分秋色且比重较大,而必修三(思想文化与科技)占总分值12%,所占比重较小[1]。这意味就必修内容而言,复习中应当加强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应内容的落实和强化。有意思的是,无论是2009年试题还是2010年试题,对必修三的考查都采用了选择题形式(2009年为2个选择题,2010年为3个选择题),所以在复习必修三时,教师应当考虑结合选择题的特点及其应试策略等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从选修角度看,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占总分值4%(一个选择题),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占总分值的16%[2]。之所以选修三所占比重大,可能与天津卷在非选择题“主题式” 命题有关系[3],而中外历史人物各有千秋,即便确定了一个主题也未必形神兼备。因此对于选修部分的复习区别对待或许更好,中外历史人物要与必修内容进行整合,即在复习必修内容时若涉及到了选修中的人物,则整合进行复习,使学生理清历史人物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尤其要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立场和作用等进行复习。

表三:试卷中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内容分布统计

内容

题目

古代史

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第Ⅰ卷

题号

第1、2题

第3题

第7、8、9、10题

第4、5、6、11题

分值

4×2=8分

4×1=4分

4×4=16分

4×4=16分

第Ⅱ卷

题号

12题第(1)、(2)小题

········

········

········

12题第(5)、(6)小题;13题第(3)小题部分

12题第(3)、(4)小题;13题第(1)、(2)小题及第(3)小题部分

  分值

4+8=12分

········

6+8+4=18分

6+6+6+4+2=24分

分值合计

8+12=20分

4分

16+18=34分

16+24=40分

百分比

20%

4%

34%

40%

该表统计显示:从古今角度看,古代史占总分值的24%,其中世界古代史只占4%(一个选择题);近现代史占74%,中国近现代史占总分值的34%略少于世界近现代史的40%,差距不大[4]。从中外角度看,中国史占总分值的54%,世界史占总分值的44%,中国史占优。这便说明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要在中外近现代史相关内容上投入更多精力。两年的高考卷中对于世界古代史都只考了一个选择题,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梳理应从应对选择题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角度入手。

总之,天津历史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形式不同,职能各异。相比较而言,选择题部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关注细节;而非选择题将心思放在对史观、态度、思维等方面,更倾向于考查能力。无论是关注细节还是考查能力,都以课程主干知识为依托。所以,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归纳主干内容,不仅要形成宏观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也要以问题为中心,细化知识的层次与结构。

三、培养能力

天津卷2010年历史考试说明中关于学科能力概括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若干具体要求。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选择题对于上述前三个能力要求均有所体现。比如第1题体现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第2、5、7、8等题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第3、4、6、9、10、11等题体现了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这也从能力要求的角度再一次表达了选择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精确掌握程度。

非选择题部分则更突出地强调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但都必须以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为依托。比如“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那些基本原则”、“归纳材料四反映的明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等题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英、法、美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等题体现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天津卷清晰地表达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则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加强不同类型试题对于能力要求差异性等问题的探究,深入挖掘内在的规律性、技巧性,以增强对不同类型试题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的类型,不同类型选择题题干、选项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不同类型选择题应对技巧及策略等;非选择题中所提供材料的共性与个性,材料后面问题设置的指向性(指向材料或指向教材或兼而有之)、核心词以及限定词等等。同时,对于学生也要分阶段、周期性地进行实战训练和辅导。

综上所述,天津高考历史试卷充分体现了渗透课改精神、立足基础知识、贴近教材、突出学科能力素养等特点。面对高三复习任务重而时间相对有限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当站好第一班岗,思想上牢固树立注重细节、突出重点、培养能力的理念并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唯有如此,方能成为学子们复习路上的良师益友,真正为学生们成功起飞保驾护航。

--------------------------------------------------------------------------------

[1] 这与2009年天津卷结构基本相同,2009年试卷中必修二所占比重将近40%,必修一所占比重不足30%,而必修三所占比重仅有8%.

[2] 2009年天津卷中将中外历史人物整合到必修内容中进行考查,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所占比重20%左右。

第7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命题的依据。历史考试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各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这已经成为历史命题人员的共识。所以学生学习必修二时,首先明确每一节的课程标准。如:关于古代农业的课程标准“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关于古代手工业“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生在复习每节课时,首先应掌握课程标准,然后按照“了解知识-分析理解-概括评价”三个层次来复习课本。知识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化理解相关知识,真正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本模块课标规定了8个学习专题,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比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比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要用新的史学观正确评价必修二的历史知识。

关注新史学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审视历史。“文明史观”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现代化史观”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线索,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新的历史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史学观,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在历史考试中体现新史学观是历史命题原则之一,学生在复习中应注重用新史学观评述历史。比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殖民扩张及其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难。按照现代化史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不能指看到它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等等。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比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第8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2009年和2010年的福建高考选考题和必考题可谓“泾渭分明”,必考题不会超纲考选修史的内容,选考题只要依托选修课本和所选材料就能回答得好。但2011年和2012年的选考题就不一样了,除了立足选修教材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还渗透了必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及中外联系等相关内容。有鉴于这种命题特点和趋势,笔者以近两年福建高考选考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高考题)为例,试作探析,以求教于同行和助力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复习。

(一)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中的权利差异。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只要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就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助下行使立法权,统帅陆海军。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中的权利差异”渗透了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内容,通过对选修和必修史相关内容的比较,可知两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日本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同样是比较,一问以材料及选修史为基础即可;一问则要联系必修史的相关内容才能回答得完整。

(二)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不难得出马丁·路德的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二“公开书”可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改革史第58页第一段末行“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都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都会的矛盾非常尖锐”得出原因之一: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而原因之二:“印刷技术的应用”则必须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6页末二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以及27页的资料卡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才能得出。这就既需要选修与必修史相关知识的联系,又需要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答好问题。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联系改革史所学可知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由此得出理解之一: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则要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95页倒数第二段最后二行: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而这在选修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提及。第二个问项其他力量可联系选修课本中马丁·路德改革的作用去发散思维: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由上述两年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参考答案不难看出,其命制的答案不仅依托所引材料及选修本教材,还联系必修本教材及中外相关知识,且有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向。这不仅体现了高考考纲“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方面能力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提出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多种途径可理解为既包含选修的,又包含必修的,还要联系中外的史实。

第9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关系

要有效地使用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教材内容的编写必须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而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处理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学指导意见。因此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据指导意见来优化教材,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明确了教材与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后,对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要认真研究教学指导意见,落实每一章节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3)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优化教材结构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历史教材有大量的信息,各种图片和正文材料属于显性知识,挖掘和利用好它们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例如必修二专题五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节,教师需要讲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而教材只有一幅地图与此相关,那么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好这幅图。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问题:(1)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有哪几条?(2)最先到达亚洲的航线是哪一条?(3)环球航行经过几大洲几大洋?(4)最先横穿大西洋的航线是哪一个?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读图能力。

不仅教材中的图会说话,教材每章的导语,课前提示,课文中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课后的专题小节与测评、学习与探究等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必修二最后的学习与探究之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关于探究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答案在历史教科书中难以找到,学生必须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等方式才能完成,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三、注意整合好教材内容

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了传统的年展顺序,而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可能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专题里会反复提到,教师就需要学会做减法对教材灵活处理和整合。

例如关于“欧洲联盟”这一知识点,在必修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提到,必修二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中又提及,我们选择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在必修一把“欧盟”的来龙去脉清楚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跨册内容可以整合,同单元内教材的整合则更加方便,它不仅能使专题结构更加清晰,也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必修三专题六的《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这两节内容讲的都是启蒙运动,只不过侧重的角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变为《启蒙思想》,从启蒙运动中政治启蒙和人本身的启蒙两个角度来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