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精选(九篇)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第1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自然美;感悟;审美教学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较以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努力实践课堂表达方式的转变;积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协调选取雅俗共赏的文章;重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基于此,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一大批文质兼美、文化性和时代性兼具的散文完美汇聚于缤纷的散文天地,选文的初衷无疑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柏拉图说,审美体验具有独特性。但是时至今日,审美教学却有其内在的一致规律,以《春》《夏》《济南的冬天》为例,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学时可以由以下几点切入:

一、声情并茂,情感穿透纸背――审美入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而就《春》《夏》这一类抒情性较强的散文,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则应该抓住“形散而神不散”这根主线,要更着重于――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实现审美的入境。比如《春》中,作者朱自清就适当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一个无限生机、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春”。而这些极细微极精致的文字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野花遍地都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则完全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起来朗读,朗读时要注意先让学生进行体验性朗读,调动他们通过文字所能生发的对于“自然的春”的审美体验;继而老师要不失时机进行示范朗读,与学生展开优质阅读课堂互动;最后,如果效果仍旧不达预期,老师可以再课堂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在课堂层次性的推进下,也就实现了《左传》中所谓的“一鼓作气”,因而学生对于《春》这篇文章里所展露的春的纷繁、春的活力、春的清新等不同的审美感受也将通过自我朗读和交互朗读而逐次铺叙开来。这样的朗读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实现学生的感性情感对理性文字的驾驭,最终帮助学生敞开胸怀迈向审美之境。

二、巧借资源,想象激发灵感――审美发散

散文教学、古诗词教学相较于文言文教学、社科文教学,则更加注重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的实现方式具有多元性。具体说:在《春》《济南的冬天》《夏》这类散文的审美教学里,语文教师应当集中整合资源,尤其要注意对多媒体的规范运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要拓展学生的表达空间。因此,以《济南的冬天》为例,笔者建议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依据文意,选取小段音乐渲染济南冬日宁静安详的气氛;课件制作宜选取暖晴色调做主背景,以凸显济南的冬天“响晴”的特点;图片选取宜少而精,可以适当展示几幅能代表济南古城魅力的文化图景,凸显济南作为一座老城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尤其是文中所描述的下过小雪后的济南的图景,教师要先让学生通过想象尝试画面还原,在激发完学生的想象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并适当展开课堂补充,如:课件链接济南古城风韵、动态展示山上雪景、以声音、图片、视频等相关手段全方位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增加散文课堂的审美容量。

三、组织合作,探讨交换体验――分享审美

萧伯纳说:“我们的思想一旦交换,便各自拥有两种思想。”可见,合作交流往往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整体认知水平。尤其是在语文学科的散文篇目审美教学中,小组的合作更能促进组内成员的互动,实现组员对于美的交互体验。以梁衡的《夏》为例,古往今来,吟春诵秋的文人数不胜数,而对于“夏”的记述甚至夸赞确是寥寥可数的,由此可见,作者梁衡在赞美夏时就已经突破了传统定势,战胜了自我,他的独立思考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赞美。那么,他笔下的夏到底有什么别样的魔力呢?这无疑就是全文最大的悬念。因此,语文教师不妨在授课时以这条悬疑主线贯穿始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以引导学生实现对全文脉络的把握和小组之间的审美交换。具体说,可以设置的问题有:读罢全文,你认为梁衡笔下的夏是什么旋律的呢?梁衡在《夏》中,详细阐释了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对此,你是否同意?若不同意,你心目中的夏是什么旋律的呢?请与小组成员讨论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汇集成小组成果,继而推出小组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成果,这样的教学探索以小见大,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人文精神,由表及里,呼应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四、及时习作,温习延展审美――升华审美

散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鉴赏实现审美体验是关键所在,而在课堂朗读,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语文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后作业,尤其是同类习作的重要意义。教师课上的审美教学行为大多集中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因而在散文教学中补充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至关重要。具体说:在苏教版讲完《春》《夏》《济南的冬天》这一单元后,教师应及时根据课堂反馈制定适宜的作文题目。题目的设定可以:在保证主旨的前提下坚持开放性;激励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就这个话题有话可说甚至不得不说;如:我眼中的四季;四季的颜色;遥想季节等命题作文。又如:()之美;难忘的()等半命题作文。又或者是指导学生通过课上所学到的描写季节的一些小窍门(如抓住某一季节最大的特点;如采用最适合的修辞手法;如体现自己最真挚的情感等)运用到自己的文字里,通过小日记,小短文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审美才是完整的、丰富的。最后的书面表达不仅将升华学生对于自然、对于四季的审美体验,也将引导学生看清自己内心的喜好,开展奇妙的自省的文字体验。

总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学应该结合生活多元化展开:着重通过开展课堂优质朗读、小组合作探讨、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后同类习作等形式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并不断丰富课程改革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曾朝晖.试论当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李荣.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之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第2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语文 导入 目标

新课的导入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牵引作用。好的导语就像一出大戏的精彩序幕,未开场先叫座儿。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营造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目标展示

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入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二、精心设问

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积极地思考问题。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上海叫不夜城,广州叫羊城,南昌叫英雄城,成都叫蓉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的特色。

三、成语导入

用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导入,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陈涉世家》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揭竿而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马上大家开始翻阅成语词典,然后举手回答: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我就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什么起义吗?(同学们纷纷回答:陈胜、吴广起义。)是的,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动、如何组织这次起义的,自然引出《陈涉世家》。其他如用“黔驴技穷”引出《黔之驴》,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醉翁亭记》,用“世外桃源”引出《桃花源记》,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情境激趣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五、名句导航

使用诗词名篇或名家名言引入,生动形象,知识性强。名言自身知识凝练,意境精致的特点,能将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导入佳境。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这样导入:“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俏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闲步湖边,划船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天下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致最美:绿色山林,围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染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天下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即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天主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六、导入的原则

1、与课文有机结合。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一定要将导入的方式、内容与所教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导入环节设计中扣住文章的主旨,可在导语中突出文章的人物及特征。或在导语中涉及文章的写作特色,或者导入中穿插文章的情节,或者在导语中渗透对文章内容的延伸。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其生活实际中的某各层面、某个细节或他们所熟知的一些知识领域,而后借题发挥,联系到所学课文,这样既能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又能顺利引入相关课文的学习。

3、设计应该自然恰当。每个学生对于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要么通过由此及彼的比较,要么通过举一反三的联想,要么经过水到渠成的归纳,千万不可强拉硬扯。

第3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传统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走进中学生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创设情境,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可见,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一、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无非就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容量小,形式单调乏味,老师在讲台上搞一言堂,下面学生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对老师的这种填鸭式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心生厌倦,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传统教学手段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开拓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都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充实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结识结构,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把课文中的语言符号文字或其口头转述变成鲜明的视听形象,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器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意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先市内投影济南的老城在阳光朗照下的全景,让学生体会到它的“暖和安适”,然后投影小雪落在“树尖上”、“山尖上”、“山坡上”、“山腰上”的景色,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最后投影济南冬天的水色,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口头描述雪后的小山和冬天的水怎样与众不同,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录音,这样就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在课文课堂上,可使历史再现。

课文课堂上,讲授历史事件时,用截取加工影碟制成的课件,使历史再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可让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 现象,感觉如临其境。如在讲《曹刿论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师表》等,找来影碟进行截取 截取截剪,使学生兴趣大增,从而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领悟能力,收到极好的效果。

3.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爱莲说》时,伴放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第4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一、概念界定

对学生来说,课堂提问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要正确、恰当地运用提问,教师首先对于自身的提问有哪些类别应有较为明晰的认识,以便于做出判断和选择。但是,课堂提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使课堂提问有效,它可以与教学事件相匹配,与教学过程的各阶段相结合。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达到期望的学习结果。首先,本文先对“课堂提问”和“教学事件”作一个概念界定。

(一)课堂提问概念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等设计问题而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对话式”教学模式。本文根据美国卡麦隆大学莫里教授在《课堂教学技能》一书中的分类,将问题分为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四类。事实性问题是指学生简单回忆所学知识或者在课文里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经验性问题是指学生需要整理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创造性问题是指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得出新颖、独特的答案的问题,评价性问题是指学生做出判断或赋予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的问题。

这四类问题都以某一知识点为切入点,并贯穿在这四种问题中,逐层深入,将学生置于四个明显的学习阶段中,激活学生的先前成就,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的一种有效且连贯性很强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事件概念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种内部过程,但受外部刺激或事件的影响,由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学习的内部过程来进行外部的教学活动。于是,加涅依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分别是引起学习注意(保持警觉)、交代学习目标(建立预期)、回忆相关旧知(提取到工作记忆)、呈现教学内容(选择性知觉)、提供学习指导(编码)、引发行为表现(反应)、给予信息反馈(强化)、评估行为表现(再强化)和强化保持与迁移(提示提取),这九大教学事件贯穿教学的启动、展开和结束。

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带动了几十年来教学设计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做到内部学习过程与外部教学教学事件相配合,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教学步骤。

二、语文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有效匹配及案例分析

按照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教师都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即如何将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有效地匹配,在此,笔者以《济南的冬天》、《林黛玉进贾府》等课堂实录为例,将莫里的四种问题与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进行有效匹配,使问题与教师教学行为保持一致性。

(一)问题与启动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启动阶段旨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准备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之中。教师的行为主要是九大教学事件中的引起学习注意、交代学习目标和回忆相关旧知,在这三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问题与之相匹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事实性问题或经验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提出事实性问题或经验型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快速、高效地将学生引进课堂。

(1)事实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在精读课文中,事实性问题的导入才能使学生保持警觉,如《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红楼梦》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啊?

生: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

师: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看看

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

这种事实性问题的导入不仅以旧带新,而且创设了情境,渲染了氛围,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快速、高效地将学生引进课堂。

(2)经验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在阅读课文中,经验性问题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济南的冬天》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那么,根据你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冬天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不同的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跟《济南的冬天》形成对比,这能让教师顺其自然地进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撩拨起学生的兴趣。

2.经验性问题与交代学习目标匹配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习者同教师一样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但是,教师交代学习目标,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师学生明确在学习结束时,他能有哪一种行为表现。这就要与问题相匹配,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大家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目标,就是课文

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

这样的经验性问题可以很好地给学生建立预知,交代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当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3.事实性问题与回忆相关旧知匹配

回忆相关旧知的意义在于先前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明确了哪些知识需要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后,就可以通过提问事实性问题激活提取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思考问题,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春》,作者在写春草图时有这样一

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请问这里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啊?

生:拟人

师:很好,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讲拟人手法的运用。

这里提出事实性问题,学生只要简单地回忆所学知识就能回答,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而且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问题与展开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展开阶段旨在帮助学习者积极介入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行为主要是九大教学事件中的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在这四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问题与之相匹配,让课堂有序高效地进行。

1.事实性问题与呈现教学内容匹配

当学生做好了进入新课的准备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呈现教材,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提问一些事实性问题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深入把握课文。《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大家先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济南冬天的句子,说说作者

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一个事实性问题,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不仅呈现了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2.经验性问题与提供学习指导匹配

学习指导是刺激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确定如何编码信息,起着一种“管理认知策略”的作用。但是,“学习指导”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告诉学生在特定时刻该做些什么,主要提问经验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谁能说说。

上述问题属于经验性问题,学生需要整理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而且要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主动生成意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3.创造性问题与引发行为表现匹配

引发行为表现是运用新知的技能,学生介入到外显行为本身还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需要精心安排练习,以保证所要提取的命题与产生式同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但是,学生在尝试练习时很难做到运用自如,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铺垫帮助学生跨出“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发展水平。《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文中拟人的句子很多,描写得形象贴切,除了这些句子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句子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发挥你们的想象。

这是一个创造性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发下,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对学生内心掌握拟人手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评价性问题与给予信息反馈匹配

给予信息反馈是认知观意义上的强化,反馈是向学生所作的交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业行为表现质量如何,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效果,,而教师和学生是最丰富的反馈源。《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文中哪一句拟人手法运用得最生动?说说你们的理由。

回答这种评价性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拟人手法的掌握与运用,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地步。

(三)问题与结束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的结束环节旨在评估行为表现和强化保持与迁移。“评估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引发行为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的循环重复,再次强化习得知识的运用,而迁移(迁移是指学习者在新任务、新问题或新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度)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1.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教师根据课文不同的要求可以提出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让学生习得的知识点再次得到强化。

(1)经验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教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学生总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强化。以《林黛玉进贾府》的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带领你们分析了林黛玉的语言描写,现在你们能不能用语言描写来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呢?

(2)创造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学生习得知识主要是为了运用,教师提出创造性问题是评估学生先前行为的一个最有效标准。以《济南的冬天》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课文中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景图,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用拟人的手法改写济南冬天的水景图呢?

这里的创造性问题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再次强化和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真正掌握知识的运用。

(3)评价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评估学生行为表现就是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判断或赋予价值,这里就适合提评价性问题。以《林黛玉进贾府》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文中林黛玉的语言描写很多,其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林黛玉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2.创造性问题与强化保持和迁移匹配

迁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练习情境,以问题为铺垫,主要是创造性问题,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习得的知识。《济南的冬天》的局部课堂实录: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济南的冬天,领略了济南冬天的美,感受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除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图和水景图,你们还能想出哪些景物?要求运用拟人的手法,字数200左右。

创造性问题与强化保持和迁移匹配,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做迁移式练习,将课堂的结束方式停留在运用水平,实现了语文的言语实践功能。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的有效匹配,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进程,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将学生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评判思维。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I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Dantonio,M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3]薛晓嫘.课堂提问的有效分布.《中学语文》.2000年第09期

[4]薛晓嫘.先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09期

第5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人文性与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15-01

1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计算机知识比较薄弱的教师担心自己会在多媒体播放和演示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把一些课件设计成顺序性的,在教学中只是随手一按。但是,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的调动,而是跟着计算机在程序化上课听课,失去了语文课真正的实效性,课堂呈现呆板、僵硬的特征。语文教学除了工具性之外还有人文性,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体味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泛滥,使课堂充斥各种图片和音响,学生没有时间去读课文,品味文字,扼杀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空间。比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这样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就单单这一句中的“钻”字,不是用多媒体技术所展现出来的,它还需要学生在多读细品中感受小草的生命力。

2 信息技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

2.1 恰当选材,根据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合理、恰当,当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时,可以借“他山之石”取得“攻玉”之效。例如,教授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本文字、词、句的教学也是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生词和新句,最基本的方法是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和体味,进而突破教学重点。济南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风呼啸、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天的景象,然而作者笔下的冬天散发着暖暖的春意,济南的冬天到底多么温柔,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美丽冬天在学生脑海里是很难真正体味到的,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课堂3分钟时间播放济南的下雪天,从远到近,引导学生观察雪景的温柔和寂静。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刚才观察到的真实的济南雪景,再读课文,想象雪中景物的状态,并在句段的空白处做备注和思考,如句子“……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对照的课件,把小摇篮和雪景放在一个视频画面中,让学生体味相互映衬的效果,从而轻松理解了句子。

2.2 把握教学,增强对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实施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关键的一环。教师设计教学时,要以教学对象为依据,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教学。而对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占据课堂主角,即使对课件的制作也要恰到好处。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导入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而且结合课文内容,有位教师选取了《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最吸引人的视频片段,播放仅用2分钟,导课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从这个片段中就能初步感受对鲁提辖这个好汉的性格。这样的导入是成功的,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平铺直叙,而是选用短而精的视频,达到了推动课堂教学新授的目的。

2.3 转化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但是如何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课件,成为一大部分教师无法攻克的难题。由此,要运用好新技术来辅助教学,就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操作和创新的现代技术水平,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真正的助手。例如,《三峡》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通过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和课件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课件进行二次加工编辑,删减自己所不需要的内容,增加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带入语文课堂,或以作家、游人等身份,给学生介绍三峡,或者引导学生通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来自己介绍三峡,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钻研和体味文本语言的主动学习的潜在能力,而且使课堂显得轻松愉悦,给学生朗读和体会语言文字留足了空间,使教学有张有弛,效果明显。

2.4 自主学习,选择信息技术辅助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严格的要求。多读多品,进而写作,才能使语文真正回归原本,体现语文学科的品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起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能过多,要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音乐背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进而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笔画一画,或者写一写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田园诗有更多的收集和掌握,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和搜集有关田园古诗,进行整理和积累,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句,进行标注或者记忆,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魅力。

3 结语

第6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77-01

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回味无穷的结尾,教师的结课艺术也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结课能帮助学生巩固对新学知识的记忆,启发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结课。

一、延伸阅读式

在课堂教学进入尾声时,如果教师结合课文的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还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学习中,深化课堂知识,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如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结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总结全文:冰心奶奶不仅对儿童充满了爱心,对母亲、大海、星星,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爱,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请同学们读读冰心奶奶的诗歌《纸船――寄母亲》,仔细体会一下,你从中能看出什么?运用这种方式结尾,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延伸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使他们从更多的作品中感受到作家的人格魅力,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二、归纳总结式

归纳总结式的结课艺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归纳总结是教师运用简要的语言,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使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加强记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综合概括的能力。归纳总结式的结课艺术讲求的是恰到好处,因势利导。如笔者在执教课文《爱如茉莉》结课时问:“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回答:“文章重点描写了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爱;作者通过对自己看到的爸爸妈妈之间相互关爱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父母之间的爱都是不求回报地为对方付出,他们的爱如茉莉一样平淡,却散发着缕缕幽香……”学生的回答总结了课文的关键,他们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复习了课文的重要内容,使课文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这种结课艺术的运用没有刻意的设计,自然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对课文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概括,使所学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升华情感式

在一节语文课进入尾声时,教师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获得审美情感。如在《泉城》这篇课文讲读到最后时,笔者作小结:“同学们,泉城济南真是美极了,自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其留下了很多的赞美,趵突泉有乾隆皇帝留下的‘天下第一泉’墨迹,大明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还有《老残游记》中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等,都展现了济南曾经的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济南的很多名胜古迹不像过去那么美了,随着环境的污染,地下水的开发,济南这座泉城中的很多泉都干涸了,大明湖的水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大自然的赐予没有得到很好的珍惜,真是非常的遗憾,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一草一木,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而努力!”学生在听完这个小结后,情绪高涨,均表示他们一定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绿色家园而积极行动起来。

四、角色表演式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的容量较多,学生一节课听下来往往会感到精神疲惫,或者有些课文的内容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要选择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结课,如运用分角色的游戏表演来结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九寨沟》的结课,笔者设计并运用了游戏“走进九寨沟”,选一名学生来担任九寨沟旅游团的导游,其他学生都是旅游团的成员,要求“导游”把课文的相关内容变成导游词,结合文章的内容,对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名称、美妙的自然景观和珍禽异兽都要作出生动而又简要的介绍,“旅游团”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问题,“导游”解答不出来的,可由其他同学代为解答。这种结课方式使学生很好地复习了所学的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7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5-01

近些年,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山区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的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比较落后、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乐”起来,引导学生乐学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针对学生的特点,用关爱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期斯・涅克将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它微妙地潜入教学过程,并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笔者所教的班级就有22名学生是留守儿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关心他们,如给学生过生日,与学生聊天,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契机。班上有个女同学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笔者就从教她整理书包开始,再到如何与同学相处,在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后,鼓励她好好学习。在一次作文中,她写道:“我觉得语文老师很像妈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可见,教师要依据山村中小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挖崛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钻研教材,从多个角度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巧用文题分析结构。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在板书课题时是这样写的:济南的冬天。同时结合箭头符号讲述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在“的”字下方加一个反方向的箭头符号,念为“冬天的济南”,而这正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分析题目,课文的结构变得清晰了,学生学习课文就会更顺利。

2.分析修辞手法确定主题。教师要善于从文章题目中挖掘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由此达到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有的文章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变色龙》,作者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比作“变色龙”,这不仅暗示了作品的主要人物,还收到了形象生动的讽刺效果。有的文章题目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文章题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你在哪里》。这些文章题目或化抽象为形象,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互相映衬,或唤起读者的深思,教师在分析这些文章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时,更容易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

3.运用实物增见识。利用实物、图片来展示教学内容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它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爱莲说》时,教师可以在讲台摆一盆荷花,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学生会觉得学习课文很有趣,不仅加深了对荷花的感性认识,还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利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学就不能成功。”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学习实践。山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读书,不敢回答问题的现象很常见。为了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思维以及心理品质的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引导学生乐于开口说话,从而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表演“捕鸟”这个动作,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学生表演完后,笔者与学生一起在文中寻找与捕鸟相关的动词,并分析这些动词用得好的理由,让学生也动手写一个类似的生活片段。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实践,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增。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愉悦的,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唤醒学生的“乐学”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让山区农村的语文课“乐”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8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那么有魅力的过渡语应该如何设置呢?

下面笔者就以名师名课名过渡为例,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摸索浅谈体会,愿起抛砖引玉之用。

一、幽默过渡,激起兴趣

俗语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妙趣横生的过渡语来交代时代背景,或描述画面,或阐释道理,或讲述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级教师王碧峰老师上《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是这样来过渡的:“同学们,老师很好玩,亲戚朋友都说是和我的名字有关,能猜猜具体渊源在哪里吗?”一学生猜到:王老师,一玩就必然会疯狂,所以可赏遍人间美景。然后王老师赞赏道:“王老师可是个游山玩水的专家,今天就做个人情,带你们去济南,感受慈善的冬天。”这样的引导,化冷为暖,化远为近,冬天的济南和学生一下子就亲近许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二、用情过渡,唤出真情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必须达到三维目标,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但有些选编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加上学生阅历尚浅,认识能力有限,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此,教师在设计过渡语时,就应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整堂课的情感因素。市优秀教师邱慧老师在教《乡愁》这首诗时,为引导学生理解余光中的沧桑,理解无根者的痛,便设计了饱含深情的过渡语:“从诗歌本身我们很难读懂余光中的沧桑。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无论心中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称为‘无根的一代’……我们来看屏幕上的材料。”

出示:龙应台……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总是坚定地告诉别人我来自台湾,但我一句湖南话也不会讲,碰到老乡,脱口而出的还是外语,这种痛谁知道。

播放于大佑《望大陆》及采访视频。

接着邱老师便顺水推舟来过渡,将学生情绪推到高潮:“老兵心中的呼唤相信你会感受到。其实余光中心中也有这种‘无根之痛’。于是,当他遥望海峡时,他包含沧桑地感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就是余光中作为‘无根一代’的沧桑。唯有读到了这种沧桑,才能更好读懂乡愁。齐读本诗,读出这种沧桑。”

这样以情激情,朗读结束时,不少学生的脸上已挂上了泪水,这节课的情感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形象过渡,构造情境

将课文内容还原成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的阅读心理境界,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而缺乏理解能力、无法还原课文语言文字的描述,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过渡语予以帮助。比如学习《春》一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春风的温柔,王老师这样过渡:“同学们,阳光下感受着妈妈温柔的抚摸,嗅嗅那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桃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鸟儿来筑巢了,还边唱着悦耳的歌,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舒畅的心情再去汲取春雨的滋润……”这样的过渡语,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切感受到春天如蚕丝般的柔软、轻松。

四、以疑过渡,激起渴望

有疑,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进行语言实践,疑窦丛生的过渡语往往使学生自主地进入课文的探究。王老师在教学《故乡》一课时为引导学生体会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变化,说:“面对这一个故乡,作者的心情是:悲凉的!但让作者悲凉的何止是故乡的环境,生活在故乡这种环境下的人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说闰土吧。少年时具有神奇魔力的闰土,能够唤回‘我’美丽记忆的闰土,时隔30年,他――怎样?同学们不妨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30年后的少年闰土会怎样?”

生构想:很能干的,是个运动健将,生活得很好……

第9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范文

语文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语文智力、塑造语文人格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机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趣味导学,情境教学,开发智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趣味导学”就是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可以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可以运用图片、实物、标本、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在教学散文《济南的冬天》时,我先出示一幅北方严冬时的图片,顺藤摸瓜让学生说出心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再由教师将话题引到《济南的冬天》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情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起来,而且为学生总结南方和北方冬天的不同特点做了铺垫。一节好课光有良好的开端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更加至关重要,因为授课的经过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

二、扩展视野,陶冶情操。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但要向课堂要质量,而且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首先,让学生读名著,写感想。有目的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定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其次,读生活,发感慨。让学生有选择地看电视报纸,培养学生从小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教育,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写生活小记,记下平时生活中带来的教训、收获,并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再次,读自然,谈发现。观察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留下足迹,或诗、或文、或画,用大自然的清纯、美妙陶冶情操,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创造力。

通过这些尝试,学生们慢慢地学会了思考生活、品味生活,而且能够从生活中摘取精华、塑造自我。

三、多引导,巧训练,培养写作能力。

课内的趣味教学和课外的扩展视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好课内和课外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一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是培养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