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九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

第1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1 互动教学的内涵

互动教学意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以主体的身份遵循一定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是参与者双方共同接受、共同认可而达成的同意、一致和普遍性,进行的教学领域中的物质的、精神的交换和传导的活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互动大多单一地表现为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上又单一地表现为教师提问。新课程背景提出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带着脑袋走进课堂的,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同伴的互动学习,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解决。因此有效的课堂互动应该是多维主体的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而且包括生生互动学生主体和知识客体的互动。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低效的原因分析

2.1 初中语文互动的内容呈现出表面化的特征

课堂互动是要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课堂互动一方面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答案验证或者说课本知识点的寻找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课堂,更存在于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将互动问题设置为作者是()原名()字(),现代著名作家,初中生甚至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便可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了。”使用了怎样修辞手法的类似问题是一些初中生已经早已掌握的知识点,上述问题的共性在于虽然以问题的形式存在,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互动学习,但是因为未高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得问题成为一种机械的问答而没有引发思维和思想的碰撞。

2.2 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角色的被动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互动教学的主宰者,新课程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讨论,使课堂成为活的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要顺应其趋势,让学生由课堂的无声被动状态向有声积极的状态转化。这是一种好的趋势,是初中语文课堂改革的动力。在实践中。某些教师却歪曲地理解学生的发声权。学生可以互动,但互动的时间和互动的内容由教师决定,互动内容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决定,教师通过缩短互动时间给予自己认为正确答案的学生展示权及对这些所谓正确答案的表扬,使自己的思想仍在班级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局面,语文知识的学习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记忆,而没有关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3. 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3.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都享有足够的表决权和话语权,都需要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总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想法,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和谐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与学生之间只有彼此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和沟通,才能讲互动式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实现共同提高。在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且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师生在这个民主、和谐的氛围里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必定会促进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

3.2 以学生为主题展开课堂教学互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强调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中解决问题,因此,互动教学反对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接受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学习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互动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济南的冬天的学习目标是:第一,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第二,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抒发的情感。以第二个问题为例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此,教师让学生用五个词语写下自己感受过的冬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济南的地理位置思考济南的冬天,并把学生心中济南冬天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读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体会作者通过对济南景色的描写,表达的对济南的思念,济南是老舍的故乡,回忆起故乡老舍的心中总会泛起暖流,即使是故乡的冬天在老舍的心中也是温情的。

3.3 通过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互动,进行互动课堂的构建

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都只是针对授课要求进行授课,很少对课内的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导致学生的学习非常片面,不能全面的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具体的理解,进而导致学生死学、死记现象的发生。其实教师应该对课外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延伸,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知识,把课内的授课内容与课外的一些知识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促进互动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一些课外的知识带入课堂,教师不能只对作者鲁迅的生平进行讲解,也要针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间以及涉及的一些课本中没有提到的有关的一些人物或者事件作出一些讲解,把课内的内容与课外的知识进行互动,进而达到构建互动课堂的目的。

4 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是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互动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互动空间,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良峰.构建初中语文互动新格局的综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8).

第2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少年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原动力,对于形成学习动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知道“济南”吗?它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在北方] 通常,“冬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而北方的冬天似乎更寒冷。一提起北方的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风雪、大冰河等。那么,济南的冬天呢?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这几个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会初步形成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会有什么不同呢?出于这样的好奇心,就必然使学生认真的、仔细的去读课文,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有利条件。

这样创设的情境,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对教材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为学习全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

如果说探求“是什么”表现出青少年的好奇心,那么,寻求“为什么”则更多地体现了青少年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是由好奇心发展而来的,是青少年了解、探究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愿望。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在情境中适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一句就揭示了主人公的矛盾:站着喝酒的是什么人?[短衣帮]穿长衫的是什么人?[读书人身份的标志]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有怎样的含义呢?“站着喝酒”表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不能和穿长衫的一样慢慢地坐着喝,只能和短衣帮一起站着喝酒。“穿长衫”表明他不甘心与短衣帮为伍,尽管他已经破旧不堪却不肯脱下那件标志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因为在他的心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即使不能进入仕途,也要保留长衫,来标榜自己的清高,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它极精练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表明了他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他既不能爬入上层社会,又不愿融入下层劳动人民,注定了他命运的悲剧。引导:是什么造成孔乙己的悲剧的呢?[答案已呼之欲出]这样,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

三、注重情境互动,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中,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播放央视《水浒传》主题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情境中,充分地感受梁山好汉的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这样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全身心地投入,使情境成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土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想说、敢说、爱说。

四、创设讨论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第3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的确,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世界经济的冬天,让这个自然界的冬天尤其寒冷! 接下来人们很可能想一个问题,按自然气候来看,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尤其中国的经济进入冬天以后,会不会马上返回春天?这几乎是人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要真正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相当的困难。因为今天我们遇到的问题,远远比媒体报导的要严重得多。

冬天的寒意已经让人冰冷彻骨!南美洲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能够导致遥远国家的一场飓风!金融海啸发轫于美国,然后火烧连营,渗烈如冰岛,竟至于整体破产。在我们这个地球村,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放眼神州,南疆春运早已开始,“冬天”还没有尽头。数以百万计的“经济候鸟”返乡,堪称现代最壮观的人口流动,因大洋彼岸的波涛而提前到来。叫声“兄弟”心头酸!他们决不会像贺岁片《非诚勿扰》的邬桑那么浪漫,开着车回家,在漫长的路程上,还能唱起关于人到中年的歌谣!如今他们像失去方向的候鸟,虽然可以在家乡“窝冬”,却不知来年飞向何方!甚至就连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今年也面临寒冬。僧多粥少,他们突然发现不管学什么专业,想找工作都比以往难多了,以至于月薪千多元不惜和农民工抢饭碗,这个生活状态比“京漂”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冬天,“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用联想控股集团总裁柳传志的话说:“如果真的寒冬来临,冻死人可能是没法子的。谁活着就要看谁更健壮,而且更会保暖。”阿里巴巴能为全球商人打开财富之门,掌门人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都死在明天晚上。”坏消息仍然不断。金融危机依旧在扩散和蔓延,2009年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总理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信心源自对信念和事业的坚守。连“猪坚强”都能活,你为什么不可以?化危为机,度过这个严冬,也许就会如诗人海子所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0年河东,30年河西。”海内外华人刚刚纪念过中国改革开放30年,往事并不如烟!世界正屏住呼吸,关注中国如何走下一个30年。“即使没有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未来30年都将充满不确定性。”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的这句话,在人们心中激荡不已。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再过两年,就是在亚洲首倡共和、建立民主国家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据说今年还要举办建国60周年阅兵大典,这使我想起前美联储主席格老爷子的自传曾引用一段笑话颇为有趣:勃列日涅夫在检阅苏军强大的武力时,惊讶地发现队列中有一小队文弱书生走过,随从便告知,他们是经济学者,作为新型武器,能够用来捣乱西方的市场经济。但愿我们的经济学者不会看走眼,轻言中国经济一支独秀,将是这场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最大的赢家。

走过非凡的2008年,本刊荣幸地见证了中国和世界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凭着良知和有限的判断力,沉浸其中,面对挑战,分享着一份新闻从业的苦与乐。在2009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即,在下特填小令《卜算子・贺新春》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词曰:

第4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一、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质疑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问题意识,只有你发现了问题,才能去质疑,才会去思考,才会去探究。质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必须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至关重要。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不高,直接影响了质疑精神的培养。

首先,学生无疑可问。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过度依赖课本。这种封闭式的教学,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的答案和结论,学生很少怀疑老师的观点,学生不思考就很难发现问题。其次,学生不敢问。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内心比较敏感,存在自卑、紧张等心理。学生不好意思提问题,或者怕被其他同学嘲笑,宁愿把问题埋在心里,也不会向老师说出来。再次,学生没有机会问。老师的时间比较紧张,课堂上要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十分有限。课下,老师还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又找不到老师,自然失去问问题的机会。

二、营造有利条件,培养质疑精神

我国的一位清代大学者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质疑精神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相互质疑,通过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我们必须调动老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具体有以下几点。

1建设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质疑精神。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仁爱”的教育思想,主张师生间要建立和谐、友好、民主、平等的关系,并且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教育理念,他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行,近距离交流。在这种优化的师生关系,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受到尊重和鼓励后,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设计情境,适当引导

质疑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情境就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很重要。要想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质疑,老师就应该根据语文课程内容的特征,恰当设计情境,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要通过设置一些神秘的、矛盾的、新奇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内在动机,去捕捉疑点,寻求答案。

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老师先让同学

说说自己对冬天的印象,冬天有的什么特点,以提问的方式导入课文。同学们诵读完课文后,老师再行授课,让学生说说文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和我们这里的冬天有什么不同。老师创造这一情境,把课文与同学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更好地学习文章,了解济南冬天的魅力。

3教会学生质疑方法

语文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具有唯一性,它注重个人的理解和感悟,主观性很强。所以质疑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很普遍,也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也要讲求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方法,让他们去运用,以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比较常用的有比较质疑法和逆向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是对具有可比性的语词、段落、文章等进行异同的研究分析,从中找到疑点和问题。逆向质疑是一种打破传统、挑战权威的思维方法。

例如,学习《背影》,文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老师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比较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比较四次背影出现的不同背景和意义,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学习《丑小鸭》这一励志的预言故事,老师要打破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让学生分析文中存在怎样的消极思想,比如嫉妒等。

第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一、多媒体的运用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对声、光、色等的组合,能给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创设一种新的情境[1],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先播放济南冬天的景物影音资料,比如播放“日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等一幅幅优美的图景,同时配上动听的音乐、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如“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感受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课文写了济南哪几幅画面?”等等)要学生思考。创设出包含悬念的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景物,使学生产生探究课文具体内容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现如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转变,其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教学的主宰,而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2]。如学习王晓雨的《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时,让学生掌握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四个方面的知识,单靠文字描述是不能使学生形成深刻认识的。如果在多媒体课件中加上有关针鼹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就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针鼹“身上长满了粗硬坚锐的刺”、“黄褐色的刺的顶端是深褐色的”、“锐利的爪子”、“掘土速度快”、“以食蚁为主”、“胃表皮粗糙”、“白天活动,冬天蛰伏,能游泳”、“没有的哺乳动物”等特征。这样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担任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和教学的主宰,使他们从繁重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同时使学生成为了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多媒体的运用能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能把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记忆和掌握。从而强化了教学内容,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3]。如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一节中运用了两处联想,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再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这一节运用了想象,使人由民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类似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象到天上也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在细细品味课文语言文字之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再播放相关画面、动画等,使语言文字的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愉悦中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点与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多媒体的运用能加大信息传播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单一,一般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手写,这样,不但手写速度慢,而且很多信息不能表现出来,导致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即信息传播密度小,教学效率低。多媒体教学具有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4],如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可以先播放苏州多个园林(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的录像资料(当然配上背景音乐),在学生欣赏一幕幕精美的园林景致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等语句的含义。然后,可播放一些我国其他地方的园林和建筑(如北京、西安等地)的影音资料。这样,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料,扩大了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初中语文教学进入了现代化教学时代。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全面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云侠.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成功,2009,(3):158.

[2]曹鹭,姜政涛.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5,(5):86-87.

第6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语文课,总觉得有些“变味”:语文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的人文性在不断地张扬。语文教学的本色逐渐被蒙上了一阵面纱。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迎来了语文的春天――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急所有语文老师之所急,在2001年首次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在“语文味”的指引下,笔者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研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读味;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46-02

1 问题的缘起

2003,新课程改革在我们滨江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局为我们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使我们这些处于改革第一线的教师们有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教师更是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笔者有幸执教《风筝》一文,在全区的教师秀了一把,也糗了一把。

《风筝》一文主题的多样性,造成了它的难以把握。众多的主题,笔者自认为短短的45分钟,没法自如地驾驭,学生可能也没法领悟。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笔者不如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专注一点,穿透一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选择了“亲情”。

45分钟顺利地按照笔者的剧本演完了,在最后结束的时候,笔者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回家替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笔者的本意是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感悟迅哥儿们的亲情之际,体会父母给予的呵护,学习乌鸦反哺的精神,回报父母的恩情。

教研员抛出了一个疑问:这节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这句话对笔者来说是当头一喝,让笔者直面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缺陷、不足,同时也让笔者静下心来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语文的课堂教学问题。

新课改的深入,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听课,上课;上课,听课。使笔者发现,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1 过分偏重形式,与作秀距离不远。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生机的盎然和蓬勃的活力。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一提倡,二人小组、四人小组,甚至六人、八人的小组讨论似乎成了必需,而热热闹闹的场面背后,我们是否偏离了语文课的轨迹呢?

1.2 过分依赖多媒件,与媒体贴心太近。

勿庸置疑,多媒体动感直观的画面,简易便捷的操作,颇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集中了过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欣赏图片与音乐的过程中“日薄西山”;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小;在多媒体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浅尝辄止。

1.3 过分追求多元化,与综合结缘太深。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教学观也得到进一步推崇,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更加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当然,恰到好处的拓展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跟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进去,一味搞课外延伸,而忽视语文课堂教学本身的目标。不仅使语文课程“肥人田,荒己园”,还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2 国内外有关理论的综述

2.1 语文味的概念界定。

2001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率先得出“语文味”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语文味”研究回顾》)这是对语文味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论述。

2.2 语文味的外延。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2.3 语文味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其次,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味理论,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最后,有利于引领目前的语文教改走出历史困境。语文味不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的张扬,因此有利于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

3 语文味生成和凸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3.1 “读”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程少堂老师主张:“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3.2 “品”味。

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嚼――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咬文嚼字,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对于词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4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具体措施

4.1 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语文味从读中来。

①疑读,悟出语文味。

社会呼吁减负,新课程响应社会的号召,提倡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伸手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那么,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就不能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到这三到,尤其是心到。为了帮助学生“心到”,教师要为学生竖立一座灯塔,替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么怎么竖立一座灯塔呢?笔者认为,就是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书写于黑板,或投影于屏幕,让学生在灯光的照耀下,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向着课文进发,边读边想,使学生的朗读过程犹如寻找中世纪的宝藏,不但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还使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为了解课文的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打下基础。

如课文《济南的冬天》,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如果不布置任务,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那么,学生就会疲倦,甚至厌烦,朗读就只能游离于朗读的表面,就只是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朗读之前,布置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等,让学生有目的、有激情地朗读,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美读,赏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如何激昂,如何委婉,如教师不予以指导,我们的学生就会把鱼目当作珍珠,把珍珠当代全目,所以,我们要予以学生一双慧眼,即教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如感叹句要读出激昂的语气,且语调下降;疑问句要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且语调上扬;祈使句要读出祈使、命令的语气,语调要高而平等等;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体验作者的感受,从而与作者发生共鸣。教师的指导是一把钥匙,能为我们学生打开朗读宫殿的大门,引导我们学生进入美读的殿堂。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授《安塞腰鼓》,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在他的启发下,学生或是联想到恬静静谧的小夜曲,或是联想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或是撼人心魄的交响曲,联想到千姿百态的种种画面,声、色、形、动,无一不美。最后在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大家纷纷用拍掌、跺脚的形式打出安塞腰鼓的节拍,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激情的鼓点之中。在高潮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③品读,品出语文味。

所谓品读,就是细嚼慢咽,品味分析,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在品读时,可着眼于生动形象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

如《济南的冬天》,要求学生品味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句话的妙处。让学生体味到“拿”字运用拟人,把无形的写成有形的,而“终年贮蓄”和“全”字突出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在朗读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流露出欢喜和喜悦的情感以及结济南冬天的水的喜爱之情。

通过品词赏句,让学生品出了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样语文味就散发出来了。

4.2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4.2.1 咀词语,品语文味。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析词语,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就能凸显语文味。

①加减还原,品出语文味。

加减还原就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和加上后进行比较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和说明文中准确性的词语。

如《济南的冬天》中的那句“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作山坡雪色与草色相间的景色。如果删去“带水纹”三字,“花衣”和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色就没有相似之处,最主要的是“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这句引人遐想的神来虚笔就成了无源之水。通过加减还原,使学生领悟到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神力,也提高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②替换比较,比出语文味。

替换比较就是把句子中理解的词语运用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哪个运用得好,并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这种方法适合于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自己想想,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词语来替换。特别是“卧”,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地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真的有一字传神之效。用“睡”,明显重复了,用“躺”,传达出村庄和雪的情态。除了这个“卧”字,实在找不出更妙的词语。

③回归语境,悟出语文味

回归语境就是把词语放到文本中,结合文中的上句和下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如《济南的冬天》中的这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中的“晒”、“睡”、“醒”、“围”、“放”等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一定要把它放到语境中去,“醒”响应“睡”,“放”和“摇篮”相呼应,而这些词语都运用拟人手法,将“老城”拟人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也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2.2 嚼语句,品语文味。

叶圣陶说过:“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句子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①紧抓重点,悟出语文味。

课文中的重点句,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只要抓住不放,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对把握文章主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济南的冬天》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这句话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抓住这句话,对理解整篇文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如“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过渡句,由阳光,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②品味妙句,嚼出语文味。

语文书中的课文,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品味名家之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品析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哞哞”,“咩咩”,“潺潺”,大量运用叠词,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还由于主人公是一个盲人,只能凭借他的听觉来感受环境。所以作者多从听觉描写盲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美。

通过品味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③解释疑难,论出语文味。

解疑难句指内容隐晦或精深的语句。这种句子,如果不讲透,有碍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如鲁迅在《故乡》结尾写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对故乡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的判断,感悟其内含的思想及哲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5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后继思考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实践研究,让笔者明白,对于语文味的研究,笔者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笔者见到的只是井口的一方天空,还有更为广阔的天空等待着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探究。

5.1 凸显语文味的途径的多样化。

声情并茂可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亦出语文味,但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远不至这两种。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听出语文味,还可说出语文味,更可以写出语文味,可能还我许多我知所未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方法。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只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实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5.2 注意把握咬文嚼字的尺度。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咬文嚼字品语文味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掂其量,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但在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髓的时候,教师很难把握一个尺度:太浅,游离于词句的表面,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味就会被冲淡和稀释;太深,演变成词句的教学,显得单一和肤浅,语文味同时也会被减弱和淡化。所以,在咬文嚼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5.3 切忌忽略情感的触发。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注重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必然化去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学生情感的触发,只能匆匆带过,这样可能会忽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这样,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可能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韵味全无。那么,语文课也就成了游离出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语言文字的语文课,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同样丧失了“语文味”。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育概论》 王松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2] 《语文味的理论构想》 程少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3]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5] 《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 程少堂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6] 《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 孙移山 《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7] 《“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马恩来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 《个性化与语文味》 秦建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第7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

A.建平县行政图 B.朝阳市行政图

C.辽宁省行政图 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大分水岭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 °E

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 B.29% C.50% D.39%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下列词语中,描述 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 时

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干旱的沙漠 B.原始的热带雨林

C.寒冷的极地 D.中低纬度的沿海

1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18.划分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军事力量强弱 B.开发历史早晚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多少

19.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C.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的 D. 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B.北美洲、欧 洲、大洋洲

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

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

21.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 题。

材料: A、B、C三个人同乘一辆飞机去非洲救助难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谈,A说我是英国人,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B说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C说我来自泰国,在我们国家,寺院遍布全国。

请回答:

(1)A信奉 教,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 洲、 洲和大洋洲。

(2)B信奉 教,主要分布在 洲的西部和 东南部, 洲的北部和东部。

(3)C信奉 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

(4)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在中国,多数人 (信、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 教。

2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

(3)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 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 示的地形名称: D E

23.根据材料, 回答下面问题。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 22 13

非洲 38 14

北美洲 ] 14 9

亚洲 8 14

欧洲 10 11

大洋洲 7 11

(1)计算表中各洲2002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请把计算出的数值填在表中空格内。

(2)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洲。

(3)世界上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 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与 相协调。

2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大洋:⑧ ⑨ ;

(3)从东、西半球看,大洲⑦属于 ;

(4)大洲①和大洲②的分界线是 。

25.读A、B两地(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出现在 月;此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说明此地气温的年变化: 。

(2)B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那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

说明 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

(3)B地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寒带气候

(4)A地的气候特征是

①全年温和多雨 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终年寒冷干燥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你知道判断气候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

; 。

26.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 和 三个主要人种。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 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 分布。世 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 的,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 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的东部、 洲的北部和南美洲等地。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D A A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D D B C A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21题8分 22题11分 23题9分 24题10分 25题11分 26题11分,共60分

21.(1)基督 1分 欧 美 1 分( 2)伊斯兰 1分 亚 非 1分(3)佛 1分 东部 东南部 1分(4)不信 伊斯兰 2分

22.(1)5000 50 2分(2)150 1分(3)西南 1分(4)海拔 400 2分(5)295米 1分(6)B 1分(7)鞍部 山谷 陡崖 3分

23.(1)每点0.5分,3 分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 9

非洲 24

北美洲 5

亚洲 22

欧洲 -1

大洋洲 18

(2)非 欧 2分

(3)不均匀的 有计划 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4分

25.(1)1月 7月 15度 3分 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温和,夏 季不太热 1分

(2)10 、11月 7、8月 春夏降水较少,秋冬降水较多3分

(3)③地中海气候 1分

(4)①全年温和多雨 1分

(5)气温 降水 2分

26.(1)白种 黄种 黑种 集中 零 星 平等 6分

(2)欧 非 2分

第8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下面撷取笔者在区公开课《济南的冬天》的几个片段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我很惊讶他的速度,但还是请了他。)

生1:老师,我找到了课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句话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师:听清楚题目的要求了吗?是“2-5段”,而且是“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字、词、句”(我强调了“表现”一词)。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生吐了吐舌头,坐下认真地读课文)

生2: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我觉得“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呢?

生2:我觉得是“微微”这个词。

师:这个词去掉行吗?

生2:不行吧。

师:能说说原因吗?

(该生迟疑了一会儿,摇摇头,我示意他坐下)

师:能够准确地抓住一个词来体会“温晴”这个特征真不简单。我们读书还应读到字缝里去,挖掘每个词的含义,谁来补充说说不能去掉的原因呢?

生3:我觉得“微微”说明只是一点点红色,不是很红,更能体现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

生4:我觉得老舍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成一个害羞的少女,所以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生5:那么,前面写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我认为这山们也应该就是少女们,还有后面写的“秀气”也是指少女。

……

思考一:分层评价,让学生更上一层楼

教师的评价如何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呢?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分层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能力的观察,在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当学生发言、练习时,教师用一把弹性的标尺(即不同要求),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然后作出评价。即使是借班上课与学生初次见面,也应该在他们的表现中迅速判断出大致水平。如果用单一的尺度来评价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就会造成优等生发展提高迟缓、学困生感觉永远跟不上的现象。教师要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与点拨、引导等技巧融会贯通,使学习水平本身发展较高的孩子更上一层楼,让他们更富有创新意识,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语言发展更为突出;对学习暂时滞后的孩子,教师要在肯定其努力、进步的同时,给他们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也要在提醒、批评的同时,交给他们改进的方法,使其感受到“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提高”。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只有教师灵活而富有启发性的评价,才能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片段二: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就如一个秀气的少女,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她。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

(生读得很投入,速度很快,在读到后面“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时稍稍慢了一点。)

师:同学们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特别是“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刚才同学注意到了这句话,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把这句话再读一次。

(一女生读,而且把“微微”一词读得很柔,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为什么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微微”,读得那么温柔?

(这位女生的脸红了,全班同学笑了起来。)

生:因为这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又能把少女害羞的样子写得很形象。

(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嚷嚷了:“就像她刚才的样子”,此时课堂气氛特别和谐)

师:对啊,你的朗读就精彩在这里,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少女般秀气的济南,恨不得现在就飞到那儿。

思考二:过程评价,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不一样。课堂评价要以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重要参数,主要评价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否真正开动了脑筋思考问题。真正重视过程的评价应该运用建议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而这种建议一次一般只能集中于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目的是让学生有更明确的方向。这种评价,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片段二中,正因为有了对全班同学朗读的评价建议,才有这位女生的精彩朗读。学生读得真好,但是到底好在哪里,无论从教和学的角度看,教师都应该搞清楚。因为浅尝辄止会导致孩子求知不深入,有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表现是浅表的,是意会式的,“为什么”的道理还不一定明白,或是这位学生的理解、表现是自知的,但其他学生并不理会,这就需要教师有机的利用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进行巧妙的点拨。

片段三:

学生再次细读文章,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无限的情意。

(因为有了片段一的点拨,学生很快就深入文本)

生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我觉得老舍好像在祈求老天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太爱济南了。

师:哪个词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

生1:“吧”这个叹词。

师:去掉行吗?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1(读):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祈求的语气,也就不能表达对济南的爱了。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哪位同学点评一下。

生2:我觉得读有“吧”的句子时,应该再舒缓一点,温柔一点。

师:你认为他还不够温柔对吧,那你试试看?

(生2读)

师问生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比我温柔,也更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师:那你再读一次,怎么样?

(生1再读)

师:你觉得与第一次比较有进步吗?

生1:(自信地点点头)进步多了。

师:刚才在两位同学互评互点中,我们很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情谊,这样的例子还有吗?

(生在文中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呢、呀、吧”,分析时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和不去掉分别朗读,比较效果,体会作者的温情脉脉。)

思考三: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始终是评价的主体,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在课堂上学生是被评价对象、教师是绝对评价者的评价状况。教师可以采取以被评价对象为主,教师、同学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中,学生可以通过“我来试试”“我进步了”等自我评价形式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发展。还有可以通过同学、老师对“我”的评价,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这样,“我”、同学、老师每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效的课堂评价不是厚此薄彼的价值取向,不是空洞乏味的榜样说教。它应该是流淌在学生心底里欢快如歌的涓涓细流,是无声润物的甘甜细雨,随风潜入学生心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自信力不断增强。润物无痕,应该成为教师课堂评价追寻的新境界。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润物无痕,是课堂评价追寻的新境界,也是我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课程评价:“点”石成金的艺术》(《新课程》2009年第5期)

第9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

教学要求: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学习本节首先要泛读教材48至50页,对课本知识有一个简单概括的了解;然后结合助学案对教材精读,并结合助学案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知识铺垫:要学习本节,首先要认真阅读下面两段内容以对“区位”的知识有所了解。

区位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或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前者是某种经济活动已知,根据经济活动的特征分析适合该经济活动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位置。(如,想要在渭南近郊建一个花卉基地,就要在渭南周边选择一个最佳位置。)后者正好相反,区位控件已知,依据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经济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设计渭南花卉、蔬菜、养殖、小麦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人类活动的场所就是我们所说的区位,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而是仅仅在某场所进行呢?究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区位条件。所以,区位条件相对人类活动而言,人类活动不同,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例如:工业更多考虑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市场等。而农业更多考虑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市场等。

自主学习:

本节学习要求我们用生活中的问题或案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应用,所以要先认真阅读问题与案例,并依要求阅读教材、积极思考。然后小组充分讨论,再展示与讲解。

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并据此对农业下定义。

问题二:请依据问题一,找出农业生产对象。并归纳农业生产特点。(若不能归纳,可等第三个问题回答后再归纳)

问题三:在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上找出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的分布地区,并在地图上标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找出不同的人喜欢的水果的空间分布,再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探讨各种水果分布在不同地带的原因。(认真阅读课本48~49页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并结合你所熟知的水果产地的自然特征,特别是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每组选择一个水果的区位条在全班展示。

提示:通过问题三,我们了解了不同水果的分布,另外,你能否一年四季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呢?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二的答案。

问题四:根据材料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材料一: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海岸,西滨太平洋,北与俄勒冈州、东与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接壤,南临墨西哥,面积411013平方千米,人口约3260万。加州的土地面积列全美第三位,人口名列全美第一位。加州是美国第一农业大州,盛产水果、小麦、家禽等农畜产品。加州的食品工业在美国居于首位,其次是飞机制造业、航天工业等。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就位于加州。1999年,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美第一位,此后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美国名列前茅。

材料二:加州的气候呈冬季凉爽湿润、夏季温暖干燥的特点。横穿全州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加州夏季以晴朗天气为主,只有少许的降雨。冬季高压带南移,将全州控制在西风带中,使得这个季节的气候多雨雪。加州的大部分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为584毫米。

材料三:加州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据说每年光是牛肉和牛奶的产值就有几十亿美元。但最能体现加州农业发达程度的,还是它的牧草业。加州的牧草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产业,其中光是干草出口每年就达1.5亿美元。而与牧草业息息相关的肉牛饲养业和奶制品业,每年的生产总值就在50亿美元以上!

据材料回答:

1.加州著名的农产品有哪些?其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结合教材49~50页的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加州成为全美第一农业大州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